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会经济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社会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社会经济

篇1

关键词:教育 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一、引言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篇2

[关键词]系统及系统场;系统场控;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4-0027-05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规划研究》(200607008)的部分研究成果。

系统科学的产生,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及研究方法和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系统运行效果的多势效性为我们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基础,系统场控理论的方法和思路为开展系统行为优化和控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文拟在对系统及系统场控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场控功能规划和设计,构建确保地区社会经济系统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总体框架。

一、系统及系统功能的势态演化

1.对系统含义的理解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系统特征。昝廷全教授在其《系统经济学进展》一书中将经济系统定义为经济元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整体,把经济元的集合称为经济系统的硬部,把经济元之间的关系称为其软部。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就是构成系统经济元各主体之间,按照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系统元,即系统要素。这部分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而且表现为明显的层次性,它们可以是构成某一复杂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也可以是各子系统中的具体要素。第二部分是构成系统元之间的关系,即系统元之间的藕合性质。系统构成包括有不同层次的众多系统元,这些系统元之间存在着不同性质的藕合关系,正是这种不同性质藕合关系的总体作用,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第三部分是系统元之间特定藕合关系条件下质和量上的协调性。

2.系统功能及系统功能的势态演化

传统系统理论认为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藕合性质(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能,这种决定性是唯一的。然而,这种惟一性只决定了系统功能的性质,而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在特定藕合关系基础上物流水平和质量方面的协调性和差异性,却决定了系统输入输出功能实现程度上的区别。事实上,系统在保持其特定结构条件下可以容纳多种运行态,每一种运行态都对应着不同量度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实际中系统功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质和量上的协调程度,这就是系统功能的势态演变。由此,我们引入了系统效率的概念,系统效率是指系统在其特定的特征尺度范围内,系统功能与价值实现程度与其可能最大值的比率。社会经济系统在保持其特征尺度条件下的势效差异性,既可以体现在效能释放速率上的区别,也可以体现为效能释放总体水平上的多势态性(图1)。上述社会经济系统功能实现过程的多势效性,为我们开展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模式和状态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系统场及系统场控的作用机理

1.系统场与系统场控

“场”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物理学中,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物质存在形式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物理学中,“场”是指某种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具有标量特征的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是标量场,具有矢量特征的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是矢量场,如重力场、电场、磁场等。“场”的概念已应用于物理学领域,而且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的需要,“场”的概念也在自然科学的其他领域渗透,结合数学方法,场论在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于自然科学中的“场”是一种实物场,但其概念、思想和研究“场”的方法却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来源于人们对物质认识的深化,物质的概念不仅仅是人们已知或未知的任何有形的实物态物质,而且还包括无形的、区别于实物态物质的诸如社会价值观等的场态社会物质,称之为社会场。

系统场是基于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和思想,以观念意识、制度、政策法规等为场源要素构建起来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影响对象系统行为及效果的一种社会场。系统场作为一种社会场,它具有社会场的一般特征:在整个社会中弥漫了一种社会场态物质,即社会场,而不是存在绝对的社会虚空;任何社会场中都存在社会力,即社会场力或称社会力;任何社会场都存在场力线,即社会空间是布满场力线的社会场;社会场在其运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类似于人的意志,且不以社会元素的人或集团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行为特征,它对真正进入社会的人们而言,具有同化他们与由社会场决定的心态或人格系统相协调的“目的性”。系统场除了具有一般社会场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性,主要表现为:①系统特性。系统场的系统特性不仅表现为它以现实系统为作用对象,控制和影响系统对象的运行方式、运行效果及系统的发展与演变,同时要求作为场源的各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必须保持其系统性和全面性,以保证系统场的整体功能;②场性或称场向特性。所谓系统场的场性是指对系统对象的导向属性,是系统场功能性质的规定性。在构建现实的系统场时,由于其所要控制的系统对象的类型和层次不同,价值取向差异,决定了系统控制的目标不同,往往表现为所构建的系统场的场性有所区别。例如,基于经济发展系统构建的系统场性多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场性特征,基于生态环境系统构建的系统场性则更多地趋向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而基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这一更高层次的大系统来构建的系统场性,则会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作为其系统场的场性表现;③构成场源要素的多层次性。构成系统场的场源要素很多,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一级场源(政策法规类);二级场源(制度类);三级场源(思想、观念和意识类或称文化类),这些不同层次的场源要素在场性和场向功能的确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④场力的可叠加性。即不同的场源要素在特定系统空间内所产生的场力是可以叠加的,这种叠加作用将会导致总体场力的增强或削弱。

2.多元系统场的作用方式分析

由于构成系统场的场源要素众多,而且这些场源要素又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因而,这些场源要素对受控系统对象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1)串行模式或称递进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不同层次场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如三级场源、二级场源、一级场源之间的作用构成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关系。这种递进关系中某一场源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影响到系统对象的行为和效果,因为场源要素之间的这种结构特点,使得某一场源要素产生的影响力需要通过后续影响场的传递才能作用于对象系统,如果后续影响场存在“瓶颈效应”或“木桶短板效应”,则该影响场的作用力得不到传递或完全传递,从而不能改变对象系统的运行行为。

(2)并行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同一层次中的各个场源要素对场中对象系统的直接作用方式,如政策层次中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市场政策、资源政策等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作用过程。并行模式中各要素影响场不构成逻辑顺序关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作用于系统对象,它们各自产生的影响效果之和就构成整体的影响效果。并行模式中是力量决定论,对系统对象影响力大的场,产生加强的影响效果,成为主要的影响场;对系统对象影响小的场,则产生较小的影响效果,成为一般性的影响场。

(3)交叉互动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表现为同一层次内部各场源要素之间的作用,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层次场源要素之间的作用方式。这些要素影响场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从而不断提高或抑制对系统对象行为的影响作用。交叉互动模式中,当某一影响场发生变化,会使场中受控系统对象的行为受到激励或抑制;同时,这一影响场的变化会促进另一个或另一些影响场发生变化,从而又导致对系统对象的影响发生变化。如此交互作用,不断影响场中受控系统对象的机制和行为。不同场源要素影响场之间的这种交叉互动作用是存在的,如制度和技术都是场源要素,它们的影响场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交叉互动关系,在一定的时间内,制度的创新能使技术创新呈线性轨迹成长,而技术创新的自源性成长却呈非线性成长,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使技术创新以更快的速度成长。一般情况下,制度创新是阶段性的,即制度总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基本内容的创新,以后制度的完善是逐步的,这种情况使技术创新总体上呈现波动向上的运动趋势。

(4)协同模式。协同模式是指构成系统场各场源要素的影响场之间共同作用于受控系统对象,由于各影响场之间的配套和协作,产生大于各影响场独立作用的效果之合,即I(x1+x2+…+xn)>I(x1)+I(x2)+…+I(xn)(式中I表示影响度)。如构成系统场的政策法规类要素、制度类要素和思想意识观念类要素之间的配套协同性,能够使得所形成的系统场场强增大和场力增强,对场中受控的社会经济系统对象产生更大的影响效果,实现系统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3.场中系统对象的受控行为分析

由以上的系统结构分析可知,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系统元、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质的规定性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质和量的协调性三部分构成。系统要素之间数量和质量上的协调程度差异,形成了不同协调程度的等级序列,这些等级序列构成了系统的不同相态,具有相同功能性质的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功能效果发挥程度,则反映了系统功能的不同势态序列。通过系统场的设计和优化,目的在于构建基于系统场控的系统管理机制,使受控系统对象通过系统要素的相态跃迁,实现系统运行满意的势态效果,即实现系统运行较高的系统效率。

系统场的构成要素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类第三层次场源要素、制度类第二层次场源要素、政策法规类第一层次场源要素和组织与监控类的运行操作要素,这些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要素,对场中受控系统对象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政策法规类场源要素对系统对象产生直接的控制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政策的引导力或称拉力和各项法律法规的约束力来实现的;制度类要素属于上层建筑层次的场源要素,它是通过不同的制度体制,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市场体制、管理体制等为系统对象的运行提供了宏观的社会经济制度背景环境,它对系统对象作用是通过间接的影响力来实现其调控功能的;思想、观念、意识、价值观等第三层次场源要素是属于文化层面的要素,它对系统对象的作用是通过营造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背景,影响系统对象中人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来产生凝聚力实现对系统的影响。这三个层次的场源要素中,越是处于较高层次的要素,对具体受控对象的作用方式越间接,但其影响程度越深远。组织监控类要素不是构成系统场的具体场源要素,而是系统场发挥管理机制作用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素,它的作用是通过建立与系统场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来实施对系统对象实际运行行为的监督和控制,保障系统场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场构建及组织监控的实施,构成了对这一系统的系统场控过程,具体系统的场控作用方式如下图(图2)。

系统场的建立及系统场控的实施,使系统场中的受控系统处于各种作用力的影响之中,系统对象的受控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系统对象在各种政策类场源要素影响场引导力的作用下,服从物理学中的合力规律,即平行四边形准则,系统对象将沿着其合力方向运行;第二,系统对象在法律法规类场源要素影响场约束力及场控过程的监督控制下,会对其可能存在的负向力产生约束和抵消,消除系统负向力作用下的不良行为;第三,系统对象在制度类场源要素影响场影响力的作用下,会对偏离场向的力产生力矩作用,使其发生旋转,最终与场性方向一致,增大系统目标方向上的合力;第四,系统对象在思想、观念、意识类场源要素影响场凝聚力的作用下,会不断调整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和协同量,使系统结构更加合理。

三、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场控功能的规划与设计

1.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场控功能设计

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场控功能设计包括系统场性(或称场向)设计和系统场源要素体系设计两部分:

(1)系统场性设计。系统场性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系统场的作用方向和目标。系统场性对场中受控系统对象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很关键的,场性是否体现了科学的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将直接决定系统对象的运行方向和效果。现实中,由于场性设计的不同,就会表现出逆向场和正向场的区别,当系统场性为积极、正确的方向,就会对场中系统对象运行过程中的逆向演生性产生抑制作用,使系统朝着高效率势态发展;反之,当系统场性为消极、错误的方向,则会使系统对象的逆向演生性得到加强,而正向的发展要求会在场滞的作用下产生抑制作用,表现为管理机制对系统运行的阻碍作用,因此,一个逆向场的存在,比没有系统场存在的情况更糟糕。系统场性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观念、意识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制度条件为基础,来合理规划和设计系统场导向下的利益分配趋向。是系统场导向下的利益方向构筑,这种利益分配趋势的导向,会使受控系统对象在其趋利性要求的作用下,向着引导的方向运行。

(2)系统场源要素设计。系统场源要素设计是在既定的场性目标要求下,构建系统完善的场源要素,在这些场源要素所形成的影响场的作用下,引导和规范系统对象的表现和行为的过程。系统场源要素的设计要依据受控系统对象发展阶段和运行的状态特征来确定,当系统对象处于发展演化的质变阶段时,此时的系统场设计不仅表现为一套全新系统场源要素的构建,同时要求构建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准确把握未来系统发展变化的场性要求和场源要素匹配条件;当系统对象处于某一确定的系统特征尺度范围内时,此时的场源要素设计任务主要表现为在既定场性目标要求下对场源要素的调整和完善。同时,系统场源要素的设计,依据场源要素的种类不同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对于政策类场源要素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样才能引导系统对象的未来走向;对于法律法规类场源要素,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是随着受控系统对象在实际运行过程出现的不同问题,来不断地规范和完善。

2.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场控功能评价

系统场的规划和设计完成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必须要开展系统场控功能的预测与评价。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场控功能评价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系统场控功能实现效果的预测与评价。一种战略的提出,一项政策的出台,需要分析和预测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即战略、政策实施的可行性研究。这一研究和评价过程包含实施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实施时机的设计和选择、实施效果的预测与测算、实施风险的分析与评估等等内容。对于方案实施效果的预测与评价是其中的关键内容,这一过程既要包括正向效果的分析,还要包括不利影响的预测,在此基础上,一般采用费用――效益或费用――效率评价方法,对其实施的损益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论证。

(2)系统场场源要素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评价。无论是新设计和构筑的系统场结构,还是在原有系统场结构基础上的修订与完善,都存在着场源要素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评价。配套性评价是基于既定的场性目标要求下,不同层次的场源要素之间、同一层次的场源要素内部的匹配性和完善性要求,只有构筑起系统、配套的场源要素体系,才能形成同一目标导向上的影响场,对系统对象产生好的控制效果;协调性评价是指对新构场源要素之间,以及新构建要素与原有系统场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并通过对场源要素的调整、改造等途径,消除它们之间的抵触、冲突和漏洞,实现场源要素的和谐性和目标一致性,完善系统场的整体功能。

3.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场控组织结构优化

系统场构建及相应的评价论证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实施问题,即系统场发挥功效和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变革和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两个关键环节。

(1)组织结构变革。系统场控体系建立以后,进行系统场控实施的组织结构设计已成为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场控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往往是在现有组织结构基础上,围绕场控设计的功能和要求,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重组与整合,使之适应新的战略、政策、法规体现的管理程序和要求。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实际上就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系统发展方式和目标的重大转移,对旧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经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和重建。伴随着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配套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国家先后多次进行了管理组织结构的重构和协调,使得各级管理组织职能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管理任务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场控实施和监督,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不同领域,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系统场控实施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一管理组织结构的规划与设计,一是要明确场控职能实现的目标和要求;二是管理职能的科学划分与界定,处理好管理职能相对完整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三是依据场控系统对象的运行目标和要求,规划具体的管理点和监控环节;四是设置具体的管理职能部门和人员选配。

(2)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基于不同的系统运行目标要求,其管理监控的职能要求和管理监控过程中的业务流程是不同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目标要求不仅仅是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社会的和谐稳定、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同目标其相应的管理和监控的业务流程自成体系。而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更高层次,其管理和监控的目标要求是在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上各个方面目标之间的协调和共赢,这就要求必须站在这一大系统的层次,打破原来各自相对封闭的业务流程体系,开展大系统层次上的管理监控业务流程再造。这一过程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场结构的分解和场控任务划分;二是明确各项管理目标;三是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划;四是设计管理监控业务流程;五是管理监控过程的信息流向及反馈途径;六是规划业务种类和明确职责范围;七是设计管理组织形式和设定职能部门;八是测算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类型和业务量;九是确定各部门人员类型和编制;十是编制各部门管理监控工作制度和文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图(图3)。

四、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管理机制总体框架

基于以上系统场不同层次场源要素构建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运行为总体目标,从思想、观念、意识等场源要素层次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制定和实施了科技创新战略;从协调发展的意识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模式;从加入WTO的决策和实现,确立了融入全球经济大市场的发展思路。从制度要素层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开展了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管理体制等众多体制方面的改革。可以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制度贡献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以上要素的作用和要求下,在政策、法律法规层次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调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适应我国不同发展阶段要求的政策体系和法律规范。从系统场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控要求上,国家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各级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调整和重组,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职能和功能要求。上述内容,构成了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宏观系统场控条件(图4)。

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区域更高层次系统层面上的发展规划,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宏观层次的管理调控机制,以往基于子系统要素层次构建的任何管理机制,都不能够提供这一宏观层次系统运行的调控机能。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宏观管理机制是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运行为目标,以社会经济的总体战略规划为指导,以国家和地区持续的体制改革为背景,以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调控为手段,以具体的组织管理和监控为保障。其中,政策法规机制是构成系统场控过程的直接场源要素,是构建系统运行管理机制的主体,它又可进一步以产业、市场、科技、消费四个方面为基础,形成产业政策法规机制、市场政策法规机制、科技政策法规机制和消费政策法规机制。

[参考文献]

[1]昝廷全.系统经济学进展[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武义青,贾雨文.经济系统运行效能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闫军印,赵国杰.基于系统特征尺度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与决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11):78-81.

[5]花建锋.市场能量释放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

[6]刘家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3.

[7]闫军印,孙班军,孙卫东,等.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8]杨先卫,阎 理.基于场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探讨[J].经济地理,2006, 26(1):20-22.

[9]闫军印,李彩华.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及其运行机制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 30(3):412-414.

Research on the Managing Problems of Regional Social & 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Systemic Fields Controlling

YanJunyin1,Ma Lusui2

(1.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2.Children’s Hospital of Hebei, Shijiazhuang050031, China)

篇3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 经济 社会 效益

一、产业型或产地型形式和市场型的集中是产业集聚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中,产业型或产地型形式通常指的是同一或性质相近产业的很多企业的集聚。在传统时期,交通并不发达,那个时期的工业或以生产资料为主的企业往往集聚在原材料生产地,如澳大利亚的牧羊业、法国的葡萄酒加工业和美国的石油工业。而在交通发达的地区,企业以加工产业型的集聚为主,如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等等。如果一个地区内的同性质的企业数量较多,就必然会带来整个区域或者社会的产业生产规模扩大,分工协作能力增强,辅助产业发展以及生产总量的增加。市场型的几种以市场为主要核心,一般情况下是在城市或者城市附近的不同产业或不同性质企业的集中。历史证明:不管产业以哪种方式集中,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都会比孤立在各个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高,而且这种集聚会形成专业化的格局,这种专业化将通过贸易的不断积累发展下去,这种集聚就会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但是我国的产业集聚与上面所述的集聚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数的产业集聚区属于内生型,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2.中国有廉价的联动力,所以中国的产业集聚多数是加工型产业,极少数是依靠材料产地来确定产业类型的;3.大多数产业集聚以海外技术、资本及营销渠道为主的;4.这些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市场范围较大,他们以全国甚至全球为市场。

依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产业集聚效应的出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共享。公共基础建设或者公共物品的共享使得其运用效率提高,最大化的利用资源,而集聚区产生的区域品牌效力则大大增强了集聚区内各企业的竞争力。

(2)资源集聚。产业的集聚会吸引专业化的人才以及专业的供应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提升促使专业化市场的形成,产业集聚所形成的的这种效应为集聚区内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

(3)分工与协作。专业化市场的形成降低了生产及技术研发的成本,创造了更多的效益,提高了效率,同事,产业集聚区内部的企业通过学习和竞争,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4)区域集聚。因为类似性质的产业集聚在一个区域内,有利于集聚区内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强化竞争压力,市场促使其优胜劣汰,促进企业的深度发展和创新。

二、企业自发选择和政府引导是我国产业集聚的两个动因。产业集聚的动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认人为安排,一般情况下是政府和国家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对产业进行安排和选择,确定发展的重点和支柱,表现出来的是在政府的规划下一种引导;2.自发形成,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经济人寻求进行资源、技术、人才等共享而产生的一种选择性倾向;3.人为引导和自发形成的结合,我国的产业集聚就体现了政府引导和经纪人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结合。

进一步对我国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的经济与社会效应进行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十一个方面。

(1)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分工细化。在我国,生产环节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然而产业集聚促使专业化分工,各个生产环节分布在不同的企业里,每个企业专业化的只做一个产品的几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企业分工自然有序。技术含量较高、价值较大的产品,不是一个企业生产的,其配套的零件供应商也不是同一个企业,企业的分工使得一个零部件生产商可以同时给不同的企业供应产品,从而就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反过来说,生产技术含量高、价值较大产品的企业可以有多个供应商供其选择,有利于通过竞争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工厂或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劳动力和资本性设备的专业化机会越多,相关的收益就增加。产量增加可以使企业招聘具有专业技术的员工,也为采用专用设备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相关的垂直联系的企业提供了专业化机会,由此也带来了效率的提高。

(2)有利于产业纵向关联的上、中、下游工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加快工业化进程。波特指出:“产业集群只所以依地理集中,原因是彼此临近有助于生产力和创新,让产业集群获得好处,交易成本下降,信息的创造和流动得到改善,本地机构更能随时回应产业集群的专业化需求,也更容易感受到同行压力和竞争压力。”熊波特认为,“工业变动是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由于增长的非周期性要素,以及由于创新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集聚,可以让企业在有限的空间里交流、学习、开展竞争,从而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企业的深度发展和改善产业结构。

(3)利于降低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企业集中在一起,企业之间互为市场,彼此提供原材料、生产设备和产品。不仅生产协作方便,供销关系固定,而且距离缩短,运输费用降低,销售费用缩减,从而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在我国,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除了开发时期、思想观念等有所差异之外,地理位置决定的运输条件和运输费用不同也是影响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加型工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韦伯等学者的产业区位学说对于工业发展受运费的影响,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

(4)扩大市场规模。同一区位点上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企业的集中,以及由此带来人口聚集与第三产业分布之间的高度正相关性,将会促进企业的生产和市场上的消费,形成专业化市场,有助于较大规模的市场经济的实现。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各种资源条件更加优越,就会更加适合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5)有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导致高素质劳动力、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几种,如果区域内的一家企业采用的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他相近企业就可以进行模仿。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离开一家企业自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人才就不会流失。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企业就更容易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从而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对此,马歇尔认为这是导致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6)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建立、发展和充分利用。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需要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来支持企业的发展。集中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将大大的节约成本,基础设施建成后,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7)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借助产业集聚区产业链,可以集聚大量中小企业,它们之间在技术上既替代又配套,在市场上既竞争又结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专业化市场的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是企业规模小、市场接近难、市场势力弱、融资渠道少、人才储备不足、信息资源欠缺,等等,而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正是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不足。产业集聚区有着良好的创业和创新的生产科研环境,有着许多优惠的自主政策和便利的政务服务,一些产业集聚区建立了科技创业“孵化器”、“科技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区”、设立了科技风险基金等,以扶持中小企业的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和研究。同时,集聚在产业集聚区内的大企业大项目催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也为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两头延伸发展带来了商机。产业分工的专业化,以及地理的接近性、社会关系的依赖性、外部经济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极大地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中小企业做专做精。这样就可以与大企业实现共同发展。

(8)有利于提高城乡人口的就业水平。产业集聚区内大量的企业以及企业所延伸的更多配套服务业可以提高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解决当地人员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很多产业集聚区引进了众多的中外企业,其中居多数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为社会提供了更多适宜的工作机会,而且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往往融合在一个强大的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其提供的工作机会比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社会经济矛盾。

(9)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城镇化建设。集聚经济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也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就是个偏僻小镇,中国的深圳原来就是个渔村。根据城市功能学说,城市形态功能是关于城市地域空间和硬件设施的布局,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功能赖以发挥的基础和载体,而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又将带动城市空间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城市功能的历史发展看,没有城市空间就没有城市功能;城市不同的空间布局,又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功能。我国各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就是一种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对各个产业部门在空间上的再安排,也是城市功能的再塑造。上海、天津等一些老工业城市之所以能够迅速改变城市面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同样,昆山、东莞这些新兴城镇的崛起,也同样得益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10)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区以较小的成本为企业集中供热供气,集中进行废水废气等工业污染物的处理,大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广泛开展创建园林绿化和生态示范区活动,提供了生物医药、芯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特殊生产环境,使产业集聚区与企业共赢,人与自然和谐,保障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有利于推动经济以较快的速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之中。产业集聚区内集聚的企业有许多是来自各国各地区的厂商,这些在华投资的外商、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厂商将其供销渠道、制造技术、科研开发、市场、信贷关系等经济联系带进内地,内地企业则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加深了我国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在与国际竞争和国际接的过程中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为我国区域经济走向国际化和专业化奠定了稳步的基础,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陈雁云.产业发展.城市集聚耦合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J].改革.2011(04)

[2]朱丽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南昌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空间耦合构想[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5)

[3]全胜跃.产业集群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1(14)

[4]孙艳,陈纪忠.基于产业集群的泛北部湾城市群互动发展研究—以中、越沿边城市群为例[J].特区经济.2010(01)

篇4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转化

一、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科技需求,从而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263所,其中部委院校111所,地方所属所管高校215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95.1%。作为高校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基地,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地方高校一般地处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各地市,最容易了解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而各类地方院校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地方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最快地响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人才保障。

2.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地方各类高校中聚集了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如果地方高等教育能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和有力的经费保障,就能有效引导这些技术人才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财政和就业支持

首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越充裕。而教育支出是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以2005年为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总额8418.84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5161.08亿元,占61.3%,;其中地方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为6814.09亿元,高等教育经费支出1881.61亿元,占27.6%。可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经费增长。

其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院校的就业状况。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保持着紧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地方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才需求就越多,也就越能够解决地方高等院校的就业问题。

二、目前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源扩招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办学趋同的倾向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为“贪大”、“求全”、“攀高”,将办学特色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这不仅会失去地方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还会造成教学与就业的脱节,对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影响地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院校为了在各类评估中得到认可和荣誉,盲目提高办学层次,扩大招生规模,如专科变学院,学院变大学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招收更多的生源,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如很多冶金学院、化工学院也增设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人才培养越发粗放化,丢弃了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规划,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忽视了学生就业的市场需求,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科研转化机制不健全

地方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调查显示,地方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完善。首先,缺少便捷的科研转化平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策支撑和制度约束,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需要完成大量的课题研究,其中地方高等院校参与程度很高。但是目前在课题管理过程中缺少高效的科研转化评价机构,成果转化存在难度。其次,地方高等院校的自我调适机制不健全。很多地方高校在科研管理上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科研项目和成果重级别、重数量,地方导向不明晰,其后果是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能满足地方实际需求的越来越少。

三、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探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地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础,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渠道,以带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这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高等院校要强化教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地方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财力的支持,而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并且地方经济生产部门又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市场。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科技需求,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并突出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拓宽就业渠道,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立足地方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和流动呈现出市场化特征,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而变化。因此,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只守着过去的传统而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为求高、求大、求全的办学思想而脱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2.以地方经济特色为基础推动课程建设

地方高等院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才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随专业设置而所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协调好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课程的衔接关系,既要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又不要出现课程之间内容的空白断档。其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随着地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会发生变化;随着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变化,课程所涉及的政策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有些课程的教学素材可以来源于本地区实践领域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必要时还可以待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地方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地方高等教育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科研转化机制。比如,构建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企业、地方相关管理部门与地方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联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地方高等院校研发人员共同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功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因此,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建立适应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积极构架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体系,使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技术服务场所。

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高等院校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更广泛的科技支撑,谋求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宏军.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08) .

[2]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综述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职教界的热点论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廖惠卿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文中总结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建立服务机制,营造为社会服务的内部环境”“拓宽服务内容,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开放模式”,科学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颇有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 

 

七、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展望 

篇6

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个热门话题,产学研结合其根本意义在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内在要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还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之路,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作用。以下浅谈其具体表现及对策: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教育对于社会的任务和作用,归根到底根本职能是为社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规模和水平。

高职教育到底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主,对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无所适从,高职教育也将迷失发展的方向。当前全国高职教育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数高职院校过度削减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降低。使得高职院校与中职、技校甚至培训机构无异,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严重削弱了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也将失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独特优势。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是培养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技术浪涛用型人才为主。

二、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

专业是高职教育办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当前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区域社会接轨不密切,缺乏市场的导向性,其结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设置,优质资源分散,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高职院校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结构性失业的根源之一。

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为了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须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其次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必须与区域的人才市场对接。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以需求为导向对接区域产业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做好区域产业的调研和预测,通过市场调查明确高职教育定位,使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在变动中升级,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专业人才。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

当前高职院校突出表现在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不大。表现在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强,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为企业做出贡献不大,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保障机制,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提高职院校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实现各自目的基础上,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校企双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的结构性转型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不长,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合并“升格”而来,即脱胎于中专办学模式,基础较为薄弱,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还有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为区域企业培训员工作用不大,这些因素都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吸引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影响产学研结合的顺利开展。

我们认为当前对高职教师仅提“双师素质”的要求是不够的,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高职教师必须从“双师型”走向“三能型”,使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进入结构性转型。高职“三能型”教师指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同时,加大与区域产业相匹配的教学设备投入,使高职教育软硬件上都有利于走产学研之路,更好地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升级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高职教育内部视角下,产学研结合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在于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因此,高职院校要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只有确立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适应地方经济和人才市场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亚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 科教导刊2011.11

[2]教育部.关于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2.7

篇7

论文摘要: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篇8

关键词: 贫困山区; 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 脱贫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46-02

一、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弊端已暴露无疑,地方性不平衡成为推进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贫困山区发展严重滞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掘,和发达地区之间形成强大的经济落差。随着科学发展观念的深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追求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发展也开始了根本上的转型,从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逐渐转移到注重平衡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直指落后地区发展,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等等战略的提出,正是这种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其发展必然要求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彼此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如果各个部分差距太大,形成掣肘之势,那么发展的合力就会大大减弱,速度就会大大降低。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滞后性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一个难题。由于贫困山区地域广、涉及的省份多、人口数量大,使得其发展有着很大艰巨性和复杂性。如何促进贫困山区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研究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内外许多较为成功实践经验表明,贫困山区的建设,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一个社会要取得健康快速、卓有成效的发展,必须要克服困难,在资金、政策和制度上偏向于贫困山区,使贫困山区的发展和发达地区的展形成和谐互补的态势,才能进而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世界各国在思考自我发展时的一种基本准则。这不仅体现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共同发展的世界格局上,也体现在国内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共同发展上。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这道“难题”,也充分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在十七大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针。国家通过对贫困山区实行财政补贴、对口支援和政策优惠等措施,努力改变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自发展能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使之和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水平保持一致的紧迫性的认识。

二、制约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分析

贫困山区占据着我国贫困县中绝大多数地方。据统计,我国已划定的14大贫困地区所属的225个县中,山区县就有209个,占92.9%。整个贫困县土地面积64.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7%,而人口8600万,占总人口的8.5%。大多数分布在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总收入低,而农业产值就占全部收入的7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不足30%,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状态。②人均收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影响和制约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等客观因素,也有生产落后分散、制度政策、文化卫生等社会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承受着来自自然环境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这个天然的天人关系仍然存在,在地理条件复杂、地势险要的山区这种制约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山区山多路陡,可耕种土地不多,且分散、坡度较大。有些地方气候多变,很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各种工程建设困难,投入大,收益相对低。具体表现为交通不畅、信息不通,教育落后,医疗卫生设备差、技术落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生活严重不对称:道路不成体系、路面狭窄、运输能力低下;通讯发展不平衡,分散的格局使得通讯安装成本高、管理难、使用率低;医疗卫生设备简单落后,人民身体健康得不到好的保障等等。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贫困山区发展缓慢、经济贫困的最重要原因。

(二)落后的社会生产,保守的思想文化观念。由于地形的原因,贫困山区多以传统式的农业生产为主,土地少且分散,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推行,使农业生产大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不成规模,不成体系。同时,生产工具落后,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运用基本为零。所产物品多为自己消费,产品的商品转化率极低,收入和投入相差不大,可支配收入少,积累慢。同时,落后的生产伴随着落后的文化。大部分人均受教育程度才5-7年,加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封建传统意识浓,农耕文化底子厚。农民生活范围极为狭窄,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信息少。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不大,常常习惯于周而复始的传统生产方式,满足于现有经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不强,创造性极差,市场观念淡薄,生产理念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即使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的人也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成为严重制约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观因素。

(三)山区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相关政策不完善。农村建设由于资金、规划、人力支持等因素,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上不够完善,发展相对落后,与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虽然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些对农村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很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在很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此外,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受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文化落后、卫生健康、生产意识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贫困山区正处于转型变化的重要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山区发展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小规模、分散性、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必然会被高效益、高科技和新理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所代替。因此,以农业为主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把农业转型放到首要地位,以科学技术、商品市场为发展推动力,促进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在这个基本方针指导下,准确的把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关节点,搞好山区建设,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三、对加快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统一发展过程。我们必须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的规律,确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精神文化变革。利用科学合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发展理论,坚定发展的信心,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打破山区隔离、闭塞的自然经济,加大交通、能源、通讯、教育和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山区和城镇各个方面的联系。交通不畅、信息不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山区的发展。因此,想方设法打破贫困山区的闭合状态,促进山区和城镇在物品、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共享,是改变山区经济社会落后状况的重要举措。只有在不断的流通中,才能让山区群众不断了解新的信息、新的发展态势,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是满足于原始、简单的自然生活,不思进取、甘于贫困。为此,要大力筹措资金,把国家资助、当地财政和农村集资有机的结合起来,修路铺桥,大力增加城乡各种物品的对流,强化农村和城镇的联系。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更要利用当前各种通讯系统的迅猛发展,创造各种条件,把电话、宽带、无线网络等通讯手段带进山区,加强山区和城镇的信息交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二)冷静思考,准确分析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态势,抓住机遇,搞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传统落后的经济形态是山区贫困的根源。要实现山区的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牢固树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山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蕴藏着不少的商机,有些农产品本身就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要找准市场,推动农业生产优质化、规模化,把零散的、落后的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规划、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完成传统农业向高效益、信息化的新型农业的转型,同时,努力筹措资金,开办相关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度加工企业,逐步促进农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向。把农业生产纳入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逐渐形成农村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三)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科技兴农、科学致富。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在偏远农村,科学技术的运用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传统的生产方式占据着主要地位,和时代的迅速发展相差甚远。科学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更能够在不断地运用中积极对传统农民的改造,使农民立足现代社会,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懂科技、懂技术、懂市场。把生产和效率相联系,把生产和市场相联系,不但在生产中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改变传统落后、保守的观念,紧跟时展的步伐。

(四)加强教育投资力度,改变山区的落后文化,提高山区人民素质。要改变贫困落后的山区面貌,必须首先要改造作为山区建设的主体――农民,不但要改变他们在从事生产中的技术,更要着力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传统思想。由于知识结构低下,许多农民对好的科学技术不能有效的掌握,对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不会使用,使得相关科技推广十分困难。在生产中能将行之有效的技术运用于生产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对贫困山区教育投入,是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基本方略。从短期看,将落后的、传统的劳动者改造成为有知识、懂技术、懂市场的新时代的生产者;从长远看,提高山区人民素质,改变山区精神面貌,促进城乡和谐共进。因此,发展山区教育,既要抓好基础教育,又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为山区发展转变奠定好人力资源的基础。

(五)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积极团结、肯干实事的当地政府部门。山区农村人口分散,农民自组织能力不强,相关机构作用不大,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山村建设发展相关的任务。县市级行政机构和乡村干部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改变不良作风,对山区实际情况多多实地考察、多做调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发展经验和成果,制定出合乎本地实际发展的科学方针、政策,真正关心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既做一个英明的决策者,又做一个热心的服务者。让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生活得滋润、幸福。

诚然,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发展形式向现代化发展形式转型阶段,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可以预见的。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紧紧依托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的可行之道,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外力支持相结合,把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山区人民转变观念,努力奋斗,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整体进步为目标,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指日可待。

注释:

① 《中国经济年鉴――2008年卷》.

②《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中国农村观察,2006.08.

参考文献:

[1] 范超.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J].广西农学报,2009(04).

篇9

关键词:信息化 物联网 智慧景区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166-01

1 景区信息化分析

(1)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整体的旅游信息化程度较低,多数旅游景区的管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少数景区,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充分运用新兴的科研成果,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的管理和应用。

(2)需求分析。景区自身信息化需求分析,包括景区保护、运营和服务三个方面:一是景区保护要求实现景区资源的全景数字化。二是景区运营和管理要求实现景区现代化运营管理。三是景区服务要求实现智能化游览路线定制、游客动态控制和导航服务等功能。

2 信息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1)物联网基本内涵。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结构中虚拟存在的各自唯一可识别的物品以及它们间的相互联系。发展物联网的同时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物联网并非信息技术的全部,既不包含传感网,其本身又与泛在网不同。

(2)信息系统技术组成。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物联网实现了所有信息体的互联互通。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植入门票、桥梁、公路、建筑、供水系统、电网等景区的各种物体中,可以实现对景区更透彻的感知。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能将景区事物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从而实现更为广泛的互联互通。1)RFID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自动识别目标。RFID技术具有读取方便、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和安全性更高等特点和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感知层以收集环境、属性和状态信息。2)3S技术。3S技术是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按照集成系统的核心来分,主要有两种,一是GIS为中心平台,处理非同步数据,存在数据、平台和功能三个集成层次。二是以GPS和RS为中心的集成,处理同步数据,该模式要求多种信息平台集成,同时需要实时通信支持。3)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是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使无线通信设备具备发现“频谱空洞”并合理利用的能力,它可以有效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因频谱资源拥挤影响服务质量的问题[1]。4)海计算技术。云计算是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逐步实现全方位共享与服务。但云计算环境仍然是对环境信息的“集中式”处理,而物联网的很多应用都要求逐步下放计算与服务功能,让各种设备终端具备计算服务的功能,这就引入了海计算模式。在实际系统的部署中,更多的感知信息通过目标区域内自组织自反馈系统,实现局部范围的智能控制与决策,通过海量的、分布式的局部小系统,在最大程度上分担了云计算平台中的信息存储、传输与计算的压力,大大提高了决策速度和效率,提高了信息及控制的实时性[1]。

3 智慧景区信息系统研究

(1)目标。智慧景区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需要打造一个统一平台,设立景区数据中心,实现通信网、互联网和物联网三张基础网络的融合,通过分层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景区保护、运营和服务信息系统。

(2)信息网络架构。1)信息基础平台。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各种传感设备、中间件、覆盖全景区的骨干网络和应用系统。数据中心是景区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存储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所有基础数据在这里汇集、存储、处理和转发,供管理层使用。2)信息管理平台。景区信息管理平台是最重要的核心平台,通过软件系统的应用和数字化网络的部署,建立起统一的信息作业体系,支撑资源监测、运营管理、游客服务、产业整合等功能。3)综合决策平台。该平台建立在信息管理平台和众多业务系统之上,覆盖数据管理、共享、分析和预测等环节,为景区管理层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服务。该平台还应将物联网与互联网、通信网充分整合起来,以实现景区管理和服务深度智能化。

(3)消息总线与数据流。消息总线负责系统连接以及系统间的连接,其功能包括消息的分派、传递和过滤,是物联网信息聚合和转发的枢纽。不同类型的构件挂接在消息总线相应接口上,向总线登记消息类型,根据需要发出消息,由消息总线控制消息投递过程。为满足物联网应用通常具有的事务性与时序性需求,消息总线应具有消息订阅/、消息广播等功能,实现设备数据的接入与事件触发,满足景区保护、经营管理等应用的需求。景区内部管理的数据流通过RFID技术和3S技术获取景区的基础数据,通过传感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储存,最后景区内的各个应用系统调用数据中心的相关数据,对景区进行智能化的管理。

4 总结与展望

建设智慧景区的基础是信息系统的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景区信息系统方案研究涵盖了景区保护、景区运营和管理、景区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方案。

智慧旅游建设的服务对象有三个:政府、企业以及游客。企业层级主要涉及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餐饮和乡村以及旅游网络营销等商业组织。将来,通过创建异构网络体系下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全层面的信息共享,智慧景区信息系统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勇军,刘禹等.物联网关键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篇10

1拉动高铁新区建设

高铁建设以及开通运营后,沿线以及站区所处区域的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高铁新区的规划、开发与建设。高铁规划建设之初,受其建设标准和运行速度、老城区发展空间和征地拆迁安置等因素的制约,高速铁路从原城市中心穿过困难重重,将高铁车站从充满“城市病”、人满为患的老城区移出,高铁线位和站位设在城市郊区是必然的选择。从实际情况看,各地政府对高铁新区的规划及定位普遍比较高端,大多定位为城市新的商务区、新中心区或者副中心,直接打造出一个高品质、高密度的“城市”。京沪高铁沿线有23个城市,其中16个规划了高铁新城,125平方公里的无锡锡东新城、56平方公里的德州高铁新城、55平方公里的济南西部新城、28平方公里的沧州高铁新城,它们在主城规划规模基础上实现了空间超常规尺度的跨越式增长。在《天津市中心城区“一主两副”规划》中天津确立了西站区域的城市副中心地位。徐州市依托高铁,由英国阿特金斯与美国EASTWOOD设计公司设计,将徐州高铁站区定位为集“交通枢纽、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成为连接京沪、汇聚高技术企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全新平台。无锡市规划建设了锡东新城商务区,建设用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总面积约44.06平方公里,以总部经济、科技创新、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商贸、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高铁对全社会产生的拉动效应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对沿线的拉动作用将越来越大,发展前景良好。

2改善投资环境

2.1增强人才、技术交流京沪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设计速度是380公里/小时,目前运营速度降低到300公里/小时,最快仅需4时48分北京到上海。高铁缩短了城市之间的相对距离,使人员交往不再受制于空间与时间界限的约束,加快了人才知识、高新技术、市场信息等核心要素的流通,使人力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得以优化配置,为以技术和信息为核心的高端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京沪高铁上海局段为例,京沪高铁开通运行以来,旅客发送量、周转量逐年增加,京沪高铁占上海铁路局旅客发送量、旅客周转量的比重逐年上升,对既有线的分流比较明显。2014年京沪高铁运送旅客超过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7%,实现利润约12亿元。

2.2推动高铁新区优惠政策出台为进一步加快京沪高铁沿线各城市高铁新区、高铁商务区的建设,促进高新技术项目、优质资本、高端人才向集聚,各地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了有关土地、税收优惠、产业发展以及人才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无锡市为了加快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的发展,结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制定了《关于加快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德州市高铁新区在土地使用、税收方面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例如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按注册资本额的0.8‰收取;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分按0.4‰收取,有效地减轻了区域内的企业运行成本。

2.3提高沿线货物运输的效益和效率高铁开通后客货分离,既有线路货物运输速度、运输能力、技术水平和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京沪高铁的运营实现了与老京沪线的客货分线运输,缓解了经济走廊通道内货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园区已经成为集聚物流资源、培育和发展集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物流服务的重要载体。

2.4提升沿线城市知名度高铁沿线站点、车厢拥有多种类,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沿线城市进行详细全面的介绍,提高沿线城市知名度。京沪高铁站点的设立,实现了对沿线城市的标注,能够让过往的国内外旅客加深对途经城市的印象。国内外的各种版本地图以及交通运输的资料都会对高铁的站点进行标注和介绍,其宣传作用不言而喻。

3加强沿线经济圈联系

京沪高铁所经区域有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其中环渤海经济带,形成欧亚大陆桥东端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位,大中城市密集,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方。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长江三角经济带,内外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密集。在京沪高铁的“轴”状联结下,进一步提升了沿线经济圈和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功能,缩小了城市、城市群、经济带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了“同城效应”。

4打造新型旅游产业

4.1激发潜在旅游市场需求京沪高铁使北京与上海的旅行时间缩短为5个小时,密集开行的高铁以其便捷、舒适、准时的特性,将原来的长线游变成了一日游,形成了“小时旅游圈”,随着“快旅慢游”理念的推广,激发了京沪沿线居民对于这一通道上各个节点的潜在旅游需求。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日均发送旅客13.2万人,2014年上半年,日均发送旅客已经达到27.2万人,客流增长达到206%,不断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