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科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生命的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生命的科学知识

篇1

关键词:学籍 管理 是 生命线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籍管理,是指学生进校报名注册编班,由学校统一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成为在校学生,如有辍学迁徙或死亡等,就注销其“户口”。这种学籍管理,与居民的户籍管理差不多,只能表明存在与否,在什么地方就学而已,对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督促的意义不大。而实际上,学籍管理与其它工作的管理一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守护神,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一、生源的基本情况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义务教育阶段,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没有按一定的文化考试成绩分数段编班而自然形成的话,以百分制计算,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分数差距可以是100分。中差生之间,中优生之间,也常常多达数十分。如果以150分制计算,那他们之间的差距就会更大。自然,一个优生的分数就可以抵得上几个中差生。几个差生也可以消减班平成绩几分甚至十几分,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稀释教师的工作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班文化成绩的优劣,优、中、差生之间的比例,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所学校里同年级里的两个班,,每班人数如果都是四、五十人,中差生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的话,一个班要是多上三五个优生,那这个班的人均成绩自然会比另一个班高出好几分。如果优生和中等生的情况差不多,一个班的差生要是多上三五个,那这个班的人均成绩,肯定会低几分,甚至10分以上。这种情况,只要稍有教书经历的人都比较清楚。

当然,“师高弟子强”,学生具有可塑性,教师也有主观能动性,班级一经形成后,经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不同的教师教育相同的学生,转化的程度也会不一样,但是,如果基本情况相差太大,在教师本身的情况差距不是很大的条件下,能转化得与人差距不大,赶上甚至超过别人的教师,古今中外这样的实例好像并不多见。而大多数的情况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决定着教师教学的基本教学效率,也是就是说基本的学生决定着基本的教师。如有怀疑,请大家倒查一下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方的教育情况,看看学生的基本情况与教师们后天教育教学效果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基本状况,看看有多少“优秀”教师是自己“优秀”还是学生本来就优秀,或者有多少“低能”的教师是自已的“低能”。这并不是“先验论”或“宿命论”思想的表现,或者故意完全否定学生的可塑性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抹杀教师的工作成绩,把教师的自我能力和工作效率同一化。而是说基本情况对后天的发展非常重要,不同的基本情况决定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外力的作用虽能使其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在基本情况较差的一方实在太难,要想赶上基本情况较好,特别是优势太大的一方,就像骑自行车追赶摩托车一样。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天大的道理,而是基本常识。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就势必给义务教育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排差抢优的危害

如果一个班的人数是五十人,某科成绩以150分制计算,期末人平是90分,比另一班的人平少5分,班上有三个差生,每人只考了20分以下,在本班和另一个班其它情况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下期把三个差生赶走,这自然就能与别人持平了。要是设法弄来一两个优生,那就轻松地超过了别人。

这不是假设,这是多少年以来,千千万万的教师和学校挖空心思、使出浑身解数所进行的一项“高智力”的“转化差生”、“提高质量”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许你会说有《义务教育法》罩着,谁敢?可实际的情形是的确有那么多的学生在校外流着。据2012年6月29日《文摘周报》第49期第3版上《虚实辍学率》一文中报道,甘肃陇南“农村初中的流失率普遍在百分之三十乃至百分之四十”。在分析“孩子辍学的真正原因”时,文中指出“仍然是老师和管理的问题”。即使不流向社会,可以校内它校之间流动啊!总会有一些晦气的教师与学校遭殃。

流是流得让人悲喜交加,可就因此失去了考核教师和学校的公正尺度,让巧取豪夺、占着生源优势者轻而易举地名利双收了,而艰苦卓绝,费力不计好的则只好泄气乏力,这就自然消极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较严重地影响了整体的教育质量,不利于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科学的学籍管理的作用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那就是做好校内的学籍管理,让它科学合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共同表现出来的。学生的共同表现,又是众多教师主要在教育教学上共同努力的结果。众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共同努力的结果怎样,取决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上是否能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要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在教育教学上,就必须得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让人毫无顾虑地排差抢优,凭着生源吃饭,人们就会把不少的心思精力放到邪门歪道上,或者找不见邪歪不了道就自觉无力而泄气,当然在教育教学上就不可能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这样,学校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不会发出应有的光芒。所以,只有在在教育教学上为广大教师创设出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上能否公平竞争,在学籍管理上必须做到科学合理。

四、合理编班,把好进出关

(一)、按一定的标准,比较公平地编班。

这当然不是划分划分重点班或差班,而是把收来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分配,让同年级每个班里的学生相对差距不大,基本保持平衡。切不可让教师私自招生,拉学生,赶学生,以造成生源基本情况的差距较大,给考核带来困难。

(二)、把好进出关。

篇2

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是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是使小学生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与发展小学生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培养、训练、发展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美的教育。让他们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的科学态度,这些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背景: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的学习是通过让学生在校园内外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生物特征的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非生物)两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基本特征。

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地处乡下,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多,对有生命的物体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但对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认识还比较模糊,尚未形成科学的概念。我校三年级才开设科学课,学生初涉科学探究,学习兴趣浓厚但又缺乏学习的方法。因此,探究方法的指导将贯穿本课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材处理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做了合理化的调整和补充。另外,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给我们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我将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的场所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同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的有关资料。

在教学的准备方面,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如:播放录像、自然风景音乐光碟、投影仪展示等,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研究时的参与者、引导者。因此应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溶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研讨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生命世界的无限美丽。

本课从科学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贴近生活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在实现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的观察、调查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共同需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

教学难点:分辨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的两大类。

教学准备:

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如:记录表格、笔、网兜、铁锹、昆虫盒,自然景色音乐光碟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图片。(播放课件)

(2)师提问:看到了什么?

(3)谈话: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生命的存在,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只有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2.亲身经历(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活动前准备:

(1)学生讨论: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些什么?

(2)提示、要求:(出示课件)

提示:在观察、扑捉的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不要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爱惜它们的生命。

要求:①在活动过程中,要使用镊子,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用嘴尝试。可以通过听、看、闻的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

②观察过的动植物要把它们安全地"送回家"。

(3)学生分组寻找、观察。

(4)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突破重点。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评价:观察和记录是进行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能力,教师通过实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记录,为下一部分的教学做铺垫。)

3.交流、研讨

(1)交流:刚才同学们在校园里找到了那些"有生命的物体"?

(2)出示同学用文字、图画、列表等各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3)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设计意图] 展示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评价:倾听是一种触动,倾听伴随科学探究的始终,让学生细心地听,才能找到与自己的不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引发争论。学会倾听是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一良好习惯。)

4.辨析明理、拓展深化

(1)出示一个发条玩具,让其运动起来。提问:它有生命吗?为什么?

(2)课件小游戏:"找一找,填一填"(填写序号)

有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图片:a 房子、b机器人、c花瓶、d云朵、e沙子、f水杯、g蔬菜、h鲜花、i小男孩、j乳酸菌。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本课难点的关键所在。并且延伸了学生对生命的兴趣,把学生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层面,探求生命世界的奥秘。

篇3

一、挖蚯蚓

在教研活动起始环节,我们安排教师亲自去挖蚯蚓,希望他们能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长环境等有更多的感性认识。

挖蚯蚓的任务下达后,教师们很快拿好工具行动起来。有的教师认为蚯蚓喜欢生活在松软的泥土里,所以在种植园地里翻土寻找:有的教师认为上次孩子们发现蚯蚓是在大雨过后,所以采用人工造雨的办法寻找;有的教师知道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就在小区的小树林里寻找……“我挖到了一条粉色的蚯蚓!”“我挖到了灰色的蚯蚓!”“我挖到的蚯蚓好粗壮!”“我挖到的蚯蚓好苗条,哈哈……”不一会儿,老师们带着各自挖到的蚯蚓回到了教研现场。我们看到很多教师不再觉得蚯蚓恶心,而是愿意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它。这为教师进一步体验奠定了基础。

二、了解蚯蚓

在这个环节,我们首先让教师谈谈通过亲自挖蚯蚓发现了哪些平时不太了解的关于蚯蚓的知识。有的教师说:“我开始只去阴暗潮湿地挖蚯蚓,可是没有挖到。后来,我在阴暗潮湿又松软的泥地里挖到了。”有的教师说:“我挖蚯蚓的时候看到蚯蚓洞旁边有一点一点的‘便便’。”还有的教师说:“蚯蚓会钻洞,而且钻洞的速度很快!所以,我们在抓的时候动作要快。”从现场教师的发言,我们发现大家对蚯蚓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了让教师更充分地了解蚯蚓,我们提供了放大镜、探究棒、手电筒、玻璃板、瓦楞纸等工具和材料,让教师在现场分组对蚯蚓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并要求教师将发现或疑问记录下来。教师们果然发现了蚯蚓更多的秘密。如,有的教师发现蚯蚓身上有黏液,有的教师发现同一条蚯蚓身上的颜色有深有浅,有些甚至有“分节”。为什么会这样?教师们通过查找图书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寻找答案,解决困惑,从而对蚯蚓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

三、阅读《蚯蚓的日记》

在教师对蚯蚓有了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认识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帮助教师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语言。于是,我们想到了科学知识图画书《蚯蚓的日记》,我们希望教师通过阅读能够从诙谐、幽默的形象和语言中感受幼儿眼中的蚯蚓,使理性的认知和童趣结合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会自觉地将在前一环节中学到的经验与图画书阅读中获得的经验联系起来。如,“蚯蚓不能像蜘蛛一样倒立走路。只能往前一扭一扭地走路,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蚯蚓的行动特点。”“蚯蚓把作业吃掉,是用儿童的语言告诉大家蚯蚓爱吃酸性食物,纸是酸性的。”“蚯蚓经常觉得姐姐‘臭美’,形象地说出了蚯蚓的脸与屁股是长得一样的,都是尖尖的!”教师一边翻阅一边交流,体验着儿童眼中的蚯蚓形象及用儿童语言表达的蚯蚓的相关知识。

四、为蚯蚓建个家

为了激发教师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和热爱的态度、情感,我们想到让教师为蚯蚓建造一个家,希望教师不但能将前期了解到的蚯蚓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且能在操作过程中自然地把尊重生命的理念融入其中。

我们给教师提供了一些玻璃容器,让教师为蚯蚓造一个室内的家。因为教师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较系统的了解,所以这对教师来说并不难。“蚯蚓喜欢生活在地下,喜欢钻来钻去,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泥土!”“蚯蚓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的如植物茎叶、动物粪便等都吃,所以要在蚯蚓的家里放各种各样的东西,为蚯蚓提供充足的食物。”“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地方,不喜欢阳光,所以我们要把它们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教师们收集叶子、香蕉皮、烂苹果、报纸等,挖来种植园地的泥土,忙着为蚯蚓造家,最后还增设一个“屋顶”给蚯蚓遮阴。总之,教师通过“造家”体验到在尽可能自然的环境中、在生物的原有生态环境中观察和研究生物,保证生物的生命安全和基本需要。相信这样的理念会体现在指导幼儿探究的行为中。

五、观察幼儿的操作

幼儿是科学教育中的主体。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幼儿的发展。那么幼儿会对蚯蚓的哪些方面产生兴趣?他们对蚯蚓了解多少?为此,我们邀请部分大班幼儿来到教研现场,让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言行,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探究兴趣,为以后开启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篇4

一、教材处理的意义

有效处理教材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基本功。它涉及“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这几个核心要素,对教师领会编者意图、理解概念体系、掌握教材结构、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有效探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教材的有效处理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基础。在目前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兼课教师占一半以上的现实情况下,能否正确用好教材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决定着小学科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处理教材的误区

“用教材教”的理念已被广大科学教师所认可。它不仅是教学理念,也是教学实践。教学时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对这个理念的认识与实践,在有些科学课堂上存在偏差。

1.机械解读教材,用死教材

有些教师教材上有的内容不敢不教,教材上没有的不敢教,脱离学生实际、地域实际、时令实际,只是机械地按照教材编排组织教学。不去考虑教什么,选什么,怎么教,导致有些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活动无法开展。

2.解读发生偏差,用错教材

(1)用教材的时机把握不准。什么时候使用教材,使用教材的时限,如何发挥教材作用,目前被很多科学教师忽视。

(2)改教材的设计考虑不周。对教材缺乏敬畏之心,任意调动、取舍、合并、增加教学内容,但往往所改变的效果不如教材,“创造”失去了意义。

3.忽视学生需要,不用教材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教学是科学课堂的主要形式。科学教材为了有别于过去的自然教材,落实“做中学”的理念,每一节课大多以活动来编排,极少有文字描述。因此,有的老师认为自己有教材就足够了,学生只需要有实验记录单,教材可有可无,而忽视了教材在学生科学阅读、体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材处理的有效策略

1.敬畏教材,合理驾驭教材

首先,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由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编写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凝练。本着“用教材教”的理念,正确解读教材,往往能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课标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每一节课的编排体系其实已给科学教师提供了教学具体思路:提出问题—猜测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虽然并不是每节课都这样编排,但基本遵循着这样的结构,这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因此,合理遵循教材的编排思路,理解编者意图,根据教材上活动的顺序设计教学,就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体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问题到结果的探究过程,从而较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次,敬畏教材还要最大限度地使用好教材。教材是教师的好帮手,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让他们阅读课本,将教材中安排的阅读活动和科学阅读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内化,加深对探究的体验,丰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习得科学习惯。

2.研读教参,正确使用教材

对科学教师,特别是兼职老师来说,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是学会正确解读教参。教师在逐字逐句逐图研读课本上的内容之后,还要认真研读教参,理解编排意图,厘清科学概念,掌握探究要领,领会课程理念。例如:关于教学目标的解读,以前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分别进行表述,而现在更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教学目标”表述成了“预期学习结果”。以《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为例,教参上的三个目标分别为“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单位是细胞;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其中,第一个目标是科学探究目标,二、三目标是科学知识目标。怎么看呢?表述用语是“理解、知道”的,即为科学知识目标;表述为“能、会”的,是科学探究目标;“意识到、体验”等用语即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发现教参上设计的教学目标中没有情感价值观目标。因此,在本课的阅读环节就要有目的地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知识自然的推动作用,人类认识自然是随着工具的进步而发展的,这也是科学知识发展的规律。

3.重构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为教师服务的,教师不是教材的奴隶。“用教材教”的理念告诉我们教材不是不能改变,只要改动时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能取得最佳效果。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在教学实施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养蚕活动时间跨度大,利用班级授课形式难以按部就班完成。二是桑叶和蚕卵不易获得,多数师生不懂养蚕技术,教学很容易形成空洞说教、纸上谈兵,出现只教不养的现象。《养蚕》单元共四课,按课时应在两周内完成。而蚕的一生大概是24天到32天。本单元最后两课《我们来抽丝》、《养蚕经验交流会》要等到一个月后才能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必然要对教材作适当改动,将这两节课调整到后面进行教学。其次,《养蚕》单元的关键一是“养”,培养学生定时观察、勤于记录的科学能力,从中积累科学知识;一是“赏”,进一步发展能力,从中丰富欣赏生命、感受生命的情感体验。把握了这两点,完全可以让学生因地制宜,养一养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定期观察,及时记录,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有“养”的实践、“赏”的感悟。

篇5

(一)物理课上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主要是处理个人与自我的关系,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真爱生命和发展生命。要以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为基础,才能更好的认识人类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更好的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在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用生活实际案例,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接受生命安全教育,规范日常行为,加强并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从而能有效的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在物理教学中最普及的知识是电力知识,它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安全,如怎样安全用电和噪声的控制,碰到路人触电或者在家因手上含水而触碰电源产生的触电行为要怎样有效处理,这些都是关于安全教育的。

(二)物理课上的生存教育

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是关键,主要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存意识属于人生观和心理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存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物理教学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把握生存规律,学会判断并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物理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好物理知识,对学生的生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了解许多自然现象,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同时造成的自然资源耗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如能源与人类环境、电子产品对人类身心发展的影响、如何安装避雷设施等,以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电灯、各种家用电器以及电脑的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电力的知识都是从物理教学中得到的,如生活中用电的常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利用,又如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在物理学中教师对车速与刹车后滑行距离的计算方法的传授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分析交通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普及了生存教育。

(三)物理课上的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主要是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物理教学具有很强的试验性和实用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小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自试验制作并展开调查并产生互动,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动脑和动手的习惯。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生活教育的案例包括光的反射与折射、惯性、热学、电学、声学以及先看见闪电而后看到雷声的原因等,这些都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现象。其中电力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怎样安全用电;热力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海边及大森林一年气候宜人的原因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社会、对自然界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最终理解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二、结束语

篇6

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内容与校本资源结合而开发的内容。本课分为三个阶段,以亲身参与、实践的方式了解周围的水资源。有关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为主线开展活动。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能源等构成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同样,在我国工业比较密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水污染是广泛存在的问题。虽然本地区不缺乏水资源,但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

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式学习,开展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因此采用“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展开探究——汇报交流”的思路进行,分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围绕“水”的主题提出研究的问题,整理,筛选问题,结合研究问题自由分组,制定研究计划;然后第二阶段安排2—3周的时间进行研究;第三阶段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在确定研究问题阶段中,注意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脱离科学知识,又要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紧密联系;在资源开发上,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不仅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解决问题不应局限于课堂,应课内、课外结合,还应注重同学间的合作与分享。用专题式研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课程学习的意义,更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设计意图和学生实际情况,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和方法:

1初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开展好关于“水”的研究活动:

2通过活动,使学生从中学会调查、实验、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3、学会图画、图片、图表、实验、书面报告等形式记录、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科学知识“

1、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并知道水污染的防治以及处理方法。

2、认识到水污染对本地环境造成的危害,积极的防止水污染与本地人们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亲身的经历,使学生在实践中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访谈,感受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交流,积极倡议并保护水环境,并落实到今后的行动之中。

第一教时,

一、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水体,(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

二、说说你的感受

三、录象显示身边受污染水的情况,说说你对我们周围的水有什么感受呢?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吗?

四、把学生的问题整理归类确定几个有探究价值可以实践的问题

(1),我们周围的水状况到底怎样?

(2)、我们周围的水资源有没有被污染怎样被污染?

(3)、污染的水对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危害?

(4)、人们对水资源过去和现在的保护意识是怎样的?

(5)、污染水对人们的生活农业生产带来那些危害

(6)我们将来怎么做?……

五、根据确定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兴趣、居住比较近的同学自由组成研究小组推荐小组长

六、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组长:组员: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步骤

研究的情况

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交流小组的研究计划其他同学提出意见修改完善计划

教师具体指导:具体研究我们周围水的状况,我们要针对问题先查阅资料,然后调查访问,实地观察,取样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阶段:水——生命之源

一导入

1、课前课件出示美丽的水景图(一个小朋友在给一只小鸡喂树页上滴下的水)问: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那小朋友为什么给它喂树叶上滴下的水呢?

假如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将会怎么样?

师小结:为防止地球上有一天没有水了,所以世界上专门为水制定了一个节日世界水日,3月22日。

二、新授:

(一):污水和清水的比较

1、那么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原本应该是怎样的呢?

2、、那我们周围的水是这样的吗呢?课前我们曾调查了化工厂河里的水说说你们都发现什么?

3、这些水和生命之源的水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水我们可以喝吗?为什么?

(二):研究水污染对动物的危害?

小结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呢?如果让小金鱼继续生活下去会怎么样?

(三):讨论周围水资源情况

1、化工厂河里的水是这种情况,那么你们家旁边的水情况又是如何呢?

2、你家周围的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那么其他地方水又是怎样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

3、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呢?,课前老师让你们调查自来水,以前多少元一吨,现在多少元一吨?为什么要涨价?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9、我们能为保护水资源做些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三、全课小结:

1、今天这一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那么我们用这种方法还可以研究水污染什么样的问题?

整体设计意图:

保护家乡的水资源是海门是市级课题《绿色教育与科学探究》的子课题,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张严校长曾上过阶段一:提出问题制订计划,瑞祥小学上过阶段三:的信息交流展示研究结果,基于此我们选择阶段二:按计划进行研究中的一,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部分:化工厂周围的水对动植物有什么危害?

在课的导入部分,通过课件场景引发学生猜想,从而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能力,引出课题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我们课前调查了化工厂河里的水,让学生了解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实地观察,取样留本,学会比较。然后让学生体验金鱼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表现,来感受自己取回的水是比较严重的污水(里面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同时又做到不危及小金鱼的生命,对学生进行了珍爱生命的教育,体现绿色教育的本意。

虽然全班同学一起观察了化工厂周围的许多河流,为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我们周围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把自己家周围水资源情况向全班同学介绍,又通过网络图片的显示,更全面了解水资源破坏的严重性,从而激发学生从我做起,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让全社会都来参与,共同维护我们的生命之源——水。

第三阶段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两个月对我们周围的水资源调查研究,你们已经有了不少的收获

2、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流活动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用你们的文字、图画、数据等来说说你们研究的结果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发表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3)、小组进行评价,再全班进行评价

3、教师收集的资料与学生进行共享

4、师生共同讨论升华环保意识

篇7

1.科学方法

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广义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验证理论。在其他领域,大至科学理论的建立,小至自行车、台灯故障的排除,基本途径都是相似的,有意识地沿着这样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新课标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育。

首先、注意不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印象,好像通过课堂上的一两个实验,收集三五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物理规律。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用于归纳物理规律的实验不过是科学方法的一种演示。这一点,在新教材中多次做了特别的说明。

第二、重视“猜想和假设”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一直重视从事实归纳科学规律,而后用演绎的方法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样作是正确的,但有两点常被忽略。其一,单纯的演绎不能得到新的认识;其二,单纯的归纳得出的规律只适用于与原型相同的场合,不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两点都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需要猜想。在新教材中,每个探究实验都让学生经历了猜想的过程。

最后,在教材中,多次应用并正面介绍了某些普遍适用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中招试题中也是年年都有有关科学方法的考查,能够有意识地用科学方法处理问题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能力。能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是人的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近年来,方法教育已经得到很多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方法教育只能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不能把科学方法异化为新的知识点。在物理教学中要在适当时机指明某些常用的科学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一门课程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但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某些知识的细节以后可能再也不会用到,但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却可以迁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自然科学以外的其他领域,使人终生受益。因此,在物理课程中不断探索方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科学觉悟

科学觉悟,指的是对于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也指对于科技成果的亲近感。

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教材的编者作了一些努力来落实这方面的教育。过去的教材中关于科技成果的应用一般到技术层次为止,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则在可能的场合把它延伸到科学和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包括资源和环境问题)。教材的“科学世界”“STS”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物理学史的内容,目的之一也是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缺少对于科学技术的亲近感,中学里的物理教育是有责任的。究其原因,一是许多学生学不会,二是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自然会疏远物理学,进而疏远一般的科学技术。在教学,不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律片面强调本学科的主干知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又有趣的内容,由于在物理学科体系中处于枝节的位置而不能在中学教材中人选。一门课程如果以这样的面孔出现,怎么能够使人亲近呢?所以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及一些新科技如“高铁运行”“电网三合一”“新能源的开发”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觉悟。

3.科学精神

不唯上、不唯书,不受传统观念的左右,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精神。真正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时候要经受痛苦的观念转变。质疑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重要的科学精神。初中物理课本十分注意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引导学生找出矛盾,展开课题。课本写得思路清晰、节奏轻快,本身就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有的实验在课堂上做不了,有的理论推导对中学生说来预备知识不够,或者有的推导或运算是留给学生自己完成的,那么这些地方都有明确的交代,不丢失任何一个思维环节,也就是说,绝对不给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人云亦云的坏习惯。

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是又一种科学精神。关于技术,除了一般理解的产业技术外,还有管理技术,包括使用符号的技术。在工业社会里,管理庞大的企业、管理复杂的社会,需要技术,它是产业技术的延伸。企业和社会的法制化管理,则是科学学科的公理化体系的延伸。科学教育不仅在传授科学知识,它还在塑造人,塑造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物理学科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觉悟和科学精神方面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审美教学价值教学审美化

一、审美的内涵

审美一直是古今中外美学家们探讨的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希勒看来,只有在审美状态中。物质和形式、有限和无限、必然和自由等一系列相割裂的现象才会重新统一起来。因而审美的国度是自由的国度.只有通过美才可以走向自由,审美是人性的完成.而人性完整实现的理想境界就是审美状态。黑格尔也曾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我国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审美,就是通过主体感官对审美对象的体验与感受,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还有人认为:“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审美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本质,也强化了人追求自由的本质:它永远站在不自由的现实人生的对立面,呼唤着人们向自由的人生挺进。”

审美总是与人的生命本体意义的超越性和永恒性相联系,审美活动注定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呈现出人生的无尽诗意。因此,笔者认为,审美是人类实践活动相对发达阶段的产物,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特殊形式,是与人的本质密切关联的一种精神活动,它的基本前提是人对“美”的自觉意识。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将自己的情感、心灵投射到了客体身上,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物。没有主体本质及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审美就不能成立。根据审美的本质,我们也可以看出,审美是具有自由性、超功利性、直观性和超越性的特性,也即审美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因此,教学一旦立足于审美哲学的高度,那么,它将不再是一种令人无奈的艰辛和疲惫,而是深刻的享受和审美体验,教师和学生将会以内心的兴趣和饱满的激情,积极对待整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身也会成为审美对象,是生命力的丰富表现或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发挥。

二、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

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在于,使教学活动注入了审美精神,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不仅仅在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于能给予教师和学生深刻的审美感受和人生体验,并通过这种感受和体验使教学的生命意义得到呈现。

(一)提升教学境界  在教学活动中,一切的矛盾和冲突都发源于教与学之间.因此,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便是审美之于教学的重要指向。而只有教与学和谐,教学活动中人的不同需要、不同个性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发挥。在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中,和谐是其灵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美的规律.从审美的角度设计教学、处理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情境,在课程讲授中以各种富有情感的审美媒介去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在美感共鸣中陶冶其精神世界。教学不再受外在目的的驱使,不再是谋生的手段,不再追求分数的提高、名次的排列、升学率的计算,而是完全从人的角度出发,旨在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和丰富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提升.进而实现人的生命的自由和创造性水平的发挥,学生的和谐发展便是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对教师来说,教学活动更是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的欣赏和品味,是对完美心灵的塑造和期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自由创造的空间,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力量,能够感受到职业的崇高。得到精神的满足,体验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二)提升学习境界

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有着美的教学因素、美的教学关系、美的教学理念,对学生来说,教学活动不再是异己的世界,而是贴近生活的、审美的世界,教学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不再是被迫灌输,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地去接受和掌握知识,接受美的形象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学生是以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是通过积极的思考去学习新知识,并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增长,人格能得到全面发展,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找回自我,能获得自己关于生命的感悟,观照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审美是他们学习的终点。学习活动成了审美体验的活动。因此,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活动,是对自由的享受,是对自己创造的享受。

三、建构教学审美化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因素,他是“人的问题的这个艰难领域中的创造者”。教师掌握着教学活动的主动权,教学活动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完全由他来支配,因此,教师的审美素养对教学美的创造起关键作用。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合理的审美教育理念,以美育人。要按照美的规律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审美教育理念的陶冶中感受知识的美,产生追求知识的愉悦感。其次应具备美的内在品质。教师的内在品质是教师的学识、品德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发展智能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应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高尚的师德,以及丰富的教学艺术。教师还应用审美的态度对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应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和鼓励中不断进步,进而使学生不断树立自信。最后应有美的外在形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兼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一方面,他们是教的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在学的意义上,他们又成为学生的认识对象。所以,对教师来说.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审美化,也必须注意对自身外在形象的塑造。

(二)美化教学过程

篇9

一、理解科学学科的德育标准是德育渗透的出发点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因此它的教学目标应包括“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尊重证据、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以及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是非常密切。

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

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课堂教学理应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与知识点相联系的德育目标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1、紧密结合科学知识,适时地渗透德育

小学生有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低的特点,社会经验又少,学习基础各不相同,教师可以紧密结合所教知识,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设计问题,适时地渗透德育。如教学完《声音》一单元后,学生懂得了“悦耳的声音使人愉快,嘈杂的声音对人有害”后,我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学生回答后,教师应总结并让学生明确:在有些特定的场所,如阅览室内不能大声喧哗,搬动桌椅不要拖拉,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吵嚷等,让我们自觉地创造并保护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少去嘈杂的公共场所,多去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活动。这些内容像一颗种子,将环保思想播进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2、结合教学活动,在学生参与中渗透德育

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这几大领域,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明显或不明显的德育题材的学习内容。在备课时,我们就要有德育意识,在准备教学活动、学习材料或实验材料时更要考虑设计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相适应的德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当进行到与德育有关的环节时,要想办法不露痕迹的将德育渗透进教学材料、师生活动中。 以生命世界为例,教材中就有多处涉及德育活动。比如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中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最好选择修剪下来的植物枝条和田间地头的狗尾草来观察,第五课“植物的叶”中动员学生在校园里捡拾落叶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和实践活动。《动物》单元中第一课“寻访小动物”教学中,观察活动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讨论清楚怎样去寻访小动物,活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爱护小动物、不伤害、不惊扰小动物、不破坏小动物们生活的环境、注意自身安全等。孩子们经历这样的活动形成的印象肯定会特别深刻。在随后的教学中,还会使用到蜗牛、蚯蚓、蚂蚁、金鱼这四种观察、实验材料,学生当然会很兴奋,老师却要清醒的意识到关于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讨论、行为已经开始了,老师很有必要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三、科学实验是德育渗透的突破点

小学生好奇心强,渴望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教师应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去探究,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蜗牛》,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蜗牛,对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有个初步了解,学习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观察,逐个完成教学目的。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实际上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实验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也是德育渗透的突破点。

四、激发兴趣是德育渗透的落脚点

通过对我国科学研究的历史成就和光辉前景的教学激发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科学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要“保持和发展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能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科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蕴含着这些思想教育因素,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因素。

篇10

德文wissenschaft似乎更好地保持着“科学”的原意。而在中国,“科学”一词是个舶来品。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将科学中的自然科学的魅力展现十足,也正因如此,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始了它的旅程。时至今日,自然科学似乎成了科学的全部,即科学就等同于自然科学。事实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完整地理解事物才能有助于全面地把握事物,进而推动它的平衡发展。理解“科学”就需要宏观与微察。所谓宏观下的“科学”是指科学原本之意———“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康德语)因而,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思维科学都应属科学。而微察下的“科学”即指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以来日新月异的被狭义化成的“自然科学”———建立在数学和实验的基础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出于此,卡纳普对“科学”的阐释似乎更完整———“我们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科学’一词,包括所有的理论知识。不管它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或所谓的人文学科领域。不管是借助特殊的科学程序发现的知识,还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的知识。”

历史上,因认识“历史”的角度不同而存有不同的观点。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选择了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其他多元理解不再赘述。“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一词,包含了两种含义。一种指过去所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思想和活动。二是它同时也指我们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这其中所潜在的含义有很大的讨论空间,但作为指代人对于过去所发生的事件的描述和说明的“历史”,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给予认同的。试图给“科学史”作一个人尽认同的定义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科学”和“历史”的多视角理解就已经决定了“科学史”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例如,著名科学史家萨顿给科学史的定义为“:客观真理发现的历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历史;它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它的目标就是解释科学精神的发展,解释人类对真理的反映的历史、真理被逐步发现的历史以及人们的思想从黑暗和偏见中逐渐获得解放的历史,而应在科学史中发现那些永恒的内容。”

又如,袁江洋曾提“:什么是科学史?回答很简单:科学史是历史。科学史研究什么?回答同样很简单:科学史,它如同一般历史一样,它研究人,揭示人性的发展与变化;哪里有人,哪里有人类文化,那里就有历史,那时就有科学史。”《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为:科学史一直是关于知识不断积累以及科学战胜无知和迷信的成功历程的记述。《辞海》对科学史有如下解释:以科学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科学,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述和解释科学知识产生、发展与系统化的进程,是近代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定义者总是会基于对“科学”与“历史”的理解从某一视角提出对科学史的理解。因而,对于科学史的多元定义也是对科学史不同侧面的反映,这也有助于完整地理解科学史。

二、科学史教育的主题

以科学史为载体的教育就是科学史教育。科学史教育依据所学专业性质的不同而分为针对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史教育和针对人文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史教育。在具体的实施中,二者的科学史教育是有些区别,但从宏观而言,二者的科学史教育还是存在共性的———科学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因此,这桥的“两端”就是科学史教育的主题———传播科学的同时传承人文。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是不断求真的,它总是在“是什么”的问题下苦苦追寻着答案。它的问题来源于客观世界,它的答案同样也关乎客观世界。因而,科学一直走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路上。因为它走在路上,所以科学真理始终处于发展和被修正的过程中。科学史上多少科学事件是最好的印证。例如,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如何引发哥白尼革命的,开普勒是如何在哥白尼日心体系和弟谷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行星运动定律的,这其中所产生的天体知识分别是什么。又如,盖伦的心血系统为何能被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所取代……在一个个科学知识不断被修正的过程中,我们从中会对科学方法有所了解。可以说,科学史上的每次重大进展都与科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家追求真理的那份可贵的科学精神。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激励下,科学史上才会辉煌不断。从传播科学的主题意义上讲,科学史教育“通过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发明的历史背景、现实来源和应用,对科学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发明过程的介绍和一些简单而典型的著名案例的学习以及通过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的反例,使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理解加深,并且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科学史是一幅人类探索科学历程的长卷,长卷中的任何一物均已深深地留着人类的痕迹。它反映着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以及那时的意识形态……这些都显有人文之痕。人文是求善务美的,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支柱,它总是关注那些“应然”的问题。回顾科学史,多少实例都闪烁着人文的光辉。仅举一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始终是真、善、美的使徒。他的科学的理性思维总是和善意的行为相辅相成,在他看来“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正因为如此,超越个人利害的献身精神与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是他科学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这位科学史上的科学巨匠更关注人类的前途,将科学与人类、与社会紧密相连,因而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文战士。诸如此类,科学史上不胜枚举。科学史是极具人文意蕴的。“它们表现了我们最崇高的传统,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那些传统中有一些把我们带回到古代或中世纪,另一些则始于昨天,但无论是古老的还是新的,这些传统使我们因过去而感到自豪,对未来满怀信念。它们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更聪明,更仁慈,更谦恭,甚至更为愉快。”“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在科学史的长卷中,科学与人文始终相形而伴,因而,在科学史教育中科学与人文亦珠联璧合。

三、科学史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

科学史教育的两个主题———传播科学和传承人文———具有共存性和兼容性,这便使得科学史教育对于人的和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以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来健全人的知识科学知识是独立于人主体之外的有关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知识。它不会因人而生、而变、而灭。它始终静静地存在着,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天。例如,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F=G=pgv,牛顿的力学公式f=ma,爱因斯坦的质能变换公式E=mc^2……当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时,它便显现出无可比拟的“实利”。面对利诱,教育的学科设置日趋精细化、专业化,人的培养也片面化、专家化。这样的人或许不缺乏生存的技能,但却丢失了存在的支点———人文知识,一种人类在对自身内在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中形成的智慧力量,它既是知识体系,又是道德体系,也是价值体系。培养专家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实现人的完满生活需要对生活进行分类,需要对分类后的生活所需的知识有所学习。“生活准备说”里的知识理应是既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又适应人的精神需求的人文知识,两类知识的整合健全了人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应该说,知识的分科现象是历史的必经阶段,随着学科交叉、融合及人类对于世界探索地深入,知识的大整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科学史教育天然地符合了这一发展趋势并逐渐成为实现人之和谐发展的途径之一。

(二)以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融通来提升人的能力教育的目的不是将人培养为知识的“奴隶”,而是将人培养为知识的“主人”。所谓的“奴隶”就是为了知识而去知识,“主人”则不同,他是为了新知而去知识。而“新知”是基于大量已有知识,在方法的协助下产生的。方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或手段,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新工具》中认为,方法是在黑暗中照亮道路的明灯,是条条蹊径中的路标。因而,也可以说方法是产生新知的“知识”。现代教育不缺乏知识的传授,而缺少能力的提升。知识只是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当人从已有的知识中掌握了产生新的知识的“知识”时,这便是一种能力。当能力与知识相互促进时,人的和谐发展就是可能的。科学方法一定具有规律性、实证性,人文方法却常是心证的、体悟的,并非一定是实验的、实证的。在科学史上,许多事例都说明了科学发展不仅与科学方法有关,而且与人文方法相系。正如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所言:“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