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25 16:3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经济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经济知识

篇1

随着加入WTO的迫紧,我国金融行业急需培养一批熟悉国情、精通外语、了解WTO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具有丰富深厚专业知识的经济师人才。发现和培养经济师人才是一项比较长期、复杂的工作,一般容易被忽略。经济师成长、成熟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更是一个艰难甚至不被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因此有责任心和长远眼光的金融单位负责人,往往比较重视发现和培养工作。在金融行业特别是在基层金融单位,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勤学善钻的人才,他们往往在理论上、科研上、写作上比周围的人强得多,但这些人才也往往容易被人们(包括领导)忽视、轻视,被评价为“不务正业”,实际上,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有真才实学的。我们要大胆地发现、接触和培养这些人员,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都要经常与他们谈话,一方面可以听取他们对工作的“高见”、“阔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他们的不足,及时给他们以帮助,使之做到扬长避短;同时,要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他们创造条件,比如少给他们安排些具体工作、多让他们外出参加培训或学术交流活动、多让他们参与单位内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会议、活动、多给他们解决些书籍资料费等,使之尽快成长、成熟为一名为单位创造效益或价值的人才。如果对这些人才不正确、及时地加以引导、培养、利用,他们就有可能跳槽、转行或者根本就不会成为有更大作为的人才,其最佳潜质就有可能被破坏或永久埋没,那样的话,对金融行业、对社会的发展,都将是一种损失,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正是这个道理。从战略上讲,金融行业也应把培养多少经济师人才作为各级行长(经理、主任)或主要负责人任期工作目标而加以严格考评,对重视和培养经济师人才成绩显著的主要负责人,要授予“伯乐”等荣誉,给予表彰和奖励。

2、要建立科学的评聘、解聘制度。

一是要制定明确的经济师评聘或解聘条件,使经济师职称评聘资格、条件、标准在文凭、著作、成果、成绩、专业工龄、政治表现等方面得到全面体现,避免职称评聘上的随意性、盲目性、局限性;二是要对现有的经济师人才进行一次“过滤”,凡在条件、资格、年度工作任务完成、实绩考核、品行、业务知识技术、成绩贡献等方面较差或不合格的经济师人员,对其职称及相应待遇予以解除,杜绝聘任长期制或终身制,消除聘任中的不正之风,把聘任工作纳入规范、合法的管理系列;三是要对已具备经济师资格、条件的人员,特别是对在政府部门已考取经济师资格的人员,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评价,及时对其聘任,聘任期限一般应为3—5年,对任期内合格的,要续聘;对任期内不合格的或有重大工作失误的要及时解聘;四是要积极实行破格聘任制,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即使其资格、条件不够,也要予以及时聘任,鼓励其继续努力,为单位做出更多大贡献,避免埋没人才;五是要建立经济师定期考核制度,监督经济师正确履行职责。

3、要建立经济师任期目标责任制。

经济师任期目标责任制就是明确经济师在任期内必须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工作目标或其他目标、任务、责任并与其政治、经济待遇和是否续聘挂钩。如果具有经济师职称的人员完不成或达不到任期目标责任,不仅相应降低或取消其有关待遇,而且予以解聘;反之,对贡献巨大或突出的人员应兑现相应待遇,并给予续聘或职务提升。实行经济师任期目标责任制,以《责任书》的形式确定经济师的责任及有关内容,有利于激发经济师人员干好本职工作和力争多出科研成果、多做突出贡献的积极性,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推动金融行业经营发展,彻底改变目前金融行业经济师人才缺乏以及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制度陈旧落后、不适应未来金融竞争需要的现状。

4、要建立经济师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制度。

金融单位要真正打破经济师人员“一劳永逸”的弊端,就必须建立以经济师人才为主的科研或学术团体组织,如各类学会或课题小组等,把人才集中起来重点研究攻克实用的学术或理论课题,促进一些重大科研、学术项目的论证、引进、推广、利用,使经济师的意见、建设、成果成为金融行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避免在决策、引进项目等方面出现盲目、浪费现象。同时,也要采用“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法,让现职经济师人才负责培养1个或1个以上经济管理人才,带动整个金融行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成长、壮大。

5、要提高经济师人才的待遇。

经济师的待遇包括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在政治方面,应多给他们订阅些专业报刊、杂志,多让他们参加单位的重大业务会议,多给他们分配些重要工作任务或调查研究项目,多让他们外出参加一些相关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议等;在经济方面,应让他们享受与行长(经理)或副行长(副经理)相等甚至更高的工资、福利、奖金、补助等待遇,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使人才真正成为受人羡慕的人员。

6、要健全经济师人才再教育、再培训制度。

健全经济师人才继续教育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们进行“充电”,让经济师人才学习、接受更加全面、新颖的学科或专业知识,使他们及时更新知识,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行业发展的需求,避免产生被淘汰的局面。目前,金融行业有部分经济师没有文凭,或者连经济文章就不会写,有的经济师还担任了相应的领导职务,可是连简短的讲话稿都不会写,事事依赖秘书参谋,这类人员有损于经济师这个极其神圣的“称呼”,可以想象他们的素质并不怎么高。这里不追究这些人是如何“攫取”经济师职称的,也不管他们是先有领导职务、后有职称或是先有职称后当上领导,只关心不管什么人,只要有了经济师这个职称,就要参加继续教育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经济师人才应平均两年接受一次较新颖、全面、系统、深刻的继续教育,每次学习教育累计时间应不少于60天(或脱产或半脱产参加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内容应包括相关专业知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继续教育应采用与科研单位、学术团体或大专、本科院校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教育结束后要在《经济师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登记本(卡)》上记载相关内容,对教育期间成绩不合格的人员责令其再学。对拒不接受再教育的人员,或再教育成绩不合格的人员不再对其进行续聘,降低或解除其相应的各项待遇。

7、要把经济师职称评聘工作纳入政府人事部门的统一管理序列。

将经济师职称评聘工作纳入政府统一管理序列,是为了规范金融行业的职称管理工作。目前,金融行业特别是某些地方的金融单位,总以“钱老大”自居,蔑视政府部门的管理,在职称评聘上想怎么就怎么,甚至欺骗主管的上级部门,致使职称评聘工作出现“暗箱操作”,极不科学、规范,在评聘中出现了假文凭、假证书等“怪现象”或关系风、说情风等不正之风,广大干部职工对此意见纷纷,严重影响了金融单位的工作。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就是要对金融单位职称评聘实施再监督,对金融单位职称评聘中的不正之风、不当做法予以整改、纠正,使评聘工作沿着正确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合理利用的方向发展。

8、要建立经济师人才合理的流动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行政领导的交流或异地任职,忽视了对经济师等中级以上技术人才的交流使用,事实上,经济师以上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同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更是如此。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适应人才流动和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地各方面的发展滞后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由于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制定了好办法、好措施,大批“过剩”的人才适时流向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其中有不少是经济师人才。有的经济师人才由于种种原因在原来的行业、单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但在交流后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这说明有的行业、单位管理工作比较落后,不适应人才生存。金融行业的经济师人才应在金融单位之间相互交流、流动,相互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有的金融单位规定基层单位不能聘任经济师或高级经济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而上级金融单位有的经济师或高级经济师不懂基层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也是不正常的。我们及时借鉴东西部人才流动的经验、做法,尽最大能力挽留并利用好人才优势,不能让一些中高级人才云集在上级金融单位闲之不用,也不能容忍一些金融单位过剩的中高级人才被白白浪费掉,要尽快建立并采取合理的人才流动办法、制度,促进中高级人才在金融行业形成上下、左右、条块之间的流动。

9、要把职称评聘与职务评聘区分开来,加强职称专业化管理。

有的金融单位总是喜欢把职称与职务混为一谈,这是不科学的、甚至不正确的做法。经济师职称代表的是某个人的知识、理论、经验以及在某专业的成就、贡献,偏重于考核其科研、理论或学术成果,有些有职称的人员,不一定适应担任行政职务,当然获经济师职称的人,大部分也能成为称职的行政领导;职务是某个人行政领导能力的体现,偏重于考核其行政领导方面的政绩,职务高的人,不一定就具备经济师素质,当然,有的行政领导也具备较高的经济师素质。我们不能认为金融知识、经济知识较差的人担任了金融行业行政领导职务就不正常。虽然在职称、职务聘任方面总有一些怪现象存在,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把职称与职务“等同化”或“一体化”。对职称实行专业化管理,事实上是对职称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理论水平(素质)及其成绩、贡献的肯定。对经济师实行专业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经济师人才档案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及时收集整理经济师人才的成绩、贡献、荣誉等,既是重视人才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历史、科学地评价一个经济师人才的重要举措。透过每个经济师人员的档案内容,可以看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便有重点、有针对、有选择地培养更高级的经济管理人才。管理工作者要从人才角度正确看待人才的重要社会作用和意义。有的人一辈子可能没有当过什么“官职”,但他的学术职称或科研成果可以达到“顶峰”,照样可以受到社会的尊敬、重用,其贡献、价值、影响不比“当官”逊色,有的人虽然行政官职越当越高,但他在某个方面的专业素质却不一定比别人高。职称专业化管理,有助于对经济师人才实施全程管理,有利于经济师人才向高级经济师晋升,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经济管理人才。

篇2

第一,我们应该发挥一线城市金融人才和专业技术的比较优势,大力培育像美国硅谷那样的“企业家金融”的发展模式。欧美真正靠无形资产打造企业价值、处在创新期的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上市的策略,而这类企业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恰恰最为需要也最为关键。诸如“私募基金”和“纳斯达克”之类提供的“金融服务”,只有到了企业开始确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愿意寻找上市机会进一步进行产业孵化的时候,他们才介入进来分担风险谋求收益。

“企业家金融”这样的模式,能真正达到扶持“人才主导”的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成长,实现产业升级的宏伟目标;可是,不少中国的PE和现在的创业板恰恰是在缺失“企业家金融”模式的情况下去开展IPO服务来谋求高回报,结果出现了让一般投资者承担劣质机构和企业圈钱的“过度风险”,进而导致了无辜百姓对这类“金融创新服务”失去了信任的恶果。

第二,我们要加快中国产业组织的优化调整,强化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民间金融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努力塑造像日韩银行业那样的“供应链金融”和像德国银行业那样从事的“关系型金融”服务的商业运作模式,解决中国企业的投资渠道和大量中小型民间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有利于解决正规金融体系外的资产泡沫问题,促进产业资本重新回到实体经济的舞台。

在日本和韩国,很多知名的大企业靠自己的品牌和规模冲在全球市场第一线,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所需要的技术密集型的研发和相关零部件的制造,则外包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处在上游的国内中小企业。于是,这些中小企业家只要兢兢业业,把自己擅长的本职工作做好、做强,就根本不需要担心资金和市场——因为大企业会靠自己的抵押能力从银行获取低息的资金来扶持他们,靠自己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来确保这些中小企业的订单。而笔者今年在德国考察时发现,德国的农村现代化和劳动力市场工资弹性化以及大量中小银行针对自己固定的中小企业客户群所开展的“专业化和差异化”服务,是确保德国制造业在残酷的国际竞争面前永葆青春的秘诀所在;他们的银行之间和企业之间没有出现破坏价格、争抢客户的恶性竞争,银企之间保持了非常稳定的信用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中小企业大多数选择不上市。

今天成本压力比我们更重的德、日、韩企业,还在不断摸索创新之道来对冲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压力,坚持自己擅长的制造业,那中国就更没有懈怠的理由放弃制造业去寻找没有国际竞争力也不擅长的其他谋生之道。

第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线城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集聚一身的明显优势,在确保优质企业团队稳定主板市场价值以及完善和规范各种激励与风险防范的制度基础上,营造专业化机构为民理财、协调和造福的现代“财富金融”和“消费金融”模式,从而让日益增长的财富效应和顾客需求导向的专业化服务来推动中国市场的消费水平健康成长。

中国今天人均年收入水平只有5000美元左右,即使不考虑贫富差距因素,也达不到曾经支撑中国出口市场繁荣的那些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所以,今天中国“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带动的不是消费而是追求财富收入增长的投资,M2/GDP达到近200%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只有强化金融改革来不断提升财富效应,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中国消费时代的到来。而目前中国“消费贡献率”的上升则是由于投资和净出口的明显下滑引起的经济增长放慢所致,而不能乐观地把他们看成是“中国内需已经形成”的指标。

要强化“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能力来分散这类高收益高风险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所带来的对金融体系造成的不稳定冲击,尤其要注意在今天中国的发展阶段,如果财富金融没有发展到位,那么消费者很有可能会滥用“消费金融”的服务平台去完成他们渴望的“财富金融”平台上投资需求。

第四,在“企业家金融”平台和“消费者金融”的市场环境完善后,探索发展高质量的“城镇化”和管理外汇储备以及社保资金等公共资金投融资需求所渴望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政府金融”运营模式,以分担社会大众的后顾之忧,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这里千万要杜绝地方债问题和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重演!笔者建议要大力发展“城投债市场”和科技企业发行的“高收益债券市场”,通过委托专业化的金融管理团队的运作和完善的监管制度的建设来解决今天地方政府“事权缠身而财权萎缩”的问题,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安全,从而真正解决未来养老金缺口、外汇资产缩水等问题。

篇3

【关键词】后金融时代 国际经济秩序 延续 变革

针对美国的次贷危机,一直延续三年之久,其波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中的危害性严重的影响着传统的国际经济思维和金融理念,更是对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国际现行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针对这样的形式,在新时代国际金融环境发展的今天,对国际的金融形式产生了严重的变迁和影响。通过金融环境当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秩序的延续与变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国际经济权利结构的延续与变革

(一)新兴经济群体的崛起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推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使得其在国际的经济结构当中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涌现。并且在实际的大舞台上得到相应的扩散,使得发展中国家努力的发展自身的经济,并且积极的配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相应的市场经济和投资体制当中得到相应的发展空间,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但是发达国家由于起步相对较早,使得其经济体制在发展同时,逐渐的失去了技术优势,将产业外移,生产产品的竞争能力逐渐低下。导致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当中的发展能力变得低下,经济实力下降。在金融环境爆发之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相应的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的在一定时期内快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世界经济的格局逐渐的向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方面转移,成为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形势。

(二)金融危机加速经济格局转变

经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经济格局发生相应的转变。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不断的上升,使得两者之间逐渐的、进入到均衡发展的状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受到影响。根据相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经济危机的影响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占据的比重就占据80%左右,发达国家的相应的经济比例明显下降,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经济舞台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世界各国的经济排名也出现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变,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超越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的减弱,使得世界发达国家经济逐渐的复苏。虽然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结构逐渐的均衡,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的主体格局没有受到根本影响。

二、国际经济观念结构的延续与变革

经济观念是根据社会实践当中各种知识的结合体,通过人脑的主观意识进行判定,是生产力水平和人脑的抽象反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经济观念是能够控制世界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并且具有实践性、历史性以及发展性的相应特点。经济观念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的有效实施能顾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如果经济观念的发展不能够适应现代的生产力水平,就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在国际经济观念逐渐与社会的生产力相脱节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发达国家对于这样的影响,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以期待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实行新的自由主义政策。加大世界贸易的交流程度,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扩张当中也出现了经济秩序的弊端,使得金融体系逐渐的混乱,造成相应的经济风险。

世界经济在发展的进行当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风险。这是经济观念的问题,只有合理的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确立正确的金融观念,才能促进社会各个国家经济秩序的有效发展。

三、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与完善

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的核心在于国际经济制度的调整,国际经济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发展都反映了社会经济秩序的延续和变革。国际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依附于国际经济权利,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建立。并在世界经济秩序逐渐交融的今天形成一个东西方共同治理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局面。

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的减弱,使得经济环境当中的治理机制新旧更替,在进行经济体制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各个国家公平公正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治理方案的有效开展。在新世纪的发展当中,想要发达国家控制现代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具有相应的难度。其中的环境问题、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国际能源问题,这都是经济发展当中面临的难题。国际经济环境逐渐的向着全球共同治理的方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金融危机过后的国际经济体制的制定和调整都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之下建立的,是对现有的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使得其运行体制更加全面和稳定,减小了世界经济环境危险的产生,使得经济体制能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国际经济秩序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今天,国际经济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立国际经济制度是完善秩序的关键。确保制度的正确实施能够有效的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随着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升,更是为了预防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应该金融国际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世界经济能够发展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之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03).

[2]于学伟.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货币秩序变革研究――人民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经济学家,2011,(10).

篇4

[关键词]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金融支持。

能源型城市是中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应的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柱和先导作用。 但长期以来,能源型城市基本上实施的是能源导向战略,走以掠夺式开采能源、出售能源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子,致使能源型城市在经历了投入—成长—成熟的发展阶段后, 出现了资源衰减、结构失衡、经济危困以及环境急剧恶化的态势。因此,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能源型城市在为国家发展提供能源产品的同时,也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努力寻求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这已成为能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 2003 年, 英国发表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指出: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传统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桥梁,是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的创新与发展观的改变,因此走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是能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

在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资金始终是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而金融支持则对能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动员和引导资金配置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量燃料的消耗,导致全球变暖,气候恶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下,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促进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能源型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资源开发类产业,这类产业具有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特征,并且对城市自然景观和环境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因此,能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他城市大,寻找接替的支柱产业、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已成为能源型城市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但在我国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能源型城市既要承担着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供应的重担,还要坚持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面临资源有限性、稀缺性带来的资源压力与空间有限的环境承载压力,因此需要寻求能源型城市独特的并符合国际和国家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扭转能源型城市原有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产出”发展的不利局面,寻求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能源与再生资源产业、修复环境、满足环保需求为核心的发展路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能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发展模式。

二、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需求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依据发展经济学中的索罗模型 Q=Q(K,L,T),决定经济增长(Q)的三个要素分别是资本(K)、劳动(L)和技术进步(T),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也需要由这三个要素来推动,而在推动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中,资本(K)不仅是核心动力,更是源动力。 首先,能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是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的,发展低碳经济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都有较高要求, 而劳动者能力的提高,进一步转化为知识型劳动力,必须有大量的资本投入。 其次,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在推广和转化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因此,劳动与技术对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都必须以资本投入为前提。 并且,这三个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劳动力要求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就业量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城市人均收入将不断提高,这将带来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的增加会进一步扩大低碳产业的投资,带动低碳产业的发展,而低碳产业发展又会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经济增长,加大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资本投入。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投资还具有溢出效应,即能源型城市能够从低碳产业的投资与低碳经济发展中受益,获得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反过来更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因此,金融支持是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初始的推动力。

基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要求,今后无论是低碳技术的创新还是能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转型发展,都需要相应的金融来支持,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引导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投资取向,进而就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取向和市场行为,促进能源型城市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资金上支持开发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低碳金融增长模式,达到有效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推动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加速能源型城市的转型。

三、金融支持路径分析。

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金融支持有着更加严格的资本筹集要求、金融工具创新要求、金融环境改善要求、银企合作要求与金融政策扶持要求,金融支持主要着眼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增长动力。 因此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低碳金融支持体系,全方位满足能源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一)金融资本的筹集。

为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筹集所需资金,推动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两种途径:

直接筹资就是为支持新能源与低碳产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 为了鼓励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转型,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先支持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其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支持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鼓励和支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企业利用股权转让实现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能源型城市的转型。

间接筹资主要指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来满足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应对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改造、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提供倾斜信贷。严控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进行信贷投放,通过对低碳项目的信贷倾斜政策以及对高碳项目的信贷限制政策,达到金融资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流动的有效引导, 从源头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现阶段,我国各银行都相继推出了基于 CDM(清洁开发机制)的节能减排融资项目与针对低碳经济的金融解决方案,希望这些项目与方案的推广,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间接筹资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 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低碳金融债券”筹措资金,优先核准符合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能源型城市转型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优化收益率曲线结构,为低碳经济类项目融通资金。

(二)金融工具的创新。

2006 年彼得·C·福萨洛 (Peter C.Fusaro)在其《能源与环境对冲基金:新投资范式》中指出:金融模型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 包括更多的股权投资、商品交易,开始模糊了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和对冲基金的业务范围。 可见金融创新的范围更加广泛,金融创新就是开发出各种有利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需求资金进行融通的产品。如果未来在某一经济领域中存在产生稳定而巨大的收益的可能性,而目前在该领域没有有效的融资体制进行金融支持,那么就将会创新出可操作的金融工具。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是以节能减排、大力支持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能源城市在低碳经济视阈中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依托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运作,通过创新低碳金融产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因此,各类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对能源型城市转型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城市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和金融互动下的金融工具。

在发达国家围绕着低碳经济已经创新出碳交易货币、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以碳交易与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金融工具。 2008 年纽约泛欧交易所推出低碳 100 欧洲指数,2009 年 12月,标准普尔评级公司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了世界首个针对新兴市场的碳效评级指数,可以预测未来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将是以低碳为创新性因素,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维持国际金融秩序,调整全球定价权格局。

在我国, 随着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金融机构也相继推出一些新的金融工具,中国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推出了与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先后出台各种针对清洁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的节能服务商模式、金融租赁模式等的创新融资方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应的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开发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主要因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带来的金融产品服务的不发达,参与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都比较有限,金融产品创新与政策激励不足,缺乏相关期权期货、证券、基金等各种金融工具与服务的支持, 应加强低碳金融产品的培育和开发,鼓励私募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加大对减排、低碳项目的资金投入,促进低碳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发展。

(三)金融环境的改善。

改善金融环境,建设和谐、共赢的金融环境,首先从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金融支持的影响和要求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已从简单的存、贷款等传统服务,发展为投资理财、资产保值增值、金融创新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金融部门要正视能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产业结构的真实水平,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城市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的改善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次,从金融业自身发展来看, 面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的重任,也需要建立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2004年世界银行的《全球商业环境运营报告》中提及的对银行等信贷人权利的保护程度,是银行发放贷款以及外部资金投入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能源型城市应着手建设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增强金融部门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给予产权、债权有效的保护,才能有持续的金融支持的保障,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 “金融是经济发展核心”, 确保金融业安全、有序、高效运作和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促进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四)银企合作的优化。

由于能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底子薄弱等客观因素直接限制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应该推进银企合作, 加大银企合作力度,优化银企合作环境,拓宽银企合作领域,提升银企合作成效,深化合作内涵,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完善银企合作机制、金融管理协调机制和金融生态环境推进机制,深化金融帮办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促进银企双方的共同发展和长远合作。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对于银企合作优化的要求主要有:首先金融部门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防止惜贷、惧贷,要切实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次是银行与企业要按照“诚实信用、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要求,切实处理好银企关系,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新型关系,推进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五)金融政策的扶持。

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政府的相关支持必不可少,应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城市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推进能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表现在金融支持上,首先是与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相结合,在金融政策方面给予相应优惠,通过调整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准入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或限制政策, 对技术可行和有市场前景的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项目给予贷款审核、贷款发放、还款期限、利率等方面的必要优惠, 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次是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政府要建立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相应的优惠, 金融部门应紧跟政府引导基金,出台对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信贷投放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调动金融部门积极性,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投入相应的产业投资基金,并提供相关的投资服务,支持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做大做强,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发展能源型城市低碳经济这个复杂系统工程中,金融支持必然在引导企业主动、自觉地朝着低碳经济方向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优势,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低碳金融支持体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尹钧惠。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09,(9)。

[2]陈柳钦。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7)。

篇5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24-02

1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我国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水平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停留在较低的管理水平上,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对资本充足性的监管。由于金融衍生业务对信用要求非常高,所以资本的充足性巨鼎了能否积极开展金融衍生业务。但是目前,我国对金融衍生业务的资本充足性监管的强度还不够。在中国银监会2004年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第十三条中指出,“金融机构应根据本机构的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衍生产品的风险特征,确定能否从事衍生产品交易以及所从事的衍生产品交易品种和规模”,这与《巴塞尔协议》对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所提出的资本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巴塞尔协议》的资本要求提出,所有机构不管规模大小,都必须使用模型计算最低资本要求。由此可见,金融衍生业务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资本充足性的监管。

(2)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由于目前我国仍在使用传统的财务会计框架,但是金融衍生业务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兴业务,属于表外业务,因此这一矛盾导致了我国对金融衍生产品信息披露的监管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的力度。

(3)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我国金融机构在内部管理方式以及监管制度上并未实施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管理办法。例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和底时六条规定了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对金融衍生业务应该承担的监督和指导的责任,但是没有明确规定有效的问责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说明我国的金融机构缺乏对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的有效监督,内部的控制制度还有加强和完善的空间。

(4)缺乏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创新的行业,因此相应的监管者必须要有很高的素质,但是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现在的监管人员都还不具备足够的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知识,同时还缺乏对金融衍生风险管理的经验。随着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日益发展,必须改善这个问题。

(5)缺乏行之有效的国际监管。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仅限于外资银行在我国国内的监管,但是与外资银行的母国联系非常少。而金融衍生市场具有开放性,所以金融衍生品就相应的具有跨国性的特种,同时,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渗透性和高杠杆率,导致了风险在金融市场的扩散和传播将会造成系统性的威胁。这种对外资银行监管缺乏母国支持的现状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日渐发展的趋势不相符。所以,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实施有效的国际监管十分有必要。

2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管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第一步,主要任务就是识别市场主体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一般来说是根据经营活动的性质以及潜在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以及产生原因来检查风险。由于风险随时都存在,所以风险识别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市场主体主要通过风险识别来准确判明所承受的风险在性质上属于哪种类别。

2.1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

(1)从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特性上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造成的。标的资产的价格受到了经济政策、政治环境、供求关系、投资者人心理预期以及人为操纵等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信息披露存的局限性也是引发信用风险的原因之一。

(2)从宏观层面上看,全球金融的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产生,此外,各种新生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出现,使得这些各式各样的工具变得越加难以区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在加快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速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制定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的难度的难度。

(3)从微观上层面上看,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导致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的产生,尤其与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是否健全有很大的关系,而能否严格执行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也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主要有风险爱好型和风险厌恶型。风险偏好型管理层热衷于投机,因此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而风险厌恶型管理层通常会尽量避免从事投机业务而偏向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

2.2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表现

(1)金融衍生工具来源于基础商品,所以基础商品价值的变动会影响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因此,价格的变动给金融衍生工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使得金融衍生工具比传统的金融工具更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波动的幅度也比传统市场还大,使得风险系数因此增加。

(2)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形成具有随机性,它的组合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规则性,很难研究具体的操作模式,同时衍生工具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在任何金融衍生工具的基础上都可以衍生出新的工具。

(3)滥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杠杆导致交易风险增加。金融衍生工具以基础工具的价格为基础,交易的时不用把相关资产的价值全部付清,只需要缴纳一定的押金或者是保证金就能够得到相关资产权益,一直到到期日再对已经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结算。因此,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只需要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实现交易。此外,风险交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杠杆性,因此在被广泛运用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风险,管理与监管的滞后性也会相应的导致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产生。除此之外,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健全,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完备也是催生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原因。

3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防范对策及预警机制

3.1 完善信息的披露,提高经营业务的透明度

公平竞争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所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参与者都必须遵守一致的交易规则。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在合约签订之时,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就已经确定下来,而交易却要在未来某个时候完成,就使得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要根据金融衍生工具的这一特点来改革传统会计记账方法,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规则,以便管理层和用户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握风险情况,及时制定对策。

3.2 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制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许多国家为了避免风险因而建立了政府监管机制、行业自律监管和交易所自我监管的监管机制。政府监管机构的权责是制定监管金融期货与期权市场法律法规。交易所、证券商协会等通过制定运作规则,规章来对衍生交易活动进行监管。这种稳固全面的监管结构可以实现对交易进行全程监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应当包括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识别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风险分析机制和风险报告机制。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要计算市场价值,与此同时应建立分层次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科学、系统地反映风险状况。

3.3 针对不同风险采取相应管理方法

(1)对于市场风险管理,应对超过交易主体所能承受的风险总规模的市场部分采取对冲措施或者头寸充足的方法。市场参与者可以试着采用更多的测量方法来度量市场风险。

(2)对于信用风险管理,市场交易主体需要根据对方的信用级别来确定每一个交易对手的信用,以此来决定交易量,从而减少风险。其次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比来增加信用保障,如要求交易对手提供抵押、保证、支付保证金等方法。再次,机构应该对市场上交易的所有品种按照进行风险评估,才能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3)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机构主要应该控制参与流动性较低的产品交易量,对于流动性较低的产品来说需要能够长期占用的资金,以免造成管理资金流动性风险,而应控制资金流动缺口的额度从而保证资金流通的平衡。

(4)对营运风险的管理。营运风险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比其他风险更严重,因此营运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但由于其潜在性,很多机构都忽视了其存在。首先,对于一些不可预见的事务所造成的营运风险的管理方法是通过人身与财产保险等方式转嫁出去,对于经营方面漏洞和失误所造成的风险则要减少操作上的失误。其次,机构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紧对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专门人才的培养。再次,管理层要定期检查金融衍生工具的经营状况,核查其是否符合经营方针以及所承担的风险是否在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要及时中止。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迅速,衍生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因此要提高对风险的敏感度以及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5)为避免法律风险,交易方应该先确保交易对手是否具有足够权力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并且确保对手有法律依据履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并履行金融衍生品合约义务。此外,在合约条款中应明确的规定交易对手的抵押品或者保证金以在必要时弥补交易方的损失,并且清楚说明交易对手违约时应支付的罚金。这些工作在签订立合约之前就应该确保,以避免法律风险。

(6)建立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预警机制,也就是把金融衍生工具所面临的风险分类,并根据各类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及衡量指标,于此同时,对不同阶段的风险指标界定风险级别,最后根据风险级别以及风险权重计算各种风险的大小、本机构所能承担的风险程度,然后制定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提高抗风险的能力。目前我国金融企业已经建立多个指标体系,但是却未建立关于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因此建议企业能够建立分层次的科学、系统的风险指标测试体系。此外,企业内部要防止风险在企业的子公司中迅速蔓延以及这些风险在企业内部的聚集。此外,建立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的预警机制,上市的企业则要对恶意收购进行检测,防止集团控制权的丧失。

3.4 加强国际监管与国际合作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层级,但是由于其交易超出了政府超出了国界使得单一国家和地区无法对金融衍生产品实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不能全面控制风险,此外,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相对落后,因此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监管与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势在必行的任务。

4 结语

综合前面所述,我们看到了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缺陷。金融衍生工具只需投入少量资金便可以进行巨额交易,这一特点必然会导致难以避免的投机行为,这种手段既可能带来高收益,也可能带来高风险,而金融的自由化使得风险更加集中因而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一旦操作出现了失误便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从而进一步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波动。通过分析近年来在金融衍生市场的一些列重大亏损事件,我们可以发现,监管制度和交易规则的不完善或者决策失误是引发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风险的监管,在实践中完善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的监管手段、监管措施、监管方式和风险的预警机制,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免过度投机。企业应该努力做到在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少风险的积累,并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使得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真正的服务于我国的企业。

参考文献

[1]谢群,武本建.谢婷.略谈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工业技术经,2008,(7).

篇6

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开始于1995年,经过以兼业形式销售阶段,于2001年至2003年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银行保险业务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发展势头,已经形成规模。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公布的数据,银保兼业机构数从05年初的62808家迅速扩展到07年末的77149家。银行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银保贡献的保费占保险业总保费的比重不断上升,07年底已成为个人营销渠道之后的最大营销渠道,占保险业总保费的31.87%(如图),对我国保险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低层次的分销协议模式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仍然以分销协议为主,浅层次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导致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地位不对称。在银行保险合作关系中,银行掌握了所有的网点资源(保险公司通常以驻点的方式在银行网点进行业务营销),把握着保险销售的主动权,银行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一般而言,银行保险合作协议每年签订一次,银行根据保险公司产品的适销情况决定代销网点资源的分配,双方合作关系不稳固。

2002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取消了原来银行保险经营中“1+1”限制规定,银行网点可同时跟多家保险公司签订协议,不同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由于银行保险产品严重的同质性,银行销售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给予银行的费高低,还有对银行销售人员的各种补贴。此状况造成银行保险竞争的白热化,价格战、费用战、银行保险产品的费节节攀升。

(二)国内各保险公司的新尝试

对于我国的银行保险的发展,国内诸多保险公司都曾在新模式上进行尝试。2008年1

月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按协议,除目前已全面开展的银行兼业业务以外,双方还将在合作开发集合年金计划、捆绑进行企业年金市场拓展、合作发行联名信用卡、合作开发兼具银行、保险与财富管理功能的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2007年8月,中德安联和中国工商银行进一步推进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开发了网上销售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高,网上销售将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成为新兴的销售模式。

2006年中国人寿成功入股广东发展银行(简称“广发行”),双方有了这一重要资本纽带的合作关系,合作效果和以往大不一样。中国人寿入股广发行之前,后者银行保险合作主要对象为一家小型保险机构,中国人寿排在第三位以后;成功入股后,双方开展全面合作,如广发行优先中国人寿的保险业务,同时中国人寿在资金、存款、资产托管、资金汇划和结算上为广发行提供便利和支持,使广发行在保险业务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6年8月,平安保险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4%股权,加上此前收购的平安银行(原福建亚洲银行),银行业务已逐渐成为平安的第二支柱业务,借助紧密的资本纽带关系,平安保险的银行保险规模也得到进一步扩大。

以上例证看,国内保险公司已经意识到加深银行与保险公司资本纽带关系的重要性,在合作模式上也开始了关键的转变。

二、银行保险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中国银行保险发展至今,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因看,我国银行保险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股市繁荣和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银行保险政策环境变化等。从内因看,主要是我国银行保险模式的缺陷性所致,包括银行保险险种特点、银行保险营销模式、利益分配模式、人员素质等。

(一)问题的外因分析

1.市场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市场因素是多样的。首先,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产生银行保险发展瓶颈。在“收益率说明一切”的中国投资意识影响下,除了投资连结险以外,银行保险产品中收益型产品受到了股市繁荣带来的巨大的挑战。由于万能险的收益率无法事先确定,而分红险的收益分配又不透明,这与近年资本市场强劲的收益走势相比,明显缺乏吸引力;在收益率驱动之下,很多原先购买了银行保险产品的顾客都出现了退保的行为,银行保险直接的合作松散。据上海保监局统计,08年上半年上海的退保率高达27.29%。退保率最高的某保险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显示,该季度退保金额和今年前三季度的退保金额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3.49%和65.47%。

其次,银行利率波动对固定收益率保险产生压力。自2004年央行结束长达9年的减息周期之后,迎来了一轮加息举动,金融海啸后又面临降息,近年央行银行基准利率的大幅波动预期,使得目前储蓄型保险的收益率常低于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即便在加息的环境下整体受益,也影响了以储蓄型险种为主的银行保险业,产品销量下降,退保率上升成了无可避免的结果。在银行保险的初级合作关系中,简单地代售保险,保险产品无法与银行产品形成互补,直接与存款竞争使得双方的合作在利率变动时更显脆弱。

再次,物价波动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居民消费能力看,物价上涨或下降无疑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对于经济严冬期的我国居民来说,保险的需求弹性较大,但物价大幅波动都会直接降低人们购买保险的积极性,而利益分配中产生的矛盾不利于银保双方长期的合作。

2.经营的政策因素分析

第一,1995年的《保险法》规定:“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人,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因此当时无论是人寿保险个人还是机构,都只能接受一家保险公司的委托,销售这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而2002年修订为,“个人保险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可以看出,对人寿保险人竞业经营的约束缩小到了个人人范围,换言之寿险机构可同时接受多家保险公司的委托,银行自此走进“1+N”的银行保险经营模式,即一家银行网点可同时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分析可知,竞争模式的改变,导致保险公司开展不规范竞争,导致银行保险费用不断上升,造成银行保险规模巨大而利润微薄的不良局面。

第二,银行保险经营实现“1+N”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银行保险的发展,但激烈竞争也带来更严重的问题:一是手续费恶性竞争,费率水平超过保险公司可承受范围;二是手续费支付方式不规范,存在账外暗中向银行机构、网点及其工作人员直接或间接支付各种费用的行为。为规范银行保险市场,保监会,银监会联手出台了《关于规范银行保险业务的通知》,其中规定“(二)保险公司应当按照财务制度据实列支向商业银行支付的手续费。保险公司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机构、网点或经办人员支付合作协议规定的手续费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包括业务推动费以及以业务竞赛或激励名义给予的其他利益。(三)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应当进行单独核算,不得以保费收入抵扣手续费。手续费收入要全额入账,严禁账外核算和经营。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在合作协议规定的手续费之外索取或接受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其他利益”。此规定有效地整顿了费用混乱的局面,却滋生了另一个问题:取消银行网点经办人员从保险公司获得的各种名义的补贴奖励,直接削减了经办人收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导致产品销售下降。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顾问或经办人由于失去了自身这种所谓的“竞争优势”,导致业务推动的难度比以往更大,直接影响到银行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问题的内因分析

1.浅层次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不足

根据国际银行保险业发展规律,按照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的松紧程度不同,主要为分销模式、战略联盟、合资企业、金融集团等几种合作模式。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基本上属于简单的分销模式。银行和保险公司没有建立长期的共同利益机制,合作关系不稳固。银行同时跟多家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各家的保险产品,而不断攀升的银行费成为银行保险发展的一个障碍。

利益分配模式的不合理难以调动银行积极性。银行保险经历多年的发展,银行高层越来越重视,但银行保险的运作依然完全依赖银行网点,银行仅得到费,没有更多的利益驱动,加上银行主营业务压力,使得销售银行保险产品变得十分被动。

2.缺乏专业的银行保险销售队伍

银行保险产品的销售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队伍的销售能力。中国银行保险处于分销模式阶段,是一种多重的委托关系,银行和银行销售人员之间,银行职员相当于银行保险的人,产品手续费管理方式是统一入各银行总、分行账务,缺乏对销售人员的直接激励。相对其他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的销售难度更大,消耗时间更多,意味着成本更大,导致银行职员缺乏内在积极性。由于保险公司与银行保险销售人员之间不是直接的关系,开展业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银行保险的业绩。银行销售人员因缺乏专业系统的长期培训,对保险认识不清,对险种的技术问题把握不准,缺乏保险销售的专业口述与技巧,在银行一篮子的金融产品面前,在股市繁荣的背景下,基金类投资产品成为客户的首选,而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又将股市资金大量“套牢”,这在一定程度上紧缩了银行保险的资金来源,直接影响银行保险产品的销路。

三、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创新

(一)银行保险合作模式选择

我国主要实行的是初级分销协议合作模式,要促进银行保险业发展,必须从银保产品的创新、银保系统的创建等工作着手,这要求保险公司获取更充分的银行资源,也要保险公司持续地投入更多的资源。所有这些条件都是当前“1+n”的初级制银行保险模式所无法满足的。除了政策方面进行积极引导之外,银行与保险公司对新型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尝试也十分重要,务必打破“1+n”的运作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首先,我们分析比较国际上流行的四种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Sigma的研究指出,依照国际金融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融合程度不同,银行保险经营模式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金融集团四种。这四种模式的诞生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与基础,借鉴这四种模式,有助于发现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问题,并提供创新的思路。

1.资本雄厚的保险公司与银行建立资本枢纽关系

如中国保险业巨头中国人寿,通过入股形式与广东发展银行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相互的业务支持。由于存在资本的联系,银行保险的盈利也会直接关系到银行保险自身的盈利,从而提高了银行的保险业务的积极性,银行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如平安银行,以保险业务为支柱,直接收购小型商业银行,把银行业纳入主营业务范畴,把银行资源变成完整的自身资源,银行保险不再停留在合作的层面,而完全成为平安保险的崭新渠道。这种直接的股权纽带关系,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银行保险结合方式,消除了内部竞争与业务排斥的不良影响。

2.中小保险企业组成银行保险战略联盟

金融海啸前,中国银行保险市场,激烈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中小保险公司之间。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延伸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内大型保险公司回归国内“战场”直接加入银行保险的市场份额争夺;与少数大型保险公司不同,中小保险公司还处于开拓市场,发展渠道的阶段,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不息放弃利润进行激烈的争夺,粗放型的发展以高成本为代价,导致银行保险费用飙升,逐渐演变成一种低效率的恶性竞争。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缺乏约束的“1+n”模式使得银行占主动的优势,费用的高低成了保险公司赢得银行资源的唯一筹码。要突破这种状态,就要结束同一家银行内部的保险公司恶性竞争。为此,2到3家的中小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制定银行保险发展策略并共享银行保险利润,这样的联盟才能形成足够的实力来跟银行谈判,全面夺取银行资源,结束目前的竞争状态。保险联盟对银行资源的掌握,可以有效降低费用,提高盈利能力。保险联盟还可以通过跟银行分享一定比例的银行保险业务利润来达到彼此更紧密、跟长久的合作关系。让利更能从根本上调动银行的积极性,使彼此间的合作更具市场竞争力。

3.以银行为主导的新型银行合作关系

传统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都是以保险公司为主导地位,或是保险公司与银行处于同等的地位,其实银行保险合作还可以采取银行为主导的新型合作模式。以银行为母公司,设立全资保险子公司是一个选择,如中国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中银行保险,已经先后进驻江苏、深圳、浙江、广东、上海等市场;招商银行注资招商信诺等案例。另外一种银行主导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是由银行聘请资深的保险精算顾问,为银行制定银行保险的发展总体策略,并根据银行自己业务特点,以招标的形式向各保险公司征集合作伙伴。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为银行提供保险产品,银行可以参与到产品研发环节,保证险种与银行自身产品的兼容性。另外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如风险调查、承保技巧、客服培训、保险投资管理、银行保险运作电子系统等,并因此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占主导地位的银行通常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ATMS系统、信用消费体系、邮件或电话销售网络等多样化销售渠道,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客户群特点,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最有利的保险产品。

这几种模式下,保险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功能上配合其他金融产品,为银行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因此不会对其他渠道的保险市场产生直接的冲击,这样,银行可以将这些客户资源跟保险公司进行共享,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这些客户资源发展其他渠道的市场,达到双赢的局面。简而言之,这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就是银行保险将银行保险业务外包给最适合的有限公司,保险公司起到一个承包商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尚明主编.《金融辞海》[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945~.

[2]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人民出版社,1986,310~.

[3]蔡鄂生主编.《BANK最新银行业务检查指南》[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黄金财,“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保险研究》2006,第11期38~.

[5]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黄韩星,“银保合作的SWOT分析与战略思考”,《南海金融》2006,第8期35~.

[7][英]马克•布劳格著,黎明星、陈一民、季勇译.《经济学方法论》[M],2003.

篇7

[关键词]金融市场体系;经济政策;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资源配置功能,要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对金融市场进行不断的完善。金融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快的变化速度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结构,因此加快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然而金融市场本来就具有不完全市场的特点,同时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以及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因此,系统性的风险会由于其内生的经济资源错配而不断的累积,最终可能会全面的爆发,所以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谨慎。

1.对金融市场进行完善的经济背景

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整个系统是金融市场完善的主要基础,面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时候金融市场本身会变得非常的敏感,必须要保证既有配套的对外经济政策从而能够使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得以维持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前提条件。首先现在在新兴市场中的国际资本回流到发达国家市场属于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发现,这次国际资本的转向破坏性并不会带来像亚洲金融危机那样强烈的作用。一方面,现在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宏观调控的经验,而另一方面,不管是日本、欧盟还是美国也好都在经济复苏方面具有非常多的困难,尽管现在美国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复苏过程中,但是其结构性的失业问题仍然非常的严重,与此同时,印度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正在不断的挤压美国软件产业以及国内金融服务业的就业空间,尽管美国的制造业在这几年出现了回流的现象,但是没有确定的影响到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所以现在美国经济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失业率的问题。各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是欧盟经济的主要问题,比如法国和南欧诸国现在存在的严重的复苏乏力的问题。日本现在则面临着外贸赤字增加以及日元贬值等问题。所以在两大市场之间的调整国际资本本会出现反复的情况,但是不会太过剧烈[1]。作为一个新生市场的重要一员,我国自然很难避免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因此我国要想保证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并且有效地推动国内需求的稳步增长。现在我国的主要经济问题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现在面临着一个临界点,现在房价大幅下跌的趋势已经出现在了二三线城市中;其次,房地产业及为之服务的材料、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也存在着打破刚性兑付的危险。我们都清楚,我国的系统风险由于房地产业与影子银行而不断积累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具有关系。因此,在十中提出要积极的转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系统性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地方贡献的,因此需要将这种“贡献”与产能过剩、环境损害以及资源消耗等负业绩项全面地纳入到政绩考核中,这样就必须要将一个准确有效的全国金融风险监控系统建立起来。与此同时,对激发正负激励机制进行转变的非常重要的配套设施还包括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预算制度的全面规范、公开和透明等。

2.对金融监管机制进行完善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下半年异军突起,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变。金融市场的传统主力比如银行和券商等不得不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的应对,并且致力于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推出。同时,这一领域的商业模式也在以移动互联以及社交网络互联为基础的金融信息服务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互联网和大数据极大的推动了P2P小额信用借款平台以及小代公司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在金融市场体系中已经出现了跳跃式乃至爆炸式的发展,正是由于金融市场这样的发展潜力,所以必须要将一个尽可能完成以及具有前瞻性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起来[2]。

与此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快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步伐,积极地采用混业监管取代现有的分业监管,在监管的过程中不应该以企业所属的行业为根据进行监管,而是应该以产品的性质为根据实施监管。应该将一个具有明确职责的机构设置出来,从而能够对宏观系统性风险进行审慎监管,并且对监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予以有效执行。只有将金融风险监管机构明确地设立出来,才能够对金融经济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对监管权力系统进行有效地集中,才能够保证对监管规避和监管套利予以有效的规避,并且做到全面的监管,同时要对监管机构的层次进行尽可能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监管系统的灵活程度以及反应速度得以极大提升。

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经济政策支持与金融监管制度准备之间的配合

因为金融市场现在存在着非完全竞争性,所以完善与发展金融市场体系的过程带来更多的风险,因此必须要循序渐进的对金融市场体制继续改革[3]。在对金融市场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战略高度以及一定的前瞻性设计市场架构和监管制度。笔者认为,下一阶段改革的关键就是能否使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得以尽快的转变,现在中央部委已经大幅度地削减了行政审批权,而且也进一步的削减了地方政府的行政审批权。除此之外,作为对市场竞争秩序进行维持的重要一员,政府的作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政府应该在监督和执行经济合同、收集和提供市场信息方法将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也就是说在新的金融市场体系中,政府不再是运动员,而是要扮演好裁判员的角色[4]。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提供给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工作,而完成这一任务也是保证金融市场体系得到大规模开发的前提。其次,有效贯彻执行金融法规以及有效实施金融监管的基础就是金融信息收集系统,所以必须要致力于金融信息收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国内需求稳定增长、维护和平稳定的内外经济环境、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都能够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步实施。要想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经验进行不断的积累,对制度上的创新不断的探索,从而能够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最后,只有使基本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得到保证,才能够积极的开放和开发金融产品,所以必须要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开发金融衍生品以及创新金融产品[5]。

4.结语

从党的十报告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改革已经全面的进入了深水区以及攻坚期。本文对现在金融系统发展对完善金融监管系统的要求以及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金融系统本身的发展而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需要具有战略性以及全局性的构思。总之,下一阶段的改革仍然十分的艰巨,因此必须要做到精心策划、大胆创新,才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和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02)

[2]范从来.为什么说“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一句话切中了要害[J].杭州(周刊),2014(02)

[3]周阿利.关于在深化改革中完善陕西金融市场体系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4(07)

篇8

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

我们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我们要能够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进行处理,让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进行发展。当前,由于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就导致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的一系列分析,能够帮助于我们对这两者的了解,并且也能够更好地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得我国的经济能够更好地得到发展。

一、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1.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得以构建的基础

实体经济是作为金融体系得以构建的基础而存在的,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金融体系才被提出和发展,同样地,在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些理论同样能够应用到实体经济当中,可以这样说,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是离开不了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实体经济除了提供经济基础,还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当中缺少了实体经济,那么金融体系当中就会发生资本的改变,在投资市场当中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资本的进入,这就容易造成无法很好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市场失调的情况也会因此发生。而长久以往,金融体系也会受到威胁,甚至会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瘫痪。因此,实体经济是作为金融体系的基础而存在的,金融体系是不能离开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的。

2.金融体系的构建能够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体系能够充当实体经济的支付中介,通过金融体系这一支付中介,实体经济能够更好地完成其原始资本的积累,实体经济的原始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么实体经济自身的范围就能够得到一定的拓展,除此之外,由于生产量增加而带来的风险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使得实体经济能够稳定得到增长,并且使得实体经济更够更加完整。实体经济的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作为支撑,而金融行业是经济发展以及增长的纽带和驱动力,它能够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资金作为支撑,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在最近几年当中,随着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势头十分良好,这能够帮助我国的就业压力有效得到缓解,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因此更加快速。金融体系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剩余的资金进行一系列的投资,最终使得剩余资本的价值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我们就当前我国的金融相关行业的现状来看,很多投资者及相关人员并不能够自身的职责进行很好地践行。相关数据也表明,做为我国实体经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有着很大的困难,中小企业向银行进行贷款往往要受到很苛刻的条件的限制,贷款的额度甚至也只有15%。由于银行贷款所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更加困难,资金短缺问题十分严重。而中小企业除了能够帮助我国的经济增长,对于我国就业压力的缓解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关数据表明,中小企业能够帮助缓解我国70%的就业压力。中小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实体经济的发展势必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国的就业问题也会更为严峻,就业问题又很容易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很多中小企业当中,如果银行贷款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这些企业就会通过其他途径来对资金进行筹集,比如民间信贷等等,而民间信贷等筹集资金的方式比起银行贷款往往存在更大的风险,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遭到了限制,同时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的方法

1.通过对实体经济效用的推动来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实体经济要能够对自身的位置进行摆正和重视,现有的交易应该要向着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进行转变。对于未来的发展问题,实体经济要能够在交易过程当中对自身进行定位,通过市场的需求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定位。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帮助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同样地,金融体系的完善也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这二者进行联合,通过这二者的相互作用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说,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这二者实际上是一体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我们可以进行举例:随着我国当前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原始资本也不断被创造,在金融体系当中有越来越多的原始资本,大量的原始资本使得金融体系的规模得到扩大。这样一来实体经济就会进入到市场当中,更多的资本需求也随着衍生出来。金融体系也会通过这些资本的需求的引导而不断得到发展。要想使得实体经济能够更好地在金融体系当中融入就需要对实体经济进行改革,改革要从根本上进行才能使得这二者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不断促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

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起着直接影响作用的,原因如下:(1)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能够使得利率得到升高,这样一来就会带动储蓄利率的升高,储蓄当中会有更多的资本的进入,大量的资本进入使得储蓄的规模进一步得到扩大;(2)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能够使得融资的途径直接得到改变,储蓄也朝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企业进行融资会更加方便和直接;(3)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模式使得来自政府的干预以及影响大大减少了,而市场调节的作用则大大增大,资本配置也势必会朝着更为合理、公平的方向发展;(4)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对于金融市场的管理和监督的依赖性大大加强了,这样一来金融市场当中的监督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进一步得到提高;(5)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会使得金融市场的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也会进一步使得金融体系的层次更为丰富。总而言之,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能够促进实体经济更加稳定地发展。

篇9

    一、实体经济融资难的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遵化市本外币存款余额339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43亿元,存贷比为42.2%,比唐山市低21个百分点,在唐山市的8个县(市)中排名靠后。这意味着按唐山市的水平遵化市少放了60多亿的贷款。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牵头在唐山市八县五区开展了“六好”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工作,辖区金融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因基础差,和先进县区相比还有差距。截至2012年底,金融生态环境在唐山市统一考评中居中游,信用环境仍有待优化,违约失信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有时也会发生,依法加大清收不良贷款力度、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任重而道远。这些都影响到地区信贷投放。二是“两证”不全问题影响银行授信。长期以来,住宅及商铺、企业厂房的房产证、土地使用证“两证”不全的问题较为普遍。据调查,2010年以前所建的商品房中,有近80%的房屋没有办理“两证”。目前,有效资产抵押是商业银行授信的重要条件,个人或企业即便拥有房屋产权但因两证不全或者两证都不具备而无法以资产抵押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成为影响企业或个人申请贷款的重要制约因素。三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中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真实,不透明,银行贷款成本高、风险大,影响了银行放贷积极性。小微企业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据对遵化市办理贷款卡的小微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可知,为节省开支,90%以上的小微型企业不设专职会计,一般从会计服务机构或社会上雇佣兼职会计人员,只在月末办理纳税申报及缴税工作,尤其是小微型民营企业基本不设账制表。中小微型企业信息不透明,不真实,银行贷款认定难、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是制约银行向中小微型企业贷款的主要瓶颈之一。四是借款人性质为企业融资设置了“瓶颈”。据调查,截至2013年9月底,在遵化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中小微型企业5600余家,其中个体工商户约占65%,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个体工商户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但出于缴税及日常报表等因素的考虑,即便是达到了企业注册登记的标准,却多选择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按现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相对于企业法人来讲,个体工商户的授信额度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200万元,而且条件相对苛刻,企业要想融入更多资金,营业执照需要变更为企业法人或者企业非法人。五是县域缺乏有实力的担保机构。据调查,目前遵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8家,注册资本金总额1亿元。因囿于担保机构承保能力,目前遵化市已建立的担保公司达不到商业银行的准入标准,仅有1家符合农村信用社准入条件,但也因实力问题担保范围和额度严重受限。县域承保不足问题突出。六是评估等费用推高企业融资成本。据调查,企业办理房产抵押贷款,除了信贷成本外,一般还需支付评估价格4‰的土地评估费、5‰的房产评估费、按1元/㎡/年征收的土地使用费以及房管部门征收的它项权利证费用(商用房550元/证,居住房80元/证),这些费用会进一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加重企业融资负担。此外,据调查,实体经济正规渠道融资遇到困境的同时,非银行信贷渠道的融资规模正呈快速扩张态势,任其发展,势必直接影响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二、破解融资难题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是建立金融激励机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挥好金融的核心作用,地方政府应以实际行动,切实关心、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机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更好地开展工作。如:在项目立项时请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项目签约邀请金融机构参与,研究论证经济发展问题时主动征求金融业的意见建议等等。另外,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出台金融奖励政策,调动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形成想放款、敢放款、多放款的良性激励机制。二是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根本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必须加强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投融资环境,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贯通政银企沟通渠道。在这一进程中,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人民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营造优良的信用环境。其次,要尽快建立新项目和优质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档案库,在政府网站搭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提供定向查询服务,畅通银企沟通渠道,增强中小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再有,可按银行发放贷款条件,整合新项目及优质中小企业相关部门信息,定期推介给金融机构。三是鼓励促进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要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信贷产品新路子。如:遵化市目前正筹建商会组织,可借此探索金融机构与商会合作共同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的新方式。即由商会介绍会员审核贷款,商会给予担保,或会员之间互保,也可由商会向会员单位收取一定的信贷风险补偿金的方式担保。商会在吸收会员时,要严格准入条件,把经营好、信誉高、品德优的中小微企业吸纳进去,并促成与金融机构互信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信贷产品,实现银企共赢。四是进一步规范企业证照管理。政府职能部门要本着为企业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加强引导,坚持“主体自愿、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原则稳步推进“个转企”工作,尽快帮助符合一般纳税人标准的个体工商户突破自身局限性,转型升级为法人企业或非法人企业等。同时,在此过程中,政府应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融资优惠等方面给予帮扶,以激发投资者的积极性,促使企业逐步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为企业融资减少约束。五是有效解决评估、抵押等收费过高问题。地方政府应加大协调力度,适度减免小微企业的土地评估费、房产评估费、土地使用费以及他项权利证等项费用,以实际行动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切实扶持小微型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六是加快金融创新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非信贷融资业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指导性意见等方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运用非信贷融资业务服务“三农”及中小微企业。加快企业直接融资要求,不断创新业务品种,灵活运用非信贷融资、非金融企业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积极拓宽企业非信贷融资渠道。

篇10

一、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

过去一年,区金融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由区金融办牵头,多次组织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及农业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接有融资需求企业,主动作为、牵线搭桥,撮合银行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署贷款协议,帮助xxx争取到银行信贷支持1.42亿元。二是协助企业做好融资争取。系统摸排区内在产、停产、在建企业融资需求情况,对可用于抵押资产和相关手续情况进行统计,对照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抵押担保方式,进一步明确企业自身信贷条件和信贷额度,并协助贷款企业对接保险公司,充分利用保险公司履约保证保险,解决自身抵押不足问题,为企业融资贷款做好基础工作。三是努力扩大银行信贷规模。深入多家银行机构,了解贷款政策、条件及贷款额度,统筹规划信贷资金分配和使用,并就如何降低企业贷款门槛、放宽银行贷款标准进行探讨。同时,正积极探索通过增加担保机构、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再担保体系等措施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适当担保的可行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可用于贷款的抵押物不足,无法争取到较多资金支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二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还不大,用于非国有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较少;三是银行贷款覆盖面较窄,支持科技金融领域力度不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做好银企对接。完善银企对接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实现政府、银行、企业信息共享,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化解我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全面促进产融合作活动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信贷诚信建设。推行“xxx银行业信贷诚信企业名单”制度,加大对信誉良好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严厉打击不守信用、恶意逃废债行为;建立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解决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两信”问题,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