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成就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文学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天文学成就

篇1

关键词:南阳汉代画像石 日食 太阳黑子 二十八宿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就古代天文学来说,发展尤早,自成体系,成就赫然。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古天文图像资料罕有留存。值得庆幸的,出土的汉代帛画、壁画、石刻等文物上,有不少以天文图像为表现对象的内容,天文画像石是南阳汉画像石最独特的内容。它们是我国古代特别是汉代天文学史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我国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的陶片上有太阳、云气纹,这说明早在距今6000年前先民已对天文学有了一定认识。

对日食的科学解释。日食是天空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天象,殷商甲骨文就有锲刻,古籍也不乏记载,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上古时期,先民观测日食是直接用肉眼观察。到了汉代,为了避免强烈的太阳光对人眼的伤害,天文学者京房改进了观测方法,以油盆照映来观测日食。汉代对日食的观测所取得的成就要比前代为高。如记录汉征和四年的一次日食:“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尽如钩,在亢二度,哺时食,从西北,日下哺时复。”对日食发生的日期、起始时间、形状、在天际的相对位置、食分、亏起方位等都作了很详细的记载。长期惟精惟勤的观测、探索,使汉代先民在对日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了质的理性认识,掌握了日食发生日期的规律性,并对日食成因予以科学的解释:“彼见日蚀,常于晦朔,晦朔月于日合,故得蚀之。”汉画中有日食具体图像。一幅是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的石刻,其图像为一乌一兔在同一如壁圆内,《淮南子’精神训》言“日中有俊马”,《楚辞・天问》云“顾兔在腹”。汉画中有不少一圆内栖有一乌或有一兔来表示太阳或月亮,可见乌兔共一圆内表示的是日月之合即日食。在河南南阳汉画馆内,有两幅石刻画像,均为一展翅飞翔的阳乌腹内有一蟾蜍。蟾蜍是月亮的另一代物,《灵宪》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姬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蟾蜍于金乌腹内,显然表现是月掩日的日食天象。这类图像,有力地证明了汉代对日食成因的科学论断。

对太阳黑子的积极探索。太阳,洒向大地以阳光,滋润万物以生长,是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天体。因此,人类对太阳以最多、最慎重的观注,在漫长而艰辛的历史中,发现了太阳表面会出现异常现象――太阳黑子。目前,世界上普遍公认的太阳黑子记述是中国历史上西汉时期,即《汉书・五行之志》的载的“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实际上,在此之前与之后,古籍上不乏有对这奇异神秘天象的记述。如《淮南子・精神训》:“口中有一乌”;《汉书・五行志》:“汉元帝永光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灵宪》:“日者,阳精之宗,积丽成乌.像乌而三趾”。这些明亮耀眼的太阳内的“三足乌”,显然是在对太阳表面观测的基础上的相象,而这一基本事实,只能是太阳出现太阳黑子,不过,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解释这一自然天象,只好借助了想象力的方法来描述这一自然现象或把这一自然现象神秘化。其实,太阳有不洁净时候的看法在上古时期已有了。《山海经.大荒南经》日:“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日羲和,方浴日于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神话中羲和母亲要给太阳儿子洗澡,说明太阳表面有不干净时候的观点由来已久。太阳不洁,还其根本,可能是太阳会出现黑子的缘故。汉画中有一些太阳内栖有三足乌的图像,其中最清楚的是:一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画上,浑圆的太阳内立一三足乌;二是河南南阳针织厂汉墓出土的墓顶石上,也是太阳之内栖有三足乌。如果上面我们的观点误的话,这些无异是太阳黑子的形象刻绘。

二十八宿体系的大普及。恒星在天穹中的视觉位置大致上是稳定的,它们的出没隐现与日、月、五行的位置相关,是古人判断季节、制定历法最直接的依据。为了观测上的便利与比较,中国先民在日月周天运行轨迹附近划定了二十八个星宿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们的名称在《淮南子》、《月令》、《史记》上均有完备的记载。我们的祖先又把二十八宿分成四组,每组七宿,并配以具体方位和想象中的四灵相联系,它们的对应关系是:

东方 苍龙 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 朱雀 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 白虎 奎、娄、胃、昴、毕、觜、参 一

篇2

最能代表我国古代科学成就的还是天文学和数学,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的天、算。这两门学科在我国古代联系得十分紧密,因为对日月五星运行规律的认识以及日食、月食的推测,都离不开数学上的计算。举一个例子,汉代已形成的“谈天三家”――也就是当时古人对宇宙的三种认识,分别是盖天说、浑天说与宣夜说。除了宣夜说有点玄奥抽象外,盖天说与浑天说均是由数学模型作为支撑的,尽管两者建构了不同的宇宙模型,但是有一条是共同坚守的,就是“日影千里差一寸”,也即八尺之表的日影在子午线方向上千里会差一寸。而“日影千里差一寸”最早源自《周髀算经》,该书既是一部数学著作,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需要说明的是,千里差一寸的论证是错误的,一直到了唐代一行和尚通过实测才使它寿终正寝。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深受古代数学的影响,尽管盖天说、浑天说都有数学模型建构,但是这种模型并不与推算日月五星运行的另一套数学模型(算的模型)相融洽,或者说是各行其是。因此我们也不可能像西方那样,从古希腊天体运行的圆周运动中解脱出来,发展出开普勒的椭圆轨道等近代天文学体系。我国古代天文学还把地上的事物都搬到天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垣二十宿”体系。该体系是天上、人间对应比附的产物,是军国星占体系的一种反映,即为战争胜负、王室兴衰、年成丰歉等军国大事服务的,但这已经走出了科学的范畴。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我国古代数学的基调是由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确立的。那么《九章算术》的基调是什么呢?就是服务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问题集:一题一答一术。“题”就是题目,“答”就是答案,“术”就是算法。那么推理、论证的过程呢?书中是查不到的,因为根本就没写。所谓“九章”,就是9大类应用题目,比如“方田”是计算土地面积的问题集,“商功”是计算各种工程(沟渠、仓窖等)的土方、人工等。

经常有人将《九章算术》与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作对比,这两部书的确也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风格,一个是以“算”为特征的实用化体系,一个是以“证”为特征的演绎逻辑体系。我们的祖先一直缺少“证”的那根筋,直到明末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时,徐光启被该书的体系所服膺,写道:“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

说到我国古代数学,大家都会联想到南朝祖冲之在圆周率上的贡献。不过,祖冲之的《缀术》已经失传,他对圆周率的推算,学界认为是在魏晋时期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得到的。当时要计算出密率355/113的确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那个年代要用算筹去计算开方在内的大数目运算,难度可想而知。

唐代中叶到元代中叶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宋元时期达到了顶峰。发展到高峰的标志有二:首先是数学著作繁兴,宋代前后不到300年竟出了50本之多;其次是水平高,就是在算法的改进与抽象化程度方面前进了许多。无论是高次方程的近似解法、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高阶等差级数、同余方程组解法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从元中叶到明末,中国古代数学整体江河日下,以至于当时学界竟然连宋元时期的数学著作都读不懂了。到了明末,随着传教士的东来,西方的数学知识开始译介、引入;后来又经过清末第二次“西学东渐”,直到20世纪初我国数学才汇入世界数学发展的洪流。

农业技术的突出成就

农业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汉代创制的三件农事器具值得一提。其一是耧车,也叫耧,华北地区称之为耩子。耧车是一种北方用的条播器具,能够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程序,后来又在耧车后面拖上覆盖种子的构件,就更加便于耕种了。耧车的发明,使得单位面积土地上播种量减少,并且有利于之后的田间作业。其次是翻车,也就是后世称之为“龙骨水车”的灌溉(或排涝)农具。到了元代,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翻车,有脚踏翻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等。明代《天工开物》提到一种轻巧的手摇翻车(也叫拔车)。翻车是我国古代江南地区应用最广泛的提水、排涝农具,也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链传动的技术设施。还有一种是风扇车,也叫扇车,是一种清选农具,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人为产生的风力把粮食籽粒与糠秕分开。

唐代诗人徐来军写有一首《调笑令》:“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里描述的就是我国唐代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式提水器具――筒车。大型的筒车远远望去就像现代的摩天轮,只不过轮的悬挂的是竹筒,在流水的冲击下,竹筒在低处兜水,转到高处时倾泻到水槽中,水槽通向田地里进行灌溉。到了宋代,筒车得到普遍应用。现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的溪流边,还能见到筒车的身影。

天文学引领技术高峰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技术发展的高峰。北宋曾公亮1044年完成的《武经总要》是我国古代军事技术全面、系统的反映;北宋李诫于1100年成书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达到纯熟的标志;元代王祯1313年写就的《农器图谱》是我国古代农事器具的集大成之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宋1092年由苏颂、韩公廉制成的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最为复杂的天文仪器。该仪器集浑仪、浑象、圭表、计时与报时为一体,实物高12米,宽7米,蔚为大观。这部仪器不像魏晋南北朝那些“奇器”徒有盛名而无法得其传,因为苏颂留下了制造这部仪器的《新仪象法要》,并附有插图66幅,后人根据这本书完全可以进行复原。2012年8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期间,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复原的模型(原物的1/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展出,轰动一时。

元代天文仪器上的改进最重要的当属郭守敬设计的简仪。简仪是针对浑仪而言,顾名思义,是简化了的浑仪。他改进的方法是把赤道装置与地平装置分开,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环,又在刻度上精细化,使得观测精度更加精准。

明末1637年宋应星完成的《天工开物》,系统总结了我国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成就。但是这就像是快下山的夕阳,在回光返照时眷恋了一下古老的,随后在西方世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大潮下,中国则与主流技术前沿渐行渐远。

结束语

篇3

说起天文,其实特别值得中国人自豪,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天文学体系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但天文这个词的含义却与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有着较大的差异,最初是指各种天体交错运行时在天空中呈现的景象,也就是天象,后来又引申出新的含义,指仰观天象来占卜人事吉凶的学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每逢大事发生之前上天总会给人间一些预兆和警示,这就是星象上的变化。

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日食、月食、彗星、太阳黑子等的天文记录,都是出自中国古代天官的手笔。他们主持观察和测算天象,还要“观象授时”编制历法。文献记载,从殷商时代,中国就开始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搭配来计算日子,到元朝,天文学水平到了世界高峰,此时编制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1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6秒,3320年才相差一天,与现在通用的公历也就是格里日完全相同。但是格里日制定于1582年,比授时历晚了400多年。而古观象台,正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光辉成就的历史见证。

进入古观象台的大门,里面是一所红墙灰瓦的四合院,院里绿松苍翠,古槐参天,这些槐树,年轻的也有一百多岁了,年长的是院里三棵加了围栏的国槐,已经守着院子三百多个春秋。院中的游人三三两两,相比其他景点的人声鼎沸,这儿的冷清倒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小院儿的左边,迎面一座拱形正门,上书三个正楷大字:“观象台”。这是清朝初年所更改的名字,它的原名叫观星台。当年朱元璋攻下北京城,把元朝的天文仪器运去了南京。斗转星移,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又迁都北京,遂在当年元大都旧址上又重新修建观星台,放置了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并在城墙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后又增修了晷影堂,这才基本上具备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观象台的规模。

穿过正门的门洞,眼前是一条由坚实的灰色城砖铺就的通向台顶的台阶。台阶已经磨得非常光滑了,一步步走上去仿佛走向蓝天,数百年间,那上面也不知留下了多少祖先探索的足迹,如果你仔细留意,还能在砖上找到“嘉靖三十二年”的官印。

台上由八件观测仪组成,有的形如地球,有的弧度像张弓,还有的三圈相交……个个雕刻精美,造型各异,而且有趣的是,几乎每件仪器上都有几只萌态可掬的铜狮子,它们有的瞠颜怒目,龇牙怒吼,也有的后脚跪立,乖巧顺从。这八件仪器已不是元朝所建,而是清朝受东学西渐的影响,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制造的。其中的玑衡抚辰仪,重达五吨,全部由青铜浇铸,底座装饰繁复的云纹和山纹图案,几条游龙盘旋而上,托着南北正立着的“子午双圈”,这是乾隆皇帝亲自登上观象台视察,参照明浑仪,历时十年精心制作而成,也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架大型铜仪,充分展示了当时的天文观测水平。

古观象台还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即“在同一地点连续观测最久”的历史记录。从明正统七年三月二十七日(1442年5月7日)建成观星台到1929年5月26日改为天文陈列馆停止天文观测为止,古观象台连续从事观测达487年之久,期间累积的大批天文观测资料,对于现代天文学仍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走下古观象台,往西走,就进入了一个秀丽清幽的四合院,这就是紫微宫和东西耳房。

在紫微殿前,分别摆放着月晷和星晷,这两件仪器不同于我们熟悉的日晷,主要是在夜间利用观测月亮和恒星的方位来测定时间的仪器。紫微殿正当中,乾隆皇帝题写的巨大匾额“观象授时”映入眼帘,庄严肃静之情油然而生。这四个字点出了古代观象台的作用:观测天象,即日月星辰运动的规律,据以制定和颁布历书,从中也可以体会到独具特色的中国星空文化。两侧有一副对联:“敬协天行所无逸;顺敷星好敕时几。”文字古朴苍劲、雄健飞扬。殿里陈列明代浑仪、明代简仪、元代仰仪、元代正方案的复制品。

篇4

【关键词】:物理成就;科研方法;实验方法;经验积累;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89-01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创造了奇迹,他们除了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外,多数会使用比较实用而奇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人们却较难想到。在历史上爱因斯坦和伽利略都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并且他们使用的科研方法也都具有突出特点。

一、爱因斯坦的科研方法及主要成就

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物理理论研究中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实证与思辨结合是他经常使用的方法。他在研究中尤其注重实验研究,把实验获得的经验作为他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他还特别注重在实验经验基础上的大胆思辨,他认为只有思辨才能把经验整合形成结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说就是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产物。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是爱因斯坦科学研究的另一特点,他偶尔使用思想实验,例如追光实验使他成功的研究出狭义相对论,升降机实验又使他获得了广义相对论的研究成果。独立思考,积极讨论使爱因斯坦的研究独具特色,在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后,他不盲从于当时其他物理学家研究方向,经过独立思考,提出了量子理论,开辟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研究方向。

二、伽利略的科研方法及主要成就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伽利略学术思想比较活跃,他经常在各种学术活动中与持有不同观点的同事辩论。他一边学习前辈的数学与力学研究成果,一边考察工厂和作坊等军用民用工程,广泛结交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且从各种技术和经验中得到启发。在此基础上,他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落体运动、抛体运动、静力学、水力学以及土木建筑和军事建筑等理论;他发现了惯性原理,研制了温度计和望远镜。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曾经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三、两位学者科研方法比较

1、善辩和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是他们的科研共性

对科学的兴趣、渊博知识和良好科研环境是爱因斯坦和伽利略有所成就的前提,两位科学家都具有敏捷的思维,都善于观察,善于独立思考。伽利略自幼受家庭的影响,对机械兴趣极浓。长大后他的文学与数学才华突出,经常受人赞扬,曾先后在比萨大学和帕多瓦大学任教。爱因斯坦从小就热爱科学,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3年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良好的大学环境给他们提供科学研究场所,加之善辩是他们共同之处。所以他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并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打破常规提出自己见解,研究出很多成果。

实验方法是两位科学家获得成绩都必须使用的方法。爱因斯坦使用的实验方法是思想实验,例如对狭义相对论研究,爱因斯坦使用了实验研究方法,但此实验方法不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而是在他的思想中完成的,他使用的是一种假想实验方法。1905年他经过10年思考和实验,终于提出了光电效应的量子化理论解释,并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伽利略在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研究基础上实验研究出惯性原理,从而开创了实验物理的先河。他通过对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和科学推理得出:如果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时,沿斜面滚下的球,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不停向前滚动。无论小球自多高斜面滚下,无论小球滚下时速度是多少,这样的运动将永远保持下去。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理论结合的方法研究出很多力学定律。

2、不同成长历程和个人的特长决定他们不同的科研方法

爱因斯坦少年时代阅读大量哲学著作,头脑中受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认为自然界是具有统一性和规律性的。他总结出自然界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性是他推出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在他的科学研究中始终贯穿统一性、简单性、相对性、对称性的指导思想。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出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近年来又被用于解释许多新出现的高能物理现象。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推出了光线弯曲现象 并且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伽利略受罗马教皇破害,整个一生研究都投入到对哥白尼、开普勒开创的新世界观证明和宣传上,哲学是他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把他受教会迫害下的牺牲作为唤起人们对日心说的理解的筹码。力学定律是伽利略的主要贡献,他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并证明了单摆振动的周期和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该定律是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的。伽利略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提高了人们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界的认识,天文学是他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的成果。他在科学研究中主张用实验来认识和证明自然规律,用实验经验来创立、扩展和补充理论知识。

结论

科学家们研究理论方向不同,往往使用科研方法也不同。爱因斯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成果与他的自然科学唯物论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伽利略是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结果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但无论进行怎样的研究,无论研究领域如何,两位科学家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验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科学成果。新的研究成果又促使更优秀的科研方法产生。所以,归根结底,任何创造都来源于实验,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方法都无法代替的,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陶洪.物理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2]杨劲松.也谈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

篇5

关键词 沈括 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沈括及其主要科技成就

沈括(1032-1096),字存中,号梦溪,生于北宋中期,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沈括自幼聪慧好学,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一生知识渊博,博学善文,仕途之余从事著述和科学研究,精通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地理学,在音乐、艺术、文学、史学、医药、律历等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更是出色的工程师、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沈括平生著作四十余种,晚年更是以生平见闻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在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都颇有成就。数学方面,他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首创了“隙积数”和“会圆术”,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作用。物理方面,沈括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像等做了探讨与实验,推动了“透光镜”的研究并最早记录了磁偏角的存在;此外,他还剪纸人在琴上做实验,研究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化学方面,沈括第一次提出了“石油”的概念,对石油地质、产油区的地表特征作了精辟的阐释,并利用石油不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创造了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天文学方面,他研究并改进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天文仪器,制造了侧日影的圭表,改进了侧影方法,测得真太阳日的长短变化;提出采用“十二气历”,建议以太阳运动作为计算依据。地理学方面,沈括正确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并提出制图九法;他首次将“飞鸟直达”测量法用于制图,并在木板上制成了最早的立体地理模型。沈括还致力于医药研究,搜集整理中医药方并将其收录于《良方》之中。此外,他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探讨,对动植物形态的描述以及对晶体的论述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二、 沈括的科学思想

沈括的科学思想以元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既注重继承传统,又勇于怀疑,开拓创新,具有考察和试验相结合的实践性,并坚持经世致用益于民生的务实思想。

(一)沈括的科学思想。

1. 唯物辩证的思想。

沈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并指出“阳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沈括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这些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于变化的思想,沈括提出了“不胶一法,乃为通术”的观点,他认为既然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就应当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问题。

在沈括看来,“物理有常、有变”,万物之理受本气影响在一定阶段内表现出“常”的一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它又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变”的一面,“有常有变”是正常现象,“变”是绝对的、永恒的,“常”是相对的、暂时的。既要看到“常”,又不能忽视其他因素影响下的“变”,才能把握住事物变化的规律。同时,事物变化的规律往往是隐藏起来的,不容易被人们所认知,但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可以深入了解并掌握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

2. 继承创新的思想。

任何科技创新和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沈括也不例外。他重视并善于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果,通过认真搜集和学习这些已有的成果,取其精髓,舍其糟粕,遗古而创新。他从已有的文献中梳理物理、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它们进行归类思考并提出质疑。

如沈括在昭文馆担任编校书籍的工作时曾参与考评浑天仪,他将之前数十位历算家关于刻漏的著作以及二十五种历书都找来详细研读,很快掌握了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成为一名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的专家。沈括曾对僧一行的《大衍历法》有很高的评价,但发现这一历法沿用至北宋已经与朔法不尽符合,与四时节气也有脱节,于是在主持编修《奉元历》时,提出了“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的主张。沈括对历法的改革在很长时期内饱受非议,直到近代“十二气历”的科学性才得到人们的接受,但他的创新意识却得到了普遍的赞誉。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对沈括遗古创新的科学思想有很高的评价:“…而括当时能独违众议,毅然倡立新说,置怪怨攻骂于不顾,其笃信真理之精神,虽较之于伽利略,亦不多让也。”

3. 实践的思想。

沈括主张人的认识和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他强调“事非前定”,认为实践是第一位的,人们只有经过不断地实践、反复细致的观察,才能认识和了解事物,从而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即“详观而能熟喻”。 沈括正是用实践的态度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他从实践的思想出发,重视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和发明创造,实践的思想贯穿沈括科学研究的始终。

沈括得到毕发明的活泥字后,亲自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并对整个工艺流程作了详细的记录,进而将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展现出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沈括对活字印刷术技术的总结,毕的活字印刷术很可能就失传了。

(二) 沈括科学思想的特点。

沈括医生的科学实践中,有着中国古代科学家重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倾向,带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的务实特点。如他的隙积术和会圆术,是在兴修水利的工作中,为了准确计算各种堆垛而提出的;分层筑堰测量法也是在他整治汴河的工程中发明出来的。

沈括的晚年著作《梦溪笔谈》中,关于自然科学的内容多达255条,其中有关农业生产的43条、医学方面88条、工程技术23条、应用技术数学12条、属国防与国家行政管理的地学20条、应用物理、化学及地质学35条、乐律21条,共242条,这些都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 沈括科学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沈括的思想总体来说是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核心的,但是,受历史时代影响,他的思想十分复杂,并夹杂着一些唯心的内容。沈括在批判 “万事无不前定”,提出“事非前定”的朴素唯物论的同事,又陷入了“人有前知”的泥沼。他认为,一切都是前世的定数,而圣人是可以知晓未来之事的。沈括在表示占卜之术不可恃信的同时,又指出这些方术都是有寓意的,个人的主观行为会对占卜行为产生影响,凡夫俗子受累于心很难掌握方术的神奇,只有排除心中的杂念,才有资格谈论“先知之神”。

三、 沈括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是影响科学成果的重要因素,在科学研究中有重大的作用。沈括作为北宋时期成就斐然的科学家,能够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先进的科学方法。

(一) 沈括的科学研究方法。

1. 观察和实验相结合。

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借以获得经验知识和材料数据的重要手段。丹皮尔曾说过:“证明前人说法的惟一方法,只有观察和实验”。沈括正是遵循了这一思想,他在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绝大部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看到凹面镜照射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置的,为了解这一现象的原理,沈括在生活中经常观察类似的现象,发现窗外的楼塔,由于光线穿过窗格,它所形成的塔影也是倒立的。这些为他研究凹面镜的成像原理提供了真实的资料。为了验证“同声相应”的原理,沈括对共振现象也做了简单的实验:他将纸人放在待测的弦上,弹拨此弦纸人会因为共振而跳动,弹拨其他弦纸人则不动;如果琴弦的声调高低都相同,即使不是同一个琴上的弦也会震动。

2. 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归纳和演绎是沈括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他善于通过对同类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分析,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概括出一般性的原理,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沈括在考察雁荡山诸峰形状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成因,指出这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并由此联想到西北黄土地区的地貌特点。经过比较和分析,沈括认为黄土高原的深壑成因与雁荡山相同,都是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他还观察研究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类似竹笋、核桃、鱼蟹等各种化石,指出它们是古代动植物的遗迹,并根据化石推出了古代地卑气湿的自然环境。

3. 矛盾分析方法。

沈括主张“物理有常,有变”,他认为事物都是处于矛盾之中,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因此,沈括善于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由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矛盾的两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因此沈括非常重视对事物内部矛盾和转化法则的认识与把握。

沈括曾根据阴阳五行相互作用的矛盾转化理论,成功预报了开封地区的一次降雨:持久的干旱是因为湿土起着主导作用,连日阴天,从气已经开始见效,只是被厥阴之气克制才没有形成雨;后来突然出现晴天,是燥金之气出现,厥阴之气受阻,太阴之气伸展开来,到第二天气运都顺畅了,所以推断有雨。除了天文学,沈括的矛盾分析方法更多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他指出同一植物上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药性,同一植物相同部位在不同时节、不同地区的药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采草药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

(二) 沈括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沈括在对自然现象和科技成就的记述时十分详细,他观察事物细致、准确、具体,并重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科学成果和自然现象。他有关雷电、地震、以及陨铁等自然现象的记载,贴切而生动,使人仿佛亲临现场。这不仅仅是沈括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推论的基础,也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供的可靠的信息。

但由于历史局限性,沈括以及他同时代的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没有同生产活动分离,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有的科学方法都是被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的。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祖慧.沈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沈括.梦溪笔谈.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3]何任. 宋代伟大的科学家――沈括.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01)

[4]吕变庭,刘潇. 论沈括的“天人相分”思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篇6

[关键词]抽象 太空美术 肌理 表现

一、太空美术的起源及发展

太空美术又称天体美术,是建立在现代天文科学和宇航科学的空间探测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绘画的形式来展示宇宙天体的真实景色以及未来人类更深入认识太空的构想。(《科学在传播中与艺术的互动——太空美术的形成》作者:张品 中国学术信息网1994-2010。)

太空美术是在天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形成时间不长,发展历程却很久远。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试图通过改造的望远镜来观察天体,并描绘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幅关于天体的素描写生《月面图》。在这之后的二百多年里,由于摄影技术尚未出现,天体素描画就成为这一时期天文学家研究的记录手段。但是这一时期的绘画是以记录和研究为主的复制写实,和太空美术的概念相比,在审美情趣和表现意识上还略显晦涩。

1711年,意大利美术家克雷绘制了关于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彗星的8幅油画作品。当然,太空美术的形成,不仅是一种美术语言的表达就足够成形,美术家们对于太空美术的创作还探寻了其他的创作形式,如1865年,凡尔纳创作出版了天体铜版画《从地球到月球》。

至1893年,摄影术诞生后,作为记录天文学研究的天体画逐渐被摄影术所取代。然而摄影术却成就了天文美术家们,他们开始寻求在科学与艺术审美共生的立足点。以美术的形式诠释科学知识,也以科学的完善来充实艺术内涵的扩展。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中所说:“在艺术中,人的心灵运用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能力去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给这些信息赋以形状和加以解释”(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38页。)。

天体画的逐渐退役,反而促使了太空美术向艺术性的方向发展起来。太空美术家开始寻求科学与艺术的契合点,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融入自我对客观的理解,以及选择不能的创作手法来表达他们的作品而非记录。比如,法国画家特鲁夫洛的15幅天文作品首次成为科学美术作品和教材,并且在1895年发表的《大众天文学》中刊登广告来宣传这部画集。德国画家克兰兹也创作了一些天文美术作品,发表于《宇宙和人类》。天文美术家和天文科学普及工作者吕都,在二十世纪初期拍摄和绘制了多幅作品分别发表于英国和法国的书刊上,用来普及天文知识。这些著作由法国著名的拉鲁斯出版社以巨开本的形式出版。其中包括《天》、《在别的世界》、《天文学——天体和宇宙》(《太空美术与科学普及》,作者:李元《科普研究》第2期2006年6月,44页。)。

美国著名太空美术大师邦艾斯泰也深受吕都影响,创作了大量的太空美术作品。他于1944年《生活》画报上发表的名为“土星世界”的组画,排除了图解说明的性质,而转换成为真正艺术的形式,也成为太空美术成为专门的绘画领域奠定了基础。1946年,他又创作了《月球旅行》组画,以及与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等合作的《征服太空》、《征服月球》、《火星探测》等系列图书画册。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随着航天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加深,太空美术进入了大发展时期。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发射成功。1964年,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第一个离开飞船走进太空,特别的经历,使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太空美术家。他与另一位太空画家科洛夫于1984年,合作出版了著名的《人和宇宙》大型画集,收录了近百幅太空画作。

同时期在太空美术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还有很多。如英国的哈代出版的太空画集《星球世界的挑战》。日本被誉为“东方之星”、“日本的邦艾斯泰”的岩崎一彰,与美国科普作家阿西摩夫合著了《宇宙美景》画集。此外,还有美国的米勒、麦考尔等天文美术家,分别在结合科研的画册出版、油画、壁画等多种绘画形式找到了太空美术的语言和表达,也为太空美术的发展再增成果。

二、中国太空美术创作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太空美术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李元作为天文学家、天文科普专家和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将大量的国外太空美术作品收集研究,展示给国人。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太空美术家,其中就有我国本土著名的太空美术画家喻京川。1954年,李元与卞德培合编了一套大型科普活页图册《天文学图集》,图集中收集了大量的天文图片资料,成为迄今为止收录最全面的天文科普图册。李元又于1984年,在世界著名太空美术评论家、美国宇航博物馆前馆长杜兰特等人的协助下,组织了颇受关注的“宇宙画展”和“宇宙在召唤”太空美术展览。这次展出奠定了太空美术在中国发展的基础。

被称为天文奇才的闵乃世,将天文教育形象化,较早的编撰绘画了大量的天文科普读物,并将天体绘画融入了设计装置艺术的元素——擅长以独特的设计手工和绘画直观的展示天文知识。

深受李元对太空美术的的热情影响,喻京川较早的成为太空美术的探索者。1997年,在北京举行的“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中的“科幻美术作品展”中,喻京川以他的《鹰巢探幽》等30幅作品与世界太空美术家列昂诺夫等人同时展出。

此外,天文摄影家周熠君将天文观测与摄影技术相结合,创作了大量充满梦幻色彩的天文摄影作品。他也以不同形式绘制了大量的数码和素描太空美术作品。美术家吴同椿为中国画创作与太空美术构建了一座桥梁。他的作品立意于太空,深受艺术界与天文界的认可,先后被各地天文馆邀请出展。

2008年,美术教育家张鹏教授将科学与艺术的思想联系起来,提出了《油彩艺术的观宇架构》的科研课题,并创作百余幅油画创作,先后举办了三次课题阶段性成果展,其中包括广廷渤的油画《天眼》、张鹏的油画《冰河世纪》、巫晓疆的油画《绚丽的中子星》等作品,从不同视角,不同油画技法和手段表现了画家个人对天文天象的理解和诠释。同时,创作团队发表了多篇的学术论文,包括刘晓红的《新的冲击》、张君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等。(《仰望星空》主编:张鹏,赵慧平,刘凤山,沈阳出版社 2009,12)此次课题的展开,也揭开了中国太空美术的新方向,一方面,它以课题的形式,集中了一批画家和美术爱好者参与到自然天文与艺术的结合的研究探索中;另一方面,它也发展了中国太空美术的艺术形式,由之前较为单一具象的表现形式发展到以油彩为基础,画家主观想象和主观表达深入其中的多角度、多风格的表现。至此,太空美术创作在我国,出现了抽象的油画表现形式。

三、国内抽象天体油画的创作特点

太空美术,是以科学的形式升华到艺术的层面的一种创作,它既需要创作者尊重科学事实,了解掌握已有的科学知识现状,又需要创作者发挥自主的想象力和分辨力,去完善科学成果和探索路程并发现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既要与科学同行,又要走在科学以先,又可以是一种时空倒置错位。

所谓抽象, 朱光潜《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抽象就是‘提炼’,也就是同志在《实践论》里所说的‘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朱光潜,《中国社会科学》1980,第二期)可见,抽象就是指从许多的事物当中,舍弃他们非本质的个别属性,抽取出其本质共性的东西,从而形成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象征性的符号。是一个由从共同本质出发来加工提炼的结果。进而,我们说抽象绘画,也就是在与具象画相比之下,更为简明的对与事物的加工提炼与概括的绘画。太空美术家喻京川把太空美术分为三类:一是建立在科学研究,且完全遵守科学事实基础之上的太空科学美术;二是以科学幻想为主,具有预测和前瞻性的太空科幻美术;三是以纯幻想为主,表现抽象的太空世界以及人的内心世界、潜意识的太空意向美术。

国内太空美术中的油画创作有相当一部分抽象形式的作品。与国外不同,国内的创作,常以现代天文成果为基础,结合画家对于成果之外的设想,创作结合画家的内心情感。与国外相比,以英国的著名太空美术家哈代的作品来说,他喜欢把历史故事或者是太空幻想加入创作中,注重结合上的分布与形式感,作品的叙事性和故事性较强。东方人保守传统更注重传统的传承,喜欢遵循事物的本质,使事物看起来合情合理,画面也总体现着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的基调,较比西方人选材的大胆直接、切入主题的特点,显得婉转而隐晦。正因为如此,早期的中国的太空美术家选择了中国传统的中国画表现形式。国画独有的渲染特点在表现宇宙的空寂非常适合,也表现出了中国绘画质朴纯真的一面。但是绘画材料的选择上,水墨轻薄的特质也有其在厚重质感上表现的局限性。这也促使中国太空美术向更多表现手法的探索中前进。

油彩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因其自身色彩的饱和度高,提高了画面的光鲜度;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于厚度和空间表达。国内太空美术的抽象油画创作大多寻求一种肌理厚度来表达人们对未知事物的猜测,更寻求在光源色彩之上有一种厚重感来表达对宇宙奥秘的理解。如《冰河世纪》,画家在创作中较多的选择了肌理质感来处理他的画作品,使画面显得厚重并且视觉冲击力更强。肌理油画的技法并不是简单的油彩颜料堆积,它需要在色彩创作以前有明确的构思和起草,强调以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基础,注重写生素材和思想的积累。这种技法注重于底子的制作,与使人想起美国画家费欣的油画创作。但费欣的油画受到俄罗斯传统油画影响,选用厚实快干的底料做底子,适合于快速层层堆厚的表现。《冰河世纪》的肌理干湿结合,稀释的部分却任由颜料流淌在画面上,一部分自然,一部分人为,将二者充分结合自然的表达出效果。同时运用色彩对比和明暗对比,诠释出宇宙间物质色彩及明暗较大的差异和纯粹的真实。

国内太空美术的抽象油画创作,在色彩和塑造上也加强了主观色彩,意在带人们回归到原始朴素的浪漫情节中。追溯其思潮,使人不难联想到德国当代画家安塞尔姆·基弗的创作。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基弗的创作中渗透着对历史及文化的反省和思考,深受二战影响,他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恐怖及德国的历史、文化与神话,希望为德国理想主义疗伤,助其复兴。安塞尔姆·基弗在绘画上有很大的抱负,他渴望用绘画来重新界定整个德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以这一点与人类其他某种更高尚的才能和天性相结合,引发人们思考。与画面看似相似的国内太空美术作品《宇宙幻想》相比,画面除了巨大和复杂的肌理使作品充满了力量、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外,基弗的画面渗透出晦暗的色彩,迸发出一股强烈的历史重量感,给人以威胁和压迫之感,它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许多存在于人类灵魂深处的邪恶。虽然两幅作品同样引人思考,基弗而在创作的时候感受到了生命的流逝,而《宇宙幻想》引领我们回归原始的思考,与追寻最质朴特质的人生价值的反思,带我们回到了生命之初,在创作思想和立足点上不同于前者。

我国的油画创作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从不同角度去探索中国油画的成长方向。比如中国美术学院的许江教授致力于当代油画创作,依托中国社会发展的契机,融汇了东西方文化思想。他不但吸收西方的经验,而且对来自西方的影响作清醒的文化审视并采取策略性的响应。所以他的作品既不同于马远、夏圭的寄情于物,也不同于莫奈、塞尚的视觉印象。但是许江的作品依然追求一种历史文化上的传承。与许江不同,国内太空美术的抽象油画创作大多落实在了科学知识上,以科学的眼光寻求它们的审美趣味。作品融入丰富的天文科学知识,有着丰富的天文材料和理论为依据,在创作手法上结合中国老子的《道德经》提到的“大象无形”的理论,与荷兰画家蒙德里安所强调的“减去次要、偶发因素,追求一种图像的本质”,并融入了瓦西里·康定斯基在1912年的作品《带黑色的弓形, 154号》中所带有的猛烈冲突的动势和紧张的气愤,给人以生动鲜活的想象,甚至能感受到空间的运动。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大背景下,这无疑推动了新一代在知识信息全球化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发展。

四、国内抽象太空美术创作的贡献与展望

太空美术发展到今天,在大的自然界背景下,它是状物的一种;在绘画史的背景下,它与中世纪宗教画相比又是一个叫冷门却被随时关注的题材,同时人类从17世纪到如今对太空的不断认知,也催促着艺术家记录一份这样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太空科学发展史。

抽象太空美术创作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解读太空天体的美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并结合不同的创作技法在抽象天体的质感方面进行了描述。是一种思想认知与科学观念的综合之上,与油彩等综合材料表现手段的双重多层次的结合。它要求作者将物象融汇于心,选择最适合的手段方法来表现作者究其本质的理解;它又是客观宇宙的缩影,不会离开宇宙真理的本质,需要我们在探索科学的同时积极的去认识、去思考;它还代表了我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发展,是一个新课题,一个新方向,更是一个新的审美立足点。

抽象油彩的加入,是我国太空美术首次的创作尝试,它将促进我国的太空美术家,描绘太空景致表现形式的发展和思路的扩展。同时,随着油彩艺术的发展,界定于综合材料与油画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抽象太空美术的表现手段也将在方向和技法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在传播中与艺术的互动——太空美术的形成》作者:张品 中国学术信息网1994-2010。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638页。

[3]《太空美术与科学普及》,作者:李元 《科普研究》第2期2006年6月,44页。

[4] 《仰望星空》主编:张鹏,赵慧平,刘凤山 沈阳出版社 2009,12

[5]《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朱光潜,《中国社会科学》1980,第二期

篇7

2011年9月24日上午,“观天治水、恩泽百世――纪念郭守敬诞辰780周年书画联展”在北京天文馆隆重开幕。这次书画联展分别于9月24日至10月10日在北京天文馆、10月侣日至10月31日在邢台市民俗文化园举行,共展出全国各地书画名家160幅有关郭守敬生平和科学成就的书画精品力作。此次联展是京邢两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北京举办天文方面的书画联展,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都是前所未有。

牛城邢台传承守敬

这次书画联展共征集作品549幅,不仅北京和河北邢台的作者踊跃参加,还吸引了全国其它地区作者积极参与。从中精心挑选出的160幅书画精品中,书画家们饱含真情实感,以书法和绘画这两种独特艺术的表现形式,描绘了郭守敬在人生各个阶段的成长历程和事迹、在多领域的科学创新成就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发展进步所作的贡献,抒发了他们对祖国、对家乡、对时代的挚爱之情。潜心创作的过程让作者感受崇尚科学、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郭守敬精神,体会了科技创新精神的伟大,也让心灵经历一次历久弥新的精神洗礼。

参展作品或浑然古朴、隽秀工整,或刚劲有力、雄奇险劲,或秀逸空灵、雅拙古朴,把真挚情感与深切感悟尽情地挥洒在尺素之上,无不体现出作者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科技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真诚祝福。《金水河迎来吉祥鸟》大写意反映了1273年郭守敬开金水河引玉泉山水至大内皇宫,入太液池的历史。这是一条既供给皇家饮用,又补充园林景观环境用水的专用供水道。《鹤渡岭春晓》中的太行山脉韵味十足,郭守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科技成就,成为世界级科技伟人,固然与他个人努力有关,但也与太行山水和太行文化对他的哺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既汲取了邢台太行文化的精华,又继承发展光大了太行文化。《莲花漏畅想》挥洒自如,展现的是郭守敬在其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显露出的科学才能,他得到了一幅“莲花漏图”,根据图纸独立制成工艺失传的计时仪器“莲花漏”的故事。

恰逢时机凭刻苦展天赋

本次书画展,无论从质量还是格调都是高水平的。作品中的一笔一画,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物,浸润着各作者对郭守敬的挚爱之情。郭守敬受祖父郭荣影响颇深。祖父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祖父一面教郭守敬读书,一面也领着他去观察自然现象,体验实际生活。郭守敬自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器具,有人说他是“生来就有奇特的秉性,从小不贪玩耍”。其实,由于他把心思用到制作器具上,所以就不想玩耍了。在刚刚20岁那年,他查勘了邢台北郊河道上下游的地形。根据他的指点,竟挖出了被战乱毁坏多年的桥基并修复,可见年轻的郭守敬已经能对地理现象作颇为细致的观察了。

郭守敬身处元朝统治时期,当地的农田水利由于战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大量减少,生产急剧下降。这种状况对于元朝的建立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以元世祖为首的蒙古贵族觉察了这一点,逐步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行了一些鼓励农桑增产的措施。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天时,农田排灌需要水利建设,于是对天文历法和水利工程的研究就成为迫切的要求。因此,元朝的天文学和水利学,在金、宋两朝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郭守敬正是在这个时期,在这两门科学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

铭记历史功绩恩泽后世

西夏治水,郭守敬垒偃筑坝、建桥浚渠,使一片荒原重披万顷生机,“西夏”终于更名为“宁夏”。如今仍享受惠泽的宁夏人,定还记得那个曾在几百年前辛苦奔走的郭守敬。为编订新历,他化繁为简,改浑仪为简仪,这使人想起武术截拳道的创立,去掉没有用的花架子,直取击倒对方的目的本身。为编订新历,他在全国设立了27个天文观测站,“东至高丽,西极天地,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在中世纪,这是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地理大测量。他制定了当时最先进的《授时历》,而《授时历》确定的一年比实际时间仅仅差了26秒,无怪乎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对他赞赏有加、推崇备至。

郭守敬最大的成就体现在元大都的水利建设上。他曾主持开发白浮堰,开通通惠河,不仅促进了元大都的经济发展,也为今天北京城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郭守敬在北京没有被忘记,北京有不少以历史名人名字建立的纪念馆或博物馆,但是专门为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建立的纪念馆,郭守敬纪念馆恐怕是独一无二。此次展览有作者在准备作品时,专门查阅了有关历史书籍,进而丰富了自己的创作内容;有参观者年轻时在邢台工作,得知郭守敬书画展的消息,在展出的前一天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北京天文馆,希望通过画展更加了解郭守敬,了解邢台的文化。

篇8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道家。①老子:世界本原是“道”、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②庄子:“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2) 儒家。①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提出“正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②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③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仁义”、“王道”。

(3) 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4)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代表人物:董仲舒。

(2) 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3) 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4) 主要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3. 宋明理学

(1)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灭人欲”;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2)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认为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 李贽: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否定“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 顾、王、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儒学发展历程总结: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 四大发明

(1) 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便宜易得的原料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2) 印刷术:①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②北宋时,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 火药:①唐明了火药。②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③传入欧洲加速了其封建制度的解体。

(4) 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②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③13世纪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2. 天文学成就

(1)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 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3) 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浑仪——“简仪”。

3. 三项数学成就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2) 三国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数值作出了贡献。

(3) 《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 四部农书

(1)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2) 北魏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

(3) 元代王祯编写了《农书》。

(4) 明代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

5. 三部医学名著

(1)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 张仲景撰写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称为“万世宝典”。

(3) 明代李时珍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三、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 文学

(1) 先秦:《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2) 汉朝: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3) 唐朝: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 宋代: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豪放派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

(5) 元代: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6) 明清: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出现了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 汉字、书法

(1) 汉字发展脉络: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隶书(始于秦,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

(2) 书法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3. 绘画艺术

(1) 魏晋以前:绘画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调,画风质朴。

(2) 魏晋: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出现了文人画,代表人物有顾恺之。

(3) 唐代:体现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

(4) 宋代:宫廷画院最为活跃阶段;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5) 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突出,最终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4. 京剧

(1) 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

(2) 形成: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3) 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4) 走向世界: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

四、 2012年高考好题选析

例1 (2012年北京卷,第14题)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 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 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解析】 本题以“同一世纪”这一时间限制为切入点,考查同学们对中外若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的内容也很细。但由B、C、D三项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生活的年代差距较大,容易排除。

【参考答案】 A

例2 (2012年山东卷,第9题)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解析】 本题直接引用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考查同学们对解读材料并据此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点为百家争鸣,解题关键是把握这一学派观点中的几个特点:注重实践、反对贵族、轻视商人和学者,符合这几个特点的学派是法家。

【参考答案】 D

例3 (2012年江苏卷,第1题)“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A. 《诗经》 B. 楚辞

C. 汉赋 D. 唐诗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而且“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因此它充分体现了“民间性情之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 A

例4 (2012年浙江卷,第12题)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 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 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篇9

关键词:力学;学习意义;发明;贡献

一、力学在文明发展史上从以下三方面展现了显著价值

1.它是最早挑战“权势即真理”的真理观,并大获全胜的学科

力学特别是其中的动力学,就是在反对地心说、创建日心说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日心说战胜地心说,其意义不但是天文学史上的一场革命,而且是真理观的一次革命。它使中世纪以前傲慢的权贵不得不向新兴的科学低头具有重要意义。

2.力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是现代科学的领头羊

力学的成熟与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进程。在牛顿之后,力学成为研究天文学的主要工具。到19世纪末以后,力学在大气、化合与分解、地质构造、生命现象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力学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

伽利略和惠更斯研究的单摆,开启了整个钟表工业领域先河;瓦特对离心调速器的研究使蒸汽机成为现代工业的动力变为可能;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变质量力学,为宇宙航行奠定了基础。现代工科教育和现代工程技术是力学发展和成熟的直接成果。

二、力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有着重要地位

物理作为初中的新开学科,属于理科,并且与其他理科学科联系十分紧密, 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从重要性来看,物理是理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学生初二阶段开始学习物理,而力学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因为力学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比例一样,都是1/3左右,所占比例很大,直接影响物理考试的分数。同时,力学学习结果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学其他知识的心态与信心。

三、力学发展史上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摆钟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精确的计时定位

摆钟的发明应当追溯到伽利略对摆的等时性的研究。伽利略是研究单摆运动的第一人,又是精确研究动力学的第一人,一直到今天,钟表仍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调速器的发明成就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调速器是一项技术发明,由于它的重要性,才使蒸汽机被普遍使用,从而才有了产业革命。

3.飞机的起飞

莱特兄弟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飞行之后,飞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飞机的改进和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力学研究的突破。

从最开始的对力学原理的研究到根据原理获得发明以及随后的不断改进,是许多不同特长的杰出人物的努力和创新的成果,是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才有现在的结果。

四、通过力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传统观念持大胆的质疑精神,敢于提问。例如,伽利略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提出了质疑,通过理想实验否定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错误论断。通过讲解力学中的具体实例,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力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力学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在学习中,常常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探究的乐趣,还能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对力学的学习,学生能将书本知识很好地联系实践生活,同时扩大知识面。

4.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力学的学习,经常是一个从实验现象到实验数据再到实验结论的过程,环环相扣,学生在学习中会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郑玄;校雠学;档案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东汉经学家,高密县郑公村人。13岁时能诵读五经。21岁博览群书,精通历数、算术、图纬,被推为乡啬夫,管诉讼、收赋税。其家贫寒,仍自学不辍,常请教于学官。因为署吏。后于公元157年(永寿三年)送入太学深造,先后随故刺史第五元、东郡张恭祖修业。公元160年,他西入函谷关,拜著名古文学经学家马融为师。公元168年,他回原籍。因家贫无依,即转去东莱(今掖县),一面种田,一面讲学,慕名登门求教者近千人。公元169年,汉朝廷宦官为与外戚争权,制造“党锢之祸”,郑玄受株连被禁锢几十年。此间,他隐居山中,闭门不出专心致志,注释经书。特别是深入研究了何休的《公羊墨守》等名著,对其错谬一一批驳,何休钦服。他注解经书,以古文经学为主流,兼取各家精华,综合古今,融为一体。公元181年(共和四年),灵帝解除党锢,郑玄为官,州郡官员迫其前往,何对其礼遇优厚,但他不受朝服,坚持学士打扮,仅过一夜,便寻机逃回。公元190年,董卓冻窒椎矍ǘ汲ぐ玻公卿举郑玄为赵相,他亦不受。公元196年返归故里高密。公元199年,袁绍举郑玄为茂才,并表奏为左中郎,他均谢绝不就。朝廷又派公车征为大司农,他却以患病为由辞官回乡。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作战,袁胁迫郑玄随军,至元城县,因病重不能前行,但仍注释周易,农历六月,含恨长逝。

郑玄自幼天资聪颖,又性喜读书,勤奋好学。他从小学习书数之学,到八九岁时就精通加减乘除的算术,不但一般的大人比不过他,即便是读书人,不专门学习书数者也赶不上他。到了十二三岁,他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同时,他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风向的变化而推测吉凶的方术。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确立了学习经学的志向,终日沉湎于书卷中,孜孜以求。

郑玄毕生隐居不仕,以整理古籍为职志。他能不拘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几乎整理了此前的儒家全部重要经典,其数目达60余种。他进行的这项古籍整理工作,包括校勘文字,训释词语,钩玄提要,著为目录,不愧为卓越的古籍整理学家,其成就是显赫的。

郑玄的校学成就是前无古人的。生于郑玄之前的太史公司马迁曾感叹经书版本太多,注释纷乱烦琐,极不规范,他说:“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郑玄注经,不仅兼录异文,考订疑误,而且致力于考镜源流,厘析篇帙。所以,精擅于校学的清人段玉裁,曾在《经义杂记序》中称赞郑玄成校学千古之大业。今人张舜徽先生著有《郑氏校学发微》,认为郑玄的校学成就表现在如下12个方面:一是辨章六艺,即明辨六经之体用;二是注述旧典,理查群书;三是条理礼书,使之部秩井然;四是叙次篇目,在目录学方面有突出创见;五是广罗异本,比较异同,细心仇对;六是择善而从,不拘于师法家法和今古文;七是博综众说,舍短取长,不以先入者为主;八是,自申己见;九是考辨遗编,审定真伪;十是校正错简;十一是补脱订伪;十二是审音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