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入学教育内容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入学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入学教育内容

篇1

【关键词】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学生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67-0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对于大学新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普遍增加,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更多的引起各高校的重视,都加大力度对如何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展开研究,并得出较成体系而科学的理论经验。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我们从学生工作者的视角研究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与爱校教育、法纪与自律教育、专业与学习教育、生活与人格教育等,而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目的则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自觉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及方式,处理好各种关系,逐渐培养成高素质、守纪律、讲奉献、适应能力强的合格大学生。[1]

首先谈谈爱校教育,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对即将踏入的大学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了解,但比较肤浅,对自己所在大学的认识还只是局限于一些物理上的信息储备,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升华为一种情感上的认可,甚至找到切身的归属感。现在各高校针对爱校教育都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如让大学新生观看学校历史影音资料,邀请知名校友为大学新生做演讲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直观地向新生讲解学校的校园特色、人文气息等,还可以结合自身在学校里的生活、学习经历向大学新生校教育。

自律教育对大学新生来讲至关重要,而自律教育成效则直接反映到其自身生活、学习状况上。在上大学以前的学校生活相对约束性较强,给予学生的自主性远少于大学,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于大学里相对自由和独立的生活学习状态都没有经验储备。引导大学新生形成较高的自律意识,有效而充分的利用时间,妥善安排好生活,正确走上求知学识之路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我们应尽早将大学“自由”的生活学习模式告诉他们,并以老生中的成功或失败例子佐证说明,让大学新生全面地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印发宣传册、举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告之他们正确而科学的生活学习方法。

再谈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①教育新生加强自强、自立和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确立为社会服务而学习的观念;②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知识结构、课程结构,就业前景及胜任的工作领域;③向学生介绍学科发展情况、理论前沿和专业前景,并强调学好基础课对专业课的重要性;④请高年级学生介绍自己的专业思想形成过程,交流学习专业的心得与体会。[2]我们除了紧扣以上几点以外还可以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展开更为实际的辅助教育方式,如化学、物理、生物类专业,可以在学院的支持下组织大学新生到实验室参观,而历史、哲学、文学、外文类专业,则可以开展书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大学新生们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了解微乎其微,而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又将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做专业教育时绝不能有任何懈怠。我们还可以设立“学长服务平台”、“专业知识咨询频道”等比较灵活、可操作性强而更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渠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还可以为大学新生介绍“转专业”、“辅修”、“双学位”、“交换学习”等相关政策。

学习教育在做好自律教育与专业教育之后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存在明显的差异,突出表现在:①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差异;②考试方法上的差异;③教学课程设置与课任教师安排上的差异;④教学场所与教学时间安排上的差异。[3]这些变化对于大学新生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因而学习教育必不可少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的时效性。我们应该针对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主要差异,帮助他们提高对这些差异的认识,并对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做深入的解析。让他们从大学强调自主、发散、探究学习的根本机理出发,切实去感知并及时有效地适应大学学习,顺利地进入学习正轨。另外,我们还可以有目的性地启发他们对于新学习环境、方式、节奏的兴趣,从积极的层面上去促进大学新生对于大学学习的认同。并从侧面对他们进行引导,引导他们主动去掌握大学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规律,甚至主动去探索如何做好大学学习。

再看生活教育。在进入大学前,大学新生都处于“监管式”生活状态,进入大学后则是自由的生活模式。恰如厉以宁教授的“自行车理论”所说,自行车车速越快越难控制,越容易发生事故,因而生活越是自由,越是少了约束,大学新生们越易迷失,越易失去自我。而使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克服依赖思想,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要培养他们的自信精神,使他们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尽快改变自己过去的生活风格和行为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要培养他们的自强精神,使他们逐步树立顽强拼搏、勇攀高峰、战胜困难,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质量。[4]大学新生自身经验的缺乏,导致在看待问题,辨别是非上有较大的欠缺,因而在入学后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进行多方位的引导,还可以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体系,由参与学生工作的老生们亲力亲为,密切地关注大学新生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为大学新生点亮生活的航标灯。当然,一切问题应该从最根本出发,对大学新生生活教育,我们应侧重于对大学新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的提高。

最后再谈人格教育。人格教育的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多,但每一项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做到系统科学,循序渐进且宁缺毋滥。我们可以从个人品德、思想素养、道德素质、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等方面入手。个人品德、思想素养及道德素质主要是指大学新生自身精神层面的内涵,强调对正确的道德观念、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规范的个人操行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学习以外,我们还可用“楷模效应”、“名人效应”、“榜样效应”等方式来正确引导大学新生。而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不仅对大学新生的近期进步有很大影响,甚至对其长远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可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对大学新生来说必不可少也极其重要。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青年大学生要有理想,同时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坚韧不拔的充分思想准备,取得成绩时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悲观。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历史的胜利和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5]足见帮助大学新生尽早树立合适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的意义之深远。对于理想教育,我们可以选择简易例证来引导大学新生,也可用本专业杰出校友的经历来加以佐证,如邀请同专业的“翘楚”为大学新生做励志演讲,也可以深入地介绍专业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中的影响等。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学生工作者是大学新生接触最早也是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学生工作者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其工作绩效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成败。学生工作者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明确自身职责,了解新生需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在这项工作中所担当的角色以及对自身职责的知悉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把上文中所提到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了解清楚,把任务与使命理解透彻,对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所承担的职责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必须在开展工作前做足准备,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所涉及的各方各面都有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掌握,不断强化我们的角色意识,加深对这项重要使命的认识。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与大学新生的角色进行交换,从大学新生的视觉出发去了解大学新生的需求,去把握大学新生的动向,切实保证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对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火候”拿捏得当,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具备适宜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与良好的素质。一个好的学生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其次,必须对相应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对学生在校过程中遇到的重要事项比如课程安排、实习安排、毕业设计等清楚明了。第三,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必要的知识,掌握与大学教育相应的教育方法。第四,必须明确自身地位,既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的朋友、学生利益的维护者。[6]

我们的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新生教育的好坏。我们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与能力,如自身判断是非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从容应对普遍发生的疑难杂症,能够承受来自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能够在大学新生面前树立起“活榜样”形象。

我们还应具备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相应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具备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在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避免因为我们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差而影响全局,甚至给大学新生教育的施行增添障碍。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历史、地理知识,对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对少数民族的生活起居、风俗习惯都应知晓。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感,对于社会上的风气,社会中发生的事情有正确的辨别和合理的判断,对于社会中的悲喜之事给予适宜的反应。

第三,加强自我反思,主动探索创新。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的难题。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我们首先必须重视现阶段大学新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现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从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单一,专业人员不足。②入学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片面注重和追求入学教育的表面形式。③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周期短,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所占权重偏小,缺乏较为完善和合理的考核评定体系和指标,长效机制不健全。[7]

在正确地审视这些问题后我们发现在大学新生教育中能够去主动探索创新是一个极为迫切而切合实际的要求。首先强调的是主动,我们知道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8]

一个人的主动性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主动去摸索规律,主动去探清所遇到的问题,主动去了解所发生的案例,主动去研究、分析、解决在现阶段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主动去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技能,我们还必须秉持探索创新理念。当前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敏锐,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学新生教育意义锐减,收效甚微,而带来的间接后果则是大学新生的抵触,社会的评判与职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地去探索问题存在的根源,并积极探索新方法来消除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必须坚持在解决存在的旧问题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去创造出更合适宜,更加有效的新方法。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高校开始尝试新的方法,如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的成长训练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展的新生入学适应性辅导活动――“同心圆”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等。总之,创新在当今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是应大力倡导的,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导向,贯穿整个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创出一片新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黄维秋.大学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87~89

2 李荣光、王发棠.浅谈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J].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1):147~151

3 王宜勤.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86~88

4 罗 莉.大学新生不适应性及对策浅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6~58.

5 .文选、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侯晓蕙.大学新生问卷调查及教育问题剖析[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59~61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实践研究》(编号:16Q281)

对于采取何种有效途径,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获取融入的最佳效果。首先应该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界定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现状和意义,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的价值判断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的目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党的十结合当前实际,高瞻远瞩。以基本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现状,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具体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短短二十四个字可以说是导向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博大精深,指导性和针对性很强,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广大人民教师和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的基本判断,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的重要路径。

2 相关内涵阐述

大学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方式。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能够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摆在重要位置,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机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办法去约束激励教师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何让他们真正相信、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成为日后学习、工作、生活的价值导向,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的内在要求之一。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何让大学生们真正理解并践行,便是最大的课题和挑战。

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义,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指高校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授给学生们,让大学生们真信、真懂、“听的进去”、“消化的了”。不仅让大学生们在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重要好的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这里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仅是指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而是包括全体教师、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3 当前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思想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成果显著。但从某种角度来讲,还需要再深入、再提高、再完善。

3.1 从大学生层面来看

大学生们对于新鲜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较强,乐于学习研究,并且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容忽视,个别大学生分辨能力还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价值观还是存在偏差的。同时由于西方思想的传入、网络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利益、物质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主要表现是个别学生不信马列信利益,认为精神价值太遥远,不如物质利益来的现实直接。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个人认识程度和水平存在差异,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认为这只是在玩文字游戏,没有实际内容,你讲我听,但是入耳不入心。

3.2 从高校教师层面来看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讲,平时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现有数据显示,通过教师采取教学讲授的方式,学生们对核心价值观有较好的认识,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主要是改进教育方式方法问题,不应仅仅拘泥于课堂灌输,而应不断创新求变。还有就是,笔者认为,除了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外,其他科目的授课教师也应义务、积极去做。在课堂上,有时其他任课教师的一句负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正面教育效果,所以需要全体教师的配合。

3.3 从学校层面来看

大多数的学校都能够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机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办法去约束激励教师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个别学校的重视的程度还是不够,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师资配备,意识形态淡薄,缺少有效地监督管理机制,也尚未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仍需进一步改进。

4 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分析

一是大势所趋,正当其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的提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为,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要体现在精神文化书写话语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前提下应运而生,可以说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二是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为其奠定牢固根基。大学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的价值判断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三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要实现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新形势下教学手段的转变,需要勇气、需要研究、更需要找到合适的路径和办法。可以说,创新是有效的方法。通过创新引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果提供力量源泉,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牛鼻子”和“新引擎”。

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不断探索研究。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起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更要同高校大学生们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终将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凝聚共识,为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提供助力,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赵红(1987-),女,黑龙江省鸡西人,法学硕士,黑龙江工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武赢(1984-),鸡西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工业

篇3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33-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转化,学生的思想特点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以后,针对新生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入学教育是促进大学新生由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大学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进校的第一堂课,这堂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生活,以及能否在大学期间顺利发展和成才。因此,新生的入学教育虽然是高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但是必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当代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和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问题,探讨一些入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传统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当前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校纪校规教育。通过对校纪校规的学习,让新生明白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增强他们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二是校情校史、院情院史教育。通过介绍学校、学院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规划,学校的教学、科研、师资、专业建设、基础设施等,首先让学生对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有个了解,并结合学生的爱校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学校、学院的感情。三是学习教育。首先介绍大学学习结算任务的划分、学分制的相关要求、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大学的学习主体是学生本人,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新生培养大学学习方法、科学安排时间,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四是专项教育。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多,诸如爱国教育、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较为明确,能够明确解决新生某一方面的问题。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使学生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通过入学教育可以弥补基础教育阶段缺失的综合素质内容,科学合理的入学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目前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也逐渐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并将入学教育工作作为新生进校后首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因此一些高校的入学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对入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常规工作,更是一项基础工作,需要全方位参与、合理规划、科学指导,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好这项工作。但是一些高校没有重视这项工作,认为入学教育只是学生工作的内容,由辅导员来起主导作用,学生片面接受,造成教育的效果不好。其实专业教师也是入学教育的主导力量,其发挥的作用有时比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大。

2.入学教育形式单一,组织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目前,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采取的是集中模式,多采用报告、讲座、班会的形式,形式比较单一。在教育的过程中,未能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枯燥乏味的说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多数入学教育坚持传统的以“报告周”为主,在入学教育的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指导,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结合,使入学教育缺乏系统性。此外,入学教育主要是以集体教育为主,缺乏与个别学生的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的指导,对个别突出学生针对性的教育较少。

3.入学教育内容片面,内容严重滞后。目前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局限在爱国主义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校情校史教育、专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但侧重于向新生宣传学校、学院的优势,而对于新生将要面临的大学学习、人际沟通、生活技巧、社会需求、就业形势等实际问题涉及较少,教育内容比较片面。随着“90后”进入高校,教育对象发生了较大改变,但是入学教育内容却还停留在原来的状态,没有及时相应转变。

4.入学教育时间短暂。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各高校开展入学教育的时间普遍比较短暂,在短短的一周以内是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的。这种短暂的集中式教育,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一定帮助,但是对于让学生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运用入学教育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一定难度。

五、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为了顺应“90后”大学生的思想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推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探讨入学教育的相关工作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1.注重“学前教育“。充分利用学生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进入大学报到这段时间开展“学前教育”。在送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附上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简介、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等学生和家长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全面梳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树立进入大学以后的目标,做好进入大学的准备。

2.入学教育时间长期化。针对传统的入学教育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因时间紧迫、内容多,新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这么多内容的现状,可以将入学教育的时间长期化,在入学教育以后设立长时间巩固教育阶段。

3.高度重视,加强入学教育的管理与规划。提高对入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入学教育工作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明确入学教育不只是入学一段时间的事务性工作,更是关系学生一生成长的长期教育工作。入学教育进行系统化管理,充分认识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时间和教育内容。

4.入学教育内容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首先,将新生入学教育纳入到课程系统中去,使之成为有学分的必修课。在教学时,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创建教学资源库。由于入学教育的对象特征在不断变化,因此入学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入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上,应根据入学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特点、时代特点及时更新传统的教育内容,选择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被学生所理解、启迪人生的新知识。

5.加强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90后”大学生出生在经济条件优越的年代,且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呵护,很少经历挫折与打击,心理素质较差。对此,一方面要针对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讲座,帮助新生解决大学期间遇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普遍排查学生心理问题,对个别问题突出者,开展单独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天浩.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创新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3-115.

[2]杨玉书.浅谈专业教育在入学教育中的作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5,(1):57-58.

[3]李雪梅,谭涛,张丽.大学入学教育创新与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10(4):15-18.

[4]杨建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0,(2):66.

篇4

关键词 新生入学 创新 实践 反馈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设计

笔者在安徽大学抽取了十个院系,分别向外语学院、社会政治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历史系、艺术学院的2013级本科生共发放200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调查问卷”,每个院系各发放20份问卷。问卷调查目标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大学新生在入学教育阶段最为关注的内容及期待视野;二是大学新生喜欢的入学教育方式;三是大学新生对入学教育的效果反馈。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2份。

2 研究结果

调查显示,安徽大学85%的新生在大一阶段的规划是积极学习、备考各种考试、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比赛;13%的新生认为刚经历完高考,放松放松。新生认为他们在大一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专业学习(占67%)和目标缺失(占51%)问题。

2.1 入学教育内容层面

新生入学教育中他们最想了解学习的内容分别是专业教育(占68%)、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48%)、职业生涯规划(占45%)、心理健康教育(占23%)。新生在入学教育阶段对大学专业教育的关注度非常高,同时对大学生活适应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这些现实和个人生涯发展的问题较为关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有个人差异性。有关学校方面的信息,他们最想了解的分别是专业教育及就业前景(占82%)、资助政策及评奖评优办法(占42%)。52%的大学新生认为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安排较为合适,35%的大学新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安排不太合适,11%的大学新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不能满足需求。新生希望学校完善入学教学教育内容以实现入学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其中社交礼仪(占61%)、投资理财(占48%)、国内国际时事讲座(占44%)、励志成才(占38%)、恋爱观(占28%)。

2.2 入学教育方式层面

新生认为更吸引他们的入学教育方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素质拓展(占56%)、优秀校友面对面(占36%)、网络平台(占31%),说明学生更青睐于新生入学教育中素质拓展类、校友交流类、网络互动类这些新颖、生动的入学教育方式。在了解学校信息方面,新生通过学院通知的方式了解信息占55%,通过学校网站、微博的方式了解信息占51%,这说明新生入学教育的信息既要与学院联动,又要与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结合。新生希望入学教育讲座由知名教授、专家(占44%)、 业界人士(占31%)、专业课老师(占23%)讲授,说明新生在入学教育阶段对讲座的期待很高,更希望从专家教授或者业界人士那里获得知识、智慧与经验。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57%的学生认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该提前,从发放入学通知书开始,以让学生提早了解大学学习与生活。比如面向新生的刊物、手册等等可以与发放通知书同时寄送,让新生早有大学学习、生活方面的了解与准备。

2.3 入学教育效果层面

新生入学教育中让学生受益匪浅的模块分别是职业生涯规划(53%)、专业教育(51%)、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41%),这说明我校新生入学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育、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方面的工作扎实、系统、有特色,学生总体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10%的大学新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非常有帮助,80%的大学新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较有帮助,6%的大学新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没有帮助。新生中有41%的学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最需要改善,33%的学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最需要改善。大学新生认为学校入学教育有待改进的主要问题分别是内容多元化(占41%)、紧密结合实际(占36%)、增加反馈机制(占36%)。

3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创新策略

3.1 优化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需求是多样化的,高校要优化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结构、新增新生关注度较高的与其学习、生活、心理、发展相关的入学教育内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可以由三个模块组成,入学教育基础模块、入学教育核心模块、入学教育实践模块。基础模块包含校史、校纪校规、助学体系、评奖评优体系、安全常识内容;核心模块包括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活适应教育、时事教育内容;实践模块包括励志成才、社交礼仪、生活理财知识、心理健康等内容。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需要加强对核心模块和实践模块的教育引导,应注重新生的心理健康、人文、成才等养成性教育,即更注意学生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成功的潜质。同时要培养新生自我心理诊断的技能、控制情绪的技能和人生规划的技能,让入学教育效果持久。

3.2 结合体验、项目、调研、实践等多形式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化,充分发挥新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如美国的新生入学教育以项目和调查研究的多种形式开展,并让学生修得相应学分,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性,值得借鉴。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包括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学术辅导和个人咨询服务;课堂外的课程和活动;以及社区服务学习、俱乐部或协会等团体活动。高校要精心设计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和系列活动,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知大学、自觉调整和实践自己的行为。

3.3 完善对新生入学教育学习质量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

新生在入学教育中欠缺主动性,他们处于接收入学教育中的各方面信息、知识的状态,缺少把入学教育学习的内容付诸到实践过程中。学校要完善有关新生入学教育学习质量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体系,注重规划设计、让学生“动起来”。比如新生入学教育中每个模块要设立相应的学分,提高新生参加入学教育的学习动力,同时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根据老师提供的理念、知识和方法自行设计个人的实践途径。比如学生可以通过人物访谈的方式或者去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或者团体研讨的方式等实现对励志成才、社交礼仪、心理调适、生活理财、热点问题等内容的理解与运用,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增强新生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俊艳.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比较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12(1).

篇5

一、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思想道德培养目标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不免会感到各种迷茫和不适应,而入学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且指导他们的学习,使他们及时的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然而大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比较强的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外界的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他们对价值的判断。所以除了学习目标,及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自身思想道德培养目标,这也是大学生最终取得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完整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的共同努力,而高校也就成为了培育主体力量之一。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疑可以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更加完备。

(三)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使其从精神层面及早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督促其尽早进入状态,为其注入前进动力,鼓励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全面素质,早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报效祖国。

(四)有助于丰富高校入学教育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一般包括校史教育、校规校纪教育、院系专业简介、就业方向介绍、安全意识教育等,其中虽然穿插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无论在教育深度还是针对性上都有所欠缺。在此前提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入学教育,可以极大地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还能有效提升入学教育的深刻性、巩固入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五)有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提供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最主要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其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的全面提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达到认同和践行的目的。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由几门课程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其开展方式依然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在思政课堂外开展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为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二、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整合资源,构建入学教育综合体系,扩大教育者主体范围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工作专门负责人员,也不能依靠单个或几个部门来完成,而应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只有各部门分工合作,各自发挥优势,才能将新生入学教育资源完美整合,为其构建一个入学教育综合体系。在此前提下,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的融入入学教育中。同时,要扩大入学教育者主体范围,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环境。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无论领导还是普通职工,都应积极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者队伍中来。如:邀请学校里德高望重、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老教师为新生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用自身爱岗敬业、爱国为民的精神感染新同学;由充满活力、极具创新意识的年轻教师向同学们讲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感受,以此拉近师生距离;邀请教职工和学生中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的先进事迹,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新同学,引导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由老生中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作为老生代表,与新生进行交流,鼓励新同学在大学生活中勤奋进取,努力提高自身全面素质;挖掘新生中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典型,为其他新同学树立榜样;邀请在社会各行各业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回校为新同学介绍其职业生涯和拼搏经历,激励新同学及早树立目标,培养自身职业能力等。以上所列无疑都可以成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充实入学教育内容要在高校入学教育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一定要创新教育形式、充实教育内容,拓展新同学参与实践的途径,让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展开。首先,开展丰富的活动。如将大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充实到校级和院级的迎新晚会中,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同学们认识和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拍摄校园宣传片、将校园的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排成舞台剧或者微电影,组织新同学们观看,用艺术形式增强入学教育的生动性;组织新生摄影大赛,鼓励新生用镜头去捕捉校园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美瞬间等。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入学教育。新媒体本就具备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加之如今的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新媒体的青睐和广泛使用,利用新媒体对新生开展教育无疑成为了一个简洁而有效的途径。如鼓励新生主动浏览校园网、利用微信朋友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等。最后,鼓励新生开展自我教育。教育想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外部教育和被教育者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鼓励新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觉内化为行动。

(三)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新生入学首先接触并感受到的就是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想要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一定要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既能增强入学教育的生动性和深刻性,又能为新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找到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又要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校园环境文化方面,可以通过校史馆、校园精神文化园、校园雕塑等人文景观的建设来表现大学精神和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等。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既要能体现高校的优良历史传统,又要能展示出高校师生拼搏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也要成为大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主要可以通过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来实现。在此前提下,使入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合力,大学新生才能在入学初始阶段就充分感知到高校的魅力所在,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四)延长入学教育的持续时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都会集中在新生入学后一到两周之内进行,持续时间少则三四天,多则半个月。这种集中式、短暂式的入学教育虽对学生有一定帮助,但学生很难在几天之内真正理解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在此前提下,在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那么教育效果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必须适当延长入学教育的时间,增强入学教育的持续性和深入性。具体来说,入学教育应该贯穿大一上学期或者整个学年。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到入学一个月的期间内,以较高的频率集中开展教育活动,形式以集体教育为主。从入学第二个月到第一学期结束,从学校到学院到各专业班级,应针对新生入学后遇到的问题,结合新生入学后的表现,对其开展专题式教育活动。该类活动既可以是针对全体学生,也可以是针对特定群体或个别学生,开展的频率依据新生的需要和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而定。而在整个持续过程中,必须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同学们及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和入学教育做到相辅相成,帮助新同学顺利完成人生新阶段的角色转变。

(五)广泛征集学生意见,注重入学教育效果总结和反馈为了了解新同学的心理,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高校在入学教育之前、之中、之后都应该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和建议,尤其注重入学教育效果的调查和总结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使入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为同学们所喜欢和接受,那么融入入学教育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能够更具实效的进行。具体来说,在新生入学教育正式开始之前,高校可以以问卷调查或者座谈聊天等方式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以求了解新同学们感兴趣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以此作为确定入学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重要参考。在入学教育活动进行中,活动开展者和学生管理人员也要适时和新生进行交流,以求对教育效果和学生接受程度的掌控,并争取做到据此对教育形式和内容及时调整,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在入学教育阶段性的结束之后,以交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再次广泛征集同学们对教育效果的反馈,以此作为参考来检验入学教育效果,同时对入学教育进行总结,以此为依据,在今后的入学教育中做到扬长避短,提高整体的针对性。

三、结语

篇6

一、高职院新生入学教育存在问题

1.入学教育模式固定化。

新生入学后的2周,进行入学教育,然后进行军训和军事理论的等的学习。所有学生都进行集中的教育,这种疾风骤雨式的教育方式,在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由于学生众多而教育者有限,受场地、资源等的限制,入学教育模式大多采用讲座、集体参观的模式。新生不感兴趣,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内容也不能马上消化吸收,效果大打折扣。当遇到实际问题需要解答时,入学教育已经结束,他们要自己摸索怎样解决。

2.入学教育对象笼统化。

高职院的学生具有一般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点,他们在高考中分数偏低,无法进入本科院校,很多学生都认为学校不如本科大学,没有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思想和行动上也缺乏活力和动力。高职生源有高中毕业生、中专单招生、注册学生等,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基础、接受能力都有差异,生源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也对新生入学教育制造了障碍。高职院对新生的入学教育较少考虑对象的差异性,笼统的对他们进行整体一致的大规模教育,常常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收效甚微。[1]

3.入学教育帮助包办化。

[2]高职院的入学教育希望解决学生的困难,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包办化的帮助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校很少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现在到底需要什么帮助,希望了解什么。从既往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帮助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却并不买账。现在的学生是有个性的新一代,上大学就是渴望自主,不想再像之前被包办,所以面对这样的入学教育他们不得不参加,但是消极怠工,不听、不理解,往往与学校的初衷事与愿违。

4.入学教育效果评估缺失化。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入学教育作为重要的培养计划,但是和其他专业课程和教育教学环节相比,很少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价。部分高职院对入学教育的内容进行考试,但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校规校纪,而且采用开卷形式,考完结果也没有奖惩。这种考试显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不能完全反映出新生接受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此外,入学教育作为一项工作,大多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承担,学校对于实施情况缺乏一定的辅助和考核,往往会规模很大效果很小。[3]

二、提高入学教育实效性措施

1.创新入学教育模式。

入学教育在学生的整个大学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和特殊的,为了保证入学教育的质量,必须动员所有的教育资源参与其中,合力共赢,形成学校、老师、社会、家长一起参与的格局。学校统一把控、学工和教务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各学院具体实施。坚持以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任课教师、机关干部、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干部和骨干等为主要参与者,邀请和动员学术带头人、杰出校友、社会成功人士以及新生家长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发挥整体合力,提高入学教育实效性。[3]

2.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包括必要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安全规范等共性教育,更要包括对个体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新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新生的心理期待、发展要求以及个体差异,加强与新生的互动,在交流中了解新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给他们诚挚的关爱和优质的服务,相互信任,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宗旨。开展深人细致个别交流和辅导,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心理需求,适时引导,及时帮助学生化解疑难,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2]

3.引入新媒体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传统的入学教育使师生的交流具有不对称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今智能手机非常普遍,新媒体对于学生更有吸引力。在入学教育中可以引入新媒体,校规校纪、专业知识等作为必选课,其他内容作为自选课,利用全新的平台让学生在微博、校园网上面选择加入参观、讨论、演讲、示范等活动。积极利用新媒体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不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让新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尊重。这个平台的搭建使学生可以从被动变为主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老师的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入学教育的内容并作出自己的选择,体现了交流的相互性。[4]

4.运用新媒体评估效果。

在自主选择上课的新媒体平台,可以让学生对于上的入学教育内容进行评估,对所选择内容的上课情况、讲解内容、讲解人、讲授方式进行评价,以便学校掌握新生对入学教育的兴趣点,更接受何种授课方式,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今后入学教育的计划和内容的制定提供有力基础,帮助高职院的新生入学教育不断完善,更加满足新时期学生的需要,提高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总之,明确了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创新模式,利用新媒体,与时俱进,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对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改革,让高职院的新生入学教育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姗.《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11.

[2]侯燕,费拥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需防六种误区》.中国成人教育,2013.9.

[3]曲云进,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高校教育管理,2009.11.

篇7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刚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如何及时进行角色转化,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是他们马上需要去做的。帮助大一新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上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可能的提前是非常有必要的。

1大学新生入学后存在的问题

1.1角色转换慢,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及管理模式

对于刚经历高考来到大学的新生们,从被父母照顾老师督促的高中生转化成一切都要靠自己来完成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很多人是很难适应的。大学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大学生活无法适应,对大学学习失去信心。在大学,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大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甚至是课后作业都不是老师强制要求去做的事情。没有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很多大一新生觉得大学学习很轻松,他们一下子从紧张的高考备战状态中放松下来,在学习上很容易失去方向。

1.2没有职业目标,大学生活学习缺少动力

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高考。当进入大学,很多学生突然失去了目标,即使一些学生希望通过大学学习将来能够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他们也认为这应该是毕业前才要去考虑的事情。大学生缺少学习目标,让他们茫然没有动力,这也是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3对所学专业认识较少,对未来发展茫然不知

根据调查,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更重视的是学校的选择,而忽视专业上的选择,很多学生的专业都是根据家长建议填报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较少。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方向、专业发展前景、就业领域、专业对口岗位的能力需求等都不清楚,甚至很多学生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自己专业适合发展的领域有哪些。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认识不清,导致对未来发展茫然不知。

2新生入学教育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2.1传统入学教育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要

目前,各高校对于大一新生都会进行入学教学,但大部分教育仅限于安全教育、校史教育、校纪校规等基础信息及规定的普及和教育,这些教育基本以讲座的方式进行,形式单一且时间较短。新生教育中缺少有关了解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树立职业目标的必要性等相关内容,这些对于大一新生角色的转化并有效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应该增加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帮助大一新生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2学生需要尽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大一新生入校后,很多学生认为求职、就业离他们很遥远,因此大一新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的太早。可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能等同于找工作,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确立职业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根据职业发展目标做好自己的各种规划,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是很重要的。

2.3学生需要了解所学专业、认识自我,尽早树立职业目标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不知道与专业对口的就业范围,不具备企业需要的求职能力,这些都是导致毕业生无法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而对于新生入学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对于他们的大学学习及毕业求职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让他们一进校就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主动自觉地学习自我认识的方法,积极了解所学专业的相关内容,明白尽早树立职业目标的重要性。

3增强新生入学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3.1延长入学教育时间,杜绝教育内容形式化

学校从根本上要重视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杜绝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化。很多学校对于新生的入学教育时间都限制在半个月内,甚至更短,有关内容只能进行一次讲座,新生入学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延长职业生涯规化入学教育的时间,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和充实,让大一新生一入校就知晓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3.2增强教育内容的个体性、专业性

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上是大班讲座式的授课模式,这导致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个性化指导不够。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讲授内容,增加专业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除此之外,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一入学就建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帮助他们一入校就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有初步了解,为将来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打好基础。

3.3创新教育模式,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吸引力

篇8

关键词: “90后”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建议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变化,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90后”大学生有着较为鲜明的思想特点,传统的入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其学习成长的需要。随着“90后”逐渐成为高校新生的主要人群,高校入学教育的理念、内涵和方式方法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1.当前高校入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内容片面。

目前我国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九方面: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级教育、专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党启蒙教育。有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制度教育,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随着“90后”新生大规模进入高校,入学教育对象已经发生较大改变,但入学教育内容却未能真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1.2时间短。

目前,大多数高校入学教育采用集中式模式,形式上仍以传统的“报告周”为主,时间大多集中在一周时间内,有些还和军训或者专业课教育穿行,时间紧、内容多,且不够细致、具体。因此效果往往并不明显。这种短暂式、集中式的入学教育,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但远不能让新生真正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掌握入学教育的内容,运用入学教育的知识。

1.3形式单一。

新生入学教育中集体教育所占的比重仍较大,大多数高校在形式上依然采用集体式的报告、讲座、班会等传统方法,较为深入、细致的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的指导,新生与教育者互动的机会极少,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此外,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虽然有统筹的规划和思考,但是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结合和谋划,入学教育沿用讲一讲、训一训、看一看、等一等的旧方法。

2.“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90后”大学新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和不断侵入的西方价值观都对这个群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目前的“90后”大学新生思想上呈现如下时代特点。

2.1自我意识强,缺乏理性思考。

“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呈现逐渐多样化趋势,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浓,维权意识强。但是,由于时代的影响,这一代人对中国的历史、国情、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对西方价值观念也仅限于片面的解读,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这导致他们缺少理性思考、判断能力,在观察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主观、片面、固执,容易迷失自我。

2.2创新意识强,缺乏毅力。

“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拥有各种信息接收的渠道,使得他们见识广,知识面宽,好奇心强,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崇尚创新精神。但正是由于多种信息的轰炸,各种知识的灌输,他们略显浮躁,在求知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缺乏持之以恒的坚韧毅力和钻研精神。

2.3追求物质享受,自理能力差。

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现实中负面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现实,经济意识增强,对个人的经济利益看得较重,对于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普遍缺乏远大的理想、信仰、信念,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世界相对空虚。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家庭条件的优越,许多新生入校后,常常因为不会照料自己而苦恼,因为不懂为人处世而焦虑,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2.4心理素质弱,抗挫折能力差。

“90后”大学新生在相对优越安逸的环境中成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在家长和亲友的宠爱中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的品质,遭遇挫折时多选择逃避和一蹶不振,很容易产生非理性的处理方式,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同时,“90后”大学新生亦具有一些大学新人普遍存在的入学适应上的心理问题。

3.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

为拓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涵,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我们结合“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以上分析,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3.1.1注重入学前教育。

高校招生宣传可视为对新生的预教育。现代社会网络发达,高校应注重网站建设对招生宣传效果的影响。录取结束在送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附上学校的相关基本情况简介、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发展前景等内容,推荐学生和家长上网了解学校及专业信息,也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优秀在校生集中访问新生,帮助学生们有效利用假期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缩短学生入学后的适应期。

另外,学前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发动家长共同对新生做好教育工作,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录取通知书中同样可以给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孩子了解社会与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帮助孩子认识与了解自己,客观看待自我;帮助孩子确定新的生活目标,尽早适应生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管理,等等。

3.1.2加强入学后教育。

加强入学教育工作要做好新生的入学接待工作。新生接待应结合前一阶段的工作准备,将新生和家长之前一段时间所形成的书面印象具体化、生动化,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要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发动家长长期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目前,各高校在新生报到期间,主要通过开展“家长见面会”、“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架起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为了能让家长了解更多孩子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状况,各院(系)可以通过QQ群飞信和E-mail等方式建立与所有家长的可持续沟通平台,共同引导督促学生成长成才。

在入学教育的具体形式上可以适当减少集体报告的时间安排,设立更多的现场咨询和双向交流沟通环节。其中贯穿始终的是侧重适应性教育,引导新生深刻认识并适应角色、生活、学习、人际、管理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其所想、所惑、所缺、所求,及时给予其各方面所需要的必要帮助。

3.2规范入学教育的组织。

3.2.1加强在入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投入。

目前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没有专业团队,对教育内容研究不够。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团队组成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目前的教育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形式,而非学术性模式。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尤其是内涵建设,这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入学教育师资力量投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入学教育中一些学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再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者,他们易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很多信息就是双方在不断地接触中获取的,因而团队不能忽视辅导员的力量,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仅能解决目前新生教育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而且能促进整个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在入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投入是必要的。

3.2.2系统规范入学教育管理。

目前高校的新生教育活动往往是各个学院(系)自行负责安排,并展示自己的特色。高校新生的开学典礼和图书馆新生教育一般是全校性的集体活动,而其余的教育活动是各自单独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部分职能部门的效力显现出几点不足:一是重复且低效,学校的相关部门在院系的安排下,有可能对不同院系作的报告、讲座内容相近或相同的;二是双层独立,学生入校后被过于定位化,某专业的学生就是某专业特有的学生,相互间没有过多的交流。要处理好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层面要统筹安排,相关部门要依据以往经验和暑期调研,找出新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案。各个院系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统筹安排下进行新生教育,在这样的情形下,可省去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所填志愿是自愿服从,入校后要对该部分学生给予关注,可以通过院系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他们去客观地了解学生所梦想的专业,从而解决本专业学院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进一步完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评比制度,有指导性、针对性地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各职能部门应该紧密围绕核心展开方案的制订与落实,同时各职能部门之间和院系之间要加强交流、学习与合作,对于优秀的较突出的教育方案,相关部门要拿出来让大家共同学习,破除形式化和样板化。

3.3修正入学教育内容。

3.3.1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0后”大学生的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新生入教育时教育理念必须有所调整。在教育的内容上,只有那些启迪人生的新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并对其日后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成为内化的素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教育思想值得继承和发扬。比如通过具有典型实例的剖析,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引导新生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自己,帮助新生确立自身的成才目标,激发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2建立以人为本的适应性教育。

拓展入学教育的内涵,要将一些传统教育比较回避但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自我保护能力;要求他们清楚自己在大学中的主要任务,清楚恋爱及将涉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经济财力、责任、失恋、今后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有意识地引导灌输正面的恋爱观。再者,面对“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及时更新传统教育内容。如面对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一特点,注重向新生介绍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名称、基本职能等,让新生明白遇到困难寻求帮助和咨询时该找哪个部门,增强新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顺应“90后”大学生更加张扬的个性,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努力增加自身才能,强化特长,张扬个性,脱颖而出。

4.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

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即入学教育的形式、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每一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注重个人自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努力开发其潜在的个性优势,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勤奋和创新思维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4.1革新教育形式,引入“体验式”等新的教育模式。

进入大学后,新生在生活、情感上会产生不适应,对此高校可采取多种方式,从新生的思想特点和情感依归出发,以新生为教育主体,学校教育者和新生双向互动,采用活动、游戏及情境创设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例如新生入学后,学校可组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走近新生,解答新生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对于情感上的不适,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组织新生进行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反思性、情感性等特点团体辅导游戏,以尽快建立新生的归属感,使新生快速融入集体。

4.2以党团活动为抓手,丰富入学教育活动方法。

新生一入学,首先要精心组织策划党团教育活动的内容,积极开展一系列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在方法上不断创新,提高党团教育活动的质量,把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和对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团教育活动,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奋斗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另一方面丰富新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新生的爱好特长,提升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4.3注重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氛围,建设优秀的网络教育阵地,将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起来,是“90后”大学生起点教育的迫切需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创建优秀德育网站,用科学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价值观;建立网上师生交流平台,如博客、QQ、飞信、BBS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开展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网络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生活,开展灵活德育活动。

综上所述,“90后”新生,因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高考体验,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目的和追求。高校要秉承尊重、认同和宽容的态度,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分析“90后”新生鲜明的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修正教育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使大学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2008,(4):153.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刘妍,张希.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22-23.

[4]朱惠媛.提高大学新生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8-91.

[5]曾婷婷,李雪斌.大学新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7-109.

[6]邵佩玲,金建国,朱艳.激励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0,(1):8-9.

[7]庆承松,张勇.美国高校新生教育发展及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91-95.

[8]张希.“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0(4):100-103.

[9]段筱雨,丰硕.“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6):107-109.

[10]姜维东.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J].高教视窗,2008,(8):185.

篇9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学生升入大学后的第一课堂,新生能否成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能否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高校要把握大学新生的特点,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新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做好大学新生教育及管理工作,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引导他们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制定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更好地健康成长成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步,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应围95后大学生特点展开,围绕新生不适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疏导。95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表现出集体荣誉感低、以自我为中心、学习目标缺失、人际关系紧张、康作者能力差、交流依赖网络、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等等诸多不适应现象。目前,许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形式缺乏多样性和实用性,模式局限于开大会、听报告和讲座,开展新老生师生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育形式和效果差强人意。本文拟研究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引进团体辅导的形式,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提升入学教育效果,更好的服务学生,使其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好地走向社会。

一、大学新生的特点

大学一年级是新生适应和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大学中最重要的阶段。新生入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了解95后大学生的特点,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的重要依据。

1.思想发展特点。他们思想单纯,功利性较强。高中的目标考上大学实现后,到了大学目标不明,学习动机缺失,对大学、人生缺乏认真的思考和规划。受网络社会的影响,不少新生理想信念缺失,他们不喜欢被说教,不喜欢高谈阔论。这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重建学习动机,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新的奋斗目标,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四年。

2.身心发展特点。95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身子女,自我意识更加突出。他们有个性、张扬,爱憎分明,富于幻想,但心里承受能力较差,无法调适面临的巨大落差。他们的依赖感较强,无法摆脱对老师、父母的依赖,但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的任性,自私,不知如何与人相处,情绪波动较大,心理问题较多,时间管理、经济管理的能力欠缺。这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根据新生身心特点,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新的心理平衡机制,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3.学习发展特点。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学生需要自己选课,自己制定培养计划,而不是按部就班进行。老师上课讲授内容信息量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自学能力要要强。大学的学习不仅仅强调应试教育,考高分,更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更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新生的认知等特点,引导他们积极改变自己以适应学习环境,营造有利于激发新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氛围,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本质。

4.生活发展特点。信息网络时代,大学新生可以利用网络搜到各种信息和资源,他们借助电脑学习软件,因生活空虚无聊,有同学会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多媒体时代,他们会利用手机app下载各种应用,方便学习、生活。他们会刷朋友圈、聊qq、发微博,忽视面对面交流,成为典型的手机低头族。这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善于利用新媒体和学生进行交流,结合网络时代特点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减少手机依赖症。

二、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依据大学新生特点,我国各高校都逐渐开始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也开展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入学教育活动模式和效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1.入学教育时间集中且短暂。为了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安排在开学后一个月内,时间集中且短暂,既不符合个人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集中短促的模式,会极大的影响入学教育效果。新生在入学教育之后的学习生活中真正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往往会因为忘记当时的教育内容或者遇到新的情况未涉及,最终会导致新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得不到有效且及时的解决,产生入学教育与学生实际需求产生的错位现象。

2.内容针对性不强。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入学教育内容局限在入学启蒙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有的内容走过场,平淡无味;有些内容程度较深,晦涩难懂。忽略95后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特点,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针对性,缺少量身定做的亮点。

3.教育形式单一。各高校为了表现入学教育形式多样,因此在名目上花样繁多,如:爱校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新生适应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教育等,究其内涵,还是有以下几种形式组成。每年高校新生众多,因场地、精力有限,入学教育讲座多采用传统的集体听报告和讲座的形式,邀请老师进行1-2个小时介绍,内容枯燥,学生兴趣度不高;组织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参观活动。

4.互动性不多。教育心理学认为,互动的情感关系是教学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隐私。目前国内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采取了“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新生在整个入学教育过程中只能是被动、机械地参与,缺乏感情交流,缺乏和学生情感上的互动,依赖不利于交流师生间情感,二来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三、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应用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辅导形式,即由老师根据学生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小组,通过共同讨论、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问题。它是以学生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团体的形式一般通过小组聚会、游戏等互动活动,参加成员互相沟通、交往,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索,并辅以适当的理论讲座和行为训练。目的是通过彼此启发、相互接纳、支持鼓励,使成员增强自我认识,学会悦纳他人,获得自信,并在小组互动中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2015级新生入学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采取团体辅导形式,让具有相似职业困惑的学生形成团体,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互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了解职业及其成功必备的条件,明确个人的职业理想,提供生涯决定的能力。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团队的人数为25人,老师首先通过制作名片的方式将25人分成5组,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团队建设任务,如组名、组歌等,均有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决定。同时还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上台进行小组展示,评选出最佳小组给与奖励。老师在团队辅导员过程中采用游戏、分享等方式带领学生开展自我探索,通过兴趣岛游戏、MBTI测试、价值观分享等等,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对自己做出综合评定,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定位,以发展个人优势,弥补不足。通过游戏、小组展示、感受分享等,将多种技术整合一起,团队辅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方式,变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思想的碰撞以及感情的建立。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因为人数少,更方便老师了解同学的反应,评估学生的收获,学生的参与度也得到极大提升。团体辅导开展专题讲授的方式,内容针对性强,学生反响强烈,效果良好,全方面调动学生自主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徐晓泽,团体咨询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5:46-48

篇10

1. 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其主要内容应体现时代性、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因此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人在社会生活中,有解决思想问题,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也有解决实际问题,两者需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贴近学生,通过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来排除学生在思想上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进入校园的主要目的则是通过专业学习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即学生的自我成长成才。因此,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介绍专业情况、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使他们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向学生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就业前景、应具备的素质,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增加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按照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再次,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学习纪律,组织学生参观本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等,拉近学生与所学专业的距离。

1.2 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教育

据有关调查和心理分析,新生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到入学前这段时间,充满了对大学的神秘感、好奇心和了解欲。然而部分大学生进入校园之后,因短时间之内很难适应新的生活和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帮助其排除心理障碍或困惑,将不利于新生的自我完善和成才。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通过心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及时掌握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心理讲座、个别指导、心理咨询等有效形式,使他们学会释放压力、学会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向心理咨询中心求救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注重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通过举办相关安全知识讲座、案例教育等形式使新生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3 以职业规划教育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往往是在学生毕业阶段或大三第二学期开始的,从字面上来看也就是毕业指导而不是运用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从而对于学生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功能,同时也忽视了个体在人生转变的关键时期的个性问题。而新生正处于职业规划尚未形成的阶段,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职业规划教育中通过价值观澄清和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从更高角度来看待自己人生,对其人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符合个人成长成才目标。

2.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生入学教育整体上呈现出日益受重视的趋势,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方式、方法,使新生入学教育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发展。然而,当前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育理念滞后

在新生入学教育理念方面,大部分高校仍以学生事务管理为主要理念,只着重于事务性行政工作的执行,较少涉及学生个体的学习与发展。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新生入学教育只按照惯例进行常规性的工作,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因此,教育的效果也难以实现。可以说,我国的新生入学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阶段,教育理念还没有出现较大突破。

2.2教育内容形式刻板、单一,缺乏系统性

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专业介绍、新老生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手册的学习等常规性教育;在教育方式以报告会、讲座、交流会等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在整个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缺乏一定系统性,普遍存在时间较短、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等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范围、职能将日益宽泛,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由此,在创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显得越来越紧迫。

2.3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偏低

美国在1986年出版的《学生服务或发展项目指导纲要》中指出所有新生教育工作都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生活,鼓励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二是为新生融入大学生活,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机会。因为我国截止至今暂无专业化的指导纲要,因此在这一方面借鉴参考美国的标准。我国大部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承担,并无专门的职能机构和工作人员。在纷繁复杂的学生教育管理环节,他们以经验主义为工作思路,无法潜心研究新的形势下学生特点及社会热点。这种现状不仅直接影响着新生入学教育在各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直接制约着新生入学教育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3. 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启示

新生入学教育在我国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生事务功能领域,其理论体系、专业化程度、职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而日益完善。

3.1转变教育理念,以管理为中心变为以服务中心

服务管理理念是一种全面地、系统地、开放地教育理念,是学生工作事务与教学事务进行了有效结合,是新生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在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思想发展实际方面关联性的体现。既包括新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指导,也包括学生学习条件、设施、环境的改善;既包括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以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养成,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 丰富拓展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

如今新生入学教育面对的主体是“90后”的年轻人,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全面成长、成才需要。因而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应突显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融合,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提供平台。

在教育形式方面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技术的发展成果,要避免枯燥乏味的“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要运用符合青年特点的、学生喜阐乐见的多种形式,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内容演示、组织观看心理剧、组织新生参加相关网上知识竞赛、参观校史陈列、科研成果展等、使入学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3.3 推进新生入学教育向专业化方向转变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因此入学教育工作不能单纯地被看成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管理机制,各职能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切实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工作者与任课教师、行政人员、其它人员以及学生自己共同承担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有教育意义和目的的活动上。同时,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化还应包括科学、系统地设定教育目标、制定有效地教育评估标准、评估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参与策略等方面。

总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关系到每一位新生入学后的稳定和发展,承担着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综合素质人才的首要和重要任务。因此各高校应扎实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确保高校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徐莉莉.浅析大学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6).

[2]庆承松,张勇.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8,(4).

[3]魏建波,唐依等.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与探讨[J].管理观察,2009,(3).

[4]孙杰.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提升学生发展潜能[J].北京教育,2011,(9).

[5]方钫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