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 班级教育心理环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趋势不断上升,令人担忧。据调查,目前我国初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占14%,高中生占19%。在一些大城市中,有社交恐惧、考试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已超过30%。而学校班级作为辅助中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其教育心理环境的和谐与健康关系着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成效。因此,创建和谐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迫在眉睫。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调查了许多名人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靠的是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1976年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詹纳也从体育比赛角度得出类似的结论: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人格上的挑战。可见,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心理环境具有重要性。
1 班级教育心理环境解析
教育心理环境是属于教育环境的一个方面。教育环境是指培养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总和,包括存在于人们生活周围的教育自然环境、教育社会环境和教育心理环境。要弄清什么是教育心理环境,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人脑中对人的一切活动发生影响的环境事实,是通过主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形成具有一定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影响主体行为的观念环境。①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心理环境可以认为是教育环境中的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各种观念环境的总和。教育心理环境是一种潜隐的教育因素,常常被人们忽视。
所谓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是教育心理环境的又一分支,属于微观的社会心理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样具有社会心理所具有的生存价格和发展价值。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可以理解为是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强烈感觉的、稳定的精神表现或景象,这种表现或景象主要是班级群体中某种占优势的群体的态度和情感的体现,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影响着班级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健康、积极、和谐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是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应该成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直接从事班级工作的班主任,应该把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
2 当前高中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特点
当代高中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高中生心理的几种矛盾状况。高中生是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主要主体,他们内心的心理特点和变化直接影响着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所表现出的特点。高中生的内心心理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随着高中生身体的迅速发育和思维发展,他们的心理独立性意识大大增强,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还不能完全独立,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仍要依赖别人的帮助。这种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矛盾,会激发较强的自我意识。在对高中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尊重高中生的独立性意识,另一方面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心理封闭与渴望交往的矛盾。高中生越发成熟后,有自己的秘密,不愿意把自己内心世界轻易向别人敞开,表现出一种封闭性。但当他们遇到烦恼、不开心的事情时,又期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渴望找到可以倾诉的知心朋友。这种矛盾的心理,使高中生在陷入困境的时候,会感到压抑和烦躁。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很多年,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把心里的事情与班主任分享,总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后,取得他们的信任,成为他们的朋友之后,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困惑。这种心理封闭与渴望交往的矛盾,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去体谅学生,尊重学生,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第三,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较为重要的阶段,也是学生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时期。高中生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任何事情都渴望了解和学习,然而由于他们识别能力比较低,不能分辨不良信息,往往受这些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并把这种影响带到班级群体中,使整个班级弥漫着“灰色”的迷雾,呈现出不积极、不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
第四,情绪化与理智的矛盾。高中学生容易情绪化,在生活中容易感情用事,难以及时理智地控制自己。不过在事后,经过劝导之后,又能理智分析问题。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有一次,班上的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情,其中一个同学动手打了另一个同学,笔者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是跟他们谈话,经过交流之后,打人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还给其他同学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他主动给另一同学道歉。
第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高中生具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往往脱离现实去塑造理想中的自我。然而往往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着差距,这就形成了一组矛盾。这类矛盾处理不好,高中生的自信心将受到打击,从而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陷入悲观和消极的心理环境。此时,教师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学生内心心理的五个方面的矛盾,促使班级教育心理环境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点,如,不和谐、不团结、不积极、课堂秩序混乱、师生之间沟通阻碍重重等等。班级教育心理环境一旦表现出一些负面特点,班主任教师就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适宜的方法和对策去解决相关问题,当然,班主任教师也要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就要注意创设积极、健康并且和谐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
3 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举措
笔者曾在2012年3月到5月期间,对浙江省临安市五所中学的30位高中班主任,以及80位高中学生进行过《关于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看法》的问卷调查,调查的部分内容以及结果,见表1和表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大约63%的高中班主任对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高达83%的高中班主任非常重视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也有70%的班主任会竭尽全力去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而绝大部分高中学生(85%)喜欢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约81%的高中学生愿意去大家一同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班主任教师和同学对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热情和赞同,笔者备感欣慰,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班主任教师又该如何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来创设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呢?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
表1 针对高中班主任的问卷调查内容
表2 针对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
3.1 提高高中班主任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高中班主任教师作为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主体,班主任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创设的效果,因此,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首要前提就是班主任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加强自身心理教育。可以从参加教育心理培训、不断积累高中学生心理教育知识 、进行班主任工作反思、形成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创设组以及多与相关专家交流等方面入手,去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素质。②心理素质的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班主任教师付出许多努力的同时,也要不断坚持、不断探索。
3.2 加强师生对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意识③
在对部分高中班主任教师进行调查的时候,也发现仍然又部分教师对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并不理解,并且对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持无所谓态度;有些高中学生也不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师生对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意识,是推进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常设进程的一个必要而必须的环节。加强师生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意识,首先应该加强师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经常对自身的行为、思想进行反思,从自我教育做起为良好班级氛围而努力;其次还应该加强师生的合作教育意识,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的监督、评价和帮助,来完善自我教育;最后班主任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具备创造教育意识,创造性地实现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与发展。
3.3 构建学生心理档案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每个高中生的心理压力,有的来自学习,有的来自家长或社会,或者是它们中的组合,无论是哪种压力,高中生心理景况的形成是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我们对高中学生的关注也应该是长期的、持续的。而学生的心理压力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班级整体的心理氛围。因此,为每个高中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袋有其必要性。可以在每个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生活之处,对他们做个心理测试,针对测试结果给予有针对性的关注;在每学年或学期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下转第247页)(上接第196页)记录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并在开设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及时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持续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的发展。
3.4 促进师生交往,实现沟通无障碍
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良好班级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罗杰斯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才能真正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④因此,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往,也是创设良好班级心理环境的有效策略。首先,班主任教师应该主动融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朋友,能让学生相信,让学生从内心去接受教师。其次,班级中同学之间也要懂得谦让,每个同学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情感。另外,对于班级中自然形成的小群体,教师要给予尊重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避免小群体之间完全隔绝,产生矛盾。
3.5 尊重学生,理性教育
青年学生的心灵世界是靠人格尊严支撑的。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认识方面表现为自我自觉、自我观念、自我评价等;在意志方面表现为自我理想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与控制;在情感方面则表现为自尊、自信、自爱等自我体验。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使其享受到被尊重的权利,从而能够去尊重别人、尊重班级和社会规范。当然,班主任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与学生一起建立班级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班级秩序,对违反班级规定的要给予一定惩罚;班主任还要与学生一同管理班级事务,让学生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并能积极总结与反思。总之,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但是也要与理性教育结合。
4 总结
目前,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建设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我们在认识到班级教育心理环境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环境的探索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的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发掘,不断认识,总结出各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创设良好班级教育心理环境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注释
①⑤李 F.构建和谐的高校教育心理环境[J].江苏高教,2008(2):110.
② 诸平.班级教育心理环境建设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4):85-87.
篇2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兴趣;教学方法
一、导言
一方面,高中生是学习相关知识文化的重要时期,高中生毕业之后需要参加高考,给学带来了较大的学历压力;另一方面,高中生同样处于身体的重要成长阶段,高中生的年龄段是其身体的灵敏度、力量、速度和耐力等体能素质得到不断健全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经历和情感体验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时期。在高中阶段,无论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均是非常重要的。高中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发育成长也同样是其他学科无法能够代替的,并且由于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许多高中生的家境也趋于更加富有,而同时缺乏运动量,导致许多高中生存在身体过于肥胖的问题,给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高中学生的心率、肺活量、视力的平均水平越来越不乐观,高中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出现许多令人担忧的不良趋势,其身体的整体素质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出现这些状况,表明我们的体育教育教学的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我们通过开展更具效率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促进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是比较僵化、教条的,所以无法提起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难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无法从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舒适感、轻松感。所以,如何通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达到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方法
综上,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好坏对于学生身心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制度势必花费高中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上,所以,除了体育院校特殊学生之外,将来要参加高考的一般考生均需要将自身的重点精力放在学习上,加之目前我国民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学生却又缺乏必要的运动,所以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整体上出现了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高中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学校和教师们采取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程,通过积极主动参加体育课程使高中学生得到身体锻炼、心情得到放松,促进其他文化课程学校效率的提升,实现体育教学的多重目的。
具体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措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因材施教,按照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目前,在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大学中的各类学科当中,分层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教师通过尝试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的理论和个体差异性的实际情况,因为在同一个班级当中通常有好几十个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生活经验、个人天赋、学习能力水平等许多方面均具有较大程度的差异,如果按照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所有学生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难以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成绩暂时后进的学生却跟不上,导致后进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创伤,从而使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此,如何既使学习良好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同时也让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发展的规律来选择适当的体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激发全体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具体分层的方法有按照年龄分层、按照运动能力分层、按照身体素质分层、按照学习兴趣分层等,总之,需要教师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二)通过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比其他学习方式具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合作式学习,也就是在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监督,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相互比试,形成良好的同学之间在心理上的竞争态势,有利于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增强学生之间的同学感情,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开展合作学习,同时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适当的竞争,有利于形成小组之间为了其他小组进行竞争而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比如,笔者在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时,就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为4组,在4个小组之间开展一定的竞赛,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助、共同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并且使学生在激励的篮球比赛活动中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有利于重新投入到紧张的文化课程学习过程中。
(三)适当开展游戏教学提高高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完全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教学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一味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死板的教学和训练,必然使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受到影响。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按照当节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游戏活动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新的体育技巧和知识,同时还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体育课程中进行游戏教学具有很多优势,因为许多体育课程本身就是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学生之间的竞赛,而如果要将游戏教学的方式应用到其他文化课程中就显得较为困难,所以,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体育课程的优势所在。
三、结语
笔者从事多年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发现许多高中生还是比较喜欢体育课程的,特别是在笔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方式,提高了高中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收到了良好成效。因为高中学生肩负参加高考的巨大压力,学生们要将主要的学习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当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能够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能否学好体育课程的关键,甚至成为能否保障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总之,高中生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任重而道远,这还需要我们所有体育工作者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邵华良.体育运动兴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篇3
【关键词】高中生 叛逆情绪 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中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管理能力。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受到家长的溺爱导致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当代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现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高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一、高中生产生叛逆情绪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中生产生叛逆情绪具有多种原因,其中学生的自身原因是主因。高中生尚未成年,心智不成熟,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而且缺乏坚定的意志,极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高中生一直处于学校这座象牙塔中,缺少社会经验,认为家长和教师的忠告是对自己的约束,从而对此产生不良的情绪[1]。此外,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强,不希望受到管束,所以当教师和家长对其学习和生活提出一定要求时,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出现叛逆情绪。
(二)外界环境的影响
外界环境可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的言行、性格、素质都影响着学生的信仰、观念和习惯。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如果不通畅,或者互相理解存在偏差,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同时,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父母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过多,缺乏对子女的关心,或者在对孩子的关心中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一旦孩子成绩与家长预期出现偏差,将会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这些家庭情况都会使家庭的气氛变得紧张,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叛逆情绪。其次,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的范本,如果在教学或者日常生活中,教师不注意言辞,对学生的批评没有以尊重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往往会对学生的自尊造成损害,从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学校的教育理念陈旧,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比较避讳,比如,早恋、上网等敏感问题在学校严禁提及,这样反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与学校反抗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学生在校外容易对一些不良现象和人群进行模仿,久而久之产生叛逆情绪[2]。
二、高中生叛逆情绪的管理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注
父母和教师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所以其言行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优点进行肯定和鼓励。客观公正的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不掺杂个人喜好,避免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伤害。高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应该付出足够的耐心来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其优势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其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对其缺点给予改正的机会,使其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及时发现学生的叛逆情绪并给予疏导
高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而且一部分学生选择住校,所以学校是学生情绪梳理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情绪梳理的主要力量[3]。教师必须要时刻注意自己所管辖的学生。留意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对出现叛逆心理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举办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和心理认知规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学会掌控自身情绪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为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观念。
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调理的能力,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叛逆情绪进行控制。这样当学生出现叛逆心理时,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不良的情绪进行疏导。一般情况下学生自我疏导的方式可以通过听音乐、深呼吸或者与人谈心的方式进行,通过转移对情绪的注意力,避免造成具有严重危害的局面。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灌输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在生活上学会宽容,积极听取他人的建议,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客观的分析,理智的对待[4]。
(三)营造民主的课堂
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叛逆情绪。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比如,当班级上出现一些事件或者需要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和主体性,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对班级的责任感。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的引导,将这种自我意识转化为对班级和自身的责任感,那么将会减少因为班级内部矛盾对学生产生的叛逆心理。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储备力量,所以高中生的成长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的快节奏,导致当代高中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叛逆情绪,进而对高中生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所以高中教师必须要负起责任,在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到及时发现学生不良心理,及时疏导,与家长共同为学生营造出一片和谐、民主、自由的天地,从而有效消除学生的叛逆情绪。
【参考文献】
[1]黄春,张艳红,蒲娟等.论当代高中学生叛逆心理形成的成因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4(12):377-377.
[2]刘月梅.班主任对叛逆学生心理教育初探[J].林区教学,2013(7):26-27.
篇4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问题
1.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衔接问题
与初中物理相比较,高中物理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主要以感性具体为主,然而随着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方式以及能力的不断发展完善,他们主要是以感性具体为基础的理性抽象方式为主.
由于初中以及高中物理的研究对象存在着差异性,初中物理主要研究实在的物体,并且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主要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基础,有利于学生获得以及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然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性思维,引导学生研究一些物理模型.
2.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由于学生对书本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础规律认识不够,并且难以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在高中物理教材中虽然有较多的探究性实验,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过程,最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此外,在部分物理教师的思想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讲明白,学生就能够学会,并且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3.高中物理班级以及课堂气氛的问题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出现了学习压力过重等现象,从而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大多数的高中学生都是来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他们从小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因此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解决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1.解决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衔接问题的对策
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后,物理教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并且会认为高中物理比较难学,从而不利于调动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到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的衔接点,有助于地引导学生更好学习物理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衔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掌握了部分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因此他们已经构建了一定的知识框架以及认知体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好认知冲突等相关问题.
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速度”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别,此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物理“速度”主要是以直线运动为前提,并且初中学生没有认识到运动速度方向的重要性,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入“矢量”,培养学生的“矢量”方向观念.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同一概念的“冲突”,教师要充分发挥前概念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总结以及归纳感性直观的现象,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以及高中的衔接问题上,教师不仅要研究高中教材,而且要熟悉初中教材,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初中物理认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最终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效率.
2.解决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常现问题的对策
为了能够解决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常现问题,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在高中物理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探究方式,在学习以及复习阶段都要渗透相关的探究思想,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高中物理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教师设计相关的物理问题,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班级气氛的对策
篇5
去年上半学年,在我的班级有一个爱美的女生。她经常整理自己的衣装,打理自己的长长的秀发。我们学校严格要求穿校服,爱美的她还是经常脱下校服,展示她自己的漂亮衣服。开始她的成绩一直处在班级中上游位置,加之她擅长文艺表演,因此,在其他学生眼里可以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我做为班主任,开始却不这样认为,对她的打扮也一直很是不满。
二、情境描述
一天,是我的课,这个女同学从抽屉里面取出化妆镜,开始一本正经地打理头发,她的这一举动被我看到,几分钟后:
“某某,请问我刚才讲了什么问题?”
“某某”,我的声音提高。她竟然还在一门心思地打扮,在同桌的示意下她慌慌张张地站了起来,此时,全班同学都盯着不知所措的她和愤怒的我。
“你以为你很美丽,是吗?”
“老师我……”她要说什么,但被我制止住了。
“你怎么?你臭美!要臭美回家去臭美吧……”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气急就胡乱骂人了。
被我骂得不知所措的她也非常懊恼。一向要面子的她,被我在同学们面前骂得如此这般,她感到非常痛苦,哭着跑出了教室。
这个事情结束以后,我发现,这个女同学从此开始不喜欢我和这个班级,对同学也变得非常冷淡。而且她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打扮上,成绩也由中上游慢慢滑落到了下游。
三、反思和总结
我和她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其实,在现代高中学校里老师和打扮过分的学生心理有冲突,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双方都有原因。
其实高中学生的第二性征基本已明显发育,当然高中学生也开始比较关心自己的外貌特征,使得他们非常注意自己外表的形象的修饰,他们也关注自己的发型、服饰等,追求同龄人的时髦。想以引起同学的注意而害怕在大家尤其是异性面前丢面子。我们班级的这个女生就是这样的典型。
那么,我们的老师呢?大部分的老师都认为学生应该有学生的样子,朴素和单纯,这样的学生就是我们所喜欢的。再加之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交流的比较少,所以,老师和学生在审美上形成了代沟。学生的打扮属于个人的私事,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或者文件具体说明中学生应该怎样打扮才算得体,老师认为不得体的,可能学生认为没什么不合适。所以,这个矛盾,实际上起源于师生之间审美心理的代沟。
这件事情使我明白在以后做心理辅导时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了解中学生心理规律。在当代素质教育下的老师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匠,必须要了解你所教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成长处于一个怎么样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发展等的规律又是如何?如果我们不了解,以我们自己的认知等规律来要求高中生,那估计只能是适得其反,严重的话我们连传授知识的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作为班主任,做法当中有很多的错误,归其原因主要就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以至于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她的学习动机,使她走向相反的方向。不了解学生心里规律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
第二,理解和尊重高中生心理强度最大的五种需求之一就是被理解和被信任。高中生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尊重、信任。理解信任的需要在高中生的需要结构中居优势地位,对高中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身心的迅速发育,容易导致高中生一系列心理的矛盾和冲突,他们迫切需要别人理解,并给予恰当的心理指导。如果这种心里得到满足,会使他们产生不小的温暖 和对老师的信赖感,也可以使他们从矛盾和冲突、烦躁与不安等不好的情绪中慢慢解脱出来,愉快和顺利地度过他们的青春期。所以,对待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对他们爱美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后面的教育工作才可能展开。我的开场就显示出了对学生的不理解、不尊重,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
篇6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写作 缺乏写作兴趣 教学模式陈旧 文字缺乏感情
1、概述
写作是自我情感的流露,是对现实生活的种种感悟和经历的表达和升华。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炎黄子孙,作文写作是我们必须的技能,所以作文的教学应该从学生时代开始。但是现在中学生对于作文写作面临着种种问题,对于文章写作没有激情和兴趣,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苍白无力,情感空白匮乏,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尤其是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更应该去花费时间和经历去研究如何发现中学生们的作文写作难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来提高我们的写作教学质量。
2、中学生作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分析
2.1没有写作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中学生对于写作没有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归根到底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入门的指导老师的引领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了学生们在第一次接触作文写作的时候不知道这样的题目是什么作业或者不知道怎么去写,而指导老师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现学生们的问题而是听之任之,导致了学生们不会写作文,最终发展到谈作为色变的地步。在以后的学习中,由于基础的缺失,对于更复杂的写作知识更是敬之远之,积重难返,导致了中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疼,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敷衍老师布置的写作训练甚至考试,也使他们更不可能去主动些坚持日常自己的写作训练,对于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培养的环节更是缺失。
2.2作文教学模式陈旧
对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开发拓展新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得好奇心强烈的学生们对于老师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将本来传授写作知识效率低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当成耳旁风,从而导致写作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中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到作文写作的方法。即使有部分同学采用了老师讲授的写作知识的讲解,由于老师重结果轻写作过程的态度,着重批评学生们成品中的不足和符合要求的地方,而忽略了何如去写才能符合写作要求的写作过程,依旧在下一个课堂讲解要求,阅读优秀作文,使中学生们对于作文写作不会的依旧不会,不好的依旧难以提高。
2.3文字缺乏情感
当前中学生写作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文字表述平淡,内容表达缺乏情感。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们对生活的感知与过程的享受逐渐减少甚至缺乏,一方面由于家庭生活的标准的提高,使得学生们经常性地忽略生活的细节,不留心生活中细微的事情,从而观察不深入,感悟不深刻,很难在写作过程中找到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另一个方面就是由于学业太重,作业太多,学生们从早到晚过着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没有了生活的色彩,缺少了情感的享受,从而与生活脱节太大,也就没有了鲜活的文章。此外,课外阅读量的匮乏也是导致学生们作文情感缺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课余时间的不足导致课外阅读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就是对于语文写作丧失兴趣,阅读不积极,最终使得个人的素材积累不够,在作文写作时只能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写作质量低下。
3、中学生作文写作的问题策略
中学生没有兴趣写作的主要原因是在学生心中写作文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需求刺激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在教会学生如何去写作文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写现实生活中需求的作文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比如,大家都感兴趣的班级要向学校申请活动许可,老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让他们知道“需要”他们写申请书才能进行,而学生们通过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需求来提高自己写作热情。其次用成功刺激写作兴趣,老师可以通过推荐学生优秀作文到校报、文学社等实际的成功来刺激学生们,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奖励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最后是通过好奇心来发展兴趣,老师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用新事物、有趣的课题或者书籍来拓宽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他们的写作素材积累,最后通过班级交流来实现知识共享的目的,从而保证了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和旺盛的写作兴趣,并且让中学生的写作得到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此外,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作文写作理念,在写作课堂中,老师应该将文不对题的写作失误清淡化,如果学生写作过程好,表达感情清晰,即使跑题也要算成好作文,而作文的应题教学应该在常规课堂中去讲解,作文写作课堂上注重的是学生们如何去表达自我情愫,炫示内心情感,从而使学生们真正学会如何去写作文。
最后,老师应该放松对学生们时间的管理,让学生们有时间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生们亲身经历了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感受了身边发生的真真切切的事情,才能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表达出真实的自我。针对经典的写作主题,老师应该安排相关或者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们亲生经历之后,表达出自己内心真的感情,才能避免作文内容华而不实,没有可读性。另外还应该应道学生们多读些课外刊物或则会上网阅读,从而扩大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贯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写作真理。
中学生的语文写作,不仅仅是口头上提出写作中的问题和应对方法,还需要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去实施去磨合,在反复的挫折和教训中总结不足和经验教训,进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教学,解决他们在写作遇到的阻碍和问题,从而真正提高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孟玉华.随笔化作文,让写作宁静而从容地前行[J].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0年04期.
[2]党会娟.作文教学误区浅析[J]. 陕西教育(教学) 2010年11期.
[3]李荷儿.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 科学教育 2011年03期.
篇7
1.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心理表现
初中与高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及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校园后,兴奋过后便是一些始料未及的不适应问题。如陌生的新环境、人际交往、教学形式与内容的改变,同时很多学生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要亲自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事情,这些都很有可能引起不适应。此外,经过中考的淘汰机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无法再像初中时期那样成绩优异,这就会让他们感到失落,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如果班主任不及时解决好这些心理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
2.提高初高中生主题班会有效性的策略
2.1在主题班会中提高老师的模范榜样作用。
老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老师的传道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事业心、严谨的教学态度与大公无私的精神及文明的言行举止。在高中教学尤其是初高中衔接期阶段,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师德建设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形象活动,激发老师的责任心与优质教学的态度;同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的时间,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老师的光辉师德形象感化引导学生,实现主题班会的德育教育目标。
2.2通过一些情景互动激发学生的内心互动。
只有通过与学生内心之间的真实互动才是真正的德育过程,它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高中老师要掌握学生内心世界感情的变化,经过有效的道德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验;同时老师还要仔细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班会内容通俗易懂,这样才更能实现其德育教育目标。
2.3提高主题班会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是深化引起共鸣的班会主题。
在主题班会过程中,班会主题的升华是班会的最后一个实施环节,在这一结尾环节中,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对此次班会德育教育的领悟,从而深化提高班会的主题。但是在实际高中学生班会活动中,老师在班会开始阶段就赋予学生班会的主动权,自己退到台下;直至班会结束,老师只是在台上象征性地宣布班会很成功,到此结束而已,对此次主题班会没有任何总结与建议,因此班会活动就很难凸显主题,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班会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在班会结束时,深化班会主题对班会活动成功与否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要高度重视班会主题升华的重要性。
2.4积极构建初高中阶段的系列主题班会。
在初高中衔接期阶段,举办系列主题的班会活动,为班级班会活动德育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有的班级开展班会活动就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班会活动内容没有合理有效地规划,在班会活动过程中表现得很随意,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一次班会活动的结束不代表学生德育教育的完成,而且每次班会活动都是紧密相连的,这一次班会的开始将是上一次班会活动的巩固与延续,又或是深入拓展;同时这次活动的顺利结束为下次班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一系列主题班会才能保障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实现。如果在班会活动中没有鲜明的主题又或随波逐流,严重削弱班会活动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同时每次主题班会活动如果不能有效统一结合,那么主题班会的渐进连续性与层次性就无从谈起。
2.5将学生作为班会活动的主体,以实际问题为班会核心内容。
在初高中衔接期课堂班会主题活动中,老师要将学生作为班会的主体,以现实生活中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为班会的核心内容。班会活动中,老师就是通过生活素材为学生模拟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纠正行为偏差,提高判断分析道德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道德智慧。同时,通过班会活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扬善抑恶,建立良好的道德与人格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自我生存超越能力。
3.举行主题班会活动遵循的原则
3.1学生之间的自主互动性原则
高中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在此阶段班会课上,应该以活动形式开展,特别是学生积极进行互动的活动。在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价值观与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班会课上的积极参与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针对主题班会进行知性的灵动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通过有效的互动,生命世界才会有活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3.2班会的形式灵活多变性原则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班会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加强资源意识,对现有材料进行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发与现有材料相关的文本与非文本资源课程,构建多样化的教育平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对德育班会要有创新意识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 语文 现状 策略
一、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要确定学生主导地位
想要完善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措施,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起全新的语文教学思想,将过去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很好的改变,在我们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很好的明确,注重调动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来进行学科知识的掌握。纵观语文科目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语文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欢迎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没有一个学科知识是永恒不变的,所以,高中教师必须要鼓励自己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大胆的进行创新,根据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来实施自身思维等方面的创新。我们必须要将学生所具有的主导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引导高中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我们就能够促进学生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将学生实施语文学习的能力提升。
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实施小组教学
高中学生的情感以及思维需求已经成为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校的基础和必要前提条件,我们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要坚持民主、平等这两项基本原则,为高中学生营造出一个利于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氛围,给予高中学生适度的自由,这样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很好的激发出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学习方式上面产生思路和思维的碰撞,使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目标过程中的一项必经途径,使学生能够在情境里面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其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高中学生中实施语文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要求我们必须要明确其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要保证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或多或少的在一定范围里面进行有效地互动,在学生互动过程中使他们交流学习方法、探讨语文知识以及碰撞思维和思想。身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动过程里面的学生的表达、行为以及语言进行密切关注,原因就在于高中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所掌握的技巧以及了解的知识进行表达,这一种表达同样是学生语言和思想的表达,已经成为了学生将共同目标实现最为重要的手段和有效的方式方法,在这一个过程里面,要求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杜绝学生一言堂情况的出现,将每一名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使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都将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发挥出来,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和互相帮助,最终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所以,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以及学生交流形式具有多样性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师必须要密切注意的一个焦点内容,语文教师必须要鼓励高中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还要帮助他们找到自身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最终将学生语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升。其次,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倾听的现象进行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就是沟通以及合作,只有小组成员乐于与他人沟通,顾及他人的感受,才能够把自己想法与其他成员的想法进行一定的比较,进而将自身信息体系进行重组,最终实现小组成员的互相接纳和互相认同。
三、新课程下语文教学要完善评价机制
(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纵向激励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能够增加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学习中的意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向导就是评价,在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过程中,能够将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进而将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快乐以及自信增加,将语文教学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想要保证进行有效评价,要求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有效评价,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成果就是整个班级全体人员的智慧结晶,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纵向激励,将横向比较很好的淡化,原因就在于纵向评价不仅表扬了小集体,更加对小组里面的个体成员进行激励,与此同时,在整个班级这一整体的氛围里面,还能够促进全体学生进步和发展。
(二)教师要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实施有效的评价还要求我们必须要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进步,高中语文教学课标规定,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不仅仅要对学生掌握知识以及能力进行充分重视,还要关注学生个人的情感态度的发展以及形成。因此,我们在对高中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仅要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诸多特点体现出来,更加要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等诸多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语文课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为其他小组同学评价他们的表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彼此表现和语文思想进行互相评价,再结合教师的评价,能够增加评价的有效性。不管我们所采取的是哪一种评价方法,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所做出的评价都必须要具有全面性、指导性、针对性以及鼓励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结论
在我们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将语文教学重点放在提升能力、激发兴趣等方面上,在语文教学形式方面,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探索,最终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沉浸在语文世界中。
参考文献:
[1]汤叶. 在“对话”的天空中灵性飞扬——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大学时代, 2006,(11) .
篇9
新版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每个教学单元由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热身,阅读,语言学习,语言运用,小结和学习建议。 Warming up作为新教材依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思路所编排的信息输入部分(Warming up、 Pre?reading、 Listening、 Reading)的第一部分,目的是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初就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和文化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学习构建新的知识,逐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作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热身,现在已成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第一大内容。本人总结了对两届学生的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并通过对一些公开课的教学观摩,深切地感受到,在高中英语课堂热身活动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优化英语语言信息的输入,在设计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热身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心理特点,并充分体现英语课的整体性和灵活性,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所以,在设计各种热身活动时,我们应该遵循课堂热身活动的如下基本原则:
一、 趣味性原则
课堂教学热身活动首先要富于趣味性。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热身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但让学生在每单元教学的教学开始之初就对本单元所教学的语言知识产生良好情绪,而且能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好奇心、新鲜感和强烈的了解的欲望。通过趣味性的课堂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把学习新的语言知识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
二、 针对性原则
课堂热身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一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在设计课堂热身活动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高中学生的特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和熟悉程度以及班级人数等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热身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通过热身活动引起学生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注意力,点明本单元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单元的内容作好铺垫。
三、 启发性原则
课堂热身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注意启发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宽松、和谐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人。现在的高中生通过小学和初中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英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普遍表现欲较强,所以,在课堂热身活动中,可以通过问题,谈话,讨论等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和热身。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 新颖性原则
课堂热身活动在设计时要注意新颖性。现代的高中学生,对新生事物和信息都很敏感。他们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感,并迫切地想要认知和了解。因此,英语课堂热身活动中涉及新颖而富有时代性的信息,就能更加引起学生们语言学习的兴趣,热身活动所涉及的材料和信息越新颖,越贴近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对热身活动的参与兴趣就越浓,课堂热身活动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五、 直观性原则
课堂热身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注意直观性。实践证明,识记材料如果能被直接操作或成为活动的对象,识记的效果则更好。目前,我国的高中学生,尤其是一些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还是在一种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尽可能地创设一种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如图片、幻灯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导入教学,为新单元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进行热身,因为这些直观的手段和方法要比抽象的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遵循以上英语课堂教学热身活动的设计原则基础上,笔者对各种不同方式的热身活动进行了尝试,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和改进,积累了以下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热身方法。
篇10
关键词:高中学生 数学学习 心理教育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高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有: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定势心理、偏重结论、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高中数学进行畏惧心理的克服的原则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情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教学过程,排除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总结许多教师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概括出以下几条原则。
1.成功体验原则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积极地参与发言,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成功的体验中,学生得到认可,学习动机增强,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适时的点拨,课堂的肯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备教材备学生,注意考虑问题的设置,给学生增加体验的机会。
2.和谐民主原则
和谐民主的氛围是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与指导。不使用语言暴力及体罚待,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对待学生因非智力因素出的错误,应以一种宽容的态度面对,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爱和关心中成长。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自觉、自强、自律的能力,能够做到以正确态度面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因为教师的威慑强迫自己去做。
3.渗透灵活机动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渗透没有定法,在实施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死板渗透,留下很重的渗透方式的痕迹,这样就会有作秀的嫌疑,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高中学生数学畏惧心理的克服的方法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首先要做到三个重视:
1.重视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幢,”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3.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其次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引导。
1.兴趣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2.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劲。
3.竞争引导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帮争先进。
4.方法引导
- 上一篇:征迁工作情况汇报
- 下一篇:幼儿中班下学期班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