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工业旅游范文

时间:2024-03-25 18:0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工业旅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色工业旅游

篇1

关键词:成都; 特色旅游; 成功; 旅游产业;启示

从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要想取得业绩的持续增长,就要在旅游特色上下功夫,或者是以风景取胜或者是以特色取胜。在这一点上,成都的特色旅游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成都的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主要是城市的特色景点和巴蜀文化,虽然没有奇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但是独特的城市景点却给游客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由此可见,旅游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城市的定位,只有用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去吸引游客,才能保证旅游产业取得持续快速的增长。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成都的特色旅游进行深入的了解。

一、成都特色旅游的特点分析

通过了解发现,成都特色旅游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都的锦里代表了当地对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万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通过对这一古迹的挖掘和重建,突出了成都的文化特色。

(二)成都的宽窄巷子代表了当地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十分到位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这一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反映了当地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十分到位。

(三)成都悠闲的生活成为了当地旅游发展的一大名片

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城市的文化氛围是重要的旅游元素,同时也是城市的名片之一。成都既是巴蜀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结合的成功范例,凡是到过成都旅游的游客,都会对成都悠闲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印象。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也将悠闲的生活当作了当地旅游发展的主要名片。

二、成都特色旅游的成功对旅游产业的启示

从成都特色旅游取得的成功来看,旅游产业要想取得持续健康的增长,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对城市的文明古迹进一步发掘重建,增加旅游卖点

任何一座城市中,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文明古迹。要想开发城市的旅游产业,就要对城市的文明古迹进行全面的发掘和整理,并对有价值的古迹进行修葺和重建,做到以景点吸引游客,以文明古迹和古代文化来吸引游客,提高城市旅游产业的整体品质,完善旅游硬件设施,增加旅游的卖点,达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二)要利用好城市的文化特点,做到多元文化的融合

在我国的城市中,都有城市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特点,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要对城市的文化特点进行正确把握,要围绕着城市的文化特点构建旅游事业的发展形式,并努力实现城市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城市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有力卖点。

(三)要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活氛围,给游客以深刻的印象

以成都为例,其悠闲的生活氛围和生活方式为国人所了解,许多人甚至为了体验一下这种独特的生活氛围而特意去成都旅游。这就说明了成都在构建城市生活氛围和形成城市生活方式的时候,注重了独特性。所以,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活氛围,以此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全面提高城市旅游产业的特色。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成都特色旅游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给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此,在开发城市旅游产业的时候,我们必须注重构建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和独特的城市景点资源,打造特色化的旅游环境,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敏;旅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韦小良;新加坡会展业成功战略的探讨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3]甘露;新加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其消解原因分析 [J];亚太经济;2004年03期.

篇2

【关键词】工业旅游;开发;对策;设计

旅游业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大力推进我国旅游与工业等产业和行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趋势。工业旅游是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将现代工业的巨大魅力整合到旅游诸多要素中,让游客通过零距离的参观工业生产过程,来满足其求知、购物和观光的旅游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秦皇岛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研究秦皇岛工业旅游发展策略,并对秦皇岛工业旅游线路产品进行全新设计和开发。

一、秦皇岛工业和旅游业发展概况

秦皇岛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处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的衔接位置,是环渤海经济圈著名的滨海旅游接待城市。2011年,秦皇岛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1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是秦皇岛常住户籍人口的7倍;接待海外游客26.44万人次,同比增长9.1%;景点门票收入43431万元,旅游总收入172.84亿元,旅游产业占秦皇岛国内生产总值的16.24%,是秦皇岛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09年11月,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首次将“旅游立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基本战略,力争通过5至10年的时间,将秦皇岛打造为“中国北方最大滨海休闲度假基地,国内最佳、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在工业发展方面,秦皇岛作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五大特色工业体系格局:即以玻璃、水泥、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建材加工与生产工业体系;以钢铁、铝材加工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工业体系;以农用复合肥生产与销售为主的化工业体系;以汽车轮毂、铁路道岔、钢结构和电子机电产品为主的机电产业体系;以食品加工、啤酒、葡萄酒酿造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体系。秦皇岛辖区内有为数众多知名企业集团,有被称为“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的秦皇岛港,被誉为“中国玻璃行业摇篮”的秦皇岛耀华玻璃集团,“亚洲最大汽车轮毂生产基地”中信戴卡汽车轮毂公司,还有享誉国内外的华夏长城葡萄酒、金海粮油、秦皇正大食品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秦皇岛五大工业体系的形成,为全面实施旅游立市战略,促进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工业旅游资源,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二、秦皇岛工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数量众多,北戴河海滨和山海关古城都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区,但在工业旅游的发展方面依然比较薄弱,工业旅游景区的数量较少,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工业旅游的开发重视不足

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新兴分支,多数企业对工业旅游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落后,理解不深,成为影响现阶段工业旅游开发的最大劣势。工业旅游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很多的工业企业管理者都没有接触过,更极少有人主动去了解和思考工业旅游开发给企业带来的益处,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工业旅游投入大、回报低的认识误区上,不愿意花精力和心思去组织旅游者进厂参观和游览。

(二)工业旅游景区数量较少

根据秦皇岛旅游局2011年公布的数据,秦皇岛共有挂牌景区46家,属于工业旅游范畴的仅有华夏长城葡萄工业园区和朗格斯酒庄2个景区,从数量上看,仅占秦皇岛所有景区比重的4%(见图1),且行业集中度较高,都属于葡萄酒的酿造企业。

图1 秦皇岛工业旅游景区占总数比例图

(三)工业旅游开发水平较低

秦皇岛现有2家工业旅游景区规模依然较小,经济效益不明显,远不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品牌效应尚不明显。在工业旅游发展的水平上看,现有46家景区中,通过国家旅游局认定的A级景区有21家,工业旅游景区仅华夏长城葡萄工业园区1家,占A级景区数量的5%(见图2),工业旅游景区发展水平偏低。

图2 秦皇岛A级工业旅游景区占总数比例图

三、秦皇岛工业旅游开发对策分析

针对秦皇岛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本着资源互补、就近游览、以线代点、点线结合的原则来整合现有工业旅游资源,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等因素,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

(一)科学决策,规划先行

秦皇岛工业旅游的发展目前还处于零散状态,缺乏全市的统一协调和布局,为了更加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可以借鉴青岛和烟台的工业旅游开发策略,由秦皇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来协调工业旅游的全面开发,定期组织相关研讨会,邀请学术界、旅游行业和工业企业共同研究和制订秦皇岛工业旅游的发展规划,协调工业企业与酒店、旅行社、工业主管部门的关系。在加大工业旅游开发力度的同时,重视对工业旅游线路产品的宣传工作,制订优惠政策来鼓励工业企业开发自身资源,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工业旅游产品的营销与策划工作,通过全市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带动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通过工业旅游产品的运作,来扩大工业企业的知名度,完善现有旅游产品结构,延长旅游旺季周期,增加旅游收入,提高工业企业和旅游产业的双重效益。

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 鄂西 特色经济

一、循环经济与特色经济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体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持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特色经济是一个区域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原则,通过竞争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经济结构。特色经济的构成要素是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特色产品。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以公平竞争为生命线,而区域经济发展又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因此,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原则和市场原则,通过竞争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是相对于特色经济而言的,是在鄂西地区依据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在竞争中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

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特色资源的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个地区特色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一个地区特色资源开发与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是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于资源环境依赖性与主要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等固有特性和发展要求。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体系构建的基础分析

根据鄂西不同市州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及资源禀赋,我们选取了若干指标,经过对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将鄂西8个州市划分为如下三个圈域:即第一圈域为“宜昌襄樊”圈域,包括宜昌、襄樊2市;第二圈域为“荆荆十随”圈域,包括荆门、荆州、十堰、随州这4个市;第三圈域为“恩施神农架”圈域。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不同圈域特色经济优势分析

“宜昌襄樊”圈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川鄂湘三省交汇点。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地处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历来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宜昌市共有景点350多处,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地、融现代化和文化历史于一炉的旅游城市。襄樊市共有各类名胜古迹和景点70余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3个,是一个同时具备旅游资源丰富性与独特性的旅游大市。三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宜昌是

“荆荆十随”圈域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环境友好程度不高,工业发展水平跟宜昌、襄樊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圈域内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上,资源消耗大、环境友好程度不高,离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是旅游及相关产业体制障碍突出,圈域内产品路线各自为政,市场集中度不足。三是旅游业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如随州、谷城和神农架都有炎帝神农旅游资源,但缺 乏一定的整合,难以形成品牌。

“恩施神农架”圈层内基础设施、工业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底子都较为薄弱,圈域内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及生态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还面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业带动效应不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

三、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鄂西特色经济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资源节约引导机制

为了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循环经济体系,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建立自然资源节约机制。自然资源的节约主要表现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节约资源,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原材料的消耗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因此,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统称自然资源的节约。

(二)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环境质量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建立资源耗费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将环境保护与治理结合起来。制定环保法规,建立法律机制,用环保法规规范环保行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税收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和相应税率收取环保税,以此收入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建立行政审批机制,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开办;建立行政监督机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荐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三)建立生产活动影响的评估机制

建立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机制,以便配和调节这种影响。对于每一项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要组织相关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评估,依靠专家进行决策,以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改变为人类目标服务:对社会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要组织相关社会科学家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发挥它们对社会生态的积极影响,限制对社会生态的消极影响。

(四)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资金支持。把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要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杠杆的调节,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着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模式

基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已形成的经济发展水平,整合其工、农业和文化资源,借助于旅游产业发展平台,致力构建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增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务实工业基础,探索生态工业模式

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为主线,以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形成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再到全社会的物质能量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工业。把废物综合利用与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结合起来,把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解决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规划建设主导。形成污水、固废、废气资源化综合利用三大循环系统,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和配置。逐步建立鄂西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二)以原有农业为依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将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农业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探索适合鄂西自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区域生态农业特色。目前,鄂西地区形成了以柑橘等为特色的水果产业、以草食动物为特色的畜牧产业、以库区特种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业、以无公害反季节为特色的蔬菜产业、以优质绿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和以乌红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把这些特色产业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量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产业农庄,将达到双向促进的效果。

篇4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这一战略目标,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优质、物产丰富、区位优越、品牌响亮六大优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突出科学发展的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新型工业示范、景区景点示范、特色村镇示范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到**年,力争实现GDP469亿元,年均增长13.9%;人均GDP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50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财政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60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创汇3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44.6:4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

到**年,力争实现GDP740亿元,年均增长13.3%;财政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年均增长14.7%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400亿元,年均增长15.4%,其中创汇5.7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9:44.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0%。

(三)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为总揽,以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为两翼,以平安和谐为保障,重点把握以下五条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重视人的地位作用、利益权利、价值尊严、生命发展,走和谐文明的发展道路。(3)坚持发挥优势的原则。充分发挥**六大优势,抢抓机遇,错位发展,提速增效,努力实现争先进位。(4)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示范领域,实现重点突破。(5)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统筹抓好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领域、建设要求和具体任务

(一)建设科学发展的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

发展目标:争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确保服务业占GDP比重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到**年,服务业增加值达217亿元,年均增长13%;服务业从业人员35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40%以上。到**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63亿元,年均增长1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达50%以上。

建设要求:以积极争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扩大生产服务业与发展完善生活服务业、提升城市服务业与拓展丰富农村服务业紧密结合,加快结构调整,增加投入支持,尽快走出一条符合**发展实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改革发展之路。

具体任务:加快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实施以**风景区为龙头的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突出山、江、湖、城、街、点、村等重要节点建设,重点实施总投资405亿元的92个旅游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西大门综合开发、新安江延伸综合开发、太平湖旅游度假区、歙县城区“百亿”工程改造、中法乡村旅游合作项目、东**旅游度假区、屯溪老街保护开发等重大项目,全面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节庆赛事、商务会议等旅游新型业态,积极打造雨润高尔夫高端休闲、乡村徽文化体验、环太平湖休闲度假等3-5个特色旅游功能区,推动旅游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重点实施总投资53亿元的文化产业精品重大项目25个。认真抓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组织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强力推进徽文化长廊建设和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以广告、软件、动漫、设计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形成3-5个具有规模优势,集研发、投资、制作和培训功能为一体的创意产业集群,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创新能力,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铁路枢纽、高速公路和机场,以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海宁国际物流园区、永佳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积极谋划**现代物流产业园、**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铁路站前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鼓励和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物流资源,改造传统物流,发展电子商务,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效率和运作质量,培育3-5个交易主体组织化、组织方式现代化、交易商品标准化的大型批发市场和5-10家规模化物流企业。

(二)建设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示范

发展目标:到**年,全市规上企业数达600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9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以上,打造2个百亿元产值产业,3个50亿元产值产业。到**年,全市规上企业数达800户以上,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85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2%。

建设要求:以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为载体,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推进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加快构建一批优势显、体系全、规模大、品牌响的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示范企业。

具体任务:加速经济园区建设发展。以特色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存量扩张与增量引进相结合,全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突出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新型印刷包装、新型旅游产品、新型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丝绸服装等产业,近期重点抓好181个总投资66亿元的在建工业招商项目和83个总投资27亿元的新签项目建设。按照“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中、同类产业和相关产业向工业园区内的功能专业区集中”的要求,认真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以**市循环经济园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到**年,建成园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园区累计完成投资达200亿元以上。

加快工业技改创新步伐。认真落实国家、省产业振兴规划,瞄准国家产业导向,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积极谋划和编制储备一批优势产业发展项目,力争国家、省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紧盯行业发展前沿,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力度,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加大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大力推进省“百千工程”146项总投资71.4亿元重大技改项目和61项总投资11.4亿元技术创新项目建设,3年内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00亿元以上。

加强优势产业培育指导。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聚。不断加大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和推动企业上市发展,努力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近期重点做大做强**永佳(集团)有限公司、**兴乐铜业有限公司、**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嵊峰针织有限公司等40户骨干企业,使之成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工业示范企业。

(三)建设科学发展的景区景点示范

发展目标:到**年,全市旅游接待总量3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入境游客120万人次,入境游客继续保持全省60%以上份额;4A以上景区达24个,其中5A景区1-2个。到**年,全市旅游接待量4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入境游客170万人次;4A以上景区达29个,其中5A景区3-5个。

建设要求: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由景区带动型向景区、城市双带动型转变,由单纯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等复合型转变,由旅游、文化、生态相对独立成长型向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型转变,由偏重资源供给型向资源、市场结合型转变,由徽文化单一型向徽文化与佛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海派文化”叠加联动型转变,重点抓好精品景区景点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整体营销、旅游新型业态打造、文旅深度结合、旅游商品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区域联动、旅游发展环境优化、旅游对外开放、旅游信息化、旅游人才培养等十二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旅游经济超常规发展,突破性增长。

具体任务:加快景点景区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强**风景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通过注入科技因素、挖掘文化内涵、加强资本运作、发挥品牌效应,实现山上山下互动发展,努力把**风景区打造成世界一流精品景区。同时,积极推进西递、宏村、呈坎、潜口、唐模、棠樾、雄村、东**、屯溪老街、徽州古城、齐云山、牯牛降等重要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加快18个4A级景区改造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突出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村、农家乐示范户开发建设,到**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00亿元,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村达200个,“农家乐”接待户达2000户。

切实抓好旅游市场营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上下联动、市场运作”,全力实施旅游“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加强与境内外主流媒体合作,通过媒体策划、网络宣传、重大活动等形式,深化**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精心打造一批知名旅游品牌,包装推出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巩固拓展一批大型节庆赛事。加强与周边旅游城市合作,打造3-5个全国百强旅行社,在旅游区域联动上寻求新突破。

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抓好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旅游综合执法,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改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停车、标识、咨讯、应急、救援系统,构建完善的旅游营销、服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抓好以屯溪老街“徽商诚信街”为龙头的诚信建设活动,打响“诚信经营”、“诚心服务”的新徽商品牌。

(四)建设科学发展的特色村镇示范

发展目标:到**年,全市特色乡镇增加到50个,全市50%的村达到新农村建设市级“十有”标准,初步建立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农业增加值达43亿元,年均增长3.4%。到**年,全市特色乡镇增加到80个,全市80%的村达到新农村建设市级“十有”标准,基本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全市农业增加值达51亿元,年均增长3.4%。

建设要求:以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全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积极培育特色乡镇,加快建设新农村“十有”达标村,带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任务:着力实施“八个一批”和“1122”计划。近期实施重大项目56个,完成投资77.6亿元,加快建设一批示范村,做大一批特色生产基地,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农村基础设施,打响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抓好一批农村民生工程,打造一批新型农村要素市场,力争到**年,培植10大产业基地,培育10大龙头企业,争创20个知名品牌,争上20个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

积极推进特色镇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乡镇的产业特色和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工业带动、资源开发、商贸流通、旅游度假等特色突出、各具优势、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体。重点抓好以汤口镇、西递镇、宏村镇等为代表的旅游经济型,以北岸镇、奕棋镇、金字牌镇等为代表的工业经济型和以闪里镇、五城镇、耿城镇等为代表的商贸综合型等20个特色镇建设,不断增强特色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培育更多的特色乡镇,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建设体系。

加快重点示范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市级“十有”标准,围绕发展农产品基地、乡村旅游、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快100个重点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文化生态村、种养专业村、加工贸易村。注重发挥重点示范村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区县和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示范区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具体工作由市发改委承担。建立科学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全面优化环境,形成齐抓共管氛围。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民工程。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都要以科学发展为己任,强化机关效能和制度体系建设,围绕项目建设,抓服务,提效率,强管理,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努力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篇5

[关键词]扶贫开发 铜仁 产业结构优化

目前铜仁仍属于贵州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是贵州省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全市共有70.11万贫困人口,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5个重点贫困乡镇,1781个重点贫困村,分别占县、乡、村总数的70%、74%和60.5%,贫困发生率为21.9%,比全国高出18.3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铜仁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扶贫开发任务。

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是铜仁与贵州省其他地区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的原因,也是铜仁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铜仁产业结构表现为“农业独大、工业断腿、三产滞后”的发展特点,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93:27.93:43.14,与贵州省12.74:40.93:46.33的比例相比,一产比重高于全省16.19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1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3.19个百分点。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铜仁确立了“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并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扶贫的重点是抓产业工程,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业产业化扶贫、旅游产业化扶贫。因此,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是铜仁实现扶贫开发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铜仁是一个农业大区,地处乌江下游,地形较平坦,土层较厚,地下水埋藏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89%,但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农村居民有近30万人。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铜仁应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0%以上的目标。

1. 注重科学规划特色农业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重点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色优势产品并形成一定规模。根据铜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区域布局,应重点对中药材、野猪养殖、花生种植、果蔬生产、冷水鱼养殖等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通过整合涉农部门资源,在基础设施和项目投资上向这些产业倾斜,推动当地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按照具体规划,铜仁要在特色优势种植业上,大力发展100万亩茶、100万亩竹、100万亩油茶、100万担烤烟、100万亩生态商品蔬菜、50万亩木本中药材、30万亩花生产业。在特色优势养殖业上,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强野猪、大鲵、山鸡、竹鼠等特种养殖业基地建设。

2.重视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铜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2011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70家,达到农产品加工企业218个,建成德江亿源、印江鑫源两个年产值1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当前铜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重点是加快对茶叶加工企业的引入。印江、石阡、松桃、沿河、德江、思南、江口等县紧紧抓住该区茶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1年,印江在全县13个乡镇新建了无性系茶园5万多亩,并通过政府扶持、吸纳民间资本、招商引资等方式组建了印江净团、银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0多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逐步向“公司+基地+农户”现代产业化的联结方式转变。松桃的正大乡引进6家茶叶加工企业,茶叶总产值达1769万元,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

3. 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服务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铜仁目前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协会等。到2011年末,铜仁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199个,比上年增加292个;专业合作社达到498家,新增197家;入社农户3.7万户,比上年增长144%,带动农户数18.9万户,比上年增长49%。其中,思南县的440户农民自发组成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2010年实现利润16.3万元,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示范专业合作社。坚持农民自愿原则,铜仁应重点加强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地建设、市场营销、与农户的联结机制建设,使当地农户与龙头企业或中介经济组织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部分的30%左右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铜仁与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在工业。2010年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铜仁加快了新型工业的发展,既注重传统工业的改造和提升,又积极引进新型工业项目扩大工业总量。2020年铜仁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需要继续加快新型工业的发展。

1. 加快发展能源工业,推动原材料工业转型

铜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储量较大的有汞矿、锰矿、钒矿、铝矿、煤矿、铁矿、磷矿等。境内水力资源丰富,加上乌江干流梯级水力资源,理论水能储量达203.74万千瓦,可开发量达584.3千瓦,人均可开发值达430瓦,均超过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因此,围绕建成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能源基地的目标,在加快乌江思林、沙陀水电站建设的同时,争取大龙火电厂二期工程和核电项目的立项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区发电总装机达到450万千瓦时,煤炭产能突破200万吨,实现能源产业产值100亿元。另一方面,铜仁的锰、钒、铝等原材料加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是长期支撑当地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在加快这些传统优势原材料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重组的同时,大力发展锰锂动力电池、锰铝合金等新能源、新材料和低汞触媒、钒触媒等精细化工产业,改变其工业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状况。

2.发展以农产品为重点的特色加工业

铜仁土地广阔而富饶,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宜于种养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条件,被国家发改委营养健康产业发展中心确定为国家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39.4%,比上年提升5.4个百分点。铜仁特色农产品有生态茶、竹、油茶、烤烟、中药材等。根据全市的特色农业规划,重点加快特色食品加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茶叶和中药材精深加工等产业,力争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以上。

3. 加快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

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条件,铜仁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互动合作。优先在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合理选择产业承接方向,重点承接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把铜仁建成贵州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接配套区,推动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纺织轻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使新型优势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2011年铜仁坚持“建园区、引项目、抓调度”三措并举,引进落地产业项目172个,完成投资66.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5亿元。

三、积极融入“大武陵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铜仁位于黔东北武陵山区,是武陵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优质、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概括浓缩为“一山(梵净山)两江(乌江、锦江)四文化(佛教、生态、民族民间和红色文化)”。将铜仁文化旅游纳入“大武陵”文化旅游圈范畴进行科学统筹,可以发挥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1. 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面对构建国家战略层面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机遇,铜仁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应加强与“大武陵”其他地区的交流协作,积极把区内文化旅游与“大武陵”其他地区一同宣传推介,实现旅游资源、信息和市场的共享,实现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互补,使本土旅游真正融入“大武陵”文化旅游圈。松桃和沿河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松桃地处湘、渝、黔三省交界,该县积极借助凤凰古城、张家界风景名胜区、重庆大都市、三峡旅游区等边界景区的旅游辐射,成为了张家界、凤凰古城至梵净山至三峡风景区的黄金旅游开发区及黔东旅游重点开发的民族风情旅游区。沿河积极对接重庆,构建“大武陵山”旅游格局,以重庆交旅集团游轮公司游轮航线进入乌江山峡景区为突破口,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通了沿河一龚滩一彭水游船线路。

2. 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发展旅游产品加工业

为推动该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铜仁提出“积极构建铜仁市文化产业中心,打造梵净山和乌江两个产业园区,依托铜仁龙舟基地、玉屏箫笛基地、松桃绝技绝活基地、思南花灯基地和德江傩戏基地五个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重点发展100个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思路。为此,铜仁首先应扎实推进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梵净山、石阡温泉、思南石林、乌江山峡等景区开发与建设,扎实推进5A级景区、4A级景区、3A级景区及一般性特色景区景点创建工作,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另一方面,注重用文化元素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加快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融入当地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研发生产一系列蕴涵地方文化的旅游产品,重点开发梵净山紫袍玉带石工艺品,玉屏箫笛,松桃苗族银饰和服饰、思南斗笠、竹器、藤器编制品和用物仿制品等。

3. 充分做好节会活动工作,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龙舟大赛、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第九届梵净山文化旅游节以及“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等节会活动的成功举办,“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11年全区共接待旅游人数1503.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2.73亿元。今后,该区应继续运用“高端展示、受众在外”的营销理念,借助节会活动等旅游产品宣传平台,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加强对旅游产品的推介力度。2012年铜仁应积极办好铜仁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2年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2012年中国梵净山“环梵”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龙舟公开赛(铜仁站)等重大节庆、文体活动和赛事。以此为契机,铜仁应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加大“桃源铜仁·梦幻锦江”旅游形象品牌和龙舟文化品牌宣传,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胜敖,龙文虎,杨政水等.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5).

[2]刘慧.关于铜仁地区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8).

[3]顾明杰,杨秀爱.加快构建铜仁文化旅游与“大武陵”整体联动合作的思考[J].当代贵州,2010(17).

[4]《加强区域协作 推动跨越发展》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1—04—15

篇6

【关键词】:儒林;长荡湖;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S277.文献标识码: A

儒林镇,地处长荡湖东岸,承接数千年儒家文化、传扬唐宋遗风,光大儒学词章,弘扬传统中医,探八卦之神妙,立树德于敝埠,望枪架之威猛,参大涪之幽远,如同一卷浓墨淡彩的画轴,写尽了江南城镇的历史与繁荣。

一、总体认知

儒林镇为金坛市的“东南大门”,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河蟹高效养殖第一镇、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镇域总面积约62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1万人,其中镇区人口2.4万人。镇域内环境优美,生态和谐,集美食、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浑然天成,凭借中医文化、长荡湖鲜美食和滨湖水城特色在区域内享负盛名。

1、区域中心、交通发达

儒林镇位于金坛、溧阳、宜兴、武进四市(区)交界之处,是区域内的重要城镇,近期为长荡湖旅游服务节点,远期为长荡湖风景旅游区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了区域的发展。镇域内交通便捷,239、240 省道贯穿东西和南北,距常合高速(沿江高速)金坛东道口仅5 分钟路程,正在建设的常溧高速在儒林境内开两个道口,联系旅游区、镇区与产业集中区,进一步提升了儒林的交通条件与重要性。

2、湖光山色、特色鲜明

镇域内长荡湖水域面积85k,湖水清澈,湖面碧波浩瀚,景色十分优美。

镇域西南角大涪山,是长荡湖周边唯一的山峰,有“小普陀”和“蓬莱仙境”的美称。

镇域西部长荡湖沿岸为低洼圩田,河网密布,池塘众多;镇域东部为农田和村庄为主的田园风光,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之地。

3、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镇内有三国东吴时期周寨与白米塘、唐代储光羲碑亭、南宋诸葛亮后人所建八阵图村遗址、始建于唐代的大涪山普门禅寺、传承于清代的储氏树德堂、近现代的徽园等。

4、经济繁荣、稳步增长

2012年GDP达到18.26亿元,2009年~2012年平均增长率为8.7%,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一产:以水产养殖为主导,被誉为《中华绒螯蟹之乡》。

二产: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形成电线电缆材料、化纤纺织、新材料能源和机械橡胶传感器四大门类主导产业 。

三产:以长荡湖为依托发展现代旅游业,已建有长荡湖水街、湖鲜大市场、文博院、长荡湖花苑等一批旅游项目 。

二、发展建设

全镇紧紧围绕旅游业发展,强化镇区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加快特色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要景点的建设,目前已取得了很大成效。

2008年以来,全镇用于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超8亿元。供水排水达标,污水垃圾集中处理。镇域内农村公路实施全面改造,合理布置公交站点。

2010 年至今,长荡湖水街相继实施了栈桥、自来水、污水、供电、码头、停车场和餐饮船改造等基础工程,政府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引导餐饮经营业主投资超过1.5亿元。长荡湖水街由栈桥相连,总长2公里,共有各具特色的餐饮船51条,主要经营以八鲜为主的长荡湖美食。同时有航道、码头通往各区,游客可乘船、可步行至各餐饮船。2011年10月1日长荡湖水街正式命名并开街,长荡湖水街是集美食、观光为一体的水上长廊,目前水街已成为儒林乃至金坛一张旅游名片。

在总投资2.8 亿元的长荡湖水城项目中,文博园已建成对外开放,美食一条街已经完工,湖鲜大市场已全面竣工。 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1亿元的长荡湖花苑商业街项目一期已近全面竣工。长荡湖温泉已完成勘探,目前正在钻井。长荡湖水城北园内的五星级酒店205亩土地已审批,整体方案正在规划设计当中。

三、发展思路

确立“发展道口经济、加快旅游开发、打造滨湖新镇”总体思路,启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规划引领,全力推进长荡湖旅游开发建设

抓好规划编制。重点完成《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总体策划》等规划的修编工作,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抓好项目推进。继续抓好长荡湖花苑、长荡湖温泉、长荡湖水城北园五星级酒店、生态湿地等项目的推进工作,进一步提升长荡湖水街整体环境,完善功能配套。

抓好品牌宣传。在成功举办两届“中国・长荡湖湖鲜美食节”的基础上,依托上海、南京两大市场,加大长荡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集聚人气,提升长荡湖湖鲜美食的旅游品牌。

2、突出项目带动,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推动产业集聚。紧抓“常金一体”的难得机遇,更大力度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更大规模吸纳创新创业人才,更大步伐推进镇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在区域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3、突出产业特色,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围绕“做强产业、打造景点、创优品牌、提升效益”目标,加快渔业基础设施改造。发挥省级河蟹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青虾、塘鳢鱼、黄颡鱼等名贵鱼种混、套养殖面积。

四、规划展望

1、整体空间发展

儒林镇结合“常州西进”与“常金一体化”发展要求,引导向东利用东西向区域河道,沟通两湖区域,打造两湖水游线,向南依托环湖景观路、高速公路、239省道等区域骨干道路形成对接溧阳山水旅游的通道。 向西依托长荡湖资源打造特色滨水旅游。 向北对接常金产业转移,集聚发展特色科技二产。镇区引导综合功能开发建设,打造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周边地区,形成中心镇,提升儒林的地位与影响力。

2、用地布局发展

镇区与景区联动发展,紧扣长荡湖滨水资源,结合沿线现状村庄居民点,规划建设多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滨湖沿线功能。

镇区主导居住、公共服务功能,景区主导旅游服务功能,职能明确,功能互补。

240省道以东为规划金东工业园区,主导发展生态科技产业,由楼下社区配套生活服务需求。

大涪山景区将打造宗教祈福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片区。

3、产业发展

引导产业主导发展滨湖观光旅游业、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养殖业、清洁环保工业。

第一产业扶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与生态养殖业,与西侧指前镇、北测湟里镇分工协调,构建由水产养殖、花卉苗木、优质稻米组成的复合产业体系。

第二产业集聚发展环保生态工业,以金东、楼下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强化对武进区与宜兴市二产的转移和承接,培育清洁生态、科教研发为主的产业。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滨湖观光旅游业,与指前镇共同构建“湖荡旅游片区”,融入金坛“两区两环”风景区功能板块,打造常州市域滨水发展带。

4、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以长荡湖水街与湖鲜大市场等开发项目为基础,规划新增长荡水镇、渔夫码头、水上乐园、旅游小镇等项目,营造极富长荡湖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度假中心。同时依托大涪山普门禅寺、诸葛八卦村、树德堂、放灯节等重要旅游资源根基,营造南部“渔乡田园”特色项目,如岛屿度假酒店、七彩花田等,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与游客的互动体验。

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旅游业 路径

1 资源型城市与旅游业的对接关系

资源型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一些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其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等,这类资源一般是不可再生的,此类城市称之为资源型城市。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普遍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恢复治理任务艰巨;就业面窄等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衰退或增长相对停滞等。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是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较高,带动效果明显的特点。总体来看,资源型城市与旅游产业之间表现为良好的对接关系(如表1所示)。发展旅游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转型,许多矿区、林区成了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依托这些资源,发展旅游,复兴经济、创造就业,改善生态、重建地区形象等有重要的意义。

表1 资源型城市与旅游业的对接关系

2 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具备一定的优势。许多资源型城市都具备丰厚的旅游资源,既包括传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也有独具特色的矿井等工业旅游资源。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出在有效保护资源基础上,鼓励生态环境优良的森工城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支持自然山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发展自然风光旅游,推进工业历史悠久的城市发展特色工业旅游,扶持革命遗址集中的城市发展红色旅游(如表2所示)。

2.2 人力条件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一般需求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大,而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矿产开发拥有较多的劳动力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富余劳动力可以很好地实现就业转化和对接,体现出人力条件优势。

2.3 交通条件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交通条件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旅游交通网络能为大规模的旅游者进入创造良好条件。资源型城市所在区域的交通网络一般都有一定发展基础,只要对这些原有的交通体系进行改造更新,提高其等级,就可以增强这些城市的易达性。

2.4 后发优势

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旅游开发一直未受重视,在大多资源型城市中尚处于未开发或起步阶段,但欧美等发达国家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历程,很多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要吸取欧美等国的发展旅游中的经验教训,整合地区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来实现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3 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原则

3.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适合发展旅游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开发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些区位条件不佳,污染严重,旅游资源不够丰富,旅游开发投资巨大且效益不明显的地区,应放弃或暂缓其旅游开发的计划。旅游开发可行性较大的资源型城市,也要根据其空间分布和经济区域的差别,按资源和产业的不同,结合资源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

3.2 生态环保的原则

资源型城市由于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单一,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旅游开发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把生态发展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降低污染,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推进智慧旅游、环保旅游的建设。

3.3 联合开发的原则

一方面,资源型城市的旅游资源同时和城市其它的旅游资源有着较强的互补关系。单一开发的旅游项目难以达到规模优势和轰动效应,因此必须对城市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联合开发,使该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考虑与区域内有着不同类型资源的城市联合开发,旅游开发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局限,统一规划旅游线路,既能突出各自特色,又能够取长补短,还避免了此消彼长竞争发展的局面,把其城市、产业与旅游功能与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接。

4 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途径

4.1 发掘传统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分布在东北三省,华北的山西、内蒙,西北的陕西、甘肃、新疆,南方的贵州等地,这些地区大都具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然而目前资源型城市由于观念落后,对旅游产业重视度不够,旅游产品单一,没有真正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资源型城市要抓住机遇,转变观念,破除各种思想障碍,真正重视旅游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牵动产业,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进一步扩大产业面、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使城市功能从不完善向强化和多元化转型。

4.2 打造新型“工业旅游”

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具有独特的工业旅游资源,资源型城市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资源特色,开发新型的“工业游”。目前我国的工业旅游存在着宣传度不够,在目标市场的定位上存在着局限性,将政府和同行作为主要的客源,对大众客源市场重视不足,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首先可以将资源企业开发为旅游产品,引领游客到企业现场参观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游客与工人交流,了解工人工作的环境,亲眼见证一件件产品的生产过程,甚至可以鼓励游客亲自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将现代工业的巨大魅力渗透到旅游的诸多要素中,展示工业文明,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其次可以建立工业历史博物馆,开设不同内容的展厅,展示城市工业发展历程,展示产品的种类,通过展览,增加游客的知识,开发具有休闲体验、文化娱乐、游览观光等多种功能的工业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4.3 发展创意文化旅游产业

现代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得旅游者不再满足传统的山水、自然景观,而更加青睐于创意型的、新奇的旅游事物。旅游者偏好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艺术型、文化型旅游产品,旅游动机更多的是参观画展、摄影展等各种形式的展览,参观富有特色的工业厂房建筑等。资源型城市正好可以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深度开发利用,将废弃的工厂和煤矿设施作为“古迹”和“工业文化”进行保留和改造,变成纪念公园和工业历史博物馆,举办文化博览会、艺术表演等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西班牙毕尔巴鄂从一座污水横流、废气满天的“灰色”城市脱胎成为一个开放的、迷人的大都会,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4.4 开发旅游商品,建立生产基地

目前国内旅游商品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各景区生产销售的旅游产品大同小异,体现不出当地特色和景区特色,纪念性、实用性不足,难以获得旅游者的认同。资源型城市要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文化为灵魂,以资源为依托,以精品为龙头,以创新机制体制、加大开发投入为动力,着力研发出融民俗文化、艺术鉴赏、纪念收藏、便携实用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具有资源型城市风格和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而且可以对旅游业起到宣传作用。积极探索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和途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替代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晶,李江风.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六盘水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2(02).

[2]赵霞.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3]郑岩.辽宁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3.

[4]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http://

篇8

1、科学规划旅游发展布局。在全市形成以“一宫一府”为中轴,东西南北协调开发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在我市中心城区着力打造以满清文化、民国文化的特色游,集文化游、都市观光、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都市旅游中心圈;东部打造国际主题游乐场;西部打造中国重工业旅游区;南部打造乡村度假民族风情旅游区;北部打造棋盘山生态休闲体验旅游区;构建古迹文化、自然风光、民族特色、区位特色、国际游乐等五个特色旅游带。借助沈阳在辽宁省的区域优势,延续和放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重点推进沈大旅游圈、沈本旅游圈、沈抚旅游圈建设,发挥旅游群的联动作用,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中国东北旅游集聚区。

2、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在我市重点兴建一个国际旅游度假区、重点规划一个国家旅游开发区,体现国际视野,发挥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现有景区改造和增扩建项目。加强对沈阳市历史文脉资源的挖掘利用,开发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收藏馆、名人故居和地方戏曲、文艺演出为主体的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旅游功能性、基础性项目建设,建成和完善一批具有信息、集散等功能的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完善全市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现有景区和新开发景区中建设具有拉动作用的旅游产业项目和旅游配套功能项目。

 3、着力打造我市旅游核心产品。要结合沈阳市文化特点、旅游资源等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包括形成清文化、满族文化、民国文化一体化旅游文化产品建设,形成我市旅游产品软实力。重点扶持旅游纪念品企业,使其增强科研、开发能力,形成多个核心旅游特色纪念品,展现人文特色、时尚创意、民俗风情。加快推进旅游与我市工业、农业融合,依托东北重工业遗存、现代工厂风貌和农业园区、乡村农家乐,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展示、工业文化传承为主体的工业旅游和以农业生态观赏、农村生活体验为主体的农业旅游。依托沈阳在辽宁省的区位优势与周边地市开发互补性的区域旅游产品,打造生态、山水、乡镇民俗等跨区域特色旅游。

4、加大城市形象塑造力度。一是对内明确城市形象定位,规范市民行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程度,提高文明素养,在“微笑沈阳”活动中增加树立沈阳形象的宣传教育活动,展示市民热情好客的新风尚,增强城市亲和力。选择沈阳籍国际知名人士作为沈阳形象大使,加大沈阳的国际宣传力度。合理管理出租车市场,加大对沈阳站、沈阳北站、桃仙国际机场等集散地出租车市场的整顿力度,对宰客、欺骗乘客、虚报乘车价格的一经查处,当即取消营运资格,对车站附近沿街揽客、席地待客等行为予以罚款整治。对内通过净化我市游客集散地环境,向国际展示我市文明向上的良好形象。二是对外扩大沈阳在国际的影响力,增加国际媒体的广告投放,要争取举办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和重大性活动,聚焦世界目光,赢得世界瞩目,使沈阳成为人人向往,人人追逐的旅游胜地。我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借助国际舞台,抓住机会,不遗余力的宣传沈阳,塑造形象,为我市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提供帮助。

篇9

关键词:文化旅游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126-04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21世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目前,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兰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兰州文化旅游新业态正逐步形成

文化旅游不仅是在自然景区体验,而且是和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等紧密结合的特色文化体验。经过多年发展,世界各地旅游业已经进入“产业融合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地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衍生出各种新的旅游热点和旅游形态。同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一样,兰州旅游业横向、纵向合作的态势进一步增强,除了与传统古文化的结合外,还日渐与工业、农业、民俗、演艺、饮食、商务、教育、宗教、节会赛事等文化元素相融合,文化旅游业的元素日渐丰富和多元化,兰州文化旅游新业态正逐步形成。

(一)旅游与演艺文化加速融合

优秀的演艺文化能集中表现地方文化、特色民俗,兰州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兰州舞台艺术精品演出、春节文化庙会等大型文化演艺活动精彩纷呈,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其中,《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文化旅游演出剧目曾轰动海内外,已成为兰州城市形象名片。《丝路花雨》的创作和演出标志着中国“敦煌舞”诞生,被誉为“20世纪华人舞蹈经典”,《大梦敦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享有“西部艺术第一品牌”、“可移动的敦煌”等美誉,敦煌文化由此也成为海内外旅游团体追崇的目标。另外,30立体风光与歌舞完美结合的《炫彩之旅》,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文化震撼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我市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品牌演艺节目。旅游与演艺文化的日益结合,吸引游客,拉动消费,极大地促进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繁荣。

(二)旅游与节会赛事文化日趋融合

节会赛事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最佳载体,一些有影响力的展示地方特色的各类节会赛事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大批游人参加,带动文化旅游,而且成为集中展示地域历史文化、自然风貌、民族民俗风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的平台。多年来,兰州通过举办一些大型节会赛事活动,“节会经济”的综合效应显现,加速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兰洽会、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兰州段比赛、中国MBA黄河(兰州)漂流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兰州水车节、兰州黄河文化旅游经贸洽谈会等节会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各方的游客。据统计,2010年国庆期间,水车博览园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01.2%。旅游与节庆会展的对接,充分展现了兰州丝路重镇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提升兰州文化旅游的品位,对加快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逐渐结合

兰州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从已公布的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可以看到,社火、花儿、傩舞等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较深的文化底蕴,对游客有着神秘的吸引力。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兰州已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秦腔博物馆等,通过展馆和演播大厅让游客穿越时空隧道,获取精神享受,构成美好回忆,深刻体验兰州民俗文化的厚重感。另外,兰州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开发成旅游商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而且经济价值也十分可观,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旅游与工业文化不断结合

近年来,工业旅游日益兴起,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兰州是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西北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遗产资源丰厚,一些老厂房、老设备具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和工业生产、建筑、美学及其他人文信息,它们记录着兰州这座城市的“历史足迹”。从近代开始到“三线”建设中,涌现了一批工业企业,这些工矿企业及手工业作坊给兰州留下丰富的记录,已成为兰州发展文化旅游业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此外,现代工业生产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文化体验博览园已成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为传承、弘扬葡萄酒文化,莫高公司打造的专业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和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心,是集参观、展览、旅游、品鉴、窖藏、体验为一体的酒庄,已成为兰州-张新的工业旅游名片,游客可以以参观、互动等多种方式体验葡萄酒文化与酿造过程。目前,工业旅游已成为吸引游客,做大做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又一片“区域”。

篇10

到**年,力争实现GDP469亿元,年均增长13.9%;人均GDP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50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财政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60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创汇3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44.6:4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

到**年,力争实现GDP740亿元,年均增长13.3%;财政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年均增长14.7%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400亿元,年均增长15.4%,其中创汇5.7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9:44.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0%。

《意见》明确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点领域、建设要求和具体任务。

一是建设科学发展的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以积极争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扩大生产服务业与发展完善生活服务业、提升城市服务业与拓展丰富农村服务业紧密结合,加快结构调整,增加投入支持,尽快走出一条符合**发展实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改革发展之路。加快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确保服务业占GDP比重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到**年,服务业增加值达217亿元,年均增长13%;服务业从业人员35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40%以上。到**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63亿元,年均增长1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达50%以上。

二是建设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示范。加速经济园区建设发展,加快工业技改创新步伐,加强优势产业培育指导,以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为载体,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推进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加快构建一批优势显、体系全、规模大、品牌响的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示范企业。到**年,全市规上企业数达600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9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以上,打造2个百亿元产值产业,3个50亿元产值产业。到**年,全市规上企业数达800户以上,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85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2%。

三是建设科学发展的景区景点示范。加快景点景区改造升级,切实抓好旅游市场营销,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由景区带动型向景区、城市双带动型转变,由单纯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等复合型转变,由旅游、文化、生态相对独立成长型向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型转变,由偏重资源供给型向资源、市场结合型转变,由徽文化单一型向徽文化与佛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海派文化”叠加联动型转变,重点抓好精品景区景点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整体营销、旅游新型业态打造、文旅深度结合、旅游商品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区域联动、旅游发展环境优化、旅游对外开放、旅游信息化、旅游人才培养等十二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旅游经济超常规发展,突破性增长,到**年,全市旅游接待总量3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入境游客120万人次,入境游客继续保持全省60%以上份额;4A以上景区达24个,其中5A景区1-2个。到**年,全市旅游接待量4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入境游客170万人次;4A以上景区达29个,其中5A景区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