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6 11:0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7年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 又一个学期过去了,让所有人都盼望的寒假已在眼前,一学期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也将结束了。回忆起一学期孩子们的点滴,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又进步了许多,个个像小大人,看到这些,我们本班的两位老师从心里感到欣慰满足。现将本学期的班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管理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在学期初就严格要求幼儿保持良好的常规:在入厕、喝水、出入楼道、上下楼梯等方面都遵守秩序,上课时不乱抢话、举手回答问题等。从整体上讲,幼儿的进步还是比较大的。在平时各科教学中,幼儿的常规都还不错,虽有新来的陈杰鑫、周承鸿等小朋友,刚来时影响了整体秩序,但他们的适应性很强,而他们也很快融入了我们的集体生活。生活中,我们注重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注重在生活中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虽然我班孩子的交往意识提高了,开始和伙伴间交流了,但是在自由休息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不高,有抢话、吵架、打架的现象。我们想了好多办法,但是效果不太好。这是我们应该要重视的问题。
二、做到保教并重,促进家园互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本着:给我一粒种子,还你一颗大树的宗旨,尽心尽力为幼儿服务。从每个细节上去切实照顾他们、教育他们,使幼儿的自理能力逐步提高。我们还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教育组织形式。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注重保教工作的同时,我们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家园工作。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和途径,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有特殊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对于一些幼儿在园内取得了一定进步,我们也马上和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继续配合,使孩子不断进步。
三、安全工作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尊重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通过每周一节安全教育或其它学科讲一些小故事、真实事例等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等等。让幼儿从小有安全意识,并且知道如何预防不安全事件。另外,我们也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如上下楼梯时,告诉幼儿不安规则做的后果,出去玩时,告诉幼儿为什么要在教师身边玩,为什们不要乱跑乱跳,玩滑梯为什么不能躺着等等。我们不单单告诉幼儿为什么不能做,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这样做会很危险。
幼儿园里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尽量排除身边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并让幼儿学会简单自我保护保护方法,在班内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今年我班在我们两位老师的高度警惕和细心照顾下,我班无任何事故发生,使我感到非常欣慰。也使我感到保教工作不容松散,以后还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使孩子们安安全全、快快乐乐在幼儿园度过每一天。
四、家长工作
一个班的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老师们的密切配合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工作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家长们不放心是在所难免,为了使家长信任、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做到家园同步,因此我把家长工作当重点来抓,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及孩子入园、离园的时间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够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家长留言上仔细将幼儿的言行如实反应,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报。
牵手两代丛书更是家长和老师的良师益友,有的家长反映自己孩子的表现,有的家长讨教育儿的科学方法,还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拿出来与其他家长共享通过这个平台使家长和老师间的距离拉的更近,以求达到家园共赢。
五、总结与反思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尽心尽力去完成。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足之处,如:在班级管理上还应加强学习,还有听之任之的现象,个别幼儿的常规还应加强指导。班主任的工作细碎而又繁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相互配合,争取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2017年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校认真按照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要求,全面推进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原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前提下,健康教育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 认识到位,职责明确。
学期初,学校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对原有的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整,新安排三位教师担任我校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对这三名教师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与要求,使他们明确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教学要求及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全体任课教师均认识到了在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教好此门课的信心,特别是在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大前提下,各科任教师都能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 学校重视,课时安排到位。
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特别重视,先后三次开会研究制订我校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召集教师寻找并解决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年级、各班均按要求开足了课时,保证每周每班教学时间不少于0.5课时,各科任教师均有详尽的教学计划和教案,并能根据学校地域特点、季节特点、学生情况分别进行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学期共开展学生心理交流汇报会3次,学生体检1165人次,听取法制报告会1次,团队组织学生开展内务整理、个人卫生检查评比活动4次,学生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三、 全面检查,积极整改。
学校配合今年的两基巩固验收工作,对学校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善与维修:更换教室灯管27支,更换了新改建的小学教室全部照明设施,并对所有课桌椅进行了修理、油漆,学生人人有座位,采光、照明均达到了相关要求。
修建期间,学校新修建水龙头6个,对原有的8个水龙头进行了全面维修、表面美化,解决了学生用水紧张的情况,同时,对水井的水质进行了全面检查,封闭了井盖,确保了师生饮用安全。本学期,新修建厕所一座12个坑位,与原有的两座厕所共36个坑位,缓解了厕所坑位紧张的压力。
四、 积极开展常见病预防工作。
本学期,各科任教师都能根据季节特点和学生身体状况认真开展常见病预防工作,聘请乡卫生院医生做健康知识辅导1次,解答学生问题200余人次,大范围地遏制了疾病在校园的传播,学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乱吃零食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步养成,懂得了常见病的预防知识,特别是学生自我保护、自我救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五、健康教育成绩明显
学校能组织学生认真上好早操、做好眼保健操,加强了体育棵的安全教育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必要的体育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健体的方法;心理交流会的开展、知心姐姐问答等活动,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缓解了心理压力,本学期共办学生心理知识手抄报78份,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模范人物光碟24次,使学生树立了奋发向上的观念,增强了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
住校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逐步养成。我校共有住校学生331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学生生活陋习较多,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喝生水现象尤为突出,大多数学生不懂得照顾自己,不洗脸、不洗脚的现象时有发生,但通过本学期的健康教育活动,学生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已经养成,都会自己洗衣服、洗床单,并能经常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面部干净、头发干净、手脚干净。所有学生中均没有留长发、留长指甲现象,能定期理发、剪指甲。
本学期的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考试中,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都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并能正确地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
五、 存在的问题:
篇2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通过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我校的教育特点,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以下几条途径。
(一)、开足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与班队会课、思品课、活动课等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举行课堂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上好心理健康课。
篇3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1 2 3 与大队部 、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 “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通过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我校的教育特点,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以下几条途径。
(一)、开足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1 2 3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与班队会课、思品课、活动课等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举行课堂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上好心理健康课。
(三)、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篇4
为了更加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防止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突发事件,提高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做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及时帮助心理异常学生拜托心理困扰,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自查、整改,现将我校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责任意识,我校成立了白家务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如下:
组 长:***(校长)
职 责:全面负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副组长:***(德育副校长)
职 责:负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工作
副组长:***政教主任)
职 责:负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工作
成 员:***
职 责:分别负责本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二、全面摸底,细致排查,逐一化解。
按照上级部署,我校随即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细致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摸底工作,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人际交往和情感情绪等健康问题进行细致的排查。我校采取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全校212名学生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经过细致的排查,排查学生学习矛盾5起,生活矛盾9起,情感情绪问题3起,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以上问题已经全部化解。
三、具体工作实施及部署。
1、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选取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的心理教育题材,以教学班为单位,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的施加积极的影响。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学生接受辅导的面广,有利于整体提高。
2、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的活动,是团体辅导的有益补充。我校采取的主要的方式有心理咨询、知心老师信箱、家访、班主任电话、个案研究等。
3、团体辅导。其成员多为同年级的、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由学生自愿结合形成,推举热心于活动、态度热情、工作负责的同学当组长。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条重要途径。
4、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通过有关的知识讲座,结合校本课、校刊,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
5、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成长。
6、利用社会、家长、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网络、社会主要事件,任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疏导,帮助其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7、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宣传栏、板报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让更多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益处,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8、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将利用互联网做好该项工作。一是利用网络上的优质资源为学校心理活动服务,由于我校没有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束缚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方法,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还有也可以利用网络加强师生、家校联系,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篇5
健康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过程。高校作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最好、时机最佳的教育场所,其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健康教育人才的责任。在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能向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还能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意识环境提供健康氛围。1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教育对象的绝对主体,他们的体质形态、生理和心理状态、意志品质、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都略显不成熟,特别是遇到挫败等心理冲突时,难以自我调适。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 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内容不全面
由于我国高校健康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在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上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科学体系。目前,以郑州市为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或读本中所设定的几个专题来实施。《体育与健康》主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限,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材内容上如何把握尺度与深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心理应急、情绪障碍、负面生活自我调适能力等问题上尚有待研究。
1.2 缺乏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经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现有专门的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健康教育课程的需要。不少高校都是由校保健医生、心理学教师或体育教师兼任。其中多数任课教师未经专门培训,他们对心理健康、营养和常见病防治等知识都相对了解甚少。虽然高校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知识水平比较高,但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有所欠缺。因此,不专业的教育师资所讲授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健康教育的各项任务。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必须教学相长。在传统教学中,常见到一些教师只采用单一呆板的填鸭式、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这样既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成为单向传递活动,使得多数学生的健康行为明显滞后于健康意识,知识和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4 健康教育的学科价值不受重视
目前,多数高校管理者及教育者们只把健康教育当作一门选修课或一堂讲座来对待,或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体育教育的扩展内容加以讨论和处理,并得不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种作法势必会导致健康教育大环境的营造和对高校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出现偏差,使健康教育学科边缘化。
1.5 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方案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检验课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优化教学过程,并对被评价对象和模式作出某种证明。[2]从当前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来看,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理论课的兴趣并不高,再加上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得他们不认真对待,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构建系统的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
2.1 注重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
优化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重视健康教育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联系,掌握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建立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突出应用性的健康教育优化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发展规律,掌握其心理特征、行为态度及健康问题的表现、种类、形成原因等,有效的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设计、执行和评价。在教学方法上要贯彻一系列教与学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健康研究、健康咨询与治疗多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系统,使大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能更好的相互协调配合,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显著地改善健康教育效果。
2.2 注重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对教育教学中获得的信息量不可小觑。大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已远远超出课本教授。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今天,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潜能。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加强网络多媒体参与,建立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专门网站,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和学习平台,并通过网络插入图片、视频,相关网站链接等,对课程教学内容做一补充和延伸,增加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知识的信息量。网络多媒体参与模式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情境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讲评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高校健康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学。
2.3 注重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目前,高校宣传途径多种多样,要想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有效的信息宣传渠道必不可少。除了在校园醒目部分张贴宣传画,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手机短信、讲座等宣传健康知识以外,还要真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真实走进大学生校园生活,盲目的宣传可能会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效性。为此,下面优选了几种信息传播形式:(1)通过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对该课程重点推荐,并在学生会议上动员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2)医疗、教学、心理、体育、学生管理等多部门合作,安排系列讲座,卫生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3)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环境的规章制度,如寝室熄灯时间、电脑房关闭时间等,转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4)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辅导员参与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得到实际利益,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健康教育课程中来。
2.4 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
高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只一味的停留在课堂教育掌握的健康知识上,还应该对其有实践要求,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来达成培养目标。如,行为指导:通过教育指导,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教学实践能来发展、解决健康问题;健康咨询:大学生与咨询人员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集中讨论某一健康促进活动的活动方针。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使大学生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健康效应以及控制危险行为对健康的益处。让大学生自觉的对健康教育计划加以设计与实施,提高大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5 注重建立大一新生的心理档案
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对新环境不适应,加上生活阅历较单纯,心身发育尚未成熟,在心理调节、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意识、学习方式方法上都需要帮助指导。这就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测试及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再加上大一新生与成人及高年级学生相比,可塑性更强,健康教育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通过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并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指导他们形成自学、自我保健、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的任何阶段、任何情况都能都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以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3 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篇6
1、学生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
1.1定义
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体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取、理解、加工和处理基本的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信息、技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知识、信息、技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最终具备保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向个体或者群体传播、传授和普及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信息、技术和服务,帮助其树立健康意识,并且自愿学习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使其具备保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摆脱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患病、死亡等情况的发生,最终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作为传播和传授对象,针对其身心发育的特点、学习的环境以及对健康的需求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与健康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减少和消除健康不公平,良好的健康素养又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深入。
1.2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获取、理解、加工和处理基本的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信息、技术和服务,具备健康素养,运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和增进健康,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一是使学生具备健康行动能力,学生终有一天要进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健康行动能力才能自觉抵制不利于健康的因素的影响,尽最大限度的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二是使学校健康教育和学校环境相整合,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要在学校中度过,学校环境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当为健康素养的培养和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最为理想的环境,增强学校健康教育的说服力。
2、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存在较大的地区及城乡差异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在师资、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及城乡差异。有些地区缺少专业的健康教育教师、校医和保健师;有些地区的学校根本没有健康教育方面支出的经费;有些校园环境的建设和卫生条件极差。
2.2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但是,直到现在,所培养的学校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数量极少,而开设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也是极少。在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任课教师也大多由体育教师、校医务室人员或者其他科任老师代替,直接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质量低下,草草了事。
2.3教学形式单一,教材不够完善
在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方面,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和课堂气氛使得学生疲于应对,缺乏兴趣,难以引起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我国在学校健康教育方面缺乏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实用的教材,难以对教师和学生起到参考和指引作用。
2.4评价标准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进展情况的评价仅限于学校开设的健康教育课程,这就直接导致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限于书面试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这种情况造成了学生健康教育书面成绩高而实际健康状况差的尴尬局面。
3、学生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
3.1将学校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学校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教育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标志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是学校积极开展和深化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工作应当摆脱传统的以学习成绩论成败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体育教学地位和作用,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传授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并通过体育课堂上的运动实践以及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对于健康教育的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习惯。
3.2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对于学校健康教育方面师资的培养,首先应注重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师、医务室员工、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迅速加强其在健康教育方面的能力;其次,应加强师范院校在健康教育专业方面的培养力度。
3.3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材质量
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在学校健康教育课堂上比较有趣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或是兴趣点相投的内容,融入健康教育知识,将学校健康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增加学生的兴趣。在学校健康教育的教材方面,国家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及地区特色,制定相对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实用的教材,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引作用。
篇7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 心理困惑 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民办高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趋向以及人际道德观念的不断转变,给很多大学生在个性发展、就业取向以及人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困惑和压力,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时期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凸显的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表现
受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很多民办高校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呈现出相关心理困惑与问题:
(一)自我认知严重失调
很多高校学生自我观念极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争强好胜,不服从管理和约束;有些学生心理发展异常,不良情绪宣泄方式极端冲动或消极,暴躁易怒,自傲浮躁,暴力攻击倾向严重,有的情感冷淡甚至倾向于自我折磨、自虐或自杀行为,存在明显的叛逆、攻击、自闭等不良心理。
(二)人际关系处理障碍
少数高校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与经验,自我封闭与渴望沟通的心理矛盾较为复杂,有些性格缺陷的学生缺乏集体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处事不善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个别高校学生自私心理倾向严重,导致妒忌排斥的狭心理生成,影响着人际关系发展。
(三)生理情感矛盾困惑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生理发展的不稳定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在自身生理性征变化以及与异往的情感认识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困惑,性道德与观念过于开放或压抑,盲目追求情感释放,导致责任感缺失甚至情绪低迷,引起个性情感或者生理上的负疚消沉心理问题。
(四)生活挫折承受弱差
由于青少年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生活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相当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由于家庭过于贫困、择业就业压力较大、情感失败等原因存在严重的自卑忧郁、紧张焦虑的心理负担;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往往个性张扬,虚荣攀比心理较强,狂妄自大,自傲浮躁心理严重。
二、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困惑及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社会环境:现代社会形势的多元化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现实,不良的社会习俗影响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特别是经济利益上的差距导致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办高校学生心理上的自我矛盾与困惑。
(二)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致使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一,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科学,单亲家庭的亲情缺失,导致了青少年骄奢自傲、叛逆妒忌、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碍的形成。
(三) 学校教育:学校生活是学生家庭生活的延伸,许多民办学校片面追求职业技能素质教育效果,轻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很多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枯燥和压抑的学习压力下,导致学生消极叛逆心理日益严重。
(四) 自身因素:很多民办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牢,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抵制不良思想行为的诱惑能力较弱,攀比虚荣心理严重,在心理上存在盲目从众,浮躁焦虑等心理负担,导致不能安心学习。
三、 新时期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 强化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教学理念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于新时期人才资源发展的时代性需求,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强化民办高校学生教学服务理念,促进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二)优化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在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功能。民办高校应立足于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体系,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条件,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 创新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过诸多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实施,民办高校要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校园新闻媒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渠道,引导学生加强互动交往,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在集体实践活动中调整不良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四) 注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联合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动态化系统工程,社会与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深远。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联系,发动社会有关力量,共同参与和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实现联合教育功能。
结束语
总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阵地,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分析和探究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大学在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所存在的教的问题
1.大学教师自身的问题
⑴学科专业知识不达标
在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一些教师虽是学应用心理学的,但由于其方向是工业、旅游、管理等类,对心理教育与咨询的理论,尤其是教育与咨询的技术的课程学习少,或未曾直接接触,所以这些教师就难能给学生以心理服务能力的培训;一些教师是从教育学转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他们虽也曾学过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但不系统,也不够深入,因此也不能算是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有些教师本科是学其他专业的,只有读研究生时才学习了一点心理学知识,他们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方面,一般都既不广博,也不精深,更难说有培养好本专科学生的从教能力。
⑵师范知识和技能薄弱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很多都没有选学师范类课程,他们学到的也仅仅是岗前培训时现学的片段性的教育学理论,很不系统,根本没有通过操作转化为教育教学技能,因而在教学中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达到“六认真”的要求。还有部分教师虽曾学过教育学,但由于当时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没有将它嫁接到教学实践中去,形成教育教学能力,因此他们也只能算是师范技能不达标的教师。
⑶教学观念传统
“教师中心论”仍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部分教师中盛行,他们把自己看作知识的权威者,忽视学生的智慧,目空学生的存在。在教学中,只一味地关注学科研究的脉络,关注已经面世的最新成果,以及本学科的发展走向,不顾传授的艺术,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教书不育人,只讲课不管理,只陈述不创新,更有甚者,上心理健康课程,从来都没有了解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心理健康专业的课程问题
⑴课程结构不合理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程普遍必修课太多,选修或辅修课程偏少,外专业课程或二学历课程几乎没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教法课程也不多见。如此的课程结构,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将来的择业和从业。
⑵师范性内容偏少
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程在形式上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各占一半,但实际上,实践操作性课程几乎形同虚设,学生很少进行过教育见习、实习和实践。课程中也较少安排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教法、新课标的解读等师范性内容,学生很难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小学的教学实际结合一体。
3.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
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一些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书本轻实践,将学习看成统一、共性的活动。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甚至是进行个人学习方式的复制和迁移。[1]讲教育学、教学法时,从不演示,从不见习实践;讲心理咨询课时,从不进行语言模式的训练,从不模拟咨询的具体模式;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从未组织过一次团体辅导或心理游戏;讲情绪情感时,从不让学生进入那种体验状态等等。这些教法最终只让学生记住了一些零散的心理学知识,根本不能让学生体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谛,把知识转化为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⑵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艺术熏陶
尽管现代教育技术相当先进,但是一些心理健康专业的教师仍一味地采用“粉笔+黑板”的方式进行教学,从不使用多媒体,即使在教“考前心理辅导”“厌恶疗法”等技能技巧时,这些教师也仍是在黑板上讲解,不做辅助图片或课件。在培养学生咨询技能时,只在黑板上列出各流派的一些方法,很少利用“心理访谈”“心理咨询实验”“社区见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操作性技能,结果学生只能应付考试,只能纸上谈兵,不敢也不能进行实践操作。
4.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的评价问题
⑴重总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一般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的成绩仍采用笔试评定法,分数的高低决定学生课程学习的好坏。学生的最终成绩主要包括笔试和出勤两部分,对于平时的作业,心理实验的成绩,到中小学见习的成绩,以及在学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成绩都未计算在内。因此学生一般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愿或不认真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咨询服务、中小学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等活动。
⑵重专业知识评价,轻师范技能评价
在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考查时,一些教师只认同学生的“学者”角色,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掌握学科的最新知识,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所以常常以论文的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理解、学科创新等方面的水平。把学生的“教师”角色纯粹归结给上教育学的教师,而教育学教师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又要么较多地考查学生有关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要么让学生讲一堂大学生心理学课,很少的教师把学生拉到实习基地或学校附近的中小学校进行实际的上课技能考查。评价是一个指挥棒,不把教师技能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重要指标,学生又怎么会主动地去打造自己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形象。
强化大学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对策
1.建立健全“一体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体系
⑴研究生教育半中小学化
学前教后,教为了学,知学才知教。[2]研究生只有充分理解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知道塑造该角色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本专科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因此在心理学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中、学制上、学位评定时应渗透中小学级的师范性内容。尤其是那些决定进入高校心理健康专业从事教学工作的学生,必须使其具有相当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后,方可准予上课。对那些未经过严格师范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必须先学习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并到中小学进行一定学时的实践培训后,才允许进入高校心理健康专业任教。
⑵中小学教师示范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开启甚晚,2002年教育部才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式推开也就才三四年时间。时间短,问题也就多,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上、内容上、政策上、理论上都尚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要让大学教师有形象可以效仿,让大学生有范式可以借鉴,让同等层次的学校有经验可以吸纳,就必须首先树立一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榜样。
⑶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
教师教育建立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这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3]由于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参差不齐,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等理论与技术又不断推陈出新,所以必须对高校心理学教师进行职前职后培训。严格执行大学教师资格证制度,先持证后上岗;大力提倡终身学习,不断吸纳心理学、教材教法的新成果;提倡行动研究,在总结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中获得提升;提倡到中小学去,在实地观察,听取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叙事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
2.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
⑴大力开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4]言下之意,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教学总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5]合宜的课程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开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注重校本研究效应,让一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供素材、总结经验,再联合高校教师或研究生、本专科生,研发一些试用性教材。
⑵开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课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体而言,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6]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⑴完善学校的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高校教师在讲心理咨询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家庭心理治疗等课程时,最好能在实验室上模拟课。之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实际训练,等学生们都掌握了较熟悉的咨询技艺时,才把他们带到中小学校去实习。如是,就需要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立足够多的配套实验室。
⑵建立稳定性、示范性强的实习基地
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使大学与中小学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正如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模式”。专业发展学校既是学生进行实习教学、体验“临床”教师生活的场所,也是大学教师发现教学、教育问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室,还是实习学校教师实现职后专业成长的地方。[7]有了实习基地不仅能使心理学研究生、本专科生经常性地向中小学教师请教,与中小学教师一起组织各种形式的兴趣活动,为一些中小学师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帮助,而且还能与一线教师一起借助共同的“研究式实践”和“专业对话”,实践各自的专业发展。当然,在建立实习基地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层次性、示范性和多样性,以致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能适应各种条件下的学校的需要。
4.进一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论研究
怎样把心理学研究生、本专科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是一个新的课题,又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研究过程,但又必须迅速深入持久地研究。在政策方面,要研究如何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在理论方面,要研究中小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融合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研究生、本专科生师范技能培养的方式,教师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培训模式等;在实践方面,要探讨学生实习、实验、实践的相关问题,聘请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指导研究生、本专科生教学的模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模式。在研究形式上,要确立是采用专题研究、随访研究,还是行动性研究;是专家引领,还是由一线教师组成小组研究。上述疑难,都需各相关领域、相关人员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富有成效性的长期探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任务重、周期长、疑难多、困难大的系统工程,对它每一个方面的研究都不是一蹰而就的,而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教的研究也就必须实行从个体到全面、从局部到整体、从差异到统一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思索。这既是它的特点,也应是我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学.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J].湖北教育,2003(9):17-18.
[2]李小融.教育心理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2.
[3]胡明宝.国外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启示[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02-106.
[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5.
[5]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20.
篇9
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长远的效果: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了社会文明与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与和谐。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请笑纳!
学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学校健康教育是利用学校教育,使儿童少年获得卫生知识,转变卫生态度,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我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建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责任到室、到人,分工明确
二、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教育
确保每周0.5课时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做到有课本、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等第。这是传授健康知识的基础阵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做到在欢快的、激进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建立健康的理念。
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健康知识讲座,选择一些常用的、有难度的卫生知识,进一步强化传授,或根据季节性的变化,有目的地进行季节病的预防宣传,如流感、肝炎、性病等。
三、加强健康教育课管理
①教材和教具:教材做到
1、体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项内容;
2、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
3、课文深度和文字质量符合教学规律;
配备好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
②教学计划:每个年级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
③教案: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8项主要内容;教案书写力求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主要内容。
④师资培训:保证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接受120小时以上的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培训班、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
⑤授课质量:要求授课教师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等5项。
4、硬件实施到位:采光照明与黑板、课桌椅、饮水与洗漱设施、厕所设施、教学用房等均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添置、改善。
5、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
知识教育是基础,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卫生行为是关键,平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时常督促学生行使卫生的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早晚刷牙、饭口漱口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卫生行为以及一些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如:身高的测量、体重的测量、脉搏的测量、体温的测量、做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正确的读写坐姿等,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及技能。
6、营造宣传舆论氛围。
学校利用一些特定的宣传日,大力宣传发动,有“爱牙日”、“防艾日”等专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展一些如“爱眼知识问答”,通过班队课、家长会等宣传契机,进行健康传播活动。
学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们始终贯彻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案,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教师认真执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全校师生逐步树立起了健康理念。
一、具体工作
(一)认真落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明确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做到工作有目标,有方向,有全局观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我们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抓好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来抓。为此,学校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三)完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小组,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今学期对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进一步完善,丰富了评价内容,健全了评价标准。整个健康教育评价本着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评价、有奖有罚,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了整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及常见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校针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选择教材,以及将学习方法指导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反思与展望
(一)我校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科研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以教育促科研、以科研带教育的良性发展的模式。
(二)在健康教育的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我们在工作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和塑造,这一点有违健康教育的宗旨。我们在塑造学生共性的同时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塑造。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健康人格不但要求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还需要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三)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还离健全、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很多时间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忽视了身体力行对学生有着更有效的教育意义。
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学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3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完成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已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进行宣传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利用广播、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2)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中,我们认真制定计划,并根据计划的内容认真执行,重点进行五、六年级的青春期教育,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针对年龄的特点单独出了板报,在11月1日举行进行了以青春期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开设青春热线、青春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学生的生理、心里得到均衡发展。
2、上好健康教育课
多年来,我校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做到每两周上一节课有专职的教师上课,教师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学,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学生有笔记,有教材,有年终考核成绩,使健康教育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3、积极进行吸烟危害身体和“碘缺乏病”的防治
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吸烟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而且影响智力的发育,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时,针对一些在校吸烟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杜绝在学生面前吸烟,给了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中向学生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特别是缺碘对青少年的危害,缺碘不但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而且可以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让学生学会防止碘的流失,有效地保护自己。
4、认真做好学生的体质监测及体质监测后的统计工作
每年的体质监测工作在上半年完成,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我们做好了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了体质监测的重要意义,了解了如何配合医生做好体质近侧,完成了监测任务。下半年做好了检测后的统计工作,上报有关报表,整理了有关资料。在近侧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患病问题,及时统计出来,及时与家长联系,防止有关学生的病情因此延误,使监测工作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5、积极进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六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沙眼,视力不良当作了重点来抓。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学生做操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口腔,早发现龋齿早治疗,是控制龋齿发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体质监测来看龋齿的患病率下降十多个百分点。
在预防沙眼的工作中,教育了学生用流水洗脸,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沙眼患者要积极的治疗,特别要发现一人患病要全家治疗,这让有效地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今年沙眼的患病率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
学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4一年来,我校认真抓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总结如下:
1、卫生教学,传授知识。
(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了“五个有”:即有教材、教师、教案、教时、评价。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和备课情况,百分之百的老师都是按计划备课上课,起到了预设的效果。
(2)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建立的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了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控烟知识教育。在办公室、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了明显的控烟、劝阻吸烟的标志、标识。加强教职工及家属行为规范管理,教职工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学生面前吸烟。大力营造吸烟有害健康的舆论。目前,在校园里已经看不到吸烟的人员,就是家长来学校,看见禁烟标记,也主动配合,不抽烟了,应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食品卫生。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严把食品进货关和加工操作关。为师生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卫生环境,有益健康。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
(2)通过宣传教育,全体师生懂得了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明白了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
(3)学生个人卫生基本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了的生活方式。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配合卫生院印发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的教育力度,组织了厕所消毒。
(5)开展了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
3、卫生服务,健康监测。
(1)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对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指导,要求改善饮食及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增加动物性食物,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注意用眼卫生。
(2)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以“防近”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提高了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3)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积极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
当然,跟我们的目标相比,我们觉得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加强,我们将继续努力,创新我们的工作,为宜陵镇的卫生事业服务,更为我校师生健康服务。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学院健康教育工作总结5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卫生知识,提高自己的防病能力,为将来学习打好基础,基于以上原因我校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每周进行两次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次是每星期二的健康教育课,由各班主任根据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进行讲授,这项工作由教导处和卫生老师共同把关,另一次是每星期一的卫生广播。主要是区里的一些重要精神,学校的一些事项布置以及常见病知识的宣传等。无论是采取哪种形式,都做到有备课、有教案、有检查记录。事实证明开展一定规模的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既增长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好防病工作
防近工作是学校的重头戏,目前学生中的患近率仍较高, 如何降低学生患近率?每年开展两次防近宣传周,各班进行黑板报评比,读写姿势评比、眼保健操评比等,取得了较好成绩。希望尽自己的力量来降低学生的患近率,使它们的眼睛更明亮。
三、创建工作
篇10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十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教育部组织专家重新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纲要的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学习贯彻十精神,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已经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学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缓解他们的压力,排除他们的焦虑,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正当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提出的这些精神和思想是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导。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更加需要内涵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更加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世界。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是充满希望、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一代。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他们身上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地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北京、天津、黑龙江、海南、陕西、江苏南京等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管理的文件,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河南、安徽、甘肃、宁夏等地成立了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或指导中心,从业务上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天津、河南、广东、云南等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或实验校创建活动。天津、浙江温州、山西晋中、河南焦作等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广东、福建、山东、吉林长春、河北石家庄等地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配备标准,并逐步解决编制、待遇和职称评聘等问题。上海、广东、浙江、黑龙江、四川成都等地探索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或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化和专业化建设。江苏、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同时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逐步形成以“区域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网站及心理咨询热线”三位一体的心育服务体系。天津、山西、上海、甘肃、重庆等地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或咨询室的建设标准或基本要求,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江苏、浙江、河南、重庆等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亲情聊天室、开通服务咨询热线、设立咨询网站、心理信箱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加强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以活动课程为主,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途径共同完成的协同教育模式。浙江、河南、新疆、广西、吉林长春等地规定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编发相关教育材料或参考资料。福建、宁夏等地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或活动周,集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河北、浙江、贵州、吉林等地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通过校园心理剧、健康教育课、班会、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加强社会合作,逐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山东、辽宁、湖南、贵州等地积极推进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三结合,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协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湖北、陕西、福建厦门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家访活动,增进了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相互了解。江西、吉林等地关注单亲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集中开展教育案例征集评比、为留守儿童安排妈妈等活动。江苏、辽宁大连等地积极组织心理健康志愿者,与社区合作开展专家讲座、知识宣传、团体训练等教育活动。四川、甘肃、陕西、青海等地重视灾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并选派专家开展心理援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思潮的纷繁复杂、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就业竞争和人才选拔的压力,给学生带来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与此同时,有些地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缓慢;一些地方和学校还没有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一些地方和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心理辅导室等必要的活动阵地,难以有效开展工作;一些地方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非常缺乏,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够;一些地方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有待完善。
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小学生所处时代和环境对其心理的影响,逐步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三、切实执行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全面总结各地各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它将成为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
一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这条主线贯穿于《指导纲要》始终,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根本要求。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去关注、研究每一位学生,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合学生的教育。同时,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懂得和学会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相信学生,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应当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
二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两个目标,即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这样的目标与十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人民对教育是否满意与教育是否能为学生奠定幸福生活的基础有密切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这两个目标分别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总目标更宏观,是针对全体学生来讲的,可以将其理解为是针对管理者——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校长来提的;具体目标更微观,是针对单个的学生个体来讲的,也可以将其理解为针对具体实施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提的。这两个目标既是选择与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也是指引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调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参照;既是检验、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标准,也是激发师生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
三要树立三种教育理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除了校长要负好领导责任以外,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树立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途径,将其与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要注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以活动课程为主,采取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团体拓展、心理情景剧等丰富的形式,寓教于乐。
要树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社会合作,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学校要成为家校沟通、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要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要力所能及地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对于力所不及的要积极求助于家庭、求助于社会。要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重视孩子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要尽量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要加强对单亲家庭子女、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要坚持四项工作方针,即“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就是要普及、巩固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有学校都要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方式,争取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和突破。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有一个推进本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重点突破就是重点抓好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完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加强课程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丰富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要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的活动场地,加强对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和使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分类指导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工作,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努力提高质量和成效,争取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其他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政策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加大投入,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协调发展就是通过工作的协调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城乡之间要协调发展,要加强城乡交流,通过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以及“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办法,不断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和城乡均衡发展。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要通过改革教育的评价体系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体系,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司其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持续、科学发展。
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专家要根据《指导纲要》的有关要求,切实负起责任,做好相关工作。
地方教育部门要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入手,印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性文件,指导学校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要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督导检查。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专业培训中,要加大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逐步解决好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待遇、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问题,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中小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建好用好心理辅导室,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和与社会的合作,联合各方力量积极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活动,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要主导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指导纲要》规定的教育内容,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要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面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全体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实做到为人师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心理品质影响和教育学生。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观念,自觉结合各学科教育教学特点,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要立足于实践,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要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利用专家队伍资源优势开发科学适用的培训教程,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要充分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要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依靠专家的力量,运用科学的理论,结合各地各校实际,有效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断推动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