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走向范文

时间:2024-03-26 11:2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走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走向

篇1

关键词:乡村精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他行为;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43-01

对于现今农村中所存在的组织可以分为体制外和体制内两种分类,比较有影响力的组织有基层的党支部以及相关的村委会。在最近几年内,对于农民的组织化思想已经大幅度提高,而且还出现了较多的体制外组织。而对于体制内的组织来说,体制以外的组织在实际发育程度上还比较低。乡村精英因为有较强的社会性资本,并在相应的组织和创新中多脱颖而出,在农村社会资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关乡村精英在合作经济制度下的崛起

如今,在农村的土地使用制度中对于土地的安排过分分散,其决定了在实际经营中土地使用必然是分散、小规模的,这将导致了在农业生产上严重出现了低水平的特征。在农业的生产中相关的低水平由相关制度所决定的稳态,尽管在一定的时期内农村的生产水平会提高,但是在最后会总是因为大市场和无法克服的小规模之间的矛盾回到比较均衡的状态。所以,对于农村收入的相关水平总是在生存线左右浮动,而且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扩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是很难去克服生产组织的形式所带来的弊端。在此背景下农村合作组织就在不断兴起,对于合作化的运动来说它是由相关政府所引导的,所以在制度的需求上存在着不足。农村合作性经济的崛起,表现了诱导型的创新特征,已经不是由供给者主动性的安排。

二、正式的制度供给已经完全的替代了乡村精英的社会资本

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组织数量较多,但是相应的离散度也比较高,依据实际的观察,农村的合作组织的发起和绩效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整个制度供给不足的实际情况下,对于农村经济组织的运转主要依靠乡村精英的社会资本。对于社会资本这个理论来说,其起源于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其具有社会组织的性质。

对于相应制度的供给不足,乡村精英主要提供了其自身所应有的社会性资本,而这种社会资本在整个社会合作经济中确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第一,对于乡村精英这一社会资本来说其可以充分动员有关社会制度资源。比如,在实际组织的融资中,因为相应的组织严重缺乏法律地位的界定,对于融资问题一直是发展的瓶颈,但是乡村精英可以借助较良好的社会信任和社会关系的网络去筹措资金。第二,对于乡村精英的社会资本来说其实可以弥补在契约上可能出现的不完备状况。因为实际制度供给的不足,就会导致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将使契约双方很难在行为上进行约束。在这个方面就会大大的提高了在相关契约上的纠纷,从而也增加了在信用市场上的费用。在另一个方面,也会使契约双方不能通过有关契约的最优设计,从而形成了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乡村精英具有较好的社会信任度和社会关系,这促使了因为制度不足所带来的契约不完备,可以以个人的信用为基础提供在契约上可能出现的不完善。

三、相关制度演化对相关经济组织的具体走向

在社会资本的分享特征下来分析农村精英的利他动机,就可以充分说明相关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内在原因。当有关制度在双方都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均衡的时候,有关制度才可以有效的运行,但,均衡也是相对的。因为双方的受益和成本在不断变化,所以有关制度就会面临相应的演化和调整。有关合作组织的运行对于乡村精英在社会上的资本有着较强的刚性需求,但是作为一个较理性的经济人来说,相关的精英人士就要使自己的受益趋于最大化。

对于农村有关合作经济的组织进行异化主要有两种情况:首先,有关农村的合作性经济正向资本性企业进行转变。资本企业的本质和相应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实际的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体现在弱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有关特征。一旦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乡村精英就会将合作企业转化为以个体的私有权和相关资本核心,来获得较多的受益。日前已经有大部分的组织有合作经济的组织名义。其次,就是有关的行政组织逐渐向合作经济的组织上发展。相处精英如果想要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本,就要进人体制内,来充分实现经济精英与政治精英的重合,促使经济的相关组织失去独立的性质。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为了保证有关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以农民为主的宗旨,相关政府要积极解决相关制度不足的重要问题。对于合作组织所要运行的制度性资源,其中主要属性为公众性产品,主要包括在达成相关合作之后要遵循相关制度的运行环境和组织条件,主要表现为相关的财产安全和融资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支持等一些基础设施和无形的产品。而对于这些公众性产品一般都是政府提供的,对于农民的组织资源是比较有限的,对于政府的相关组织制度来说是可以使制度创新,使实际的成本上趋于最小化。所以,提供充分的制度性资源有着较强的优势。本文对农村的合作经济与乡村精英、社会资本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丽琼.破解合作社信贷融资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安排――基于成村镇养猪协会会员联保贷款的案例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2]黄岩,陈泽华.信任、规范与网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资本测量――以江西S县隆信渔业合作社为例[J].江汉论坛,2011(08).

[3]刘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区域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9(01).

篇2

关键词:东亚地区;住房政策;保障性住房;人口老龄化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2.018

2014年1月24日,《住在东亚――社会经济与人口学挑战》一书由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出版,主编为英国伯明翰大学住宅学教授约翰・多灵(John Doling)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城市研究中心副教授理查德・罗纳德(Richard Ronald)。该书分为10个章节,运用大量图表和实例对中国内地、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台湾、泰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住房政策与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将住房问题放置在日益活跃的社会经济、人口重组的背景下,通过环境、理念和实践等方面分析其脉络走向。各个章节的作者都是公认的住宅领域专家,大多供职于东亚的高校与政策机构。其中,关于中国内地的章节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的王亚平教授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住宅与社区研究所所长邵磊副教授共同完成,题目为“中国的城市住房政策变化及挑战”。该书不仅是最新的东亚住房情况汇编,还能透过住房问题深层次地理解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状况,主要阐释了如下观点。

一、东亚国家的住房模式变化颇为明显

曾经,东亚国家在历史上有一个迥异于西方的住房干预模式,即大规模地建造房屋,特别是针对男性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家庭。原因在于东亚地区多为“发展型”国家,更青睐经济上有生产力的家庭,具备“生产型”福利体制特征。政府鼓励居者有其屋,不仅为经济增长做出直接贡献,还支持了以低税收、低公共支出为特征的经济,社会保护措施可降到最低。这一地区建造房屋的规模和速度远超欧美国家,因为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现代化、城市化、经济扩张的快速增长势头,例如出台方案清理贫民窟、提高土地价格等。因此,住宅和房屋产权问题已深深嵌入东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模式和政策框架中,经由建筑业的发展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目标的中坚力量。

二、东亚地区的住房政策调整显著加快

东亚地区的住房政策近年来进行了重大调整,住房这一中流砥柱面临着新的社会、经济、政治和人口挑战。由于全球化的程度显著加快、经济危机不断爆发,造成一些国家的政治威望降低、传统发展逻辑受阻、家庭类型碎片化、房屋市场持续波动,使得个人房地产和新自由主义特权成为政策议题的热点。

三、东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热点

社会福利开支范围扩大,这使得社会保障性住房也成为热门。以韩国为例,2002年至今,城市房屋建设一直以公租房为主。此外,中国内地经过了20余年的住房私有化进程,中国政府在2010年宣布开始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住房建设项目之一,预计到2015年建成社会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在《中国的城市住房政策变化及挑战》的章节中,作者提到中国内地的住房体系近年来变化巨大,讨论了近15年的社会经济变革、房市表现以及住房政策变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采用了新自由主义的住房政策来应对经济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又一次聚焦住房问题,但并未像从前一样鼓励商业住房,而是更为关注社会住房的开发。当许多国家在控制社会住房规模的时候,中国内地的这种做法表明执政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代表了维护政治经济稳定的决心。此举也引发了学界对“后发展型”国家的讨论。

篇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汽车制造业在欧美国家迅猛发展,这导致了汽车运输方式开始进入社会,并向铁路运输产生冲击与挑战。同时,航空、管道运输也兴起。各种运输方式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被人们重视。经济学家开始全面讨论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问题。交通运输业也已经成为独立的新型产业受到人们的关注。二战以后,各种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学理论在宏微观理论方面的进步,吸引了更多的经济学家逐渐加入运输经济研究。从二战前夕到50年代,运输经济理论开始形成,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已经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由于世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虽然受到二战一定影响,但是在二战后欧美国家迅速复苏,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必然对作为国民经济的流动载体的交通运输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各国铁路、公路建设里程大幅提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在竞争中开始出现一定合作机制,交通运输业形成了初步运输化模式。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重要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条件设施之一。随着工业化发展,社会经济体系前进必然需要进行更频繁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交通运输业为这些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从最基础的方向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业主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对运输经济理论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促进了运输经济理论的系统形成与发展。

二、运输经济理论的繁荣期

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各种运输规划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研究,吸引很多工程专家参加工作,这使得运输经济学在投资和成本———效益分析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这填补了运输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运输经济理论研究进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一体化运输的重视,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进一步凸显。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理论的研究更加细致全面,产生了一体化运输、运输化理论、运输成本的阀值理论等。这一时期运输经济理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各种运输经济理论。随着一体化运输、运输化、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理论等理论在这一时期产生。

但就我国而言,学者近年来对运输经济问题研究已经不断深入,产生了多种运输经济理论。这些学者对运输经济理论的观点可以从“2007年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暨产业经济学发展”学术论坛会议上的报告体现。北京交通大学荣朝和教授《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的报告中指出,运输资源理论强调交通运输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运输业及社会经济运转体系的影响。运输资源理论与运输产品理论及网络经济理论一起,构成了运输经济分析框架的内源性基础内核。国家发改委郭晓培研究员在《综合运输发展政策》中指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有利于减少字眼占用和节约消耗,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强调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综合利用,运输技术的综合进步。从运输业的成本消耗及内部协调方面阐述运输经济问题。其他学者分别对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区域运输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

篇4

一、经济环境与会计的相互关系

一般的,经济发展与会计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应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力,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约束下进行的经济行为。因为会计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为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研究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关系问题的意义现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对一门科学中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释都是以环境分析为前提,或者说是从环境分析中得出的。会计作为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并兼具自然科学某些特征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会对它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会计理论研究永恒的课题之一。只有以环境分析为起点,才可能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恰当的解释,使会计科学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发挥其职能作用,进而促进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进步。

二、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参与经济的预测和决策等新功能便顺应而生,并将成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更直接更有效的职能。

2.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运行的基本导向和最终归属。会计目标活动于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多维空间中,它必定要和该时期的总体经济环境相适应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离开经济环境来确定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3.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再生产过程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该类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会计对其反馈也会相应变化。

4.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主要解决在记录时和在会计报表中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数量描述的不足。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在会计计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披露就会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因此,会计计量属性对于会计准确核算和信息提供显得至为关键。

5.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和策略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利益相关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同时,对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也产生了影响。即面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和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加工会计信息的工作程序和技术策略也要作相应变化。

三、会计对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1.会计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机构设置重叠,人才匮乏,实力薄弱,而国外会计公司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我们很难与其相抗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起服务功能强大、内部严格、执业质量高、布局合理的事务所服务网络,组建由若干事务所联合起来组成的大规模、高水平的事务所集团。集团所应该以一个事务所作为核心,可以由核心层、紧密层、扩散层等不同层次的事务所组成。要吸收专业人员,增加业务种类,扩大业务范围,开拓新型业务,发挥规模优势和各自特长,形成专业化程度高,分工细密的集团型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多样化经营战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会计服务市场会有巨大潜力,由单一服务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现代会计应以适应这一发展模式。

2.会计应适应国际化进程加入WTO几年来,随着国际化贸易频繁往来,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会计应当学习与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内容,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已颁布的具体准则,制定适合我国会计业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准则,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基本上保持一致。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为国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利益各方进行经营决策的提供相关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把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结合起来,走会计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

篇5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这是渔民看风识天气所编制的谚语。以前渔民出海打鱼没有天气预报,只能依靠天象的自然规律,发现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提前了解天气情况,避免船翻人亡。这是渔民从自然界中发现的规律,非常实用。

渔民出海打鱼尚且能够从风、云、雨等自然现象中发现天气变化,从而避免风险。我们搞经济工作是不是也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发现规律,捕捉到有用的信息,从而规避风险、提前预警呢?

世界金融危机,给国家、企业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许多企业遭受了灭顶之灾,还有很多企业至今仍然没有走出低谷。当然也有很多企业躲过了金融危机。秘诀在于这些企业会看经济的“天象”――宏观现象。国际风云的变幻,经济脉搏的跳动,社会焦点热点的动态,经济政策的预判,产业经济的走势,国计民生的需求变化……通过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文化、体育等社会现象的研究观察,随时发现蛛丝马迹,捕捉危机信号,从而躲过灾难,甚至发现了新的商机。

灾难来临之前,是会有预兆的,很多现象会告诉你,暴风雨要来了!

无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自然人,从事社会经济工作,如果要想避免损失,其实也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及时了解宏观方面的趋势信息、动态变化就可以获得发展,避免损失。

宏观能够预警。

篇6

秋风吹弹佳节临,茑啼燕语动人心。

花色满园关不住,教师个个乐融融。

啊!幸福的回忆,85年第一个教师节掀动着我们教育者的衷肠,擂动着教育革命的战斗鼓点。我国第一个教师节恢复到现在,已有20年了。20年来,党和政府在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学体制改革,全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教育的振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教育工作者无私的奉献,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教育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功勋将永载史册!

万里青云展开路,待鲲鹏奋搏,气概高扬爱国情,20年化雨催春,看桃李芬芳,弦歌普奏尊师曲。广大具有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育艺术的教师,在社会上树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受到广大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普遍尊重。

20年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教育“两基”特殊教育,“素质教育”凝聚了教育工作者的无穷智慧和辛勤汗水。“国家兴衰,系于教育”。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打造教育强国,着力提高教育内在品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要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决策,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无比重视,对教师的亲切关怀,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投身建设小康的伟大实践中,广大教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师肩负着为国储才,为民育才的光荣使命,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贡献。

走向二十一个教师节的途中,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将有新的色彩,新的歌曲,新的步伐,新的节奏。

在新的战斗中,将有新的纪录,新的热度,新的高标,新的旅程!

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经济 社会经济 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管理会计对于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对于企业管理者不能一味的只强调企业决策与建设,更多的是要注重企业的经济。企业经济是整体事业的核心,是企业战略实践的方向。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来说,管理会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为了达到经济建设的目标,企业的经济发展必须提升,这样在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地位就不容忽视。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是社会的前提,而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会计的职能与作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现阶段我们不仅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更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将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大国、综合强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经济建设中,而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会计是其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在企业发展中,经济建设至关重要,而管理会计是完善经济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部署。

(一)宏观调控,掌握大局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当对企业的全方位发展进行掌控,只有对企业的各方面管理都了然于心,才能真正做出对企业有益的改制与管理。重视企业宏观建设,将调控的决策作为企业建设的挤出点。企业中的管理经济应对企业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实际的调控,力求无尽致微。对于很多企业在管理中,管理层对管理会计观念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这样无益于企业整体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建设。很多时候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中的管理会计层就只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而不参与企业的其他工作内容。这样无疑会使企业中的决策与经济发展存在不能衔接的部分。这种薄弱的意识,不仅是对工作中自己的局限,同时,也是不利于企业整体的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企业经济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在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重视和有效的对管理会计进行应用。大多数的管理会计只是对会计工作进行整合,企业中没有设置完善的管理会计机构,管理会计只是把精力集中到日常的财务核算,很少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企业未来发展的问题。

(二)全面管理,促进发展

对于企业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作为管理会计人员一定要从企业全面出发,将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放在企业发展的全方位,切实的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协调。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然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必要工作。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企业的经济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进步,这也是我们要完善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统筹的目的。对于企业的管理经济来说,企业的全面发展和进程是其应掌握的重要内容。将企业经济推升是管理会计的责任,只有企业经济的稳步提高才能带动社会经济的提升,这样不仅可以展现我国的综合实力,更能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此外,在完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严格制定对管理会计的要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让管理会计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探究经济,增强实践

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我们一直要坚持建立健全经济体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从而将我国的经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这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企业建设。作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担负着企业经济提升的重要责任。同时,针对企业的决策和发展,管理会计还应当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努力做到思想与实践相结合,将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通过实践最大限度的完成。管理会计在实务的运用中存在局限性,我国企业中缺乏管理会计所需的企业内在文化,这些并不是现阶段的问题而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对企业的改制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在企业建设中寻求企业发展,将企业的经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经济体制还不健全,还未达到我国建设的预期要求。同时法律制度也存在较多的未知点,我们应当全面对社会经济进行发展,对企业管理高度要求,大力创建管理会计对企业经济的执行力。

二、结束语

企业的经济发展是现阶段社会经济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想要提高社会的经济状况,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企业经济的宏观调控,更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起到统筹的作用,不仅能够将会计事务妥善管理和完成,更重要的是将企业的全方位发展放到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会计的存在,企业的进程更离不开管理会计的帮助和引导。在企业活动中,每一位管理者都应坚持以企业的经济为中心,以企业的着实发展为目标。更快、更强的发展企业经济建设,力求将企业的事业发扬光大。这样,企业才会更稳步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才会更快速的提升,同时,社会经济也会随着企业经济的提升而显现出高度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徐增娟.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决策[J].金融经济.2013(6).205

[2]李笑丽.浅析现代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及应对方法[J].会计师.2015(9).78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世纪之交的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2 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一.五”期间,为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约有150个城市进行了初步规划,有些城市还编制了部分详细规划,一批城市按照规划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框架,并对以后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年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出现了失误,到60年代初期,作出了暂时不搞城市规划的错误决策。期间,城市规划工作几乎停滞,导致一些城市发展失控,管理混乱,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1979年以来,城市规划工作重新受到重视,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9年12月26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使城市规划走上了法制的轨道。特别是199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它是在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该文件充分肯定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级政府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在城市发展上改变以往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集中统一管理的道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1994年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后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

(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

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见图1)。

图1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规划示意图

图1仅对产生总体规划方案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实际上,在其后的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都应按照类似的步骤考虑环境与资源的约束。

由图1可见,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在所示的比较环节处,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 ; 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图1所示的城市规划思路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2)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之,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之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曾宪.试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

[2] 李成勋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走向现代化的构想.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7:534-562.

篇9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20160115

作者简介:起树红(1974―),男,彝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林产业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2702

1引言

森林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合理开发和保护森林资源,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云南省,其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的省份比相对比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云南森林资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协调云南区域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改进和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森林资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从云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其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并不高,尽管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杀鸡取卵”的现象,再加上林业加工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更高,导致云南森林资源的供给量逐年下滑,森林资源供需矛盾越发明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云南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T(2]2.2[ZK(]只有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ZK)][BT)]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其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云南省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更加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生态需求的增加,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云南森林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生态面临的危机愈加明显,每年发生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②经济需求增加。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无污染的材料,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绿色、环保的经济产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林业市场,这虽然在一方面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森林资源紧缺的现状,对云南社会的长久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BT(2]2.3[ZK(]只有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满足人类社会消费结构转变的需求[ZK)][BT)]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更加注重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云南省作为我国森林资源集中的区域,承担着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森林资源具有净化空气、吸收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功能,同时还能释放负氧离子,兼具杀菌等保健功能,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只有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满足人类社会消费结构转变的需求。

[BT(1]3[ZK(]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原则[ZK)][BT)]

3.1坚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近几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并针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有些地区并没有将这些规章制度放在眼里,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采伐林木,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不仅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云南地区在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也存在一些不遵守法律法规的现象,对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力求让所有森林资源开发者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3.2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坚持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于森林资源来说,眼前发展是一种短暂性的发展,它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过度重视眼前发展,必定会影响到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当然,如果只重视长远发展,而不重视眼前发展,也不可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项整体性、复杂性的工作,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合理控制资源的开发利用度,坚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权利的原则。杜绝出现亡羊补牢、舍本逐末的现象。

3.3坚持森林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坚持“先开发、后治理”的原则,这虽然在表面上满足了保护森林资源的要求,但事实上并不是长久之道,长期以往,必定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机,云南省的森林资源储备量正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理和保护措施,必定会对本省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合理的计划,既要保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必须保证森林资源能很快恢复,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与森林保护的同步、协调发展。

[BT(1]4[ZK(]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ZK)][BT)]

4.1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

要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首先必须有完善的林业管理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利用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来约束公民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其次,必须加强管理,将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和减少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此外,政府还必须完善与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的投资和税收制度,优化林农的利益结构,杜绝短期投资行为的出现。

4.2实行科学的林业建设政策

科学合理的林业建设政策应当建立在当地林业发展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对于云南地区来说,林业建设的科学政策应当具备二点:①应限制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对采伐限额要有明确的限制,尤其是在天然林木的采伐上;②应当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基础,将植树造林放在首位,进一步扩大人工林的面积。

4.3实施林业分类经营

根据云南森林资源主体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经营目标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商品林主要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于商品林来说,应当采取集约经营的模式,这样才能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生态公益林来说,则应当采取封山管护、杜绝采伐的管理模式,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BT(2]4.4[ZK(]以产业体系建设带动生态体系建设,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ZK)][BT)]

首先,生态建设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体育、生态等新兴产业不断从传统产业中分化出来,并不断市场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生态建设产业化则是这一分化过程的具体结果,它不仅从第一产业中分化出来,而且还涵盖了第二、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生产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和其他产业转移,这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决定了林业建设必然要由一家一户走向联合,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其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之路。如云南省大姚县以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多样性,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境内分布有种子植物136科,1148种,产野生中药材580种,而且有不少核桃、板栗、花椒等经济林木、野生食用菌、林菜等产品,已为林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以产业建设带动生态体系建设,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5结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客观必要性,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消费结构转型的需求。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优化林业建设政策,并对林业实行分类经营。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森林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晓丽.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J].中华民居,2014(6):133~133.

[2] 桂金玉.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9.

篇10

关键词:民法;社会本位;表现

一、“社会本位”释义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在民商法学中,有关个人本位假定社会是由处境平等和相互独立的个人构成的共同体,因此法中将个人利益的维护视作是法的基点。社会本位假定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员彼此联系的,并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因而强调法应当以维护社会的利益为基点。西方法学理论中所谓的“社会本位”实质就是民法的社会化。近代民法曾经是以个人为本位,集中表现为契约自由、所有权绝对、过错责任原则。个人本位立法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飞跃做过重要贡献,但是个人本位的极端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利益的对抗和冲突加剧,导致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得不让资产阶级国家调整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并在民法中逐步推行所谓“个人——社会本位”原则或“社会本位”原则,把权利本位的法逐渐加以限制。因此,在西方法学理论中,把这种限制个人本位的法和权利本位的法的趋势称为“法律社会化”或“民法的社会化”,因此将现代民法又称为“社会本位的法”。

二、民法的社会本位的表现

(一)契约自由的限制

从20世纪起,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步入垄断,在这个时期,国家由此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涉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其中法律观念也从个人向社会转变,契约自由原则也在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强化干预影响中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和约束。强制性合同的问世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深刻反映。在强制性合同中,当事必须履行合同中所订立的义务,其强制力量来源于法律法规且基于整个社会利益。这种强制性合同在德国被称着契约缔结的强制或强制契约。现代民商法限制合同自由的另一种体现则是对国家对标准合同的干预规定。标准合同,是在20世纪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契约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新的企业不断出现,而这批企业通常采用这种合同方式。对这样的合同签订,消费者、小企业看似是自愿平等的,但本质上来讲却根本没有可选择的余地。因而当事人在这种不对等实力条件下签订的合同,看似一种契约自由,而实质上是没有真正的契约自由,致使不公正现象产生。为了使得社会利益达到均衡,国家对标准合同不得不进行加强干预,以平衡当事人平等交易的利益。例如德国1976年制定了“普通合同条款法”。我国新制订的合同法对格式合同也有专门的规定。总之,从世界各地来看,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规定都有所涉猎。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世纪有关契约自由原则受到了一定限制,然而作为一般原则的契约自由原则依然存在,并在一切遵循这一原则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所有权绝对原则的限制

20世纪以来,极端尊重个人财产已经对社会总体的运行造成障碍,而最终又损害了个人所能享有的财产自由。因此所有权绝对原则开始受到限制,有学者称之为“所有权的社会化”。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第153条第4项规定:“所有权负有义务,于其行使应同时有益于社会公益。”换句话说,财产所有权人行使其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时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并且必须履行从公共利益出发的对所有人所强加的义务。这在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该条规定“所有权包含义务”。因此,土地所有人不仅享有所有权这种权利,且负有利用土地的义务。如果土地所有人不利用土地而使之荒芜,国家就要干预。这项规定影响到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并且不仅限于土地还扩及到其他方面。权利与义务由原来的对立状态在这里合二为一了。现在的专利法就有此类规定:专利人在取得专利后,必须在几年内使用,否则,专利权就被取消。现代各国大抵通过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及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对所有权的行使予以限制。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反映了民法从近代到现代由绝对走向相对,由个人本位走向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由绝对主义到严格自由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采用

进入20世纪以后,财产伤害、意外人身伤害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是否对加害人存在过错,往往会由于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无法举证,从而难以得到法律上的有关救济。为此,现代民法主张,对于有些特定侵权行为的判定,不能仅以加害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为要件,只要是发生了损害,即使加害人没有过失,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种责任划分被称为无过错责任。1914年法国最高法院在一项重要判决中认为,物之保管人除能证明损害系由于不可抗力、被害人之过失、第三人过失所致外,纵其对损害之发生并无过失,亦应负赔偿责任,由此确立了无过错责任主义。在我国,《民法通则》第122条和产品质量法第四章也参考欧共体关于产品责任的指令和美国的严格产品责任法制,对于产品缺陷规定了无过错责任。有鉴于此,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一种对过失责任原则的补正,在当前各个国家民法中广泛适用。探究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因为现代民法对经济上、社会上存在强者和弱者这一现实的承认,并对弱者加以保护,强者加以抑制。总之无过错责任原则是现代民法对弱者的保护在侵权法上的体现,其关键要素在于将损害赔偿请求权同受害人的补偿紧密联系,而并非把损害赔偿责任同加害人的过错紧密联系,从而为保护弱者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作者单位: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律师世界,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