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电影范文
时间:2023-04-03 12:3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钢的琴电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影中的声音发展过程,由最初的无声到有声,从最初的只是简单的声音运用,到现在的电影声音已经成为各种制作者表意创作的一种手段,也更加显示出了声音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电影音乐在电影声音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类,电影音乐指的是专门为影片原创的音乐作品或经编排应用于电影的现有音乐作品。在电影《钢的琴》中,音乐功能的应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气氛的确立
在电影等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在一些特别特殊的场景中,出现设计好的电影音乐片段,完整渲染气氛,塑造情景的作用。电影《钢的琴》中,第二场戏是拍摄小乐队为葬礼奏乐,0:01:23―0:02:35,小乐队演奏的是俄罗斯的《三套车》,歌曲沉重的节奏很好地迎合了葬礼现场的痛苦、悲伤气氛。
影片中的第7分钟,音乐为此时确立一场温馨怀旧的气氛。纯真可爱、浪漫甜蜜一对年轻人,唤起人们对青春年少时的美好回忆。简单的歌词和上口的旋律,准确的把握节奏和气氛,从而在整体上增强了气氛的感染力。
二、加强戏剧性效果
在0:03:01―0:04:11中,小乐队演奏的是《步步高》,音乐欢快的节奏与葬礼现场形成对比,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法产生喜剧感,加强了戏剧性效果。
在影片0:22:01―0:22:38这一时间段中,胖头与三个妇女打麻将,胖头偷牌被发现,三个妇女追胖头的戏中,背景音乐是《mann war das》,音乐欢快、轻松,追逐却是紧张激烈,这种“反调”音乐缓解了气氛,却提升了对话的戏剧冲突效果,幽默而又讽刺。
片尾曲这首曲子颠覆了往常雨中哀伤的情景,取而代之的是欢快的场景,打破了人们思维的常规,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的另一番风味。
三、创造一种地点感和时代感
很多时候,影视音乐是在观众一听到就可以马上感受到浓郁的地域风格和时代特点的符号,而这一功能是最基本的一种功能。影片《钢的琴》中,0:52:12―0:54:28,大伙在KTV唱歌,这是合唱的《怀念战友》很显然表现了KTV这个地点。《怀念战友》是较早的一首老歌,工人们怀念的“战友”是那个工业文明的时代和那些工友,此时,音乐创造了90年代那个留恋集体主义和工业文明的时代。
四、揭示人物内心
影视音乐在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的内心情绪上具有重要,具有着其他视听元素所不可比拟的贴近性。影片《钢的琴》中,0:05:56―0:06:51,一段口琴音乐,开始的节奏低沉,为后面程桂林内心的揭示,做下铺垫;后面陈桂林用讽刺的口气向父亲讲述小菊时,口琴节奏变快,将陈桂林内心的不服气与讽刺表现出来。
五、塑造人物形象
音乐不仅仅可以表达某种情感,还可以为人物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电影《钢的琴》中,0:16:15―0:16:48,淑娴和陈桂林在街上散步的时候唱的是《跟往事干杯》,陈桂林面临孩子被带走的困境,淑娴唱歌开导他,音乐将淑娴热烈的性格表现出来,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对爱不离不弃的形象。
六、评价场面
德国电影作曲家汉?艾斯勒曾说“音乐像一个旁观者对画面进行评论”。在影片《钢的琴》中,1:26:37―1:27:06,背景音乐是《幸福拍手歌》,小元和同学在凿冰,陈桂林在墙角抽烟,这里是反讽的场景,离婚对于小元,对于陈桂林都是不幸福的,《幸福拍手歌》是对幸福这一词的反讽,起到了评价场面的作用,导演恰恰运用影视音乐的这一功能,发表了自己的个人看法。
七、概括和暗示主题
电影《钢的琴》中,0:57:04―0:59:34,大伙开始“造钢琴”这场戏中,背景音乐是《Skoro Dembel》(《遗失的暮色》),大致是一种对过去的挽歌,对将来的憧憬之意,废弃的厂房和机械、曾经的工人,都如同过去的工业文明,变为“暮色”,表达了工人们对老工业文明的挽歌,音乐同时也象征了人们的命运。影片全长1小时41分钟,在57分钟时,配乐《Skoro Dembel》是完美之意,57分钟是影片的黄金分割点,影片中“买钢琴”、“偷钢琴”,到后来的“造钢琴”才是,导演让音乐出现在黄金分割点上的中,暗示了影片主题。
整部影片中,《Skoro Dembel》(《遗失的暮色》)可谓影片的主题曲,在0:43:45―0:44:45、0:57:04―0:57:43、0:58:20―0:59:28、1:15:20―1:27:40,四次出现,每次都是伴随着工人们奋斗的场面,强烈又激进的音乐节奏在影片的各个段落里出现,成为影片叙事表意的重要一部分,也更加独立地表现主题。
篇2
[关键词] 《海上钢琴师》;钢琴;电影音乐
电影配乐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增强电影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同时,电影配乐将视觉与听觉元素完美融合,加上蒙太奇、长焦镜头等多种电影拍摄手法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电影配乐的表现内涵,凸显音乐与电影艺术相得益彰、相互依存的关系。电影配乐的创作是以电影整体框架为基本前提,必须紧密围绕电影表现的主旨对氛围进行渲染和烘托。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意大利籍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为电影创作的电影配乐风格深情优雅,赢得了观众再次认可。从影片审美效果的角度来看,影片《海上钢琴师》与钢琴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没有钢琴配乐和电影画面的有机配合,就很可能会偏离电影的整体叙事基调,也就不能实现音乐对电影剧情推动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海上钢琴师》就是一部以钢琴音乐为灵魂的电影。
一、《海上钢琴师》剧情简介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拍摄创作的。与他之前拍摄的《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两部电影不同的是,《海上钢琴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音乐盛典。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依然沿用了他擅长的“回到”式叙事结构,营造了一个钢琴曲的世界。影片中运用的拍摄角度精妙,演员的表演精准到位,在这个钢琴曲的世界里,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深入人心,也勾起了观众心中对人物命运的情感共鸣。
《海上钢琴师》的主角有一个奇特的名字――1900,他是一位人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的海上钢琴师。弗吉尼亚号轮船烧炉工丹尼无意间在上等舱发现了一个弃婴,人们给这个婴儿取名1900。等到1900几岁时,丹尼因一次烧炉房的意外事故死亡了,小小的1900再次成为孤儿。自幼生长在轮船上的1900,对音乐有着过人的天赋和无限的喜爱,他很快融入钢琴的世界里,徜徉在钢琴音乐的海洋中。长期的船上生活让他对陆地的一切产生了恐惧感,林立的高楼大厦和来来往往的人都让他觉得十分陌生。他习惯和满足于船上的生活,从外人来看,他的生活特殊而精彩。1900在船上偶遇一位让他一见钟情的少女,在爱情的强烈驱使下他尝试改变自己走上陆地。当他从长长的阶梯上一步步走下来时,看到外面的世界纷乱复杂,他觉得这样的陆地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的爱情属于广袤的海洋。于是,他在阶梯上缓缓脱下礼帽,优雅地向陆地上的一切致敬后重新回到船上。只有在钢琴音乐的世界里,1900才能感觉到安全感和愉悦感。弗吉尼亚号即将被炸毁时,朋友要带他下船,但是他所有精神的寄托都在这艘航船上,最终他选择与航船一起消失在大海上。1900用生命诠释了对大海和钢琴的热爱。
二、钢琴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 一)营造背景气氛
钢琴有“乐器之王”的美誉,在影片《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起到了显著的营造背景气氛的作用。整部影片中,多次出现了钢琴音乐,其中一个片段表现了1900与爵士乐大师进行钢琴演奏比赛的场景。1900将自己的深厚情感融入钢琴音乐中,演奏的乐曲舒缓中带着急促、低沉中迸发出高亢,音域深厚、跌宕起伏。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感官冲击,沉醉在1900的钢琴曲中,似乎这是他的个人独奏会而不再是一场比赛。如此优美迷人的钢琴演奏也让1900忘却了刚才爵士乐大师对自己的不屑与挑衅。此时的钢琴音乐让观众领悟到1900对钢琴的纯粹追求和坚强捍卫,理解为何1900不惧内心孤独坚守船上生活的原因。因为只有在这里,他的世界才是美好的、纯粹的,他所演奏的钢琴音乐才是他的精神寄托。最终轮船被炸毁了,而1900的世界与精神寄托不复存在,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这样的结局更好烘托了影片的主题,表现了钢琴演奏的美学意义。
又比如,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晚1900与他惟一的好友Max相遇。为了庆祝这次相遇,1900解开固定钢琴的琴栓让钢琴随船身飘荡,而他镇定自若地演奏起一首首钢琴曲,仿佛是坐在钢琴上舞蹈。这个片段的钢琴音乐营造出富有艺术感的背景氛围,表现了人物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然而,该片段的色彩基调略微泛黄,如同老照片一样呈现出古老的视觉效果,视觉与听觉效果对比强烈,体现了现实与追求的巨大反差。
(二)推动剧情发展
电影配乐还具有较好的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戏剧矛盾冲突集中、剧情转折大的影片情节来说,恰当运用电影配乐能够使情节在与平缓中自然过渡,形成独特的艺术节奏。试想一下,如果恐怖片、战争片和爱情片没有了电影配乐对剧情的推动,那就会使影片黯然失色。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集中在丰富的表现力,在电影中应用钢琴配乐更有利于故事剧情的推动。例如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有一幕表现了杰克与罗丝站立船头温情相拥的浪漫场景。此时的音乐主旋律舒展而流畅,渲染了影片的场景氛围,钢琴的琴声构成了乐曲的一个部分,并未凸显。当船只遇险时,音乐旋律骤然紧张激烈起来,钢琴的琴声富有节奏感,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听震撼。
在影片《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正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在影片中,钢琴音乐的出现形式既有单独的音乐,又有与演奏者共同出现的形式,而每次音乐的响起都有主人公1900的身影。钢琴音乐回响在空阔的轮船的上空,电影画面或有正在倾情演奏的1900,或有其他的人或物。每次音乐的出现都对电影节奏和剧情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这也是一部用钢琴音乐进行叙事的电影。
影片《海上钢琴师》主人公的名叫1900,这个特别的数字不仅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从他被遗弃暗示了人生的悲剧命运。在影片中,弗吉尼亚号不再是一艘普通轮船,而更是一个纯净世界的象征,人们善良对世界充满希望,即使有邪念也会被净化。1900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造就了对世界纯粹而美好的印象。实际上,这部影片正是要表达人性的转变过程。弗吉尼亚号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但是主人公却成为我们每个人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一个缩影。在陆地上是一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那样的诱惑是常人难以抵御的。剧中的主人公却一直牢牢坚守着自己内心深处的底线。即便他也想过要随波逐流,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份坚持。但是理智坚持下来,主人公与自己的理想世界随同弗吉尼亚号一同爆炸而消亡。让世人能够知道的仅有这首钢琴曲。该片通过钢琴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与深化同时将剧情所要表达的感情升华。同时也是在钢琴曲中完结本片。
(三)抒发人物情感
音乐可以发挥抒发人物内在情感的作用,因此钢琴也就具有表达情感的作用。可是因为钢琴音乐的类型受到诸多的限制。例如,出于影片中的各种情节发展需要和画面的影响,在相应的场合需要有对应的音乐来对气氛进行烘托。在极为惊险刺激的场景中应配以节奏紧凑的音乐;在表达爱意的花前月下场景中就需要使用柔缓浪漫的音乐;在恐怖惊悚的场景中就使用或高或低的音乐来烘托。不论电影场景的如何变化,但都无法离开钢琴音乐配合,其主要目的就是借助于钢琴音乐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以及烘托气氛。
影片中的钢琴音乐并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非常具体的形象的存在,是为了影片而存在。钢琴音乐抒发人物的内在情感是按照影片的不同类型并以各种完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给观众。钢琴的音乐声如同山中的潺潺溪水,田野中的悠悠鸟鸣,弹奏者内在情感借助于弹奏时的用力程度来表达,这样也就构建出了风格迥异的钢琴音乐,从而传达出了演奏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之感。
弗吉尼号船是1900所幻想美好乌托邦,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没有世间的纷纷扰扰,更没有现实世界中那些丑陋的事物。钢琴是他对外界情感表达的工具。影片中的主人公一直不愿意离开船的原因就是对于陆地上的世界各种丑恶的事物无法接受,主人公性格的懦弱令其无法去面对现实世界丑恶的一面,因为一旦踏上陆地的世界其内心的所有美好幻想会支离破碎。所以主人公只有放弃踏上陆地世界的想法而情愿生活在自己幻想的美好世界之中,让自己的心灵能够保持仅有的纯净与安宁。
所有的影片都是追求可以将最为美好的那一面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去主动追寻心灵的纯净。该片的导演将主人公塑造成一个仅有的个例,一个在社会芸芸众生中的孤独者,而影片的结局却令观众感伤不已。现在影片普遍愿意采用钢琴音乐来作为影片音乐中最为主要的部分。既能够让影片的音乐效果达到最佳,同时亦可让片中氛围得以良好的烘托,让影片的内在表现更加鲜明与直观。而《海上钢琴师》就可以称为此中的经典与代表。
三、结 语
本片配乐创作者埃尼奥・莫里康内在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大师级地位已经确立,多部作品被业内人士所认同。为了奖励他为电影配乐作出的贡献,奥斯卡颁给他终身成就奖。影片《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配乐又一次彰显了莫里康内对电影音乐的把握能力,不仅可以使古典钢琴音乐焕发色彩,引起观众内心深处情感共鸣,还能够将通俗音乐注入新鲜的活力,令人产生耳目一新之感。而且通过自己的艺术再加工将原本平淡无奇的音乐素材变成全新的音乐创意,让观众有了全新的感受。
正如《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一样,电影艺术也离不开音乐。音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营造背景气氛、推动剧情发展和抒发人物情感上。《海上钢琴师》充分结合音乐与电影艺术,同时,影片的配乐以及画面和剧情能够实现完全融合,显得浑然一体。通过运用故事中钢琴音乐表现力和造型感,影片成功塑造出一个生活在钢琴音乐世界中的悲情海上钢琴师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更加突出了本片的艺术感染效果。剧中主人公1900的故事富有唯美主义的色彩,其内心深处的理想主义是完美无缺的,借此来反映出社会充满了世俗的物质欲,说明了人们内心世界的荒芜以及对于美好的向往。
然而,每个故事不一定非要加上配乐,但对于本片来说,钢琴音乐却是扮演了叙述者和情感者的角色,音乐本身就是电影的表现内容,同时不再拘泥于单独配乐的形式,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 张阳.钢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灵性呈现――以《海上钢琴师》《钢琴课》等为例[J].小说评论,2011(Z2).
[2] 胡玉明.音乐殿堂里有没有上帝?――《海上钢琴师》解读[J].世界文学评论,2010(01).
篇3
[关键词]电影音乐;电影主题;《海上钢琴师》;钢琴音乐;主题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电影艺术中能够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感官上的美感。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展现给观众声画艺术的结合,而电影中的音乐能够用不同的节奏、音律、声调等变化来展现出电影情节与人物情感的变化,让电影增加多元化的趣味与魅力,所以音乐艺术在电影发展过程中被创作者们认为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创作了对他影响最大的电影《海上钢琴师》,电影用大量的钢琴音乐来叙述1900的一生,作为一部以钢琴为主题的电影,创作这部电影中音乐的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莫里康,他创作的电影中的钢琴音乐获得了第五十七届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的奖项。由于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思想的启迪,因此深受全球观众的喜爱,而电影中的钢琴音乐也为这部举世闻名的电影增色不少。
一、电影《海上钢琴师》创作背景及剧情概述
电影《海上钢琴师》又被我国翻译成《传奇的1900》,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在1998年创作的电影作品,而担任这部电影音乐创作人的意大利当时著名的作曲大师莫里康,在创作电影《海上钢琴师》之前,两人已经密切配合创作电影《天堂影院》与《命运之力》,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这两部电影的配乐也具有深厚的内涵。“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两位天才的创作者又一次密切合作,为全球观众献上了电影界的传奇作品,让意大利电影史上的艺术三部曲完美呈现给观众们。”《海上钢琴师》中,莫里康以钢琴音乐为主并且配合管弦乐来创作出众多音色优美的乐章,让观众在电影中流连忘返。
电影采取了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天才钢琴师的故事。在1900年,伦敦青年小号演奏家麦克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将自己喜爱的小号卖给了一家乐器店,但是在临走之前,他请求老板让自己演奏最后一次心爱的小号。而随着他演奏小号的声音,故事也就随之开始了。在一艘行驶于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轮船Virginian上,有一个婴儿被遗弃在船舱,轮船上的锅炉工丹尼发现并收留了婴儿。为了纪念在新世纪的第一天捡到了这个孩子,丹尼给他起名为1900,而随着1900慢慢长大,人们发现了他过人的钢琴天赋,并且成为这艘轮船乐队的钢琴师,许多人听过1900演奏钢琴,都被他投入的演奏而感动。当时爵士乐始祖杰尼自认为钢琴天赋无人能敌,当他无意中知道1900演奏钢琴的过人技艺后,专门去这艘轮船上找到1900来挑战,最终败给了1900,1900也因此被更多人知道。但是所有传奇的事情都发生在轮船上,1900始终不肯下船去陆地上生活,一直在某天他给一家音乐公司录唱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气质典雅的女孩,1900对这个女孩产生了莫名的情愫,因此他演奏了一首温婉抒情的曲子。但是当轮船靠岸了,1900却并没有和这个陌生的女孩走下船,一直到许多年之后,战争结束了,麦克斯发现了Virginian号马上就要被炸掉,他认为1900一定就在船上,因此疯狂在船上找寻1900的身影,终于在船舱的角落发现了1900。然而1900并没有走下船,麦克斯满怀悲伤离去,远远地看着Virginian号与1900一起被炸得粉碎。
在电影中,1900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并且也是具有天赋的钢琴家,他的双眸就像海洋一样蔚蓝,能够看到事物背后深藏的节奏,不管看到什么事物,1900都能够即兴地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在电影中,1900曾经说过,“虽然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通过它能够演奏出无穷无尽的音乐。”就像1900说过的,他可以借助钢琴发现自己生活的乐趣与真谛,并且赐予了钢琴魔法。当狂风骤雨来临的时候,1900依然陶醉在自己的钢琴演奏中,他可以乘着美妙的音符自由翱翔在船舱的大厅中。当杰尼想用自己熟练的爵士音乐来打败1900,但是在最后却失败而返,这种所谓的自由只会被1900击败在高尚的音乐世界中。
二、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钢琴音乐运用研究
(一)深化电影主题
许多电影音乐能够受到观众们的认可,是由于电影音乐比电影的流传性更广,更加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并且电影中的音乐比电影更容易传播,影响范围更广。为了能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电影,让电影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所记住,所以创作者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添加到电影中,例如给角色的语言增添特色,许多人物说话都会有口头禅,在举止行为方面有固定的动作,在形象上有特殊的着装风格等,而电影中的音乐也具有这样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电影中的一些特殊的人物,就需要特殊的手段,由于大海是沉默的,钢琴是没有生命的,而1900内心是孤独的。对于电影主人公1900来说,他并不擅长与人交流,甚至有些时候不知道该和人们说些什么,这样创作者经常运用的手法、语言等就难以在这部电影中使用,钢琴音乐就成了1900内心的独白,可以说钢琴音乐就是1900的心声,并且也是超过任何语言来刻画出他的想法的最好形式。钢琴音乐替代了电影中常用的形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电影中1900望着窗外的大海而发呆,一边弹着钢琴,这时候他弹奏的音乐就是他的想法。当1900看到身旁形形的人们,他会一边猜测着,一边用敲着键盘的手来弹奏不同的节奏去描绘人们的不同形象。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这个片段:1900一直弹奏着钢琴,想念着录音时候遇到的心仪的女孩,然后即兴弹奏出那段优美的旋律,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想念。而观众通过观看电影内容,能够对电影中钢琴音乐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二)刻画电影角色性格与形象
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钢琴家1900从出生就在海洋,因此大海与钢琴就是1900生活的全部。在他生活的时期的主流音乐就是爵士音乐,因此他弹奏的音乐受到爵士音乐的巨大影响,并且1900内心孤独,不受拘束,所以他弹奏的音乐作品也和他有一样的自我的风格特征,深深地烙上属于1900专属的烙印。
《海上钢琴师》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深夜,Virginian号的大厅中出现了优美的钢琴音乐,并且吸引了人们,人们都开始猜测到底是谁在弹奏。当人们走到大厅的时候,只发现一个小孩在钢琴上熟练地弹奏旋律,于是人们十分好奇,有一个优雅的贵妇问船长,这个孩子是谁?船长说是1900。船长当着众人训斥1900为什么会在这,没有规矩。而幼稚的1900大声对船长说,去他妈的规矩。就像1900对船长说的那样,他自己的钢琴音乐并没有标准,甚至严格的定义与规则,他依靠自己的理解与方式来创作属于自己的钢琴音乐,对于他来说,音乐就是属于他的自由。
(三)电影背景音乐的无意识支持
电影中背景音乐是运用最广泛的音乐手法,主要是为了烘托电影的气氛,渲染整部电影的情绪。美国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说过,“电影音乐是为了给观众们提供一种无意识的支持,它不会直接显露出来,并且观众也没必要知道它,但是它却能够起到了应当有的重要性”,可以说赫尔曼这句话用来形容电影背景音乐是十分恰当的。
莫里康创作的许多背景音乐中,都运用了交响性与色彩性的创作手法,这让电影配乐具有十分震撼的效果,而细微之处又倍显优雅,让电影画面与音乐旋律融合得恰到好处,并且也不会喧宾夺主。
电影中气势辉煌的管弦音乐在开场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人们在轮船上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时候,管弦音乐雄壮的气势将观众们引入剧情。而画面通过俯拍来表现出大海的壮阔与人们对自由女神像的崇拜,让音乐与画面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而这时候出现的音乐能够描绘出游客们到达美国的兴奋之情。
1900是一个内心孤独的人,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面对自己喜爱的女孩时,1900只会拿着自己的CD练习想要给爱人说的话,而这时候钢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响起,表现出1900的柔情。当1900通过心爱之人与友人的对话知道了这个女孩就是自己喜爱的女孩,女孩说,“我爸爸告诉我,他听过海的声音。”这时候音乐响起,1900一直注视着女孩,朋友问女孩,“哦?海说了什么?”女孩说,“我不能告诉你,这是个秘密,秘密是不能跟别人说的。”这时候的钢琴音乐从慢变快,展现出1900激动的情绪。
三、结语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海上钢琴师》获得人们的喜爱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在电影中,钢琴音乐作为电影主人公情感抒发的载体,自身既是音乐,又是电影内涵,增强了影片内容的丰富性,而这种电影产量较少也是由于创作者难以对电影音乐的把握。而正是由于导演出色地运用了电影音乐,才会创作出《海上钢琴师》这部优秀的电影,而这也是电影艺术与钢琴音乐完美配合的魅力。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当文字语言难以再表达出什么的时候,音乐的语言魅力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在日后的电影创作中更好地运用音乐,引发观众对电影的深入思考,让创作者与观众的精神得到高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闫大卫.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简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画面与音乐[J].中国音乐, 2010(03).
[2] 刘盛楠.由《海上钢琴师》浅析电影音乐的功能[J].大舞台,2011(04).
[3] 杨大林.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巅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J].当代电影,2003(02).
[4] 钟源.《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J].电影文学,2007(24).
[5] 小铁.海之乐章——影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J].商业文化,2008(06).
[6] 史丽欣,王立改.浅谈电影音乐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7(08).
篇4
关键词: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钢琴即兴伴奏;伴奏织体
钢琴即兴伴奏是即兴伴奏的一个分支,是将钢琴演奏技巧与即兴伴奏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技能,适用在只有乐曲旋律没有现成伴奏谱的情况下,为歌曲或者乐曲弹出伴奏。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即兴伴奏,要根据歌曲的音乐形象、内容,然后用相应的和弦和适当的伴奏音型、形式弹奏出来。
一、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及其钢琴即兴伴奏应用
《暴风雨奏鸣曲》完成于1802年,处于贝多芬创作的第二个时期,这首奏鸣曲有突出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戏剧性,所表达的音乐内容鲜明,音乐风格成熟。
下面以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为例,详细介绍即兴伴奏织体的运用。
钢琴即兴伴奏中伴奏织体多种多样,简单可分为:和弦式、分解和弦式、半分解和弦式和其他的形式。和弦式可分为单纯的柱状和弦、低音加柱状和弦等。分解和弦式也叫做琶音,可以根据弹出琶音的个数分为长琶音式、短琶音式。其实现代钢琴即兴伴奏的伴奏织体在古典钢琴作品中都有体现,在形式上它们是互通的,可是说现代钢琴即兴伴奏是古典钢琴作品演奏技法的继承和延续。
1.乐曲的第十到十一小节,以柱式和弦为主的伴奏形式。柱状式和弦,指将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弹奏出来的音型。和弦式织体要求和弦的弹奏发音整齐、准确,这种伴奏类型节奏感强、声音饱满,适用于有强烈步伐感的进行曲和歌颂性音乐题材。
2.乐曲第二七三到二七七小节,以低音加和弦伴奏形式为主。低音加和弦式指弹奏时低音声部与中间声部分开,低音声部与中间的和声部分分开弹奏。这种伴奏类型突出低音声部的独立性,加强了节奏感,适合伴奏舞曲题材的乐曲。
3.乐曲中四十一到五十一小节以半分解和弦伴奏为主。半分解和弦式指先弹出和弦的低音,再同时弹出和弦的三音和五音的一种伴奏形式。这种弹奏方法先弹出了具有色彩的双音,使音乐效果的色彩性增强。
4.乐曲第二百一十六小节到两百二十六小节主要运用了短琶音的伴奏形式。乐曲中第九十四到九十八小节主要运用了长琶音这种伴奏形式。伴奏效果清晰、流畅,具有较好的抒情性和描绘性,强奏时可以产生出汹涌澎湃的气势。这种伴奏类型使用性比较强,一般乐曲都能运用。
5.乐曲第三乐章第一到第十小节以双手交替式伴奏为主。双手交替式指伴奏时不出现乐曲的主旋律,用双手弹奏不同类型的伴奏织体交替弹奏,用伴奏织体表现衬托出主旋律,这种伴奏类型声部的层次感加强,双手交替伴奏使伴奏形式更加灵活自如。
6.乐曲第三乐章第二百七十一到二百七十五小节运用颤音手法。颤音是声音的一种波动,有一定的幅度和速率,演奏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流畅柔和丰富圆润,使音乐变得更加有表现力。
二、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1.以柱式和弦为主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柱式和弦式指和弦中每一个音同时发声,这种伴奏类型节奏感强、富有跳跃性,常用语伴奏进行曲风格庄严的乐曲。这类乐曲对于节奏感的需要大于旋律性,固用单纯的柱式和弦作为伴奏织体就可把乐曲的风格表现出来。如:《共产儿童团歌》,歌曲具有进行曲风格,旋律抑扬顿挫。
2.以低音加和弦为主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低音加柱式和弦指弹奏时先弹奏和弦的低音,再弹出整个和弦。这种伴奏形式注重突出低声部的独立性,增加了声部的层次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在二拍子中比起单纯的柱式和弦伴奏音响效果更加丰满,增加了乐曲的气势。适合用于气势恢宏的乐曲,如:《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第二,在三拍子的乐曲中低音占据强拍和弦或其转为占据弱拍,特别具有舞曲的风格,适合用于舞曲形式的乐曲,如《青年友谊圆舞曲》。
3.半分解和弦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半分解和弦式指先弹出伴奏和弦的低音,再同时弹奏出伴奏和弦的三音和五音。这种伴奏类型活泼、富有跳跃感,适合弹奏儿童歌曲。弹奏时可以不踩延音踏板,如:《小松鼠》。
4.琶音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这种类型常见两种情况。
第一,每个和弦大概分解弹奏3到6个音,叫做短琶音。适合伴奏短乐句抒情性歌曲。以歌曲《雪绒花》为例,节奏为慢速的三拍子,歌曲的前两句应用轻声唱,后面起渐渐加强。
第二,每个和弦大概分解弹奏6到8个音,叫做长琶音。具有较强的抒情曲性。以歌曲《大海啊故乡》为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
5.双手交替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双手交替式,指伴奏时不弹出乐曲的主旋律,用左手和右手的配合弹奏出相同或不同的音型,这种伴奏形式更加灵活自由。以歌曲《游击队歌》为例,作者通过歌曲节奏的变化刻画出游击队员顽强的作战精神。
6.颤音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颤音是一种高音的波动,在现代的钢琴即兴伴奏中常常运用在具有民族风格的乐曲中,在旋律中的间歇初,实值较长的音符中常用颤音来演奏。如现代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伴奏中尾句最后是一个长实值的音符,我们在演奏的时候运用颤音的方法。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伴奏织体的分析,分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一是对古典钢琴作品的伴奏技法做整理,二是研究古典钢琴作品中的伴奏技法如何运用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从而使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这项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钢琴即兴伴奏的织体类型在古典钢琴作品中都有体现,即现代钢琴即兴伴奏是古典钢琴作品伴奏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在学习古典钢琴后应常常提高总结,把好的伴奏方法继承发扬,带到钢琴即兴伴奏中,如此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创新现代的钢琴即兴伴奏。对古典钢琴伴奏技法和现代即兴伴奏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古典钢琴伴奏技法的优势,把它运用于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丁运东.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9.
[2]赵彩娟.贝多芬早期钢琴变奏曲——以作品65,70,73为例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孙维权.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04.
[4]冯德钢.钢琴即兴伴奏新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
篇5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虚幻的另一个代名词。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然而,完美。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遐想,却是促进古往今来世界上许多人的源源动力。正因为有它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我们纷乱的社会才变得更加有序,我们才能被文明的铁臂推送向前。完美主义也是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导演多纳托雷将完美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海、游轮、钢琴构筑起一个人的一生,在深邃的蔚蓝中颠簸飘泊,在悠扬的音乐中领悟人生。从船头到船尾,在舞厅中的那架钢琴前,从左到右,总共88个琴键,主人公1900在一片碧海蓝天下,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融入世间百态,宽广无边。给我们描述了一段诗意浪漫的完美人生传奇。
故事从小号手麦克斯的独白中拉开序幕,一段唱片中的钢琴独奏沟沉起了他脑海中的无限往事。1900年1月1日,黑人船工丹尼在弗吉尼亚号游轮一等舱舞厅的钢琴上捡到了一个弃婴,他将这个小孩起名叫1900。1900在船上长大,八岁时一次无意间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那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一钢琴。一天夜深人静之时。1900悄悄溜入舞厅。坐在钢琴前,双手落在了琴键上――于是1900的传奇正式开始!没有任何人的指导,没有任何人的传授,绝对是上天所赐,无师自通,于是1900就这样与他的宿命不期而遇,展示出了他超凡脱俗的钢琴演奏天赋。后来他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一位不被世人知晓的伟大音乐家,他的音乐有高贵、雍容,也有朴素,淡雅和温馨,人们都沉迷于他的音乐。在影片中1900的音乐演绎得如此完美。充满浪漫传奇色彩。
从听觉的感受上《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也堪称完美,影片的配乐以其极端浪漫的气息赢得全球奖最佳配乐,以爵士乐为主,在表现忧郁伤感的调子上,非常贴切。在1900用音乐来阅读每一个路人那个片段的时候配乐更是惟妙惟肖。无论是那个和情人串通起来谋杀亲夫,携家中珠宝外逃的德国女人,还是那个无法忘记过去的男人。无论是要坠为的女人,还是那个从低等舱混入高等舱猎艳的偷渡客,每一个的配乐都是如此贴切。1900用自己最富有的想象力,通过音乐洞穿每一个人的内心。他的心最纯洁,所以看到的也都是每个人最本质的东西。音乐的情绪渲染和表意功能,在此处是最明显的。以舒缓为主调的节奏中时而有轻快的曲调,比如钢琴在海上漂移,以及斗琴那场戏,音乐的起伏与情节完美的组合使人流连忘返。整部影片的配乐是那么灵动、流畅、令人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极致的完美主义在音乐上表现得如此洒脱。
《海上钢琴师》中的完美主义更多是通过浪漫演绎的,导演创造了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纯洁到神圣的1900和他纯美的大海世界,1900诞生在大海上,是个未受污染的人,纯洁得几乎无法让他与凡人同类,他的整个世界都在大海中。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因为理想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他最终成就了一个美丽的传奇,他成了我们这些理想主义者心中永远的偶像。大海总是与浪漫结缘,是人们心中最美好愿望的化身,影片中有关大海上发生的一切,是那么虚幻而离奇,就像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梦,美丽而不可触碰。1900同样是一个梦,他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梦想之中,纯粹地生活着,孤独地绽放着他的才华横溢,生命中本不存在完美,1900从出生就没有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存在过,他没有任何身份证明。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他生活在纯洁的大海上,心灵如同大海般洁净。他无法理解世俗的东西,甚至连比赛的概念都没有,更无法理解粗鲁、束缚这些我们凡人习以为常的概念,他只懂得在音乐里神游天地,他只懂得把人世的理解与渴望幻化成指尖的旋律。
影片蜻蜓点水一样描述了1900的爱情,却浪漫极致。当1900坐在钢琴前准备录制唱片时,一位清纯的少女无意问进入了他的视野,窗外少女的面容在蓝天碧海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纯洁动人。在他30多年的生命里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动,凝望那张天使般的面庞,1900的琴声中流淌出对爱情的无限向往。这张世上仅有一份的唱片,记录了他仅有的瞬间,和他生命中永恒的纯真与美好。就这样,1900终于第一次被世俗生活所打动,为了那个心爱的女孩子决心上岸。当他作好一切准备,信心满怀地要上岸时,望着茫茫都市。却突然停在了舷梯上。“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的……”在那里,没有尽头,无数的街道,无数的人群,无数的选择,无数的不确定性,无数的迷惘。世俗生活的强大最终让他决定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自己的世界:大海、钢琴、音乐。于是他的爱情定格在完美。
篇6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黎英海先生是中国著名作曲家、理论家和教育家,音乐创作体裁多式多样,创作了许多优秀声乐作品,为改编歌曲和原创歌曲创作了许多钢琴伴奏音乐。文章分析黎英海先生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音乐创作,探寻他钢琴伴奏音乐创作的风格与内涵。
【关键词】黎英海;声乐作品;钢琴伴奏;创作特点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年度科研基金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00098016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文化中寻根,寻找创作的灵感,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重要一步。黎英海先生采用这一形式,创作的钢琴伴奏音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其精湛的艺术创作手法,词曲结合的完美形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黎英海钢琴伴奏的创作类型
黎英海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根据其创作题材,将声乐作品分为改编歌曲和原创歌曲。改编歌曲是指由民歌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原创歌曲又分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和其他创作类别的歌曲。其钢琴伴奏音乐的创作手法在旋律线条、多声思维及钢琴织体等方面做了较多的民族化探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钢琴音乐艺术。
(一)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民歌改编艺术歌曲,就是变更民歌方式和歌曲内容,根据原有的民歌进行改编,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进行二次创作。黎英海先生在民歌改编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将民歌的诗意提炼出来,改编成独唱歌曲并配上钢琴伴奏,编配成具有民族、传统特性的民歌艺术歌曲。
《民歌独唱曲集》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曲调上既保持“原生态”的基本特点,又丰富了传统民歌的表现力,使之散发出艺术魅力。《在银色的月光下》《槐花几时开》《阿拉木汗》《我的花儿》等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声乐作品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古诗词艺术歌曲,歌曲填词是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体裁是欧洲引入的艺术歌曲,中国作曲家在西方艺术歌曲架构的基础上,以中西作曲技法与古典诗词有机结合,整合创作而成的一种音乐形式。
黎英海先生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精致简小,通过形象化音乐语言的巧妙运用,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在理解原诗词的基础上,采用民间乐器(古筝、唢呐、二胡、琵琶等)突出作品的旋律和伴奏音型;利用艺术歌曲体裁中的音乐元素,对诗中的人物形象及音乐画面进行雕琢刻画;音乐与诗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品显现出传统与创新,民族与现代完美结合。如声乐套曲《唐诗三首》,艺术构思独特新颖,表现手法形象,是音乐会上久喁不衰之声乐精品。
(三)儿童歌曲钢琴伴奏
除了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和古诗词艺术歌曲之外,黎英海先生创作的儿童歌曲也很有特色。如《森林,蓝色的雾》《什么美》《你走了》《我是一只海鹰》《白花洲要变成金银洲》《玩球》,童声合唱歌曲《飞向美丽的哈瓦那》等。
黎英海先生的儿童歌曲语言活泼,歌词内容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篇幅简短,结构单纯而不复杂。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基本采用短小的句式、单纯,易学易唱;节奏明快易唱,采用简单的伴奏织体,表现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
二、黎英海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
黎英海先生的钢琴伴奏音乐,语言鲜活生动、艺术形象鲜明,在旋律、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等技术手法上提炼升华,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一)民族化的旋律风格
在钢琴作品创作中,旋律是音乐中最富表现力的关键因素,旋律可以表达作品意境、渲染艺术效果和塑造作品艺术形象。
黎英海先生对旋律的运用,不是简单地模仿某一地方风味的音调,而是经过吸收、融汇以后,改编成自己的音乐语言。有的民歌,会依据作品内容,尊重作品的主题旋律,还原其原始的旋律,主题旋律保持作品原型,保留民歌的原汁原昧;有的民歌作品,则对其原始旋律做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小河淌水》原型是云南民歌,被改编为艺术歌曲。民歌的原型,旋律精致优美,黎英海先生将其改编成艺术歌曲后,并没有改变原有结构,只是为前奏、间奏和尾声编配了钢琴伴奏,来烘托原有的主题旋律。
黎英海先生的钢琴伴奏音乐,旋律的进行十分鲜明,尤其是五声性旋律。如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黎英海先生声乐创作生涯中最高水准的音乐作品,旋律的进行以五声性原则为规律,音乐的旋律透着诗词吟诵的韵味与音律,民族韵味、吟诵性旋律在乐曲中得到完美的表达。再如古诗词艺术歌曲《登鹤雀楼》,歌曲采用四句对仗诗的写作手法,每两句组成一个单位,往返反复,并在句间加上间奏,既丰富了乐句结构又发挥了钢琴的表现力。这些句法间的间奏,引出下文旋律的过渡句,让钢琴的琶音伴奏音型大放异彩。那酣畅淋漓、自然流畅、精巧细致的音乐感觉,都源自于琶音音型对诗词的衬托与描绘。
(二)调式调性
调式是指以某一个音为中心,和若干个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在一起的体系。调性则反映了调式的性质和特点。在主音、下属音和属音的支撑下而形成了调式调性。
调性有单一调性和转调之分。传统的民歌一般都是单一调性。民歌的结构比较简炼,调性关系也简单。某些原始民歌与改编后的艺术歌曲仍是单一乐段,因为艺术歌曲的情绪比较统一,乐曲会采用单一调性,乐曲中间不会出现转调。黎英海先生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小河淌水》、新疆民歌改编的《百灵鸟,你这美妙的歌手》《嘎哦丽泰》等都采用单一调性,没有出现转调。而某些以原始民歌为原型,改编后的艺术歌曲,需要对结构进行扩张,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对情绪情感进行加强加深,便由“转调”来形成调性的对比来加强表达。黎英海先生由新疆民歌改编的《在银色的月光下》出现了转调,来加强情绪的表达。
调式的稳定与发展,在整个音乐实践的长河里,是自身最具代表性的特点。现代的音乐思维里也运用了古老的调式结构。许多丰富的音响效果,都来自古老调式中结构上的对位,和音调色彩的对比。在《唐诗三首》作品中,黎英海先生在运用古老的调式结构的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采用民族调式,五声性旋律贯穿整部作品,带来不同于传统乐曲的听觉感受。如《春晓》以降B羽调式为主,F羽-C羽-F羽的循环发展,遵循调性的发展规律。在调性进行中,往属方向发展,并没有选择在主调上结束,意在给人一种余韵未尽的感觉。又如《登鹤雀楼》的调式调性运用别具一格。每次转调的宫音被剔除出来,然后按顺序将其先后排列,构成了小三度音程的三音组。
(三)曲式结构
乐曲的基本形式称为曲式结构。一部、单二部、单三部曲式,复二部、复三部、回旋、变奏、奏鸣、回旋奏鸣、赋格段,都是曲式结构的类型。
黎英海先生钢琴伴奏音乐创作几乎涉猎了所有的曲式结构。一些在民间器乐曲和古曲基础上改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曲的中国传统曲式结构。而根据民歌原型改编成艺术歌曲,常常会因作品的特点而将原有的单一的曲式结构扩大。因为民歌通常为单一部曲式,除一些特定场合演唱的套曲结构外,曲式结构一般都是短小简炼。黎英海先生会将原有的曲式结构稍加改变,对民歌的旋律进行较小改变,通过转调等方式将曲式结构进行扩展。或对原有曲式进行较大变动,在民歌的基础上改编,扩展原有的曲式结构,形成较大规模的作品。如艺术歌曲《小河淌水》,并未改变原有的曲式结构,只是在原始民歌的前奏、间奏及尾声段落,编配了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的钢琴伴奏,对乐器的模仿,对间奏承上启下的烘托和尾声部分延伸意境的描摹,使作品在钢琴伴奏精彩的演绎下熠熠生辉。在黎英海先生的改编下,这首旋律流畅、风格婉约的云南民歌,没有改变原始曲式结构的基础,便焕发一派新的生机。
三、结语
黎英海先生声乐作品钢琴伴奏在创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以“民族化”的旋律风格创作为主,调式上主要是以欧洲自然大小调与民族调式中的旋律特点相结合,各种曲式结构被灵活运用在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创作之中。黎英海先生的钢琴伴奏音乐都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创作魅力。
参考文献
[1]黎英海 民歌独唱曲集[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58
[2]黎英海,春晓一黎英海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黎英海.继承与求索——中国民族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篇7
钢琴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尤其是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能呈现出不同的电影场景和人物特点,将钢琴音乐与电影艺术巧妙融合在一起,在丰富单纯的艺术画面的基础上,激活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电影艺术更加丰富而有内涵,从而更大提升电影艺术的欣赏度。
一、简述钢琴音乐的艺术表达魅力
(一)磅礴的气势表现
突出气势磅礴的演奏特色,从多方面来加强演奏的技巧掌握,不但要从气息上提升运用能力,还要从作品本身的风格着手,研本文由收集整理究钢琴作曲的主要特色,提升乐曲的境界。譬如,在《莫扎特d大调圆号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中,突出气势的庞大和场面的实际感受,给听众亲临其境的感受,实现对心灵的共鸣和震撼,实现曲调优美、词义情感朴实、气势磅礴大气的演奏效果。[1]在追求这种气势的同时,演奏者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将圆号的艺术处理与演奏结合在一起,圆号融合在整个乐队的演奏中,毫无突兀的感觉,音色柔美而富于变化,一股醉人的气息徐徐而来,如春风扑面,暖人心怀。钢琴音乐的主题体现出婉言讽喻,凝重沉郁,有较多的凑社会、文化批评的成分,更倾吐了对客观现实人生的苦思焦虑,表现作者审美情趣,境阔意达,情长意切,通过气势如虹的演奏状态表现出如醉如痴的心态,融入真挚感人、以情动人来实现艺术演奏的最高境界。
(二)强烈的思想情感
钢琴音乐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感,每一个节奏都能折射出鲜活的艺术看点,尤其是将思想情感融入在其中,可以被赋予美妙的诗情画意和真情实感,将艺术魅力一一呈现出来。正是因为钢琴音乐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意境,并因此演绎出不同的风情和艺术场景,能够更好地在掌握音乐线条的基础上,表达出或细腻、或柔和、或奔放,或豪迈、或激扬的思想情感,并融入理性的情感态度,更好地融入艺术的气息。譬如,智利钢琴家阿劳的演奏则在游刃有余的技巧中又多了许多浪漫的气息,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较多也较自由,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土耳其女钢琴家比芮特以女性独特的敏感,揭示出了肖邦音乐中阴柔细腻的方面。这些艺术的表现能更好地诠释出电影的艺术表现需要。
二、分析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一)独特的艺术魅力点
在电影中充分发挥钢琴音乐的作用,其中就要注意钢琴音乐的艺术看点,通过钢琴音乐曼妙的曲调、充满灵气、生活气息的载体,从多方面诠释出钢琴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在电影的运用中,将各种不同的曲调、和声等与电影的画面融合在一起,并从音符的角度来表现出不同的电影场景,并赋予丰富的蕴涵和情感表现,形成惊心动魄、激扬上进的艺术震撼力,通过钢琴音乐的精神风貌,引导电影的艺术画面具有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将音乐置身于画面中。譬如,在电影《阿甘正传》一片中,影片开头一片缓缓飘落的白色羽毛和着背景音乐出现,随着悠扬缓慢的钢琴音乐,影片中的白色羽毛随同音乐起伏跌宕,最后羽毛落在主人公的脚下,故事开始。而故事结尾同样是悠扬的钢琴音乐,影片结尾主人公把儿子送上了校车,从他的书中落下了一根羽毛,又开始随风飞舞。将钢琴音乐巧妙地艺术地表达出来,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
钢琴音乐的文化底蕴也是对电影的艺术表达有很大的作用的,尤其是通过钢琴本身的音符、音色、旋律、声音、节奏等,可以为电影提供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韵律表现。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的艺术美感,使声音、画面、影视形成完美的配合,能更好地发挥出钢琴音乐的深厚作用,因此,在电影中,融入钢琴音乐这一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主题,能更好解决电影单调、枯燥的看点。并通过一种文化内涵的显示,融合导演对音乐的欣赏和剧本的实际要求,从而形成整体的文化底蕴,成为电影主题的实体表现方式。譬如,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片段,将钢琴音乐的唯美艺术和文化底蕴呈现出来,将主人公的心理情感与钢琴艺术结合在一起,更加凸显出情节的跌宕起伏,艺术看点更加具有魅力,增加了电影的亮点。
三、探讨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一)情感元素的融入
情感元素是电影的主题表现与现实生活以及作品本身艺术的结合,通过将音乐情感作为艺术载体,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个性的展示,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在电影中,音乐的主要作用不单单是起到推动器的作用,还要完全融入电影之中,与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个性、主题表现等结合在一起,尤其是要通过音乐的不同的表现手法,将电影的魅力展现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将钢琴音乐自然地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通过钢琴音乐表达出整部电影的客观性、震撼性和艺术性,从而形成观众思想上的共鸣和艺术上的融合。譬如,在电影《海上大琴师》中,在突出剧情的主题表现中,就融入了钢琴音乐,并将这个具有生活磨难的孤儿的思想情感通过钢琴音乐全部表达出来,将主人公所遭受的磨难和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艺术地呈现出来,将钢琴音乐始终贯穿在电影的始终,凸显出一个荡气回肠的画面,并有柔情的艺术煽动力,通过钢琴音乐的带动,形成整个电影的剧情,并牵动着剧情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技能凸显出情节需要,也能表现出丰富的思想情感。
(二)为电影的艺术形象服务
在钢琴音乐的运用中,通过不同的演奏风格,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艺术形象,让人物形象在不同的钢琴音乐的背景运用下,呈现出人物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不但使画面更加丰满,还可以将画面与音乐共同呈现给观众,共同塑造一个具有综合性视听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观众的审美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形象。[2]其中,最主要的是以音乐的形式渲染人物性格,深化剧情的。电影艺术和钢琴艺术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两者选择同一个主题时,会出现音画合一、音画平行、音画对立的局面。然而,钢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很自然地就会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为其塑造其所需要的艺术形式。
(三)创设良好的电影背景音乐
在电影的运用中,钢琴音乐可以作为一种背景音乐的艺术体现来实现,因此,就要从多方面强调钢琴音乐的背景运用,更加突出钢琴音乐与一部优秀电影的结合,更好展示出电影的艺术魅力,通过不同的背景展示,譬如,可以展示出一种激扬的氛围,也可以营造一种悲伤的气氛,还可以塑造出一份宁静淡雅的气质,还可以表现出人情味十足的琴声,不同的钢琴音乐背景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在具体的运用中,要结合电影的实际需要和主题反映,为电影的整个剧情发展做好铺垫,尤其是在电影的艺术运用中,更好地将钢琴音乐与电影的整体艺术效果融合在一起,解决音乐与主题不搭调的情况,更好服务电影的情节深入发展,在各种钢琴音乐的推动下,更加显示出强大的魅力。[3]譬如,电影《立春》和《音乐之声》中,前者女主角演奏的钢琴音乐反映出她对于艺术的无上追求和崇敬以及对于爱情的渴望和骄傲,而后者中的钢琴音乐完全展示出女主角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性格特征,随着钢琴音乐的不同旋律也突出了她对于爱情的心理变化。
(四)美学意义的深刻表现
美学是一种欣赏层面的概念,通过对音乐美感的诠释,在艺术角度方面创造出更加深厚的实质内容,能整体突出电影在质感、画面、音乐视听等多方面的融入。在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中,钢琴音乐作为一种最具震撼力的音乐表现手法,就要从多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美学价值,既带给观众艺术上的鉴赏,也能形成心灵的共鸣,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围绕钢琴音乐的优势和特点,形成声画合一,既能渲染气氛,也能展示出人物的心理特点,并准确地将人物形象、剧情的连贯性等统一起来,不断深化主题,这就需要在选用钢琴音乐上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对钢琴音乐有一定的领悟与造诣,将钢琴音乐的音域宽广、音量宏达、音律精准、音色优美、表现力很强等特点呈现出来,形成美学上的极致享受,譬如,可以在电影中,将一些古典的钢琴音乐作品融入进来,如国外肖邦著名的《夜曲》《练习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我国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萧友梅的《哀悼进行曲》、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等,[4]将这些不同的钢琴音乐通过美学的价值体现,更好发挥出其在电影中的美学价值,形成强大艺术震撼力。
(五)电影艺术品位的全部体现
在钢琴音乐与电影艺术的结合运用中,钢琴音乐可以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因此,可以从钢琴音乐的艺术品位出发,进行有效的融合式分析,将钢琴音乐的艺术品位更好地表现在电影之中,从电影的取材需要、艺术表现需要等多方面来展示钢琴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在享受电影的情节、人物等带来的美感的同时,也能有一种音乐盛宴的感觉,为电影更多注入艺术的色彩。譬如在电影《钢琴师》中,非犹太裔大提琴演奏家演奏巴赫的《g大调前奏曲》时,表情庄重内心却是十分悲痛,[5]钢琴音乐让观众更加体会到主人公对纳粹的痛恨,这种深邃耐人寻味的艺术感觉直达观众内心,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
篇8
关键词:钢琴音乐;电影艺术;独特的魅力;文化渊源
钢琴音乐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画面。电影画面也是多姿多彩情感画面,但是它需要一种辅助形式来使电影更加的多姿绚丽。钢琴艺术和电影艺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这样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架起了一座由电影通往观众的的桥梁,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也是一种艺术的倾向。
一、钢琴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钢琴音乐以多姿曼妙的音调,来演绎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充满灵动气息的物体。使自然界的景观、和声响通过音乐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钢琴音乐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范畴。钢琴音乐可以描绘出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诠释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可以用音符来表现波涛惊骇大海的声响,也可以写实方法来表现抽象的画面。钢琴音乐艺术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其关键是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蕴含及情感表现。用其特有的精神指引人们走入梦想的世界,展示给人们的是丰富的画面,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中包含的的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将自己置于画面中,其心理反应和音乐的真实效果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欣赏者的心境紧随着音乐的走势。
二、钢琴艺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1.钢琴音乐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溯源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能为电影艺术的视觉和听觉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理想的助推器。音乐对电影而言不仅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使其纵深感能够延伸到电影的剧情当中,以独特的形式深化人物形象。用本身特有的音符、旋律、声音、节奏及色彩等要素,为电影提供了隽永的意蕴和深厚的文化韵律。
2.钢琴音乐源于欧洲,被人们视为欧洲古典音乐,主要是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的古典音乐区别, 注重强调的是它的永久不衰、百听不厌,常常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使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有所提升。钢琴艺术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主体, 汲取了欧洲历史和艺术的内涵。拥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艺术美感的钢琴艺术正是电影艺术的完美钢琴艺术的魅力。钢琴艺术汲取了欧洲历史和艺术的养分。拥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艺术美感的钢琴艺术,正是电影艺术的完美配偶, 声与影、音与画的完美结合更加彰显出电影音乐中钢琴艺术的魅力。
三、钢琴音乐与电影的融合
1.钢琴音乐主要是根据影片的剧情、视频分段叙述的影响下出现的,受影片的限制。为了剧情的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内用来深化剧情。试听的综合感受主要是把电影画面和音乐的音响相结合形成的统一体。把画面和音乐同时展现给观众。电影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时间艺术,把画面与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塑造一个具有综合性试听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观众的审美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形象。
2.现代电影是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统一体。画面主要是表露生活内涵的艺术,电影音乐则是以音乐的形式渲染人物性格,深化剧情的。电影艺术和钢琴艺术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两者选择同一个主题时,会出现音画合一的、音画平行、音画对立的局面。然而,钢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很自然的就会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为其塑造其所需要的艺术形式。
3.优秀的影片常与音乐相结合。在电影作品中有很多是通过钢琴音乐来表达的。在《海上钢琴师》这部作品中,为了延伸剧情,就大量运用了钢琴音乐。影片中描述了一个具有钢琴天赋的孤儿一生所经历过的磨难,塑造了一个集喜怒哀乐为一身的主人公形象,音乐一直贯穿着影片始终,特别是在涉及到二战画面时,与音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种荡气回肠的画面通过钢琴音乐的柔肠煽情来具体表现。在主人公以衣衫褴褛的形象出场的时候,用柔和动人的曲调加以衬托。在剧情悲怆的时候,一首让人称叹叫绝的钢琴音乐使影片达到。在这部影片中钢琴音乐始终用自己独特的魅力牵动剧情, 引导着情节的发展。
结束语:
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应用到电影艺术中去,不仅增添了电影艺术的蕴涵,而且也为钢琴音乐本身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钢琴音乐主要是为了渲染和刻画电影画面的,而与电影艺术的结合是现代电影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3).
[2]赵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3]刘琉.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和魅力[J].教育艺术.2010.(02).
篇9
2010年10月22日至31日,每年一度的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将如期举办。海推公司选送的电影《走路上学》入围电影节评委会竞赛单元,将于电影节期间角逐相应奖项。该片由深圳市新经典广告制片公司领衔拍摄,讲述了怒江边上的孩子们每天依靠一根尼龙绳、一个自制的挂轮,从200米的钢索上滑过日夜奔腾的怒江,去对面学校学习的故事。影片曾荣获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第13届“华表奖”优秀少儿影片奖等多个奖项。
据海推公司介绍,大约60%该电影节放映的儿童影片在电影节之后能够进入全美音像制品零售和租赁巨擘Blockbuster的营销网络。
第二届“澳门国际电影节”12月举行
第二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暨“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目及设备展览会”将于2010年12月5日-7日于澳门举办。去年,澳门首次举办国际性质的电影节,成为澳门文化艺术界最瞩目的盛事,也是对十周年的献礼。今年,电影节将汲取经验,再次将世界各地优秀影片汇聚到澳门这个多元文化交汇之地。不同于去年单纯的展映和市场交易,本次电影节期间将举办《华语电影的国际空间展望》和《新平台 新起点 新融和》等相关论坛,以促进国际电影行业间的交流。
受澳门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委托,海推公司协助组委会招募“国际电影电视节目及设备展览会”――“中国电影展馆”参展公司。同时,选送了《寻找刘三姐》《北京草原》《天山人》《浪漫的心》等影片参加本届电影节。
“华影在线”将在欧美举办虚拟电影周
“华影在线”(省略)网站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合办的中国电影外宣英文网站。据悉,该网站将于2010年底前在北欧、北美和意大利举办三次网上中国电影周,采a取互联网播放、图片介绍等方式向这些特定地区的受众推介中国电影。
2010年网上电影周选择的影片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关怀,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电影科技和文化魅力。为此,“华影在线”与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合作,共同为电影周甄选影片。海推公司从众多签约影片中选出了《寻找刘三姐》《蓝色骑士》和《八月一日》等多部有特色的国产影片提供给电影周活动。
《钢的琴》多伦多全球首映
第3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已于9月9日正式开启大幕。国产温情喜剧电影《钢的琴》获邀参展,期间举办了该片的首次公映。
电影《钢的琴》由执导过《我的野蛮女友》的韩国导演郭在容担任监制,由凭借电影《耳朵大有福》崭露头脚的新锐导演张猛执导,汇聚了王千源、秦海璐、张新英(韩国)多位亚洲明星。此次作为为数不多的代表内地参展的电影,《钢的琴》广受关注。
篇10
主演: 王千源、秦海璐、张申英、田雨、国永振
张猛导演的《钢的琴》早在公映之前就被传闻很好看,传闻没错,真的很好看!除了“很好看”这个最大众的评价,《钢的琴》还是一部看起来很舒服的电影,而这个舒服显然不仅仅是与眼看有关的视觉上的舒服,更是因为电影中很多细节能够触碰到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柔软,并由此引起共鸣的舒服。
《钢的琴》长着一副荒诞的外貌,一个即将离婚的前钢厂工人,为了把学钢琴的女儿留在自己身边,在借钱不成、偷琴不成之后竟然要为女儿造一架钢琴。钢厂和钢琴厂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锻造钢铁和制造钢琴却有着千差万别。这看起来是多么超越现实的荒诞理想呀!但《钢的琴》却又有着异常现实主义的内心。陈桂林是一个老婆移情卖假药的富商的男人,一个供职的工厂已经倒闭的工人,一个女儿很可能会跟妈妈走的爸爸,一个亲戚朋友都在那个城市过着底层生活的小人物,这就是他的现实生活写照。他已经没了老婆,没了工厂,很有可能再失去女儿,如果再失去女儿,他还拥有什么呢?!于是乎,这个电影的荒诞外貌有了最现实可靠的内心基石,男主角的一切疯狂举动都因此获得了最具说服力的心理动力。现实的内心可以直接连通我们的现实的生活经验,荒诞的外表、戏虐的言语则放弃了现实的沉重,给我们一种嘲笑生活的轻松。可能正是因为如此,看《钢的琴》时你明知道它在控诉现实生活的无奈,却又被它滑稽的外表和语言逗得开心大笑。这就是《钢的琴》让人最舒服的地方。
除了荒诞外表与现实内心的分裂,《钢的琴》的视野里,还存在大时代与小人物的命运反衬。导演的视野远远不局限于一个小人物,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也不局限于两根即将被爆破的烟囱和已经倒闭的工厂。故事里那个工人阶级小乐队不断演奏和演唱的前苏联歌曲,映照的分明是一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时代背景,对比我们当下的社会的现实以及故事中角色所处的生活现实,这种反差之下,有我们和角色对时代转变的留恋、迷惑,也有对新生活的一份憧憬。
和以电影里大量的前苏联音乐、现今的俄罗斯摇滚乐,以及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音乐,现实如果是苦的,音乐显然是乐的,现实与理想的苦乐交织之下,在导演张猛的指挥下,王千源和秦海璐等人用《钢的琴》为生活谱写了一曲哀而不伤的优美乐章。
注解
电影里男主角陈桂林拉同事帮他做钢琴时,有同事就以类似的对白打击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