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发展范文

时间:2024-03-25 18:1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旅游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旅游发展

篇1

1、发展区域特色的工业旅游。要因景点制宜。各工业旅游景点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有工业企业类型、景点规模、产品特点、市场定位、发展目标选择等众多方面差异,因此我们针对一个具体工业旅游景点的开发管理,一定要根据景点具体状况,制定相应的开发与管理方案,既要注意工业旅游景点开发与管理中的共性问题,更要注意到各工业旅游景点开发中的个性问题,这样才能选择一条最适宜一个工业旅游景点开发与管理的道路。各景点开发与管理中最忌的是不加选择地全盘照搬照抄,最提倡的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要充分注意同中之异。

对于工业基础好的城市而言,还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旅游,打造富有城市特色并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工业旅游作为一种稀缺的旅游品种,其稀缺性本身便代表着一种竞争力。加之城市品牌的不可模仿性与垄断性,城市可在发展工业旅游方面利用城市文化的共同性,加强企业间联合,形成规模效益,最终培育城市旅游品牌,提升城市旅游的竞争力。

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做出合适的选择:如传统的手工艺,也可能属于产品或工艺不再使用的工业,它们开展工业旅游,开发时,首先应注意保护原有的生产遗迹,结合周边的旅游项目,建设专题博物馆或者是手工艺作坊,在设计时要突出怀旧情调,尽量用原来的工艺并突出亲身参与、手工制作,满足人们对以前人类工业文明的好奇心。

2、走多方经营之路。一方面积极鼓励工业企业部门进行工业旅游景点的投资开发,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也应积极参与到工业旅游景点开发中来,或独立,或联合地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加强对地方各类工业旅游资源普查评价,更多地从社会效益、文化遗产保护、社区休闲场所建设等角度考虑景点开发,这一点对我国工业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业旅游景点建设与管理而言具有十分现实而又重大的意义。

加强企业与政府间合作,实现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的协同并进。发展工业旅游不仅是工业企业涉足第三产业的投路石,同时也是城市经济的一个推动器。作为城市旅游资源一个重要的分支,城市政府要对工业旅游资源统一进行规划,将其作为城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分期进行开发。在配套设施的建设上,可以考虑城市政府与企业合作进行,通过将工业旅游企业之间、企业到传统观光旅游景点之间、企业到市区之间进行高水平的规划建设,达到美化、绿化、品位化的目的,完善工业旅游客体的功能,使其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既能引导客流资源向工业旅游景点流动,促进工业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形成,又能使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遥相呼应,并为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加强企业间联合,打造工业旅游的城市品牌,实现工业旅游的连动效应。在城市经济中,工业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生力量,其产业化发展刚刚起步。应该看到,仅仅依靠个别企业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实现工业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上由于工业旅游资源本身的垄断性和地域性,城市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加强企业间联合,有组织有步骤的整合工业旅游资源,高效利用工业旅游的客流资源,形成城市工业旅游的连动效应。并在借助城市文化的共通性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工业旅游的城市品牌,形成城市旅游经济中的特色旅游项目,并整体提升城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开展与旅行社的合作与联合,拓宽营销网络工业旅游的纵深发展要求,彻底消除企业对旅游资源的垄断障碍,将工业旅游资源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运作。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联合。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联合,充分利用旅行社的客流资源,将工业旅游融入常规旅游和国内外旅游的网络体系,扩大工业旅游的影响力,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

3、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发挥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工业旅游依托性强,旅游资源和藉此存在的不可转移性决定了工业旅游的目的地只能是工业企业及其周边环境,工业旅游除像其他旅游产品一样需要依托交通、通讯等全社会共同享有的基础设施外,更需依托工业企业及其周边环境作为其旅游吸引物。如开展厂区及工业科技旅游和工人生活体验旅游等。

当今旅游市场需求的一个发展趋势表现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积极参与的愿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烈,这是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现代人这里不断强化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旅游者可以深入了解一种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商品或者是工艺,在统一的系列主题的引导下,系统深入地了解熟悉一种自己以前并不清楚的产品或工艺。这样不仅满足旅游者好奇心,而且还可以为工厂提供第一手的信息,促进产品的开发,它强调了旅游者的亲身体验,也让旅游者深刻了解到了工业企业文化的内涵,极具吸引力。

4、确立经营主体。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工业旅游景点的开发附属于其所经营的工业企业,是整个大企业棋盘中的一粒棋子,其发展的独立性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管理,处理好工业旅游景点开发管理与所依附企业的关系是我国工业旅游景点开发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工业企业要为工业旅游景点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资金、场所等,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要放权,让工业旅游景点独立运营,并使之成为实体,使工业旅游景点的经营者具有主体地位,让其能逐步地使工业旅游景点发展走上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当然,在工业企业进行工业旅游景点开发初期进行必要的扶持是需要的,但不能忘记市场规律,而要适时适当而止。

5、重视公益目标。工业旅游景点开发目标中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社会效益问题,这其中包涵发挥社会效益与获取经济效益相一致的情况,也包涵发挥社会效益在短时乃至更长时间内不能获取乃至损害经济效益的情况。作为我国工业旅游景点的主体开发与管理者各大工业企业应该承担起相当的服务于社会的责任,在工业旅游景点中注意开展科普教育,注意文化遗产的保护,注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注意为社区提供更加优美的休闲场所。对公益性目标的重视应该是我国所有工业企业部门所应该有的社会公德和义务,更加全面而又深入地开展公益性活动也是各工业企业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经营工业旅游景点的企业也不例外。

6、扩大宣传力度,形成发展工业旅游良好的外部氛围。工业旅游作为2002年国家旅游局的工作要点,进一步的推进首先要打破局限于企业之间交流学习的定势,在对外宣传促销上加大投入,完善宣传促销形式。运用各种公众媒体对工业旅游进行大力度宣传和推介,提高全民工业旅游意识,使消费者了解工业旅游并激发工业旅游的需求与热情,从而形成发展工业旅游良好的外部氛围。与此同时,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对国家旅游局审批的41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单位应给予特别重视,认真组织、积极协调,合理规划对外促销旅游线路,科学编制促销手册,使其真正融入旅游行业当中来。在此基础上,发挥示范点模范带头作用,总结经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工业旅游的全面发展。

篇2

关键词: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形象竞争力品牌竞争力

随着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批主题旅游城镇,如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周庄,有独特魅力和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丽江古城,以及分别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丹霞地貌、美食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主题旅游品牌的桂林的兴安、龙胜、阳朔等县,利用主题特色,形成了旅游竞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星。

主题旅游城镇及其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战略研究权威——美国的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战略就是“采取进攻性的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效益。”(迈克尔•波特,1980)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关竞争的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很快为各行业所接受并重视,其中也包括旅游业。S.Demars认为一个旅游度假地竞争能力由旅游市场、本身的开况、可进入性等决定。E.Canestrill等指出,旅游地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更要看它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国内许多学者也曾对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涉及如何提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进而对提升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主题旅游城镇的界定

主题旅游城镇是指利用当地的特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并围绕该主题来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城镇。它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特别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改造上,保持城镇原生态和文化氛围,在符合原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城镇同时因为原居民的居住而富有特别的活力。主题旅游城镇用旅游产品的形式将有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表现出来,它注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地区垄断性,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它能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文化资源,塑造独特的主题旅游形象;而且它要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建筑风格还是民风民俗,都能体现城镇的特色和主题。

但由于规模、功能、资金和地位等条件的限制,约束了主题旅游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它只有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旅游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旅游竞争力是指旅游地在维护自身市场地位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胡冬梅、司继伟,2002)。所以,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是指主题旅游城镇为保持自身旅游持续发展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旅游竞争力是主题旅游城镇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它能使该城镇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为城镇旅游业创造经济收益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在: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为所在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影响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有很多,本文尝试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探讨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要素。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是指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所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国际、国内游客的需求状况以及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是指旅游地如何从区位条件出发,树立形象、建立品牌去吸引游客,开拓客源市场,巩固并拓展市场规模,从而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区位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旅游环境要素、形象要素和品牌要素。如图1所示。

需求要素分析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状况主题旅游城镇提供的旅游产品映射出市场需求,其产品可从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美食文化、休闲度假等方面进行分类;同时,游客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来选择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来判断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形势。

游客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直接关系该城镇旅游业的收益,因而是衡量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根据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来判断某一类型的主题旅游城镇的游客与潜在游客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以此来衡量该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及未来的竞争潜力。

供给要素分析

区位要素区位因素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是通过主题旅游城镇所在的位置、城镇的可进入性以及通讯状况等来反映的。区位优势及其所形成的潜在收益和特有属性,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和城镇的旅游收益,从而影响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因为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有利于与城镇外的信息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开拓旅游新市场,为主题旅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旅游环境要素旅游环境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能产生美感,并获得精神与物质享受以及知识乐趣的环境(常凤池),其中包括旅游软环境和旅游硬环境。旅游环境要素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概念,它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外部因素。只有在良好的旅游环境下,旅游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城镇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吸引物要素核心吸引物是指主题旅游城镇具有相当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品牌项目、一流的景点等,它能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核心能力,是区域间旅游竞争的基础。对于主题旅游城镇来讲,指当地具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如周庄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桂林龙胜的少数民族风情。

城镇形象要素主题旅游城镇形象是指城镇的整体形状和特征,它是城镇景观形象、公众形象和政府形象的整体反映。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竞争领域的扩大,旅游业的竞争已上升到更高层次、更具挑战意义的层面,旅游地形象塑造和设计策划成为旅游地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竞争力主要通过政府形象、公众形象、城镇景观形象三个要素体现出来。

品牌要素它是在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以及形象要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主题旅游城镇的特色主题优势所形成的辐射力、知名度和吸引力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不断巩固并扩大旅游市场,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需求方面的两要素是游客选择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直接反映,也直接关系到其旅游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指标。供给方面的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力要素、城镇形象要素以及品牌要素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决定着城镇的相对优势,能增强旅游的主打吸引力,最终提高旅游竞争力。其中,品牌要素是旅游竞争力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因为品牌竞争力体现了主题旅游城镇吸引游客的能力,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的升华和品牌竞争力的提高。总之,这七大要素共同决定了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他们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虽然各因素的作用力有强有弱,但他们交互在一起共同推动城镇旅游的发展,所以要把握好各因素的不同作用力,发挥其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特定作用。

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策略

根据上述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本文试从内部形象提升策略和外部环境提升策略来分析如何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如图2所示。

准确的主题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建立形象和品牌的关键。旅游城镇只有在竞争市场上进行准确且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主题定位是指主题旅游城镇根据竞争状况和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辐射能力等方面进行把脉,最终确定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其目的是创造主题旅游形象,最终赢得市场客源。如桂林的兴安,其旅游资源优势在于建于秦代的灵渠,因而构成了兴安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形象,而龙胜因为有苗、瑶、壮、侗等多个少数民族,便形成了民族风情主题旅游城镇。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只有根植于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考虑游客、当地居民和周边旅游城镇对自身旅游形象的认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并不断地强化品牌形象,才能强化竞争优势并提升旅游竞争力。内容摘要:城市工业旅游拓展了工业旅游研究的主体、客体、形式、内容和意义,同时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双赢,形成了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城市工业旅游发展模式新思考

城市工业旅游的内涵

对于工业旅游内涵的认识,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形式,如邓海云提出“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二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内容,如赵青提出“工业旅游是人们对工业景观、生产流水线、工艺流程及劳动场面的参观、学习,加深认识了解的过程。”三是侧重工业旅游的目的,如姚宏提出“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四是从供给和需求即市场的角度阐述工业旅游,如戴道平认为“工业旅游,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看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作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社会、管理等目标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厦门大学王宝恒对工业旅游的综合性概括,如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可见,目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工业和旅游业的角度进行的,大多是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产品或是工业企业的一个项目。

当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把工业旅游的内涵全面而细致地挖掘出来,工业旅游的深层内涵还应包括工业旅游的客体、组织形式、主体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因此要继续放大其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从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角度来研究工业旅游,以指导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实践。从城市产业的视角看工业旅游的发展,工业旅游应该是推动城市工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一种活动或工程;从城市发展的视角看,城市工业旅游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角度革新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城市工业旅游的客体不仅包括上文定义中提到的与工业企业有关的东西,还有所有的可以整合的工业资源,包括历史工业文明,现有工业文化和对未来工业发展的设想。组织形式可以包括商务考察、参观猎奇、学习体验等,开发的主体应该不仅仅是旅游企业、工业企业,还应该有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开发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注重环境效益,追求工业旅游、旅游业、城市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篇3

一、工业旅游概述

根据已有的研究[1],学者普遍的共识是工业旅游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最早策划让消费者和游客免费参观他们的汽车装配现场,很快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逐渐被世界其他各地的企业所效仿。到8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旅游景点迅速增多,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从能源产业到传统手工业无所不包。成功的典型如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大众、美国的造币、日本的东芝、韩国的浦项,每天都吸引着成天上万的游客。据统计,英、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有15%以上的企业都在发展工业旅游。而且很多工业企业旅游景点已将成熟的工业旅游产品与“食、住、行、游、购、娱”紧密结合,形成了完善的工业旅游接待体系。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工业旅游表现出浓厚兴趣,竞相发展,主要原因是工业旅游不仅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开展企业营销推广,树立企业形象,培养忠诚客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

关于工业旅游的概念,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第一是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看待工业旅游,如段学成(2007)等提出工业旅游是指以生产场景、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的旅游项目,具有独特的魅力[2];第二是从工业和旅游两者结合的角度来讲,如仝红星(2007)认为工业旅游是工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是将工业经营场所、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管理经营经验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2004年2005年2007年泸州老窖集团公司绵阳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乐山龚嘴水力发电总厂攀枝花钢铁公司攀枝花二滩水电站宜宾五粮液工业园区成都高新区金威啤酒厂工业旅游区遂宁美宁生态食品科技园四川省参观、访问、考察、学习和购买的一种特殊的综合型旅游产品[3];第三是从旅游本身的角度来看,如王芳(2007)认为工业旅游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是以工业企业的工厂风貌、建筑环境、设备设施、工作场景、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及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满足人们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目标的一种专项的旅游活动[4]。吕华鲜(2009)等认为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企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设施、动态的生产流程、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独特的工业建筑艺术为吸引物,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扩大阅历为目的,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5]。笔者在吸收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后认为:工业旅游的载体是工厂、企业或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工业旅游的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开发模式、客源市场、收益取得等方面;工业旅游和包含地域文化在内的城市文明、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工业旅游具有依托性、知识性、效益性、动态性、易达性、重游率低等特征[6]。

(二)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

受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的影响,我国工业旅游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逐渐兴盛。1998年四川长虹集团对游客开放,同年山东青岛啤酒厂向游客推出“玉液琼浆:青岛啤酒欢迎您”的工业旅游项目。随后青岛海尔集团也推出了“海尔工业游”项目,上海宝钢、北京首钢等也逐渐加大了工业旅游的开发力度。国家旅游局在宏观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引导,于2004年7月正式命名103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标志着工业旅游在中国已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到2007年底,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已达345家。除旅游局公布的示范点外,国内很多大中型企业都开始重视工业旅游的开发,并把其纳入到企业文化的构建中来,同时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之一。与工业旅游的实践同步提高的还有工业旅游的研究。张洁(2007)等认为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的研究集中于工业遗产旅游,包括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产品类型、开发模式、对区域振兴的影响、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工业遗产公园游客受益和经历分析,同时还有少量对工厂观光旅游的开发原因和对环境贡献方面的研究。我国具有与国外完全不同的工业旅游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工厂旅游的定义、类型、意义、开发条件、开展思路和对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7]。近年来,以省际和省内重要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大量涌现,如王芳等对东北地区发展工业旅游的探讨[4],王文杰(2007)对山东省发展工业旅游

的研究[8];严莉(2007)等对重庆工业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9],仝红星(2007)对河南洛阳市工业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3]。段学成(2007)等对山西临汾开展工业旅游的研究[2]。都对政府宏观层面发展工业旅游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对我国工业旅游的研究注入了活力。

二、四川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一)四川省工业发展简介

四川工业基础的形成得益于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期间,四川省初步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工业基地。建设和建成的国有企业中,包括了军工、冶金、机械、电力、原煤、电子、建材、天然气、化工、医药、核工业、航空、航天、发射基地、铁路等行业和产业。到1978年,四川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31%,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自身发展条件不足及国家东部优先发展政策的影响,四川工业现代化的步伐逐渐落后于广大中东部省份。上世纪末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四川工业又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在“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积极推进“工业强省”战略,省内各地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力度加大,并明确提出了“7+3”产业发展重点,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产业。涌现出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如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为四川省工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四川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四川省工业旅游起步较早,在1998年四川长虹集团就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工业旅游项目,时至今日,成为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工业旅游示范点的企业已有8家。相比全国,总数不占优势,而且其后来的发展也表现出多方面的不足。

1.政府、企业层面的重视不够四川省2007年便颁布了《四川省工业科技旅游(含工业旅游示范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当时在全国属于前列,随后却杳无音讯。相比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的发展不足,所受重视的程度较低,如自《四川省乡村旅游(含农业旅游示范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颁布之后,又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评定标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评定标准》和《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标准》,2010年1月,四川省首批的17家“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出炉。全省乡村旅游收入2010年达到489.60亿元,约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27.2%,工业旅游则由于创益不好,政府部门都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企业层面也不重视工业旅游的开发。无论是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是非工业旅游示范点,认为工业旅游是副业,创造的价值与企业核心产品创造的价值相比是微乎其微。其开展工业主要着眼点在于于宣传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故而少了给游客以体验玩乐的内容,不重视产品直销,门票、纪念品销售及旅游配套服务等环节的直接旅游收入,也没有专门的工业旅游发展战略。如表1中四川省八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只有攀钢和二滩水电站在收门票,其余全免费对游客开放。

2.发展理念陈旧,缺乏创新四川省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中,很少有像呼和浩特的伊利集团、烟台的张裕国际葡萄酒城一样,深入探索工业旅游的发展道路,把发展工业旅游和企业品牌塑造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企业。以伊利集团为例,其在2008年来积极挖掘工业旅游的新亮点,花费巨资兴建乳都博物馆、科技示范园区,产品品尝区、购买区等场馆,并添置旅游观光车等工具,安装电子显示屏,设计制作旅游宣传画册、纪念品,招聘专职导游,以此来提升工业旅游的产品结构、服务档次和营销手段。并把草原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有机地与乳业工业旅游相结合,取得了超乎预期的口碑效应、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川工业旅游发展缺乏这样的创新意识,其滞后是必然的。

3.优势工业旅游资源挖掘不够,导致工业旅游结构单一,产品单调四川省工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历史基础、完善的工业门类和高位的品牌企业,但四川省对自己优势的工业旅游资源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如四川省的水电工程、饮料食品、现代中药材加工及制药在全国范围来说优势明显,但其工业旅游的发展却没有很好地推进。从地域范围来说,成都的电子及软件制造、德阳的重大技术装备、川南的白酒业都又较大的影响范围,一旦很好地开发,对游客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都没有进行有效地整合,企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意识不够,导致景点分散,给游客实现旅游活动带来了不便。工业旅游结构单一、产品单调还表现在不能很好地与传统风景旅游、度假旅游结合发展。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独特。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和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享誉中外,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然而其工业旅游的发展却并不能与其共享客源市场,其原因就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大手笔,不能把工业旅游真正与风景旅游、度假旅游相结合。

三、四川省工业旅游发展重点及思路分析

(一)发展重点

四川省工业旅游资源本身及发展的环境同中东部发达省份来说有一定的差距。要正视这种差距,在现有发展条件有限的背景下,从政策倾斜和策略引导上重点发展一些全国范围来说具有特色优势的工业旅游项目(表2),以树立四川工业旅游的品牌,带动其他工业旅游的全面发展。

(二)纵深化发展思路

1.政府层面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对工业旅游的认知度

四川工业旅游的真正兴起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均衡。全国发展水平较好的几个省市,均成立了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如上海市、常州市、天津市、广东省。这说明政府在积极重视和引导这一新事物的发展,其促进中心的运作有利于整合本地优质的工业旅游资源、做好工业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专题化、主题化、多样化工业旅游线路等。四川省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政府层面的工业旅游发展平台,也没有给力的支持政策或调控政策。因此,四川省应尽快开展工业旅游专项研究,摸清工业旅游的资源概况、发展现状,成立政府层面的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结合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为本省工业旅游的高水平发展创造环境。

2.企业层面树立创新意识,探索工业旅游的新模式

毋庸置疑,工业旅游能带给企业有形的经济收益、无形的广告宣传效益及生态环境倡导效益[1]。四川省具备工业旅游条件的企业一定要在重视工业旅游的同时,积极探索工业旅游的新模式。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借鉴同行经验,对厂区现有的工业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开发面向游客的深度工业旅游产品,如探求游客的游览动机和过程期望,设置新的工业旅游项目,人性化旅游接待和服务实现等;第二、依据旅游经济的市场规律,采取措施促进旅游消费,提高工业旅游的直接经济效益;第三,积极融入政府关于区域旅游、都市旅游、单一景点旅游及行业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使得工业旅游项目不再是一个“孤点”,而是有机地串联在精心设计的旅游线路之上;第四,针对四川大多数工业企业在全国同行业来说规模较小、品牌影响力有限的特点,特别要倡导多个企业之间进行工业旅游的联合开发。

3.重视工业旅游资源和区域其他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通过前面四川省工业旅游的发展重点分析,笔者认为四川省要做好工业旅游,还须考虑如何把工业旅游与省内优势风景旅游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课题:(1)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旅游相互促进研究,如四川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和产量全国第一,中药材饮片产值全国第一,中药材种植基地及加工基地的旅游开发就体现了观光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相结合共创旅游效益的新模式。(2)生态旅游和白酒工业旅游融合研究。受传统酿造技术的影响,许多著名白酒厂家本身坐落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二者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区域旅游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3)川南的煤炭资源开发参观与喀斯特地貌旅游结合研究。川南区煤炭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全省大半,又是喀斯特地貌良好发育区,二者旅游的结合发展对采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4)探讨如何把都市休闲旅游和现代高科技工业旅游相结合。四川休闲文化历史久远,如何在发展工业旅游的同时,让游客同时领略富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文化,对成都这样的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篇4

[关键词] 洛阳 工业旅游 策略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和开发意义

工业旅游是工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是将工业经营场所、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管理经营经验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访问、考察、学习和购买的一种特殊的综合型旅游产品。通过工业旅游,游客可以了解工业生产方式与工艺作等过程,获取科学知识,体验参与乐趣,不但满足了其基本旅游享受,而且满足其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是一种集求知、购物、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如今在英国、美国等旅游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其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9年底,这种旅游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虽然至今不过 六、七年的时间, 但其发展势头较猛、潜力巨大,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工业旅游可取得“三赢” 的效果,对企业来说:一是为工业企业开辟了一条通过收取参观费、住宿费、饮食费等获得额外收入的新“财路”;二是通过接待游客扩大了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如果有直销的产品,还能获得较高的商业利润;三是通过了解游客需求,可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信息,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游客而言,他们通过参加工业旅游加深了对工业产品的全面认识,既丰富了知识、宽阔了视野,也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城市发展来说,工业旅游的发展也对促进城市整个旅游业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条件。

洛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为数不少的旅游景点和许多大型的工业企业,洛阳应充分利用自身特点,积极开发工业旅游并使其同有文物古迹旅游、山水风光旅游相结合,突出综合旅游的优势,丰富旅游产品,增加工业企业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洛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

1.工业旅游资源丰富

洛阳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闻名遐尔的工业城市。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重工业旅游资源基础雄厚。洛阳市区内集中有众多不同门类的、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重工业企业,拖拉机、玻璃、轴承、铜加工、火车机车、美术陶瓷等工业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很多人对其生产制作过程抱有浓厚兴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洛阳市曾发展过工业旅游这个项目,但后来一度沉寂。近几年来,随着大型工业企业的改革发展,洛阳市再度具备了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

2.政府旅游政策支持

近几年来,洛阳市制定了“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依托老工业基地的优势,科学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两强”战略的指引下,洛阳的工业、旅游资源互动,优势互补,陆续推出了洛阳工业旅游项目,目前,洛阳工业旅游已推出了11条精品线路:

(1)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观光线路。已开辟轮式拖拉机、履带拖拉机、压路机、推土机、收割机、柴油机、汽车装配生产线等8个参观景点。(2)洛轴集团观光线路。(3)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观光线。(4)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简称洛矿集团)观光线路。(5)中国南方集团洛阳机车厂观光线路。该线路为全国工农业旅游业示范点,涵盖了中国铁路机车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第一代铁路机车蒸汽机车,到第二代内燃机车,以至第三代电力机车,都清晰地展现在中外旅客面前。(6)洛耐集团观光线路。(7)中国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观光线路。(8)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观光线路。(9)洛阳市工艺美术陶瓷工业总公司观光线路。(10)洛阳栾川潭头金矿观光线。(11)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观光线路。目前,各工业旅游点的门票统一暂定为每人20元。本地居民和学生团队可享受优惠票价,分别为每人15元和10元。

另外,洛阳市近几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旅游业市场蓬勃兴旺,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不仅本地区具有旅游消费的强大市场潜力,洛阳目前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也为吸引外地客源来洛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都为洛阳的工业旅游开发提供了市场保障。

三、洛阳市工业旅游发展对策思考

1.城市政府方面

(1)制定洛阳市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市政府要根据工业企业资源状况、地理位置、洛阳市城市发展规划,尽早制定出洛阳工业旅游发展的蓝图,使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遥相呼应,并为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政府应努力挖掘现有工业企业中的旅游潜力,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股份制企业集团投资兴办旅游业,参与重大旅游设施建设、旅游景区(点)建设及重点旅游项目开发等。鉴于当前洛阳的工业旅游尚处于成长初期, 进行大规模开发的条件还不成熟, 因此,可优先开发一些现有知名企业,重点推出几条工业旅游路线。

(2)搞好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要充分依托现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把工业旅游和文物古迹游、山水风光游资源相结合,搞好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人们外出旅游,常常是多种动机交织在一起,政府旅游部门要及时调整线路,根据客人的需要,巧妙地增加了参观文物古迹、畅游美丽风光的旅游线路。将两者结合,来满足不同游客的心理需求,使游客在工业之旅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也能大饱湖光山色得到另一番收获与享受。

(3)加强政府统一协调能力。在城市经济中,工业旅游作旅游行业的一个新生力量,其产业化发展刚刚起步,仅仅依靠个别企业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实现工业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城市政府在工业旅游尚未形成大气候的情况下,要能高瞻远瞩,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工业企业和旅行社、酒店等相关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在城市文化的共通性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工业旅游的城市品牌,形成工业旅游和城市发展的联动效应,并整体提升城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2.工业企业方面

(1)做好旅游线路设计。企业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发挥自身积极性,根据自身的特色,科学地安排旅游线路。针对的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旅游线路设计,是工业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认真规划游客参观路线,根据本企业生产流程,从原材料到成品的顺序,规划好顾客旅游线路。

(2)逐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在进行具体开发时,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工业旅游参与性较强的优势。旅游者除了可以直接到生产车间参观之外,企业还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直接参与生产的机会,亲自参加可以提高游客的兴致, 使其对旅游过程有一个较深的印象。尽量不要让游客只局限于在旅游通道内,对顾客参与的项目,根据生产现场和设备摆放情况,决定顾客参与的具体工序和操作,其间一定要保证顾客的安全。

(3)搞好旅游商品开发。工业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旅游商品开发,从目前洛阳旅游市场的总体情况看,旅游商品市场相对比较落后,旅游者很难购买到能反映地方特色、做工精美的旅游商品、 旅游纪念品。企业可结合工业部门特色,设计制造带有企业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赠送游客或供其选购,同时可向游客发放企业概况、游览景点介绍等宣传材料,以作纪念和加深游客对本企业的感性认识。

(4)提供旅游综合配套服务。企业在厂房设计时,最好能预留参观走廊,制作车间游览空间,消除设计盲点,避免可能产生的美中不足; 做好厂区环境建设,实施园林绿化。同时各工业景点应设置礼品店、餐饮店、导游服务、接待服务等设施,为游客游览提供便利。针对洛阳市目前普遍存在的停车场小、公共厕所不足的问题,要抓紧解决。力求整个旅游服务向纵深发展。如作为洛阳工业旅游先行军的洛阳一拖集团公司,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工业旅游市场,2000年一拖集团公司成立了一拖(洛阳)旅游商贸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工业旅游开发业务,目前,旅游商贸有限公司共有专职接待人员15人(大专以上学历),兼职接待人员近百人;具有可容纳65人的外宾、贵宾接待室2个,容纳300人的大型会议室1个,容纳15人~80人的中小型会议室4个。经过有关专家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共开发出8条旅游线路和包括参观单位、参观点、沿途道路配置标牌及中英文对照说明词。为了加强接待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定期请专家为他们开展公关礼仪讲座和基础英语口语等方面的培训。

(5)培养一支精干的工业旅游员工队伍。发展工业旅游,关键是旅游人才的培养。在工业旅游中,准备开发工业旅游的企业要做好导游员的选拔培训工作。有专门的讲解员或陪同人员,会使游客的游览更顺利。工业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导游员一方面,要了解整个工厂的历史、现状, 一方面又要具有良好的口才和沟通能力,能深入浅出用简单清楚的语言讲解复杂的工艺,满足游客通过工业旅游增长知识、增加见识的愿望。

(6)与旅游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工业旅游开发中,企业与旅行社是互惠互利、相互依托的关系。旅行社要在线路的开发、宣传与市场的推广、客源的组织方面发挥优势,而企业则可在提供旅游吸引物、商品、纪念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美化环境等方面各施所长。当然,对于二者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也应加以明确,以便减少纠纷,促进合作。

(7)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工业旅游中的问题首先是工业旅游的安全问题,包括游客安全和企业安全两个方面。由于游客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必须对游客讲明安全注意事项,对游客在企业的活动进行全程安全监护,合理确定旅游容量,制定分流预案,防止热点过于集中。同时工业企业还必须要做好安全防范和技术保密等工作。对于企业内部某些核心部位,应严格禁止参观、拍照、录像,以免造成核心技术外泄的不良后果。

(8)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和广度,努力培育工业旅游的客源市场。开发工业旅游的企业也应该充分运用各种公众媒体对工业旅游进行大力度宣传和推介,提高全民工业旅游意识,从而形成发展工业旅游良好的外部氛围。在促销手段上,广告作为一种高度大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成为宣传旅游景点的一种方式。另外,也可组织新闻会,加深旅游者对企业的了解,激发其旅游动机。除这些传统的方式外,还要重视网络的功能,制作工业旅游在网络 “样品”,使旅游者在选定旅游产品之前先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努力培育工业旅游的客源市场,搞好客源市场开发。在正式开发前,必须科学细分市场,找准客源,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方案。从国内市场看, 学生市场是工业旅游产品的主体消费者,这是由工业旅游景点都具有的教育功能决定的。由于现在的学校教育已逐步摆脱单纯理论灌输,强调实践性,要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这个方面说,工业旅游企业可为这些学生提供很好的一个接触社会的实践场所,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多学一些课外知识。在旅游淡季,开发大中学实习基地或辅助教学基地对工业企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洛阳一拖集团,十几年来,已经成为全国大中专院校大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一个重要实习教育基地。几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中专院校都曾选派实习生到一拖实习,有70多个大中专院校的部分专业每年都定期向公司选派实习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一拖集团公司已代培了5万多名实习生。除此之外,作为洛阳市工业旅游示范点,一拖集团公司从1959年开始,每年都接待大批外宾、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到企业参观、访问、考察、学习、洽谈贸易和进行技术交流。除学生市场外,城市白领阶层和中老年人的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因此,应采取措施稳定和巩固工业旅游的这一主要消费者,同时要注重培育家庭市场。

篇5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旅游;东北振兴;辽宁   

    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方式,有着广阔的发展远景,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中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文明。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对于辽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工业遗产与工业遗产旅游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具体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

    工业遗产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是在传统工业区域产业衰退的过程中,基于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目的,在工业遗留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温或了解工业历史和文明,融合相关旅游功能的新的旅游形式。我国学者李蕾蕾认为,工业遗产旅游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为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旅游新形式。简言之,工业遗产旅游就是以工业遗产为核心吸引物的主题旅游活动。

    二、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

    借鉴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辽宁省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理性开发,科学规划项目

    工业遗产旅游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不能一哄而上,应保持头脑清醒,根据自身的条件审时度势地进行开发。首先要综合分析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制定整体规划,对众多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安排.把工业遗产旅游纳入地方旅游的整体规划中去,从组织机构建设、工业遗产普查和认定、规划编制、项目开发、宣传推介等方面提出操作方案,推动工业遗产旅游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突出主题特色,展示遗产文化

    工业遗产旅游不同于文化遗产,关键在于突出其鲜明主题。工业遗产开发不论是采用博物院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还是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特色是旅游经济的生命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就不会产生旅游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只有充分认识和挖掘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内涵,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有“煤都”之称的抚顺,不能因为开发工业旅游就选择建山水景观和宾馆别墅,而恰恰相反,只能选择将“傻大黑粗”的煤炭生产设施作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依托。比如,稍加改造的煤窑小火车、煤雕等都可变成旅游市场上叫座又叫好的产品。  

    (三)导入体验理念,展现工业魅力

    旅游的实质是体验,工业遗产旅游的实质是游客在工业场景中的一次体验活动,一次独特的经历。旅游产品的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可参与性是体验旅游的关键所在;新鲜感、亲切感、满足感是旅游体验的最终目标;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活动的核心驱动力。“三性”、“三感”、“三求”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工业遗产体验旅游的灵魂。因此,在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应该树立体验旅游观念,注重游客的体验过程,通过“三性”。达到“三感”,满足“三求”,为游客营造一次独特而有趣的工业旅游经历,使其在整个游览过程中获得感官和精神上的满足。例如,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可以开展井下挖煤、井下探路、体验矿工生活等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可增设时尚的休闲娱乐项目,充分展现煤矿生产的独特魅力,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异、求乐心理,增强旅游吸引力。

    (四)保持原汁原味,增强现场感受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应当遵循“修旧如旧”的开发原则,对可恢复的标志性遗址、遗迹,要恢复其原貌。保持其原真状态,要收集和记录历史文物、故事、事件等无形工业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增强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感和完整感。辽宁省要开发一批保留原址、原貌特征的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包括保留具有原貌特征的厂房,开辟能够展示工业文明、工业时代的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等。为了让游客参与互动,可以开发一些情景交融的体验式的旅游项目,在尊重工业历史的前提下,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既注重原汁原昧.又注重趣味性、参与性,并将现代科技融入其中,提高工业遗产旅游的品味,使游客在观赏产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工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强大魅力。例如,青岛啤酒企业在专为游客建造的青岛啤酒专业博物馆内,车间设备的设置与工作场景的安排完全再现了历史原貌,形象逼真,让游客赞叹不已。我们可以借鉴青岛啤酒企业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经验,利用工业厂房建立酒吧一条街、商业一条街、购物一条街,还可以把规模比较大的工业基地厂房改建成酒店。

    (五)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质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元素的成功注入是解决辽宁工业遗产旅游现存问题大门的智慧钥匙。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中可突出企业文化,通过渗人“软性”的企业文化使工业遗产旅游贴近普通百姓。在企业内增设相关文化娱乐设施,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将本土企业的文化和科技含量融人到产品的设计当中,能够使游客增加知识,丰富经验,加深体验,提升娱乐,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企业在创造文化价值的同时,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自己的煤文化、钢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工人阶级艰苦创业行为和精神的收集、挖掘、弘扬,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发展历史与现代、怀旧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工业遗产旅游。

    (六)传授科普知识,发挥教育功能

    较强的知识性和教育性是工业遗产旅游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这是其他许多旅游产品难以替代的,结合科教兴国的浓厚氛围和人们特别是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为教育性旅游产品,使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寓教于乐,在传播知识、技能的同时避免枯燥的说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项目设计上,可将现场演示、模型展示、动感体验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亨利钢铁厂原是一个保留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文化景观的着名历史古城,目前已改造成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其中设计了许多儿童可以参与并在废弃的工业设施中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通过故事了解建筑文化和工业生产知识,接受科普教育和品德教育。

    (七)开发旅游商品,塑造企业形象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需要平衡企业和旅游者双方的利益,通过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实现企业预期目标,同时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实现双赢的局面。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重视旅游购物市场的开拓。一方面。企业可把生产的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另外还可将纪念品转化为企业的宣传品,在纪念品上标记企业的标识、图案、文字。例如,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可以将酿酒工艺和品牌形象结合起来,寓传授知识与娱乐购物于一体,既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又提高了老龙口酒的知名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篇6

 

贵州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同时,倾力发展全域大旅游,但协同不足。贵州资源富集,生态良好,是资源能源和初级产品的提供者,但长期来形成的观念阻碍了工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这可能是未把握工业的本质内涵,未厘清工业与旅游业间的关系,对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了解不足所致。

 

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实施现状及工业结构特点

 

近六年来贵州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收入、利润、规模及资产大幅提升,但社会效益略有下降,经营风险有所增加,工业能耗强度下降幅度不大。2015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0亿元,增速保持前3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亏损面为19.3%,减亏7.8%,是全国仅有的三个下降省份之一。2015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700.7亿元,增速比主营业务收入低6.5个百分点、比利润总额低5.8个百分点,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排位靠前形成较大反差。同时,工业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减弱。2015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9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用工3万人,下降3.3%。

 

除此以外,工业内部结构逐渐优化,但重点行业持续低迷。2015年贵州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6.4%。全省煤炭、电力、卷烟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持续低迷,煤炭行业总量被白酒行业赶超,占全省工业经济比重由上年的22.7%下降到19.3%,有效需求不足。贵州PPI自2012年8月以来已连续41个月处于100以下运行,同时,PPI与购进价格之间的“剪刀差”有所扩大,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和生产积极性。

 

全域大旅游井喷的驱动要件

 

制约贵州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旅游吸引物的多样性、独特性及旅游开发资金的充裕性。除了传统旅游资源外,贵州需在旅游吸引物的多样性上积极拓展。

 

发展旅游综合体不失为选择之一。旅游综合体是指以泛旅游资源为依托,休闲旅游功能为导向,通过土地综合开发,集聚旅游服务要素和旅游设施,形成融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购物娱乐、商务会展、商业地产等多功能的服务品质较高的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全域大旅游视角下,能吸引旅游者的因素皆可作为旅游资源打造。

 

旅游综合体具备功能复合性、产业集聚性及项目整合性的特征,各子项目功能互补,空间布局优化组合并紧密联系,形成有机协调的统一整体,能自我更新与调整。从核心吸引物、主导功能、核心产品来看,贵州适宜开发生态休闲型、文化创意型、休闲度假型旅游综合体。

 

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的核心旅游吸引物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生态休闲养生为重点的服务。这种类型的旅游综合体高度依赖生态环境,必须高度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开发强度较低。贵州适合以自然与人文景观作依托,以生态养生和乡村休闲作核心功能的山岳型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环境优势,以休闲、健康、文化、养生、长寿为功能导向,重点建设不同风格的休闲度假养生旅游综合体;发展大健康,大医疗,大养生,大休闲产业;依托“原生态山川人文”品牌,集聚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养生中草药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中草药种植及加工等延伸产业,形成以生态休闲产业为主导、以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为支撑的各具地方特色的,不恶性竞争,不重复建设的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围绕生态养生主题开展休闲娱乐、山地度假、户外运动、康疗养生、休闲居住等配套服务设施开发,提升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打造国内国际著名的休闲、养生旅游聚集区。(吴儒练等,2010)

 

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由民俗及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文化创意予以深度开发,把民俗风情及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旅游化项目化打造或作为核心旅游吸引物建设旅游综合体。

 

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由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的森林、山岳及湖泊为核心吸引物,以会展、餐饮、购物、娱乐为辅助功能,常常配置高端度假酒店、主题酒店以及依区域条件开发的运动休闲及娱乐设施,目标顾客为商务、会议旅游者及高收入家庭。

 

工业与全域大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贵州的部分地区,旅游吸引物相对单一,资源禀赋不高,以农特产品及中草药种植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与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及生态景观相融合作为吸引物来发展全域大旅游,具备一定可能性与可行性。

 

所谓一山一景,山地经济,可以依托特定资源条件发展特色工业旅游项目,应在农特产品及药材种植加工方面下功夫,在大养生与大医药方面挖掘工业元素,以之为核心或辅助旅游吸引物,辅以地方特色的餐饮,休闲娱乐及优良的生态环境,轻工业和旅游业必将融合发展,具备较高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篇7

关键词:城市旅游; 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收稿日期: 2009-08-25; 修订日期: 2009-10-14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中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区域主义的形成与发展》(CXNIGLAS2008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区域管治的尺度重塑及其空间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40601031)

作者简介: 郑焕友(1983-),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007级硕士生。苏勤(1964-),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博导。研究方向:旅游地理、旅游规划与区域经济。钱树伟(1982-),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007级硕士生。

一、 引言

自1984年第一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以来,我国各地的开发区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大量城市综合要素和产业经济活动在开发区内并存聚集,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开发区从单一经济功能的产业园区向具有科、工、贸、商、住、行、娱等综合城市功能的新城区转型的趋势。在此过程中,第三产业成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而其中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业以其产业链较长、容纳就业人口较多的优势将在开发区的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回顾相关文献,关于城市旅游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其中研究视角涉及城市旅游品牌形象[1-5]、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6-9]和城市旅游规划[10-12]等方面的文献相当丰富。而有关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型过程中旅游发展的研究却略显薄弱,有待于展开。

因此,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园区享受与国家级开发区同等的优惠政策,因此可以视为开发区的一种类型),通过探讨园区管委会在促进旅游发展中所采取的措施、园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其它开发区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 研究区域背景与研究方法

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于1994年,地处苏州城市东部,占地288平方公里 。经过近15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正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旅游业由于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拉动效应,已经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新方向。从城市功能的变化来看,随着园区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和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园区内城市户籍人口不断增多(从2001年开始年均增长约2万人,2008年底已达31.5万人(注:相关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统计部门,如无特别说明,下同。))。工业园区已经从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园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城市新区转变。

本研究通过访谈(包括非结构访谈(unstructured interview)、半结构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和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等方法,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制定发展政策的背景和缘由以及各个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在园区转型与旅游发展中的不同立场。访谈对象包括从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到镇的各级地方官员、企业家、当地居民、村干部、城市规划师和专家学者等。通过参与苏州工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调研、座谈和评审,作者对苏州工业园区内各个主要景区(点)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收集到许多第一手资料。此外政府文件和官方统计数据也是重要的数据来源。因此,作者对园区旅游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有了一定认识。

三、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

1.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旅游的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旅游影响较广、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园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完善苏州的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现阶段苏州旅游产品仍然是以“三古一湖”(古典园林、千年古城、江南古镇和太湖风光)传统观光游览为主。根据有关调查,游客认为苏州旅游最具独特优势的是“古典园林著名”(32.22%)、“自然风景优美”(14.85%)、“地方文化深厚”(13.78%)和“名胜古迹丰富”(13.70%)[13]。由此可见,古典园林、自然风景、地方文化和名胜古迹给苏州旅游形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相关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之大。而工业园区可以凭借其现代服务设施健全、商务会议频繁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现代旅游产品而与“三古一湖”的苏州传统旅游产品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苏州的旅游产品体系。第二,园区旅游的发展可以扩展苏州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随着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多,工业园区正转型成为苏州的新城区。“苏州中心城区发展的首要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14],“苏州东部新城区实现成为高新基地、宜居城市”[15],“落实苏州总规,实现模式转型和产业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新城”[16],便是相关规划中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做出的明确定位。这意味着苏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将从“单中心”(古城)变成“双中心”(古城与新城),也将为苏州城市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2.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概况

按照苏州旅游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东方水城”的目标,苏州工业园区正凭借其辖区内独特的水资源――金鸡湖、阳澄湖和独墅湖(三湖),积极发展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业。为了促进园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园区管委会相继编制了《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规划》(2003年)、《阳澄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和《苏州工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年)等诸多旅游规划,提出打造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三湖”旅游板块。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园区管委会更是制定了《苏州工业园区旅游业腾飞计划》,以图推动园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园区管委会还出台了促进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的相关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园区管委会实施了20余项重大工程,以推动园区旅游业的发展(见表1)。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苏州工业园区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园区接待游客总数达到375.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72亿元。2008年园区游客总数达到492.46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8.75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6266.11万美元,在苏州的所有区县中分别列于第一和第二位。工业园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园区的产业调整和功能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亦不可忽视。

四、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1. 旅游品牌形象的市场认知度低

2000年以来,苏州提出在“天堂苏州”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东方水城”的旅游新形象。然而,工业园区的“东方水城”旅游品牌形象短期内较难树立,市场认知度低。苏州工业园区以其辖区内优越的水体旅游资源(三湖)和日益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发展成为苏州新城区)成为苏州建设“东方水城”的重点地区之一,但笔者通过对园区旅游业发展的实地考察,发现工业园区的“东方水城”旅游新形象在短期内较难确立,主要是游客对工业园旅游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比如在“最能代表苏州旅游形象的景区”的调查项目中,名列前10位的依次是拙政园、虎丘、寒山寺、周庄古镇、苏州乐园、太湖、金鸡湖商业广场、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同里古镇和苏州国际会展中心[13],苏州工业园内景区排名靠后。由此可见,因为苏州古城旅游(园林和古迹)的市场认知度太高,出现“旅游形象屏蔽”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旅游的推广。根据对有关旅行社的调查,虽然从长远来看工业园区旅游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园区“东方水城”的旅游品牌形象仍未确立,现阶段很难开展苏州工业园区的旅游业务和设立专门的旅游线路。

2. 旅游服务倾向高端群体

园区旅游服务倾向高端消费群体,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众型消费。这与苏州工业园区是在制造业园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密不可分。根据工业园管委会的统计,园区内企业大多为外商投资企业,仅世界500强企业就有77家。此外,园区集聚了30多家中外著名金融机构、100多家专业商务机构。因此,到工业园区的访客主要以商务谈判和会议展览等商务活动为目的。这些商务人士的到访极大地拉动了高端餐饮、休闲和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以星级酒店为例,园区集中了大量的四、五星级高档酒店,而鲜有中低档酒店。2008年,园区17家旅游酒店中,四星级及以上酒店达15家,而三星级和经济型酒店仅2家。从饭店房价来看,2008年园区平均房价为621.77元/天•间,苏州古城区则平均为391.47元/天•间,园区高出古城区近60%,且大大高于358.17元/天•间的苏州市饭店房价的平均水平。在旅游项目上,园区也倾向于服务高端消费人群,为此兴建有高尔夫球场以及大量的高档休闲会所,以满足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而适合中低端消费群体的项目较少。刚刚建成的李公堤、水巷邻里等特色街区亦主要针对商务人士和高消费群体。

3. 旅游项目收益不理想

地方政府为促进园区旅游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投资收益并不理想。园区管委会仅2007年就投资19.37亿元,修建了重元寺、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和时代广场等9大与旅游相关的项目(见表2)。除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收益较好外,其它项目目前经营困难,很难收回投资。例如,投入1.9亿元建设的重元寺,除免费入寺的前3个月游客众多外,其它时间门可罗雀;而由国有企业开发的现代休闲广场,自2006年开业以来,一直鲜有游客,致使经营户频繁转手,空置率很高。

因此政府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应当审慎选择,并作好市场调查和投资回报分析,使有限的投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同时,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旅游项目选择与建设。

4. 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大量的工业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前景广阔,但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却缺乏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虽然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探索发展工业旅游,设立了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但该项目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从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月平均付费游客接待量和旅游门票收入仅为1415人和4.25万元。因此,该项目更多地是一个“示范”项目,而非旅游项目。

笔者还从调研中了解到,园区企业对参与工业旅游项目态度不积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只专注于产品生产,缺乏寻求将产品与工业旅游项目结合的积极性;二是企业出于投入与效能的考虑,一般对兴建旅游配套设施存有较大顾虑,担心工业旅游不能转化为企业产品的销售平台;三是电子和机械等企业的操作工艺可能会涉及产品机密,企业无法对外开放。这些都增加了开展园区工业旅游的难度。

五、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城市经营力度,积极推广园区旅游新形象

首先,园区管委会应当继续坚持以“东方水城”为园区的旅游形象定位,积极开发建设园区内“三湖”旅游板块,通过策划一系列相应的旅游活动来突出其旅游形象。一般来说,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能够产生较大的轰动效应,引起新闻媒介的广泛关注。因此,苏州工业园区应该加大相关投入力度,力争承办或举办一些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比如,可以邀请中国电影“金鸡奖”主办方将颁奖仪式设在园区的金鸡湖旁,在阳澄湖边举办“养生”(与“阳澄”发音相近)休闲美食节,在独墅湖旁举行“读书”(与独墅谐音)文化节等等,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扩大客源市场。同时,还可以邀请国内外著名明星、学者等人士参与,进一步提高品位,产生轰动效应。

其次,应通过媒体的宣传加大促销力度,顺势引出旅游新形象。通过组合使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对园区的主体形象进行宣传推广。借助园区本身在经济发展上已经拥有的知名度,吸引广大游客的注意,使之对工业园区旅游产生好奇心。同时,要让游客知道苏州工业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开发区”,也是一个新城区,更是一个苏州城市旅游的新景区。

2. 在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环境营造上,关注中低端消费人群

园区现有的旅游产品和环境营造过多地关注高端消费者,从而抬高了中低端消费群体的进入门槛。高端群体的旅游消费固然可以给园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中低端群体却可以带来更多的人气。因此,园区管委会应尽可能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者需求。以餐饮住宿为例,管委会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经济型酒店的投资建设;同时控制高星级酒店规模和数量,最大程度上降低高星级酒店客房空置率,避免恶性竞争。

3. 使企业成为园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积极参与园区旅游开发

苏州工业园的旅游发展在园区管委会的长期主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直缺少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园区管委会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来促进园区旅游企业的发展。第一,由于园区的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旅游景区知名度较低,所以开展苏州工业园区旅游的业务和设立专门的旅游线路对旅行社而言经济风险较大。管委会可以通过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给予资金补贴,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对于园区内生产企业而言,其主要顾虑在于开发旅游项目占用企业资源较多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较低。所以,管委会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于一定时期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对相关企业给予照顾,以提高他们发展工业旅游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评选、奖励十佳工业旅游企业、加大对优秀工业旅游企业的宣传等手段吸引园区内更多企业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

致谢:感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罗小龙副研究员和梁双波博士在本文的调研和撰写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小波,于希贤.昆明世博园规划的主题升华与城市旅游形象[J].旅游学刊,2001(6):61-63.

[2] 孟凡荣,刘继生.CI战略与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塑造[J].人文地理,2003(2):60-64.

[3] 徐菲菲,GU Kai,万绪才,等.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3):93-96.

[4] 李东和,张捷,卢松,等.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81-85.

[5] 乌铁红,张捷,杨效忠,等.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感知差异――以安徽天堂寨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5):1078-1086.

[6] 陶伟,戴光全,吴霞.“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2(4):487-491.4-16.

[7] 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3):82-87.

[8] 杨国良,黄鹭红,刘波,等.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规划师,2008(2):58-62.

[9] 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1):21-26.

[10] 范业正.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J].规划师,2000(6):95-97.

[11] 周尚意,李淑方,张江雪.行为地理与城市旅游线路设计――以苏州一日游线路设计为例.旅游学刊,2002(5):66-70.

[12] 崔凤军.关于城市旅游规划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4(11):9-11.

[1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Z].2008.

[1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Z].2004.

[1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Z].2007.

[1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苏州东部新城)分区规划(2008-2020)[Z].2008.

[17] 苏州旅游局.2008苏州旅游业年度报告[Z].http:∥/ 1236571939.swf,2009,2.

[18] 苏州旅游局.2008苏州旅游年度数据汇总[Z].http:∥/1234328802.swf,2009,2.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evelopment

Zones: A Case Study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ZHENG Huanyou, SU Qin, QIAN Shuwei

(College of National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篇8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一)凡在温泉度假区和旅游景区规划范围内的旅游项目用地,参照同区域工业用地价格评估挂牌出让。

(二)进一步降低旅游企业建设经营成本。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与经营期间的各项规费收取按照县委〔2009〕10号文件相关内容执行。即对涉及旅游企业的房产评估费、土地评估费、防雷设施技术评价、防雷检测、电磁环境检测评估、雷击风险评估等6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基准价下调50%;县国土资源部门的地籍测绘费、水务部门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建设规划部门的定线放样测绘费、房产交易手续费等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暂按规定减半征收;白蚁预防费按1.5元/m2收取。(本条意见自发文之日起试行一年)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三)增加旅游发展政策扶持资金。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800万元,其中旅游市场促销经费不少于300万元,其它用于全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项目引进、旅游服务品牌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旅游企业节能技改等方面的政策性奖补。

(四)对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新办的旅游企业,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并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的旅游项目,按时竣工投入运营后给予30万元的奖励。

(五)被评为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分别给予80万元、30万元的奖励。被评为国家5A、4A、3A景区的,分别予以8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被评定为五星、四星、三星级酒店的,分别予以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星级宾馆饭店首次被评定为绿色饭店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

(六)引进全球酒店集团100强(酒店业权威杂志《HOTELS》公布的年度排名为准)与中国饭店业最具规模的30家饭店管理公司(集团)(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公布的年度排名为准)且管理期满3年以上的高星级酒店,每家一次性奖励30万元。引进旅游行业高级管理人才,在我县连续工作满5年以上并担任3A级景区、三星级酒店总经理,4A、5A级景区、四、五星级酒店副总经理以上职务,给予企业一次性人才引进奖励,硕士生奖励2万元,博士生奖励5万元。

(七)凡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电视、报纸、网站)作*旅游形象宣传,年度宣传经费超过100万元的给予10%的奖励,奖励最高额度以50万元为限。

(八)被评为年度优秀旅游企业的,省级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星级宾馆饭店和旅行社首次进入全国百强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进入全省五十强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

(九)创建旅游强镇(街道、乡)通过验收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创建旅游特色村通过验收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

篇9

为加强全县旅游业开发建设,有效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推动全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发〔*〕148号)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济发〔*〕19号)、市政府《关于印发〈济宁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发〔2009〕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支持旅游项目建设

1、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成片开发旅游景区。有实力的大企业,经县政府批准,可取得旅游景区(点)经营权,实行限期、定量投入,按统一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旅游景区经营权有偿转让费,除因旅游开发造成的移民搬迁补偿费外,经县政府批准可分期交纳。旅游景区经营权有偿转让按规定进行市场公开交易。

2、新建、扩建AAA级以上景区和四星级以上饭店且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可按建设规划,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分期办理供地,其土地出让金除用于征地拆迁成本补偿的部分外,经县政府批准可分期交纳,也可作为政府投资用于景区核心项目、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大型演艺场所等重点项目建设,并明确界定为国有产权。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以上项目也可以采用依法租用国有土地的方式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水面半年未开发建设的,收取土地闲置费或占用国有资源的有关费用;一年未开发建设的,收回土地或水面;三年内未正常营业或五年未达到等级标准的,按规定补足土地出让金。

二、实施旅游企业税费优惠

3、对涉及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和旅游商品产销等旅游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收费标准有上下限幅度规定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费。旅游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与普通工业企业实行同等价格。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在中国境内旅游的,以收取的全部旅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

4、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究开发经认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三、加大财政扶持和奖励力度

5、县政府计划继续投入1亿元作为旅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其中,20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引导资金。

6、对当年获得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给予20万元奖励;对获得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村的给予10万元奖励。

对当年在市级以上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旅游宣传促销,费用在100万元以上的,给予10万元奖励;费用在1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的,给予5万元奖励。

凡在我县投资建设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星级宾馆、星级饭店)等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并经县政府批准,手续齐全,且当年投资形成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给予当年形成的固定资产值5%奖励;当年投资形成固定资产2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给予当年形成的固定资产值7%的奖励;当年投资形成固定资产3000万元以上的,给予当年形成的固定资产值10%的奖励。投资豪华游船,经县政府批准,依法从事旅游经营,单体价格在300万元以上且从事经营一年以上的,给予10%的奖励(不包括内部配置,同一艘游船在县域内只能享受一次奖励)。

以上项目的奖励,由县旅游局会同发改、审计、财政等部门共同核定后,报县政府批准奖励。授奖项目必须账簿齐全,会计资料真实,否则不予奖励。

奖励项目不包括县级以上(含县级)财政投资的项目。同一项目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奖励政策的,只享受最高奖励,不重复计奖。

7、对旅行社进行奖励。

对组团来*县旅游的县外旅行社奖励。对一次性组织200人以上来*县境内景区游览,在*县境内驻留1晚上以上,且由本县旅行社接待,在*县境内旅游星级接待单位消费的,奖励组团旅行社0.5万元。对组团来*县境内景区游览人数低于上述标准但达到上述标准人数一半以上的,在*县境内驻留1晚上以上,且由本县旅行社接待、在*县境内旅游星级接待单位消费的,奖励组团旅行社0.2万元。

对组团到本县且年终送客达1000人以上,旅游团队由本县旅行社接待,入住旅游星级饭店,在*境内驻留一个晚上的县外旅行社,年终一次性奖励0.5万元。

对本县旅行社的奖励。当年营业收入200万元(含200万元)以上的本县旅行社,且营业收入比上年度增长10%以上的给予0.5万元奖励。对全年承接团队达到3000人以上的本县旅行社年终一次性奖励1万元。

以上对旅行社的奖励由县旅游局、财政局参照市政府《关于印发〈济宁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政发〔2009〕7号)制定具体办法。

8、凡自主研发旅游纪念品,当年获得省级以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单位和个人,我县再给予同等数额的奖励。

以上奖励资金从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9、强化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继续强化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做好全县旅游工作的指导、组织、协调。

篇10

一、提高认识,明确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十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紧紧抓住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以全区“1235”发展战略为总纲,围绕建设“**最美丽城市”的工作要求,以乡村旅游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旅游镇村建设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示范带动,逐步构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二)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历史文化,在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培育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和优秀乡村旅游示范点,全面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加强引导,示范带动。抢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休闲旅游纳入全区正在实施的“三大战略、五项工作重点”的历史机遇,以规划标准引导,以项目建设带动,以典型示范引领,以宣传促销造势,努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旅游消费水平,狠抓重点、突出特色、扶持龙头、创造品牌,指导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市场导向,逐步推进。根据客源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建设有强大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精品,在保证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安全、周到的服务体系,使游客愉快、满足和享受。在产品建设中强调环保性、持续性和安全性。

5.“农”字当头,服务“三农”。加强协调、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强领导,明确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区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特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和促销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

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兼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明确责任

各相关部门要制订相应工作方案,既要分工负责,又要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以镇、街为单位,各相关部门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农村基层组织、旅游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区政府办公室:要切实做好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区旅游局:要切实担负起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职责,抓好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

区发改委:要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区国土房管局:要积极支持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搞好土地流转。

区建委:要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有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

区规划局:要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审批工作。

区交通局:要按照乡村旅游环线建设的需要,积极推进与环线建设相关的旅游交通项目的计划安排和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加强环线公路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提高公路等级和质量,重点推进**镇**村至**镇**村公路、**镇至国道212线路段、**

区水务局:要根据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统筹解决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农业灌溉和人饮工程问题。

区农业局、区农办: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负责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努力促进“三农”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实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把高质、优效、高产的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之中,集中人力、物力、科技大力发展以“赏农家景、观农家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事、采农家果、玩农家乐、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区文广新局:要积极做好乡村旅游特色文化的挖掘、开发指导和文物保护协调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开展地域文化综合研究,挖掘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等,包括巴濮部落及后裔的生活方式、婚丧习俗、节庆活动、音乐舞蹈、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因素,注重特色文化建设,科学编制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区林业局:要抓住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周期延长的机遇和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打造“森林城市”、“最美丽的城市”的机遇,根据乡村旅游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林工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相关镇街:一是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要按照旅游“六要素”配套的要求,坚持“一镇一品”的原则,编制本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准确定位,理清思路;三是要依托场镇、景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以及国道省道交通干线优势,面向市场,打造精品;四是要按照设施配套,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景观独特,服务到位的要求,充分挖掘民俗民风、田园风光、历史文化特色,注入文化灵魂,切实搞好乡村旅游开发。

三、突出重点,努力推进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一)编制规划

根据《鲜花盛开的村庄—**区乡村旅游总体策划》要求,立足资源优势,由区旅游局牵头,相关镇街人民政府配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确保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规范有序。

(二)20**—2009年工作重点

**镇

1.凭借**航电枢纽、**老街和陶行知纪念馆等特色旅游资源禀赋,依托计划实施的**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园区建设,编制乡村旅游开发实施规划,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力争将**片区打造成为我区融“古镇休闲、大坝观光、素质教育体验、生态农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2.依托滨水资源优势,打造1家鱼美食餐馆。

3.开发1—2种乡村旅游商品。

**镇

1.完成**龙潭村至**镇江北村公路建设。

2.依托丰富桃李资源和自然风光,策划包装1至2个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将**打造成为我区赏花、采果、农事体验的新型旅游社区。

3.改造现有农业合作社和农村房舍,打造5到10家农家乐。

4.完善主会场及区内道路、标识等基础配套设施,积极筹备2009年桃李赏花、采果节。

5.开发1—2种乡村旅游商品。

6.完成保合街道至关口盐三路公路硬化。

**镇

1.依托**场镇及新农村建设,围绕锅盖山和龙家湾石林等旅游资源,策划旅游招商项目,积极对外招商。

2.开发1-2家农家乐。

3.深入挖掘白橙糖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的特色乡村旅游商品。

4.在**村建300亩荷塘。

**

**街道

1.结合**及半岛开发,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2.按照“近郊依城、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辖区,特别是整合思居片区乡村旅游资源,优化环境,提升素质,实现产业升级。

3.依托**城景区及思居片区乡村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打造以“花卉苗木”和“滨水”资源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

4.创建1—2家星级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