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范文
时间:2023-03-16 09:1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探索”中成长
在课改前我已有16年的传统教学经验。对于自己的课,我非常自信,同时也为自己取得的这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并且是一遍一遍、乐此不疲地实施着传统的那一套教学模式。那就是: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课堂上至始至终由教师操纵学生,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下来的结果就是:质量勉强上来了,然而学生的素质、能力下去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发展被扼杀了。现在通过课改,我的成绩仍然遥遥领先,但有所不同的是,我的课堂却变得开放了、灵活了,更有活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师生关系也变得特别的融洽了。
应该说我们的课改是在探索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这一路走得很艰难,也很吃力。但我们还是挺过来了。课堂教学先后经历了四次改变,才有了今天的“四段六步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改五年间我先后阅读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教师角色的转换》等书籍。此外,我校先后还邀请了很多优秀教师到我校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座谈,他们的教育艺术令我钦佩;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催我奋进;他们对学生的爱与付出更令我感动。在与名师大家们的学习、交流中我的精神生命在不断成长着!
二、在“实践”中成熟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们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它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
在课前准备学案时我要求自己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研究教材和教法,研究学生的心理与能力。为了上好一节课,我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调查学生已有经验,从中找到教学的切入点,掌握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然后,我会关注教材,看看例题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的,这样呈现的目的是什么?在知识研究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具有思维价值,哪些知识可以延伸。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我经常要预设出多种教学情境,以便学生轻松、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交流讨论、展示我会耐心地倾听,不轻易的打断他们的讲解,也许他们的表述还不够流畅,也许他们的语言还不够准确,也许他们的想法还比较幼稚,但是我会给学生搭建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让他们的思想无拘无束,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我总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的困惑和错误及时的点拨纠正,偶尔也会装糊涂和他们一起争论,也会向学生坦诚的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偶尔考虑问题的不周;更会感谢学生及时指出我的错漏之处。我和学生一同享受着这份平等、宽容、和谐,享受着思考带来的乐趣、享受着友谊与信任。
彭达开下面就是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见的一堂真实而又让人深思的课例:
彭达开在讲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结果大大让我出乎意料:
例:计算
我在课前准备了两种解法:
我特别得意解法二,相信学生是不会发现的。
上课了,我把此题的任务分配给了第8组,因为这一组的学生特别爱动脑。如愿以偿,解法一学生完成了,我暗暗得意,你们喜欢动脑终究还是没有发现解法二了,呵呵!正在得意之时,这一组的另外一个同学发言了:“老师,我们组还发现了一种方法!”我的心一紧,不会是解法二吧!我急忙说道:“说说看呢。”我的担心终于兑现了,他们的另外一种解法就是我的解法二!没有办法了,只好让学生展示下一个题目了!正要继续时,第5组的同学又发言了:“老师,8组同学的两种解法虽然不错,不过我们组还有一种解法应该也很不错的。”我有点发呆了,还有解法吗?我带着可疑的语气说道:“那你们组上黑板来解给大家看看呢。”他们组的值日组长自信的走上台面带微笑的写出了他们的微妙解法:
转贴于 解法三:
我感叹了!合作学习太有魅力了!
更让我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第3组的一个同学大声叫起来了:“老师,前面三种方法太复杂了,我还有一种更简便的。”这次我是真的发呆了,真的还有更简便的吗?我带着根本不相信的口气说道:“说说看呢, 让大家也享受一下哟!”这个同学上台大笔一挥写出了:
解法四:原式
当时我愣住了!难住了!我在台上手足无措,无法解释、无法给学生作出肯定的判断!此方法是巧合吗?此方法正确吗?我只好在学生面前谦虚了:“同学们,对于解法四,结果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可不可以这样做呢,等老师下去和其他的数学老师研究后再给你们讲解好吗?我们继续来展示下面的题目吧!”……
这堂课表面上看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打乱了我的课前预设,但是从这堂课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感触很深,在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学生很有潜质,只要老师充当学生学习活动中平等的指导者、促进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探索者、知识构建者、愉快的收获者,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定会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思索”中收获
篇2
一、读书积淀,更新观念
没有读书习惯的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教师是很难适应课改形势的。当课改犹如一缕春风携带着人文气息的理念向我们吹来时,我幸运地搭上了课改的头班车,成为课改试验田里的一粒种子,期待自己与课改一同成长。于是,我便如饥似渴地潜心读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历史课程标准》……并不时地在网上浏览课改资料,我拼命地在专业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并注重内化、注重扬弃、注重思索,边读书边做反思笔记。
我一方面加强学习课改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学习先进课改学校的课改模式。一年来,我先后学习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探讨了原平实验中学的“六环节”教学法,实地观摩了长治三中、长子二中的课改课堂;聆听了省教育专家张崇善的课改专题讲座,反思了他的“十给平台”、“十要十不要”的课改要领,从中我学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师生互动,课堂更精彩。
二、走进课改,一路收获
在积淀课改知识的同时,我积极投身课改实践。课堂上,我努力转变角色,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尽量做到五个“凡是”,即:凡是学生能说的,尽可能让其自己说;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凡是学生能做的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做;凡是学生能观察、想象的,尽可能地鼓励其自己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凡是学生能总结归纳的,尽可能地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总结归纳,一切为了确保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不但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而且注重形成自己的个性,努力创设变革学习方式的情景,力求形成一种灵性化、情感化的课堂气氛。大家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你瞧,秦朝的一名官员正在游历秦朝广阔的山河,沿途经过赵国时,由于车轨不统一、车子过不去,他不得不下来步行。好不容易走到韩国的都城郢,看着韩国繁华的都城,他想买点儿栗子吃,没想到由于度量衡的不统一,害得他和小商贩吵了起来,经路人解释总算达成买卖。付钱吧,谁知,人家又不收秦国的圆形方孔钱,只收韩国的布币,费了半天劲,栗子也没吃成,继续赶路吧。很快,他来到了楚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官文,上前一看,一个字也不认识,当地人解释了半天,结果一句也没听懂,只好扫兴而归。回到秦朝。见到始皇大帝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得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否则,这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无法治理的。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我在课改路上的一个掠影,是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课本剧,从中不难看出孩子们也成了课改的先行者,我和我的学生、同行在课改路上,我们彼此引导、彼此发现、彼此合作、彼此分享、彼此悦纳、彼此感动。
在课改实践中,我的心智经受了洗礼,观念得到了提升,专业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兴趣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展,为此,我欣慰着、快乐着。
三、反思课改,困惑犹在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时常会陷入困惑之中,理论上的模糊必然会导致实践的盲目,教学的无效。因此,在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面,我尝试了各种手段,有时也为设计了自以为全方位体现课改理念的课堂精品而津津乐道,可事后总觉得重了形式而丢了精髓,有东施效颦之嫌。多种教学模式都尝试运用。多种手段都兼收并蓄,一切好像为了标新立异,为此,我苦恼着、反思着。我知道这是一条充满挑战又不乏困惑、艰辛之路,但我仍会像屈原一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憧憬课改,任重而道远
与课改共同成长的每一天,我都在思考着、摸索着、成熟着,课改给我带来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给我的教育生涯注入了新鲜活力,又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引领我实践着、追寻着。
我所追求的课堂是: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时刻思考孩子想学到什么、会怎样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助解决。课堂上力求追寻那浑然自得的感悟,提倡那点睛之笔的点拨,倡导自我意识的喷薄。
我所追求的历史老师要具有这样的境界: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如。在历史教学中能真真正正领悟教材,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与历史人物息息相通,遥相呼应;能用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联珠的讲解、别开生面的提问、精辟警策的点拨、机智幽默的解说、开合自如的迁移,使得历史课具有无穷的魅力,能让历史课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奇迹,成为师生向未知方向探索的旅程,成为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
篇3
今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现代教育开辟了一片天空,给现代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真切地感受着新课改的真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但我始终坚守一条不变的真理:新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立足课堂,上好每一节课”是我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土壤;“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事业追求的目标!
备课时,我开动脑筋、深入文本,虚心向同行请教,做到每节课都精心准备;课堂上,我教态亲切,教法灵活,语言幽默诙谐,使学生“善学乐学”;下课后,我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对学困生耐心辅导;与学生交流时,对学生严而有度,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时间久了,同学们都认为:我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是亲密的朋友,是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情感的交融,“亲其师,信其道”,同学们大都十分喜欢上我的课,为我在课堂上放手开展新课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舞台。
随着时间的流逝,针对不同的文体,我放手课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设计。例如,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我采用“四步导读法”:初读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探究、品读赏析表达、熟读拓展深化,通过这四步“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对这种文体的文章学的游刃有余。古典小说教学如《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等课文,我采用“评书加讲坛”的形式,理情节、析人物,引人入胜,吸引得学生在课堂上圆睁着两眼、直竖着双耳、大张着嘴巴,像虔诚的教徒接受传经授道一样,但铃声一响,又被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拉回课堂。而现代诗歌教学我采用“创新三读”模式,在读中赏、在读中悟、在读中获,使很多学生迷上了现代诗,除了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外,有的同学还模仿创作,出现了一些像模像样的小诗,虽然文笔幼稚,但毕竟孩子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其他如文言文教学“大胆放手,自学检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作文教学开展的“快速作文,互改互评”也初见成效。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此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读书。
篇4
十年来的新课改,我们感觉到了这次比以往的课改有较大不同,但在实施中也体会到,困难不少,困惑不少。
1.新课改首先应是国家行为
一项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工作,不能只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课程改革,让新课改变为一种公众行为、社会行为,一定要有配套的政策和法规支持,要将一切不适应新课改,事实证明已经过时的政策、制度进行解构、修正、调整、完善。
新课改只有上升为国家行为之后,政府各级部门才会用制度的形式将新课改列为自己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才会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校长们从危房改造,解决拖欠工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如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开展新课改,才会让教师们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搞课改。
新课改是为了促进教育发展,为振兴民族经济服务。在不少地方,当地领导年初下达考试指标,大考后奖罚兑奖,把考上几个清华、北大当作形象工程、政绩工作来抓。这种单一的分数指标,使学校和教师们既要轰轰烈烈搞课改,又要扎扎实实应对考试,这样,新课改只能是一种形式。拿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教法,有时也只能在教研教改上闪亮登场一下,仅此而已。
2.考核指挥棒让课改原地转圈
考试得到的是分数,它是师生快乐、愁苦、希望和恐惧的源泉。评价和考试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决定着千千万万师生的命运。在考试面前,只有分数才会最直接地无条件地得到肯定。考试指挥棒最有效,对于基础教育的实际影响力要大大超过课程标准。“考什么,教什么”是学校的无奈,教师别无选择。一些家长也看到了、认识到了传统教育中的不少弊端,但在分数面前,在分数决定进入什么学校面前,他们也只能让分数说话,服从分数。这样,学校和家庭就会结成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让学生在读、记、考中漫行。教材、课程和教学方法改了,而考试方法没有改,考试题还在用老教材的内容。甚至出现了一些新教材已删掉的内容还在考。如果现在的评价体系不变,或是不能在考试题上鼓励和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那么课改就会是“穿新鞋、走老路”。而课改的最后成功与否,就是看每一位教师是否自觉地按照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否则课改只能原地转圈,最多也只能是拉长点圆圈的半径而已。
教育的基础是生命,我们的教育却在摧残生命。
教育是成长,我们的教育却扼杀成长。
如果只用分数决定人的价值或生命,没有从根本上对生命本身、对人本身的尊重和肯定,人就不能真正成长起来,人的道德、智慧、审美、批判性和创造性等也都无从谈起。
3.地区教育差别制约新课改的实施
由于市场、区位和政策等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不合理的流动、积聚和配置,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相对差别和绝对差别明显拉大,还有继续加速扩大的倾向。我们只有正视教育差别,才有可能去缩小这个差别。
城乡差异。农村教育一直处于弱势。资源配置、发展目标、过程控制、理论指导上均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的一些同志不能正确看待农村教育问题,总想回避它,然而最能体现中国国情的教育实际往往是人们缺乏深切了解与痛楚体验的偏僻乡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教育制度优先发展城市,造成城乡教育机会的认可与分配政策上的许多不平等,这些都是在社会制度与教育制度上激化城乡教育失衡。
区域差异。随着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呈现非均衡形态,差异呈扩大趋势,校际差异越来越大,造成不同地域中的义务教育成效受到抑制。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质量层次较高,学校往往能享有更多的资源,就读于其中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学校质量、层次较低,学校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其学生所能享有的资源和教育质量明显是次等的。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学校等级意识和学生的等级意识,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淡化了社会的公正价值,一些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不仅没有愉快地接受教育的体验,教师们面对这些具体环境,新课改的实施只能打折扣。
中国教育报记者刘中华在农村基层采访,了解到农村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家长忙,无力辅导学生;环境差,学生知识面窄;教师苦,披星戴月效果差。记者认为:农村小学生难适应新课程。这种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4.批判性对待新课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都是符合否定之否定定律的。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反馈、分析、总结和矫正的过程。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彻底破坏与颠覆,也不是与传统教育根本对立。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传承、改革与发展,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扬弃,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再深入。
我们应该教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样教?
现在推行的新课程相对前面使用的课程(给一名字:旧课程),从学科内容上进行增减,从学科结构上进行了整合。广大教师虽手握新教材,并能读到基础教育课程师资培训系列教材,但新课程中到底删去了什么,为什么要删去这些内容,不能知其所以圆。尤其是新增加部分,为什么选人的是这些内容,而不是其他内容。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从大量的文化遗产和国内外的先进科学知识中,摘取什么样的知识小花交给孩子们,是对孩子们未来最有影响的,教师们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新课程,去“照本宣科”。
我们对事物的评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事物总是动态的、发展的。我们的新课程同样不能远离这一规律。我们要用反思、批判的眼光来对待新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论是科学技术还是道德品质评价、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都会与时俱进。在我们告别“旧课程”实施新课程中,只有不迷信、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实践创新,才会让新课程走进教师的心田,落实在教学工作中。
5.教师素质决定新课改的成败
新课改是以新课程为载体,一般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予以实施的。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在新课改中担负着重要的、最直接的责任。教师的师德品质和专业素质直接导致新课改的实施。
综前所述,如果我们的教师是在一个良性的大环境中从事新课改工作(如无需担心工资拖欠、教室倒塌、现代化教学设施逐步跟上、培训学习正常进行、福利待遇与公务员持平、不为考试排名曝光受罚等等),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活动;没有素质观念作指导,课程改革就失去了灵魂。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理念不等同于教学方法,同一个教育理念下,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篇5
写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因此我认为要搞好我们的语文阳光大课堂需认真思考以下几点:
1.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2.教法。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环节: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引导等,有的为讨论而讨论为展示而展示,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3.师生关系。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4.避免误区
①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笼而统之,了解大意即可。
②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即让学生只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任意阐述缘由即可。
5.把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都纳入课堂。教师指引,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则画龙点睛地突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与指导和解决,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易化难点,激发疑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让师生始终聚焦于教材,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6.要把握好课堂讨论。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漫无目的的提问,随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劳动。因此,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此外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时要注意适时调控。
篇6
关于对成功课改经验的借鉴,“课改中国行”专家团成员、江苏省灌南新知双语学校校长徐翔用一个比喻阐明了他的观点。他说,课改经验的拿来主义,不是照搬照抄,正如不同地方的两棵苹果树,一棵能结出好苹果,一棵不能结出好苹果,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好苹果直接摘过来绑在另一棵树上,而是要分析好苹果长出的原因,如土壤、阳光、气候、水分、管理等等,寻找适合另一棵树生长的因素,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课改中国行”专家团成员、山东兖州一中原校长杜金山说,课改之难,难在动了文化的“奶酪”,难在改革是系统性的,难在改革本身是存在风险的。要真正落实好课改精神,最关键的是要深刻认识到课改到底在改什么,到底要怎么改。
本报曾在报道中强调,课改需要走好四步路。
第一步,变理念为观念。理念和观念是两码事,为什么一些学校理念先进,可课堂却依然维持原样?难道我们的教师不懂得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样的理念?
所以,理念变观念是当务之急,教师必须树立以学为中心的学生主体教学观。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课改的理念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他的课堂观念是围绕“学”,基于“学”,设计“学”,“教”必须服务“学”。
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离开了观念指导的方法只能是照葫芦画瓢,没有方法承载的观念在教学上体现出来的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教学其实就是正确观念支配下的技术学,可一些学校却常常大谈特谈艺术,导入的艺术、评价的艺术、布置作业的艺术,什么事一旦艺术起来,便没有了可以操作的抓手,因此今天的教育必须回到技术的原点上,探索“规律”。
第三步,方法变文化。方法好比花朵,一旦离开了文化土壤,就很难存活。其实,课程改革就是在构建一种“课改文化”。这种文化是“开放文化”,是“展示文化”,是围绕学生建构的富有“人性”的儿童文化,而非化,更不是传统的道德文化和驯化文化、工具文化。
第四步,文化变信仰。最好的管理一定不是靠制度来维系的,作为教育人,必须有信仰,而说到底,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信仰。
篇7
曾经以为我的课堂上还有笑声,尽管不都是欢声笑语;曾经以为我的课堂上还有一丝的生机,尽管不是兴趣盎然。可是,桂林、三堡之行,我才彻底的醒悟:原来我就是一个井中之蛙,只不过是一个陈颖主任口中所讲的考师而已,也才明白课改势在必行,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肤浅的见解:
1 . 课改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需要的是精诚合作的精神。
首先是导学案的编写,对每一个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不仅要求你是一个考师,还要求你得是一个明师。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你得明白考什么, 怎么考,你得明白学生的学情水平,怎么样才能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最大的潜能,这样编写出来的导学案才更科学,才更有效与高效!三堡中学对导学案的编写叫做“磨”导学案,一个“磨”字,道出了多少的艰辛与精力?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导学案是一样的,怎么样才能体现一个老师的个性,展现一个老师的风采,爆发出一节课学生智慧的制高点,这与一个老师的综合素质的能力与教学机智必不可分!这就要求你不断的反思。三堡中学也有一句口头禅:反思三年成名师!我想:在课改的过程中,每一个老师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名师!
第二,对班主任来说,更需要一种调控能力,一种把所有老师,所有学生捆绑在一起的能力。如果一个班主任只是按照你所担任的科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小组建设,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不是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是那么高的,他们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擅长,这个时候,班主任必须依靠所有的科任老师的力量来进行小组建设,而班主任怎样才能调动起所有科任老师的积极性,来助你一臂之力,这是一门艺术管理!你必须要学会聆听,包括善意的指出,如果听不得别人的意见,想要搞好小组建设,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课改不仅是一种挑战,更需要的是一种合作!
篇8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新课程理念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教师应尊重、赞赏、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之按自己的要求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因而,在新课改中教师不应该单一地遵循老方法老套路,而应该与时俱进。
二、充分研读新课标、用好新教材
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
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可以容易地串起教材的线索。
3.灵活运用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应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三、严抓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问题的最完美的答案。具体实施应注重如下几个有效性:
1.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激情。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提问难度要巧设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引入最佳状态。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正如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3.思考交流和探究的有效性。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满堂灌”,同时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科学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主探究,自我奋进。
4.课堂评价的有效性。首先,评价要适时、适度:既不能滥用评价,也不能吝啬评价语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语言,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其次,引导学生互动评价: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很少有自主评价的机会,在新课改中,教师学会在课堂上引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评价机制,是课改理念的体现,这样的课堂评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使课堂教学十分有效。
篇9
一、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提出,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德育建设都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可见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德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那也要改革。
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认识到,德育不能离开政治,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替代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之为德育。
二、加强领导,坚持德育为首。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往往只喊在口头上,而实际工作中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
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确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篇10
一、“合作互助、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的“五尽量”原则
一是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二是能够让学生观察的事物要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三是能够让学生表述的内容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四是能够让学生动手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五是能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综合归纳得出结论。
二、“合作互助、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模式“七步骤”流程
第一步:小组预习自学。上课前,小组长带领、督促组员按照“导学讲练稿”要求“预习”。预习的过程先以自学为主(独学),遇到障碍时,再在小组组员之间开展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对学),小组对学后,把“导、学、讲、练稿”交给教师批阅。教师通过批阅,掌握学情,为课堂交流展示作好点拨、引导等工作准备。
第二步:商讨展示任务。按照老师临时分配展示任务,各组提前把本组展示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上课后,教师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小组成员再次交流预习情况,探讨如何完成本组的展示任务。
第三步:小组互动交流。3~5分钟之后,由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展示。原则上同一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展示(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展示时要求学生先讲思路,再讲方法,强调易错点、关键点、知识点。
第四步:反思讲述规律。交流展示完之后,留5~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想明白”(大概用时1~2分钟)和“讲明白”(大概用时2~8分钟)学理和规律。
第五步:修订作业错误。在反思讲述规律后当堂完成“导学讲练稿”上没完成的作业和修订做错了的作业。
第六步:相机提升训练。如果时间有多余的,就可以进行提升训练,主要是解决“导学讲练稿”最后面的“选做题”。
第七步:分层达标检测。一共有两种形式可操作: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的检测,原则上用原题进行;二是全班性的检测。又有两种检测方式,即全都利用“导学讲练稿”上的原题组成试卷进行检测,或者利用教材上的原题组成试卷进行检测。
三、“合作互助、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模式“三统一”特征
1. 本课题体现了“减负”与“提质”相统一的特征。“减负”与“提质”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难点和热点,也是一对矛盾。在教学中,我大胆实行预习课堂化,减轻学生课外预习负担,课堂学习突出紧张、有序、朴素的要求,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课后不布置或限量布置巩固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