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意识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意识的认识

篇1

【关键词】羌族民间故事;绘本;幼儿教育;民族认同感

羌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洗礼与恶劣自然条件的双重考验。羌人运用其独特的智慧和坚强的生存意志,创造了灿烂独特的羌族文明。羌族发展至今由于其人口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文化史料的传承全靠“释比”以口头文学的方式传承,因此显得格外珍贵。现代羌人进行的多是汉语教育,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理念,随着老一代口头文化传承者的消失,羌族文化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断层”危险。

一、羌族民间故事文学修辞手段的具象表达

羌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特别是以英雄神话故事为背景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如《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斗安珠和木姐珠》等。作为羌族民间故事,其发生和流传的年代与环境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描述,进行主观的想象。作为幼儿其对知识和历史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他需要有一种符合其认知程度的表现方式,我们不可能将其解读羌族民间故事的平台,定位为图书馆、博物馆、文献资料等层次。

绘本是作为一种简单通俗易懂图文的具象表现艺术,它通过“图×文”而不是简单的“图+文”的结合方式来讲述故事、表达意思,其图画和文字的具象表达形式产生的艺术效果,已经远远大于“1+1=2”。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也有人认为绘本和我国传统的佛经故事类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代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由几米所带来的绘本阅读的热潮,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了。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日本版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的巨大魅力和其表达方式的主观能动性。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表现的画面内容是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

二、信息娱乐消费文化中的流行表现手法

绘本是一种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过程当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

当下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的娱乐消费手段,已经不可避免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对视觉传达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视觉传达向符号化、形象化发展。作为羌族民间故事,如:描写羌族迁徙过程的《羌戈大战》,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内容,利用文字、图片与现代的新媒体技术(ppt绘本童话故事书、4D触感书),平屏电脑、智能手机等载体的结合,能够使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化、立体化,使受众,从视觉、听觉、包括触觉上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信息娱乐消费手段了。

三、羌族民间故事绘本与羌族幼儿民族认同感教育

民族认同感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即民族认同性。它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民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对其传统文化进行选择、过滤、积淀后下来的优秀文化因子。羌族作为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语言的特点“方言”的性质较浓,和其他语种对比,它既不像藏语分为几大语系,也不像汉语有统一的标准语言,在同一地区可能这个山寨和那个山寨的语言都是不通的,这就造成了现代的羌族人绝大部分是不会羌语的,而羌族文化的传承就面临消失这一巨大的危险。我们这里所谈的幼儿指“3~6岁”的幼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认识世界需要父母或教师的引导完成“共阅”的过程。幼龄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征,决定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方式不同于成年人,其认知事物经历的是感性的好奇到理性认知。针对这一时期,儿童的绘本要求画面简单,色彩对比强烈,内容浅显易懂。

羌族民间文化与绘本这种学前教育形式的整合有助于激发羌族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做为人生奠基阶段的教育,通过绘本整合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既是对当下面临消失危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下一代进行民族教育的重要资源支持。通过这种资源的整合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期,促使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初步认知与体验,形成自觉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文化传统对于文化上的“认同”,犹如水之源头,树之根本,如果没有这些文化传统就谈不上“认同”。反过来,通过“认同”和“认异”,回味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更能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以便进一步承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并自发地进行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沿袭。

参考文献

[1] 刘阳,张慨.儿童绘本艺术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23期.

[2] 李诠林.具象修辞、符号象征与消费文化[J].台湾研究集刊, 2012年04期.

篇2

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互助,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饰品 艺术特点 人文内涵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少数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历史事件等原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民族风俗及艺术形式,集中体现在服饰、饮食、居住、礼仪、节庆及婚丧嫁娶等方面。这些民族文化资源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族饰品作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代表了各民族的工艺水平,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研究少数民族饰品的艺术特点与人文内涵,有助于揭示民族饰品所蕴含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进一步把握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广西少数民族及民族饰品概况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711.05万人,占37.18%(数据来源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拥有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以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十一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八桂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广西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绚烂的民族文化,广西少数民族在歌舞、服饰、礼仪节庆、手工艺等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其中少数民族传统饰品则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饰品琳罗满目、风格各异、色彩斑斓,代表作有壮族的壮锦和绣球、瑶族的头饰、苗族的银饰、侗族的侗锦、银饰等,既反映出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追求,体现了各民族的气质和风貌,更传递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2 广西少数民族饰品的艺术特点与人文内涵

少数民族的传统饰品具有民族性、象征性、多样性、地域性的特点。

2.1 壮族

壮族是世居广西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和头巾、衣裤式短装为主,穿着朴素而实用。服饰崇尚黑、蓝色,以黑、蓝色作为服饰的基本色调,显得庄严稳重,而花边、阑干织绣则运用了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花纹图案,与黑、蓝色底色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反差,给人以庄重大方,同时又不失活力的视觉感受。

从地域上看,广西境内盛产蓝靛,这种取材于大自然的印染原料成为壮族喜爱黑、蓝色的一个原因,而以黑、蓝色为主的服饰也更耐脏和实用,在以山区为主的广西境内各地,更能作为狩猎时隐蔽自己的保护色;从历史上看,在明清土司统治壮族时期,就规定了凡土民只准穿黑、蓝两色,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从文化角度看,壮族人民崇尚黑色,认为黑色代表神圣,能带来吉祥和幸福。这些都是壮族人民偏爱黑、蓝色的原因。

壮锦是壮族的传统手工织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锦以红、蓝、黄、绿、紫各种彩色丝线交织而成,主要采用二龙戏珠、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自然图纹和几何图纹,多用于制作被褥面、头巾、背带心、挂包、围裙等日用品和装饰品。壮锦做工精美,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浓郁,体现了壮族人民热情开朗和积极乐观的民族性格。

壮锦是壮族人民审美和原始信仰的综合体现。壮锦所使用的鸟、兽、鱼、虫、龙、凤、花草或山川等自然图案及水纹、云纹等几何纹图案,表达了少数民族对大自然的敬崇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吉祥和谐的寓意和愿望,具有强烈的宗教及象征意义。

2.2 瑶族

与壮族服饰庄重而朴素不同,瑶族服饰色彩艳丽,款式繁多,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瑶族拥有众多支系,各支系服饰差异十分明显,过去曾因服饰的颜色、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称,如白裤瑶、红瑶、竹箭瑶等。

瑶族妇女注重装饰,对发式尤其讲究。瑶族妇女的头饰十分丰富,有戴帽、缠发、包头巾、椎髻、顶板、戴银钗等,造型也多姿多彩,有三角形、“龙盘”形、“月牙”形、“凤头”形、圆筒形、宝塔形等,同时还装饰了各种银器,如头簪、头钗、耳环、项圈等。瑶族女性擅长挑花和刺绣,瑶锦工艺精致、五彩斑斓,故也常用作头巾、头带等头饰。

瑶族头饰除了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外,还有其象征意义。如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传说用以驱逐虎豹,寓寄逢凶化吉,万事如意,故帽子的花纹图案五花八门,花鸟鱼虫、龙凤狮麟等均常见,唯独没有虎豹,且不同年龄的妇女戴不同颜色的帽子,各自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寓意。而广西贺县盘的瑶妇女也常戴三角帽,她们认为戴高大的帽子进入密林和草丛,可以驱赶野兽、起到“打草惊蛇”的自我保护作用,所以她们的帽子层层叠叠、高大壮观。勉瑶少女出嫁和举行婚礼时则以一幅鲜艳而精美的瑶锦遮头,寓意幸福美满。瑶族以狗为图腾,故瑶族的孩子多戴狗头帽,寓意祛邪避恶,祈求平安。

2.3 苗族

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佩戴银饰的习俗,但没有一个民族比苗族更崇尚银饰,民族人民将他们对银饰的喜爱发挥到了极致,苗人全身上下都佩戴银饰,并以佩戴银器的多少、大小来衡量美,可以说,苗族是一个被银光包裹的民族。

篇4

1.“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色。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以华夏民族为主体,各兄弟民族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宽容相待、携手共进的历史。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和睦相处,形成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一体化观念与意识,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和特色,成为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成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的“多元”与“一体”统一于我国文化发展史中。具体来说, “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既各具特点,又相互区别,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民族特殊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一体”是指中华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一致性。

纵观我国民族发展的历史,距今5000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形成了源于中国本土的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大民族集团。各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一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长期共处、和谐共生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

以新疆为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迁徙流动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散地,新疆曾汇聚了西亚文化、波斯文化、中原汉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绿洲文化、草原文化和高原文化等多种文化样态,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格局,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疆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和形成的勤劳勇敢、正直诚实、重义守信、热情好客等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风尚,体现出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质,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

2.不可割裂 “多元”与“一体”的内在关联性。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避免割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要谨防以下几种错误倾向:一是求异性。即把少数民族文化从中华文化中剥离出去,切断与中华文化 “一体”的关联性,片面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强化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只认同本民族内的族群文化,否认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这一错误认识把中华文化看作是游离于各民族文化的外在文化,导致民族分界意识增强,偏离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 “三个离不开”的原则;二是窄化。即把中华文化仅仅归结为汉族文化或儒家文化,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甚至以汉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代名词,造成少数民族群众对自身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认识偏差。三是浅表化。即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服装、习俗、歌舞、饮食、建筑等显性的层面,缺乏对各民族优秀文化内核的深刻认识与深度挖掘;缺乏对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以及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的深层次认知把握。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深化对“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的认识。要使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集合体,这种多元多层次的民族结构,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前提。在“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进程中,若过于强调“多元”而淡化“一体”,不但会造成不同民族间“文化隔离”甚至对立,不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且有可能被民族分裂分子利用,成为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潜在危险。多年来,新疆的极端宗教势力就是打着宗教的旗号,鼓吹“民族至上”“新疆是维吾尔族人的新疆”等,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共同生活发展的历史,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铁的事实,蓄意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对立,破坏和睦团结的民族关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针对这个问题,从正确认识文化多元一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手强化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3.正确认识“多元一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样性是一体性的前提,差异性是统一性的条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一体也离不开多元,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篇5

一、忧患意识

康定中学网络直播教学班的学生由全州各县优秀生源汇集而成,相对而言,学生各方面素质较高。以前我担任平行班班主任,除了日常工作,还要忙于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比如:学生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矛盾、班与班之间的矛盾、不遵守纪律的问题等等。然而,如今面对这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突然觉得班主任比以前轻松多了,仿佛各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学生出现问题,只要稍做提示就会得到解决。我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渐渐地我心里不踏实了,表面上看起来如无风的水面,或许在学生的内心已泛起了千层的涟漪。作为班主任,整天无所事事,那是很危险的。我开始了解学生的状况: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接受的是远程网络直播教学,感到很新鲜、很好奇,这种新鲜感、好奇心能长期保持下去吗?我不断问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有的学生开始厌倦了,感到枯燥乏味。上课“走神”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们要放弃吗?如此优秀的教学资源该如何有效利用呢?所以作为网络班的班主任不轻松,应该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二、整体意识

民族地区的网络直播教学班,因为课堂的特殊性,感觉就像在看电视、电影,而这部电视或电影大多数学生只能作为局外人“观看”,主动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时间稍长就可能会有种课堂与他们无关的感觉,于是逐渐排斥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与成都七中本部的整体意识。成都七中的教学资源是最优秀的,我们虽然身处高原,但是接受网络直播教学就如同在成都七中就读一样,我们的学生要跟成都七中的同学们一起进步。其次要树立班级的整体意识,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班集体要同进同退,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最佳的成绩。特别上课时,有同学乏了,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这样,我们的班级建设才会更好。再次,要树立教师之间的整体意识,教师都想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更何况网络教学班的教师,压力更大,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有的责任。但有些教师为了突出个人成绩,剥夺了学生所有的空闲时间,甚至是一些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科目的时间,无端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然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一门功课用了大量的时间,那其他科目就没办法顾及,某门成绩提高了,却导致其他科目成绩一落千丈。再优秀的学生,面对如此的压力也会喘不过气来的。因此,我们应该摒弃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教师之间树立起整体意识,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奔跑意识

民族地区网络直播教学班的学生或许还有一种优越感,因为他们都是一些从小就比较优秀的孩子,进入网络直播教学班,享受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会让他们觉得他们的前程无限美好,这样,后果就会比较严重,就会使他们止步不前。作为班主任,要让这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让他们明白自己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实现梦想,要以奔跑的速度前行,才能显示自己比别人优秀。另外,还要让他们意识到,因为地域限制,我们不能感受到与外界的差距,但是差距确实存在,我们要缩短与别人的差距,就必须“奔跑”。

怎样才能让学生奔跑起来呢?首先班主任是一名领跑者,要以身作则,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和他们一起成长;其次在学生中挑选领跑者,这位领跑的学生必须品学兼优,大家都佩服他(她),想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在平常要注意“领跑者”的表现,要让他(她)不断进步,其他同学也会不断奔跑。

四、超越意识

我们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比较落后,思想也比较封闭,近几年,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我们要看到青少年在接收这些信息时,受到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所以更多的人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身处少数民族地区,本来就落后,学生比别人差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们不改变这样的看法,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呀!不仅自己落后了,还要让我们的孩子更落后。我认为,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改善的,我们要同成都七中的同学一起前行,超越自我,甚至超越他人。正如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现在,我们站在成都七中这位巨人的肩上,更应该树立超越意识。

五、坚持意识

篇6

7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2、

能力目标:能够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

3、知识目标: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重点

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难点

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2、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饮食

3、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民居

猜一猜小活动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

思考:

(1)你从上述猜一猜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不同民族之间还有什么不同吗?

2、小提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紫苏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

3、活动园:五(2)班开展了一次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会上,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节日。

4、小小分享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5、介绍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酥油花灯节等。

6、开动脑筋:想一想,文化习俗等的不同容易导致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7、社会观察:由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游客因不了解或不自觉,而做了许多不尊重当地人的行为,例如:在摩梭人家里随意谈论走婚习俗,并将走婚过度解读。或是在古城里随意爬上民居的屋顶拍照,亦或随意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评论为落后、愚昧等。

直观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从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当中感受差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好与坏),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8、民族相处小贴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应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任何人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9、我是民族风俗小达人: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吗?假如去到当地,你会怎么做?

10、入乡随俗我能行:

(1)蒙古族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我可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跨越或踢火,不能往火上摔东西、扔赃物。

(2)回民禁止以食物开玩笑,特别是不能用进食的东西做比喻,如形容辣椒、西红柿像血一样红等。

(3)彝族男性最忌他人触摸自己头上的蓄发,认为这是不可宽恕的行为。

11、小数据:从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对此,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

12、小提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国家要扶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13、国家的措施:

(1)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2)援助少数民族大行动

(3)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14、播放视频《天路》

15、思考与感悟:你知道这条“神奇的天路”指的是什么吗?它“神奇”在哪里?

16、阅读角:“天路”颂歌。

17、解释: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把意识付诸行动,做到入乡随俗。

从数据中认识到不同民族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懂得国家应该扶助少数民族,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了解国家为实现共同繁荣所实施的举措。

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总结提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1、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

篇7

关键词:劳务输出;民族意识;影响

民族意识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独有性格”,它是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凝结出的一种文化心理。民族意识是对本民族的一个认识,一个看法,一种态度,民族意识的强烈与否与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发展状态有关。民族意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民族发展状况如何。

一、辽宁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民族意识变化情况

(一)东部朝鲜族外出务工人员民族意识变化情况

近些年,由于韩资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在辽宁东部的一些朝鲜族外出打工者首选的目标就是这些韩资企业。因为语言以及生活方式相近等原因,朝鲜族的务工人员很容易在韩资企业落脚。由于在务工期间与本民族的各种因素接触较多,这部分朝鲜族务工人员在劳务输出过程中,民族意识是在逐渐加强的。

1.对自身民族的特征、特点的反映和认识。在对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一个朝鲜族乡进行调研时发现,当地的朝鲜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包括语言、服饰、饮食以及民风民俗等。当地朝鲜族外出打工者在各个韩资企业里接触的多是本民族的人,在共同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当中,表现出的是本民族共同的特点。因此这部分朝鲜族打工者,在外出务工时民族意识非但没有减弱,而是进一步增强了。

2.对自身民族历史及传统的反映和认识。朝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身有着不断的变化,同时又保持着一定的传统,这种传统是其民族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积淀。民族意识就是对这种文化积淀的反映和认识。工作生活在韩资企业的朝鲜族务工人员,也许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谈及他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则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会有着共同的反映和认识。

3.对自身民族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反映和认识。朝鲜族被认为是一个农耕文化的民族,按照一般的认识层面来看,农耕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比较“静态”的民族。然而随着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变化,目前的朝鲜族更多地是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特点。无论是“静态”或是“动态”,都能归纳出朝鲜族一个共同的民族性格――勤劳。基于对这种不同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共同反映,可以看出民族意识反映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是必然的。

4.对自身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的环境、条件的反映和认识。民族之间交往形式很多,辽东地区的朝鲜族外出务工人员在打工期间必然会同其他民族的人有接触。就目前朝鲜族打工者的生存状况来讲,他们在与其他民族工友进行交往时会主动地去进行比较。当然这种比较很可能是抛开民族因素的,但也无法回避民族意识这种社会存在对环境、条件的反映和认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民族意识的变化。

(二)西部蒙古族外出务工者民族意识变化情况

我们在对辽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的一个村――甜水沟村进行调查发现,这里外出打工者相比于辽东地区的朝鲜族,他们的民族意识在打工过程中呈现逐步减弱的特点。

1.对自身民族的特征、特点的反映和认识。当地的蒙古族语言多数使用汉语,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到蒙语,饮食和服饰等民俗方面已很难寻找到蒙古族的踪迹。这些民族特征本是当地蒙古族存在和区别其他民族的标志,但是这种标志在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另外,当地的外出打工者所从事的行业林林总总,打工地区的分布也不是很集中,很难在务工期间遇到同一民族的工友。因而这部分蒙古族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工期间,民族意识强化的条件不足,他们的民族意识逐渐在减弱。

2.对自身民族历史及传统的反映和认识。蒙古族在历史上有过非常辉煌的业绩,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每一个蒙古族同胞对于自己的民族都会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当然这一民族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对过去这个民族所保持的传统提出挑战。今天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民族意识也是对这种挑战的反映和认识。辽西地区的蒙古族外出务工者,在打工期间对于自身民族的历史及传统接触会更少,因此在这段期间他们的民族意识很难有所反映和认识。

3.对自身民族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反映和认识。蒙古族一直是以游牧文化为主的民族,这种民族相对来讲是比较“动态”的民族,是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但是随着目前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变化,辽西地区的蒙古族居民更多地表现出了一种“静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多数人都在从事农业。这种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民族意识的发展,在这部分蒙古族居民看来,他们与汉族人没有太大的区别,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基本趋于一致。

4.对自身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的环境、条件的反映和认识。对甜水沟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来看,他们打工期间在与其他民族(汉族为主)工友接触时,彼此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十分明显。从一定程度来讲,这些辽西地区的蒙古族农民工在别人看来已经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而他们自己在务工期间也没感受到民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别。因此,这部分人的民族意识随着这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也在慢慢淡化。

二、辽宁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民族意识变化比较探析

根据民族意识的内涵和实质层面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辽宁东部的朝鲜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工期间民族意识是一个逐步增强的过程;而辽西地区的蒙古族外出务工者在打工期间民族意识是一个逐步淡化的过程。其原因主要有:

1.历史原因。处于辽宁东部地区的朝鲜族,从历史上看,他们定居生活在那里的时间已经非常久远,这里的朝鲜族在族籍方面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动。相对来看,西部地区的蒙古族情况就不一样了。尤其在喀左地区,这里原本没有太多的世居蒙古族,而是在清朝期间设立了王爷府,蒙古族人口才逐渐增加的。另外在这个地区随旗现象比较普遍。很多蒙古族人都是通过随旗的形式改变了自己的民族成分,而这些人大部分来自山东等地,原本是汉族人,经过随旗才成为了蒙古族。因此与内蒙地区的蒙古族居民相比,辽西地区的蒙古族在继承蒙古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要稍显薄弱一些,民族意识也没有内蒙地区的蒙古族居民强烈。

2.现实原因。从目前两个民族在国内的发展形势来看,地处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朝鲜族经济发展情况要强于位于西部内陆的蒙古族。而在辽宁地区情况也是如此。另外一点就是国内韩资企业的增多使得一些朝鲜族居民增加了就业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朝鲜族居民的民族意识。

三、如何对待民族意识的发展与变化问题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社会制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各个民族共同发展。而随着每个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意识也会相应地有所增强。另外,国家的一些民族政策以及在处理一些民族问题时,对民族意识的增强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待民族意识方面的问题时最主要的就是避免某个民族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

民族意识本身与民族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民族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演变成为民族主义。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都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我们在民族工作实践中应该正确区分二者的关系以及界限,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篇8

关键词:舞蹈教育;民族意识;必要性;渗透策略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红.《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篇9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

“国家认同”属于是政治性概念,国家的出现,就必然有国家认同的产生。虽然长期以来,有关专家对于国家认同都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都涵盖着对国家主权的认同和对国民的认同,处于不同的社会时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家认同的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有所延伸。目前对于国家认同的概念,除了强调其中的政治性之外,还涵盖着文化认同,并将原有的抽象的认同感转为实践性的国家认同行为。这就意味着,国家认同已经由原有的形象化转为对国家利益的维护。那么,国家认同的概念就可以概括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本国所形成的强烈的归属感,且不仅从心理意识上产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意向,而且还会从自身的行动出发,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于侵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抵抗。可见,国家认同的概念中包含着对本国政治、文化和民族的忠诚,是针对三者所建立的共合体的合法性而形成的主动认同。[1]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现状

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家庭教育以及个人认知的不完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行上存在着一定的偏颇。

1.社会环境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进了各国金融贸易的一体化发展,各国的资本和人才在各国之间流动,使一国的公民无论是国家归属感以及文化的认同性上,都缺乏主观意识。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普遍具有浓厚的本民族意识,受到世界经济冲击,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目光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导致部分学生更为亲近西方文化,同时受到西方价值观的感染而缺乏对中国国情的考虑,因此而造成了对国家制度的不满,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甚至于开始怀疑执政党的能力,由此而逐渐对国家认同有所削弱。

2.学生自身因素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对于政治理论课程认识不足,导致其形成狭隘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国家认同感有所降低。

对于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导向,而是将政治教育看做是与己无关的大道理,只要能背书,就可以通过考试。更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功利思想,认为用人单位更为看重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学习政治理论课明显是在浪费时间。在高校教育中,政治理论课是有效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没有对政治理论课树立正确的意识,就难以获得国家认同教育的良好效果。

此外,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过于狭隘。在大学生活中,当这部分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民族习惯以及服饰文化与其他的学生存在着差异,就会通过强化民族意识以形成心理归属感。针对于民族差异性,虽然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理性对待,但是对于不认同民族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却难以理智处理,结果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有所降低。

三、强化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对策

1.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予以准确定位

新疆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就是按照国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到新疆地区由于人为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坏境,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实施国家认同教育。在实施国家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以通过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国家认同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情感,并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以深化国家认同行为。[2]

2.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教育的认知

对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确立国家认同教育目标是一项重要的环节。那么,就要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教育的认知,这就需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国家认同意识。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时,要对其双重身份属性予以认可,即其既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是本民族的成员,以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予以认同,使其对于自己的身份以正确定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正确的民族意识,就会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认同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政治的认同,就是使其意识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形成对执政党的认同,不仅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政治,而且还能够维护现有的制度,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3]

3.利用校园文化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地运用起来,并以整治理论课程内容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核心而展开。为了形成良好的国家认同教育环境,要将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通过发挥特长、发展个性而提高自信心。当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得到尊重和认可,就会融入到集体中,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还构建了健康的人格,使各项活动的参与意识有所提升。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教育 必要性 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一直很注重后辈的德育教育。如今学校的德育教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社会品德、积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成为高素质人才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目标。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简称德育教育。然而,我国现在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离素质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处于应试阶段的教育,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考试能力,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值得反思的地方。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教育,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以史为戒,以史育德。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知我国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

一、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新世纪的青少年,有更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表现出与其父辈们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在这些条件下也会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1)自我意识的膨胀。一些青少年自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纵容,致使孩子自我意识的膨胀。表现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容易冲动、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等,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这种自我意识的膨胀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2)民族意识缺乏或偏激的爱国思想。社会多元化发展,青少年容易受一些不良行为或思想的影响,对社会对他人存在不理智的认识,缺乏民族意识或存在狭隘的偏激的爱国思想,表现为对国家和他人漠不关心,或对社会不满、存在偏激的爱国行为,如暴力打砸泄愤等。民族意识的缺乏或偏激的爱国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3)极强的功利意识。处于青春时期的孩子,思想还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风气或他人的不良影响,形成极端的个人主义,如金钱至上、名利至上等不良思想充斥于心,变得极具功利性。

2.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根据青少年存在的的上述问题,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历史事件中折射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品德情操等,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增强民族意识和激发爱国热情。学习历史,了解我国古代的兴衰历程和近现代的改革发展,从中吸取教训和总结规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激发爱国热情,从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史教学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的方法

1.科学渗透德育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制定的,不同的章节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并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才能真正实现历史的德育教育。

2.多样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历史内容的差异性,教学条件的差异性等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采取多样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多媒体的应用、表演式教学、角色互换、演讲式教学等。另外,讲解内容的多样化也是多样教学的重要方面。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善于将乡土历史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教育,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乡土历史教育中,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3.注重情感价值观教育。做事先做人,所谓的“做人”就是要有良好的价值观,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是学生情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导者,而课堂教育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重要平台。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在讲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历史事件时,教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对林则徐大无畏的民族主义精神进行评价,学生受教师情感价值观的影响,同样会高度认同林则徐的高尚品质,并心生崇拜,以此为榜样,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综上所述,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品德还未定性,这决定了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德育教育是可以灵活运用到历史教学中的,教师应把握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并注重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去感染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品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