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区别

篇1

一、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是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和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制来说,国家作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一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入、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账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账,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账职工福利欠账,环境治理欠账,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应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哪个主体进行分配,在哪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五,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面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

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僧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投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部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值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的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值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量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

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合认训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

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

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因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

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级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在内的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络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来为经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这间的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

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计准则的制定。

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

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取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

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

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

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随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于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大股东,对小股东潜在的损害,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现实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推,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

关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并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久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账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

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不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任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税跨期分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系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

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序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standards或accounting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88年义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的研究会主达成一致意见,今天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

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需要理顺,从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为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薄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8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处,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账户设置、记录内容和借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

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

篇2

—、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者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了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体制来说,国家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产。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人、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帐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

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主权,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帐,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帐,职工福利欠帐,环境治理欠帐,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在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用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那个主体进行分配,在那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上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环,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向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 

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增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按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总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的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 

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量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理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 

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体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面认识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 

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 

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实践的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固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 

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组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内在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结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现为以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的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

在卜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其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的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 

计准则的制定。 

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已有利的方式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 

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 

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是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的。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 

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求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 

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是大股东,对小股东有着潜在的损害,所以往往要有一定程度的政府于预,比如定期公布信息,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

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帐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营业税的会计处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消费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现实差异,分别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所得税的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而且还应当确认增值税等其他流转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

分摊,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 

关于第一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井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义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帐款、应付帐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帐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 

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和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行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 

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配,不失为一种尝 

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科写期竹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从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 standards 或accounting 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88年底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研

讨会上达成一致意见,今后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 

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理顺,从而形成

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 

早在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建立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业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簿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8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外,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

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80年代末开始搞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个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帐户设置、记录内容和信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 

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的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

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 

会计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因此,会计规范也就有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可能的要素。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就我国的会计准则来说,必要时也有一些有关帐户的规定,比如,单设帐户还是合并反映,直接转销还是备抵方法,就屋于记录的规定,因为不影响计量的最终结果。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帐户的设置、帐务处理程序、帐户对应关系、帐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现行会计制度的形式特别适合于记录制度。所以,要不要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实际上就变成了还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有关记帐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给企业自己来做? 

篇3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财务制度 会计制度

2010年12月28日,财政部会同卫生部修订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和《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财社[2010]307号)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财会[2010]26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印发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会协[2011]3号),统称五项制度。

新制度的颁布经过反复修改研究,在此过程中,广泛吸收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本人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核心思想可以高度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化管理,三点差异,四大特色”。

一、一个中心以“公益性”为中心

“公益性”是贯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核心思想。新医改明确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核心单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两大职能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在两大服务中占主导地位,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将是医疗卫生机构医改的重要指导方针,它更加突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在这个方针下,公益性将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原则,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思想、管理流程、业务处理规范等细节中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体现。比如:⑴制度强化了预算约束,这是公益性在财政补助办法方面的一个体现;⑵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合理划分收支,反映政府对两大服务不同的补偿机制,这是公益性在投入机制上的一个体现;⑶规范资产管理,严格禁止对外投资,控制大型设备购置和借款行为,防止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这是公益性在基本医疗服务定价控制上的一个体现。

二、两化管理全面体现“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思想

在借鉴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新制度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特点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制度内容涵盖预算管理、核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财务报告与分析、财务监督、绩效考核多个环节,在整体管理流程上体现了“计划、执行、控制、反馈”的科学化管理思想,又在各个环节充分细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体的业务规范,是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切实体现。

三、三点差异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在“职能定位、管控手段、补偿政策”三个方面的差异

(一)职能定位差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而公立医院主要承担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科研、教学等综合方面的职能。比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收入、支出、收支结转等按照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分开核算,而医院财务核算则有所不同。

(二)管控手段差异

在财务管理办法上,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多地强调收支活动的预算管控,而对医院则采取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相结合的办法。

在预算管理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流程和编制内容较为简单,而医院则按照全面预算的管理要求,在管理流程和编制内容上大大复杂于基层;在成本核算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不要求进行成本核算,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则要求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全成本核算。

(三)补偿政策差异

医改意见提出,政府对其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保障其正常运行,而对医院只对其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等给予补助。新制度规定,根据收入按来源、支出按用途划分的原则,合理调整收支分类。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的职能不同,两者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核算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区别。

四、四大特色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会制度方面

(一)强化预算约束

制度明确规定,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从财务管理到会计核算都涵盖了不同管理模式,同时考虑到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的差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托记账作出规范。

(二)合理划分收支

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主要由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构成,在会计核算中清晰反映了各种补偿渠道的资金流程。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定位,设立公共卫生支出科目,同时,体现政府对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足额安排的补偿机制,将政府承担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支出单独反映。

(三)规范资产管理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要求和补偿机制,并考虑简化核算的需要,对其不要求进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无需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或提取修购基金。通过严格禁止对外投资,控制大型设备购置和借款行为,控制财务风险,合理划分和核算报告各类收支,防止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篇4

关键词:医院 新旧会计制度 差异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将于今年7月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并计划于明年开始正式在全国推行,这一新的会计制度的实行,表明《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 号)这一旧的会计制度将结束自己的使命。从比较的视野出发来研究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并探讨新会计制度的特征,有助于帮助医院财务工作者加深认识,尽快适应新的会计制度。

一、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

    总体来看,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提出背景、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财务报告等方面。

1、提出的背景与发展目标的差异

新医院会计制度是在医院现行的会计制度相对较为完善的前提下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规范医院财务行为”而不是旧会计制度的“规范和加强会计核算”,基于此,新会计制度的目标也更为细化,变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比原来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高。此外,新旧会计制度的适应范围也有所调整,旧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公立医院,但新会计制度则不适应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且对企事业单位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也不做强制性规定。

2、会计科目与处理方法的差异

从会计科目管理来看,新会计制度更加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注重将财务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而旧的会计制度则没有这种制度安排。从会计科目的设置来看,新的会计制度相对更为灵活,旧的会计制度则规定更为严格。从会计业务的具体处理来看,新会计制度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如在收入中将医疗、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等做了较为明确的区分,对支出进一步明细为医疗、财政项目补助、科教项目、管理费用等内容。这种分类方式更为科学,且新会计制度对具体业务的处理也做了较为明确的说明。此外,新会计制度还对收支结余、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负债等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并按照当前发展的形式做了一定的调整。

3、财务报告构成与内容的差异

首先,从财务报告构成来看,新会计制度规定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业务收入支出明细表、财政补助收支明细情况表、基本建设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净资产变动表、有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部分。于旧会计制度相比,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等,删除了基金变动情况表。其次,新会计制度规定医院财务报告分为月度、季度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三种,并需将这些财务报告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此外,这些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但旧会计制度中无这类详细规定。再次,新会计制度对会计报表附注和会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并明确其应该提供的基本内容,但旧的会计制度则对此没有做出专门的说明。

4、其它方面

从会计制度制定的法律依据来看,新会计制度规定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和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而旧会计制度规定主要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来制定,可见新会计所依托的法律依据更为健全。

二、医院会计制度变更的总体评价

总体来看,医院新的会计制度更好的满足了时展的要求,顺应了规范化管理的现实需要,这也是新会计制度的进步,当然,这一会计制度未来同样还需根据医院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

1、新会计制度更好的满足了时展的要求

当前,医院财务会计部门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账务处理,还应该充分发挥财务会计部门参与决策的功能。新会计制度规定按照信息化管理,这一方面要求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优势,发挥信息化得主观能动性,以信息化引导、推动医院会计工作上水平。另一方面,这也要求医院按照信息化的统一部署,将会计信息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接,帮助医院决策者及时、全面的掌握医院财务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2、新会计制度顺应了规范化管理需求

首先,从预算来看,新会计制度明确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并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规定了国家和地方可实施不同的预算管理办法,从而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更为科学,有利于提高医院成本控制水平,提高其整体资金利用水平,从而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其次,从会计核算来看,新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成本核算,规定应该按照科室、诊室和床日等为对象进行核算,而三级医院及其它有条件的医院还要求进一步按照医疗服务项目、病种进行成本核算,这就使得整个核算的内容更为全面。再次,从财务风险的控制来看,新会计制度不仅增加了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同时也要求医院财务报告对重大活动等有较为详细的附表说明。此外,新会计制度还进一步强化了医院财务部门的监管,明确了会计报表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这将进一步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

三、对新会计制度实施的思考

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不是简单的将新会计制度运用于医疗卫生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新会计制度中所包含的理念来推动财会人员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达到既能真实、完整的提供会计信息,又能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服务的目标。因此,一方面,医院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组织培训,让财会人员充分了解新旧会计制度的区别和联系,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医院要高度重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全面分析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如组织论证医院现有的财务管理软件等硬件设施能否满足新的会计制度的需求等。

参考文献:

[1]龚灵敏.医院新会计制度与旧制度的联系与区别[J].财经界,2011(3):136

篇5

一、集约化财务控制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集约化财务控制内涵的研究不多,且观点不尽相同。笔者认为,集约化财务控制是控制主体以集约化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财务制度为前提,以统一的信息系统为平台,对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环节进行组织、指导、约束,促使企业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集约化财务控制的内涵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集约化财务控制与集权型财务控制的根本区别:集约化财务控制不是全面的集权控制,而是对事关公司战略的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重点环节的控制;集约化财务控制不是片面地强调集权,而是通过公司职能和行使职能流程的集成,实现公司经营的精益和高效。

(2)集约化财务控制以统一的信息系统为平台。集约化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财务控制必须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公司内部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融合、公司资本、资金的统一调度、公司预算系统的构建以及风险在线监控的实现都依赖于公司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

(3)集约化财务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集约化财务控制对公司财务活动的重点领域实行重点控制,这些重点领域关系公司战略决策,要求公司必须全方位考虑上下级之间、公司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公司内部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

二、集团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化运作加快,企业集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主力军,其影响力日益加强。同时,现代集团财务控制思想逐渐引入和发展。但是,我国企业集团仍处于初级阶段,在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财务政策缺乏一体性、资金管理效率低下、资本运作功能缺失、预算调控薄弱、财务控制力不强等,严重制约了我国集团公司健康发展。

(1)集团财务政策缺乏统一性。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特别是中小集团公司,内部没有建立统一的财务和会计制度。集团内部子公司财务控制与整个集团财务控制不一致,各子公司之间财务会计制度不统一,导致各子公司财务信息口径不一致,信息缺乏横向可比性。同时,财务信息缺乏及时性。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生成迟缓严重,不能及时地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影响集团公司财务决策。

(2)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当前,许多集团公司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收支体系,资金不能实现有效集中,集团资金流失严重。由于没有科学统一的资金调度系统,导致一些子公司有大量的资金沉淀、闲置。而另一些子公司则出现资金严重短缺。可见,这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集团公司的健康发展。

(3)集团公司资本运作功能缺失。许多集团公司产权链条过长,有些集团甚至存在六、七级产权链,集团内部股权投资混乱,子公司投资决策不能与集团总部决策保持一致,严重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投资效益。同时,集团公司对内部优良资产的整合和不良资产的剥离存在问题,影响了集团公司的规模效益。

三、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集团公司作为一种现代主要组织形式,其规模和数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我国集团公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众多大型集团公司跻身世界500强,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移动等。我国集团公司特别是国有大中型集团公司,公司内部管理层级和法人主体过多,管理链条过长,纵向执行力较弱、横向沟通不畅,难以实现扁平、透明、高效、集约的运作和管理,必须加强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

(1)制定科学的财务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是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体系的前提和保障。本文认为,为保障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必须从控制层次和控制过程两方面制定适合集团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从控制层次角度来看,集团公司可以划分为多个控制层次,各个控制层次都有其财务管理权力和责任。建立层级控制财务制度,集团内部各个控制层次财务制度均应重点突出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财务管理四层次的权责利关系。从控制过程来看,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主要内容是在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重点领域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控制,集团公司制定财务制度应突出集约化财务控制的重点环节,针对重点领域制定更适合集约化财务控制的财务制度。

(2)集中财务信息。建立集团公司集中的财务信息系统应以集约化财务思想为指导,统一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实现财务政策和会计核算的统一,整合集团公司核心业务,依托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实现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等重点领域的业务标准化,实现财务和业务的高度融合,使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同步、及时和有效。

(3)资金集中管理。建立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以集团总部为资金配置和管理调控中心,建立适合集团实际的资金结算中心和归集平台,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池”,实现集团公司资金的全面集中和统一管控。一般而言,集团公司资金结算模式有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本文认为,中小集团公司适合采用结算中心模式和内部银行模式,而财务公司模式则适合于大型的集团公司。同时,集约化下资金集中管理要求在资金归集平台的基础上,实现集团内部子公司、分公司资金“收支两条线”,强化集团总部资金配置和资金运作的作用,实现资金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4)资本集中运作。从横向来看,集团公司,优化产业资本结构,创新融资手段,加强股权投资管控,整合产业和金融资产,加强集团内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从纵向来看,集团公司应结合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压缩集团产权链条。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优化资本配置和实现资本集中运作。

(5)预算集约调控。集团公司实行预算集约调控旨在提高预算的科学化、高效化和精益化,加强集团总部的调控力度和内部公司的执行力。以集团总部战略目标为主导,强化目标预控,实施“两下两上”的预算编报流程。构建以预算模型是逻辑内核、预算科目为信息载体、标准成本体系为编制依据、管控模块为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平台,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协同化。同时,集团内部子公司、分公司等应做实项目预算,使集团公司预算实现真正的集约化。

篇6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规范;示范合作社;财务管理

1引言

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依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户,同比增长31.18%;出资总额达到2.73万亿元,同比增长44.15%;入社农户约9400万户,占农户总数超过35%。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大部分农民收入。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创造财富的产业,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财务会计规范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2样本说明及数据来源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以及书面访谈,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从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抽取300家进行问卷调查,样本量覆盖了福建省各市区省级及以上的示范合作社和省级以下及非示范合作社。本研究调查样本的资料收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项目组的成员实地前往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和合作社的财务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得数据信息;另一种是通过当地农业局经管站的帮助将被抽样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人员集中起来统一填写调查问卷或者将电子版调查问卷发给农经管理站人员,请其将调查问卷发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寄回调查问卷。

3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规范存在的主问题

3.1财务制度不完善

目前,各级合作社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制定的内部财务制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漏洞。比如:合作社现金管理混乱,非示范合作社甚至出现库存现金超标的情况。在本次调查中,省级示范合作社对现金进行专人不定期清点的比例为42.11%,市级示范合作社比例为35.29%,县级示范合作社比例仅为26.09%,可见各级合作社甚至示范社在对现金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也暴露出合作社管理层对现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走访的合作社中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的比例高达46.71%,权责发生制仅占30.26%,甚至存在小比例的合作社采用会计核算制和会计科目制。不可否认,收付实现制对合作社财务人员的要求较低,操作方便,但使用收付实现制容易影响到期末盈余和收益的计算,同时加大财务人员编制财务报表的难度。在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核算中,各级示范合作社都有将买价和运杂费计入其中,但是保险费和其他相关费用则只有不到半数的示范合作社将其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导致报表中低估固定资产的成本,虚增了利润,影响合作社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同时从收集到的数据了解到,平均76.16%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合作社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在县级示范合作社以及非示范合作社中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比例仅达56.52%,导致成本核算失真。合作社申办时大多利用政府的扶持资金购置房屋和工具,若对此类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后期将加剧合作社的清算工作。68.92%合作社制定的借款管理制度、销售业务管理制度、采购及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没有制定借款管理制度的合作社中,示范合作社的比例也高达48%,同时10.39%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存在着不规范的借款管理制度。由此可以看出,示范合作社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并且暴露出评选示范合作社的条件不够严格。14.57%的合作社购入材料按入库时的市场价格入账,各级别的示范合作社都普遍存在“购入材料按入库时的市场价格入账”的不规范情况,并且比例分布较为均匀,基本都在10%~20%之间。在调查样本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合作社对存货出库的审批大多是由主管负责人审批,但是非示范合作社超过半数是由保管员进行审批。笔者就这些问题与理事长们进行交谈,了解到在合作社实际运行管理中,财务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合作社财务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人才的缺失同时制约了合作社财务制度的运行和完善。据笔者收集的数据统计:从事合作社会计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财务人员中,有94%的人对出纳所负责的具体工作了解不多,3%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都存在出纳人员对业务了解不清导致工作不规范的情况。农民合作社财务人员多为兼职,而这些兼职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有些是从地方企业退下来的老会计,对合作社财务会计不熟悉,又缺乏学习和必要的培训,导致会计核算不全面,出现账实不符,账证不符的纰漏;有些是当地企业在职的会计人员,他们在为合作社做账时为了简便,完全使用企业会计科目以及会计账簿核算,影响了合作社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些则是理事长的亲戚或者好友,专业素养较低,记账就只是单纯的记录“现金流水账”,有的甚至无证上岗。而造成合作社财务人员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合作社的经费预算紧张,理事长不愿聘请长期会计。尤其理事长个人对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分析能力差以至于对聘请专业会计人员的意愿不大。二是由于合作社目前处在发展初期,体制尚未健全,实力较为弱小,难以吸引专业财会人员就职。

3.2会计核算不规范

合作社要根据财会制度设立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而在笔者走访的合作社中,非示范合作社依然存在不设置会计账簿、只单纯记载“现金流水账”的现象,部分示范合作社虽设有账簿,但账簿设置不够完整,部分合作社缺少成员账户。各级合作社在明细账的开设上较为完备,均占到调查数的90%以上。但是在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开设上,调查样本中,国家级的示范合作社设立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比例较高,省、市、县级示范合作社开设比例较低,其中县级示范合作社只有不到20%比例的合作社设立银行存款日记账,这非常不利于合作社实际资金的把控和运作。另外各级合作社设立备查账簿的比例也较低,对于部分业务备查的缺失可能导致业务数据不清,资金去向不明。由于政府对处在发展初期的弱势群体产业———合作社产业管理较为松懈,导致部分合作社为了应对政府临时抽查,做虚假的账簿报表凑数,该现象在笔者走访的非示范合作社中尤为严重。填制记账凭证时,非示范合作社较少将记账凭证后所附由填制和审核人员签名盖章的原始凭证张数附上,不规范程度较高。县级示范合作社对于经济业务摘要和会计科目金额填写较为不规范。80%以上示范合作社的原始凭证采用正式发票、统一收据、自制规范凭证等形式,且用白条顶库的情况较少,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要求。但是58.93%非示范合作社中存在白条顶库的情况,而且非示范合作社使用收款收据较多,正式发票使用率较低。

3.3盈余分配不规范

地方政府对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的政策,这隐形的造成了很多合作社在申请办理时就存在虚报注册资金以及成员出资额等问题,特别是工商部门没有对实物参股进行价值评估,这对后期盈余的分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财务人员对盈余返还比例认定不清也影响了盈余分配。合作社财务制度规定财务人员在确定盈余分配比例时,要保证按交易量(额)比例向成员返还的盈余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而在笔者走访的300家合作社中仅有45.03%的合作社当年实现盈余扣除提取公积金后盈余的不低于60%,这也暴露出超过半数的合作社在盈余分配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规范。随后笔者通过与合作社理事长以及财务人员的交谈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合作社是自己随意设定返还比例,虽然在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合作社当中,存在57.89%的合作社当年实现盈余扣除提取公积金后不低于盈余的60%,比总体情况略好,但也不容乐观,县市级合作社在这方面做得很不规范,比例只有44.12%和26.09%。

3.4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

问卷调查的合作社约有56.36%合作社的会计档案没有包含经济合同协议、会计人员交接清单和会计档案销毁清单。会计档案中若没有包含经济合同或协议,则较难追溯会计凭证上的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若没有包含会计人员交接清单,则一旦发生会计资料遗失缺漏,较难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没有包含销毁清单,则较难发现合作社的会计资料是否完整。合作社社员以及财务人员普遍对档案保管问题不够重视,甚至存在部分合作社将档案随意的放在仓库里,与商品堆积在一起,没有设置专人专库进行会计档案保管。

3.5财务软件不统一

合作社当前使用的财务软件针对性不强,在笔者走访的合作社中所采用的财务软件大不相同,会计科目设置的种类五花八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合作社设置的会计科目有37个,其中“应付盈余返还”、“应付剩余盈余”是合作社专用会计科目。而笔者走访的73%合作社的财务软件是直接由企业财务软件改造的,就合作社的财务人员使用方面来看,大大加深了其编制财务报表以及成员盈余分配表的难度。合作社依法享有国家的税收减免优惠,但同时也造成税务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的漏洞。在笔者走访的合作社中,曾有财务人员向笔者反映合作社在税务申报时遇到的问题:财务人员为了进行财务报表申报需要去税务部门拿正式发票,但是税务部门目前并没有针对合作社专用的报税软件。税务部门的软件和系统主要针对企业,所以软件里的会计科目的设置并不适合农民合作社,这就导致合作社财务人员无法通过软件完成税务申报。

4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的建议

4.1政府层面

4.1.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目前合作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成员的股金和国家的扶持项目基金,但是地方申办合作社门槛低,使得政府所提供的扶持资金过于分散,达不到应有的扶持效果。因此我国合作社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提供贷款给合作社亦加剧合作社融资的难度。针对融资困难,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对合作社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尽快出台适用于合作社的贷款以及税收方面的政策条例。政府对国家的扶持资金的使用应趋于公开化透明化,通过开展基层干部走访合作社活动落实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4.1.2提高评定各级示范合作社的质量标准。政府在评选各级示范合作社时,应将合作社的财务情况作为重要考察指标,不应只注重合作社数量和规模,而应多注重合作社的质量比如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优秀的示范合作社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对其进行表彰,同时鼓励非示范合作社向示范合作社学习。4.1.3完善合作社监督机制。政府对于合作社使用的财务软件要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尽快指定相关单位设计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软件和税务软件供合作社使用,提高合作社财务的电算化和规范化程度,减轻合作社税务申报的难度。各部门加强责任意识,财政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正确划分各自的工作责任,遇事不相互推诿,加强落实财务监管和审计工作。加强对合作社财务核算进行监督和审计,对于提供不实财务账簿以及财务报表的合作社,加强查处,责令整改,情节严重,要坚决撤销。4.1.4引进高校优秀财务人才。在合作社人才引进方面,政府可通过“大学生村官”的平台将高校优秀的财务专业大学生引进合作社。这一举措既有利于减轻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又有利于缓解合作社财务专业人员的缺失。

4.2合作社层面

4.2.1营造合作社高质量财务规范氛围。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财务人员以及社员的财务知识培训与教育,理事长要积极争取财务人员的培训费纳入政府扶持预算,利用互联网、高校名师讲座等形式提高财务人员的规范意识。加强对社员财务知识的培训有利于完善合作社内部监督。合作社管理层应主动参加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举办的高校财务规范相关内容的讲座,加强对财务规范的重视程度。4.2.2完善合作社内部财务制度。合作社要建立健全财务体系,应该实行财务单独核算,明确社员的权限和责任,注重集体决策。加强对合作社资金的监督管理以及票据的管理,对于白条和自制凭证不予以报销入账。做好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设置专人专库进行保管。按照财会制度制定社内盈余分配方案,规范盈余分配制度,为成员建立统一的成员账户,及时记录权益的变动,建立盈余支付机制。4.2.3示范合作社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示范合作社等级越高则其规范程度越高,并且规范程度普遍高于非示范合作社。因此示范合作社更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引导并推动合作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4.3会计人员层面

合作社的财务人员应自觉提高自身的财务素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并努力争取持证上岗;主动学习使用财务软件以及报税软件,提高合作社电算化程度;认真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按制度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簿;使用权责发生制记账,在登记记账凭证的时候,应尽量附上正式发票或者自制原始凭证,坚决不许白条顶库;加强对现金的清点和管理,库存现金做到日结,不在社内存放超标数额的现金;计算固定资产的成本时将买价、运杂费、保险费和其他相关费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完善合作社借款管理制度、销售业务管理制度、采购及存货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财务制度规定以及核算要求设置完整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不记载“流水账”,加强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完善会计报表的编制,注意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做好盈余分配工作,比例按制度规定———当年实现盈余扣除提取公积金后盈余的不低于60%,盈余的规范分配增加社员的收入,同时稳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合作社内部凝聚力和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王克忠.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13(10):28-30.

[2]师高康、黎阳.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关键要抓好财务管理[J].农村财务会计,2011(07):7-10.

[3]刘媛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制约因素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06):18-19.

篇7

一,我国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逐步重视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己成为我国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形式,同时我国企业以及各类组织的国际交往逐步加深,会计制度也将随着这些变化也逐步和国际会计制度趋同。2013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进一步完善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则建设,但和国际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差距较大,尚有较大的完善空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环境己发生巨大变化。这就使得现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己不能适应公路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改革。

规范现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需要。一是无法满足固定资产核算需要,公路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就是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比重较大,这也是行业特殊性造成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法反映固定资产实际状况,有的单位虽然象征性的计提折旧,如施工机械部门。但总体看,公路事业单位会计由于受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局限,固定资产账面数基本是按照购入原值反映,导致大量资产账面虚存,不能反映其真实的资产全貌。同时,没有在建工程会计科目,无法真实核算跨年度公路大修理等支出,无法满足公路养护部门的核算需要。二是会计科目严重不足。随着我国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会计制度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会计科目设置也无法满足核算的需要,为准确的进行会计核算和经济事项的分类,需要结合公路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制定出新的会计制度,并重新制定会计科目目录。三是会计报表无法满足公路事业会计工作的需要。由于公路事业单位具有半行政半企业的行业特点,而原有的会计报表是基于事业单位性质设计的,其报表反映过于单一,难以揭示公路事业单位经济工作的全貌,不仅不能满足其自身的管理需要,更不能满足财政、税务以及社会监督的需要,会计报表也缺少为国家提供宏观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

二,我国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法律依据

制定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范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制定特殊要求的行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办法,并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据此,作为对会计核算有特殊要求的公路事业单位,经财政部批准,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出台实施《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其具体办法一《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公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准则》第五十三条规定,“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由财政部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行业特点突出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由财政部会同主管部门制定”。从准则的规定可以看出,《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可以由财政部会同交通部共同制定。

三,我国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趋势

公路事业单位改革的趋势包括公路事业单位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两个力一面的革,其中组织体系主要指公路事业单位的公共行政体制改革,而制度体系主要是指公路事业单位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制度体系改革包含了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探索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改革的“瓶径”主要是市场经济制度未能在公路事业单位完全体现,很多部门和单位还存在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部门行政管理模式。公路公共行政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还不“阳光”。所以,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趋势就是,弱化部门行政以及其存在的物质基础―部门利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相配套,决策科学、分工合理、监督有力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同时要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设,防止“部门职权利益特殊化”。

目前为止,我国对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没有专门制定会计制度予以规范,借鉴国外经验和我国公路事业会计的行业发展特点,单独构筑我国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公路事业单位改革的切实需要。

会计制度模式选择。模式一: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模式,建立涵盖公路事业单位各行业特点的会计制度,并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报表。在统一的《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框架下,针对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实际需要,制定若干反映行业特点的会计核算办法。模式二:比照原企业分行业会计制度的模式,先建立一个总的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此框架下,再分别就公路养护、政府还贷公路等制定特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两模式的比较。模式一有利于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统一,增强可比性,通过制定若干具体会计核算办法来体现分行业的会计核算特点。模式二有利于尽快解决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缺位问题,可以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但不利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以及会计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

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协调。构筑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吸纳预算会计中的合理的部分,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成功经验,比如: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原则、划分收益性和资本性支出等,应尽量保持一致。但在会计要素和概念方面,要与企业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有所区别,以建立体现公路事业单位特点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大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设置要与企业会计科目趋于一致。公路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设置上,除了要考虑事业单位的要求设置的会计科目外,在名称上要考虑和会计准则逐步趋于一致。这种一致一方面要保持形式上的一致,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准确和及时了解公路事业单位的则一务信息;另一方面要保持内容上的一致,以便全面和真实反映公路事业单位经济全貌。

建立完整的会计报表体系。由于公路事业单位已经逐步走向市场,法人地位不断增强,而自主决策权也在不断增大,公路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越来越明显。所以,会计信息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要。构建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可以充分借鉴企业的则一务报告体系。会计报表要包括会计报表附注的相关内容,对内提供的会计报表可以根据公路事业单位的不同部门分别设计,可以根据管理需要体现其差别性。而对一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国有资产情况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资产负债表要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平衡原理设计,以充分满足其经营性质的需要。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交通运输局)

篇8

(一)采用分级管理与核算的方式

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是比较鲜明的。一般而言,他们的施工活动较为分散,同时施工地点比较偏远,施工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就需要采用分级管理和核算的方式。从而保证施工生产能够和会计核算相统一,尽可能避免脱节情况的出现。

(二)单独核算工程项目的成本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会承包多个施工项目或者项目工程由几个单独的工程所组成。在确定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单个工程项目的造价。建筑企业的施工活动同时具有多样性和单件性的特点。因而在对工程的单位成本进行核算的时候,不能只是按照总工程量和总成本来核算,需要采用“定单计算法”来分项核算工程的成本。采用这种核算方式更加有利于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

(三)分阶段进行成本核算和价款结算

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工程造价是比较高的,同时生产周期比较长。如果建筑工程竣工后才进行价款结算,势必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导致会计核算的滞后。面对这样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程周期较短的项目采用一次性结算的方式,而对于周期较长和项目资金较多的工程而言,则需要分段进行成本核算和价款阶段,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核算的手段较为落后,核算方法不够合理

由于在会计核算的时候没有选择合适的方式,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频繁出现会计信息置后和核算不及时的情况。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和会计核算无法实现同步,导致项目工程的成本核算和实际成本出现严重的偏差。除此以外,建筑企业项目工程所涉及的工作是非常多的,同时部门和人员繁多。如果无法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将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制度不够完善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以此来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财务制度。由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在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的情况下,给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例如在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科目的区别,导致会计账目混乱,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够准确,严重影响了企业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现阶段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采用的是电算化的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收工记账方式。电算化核算方式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电算化的应用对跨级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财务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没有为财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加之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繁重,会计人员没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这就导致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对策

(一)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对会计核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来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对会计核算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意识到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重要性,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其次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是非常繁杂的,很多时候会计人员都无法对施工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会计人员则要及时的对施工的材料和设备设施进行清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二)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选择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

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对核算方法的选择有着很高的要求,不同的工程项目或者是不同的往来客户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需要引起会计人员的重视。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支出是在工程竣工以后才能够核销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明确“在建工程”等账户的核算方式。工程前后期的会计核算对工程结算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而要保证各个环节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此外,项目工程需要核算的内容比较多,应当及时对各项活动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注意备查账簿的设置,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三)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和专业知识的机会,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最后则是让会计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使得会计人员对施工流程有着一定的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四)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到会计核算中,提高信息化水平

篇9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准则不断改进、完善。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准则体系。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将有助于会计人员理解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环境,以期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变迁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完善。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日益发展,提出了各国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现实要求,同时,我国会计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业务不断涌现,需要相应的会计处理程序规范,由此产生了对修订会计准则或制定新会计准则的需求。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变迁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用的是统收统支体制下的资金平衡会计模式。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政策,三资企业出现,迫切需要改变我国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核算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1979年颁布了《关于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1985年颁布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开启了学习、借鉴国际会计惯例中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道路。

我国于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是结合当时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开放、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情,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已经实施多年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制度,我国采取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方法作为过渡,并于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

1997年,我国了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并规定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2000年12月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制度》,并规定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01年,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国会计标准要形成完整的统一体系,与国际惯例趋同,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原来“两则”、“两制”时期不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不统一的问题,《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统一。

2001年我国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到2001年年底我国已颁布了16项具体准则。2004年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制度体系。2006年2月,我国正式了39项新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举措进一步缩小了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中国会计国际化趋同的显著标志。

二、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现实情况

从企业会计制度时代开始,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就一直处在制定―补充完善―重新修订―再制定的循环之中。自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至今10年间,新业务、新问题不断出现。

2014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高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修订或新增了7项会计准则、一项准则解释。例如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很多条款进行了系统化整理;修订了《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在此次准则修订及制定过程中,公允价值方法和原则在存货、资产减值、股份支付等多项准则中均有涉及,随着各类资产市场交易条件的日趋完善,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使相关的会计处理有了指导性的操作规范。

三、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问题

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概述

(1)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学的方式和技能,对于企业资金获得、筹集、有效运用的方式以及分配的方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行为,弥补了会计上的遗漏,主要侧重于对价值的管理和进行重大决策。(2)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采用资金的形式,及时、准确、真实的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反应、监督和决策。

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企业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核算人员的分工一般比较细致,财务管理则是对细致工作的全方面统筹。因此财务管理的人员一般都是先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他们通常从单一的会计核算工作演变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因此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门,财务管理是否有效依赖于正确的会计核算。(2)两者的区别。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者具有不同的内容。会计核算的内容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内容执行,根据固定的模式对原始单据进行收集,编制会计账簿和制作会计报表等等,对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和成果进行反应、核算,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服务。财务管理的内容受到财务制度内容的约束,但是她的目标明确,方法相似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从行为上来看,会计核算是一种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行为,通过为企业提供完整、真实、及时的会计信息,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而财务管理是一种直接的管理行为,通过对会计核算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结合企业现状和社会环境,来确定企业的经济以及经营决策。

三、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的领导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其次,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不能很好的对于企业核算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不具有财务管理的能力。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低下,违规舞弊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会计队伍管理混乱。再次,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不完善,有些企业空有内控制度但是没有有力的实施,有些企业甚至缺乏内控制度,造成管理上产生大的缺陷。最后,对于资金的管理混乱。对于资金有些企业没有及时的对账,对于资金的流向没有实时关注,坐支现金的现象屡有发生,企业呆账较多,往来款项没有及时核对等等。(2)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会计核算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上的缺陷,不按规定建立账簿,制造假的凭证,任意编制财务报表,随意调节利润和帐表。一些企业的会计报表和总账和明细账不符,任意调整账目数据,对于企业资产没有进行盘点和记录,资产流失的状况严重,对已资金的往来没有及时记录等等会计核算中不合规的现象。

四、改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若干对策

(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财务管理,认识到财务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全方位的支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教育,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胜任财务管理的任务。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企业应该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将生产、技术、业务等等部门统一起来建立整体管理体系。(2)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首先对于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进行系统的规范,对于内部监督、内部管理提出明确的要求。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成本核算的方式,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有效。最后建立各种适用于企业发展的核算制度,使会计核算更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3)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对企业的从业人员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的制度,从事管理下一级的人员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直接委派,会计核算工作由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优化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财务管理人员坚持原则和遵纪守法,创造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不断提升员工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彭守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初探[J].商业经济.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