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字的文学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字的文学艺术

篇1

数学课的含义

我是一个初中生,我为我一升学就能遇见好老师而骄傲,而老师们却对我们一点也感不到骄傲.

我们班的老师是非常棒的,可班上的许多同学却只懂的捣乱,一次错误,我相信老师可以原谅,但如果每次都这样,你说,老师能不能对我们失去信心.我们的数学老师就是这样,他对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就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一下子破灭了.

期未考试卷发下来后,老师讲评考卷时,很多人没认真听.老师提问了五遍奇数怎么表达?都没人回答,不懂的就算了,可懂的人也不回答.老师提问了几个人,可都没回答上,老师失望地在黑板上写出了答案.就是一阵呼吸的时间,老师笑着又带着严肃说:“我送你们只有两个字”“?泳取?我看了很久理解那两个字的意义-----虽然现在比较差,但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把没救变成有救.

我想不管是那一门课的老师,骂我们,都是为我们好.老师就像勤勤恳恳的园丁,培育我们这些花朵.每天老师都在办公室里熬夜为我们批阅作业,还要管每个同学生活上的事,学习上的事……而我们是否应当用最好的成绩去报答他们?同学们,让我们认真思考主一下吧!

篇2

关键词:汉字 越南语言 传承研究

1.引言

越南语主要分布在越南,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语言如孟高棉语、台语、汉语有着密切且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在判断其语系归属问题上有不少困难。伴随着中越两国语言文化交流,汉语成语被大量的传入越南并被越南语“吸收、消化”。其传承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

2.传统社会传承模式

传统的传承模式主要包括教育、礼制和。由于中国地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思想的影响,儒学对越南主流思想、社会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国家通过教育将思想赋予人民,人民在生活中以礼制将其体现。同时,道教、佛教的传入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教育既是儒学的内涵之一,也是汉字文化传承的机制。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世纪中叶,越南就被中国封建势力所统治。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如三纲五常、仁义、孝悌、忠恕等对越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汉字也称为越南两千多年一直沿用的官方文字,并用来撰写了大量的哲学、宗教、经学、史学、文学艺术著作[1]。随着越南确立儒学教育和科举制度,使得汉字成了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必须学习、掌握的文字。

道德礼制化的承传对越南思想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化而走向庙堂,二是民俗化而走向民间[2]。意识形态被政治家所把握,以各种方式在社会中确立其正统,而民间则变成“家道”被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可以说,没有礼制,汉字就不会融入社会生活获得更高更丰富的内涵,也不会使得汉字文化传承得以巩固。

由于两国交流的历史,越南的几大宗教受中国宗教的影响非常深刻。汉字佛经在越南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此外,老子的学说演化为宗教之后,很快被传到越南,并与越南的本土信仰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越南特点的道教。其清雅逍遥的思想也随着宗教对越南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现代传承的变迁与危机

3.1 传承模式的变迁趋势

随着时代的变化,封建社会解体,西方的殖民体制度在全球扫略,严重地打击着东方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也对传承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变迁趋势主要体现在传承主体及传承方式上。

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传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受到了严重的怀疑和打击,儒学也因此失去了国家的支持,社会中文人由此被边缘化,文人的知识和儒学也被提出主流之列。儒家,私塾先生变成社会舆论的焦点,在人们眼里,他们就象“不合季节结下的果子”,又是“辉煌时代的余音”[3]。由此一来,文化传承的责任被私塾先生抗下来,而不是受教育的大众。

儒学教育体系瓦解,法越殖民教育强行和新学教育兴起,新国文的建设与学校汉字教学开始改变[4]。翻译书籍与转码文字成了近代社会汉字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越南喃字出现并成熟后,书籍翻译也从此开始,喃文(国音)主要用来翻译中国古籍以及越南人的汉文创作。

3.2 现行传承模式所面临的危机

随着传承主体及传承方式的变迁,现行的传承方式因此面临着潜在的危机。这主要体现在汉字文化变迁的压力和传承模式变迁自身的挑战上。

越南语中汉越词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可它的理解和使用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生活中人们对其的使用经常会被误解,误用的情况也很常见。更为严重的是作为权威的汉越词工具书经过考察,也存在着词素意义和词意解释的问题。

就古籍的整理工作而言,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比较偏爱于古籍的翻译。但古籍的白话文翻译要比注释困难的多,它不仅要全面了解原文的真实含义,更需要相似风格的语言来对其进行表达。而诗歌的翻译就更加困难了,流传千古的诗歌也不是轻易可以模仿转述的。再加上目前精通古代文学的人越来越少,翻译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4.总结

汉字在越南语言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其教育、礼制及宗教的方方面面。在中国强盛的时候,汉字伴随着儒学、道教等占据着其得天独厚的社会地位。可随着封建社会瓦解、西方科技富强的威慑,儒学失去了它在越南的地位,汉字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变迁。传承的重要任务落到了私塾先生身上,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危机也随之体现,生活当中汉越词被频频误解、误用,工具书也存在部分问题。整理工作集中在翻译,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参考文献:

[1] [越]陶维英.越南一占代史[M].商务印书馆,1970. 141.

[2]孙衍.儒家思想在越南的变异「J].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4)

篇3

怜惜的诗句有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于传统文化的概念,人们说法不一。语言学家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不同,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表现形式也是极其多样的。传统文化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它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成为高尚的人、有用的人。传统文化提倡和谐,强调人们应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也随之烙上了些许的时代痕迹。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对其去粗取精,辩证的进行继承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1.汉字和词汇的知识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从有资料可考的甲骨文及同期文字开始计算,中国文字的历史已经有6000多年。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表意文字,其不仅具有表言达意之用,而且具有传播文化之功。而词汇是汉字的基本组合,是汉语表言达意的最小单位,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丰富的典故、格言、成语、对联等都是汉语词汇的文化结晶。因此,在汉字和词汇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很重要的知识传承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有重要地位。

2.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读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经典。这些作品能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长期的积淀和洗礼,并得以传承至今,必定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先秦的诸子百家散文、东西两汉的歌辞谣赋、唐宋的游记散文、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这些文学作品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品读和深思价值。

3.传统伦理的思想意义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人民知识和智慧的结晶。这些伦理哲学思想,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包括法家、道家、墨家诸多学派在内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儒家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核心概念,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都是我国传统伦理哲学思想的代表观点。这些思想当中的精华,对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传统礼仪的规范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还有传统礼仪以及风俗习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礼仪对于现代社会中缺乏基本礼仪教育的高中生来说,既是熏陶其礼仪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而风俗习惯往往是一个地区甚或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很高的规范价值,是高中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规范高中生基本言行的重要手段。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断链的危机。我国传统的春节、端午、中秋节等还不如外国的圣诞节、情人节;传统的食品如汤圆、水饺、粽子等也比上外来的肯德基、麦当劳;当中华子孙还未对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研究时,在日、韩《三国演义》已俨然成为畅销作品。如何挽救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都该深思的问题。语文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理应担起这个责任。

1.深入发掘教材资源

在对教材进行研究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教材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在教材中各种经典的传统著作和篇章,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价值观和文化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都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劝学》《师说》中,都向学生传达了古人勤学好问、尊师的美德;《陈情表》则讲述了李密的孝,突出了古人的孝道;《出师表》向我们展示了诸葛亮的忠。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

2.开展名篇的拓展教学

教材中涉及的古代经典名著,是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教材教学时,学生只能接触到很少一部分内容,再加上平时学生学习和熟读名著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学生对名著中所讲述的背景知识等不甚了解。课本教材无非只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些经典内容为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去了解原著内容,熟读原著,并组织学生对名篇、名著进行探讨,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了。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2011年11月初,上海展览中心人头攒动,这里成了全国书法家及其作品交流的胜地,也是众多书法迷欣赏学习的佳地,爱好者特地打“飞的”来,也有学生相约一同前来参观。展厅内不时听到相机的“咔嚓”声,不少人觉得单看看不过瘾,需要“记录”下来回家仔细鉴赏。这里正进行的是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三十年来首次在沪举办。

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是全国最高级别、也是最为重要的综合性书法展览,堪称中国书法界的“奥林匹克”, 迄今已举办了九届。每次展览的举办,都引起全国书法界、文化界乃至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在海外也有重大的影响。在第十届时,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初登上海,由中国书协和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上海书协和广西书协分别承办。其中,上海展区展出楷书、草书和隶书;广西展区展出行书、篆书、篆刻和刻字,这也是第一次由两地同时承办这一展事。

在种种推动下,今年上海地区作者投稿总计855件,其中包括上海书协会员投稿的403件,远超以往,这两个数字都打破了以往各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作者投稿数量的纪录。同时,从整个入展情况来看,上海展区评出394件入展作品,其中获奖的优秀作品28件,广西展区有400件作品入展,30件被评为优秀作品。上海全部入展作者共25位,同样打破了以往各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作者入展的纪录。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区两位优秀作品奖的获奖者都是“新上海人”,年纪都在30岁左右,并且都是业余练字的。据悉,本次全国范围的获奖者中,大部分都是30岁至40岁的青年书法家,显示出中国书法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喜人态势。

除了获奖作者年轻化现象一届比一届突出的特色外,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组委会还指出其他几大特点:不少作者对于书法传统的研习揣摩更为潜心和深入,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开拓与创新;作者对于作品形式的追求更加强调,包括对纸张的颜色、幅式的安排和拼接等方面更加细微和精到,对视觉审美效果的追求可谓不遗余力;用小字大篇幅、多种字体组合方式来创作大型作品的理念和实践,似乎成为时尚;草书成为当今书坛作者数量最大、发展最快、最有时代成就的书体,比较而言,楷书似乎没有十分显著的进步。上海地区的获奖者杨贤淼的获奖作品也是草书,他在获奖感言中坦言,书法学习是一种与古人对话和沟通的探索过程,“生活在当代,我们难以洞悉古人书写时的原生态,只能对着古帖心追手摹,临池不辍来靠近古人,只能在不断的临摹和思考中提高创作实力,也就是先练书写技术,有一定的技术后加以想象力和激情就是创作。”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历来为中国书法的重镇,书法专业团体和艺术院校众多,有群众基础。但是,上海的书法教育、普及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感慨:今年教育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需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这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对于我们大学生,以及工作的白领来说,怎样能够补上这一课呢?今天的大学生们,有些人写的字实在连小学生都不如啊。周志高建议在日常的时候,还是要多练练字。

篇6

一、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从发展历程看)

(1)源远流长的表现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虽历经沧桑却始终不曾中断。

(2)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

2.博大精深(从内涵上看)

(1)独特性

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的文化常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而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民族性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

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1)区别

侧重点不同,源远流长侧重纵向的时间层面,强调的是绵延不断,通过汉字和史学典籍得到证明;体现不同,博大精深侧重横向的内容层面,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得到证明。

(2)联系

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才有时间发展自己、丰富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源远流长。

在利用知识解题过程中,区分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有如下方法:根据材料中表示延续性和时间久远的词语,如“历史悠久”“一脉相承”“几千年”“古老”等词语可以判断该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二、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即、兼收并蓄

(1)“”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如历史上中国对所有的外来宗教都一视同仁,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传播,在中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甚至把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包容性的一个很好注释。

(2)“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即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既包涵兼容,又始终保留自身的体系和特点。

2.表现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

3.意义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由于它不断创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创造力之外,还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4.判断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二是兼收并蓄,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在判断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时候,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能只侧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三、利用本部分知识解决问题的易错点

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但中华文化并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例如:“文化多元添魅力,一个音符无法演绎优美的旋律”。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里,云南、贵州、青海等少数民族大省通过世博会这个大舞台,向中外游客展现了各自省份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向世界表明了(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篇7

首先,汉字文明不等于汉语文明。汉语作为口头语言应当远远早于其作为书面语言形成。即使在汉字书面语言发明以后,也远远不能代替口头汉语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独特意义。我们都知道,中国各地的方言,不仅在发音和语法上各有特点,而且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特殊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这些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是中国文明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但是它们不能笼统地称为汉字文明。

其次,汉字文明不等于中国文明。今日世界很多民族虽不讲汉语,但是汉字却是其书面语言的最重要来源。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的日本。另外,在今天的韩国语和越南语中,仍有大约60-70%的成份来源于汉字。可以想见,汉语作为书面语言对这些民族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等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如果把日本、朝鲜(包括南北)和越南等国排除出汉字文明之外,显然不合情理。

所以,要弄清什么是汉字文明,首先需要弄清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在历史上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时,立即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即汉字在历史上不仅是中国人自身的语言,而且在长达上千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成为东亚、北亚乃至南亚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语言之一。汉字不仅是一些今天活着的民族如朝鲜、越南、日本的书面语言,也曾是许多早已消亡的民族的书面语言或书面语言之一,并为他们长期使用。今天,这些民族或其民族国家已不存在,但不能否认汉语作为书面语言曾经深刻地塑造过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制度、文化等。

因此,汉字决不仅仅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历史载体,它同样承载着整个东亚、南亚、北亚许许多多活着的和死去的文明。当我们在契丹人的墓葬里看到用汉字撰写的官方文书时,当我们在考古发掘中看到公元6世纪以前的高句丽王碑时,当我们在朝鲜国王的景福宫里看到朝鲜国王优美的汉字书法时,当我们读到日本学者用美丽动人的古汉语写出的古诗时,我们不能不感叹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书面语言的巨大魅力和卓越历史贡献。因此,汉字的简化使得人们普遍质疑今天的中国文化不能作为汉字文明的最典型的象征,不能说没有道理。

汉字的巨大魅力在于它与一系列伟大经典紧密相联

那么,汉字究竟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为什么能为那么多不同的民族所接受?对此,人们可能说,这与古代中国王朝的巨大影响力有关。这当然没错。但是,古代有影响力的王朝多得是,为何它们的语言没有同样大的影响力?另外,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并不是讲汉语、用汉字的民族所建,他们原本并不想或不愿成为“中国王朝”。但是他们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汉语民族,在文化上却又被汉语民族所征服,最后成为汉语文明的追随者。中国古代的王朝(大帝国)对于汉族文化的远播固然功劳巨大,但是如果不是因为汉语文化自身的内在魅力巨大,可以想像那些在中原大地上不断崛起的新帝国,就会象亚洲和欧洲历史上许多已经消失的帝国一样,每一次都代表一种新的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语言;而每一种文化的影响力也会随着一个帝国的灭亡而烟消云散。因此,我倾向于认为,汉字的巨大力量是与它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的伟大力量有关的。

下面向我们展示的是中国周边地区其他民族书面语言发明的时间:

突厥文:7世纪

藏文:7世纪

古日文:8世纪

契丹文:960年

西夏文:1036年

女真文:1119/1138年

蒙古文:1204年

朝鲜文:1424年

满文:1599/1632年

越南文:1651年

让我们再来看汉字的起源。迄今为止出土的甲骨文文字数量已有5000个左右,其中相当多的字是按照形声规则构成的,说明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前1046)末期汉字作为一种书写语言已相当成熟。如果考虑到古代社会的静态特征,可以设想汉字的最初发明时间一定远远早于商代,或可从商末再往前推移2000年,即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汉字即已开始被发明,这就与华夏民族起源的时间相当。这比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当中最早发明文字的时间也早了将近4000年。不仅如此,与上列许多少数民族文字由一个人、特别是一位国王或一个朝明不同的是,汉字的发明时间可能是一个渐进、自然的过程,其中有漫长的积累和缓慢的进化。

正象一件工艺品加工的过程越长,往往其内涵越丰富,艺术价值越高。我们上面罗列的许多文字,多数都由于个别人、个别朝代而于一个特定时间被人为制定,这就决定了它的历史内涵不可能象汉字一样丰富。我们说文字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信仰等等最生动的载体。一种文字发明、演变的过程越是漫长,它所反映的这些方面的内容就越深刻。这就决定了汉字与人类许多其他文字相比有着更为巨大的魅力。

另一体现汉字巨大魅力的事情是它与一系列伟大经典紧密相联。一个民族的成熟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其思想的成熟,而思想的成熟往往体现于伟大、不朽经典的形成。没有文字,自然不可能有真正伟大的经典;反过来,经典的形成,则标志着一种书面语言所内在具有的思维方式被固定下来,在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有更加持久、牢固的影响。因此,伟大、不朽经典的形成意味着,一整套成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制度形态、、集体生活方式等已经正式确立,因而标志着一种文明形态的形成。因此,有无伟大、不朽的经典,可以说明一个古代民族是否成熟,也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进。从另一方面说,经典的产生,也使得文字的魅力大大增强,可以说检验文字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用它书写出了伟大的经典。

当我们拿华夏文明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文明进行对比时,即可发现,前者不仅文字发明的时间远早于后者,而且也远早于后者形成了自己的不朽经典(如“六艺”)。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的时间,华夏民族就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一系列重要经典。而它们的形成,并不是某一个人一时心血来潮的创造,而是伴随着华夏民族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文化价值等一起形成的。从公元前3000年到春秋末期,它的形成时间跨度达2500年左右。可以想像,由于古代中国周边大多数民族书面语言形成的时间较晚,根本没有伟大、不朽的经典,其在文化上的先进性与华夏民族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决定了它们为什么虽能在军事上征服中国,却不得不在文化上臣服于中国。

无数的历史风烟已经散去。今天,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在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汉字文明的时候,我们所能得到的启发是什么呢?我想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任何政治、军事甚至制度上的成就都是暂时的,而文化内在的生命力则是永久的。但是决定文化内在生命力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文字,以及用文字写成的伟大经典。

篇8

[关键词]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hi138\Com]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篇9

关键词:佛教,中国古代文化,影响

国家或民族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交流,断绝与外来文化的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我国古代文化正是在不断博采外域文化中走向雄浑壮大的。五千年博采众长而形成的深厚的中国文化固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而祖先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也是我们今天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对于外来佛教的吸也堪称我国以我为主,取外来之菁英,创造本土文化的典范。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重要而深远的。

一,宗教方面

佛教对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佛教与道教的相互影响、佛教对儒教的影响以及儒、道、佛三教合一。道教与佛教在许多方面都是颇相类似而互为影响的,在用中文翻译佛教著作的过程中,译者随意地使用道教的名词,而道教的众神亦为佛教所承受。还有在公元五世纪时,道教的寇谦之在今山西大同建立了一个寺院,该寺院具备了僧侣制度的教制、规章,并规定了礼拜和斋戒的仪规,这一切都是仿照佛教的组织和寺庙的。佛教与儒教混合交融的典型产物就是中国所谓的“居士”。居士是指那些过着佛教的隐居生活而不出家为僧的儒家学者。这是中国特有的发明,它容许一个佛教徒过婚姻生活,并在方便的时候吃素。宋代的著名学者苏轼首先以此名词自称,自号“东坡居士”,自他以后,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曾研究佛学,而成为苏轼式的居士。由于唐朝统治者实行儒、道、佛三教并行的政策,促进了儒、道、佛的融合。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三教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二,哲学方面

自魏晋以后,中国古代哲学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惹,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佛教思想中对宇宙对人生的分析,蕴含着独到的哲学智慧,对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三,文学艺术方面

佛经本身的翻译就是我国翻译文学产生的标志;敦煌变文直接用通俗语言宣讲佛经故事,时为“俗讲”,这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白话文学;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比如《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来源于《佛所行赞》;我国评话、评书、戏曲、俗文学等深受其影响;豆浆中的幻想、夸张等写作手法对中国小说亦有影响,如许多志怪小说,特别是神话小说《西游记》更是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曹植、陶渊明、王羲之、李白、王维、孟浩然等等。艺术方面,世界文明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石窟的壁画,都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落、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另外,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大雁塔开封铁塔杭州六和塔北大未名湖水塔就是其典型代表。再说音乐,公元二世纪时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七世纪初在今缅甸境内的骠国赠送给中国佛曲十种并派来乐工32人中国唐代音乐中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康国乐骠国乐林邑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四,语言学方面

我们日常使用的许多用语,如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心心相印、因果、世界、烦恼、变化、欢喜、和尚、因缘、变化、平等、方便等等都是来自佛教语汇,它们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词汇,成为中国语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包括音译词、梵汉合璧词、佛化汉字、佛教谚语等几类词语。还有,佛经用梵文写作,梵文是拼音文字,发音变化高低,要求严格。我国古代音韵学,对生字的注音只靠直字注音法,唐代名僧守温参照梵文,仔细分析汉语的因素,创制30个字母,为宋人36字母的蓝本,中国音韵学从此发展起来。

五,民俗方面

中国文化不仅接受了佛教的理论,还接受了各种礼佛的仪式。尤其是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以隆佛为目的的节日。这些崇奉佛教礼节或成为民间固定的节日,或渐渐融入传统风俗之中。如人们在节日期间,于固定的场所,如集镇、寺庙,组织一些传统集会,举行各种仪式,并表演与之相应的节目,以示庆祝。元宵节的来历就与佛教的传入有关。东汉明帝时,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 在台南县,农历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俗称“浴佛节”、“灌佛节”或“洗佛节”。此日是“释迦牟尼佛诞”,各寺院斋堂均于此日诵经礼拜,聚集信徒灌水浴佛,并广设斋宴,恭诞。一年中,礼佛的重大节日,除了“四月八”外,还有农历七月份的“盂兰盆”节、农历十二月份的“腊八”节等。如在福州的安溪县,十二月初八日,民间用百果煮粥供佛。另外,百姓在遇到天灾时,拜菩萨以求消灾。如湖南湘西地区,逢大旱,人们举行“打醮”的活动,设神坛,请僧道做道场、对天念经祷告,还要抬菩萨游行求雨,这种习俗遍及各省。不但普通百姓以此方式抗灾,而且为官一方的封建士大夫亦遵从此种以祭祀避灾或消灾的方式。他们在任内,如遇到天灾,则会率领绅民,罪己祭天,求神祛灾。还有,民间对观音菩萨和弥勒佛的崇拜都体现了佛教思想深入民间。(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篇10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 教学 作用 教师素养

经典文学作品教学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文本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学素养,尤其是对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进行相应指导,但就目前大学语文学习的情况来看,经典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一味追求考证考级,缺乏对大学语文现实价值和功能的体悟。这必将直接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产生更多高分低能、技能好但思想素质低的“瘸腿”马和“侏儒”式人才。而博大精深、灿若星河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学正是治疗“瘸腿”和“侏儒”的不二良药。下文中笔者从经典作品学习对大学生现实能力用途及经典文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两方面予以论述。

一、经典阅读对于提高大学生语言素养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人的大脑时刻在进行思考,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文字阅读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开阔,认识能力提高,而且还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品德,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品位的思想意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倡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储备丰富的语言素材、强化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能抵制网络垃圾文化对大学生的侵害。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把优秀的文化传授给学生,用正面的文化影响学生。

经典作品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作用:

(一)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歌赋饱含语言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集中展现出中华民族语言的艺术魅力。如果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配合音乐来诵读经典,让学生在抑扬顿挫中感受语言之美,必然能够提高学生自身语言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艺术的感悟能力。

(二)阅读经典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

不善言词是当前大学生的一个通病,根源在于他们没有语言素材方面的积累,导致语言驾驭能力低下。经典作品是装满精美词句的“语言仓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掘“语言仓库”的最佳途径,熟读经典作品之后,大学生们在表达时才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笔下有神,出口成章。

(三)阅读经典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现代教育观认为:高等教育不仅是“专才教育”,同时也是“通识教育”,即“素质教育”。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在交往中需要快速、准确、规范地来传达信息,这要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较高的驾驭语言能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是对表达文采的要求,假如我们提供给别人的都是干瘪生涩的词汇,必然会降低别人对你的关注度,影响自身有效地对外传递信息。如果我们能够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语言的精华,并在交往中自然、得体地加以运用,含英咀华、衔华佩实,在社交场合中就会多一分儒雅风趣的谈吐,少一丝无言以对的尴尬,从而让高超的语言技巧为自己的交往服务,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显然,这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开展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诵读诗词,感受语言

古人的诗词有很强的韵律,这种韵律只有加上声音才能被完美地体现,诵读虽然在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简单地重复,但是这种重复的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学习经典诗词的真谛。倡导学生对经典诗词反复诵读,有利于他们体会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帮助他们从语音、节奏上对诗词进行全面的认识,避免学生囿于无声的文字而无法去体验诗词中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境界。

(二) 鼓励学生交流佳句,积累语言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来积累语言,不仅仅是让学生读和听,更要让学生记,摘录下作品中激荡人心的经典语句,然后专门对这些语句进行集中学习,必然能积少成多、积土成山。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摘录的句子拿出来交流并讨论,让集体的力量在学习经典作品中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带动下,必然有更多学生乐于多采撷,勤积累;有更多学生通过交流和积累,使自己的表达文采飞扬、韵味十足。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让大学生直接感受到学习经典作品的益处,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参与到经典作品的学习中。

(三)带动学生开展活动,运用语言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的表达会变得更翔实、更丰满、更有新意、更发人深省。为了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语言的舞台,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开展有关经典作品的演讲比赛、公开辩论、诗词朗诵、佳作赏析、短剧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带动学生把积累的词汇运用到演讲、表演和写作中。每节课都可以找一个话题来让学生引经据典,即兴演讲。谈读书乐趣,学生会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会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述自己的母校,学生会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丰富的语言让学生的演讲滔滔不绝,志趣盎然。朗读比赛中学生深情地诵读《乡愁》、《雨巷》、《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致橡树》等经典美文,从中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古典作品来编写短剧、公开表演,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经典故事得到了全新的演绎,编写剧本又会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得到集中的展示和提高。

三、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一)情感素养,饱满丰富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对其情感世界也有一定要求,他们的情感必须饱满而又丰富。对于人生、生命和艺术始终要有激情,要抱着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只有教师本人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把这种情感贯穿于生活,带入到课堂,感染到学生,从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以无形的力量促进学生成长。

另一个方面,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能够敏锐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品味感动,然后尽可能地把这份感动传递给他的学生。如果一个老师体味不到这种情感,自己都觉得无动于衷,那么他又如何能将这份文学艺术感动传授给他的学生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是激情的、能够感受到经典文学中所包含的强烈情感,可以领悟同时感染学生,如此才能打造高雅艺术的教学氛围,学生们才能够充满激情地去学习、诵读经典,把自己想象成文学作品的“主角”,这样,教学的成效才会大大地提升。著名诗人徐志摩曾经作为大学教师,他的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带着感情上课,融入作品教学”这是当时听课老师对其课堂的评价,但学生对其课堂的评价是“其言语皆诗,其声韵蕴情,聆听其讲座如身临其境”。教育学者高喜建曾经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是典故,解析汉字就是阅读传奇”,教师的作用就是栩栩如生地讲述,把故事说给学生。

(二)语言修养,丰富多彩

比起其他科目,语文教学具有先天优势,作为母语教学,更易于付诸情感,但作为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教师必须谙熟语言的表达,要熟悉辞藻的运用,对教学予以美化,教师高超的语言技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文学作为汉语文学中的典范,体现了高度的语言艺术,必将与教师的魅力展现相映生辉,带领学生欣赏到语言艺术的动人风姿。因此,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是语文教师“一招绝活走遍天下”的不二法门。

教师要尽量运用清新而有活力的语言,这种语言指的是教师不仅仅要注意语言的创新,同时,对于辞藻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要用大家都比较熟知的语言,尽可能地避免用些生涩难懂的词语,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使学生们清楚明白。同时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语言要尽可能地精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获得丰富的语言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情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传统文化中。

(三)品德涵养,广博深邃

“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学语文教育,人文教育首先是思想的认知,然后是艺术的素养,作为教师首先要感悟经典,洞悉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解析传统与经典的广博和深邃,才能酣畅淋漓于其艺术魅力,进而感化、教育学生。所以,博览群书应是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厚德悟道应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具备了以上能力,语文教师才能把经典文学的要旨阐释给学生。大学教师成为文学巨匠的不乏其人,如沈从文、朱自清和闻一多等等,他们都曾是大学语文教师,都因为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而受到学生的喜爱。不苛求教师都成为文学巨匠,富有文学教育的专业性才是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师合理的要求。

四、结束语

重视对经典作品的学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确保大学生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确保他们步入社会后具备完整的人格,确保他们在交际和工作中具有健全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以及在就业危机、竞争压力下的自我调节能力,无论从实用主义还是传承民族文化来说,经典文学教学是大学语文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经典文学及传统文化教育与知识同在,与实用同在,与幸福同在,与品位高质的人生同在,与价值人生一脉相通。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领悟这一思想,如此,方能使大学语文教育及经典文学学习惠泽学子,有益于国家和民族。

参考文献:

[1]郭成志.论大学语言的教学艺术[J].科教论坛,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