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与发展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与发展

篇1

由于金融的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得资金得以合理流动,进而提高了资本效率。金融能够降低长期投资的流动性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需要长期的资金占用,为此,储蓄者必须承担因资金长期被占用而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致不愿长期投资。而资本市场交易、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中介的往来存款业务以及针对外部冲击对流动性投资和非流动性投资进行的动态均衡组合部位金融则具有降低和分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可为力争回避流动性风险的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这就使得更多资金得以流向周期较长的项目。金融可以使储户节约获取信息的成本,金融中介具有令个体储户更大的获取和处理众多企业、管理者和经济环境方面信息的能力和专业评估技术,能为其成员提供投资信息服务的成本比个体储蓄投资者通过个人努力获取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

正确认知金融风险,降低其对经济发展的滞阻作用金融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现出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效应。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了金融的稳健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稳定和促进作用。

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客观存在的主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只要有不确定性存在,就会有风险存在。金融业是高负债经营的产业,自有资金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把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来得以实现的。前者的存在,须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储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二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高效。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金融风险就会存在: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市场经济主体对客观认识的有限性,只要银行经营稳健,储户就能认识到全体不挤兑更利于集体利益,但在银行面临困境时,储户就极有可能为降低预期风险而参与挤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金融机构管理者趋于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策略,从而导致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借贷人也有可能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欺骗、违背合约以及钻制度的空子来不合理占用资金,导致金融机构对借贷人的监督不能完成了解,从而产生金融风险。

篇2

论文关键词 社会经济 民商法 价值体系

我国为了适应新时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立法质量,提高法律实施水平。在《合同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民商立法和修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经济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演变。

一、社会经济中民商法价值体系的变化和发展

经济的迅速发展,给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使得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而民商法的价值和意义愈加凸显出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民商法作出有益的调整和优化,以更好的解决社会新问题和新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民商法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民商法价值体系的影响上。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民法价值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民法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促使安全和效益成为民商法的基础性价值和主要追求。在传统的民商法领域中,安全价值仅仅处于从属性和派生性的地位。在传统民商法调整的交易关系中,安全价值体现在信用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交付安全中,但是一般而言信息安全对于交易的影响比较小,甚至是在钱货当面交易中并不存在交易安全问题,相对于非同时履行交易行为而言,钱货当面交易更加具有安全性。对传统交易方式中出现的欺诈问题,当事人可以通过预期违约、不安抗辩权等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传统交易方式中,不仅交易安全比较有保障,并且交易双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信用安全问题也并不突出。显而易见,传统的民商法调整领域中,安全价值并没有成为其调整的重点和规范对象。在网络环境和虚拟技术运用中,信息的交流需要传递才能实现,信息的安全取决于网络自身的安全性,网络开放性、虚拟性以及技术性等特性都增加了网络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基于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形成的民商法调整平台对于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安全性成为民商法中的基础性价值因素是必然的。另外,民商事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自身能力的拓展,为主体自由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价值体系的重构和调整

民商法的价值体系包括效益、平等、自由、安全以及公平,其中自由是民商法制定和调整的根本和目标;平等不仅仅具有目标意义,更加具有工具性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平等具有了不同的含义;安全在民商法体系中国具有基础性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重要性不断凸显;效益同样属于基础性价值,在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民商法中,安全和效益在价值实现和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和效益得以找到平衡的节点,从而更好的促进了两者的平衡发展。

二、社会经济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中的发展,民商法中基本原则变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安全价值和效益价值重要性的凸显上。

(一)意思自治原则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意思自治原则相对于传统民商法原则在相关内容上有所扩充,以不断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民商事行为,当事人在意思自治原则的指导下,依据自身的意愿实现一定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由传统领域向新领域的发展过程。

(二)平等中立原则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民商法的平等中立原则指的是在信息时代,民商法对于参与到交易当中的各个主体从事民商事活动需要的相关条件应该保持中立,不能出现偏爱或者维护,其中各种相关条件包括技术、交易平台等。平等中立原则是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全球性特点和技术性特点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例如,在电子商务法中,平等中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技术上的平等。平等对待各种各样的密钥和加密方法,避免歧视问题的产生;其次,交易媒介的平等,主要体现在通讯方面,包括无线、有线、广播通讯等;再次,实施的平等,不仅要保证电子商务法的实施,还应该平等保证民商法其他法律的有效实施,对本国和国际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平等对待;另外,保护的平等。电子商务法要对经营者、消费者等参与者进行平等的保护。

(三)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是的是所有民商事活动将安全最为基础和前提,相关的立法体现、反映以及体现出对安全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安全原则的理解和定义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体现。对于民商法而言,安全原则不仅仅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目的,更加是民商法制定的基本原则。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中,高效化和快捷化需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并且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安全尤为重要。安全原则内涵的主要体现在对以下两个问题的调整和解决中:一是网络的物理安全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和丢失;二是在受到黑客袭击或者是非法拦截的人为行为影响下,已存储或者是传播的信息会无端被修改。由于以上问题的出现,在当前的立法中,应加强对网络物理安全的设置,从而更好的保证安全的实现。

(四) 效益原则

立法和法律实施的最终目的便是实现公平、公正,并且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反映着不同时期统治阶层的利益诉求。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所制定的法律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着民众的权利诉求和价值需要。目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商法的效益原则要求民商事的立法以及司法活动都应该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触发,促进效益目标的建设,真正的体现新时期民商法整体效益和价值的体现。具体而言,要求民商法尊重并保护民商事主体的权益,避免行为漏洞和瑕疵的出现,提高民商事行为的效益。

三、社会经济中民商法范畴与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民商法更加适合时展的需求,使得民商法能够有效的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对民商法的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产生影响,还造成了民商法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一) 传统民商事权力体系范围的拓展

民商事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以及法律事实所体现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民商事权利体系范围得到了明显的拓展,主要体现了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库的专用权。信息已经成为民商事活动中的重要方面,目前大部分民商事活动的关键问题和重要因素便是信息的提供和开发。因此,在民商事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对于从事信息库开发和投资工作并作出贡献的参与主体赋予必要的民商事权利,对其劳动成果进行保护,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商法中关于信息库专用权的完善。

第二,域名的专用权。域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计算机访问网络;二是便于其他的计算机访问自己存储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域名的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促进了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域名凭借自身巨大的商业价值和使用功能成为商业竞争的有力筹码。在交易行为中,得到了关键域名的使用权就等于得到了域名的专用权。但是目前我国民商法中并没有对域名的专用权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民商法立法和修改过程中,应该注重域名的特点,促进对域名专用权的规划和整合。

第三,网络用户对信息数据的控制权。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作品和网络信息,例如录音、录像等。网络信息具有多种传播途径和方式,在现实中往往是交互的。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作品或者信息的保护,保证权利人有效行使和保护自身的民商事权利。

(二) 民商法调整对象的扩大

相对于传统民商法,现有的调整对象有所扩大,最重要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建立起来新的信息关系,都纳入到民商法调整的范围之内。网络具有开放性,从而为信息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互联网普及和完善,在信息的传递形式以及质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改善,从而将信息的价值不断提升并上升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主体。信息自身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人格性利益,在民商事活动中发挥着和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商法应该加强对信息的重视,将通过信息所建立起来的联系以及相关的利益主体通过立法将调整原则和利益展现出来,以促进民商法对于社会新生关系的有效调整。

(三) 民商法的统一化发展

民商法作为调整民商事活动中所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的总称,在立法中是以民商事关系为对象。当国家的经济以单个独立的经济市场而存在的情况下,相对应产生的法律体系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目前,经济的发展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跨国经济屡见不鲜,交通的便利、联系方式的优化以及网络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在全球化经济的推动下,使得民商事活动具有了全球化和统一化发展的特性,为了更好的对跨国经济关系经济调整,就需要民商法作出一定的修改,在法律理念的确定、法律原则的树立、法律标准制定以及法律实施中更加注重国际的统一化,从而促进民商发展的统一化。

(四) 民商法的理性主义演进

法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法律的确立主要通过立法和法典的形式确立下来;二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其法律规定和原则主要通过判例进行确定。对于每一个国家的司法实践而言,审判者习惯对新案件进行判定时借鉴过去的司法经验。而各国民商法的确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社会习惯、风俗、惯例等有关,其中在社会经济中形成的各种规则和惯例对法律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定的民事习惯,产生于一个国家的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并适应和满足此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商法的形成和发展。同时,随着国家之间经济交流活动的愈加频繁,会使得交易规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体现在法律上,便是法律适用的共通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大法系的融合。

篇3

[关键词]中国文学;电影;发展

电影和文学实际上分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类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当代二者之间拥有极其相似的关系。然而二者之间有存在本质的区别。电影实际上是凭借科技的力量存在的,在脱离了戏剧的襁褓之后,有效地融合了音乐,文学,绘画舞蹈等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电影实际上是多门艺术的载体。文字是进行文学作品创造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文学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语法和时态特征。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的方式来呼唤起读者的感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可以自由地探索。

一、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共通性,电影是一种和文学拥有较多相似点的艺术表现方式,在过去有人曾经将电影划入人文学的领域范畴之内。纵观当前社会经济下中国电影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二者之间不仅仅拥有极其相似的特征,另外一个方面他们还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电影需要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获取养料和土壤,优秀的创作素材才能够形成优秀的电影创作。与此同时,电影还可以在对文学作品的改革过程当中,将过去已经渐渐被人们边缘化和淡忘的文学艺术焕发出昔日的光彩,实际上电影素材的改变也是一种良好的文学创作积累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面它能够快速的呼唤起文学创作者的审美灵感,还可以产生新的文学形式。新时代的背景下,电影与文学之间千丝万缕、源源不断的关系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融合体。

(一)文学是电影的基础,为优秀电影提供养料

文学作品已经拥有了将近几千年的历史,而电影的成长历史却只有百余年。在电影产生之前,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各种类型的艺术表现方式的主导,它能够恰如其分地将不同时代下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实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也就是从戏剧发展演变成为电影创作的初级阶段,文学是最重要的创作源泉。电影和文学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时期之后,电影又希望挣脱文学的束缚,试图凭借单纯的电影表现力来获取自己在艺术上的独立。然而,无论通过何种手段,最终电影都无法挣脱文学的叙事手段和抒情方式等表达要素,因此完全将电影与文学独立开来的艺术表现是不可能的。

电影创作不能够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必须要拥有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剧本,与此同时这个剧本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冯小刚曾经说过:“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的创作离不开中国文学的供给,纵观近几十年来中国电影的成长,不难发现几乎都是由原著小说改编而来的,看中国电影的兴衰成败,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这也更加坚定了文学史电影创作的力量源泉的说法。文学是从人类的现实生活的角度为出发点的,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主题烘托的共同配合之下最终将人类在现实社会当中的所思所想表现出来,用文字语言的方式来营造一个高于生活的审美境界和超越现实的理想品格。伴随着电影的不断成长,相继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学,为优秀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和素材。

(二)电影让大量文学作品转换为电影作品,促使文学新种类的产生

电影的创作离不开文学的铺垫,与此同时文学的成长也离不开电影。近代电影的兴起,尤其是伴随着电视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给文学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字渐渐被人们边缘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光辉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在当前消费文化发展趋势的引导之下,电影凭借着其自身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以及电子媒介的推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尽管文学的主体地位渐渐衰退,电影产业的发展势头越加迅猛,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和文学这两种艺术表现力已经出现了相背离的情况。相反的,电影文学的快速发展在很大意义上也为文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契机。

电影和文学最亲密的关系就是改变,大多数优秀的电影基本上都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方面电影文学剧本作为文学的独立性仍然不可能独当一面,市场份额和占有率相对较低,因此也没有必要将其发展成为独立的电影文学剧本。另外一个方面,由于文学市场渐渐被人们边缘化,昔日的风采不在,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电影和文学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并且需要密切配合的有机整体。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的改编不断地被人们搬到了大银幕之上,并加上生动形象的视觉表现力,让文学作品在以此唤起人们的记忆,文学的价值再一次得到了重视。电影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变,边缘的文学作品再一次火热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影文学。

二、社会经济下电影与文学之间的不可协调性

电影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就一直保存着。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但是在本质上他们仍然归属于不同的艺术范畴,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和文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性。实际上,电影和文学各自拥有自身独特的地方和生存的方式。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来呼唤起读者头脑当中的经验储存,而电影确实建立在视听语言的基础上来触动观众感觉器官的物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不同性质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感知系统。电影和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对方,且各自的发展轨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一)依赖载体的差异性

客观来看,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所依赖的载体表现方式在本质上是千差万别的。电影是一种必须借助于传播媒介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电脑制图等方式,综合运用声音,画面的方式进一步的表现电影的主体和情感,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强有力的冲击,试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影响来激发起人们的共鸣。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借助于美丽的语言和精准的修辞手法将社会现实,人们的生活以及人物形象刻画出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不能像观赏电影一般可以获取最直观和最形象的信息,实际上读者和文学作品本身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文学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崇高境界。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并通过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感染表现方式传达信息。

电影载体和文学载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电影通过高新影视技术的支撑,可以让观众们在大屏幕上感受到旭日东升的震撼,夕阳西下的伤感,狂风暴雨的侵袭和冬去春来的喜悦,从而更好地还原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动性,然而这却不能够给观众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含蓄美。相反的,文学只能够逐个进行文学场景的变化,有些时候却需要运用大量的篇幅来描绘这些华丽的场景,不具备电影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无法给读者带来那种震撼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所带来的载体和文学所带来的载体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脱离了影视技术,那么电影本身的价值就无法得以实现,而文学脱离了语言文字,也无法延续自身。二者所依托的载体的差异性最终也造就了那道电影和文学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对“创造性”和“忠实”的态度的差异性

电影和文学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从根本上来看他们并不具备完整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定影和文学作品的改变在本质上是具有不等值性的。大体上电影改编的方式可以分成为三种类型。首先是移植式,也就是说不经过任何加工和改变将文学作品直接搬到大银幕上面,这是最忠于原著的表现方式。其次是注释式,也就是说在电影制作的过程当中对原著的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稍许改动,或者是结合电影剧情的需要重新安排结构。最后是近似式,这种类型的电影改编方式,原著仅仅是电影创作的一个素材,而实际上电影与原著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甚至可以看成为另外一部文学作品。对于被改编成为剧本的文学作品,文学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仅仅只是电影剧本创作的一个素材,而电影剧本的创作拥有更多的自由权,不需要严格遵循原创作者的意愿。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最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改编往往都是脱离了原著的束缚的,编剧在改编的过程当中给文学作品注入了更多的个人因素。电影在改变的过程当中追寻的是一种自由和创新精神,因此只有脱离了原著的约束,电影的艺术创作才能够获取更广阔的天地。

文学作为电影创作的素材,是没有权限来干涉电影的改编的,因为电影是不同于文学创作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力。但是,从当前文学作品被改编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电影制作商为了一己私欲,彻头彻尾地改编了文学原著,最终让这些被改编的作品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和韵味,这也是许多文学原创作者不能够容忍和原谅的地方。电影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来带动和帮助,因此就需要用创造性和发展性的眼光来对待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

三、电影和文学之间的辩证统一性

电影和文学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相互依赖或者是相互冲突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电影和文学是双向的互动和互进的关系。社会经济的背景下,任何艺术的表现都不能够以单纯的形态呈现,而需要融合其他类型的艺术。电影和文学实际上分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类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当代二者之间拥有极其相似的关系。然而二者之间有存在本质的区别。电影实际上是凭借科技的力量存在的,在脱离了戏剧的襁褓之后,有效地融合了音乐、文学、绘画舞蹈等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电影实际上是多门艺术的载体。文字是进行文学作品创造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文学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语法和失态特征。文学是以抽象的文字的方式来呼唤起读者的感知,在文学作品当中读者可以自由的探索。电影和文学是当今时代的两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各具特色。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电影和文学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基于电影和文学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增值,相互吸收,相互学习,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本质上进行自我突破,进而获取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本文结合个人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文学的发展展开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下中国文学与电影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不可协调性进行了总结,最后阐述了电影和文学之间的辩证统一性。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文红.与文学同行: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事[J].甘肃社会科学,2003(06).

[2] 王寰鹏.梁晓声知青小说英雄叙事新解[J].河北学刊,2005(06).

篇4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路径选择 可持续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广泛应用,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冲突的世界范围内出现。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学时代”的开始。生态学科的开启不仅仅是向人类控制自然和管理自然发出的一声警告,还是与内涵更为丰富的环境保护文化变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相联系的一种生存状态的反思。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于是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试图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拓宽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谓循环经济,指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实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日趋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规则,追求自然的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的生态化,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自然资源,减少排放和自然的开发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和对垃圾处理的压力;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再循环属于输出端的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求在企业层面上循环生产,而且应当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国民经济重新核算、调整发展战略、重新构建制度组织创新体系,把经济发展调整到与生态系统相适应,维系地球生态的永续不衰。

二、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5年我国GDP增长10.2%,经济列车一路呼啸高速驶入2006经济年度。当我们庆幸于高速发展经济时,下面的三组数据的对比却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经济快车能持续多久?①国际上称为直接关系人类基本生存的四大资源―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我国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6和1/3。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②我们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远快于其再生的速度。每单位GDP我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12种主要原料的物耗比发达国家高出5倍~10倍。③每年我国生产工业固体废弃物7.8亿吨,排放污水800多亿吨,生活垃圾超过10亿吨,工业废气排放11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超过2000万吨,工业废水超过400亿吨。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62%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水体污染严重。由于滥垦滥伐、超载放牧,使我国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地区耕地退化超过40%,草地退化超过50%。

有学者设定污染(从健康角度)、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和其他损害的货币成本在GNP的8.5%―10%之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实际上增长的GNP正被用于补偿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健康的损害。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济形式下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必然会延缓甚至阻碍我国的现代化步伐。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先进性、科学性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使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以末端治理为主,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微观企业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的新型工厂―科技工业园区,进入了第三阶段―21世纪宏观经济立法阶段,进而实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发展。成功地将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实际相结合的3R 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的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二是把不同的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代谢生态链关系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通过贸易方式成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和原料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三是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的德国双轨制回收系统(DSD)模式。

总结以上三种模式的发展的共同点:政府的主导,全民参与。①建立高效的管理监督机构。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政府对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和个人征收废弃物处理费用,集中起来设立专项基金,补贴给处理废弃物的企业。②立法。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在主要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后,1996年德国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③建立参与的长效机制。企业和消费者主动承担回收废弃物的责任。在日本,消费者必须为废弃家电的回收利用承担部分费用费用标准为空调3500日元、电视机2700日元、冰箱4600日元、洗衣机2400日元。在汽车行业,日本厂家要每辆车承担20000日元的回收处理费。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生态路径选择

针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经济需要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90年代,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污染控制逐步由单纯的末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转移,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从1999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就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在近10年企业层面清洁生产推广的基础上,我国循环经济的实施起步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目前,已建和拟建的有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6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辽宁省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和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正有序地进行。此外,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等也正在开展不同规模和类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路径选择的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行政推动力度。设立相应的管理监督机构,加强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加标生态标志,实现许可证贸易等加快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体统;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列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加大制度供给。①制定并实施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规章,使得对职能部门有法可依,对企业生产改造、资本运作有所规范。②制定并实施鼓励的财政税收政策。对实施循环经济的单位给予奖励和支持;通过实施相应财政税收政策,帮助企业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体统;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倾斜措施。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适当的向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提供倾斜,同时对于土地、水电等资源也予以优先考虑。④引导民间资本向环保产业投入。

第三,建立全民共建的长效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需要政府、法人主体、公民全力参与和共同的努力。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教育等工作中去,使循环经济发展由政府推动转变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共建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版,P93~94、P240

[2]冯之浚: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8)

[3]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版,P8

篇5

一、结果与分析

1.从卫生筹资结构看卫生事业发展的政府责任国际上,卫生总费用来源法核算一般分为广义政府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两部分。我国结合国情,将卫生总费用来源法核算分为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三部分,其结果反映了政府、社会和居民个人对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费用负担水平,以及卫生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合理性。近13年来我国卫生筹资结构数据(见表2)显示出明显且稳定的变化趋势,即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所占的筹资比重逐年上升,相应地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1年前后的60%左右降至34.3%,政府卫生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见表3),显示我国政府在卫生事业发展中承担的筹资责任逐渐加强,居民个人就医经济负担相对减轻,整体上卫生筹资结构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口径和最新可得数据(见表4),2006年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42%,在192个成员国中排第153位,同期所有成员国该比例的中位数为62.8%;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9.9%,在192个成员国中排第110位,同期所有成员国该比例的中位数为10.8%;我国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为144美元,在193个成员国中排第113位,同期所有成员国该指标的中位数为218美元。以上这些都显示,我国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

2.从卫生总费用流向看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法核算的结果,理论上应与来源法核算结果一致,但在实际测算中会有些差异。机构流向法反映了从全社会筹集到的卫生资金在不同卫生服务和不同卫生机构间的流向分布,是反映卫生费用利用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指标。从近年来可得的数据看(见表5),我国卫生总费用流向公共卫生机构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强;但是同时,医疗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基本未发生变化,这显示重医轻防的理念并未得到很好扭转。另外,我国卫生总费用中药品费用占了很大的比重(见表6),近10年来始终处于40%以上的高位;从整体上看,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值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有关。虽然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多少为宜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是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的药品费用比重过高,居民过度用药现象比较严重。

3.从卫生总费用城乡结构看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平性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城乡结构数据显示(见表7),2000-2009年我国城市人均卫生总费用一直是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的4倍左右,这不但反映出城乡居民在卫生服务利用上的极大不公平,也反映出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尽管近3年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的比值有所下降,但随着基数的不断快速增长,绝对差距仍在加大。为了更好地反映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引入人均卫生总费用与家庭人均食品支出比值的指标,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越好,反之越差。从表8可以看出,近10年来城市居民的该指标值始终高于农村居民,这更加印证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经济可及性差,其卫生服务需求可能得不到很好满足。

二、结论与讨论

1.卫生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差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人均卫生总费用水平偏低,且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和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均显示出一定的波动性,反映卫生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差,主要是对卫生事业投入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所致。

2.卫生筹资结构有很大改善空间在世界卫生组织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我国卫生筹资公平性在192个成员国中排第188位,即我国卫生筹资结构极不公平。此后我国政府逐步加大对卫生领域的投入,无论是政府卫生支出在卫生筹资中的占比还是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占比都呈上升的趋势,同时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从2001年前后的60%左右下降到2012年的34.3%,显示近十多年来我国卫生筹资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理想的筹资结构相比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3.卫生费用流向结构不合理我国卫生总费用流向公共卫生领域相对不足,同时药品费用占比偏高,卫生资金的成本效益不高,反映出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4.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与城市人均卫生总费用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程度相对较低,卫生服务需求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三、建议

1.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减轻居民医疗负担从卫生总费用(来源法)主要指标看,近年来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步下降,筹资结构趋向合理,但与当前世界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就医经济负担仍较重。今后应继续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及保障力度,提升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2.坚持政府在卫生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稳定的卫生总费用投入增长机制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维护人民健康的费用支出应该优先得到保障,并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当前我国对卫生领域的投入缺乏制度约束,随意性大,也没有明确的卫生费用增长与控制目标,不利于卫生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目前,教育经费已经有稳定的来源和投入增长机制,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各地也已开始着手制定本区域内在校学生的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负有重要责任,对卫生的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卫生事业发展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的福利水平也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此,卫生总费用应当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并有相应的制度保证,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明确合理的卫生费用投入增长机制,在保证对卫生事业合理投入的同时,对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进行适当控制。

篇6

1 研究背景

我国包括全球面临着森林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显著,例如:由于森林遭破坏,使得碳、水失衡,气候失调,自然灾害不断增加;过度砍伐,使水土不能有效保持和水域有效营养流失,旱涝成灾;过度森林资源砍伐,使生物生长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环境遭破坏,农作物生产受严重影响,而且森林木材产品来源减少,这些都增加了我国山区,特别是林区居民的生活、经济上的巨大压力,甚至最终会使人类生存和繁衍受严重损坏。由此可以看出,森林资源的锐减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阻碍,为解决相关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国家都对保护森林资源采取相关措施。

1980年起,一些国际组织,如:国际野生动植物濒危和贸易会议、热带林业行动计划、巴西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等,就开始致力于协调和调整林业方面的政策。在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着重强调了保护和发展森林的重要性。

而我国在1998年出现了长江、嫩江特大洪灾后,中央政府提出了:实施禁伐和逐步禁伐天然林的重大战略,使森林资源保护真正成为中心上。我国NFPP在1998年开始在部分省区试点运行,在2000年启动了于黄河上中游、长江上游、东北等地区启动重点国有林区NFPP。由此我国的顺利资源保护工程正式逐渐展开。

2 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简述

在人们一般概念中是:森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是大家共有的。人们对森林的认识,是伴随着人们利用和开发森林而出现发展的,很少有人把森林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对其应用。而森林资源一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动物和植物”。笔者认为:森林资源是森林及其林地等有机物的总称。而翟中齐提出森林资源是以乔、灌为主体,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体,能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其他各种林产品、副特产品,并具有保护环境功能的地域或者空间。[1]

协调发展:区域PRED系统(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中诸要素和谐的、合理的、使总效益最优的发展。[2]它的核心是自然环境与人类使用的一种平衡,又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其内容丰富多彩,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解释,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协调发展是人类的使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在核心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找到协调发展所包含的内涵:共同的、可持续的发展;相互之间促进着发展。而从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协调发展并不是绝对的,它是相对而言的,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是有一参考系统存在的。而且满足人类需求的发展是可以在环境接收的极限内进行的,环境和发展以达到持续发展为目标。

3 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可行性

在讨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时,我们必须首先对我国森林资源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有全面的认识。因此,笔者现在采用SWOT方法对我国林区做简要分析。

在我国林区内部优势(S)是:我国林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环境优势(尤其是非木制资源);而且我国公民具有强烈的保护森林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愿望;我国具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我国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传统知识、技术。

林区内部劣势(W):在林区生活居民经济收入太低,产业结构有单一,致使居民对森林资源依赖性太强;在林区生活居民上学困难,致使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传统落后观念较重;林区居民还在使用传统管理体制,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滞缓、开拓性较弱。

林区外部机会(O):我国在很早以前就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许多国际组织不断关注和支持森林资源保护;国家在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支持;通过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教育推广,人们保护森林资源意识不断加强;国家在加强通过社会资金和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来保护森林资源。

林区外部威胁(T):通过森林禁伐和限伐,使得当地传统生产方式受影响,人们经济收入急剧减少,劳动力出现富余现象;社会市场经济影响传统的林业管理系统。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部优势与劣势并存、外部机会与威胁明显,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回避威胁”。[3]

从SWOT的简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追求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正发展经济的主要目标,而且则以目标是可行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4 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建构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过许多文明的的兴起,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古文明因为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失衡而消亡。诸如:曾经辉煌无比的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它是世界上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但由于当时人们大量破坏河流上游森林,引起下游灾害频发而失去控制,主要农耕经济严重受损,最后国家消亡。还有玛雅文明的衰败、古印度文明的消亡、我国黄河流域古文明衰亡等等。在一个个中外古今实例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努力不重蹈覆辙。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建构就是在努力协调还经济与森林环境之间关系,这是必然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机制的建构是在总的系统之内,机制与其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总体状态,而系统决定机制的特点、内容、结构。系统是复杂的、多样的、层次性强的,因此机制也具有了以上特点。机制的建构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坚持系统性;以市场为导向;相互开放互助合作;兼顾全局和未来。

在原则之上我们就可以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建构,而当下将关键的机构分为以下几个:市场机制、多方参与机制、伙伴合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这些机制的总目标是协调发展。这些机制之间相互联系与合作,共同构建了总的机制系统。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has obtain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Cement, plate glass, building sanitary ceramics production, it is among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level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At the same tim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5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技术跻身世界三大“浮法”之一,高质量大规格建筑陶瓷砖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已整体实现国产化。建材产品的标准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接轨等,明显缩短了行业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已成为世界建材产品的生产消费大国,但是伴之而来的是生产传统建材产品恰恰需要能源。资源的高消耗,要大量占用耕地,并且产生对环境的高污染。这种发展模式将使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材工业要继续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发展绿色建材,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对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响应,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为地球的未来储蓄资源的必然。

我们国家把节能降耗工作看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以玻璃为例,玻璃与其优良的透光性能和特殊的质感在建筑上的运用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长久以来,由于玻璃材料本身的特性造成了玻璃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差,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所要求的节能和舒适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大型公共建筑,过去,由于使用了不节能的普通钢化玻璃或普通中空玻璃制作幕墙,该部分建筑的能耗特别高,而且冬冷夏热很不舒适。节能是绿色建筑对建筑玻璃的第一要求。为满足采光、装饰与立面设计要求,建筑门窗洞口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而洞口是能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玻璃及其板材的保温节能问题即成为玻璃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意见的建筑玻璃仅承受自重.风压和温度应力三种荷载,由于设计的板面尺寸较大,这些荷载所造成的应力一般不超过10-20Mpa。随着增强玻璃的问世和增强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师已将玻璃作为一种结构材料来使用,使玻璃的采光、围护、装饰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广泛地结合与应用。各种各样的节能玻璃象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真空玻璃的出现超越了以往所有的节能玻璃品种,标志着真空玻璃节能时代已经到来。真空玻璃是一种保温、隔声性能非常突出的高新技术产品,是由两块平板玻璃,中间由微小支撑物将其隔开,玻璃四周用玻璃钎焊料封边,通过抽气口抽真空,然后封接抽气口保持真空层的一种结构。为了长久保持真空度,延长真空玻璃寿命,真空玻璃在真空腔内还放置了吸气剂。微小支撑物是外径0.5mm,厚度0.15 mm的金属环,由于体积微小,对人的视觉和玻璃的光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真空玻璃的保温原理和结构与保温瓶极为相似,建筑上使用真空玻璃就好象把建筑罩在一个巨大的保温瓶中,保温节能效果可想而知,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Low-E中空玻璃是目前市场上运用较为普遍、节能效果也很好的玻璃品种。

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环境,另一方面,使用中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对长期居住的人来说,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绿色建材,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作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建筑玻璃生产的有害物质排放主要来自熔化过程,所排放的污染物有氧化氮、硫氧化物、含多种有害成分的烟尘、粉尘,从广义讲还应包括氧化氮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尤其是氧化氮的排放,是玻璃业界始终努力的方向,通过工艺方法的改进已经取得一些有些的进展。

减少氧化氮的排放是要付出成本的,不同的方法其效果不同,可以通过氧化氮排量减少数量与增加的成本支出之比对清洁生产的工艺进行比较和优选。目前控制氧化氮的最有效方法还是减少发生量,此外化学还原法使氧化氮还原为氮气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烟尘也是玻璃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必须解决的污染源,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微粒表面吸附了有害气体,微粒的粒径很小可以长期漂浮在大气中。收尘的办法有多种,在技术上没有困难,关键是需要资金投入。在玻璃生产线常用的收尘方法有离心收尘、洗涤收尘、静电收尘、重力收尘和惯性收尘等,后两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粒度的粉尘收尘原料堆放与输送过程中粉料的飞散是玻璃工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又一个来源,由于玻璃生产造成的粉尘远小于水泥工业,加之现代化的玻璃企业通过无尘化的设施与管理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只要那些小型玻璃企业的粉尘污染并进行改进。玻璃生产线的废水排放问题也不难解决,用于洗涤的废水主要含无机悬浮固体物,通过一般的沉淀和吸附处理即可达到排放标准。玻璃工业的洗涤废水pH值较高,可以采用化学中和的处理办法,如果废水中含有微量有害金属离子可以采用离子交换的处理办法。

躁声也是一种污染,它对人的心理与生理造成危害。治理躁声首先从声源人手,对压随机、破碎机、鼓风机、筛分等高躁声设备进行消声减振处理。其次对产生躁声的设备所在的建筑进行吸声和隔声的屏蔽,多种方法结合治理躁声污染在技术上不存在困难。

绿色建筑对建筑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提出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再生整个生命周期的整体绿色概念外,建筑材料水平是其绿色化程度的重要度量。建筑材料从资源开发、制造加工、运输使用到回收再生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要求绿色建材的节能无害和重复使用。

篇8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为6.10%,1990年为5.81%。而根据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4.62%,2005年为5.64%,2010年为6.38%,2050年为14.46%。从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12%、5.36%、5.48%。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95年广西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61%,1996年为7.06%,1997年为7.62%,1998年为7.52%,1999年为7.95%,2000年为7.12%。由此可见,广西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3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53.09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12.7%。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

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篇9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国经济;世界形势;既存现状;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32-02

依照基本原理关于政治经济层面的论述集合,我们会直接意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等等这些睿智宏博的精神财富与意识结晶,这是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在社会经济运营发展层面的集大成者,也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实体构筑基本理论、丰富指导方法、拓宽实践途径的,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发展整体低迷、社会阶段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对象个体价值取向模糊混乱的阶段背景下,合理有效地结合运用基本原理进行以上实践问题集合的针对性解析、实效性处理以及长效性解决,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伴随着近年来美日经济体发挥态势持续低迷、欧洲债务浪潮不断冲击以及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集中爆发的物质集体层面的阶段性问题,附带导致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样、困阻重重的物质发展曲折性,而且也催生了社会阶层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社会群体自身利益诉求无法有效保障、社会系统道德价值取向沙化现象严重等消极混乱的精神意识层面的典型问题。而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中国经济体也当然地遭受了物质系统内相联系的因素要件的制约影响,集中性地出现了国内需求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受挫、投融资领域潜在风险增大等主要瓶颈问题。

针对以上艰难困阻的经济发展世界形势,我国经济系统运营的相关决策管理者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立足阶段实际、找出问题症结的关键部分,稳定继续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深化释放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活力和潜力,以有效的量变积累实现稳定的质变突破,从而积极推进既存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在并不利好的全球经济态势背景下,逆势增长,最终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取得突破性改革以及实质性进展。

一、现阶段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系统的格局现状以及产业特征

现阶段的世界经济格局不同于以往同期的整体架构走向态势,更多地参杂融合了政治因素干扰、社会价值个体诉求等新的特点,这也是基本观点所揭示的物质永恒地在进行运动发展的本质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最为基本也最为核心的意识导向,排除不利的外部因素干扰,充分进行物质改造与意识能动作用。

接下来笔者将就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与中国经济系统遭遇的阶段瓶颈两个位阶层面进行层次剖析、内容辨识,从而为相关研究、实践操作提供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辅助资料。

(一)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态势

第一,政治周期与经济位阶交叠重合。自公元2011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实体都纷纷进行了新一轮的政府选举、议会更迭以及政治改革,试图从物质基体的排列结构上进行调整优化,以达到更新物质内涵、实现物质质变的经济索求。而面对经济持续下滑、债务急剧膨胀、失业率加速增长等集中性问题,政治家群体以及政治团队都纷纷发表相对偏激的“大嘴”言论以及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承诺,暂时营造“面包、香槟”的虚空幻境,从而迷惑误导处于被剥削位阶的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群体,进而使得整个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的社会格局的意识导向更为扑朔迷离。

第二,国际协调与合作难度增大。基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物质存在对应的意识实体都具备难以短期改造的本质属性,具体到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博弈,则是彼此政体、经济结构、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利益诉求、政策取向的差异化,而在极不景气的经济基础的影响制约下,这些原本就对立割裂的矛盾因素要件也开始变得更加微妙。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效益目标的抵触冲突。由于在公元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治权力角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使其无法实施真正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结构性调整,这样就是基于唯物主义矛盾对立层面的关键本分制约矛盾整体发展的核心论断的现实体现。不过由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自身属性与既存特征,欧债危机的真正化解消除还有待时日,这也使得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发展上陷入中长期低迷的可能性继续增加,甚至深陷难拔。

(二)中国经济系统遭遇的阶段性瓶颈

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营系统的出口增长速率明显减缓。由于处于物质系统客观联系的链条之中,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调整乏力、债务危机拖累以及财政刺激空间压缩都直接或间接得在世界经济市场体系内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导致整个物质系统内部的组成部分都不同程度遭受连带性影响。加之国际市场动荡、出口条件恶化、资本流动的冲击加大,无效些微的局部量变无法实现矛盾整体的实效质变。我国出口增长也难以达到同时水平,这是物质运动发展的必然联系,我们必须正视现状、敢于承认、勇于接受,真正落实实事求是的基本价值

导向。

另一方面,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基于任何运动物质都处于客观联系的有效链条之中的基本原理,由于进出口速率的下降,附带产生了国内内需的增速放缓,尤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这两个关键环节的集体低迷,深刻凸显了关键部分制约矛盾整体发展的核心内涵。而从房地产投资看,目前开发企业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且资金链趋紧,融资难度加大,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房投资进度将会放缓,这也就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的运营发展增加了不稳定的制约因素,从而使得物质系统的运动发展历程更为曲折、螺旋式上升的周期消耗更为长久。

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形势背景下的改革探索以及可行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结构性减税,持续提高国内经济活力

依照有效量变积累引发实效质变突破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量变因素进行重新的结构调整、排列组合,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量变的实效进度。而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的改善调节、增强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则是改变物资结构与排列次序,是应对总需求收缩、实现经济量变的重要举措。首先,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的财税支持力度;其次,加快落实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促进食品生产和价格稳定;再次,加快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解决现行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最后,研究建立资本利得税,对房地产增值收入开征资产所得税,并实行累进税率。这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量变因素的结构调整优化、排列次序整合的“组合拳”推衍,通过一段时间的量变积累,必然协调实现经济实体物质系统的最终质变。

(二)继续改进货币政策,深化微观机制的具体改进

坚持运动物质客观联系的因果要素,做到实事求是、灵活应变。一方面,我们应当把握国际资金避险回流美国、人民币远期无交割汇率贬值的时机,采取非对称加息操作,在维持贷款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小幅提高存款利率,适当缩小利差。这一举措通过对处于物资系统内部的联系要件进行重新整合,统一矛盾的内涵位阶,不仅有利于减轻长期负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有利于促进银行业改善管理、增加竞争、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基于物质载体的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我们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在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可借鉴现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督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得省级政府逐步成为小、微型金融机构的管理主体。从而在合理遵循事物因果联系的基本前提下实现物质系统的良性改造。

(三)稳步推进社会民生改善,协同促进稳定就业

利用矛盾系统的关键部分改进实现矛盾整体提升的核心原理,加强对关键部分、重要环节的适配运作。在抗通胀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稳定居民消费,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实物补贴力度;同时结合国际经验,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存款利率定得过低,适当提高各类账户计息标准;再次,鉴于社保基金收入增长较快,支出相对稳定,可考虑对中小企业实施社保基金按比例返还制度,根据一定时期社保缴纳标准,加快实行农民工随读子女异地高考政策,促进劳动力进一步有效转移,缓解局部民工荒。通过以上对经济体系物质系统内部的矛盾体的关键部分、重要环节进行改进拓展,大力改善民生、深化构筑社会保障,从而助推国内经济运营发展的协调进程,最终实现物质系统矛盾整体的更新改造。

三、结语

现阶段世界经济形势存在着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可知性因素,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物质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实际。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秉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的基本原理的价值导向,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细化积极的财政、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操作,稳步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年度经济改进措施,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民生机制、产业结构的物质集体的关键部分突破、结构层次优化、实效效益提升,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物质系统的良性改造与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雪秋.消费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J].商业研究,2011,(2).

[2] 杜人淮.和西方的政府与市场理糙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6).

[3] 王天龙.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2,(4).

[4] 郑琳佩.浅谈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2,(4).

篇10

1.1数据收集与指标选取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法,借鉴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指标,在指标选取时,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本研究采用2000—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Cranach’salpha系数对全部数据做信度检测。结果显示,总体Cranach’salpha为0.831,表明所采用数据具有很好的信度,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1.2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求解

为探究经济发展内在结构和社会发展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综合相关决策影响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所选指标体系,进行如下假设。

假设H1:经济结构对社会结构存在负向影响;假设H2: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3:经济收益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4:收入分配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5:收入分配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6:社会结构对人口素质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7:社会结构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8:人口素质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9:生活质量对人口素质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10:生活质量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运用AMOS7.0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以上模型进行运算,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潜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以及模型不显著性概率值P,说明本模型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观测变量与对应的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在95%的置信区间显著,指标选取合理,各指标对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模型假设成立。绝对适配度指数中,统计值为4.18,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5.0;近似误差均方差(RMSEA)为0.076,符合参考标准;GFI的指标为0.814,略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0.9。增值适配度指数中,NFI的统计值0.901,高于理想模型的参考值0.9;IFI的统计值为0.815,高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0.8;CFI的统计值为0.71,略小于参考值0.8;简约拟合指数PNFI和PCFI符合大于0.5的参考标准,整体来看,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因此认为经济发展因素对社会发展因素影响显著。

2结论

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目前第二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作用亦是越来越强。因此,在日后发展中,青岛市应有效推进工业化,支持海尔等龙头企业产品创新。经济收入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质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用其“生活质量”的状况来表示。收入水平过低,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