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分包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务分包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务分包应急预案

篇1

一、概述

为了认真贯彻某市、区两级建委的指示精神,保证本施工单位内的民工杜绝发生纠纷事件,维护本市的社会稳定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1、应急预案领导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负责人:

2、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经理室

电话:

三、人员分工及职责

1、组长:项目部经理担任,负责组织指挥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2、副组长:由项目部安全科负责人担任,负责协助组长应急预案的具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3、领导组成员及响应组成员:在项目部应急预案组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工作。

4、项目部安全科:负责纠纷事件调查及收集证据工作。

5、项目部办公室:负责纠纷(来源:文秘站 )事件的上报和文件收集工作。

6、项目部材料科:负责预防纠纷事件的事态扩大,做好纠纷民工思想工作。

7、项目部工程科:负责协调发生纠纷人员,调查事件原由。

8、项目部财务科:负责纠纷事件的款项支付工作。

四、民工纠纷事件预控

1、项目部积极响应某市、区建委的文件规定要求,为在施职工办理“实名制卡”,规范劳务用工管理。配备专职的劳动力管理员,避免和减少民工纠纷事件的发生。

2、项目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书,约束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每月建立职工考勤、工资发放台账,按规定要求支付职工工资(不低于某市最低工资标准)。

3、一线工长和劳动力管理员经常性的了解分包单位的职工动态,人员流动情况、思想动态情况、籍贯属地情况等(公司明令禁止分包单位使用纠纷事件易发的属地籍贯职工)。及时与项目经理沟通,使民工纠纷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4、项目部对本单位内的民工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告知职工发生纠纷后的正常申述程序,禁止职工发生个人过激行为。为了预防恶意讨薪事件发生,项目部也将纳入本预案的控制范围,及时查明纠纷情况后,如属于恶意讨薪事件的,公司项目部将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严控职工非法游行、上访或过激行为发生。对较大的恶性事件,公司项目部将积极主动的申请通过当地公安机关和主管部门的援助和裁决。

五、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的纪律和奖惩规定

1、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指令就是命令的观点。

2、应当树立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的思想。

3、在预案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外出等情况时,副职必须承担起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

4、在实施预案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

5、对于在实施预案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予批评、处罚或给予行政处罚。

6、在实施预案过程中,不服从命令的,将给予批评或处罚。

7、在实施预案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将给予表扬或奖励。

篇2

【关键词】安全管理;台帐;内容

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促使施工项目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促进安全生产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工作。2006年起,我公司各施工项目以建立项目安全管理台帐为主要手段,加强和改进项目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安全管理台帐的作用逐渐被广大管理干部认可。通过台帐的建立和完善,对我们全面了解项目安全管理对象,熟悉安全管理内容,掌握安全管理方法,抓住安全管理重点,控制安全管理过程,真正指导施工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就项目安全管理台帐应包括的主要内容,谈谈个人的认识。

项目安全管理台帐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台帐、分包队伍管理台帐、设备管理台帐、施工组织设计和重要的单项工程施工方案台帐、安全专项经费使用台帐、安全检查台帐、安全教育台帐、安全技术交底台帐、应急预案和演练台帐、安全考核和奖罚台帐10个子台帐,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分解执行情况汇编两个汇编,共计12项内容。

1 项目基本情况台帐

包括工程名称、类别、结构类型、工程合同总造价、大合同签订日期、业主、设计、勘测、监理单位名称和联系人姓名、电话、合同开竣工日期、合同安全目标、项目临设搭建、人员设备进场时间、经营模式、项目主要人员名册、合同内容完成时间、设备人员退场时间、临设拆除时间等。

相关资料:以上内容涉及的文件和证明材料原件或复印件、存放部门、保管人、项目人员花名册等。

2 分包队伍管理台帐

包括劳务分包、专业分包队伍名称、负责人、资质情况(资质类别、级别、证书编号)、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持证登记、承担的工作内容、合同签订日期、合同进退场时间、人数、实际进场时间、自带设备情况、三级教育时间、交纳安全保证金情况、业绩简介、实际退场时间、本次工作评价等。

相关资料: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证书复印件、队伍人员花名册、分包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等。

3 设备管理台帐

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台数、生产厂家、设备出厂时间、设备来源(如自有、租赁、分包队伍自带等)、操作人姓名和证件情况、进场时间、三级验收时间、验收结论、使用检查周期、维修情况、退场时间等。

相关资料:操作人员证件复印件、设备三级验收表、定期安全检查记录等。特种设备还应有报检验收资料。

4 施工组织设计和重要单项工程施工方案台帐

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总监理工程师或质监部门批准的单位、分部、分项(单元)工程划分表,重要的分部、分项(单元)工程确认,重要设备和设施的确认。如:基坑支护和降水、围堰与导流、爆破、拆除工程、外脚手架、塔吊、人货电梯、龙门架与井字架、起重吊装、3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等。实施节点工期、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日期、技术交底情况、实施实际时间、实际结束时间、实施中监督检查情况记录等。

相关资料:重要方案确认情况统计表、方案、技术交底书、实施中监督检查记录、设施完成后三级验收记录、定期检查记录、作业人员证件、施工队伍资质证照复印件。

5 安全专项经费使用台帐

包括项目开工后即确定的安全专项经费使用计划、总金额、占工作量的比例、计划使用部位或购置科目、每月使用计划、每月使用情况登记表。

相关资料:购置发票复印件。

6 安全检查台帐

包括定期、日常、季节性、节假日和专项安全检查汇总表。各类检查的时间、参加人员、检查部位、检查内容、发现的事故隐患(定量描述)、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复查人、复查时间、复查结论、是否销案。

相关资料:安全检查记录卡、隐患整改通知书、复查记录、处罚记录。

7 安全教育台帐

包括全员安全教育记录、新工人、转岗人员、新进场人员三级教育记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和教育记录等。有安全教育记录汇总表、每次教育记录的记录卡。详细记录教育时间、地点、教育课时、主讲人、教育内容、受教育人每人的签字。如考试有考试试卷、批阅后成绩登记。

相关资料:班组人员花名册(包含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种、从事本工种时间、进场时间、退场时间、操作证及编号等),班组人员教育登记表、教育记录、试卷等。

8 安全技术交底台帐

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和各机械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交底书。详细记录交底时间、地点、交底人、交底内容,被交底人每人有签字。

9 应急预案和演练台帐

包括项目开工后进行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较大和重大危险源清单,根据清单编制的应急预案,每个预案进行演练详细情况记录。

10 安全考核和奖罚台帐

包括每月考核情况记录:考核时间、考核人、被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结论、处理情况记录。项目依据公司文件规定的奖励记录:被奖励人、奖励原因、奖励数额、报批手续。安全处罚记录:被处罚人、处罚原因、依据、处罚数额、个人签字、报批手续。

11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含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考核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安全经费提取制度、安全评价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伤亡事故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共16项。

还包括施工现场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2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分解执行情况汇编

篇3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从客观原因上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包括作业环境、地质条件、环境特点、设备材料、人员等5个方面。某研究对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显示,安全风险可以归纳为意识不足、制度不全、监督不到位、技术欠缺、培训滞后等5个方面。各种风险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叉作用。管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安全事故是安全风险的具体外在表现[1]。从根本上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主要与人和物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关。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物的危险因素多来源于高空作业、地质环境条件、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材料质量。

2风险评价方法

认识风险来源后,还需对风险来源及承受程度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由于安全风险程度存在差异,因而还需评价风险的级别。风险评价内容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和损失等级(严重性等级),风险评价时需要根据风险对施工安全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后确定风险的级别,根据风险带来的后果或损失确定风险损失等级,最后综合可能性等级评价结果和损失等级评价结果最终确定风险的级别。

2.1安全风险基本评价方法

建筑工程风险级别评价方法包括定量、半定量和定性评价,基本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半定量评价两种。具体操有以下几种。(1)直接判定评价法。评估人员根据既往经验,将本工程施工情况与历史工程建设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判定当前工程的安全风险级别。(2)安全检查列表法。该方法要求建立各级安全检查表,检查表应尽可能涉及所有施工环节,再由各级安全风险评估人员根据安全检查表意义评价各个环节的风险级别。(3)故障树分析法,该方法以将故障、事故、时间作为起点,依据逻辑关系依次分析可能产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状态[2]。

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该方法用于评价员工在某潜在危险环境下施工作业的危险性,并通过打分方式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级别,再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级别确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风险级别。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采用LEC计算,L代表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代表危险严重程度,L、E、C三个指标乘积越大,安全风险级别越高。

3风险等级确定

风险评价以后,可得出反映评价对象发生事故危险性大小的相对风险值。通过风险值反映风险程度,还需要明确风险程度分级和分级标准,将风险值与风险程度分级进行对照比较,才能根据风险值确定具体风险程度,并得出判定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具体标准[3]。风险分级和分级标准首要求将评价对象依据一定原则分为若干小评价对象或单元,例如某隧道工程瓦斯爆炸风险评估,需根据挖掘作业面和普通工作面作为原则分为2个评价单元,分别得出2个单元的风险值,再将2个单元的风险值相加得出整体风险值。该方式虽有一定科学性,但是风险值精确度较低。另一种评价方法为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风险等级后,以最高风险等级作为整体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该方法的缺陷在在于无法反映单元越多、风险相应增加的情况,但是精确性更高。基于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方法一为主,方法二为辅,解决多评价单元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等级的确定。具体方法如下:(1)将所有评价单元的风险值相加,得出整体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相对风险评价值,再对照风险分级标准,确定评价对象的第一个安全风险等级。(2)使用方法二对各个评价单元的安全风险值进行评价,依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分别确定各个评价单元的风险等级,取最高级别风险等级,作为评价对象的第二风险等级。(3)对比两个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最高的结果作为评价对象的最终风险等级。

险控制措施

4.1加强安全责任制落实及考核

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并严格制度的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增强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促使相关人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首先,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岗位负责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施工工作同步。建项目总包单位要督促分包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分包单位落实安全工作[4]。其次,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各层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管理职责执行安全责任工作,并定期考核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将考核结果与工资薪酬挂钩,激发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的积极性。

4.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在完善用工制度上,应招聘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加强劳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重点施工环节、技术项目负责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底层行业人员的地位和素质。授权安全专家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稳定安全管理队伍,加大检查力度[5]。

4.3加强安全生产技术

(1)有计划实施安全技术开发或安全技术改造工作,建设有效的安全预防体系,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防护设施。(2)改革生产工艺,提供施工技术,减少设备故障引起安全事件的几率,从根本上改善建筑工程恶劣的劳动环境。(3)加强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度工程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和预测,增强预见性。

4.4制定风险应急预案

风险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明确事中、事前和事后发展进程。当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反应,有序、迅速的控制事故[6]。同时,应急预案还应包括抢救措施,以便在事故中快速实施救援和抢救,保障人身安全。具相关研究数据统计,风险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的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伤亡,降低事故等级和损失。如2010年昆明机场“1•03”事故,因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使事故得到及时控制,人员得到及时救治,事故才没有进一步升级。

4.5购买工程保险

购买工程保险的作用在于转移和减少公共企业的安全风险,随着我国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式建筑材料和工艺的出现,购买工程保险转移风险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有效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多数地区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建筑工程险,如建筑工程一切险、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减少和转移建筑施工企业风险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发生安全事故后,保险公司依据合同内容进行赔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损伤,降低了安全事故后对人员伤亡的赔付压力。

5结语

篇4

【关键词】 安全管理、要求、常见通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管理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因此我们全体员工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克服和控制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通病,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

(1)工程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机管员、材料员、班组长、其他岗位人员等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分解到各管理岗位施工班组,并按专业管理分解到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应经责任人签字确认。

(3)工程项目部的各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同时,应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列为日常安全活动及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应悬挂在操作岗位前。

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常见通病

(1)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虽然已确认并签字,但是对实际内容却不熟悉。

(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分解流于形式,是给上级管理部门检查时的书面材料,考核也是写在纸上做做样子,难以形成激励机制。

3、安全生产责任制常见通病控制

(1)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职能部门与岗位、安全管理人员均应了解并掌握责任制的内容,并签字确认后认真实施。

(2)项目部应建立对各部门、各班组、各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权限、考核周期和奖惩标准。

(3)项目部应按考核制度对项目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并将对现场的实地检查作为责任制考核的依据,并与经济挂钩,每月应有考核结果与记录,并按结果兑现。

(4)公司检查、中介机构外审时,均应向现场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对安全目标与责任制的掌握程度,对不了解的人员开具整改单,目标责任制考核为不合格。

二、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要求

企业应按工程规模大小、工程危险的程度、劳务施工人数对工程项目部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有企业委派书。

2、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常见通病

部分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不在岗;现场绝大多数专职安全员不是企业委派而是项目部聘用,只听项目经理安排,不按规范要求执行;企业对工程项目部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仅有一纸委派书而已。

3、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常见通病控制

严格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要求,企业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危险性程度按规定为项目部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其办理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并有委派书,受委派人员必须每月定期向企业汇报项目部安全生产状况,并有书面材料。

三、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要求

(1)建筑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储备安全生产所需要的费用。

(2)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按规定编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计划,建立安措费台账。

2、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常见通病

工程项目部的安措费台账无实际内容,与现场实际不符。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常见通病控制

安全生产资金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劳动保护、应急救援等,以及必要的安全评价、监测、检测、论证所需费用;安全生产资金使用计划必须经财务、审计、安全和工会审核批准后执行。按计划实施,按月报监理审核。

四、安全管理目标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安全管理目标要求

(1)安全管理目标,内容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以及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等,安全管理目标应予以量化。

(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应分解到各管理岗位施工班组,并按专业管理分解到责任人。

2、安全管理目标常见通病

(1)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目标实际内容却不熟悉。

(2)安全管理目标的分解流于形式,是给上级管理部门检查时的书面材料,考核也是写在纸上做做样子,难以形成激励机制。

3、安全管理目标常见通病控制

(1)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管理目标,各职能部门与岗位、安全管理人员均应了解并掌握安全管理目标的内容,并签字确认后认真实施。

(2)公司检查、中介机构外审时,均应向现场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对安全目标掌握程度,对不了解的人员开具整改单,目标责任制考核为不合格。

(3)项目部应建立对各部门、各班组、各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目标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权限、考核周期和奖惩标准。

(4)项目部应按考核制度对项目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并将对现场的实地检查作为责任制及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并与经济挂钩,每月应有考核结果与记录,并按结果兑现。

五、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1)工程项目部在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须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及部署、安全技术措施、验收计划及标准、检查监控要求、应急预案与应急响应、计算书及相关图纸,专项施工方案应有针对性。

(3)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专项方案审核审批后,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按专家论证意见对专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需做重大修改的,重新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4)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编制单位技术、安全、质量等相关部门审核合格后,由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总承包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并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经专家论证过的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参与共同审批签字后组织实施。

(5)工程项目部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组织实施,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控。

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常见通病

(1)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方案,各相关职能部门审核会签,不看内容只管签字。

(2)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实施过程中,企业技术负责人很少来现场检查验收。

3、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常见通病控制

(1)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和所处环境等实际情况编制;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审批后应按规定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审查,施工单位应按专家论证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需做重大修改的,应重新组织专家论证审查,修改完善后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审批的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企业技术负责人要到现场进行检查。

六、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1)施工作业前,项目技术人员应会同施工负责人、安全员对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完整性、可行性和预见性。

(2)安全技术交底应分基础阶段施工、结构阶段施工、装饰阶段和其他阶段施工,进行分部安全技术交底,并按施工工序、施工部位、施工栋号进行分项安全技术交底。

(3)安全技术交底应针对施工作业场所状况、特点、工序,针对危险因素、施工方案、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进行交底;交底内容要全面并便于作业人员接受。

(4)安全技术交底应由交底人、被交底人、监交人(专职安全员)进行签字确认,并形成书面记录。

2、安全技术交底常见通病

(7)项目部的安全技术交底也很少进行,只是班组长将交底单拿去给工人签字完事,至于什么内容,工人并不清楚;有的项目部对员工的安全技术交底从开工到竣工一次也未进行过。

3、安全技术交底常见通病控制

项目部必须切实完善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制度,每个施工阶段、每个分包单位、每个施工工种、每个施工作业面都要分别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七、安全检查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安全检查要求

(1)工程项目部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的类型包括:日、周、月检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项目经理带班生产情况等,并有文字材料具体规定;安全检查前应确定检查的内容、具体标准、所采用的检查表式,配备必要的检查测试工具。

(2)工程项目部应依据风险控制措施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由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总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对施工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人员活动、实物状态、环境条件、管理行为等每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3)项目部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相关单位班组应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进行整改到位;并分类记录,作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依据;对检查中发现多次重复发生事故的隐患,应列入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限期整改,并由相关部门组织复查。

2、安全检查常见通病

(1)隐患排查治理只停留在每月按时上报数字上,不能落实;工程项目部的定期检查只做书面记录,没有实际检查,直到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发现隐患经督促才进行整改。

(2)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不能落实,企业月安全检查也做不到。

3、安全检查常见通病控制

项目部必须把隐患排查治理放在首位,实实在在地开展安全日巡查、周检查,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并排查隐患;企业负责人带班对项目部进行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工作,真正把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八、安全教育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安全教育要求

(1)工程项目部安全教育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并认真执行,同时安排专人负责落实。

(2)当施工人员入场时,应经公司、工程项目部、班组进行以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企业安全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及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3)施工人员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时,应先进行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知识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4)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技术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依法取得必要的岗位资格证书。管理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20小时,专职安全员每年培训不少于40小时。

2、安全教育常见通病

工程项目部的安全教育很少开展,仅仅由资料员做张三级教育卡而已。

3、安全教育要求、常见通病控制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施工单位要重视并切实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工作,监理单位要加强现场检查核实工作,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建设部与上海市建交委的要求,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上岗;未能执行的,监理单位要向建设主

九、应急救援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应急救援要求

(1)工程项目部应针对施工管理、工程特点、环境特征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组织编制应急救援预案。项目部应制定防触电、防坍塌、防高处坠落、防起重及机械伤害、防火灾、防物、体打击、防交通和中毒事故等主要内容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现场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明确领导小组,设立专家库,培训、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并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2、应急救援常见通病

工程项目部的应急救援预案大部分是“舶来品",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配备不全,演练也不开展

应急救援常见通病控制

(1)应急救援编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②应急期间的负责人和起特定作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③必要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的配置与使用方法,如装置布置图、危险材料、工作指示和联

系电话等;

④应急期间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的维护和定期检测的要求,以保持其持续的适用性;

⑤有关人员在应急期间所采取的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等措施的详细要求;

⑥人员疏散方案;

⑦企业与外部应急服务机构、立法部门、社区和公众的沟通;

⑧至关重要的记录和相应设备的保护。同时,应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对事故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价,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3)施工现场应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明确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储存、配备的场所、数量,并定期对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十、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要求

(1)总包单位应对承揽分包工程的分包单位进行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资格证的审查,选择合格合法的分包单位,对资格失效或手续不全的分包单位一律不准使用。

(2)分包单位应按规定建立安全机构,按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员,并有企业委派书.

2、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常见通病

现场有不少业主指定分包单位,不服从总包单位的管理;分包单位的项目经理不在现场,安全管理跟不上,安全生产处于失控状态。

3、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常见通病控制

(1)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时应同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分包合同、安全生产协议书应经双方法人签字盖章,并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后实施。

(1)分包单位应按规定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员,在总包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十一、持证上岗安全管理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持证上岗安全管理要求

从事建筑施工的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行业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2、持证上岗安全管理常见通病

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未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

持证上岗安全管理常见通病控制

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及时进行延期复审考核,到期复审考核;生产经营单位指派特种作业人员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的,应当承担该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试费用,并可以与该从业人员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限;特种作业人员应使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十二、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生产安全事故处理要求

(1)当施工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由总包企业负责上报;

(2)发生各类事故均应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3)施工单位应依法为施工作业人员办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险。

2、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常见通病

施工现场一般事故、重伤事故均不上报,大部分单位均未建立工伤事故档案。

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常见通病控制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工地发生因公死亡事故后,事故涉及单位(建设、总包、分包、监理、产品供应、评价认证等单位)应按规定立即成立事故“四不放过"工作小组,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四不放过"原则,制定防范事故的措施。

(4)施工单位应依法为施工作业人员办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险。

十三、安全标志要求、常见通病及控制

1、安全标志要求、

(1)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人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人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施工现场的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大型设施处应针对作业条件、不同施工阶段、季节气候变化,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牌;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2、安全标志常见通病

施工现场有安全标志平面布置图的不多,安全标志挂得不多,真正按图布置的更少。

3、安全标志常见通病及控制

(1)施工现场应绘制安全标志布置图,当多层建筑各层标志不一致时,须按各层列表或绘制分层布置图,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进行调整。

(2)安全标志应安排专人管理,并根据工程部位、现场设施和作业条件的变化,调整安全标志牌设置,安全色标应针对作业危险部位标挂,不可以全部并挂排列,流于形式。

(3)施工单位应确定所承建工程项目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其重大危险源,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应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并挂在醒目位置。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篇5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民工政策,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应得工资,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现就节前进一步做好整治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整治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建设领域工程款和

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实施意见》(石政办[2009]43号)建立健全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建设局召集,建设局、城乡规划局、交通局、城管局、房管局、人劳局、公安局、局、工商局、司法局、总工会、法院、宣传部等单位一名主管同志为成员。

建设局负责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因拖欠工程款造成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负责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出借资质、挂靠经营、转包和非法分包等违法行为。

规划、建设、房管、城管、工商、交通等部门要联合严厉打击没有任何手续的违法工程,杜绝违法工程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协助建设行政部门和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解决因拖欠工程款造成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

司法部门要及时受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案件,简化有关程序,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减免有关费用。

公安部门负责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和突发事件处理和稳控工作,依法打击欠薪逃匿、恶意讨薪等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

部门负责做好农民工上访的劝返和化解工作,协调处置突发事件。

工会负责帮助指导建筑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督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新闻媒体负责对经查实存在欠薪企业或恶意讨薪的个人公开曝光,加强舆论监督。

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抓好整治工作

(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做好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的法律宣传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继续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农民工的依法维权能力。通过新闻报道、政策咨询等多种方式,强化社会各方面的维权意识。建立劳动保障权益告示牌制度。在所有招用农民工的建筑工地,以醒目的方式将企业名称和地址、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电话和地址等内容进行公示。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加强对守法用人单位的宣传和鼓励,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教育和警示其他用工单位。

(二)依法受理投诉,积极稳妥处理群体上访事件

各部门要完善投诉受理制度,全面公开维权举报投诉电话和地址,增加举报投诉信箱,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实行首问责任制和AB角值班制度,加强接访工作。

各部门要强化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加强组织和协调解决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成立应急预备队,遇有突发事件,积极稳妥地加以处置。同时,积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的舆论引导工作,重大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不给各种谣言传播的空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规范建筑业责任主体行为,加强劳务用工管理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招标文件中明确施工企业支付劳务用工工资专项条款,加强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施工企业拒不支付的,建设单位可动用履约保证金支付农民工工资,由施工企业承担违约责任。严禁建设单位违法将工程肢解发包或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组织或个人。

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负责,劳务分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直接负责。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对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动用工、工资发放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未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企业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

严格劳务分包合同备案管理。建筑业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没有自有劳务作业人员或自有劳务作业人员不足时,必须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双方应当在分包合同订立后到建设工程劳务管理机构办理劳务分包合同备案手续。严禁将劳务作业分包给无资质的“包工头”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由此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企业承担全部责任。

(四)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强化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所有建设单位在领取工程施工许可证前,必须按工程总造价款的1.5%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建筑施工企业严格按其主项资质等级交存保障金,不得低于以下交存标准: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企业50万元;施工总承包二级和专项承包一级企业30万元;专业承包三级企业10万元;劳务分包企业交存5万元。建筑业企业交存保障金额度与诚信评价挂钩。连续三年无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交纳保障金可下浮50%。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周转金制度,对一些疑难案件暂时无法解决的,用周转金予以解决,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

(五)认真执行拖欠警告限制和信息通报制度

对拖欠工程款一个月以上的建设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个月以上的施工企业予以警示,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三个月以上的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解决的,不得参与新的建设工程发包和投标。

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特别是建设、人劳、公安、和工商等部门之间要建立信息员制度,强化信息通报制度,将在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以信函的形式通报给有管理权限的职能部门。有关部门在接到信息后,要立即进行调查核实,依法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信息报告部门。

篇6

【关键词】 安全管理 防范措施 电网 稳定性

安全管理是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安全第一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近年来随着电网不断壮大,科技力量逐渐丰富,人员众多,层次良莠不齐,刚性缺员严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互相推诿,对自己的工作不明确等等。所以加强电网完全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是保证人身、设备、电网安全的基础。

1 落实防控措施,防范人身事故

防人身事故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要求,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原则,建立有效的责任传递机制,形成层层落实、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局面。充分运用应急处理远程指挥系统,加强各类检修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全面规范班组作业行为,认真落实工作许可、安全技术交底、停电、验电、接地等防止人身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坚决杜绝人身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国家能源局“标准化达标评级规范”要求,对各项规章制度和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现场违章行为及时通报,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

2 建立电网风险管理机制,提高电网风险管控能力

高度重视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定期梳理电网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识别、风险分级、风险监视、风险控制工作;通过重要性评估确定设备重要度,明确设备分级,梳理出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分析关键设备在电网中的位置和作用,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和化解电网安全风险。电网管理人员要树立电网风险意识,建立关键设备概念,要详细掌握分管范围的主网、配网、重要用户的关键设备情况,采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分析、识别电网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超前控制;电网生产部门要结合电网风险、设备价值、重要用户情况及设备运行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安排设备试验周期。电网调度要进一步细化电网反事故应急预案,将预案的执行过程细化并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和变电站。

3 加强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强化设备综合治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1)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保证做到安全隐患“时时排查、时时治理”,必须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将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安评、电网运行方式分析和“春、秋”查、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工作相结合,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分析、分类,分级安排治理,使设备隐患得以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和治理,全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完善配网基础资料,全面核查配网安全状况。重点开展对配网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安全管理检查,明确管理人员,计算开关负载能力,消除“卡脖子”情况,制定合理的互带方案,防止线路过负荷和保护误动。要重视配网的边缘线路,查找“死角”和“盲点”,对跳闸频繁的郊区线路、农电线路和草原线路,要做到原因心中有数,及时安排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

(3)加强重要用户自备应急电源管理,规范自备应急电源配置,严格执行自备应急电源接入技术标准,严防用户反送电造成事故,同时加强用户资产涉网设备和代维护设备的管理和核查,明确相关安全职责;协助、指导、督促用户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降低故障率。

4 规范施工安全管理

强化发包及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严格审查外包施工队伍资质,对无证承包、无证施工、转包和违法分包、以包代管、资质作假及不满足要求的坚决予以清退;对资质较低、能力不强、发生重大违章或事故未遂的、超越许可施工、不合理压缩工期、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责任不落实等行为要严厉打击。要加大外包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入网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加大现场安全监管力度,加大违章作业成本。各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各类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三措”审核,加强对涉及主网运行设备改造工程以及重点切改工程全过程管理,确保各项施工安全。电网相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到现场,监督、检查、落实“三措”的现场执行情况,电网安全管理部门要及时修编完善施工安全协议,电网项目管理单位和运行单位做好施工的过程管理和阶段性验收,做到全过程工程管理。

5 夯实基础管理,细化管理标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情况,按照国家能源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总体思路和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管理体系,明确各基层部门的职责分工,统一管理、系统规划、各负其责、协调配合;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计划,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6 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水平

加大安全培训费用的投入,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创新培训理念,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意识,统一思想,树立“培训是员工第一福利、安全是第一效益”的理念,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带头人作用,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以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实实在在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个人防范事故技能;同时要监督劳务派遣单位对劳务派遣工基本安全知识的培训,用人单位要本着“谁使用谁培训、干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进行劳务派遣工培训;对新人员(包括正式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要进行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符合岗位需要,切实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知识水平。

7 结语

电网安全管理任重道远,随着电网的不断壮大,单凭日常检查督促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在落实制度的执行上加大力度,重点做好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心教育,同时各业务管理部门也要起到保障作用,要把查找出的安全隐患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把责任意识和安全保障工作落实执行到位,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孙晓明.牢树企业安全理念提升安全文化层次[J].现代企业,2003,12:40-41.

篇7

关键词:建设企业 农民工 工资问题 对策

建设施工企业使用农民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包工头式用工”基本为所有建设施工企业的主要用工形式;二是合同制职工,主要是企业管理人员;三是“劳务企业式用工”,但数量较少。

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目前,建设施工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低。不同的用工形式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别。对农民合同制职工,企业大多与之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包工头式用工的,包工头与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包工头与农民工多为口头协议。劳务企业式用工的,总包、专业承包企业与农民工不发生劳动关系,劳务公司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也很低。同时,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企业,劳动合同内容也极不规范,只有少数明确了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安全生产责任、用人单位的有关规定制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资待遇等;多数只对工作任务、工资支付时间和安全生产责任作了约定;个别的劳动合同条款还与法律规定不一致。

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基本所有建设施工企业对农民工普遍实行日工资制。在工资水平的确定上,大多参照市场价格执行。通过劳务企业或包工头使用农民工的,主要由承揽施工任务的包工头支付。因受建筑工程施工、验收和结算阶段性的影响,普遍采取按月部分支付,年底或工程结算后全部兑付的工资支付办法。每月支付工资数额能够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农民工急需用钱时,可以向企业预借。

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建设行业风险较高、农民工流动性强。很多企业为部分工种农民工缴纳了意外伤害商业保险,极个别企业为农民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基本未参加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

根据明电〔2010〕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有关精神,

一、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把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提上日程,确保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加大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调处力度。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监察、财政等部门和工会要积极做好相关工作。

二、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各级人民政府要普遍检查和重点区域行业重点监察相结合。组织对建工程项目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排查,发现拖欠工资问题或欠薪苗头及时督促企业妥善解决;对反映投诉的建设领域工资历史拖欠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加强司法协助,加大对欠薪逃匿行为的防范、打击力度。对因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的劳动争议,要开辟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即立案,快速调处;对符合裁决先予执行的拖欠工资案件,可以根据劳动者的申请裁决先予执行。

三、企业是落实清偿被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体。企业应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建设工程承包企业追回的拖欠工程款应当优先用于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因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企业未按合同约定与建设工程承包企业结清工程款,致使建设工程承包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企业先行垫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因工程总承包企业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承担清偿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责任。

四、大力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对于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已拖欠的工程款,要督促建设单位限期还款;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先行垫付被拖欠的工资;对不具备还款能力的项目,可采取资产变现等措施筹措还款资金。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向人民法院提供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的信息,帮助建筑业企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对已通过诉讼程序进入执行阶段的拖欠工程款,要配合支持人民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对因建设单位破产等特殊原因,致使拖欠工程款成为“死账”的,由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妥善解决。

篇8

一、检查目的

以建立和完善副总理提出的“六大体系”,提高“六个能力”为目标,以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为重点,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强化监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安全文明标准化,狠抓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环境,为“十二五”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二、检查组织

(一)检点内容和依据

1、按照建设部5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特别要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中小学校安加固工程等民生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巡查、检查和指导,全面落实住宅工程通病治理措施,做好住宅分户验收工作。

2、按照市建设与管理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建工〔〕30号)、《关于开展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的通知》(建工〔〕11号)、《市区建设局关于开展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的通知》(建〔〕6号)的要求开展建设工程防火安全检查。

3、按照《市区建设局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通知》(建〔〕52号)文件的要求以及建设部第166号令、省厅和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相关规定开展建筑起重机械检查。

4、按照《市市容管理考评委员会关于加强在建工地市容管理考评工作的通知》(考委〔〕24号)、《关于在建建筑工程项目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考评试行办法的通知》(考委〔〕16号)和《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施工现场推行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的通知》(建工〔〕109号)、《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城市建设战役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与整治工作的通知》(建工〔〕17号)的要求开展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检查。

5、按照《市区建设局关于加强建筑劳务分包管理的通知》(建〔〕26号)文件要求开展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

(二)检查方式和时间安排

1、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即日起到月25日,由监理单位牵头,组织施工、建设、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检测单位、劳务单位联合开展全面自查自纠,以项目为单位在月25日前将自查自纠报告送区质安站。

2、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责任监督员从即日起到月25日,对各自监管工程项目的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

3、我局将于月28日至月日组织开展第一季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起重机械、劳务管理大检查。

4、为整合提高监管力度,区建设局将邀请区安监局、区执法局、区人劳局联合检查。

5、我局将在年第一季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形势分析会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三)检查程序

1、各检查组分别听取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情况汇报。

2、各检查组检查内业资料和项目备案人员到位情况。

3、各检查组检查现场。

4、各检查组口头反馈检查情况。

5、各检查组检查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

三、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检查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2、突出重点,严格检查。此次检查要要重点检查建筑施工各方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落实情况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情况;重点排查治理大跨度结构、异形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关键部位,深化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深基坑、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建立监控、整改机制,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篇9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强化教育培训,实施标准化建设,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夯实基层基础,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二、明确主体责任

二)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经营)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经营)承担管理、保障、岗位和监督责任,确保具备安全生产(经营)基本条件。并自觉接受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三)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制。包括:主要负责人(董事长、总经理)主管安全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安全管理机构、各处室、分公司、车间)及其负责人,班组和班组长,具体岗位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逐级逐岗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定期考核,严格奖惩。

四)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应依法履行以下七项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督促其他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有效组织事故救援,协助、配合事故查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五)主管安全的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应依法履行下列职责: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具体问题;负责制定本单位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督促落实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责任制,组织查处作业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对服役在用的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和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定期组织检查和检测检验,保证设施设备完好、工艺流程安全、职业卫生状况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监控,组织排除治理安全隐患,协助配合事故查处;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六)其他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协助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主管负责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承担相应领导责任。

三、健全管理机制

七)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矿山、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企业,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可称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5-7人组成)明确专职分管领导,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等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八)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按规定及时年检。做到合法生产经营。

九)由主要负责人主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问题。会议应当有完整的记录,载明议定的事项,明确事故隐患整改的人员、措施和期限。

十)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煤矿、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对无企业负责人带班下井或应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负责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建立落实基本制度

十一)制定涵盖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安全投入及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操作规程及岗位标准化管理制度;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民主监督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调查处理、档案管理制度;其他符合本行业、本单位特点的制度。

十二)建立健全与管理制度相对应的安全记录、台账等基础资料。包括: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记录;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三违”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置记录;伤亡事故记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安全投入台帐;劳动用工台帐;风险抵押金管理台帐;工伤保险台帐;安全设施、设备的检修、维护台帐;事故隐患台帐;特种设备台帐;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危化品采购使用销售台帐;其他相关资料。

五、加大安全投入

十三)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对矿山、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公路、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当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编制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当对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报安监部门审查批准,方可开工建设;项目竣工后,应根据需要进行试运行,进行验收评价,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报安监部门审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对其他建设项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及审查;工程竣工后,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并组织验收;以上各环节,都要形成书面报告,并按工作进度分别报安监部门审查备案。

十四)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十五)及时足额提取并切实管好用好安全费用。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必须落实提取安全费用税前列支政策。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提足用好安全费用。安全费用必须专项用于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器材装备、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事故隐患评估整改和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等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投入。

十六)落实工伤社会保险,积极推行责任保险。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运输、野外、矿山开采等高危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尝试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十七)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规定足额缴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六、加强安全培训

十八)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接受培训教育,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十九)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其他行业(领域)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新上岗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从业人员在本单位内调整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的安全培训。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或聘请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每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二十)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应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二十一)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知识有奖问答、编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引导从业人员端正安全态度和规范安全行为,把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

七、强化作业现场管理

二十二)加强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和现场安全管理。对生产经营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从事动火、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爆破、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必须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前,按规定进行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等有关情况的检测分析,进行必要的安全处理,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并安排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现场应急处理能力的人员进行全过程监护。

二十三)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和应当采取的措施,并指定专人检查协调。

二十四)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承租单位的要与其签订协议或在合同中约定安全管理职责,并统一协调、管理。

二十五)根据实际情况,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和警示标志,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二十六)严格执行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自觉遵守矿山企业“逢大暴雨天气停产撤人”矿山调度室10项授权”和“3分钟通知到井下”等规定。坚决执行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十七)强化非正常生产状态下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煤矿、非煤矿山、化工企业停工复产、开停车、检维修、试生产(运行)等非正常生产状态下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复工、试生产(运行)要制定方案,报安监部门验收、备案。凡不符合规定、不具备复工、试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复工、试生产。

八、注重班组安全建设

二十八)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的直接执行者。作业场所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具体地点。只有保证作业现场每个人、每个班组的安全,才能保证企业整体安全。

二十九)从年开始,全面实施工矿商贸企业班组长培训工程,每年将班组长轮训一遍。生产经营规模小、从业人数少、不设班组的小型企业,其班组长培训纳入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新上岗的班组长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已在岗的班组长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三十)企业班组长培训考核由安监部门负责,合格者颁发证书。企业或培训机构要建立班组长安全培训档案,真实记录培训内容、技能训练科目、培训时间、培训学时及考核情况等。

三十一)实行精细化作业,加强车间、班组、工段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保障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企业、车间、班组、工段全面开展“零事故”活动,使员工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九、加强职业健康管理

三十二)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要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并及时、如实向安监、卫生、社会保障等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接受监督检查。

三十三)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安监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三十四)生产经营单位要保障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投入,完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为职工提供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作业环境,配备合格的职业安全卫生健康防护用品,并督促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对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经常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处于正常状态。

三十五)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要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安监、卫生、社会保障等部门报告。

三十六)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组织进行上岗前、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身体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个人体检15年、检测记录5年的期限妥善保存。

十、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三十七)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机制,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做到班组(岗位)一天一查、车间一周一查、厂级一月一查、公司一季一查,检查的内容、结果、整改情况必须记录在案,并由检查人员、复查人员签字。动员、鼓励从业人员及时发现、消除和举报事故隐患,并给予表彰奖励。

三十八)严格按“三定四不推”原则及时治理事故隐患;暂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计划,做到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生产经营单位要对重大事故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并向县安监等有关部门报告。对停产整改未完成的不得复产。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十九)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建立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实时动态预警。遇重大危险源失控或重大安全隐患出现事故苗头时,应当立即预警预报,组织撤离人员、停止运行、加强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和损失扩大。

十一、加强应急救援

四十)规范应急预案管理。要结合本单位危险源、危险性和可能发生事故特点等情况,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管理。针对危险目标,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做到一事一案或一岗一案。矿山、建筑施工和易燃易爆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企业,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或论证,形成书面纪要并附专家名单。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也要按规定进行论证或评审或演练。经评审或论证后,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报安监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煤矿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还应当抄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四十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并进行评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修订意见。应急预案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并重新申报备案。

四十二)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依法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条件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还应当与邻近专业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十二、及时报告和处置事故

四十三)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县安监和有关部门报告;紧急情况时,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县安监和有关部门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现场情况、简要经过、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措施等。不得瞒报、漏报、谎报、迟报事故。主要负责人必须坚守岗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四十四)对因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依法进行赔偿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尽的责任。必须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等政策规定,按标准及时足额落实工亡补助金和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赔偿资金。

四十五)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依法依规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

十三、推行标准化建设

四十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程标准,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并持续巩固达标成果,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和动态达标。每年要对安全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评定。

四十七)注重软件建设。生产经营单位在管理中形成的各类资料要集中收集、分类整理、统一管理。可分为以下五类:1证照类:包括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加工资质证等合法证照;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消防安全验收等安全生产条件证明资料;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上岗证件。2文件类:包括企业自产和上级印发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资料。3制度类:包括管理部门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生产经营单位另行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及应急救援预案。4管理活动类:包括各类会议、安全检查、教育培训、预案编制演练、事故发生等反映安全管理活动情况的文字、影像、图片、记录等。5设备台帐类:包括主要设备设施的种类、型号、合格证件、检测调试情况的记载表等资料。

十四、加强政府监管

四十八)要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准入的前置条件,严格审批、监管。对不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一律不予审批验收,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办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证照手续。

四十九)严格建设项目管理。对项目建设单位违法分包、转包的立即依法责令其停工停产整顿,并追究项目业主、承包方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管等各方责任,从源头上杜绝非法违规建设、生产、经营行为。

五十)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实行下达整改指令和逐级挂牌督办及跟踪督促整改制度,并在新闻媒体公告。

五十一)凡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整顿逾期未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

五十二)严格责任追究。生产经营单位因管理不善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纪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相关负责人乃至主要负责人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瞒报事故、事故后逃逸等情节特别恶劣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五十三)实行安全生产信用挂钩联动制度和“黑名单”制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分级评价结果,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考核依据。对拒不执行国家规定的按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足额缴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参加责任保险等安全经济政策,发生重特大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责任事故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安监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其名单,并向投资、国土、住建、金融、财政等部门通报,一年内严格限制其新增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财政支持等,并在有关部门进行的年度检审中作为重要内容予以严格审查。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内控建设

一、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周期比较长、投资巨大,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服务施工建筑企业,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守法经营和合规管理,促进维护工程项目资产安全与完整,严密管理企业各种财产和物资。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形形的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有效评估风险,加强对企业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内部控制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于提高施工项目经营效率和效果,从而促进实现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

二、建筑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不太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从招投标到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控制制度。进而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对项目评估不足,施工工程中无应急预案。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企业无法及时应对,会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设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建筑施工企业不太注重内部控制的建设,没有优良的内部环境来培育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这造成企业制度未得到全面的贯彻,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审计机构薄弱,人力资源政策不到位。

2.建筑施工招标比较随意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投标显得比较随意,有标就投,未对项目进行行可行性研究,就盲目进场施工,这样导致难以实现预期的效益或者导致项目失败。

3.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内部控制把控不严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没有根据概预算的管理,没有根据法律法规签署重大设备和大宗材料的采购合同,将会引发不必要的经济合同纠纷。时常会有农民工工资纠纷,若处理不得当,公司将会上劳动监察部门的黑名单,会限制建筑施工企业的招投标。未及时备料、科学安全施工、严格监督管理,不但会拖延工期,还会因工程质量等问题,使得工程竣工验收时,无法正常交付。

4.建筑施工企业不注重验收环节

工程验收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未进行预验收,使得在正式验收时,漏洞百出。竣工验收后的工程项目档案未及时归档。工程项目完工后,并未对工程项目预期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投资效益,进行评估。

三、加强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灵魂,要将企业文化贯彻到整个公司的上上下下,使企业每个员工都应有主人翁的意识,特别高层管理人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公司才有凝聚力,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劲才可能往一处使,才可增强公司竞争力。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合理,不可重叠。人力资源部要注重人才引进,要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人力资源部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联合各个部门,设立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员晋升的依据。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时,要集体决策和联签。在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防止事态恶化。要根据独立性的原则,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本着公正性、客观性的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

2.工程招投标阶段应进行可行性研究

建设施工企业应考察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政策因素、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进行可行性研究。若对工程项目的地质地貌有异议的,要进行现场考察,若自身资质不足时,要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进行考察,而后根据其出具的报告,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情况,公司高管部门商讨可否承接此工程项目。投标时,要注意保密性,以防标底泄露。

3.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要严格管控

建筑施工企业承接工程后,管理层与相关部门要依据定额的费用、取费标准、中标价、主要工程量、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施工人员的素质、设备能量、工程工期以及要求的开工竣工时间、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施工方法。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工前,要进行备料,在签订材料采购与机械租赁合同时,要根据招标文件所列范围,依据现行的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制定,对材料供应商经行筛查,了解核实对方的身份、经营范围、经营规模、企业资质等,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对方的名称、营业执照号码、经营范围,对比二者是否一致,并经采购员、项目经理、财务人员、公司主管人员审核后,经公司合约部认可后,方可签订。若公司条件不允许,没有合约部,签订合同时,应有法务人员参与。材料合同订立后,正本存入工程档案,副本或复印件分送到采购、基建、财务、审计等部门。材料入库,应办理入库手续,核实实际收到的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金额与发票票面的信息是否一致。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通过官网查询发票真伪,并及时报验,谨防出现滞留票,引发税务风险。支付材料款项时,要经材料仓管员、项目经理、财务人员、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支付。审批人应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可越权审批。严格采用银行转账,并对发票的开户信息进行比对,谨防出现“三流不一致”。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量,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损耗。材料出库也应有严格的出库手续。定期要对库存材料经行全面的盘点,做到实物与账相符,并应有书面报告留存。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的农民工都应采用实名制。农民工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前,要先进行人脸识别采样,以后每日进施工现场施工过门禁时,都要进行人脸识别,并打卡上班。建筑施工企业要在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并为每个农民工开设银行卡,每月末对其工作量经行核实后,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经班组长、施工员、项目经理审批后,直接从农民工工资专户,汇到农民工个人的银行卡上。经农民工签字确认的工资册,应存档备查。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要到岗,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如发现施工现场存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提出改善措施,并对改善后的设施进行检查验收。对不改善的直接予以按标准处罚或报请项目经理处理。项目经理应及时协调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施工员、栋号长应学习熟悉图纸,负责向班组长技术交底,并保证按图纸施工。施工员、栋号长督促施工材料、设备按时进场,并处于合格状态,协调、监督、劳务层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必要时可提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措施并组织实施。项目经理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将有些工程外包,但应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建筑施工企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分包商。项目经理应当安排做好与分包方的对接工作,加强与分包方的沟通协调。建筑施工企业因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避免因分包方的原因,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当分包工程验收时,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分包工程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质检员应在现场把控。到工程施工节点的时候,质检员、施工员、栋号长、项目经理应配合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

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环节要重视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一项工作。竣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应先完成扫尾工程,应对竣工验收资料进行整理,还对工程项目进行预验收,对预验收中发现的遗留问题,应事先予以返修、补修。而后开发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取得竣工合格资料、数据和凭证。建筑施工企业应对项目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归档。工程项目结束后,公司各部门应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对项目预期与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经验教训总结,对施工过程中的表现突出的个人,应予以表彰,人员晋升时应优先考虑。对施工中不配合,影响工程进度的,应予以批评处罚。还应对工程施工工程中内部控制不足的地方,予以修正,以防别的施工项目,出现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