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时间:2023-04-08 18:1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篇1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 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 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 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2.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3. 劳动力来源。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 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 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 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 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 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 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 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 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 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 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 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 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 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 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4.2.1 自然条件

(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

(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

§4.2.2 基础设施

叙述拟建地区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

(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

(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

(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

(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

(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

§4.2.3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

§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项目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2)水土保持禁垦区。

(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5)军事设防区。

(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

(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3 厂址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设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行。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交叉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别叙述。

选择厂址通常是随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

§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

① 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

② 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

(2)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

(3)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

(4)各项费用的比较。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别,需作多方案比较。

①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

②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

③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

④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

⑤抗震所需费用比较。

⑥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

§4.3.2 厂址推荐方案

(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

(3)环境条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① 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② 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③ 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④ 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⑤ 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⑥ 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 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5.2 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5.2.1 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5.2.2 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内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工段)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设备费用估算。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现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撰写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的损耗。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5.3.3 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可供生产需要的天数);储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储);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5.4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对一般建(构)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对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等);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5.4.3 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写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

(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6.2.2 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厂(场)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6.4 治理环境的方案

(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5)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6)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2.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3. 监测手段和监测目标。

§6.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对可以量化的环境影响,可将其计算并列入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内进行分析。

§6.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6.8.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6.8.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1)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2)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3)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6.8.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1)机构设计及人员;

(2)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8.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 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机构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的划分,其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设计方案和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范围和产量、车间多少、职工人数等)。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要求,保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以及全体成员之间能协调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7.1.1 企业组织形式

部门、行业不同,生产规模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和科、处)和基层现场管理(车间和设施)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幅度越大,层次越少。中小型项目可采用两级管理(厂和科室、车间);大型项目可采用三级管理(公司或总厂、厂或分厂、车间)。

§7.1.2 企业工作制度

根据各车间和设施的工艺特点和生产需要,可分别采用连续工作制或间断工作制。个别项目采用季节性生产,每年可分为生产期和停产期。

§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 劳动定员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人员按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分工不同,可分为四类人员:

(1)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构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

(3)管理与经营人员: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的人员;

(4)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别估算各类人员需用量,并说明其来源,撰写劳动定员汇总表。

企业所需人员,有一部分必须参与建设过程、设备安装、调试,对这部分人员的来源及进厂时间要单独说明。

§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

§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1)人员来源分析,需培训的人员总数。

(2)培训方式:① 派往类似厂矿的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通过实习培训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部分生产维修人员可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转。引进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必要时派往国外生产现场和设备供应厂实习。② 在厂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按照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专业、分工种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国内培训人员数量、专业、时间、方式和国外培训人员数量、国别、专业、方式、时间及国外培训的必要性。

(4)培训费用。国外培训的,要单独说明外汇来源。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可称为投资时期,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不同,新项目可以由业主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可在老企业内专门成立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的任务是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和评标来确定的);参加厂址选择;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申请或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运输;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1.2 资金筹集安排

项目资金的落实包括总投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保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撰写投资估算,并在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的资金渠道的情况下,提出适宜的资金筹措规划方案。在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和明确了总投资费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计划之后,即可立即着手筹集资金。

§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选择的技术将涉及到法律、经济、财务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当从国外引进专有技术时,与国外供应商的谈判有时需要长的时间,有时还要解决法律问题,例如专利权的限制或者技术转让的限制等。如果技术供应商标的合同责任中含培训,那就应该包括在培训计划中,可行性研究中应包含与项目选择有关的技术获得与转让有关的计划时间和费用。分配给项目详细工程设计的计划时间,将取决于技术种类及其复杂性。

§8.1.4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委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工作。要提出设备、材料订货清单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图纸。勘测精度要与设计阶段相适应,设计阶段的划分可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或行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艺技术的车间,可能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再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要充分考虑设备问价和大型设备的预订货时间以及取得设备资料的时间。

订购设备要考虑设备到达时间和安排顺序。当引进国外设备时,还要考虑到向国外有关公司进行询价、谈判(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比选和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所需的时间。

§8.1.5 施工准备

项目初步设计话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定施工单位话签订施工合同。

一般时通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此外,还需进行如弟征购和拆迁安排;组织设备和材料订货(前面已经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8.1.6 施工和生产准备

(1)施工。施工阶段时项目实施时期的主要阶段。安装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撰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主体车间及其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生产准备:

①建立管理机构,企业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扩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训职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要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生产经营需要相衔接。

③组织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④组织生产物资供应。落实原材料、燃料、协作产品、水、电、汽和其他配合条件,签订有关协议。

⑤组织工具、器具、模具、备品、备件等的计划、制造和订货。

⑥生产前推销。投产前后应制订具体的销售计划,并进行销售市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广告宣传、培训销售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8.1.7 竣工验收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项活动:

(1)生产前检查;

(2)试运转(单机试车或联动试车);

(3)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车);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完,并经生产前检查、试运转、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形成生产能力,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时,应及时验收。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国外引进成套设备项目和大型联合企业可安排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成套引进项目合同中有专门规定除外)。

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8.2 项目实施进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分别确定的项目实施各阶段所需时间,撰写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有多种表示方法。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横道图。近年来,网络图在一些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简单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横道图,复杂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网络图(关键路线法或项目评审技术)。为避免项目实施工程中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各项作业活动能前后左右的协调配合,利用网络图可以模拟实施项目的各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

§8.2.1 横道图

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可适用于各种项目,这种图表可以表示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计划进度和实际记录等具体内容。它是把项目实施计划分为若干项(作业活动或工作单元),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项作业活动,每项工作用一横道表示,横道两端表示该项作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其长度即是完成该作业活动所需时间。

§8.2.2 网络图

对于包括许多相互关联并连续活动的大型复杂的综合建设项目和对实施进度有图书要求的项目,需要适用网络图。应用统筹方法对项目实施进度作出安排。网络的定义是一组节点(圆圈)用一组带方向弧所连接,关键路线法(CPM)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是应用网络图的两种方法,网络图多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规划与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些行业也有所应用。

§8.3 项目实施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直到项目鞠躬投产以前整个实施时期的筹建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包括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设费用中,项目实施费用按以下各项分别估算。

§8.3.1 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筹建单位为进行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应计入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建设单位采购及保管设备、材料所需的费用。可以“单项工程费用”为基础,乘以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分别制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率计算。

§8.3.2 生产筹备费

生产筹备费是指生产筹备人员费和投产前进厂人员费用。

§8.3.3 生产职工培训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用是指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拟建企业自行培训或委托其他厂矿培训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为参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工艺流程机械性能等需要提前进厂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该项费用可根据规划的培训人员数、提前进厂人数、培训方法、时间和职工培训费定额计算。

§8.3.4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必须购买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费用及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医院、招待所、中小学等的家具、用具费用。该项费用可按有关定额计算。

§8.3.5 勘察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是指:

(1)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2)在规定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可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撰写。

§8.3.6 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 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

§9.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组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分别估算,并汇总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费用额,估算固定资产投资。

①工程费用。

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四项费用,可按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服务及生活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分别计算,以人民币、外币分别表示。

主要生产车间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指为主要生产车间配套的工程项目。

公用工程是指为本项目生产服务的工程,如循环水场、给排水管网、给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设施、三“废”处理、输变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电汽线路等。

服务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办公楼、试验楼、职工宿舍、食堂、学校等。厂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项目外围的输水管线、排水系统、高压输变电、物料管线、通讯管线、专用码头、专用公路、铁路专用线、销售仓库、货物转运站等。

②其他费用。

除了将前几章中已估算的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外,还应将未估算的费用项目作出详细的估算。

其主要费用项目有:①建设单位管理费;②职工培训费;③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④土地征用费;⑤外籍技术人员来华费用;⑥出国人员培训考察费;⑦进口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⑧工程保险费;⑨大件运输措施费;⑩大型吊装机具费;①项目前期工作费;②设计费;③其他费;

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定额,一般按国家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估算中有外汇费用时,以外币表示。

③预备费。

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部分。分别计算列出,涨价预备费以年度投资中第一部分费用为基础,按国家计委的费率计算,同时需考虑外汇部分的限价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务院第82号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关规定执行。

(3)建设期利息应根据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表已研究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及资金筹措方式、各种贷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计划表计算得出。当项目投资来源为多种渠道时,应分别计算各种贷款资金的建设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设期利息均按年计息。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计息方法及年利率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利息计算中,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计息,还款当年也在年中偿还,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计息。按国家规定,建设期利息当年付清。

人民币和外币贷款分别计息,汇总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以上各项计算完成后,撰写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2 流动资金估算

(1)流动资金的组成。项目流动资金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储备资金。即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而用于储备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的资金。

②生产资金。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品占用的资金。

篇2

总论作为可行性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第二部分 房地产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部分 房地产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房地产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第四部分 房地产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 房地产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第七部分 房地产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八部分 房地产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房地产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房地产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九部分 房地产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第十部分 房地产项目财务效益

篇3

一般,可行性报告资质单位的收费标准是参考《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其费用很高。但如果项目公司自行聘请专家编制好以可行性报告后再去找有资质的单位盖章就会便宜很多。

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可行性报告资质单位的收费标准具体参考如下:

一、按建设项目估算投资额分档收费标准(单位:万元)

注:

1.建设项目估算投资额是指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估算投资额。

篇4

Abstract: Preliminary consultation such as feasibility study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fe cycle of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bilities and main duties that preliminary consulting engineers should have, this paper tentatively proposes ways and mea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easibility study consultation.

关键词: 可行性研究;质量;能力

Key words: feasibility study;quality;ability

中图分类号:TV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094-03

0 引言

自《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以后,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咨询工作在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可行性研究既是项目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必备工作,也是后续阶段的重要依据,其优劣水平从微观层面来讲直接影响着项目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影响着项目实施的结果;从宏观层面来讲,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作为一名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咨询工程师,应该严肃思考如何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如何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将对前期咨询工程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在可研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职责以及如何提高可研质量进行探讨。

1 前期咨询需具备的能力分析

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核心部分包括项目投资必要性、市场需求分析、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条件与选址分析、技术方案分析、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效益评价、国民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环保与节能、企业组织和项目管理、实施进度安排、项目风险等。根据国家原计委的规定,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为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提供可靠的依据。

咨询工程师肩负项目咨询的组织协调和咨询过程的质量控制,应当兼备宏观视野和微观能力,兼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图1)

1.1 宏观能力 项目的建设处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受控于社会总需求、总供给,受控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是社会、经济、技术,国际、国内,生产、经营、管理等多重因素迭加的产物。作为咨询工程师,要有意识地去充分研究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行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中长期规划、远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对社会的总产量、总需求和大的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1.2 微观能力 根据PMBOK的定义,项目是为了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因为项目的独特性,从事某一具体咨询项目的工程师必须针对特定项目了解项目背景和建设意图,识别并理解项目干系人,在此基础上调动知识储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成果。

1.3 专业能力 前期咨询事关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财务和法律等多学科。一名合格的咨询工程师不但需要承担其中某一部分专业研究工作,还需要整合和归集各专业咨询成果,并进行融会贯通有机组合。因此,咨询工程师应重点掌握某一门或数门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其它相关专业知识。

1.4 综合能力 工程咨询是以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和转换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和管理方法的过程,也是相互交流和组织实施的过程。它既要求咨询工程师有较高的多学科的综合理论水平、表达能力、文字功底、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要具备将其综合并运用的能力。

2 咨询工程师工作职责分析

咨询工程师职责涉及诸多方面并贯穿可研工作的全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如表1所示。

3 咨询工程师提高可研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一方面,咨询工程师应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建立自己的知识积累库,搜集规范的报告模板、专业的分析工具、基本的行业数据等。此外,咨询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而现代的文盲是停止学习与更新的人,咨询工程师应时刻保持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多参与行业交流和培训,引进先进方法。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咨询工作中,针对不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高可研工作的咨询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采取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审核相结合是比较有效的控制策略,如表2所示。

3.1 事前准备:项目咨询服务计划 项目咨询服务计划是是可研咨询小组行动的指南。咨询计划应包括拟建项目的背景、投资目标、项目干系人利益诉求等,并对拟组建的项目咨询团队进行合理配置,特别是市场、工艺、总图、技术经济等主导专业的人选,确定咨询过程中需要开展的活动及时间节点。根据拟建项目所属行业,拟定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并进行各专业的分工。

不同类型的可行性研究其侧重点也不相同,咨询工程师应根据项目的特性来制定咨询计划。对于政府投资项目来说,重点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出供决策参考的报告,相对于财务分析来说国民经济评价更重要。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计划。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要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对于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而企业投资项目其侧重点在于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技术方案的选择、技术装备水平、经济效益分析等。

3.2 事中控制:资料搜集和现场考察 咨询工程师在带领项目小组去现场收资前,应编好所需资料清单,依据项目的复杂程度,提前五到七天或更长时间,将所需资料清单发送给建设单位,让项目业主有充足的时间尽可能将资料准备妥当。

以工程项目为例,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满足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①获得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文件;

②已获取《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等行政许可文书;

③1:500或1:1000地形图,并进行了土地勘察定界;

④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⑤关于周边市政配套条件的图纸或文件,并已完成相关排摸确认工作;

⑥关于重大技术难点的科研或实验成果。

此外,如果是政府投资项目,咨询工程师还需要清楚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相关配套手续办理中的前置条件和后续步骤。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规定,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应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图2政府投资项目可研报告的前后程序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完成相关手续后,项目单位根据项目论证情况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文件。项目单位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如图2所示。

3.3 事后审核:专业整合和专家评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专业进行,各专业人员按照咨询计划中各自分担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将报告交项目咨询师汇总。咨询工程师需对稿件进行细致的整合和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整体风险分析,最终使可研报告相互衔接,逻辑一致、风格统一。最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但不限定于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使用安排、经营情况预测、成本费用估算、利润预测以及折旧和摊销计算、项目清偿能力分析、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等,以供项目业主及投资各方决策时参考。初稿完成后,应邀请和项目类型对应的有关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细化修改报告。

4 案例分析——创新与思考

创新与思考永远是前期咨询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某开发园区1号地块的前期咨询中,笔者所在的咨询团队通过思考,建议投资方将实习酒店的设想改为建造酒店管理学院,从而解决了用地规划C6/C3(教育科学设计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上与C2(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等用地)不一致的问题。

此外,在网球场的建设中,原定地下方案层高较高,造价高,初始投资额大,造成年运营费用高于年收益的后果。通过对方案进行比选和分析,最终确定改为地上建造造型新颖的场馆以保持景观的统一,解决了原有方案外部性效益与费用承担不匹配的问题。

5 小结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由浅到深、由粗到细、前后联接、反复优化的一个研究过程,是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成果文件是项目业主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申请银行贷款和政府补助等融资活动的依据,是编制设计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并进行投资控制的依据,是项目业主进行招投标、签定有关采购合同的依据。

因此,咨询工程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咨询水平和综合素质,为项目前期决策编制内容真实、预测准确、论证严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Achkire Y, Preumont A. Flutter control of cable-stayed bridges [C]// Proc.2nd Eacwe. Genova, Italy, 1997.

[2]Miyata T, Yamada H, Dung N, et al. Proposed measures for flutter control inlong span beidges[C]//Proc.15th Congress IABSE.Copenhagen, Denmark, 1996.

[3]ANSI/PMI 99-001-2004.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Guide)[C]//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USA, 2004.

[4]咨询工程师教育丛书编写组.建设项目咨询工程师实务知识手册[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管理委员会.项目 组织和管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6]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篇5

建房房东发包方: 以下简称甲方

承接方或承包方: 以下简称乙方

现甲方 区 村 大街 巷 号原有x层楼房,委托乙方施工承建。甲方以大包干的形式,即包工包建筑材料。为了保证质量,能按时完成任务,甲方与乙方就有关具体事项达成以下协议:

本合同条款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双方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本合同,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一、 工程名称:甲方私人住宅加建

二、 工程地点:

三、 工程限期: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共 月。

四、 工程议价:人民币x万元整。

五、 承包方式:乙方以包工包料的形式承建甲方的楼面加建工程,乙方全包工包料,包括模板、顶架、外墙排栅及施工机械、铁钉、铁线、扎带、四周彩条布、其它细节工具及一切建筑材料。

六、 工程内容:按照甲方要求和现有模型修建,在x楼加建x层楼房。

建房水泥采用 ,楼面用钢筋混凝土,室内倒x条横梁,位置由房东安排。楼层高3米。采用x砖,墙面扇灰二遍,贴xx砖。东面留x×x窗x个,具置由房东安排。厕所、厨房、阳台墙面贴200×300瓷片到墙顶,地面贴300×300防滑砖。厕所、厨房安装不锈钢门,各留一窗,建厕所位和不锈钢洗手盆,做好排水排污管道,水管材料用联塑。窗材料为东江铝,防盗网为远航不锈钢,飘xcm。

上述材料需为优等品,建好后乙方搞好屋内、四周卫生,做好防火防盗。做到人走场地清。

七、 乙方在建房施工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如有不符合质量问题,要求翻工,造成的浪费由乙方自己负责,并负责翻工费用。

八、 乙方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由于自身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非乙方责任造成伤亡事故,由责任方承担有关费用;若造成邻居房屋损坏,由乙方负责。

九、 若遭受城管干扰,影响乙方施工,当中损坏的建筑材料,按当时造价由甲方负责。另外,如需修改施工内容,增加工程项目必须与甲方商量,双方达成一致,做到互相尊重、顺利完成本次施工任务。

十、 乙方进场后,施工用水用电由甲方负责,保证施工场地通水通电。房子建好后水电安装包括水电材料全部由甲方负责。

十一、 付款方式:完工后一周内全部付清。

十二、 本合同书经双方确认后,即生效,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50-02

一、建立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重要意义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在各区域、各专业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导致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二是缺乏科学、适用的管理工具,使得管理环节繁杂,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尚未形成统一的、适用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导致管理手段单一,难以推行覆盖项目全过程的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持续循环改进机制。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积极推进“大建设”体系建设并把建设队伍管理作为“大建设”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了推进这一整体工作思路和要求,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各地区的电力企业加快了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并力求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实施监控手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持续有效改进,这些探索与实践工作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建立及构成

1.质量分析体系

质量分析体系主要是针对项目可行性设计、初步设计、建设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的管理需求而设计的,在针对以上四个阶段的工程质量分析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质量改进池”的形式进行汇总,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可行性研究预评审及评审报告的分析,对研究预评报告和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意见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系统性进行确认;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在考量工程设计的深度、土建工程设计和电力设备安装配合度的基础上,对甲方提出的要求的明确性和现场勘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确认;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是对土建作业的质量、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的管控;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土建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是否达到设计中要求的标准及运行单位的功能要求进行综合考察。笔者针对以上四个阶段中质量分析的工作流程,通过梳理与设计提出了新的质量分析体系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质量分析工作主要是由工程监理部门和项目施工部门在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共同来完成的,监理人员在其中负责对工程相关数据的汇总、记录与统计工作,而项目施工部门则负责针对存在的待改进问题召集讨论会,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最终决议并形成分析报告。

2.安全分析体系

安全分析主要是对工程施工前期制定的安全措施落实时所需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分析周期为一季度,并在每季度结束时,对本季度内的待改进项的实际整改、关闭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作为列出下一季度需改进问题清单的依据,通过统计、召集讨论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决议、贯彻落实等四个环节的工作,而形成具有持续循环上升特征的PDCA循环管理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

减少或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不断循环中实现持续改进,具体实施时,首先要准确而全面地统计在一特定阶段(一般为一季度)中安全问题发生频次,并将统计数据交由监理人员或安全专职人员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要对上一个阶段中待改进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讨论,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以此为依据得出下一阶段中需要整改落实或待改进的主要安全问题。这样通过统计、讨论、总结等环节,最终形成分析报告和相关决议,并对整改安全问题中采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较强的措施予以总结、整理,将其输入经验库,同时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进行分类汇总。这样针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就可以将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其中进行推广应用,从而减少或消除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此外还要针对待改进的主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并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经验库,这样在上升的循环之中使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有效的提高。

三、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应用实例分析

1.质量分析

(1)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对该项目可行性评审意见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其在该工程的宏观评价方面较为完善,但在预评审意见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宽泛,因此有必要对评价体系进一步进行完善,使其更加完整。比如在变电站中,将其中变压器使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进行调整,将其改为400(600)/5A,可作为出线仓;再如穿墙套管的额定电流原来为2500A,为了使其更加合理,提议改为3000A等。同时将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并将其对应地归入到电力系统的一次侧、二次侧及变电站自动化、线路、估算等各个部分之中,从而使评审意见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更显著。

(2)设计阶段分析。在对该项目设计阶段的分析中发现,设计的质量问题、甲方的特定要求、现场实际情况等都会引起变电站土建和电气施工设计的变更,而其中设计的质量问题导致变电站土建和电气施工设计变更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要首先要从规范设计管理和提高设计质量两个方面入手;同时甲方的特定要求也不能忽视,要深入而明确地掌握甲方提供的初设信息,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因对甲方初设信息不明确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变更发生;最后是现场实际情况引起的变更问题,这一问题应从强化工程前期的现场勘查的角度来予以防范和避免。

(3)施工阶段分析。在对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的调查中发现,土建施工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钢筋、模板及建筑装修三个方面。其中钢筋的问题主要有保护层、钢筋间距和钢筋锚固等;模板问题主要集中在安装和脚手架问题上;建筑装修主要集中在室内外抹灰、涂饰、门窗的装饰装修等方面,因此要以这些问题为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4)竣工验收分析。竣工验收中土建作业及电器设备质量是验收工作的重点,我们在验收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建中的洞口封堵及钢筋制作安装、电气设备中的电容器质量、规划设计中的预留孔及灯具安装位置、运行单位负责的增加挡水槛设置及灯具选型等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要分清主次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认真落实。

(5)防范控制措施。在以上四个阶段的质量分析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改善池”,并以项目全过程为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管控措施。例如,将“电流互感器变比的调整、穿墙套管额定电流等参数的优化”等问题形成初步设计优化建议,使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评审阶段就予以解决;将“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设计变更”这一目标通过深化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细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成果和规划设计的对接、强化项目需求管理及严格落实设计过程管理等措施,使分散在项目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中的问题得以消除和解决。

2.安全分析

(1)土建工程安全问题分析。土建工程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于电线电缆、安全用具、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防护、模板工程、物资堆放等方面,因而要想提高项目的安全施工水平,就要通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部门等三方在共同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予以实现。

(2)安装工程安全问题分析。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气设备安装环节的调查中发现,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项点主要有安全用具、安全交底、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意识、安全检查制度及用电管理等方面,因此要在确保各项安全用具完备的基础上,严格安全交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检查制度,同时还要不遗余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防范控制措施。在对土建、安装工程中的安全分析中发现,可以通过建立和形成工程建设“安全问题整改反馈单”的方式,同时通过编制专项方案、细化安全交底、加强安全用具规范化管理、推行现场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监理等形成标准化施工管理模式,从而稳步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建立,将工程中设计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归纳于相应的体系之中,这样不仅使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更加清晰而主次分明,并通过分类和分析等手段,在防范、控制和改进措施的制定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持续上升的改进措施以及“举一反三”、“推而广之”等方法,使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得到循序而不断的提升,该管理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充分证实了该分析体系具有可行性、科学性。总之,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对改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控制;决策

Abstract: in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day,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many buildings in shangdu intense competition.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how to achieve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to the project cost effective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builder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is that each of the problem. The builders to in the market plac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engineering cost theory knowledge, known as project cost can help the builders in market have a lo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sts; Cost control; decis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行业运用工程造价知识就是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控制,通过这些控制,达到降低造价,赢取最大利润的目的。工程造价包括工程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决策两方面。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中运用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采用科学的预算方法和合理的管理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的最低值。,使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的目的。

工程造价的控制包括决策与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及承发包阶段、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通过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达到建筑商们低投资高利润的目的。因此只有通过科学的预算方法和合理的管理措施,把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投资者取得较好投资效益。

一、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工程项目的决策很重要,好的决策能够帮助公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作出合理科学性的判断,选出了最佳的投资方案。决策阶段的投资预算是投资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项目考虑是否值得投标及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核的重要的依据。

决策阶段包括:1)做好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工程造价员首先要了解工程所在地的一些情况。例如工程所在地各种建筑沙子,水泥,石子,钢筋等材料的价格以及有关设备租赁的价格,这些都是对造价起到很大作用的因素。其次对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进行认真仔细分析研究,确保投资项目预测的准确性。2)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采取可行性研报告估算投资的方法,让建设单位承担超额投资的责任。还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简易预测,以便准确的了解工程量,有效地提高了投资的准确性。最后要认真编制投资估算、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选出最佳方案。

造价的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阶段,但决策阶段是对各项技术的决策,对项目的造价有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标准的确定、地点的选择、设备的租赁等,这与造价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后的各个建设阶段的造价,对建筑总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合理的投资预算,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二、施工阶段中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一经批准,项目即可进入了施工阶段。建筑施工应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施工组织的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及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很重要,例如,在建设一栋大楼时选择两头交替开工,在此方施工,另一方处于养护阶段,交替进行,有利于缩短工期,这样还可以降低模板的数量以及其花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施工阶段是工程中资金流动最大的阶段,控制好施工阶段中花费,那么造价的控制就成功了一半,下面介绍个人认为在施工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择最优方案和考虑节约资金来进行设计

建筑公司在开始时的施工方案评审时采用最优秀的方案作为施工图的设计,方案既要满足各种基本的使用功能又要节约资金。并且方案还应邀请经验丰富的人来进行方案评估,以期达到设计最为合理,造价最低,资金最优的目的。

2、认真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造价员要适时地将施工图设计的计划进度与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相结合,及时核定施工图的预算。对于超出相应预算的部分,要认真的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在第一时间与项目经理协商解决,调整或者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与掌握。

3、施工前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项目经理要根据施工现场进度以及施工的难度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也是控制造价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不仅可为建筑商降低造价并帮助建造商出色的完成本次工程,而且还可以为施工单位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一些施工难度比较大的工程,在施工前就应该研究好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防止出现返工现象和一些其他不必要的开支。

4、专业的项目经理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应该委派项目经理到施工现场对项目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一个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硬的的项目经理可以监督和指导施工人员,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还可以防止一些不必要的花费。项目经理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管理是节约成本,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

5、深入了解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人员应该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查看施工情况,及时的与工程监理、总承包商,项目经理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回话,了解掌握、收集工程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帮助业主及时审核因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发生的附加费用,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打下基础。

6、采购员选购材料时要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采购员在材料采购时应该先调查建筑材料市场,选择质优价廉的卖家。并且在做采购计划时要切合实际,不能超额采购,以免造成浪费。对施工现场多余的建筑材料要进行妥善保管,避免受到雨淋,例如水泥一定要做好防水措施,钢筋要做好防腐措施,石灰要防止进入杂物,对于一些质地比较脆的材料避免发生折断,压断带来的材料浪费。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7、施工时要有预见性,把危险解决在襁褓之中

施工时,要多考虑以后要做什么。例如,石灰膏要进行陈伏,相关工作人员应在需要石灰膏的半月前就采购,进行陈伏,这样既降低了材料保管所带来的费用,又不影响施工的进行。还有,有时为了降低造价,在条件允许是可以采购过火石灰,进行充分陈伏后,既便宜,又管用。另外,现场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杜绝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好工程造价。5

8、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在竣工结算阶段应把变更内容和工程量反映到竣工图上去,严格认真审查签字盖章是否合格,核算材料价格和工程费用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出现错误时应立即纠正。

三、结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仅仅靠一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达到投资者满意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易涛.工程造价综合知识.中国电力出版社

[3]崔学玲.浅谈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6.4.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海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大批有潜力、有实力的各类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苏州趣普仕集团公司就是这一批弄潮儿带头踏向异域风情海外国家的企业之一。该集团公司旗下的苏州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拓展海外旅游业务的发展,决定在南太平洋中心,有着全球排名前十位的旅游胜地(FIJI)斐济群岛共和国的第一大岛维提岛(Viti Levu)的楠迪市(Nadi)建造一座四星级国际大酒店:SSS International Hotel(Fiji)即SSS 斐济国际大酒店。笔者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该项目的国内、海外管理,以下是笔者的体会。

1 、项目的基本情况

该项目由苏州趣普仕集团公司全额投资兴建。如果把项目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决策、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则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前期的项目建议书、调查、可行性研究均已落实,且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项目经首届“中国-南太平洋经济合作论坛”,中国和FFIJI(斐济)两国高层会谈纳入计划内,且获两国政府批准,国内已获发改委和商务部批复,FIJI FTIB(斐济投资贸易局)也已批准,土地已购买并办理好相关手续,地质勘探报告也已委托fiji Lotukad的SKM公司完成并拿出成果报告,国内图纸设计也开始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在此种情况下,项目管理工作开始介入第二、第三阶段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国内相关方面的工作:项目部的组建、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总进度计划、施工图纸设计、预算报价、招投标、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设备计划及询价、采购、集装箱装运、海关申报办理、海运、施工人员招聘、组队、培训、体检、办理护照及相关手续等等。

2 、项目的管理模式

谈到管理模式,工程建设领域的同行业都了解,一是国内2003年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培育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中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二是国际上较通用的FIDIC合同条款中的EPC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和D-B模式(设计-施工)。EPC模式即我国通常所说的工程总承包。笔者所经历的国外项目管理,即该项目合同所签订的是“委托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他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程总承包(EPC),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管理,而是两种模式的综合,且又有区别。

其综合是:虽然合同签订的是“委托工程项目管理”,按2003年建设部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但是同时业主也要求项目管理部在国内与设计协调,在国外另行寻求设计、监理配合;并负责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设备、构配件等的采购计划、询价、洽谈,完成采购任务;海关报关装箱、海运、清关;招聘技术管理人员、施工工人、组建施工队伍;负责国外项目施工及相关手续审批。

其根本区别是:虽然负责采购材料、设备,招聘工人施工,但是其所需要的资金全部由业主直接支付,项目管理部只是负责计划、询价、洽谈、采购、组建,不直接支付款项予供应商和工人工资,这就是与其模式的不同之处。

3、 项目管理的国内工作

3.1 、项目部组建及施工人员招聘

项目部的组建既要考虑管理与外部的协调,又要考虑现场施工、材料采购、还要考虑后勤管理、健康的体魄 、良好的素质修养等各方面因素,同时还必须要求专业能力强、技术业务精、综合业务协调、沟通能力及管理水平较高的领导团队(包括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及翻译人员)。

招聘施工人员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觉悟性高,而且还要精通人一门专业工种技术(如:瓦工、木工、钢筋工、抹灰工、水电安装工、电气焊工、机械操作、维修工等),同时要考虑项目管理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文化历史、、经济动态、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生活方式、语言差异等,做好劳动组合、出国前培训、体检、保险及护照办理。

3.2 、计划与协调

项目管理的各组成人员搭配组建后(主要人员:经理、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财务采购、国内设计一行6人先行到fiji考察当地的建筑、建材市场、集贸市场等相关物资市场),回国后根据业主及合同要求,积极协调设计部门,优化设计、控制设计概算不得突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尽快拿出施工图。项目部同时做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并根据施工图拿出详细的施工预算(包括:详细的材料、设备计划清单);列出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清单及采购计划;制定报送海关、材料装箱、海上运输、海外清关等相关计划;人员出国计划安排,航空机票预定等方案计划。

3.3、 采购与运输

Fiji(斐济)群岛共和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大部分建筑材料需要从国内采购(除当地的水泥、砂、石、空心砌块、商品砼外),所以一份详细的分期分批物资采购计划也就成为必然。办公用品、临时宿舍用彩钢板房、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厨房用具、钢材、钢管脚手架、木模板等成为第一批采购装箱材料。市场调查、询价、货比三家、要求厂家投标报价、定价、洽谈、签订协议、支付款项、货物集中、装箱报关、装船、海上运输等一系列工作相继展开(需要考虑海上运输时间:从集装箱装船开航至斐济需要在海上航行1个月)。同时不仅要求材料 、设备、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及技术文件等相关资料要符合中国标准,而且还要符合项目所在地fiji的国家标准(fiji执行的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建设标准),所以材料采购这一关也是项目管理在国内工作的重点之一。

4 、项目管理的海外工作

4.1 、项目设计与报批

海外项目管理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找一家fiji(斐济)当地的设计单位,尽快地把国内设计院已基本完成的设计方案(施工图)转化为符合当地规范、标准要求的施工图纸,并及时在当地管理局完成上报审批工作。借助在当地的中国华侨寻求符合要求的设计单位,与之洽商、谈判、签订合作协议,展开工作,讨论与当地环境、地质、水文条件、电力供应、供水管网、市政路网、台风等相关的适应条件,及时修正、快速跟进,并请设计方协助办理审批。

此外,还需办理临时供电、永久供电、供水、消防、污水处理、环卫清理、垃圾外运、道路等相关手续的审批。

篇9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程管理

1 引言

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建设开发项目的全过程,其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在建设开发项目过程中,为了合理地使用人力和物力,以取得很好的社会和投资效益, 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政策的实施,确定了控制工程造价的新模式,使整个建筑开发工程项目从立项阶段、到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直至竣工决算阶段,都处于受控的状态。

2 立项阶段在建设开发项目工程造价中的控制

立项阶段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 是对拟建建设开发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是对不同建筑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同时以合理确定为基础,有效控制为核心,是贯穿于建设开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建设开发项目的投资立项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在整个建设开发项目立项过程中, 要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估算。投资估算要保证其准确性, 如果误差太大,将会整个建设开发项目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准确、全面地估算建设开发项目的工程造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乃至整个建设开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此过程应做好如下工作:①积极做好建设开发项目立项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全面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地勘情况,建筑物所在地震带情况,城市管道等)。②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筑开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建设标准。③通过多方案的比较, 优选最佳的立项方案。

3 设计阶段在建设开发项目工程造价中的控制

在设计阶段, 可以利用已存在的工程对开发项目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成本的目的。这是一项技术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是所开发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实现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竣工后能否取得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土建工程的钢筋为例,当楼板板厚100mm时,钢筋设计强度采用360N/mm2。若采用HRB400,则按规范需采用8@200,若采用CRB550,则按规范采用R7@180,考虑支座筋等因素,发现CRB550可节约30%左右的钢材。根据目前钢材市场价格,每使用一吨CRB550钢筋,可节约钢材费用800元左右。

再以层高为例,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层高,会使工程造价降低。同样户型住宅原3.0m的层高若改成2.9m,建筑造价会降低2~3%左右,墙体材料可节约10%左右。

4 施工阶段在建设开发项目工程造价中的控制

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设备材料等变成工程实体,是实现建设开发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工作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现场变更,确定合理施工进度。施工前, 要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踏勘,对图纸进行会审、技术交底,检验设计图纸与建设单位意图的相关内容是否吻合,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避免施工现场有不必要的返工;图纸的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几方现场核实,做好工程量的增减分析。

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很大,例如在钢筋的接头处,直径22mm及以上的受力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比搭接更经济,同时质量也更有保证。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板面平整光滑、拼缝少可减少一遍抹灰,经济效益更好。

一个建设开发项目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及人工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左右,同时材料产地和品牌的不同,会造成价格差异很大,又因为建设开发项目工程的周期较长,甚至数年,材料价格会出现波动,这就需要造价师及时、正确的比较不同时期的材料价格,作好材料价格分析资料,决算时作为可靠的依据。

5 竣工决算阶段在建设开发项目工程造价中的控制

工程竣工决算是建设开发项目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合理确定单位工程造价前提和保障。对于竣工阶段造价的控制,应注意如下:核对合同条款,审核竣工完成情况,对工程预算外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和图纸变更,一律扣除费用。对于施工方模糊说法的地方,可按最不利于施工方的解释来处理,防止施工方无中生有、浑水摸鱼。

对于施工单位上报的决算要全面审核,先从成本高的项目进行审查,保证决算完整性和正确性,保证误差在3%。一般开发单位和施工单位不会在决算的时候太过斤斤计较,所以审计工作本着原则去做以实现开发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双赢。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成本;造价控制;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issued a series of house prices control policy, as a real estate enterprise to meet the country's macro control, will fac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 enterprise to seek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must in the open source and throttling to strengthen cost consciousness, setting up modem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idea, is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ternal to be desired

Keywords: real estate cost;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国家在极力推进房价的调控措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成本,从而减少或有效规避风险,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就显得至关重要。“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这一众所周知的简单公式,充分反映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相等的房价销售上,哪个企业的内部成本较低,它就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样,企业成本越低,在竞争中就越处于有利地位。所以成本控制是加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只要这样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立足。

二、房地产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由于高额的利润掩盖了管理上的很多严重问题,如今市场的规范化,部分企业由于成本管理失控导致开发成本高居不下,再加上房价政策的出台,企图在购房者身上套取的高额利润的梦想落空,开发目标难以完全实现,资金链严重脱节,很多企业被迫退出历史的舞台。为了避免重蹈复辄,就要防微杜渐,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对日后成本管理措施加以改进,创造更优异的业绩。目前各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成本整体效益观念

一些企业片面追求成本降低而忽视市场研究、产品定位及包装的方法等,虽节省了成本开支,但易造成产品与市场脱节,形成供需不对等现象。

(二)被动控制,数据跟不上,难以精确制定资金计划

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目前仍停留在对发生成本的后期被动核算,各类数据仅单纯地利用Word、Excel等办公文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对材料的动态价格,供销商的情况不能及时跟踪。没有对过程数据进一步的加工、提炼和深层次的统计分析,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数据往往已经过时,难以有效确保数据的及时和准确性,导致公司高层难以针对数据资料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缺乏全员动态的管理

员工的成本观念上也存在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识,认为成本的控制是领导和一线管理人员的事,和自己毫无关系,这种的观念造成的成本管理没有能动效能。

(四)仅着眼于施工阶段,忽略前后期的造价管理

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普遍都单纯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而忽视了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这导致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造价没有统一性,也没有参考性,不利于造价的控制。没有了前期的正确分析作导航,项目的建设就会毫无目标地施工而误入歧途。

三、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设想

良好的销售额和巨额的利润掩盖了成本管理上漏洞。如今,国家的调控政策另弊端凸现,若再不加以重视,企业将逐步走向灭亡。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我认为企业首要任务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改进方向,在实际的操作中基于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模式,从影响成本的各关键要素着手,建立一套全员动员的全过程动态成本管理系统。通过各种的管理制度和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约束成本,达到整体的成本控制目的。

(一)、成本管理模型系统建立

房地产的供应链的结构不同于其他制造业的链状形式,从房地产产品形成过程决定了它是一个发散的、双向的形状的管理模式。是以开发商为核心,供应商、设计商、承建商。营销策划公司、金融机构、物管公司及最终客户之间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如图1简化模型)。

为了便于成本分析,我们可以简单地按商品房建造前后作为划分界限,将整个供应链划分为上游阶段、开发商企业核心阶段和下游阶段,由此成本也相应划分为上游成本、开发商内部成本和下游成本,从而建立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应链相适应成本控制模型(如图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供应链简化模型(图 1)

成本控制模型(如图 2)

(二)、利用成本控制模型控制企业成本,未雨绸缪地制定一套项目的目标成本,在实施过程中从上游到下游不断调整,指导监控整个项目的各项成本运作。

上游成本(C1):主要是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项目预期成本

① 立项阶段——确立总体的目标成本

企业应尽量成片规模化的开发经营,实行资源共享,发挥建材、设备集中采购的低成本优势,以及固定成本的分摊优势。使产品价格降下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同时还能增进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和知名度。

立项前注重可行性分析,是整个项目成本的管理的源头,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现在没有几个房地产公司愿意花这笔投入,就是做了也是流于形式,都是靠感觉去立项,这是非常危险的。试想我们对消费者的心理没有充分地掌握,对市场的容量没有准确地估计,一切完美的销售计划都是海市蜃楼。因为项目不可行,成本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研究基础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一套全面系统成本结构分析,借助历史数据和客观实际制定出一个投资估算的目标成本作为日后项目建设成本的上限,后期的所有项目行为都要以它为资金准则。这样才可合理安排银行信贷和资金的投入,尽量的减少开发者的现金投入,减少资金成本,让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② 规划设计阶段——限额设计、谨慎周详,减少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