三过家门而不入范文

时间:2023-03-19 17:2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解释】: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2、【出处】:《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3、【近义词】:三过其门而不入。

4、【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大公无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最近聆听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整堂课精彩纷呈。令人遗憾的是教者在课后练习4的教学处理上,感觉有点虎头蛇尾,没能抓住所填的这一组数字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挖掘。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段设计。

教学过程:

师出示课后练习4: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能够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岁多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填的读一读。”生:“13、3、一、十。”师:(用红粉笔板书13。)“小朋友你们多大了?”生1:“我今年9岁。”生2:“我今年8岁。”师:“同学们,13年比我们小朋友的年龄还要大。我们现在读二年级,禹治水13年相当于我们小朋友从刚刚一出生一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这段时间。”(生发出惊叹声。)师:“这13年禹一直在做什么?”生:“禹一直在治水。”师:“那么你从这13年的治水时间感受到了什么?”生1:“禹治水的时间很长。”生2:“禹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长期在外治水。”师:“是啊!小朋友们的回答都很好。禹为了解除洪水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长期在外治水,一直没有回家。他真的很辛苦!”

师:“大禹治水13年,他为什么这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呢?”生1:“因为洪水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生2:“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师:“看来,洪水的危害太大了,早一天治理好,老百姓早一天免受洪水之害。13年中,大禹几次经过自己的家门?”生:“3次。”师:“假如是你13年不回家,你想家吗?”生齐答:“想!”师:“那么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生1:“因为他想早点把洪水治理好。”生2:“因为他要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家。”……

师:“是啊,大禹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去。小朋友们,联系前文说一说,大禹治水有多忙?”生1:“他走遍千山万水,要察看水流地形等,长期在外边走,自然是没有时间回来了。”生2:“他们要挖通9条大河,劈开9座大山,吃尽千辛万苦,所以没有时间回家。”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说得不错!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板书:十。从这里你体会出了什么?”生1:“禹为了治水一次也没有回家,连自己的孩子也没见过。”生2:“大禹的孩子十多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真可怜,他是多么需要爸爸呀!”师:“小朋友们,大禹治水可谓是舍弃自己的家庭,为的是老百姓,这种精神就叫做‘舍小家为大家’,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一下大禹?”生1:“大禹你真了不起!”生2:“大禹你真伟大!”

师:“小朋友们,从所填的这一组数字,你觉得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会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生1:“禹是一位全心全意治水的伟大英雄。”生2:“禹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治水。”生3:“禹为了给老百姓治水,宁可自己不回家,不见自己的孩子,他真是大公无私呀!”生4:“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师:“小朋友们谈得都很好!是啊,禹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伟大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句话就是描写禹全心全意治水的事迹。让我们齐读这段话,一起来颂扬禹这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大英雄。”

篇3

我知道的故事有很多,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这个故事这样的:有一个地方年年有洪水,大禹想治洪水。他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一次,他看见几个小孩在玩一个游戏。这游戏是他找到了治水的办法。于是,他找了许多人跟他一起治洪水。有一次,大禹路过家门,想到有几年没回家了,便想进去看看。这时,屋里传来了骂声,他怕撞到了母亲的气头上。所以治洪水去了。过了几年,大禹路过家门。屋里传来了笑声,大禹想:家里有笑声,说明家里很好,还进去干什么?所以有治洪水去了。又过了几年,大禹路过家门。屋里出来了一个小孩,问大禹:“伯伯,您认识大禹吗?”大禹笑着说:“认识啊,你有什么事吗?”那个小孩让大禹捎口信儿。大禹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终于,他治好了洪水。

大禹这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令我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像大禹那样帮助百姓,乐于助人,创造幸福生活。

牛山中小四年级:露露花仙子

篇4

2、Failure teaches success.

3、That is what is meant by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4、出自:源于鲧禹治水的神话: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曾记否,4年前的9月17日,我在开学典礼上“开门见山”为大家说《门》,欢迎大家走进校门,“开门大吉”;今天的毕业典礼上,我愿意班门弄斧,“再续前门”,祝贺同学们学业圆满,欢送大家载誉走出校门。

4年前,同学们有如鲤鱼跳龙门,专业方面基本上还算门外汉。4年来大家尊师重道“程门立雪”,分门别类求知识,一门心思做学问,功课门门优秀,堪称将门虎子,名门闺秀。同学们毕业离校有如蛟龙出水“破门而出”,上天有路那是通往南天门的黄金路,下地有门那叫以身许国报国有门。告别校门,也许你将走“红道”进从政之门,切莫“侯门似海”,“朱门酒肉臭”,“衙门八字朝南开”;也许你将走“黄道”,进商贾之门,既要想我,我们,更要多想你,你们,他,他们,切莫昧着良心发财找窍门;也许你将拿绿卡走“绿道”,进异国之门,不要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故国瓦上霜;更多的人会走“白道”,进教育之门:当你“闭门造车”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的时候,不必羡慕他人门庭若市,叹息自家门可罗雀,“门前冷落车马稀”,难见“僧敲月下门”,须知唯有勤耕耘才是结硕果的不二法门。总有一天你会像居里夫人、门捷列夫那样受到人们的尊敬!总之,不管这道那道,都要走正道;这门那门,要登大雅之门。

同学们,也许你将去门头沟、三门峡、雁门关,也许你要去厦门、虎门、玉门,也许你要去澳门、金门、也门、凯旋门,无论走进哪扇门,毋忘母校湘潭师院的校门。“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它虽不能“楼观沧海日”,却也“门对湘江潮”。“枕上读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他日归省回门来,“门外青山如旧时”。盼望同学们常回门看看,不要“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了成绩,请你回门报喜;有了烦恼,请你回门倾诉;遇到困难,不妨回门求助。母亲的门,永远向大家敞开。母校的老师倚门而望,期待大家建功立业的捷报。请朋友们记住:湘潭师院永远是大家血脉相连、心心相通、忘不了、割不断、抛不开、舍不得的娘家门!

祝福朋友们鹏程万里,前程似锦!母校与你同在,校门与你同在!

篇6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依文学习生字、新词,体会词语的情感色彩。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并学禹制服洪水的聪明才智、顽强意志和无私献身精神。

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作者从治水艰难和三过家门而不入两个方面,表现了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献身的伟大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大禹过人的聪明才智。

三、 教学重、难点

一是通过理解字词,感受学禹制服洪水的伟大精神和聪明才智。

二是生字“治”“制”的区分和运用。

四、 教学设想

在合作、互动、启发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文章中关键字、词、句,通过问题导学、多媒体辅助手段导学等方式,实现在合作互动中感悟、思考、想象,进而实现迁移,在生活中效仿、学禹的智慧和精神。

五、 教学方法

在遵循主体性、直观性、启发性原则的前提下,将导学法、角色体会法、朗读感悟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成长发展。

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课时(本文为三课时,此为第二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听写生字:理、姓、被、伟。(评议、小结)

2.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人(课件一):大禹石像,他叫什么名字?(板书: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治水的故事。(板书:治水)

(二) 教学生字,归纳课文。

1. 教学生字:治、制、洪。

(1) 教学生字:“治”“制”。(相机板书:治理、制服)分别指名学习组词、联系生活实际,对词语进行理解和运用。

(2) 教学生字:“洪”,三点水加“共”,水大了,就是洪。(板书:洪水)指导读好词语。

2. 归纳课文。

师:谁能试着用上这三个词说说你对课文的了解?

(三) 品读第一节,感受“洪水之灾”。

1. 自由读第1节,透过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理解: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2. 播放录像,体会交流。

(课件:播放洪水录像)看了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

3. 指导朗读:带着这些感受,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四) 品读第二节,感悟“治水之苦”和“治水之策”。

1. 角色采访:眼看着洪水让老百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的日子,如果你是禹,会怎么想?

2. 交流体会,出示句子。课件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体会朗读。

3. 师: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第二节。

4. 引导用上“禹先_________,再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禹是怎样治水的。

5. 引导体会第一步:

课件: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 结合图片理解:水流、地形。

(2) 禹只是察看一条河、一座山的水流和地形吗?为什么?

理解:千山万水、走遍

(3) 引导想象: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哪些危险呢?请你们猜测一下。

师补充:因为走的路太多,禹的脚上可能全是血泡;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他的脚趾甲可能脱落,露出鲜红的肉。即便是这样,他可能还在坚持,走遍了千山万水。禹吃的苦多吗?

理解:千辛万苦、吃尽。

(4) 禹为什么要走这么多的路,吃这么多的苦来察看水流和地形呢?体会禹的聪明才干。(相机板书:智慧)

(5) 体会第2步。

课件: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9条大河,劈开了9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① 引导点红:两个带有数字的词语:9条大河、9座大山。

理解:是真的“9条”和“9座”吗?

② 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数量多。

③ 结合图片,师补充:那时候的人们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着手中最简单的工具,挖通了无数条河,劈开了无数座山。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禹?(相机板书:勇敢)

7. 指导朗读第二节: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二节。(指名读、齐读)

(五) 品读第三节,感悟“禹之无私”。

1. 师:禹就这样一心治水13年,这13年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课文的第三节,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同学们快读读看。(生自由读第三节)

课件:第三节课文内容。(无数字)

2. 能帮我完成这些填空吗?

课件:第三节课文内容。(有数字)

3. 这些数字都告诉我们什么?(生交流体会,师随机引导)

4. 小结补充:所有的人都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条熟语概括了这个故事。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用这个熟语来赞扬那些像禹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板书:无私、奉献)

5. 指导朗读:男、女生读。

(六) 学习第四节,感悟“百姓之敬”。

1. 师:禹就是这样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课件:第四节课文内容。生齐读。

2. 读了这段话,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理解:安定的日子。

3. 体会:为什么称禹为“大禹”?

角色采访:老百姓此时,最想感激的人是谁?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什么?

小结:禹在老百姓的心中早已成为了伟大的英雄。(红粉笔板书:大)从此,老百姓都尊称他为――大禹。

4. 理解:代代相传。如果有一天,你的弟弟、妹妹问你大禹是谁,你会怎么对他说?

等你长大了,你的孩子问你大禹是谁,你又会怎么说?

大禹的名字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这就叫――代代相传。

(七) 齐读全文,总结升华。

1. 师:让我们带着感动,心存感激,齐读全文。

2. 课件:再次出示大禹石像。让我们满怀敬意,喊出他的名字――大禹。

让我们记住这位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大禹。

(八) 布置作业。

1. 以“大禹,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写几句话。

2. 将《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身边的人。

篇7

在这个世界上,你爱上一个东西,就在你爱的这个东西里把自己练得完美练到无懈可击。你因此获得满足,此外的一切其实无足轻重。就这样,你变得坚强,足以抵抗不时倾巢而来的寂寞;你变得更勇敢,你学会拒绝周遭的喧哗与热闹,你学会简单而严肃......你形成一种风格,为你独有。

——《 世界与你无关》 ​​​

听到这段话的时候,内心是很感慨万千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也并不是看过这段话的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而我就不能够理解。

而且在当时那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为了民族大义,根本就无关自己的心情和事情,所以才有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对于那些的情况,总是感觉怪怪的。

也许昨天的小插曲,只是为了告诉你,不要觉得自己太牛逼。其实你还差很远。

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呢?什么才是更有价值的事情呢?

还是说,这么短的篇幅,本事就是什么都说不明白的,在那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也都在寻找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必须不停地行走,才能好真的成长。

篇8

以热爱祖国为荣,是我们肩负的责任,热爱祖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世代养育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尽内忧外患,之所以今日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一代代志士仁人不懈奋斗,甚至为国献身。每个人一出生就承担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责任就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责任是苏武持节牧羊数十载而不变,责任是闻一多拍案而起迎着枪弹挺身而出,。漂泊在外的人无论走多远,梦里梦见总是故土的身影,因为祖国是身心栖居的家园,是无法割舍的灵魂之根,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我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离这些大道理很远,但我们从小就要有这样的思想和信念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以诚实守信为荣是对我的一个鞭策,每当我学到这几个字我就会想起自己一件不诚实的往事,在一次单元测验时,我考得不好,而老师却要我们把试卷交给家长签字,我害怕爸爸的责骂,就自己模仿爸爸的笔迹在试卷签了字,骗过了老师,虽然这件事让我忐忑不安了好几天,也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我终究没有勇气向老师承认错误。在这次的学习中我学到了诚信的道理。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翻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会发现,以诚实守信为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以史为鉴,诚信是我们立身、修德、处事的根本,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诚信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则更为重要。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就应该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诚实守信的观念,自觉做到知荣而行,知耻而止,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多给红领巾增光添彩,做一名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

八荣八耻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懂得了要热爱祖国,诚实守信

篇9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千古佳话,伴随着这个典故还有一道名菜“羊肉胡拨”。

上古时,大禹受舜之命治理洪水。他是殚精竭虑,夜以继日。有一天,大禹经过自己的家门,但想到任务还未完成,也就顾不上回家吃饭了。当他走到安邑尉郭镇(今山西晋南一带)时,已是饥肠咕噜了。于是他走进路边一家小饭店,让店家胡拨弄些吃的,能饱肚子就行。店家知道这就是大禹,于是就自己动手把吃剩的死面饼切成细丝,又用卖剩的羊油和葱花、辣椒面,炝锅后再倒入羊杂碎烧开,这时小店内香气弥漫,令人垂涎欲滴。大禹吃饱喝足后,问店家做的是什么饭。店家不好意思地说:“因为饭已卖完了,您又很饿了,来不及做新的,只是把剩下的东西,胡拨弄的,哪有名字啊。”大禹听了,哈哈大笑,说:“我觉得你这个胡拨弄的味道很好,就把它叫做‘羊肉胡拨’吧。

从此这个路边小店便新添了这道美食。流传开来后,一些膳厨高手将死面饼改用驴油起层,作为千层死面胡拨胚来用。

清朝的慈禧太后西狩途经此地,当地官员请她吃这道“羊肉胡拨”时,为讨好她,就说成是“长寿胡拨”。今天的山西名吃“长寿胡拨”便是由大禹的“羊肉胡拨”而来的。

“太平神仙鸡”

春秋时的晋襄公经常外出打猎,有天他满载猎物而归,当他经过太平县时,感到有些饥饿。便让随从到附近找一家店,先填饱肚子再赶路。

正巧前面有家乡野小店,就这样晋襄公屈身走进这家店,店家看到进来的是一群气宇轩昂的大人物,就有点慌了神,不知道该弄些什么给他们吃。还是聪明的老板娘灵机一动,指着他们地上的猎物,喜眉笑眼地说:我用你们的猎物准备饭菜吧。

老板娘挑了两三只野鸡,到厨房三下五除二地打理开了。不到一个时辰,她为他们端上一个用精麻布盖得严严实实的瓦钵。当她用纤纤十指掀开粗麻布后,一盆鲜嫩香醇的野鸡汤便呈现在晋襄公的面前,热气袅袅,清香扑面而来。这使胃口大开的晋国国君,不由得越吃越觉得味香浓郁,越吃越觉得肉嫩汤鲜。晋襄公不由得啧啧自语:“寡人今天吃的,真乃彭祖爷烹的神仙鸡啊。”不一会儿他们就连肉带汤吃了个干净净。

篇10

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讲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禹决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带领下,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无私地奉献到了治水事业中。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禹。因为他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挠、信念坚定,和老百姓们一起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欢的故事是“完璧归赵”。讲的是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个城与越王交换。赵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会给十五个城,但还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蔺相如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将宝玉和氏璧送还赵国。

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既忠诚又聪明。他猜到秦王会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让步。

我第三喜欢的故事是“孟母三迁”。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以保证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我最喜欢孟子,因为他很聪明。明白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学东西要持之以恒,从而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欢孟母,因为她很关心孟子,为了他的学业做出很大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