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4-03-25 16:3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案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强化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进学生身边的案例,对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现,让学生成为危机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对生态危机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带入感,对生态危机意识有更强的生活感官。让学生通过生态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感受到生态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学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课程内容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二、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在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科角度和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掌握生态危机发生与防治的背后机理。学生只有对生态危机有了科学认知,才能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才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构建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思考生态危机防治的具体措施。生态学课程老师通过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来让学生从理性上对生态危机有深层次的认知,进而通过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来帮助其形成生态意识。
三、注重生态行为的日常“落地”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生态学课程老师应更加注重将学生所形成的生态学意识转为日常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将生态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态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以践行生态文明的载体与路径,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结合的还有很多。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生态理念,把生态意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加强生态意识的立体宣传
生态危机已经到了无法躲避的阶段,但是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态危机的立体宣传,将生态文明意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举办系列讲座、知识竞答、辩论、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作为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叠加效应,深化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落实。
五、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过程复杂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仅仅凭借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一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与平台,要更多地利用教育载体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促进。二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路径尚未健全,高校应加强制定与有效引导,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三是强化多媒体运用于社会监督,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优势与监督作用。四是及时抓取和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与生态意识之间的结合,如在慈善、植树等活动中开创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态主题活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必经之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尤为关键。本文对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认知升级、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崔晓芳.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4]杨淑萍,马玉香,奚秀梅.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环保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23,160.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一、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三、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塑造的价值观往往对其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社会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学校家庭联动等诸多方面,并未结合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转变。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篇3
1.知识水平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及其工作程序和国内外的发展前沿。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该课程教学,学生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理解掌握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思想方法和相关的技术方法,逐步培养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面对实际的问题,初步具有分析、判断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经济规划的基本技术方法,基本具备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的基本技能。
3.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培养能用全局观念和宏观思考视野,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具有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目前,关于“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书籍,主要分为两大类:绝大部分是分别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主题的,另一小部分则是综合性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专著或教材。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为名称的书籍主要有5部,其中奚旦立、金适、曲向荣、彭晓春和谢武明为作者的都可作为教材,而钱易主编是一套论文集,只能作为教学参考用书。目前,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为主题的书籍,在内容体系上也是各有侧重、各分千秋,但都不能完全满足培养“清洁生产审核师”和“循环经济规划师”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以教材为载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由六大知识领域和若干知识单元构成,具体参见已出版的成果。生态文明(EcologicalCivilization)知识领域涵盖的核心知识单元有:EC1(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EC2(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EC3(生态文明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命题),EC4(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意志与学术疆域);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CleanerProductionandCircularEcon-omy)的知识单元有:CP&CE1(环境污染的压力),CP&CE2(资源匮乏的危局),CP&CE3(能源危机的困境),CP&CE4(节能减排的需要),CP&CE5(政策法规的要求);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包括:CP1(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CP2(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CP3(典型产业和行业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的知识单元有:CE1(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和意义),CE2(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CE3(循环经济中的公众参与),CE4(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CE5(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CE6(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清洁生产审核(CleanerProductionAudit)的知识单元有:CPA1(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原理),CPA2(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以七个阶段为核心),CPA3(典型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案例);循环经济规划(CircularEconomyPlanning)的知识单元有:CEP1(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规范),CEP2(典型区域、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案例)。
(三)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首先,清洁生产审核的技术方法。主要是清洁生产审核的七个阶段以及涉及的方法:(1)筹划和组织、(2)预评估、(3)评估、(4)方案产生和筛选、(5)可行性分析、(6)方案实施、(7)持续清洁生产。其次,关于循环经济规划的技术方法。循环经济规划,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循环经济规划编制要遵循法律要求,体现一致性;循环经济规划编制要结合本地优势特色,坚持创新性;循环经济规划编制要深入调研,具有操作性;循环经济规划编制要与相关规划紧密衔接,保持协调性。
2.教学难点。第一,清洁生产审核涉及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当前的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五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以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电解铝、造船七个产能过剩主要行业,是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但涉及的这些不同行业的主要污染源不一、污染物多种多样,环境特点::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改革研究各异;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八个关键清洁生产的要素也各不相同:如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素质、产品、废弃物等。这些都为实际教学活动的实施带来了挑战。第二,循环经济规划涉及学科的综合性和能力要求的复合性以及课程本身的应用性。从涉及学科上看,循环经济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学科;从要求的能力上讲,需要经济社会环境多要素的综合规划能力;熟练使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各类绘图设计软件和办公软件的能力;法律和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及结合能力;规划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图像化呈现,需要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汇合等。
(四)应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辅以板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PPT电子教案为主,课堂教学充分应用CAI和多媒体技术,以及视频等资料,以科学文献介绍,介绍最新学术动态;利用QQ、E-MAIL、微信和微博等新兴媒介开展信息交流和教学相长的互动。
篇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问题关心的程度也越来越大,生态文明教育已逐步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文明对于建设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承受者,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仅要给他们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加强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学校德育的需要。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新内涵
十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逻辑,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正如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所言:“西方失去了成为生态文明领头羊的机会,而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无缘享受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我国正以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向工业化迈进。因此,经济发展不能以触及生态环境底线为代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学校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生态文明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有调查表明:我国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初见成效,尤其是青少年环境意识明显高于成人,年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青少年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青少年70.3%的环保知识有来自于学校课堂。所有这些,充分表现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加强文明生态教育的主要方面涉及: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加强环境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二、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各方面
单纯说教不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作用非常有限;单独地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也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专业课教学紧密联系生态文明的特点,把生态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思索中体会、在启发中感悟,能起到终身难忘的显著作用。
目前,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总体目标。同时,一些与生态文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目课程标准中都规定了具体的内容,比如在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可行的案例。因此,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专业教学,就显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生态文明教育走进中学专业教学的三步曲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和主渠道开展活动。这要求教师紧扣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把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授与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结合起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例如,在初中化学关于“空气”“水”和“碳及碳的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可以进行“空气污染”“三废”“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等环境问题的讨论。高中化学在进行“硫和硫的化合物”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二氧化硫、硫酸等化学知识的讲解介绍“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大气污染及防治,水污染及防治等环保知识。
(二)在化学、生物实验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化学、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本中大约有60%的知识要通过实验引入。实验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环节。在实验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严谨科学的行为践行生态文明意识。这要求改变以往在实验教学细节上的不足之处:如较普遍地存在实验准备中环境污染严重、课堂演示实验中毒气大量泄漏、实验用水任意排放、实验废弃物没有得到较好处理等现象,师生对此习以为常。这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毒害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因此,在中学实验的各环节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本着厉行节约、减少污染的准则进行,尽量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在实验中要做好毒气泄漏的处理及吸收的方法设计、实验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设计。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从我做起,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使他们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三)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在专业课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光靠课堂渗透是不够的,还应结合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
1.宣传教育活动。专业教师可利用全社会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保护臭氧层日等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举办环保知识及环保法律知识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问卷调查等,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还可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乡村进行宣传并开展清除“白色污染”等义务劳动。以此来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中学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是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以大自然为课堂,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使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学习或实习。为了使生态文明教育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可以带领学生到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参观和教学,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的具体举措等。三是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环境污染区进行实地考查。通过现场对比,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探究,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环保兴趣小组活动。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成立环保兴趣小组,结合课本环保内容知识,开展活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增强环境观念。如在讲授“酸雨及其危害”时,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利用ph试纸监测降水的ph值,了解本地区降水的酸碱度和大气污染状况。还可组织学生测定附近河水和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
篇5
一、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背景、意义和基本内容
(一)背景
生态式语文教育是在生态教育学的基础之上研究语文教育的一种学科,它把教育生态系统中有机的机构和功能应用到语文教育当中,探讨生态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指导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而这一概念是美国教育家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育要强调人的内在性、全面性的发展,要求培养的人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基于这一前提,生态式语文教育适应了这样的发展要求,更好培养了学生的内在精神,更多的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粗放型”经济发展虽然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但基本上消耗的是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对生态造成了严重地破坏;为此,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把语文教育的研究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宣传“带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使语文教育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达到共赢。而生态文明的研究可以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教学方向。这种方向对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情操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从生态教育中发现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使学生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同时,达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意义,更好地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当下的应试教育扭曲了原来语文教育的生态化,出现了很多的不符合生态化的教学现象,不仅学生饱受应试教育之苦,而且老师也遭受升学率的压力,导致教学严重偏离了生态式教学的要求,使语文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一个工具,没考虑到学生的内心的需求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当然在新课改和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中,虽然我们可以“窥见”生态式语文教育是与课改与时俱进的。但语文教育仍存在着闭门造车、墨守成规之嫌,出现了很多的严重问题。如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育人培养;语文教育中的教材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始终如一”的教学风格、方法很难跟上课改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实践没有生成的空间,使语文教学容易变成机械的、无对话式的唱独角戏教学;语文教师“以不变应万变”教学策略一用就是好多年,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适时提出适应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教育当中体会生活、体验生命价值,养成具有人文性、终身化的学习品质。正因如此,生态式语文教育适应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它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些价值的追求,也可以更好满足于自我生命的审美价值。
(二)意义
1.生态教育的意义
生态文明在生态式语文教育当中体现的是生态价值观的弘扬与倡导,培养的是学生的生态文明的精神。在语文教材当中,添加生态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学习生态文化的知识,让生态文化根植于学生的思考之中,使语文教育与生态教育达到有机地和谐与统一。生态文明把语文教育中的基本精神从自然生命,人与生活的价值的关系中得以提高,不是老师简单地以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理解审视中去反思生态文明对语文教育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生态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在享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告诫他们不要忘了对生态文明价值的关注,“它以善恶为尺度去规定人们在与自然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应当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应当做的,引导和约束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选择,”更进一步激发我们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学习中做起,共同构筑起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意义。
2.生活理想的意义
生态式语文教育可以扩大语文教育的范围,把语文教育和生活教育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人格,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性个体。生态式的语文教育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这种教育方式是理性和感性教育的结合体。在我们的内心中总以为学习语文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但我们很少考虑当下的语文教育方式、培养模式是否妥当。而生态式语文教育在关心人的生活状态和幸福情况的因素下,充分考虑教育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的生态方式,使语文教育在生活中反璞归真,使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然地开拓思维,达到语文高效学习的目的。因此,运用生态式语文教育方式培养成的人才也定会拥有创新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在教育的历程中学会选择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抓住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3.生命价值的意义
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是以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为本,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的教育。这一模式的语文教育体现在生命的体验中,在体验中发现自我,形成自我,改善自我,从而使个体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格达到熏陶,实现了生命的超越。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注重人文性和情感性相互统一的过程,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教师要创造让学生积极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生命价值,彰显新的自我。对于学生的个体而言,生态式语文教育更多地体现在个体的生存状态之中,因为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要求,我们可以分析到生理需要是其他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只有生存状态得到了满足,才可谈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问题。为此,语文教育就应该让个体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当中来积极体验语文知识的乐趣,从而达到让学生在与自己、他人、社会的交流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新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对语文教育的解读就可以把基础性、终生性的教育理念定位为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用发展的、动态性的教学模式开阔生态式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用丰富、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推动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评价方式。但无论这些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如何,教师都应该铭记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两者就像地里种的庄家一样,让学生多接受大自然芬芳的滋补,这样长期以来,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这种植物最终得以收获。所以,用生态式的语文教育可以滋补生命价值的空白,用生命的激情绽放拥抱生态式的语文教育,这才是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完美结合。
(三)基本内容
在生态式语文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从生态、生活、生命三者中诠释生态式语文教育,从而为同行研究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1.生态教育
生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的优与劣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把生态教育纳入语文教育的内容里,是对地球上的所有存在的生物的一种敬畏,也是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种法则。它表现为地球在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是具有的调节、更新、净化的功能,形成的是作为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存形态。“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要想得到绽放的机会都需要生态的平衡与完善。但当下在我们的赖以生存环境当中,我们审视人类为了发展进步所做的努力,但这样的发展是以什么为代价?答案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严重紊乱,人类永无休止的向大自然索取,而从不思索自己的行为后果,最终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伤害。从小的范围来说,可以把生态环境理解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生态的各个系统就好比我们身上的一些生理器官,各个系统不能很好地协调和平衡,就会使人病入膏肓,生活和学习就不能正常的运转。因此生态中的所有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减少或增加一个链条就会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生态式教育写进语文教材当中,是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时刻关注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在语文教材当中,包括了很多的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人类生存环境的对白以及作为一个学生如何让周围的生态环境更美好的行为。有些教材会让学生利用小手拉大手的行动带动周围的人,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妙风采,还可以对学生的行动能力的培养进行熏陶,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把生态教育纳入语文教育当中是一种潜在的趋势。
2.生活教育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语文教育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精神灵魂的契合”。要想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解脱出来就应该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身,传统的语文教学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从教师方面来说,在课堂上,老师所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填鸭式”的教学风格一直随着老师的教学任务的加重而不断“深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教学任务完成了再说。这样做不仅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也使自己的教学效率低下,完全是“出力不讨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学生完全是单项式的、被动的、压迫式的接受学习,使学生觉得学习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言,造成学习无力,不能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何以谈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回归生活教育的语文教育可以起到感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课堂生活化、生态化,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课堂上领悟生活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宽容得到理解,使每一个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对生活语文教育的审视,可以避免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民主和谐为纬,以个性解放为经,回归生活本质,抛弃不合实际的、假大空的语文课堂教学,唤醒真诚、内心、平等、智慧的语文教育,积极地营造一种师生共享的教学氛围。因此,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休戚与共。人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生活对于我们的启迪和期望,而生活离不开教育,生活给予了教育生成的情景,或者说生活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和人生意义的集中体现的过程。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活教育又超越于“功利性”的教育,生活教育不仅教给人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且还教会了人们该怎样鉴别和创造生活中所必要的价值,让人们在生活的教育中达到“净化、超脱”的境界。
3.生命教育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人们为了寻找教育的真谛、寻找教育的答案,可以概括为是对生命意义的寻找。而语文教育的最求就是促进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只有教育才可能把人培养成完整的人,才能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生命是教育的存在的载体。每一种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提高,都是对生命意义的全新阐释。所以说,生命与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生命的本质要求我们对待教育就应该像对待生命一样,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存在,让一个个生命之花都得以绽放,让生命教育成为人成长的助力器。生态式语文教育是站在对人尊重的起点上,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语文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最重要一点是要把课堂教学的一切都回归生命当中,对鲜活的小生命进行重新的塑造。但是,在生态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蜻蜓点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最容易忽视对生命多样性的考虑。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正好可以体现出生态语文教育培养的教育智能。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但可以相信在教育中只要坚持对生命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走进独特的生命视野当中,让语文教育随时随着学生的认知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自然、社会、文明中激起珍爱生命价值的火花。
二、生态式语文教育的案例设计
生态式语文教育的提出,在教育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一教学理论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案例1:大美新疆(片段)老师在课前导入时用ppt展示了课题的图片。师: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吗?生(齐):新疆。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吗?师:好,学生们你们知道展板上画的什么吗?生1:画的是新疆的景色,人和小动物和睦相处,人类生活的很幸福。生2:画的是我们新疆的干果、雪莲、葡萄、美丽的景色。师:新疆有这么多的好地方呀?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真是太可贵了,你们谁来说一下新疆还有哪些是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财富?生3:新疆最美的和田玉,还有火焰山、天山。师:回答的很棒,我们用另外的PPT展示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看PPT,并不断的讨论着,可见惋惜的表情)生4:看了之后很是伤心,原来那么好的自然环境怎么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人类难道就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做法在破坏环境吗?生5:感到很愤怒,尤其是前后对比我们的生存状态,才知道人类的环境被破坏得那么严重。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新疆的美丽。师:是呀,我们在感受新疆美的同时,也感受大自然把所有最美的景色馈赠给我们的时候,却不知这种美正在渐渐地离我们而去。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的行为有哪些影响?拿出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小组组长汇报。讨论与分析:通过上面一个简短的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语文教学在设置上考虑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生态价值观教育上把生态美的塑造、生命价值的彰显、生活教育的魅力都设置其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当今生态破坏的情形。对人类为了追求短暂的利益,导致情感与道德的丧失的反思。教师积极地启发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会了对生态的保护、生命的珍惜、生活的返璞归真。案例2:斑羚飞渡问题讨论(片段)教学设计:课前导入,老师通过让学生看羚羊的奔跑的短片,并用师生互动的谈话方法、小组合作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感知,共同探究动物身上的品质,感悟生态、生命、生活的可贵。师:通过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生1:羚羊死里逃生。生2:羚羊在困难时表现的智慧、勇敢,像人类一样聪明。师:回答的很好,针对这篇课文,小组里面肯定有问题,把你们的问题写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当第一组提出问题,第二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以此类推。问题:1.羚羊在奔跑时悲哀的叫了几声,每次叫声代表了什么?2.领头羊坚定步伐中的心理特征是什么?3.文章所体现的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问题提出后,全班同学共同讨论,畅所欲言)师:这样的问题很有价值,推及开来,我们的人类又是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该怎样做?(师用PPT中的事例展示自然的破坏,人类的无情,社会的冷漠与无情)讨论与分析:通过《斑羚飞渡》中的上述问题讨论,学生感受羚羊忘我的精神,为了让下一代生活的更好,牺牲自我的高贵品格。通过比较现实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生活情感,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和爱保护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因此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学会感悟生态、生活、生命价值的意义所在。
三、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把生态式语文教育课程系统化
在对生态式语文教育进行教材组织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部的结构,使语文课程的实施尽量系统化,把生态式的教育写进语文教育的课程当中,于是就构成了语文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系统(外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类生态系统)、课程系统(内生态系统)。生态式的语文教育把这样一个大的系统编制到语文教育当中,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使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机的结合。再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内涵,并积极地参与生态式语文课程的编写当中,可以让学生对这样的教育模式深入了解,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书写自己的生活观、生命观、价值观。在营造生态式语文的自然、社会、课程时,要充分审视其外在环境的影响,沟通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统一,建立生态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积极对话体制,完善语文教育中课程组织对生态教育的不足,切实把生态式教育所要求的“两生”的系统网络化,共促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注重语文教学的亲身体验
语文教育中离不开学生在校的教育以及校外的教育。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生态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的影子。生态、生活、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载体,呼唤的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学习的动力。所以,生态式语文教育的实施最根本的还是要注重学生在语文教育当中的真实体验,把学生喜闻乐见的、耳濡目染的经验“带进”教育当中,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力,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真、善、美当中感悟生态式语文教育的魅力,在体验中远离了假、丑、恶。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的课堂当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通过说一说、练一练、看一看、悟一悟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体验性更加的具体化、丰富化,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感悟中理解世界和生活,升华自身的内在价值。
(三)倡导自由平等的师生观
生态语文教育要想得以很好的实施,另外一个因素必须考虑进去,那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的问题是实施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而在生态式语文教育平等的教育指导下实施的新的征程,对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的考虑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自由、平等、对话、和谐的新型师生观,可以让老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也能在轻松和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掌握知识。因此,生态式语文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得以发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运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启迪,使学生在问题的思索中,开拓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生态式语文教育效果,最终达到“双生“教育的目的。
(四)建立多元的语文评价体系
在对生态语文教育上,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对其进行评价,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否对生态式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教学效果有着牵一线而动全身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还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所要求的评价不仅仅是从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来看,而且要求评价体系要多元化。这为我们建立生态式语文教育评价的实施起到了契机的意义。因此在生态式语文教育评价中要达到评价功能、评价主题、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的多元,把生态化的教学评价看成是一种生成性的、过程性的评价,让教师在最近发展区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多元的评价的反思,教师也可促进生态化语文教育评价方法的进步完善。
四、结语
篇6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
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3.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
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
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
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
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篇7
关键词:学科渗透培养人文综合素养
在历年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试题无论是合卷还是同堂分卷,但三科联系密切,多以地理学科素材为载体,挖掘政治、历史学科元素进行能力立意并综合考查测试。高中地理教学是目前高中文科综合中难度较大的学科,同时也是较适合进行跨学科渗透教学的一门学科。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达到新课程标准,积极培养高中生人文综合素养,笔者认为通过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辩证思维以及分析历史与现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是较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予以说明。
文科综合中结合校本教材,通过乡土人文地理渗透教学,可以使学生学到有关家乡所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了解家乡经济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及发展前景;可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使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能同现实中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树立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的远大志向。同时还可以让高中生明确地理学科不但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具有鲜明突出的现时性和实践性特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笔者目前所在的是一所随着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乡村中学逐渐演变发展为的城市中学。过去,它地处城乡结合部,周围是遂宁市城区主要的蔬菜、鲜花以及乳畜品供应基地,并临国道318线南侧。现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校就位于国家级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B区的腹地,周边逐步发展建成纵横交错的交通干道、新兴工业区和众多安置小区、高级住宅区。因此,我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这一区位优势条件,积极开展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探索。
案例一:农业与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发展变化
我主要设计了下列实践活动与思考问题,然后师生互动交流:
调查了解学校附近主要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近年来发生过什么显著的变化?
(过去:以发展城郊农业为主,种植蔬菜、鲜花,养殖奶牛等。现在:以发展工业为主,并成立创新工业园区。)
调查本区过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现在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
(主要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方面有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方面有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政策支持、历史悠久。主要工业区位因素:自然方面有土地平坦且面积大、水源丰富靠近河流下游;社会经济方面有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地的区位选择受到什么影响及发展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本地的区位选择由农业区位发展变化为工业区位。)
案例二: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
篇8
一、必修三的课程地位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主要是认识自然地理现象、地理原理规律,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阐述了人地关系;必修二(人文地理)的内容则是人们如何从环境中获取生产生活所需的资源,因地制宜地改造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是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阐述了人地关系。此后,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要求学生用必修一和必修二所学的概念、原理、规律、观点、方法等系统地理主干知识,联系实际,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
二、必修三的高考地位
由表1可知,选择题涉及区域地理的考点不多,考点动向无明显规律,有些知识点没考到,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命题材料。
由表2可知,必考综合题两题,一中一外,给出文字和图表等材料,让学生进行成因分析、推断影响,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利与弊。区域地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选择题和选考题也常常涉及区域地理。考查的重点是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强调地理能力。如描述或推测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水系)、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特征,概括其空间格局,分析影响因素,描述或推测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人文要素的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
三、必修三的区域组成
由表3可知,必修三涉及的地理区域,没有面面俱到,重点是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相应问题的方法、思路、要点等,学会运用区域有关图文资料,探讨、分析、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现实问题,培养其学习方法,提升其学习能力。
四、必修三的教学建议
1.区域与系统结合
系统地理知识要落实到区域,区域要再现系统地理知识。必修一、必修二系统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地理区域(区域地图),是高考常用模式。试题基于图表,基于地理学的两大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将地理问题落实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及人文特征判断,注重区域实证、支撑系统地理理论,强调系统地理与地理区域的有机整合。地理必修三的教学,侧重案例教学,必须以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系统地理加以论证支撑,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有效提取相关的地理原理、规律,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例如,《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要补充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其次,要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l件,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系、水文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还有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最后,要分析流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根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原则,探寻该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根据不利条件寻求整改策略。学生只有抽取了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分析地理原理和规律,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间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能进一步分析黄河、长江、尼罗河、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从而达到课标的要求。
2.归纳与比较结合
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总结,常常要运用表格归纳与表格比较两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要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帮助学生归纳出带规律性的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例如,《荒漠化的防治》一节的教学总结如表4所示。
学生懂得了“荒漠化”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同类型的案例。
区域的比较,不仅要横向比较,而且要纵向比较,如表5和表6。
3.课堂与实践结合
课堂教学强调地理空间思维训练,尝试让学生联系时政新闻热点,联系本地实际,做到课堂涉及区域的举一反三,讨论区域的保护和治理措施,提升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例如,让两位学生分别代表南水北调“调出区”的居民和“调入区”的居民,扮演角色,进行对话,交流看法。又如,让四个学生模拟导游,带领四组同学赴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澳大利亚国家四地的旅行,分别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课外教学强调综合实践,例如,①收看《地理・中国》《文明之旅》《探索》等相关电视节目,关注G20杭州峰会,了解20个成员国和被邀请的嘉宾国的空间分布、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等,引导学生多了解世界文明;②讨论冠豸山下某地瓜干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③结合冠豸山的城区交通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④调查冠豸山天池历史与现状,开展冠豸山天池终年有水的实践研究,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用电子地图查询莲峰镇和揭乐乡城镇历史、交通变化、旅游发展等信息;⑤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4.教学与应试结合
高考试题往往是围绕区域“在哪里”“怎么样”“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课堂教学可以尝试“课题研究”的方式,用新情境设计出新问题,将考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去开展区域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学习。在分析中提高《考试说明》的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区域定位:在哪里?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高中低纬或五带位置) 、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从属位置、相邻位置)、大气环流位置、板块位置、交通位置等。
(2)区域特征:怎么样?包括区域的气候、地形、河流(水文水系)、植被、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特征,了解该区域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农业问题等)。
(3)原理分析:为什么?分析自然要素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会探讨区域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
篇9
[关键词]生态道德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3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道德是当今众多生态问题向人类提出的一种行为要求,也是现代人才素质的一个崭新体现。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其德育工作重中之重,渗透到其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修养,进而在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方面积极贡献力量。
一、“生态道德”的理念
“生态道德”这一理念形成于20世纪,是在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时所提出的,所以它也被称作“环境道德”。生态道德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它必须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第二,它的规定性必须体现一定的社会整体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显示人们认识和掌握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第三,它必须是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时时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从这三点特征我们可以得出,生态道德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所以也属于道德范畴;它从道义上规定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上的责任与使命,对人类的行为有一定约束作用。所以,这种行为规范主要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将人类的诸多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中去,以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与责任,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平衡的状态。生态道德是在顺应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背景下对人类道德的进一步完善。
道德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关乎是非判断,基本只与人内心的价值观有关。而生态道德属于道德范畴,所以我们很难用法律这种强制手段来定义违反生态道德的行为,只能用更为谨慎的措施来实施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因此它的建设将会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我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在其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其德育工作重中之重,广泛宣传并开展众多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进而在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方面贡献积极力量。
二、高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根据一些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整体上来说是不错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如下现象:奢侈浪费现象在校园屡见不鲜,如剩菜剩饭、水电浪费、纸张浪费等;对大自然缺乏尊重以及足够的爱心,比如践踏草坪,乱折乱采等。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宠爱,没有经历多少生活磨难,生活的艰辛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概念的,生活消费上普遍大手大脚,缺乏节约意识。同时,无论家长、学校还是社会,在他们的生活中似乎更多强调了尊老爱幼等传统道德教育,对于生态道德教育几乎没有涉及,致使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他们忽略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忘却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此外,还有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使校园文化也趋向庸俗化、商业化和功利化,缺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生态道德文化的构建。因此,要将生态道德观真正付诸现实中,那么首先就得要求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最高一级,它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层次和特点,决定性地影响着未来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生态道德水平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则是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所开展的德育教育更多是在教育学生们应该如何与他人、社会更好相处,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却几乎很少涉及,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义务,所以,这样的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已存在的自然环境。外加,“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和“斗天斗地”等传统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所以,在这样的德育教育背景下,学生的生态道德修养以及生态道德意识难以得到培养,进而就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也就很难达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校采取措施真正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有所涉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正确理性生态观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三、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目的主要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所以,我们可以把化学看做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主要方法。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给出解读,尤其是生态方面的诸多话题。因此,本文将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高校化学课堂中涉及的生态道德教育。
(一)生态道德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当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也是我们的化学课程所关注的对象。所以教师可以将化学专业知识与相关的现实现状相结合,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展示化学在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比如:针对目前极受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老师可以结合课本所学的多原子分子如CO2、CH4等温室气体的作用来分析温室效应进而牵连到全球变暖问题,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的根源,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课程,自己设计一些环保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中的某些成分能够带来污染,同时也能够消除污染,化害为利。所以,这样既凸显了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来学习化学;另外,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会下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行为举止,提升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
(二)生态道德教育在化学实验中的渗透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任何的教学媒体所无法取代的。因为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已经对于某些化学现象有了初步认识,加之相关的实验,学生会更加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以及结果,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观察、理解以及思维能力。比如:“三废”问题是我们的化学实验经常遇到的状况,如何来处理自己实验所带来的废气、废液、废渣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但生态道德习惯的培养其实就来自学生解决自己身边一些小事情的做法,而这些点滴的小事情却能孕育大智慧,使得学生可以将某种环保处理方式的思维模式应用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所以关于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教师可以设计有关的环保问题,并引导启发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比如怎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将实验过程所带来的废物做到最少排放和最低的污染程度,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做到变废为宝,回收再生,最终做到实验材料的循环利用。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学到了有趣实用的化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和意识,真正将生态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三)将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的第二课堂中
我们把以课堂和实验室为主的教学方式称之为“第一课堂”,那么以各种化学课题研究为主旨的课外活动就可以称之为“第二课堂”。如果我们说第一课堂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知识,落实生态道德教育,那么第二课堂便是将生态道德教育转化为真实社会实践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当然更是生态教育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我们可以以各种化学课题研究为起点,通过多样的活动,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真正扩展到户外,延伸到真实的生活中,寓生态道德教育于实践活动中,践行生态道德的要求。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相关社团组织大学生去调研某些城镇企业的“三废”排放,以及对周边环境,水质情况和手中生物等进行化学检测,之后对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亲身经历感受生态破坏的后果以及进行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困难,因此,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种种行为进行重新审视,看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所以,这样一些有意义的化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此外, 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日子,比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学校社团应该积极组织同学开展以校园环境污染或者周边污染为主题的一系列调研活动,并通过画报或者视频来展示其研究结果。这样从实处加深了学生自身对环境污染的清醒认识,同时也对周围同学起到提醒作用,在生态道德的教育中真正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化学是一门与环境、与生态环保密不可分的重要学科。所以通过化学教学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我们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与现实案例相结合,让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掌握必要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提升自己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通过自身的良好行动来呼吁更多的人,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而努力。
四、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年轻一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理应发挥重要的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践行生态道德要求,做真正的环保卫士。而高校要把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最终使其成为他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思想,既可提升他们的行为,同时又更新了他们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从而促进了他们协调全面发展,最终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金屯.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李金.生态道德论[J].前沿,2008(8).
[3]王刚.化学实验中环保意识的培养[J].陕西教育,2008
(7).
篇10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参与环境改造的活动越来越多,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众所周知的。今天,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环境设计教育改革需要较为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否则与迅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文化形势不相适应。环境设计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新兴学科,以环境规划设计、环境形态艺术、物质环境设计、大众行为心理等为研究核心,以策划、规划、设计、管理四个环节的结合,构成了环境设计纵向系统的整体。环境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包括生态学、建筑学、艺术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四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约占总课程量的50%,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约占40%,专业实践课约占10%。在专业课程中,主要以景观设计、观赏植物配置与造景、景观小品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为主线设置一系列专题设计课程,课程分类繁细,内容覆盖面广,各自独立,呈点状的板块式分布。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体,以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为补充,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传授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则指导学生在本门课程内分阶段地完成专题专项研究,使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合理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最终达到本专业的教学目标。生态设计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与教学体系,其设计教育发展程度较高。我国的生态设计基本上还处在探索阶段,各高校的生态设计教育发展程度不均衡,受重视程度也需要加强。因此,国内高校可借鉴国外设计院校的教学模式,积极建立与国外设计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互动关系和交流合作,吸收先进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培养出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人才而肩负起重大责任。在环境设计教育中植入生态设计理念,应根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充分运用生态学、设计学、环境科学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需要的环境,最终体现出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长期相协调的状态,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让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得以继承。但是长期以来,环境设计教育受社会意识、经济压力、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内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体系。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1.建立科学教学构架,开设生态设计课程
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将重点放在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方面,将生态设计相关课程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在设计课程中给学生讲一些概念性的理论就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生态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教育要具体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居住区景观设计、街道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滨水区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专题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适度设计,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思维习惯。最终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设计观,秉持生态设计理念,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设计方法和途径。教师应是生态设计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只有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者,才能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观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言传身教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环境设计观,这是一种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相信这种力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建立科学教学构架,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设计,就要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设生态设计课程。教师应遵循“理论—方法—实践”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在大学二年级以前开设诸如设计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建立基本的目标概念和设计观念。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应系统地将生态环境策划、生态环境元素、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融入环境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并辅以一定的实验教学与实训实务等。
2.树立生态设计意识,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树立生态设计意识,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观的设计思维习惯,积极感知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生态设计的内容是核心,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将生态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性传递给学生,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任何给定的设计中,学生都要仔细分析生态给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景、人群等带来的价值,不是先设计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再考虑生态性,而是要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环境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的设计。环境设计绝不能脱离生态理念而凸现个性创意,任何时候都要从塑造生态环境的角度创造环境的构成形式。另外,对于环境设计的创作成果,师生也不能只注重方案多么个性,效果图多么漂亮,构成形式多么震撼,而要学会关注环境的长期寿命,即通过生态观与环境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当这种生态设计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在作业训练或设计实践中更积极地感知生态环境,认真思考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3.关注设计生命周期,节约能源物质消耗
以往的环境设计教育中,对于环境外在形象、功能特点、艺术感的训练较为偏重,而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由于与实践脱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因此,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软肋。虽然许多高校针对这类知识设置了一部分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其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知识是设计立意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在设计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本身就缺乏生态观的考虑,那么整件设计作品的生态性将荡然无存。在材料选用方面,具有生态性的材料形式非常讲究,环境设计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当地材料和自然材料,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构造技术和建造形式,同时以能循环使用、降解再生的材料为主,并且高度重视环境的使用寿命。在环境设计中,自然景观元素和生态系统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如自然水体景观、原始森林的保护,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设计师应视自然资源为宝,在环境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自然中的光、风、水体、植被、土壤等,使其服务于环境的新功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一些西方国家的环境设计将关闭的工厂和废弃的场地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其利用生态技术恢复后再次被人们使用,成为市民追求时尚潮流的休闲娱乐场地。因此,设计师应充分关注环境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包括材料选择、构造技术、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这样会大大降低环境设计场地的耗能和耗材,实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的美好愿望。
4.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
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远离自然环境,自然元素、自然气息和自然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日趋淡化,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诉求。设计师需要合理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顺应场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场地的各种资源,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环境,以满足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因此,环境设计师应善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将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庭院、绿化、水体等是否尊重自然、显露自然作为判断环境设计成败与否的关键。建筑物、构筑物等矗立于环境中,称为实景,在此基础上给观赏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空间称为虚景,建筑物、构筑物等与其共同构成的环境空间能够形成虚景与实景的融合,也就是虚实相生、虚实相应的意境。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观中“虚”与“实”的辩证思想,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风格,与中国山水画、山水诗词的创作精神“求‘神韵’于‘大象’”是一致的。如地形变化多端的场地拥有特殊的地形环境,场地中往往呈现出某一地段多岩石、多沙土、多植物、多冰雪、多雾等现象,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那么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设计可充分利用这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的优势,将岩石、沙土、植物、冰雪、雾等作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再利用阳光、风雨、微地形和微气候为环境空间营造意境。结语社会对环境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应针对市场的改变而与时俱进,甚至预见社会发展趋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思路是以动态发展、动态更新为前提的,这不仅是新形势对环境设计教育功能的要求,也是各高校努力探索的必要前提。因为不能保持先进的教育,就无法保证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无从谈起对环境设计教育的贡献。
- 上一篇:经济技术和管理
- 下一篇: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