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科技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科技计划

篇1

定义

2016年8月,瑞银、德银、桑坦德和纽约梅隆银行宣布联手开发新的电子货币,计划在2018年前推出区块链方案应用于交易清算,并试图建立全球银行业的通用标准。这标志着国际金融机构在金融尖端技术领域开始发力,但尽管这样,目前全球金融科技业仍处于初期阶段,甚至对于金融科技的定义实际上也无统一规范的定义。

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6年3月了金融科技的首份世界报告,对“金融科技”进行了初步定义,即金融科技(Fi n t e ch)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金融机构正运用科技积蓄强大的发展动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与产品进行革新与拓展,并广泛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资本市场等领域。总体而言,金融科技主要包括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网络融资、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以及区块链技术等四个部分。

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科技的初级形态。在信息技术服务普及,传统金融服务缺位、普惠金融需求上升以及利率市场化下居民资产配置需求强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在渠道端发力得以快速发展,成为技术变现的重要途径。但近些年,以互联网载体实现金融业务的扩张对金融发展的意义限于前端获客展业,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贡献有限。加之监管与传统服务的缺位,长尾强劲的需求,P2P领域更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信息技术公司从信息中介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摇身一变成了“金融机构”,甚至成为非法集资的重要通道,其实质并没有实现金融“互联化”。

现在,以互联网方式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和客户获取方式已走入过去时,当下网络边际渗透能力与空间开始收缩,传统互联网经济进入繁荣后期。互联网金融监管落地为金融科技已悄然从“互联网+”模式跨入技术深度创新与融合创造了必要条件。区块链及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原先前端获客展业的金融业发展原动力将出现深刻转移,更多将聚焦金融服务本质。

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科技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和运行方式,对推动金融提质增效,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方的共同受益⒎⒒痈重要的作用,金融业态往更高阶方向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金融科技开始逐步兴起,从电子化办公,将银行、证券交易的手工操作变成电子操作,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效率;本世纪的互联网技术,使得金融的交易可以跨越区域和时空;近几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科技出现了1.0版,即互联网金融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相连接,大大降低了传统金融的服务门槛,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大大提高;现在,金融科技正在进行2.0版的升级,金融科技进入智能时代,传统金融的组织方式将会改变,深度挖掘、提效减支、覆盖盲区将成为主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延伸了金融服务的深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有助深挖金融需求,使传统业务更具灵活性与延展性,实现个性化风险定价、服务与精准营销。二是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互联网、大数据与风险分担机制创新使金融服务能够覆盖传统金融机构因杠杆经营风险要求而不能覆盖到的金融需求,扩展服务范围与服务能力。三是改变了金融服务的组织形式。新型科技如区块链通过重构金融组织方式,颠覆性地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方式,优化客户体验,降低了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错配。

就目前具体的四类金融科技形态而言,金融效率提升和金融服务的优化各有其特点和差异。首先是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已经比较清晰。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和便利,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进行了补充,推动现有金融体系进一步提高自身效率。

其次是网络融资。以众筹和P2P为代表的网络融资或线上融资活动,定位于小额股权融资和小额消费借贷,填补了金融服务空白,在客户风险和信用评审上进行了创新,提高了金融服务覆盖面。

第三是智能金融理财服务。这主要是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财富管理的咨询、顾问等服务,智能机器人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然,由于金融市场和产品较为复杂,智能机器人是否能够实现自我学习和提高,提供更优于现有金融机构和专业理财人员的个性化投资建议,还有待市场检验。

第四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点对点高效价值传递是区块链的“利刃”。由于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技术特征使其具有天然“去中心化”的属性,简化一切需要中心化组织的信息获取、甄别和传输过程,缩减交易链条,这意味着在安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完成点对点的高效率的价值传递成为可能。不过,由于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和风险管理的现实障碍,最终在金融体系全面使用保守估计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该技术一旦最终在金融领域全面采用,则可能会彻底改变现有金融体系结构和运行框架。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监管的挑战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目前的监管理念和法律法规可能带来了根本性的挑战。

首先,金融科技由于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特性,再加上金融服务供给侧的日益多元化,目前以传统的栅栏方式简单隔离商业银行和网络借贷之间的风险传播途径的方法来防范风险,面临了巨大挑战。

其次,由于金融科技具有无中心的发展趋势,金融风险也以分布蜂窝式的形态呈现,目前采取的对现有金融机构的自上而下的监管路径,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目前许多中外金融科技公司帮助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流程外部化的再造,使用架在云端的平台帮助金融机构提高中后台流程的效率和绩效,而区域公共云中心正在为全球多个国家的分支机构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这带来了数据跨区域的问题,核心业务不得外包、数据本地化的监管要求也遇到挑战。

第四,金融科技的发展使金融交易的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的工具纷繁复杂,对监管部门运用数据分析辅助监管的意愿和能力也带来冲击。

应对措施

尽管监管的方式和手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对金融科技监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致性原则。应根据金融科技业务本质,对其中的金融活动实施监管,要求金融科技创新必须遵循现有金融监管基本原则,以确保标准的一致性。

创新性原则。监管应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三种监管模式,即监管沙盒、创新中心和创新加速器。所谓“监管沙盒”模式,即允许在可控的测试环境中对金融科技的新产品或新服务进行真实或虚拟测试。所谓“创新中心”模式,即支持和引导参与金融科技的机构理解金融监管框架,识别创新中的监管、政策和法律事项。所谓“创新加速器”模式,即监管部门或政府部门与业界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提供资金扶持或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快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和运用。

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74-02

以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2007年6月美国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下为起点,次贷危机就以惊人的速度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冲击到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

我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可能独善其身。那么,如何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

(一)增长急剧下滑

1.净出口方面。2008年前9个月,我国出口增速较2007年同期下滑了4.8%。2009年1―2月我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了21.1 %,4月份出口下降22.6%。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继续恶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日渐严重。

2.投资方面。出口下滑使我国产能过剩,特别是出口导向的产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企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经营更加困难,投资者信心减弱。

3.消费方面。2008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但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缩水。同时,随着经济下滑,就业困难增加,工资性收入难以大幅度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必然导致消费的降温。

(二)就业形势严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四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镇人口的失业率大概是9.4%。

三个群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一是高校毕业生。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11万人,加上去年毕业还有没有就业的近100万人,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为710万人左右。二是城镇新增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三是农民工,据测算,2008年底,在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约2 000万人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了工作。

(三)短期通缩与长期通胀风险并存

从短期看,通货紧缩风险正在加大。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普遍持续的下跌(一般CPI涨幅连续两个季度为负值即可认定为通货紧缩)。

2008年全年CPI上涨5.9%,在2月份CPI创下8.7%这个12年来的最高点之后,连续10个月回落,PPI增幅连续6个月大幅度下降。尤其PPI率先进入负值说明经济面临通缩风险:因为企业生产放缓,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价格才会明显下降,并导致PPI负增长;企业生产放缓的原因就在于产品供过于求;而供过于求又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下跌,CPI下降。

从长期看,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一方面,为抑制通货紧缩,防止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国家必然并且已经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再加上灾后重建的巨额投入,形成巨大的国内需求。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资源需求的增加,从而必然推动资源价格的上涨。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救市所投入的巨额资金可能成为未来中长期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和推动力量,全球经济很可能在短期的通货紧缩过后,在明后年产生通货膨胀。

二、金融危机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金融危机是加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步入健康发展的难得机遇

尽管全球衰退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金融危机同样为我们带来了机会,可以对长期以来的结构性经济制约因素进行修正,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并将资源优化配置到需要优先发展的领域。

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学术峰会上表示,实现可持续全球复苏唯一办法就是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即两个原则:过度消费原则,主要是美国;过度储蓄原则,包括中国。这是唯一实现可持续全球复苏的办法。关键是调整全球储蓄比例,需要存钱的多存钱(美国储蓄率1%),需要多花钱的多花钱(我国储蓄率近50%)。

中国的目标就是把增长模式从出口转到消费。

即使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也必须经历这一阵痛。在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回调的时候,正是我们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机会,就像两次战役之间部队的整编一样。早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国就提出了要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主要靠内需来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但过去30年来已经形成了强势的投资加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即使中央政府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但最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并未达到预期。11年过去了,我国的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倒每年都有所降低。数据显示,2000―2008年,最终消费率由61.1%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率更是下降到35%左右。

为了保增长,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目的就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增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如果这些投资不合理,将会加剧我们过去的那种不合理的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步入恶性循环的轨道,增大转型的难度。现在国内消费面临的情况是,有消费能力的没有消费欲望,有消费欲望的没有消费能力。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没钱花或者不敢花。

在过去30年的改革中,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在内的一些关键部门所得到的资源和关注相对不足,而这些部门正是可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根本因素。

两会确定的4万亿刺激内需的计划,大部分仍然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以政府投资为核心的(因挤出效应必然抑制民间投资)。而这些行业现在本来就是产能过剩的,而且现在投资的一些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容易形成新一轮的投资过热,更容易滋生腐败。只有卫生、文化教育、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约7 600亿与刺激消费直接相关,而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本身也是兼具拉动投资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消费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问题将继续存在。解决内需问题,必须真正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立足长远,而不能以应急的心态来解决。建立一个健全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百姓的各种生活后顾之忧,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4万亿拿2万亿进行新农村建设,另2万亿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政府投资会拉动社会投资。

政府投资、购买乘数1/(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β/(1-β)。

β――边际消费倾向,我国大约是75%

如果4万亿全部用于政府投资和政府购买,则能拉动经济增长4/(1-β)=16万亿;如果是新农村建设2万亿社会保障2万亿,就能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假设提高5个百分点,则能拉动经济增长2/(1-β)+2β/(1-β)=18万亿,而且能解决我国经济的根本问题。

(二)金融危机是获取国家利益,进行全球战略布局的历史机遇

危机还为中国提供了获取国家利益的机会。通过金融危机开展的国际经济再平衡,实际上是对国际利益格局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由于中国相对处于有利的地位,我们的财政、金融体系稳健,有巨额外汇储备,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还没有走完,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存在,所以,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次调整争取尽可能大的利益。

能源资源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走低的机会,建立资源能源战略储备,扩大对海外资源的利用。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很低,包括石油、铜、铁等的价格都在下降,这是我们购买这些战略资源的好时机。除了采购,我们也可以到国外投资一些资源开发项目。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的资金撤出了在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资源开发项目,我们就可以增加在这些国家的投资,这不仅可以保证中国的资源供应,对这些资源国来说,我们的投资对他们也是一种支持。从长远来看,资源价格还是会保持在高位,我们这时候进入资源领域是有利的。

技术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世界范围的就业不景气,加快建立人才、技术的战略储备。有人说华尔街金融风暴就是金融创新造成的,从而否定金融创新、否定金融人才,这是因噎废食。恰恰相反,我们国家还需要大量的金融创新,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当然引进人才不仅仅是引进金融人才。日本当时在经济腾飞的时候,买了很多美国高附加值的东西,虽然很贵,但是技术含量高,买回来以后把设备拆解开来,然后去研发,最后生产出比美国更好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向日本学习,买高附加值的东西回来,然后研发,打出我们中国品牌的东西。目前,西方国家为对华高科技出口设了很多门槛。但现在发达国家经济在衰退,这是我们在谈判中争取主动的难得机遇。

“走出去”战略方面可以利用境外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机会开展海外并购等。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现在很多企业的股权都贬值了90%以上,是买入一些未来具有成长潜力的蓝筹股的好时机。我们可以买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票,比如,美国一些银行和大公司的股价已经很低了,可以考虑进入。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在投资方面进行全球布局是很重要的。以前我们国家没有出去的机会,现在有了,就应该抓住机会,该并购的就应该并购。可能三五年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国外企业流动性紧缺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还有资金,看准了就进入,我们救了他,自己的企业也扩展了。我们要做的是战略投资,不要用战术性的眼光去看问题。

(三)金融危机是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大好机会

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国际社会是在别人的规则下进入的,中国进去的时候,所有的贸易、金融各种规则都已经定好了,我们只能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这些规则、惯例里,有很多是对我们不利的。

篇3

关键词:石化工程公司 金融危机 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危机下石化工程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石化工程公司改制之初,恰逢国内大建设时期,市场形势普遍较好。加之改制母体企业的政策扶持,大多数石化工程公司还没有真正感受过市场的压力和竞争的残酷。而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石化产业受到较大冲击,石化建设市场急剧萎缩,部分计划在建项目受到调整。

(二)普遍存在业务领域狭窄的缺陷,只能为石化工程领域提供单纯的工程咨询、设计、监理等服务,在特大型、技术复杂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整合全球性资源的能力,无法占领工程总承包这一高端市场。

(三)经营管理层大多为原国有母体企业行政任命。企业经营管理层的“领导力”还没有有效培养、凝聚力差、部门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企业执行力不足等种种内部问题往往都被忽视了。

二、金融危机下石化工程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市场开发战略

面对震荡起伏的经济环境和瞬息变化的市场环境,石化工程公司的当务之急就是通过有效的市场拓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寻求生存空间。首先,要牢固占领原母体企业市场。目前,石化工程公司与母体企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家门口”的市场也是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市场。因此,一定要用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与母体企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友好合作关系。其次,要与优质客户形成战略联盟。石化工程建设领域不乏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化等一批优质客户,每年可以提供数以千亿的石化工程建设项目。因此,要想方设法与他们结成紧密型的战略联盟,加快推进和不断扩大双方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合作,并在相互协作和持续创新中实现共同发展。再次,要与国际国内一流的石化工程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争取成为他们的分包商。此外,要尝试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内石化工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外市场,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业务拓展战略

近年来,国内外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迅速,已成为石化工程建设领域的主要实施模式。工程总承包的工程建设方式具有有利于投资控制,降低项目工程投资,转移项目业主风险,有利于施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等多项优点。为了使石化工程公司尽快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较为便捷的途径就是与施工承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设备制造厂联合投标,充分吸收它们在信息、融资、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特长,根据业主不同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工程总承包和服务,共同完成项目建设的全部任务。主要形式有: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管理总承包;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开车即EPC总承包;工程设计+主要设备采购+开车总承包;工程设计+主要设备采购承包。石化工程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龙头”作用,千方百计优化设计方案,做到投资少、见效快。要通过这种联合总承包的方式实现由单一业务功能向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多业务功能的综合性工程公司转变。

(三)管理提升战略

应对危机的挑战,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强身健体”,练好“内功”。如今,当外部形势严峻,真正需要依靠内部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企业内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并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尽快提升管理水平显得尤为迫切。一要提高领导力。经营管理层的领导力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但遭遇金融危机时,“领导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宝剑锋自磨砺出,危机需要领导力,领导力也产生于危机中。经营管理者要注重个人修炼,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带领全体员工看清变局、把握机遇,形成公司内部的领导力。二要提高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在经济危机面前,凝聚人心、稳定队伍尤显重要。要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共同成长;用共同的事业凝聚员工,用切实可行的目标鼓舞员工。实现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员工的互相尊重,真诚相处。三要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领导在工作中必须要“言必行,行必果”,抓住关键时机,解决关键问题,提高执行力、响应速度、战斗力。面对危机,经营管理层必须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要认清形势、正视困难,又要树立必胜信心,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化危机为机遇。

(四)技术研发战略

创新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长盛不衰的生命源泉,技术研发战略更是石化工程公司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尽快缩短与国内外大型工程公司在技术水平的差距,是当前要做的首要工作。首先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企业已有的核心技术,使其技术水平更加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要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努力在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其次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储备和基础业务建设,形成自有技术,为项目的承揽、运作提供技术保证。再次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与环境氛围,积极尝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吸引外部创新因素向企业内部积聚。此外,还要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加快企业知识产权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篇4

经过长达13年的长跑,环球主题公园终于落户北京通州。从1989年华侨城在深圳开发的锦绣中华到现在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主题公园已经发展到300多家。虽然数目不少,但真正名利双收的却少之又少,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涌现的主题公园中,已倒闭的约占80%,给国内旅游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表示,现阶段国内主题公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经营业绩的主题公园只占10%,有70%的主题公园亏损。而在国内主题公园经历发展阵痛之际,国外的主题公园却开得红红火火。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遭遇瓶颈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园管理者忽略了主题二字,真正能引起游客兴趣的是这个公园有什么新鲜的项目,而不是这个公园有多么大。现在国内主题公园大都为游乐园与拥有电影动漫题材的影视城。虽然主题公园不少,但是游客却似乎很容易在各个主题公园中找到共同的影子。国内主题公园的着重点与国外不一样,国内大多关心今天有多少游客入园,而国外更关注这些入园游客的消费取向是什么。

新颖特色主题文化 迎合市场需求

在放松娱乐项目越来越多的同时,为什么欢乐谷业绩还会持续增长?就是因为他们虽然是游乐园主题公园,但是每次去都会有新鲜的感觉。管理者会在不同阶段推出不同的游乐主题来吸引消费者,同时还会放出价格合适的琳琅满目的纪念品供游客选择,针对人少的夜间还会降低门票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虽然欢乐谷是通票,但收入并不是仅仅依靠门票,而是门票、纪念品、餐饮三个方面。

由于中国动漫电影市场发展较晚,在电影文化上沉淀不是很多,许多主题公园并没有自己的文化,只能是一味地复制。急功近利使主题公园的建立并没有探求游客的真正需求。有些地方为了其他目的,并未考察开设主题公园的可行性就仓促上马,最终投资成本难以收回,造成人员和物质资源的浪费。

国内主题公园想要长期健康地发展,首先,必须真正静下心来去了解潜在客户的真正需求并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补充。其次,要真正有自己的主题文化,迪士尼主题公园被人们所喜爱并不是因为米老鼠,而是他们不仅仅有米老鼠。最后,主题公园与普通公园的盈利模式并不一样,一定要轻门票重衍生品。通过企业集团的方式,建立集团内部产业链和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使主题公园衍生出来的经济产业,可以反过来为主题公园的持续发展以及投融资提供支持。

篇5

关键词:金融法;教学内容;授课模式;金融证券专业

金融是当今全球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法在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金融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在绝大多数的财经法学类院校中得到普及和重视。它主要以金融学为知识背景,以法学为支撑框架,帮助学生掌握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点。本文主要以金融证券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具体分析研究在金融法课程中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如何以多元化的授课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既具备扎实的金融证券专业知识,又掌握系统金融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金融证券专业学生金融法学习现状

教学内容多而繁杂,课时偏少且没有合适的高职高专教材。该专业学生在此课程前期没有接触过其他法学课程,缺少法律基础知识,在短短的48课时的教学中很难让学生学到所有内容。另外教学方式相对单调,教学过程主要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结合简单案例,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老师只讲,学生只听,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如何为金融证券专业学生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一)金融证券专业学生专业背景。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主要侧重在金融行业业务规则,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货币银行学、保险学、投资分析等一系列课程内容。对于侧重点在金融法律法规的金融法课程中法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都是相当熟悉的。但是该专业学生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外,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任何法学专业课程,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所以在学习金融法课程中对于枯燥的法律条款兴趣缺失。

(二)针对金融证券专业学生教学侧重点的取舍。正是因为金融证券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背景的特殊性,在金融法课程的教学中其内容就有不同的侧重点。授课过程中就应该以与金融相关的法律基础理论和法律知识为重难点,对于金融业务规范极其具体的业务流程就应该简单讲解。比如商业银行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等与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部分就应该作为重点来讲授,而票据法中的票据申请、转让流程,证券法中的证券发行、上市程序就可以简单带过,节省课时用于其他章节的学习。

(三)结合时代特征引进新鲜案例。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愈发加快,我国金融行业也是在加入WTO后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中法律纠纷也日益频繁,所以对于金融证券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结合时代特点掌握不断更新换代的金融法内容,才能为后期的相关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而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的沿用旧理论旧知识,特别是案例的引入时在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再加入当下实时新近发生的热点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以多元化的授课模式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一)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拓宽了学生的信息渠道,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只是通过单纯的课堂讲授,而此时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然后再引入课堂内部进行师生互动谈论。比如一学期利用六到八周的时间间隔的进行分组讨论与报告,让班级学生按人数分成6到8组,每组每周进行不同内容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主要以本周课程章节为主。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分工完成内容选取、资料收集、报告表现形式等各种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报告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就可以与该组成员进行交流探讨,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的推进,是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让学生提高了积极性,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也让加强的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样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二)以艺术表现形式再现课程案例内容。在《金融法》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已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对实践中的真实典型案例的解读,设计和分析金融法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案例的选取十分重要但其表现形式也是应该值得注意,以往教师主要以个人讲授的形式完成案例的解说,课堂效果相对不明显。在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提前把课程相关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以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下一次课堂上生动的演绎出来,例如可以是小品、情景剧、相声、音乐剧等艺术形式,案例演绎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发表建议和意见并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表演中深刻体会到金融行业中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以及何种行为是违法的、何种行为又是可行的。让枯燥的课堂教学融入愉快的气氛中,寓教于乐,起到强化学生记忆的效果。

(三)考学结合,注重过程化项目式教学。以往金融法课程的考核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的优点在于题型多样化,可以有效的检验学生对律法条款的记忆理解效果,但是这样的传统形式不能考查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能就以一张试卷来论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在整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运用过程化项目式教学形式考学结合,每个章节项目对学生的主题报告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情况进行打分,以50%的比例融入最后的考核成绩中。另外的25%以论述题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提问,全方位的考核学生对经济形势、金融法律法规的具体理解,体现学生平时学习的成果。最后的25%则还原考试模式,以试卷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法律条款的记忆。这样让学生通过多种考核方式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排除了个别学生投机取巧临时抱佛脚的考试情绪,给学生一个公平的环境。

四、结论

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带动了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也对我国金融法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金融法课程内容庞大、交叉性强、实用性强、前沿性强的特点以及金融证券专业学生特有的知识背景,必须结合正确的教学内容选取和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培养懂理论、重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教师在整体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华秀.金融法教学过程中的“取舍”之道――以法学和金融学学生为授课对象的研究.教育文化.2011(8)

[2] 付五平.投资学专业《金融法规》课程改革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5(6)

篇6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施俊玲副巡视员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文化产业与金融投资、科技创新融合的最新进展。据介绍,目前我国各种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已发展到2500多家;其中国家已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已超过350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已初步建立,且正在深度创新、逐步完善。达晨创投合伙人刘昼董事长、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董梁副总裁、上海兆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杨秋萍董事长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十”报告明确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已被提升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国内外金融资本大量涌入文化产业,文化科技创新日益活跃,精彩文化创意、多元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文化旅游项目设计与运营、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文化作品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文化与金融资本融合等热门话题正在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文化产业企业、金融投融资机构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论坛期间,应邀而来的业界知名人士立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深入探讨文化产业金融生态环境,全面解析成功文化企业资本运营途径与模式,深度分享文化企业成功路径与背后故事。

参与论坛讨论的近40位嘉宾结合各自的业务定位和实践体会,分别以“新文化新金融:文化投融资体系再探索”、“大文化大并购:扩张之路”、“新模式新机遇:各类文化产业投资机会大比拼”、“大产业大投资:文化旅游与创意园区”为主题,进行思维碰撞,为在场的听众奉献了四场精彩纷呈的“听觉盛宴”。专家们集中关注和讨论了城市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和战略定位,如何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国资背景的文化投资基金如何发挥竞争优势,文化企业如何实施并购战略,影视龙头企业如何挖掘行业大数据并实现落地,如何创造和把握新的影视投资题材,在“盒子战”当中如何开发下游智能产业链,投资旅游业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大文化”产业的概念正在形成和快速扩散。除了影视、出版、旅游、演艺等传统文化之外,还囊括传播、公关、广告、研究等更深挖掘的机会。围绕大文化产业,各类投资机构试图找到更多更好的投资标的。中国民生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万晓芳副总裁概括提出文化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有三点值得深思:一要聚焦,二要融入,三要创新。

在未来若干年中,各类投资机构又将如何在“大文化”产业中纵横捭阖?人们坚信,文化产业发展还是应坚持“百花齐放”,一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方参与主体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和突出长项,将资源转化成财富。在提供文化产品的各个细分行业,都会不断涌现新的亮点。首先是“点”上的突破,然后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面整合发展。

专家认为,企业重组和并购是切入文化产业的最好路径。近几年,被称为“文化产业未来走势”的并购如火如荼。仅今年上半年,国内并购交易就达406起,其中文化产业领域达30多起,表现非常抢眼,高溢价接踵而来。在专家看来,文化行业具有区位经济、规模经济等多重属性,具备并购创造价值的天然基础。伴随国内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借助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一系列行业利好政策出台,国内文化产业的并购无疑进入“加速期”。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产业投资行业近期出现了两个不容忽视的显著现象:一方面,政府引导基金、产业资本及民营投资机构等致力于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空前集聚,却因为有市场前景和独特定位的项目稀缺而找不到出口;另一方面,则是“根红苗正”的稀缺项目被高度追捧,估值虚高,偏离价值规律。若干的资本投资都集中在影视传媒等几个领域,僧多粥少,相应企业“洛阳纸贵”。

论坛还首次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研究报告的核心数据。核心数据由新元文智集团负责编写和提供。经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审核。

篇7

关键词:能力递进;中高职衔接;会计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84-02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搭建中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有机衔接的立交桥,需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会计电算化专业中职和高职学生都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等职业技能,均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造成课程设置重复、教学内容重复,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承担了湖南省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任务,为此组建了中职、高职学校老师及企业专家三方组成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团队,通过对湖南省内25所中职、15所高职、2所本科、30家企业毕业生就业、专业教学计划、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本文分析中职、高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探讨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衔接及教材建设思路。

一、中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衔接的现状

1.中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衔接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计类专业由于办学成本低,会计人才社会需求旺盛,各职业院校基本上均开设了此类专业。《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在中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均安排了较多课时。且在编制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标准和选用教材时,中职、高职是各自为政,没有进行有效沟通,造成中职、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没有体现能力递进和有效衔接。中职对口学生认为高职讲授的内容中职已学,内容重复,学习兴趣不浓;而高职老师则认为中职对口学生在中职掌握的会计电算化技能似懂非懂,加大了教学难度。

2.中高职课程教学衔接不畅的原因。(1)没有制定统一的中职、高职专业和课程教学标准。当前中、高职教育体制仍不完善,缺乏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适应中职、高职各专业教学标准及相应课程标准,对于中职、高职教学缺乏全盘规划,仅仅靠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自身进行教学改革还远远不能达到中高职衔接的目标。可喜的是,湖南省2013年8月已组织制定会计等25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主干课程教学标准及技能考核标准,但高职相应专业目前仅在国家层面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从内容看停留在宏观层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国家宏观层面的要求,具体制定各专业中职和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技能考核标准等教学指导方案。(2)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针对中职对口生单独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大部分的生源是普通高中的学生,少量的是中职对口升学学生。从省内调研情况来看,除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个老牌的财经商贸类高职院外,其他高职院均是普通高中、职业中专招收学生混合编班,未单独编制中职对口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于职高学生在班级人数中不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标准和授课计划时往往以普高学生为出发点,对接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科目考核标准,零起点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这一点是造成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的思路

1.准确定位中、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和人才需求定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职主要培养一线经验型技能型人才,其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认知、收银业务、登账、简单经济业务的核算(手工、电算两种手段)等;高职主要培养一线策略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对经济业务职业判断能力、复杂经济业务核算、成本计算与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预算与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等。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中职着重在于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点钞、制单登账、电算操作等专业技能;而高职着重于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业务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强调“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

2.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开发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重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发应对接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根据中职、高职学生就业岗位的不同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重新整合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中、高职的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中职主要侧重于账务处理系统、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UFO报表系统,以适用于小型企业的用友T3财务软件应用开发教学模块。高职侧重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综合运用,在账务处理各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应收、应付、购销存系统,以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用友U8财务软件开发教学模块。

3.基于能力递进、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结合衔接中高职教学内容。依据中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以能力递进为主线,采用直线式衔接与螺旋式衔接相结合的方式衔接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直线式是指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在中职到高职阶段不重复,在逻辑上形成一条前后联系的直线;螺旋式是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部分内容中、高职重复出现,但职业认知广度逐渐扩大和深度逐渐加深。直接式衔接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螺旋式衔接则顺应学生认知特点,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衔接的实施方案

1.会计职业岗位群调研。依据调查情况,各个行业、企业对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是不同的,会计主要职业岗位群归纳为收银员、出纳员、会计员和会计主管四大岗位。基层会计人才注重基础技能的操作,中高层会计人才更注重财务预算、内部控制、财务分析和会计管理能力以及税务筹划能力。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为收银员、出纳员、会计员,从事基础核算等基础岗位,其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强调理论够用,会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并兼做文员,侧重于基本技能和专业单项技能,专业单项技能包括运用手工和电算两种手段进行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等。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初级会计师,充分胜任会计职业各岗位能力的人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侧重于拓宽知识面和会计职业岗位系统技能训练必需的技能包括会计具体岗位技能(如出纳、会计、主办会计、成本核算、办税员、助理审计、信息化管理、理财)等。

2.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衔接设想。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为中小公司的收银员、出纳员、基层会计核算员等,其职业能力要求是具有相应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基础实务操作能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为工商业、服务业、事业单位等各个行业的出纳、一般会计岗位、税务会计,有了一定经验后可能成为企业的会计主管。其职业能力要求是: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能力和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分析、处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等。

根据中、高职毕业生不同的培养规格和就业去向,对中高职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设想如下:中职以用友T3财务软件应用为主,对接会计从业资格证职业认证标准;高职以用友U8财务软件应用为主,对接用友ERP信息化工程师职业认证标准。

四、开发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是关键

实现中高职衔接仅仅依中职、高职院校的自发行动,无法真正实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由企业行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中职教师、高职教师等参加的课题组,全盘谋划、整体设计,明确中职、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把课程在中职的教学内容和高职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划分若干个教学模块,以此制定《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职、高职教学标准。

在此基础上,以螺旋递进型的方式开发《会计电算化》中高职衔接的教材,中职可以相对简单,以小型或微型企业使用的用友T3财务软件为载体编写,着重点在账务处理系统、UFO会计报表、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的使用;高职则贴近中小型企业实际工作中以用友U872财务软件为载体,着眼财务业务一体化,增加购销存模块,相应拓展知识面和能力训练。此类课程像弹簧一样,每个层面上都有完整的概念和全面的训练,但难度、复杂程度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统筹与衔接的基本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1).

篇8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现代化信息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12-02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园林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一年级的学生,该课程获得过湖南省多媒体软件大赛一等奖,学院单元说课一等奖,学院信息化大赛一等奖,课程改革汇报会获全院教师观摩等课程荣誉。

一、改革的原因

1.学情的需要。高职学生的基础和自律能力比较差,但是爱动手,因而想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参与课堂,通过赋予学生责任的方式克服他们自律能力较差的缺点。90后的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强,因而如果通过改革能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技能抽查的需要。湖南省技能抽查考试园林技术专业总共三个模块15个项目,其中第一个模块园林植物繁育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在这个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湖南省常见园林植物的种名、科名、观赏特性、对光温水的要求和园林用途。所以为了能使学生在技能抽考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想通过改革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3.证书考试的需要。花卉园艺师、绿化工、插花员、花艺环境设计师、风景园林工程师等考试大纲所涉及的内容和对知识的要求都与我们原来的教学重点有些出入,所以在改革中这门课程在内容选取上要做重大的调整。

4.课程地位的需要。本课程既是基础课也是核心技能课,为了更好地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核心技能,因而在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上都需要改革。

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门课程的改革课程组通过了多次的讨论和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课程更名。课程从最开始的园林植物学,到园林植物,再到现在的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的名称更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2.阶段进行。到目前该课程的改革已进行了三个阶段,2009年之前植物识别的内容按照自然分类法,根据不同的科来进行识别的,沿用植物学的教学模式。2009―2011为改革的初始阶段,在内容的选取上较以前做了大的调整,2009年用改革后的单元设计《草花的识别与应用》获得了当年学院单元说课一等奖,这使课程组对于改革信心大增;2012年为试验阶段,试验阶段在内容的选取上较初始阶段又有了大的调整,资源库材料的收集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13年为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调整,使内容更加符合要求,且在资源库的建立上有了完善,在这一年里完成了《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材的编写、《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在线学习与考试系统》软件的升级、大学城空间课堂的搭建。

三、改革的举措

1.教学内容的选取。通过反复研讨选取教学内容暂定为2个模块,5个子模块,21个单元;课程技能目标是能识别300种左右常见园林植物,能在园林中应用常见的300种园林植物。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学生参与,分为自学、教、学、做、练、考六段式教学法。

2.实训基地的完善。实训室是带有可供50人使用的公共WIFI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室,最好能建立双屏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既能让学生演示自己的,也能和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作对比。

3.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在改革的初始和试验阶段已经编写了校本教材和在线学习和考试软件,但是软件还需要升级,教材也需要继续完善,资源库建设单位第二项是教学平台的搭建,第一是计算机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软件的升级,2013年6月已经完成,并获得了学院信息化大赛多媒体软件一等奖。2013年暑假已经完成,在课程答疑区获得过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和其他学院老师的多次点赞,第二是手机教学平台的搭建,现正在设计中。

4.课程团队的建设。由两名副教授和两名讲师组成,结构合理,教师实践经验丰富,课程分工明确。

四、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1.课程信息。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园林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一年级的学生,总课时88,周学时:2学时,两周集中实训,分两学期完成,它也是《园林绿地养护技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生产技术》、《花艺设计》等课程的前续课程。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熟记六大器官外部形态的描述术语;(2)熟记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3)熟记园林植物的应用形式;(4)熟记300种常见园林植物的种名、科名、主要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形式。技能目标:(1)识别300种植物;(2)熟练应用300种园林植物。素质目标:(1)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2)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拓展能力目标:(1)学会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2)给校园植物挂牌;(3)在世界大学城主讲教师空间植物医院中解决一项有关植物的问题。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2个模块、5个子模块、21个教学单元。2个模块分别是总论和个论,5个子模块分别是园林植物形态特征识别、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五种类型园林植物的识别和主要应用形式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形态特征识别子模块分5个教学单元,分别是根的识别、茎的识别、叶的识别、花的识别以及果实和种子的识别;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子模块分4个教学单元,分别是植物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植物的叶及其观赏特性、植物的花及其观赏特性和植物的果实及其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子模块分2个教学单元,分别是孤植、列植、群植和丛植、群植、林值、篱植;5种类型园林植物的识别子模块分为5个教学单元,分别是主要乔木的识别与应用、灌木的识别与应用、草花的识别与应用、藤本植物的识别与应用和水生植物的识别与应用;主要应用形式园林植物识别子模块分为5个教学单元,分别是商品园林植物识别、主要城区街道应用的园林植物识别、屈原公园园林植物识别、河森林公园园林识别和毛栗岗花木基地园林植物识别。

4.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主要采用基于大学城空间的“六段式”教学法,分为“自学、教、学、做、练、考”六个阶段,采取课外传承知识,课中内化知识的指导思想,“自学、练、考”三个阶段在课后完成,完成的效果检验通过大学城空间的作业、考试、作品、答疑等形式进行,“教、学、做”三个阶段在课中完成,依托大学城空间进行示例、展示。第一段“自学”,学生通过在线视频、课件进行自学,自学完后通过自学测试题进行检验学习效果;通过此段督促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熟悉知识。第二段“教”,教师通过现场实物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完后可以通过测试题进行检验,且测试题可以是实物、图片和视频。此段主要是通过实物举例教授、提问和答疑。且与教结合起来,教中学,学中教。第三段“学”通过现场分析图片、实物进行学习。第四段“做”通过采集植物观赏器官与植物通过“现学现卖”的方式进行检验。第五段“练”通过对校园中植物的观察分析,拍照,整理,按照练习要求进行练习,并以照片、微电影的形式上传大学城空间。第六段“考”通过大学城空间进行在线考试,考试题目以图片为主。

5.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该课程主要选择的教学方法有分组比赛法、图片展示法、实物分析法、过关卡法,学习方法主要有现学现卖法、角色转换法、你问我答法、讨论法。

6.成绩考核。该课程的成绩考核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课程单元单项训练项目成绩占40%,包括项目训练情况、作业成果验收、在线单元测试,第二部分是园林植物识别考核占60%,主要通过软件和实物进行考核。

五、改革的创新与亮点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教学,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破知识与技能传授受到时空限制的障碍,给学生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

通过自学、练、考等环节的设计,增加学生的参与,如果硬件能达到要求的话,对每次自学的内容在这里还设置一个过关环节,通过了的课都可以不上,学生课前和课后自学与复习,并通过空间课程检验效果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另外,通过学生优秀作品展播、在线自测,甚至闯关的形式促进学生的上进心。

六、总结

改革是永无止境的,随着软硬件条件和学生情况的变化,课程的设计方案会一直朝着更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向改革,比如如果我们学院的现代信息化硬件条件达到了一定的要求,课程组还将继续改革,根据全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将该课程MOOC模式设计好,加入到全国的学分银行,让该课程成为全国需要学习的人都可以选修。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04).

[2]刘孟良.从高职课程改革现状谈高职课程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04).

[3]吴亚萍.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33).

篇9

【关键词】科技金融 发展模式 新疆

一、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一)韩国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模式

韩国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模式是指由韩国金融公司牵头,并联合其他基金公司与风险投资公司共同出资为科技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模式。截至2010年年末,韩国共有103家风险投资公司,393个风险投资基金,资本总额达到88585亿韩元,累计投资项目2171项,投资金额到达31010亿韩元,对促进科技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韩国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资金来源政府所占份额较少,这就可以使大量金融资本进入,包括把社会资本和民间闲散资金引入高新技术领域。这样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风险的冲击。这种模式也可以协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活动,引导企业步入正轨;并且当企业进入成熟期时,优化企业的股权分配。

(二)贵阳市科技金融计划模式

为了推动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式以及利用财政资金改革,进一步发挥科技财政投入的放大和引导效应,从2011开始,“科技金融计划”被贵阳市政府列入科技计划体系中。该计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信贷专营和配套机构的引导资金以及科技金融专项补助等方面。截至2011年年底,共引进民间资金参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4.8亿元(不含银行科技贷款),同时,在贵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成立了12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目前累计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金额20亿元。实施科技金融计划,一是可以直接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及经营规模的扩大,并帮助一些中小企业解决在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难题;二是有助于发挥使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得到更大的发挥,使科技资金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

二、新疆科技金融的现有做法及存在问题

(一)现有做法

近年来,新疆在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方面积极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金融机构贷款为主

自治区政府与科技厅积极鼓励与引导银行机构为科技企业贷款。截至目前,共计13家企业已获得银行贷款2.985亿元。贷款银行分别是建设银银行、浦发银行、农信社、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总计为24家科技企业融资2.67亿元。这种银企合作机制的尝试与运作,搭建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协作平台,从一定程度上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了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

2.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对具有融资需求、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评估服务,拟定融资、担保方案,协助银行和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09年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顺利启动,截至目前,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评估、质押担保、银行融资服务模式,已为10家企业提供专利质押贷款3450万元。

(二)主要问题

1.融资手段单一

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工作虽然从2006年就开始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自治区的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仍以银行为主,其他融资方式也较少。并且由于自治区的信用体系以及担保体系还不完善,银企之间依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很多科技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这就进一步制约了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

2.金融创新远远落后于科技创新

不论是担保服务机构还是科技评级等专业机构发展都不成熟,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认定、评估、侵权和变现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手段明显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科技金融创新,也不利于开发更多适合自治区科技金融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

三、新疆科技金融合作模式探索

通过对国内外科技金融模式的分析,以及对自治区科技金融工作现状及问题的总结。笔者认为新疆在借鉴其他国家及国内省市科技金融模式时,应该结合自身当前的经济与政策,制定符合新疆的科技金融模式。即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模式与科技银行合作模式相结合。

由于新疆间接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致使很多金融机构存在惜贷现象,不愿为中小微型科技企业贷款,所以,这些企业向银行进行融资时存在瓶颈;并且直接金融市场发展不够成熟,这就限制了很多科技企业通过股票、债券进行融资。所以,政府在科技金融融资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可以设立科技金融专项资金,专门为科技企业进行融资;其次,通过政策引导及金融优惠政策吸引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加入,以分担风险;再次,在专项资金出资比例上,政府与担保公司占应主导地位,银行出资份额所占比例较小,因为这样利于银行参与,降低其投资风险。同时,增加政府的话语权,可以更好地为科技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1] 黄卫华.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方式及其创新[J].学术交流,2003(11).

篇10

“路线图计划”是针对中小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成长阶段,分别实施资助、投资、银行贷款、创业培训、改制上市等全方位支持的抚育计划。“路线图计划”不是简单的政府计划,而是打造全社会协调、开放和合作的组织机制,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营造有利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发展环境的社会化解决方案,是一次重要的机制和体制的创新。

中小科技企业成长外部资金链条为:

创新基金―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私募投资―创业板

针对绝大多数科技企业没有有形资产做抵押担保的情况,2006年10月交通银行与北京市经纬律师事务所、连城评估公司、资和信公司等机构合作,推出了以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做质押的新的贷款模式,这为科技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打开了大门。至今通过这种新的贷款模式,交通银行共为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近4亿多元。2008年北京银行也开展了以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做质押的新的贷款产品。

相关机构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时,聚集了大量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国内外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纷纷来寻求合作,一是希望为他们推荐好的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作为他们的投资项目。同时他们也希望他们投资的项目能够进一步得到银行贷款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样可以帮助科技企业迅速成长,尽快走向资本市场。

由于上述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及私募投资这些金融工具的完备及创业板即将推出,使得“路线图计划”的落实和大规模实施成为可能。而且现在实践中已有数家中关村科技企业通过上述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的扶持,达到了创业板的标准和条件。有的正在进行上市辅导,有的已完成上市辅导,等待向证监会报送材料。有的已经在中小板上市,成为资本市场耀眼的“明星”。

自“成长路线图计划”启动以来, 全国已有6个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区)和12个国家高新区成为“路线图计划”的试点单位。其中中关村的“路线图计划”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在全国推动“路线图计划”积累了经验。温总理在中关村视察时对“路线图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