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学科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学科知识点

篇1

摘 要:文章通过剖析高职会计电算化传统授课模式的困境,提出采用微课模式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参照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评审规则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该文笔者的粗浅阐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述程中提供全新的思路,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根本学习要求。

关键词:微课 会计电算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11-02

1 微课介绍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时代的要求,如何构建全面开放和科学合理的学习资源体系,满足全社会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已经成为社会性的课题,成为众多教学研究部门和多媒体网络机构竞相研究的对象。微课的教学模式就此在国内蓬勃发展起来。

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载体,此外,还要配合配套的图片、动画、音频等多媒体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反馈,教师要做哪些有建设性的点评等辅资源,以上与教师讲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微课。[1]

2 微课引入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必要性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被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广告等各种微信息充斥着,在乘车,短休,等候,假日,睡前等原来被认为是“海绵孔”的时间,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进行交流和电子阅读,把时间全部用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微时代”已经到来。

对学习方式而言,本时代的要求是个性化和多样化,教与学都在进行革命,时代要求学习资源情景化、短小化,案例化、便于应用。

在学习方式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教与学都急切需要一些短小的,案例化,情景化,便于应用的资源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合当年的教与学,在本时代就显现出很多弊端。微时代的学生需要微课的教学方式。

微课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动态直观,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现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学习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不强的现状,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部分学生减少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减少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微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是10 min左右,而科学证明,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能保持10 min左右,微课的教学模式是符合人性特点的科学模式。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吸收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不至于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使学生厌倦。

微课的教学模式具有短小、精悍、完整的特点,在特定的时间,将特定的问题阐述清楚,有效整合学与教的资源,知识点明确,无须学生课后进行整理,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能够有效吸收,记忆深刻。

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的困境:(1)微课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学习兴趣,具有明显差异化的学生,都具有适用性,可采用同一教学进度。(2)会计电算化理论问题一一讲解,学生很乏味,不感兴趣,采用微课方式,避免了填鸭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大量实践操作,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大量实践,学生课后实训效果难以呈现,又无从知晓,学生遇到问题又不知如何解决,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3 如何设计会计电算化微课

在教学实践中,会计电算化微课的设计必须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使用。参照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评审规则,以总账系统初始化这一节为例,制作会计电算化微课如下:

(1)选取教学环节中总账系统初始化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总账系统初始化这节课程材料完整: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包括课件、习题、动画、视频、图片、答案、总结等。[2]

(2)围绕选题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有三个,知识方面包括:①总账系统控制参数的含义及作用;②总账系统期初余额试算平衡的意义;③总账系统登录时应注意的问题;④总账系统选项设置因果关系。能力方面包括:①总账系统登录的步骤;②总账系统选项设置的方法;③录入不同类型会计科目期初余额;④进行期初余额试算。素质方面包括:①具有自我学习能力;②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学生课前准备为:①了解一个企业与财务业务处理相关的参数设置情况;②复习手工会计期初数据结转。教师课前准备为:①有关参数设置和期初余额录入的课件;②企业期初数据的案例。

(3)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确定重点难点为:①参数设置需要符合企业业务需要;②凭证审核控制到操作员;③出纳凭证必须出纳签字;④辅助核算期初余额录入。

(4)教学内容严谨充实,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专业发展,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及不良信息内容。

任务一:总账系统选项设置。

①任务资料。

②任务指导。

第一,以账套主管“张新华”身份登录总账系统;第二,进行选项设置。

任务二:期初余额录入。

①任务资料。

第一,账套号:008;第二,账套名称:哈尔滨市天宇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宇公司)启用日期:2012年01月01日;第三,会计期间设置:01月01日~12月31日;第四,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00号,法定代表人:钱森,邮政编码:150001,联系电话及传真: 882555644,本币名称:人民币(代码:RMB),企业类型:工业,行业性质:2007年新会计制度(建账时按行业性质预置会计科目)。

②任务指导。

第一,非辅助核算科目录入。直接输入末级科目的累计发生额和期初余额,如录入“银行存款-工行存款”384660.33。同理录入资料中“库存现金”、“固定资产”、“长期借款”等科目。第二,辅助核算科目录入。设置了辅助核算的科目,其累计发生额可直接输入,但期初余额录入时,应双击“期初余额”栏,进入“辅助期初余额”窗口。

在该窗口中单击“往来明细”按钮,进入“期初往来明细” 窗口。单击“增行”按钮,录入辅助核算的明细期初数据,如“应收票据”科目,根据实训资料,在“日期”选择“2010-12-28”,在“凭证号”栏选择“转-32”,在“客户”栏选择“永安”,在“业务员”栏选择“吴豪”,在“摘要”栏录入“赊销A商品300件,单价120元”,在“金额”栏录入42 120。

对于以上内容教学组织与编排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学做一体的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图片、动画、视频、HTML网页等多种媒体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5)微课视频不超过15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显示微课标题、作者、单位。 演示文稿配合视频讲授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为PPT格式。

(6)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后作业设定为:①辅助核算的期初余额是如何设置的?②为什么要指定会计科目?③总账系统参数设置中“凭证审核控制到个人”的设置与以后业务执行的关系。④如果试算不平衡是否能记账,能进行填制凭证处理?

参考文献

[1] 俞金香.利用网络微课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5(3):25-27.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电算化 教学实施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中职学校的财会类专业都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无疑是教学中的“重头戏”。课程教学的好坏,将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笔者结合教学过程的一些体会,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几点建议。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除中职外,高职、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均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应简单地照搬高职、本科院校,而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学生条件等进行合理的定位,也就是要培养出能够运用会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操作型初级电算化会计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在会计核算中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选择适合的教材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展开都基于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知识水平,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材非常重要。

在教材的选择上,力求突出“实训为主,理论精简”的特点,在注重“实用、够用”原则的基础上把企业的案例融入教材,基本概念的讲述和软件的实操,都以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为核心,教材内容贴近会计电算化工作实际。同时,教材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内容展现图文并茂,还应列出充足的实训资料供学生在各阶段进行全面的技能操作训练。

三、完善实验室教学设备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需要有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应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第一,实验室配置的计算机要求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兼容性好、有一定的前瞻性,所有的计算机组建成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做到教师和学生人手一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单独实训操作的机会。

第二,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堂中引入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知识点讲授、案例分析等,使教学更生动、直观、形象。教师还可利用教学软件的教学示范、电子举手、辅导答疑等功能进行学习讨论、经验介绍以及对学生的辅导等交流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第三,安装的会计软件应选择那些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有代表性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

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学好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前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因此,会计电算化应在学生学习了会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等之后开设。

根据培养会计电算化操作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程内容。 以某一会计软件为例,先分别介绍系统管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子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对课程有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以某企业一个月的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综合模拟实训,这部分内容更加丰富、更有针对性,而且案例本身没有注明操作步骤,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完成。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全套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应围绕实训的需要进行,注重实训教学环节,所以在课时安排上,理论教学的时间不必过多,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实训操作的时间。笔者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课时安排比例大概在 13左右比较合适。

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作出生动形象、交互性强、适合教与学的多媒体课件供教学使用。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领会和掌握课程内容。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表达的能力。

以企业仿真模拟经济业务为载体,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启发教学、角色扮演、逆向思维教学等多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企业典型经济业务的电算化处理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诱导学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教学案例的选择不是随意的,应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选取。例如在进行综合实训操作选择案例时,遵循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原则,具体以一个典型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操案例,把系统初始化设置、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会计报表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案例,使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操作技能和相关规则、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会计实践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2.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和掌握知识。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更要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例如,在进行总账日常业务处理时,学生以制单人身份填制好记账凭证后,如果直接对凭证进行审核,系统会提示出错,必须更换另一名操作员重新登录后才能审核。为什么制单人不能直接审核凭证?审核人和制单人为什么不能是同一人?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原来审核与记账属于不相容的职务,应当相互分离,如果审核人员就是记账人员,那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是不是换了操作员就可以对凭证进行审核?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得出答案,该操作员还必须拥有审核权限,假如没有相应授权,也是不能审核凭证的。

3.角色扮演法

会计软件的操作采用岗位模拟实训方式,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会计角色在软件中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熟悉岗位的工作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业务经办人员、会计、出纳、会计主管等角色,并定期进行角色轮换。通过业务往来模拟,使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在工作中的职责和要求,提高业务能力。角色扮演能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改进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形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过程评价注重对于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将平时表现(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课堂考勤)、上机实训(实训报告、小测验)等都作为考核结果的一部分。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以实践考核为主,评价学生会计电算化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比例为平时表现占20%,上机实训占40%,期末考试占40%。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是一门操作性与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专业人才。现代企业会计管理要求会计人员掌握ERP会计信息系统,掌握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方式、管理方式。所以,基于ERP系统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必要的,可以进一步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培养实践型综合人才,实现中职学校教育宗旨。

一、ERP下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会计电算化系统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的全过程自动化,ERP系统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主流。ERP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等内容,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于一体。在ERP系统下,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的简单操作,更要与其他模块相互结合,融入其他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方能发挥财务资源管理的作用,体现出ERP系统的优越性。中职学校开始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技能,以便未来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已经落伍,亟待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唯有这样才能适应ERP系统要求,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因此,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极为重要,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吸收成功经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

二、ERP下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明确教学目标

在ERP系统广泛应用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懂得ERP系统操作、会计电算化等技能的实践型人才。为此,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要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明确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强调会计电算化操作训练。对于教学来说,只要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更科学的指导教学实践,顺利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目标主要包括技能、知识、素质三个方面。其中,技能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的技能,能独立自主完成会计核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操作;知识目标是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知识,包括概念、意义、基本操作、基本流程等内容。如,ERP系统操作程序;素质目标是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沟通、协调、创新、发展、合作等能力。

(二)围绕目标设置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规范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围绕目标、结合社会需求,重新统筹安排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时,将ERP系统融入其中,设立会计电算化实训类、计算机类、会计类等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的内容各有侧重点,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训课程体系。会计电算化实训类课程内容以沙盘模拟、项目模拟、ERP系统实训等为主,用于训练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类课程以训练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应用能力;会计类课程主要包括财务、成本、管理会计等课程内容,培育学生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以上课程设计构建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训的课程体系,规范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内容,使实训课程模块化。

(三)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ERP系统下,为增强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效果,应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踊跃参与实训课程,形成良好的ERP系统操作能力和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具体教学时,结合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等创新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构建不同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如,采用沙盘模拟、项目实训、模拟实训、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逆向思维等教学方法,构建不同形式的实训课堂。通过多样的实训活动为学生搭建对各种各样的实训平台,增加实训课程的新鲜感,降低实训内容的枯燥感,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训,更好的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如,以用友T3软件为例,基于计算机平台搭建课程实训平台,学生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模拟训练,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除了改革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外,还要创新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效果,以便不断的优化调整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考核多为终结性考核,手段主要为考试,难免有失偏颇。对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既注重结果考核也强调过程考核,从片面的终结性考核向多种形式考核转变,实现对实训课程教学的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实训能力提升。

(四)适当增加实训课比例,加大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很强,应根据人才培养需求适当增加实训课比例,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切实掌握ERP系统和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大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力度,完善实训基础设施和设备,满足实训教学的基本需求。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基地有固定场地、计算机、沙盘等基础设施。采用沙盘模拟、单模实训、项目模拟等实训方式,多渠道的阶梯性开展实训课程。如,模拟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ERP系统模拟训练的平台,确保学生在校内锻炼会计电算化能力。校外实训上要加校企合作力度,借助企业力量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流程,并真正的参与工作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通过建设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训基地,构架内外一体化实训体系,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的技能得以在校外磨砺,切实增强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效果、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首选,学校赢引进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其次,教师自身要有自主学习能力,自觉接触先进的会计技术和软件,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建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能力,进而增强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ERP下会计电算化核算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活动可以优化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效果,培养素质与能力兼备的实践型人才。因此,应围绕教学实际情况开展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切实优化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庭锋.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31(12):112-113.

[2]刘珍刚.会计电算化基于ERP环境下的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7):202-204.

[3]赵丽华,王笑艳,李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7,36(12):177-178.

[4]周爱静.ERP视角下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无纸化教学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7,23(20):336-338.

[5]刘颖,张丽梅.基于ERP环境下的应用型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经济》,2011,(13):111-112.

篇4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47-02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教学做”一体化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是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这种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辅相成,利于缩小学生与就业岗位间的差距,也是多数操作类课程探索的教学模式之一。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现状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理论+实践”的课程,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大都是注重于形式上的“教学做”一体化,一些学校将课程上课地点设在实训室,但是并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近些年,许多高职院校(包括我院)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尝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的技能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调查问卷

我院高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已有四届毕业生,利用毕业生返校时机,向他们发放纸质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调查问卷,向往届毕业生通过QQ、邮箱发放电子《会计电算化》课程调查问卷。经统计,共发放调查问卷720份,收回690份,有效的684份。有效问卷发放情况统计如下:制造业企业189家,商品流通企业147家,会计师事务所24家,行政事业单位48家,粮食企业18家,其他258家。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多数属于其他,像银行、酒店、装饰公司、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物流公司、药房等,其次是制造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从企业规模上来看,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经统计,工作单位完全实行电算化的有222家,占32.46%;部分实行电算化的有276家,占40.35%;打算将来实行电算化的有144家,占21.05%;不打算实行电算化的有42家,占6.14%。就调查的工作单位而言,目前单位实行电算化的比例已占到72.81%。由此可见,在校期间很有必要注重并加强高职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的培养。在498家实行电算化的单位中,使用用友软件的318家,占63.86%;使用金蝶软件的114家,占22.89%;使用浪潮软件的27家,占5.42%;使用管家婆软件的27家,占5.42%;使用其他软件的12家,占2.41%。由此可见,在调查的单位中使用用友软件的最多,其次是金蝶软件。因此,选择用友软件学习电算化软件操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院自2005年购入用友ERP-U850软件以来,一直以用友软件作为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软件,后来升级到用友ERP-U872。虽在实训室授课,学生一边学,一边做,但多数学生是照葫芦画瓢,整体掌握能力不强,综合运用能力欠缺。课程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从教学模块重组、一体化教案编写、一体化教学设计、课证融合四个方面入手,完成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付诸于实践。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教学模块重组。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分工走向了精细化。为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工作也应根据细化的工作岗位,结合高职院校的技能培养要求划分教学模块。“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岗位对接和教学模块有效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中小企业调研,结合调查问卷,设定的会计电算化类岗位为: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在教学模块中,结合岗位职责设计操作内容,适当讲授细化岗位与非细化岗位的区别和联系。重组后的教学模块为:应用模块、提高模块、拓展模块。①应用模块。以企业的电算化岗位任务为驱动,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用友ERP-U872软件为平台,采用案例实验教学,设计了17个仿真实验,内容涵盖“建立账套”、“账套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编制报表”共5个情境,学生分别扮演“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完成一个虚拟公司的一个月的账和报表,实现课堂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②提高模块。借助用友公司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操作的掌握程度和灵活应变能力。教师先在服务器上完成报名和自动组卷,学生再登录服务器,下载试卷。当学生完成答卷后,通过考务管理系统导出考试成绩。③拓展模块。自2013年7月1日起,全国施行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所有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规定所选科目必须一次性全部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成为必考科目之一,使用软件指定为用友T3软件。因此,在拓展模块中,重点学习用友T3的操作。为了配合学院建设技能学院的目标,我们利用多种途径,建成了客观题和操作题的题库,为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考试增加保障。

2.一体化教案编写。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结合电算化类岗位的职业标准要求,选取课程内容。编写教案时,以1或2个学时为一次,内容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框架、时间分配和授课简要内容。以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为依据,遵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任务的操作内容。课程组教师定期组织活动,商讨、评价一体化教案的编写格式和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案,听取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更新一体化教案,更好地满足实际上课的需要。

3.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学做一体化下,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做边学,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答疑者,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达到主观自主地“学”和熟练有针对性地“做”。教师在应用模块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岗位设置规划和效果演示讨论,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增加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互动与交流,注重引导与指导。

4.课证融合。从2013年7月1日起,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初级会计电算化是必考科目之一,所以会计电算化成为学生今后考取会计从业证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因此将本课程与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相结合,实现“课证融合”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我院双证书制度提供有利的保障,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大教学做一体化中做的比重和方向针对性。以2011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和会计专业学生在2013年第二季度报考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情况,横向比较不同专业的通过率;以2012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2013年第三季度报考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情况,与2011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报考情况进行纵向比较,进而比较相同专业的通过率。收集几届学生的信息后,认真分析数据,查找原因和联系,得出有用的结论,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知识传递方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兴趣的转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促进会计电算化课程质的飞跃,从而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曾海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2]赵东明,孙立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案书写[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58.

[3]肖海清,孙翠莲.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17.

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微课;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会计电算化》是指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到会计工作中,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岗位结合中小企业电算化会计岗位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设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岗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是在学生学完《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后开设置的一门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会计软件应用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教学环节中掌握实际工作的能力。通过对多届学生会计电算化与综合实训课的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会计实践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电算化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把握课程进度难

《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是高等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结束学习的一门实际操作课程。对于《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高级会计实务》、《计算机基础》、《税法》等这些基础课程对《电算化综合实训》实验所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学生学习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的进程。“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从多年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如一个会计专业的班级,有50个学生,刚开始做会计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案例并编好报表的学生还不到二分之一。余下的一半多的学生,会学的非常苦恼。当老师对实训过程中讲解操作的具体方法、普遍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或疑难问题时,因为她们的专业基础或者计算机基础的原因而导致无法跟上本班级的进度。她们只能看着会做的同学不停的敲打着键盘,点击鼠标,逐步在完成着实验任务。同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进而放弃后面的实验任务。

2.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难以掌握

《电算化综合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基于一个会计主体,两个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业务。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处在一个虚拟的企业中,学生边做边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立足于“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实训任务,每次课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前教学目标提出实训任务,由于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电算化考核的内容不涉及采购、销售和库存等管理模块的使用,市面上绝大部分面向高职学生的电算化教材中不包括购销存模块的内容,随着电算化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难以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需要,我们教研室自编教材的除了总账模块、薪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之外还增加了应收模块、应付模块,购销存模块。而应收模块、应付模块、采购、销售和库存管理模块的知识点连贯性较强,操作步骤复杂,指导老师在指导实训过程中采用讲解方式,指导老师完成任务的方法、操作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边学边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就造成不少学生在老师讲解或演示某个任务的操作过程没有认真听或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步骤有误的情况下将无法继续完成后面的任务。

二、微课在《电算化综合实训》教学中效果探析

微课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实现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能推动教研教改。

1.微课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资源

《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堂教学注重实际技能操作训练,主要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进行,这是因为实训室拥有电脑、网络等移动终端设备,为微课的传递和展示提供基础支持。当前,对高职院校来说,最大的师生交流网络平台是世界大学城,通过这个平台能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教师要分享微课,只需要将制作好的微课资源上传到自己的大学城空间,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微课内容,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操作,有助于学生查补漏缺、弥补差异,这能体现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和分层式教学法。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评论学习效果,在交流互动中解答问题,从而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微课教学效果。微课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学生只要她能拥有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很好的完成实训任务。

2.微课有利于降低《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内容的教学重复率

与其他会计课程教学不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需要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操作流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任何小小的失误都需要教师重复讲解,这会消耗教师的精力,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微课能将每个知识点的操作步骤录制下来,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微课可实现易到难分层式教学

学生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知识点分成易、中、难层次,这样学生结合自己情况先选择简单的知识点,再深入学习难的知识点这样循序渐进学习方法。教师按照优良中差层次进行评价考核,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上获得成就感,总而增强咨询。例如A采购业务可先按普通采购货票同到未付款业务,B普通采购货票同到付款业务,C普通采购有预付款业务,D普通采购货票同到开据票据抵款付货款款业务A、B、C、D四个不同难易程度的微课。A采购业务可先按普通采购货票同到未付款业务属于易,此操作程序没有付款业务所以操作程序相对简单。即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写采购订单并审核―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订单生成到货单并审核―库管员在库存管理中根据到货单生成采购入库单并审核―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采购入库单生成采购发票―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采购发票及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会计在应付款系统审核采购发票并制单―会计在存货核算中进行正常单据记账并生成凭证。B微课普通采购货票同到付款业务难度在是在A微课的基础上会计在应付模块中填写“付款单”单据审核之后审核,生成凭。C微课普通采购有预付款业务,也属于难,是在B微课的操作环节,处理完“付款单”单据之后,还需填写“预付冲应付”单据,保存,审核,生成凭,同时要进行核销处理(不生成凭)。D普通采购货票同到开据票据抵款付货款款业务A微课基础上还需在应付模块中进行票据管理,填写“票据结算”单据,保存,生成凭。此四个不同难易程度的微课,就如同四个老师,同时指导四个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练习,有效地解决分层教学。从而解决因该门课程因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难以掌握的难题。

篇6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2CCC2002的基本特点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篇7

关键词:专业办学;研究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科学描述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迅速提高,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就质量工程问题先后了多个文件。根据文件的基本精神,高教司在2001年安排各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相关专业的发展战略和规范。

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讨论相关问题。

一、研究学科与专业

专业办学依赖于支撑学科及其专业本身的状况。所以,要办好专业,首先必须深入研究面对的学科与专业。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科学、工程、应用

简单地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对信息描述和变换算法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它们的理论、分析、效率、实现和应用。从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建开始,到各个层次虚拟机的构建,最终给用户提供一个界面友好的系统,涉及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呈现出抽象、理论、设计三大学科形态。

如果说科学在于研究现象、发现规律,工程在于低成本有效地构建高效的系统,则技术在于实现方便的服务。落实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计算机科学研究“什么能够有效地自动计算”;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研究和实现“如何低成本、高效地实现自动计算”;而计算机技术则在于研究“如何方便有效地利用计算系统进行计算”。所以,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且如何被有效地自动计算。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除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实用性,因此,它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作为基础,人们需要讨论问题的计算机求解的“能行性”,它将“问题分析、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作为问题求解的典型过程。由于系统对对象状态刻画的离散特征,决定了其变换的离散特征,使得离散结构成为其重要基础。

2、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分支学科

相比之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该学科发展非常迅速,从原来的以计算机科学为主,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基础技术学科,在科技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它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同样是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学科的发展,计算机工作者的计算情结先后发生了多次迁移,从用原始的0、1代码刻画简单的计算开始,先后经过汇编计算、基于高级语言的科学计算,到关于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基本系统的计算,再发展到目前的普适计算等广义计算,其追求已经实现从“实例计算”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的跨越。所以,计算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ACM/IEEE-CS的专家们在CC2001(Computing Curricula 2001)中指出,“计算的概念在过去lO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具有深刻的影响。“计算”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将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和软件工程(SE)融合成关于计算教育的一个统一文件的做法在十年前也许是合理的,但我们确信21世纪的计算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而且学科的发展,还会逐渐地增加新的分支学科。例如,到了2005年,就又新增加了信息技术(IT)。我们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与计算学科等同,并称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为他们的分支学科。

3、国家的需求促使专业迅速发展

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建立于1956年,当年只有两所大学有此专业,1958年增加到14所,1983年有63所,1993年有137所,2002年达到484所,2003年有505所,2004年有652所,2005年有771所。不仅专业点数远远超过其他专业,而且在校生数、招生数也远远超过其他专业。例如,2003年,在校生多达25.84万人,当年招生量是6.36万人,毕业生是4.14万人;就工科专业而言,当年专业点数排第二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在校生为10.1319万人,招生量是2.7873万人。到了200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软件等计算机类专业)的在校生数达到了44万之众,大约占工科在校生的1/10。巨大规模专业的形成,适应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给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4、国家建设需要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需要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此为科学型人才:大部分IT企业开发满足国家信息化需求的产品,需要工程型人才。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三类人才呈金字塔的结构:科学型的在上部,工程型在中部,应用型在下部。

5、规格分类

注意到我国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上是1996年由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合并成的专业,以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为基础。这种设置已经难以容纳目前的办学规模,也难以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吻合。

学科内涵的宽泛化、分支学科相对独立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专业规模巨大化、计算教育大众化、促进我们去追求教育定位准确化和资源效益最大化。所以我们感到简单地诠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个名称与实际已不相适应,需要更多的、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教育。规格分类就是以计算机科学培养科学型人才,以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培养工程型人才,以信息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他们将致力于不同的问题,强调问题的不同方面,需要不同的培养。

同时我们注意到,人作为最宝贵资源,必须找准其适应点,展开扬长教育,促使其擅长得到发挥,而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也将需要不同的基础。因此必须关注教育的基础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虽然“地基越厚,楼盖得越高”,但是“基础的厚薄是相对的、内容是因人而异的”,规格分类就在于引导准确定位,给学生不同的基础,有效开发其潜质。

二、构建本科专业教育内容体系

高等教育包括知识、能力、素质。要想实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学科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也就是说,要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对知识的“研究”将思想、方法融进去,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他

们锻炼和获得顶峰体验的机会,实现对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科专业的教育内容体系可以看成二维的结构,这个体系以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中间为学科方法学,上层是本科培养中技能要求的主题――相关技术。在有关细节描述上,CC2005(Computing Curricula 2005)给出了一套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形式和方法。

CC2005是在“计算作为一个学科”、CC1991(Computing Curricula 1991)、CC2001的基础上发展来的。CC1991提出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构成知识体系,替代传统的课程作为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CC2001继承了这种科学描述,同时给出了课程设计思想和课程设计示例,并关注了计算学科的发展。此后的CC2005给出了各个分支学科的问题空间、知识取向、能力要求,定性、定量地描述了相应分支学科的毕业生的相关教育定位和要求。

1、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给出专业教育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认为计算学科是由多个分支学科组成,每个分支学科包含多个知识领域,每个知识领域包括若干个知识单元,它们可以是必修的,也可以是选修的,而知识单元又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

学科知识体系并不总是和本科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是相同的。可以认为,狭义的学科知识体系仅指学科本身的知识,并不包含更基础性的。例如,在软件工程分支学科,SWEBOK给出了学科本身的10个知识领域: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而SEEK给出的是本科教育知识体系,它也是10个知识领域,共494必修学时:计算基础(CMP)、数学和工程基础(FND)、专业实践(PRF)、软件建模与分析(MAA)、软件设计(DES)、软件验证与确认(VAV)、软件演化(EVL)、软件过程(PRO)、软件质量(QUA)和软件管理(MGT)。其中后7个知识领域是SWEBOK的知识领域整合后得到的,前3个是添加的,用于反映计算学科本科教育基础内容,共296必修学时,占59.9%。

2、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以二维的形式给出分支学科覆盖范围的定性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人们头脑中习惯的专业印象。其横坐标从最左边的“理论、原理、创新”到最右边的“应用、部署、配置”,从倾向理论逐渐延伸到倾向应用:纵坐标则由下而上分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系统平台结构、软件开发、应用技术、系统组织行为。不同的分支学科占据其中不同的部分。

3、知识取向

知识取向则给出了各个分支学科程序设计基础、软件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理论等56个方面知识要求的不同最小和最大权重,用0~5表示。当某种知识的最小权重和最大权重都是5时,表示该分支学科对这种知识要求极高;如果都是0,则表示根本不要求。也存在最小为0,最多为5的知识。例如,科学计算(数值方法)对计算机科学来说就是这样。表明科学计算对计算机科学来说可以是不要求的,也可以是要求最高的。实际上,大约在20年前,科学计算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领域,而发展到现在,许多数值计算系统已比较成熟,计算机科学的人直接研究科学计算的就很少了。

4、能力要求

为了反映高等教育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要求,CC2005给出了计算学科中不同分支学科对算法、应用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硬件与设备等11个方面59种能力的要求。权重仍然用0~5表示。与知识取向相比,这里只给出了一个值。例如,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来说,它们对小规模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权值依次为5、5、5、3、3,对大规模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权值依次为4、3、5、2、2,而对选择数据库产品能力的要求权值依次为3、1、3、5、5。

5、课程体系

每一个专业的教育,都有自己的定位。我们要求这些定位是明确的,有特色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评测的。在这个基础上去构建课程和课程体系,以实现要求的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

各个分支学科的所有核心知识单元是该分支学科教育的基本内容,其问题空间、知识取向、能力要求给出了另一角度的要求。这些内容,尤其是知识体系给出的内容,需要最终以课程的形式落实到教学中。通常以知识点作为组成课程的基本单元,必修课程实现对必修知识单元的完全覆盖,一个必修知识单元的知识点可以含在不同的课程中,一门课程可以含来自不同知识单元(领域)的知识点,所有必修课程中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的学时总数等于知识体系中该知识单元的学时数。作为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的一个方面,各个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思路建立不同的课程体系,规范(教程)中给出的课程体系通常只是示例性的。

三、课程为专业目标服务

在总体目标下,特别强调课程为实现专业目标服务。作为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教师需要掌握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同时要努力使学生理解这些,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给予良好的配合。因此,发展战略、专业规范等都应该最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所以,通过广泛的宣讲活动等,使广大的教师了解专业发展、专业规划、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鼓励教师掌握课程体系,有意识地瞄准专业教育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对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其课程基本目标应该是“掌握‘编译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系统级上再认识程序和算法,提升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水平,增强系统能力,体验实现自动计算的乐趣”。课程努力使学生掌握程序变换基本概念、问题描述和处理方法。包括本学科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求精、递归求解,目标驱动,问题分析、问题的抽象与形式化描述,算法设计与实现,系统构建、模块化等最经典、最常用的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方法。使学生修养“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这一典型的问题求解过程,推进从“实例计算”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的跨越。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培养系统能力;增强理论结合实际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顶峰体验”。

所以,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设计要关注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课程的基本内容,要选择最佳知识载体。此时要确定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其次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向学生传授什么?引导学生干什么?确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的体现。第三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利用选定的知识载体,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融教育于课程教学。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计算思维;课程改革;自由文理;团队教学

0 引言

针对国内外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特别就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形成几点认识。计算机专业教育应该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中做出表率,将系统化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中。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先导必修课程,是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五导”:导知识、导方法、导思维、导意识和导职业。我们认为“导思维”是首要的,也是最为核心的,同时也是最难做到的,“导思维”在引导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潜移默化地达到其他4项引导作用。

如何建立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实施途径、评测规范与方法一直是当前计算机教育者从事计算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结合教学团队多年的经验积累,依据计算思维的本质和特征及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构建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在计算思维驱动下对计算机导论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

1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笼统地讲,是指受过良好训练的计算机科学工作者面对问题所习惯采用的思维方法,体现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成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辉煌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若干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典型手段与途径。其具体内涵在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资料中均有丰富论述。而有关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构建问题,在1989年ACM攻关组所提交的“计算作为一门学科”(Computing as a discipline)报告中认为,该课程要培养学生面向学科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领会学科的力量,以及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价值所在。报告希望该课程能用类似于数学那样严密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计算学科各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中。

2008年6月在网上公布的ACM对CC2001(CS2001)进行的中期审查报告(CS2001 Imerim Review)(草案)中,开始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周以真(Jeannette M.wing)倡导的“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课程绑定在一起,并明确要求该课程讲授计算思维的本质。

综上所述,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不是解决对计算机功能的工具性认识问题,而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和思维引导,应该以面向计算学科的思维能力,也即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学生如果有了良好的计算思维品质,不管环境、知识需求如何变化,都可以灵活应变,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以及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2 计算思维驱动下的课程改革

2.1 学目标,灵活教学内容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它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一大特征是数学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其形式化基础建筑于数学之上。计算机科学又从本质上源自工程思维,基本计算设备的限制迫使计算机学家必须计算性地思考,不能只是数学性地思考。所以计算思维的研究存在多维性,它紧密地同数学、科学和工程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计算思维建立在计算过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由人和机器去执行,在求解问题时必须从人的认知、心理、思维活动和学科发展角度去入手,故存在研究角度的多态性。

因此,计算思维多维、多态的复杂特征决定了计算机导论课程当前培养方案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当今计算机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太快,新的知识大约每两年就会增长一倍,教材根本无法实现实时地对新知识、新技术进行跟进。因此,我们主张教材为辅,“导思维”为主的原则,在统一的数学目标指导下灵活课程的讲授内容,留给教师和学生最大的思考空间。没有了教材的“束缚”,教师有了更多的掌控空间,学生也不会因教科书而将概念固定化,更不会出现临考抱“教材”的现象。

我们确定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建立计算机专业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洞察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参与创新课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的划分和安排上,由于课时有限,我们主张理论教学内容在划分上尽可能地简单分明,前后知识可以很好地呼应起来,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点的系统化,不会因为章节庞杂、知识点太多而导致学生难于消化。为此将课程的讲授内容简单划分成3大部分:

(1)介绍计算学科各领域的发展史及前沿,揭示各主要领域的基本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当前社会和职业问题等。

(2)介绍计算机学科中的经典科学问题,初步认识和理解抽象、理论和设计3种学科形态。

(3)讲解计算机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软件、硬件、信息表示等),探讨研究学科中的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在讲授过程中,我们借助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结合授课内容和计算思维的培养目标,随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丰富自己的讲授内容。例如,讲解计算机学科各领域的发展史时,通过引荐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让学生对整个信息产业有个整体了解,明鉴信息技术之兴衰和发展;而王伟老师的《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则系统展示了计算机学科各领域中令人激动的前沿技术,揭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很好地体现了计算思维及其重要性。

2.2 主张自由文理教育,突显学生主体

作为国家建设未来的栋梁,需要的不是仅有技能的人才,重要的是有思想、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身体。技能是容易学的,但一个人的素养和教养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培养的。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比如阅读、写作、计算思维,而不是一时的某项职业技能。如果学生进入大学仅是为了将来的饭碗,那必然会羁绊他的头脑,抑制他的求知欲。所以大学的专业学习需从“学什么”(内容)转到“如何学”(过程),将“导思维”放置课程建设的首位。

我们主张自由文理(Liberal Arts)的教学理念,力争引导一种自由的环境,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成为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即在没有外界利益驱使下仍然在学习的人。对于自由的学生,他们的时间,他们的大脑和心灵在学习的时刻才真正受他们自己所支配,这样的学习过程才可能专注且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在课堂上采用提问式教学,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严格地遵循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规律,定期给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以师生间讨论、辩论的形式,自律地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及分析问题的原则;利用平时的小论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建立抽象立体的概念;通过对科学大师的解读沉淀一种学者的尊严和对真理的敬重和向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2.3 遵从螺旋式组织方式,提升学生思维

若将教学比作爬山,通常的教学习惯是一口气从山下直线攻顶,而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所提出的螺旋式课程(Spiral curriculum)则是绕着山转,在相同的角度看到的风景虽然都一样,但每次绕回来时的高度不同,能看到的广度和深度都不一样。等到达山顶时学生不仅对山有具体认知,也能掌握四周环境全面性的关联知识。计算机导论课程几乎涵盖了计算机领域所有的理论、技术和研究课题,内容太过广泛,若前后不能很好地呼应起来,学生往往会因孤立地学习太多的知识点而导致前面学的内容到后面就忘记了,理解起来也相对困难。对于计算机科学这样一个有机的、庞大的学科体系,教师应该引发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的理解,精熟其基本原则、原理,以此产生类化的能力,而不是零碎概念、知识点的描述。

我们在课程实施中,遵循螺旋式课程的组织方式。首先结合教学团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讨论对课程知识进行合理的结构化;然后从学生认知发展角度出发,沿认知发展的动作表象、形象表象、符号表象3个阶段来组织课程内容。讲授内容如2.1节所述,知识点在组织安排上前后呼应,螺旋式地扩展和加深,直至复杂、抽象的现代知识领域;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紧密相连的学习节目来配合教学过程。比如教学中我们注重学习情境的安排,在讲授算法时,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其产生背景,摸索过程,走过什么道路,不同阶段产生什么改变,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它还可以做什么改进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学生更多自行探索的机会,最终实现将“知识个人化”。为使学生站在同一角度看到更大的广度和深度,我们主张采用团队教学制。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学科交叉和渗透十分突出,而计算机学科教师掌握和积累知识的广度是有限的,往往限于个别研究方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会组织邀请相应有所“专”的教师来讲授,这样可以发挥团队互补优势,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收到良好的人本教育的效果。

2.4 采用分级评价手段,有效监管教学过程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和思维不是彼此独立的,是紧密而互补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为了内化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我们必须有效监管整个教学过程,对每个个体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做出正确评价,这样才可以实施因材施教,兼顾那些因各种原因而落后的学生。

我们采用螺旋式教学法,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在讲授新内容之前,我们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相应的材料加以了解,课堂上通过实施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同时依据学生参与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对未准备的学生要给予相应惩罚,并在下次课中加重对其进行考察。相应地,在平时作业中我们不会布置常识性的题目,而是根据授课内容布置一些能够引发思考、对计算机学科整体认知有帮助的题目,这样就避免了作业抄袭的现象,增加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教师也可及时捕获学生思维能力的变化,调整和改进后续的讲解内容。

我们所采用的团队教学制为实施团队合作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整个课程结束后,教学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会给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合作性的题目,学生根据自身对学科分支的理解和把握情况来挑选导师,在导师的牵头引领下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型学习。学生最终需按照要求提交论文或报告,并在小组内通过上台演讲的方式进行答辩,最终以个人和小组的共同表现综合给出评定。

期末考试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整个评价的最后一部分。为了与课程“导思维”的目的一致,我们与平时授课和作业结合起来,在大量减少客观性的、死记硬背式题目后,增加大量探讨性的、主观性题目,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样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考场作弊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检验学生对计算机学科整体认识的程度。

篇9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高校;计算机专业

当前,研究型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下,对于教师的要求应是:第一,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和谐的学习环境。第二,应当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以及作业等,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以及稳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本人主要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现代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探索。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要求分析

1.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往的教学环境相较于现在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的讲授和课本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只要有相关需求,就能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资源。相应的,教师在资源获渠道中的比重也就进一步降低。但是,这种状况不是教师敷衍教学、消极对待学生求知的理由。相反,教师更应该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相处时应该保持融洽,创造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教师毕竟是先“闻道”者,专业功底比学生更扎实,要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不同模式的教学。学生应该尊重师长,耐心学习专业知识。2.为学生匹配不同难度的任务或作业。如果单单只是进行理论教学,一方面,难以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时,进行实操课程的设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不同类型的上机操作作业内容设置,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总的来说,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为国家培养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计算机人才。

二、促使研究型教学模式融入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的措施

1.科研工作和基础知识结合,提升学生科学研究意识。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教室仍是进行大学教育的主流阵地,教师仍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流渠道,课堂仍是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根据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丰富,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本领,还要具有创新性思维,为国家在该领域的建设提供助力。为了培养出这样的学生,高校需要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出发,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机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同时,只有高校的科研素质过硬,才能让学生站在专业研究的前沿。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授课老师,学生研究工作的领头人,教师在进行日常工作之余,也要真正的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把基础知识和科研工作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2.分清知识重点以及次重点,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任何一门学科,所涵盖的知识点都是十分庞杂的,作为一个本科生,很难掌握全部的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有所侧重,注重学科知识的层次性和重点性。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能接受有用的知识,教师应该密切关注该学科研究的前沿进展,在教学中将与时代研究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输出给学生。同时,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根据学科研究进展,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修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3.学校在计算机的核心竞赛上加大投入,形成规模。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十分注重实际操作和运用的学科,学科竞赛是一项能够检验学生操作水平的活动。但是,部门高校由于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国内和国际一些计算机竞赛的筹备工作上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参加竞赛,或很难在竞赛中取得显著的成绩。所以,高校应该转变思想态度,重视对于学科竞赛的投入,引进专门的人才,建设质量有保障的参赛队伍,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从功利角度出发,核心的学科竞赛自然会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在这样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自然能获得行业领先企业的瞩目,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果不改变高校在竞赛环节的弱势,会使学生在比赛中很难取得好成绩,长此以往,参加比赛的学生越来越少,学校就更加不重视,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所以,高校必须认识到加大对于竞赛的投入是很有必要的,应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并为他们创造条件以获得好成绩,这对于高校的发展也能产生有利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中,促使研究型教学模式融入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的措施包括科研工作和基础知识结合,提升学生科学研究意识、在进行知识输入时分清层次和重点、加大学校在学科核心竞赛上的投入规模。

参考文献:

[1]马孝杰,邓慈云.现代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6,(16):105+107.

[2]齐颖.树形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06):61-62+90.

[3]严伟中.以项目开发驱动教学的高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03.

篇10

摘 要:本文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存在的专业课学习兴趣低、自主学习能力弱以及工程能力不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结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体会,探索如何引入工程案例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升其工程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工程案例教学;工程能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113014),地方高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9006);重庆理工大学校级项目(2009006),结合工程认证,创建新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徐世军,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嵌入式技术;范伟,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物联网;黄贤英,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1 背景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的发展是高新技术的主要标志,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是计算机专业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4年的《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仍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中,实践课程少,动手能力不强,导致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下降;有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如: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缺乏学习的热情,部分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甚至厌学。

工科毕业生缺乏工程背景、动手能力弱,被认为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首要“弊病”。在担任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之前,本人一直在企业从事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工作,这也使我有机会从社会需求和大学教学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索一些问题。从社会需求角度去观察大学毕业生,你会发现他们大多存在自主学习能力差、专业知识面窄(甚至除专业书本外一无所知)、动手能力差、思维僵化、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严重欠缺等不足。而高校教学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灌输为核心,力求学生能全面领会和掌握主要知识点。即使谈到教学改革,很多学校的主要办法还是把教学计划排得更满,让学生学得更多、更细。从本质上讲,这仍然是应试教育思维模式的一种延续[4]。

就计算机专业教材而言,多数是原理性、条款式、菜单型论述结构,内容大都比较抽象和枯燥。若课程教学仍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灌输为主、轻学生自主动手参与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更不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引导其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采用更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形式,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也已经成为计算机各门专业课程都必须进行反复思考和不断改进的重要课题。

2 改进思路

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去区分和思考“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差异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有很大差别的。科学研究

往往是专注于某个专业并从某个专业领域入手,遵循系统、严密的理论推演,往往是由个人完成的;而工程技术需要的是综合性知识和能力(有的工程甚至是凭一种感悟),一个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大多不是一门专业学科知识所能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工程的许多条件常常是动态变化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更象是一场开卷考试――思路和方法更重要。工程更注重是团队行为(管理和协调),成员的协作精神常常决定了工程的成败。科学要求严谨和一丝不苟,而工程则注重对全局把握(可能会牺牲局部)和利害的权衡取舍[1]。因此,所谓“工程能力”实际上就是对上述“工程技术”素质要求的综合。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工程能力的培养仅靠传授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加强调对学生思路和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简言之:学生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是通过各种具体工程案例教学使学生尽早学会用综合的、全局的、动态的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3]。

3 具体方法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专业性、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学生普遍反映抽象难懂,不易掌握。因为汇编语言和机器的体系结构结合紧密,使用者必须对计算机组成、硬件控制和指令解释过程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对汇编语言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形式的改进和尝试。

1) 让学生尽早领会汇编语言的特点及应用领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第一堂课,向学生播放一组经过精心准备,且学生感兴趣的介绍嵌入式产品功能及应用的视频短片,尽可能向学生展示部分实物的内部结构,并重点说明其控制方法和运行机理。比如:汽车电子部件(AT组件、电喷、电动门窗、防盗报警、辅助转向等),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电表、温度调节仪、自动售货机)以及一些智能小家电产品(智能小风扇)等等;还可以找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介绍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理。要让学生明白,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和场合,汇编语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第一堂课上,就明确地提出学习本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特别是学习后可以解决哪些实际工程问题。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汇编语言特点:它是一种最接近计算机核心的语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是一种能够利用计算机的硬件特性直接控制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小程序的速度通常要比高级语言快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学习汇编语言的好处――有利于理解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学会如何有效地设计数据结构,能让计算机存储空间更少、处理速度更快,能更有效地提高调试能力。要从思想上改变学生“重软轻硬”的倾向,明确告诉他们,如果想真正地控制自己的程序,只知道源代码级的调试是远远不够的。

2) 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具体工程应用之后,让学生针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特别是工程应用问题)”,各自提出自己认为课程中应学习的知识点和方法,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和归纳,形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和实验内容。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好办法,只有学生的全身心投入才可能克服被动“填鸭式”教学的种种弊端。

3) 抓住课程特点,使用更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针对汇编语言和机器体系结构结合紧密、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在讲解指令系统时,一定要与CPU功能结构图、存储器结构示意图结合起来,把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图示进行分解。并且在实验课中,专门设计若干段由各类指令组成的小程序实验,让学生反复使用DEBUG工具演示指令流程,仔细跟踪每条指令运行后各个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变化状况,列表并作好记录,让学生自己对指令功能进行理解、分析和总结,这也是训练学生调试程序和发现逻辑错误非常有效的手段。

4) 在指令系统学习完以后,就可以引入完整的工程案例进行教学。通过选取真实具体的工程案例,使学生学会用跨专业、综合的、全局的思维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际上,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工程案例是非常困难的,不但要考虑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领悟、消化能力。教学案例可取自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工程应用实例(变科研工作为教学资源),要强调实用性,兼顾趣味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相关专业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演示过程中[2]。

笔者选用了一个工业产品开发项目――“直流无刷电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全过程作为案例教学的主线,分步骤、分模块地进行讲解和分析。案例教学的重点包括:工程目的,工程项目的主要知识点,具体的实施步骤。同时,在案例中穿插介绍一些编程技巧和设计及调试工作的要点和难点。案例的教学可按以下层次逐步展开。

① 首先介绍项目目的、目标、实施方案和主要知识点。必须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一个项目都不是一门专业学科知识所能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要解决工程问题必须有开放的思维和综合的知识。通过介绍,使学生逐步领会工程项目开发的步骤和基本方法。

② 提供全部汇编语言程序清单,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消化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讲解,使学生建立汇编语言程序语句、结构和形式的总体概念。总体概念的建立,比具体的编程方法和技巧更加重要。

③ 提供全套软件设计的程序流程图,让学生对照程序清单去领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④ 在充分消化的基础上,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己在案例中去寻找答案,最后再由老师加以分析和总结。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就是处理具体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在具体工程中必须找到最优方案(成本低、可靠性高),如:

如何实现驱动电路发生短路时,系统在10μS以内启动保护(硬件中断方式);

如何确保电机能准确地换相操作(采用定时器中断,定时查询换相标志);

如何用软件准确设置MOS管上下臂的“死区(>300nS)”(采用NOP指令延时);

如何实现主程序和子程序以及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约定变量――存储器法);

如何用软件设计计数器、定时器(+1/-1、比较和循环指令)。

⑤ 在实验课中,简化一些条件,让学生分组实现一些功能模块:电压/电流处理、温度保护、调速、换相处理的子程序设计,并且,实现这些功能模块的组合。通过分组编程和组合实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工程开发的团队行为,并逐步学会管理和协调。

⑥ 对部分软件进行点评和总结。

5) 另外,针对其他的一些指令应用和编程技巧可选取适当的工程案例进行专项教学和训练。

笔者选用了一个“猎枪弹自动装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案例――装配机共有22个工位,其中:1、3、6、9、12等5个工位分别是“弹壳、底火、发射药、弹托、成弹”检测工位。只要有一个检测工位不合格,后续的装配就不再进行,当不合格品进入第22工位(“排废”工位)时自动剔出。先要求学生思考采用什么方法实现最容易,然后设计程序流程图,最后将笔者的设计方案供大家讨论。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对AND、OR及移位指令的功能理解,并学会了如何应用逻辑运算解决工程问题的编程技巧。

要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某些学生较早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或实际项目开发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也能较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5]。

4 结语

通过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些改进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其学习的盲目性,也为学生进行工程研发积累了经验。计算机专业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每门课程的实际操作中都有许多工作要做,尤其是案例教学环节,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工程研发的经验,谈了一点肤浅认识,希望能对计算机专业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蔡敬民,魏朱宝.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2):58.

[2] 张雪兰,谭毓安,李元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8(8):22-23.

[3] 黄贤英,李玉桃. 构建面向岗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75-177.

[4] 黄贤英,刘恒祥,范伟.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34.

[5] 范伟,黄贤英. 大学计算机教育中的工程素质培养[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3):163-166.

Strengthen Engineering Abil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 Exploration

XU Shijun, FAN Wei, HUANG Xianyi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