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项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26 11:0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专项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胰岛素; 2型糖尿病;转归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145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重要环节, 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损害[1]。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但对T2DM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在临床中研究较少, 无法统一[2]。本研究对新诊断T2DM患者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在病情转归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新诊断T2DM患者15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且病程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根据每个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运动和饮食方案, 确保患者体质量在标准范围。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 分次进行, 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 同时给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口服治疗, 患者血糖达标后停止用药;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口服治疗, 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药物用量, 对于采用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改用胰岛素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 TC、BMI、血糖水平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 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病情转归情况。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患者血糖水平,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餐后C肽水平。
1. 4 疗效判定标准 ①停药:患者仅需运动及饮食控制即可达到缓解病情的作用;②口服药: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③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良, 改用胰岛素治疗, 或一直采用胰岛素治疗。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观察组治疗后TG、TC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3 观察组治疗后1年停药率为46.8%, 对照组为11.4%,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T2DM原名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多发于40岁以后, 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3]。其早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胰岛素分泌缺陷, 由于胰岛素β细胞功能出现衰退, 故无法维持葡萄糖的正常代谢, 引发高血糖。而持续性高血糖又可导致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下降, 使葡萄糖刺激时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 最终加速β细胞的凋亡, β细胞数量的减少又使血糖逐渐升高, 形成恶性循环[4]。若在T2DM早期采用相应措施控制血糖, 稳定血糖水平, 可使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 有效缓解胰岛素抵抗。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 对新诊断T2DM患者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可有效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 减轻葡萄糖刺激, 有利于恢复胰岛素β细胞功能, 缓解病情。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血糖水平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 由此可说明, 不论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还是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均有效, 而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TG、 TC、血糖水平及空腹、餐后C肽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赵维纲, 袁涛, 袁申元, 等.口服胰岛素肠溶胶丸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观察.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0, 18(2):67-71.
[2] 李光伟.关于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思考.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1):1-2.
[3] 王斌, 丁明超, 王鸿.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5(4):1131-1133.
篇2
关键词:住房建设规划; 城市规划;衔接机制
一、住房建设规划及其相关概念的涵义
住房建设规划(Housing Planning)
住房建设规划作为一个新的规划类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概念。王佳文,马赤宇(2006)认为住房建设规划是指制订出若干年内分年度建造住房的规划,包括居住区和住房建造的数量以及居住水平等多项指标。
笔者认为在理论上关于住房建设规划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解应是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政府(包括县政府)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条件,为满足不同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以及更好地调控房地产市场、调节收入分配而进行的各类住房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住房建设规划中的住房包括城市中中高档商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5类住房,其中保障性住房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属于准保障性住房,也称“两限房”,即套型建筑面积限定和住房销售价格限定的商品房。之所以称之为“准保障性住房”是该类住房的不完全商品性决定的,主要体现为该类住房的开发是在政府全过程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保障中收入偏上家庭有足够的购房支付能力,遏制投机投资行为的滋生,确保房价平稳增长重要措施之一。
城市政府在进行住房建设规划时既要关注住房的总体供应量,又要确保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下享受到适当的住房及居住环境,实现“人人享有住房”的社会发展目标。即城市政府不但要注重住房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注重住房的公平分配,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住房建设规划是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为导向的,根据不同的收入阶层规划配套相应的住房类型,重点在于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类似于针对住房的专项规划。
住房建设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含住房建设年度计划,下同)两个阶段各级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依法组织编制省域住房发展规划,以其作为上位规划,直接指导各市、县住房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住房总体规划包括市(县)域城(村)镇住房发展规划和中心城区住房规划。
二、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住房建设规划以住房建设为工作对象,城市规划以城市为工作对象,工作对象之间有着重合与交叉的关系,因此规划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政策目标与技术手段
37 号文件指出住房建设规划要“纳入当地‘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十一五”规划是地方人大审批的代表地方事权的最全面综合的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法定规划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由此可见,住房建设规划通过纳入到这两个法定规划从而间接地确定了自己的法定地位。住房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三类住房的建设总量、比例结构、空间布局、时序安排等等,这些具体内容最终必将落实在城市建设用地和规划建设时序。而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因此住房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必须、也只有通过城市规划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存在一种政策目标与技术手段的关系,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成为住房建设规划的有力支撑。
2.专项规划与综合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都包括居住、公共服务事业(商业、教育、医疗等) 、交通、市政、绿地系统等多个专项的用地规划,城市规划是各方面内容的统筹部署和综合协调。而住房建设规划属于对居住设施(住房) 这一专项内容的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住房建设规划(由九部委推出) 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务部、建设部推出) 、中小学校布点规划(财政部、教育部推出) 等类似,均属于相关部门推动的具有一定专项规划性质的规划类型。从这个角度来看,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具有专项规划与综合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综合性的特点有助于住房建设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进行协调。
3.规划实施与衔接手段
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中,各个规划类型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15~20 年) 的全局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则反映了城市总体规划在空间上的局部实施,一般是城市中的某片地块(新区或中心区等) ;近期建设规划则反映了城市总体规划在时序上的局部实施,通常是5 年内的阶段实施内容。城市规划的各个类型相互衔接逐步深入、细化,将城市空间布局推向实施。
城市规划的各个类型尽管都是以用地为对象,但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在用地的规模、比例和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在用地的建设强度,近期建设规划的重点在于用地的项目实施计划。各类型的重点不同就决定了三者之间的衔接机制可能存在隐患。与此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各个部门的专项规划实际上不只是对应于城市规划的某个阶段或某个类型,而往往是贯穿城市规划的各阶段、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重要的专项规划来将城市规划各阶段、各类型中的专项内容自上而下地衔接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住房建设规划有助于推动城市规划各阶段、各类型在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方面规划内容的衔接与落实。
三、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各类型的衔接方法
住房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是“明确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目标”,具体应包括各类住房的建设总量、分年度新建住房总量和结构比例、分年度各类居住用地供应计划、分年度旧区改造计划等几方面内容,其中当年的建设项目选址应深化到具体地块及分地块建设量。住房建设规划的这些内容要通过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而城市规划各阶段各类型的工作重点不同,那么住房建设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各阶段各类型从不同角度进行衔接,才能获得有效实施。
住房建设规划的政策出发点是通过提供各种类型的住房,特别是政策性住房,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规划领域在规划编制中应积极衔接,保证各类住房特别是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再“居者忧其屋”,而是“居者有其屋”,再逐步过渡到“居者优其屋”,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篇3
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将“主题”和“主线”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如何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开局之年起好步,关键是深入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找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现四个目标:第一,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创新平台和集成工程化平台,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部分领域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第二,创业创新环境更加完善,市场准入与竞争、财税激励政策、投融资机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第三,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和若干特色鲜明的产业链、产业集群。第四,国际分工地位明显提高,涌现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国际化企业。真正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变。
二是着力推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消除影响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够完善。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需要我们继续去克服,《纲要》进一步明确了1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包括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三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实质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现在我们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收入分配、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等问题上,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十二五”规划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同时,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概念,要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四是做好重点专项规划,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在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迅速编制好18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目前5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信息化规划、信息产业规划、高端装备规划和新材料规划有望在上半年报送国务院并通过审批。另有由发改委牵头编制的“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该规划将着力于产业发展在地域布局方面的整体方向指引。
篇4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进行全面部署。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制定的专项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
《规划》提出,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力争到2020 年,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发展,提供能力大幅提升,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发展环境优化完善,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规划》明确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二是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创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三是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四是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五是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六是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发展,支持相关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七是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吸引境外来华消费,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去。
《规划》提出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政策,即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用地保障、加大投融资引导力度、完善财税价格政策。
(来源:《人民日报》)
篇5
【关键词】医疗机构 政策 市场分析 临床治疗
过去12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近12.3倍。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其中2013年全年销售规模达到2120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比上一年度增长21.19%。而医药市场总规模为10372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到医药总市场的20%,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可见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另外,医疗领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生产企业14928家;第二是企业规模小,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800亿元,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出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中国医械产业呈现“多、小、高、弱”的特点:第一是生产企业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平均每个企业产值约1200万元;第三是产品集中度高,医疗器械产品种类3500多种,平均每种产品十多个注册证。
从企业效益来看,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不管在生产还是在销售领域,集中度都比较低。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而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在国内销售医疗器械的主要渠道是药店及专业的医疗器械公司。
国家的政策法规
2013年7月17日,四部委出台“医疗器械专项扶持”政策,提出医疗器械类专项是今年新实施的扶持重点,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其中,2013年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发展专项将聚焦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而我公司的产品应用纤维算法模拟脑白质,其所成影像的分辨率较传统模型有显著提升,模型边缘自然完整。
篇6
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城乡建设的整体要求,年。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七次全会工作部署,树立“经营乡村”理念,依照“改造城北、提升城中、开发城南”总体思路,继续强力推进“融城、拓城、秀城”进程,大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管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综合服务功能,取得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乡村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树立经营乡村理念。
主要是县城2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修编》8个乡镇总体规划》集中供热可研规划》县城垃圾处置可研规划》县住房建设规划(-2012乡村道路专项规划》乡村给、《排水专项规划》《乡村公交专项规划》《乡村绿化专项规划》为加快城乡建设局提供科学依据。一是加大城乡规划编制、论证、评审和上报工作。共编制完成各类规划9项。
确保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受检建筑工程项目37项,二是全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新开工建筑工程29项,建筑面积50617平方米,投资4538.48万元;跨年度工程8项,建筑面积32015平方米,投资1168.9万元。质监工作重点放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外墙保温工程等重点部位质量巡查,严把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监管和抽样检验关。针对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现浇混凝土未进行重量比、构造柱加密区未设置箍筋、混凝土梁柱涨模、砖砌体施工方法不规范等质量通病进行预防和纠正。对18项工程下达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整改通知书》对3项工程下达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停工通知书》并采取有效措施,完全消除质量隐患,确保了工程质量。
共下达11份平安隐患整改通知单,三是依照“平安第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严格建设工程平安生产责任制落实。重点对建筑工地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临时用电、外脚手架搭设、临时防护、施工用电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检查。1份工程停工整改,及时消除了平安隐患,有效遏制了平安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全年建设领域平安生产零事故。
进场交易36项建设工程,中标价6467万元,拦标价7338万元,节约资金871万元,节约资金率为11.9%建设工程进场交易率达100%严把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关,工程竣工结算送审价1927.29元,审核价1420.27万元,节约资金507万元,结余资金率26%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本钱,四是强化重点工程监督。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低价中标制度。实现了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防止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操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8份,施工许可证14份,招投标合同》审查备案36份。全年未发生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风。
清理整顿乡村土地市场秩序。共查处违章建筑12处,五是积极空虚土地贮藏库。建筑面积1095.75平方米;依法撤除违章建筑2处,建筑面积213.5平方米;整改10处,建筑面积882.25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章建设上升的势头。
实施城北英巴扎北路改造工程。完成对英巴扎北路71户居民住房状况入户调查和建档、分类、汇总工作。其中需要拆迁改建二层的51户,六是突出刀郎文化。需要外观装修改造的20户。截止目前,申请动工12户,已开工实施二层改建的6户。
种植4875棵各类风景树和3万盆花卉绿化小品以及乡村绿化维护项目;投资119.5万元广场四周建筑物亮化工程。乡村绿地面积达42.5万平方米,七是大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投资97万元。每天开灯11小时,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提高了乡村档次和品味。
努力提高招商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工业园区5.7公里道路扩建工程,八是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100万元;乡村排水工业园区段3.8公里主管网建设工程,投资295.9万元。提高了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有效的增强了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时完善乡村服务功能
局始终坚持乡村建设“以人为本”理念,一年以来。不时完善乡村服务功能,满足各族群众需要。其中市政设施基础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3322.8万元。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308万元。文教设施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1057.724万元。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4259.266万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12个,投资总1062.303万元。目前,县城区面积9.6平方公里,县城道路总里程达53.05公里,同比增加12.04%乡村排水主管网总长达39.8公里,同比增加8.15%乡村供热总吨位达95吨,同比增加50%供热主管网达17.3公里,同比增加4.84%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强化综合执法。
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繁荣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坚持用科学的规划引领中心城区发展,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强化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的理念,推动组团城市和主城区融合,形成主副协调、功能明确、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省会新市区;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理念,以县城规划建设为重点,完善县城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城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生态良好的城镇体系,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原则,开放规划市场,聚集规划力量,应用先进理念,实现规划设计全覆盖、标准导则全覆盖、政策法规全覆盖,力争使我市规划体系达到省内第一、国内领先。
三、工作任务
(一)都市区部分主要规划任务共85项(组团城市规划编制纳入市级规划编制体系)
1.全面完成重点规划编制
1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编制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2重点地区规划。包括新区规划(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起步区修建性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古城风貌提升规划、河风光带规划、新客站及周边区域规划提升、旧客站及周边区域规划提升、省行政中心区规划提升、东南节点区规划、东部新区规划提升、正定机场周边区域规划、植物园区域开发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含控规)等城市重点区域的规划。
3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完善总体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编制主街主路城市设计二环路及沿线区域城市设计、大街城市设计提升(含中央生态景观带)清真文化商业街城市设计、街滨水休闲带城市设计、大道城市设计、故城遗址公园详细规划、毗卢寺公园详细规划、组团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组团城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4城市专项规划。全面完成城市综合类、市政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设施类、防灾减灾类专项规划。包括市雕塑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供电规划、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含水系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含便民市场)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城市体育设施规划、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城市教育设施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消防规划、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城市殡葬设施规划、城市地名规划、旅游规划、生态体系规划、危险品管理规划、历史遗存、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宗教设施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现代服务业体系规划(含专业市场)物流体系规划、组团城市产业布局规划、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5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和《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编制覆盖市中心城区和组团城市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控规,并完成审批和备案工作。
6规划研究。编制城市北跨动力研究、中心商业商务区功能定位研究、都市区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研究、东北工业区改造研究,为城市的规划发展提供依据。
2.健全技术指标体系
1总体城市设计导则。
2城市专项设计导则。编制城市建筑外观设计导则、城市既有建筑整治导则、城市广告牌匾设置导则、城市家具设置导则、城市雕塑规划设计导则、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导则、城市色彩控制导则、城市导引标识导则、道路绿化导则、节约建设用地标准、新民居建设导则等导则。
3市容市貌整治导则。编制道路环境整治导则、居住区环境整治导则(含单位)组团城市城乡环境整治导则。
3.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制定技术规定。按照《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制定城市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含五线管理)规划条件管理办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2完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市规划管理制度手册、制定都市区规划管理制度和县(市)区规划成果审查管理规定、规划成果验收、存档、发放制度、组团城市规划管理制度。
(二)各县(市)矿区主要规划任务各8项
1.城区总体规划完善。按照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完善各县总体规划,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供热工程、电信工程、燃气工程、环境卫生设施、绿地系统(含水系)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防灾等规划内容。
2.城市设计。编制各县城的总体城市设计和重要区域、节点城市设计。
3.专项规划、控规、镇规划。完成县(市)区全域范围产业布局规划、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控规全覆盖、所有建制镇总体规划。
4.城乡环境整治导则和规划管理制度手册。编制城乡环境整治导则,为城镇和村庄容貌整治提出控制原则,明确整治提升目标;制定规划管理制度手册,进一步规范各县规划管理制度,为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四、实施步骤
(一)规划编制准备阶段,成立指挥部和各编制组、专家组、工作组,所有人员抽调到位、集中办公。拟订规划编制任务书、选定规划设计单位、签订规划设计合同、搜集基础资料以及踏勘现场。
(二)规划编制阶段,完成规划大纲编制、审查和规划方案编制。
(三)规划方案公示、审查与提升阶段,由市城乡规划局牵头,组织对规划方案进行公示,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方案进行审查,此基础上,根据专家及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和社会各界反馈意见,对规划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完成规划成果。
(四)规划成果审批与公布阶段,完成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公布,同时对全市规划设计集中攻坚行动进行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规划设计集中攻坚行动指挥部,总指挥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同志担任,副总指挥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志担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担任。同时,指挥部下设8个规划编制组、4个工作组、4个专家组。各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重大问题由集体决策。编制组下设85个项目组。
各县(市)和矿区要参照市里的做法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统一组织本地规划设计集中攻坚行动。
(二)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例会制度、规划评审制度、规划报批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监督考核制度等工作制度,及时通报规划进展情况,保障各项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展开。同时所有参加规划攻坚行动的工作人员、编制人员和专家要集中办公,集中精力,专心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项规划任务。
(三)开放规划设计市场。按照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和政策性的要求,以开阔的胸襟、开放的视野,将规划设计项目推向市场,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重金聘请顶尖规划设计单位参与规划攻坚行动,引进先进理念,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保证规划质量。
篇8
关键词:吕梁;城市建设;规划
吕梁市组建于2004年,辖一区十县,代管二市,总面积21095平方公里,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介于北纬36°43'―38°43'和东经110°22'―112°19'之间,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
现在我们不论是在市区还是县城,身处其中的我们都会感到,街道更宽了、天空更蓝了、城市更美了,而且,伴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是花丛草地、公园广场、城市雕塑这些更具城市化的元素,它们不仅扮靓了城市环境,平添了城市魅力,同时体现出吕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是基础的基础。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吕梁市区龙、凤、虎“三山”环抱,东、南、北“三川”萦绕。为了使这座古老的山川焕发出年轻的魅力,创新城市经营理念,围绕“让山增绿色、让水显灵动、让景放光彩”和“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园林延伸到乡村”的理念进行规划城市建设。提出了规划先于建设、重于建设的理念,成立了吕梁市规划专家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城市规划以及实施的重大问题。对涉及全市水源保护、环境保护、名城保护等重大项目,实行专家论证制;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吕梁市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组,加大了规划工作的效能监督力度,制定出台了《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府文件。
“十一五”期间具体完成了以下内容:一是完成了绿地系统专项规划、道路系统交通管理规划等9个专业规划;二是完成了永宁中路、北川河整治、吕梁市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展示区、滨河南北两路提升改造等13项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是完成了莲花池公园、市民广场、龙凤嘉园等10项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92万平方米;四是完成了吕梁市规划区范围50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测绘工作,并制作了相应比例的沙盘模型;五是完成了马茂庄、王家坡、沙会则等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规划,初步形成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相结合的多层次规划体系。同时,还完成了县域体系规划7个,建制镇规划42个,村庄规划532个,各县市的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也有条不紊地开展。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创造性开展了以“环境卫生、街道装饰、交通秩序整治” 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整治”,积极创建城市综合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建设品位高、形象好、魅力强、引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巨大跨越。我市“三项整治”工作确定改造永宁中路、永宁西路、贺昌路、兴隆街、服务街、八一街、建设路七条街道为样板街,并对滨河南北两路进行道路景观改造提升。整治内容的科学性,整治内容紧紧围绕民用、民享、民生展开,形成了人心所向的强大合力。环境卫生整治解决的是“洗脸”的问题,街道装饰整治解决的是“更衣”的问题,交通秩序整治解决的是“畅行”的问题,“三项整治”最初定位是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随着活动的深入,加大了建筑物拆除和城市增绿休闲等公共场所的建设力度。
篇9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加强城市消防公共基础建设,健全灭火应急救援体系,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职能,持续整治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消除火灾隐患,逐步建立城市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和城市抗御火灾的综合实力,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为侯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夯实城市公共消防安全基础
(一)编制落实城市消防规划。县政府是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主体,由县消防大队牵头组织编制消防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由县财政列支。各乡镇(街道)也要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的消防专项规划,并与全县消防专项规划保持一致。县建设局在调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及时通知县消防大队同步修订消防专项规划,同时县建设局在调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先征求县消防大队意见和建议。县政府每年组织开展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和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消防规划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县政府将责成有关部门整改。
(二)建设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县政府、乡镇(街道)分别负责组织实施城市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装备配备。财政部门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建设、维护、管理经费纳入预算予以保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依据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提出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的建设配备年度实施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实施。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政消火栓建设,改造不符合灭火救援要求的城市消防供水,并督促供水单位(企业)对市政消火栓进行维护。城市交通隧道、地铁、港口的建设或主管部门要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三)加强城市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县政府将建立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由公安、安监、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程抢险、气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应急响应和指挥体系,加强对火灾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案编制,定期组织综合演练。县政府将加大对救援力量、战勤保障和灭火救援物资储备等建设的投入,提升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年将配备1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相适应的举高类消防车辆。
依法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各类大型化工、电力、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大型物资仓库(基地)和港口、城市交通隧道的主管单位,要按照不低于二级普通消防站的标准建设专职消防队(站)。要针对本企业的火灾危险性,配备特种车辆和器材:大型化工、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经营企业专职队应配备大功率泡沫消防车,泡沫液储备量不少于灭火用量的2倍;大型电力企业专职消防队应配备干粉消防车;港口专职消防队应配备消防拖船;城市交通隧道专职消防队应配备照明车和大功率排烟器材。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根据扑救火灾需要,调动专职消防队及其灭火物资装备。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现状,制定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对重大火灾与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熟练掌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性、跨区域多力量联合演练。特别要加强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法研究,不断提升处置高层建筑火灾等灾害的能力。
三、整治城市突出消防安全问题
(一)调整完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各乡镇(街道)政府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全面排查、责令停产,并责令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在制订近期建设规划、旧城改造计划时,要优先安排棚户区、“城中村”、木屋毗连区等易燃建筑密集区的拆迁、改造。
(二)大力整治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组织开展对高层建筑(包括高层商住楼)、地下公共建筑和其他设有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的排查整治,督促整改建筑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电气线路破损等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燃气主管部门要督促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及时检查、维修、更换损坏的燃气管道、仪表、阀门、报警装置等部件,并在管道总阀门处设置醒目标识。气象局要加强对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防止因雷击引起的火灾。
(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建设部门要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检查整治,督促落实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和使用),督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落实责任,指导施工单位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严厉打击不办理施工许可擅自施工、建筑施工企业无资质施工,以及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行为;加大对施工现场特别是作业区、生活区及仓库、活动板房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严禁将工地活动板房出租作为店铺营业;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电焊等明火作业的防火措施,严肃查处电工、焊工、机械工、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违规操作;将建筑外墙改造纳入监管范围,禁止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填缝剂和保温装饰材料;检查安全网、外脚手架、垫板等设施的防火性能,消除安全网等设施及建筑施工材料现场堆放存在的安全隐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检查、督促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按照规定配置临时消防水源、消防器材,安装消火栓并配备水枪水带,设置消防车通道。
(四)开展危险化学品检查整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组织负有危险化学品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开展检查,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制。对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落实的,安全设施和器材配置不符合要求或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要责令改正;对易燃易爆场所设置位置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要责令限期改造、搬迁,并报县政府督促落实。
(五)消除影响灭火救援障碍。
各乡镇(街道)和建设、国土、供电等有关部门要对建筑周边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违法搭盖(设置)的建(构)筑物、路障依法予以拆除,改造建筑周边影响灭火救援的架空电力设施。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牵头解决市政消火栓配置不足、缺失、损坏、被圈占、被埋压的问题。城市园林绿化部门要整治城市园林绿地内因城市绿化景观工程导致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消防登高场地等问题。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函告,对影响建筑灭火救援的户外广告设施,依法予以清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依法清理由其规划设置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周边影响灭火救援的停车泊位,完善道路禁停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同时加强周边道路的交通秩序管理。
四、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一)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高层建筑业主、使用人、管理人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统一管理人接受委托时,应当与业主办理消防资料、消防设施的检测、验收等移交手续,规范供配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配合供电企业做好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日常维修、养护和管理。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统一管理人要按照消防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对管理区域内的消防共用部位和共用消防设施实施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并对业主、使用人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指导,劝阻、制止业主或者使用人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使用人对各自使用部分消防安全负责。业主多、产权分散,消防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的高层公共建筑,存在火灾隐患难以整改的,提请县政府协调建筑各产权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安全。
(二)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建设;要设立1名专职消防安全员,负责“四个能力”建设的培训、督促和检查;要按照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员工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疏散引导人员,定期组织开展演练;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消防安全标识,定期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测。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宾馆、公共娱乐场所等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防烟面具、应急手电筒等逃生器材及其使用说明。严禁场所边使用(营业),边施工。
(三)落实建设工程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应对工程项目总负责,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按规范设置避难层,高度超过250米的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应按规定报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论证。施工单位应对消防施工质量负责,落实施工现场特别是明火作业的消防安全措施;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在建设工地醒目位置、施工人员集中住宿场所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和消防安全警示标识;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工程监理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不得同意使用、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
五、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一)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各乡镇(街道)每年要制定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协调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推进消防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推动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消防志愿宣传服务活动。教育部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科技、司法行政等部门和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
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工作内容。街道办事处和单位要在社区、
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并组织演练。
(二)加强从业人员的消防培训。建设部门应当指导和监督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城市燃气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等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纳入建设行业相关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考核内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推进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等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纳入电工、电焊、气焊等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鉴定。
(三)加大公益消防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新闻媒体要改进消防宣传教育形式,采取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曝光等方式,提升公众对火灾隐患整治、火灾事故预防的关注度;积极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刊播各类安全防范知识、消防公益广告,普及消防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
六、强化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监管
(一)各乡镇(街道)要严格落实市乡镇长(街道主任)负责制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防火安全委员会或由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近期,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乡镇(街道)要分别组织县、乡镇(街道)编制“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街道办事处要配备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伍,落实消防安全职责,指导辖区内单位(场所)建立并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社区居委会要组建志愿消防队,组织居民签订防火公约,经常性地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教育、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三)负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按照现行事权划分原则,在其法定职责范围内强化职能监督:
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其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不满足消防间距和消防通道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房地产管理部门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缺少消防验收合格文件或备案资料的建设工程,不得颁发房屋权属证书;规范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多产权、多使用人且无物业管理和未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建筑责任主体;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火灾隐患整改资金。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关于市场主体登记前置审批的规定,把好市场主体登记准入关。凡消防审批被依法列为市场主体登记前置审批的,加强登记审查,坚持先证后照。
文化部门依法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以及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查封、责令停产停业的公共娱乐场所,予以取缔或吊销文化经营行政许可证照。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主动参与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城乡规划审查;定期组织对市政消火栓、消防车通道开展检查,对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提请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对影响灭火救援的户外广告设施,函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依法对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建设工程实施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以高层(地下)建筑以及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督促社会单位强化消防安全管理,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
供电企业要排查整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供电企业产权的建筑供配电设施;依法检查用户产权重要负荷的配电设施、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及设备运行状况,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通知产权人限期整改并报县政府,由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督促落实。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承担监管职责,同时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火灾致灾因素。
七、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重大火灾隐患、违法违
章等消防安全问题,负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建立火灾防控信息通报机制,并在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督管理。
(二)建立隐患整改资金保障机制。建筑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在保修期内的由建设单位承担;对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付物业买受人的,或依法未经消防验收、备案,或验收、备案抽查不合格而交付使用的,因建设单位的违法行为造成建设项目未达到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整改并承担相关费用。
已建立专项消防设施维修资金的,依照相关规定支取使用。建筑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业主不进行维修、更新、改造或者经过维修、更新、改造仍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所在乡镇(街道)组织代修,维修费用从相关业主专项维修资金分户账中先行列支。维修资金不足,由县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没有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由业主按照专有部分占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
(三)建立诚信监管机制。建设部门等要将消防安全内容纳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的诚信评定,对逃避责任、不主动整改消防安全隐患的企业,按照诚信管理规定调整等级,实施资质、项目动态管理。
(四)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引导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企业积极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发挥保险在火灾防范、风险管理和灾后补偿方面的作用,利用市场手段平抑火灾风险、辅助社会管理。
篇10
为进一步深入加强重点项目的整改力度,对来年工作作出更好的规划,今天我们召开的项目谋划工作会议十分重要,事关全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完善和实施,事关未来的发展。刚才,同志对项目谋划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去年月,区发改局下发了《关于组织预报列入<区“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的重大项目的通知》,今年月日又下发了《关于区“十二五”重大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今天的会议重在动员和部署全区项目谋划工作,也在于贯彻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希望这次会议能达到思路开阔、方法多元、鼓励敢想的效果。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何为谋划项目
项目的“项”字,左“工”右“页”,我们可以理解为要下一番苦功夫,在项目谋划、项目实施、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翻开新的一页。谋划项目作为项目工作的起始阶段,其本质就是出谋划策,就是想人之未所想、思人之未所思、见人之未所见、言人之未所言。全区各级各部门的操作型人才、参谋型人才都要学习项目谋划的相关知识、规划和政策,提高项目谋划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将零碎、细小、分散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通过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经过几轮加工,形成项目概念和相关基础文件和材料。谋划项目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前瞻性。项目谋划本身就是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要鼓励“异想天开”。项目谋划不是孤立和静止的,是在吃透上级相关政策文件、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一些突发性应急事件的基础上,科学判断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的超前性开发、前瞻性储备。因此,在谋划项目时要放远眼光,开拓视野,选准角度,深入研究。二是创造性。项目谋划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往往是“灵机一动、眉头一皱、计从心来”,按照书记的话就是“脑袋一拍、项目出来”。做好项目谋划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滚动地推进项目的生成。三是科学性。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项目谋划的科学性,它是指在项目谋划的总体规划中,尤其是在项目谋划的中后期阶段就需要强化科学性,要综合考虑技术要素、政策要素、环境要素等,但在项目谋划初始阶段无需一味强调科学性,而是鼓励“异想天开”。
二、为何要谋划项目
实践充分证明,抓好项目谋划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的谋划工作,对于巩固和保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谋划项目是实施项目、拉动投资的首要前提。谋划项目是整个项目工作的“水龙头”,没有项目谋划,项目投资就成为一纸空谈。发展是第一要务,投资增长是拉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三驾马车中的第一要务,而重大项目建设是投资增长的第一要务,项目谋划又是重大项目建设的第一要务。因此,经济社会各项工作都要项目化,项目无处不有,项目无时不在。今年,全区谋划、实施了个区级重点项目,对拉动投资,促进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投资能否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后续项目能不能跟上、新项目能不能及时补充。
2、谋划项目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义。年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一年。我们把全区“十二五”总体规划和个专项规划工作按责任体系分为“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编制组、农业农村规划纲要编制组、工业纲要编制组、社会事业纲要编制组、服务业纲要编制组、城市发展纲要编制组以及其它纲要编制组。“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依靠个专项规划支撑,专项规划则需要具体的项目来支撑。因此,若项目没有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就难以很好地编制和实施,我区追赶跨越发展的成效就要打折扣。
3、谋划项目是承接各级扶持政策的主要载体。不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对接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都是以项目为承载的。如果我们不挖掘项目、不谋划项目,无论国家和省、市出台多么优惠的政策,无论有多么良好的投资机遇,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甚至是错过重大的发展良机。特别是我区财政相对比较薄弱,而且总量做大需要有个过程,解决全区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因此,我们要以项目谋划为抓手,加大争取外援的力度,积极鼓励向上争取资金、政策,并要适时开展向上争取资金评比活动。
4、谋划项目是支撑追赶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过日子,老百姓常讲的一句话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这里所讲的算计,固然有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但我觉得更为关键的,还是支撑一个家庭稳定的经济来源。对于全区来讲,支撑未来发展的稳定财源就是项目,如果我们没有新的项目做支撑,再能“算计”,将来也还是要“受穷”。今年我们二上苏北,大家感受很深刻的就是“大干项目、干大项目”。因此,我们要谋划一个大项目、跟进一批配套项目,进而实现生成一个大产业、推动一次大发展的工作成效。
三、谋划什么项目
各部门要按照“需求弹性高、产业关联度大、资源依赖度低、生态环境影响小、生产力带动上升快”的要求,用超前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更高的高度,全方位、多层面、广领域挖掘和谋划今后一段时期重点领域内的重大项目。具体要通过五个“围绕”谋划项目:
1、围绕宏观政策谋划一批。国家政策决定着国家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也是谋划项目的“风向标”。一要“吃透”政策精神。要进一步学习了解《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产业和技术目录,进一步弄清中央新增投资方向是重大基础设施、农村设施及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生态建设、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等大领域的项目,做到谋划项目有根有据。二要把准政策变化。近两年来,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年上半年实行“防过热、防通胀”的“双防”政策,三季度调整为“保增长、防通胀”的“一保一防”政策,四季度开始至年,又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着力点放在“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和惠民生”上。年,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调结构”和“惠民生”,把投资重点放在改善民生、加强“三农”、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应该说,每一次政策的变化和调整,都是一次较好争取投资的机遇,在这一轮扩大内需投资中,我区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年全区累计个项目列入中央新增投资计划,争取中央投资万元。三是围绕政策谋划项目。一方面,要根据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等明确的投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交通、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项目。另一方面,要围绕科学发展从推进节能降耗、科技进步、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工艺水平等发展低碳经济中谋划培育一批项目。
2、围绕产业规划谋划一批。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争投资,这是国家安排项目的基本要求。国家投资管理部门明确要求把调控的重点放在规划上,今后国家审批项目首先要审批规划。所以说,我们不但要编好规划,而且要与各级产业规划做好对接,尤其要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物流业等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省政府主导型投资计划,超前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对全局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区别对待。对不同特点的项目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挤进国家和省、市的相应规划。如:规划对象涉及的是公路、铁路、管道、电站等大型建设工程的,应争取将这些工程项目纳入到相应的国家或省级的专项规划中;既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又包括生态、扶贫等方方面面建设重点的综合性项目,应争取把支撑规划目标实现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到相应的综合性规划中去。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不管是哪一类规划,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每一个建设项目上。因此,在谋划项目时,我们要注重研究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总体规划和行业建设规划,主动“出击”,逐级上报,勤汇报、勤衔接,务必使项目规划与国家、省、市规划相衔接。
3、围绕重点领域谋划一批。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推进“三化建设”,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民生社会事业上。我们在谋划项目时,要突出这些重点领域:一是谋划一批新型工业化项目。一方面,要围绕“3+新”主导产业,立足拉长、拉宽、拉高产业链,谋划一批产业性发展项目,加快产业做大做强,切实增强主导产业对全区发展的贡献度。另一方面,要围绕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谋划新型工业化建设,并围绕高层次的重点企业谋划技术创新平台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和节能减排类项目。相关部门要认真测算实施“十二五”规划所需要的工业用地面积,按照“着眼长远、规划年、启动年、确保当前”的目标要求,统筹谋划空间布局和工作方案,全力打造市区一体的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先行区、低碳经济试验区和区域合作示范区。二是谋划一批新型城市化项目。我区城市化率相对较低,城市功能还不完善,承载能力还不强,城市品位还不高,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潜力巨大。要围绕中心城镇特色化、基础设施网络化、产业人口集聚化、人居环境生态化谋划新型城市化建设,并按照“兴物流、建市场、强旅游”谋划重大生产业和生活业项目。要围绕打造市区一体的四省边际现代物流基地与生产业集聚区,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政策不明、税收分成、操作同步性等问题,切实谋划一批物流项目;要围绕新区建设,谋划一批电网、城市防洪防水、天然气管网、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市政设施、商贸流通服务业等城市项目,加快城市化进程;围绕东港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企业集聚,谋划一批优势工业品物流中心、汽车交易中心、汽车零部件交易及汽车维修市场项目;要围绕旅游业发展,积极谋划一批如莲花镇温泉、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一批旅游项目。要加快推进江心岛项目,目前已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两个方案,希望相关部门抓紧对接,积极推动这个项目的落成实施。三是谋划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要围绕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这一平台,谋划一批设施农业、循环生态型农业项目;围绕柑橘、生猪、毛竹、粮食四大主导产业,谋划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围绕农村社区化,谋划一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改造、农村沼气、垃圾处理、重大水利设施、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围绕农民非农化和城乡资源要素市场一体化,谋划一批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城乡特色的项目。四是谋划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紧扣民生社会事业建设谋划重大项目,突出城乡联动发展,致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先行示范区。①在就业方面,围绕中央、省扶持就业、重视农民工工作的政策导向,策划包装争取一批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项目;②在医疗卫生方面,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我区在全省率先实行医疗限价服务为契机,在公共卫生服务、区乡医院和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谋划一批项目;③在养老保障方面,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在城乡居民养老、社会化养老等方面谋划项目;④在教育方面,围绕中小学校舍改造、新城区教育“三百工程”谋划一批项目;⑤在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业方面,要积极谋划城中村改造、新农村住房建设、脱贫小区建设和新区房地产项目。
4、围绕区域特色谋划一批。义乌市围绕小商品市场产业链发展实施项目,永康市围绕小五金产业链的关联配套延伸来谋划项目,特色突出,效益明显,是依托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谋划项目、实现快速发展的先行者。我们要立足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定位来谋划一批项目。一是依托产业特色谋划项目。我区的高档特种纸、机械装备制造业以及医药等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加速壮大的潜力,我们可以依托这些优势,激发本地企业创业热情,在壮大、完善主导产业中引进、谋划一批支柱项目。二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谋划项目。要围绕我区独特的、丰富的生态资源,尤其要依托国家级湿地公园、和丰富的竹炭资源,林业部门和库区乡镇要研究谋划一批生态建设类、环境保护类项目;依托丰富矿产品资源谋划一批特色产业类、资源综合利用类项目,如钙产品深加工、矿产品节能环保开发等项目。三是依托区位特点谋划项目。我区是东区,更是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重要组团,在区位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围绕这一地理位置,发挥边际效应,着力在交通、物流、旅游、信息通讯等领域谋划一批项目,尤其要加快汽车东站项目的谋划、实施。
5、围绕功能配套谋划一批。要立足实际,对接各方,着力谋划一批功能配套型项目。一是围绕服务产业谋划项目。要围绕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文教生活区、新城区,加快谋划配套一批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地下管网等功能配套型项目。二是围绕服务市区谋划项目。区是市区的重要组团,我们要牢牢把握“东区”这一城市定位,积极谋划一批为市级服务的、共建共享的类似市综合物流中心、农贸城、汽车东站、航运开发工程等项目及其衍生项目。三是围绕服务全省谋划项目。主要是围绕承接省级产业梯度转移,积极谋划山海协作配套工程,尤其要紧抓资源-产业协作战略中的三年三百亿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争取产业园区分区落户我区,实现税收共享,开辟我区工业平台拓展新途径,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此外,要以《十二生肖传奇》在我区拍摄的契机,积极谋划一批文化影视产业项目。
四、如何谋划项目
要以加快建立“局部领先、特色鲜明、条目清晰、动态管理”的区级项目谋划储备库为目标,敢想、多想、善想,切实为我区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项目支撑。
1、要敢想。项目谋划,首先要敢想,敢想才能敢干,敢干才能创新,创新才能突破,突破才能发展。要有“一切皆有可能”的理念。要树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观念,按照“思想更解放、胆子更大、步伐更快、效果更好”的要求,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现实条件,立足一切皆有可能,大胆去想、放手去搏、求是去干,敢于异想天开,勇于标新立异,以扩张性思维提高项目谋划能力。要有“无中生有”的灵感。要随时捕捉项目信息和投资意向,超前做好项目策划工作,善于“捕风捉影”,学会“借鸡下蛋”、“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切实增强项目谋划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力求谋划的项目不仅能拿出来就实施,而且能支撑既定领域发展目标。要有“逆向思维”的勇气。坚决突破思想的保守性、思维的陈旧性、思路的局限性,更加注重从全局的高度、用更宽的视野谋划项目,努力实现项目谋划“三个转变”,即:由单个项目谋划向项目集群和产业集聚谋划转变,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改变过去单打一模式;由以项目单位为主谋划向职能部门、项目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谋划转变,要群策群力,发挥各方面作用;由依靠本地谋划项目向注重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转变。
2、要多想。我们所有的党委(组)书记都是项目书记,所有的局长、乡镇长、主任都是项目局长、项目乡镇长、项目主任,只要齐心协力,多想、多谋,用项目的理念指导工作,项目谋划就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时时谋项目。要在活动期谋划项目,坚持开展“项目谋划月”活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资源,确保谋划出一批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项目,为我区今后一个时期储备项目。要在调整期谋划项目,当前主要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按照《关于区“十二五”重大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区委办发[]号文件)要求,全力谋划更多重大项目列入“十二五”项目库。要在平时谋划项目,在日常工作中把项目谋划与招商引资同步抓,注重信息收集、注重各条线政策变化,灵机一动,生成项目。要处处谋项目。哪里有需求,哪里就能生成项目,需求催生项目;反之,项目的生成又会增加新的需求点。因此,我们要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敢于打破传统的区域界线,拓宽视野,伸长触角,围绕区内发展、市区联动、全省盘子寻找和创造需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谋划一批项目。要事事谋项目。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社会、文化、生态工作,都要用项目化的理念去指导,用谋划项目的思路去谋划,用项目工作的方法推进落实,着力推进各项事业在项目的谋划、实施中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