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机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5 16:3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牌危机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牌危机管理制度

篇1

对于企业而言,经济管理是生产力的一种变现形式,面对当今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现状,企业经济管理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企业经营管径不同,其管理体系也不同,但影响其经营和管理的因素却大致相同。根据大环境分析可以总结出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在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下,知识经济对经济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二,全球化趋势对企业经济管理造成的影响已不容小觑。第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对经济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代化经济管理中已经无法脱离互联网而存在。综合上述三点可以看出,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企业只有不断迎合时展的潮流,抓住机遇,适时实现管理的创新,才能强化企业的经济管理,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企业经济管理待改善的问题

在当今时代潮流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的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最终利益。就目前企业经济管理而言,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不足。

1.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影响经济管理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很多企业由于思想观念陈旧,进而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就目前企业经济管理而言,管理理念的有待更新,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必须要有危机意识,认清新形势带了的不仅是机遇,也有挑战。如果企业缺乏战略管理理念和危机管理理念,就很难在经济大环境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很多高层管理者没有从实际上认识危机管理理念,而是将理念作为一种演讲理论,一味纸上谈兵,无法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获得落实。

2.管理制度

目前很多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由于监管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与实际企业发展不相符等原因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制度的更新往往跟不上企业实际发展的速度,长此以往会使得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相脱节。很多企业在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沿用同样的制度,不管实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制度都一成不变,这样的问题会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无制度可依或所依制度不符合实际。

3.内部控制

由于市场经济变化速度很快,企业管理阶层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和企业战略管理意识,因此很多企业无法全面管理企业经济,事先制定的战略和制度也成为空谈。目前很多企业将财务审计作为控制企业成本的最主要手段,用以控制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流失。但从企业经济管理全局来看,以财务审计来控制经济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以企业加盟公司为例,企业在形成自有品牌后会有其他公司进行加盟,企业需要对加盟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管控和监督,否则加盟公司很容易对企业管理造成干涉,严重者还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财产损失。

三、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

企业要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要认清经济大环境,再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后形成新的管理理念。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必须要包含战略创新理念和危机管理理念,这两种理念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战略理念创新即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全局观,制定先进的、适应时展的管理战略。在战略实行过程中,企业要创新运作方式,使自身竞争力得以加强。危机管理意识是决定企业能否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经济管理而言,危机管理意识需要贯穿企业发展的所有阶段,并且要根据具体发展情况的不同作出适时的调整。对于处于稳定期的企业而言,危机管理意识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对危机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因小的失误酿成大的后果。

2.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保障企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重新优化组合,建立起新的市场框架,使企业整体运营更加合理。企业可以建立全员参与监督的经济管理制度,全员监督可以使经济管理更加透明,制度也更具人性化。制度必须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否则再先进的制度在适用性不高的企业面前也发挥不了作用。

3.内部控制创新

内部控制的强化能够帮助企业全面实现经济管理,在加强内部控制时,企业需要从全局进行掌控,而不是只控制财务部门。经济管理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全过程,企业需要对未来内部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协调,通过资源的组织、计划、控制、激励来提高财务约束能力。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渗透力,将财务管理的工作领域从原先的局限范围拓宽开来,从而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2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发展面临新一轮挑战与机遇。本文对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经济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并提出促进经济管理创新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对未来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创新型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大量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因此在市场环境相对低迷的大背景下,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保证企业继续稳步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增加,使金融危机波及面极广,造成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放缓。但应当注意的是,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所下降。因此,我国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只有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才能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其次,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包括: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管理模式较为陈旧、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些缺陷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其中,企业经济管理中突显的弊端最为严重。因此转变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更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对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经济管理与企业所有工作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所有管理工作都与经济管理有着紧密联系,这使经济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员工。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与企业效益和个人收入紧密挂钩,甚至直接左右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因此,只有提升企业所有员工对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充分提升企业活力,落实企业各项工作。

3.经济管理能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直接反映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的各项决策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是通过收入、成本、费用等财务数据进行反映的。企业管理人员以财务数据为依托,调整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规划,从而保证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1.转变经济管理理念要实现经济管理模式创新,首先必须转变过去经济管理工作的观念。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上至企业高层管理者,下至普通员工,都必须更新观念,为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在转变经济管理观念的过程中,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加强战略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从而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为企业制订未来发展规划。由于经济管理工作影响范围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还应当加强对新型管理方法的实践。

2.转变企业经营策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离不开经营策略的转变。转变经营策略包括创新组织结构、经营观念等方面。企业应多采用相对柔性的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弹性。企业经营策略中心,主要包括加强企业经营联盟和提升品牌意识两个方面。加强企业经营联盟是指深化企业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摆脱过去企业经营中“孤身奋战”的模式。通过强化企业间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交流,形成相对固定的经营联盟,增强企业整体对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提升品牌意识是指转变过去依托于廉价劳动力和低价原材料的生产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转变企业经营策略,有效扩大企业市场份额,从而大幅提高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加强对财务支出管理加强对财务支出的管理,企业应进一步落实对财务部门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人员接待、公车使用、差旅费等费用支出的管理制度,做到企业各项费用支出都有章可循,从而加强对财务支出的管理。应当注意的是,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制度都能落到实处,而不是虚有其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开源节流,提高企业资金整体利用率。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各部门的预算控制,形成科学合理的部门预算制度,从而大幅提升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计划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结合各个部门的需要制定预算标准,并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准确分析。此外,企业还应落实财务登记制度,根据企业生产规模、业务量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对企业的原料、商品、库存现金进行准确盘点,或者在企业进行产品、原料、设备等购入或出售时采用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月末分摊成本差异,并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

4.加强对企业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第一,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各部门财务收支平衡的重要环节。第二,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第四,完善财务预算制度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第一时间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予以化解。

5.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电子科技和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企业角度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电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优越性正在不断显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是未来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能使财务管理工作突破过去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做到对企业财务处理的远程化和实时化。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还能加强对企业下属机构财务状况的监督,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由过去的分散化向集中化转变。企业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数据库,一方面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增强了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在大幅减轻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目前绝大部分财务管理软件都具备数据分析功能,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需要对经营成果、收益等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准确的事后分析,管理者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状况,从而为下一步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而且财务分析软件还能提供各项报表、凭证、往来等账务数据,便于企业编制财务报表。

6.深化对企业协同效应的认识在过去的经济管理模式中,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模式与业务发展战略的联系相对松散。业务发展战略着重在于保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能有效实行。然而应当注意的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以产业群的形式加入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协同效应在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外部业务的协同,在下游加强与客户间的业务往来,在上游加强与原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对外部资源的利用率;第二,内部业务协同,提升内部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价值。加强企业内外的协同效应,最终目标是实现财务管理价值的最大化。协同性的财务管理能有效应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措施。

四、结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环节,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与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在危机中发现新机遇,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巍.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品牌,2011(5):46,50.

[2]彭龙.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商贸,2012(5):85-86.

[3]吕玲花,焦学强.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J].中国商贸,2012(34):136-137.

[4]资成义.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3(25):61.

篇3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策略

一、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经济管理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对企业经营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活动、策略,比如前期规划、监管、指挥等,其目的是提升企业的层次,扩大利润空间,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外部环境逐渐开放的同时,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这就表明,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让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生存、发展起来,不就要加强建设生产、管理、创新等各个领域,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作为企业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既是企业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企业凸显科学技术、顺应时展的重要表现渠道。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仅指的是管理理念的创新,更包括企业经济理论的创新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是企业顺应时展的潮流、强化自身发展、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必要途径。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市场信息、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世界市场的发展需求,让企业利用经济管理来应对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挑战,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进而促进获得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就是企业的人员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难以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因而企业的所获得的利益也就很难提高;其次就是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发展不对称,导致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超管理制度的更新速度,进而导致企业经济发展不理想;最后就是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甚至流于形式,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利润的下降。

(二)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现如今,大多数的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还都局限于传统的经济管理,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最大阻力所在。要想冲破企业竞争的阻力,首要的还是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企业的领导阶层和管理阶层就要首当其冲,不安于现状,提高危机意识和战略管理理念,改变以往经济首位的企业经济管理内容,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内部管理。除此之外,企业领导阶层还要树立与企业员工沟通的意识。

(三)企业经济管理方式缺乏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方式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定位较低的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有的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目标甚至过形式化和简单化,由此导致高效的内部管控体系难以形成。

(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缺位。一是企业管理人员所提出的创新管理策略往往局限于形式的外壳之中,很难在实际管理中得到落实,管理授权不明等问题层出不穷。二是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危机管理意识、战略管理、专业管理技巧和管理模式的缺乏导致很多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这也是制约企业取得长足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全员参与监督的决策机制,让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经济管理中来,发扬优良行为,抵制不良行为,进而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其次,企业在制定经济管理制度的时候,要在合理、准确分析本企业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部署和规划经济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还要着手于企业经济管理的战略创新,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建立一个完善的、独具特色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如定期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等。

(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俗话说:意识指导行动,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也不例外。经济管理理念落后也是当前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通病,必须得到企业的重视。新形势下,企业要转变经济效益至上的经营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长足发展的战略目标,旨在让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要想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首先就需要构建一个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新环境,营造适宜于创新的良好的经济管理氛围。其次,企业领导需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并将危机管理理念的创新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而且还要准确把握危机管理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中所占的比例,这就需要企业制定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危机管理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企业领导精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以此为根据来更新危机管理理念,用新的思想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所以,企业的领导阶层需要进行人本创新,以此为基点,对企业员工进行柔性管理,为他们带来人文关怀,这也是现代企业的正确选择。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培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给他们提高外出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作为主要的激励方法,进而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战略创新,准确把握经济管理方向。战略创新就是在制定与实施企业的经济战略的时候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基本立足点,综合考虑全球的市场竞争,及时捕捉并抓住企业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核心竞争力业已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最大衡量标准,这种竞争条件下,企业只有提高并确立自身的狠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企业需要通过技术研发、培养品牌价值、加大市场营销宣传力度、建立企业特色品牌等途径来准确把握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向,进行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创新,借以体现出自身先进的生产力,进而以更强、更好的姿态面对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市场竞争。

(四)内控创新,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企业进行内控创新,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首先就是要创新内部管理控制,强化并完善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体系,这就需要企业将财务的内部管理控制作为中心,并以此为基点,实现其他方面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设立专人专岗专职管理监督财务,奖惩分明,避免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流失,对于无故造成企业资金流失者,给予严厉的惩罚。其次就需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就是说要着眼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大背景下构建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做好预算方案的计划、组织、、落实、控制和激励等环节,不断调节企业在未来运营过程中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控制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财务管理。

(五)组织创新,调整、创新组织结构。(1)建立虚拟化的组织结构。虚拟化的组织结构的建立需要借助网络技术的力量,也就是说,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将与企业经济管理相关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知识等各个部分相统合,建立一个无形的学习型组织,并将这些相关信息在这个虚拟化的经济管理组织中动态地表现出来。(2)建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柔性化的组织结构较传统的组织结构而言,有更大的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所以,企业需要利用一些临时性的组织来摆脱传统经济组织结构读企业发展的束缚,建立一种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来适应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3)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紧缩的、横向的组织结构,能够让企业的信息传递速度和信息反馈速度更为迅速、及时。它破除了传统组织结构的垂直多层性,能够增加企业的管理幅度。

作者:陈旭 单位:黄河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企业 经济管理 创新改革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亦或八年、十年甚至更久。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必须树立起危机意识,从企业战略这一高度来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推动,深入贯彻执行经济管理创新改革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内部控制的缺陷

1.1.1内部控制制度的先天局限性。本次金融危机,房屋资产价格泡沫是其中重要的助推剂。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出现,表明信贷市场从传统的资本资产管理模式进入到以风险定价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模式阶段。而风险定价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不当,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内部控制的低有效性对道德风险和失信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预防。

1.1.2内部控制只能就实现主体目标,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合理保证,这种独立于制度设计和运行的局限性,无法从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本身加以规避,不可避免的使内部控制的先天缺陷成为企业经营的风险源。

1.2我国缺乏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系统

尽管我国早就建立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分别对银行、证券和保险进行分业监管。但在监管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不同的监管部门对于同一类金融现象往往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从而导致对该金融现象执行的部门无所适从,这种监管系统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

1.3缺乏财务战略管理的观念

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应根据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而变化,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差异记忆企业对风险的偏好方向不同,通过合理规划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战略分析。在金融危机下,企业难以客观看待危机出现的实质以及企业所处环境而认真总结和分析,难以清晰认识到财务战略的应有作用,致使企业的适应能力较差,企业的预见能力较差,致使财务管理滞后,致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况。

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措施

2.1企业理念创新,创设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氛围

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必须要将自身经济管理创新氛围进行创设,并且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根本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创新动力。首先,领导应以身作则,在每个工作日开始的时候,做好新一天的新计划,在生产中不断鼓励员工的再创新,重视员工提出的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建议,在进行系统管理的时候,领导应看清方向,及时改正在创新时存在的失误和问题。其次,企业领导及员工应借鉴其他企业创新的方式,成功的方法,对这些成功案例进行有力推导,取精华、去糟粕,进行技术再创新,不断进行改革,在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下,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技术产品来。最后,在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各级人员要清楚经济市场的新方向,在进行自身现实发展的同时,注意战略部署的再革新,以变化顺应变化。

2.2企业制度创新,构建企业全面经济管理制度

为了解决企业内部资源组合、使企业内部资源尽可能发挥自身作用,多产出这一问题,企业应该进行经济管理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能够从根本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形成良好的推动力。企业还应建立起全员参与监督的、全面的企业经济管理决策制度,这也是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改革最为有效的策略,对于那些过于重视管理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经济管理制度来说,我们必须要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改革,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所具有的人性化和柔性化等等特征,对于那些企业制度过于重视自身先进性而制度自身的实用性不高的制度来说,我们必须要通过进行企业制度创新改革来对企业内外的环境进行很好的适应,最终将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提升。

2.3进行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创新

2.3.1灵活管理方式。在正确的战略部署指导下,企业内部,领导和员工都要在管理中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提高生产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管理创新,领导应该认识到自身的管理优缺点,积极改正和发挥,在不断变更的市场经济之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生产第一线,把信息化和知识化的信息与人才的发展有利结合起来,这样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会使更多有效的信息能够不断地灌输到员工的脑中,有利于企业领导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2.3.2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企业领导首先要看到在现实工作中,应该把人当做第一生产力,应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员工全面发展上面,在大形势下,每个员工都能够进行自身的发展和创新,有助于企业整体的创新。在对员工的培训中,领导还要把加强他们的自身素质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增强员工的思想道理能力,也是提升他们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

2.3.3知识创新。关于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再创新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企业内部各级人员的知识结构变得更系统与新型化。在当今社会中,知识的传播速度是相当快的,企业领导应该注意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创新,并且要培养员工多种知识结合的发展理念,因为无论在进行企业内部生产还是进行市场竞争中,都要有多方面牢固的知识做后盾。只有掌握起多种不同方面的知识,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有竞争力,有一个立足之地。

作者简介:拱宪军,1974年出生,吉林九台人,吉林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巍.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品牌?理论版,2011,5.

[2] 孙旭平.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3] 李昆.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J].时代金融,2011,30.

篇5

一、当前企业质量管理所呈现出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生产质量管理监管不到位。对于相应企业而言,生产环节是实现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只有做好生产环节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同时,为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当前,从相应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现状看,显然存在着监管失控的问题,进而致使企业不断陷入危机之中。第二,相应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规范、有序运行,就必须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做后盾,但是,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在各环节上的监管力度不足、能力被弱化,质量危机随之爆发。第三,企业员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不足。人力资源是企业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而人力资源能力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了各项工作的质量,由于当前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相应的道德素质存在一定的缺口,在影响到企业信誉与形象的同时,也束缚了企业前进的步伐。

二、防错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一)防错体系的概念

人的日常行为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错误,而错误的存在又会给相应的制造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致使不合质量规格的产品从生产环节流向最终的销售环节,给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而此种损失不仅仅是直接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时还会让整个品牌的形象遭到严重破坏,企业的社会信誉度直线下降,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错措施,对人为差错进行有效制止,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二)防错体系的作用

在企业质量管理中,构建相应的防错体系能够起到如下两方面的作用:第一,能够实现对质量管理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确保质量的合格,避免企业陷入危机之中;第二,针对企业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危机,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解决,确保最终销售环节的质量,保证企业的信誉度。但由于错误与疏漏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论多么完善的管理制度都会存在漏洞,而构建相应的质量防错体系就成为了弥补这一漏洞的最好措施。

三、企业质量管理防错体系的具体应用对策

(一)生产环节中防错体系的设计

基于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需要在此环节中实现相应防错体系的构建,而这一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针对制造过程中的监控设计来实现的。在进行产品制造的过程中,防错体系的监控设计需要通过输出与输入的一致性来实现判断,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相应的分析与计算能够明确输出的各项基本信息,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在设计输出时不仅要包括规范、图样以及控制计划、指导意见等基本信息,同时还需要对相应信息中关于质量信息的数据进行明确掌握,以确保检测环节能够有据可依,才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实现相应的反馈。

(二)实现内部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构建良好的管理防错体系

针对管理环节来实现防错体系的设计,能够通过规范的管理体系来提高管理的质量,确保企业各环节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提高整体质量奠定扎实基础。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硬性规定以人性化的待遇来落实。在硬性规定上,需要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包括技术规范、激励机制等,在人性化待遇方面,为了全面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尽职尽责的落实本职工作,就需要以人文关怀的渗透来满足员工精神上的需求,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来凝聚企业员工的力量。

(三)监督防错体系以及形象防错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 品牌;经营策略;人才竞争;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出版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全国出版行业变数增多、竞争加剧。那么,出版人如何在严峻的大形势下,积极应对危机,抓住新的出版机遇,指导思想要非常明确,这就是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求长效和高质量的发展。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强化出版品牌经营的战略意识。

一、出版图书品牌和形象品牌的定位及经营策略

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出版品牌经营的战略意识,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这个出版大改革大变动的时代。对一个出版社来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单位无形资产价值的增值,即出版品牌效应的最大化。它最终体现出出版社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文化资源优势。

1 出版图书品牌的定位

品牌图书是指那些能够凸显一个出版社文化资源优势和出版特色的图书,是一个出版社社会形象的标志。它的品牌地位是由图书市场决定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优胜劣汰的法则确立的。

品牌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高级的形式之一。一般企业经营都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经营,第二个阶段是资本经营,第三个阶段是品牌经营。并非每个企业都要经历这样的三个阶段,只是品牌经营更为艰难不易,更需要时间,更需要决策者的魄力和胆识。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早晚都将被市场淘汰,品牌战略是每一个企业应当最为重视的战略。品牌战略。也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 出版形象品牌的定位

一个出版社的形象和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就是它的商品图书的根本价值、文化特征和个性,它们构成了品牌的基础,因而出版经营策划要注意时刻围绕其真正确立了的图书出版价值、出版文化和出版个性来开展工作。一般说来,品牌经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战略决策和品牌日常管理。品牌定位是指出版企业明确自己的出版特色和出版能力,找出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定位。

二、品牌经营策略应从图书选题策划入手

图书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审读校对、设计制作、出版发行等过程。图书品牌的竞争,终归还是选题创意的竞争。图书品牌的打造。首先取决于选题的策划。成功的选题策划,是出版优质高效图书的基础,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卖点的创意、编写的创意、装帧形式的创意、用材的创意、宣传造势的创意、营销方式的创意的前提,这些创意综合构成了图书的市场竞争力。

1 选题策划重在创新

图书产品的创新,首先表现在选题策划创新上。出版社只有策划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选题,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选题策划是一个知识创新过程,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高水准、高质量的选题,必然包容着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这样的选题才会成为出版社的品牌图书。使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经久不衰的优势地位。

2 坚持选题论证制度

选题策划是出版社的重大经营决策。选题的优劣。不仅影响图书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出版社的兴衰成败。因此,出版社要对选题和选题计划进行多方面的论证。既要从微观上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又要从宏观上考虑各类选题的合理结构。

3 选题的营销策划

选题策划最后一个环节是营销策划。营销策划已经成为选题策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对于出版社品牌营销策略来讲,核心的竞争能力。就是选题策划的实现能力。拿中国经济出版社举例。2007年美周次贷危机爆发后,他们在第一时间约请在驻美金融机构有8年工作经验的专家迅速撰写书稿,2008年3月率先在市场推出《次贷危机》一书,即时满足大众读者的需求,很快进入畅销图书榜单。随后,不少出版社有关应对金融危机、促经济发展的图书纷纷出炉。

三、品牌经营的基础是良好的制度建设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出版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没有品牌图书的出版单位就没有竞争优势。那么。一个出版社凭什么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精品图书进行品牌经营,从而塑造自身形象而获得图书市场和出版界的地位呢?归根结底,不是靠一时机遇带来的兴旺,而必须依靠一系列良好的制度建设为保障。才能获得长期持久的发展基础。

1 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改革

2008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推出了关于要求包括出版集团在内的所有出版社三年内必须完成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革任务的计划。这就为出版社在体制上真正面向市场、投入市场、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创造了条件。

2 用制度保障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的打造和成长

在全国发展势头强劲的出版社,深究其原因。没有哪个不是拥有一支好的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的。归根结底,出版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有好的人才,才有好的品牌策略,有高素质的编辑才能更好地将出版宗旨贯穿于出版实践。

篇7

第一个办法就是进行技术升级、产品的更新换代。从普通喷浆造粒到高塔,从普通NPK到添加微量元素,从普通功能到缓释作用;都是技术品牌升级的创新。在前面关于拳头产品章节里也提到了技术的重要性,每个企业的每次跨越都是因为插上技术革命这对有力的翅膀,那么在应对过剩危机这个问题上,这对翅膀还是能强有力让企业再次飞出低迷的沼泽地。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尿素产能过剩的问题,有些企业应对措施是将多生产出来的产品变为生产缓控释尿素的原材料加以利用和消化。

案例分享:山东金正大发展历史(部分资料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2004年11月,引进控释肥专利技术,开始控释肥产业化开发。

2005年8月,北京金正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6年3月,公司第一条控释肥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2006年6月,金正大(美国)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在华盛顿成立。

2006年9月,公司成为美国肥料协会(TFI)正式会员。

2006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公司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控释肥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课题的主持单位。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正是在普通喷浆造粒产能过剩、利润回报率低的市场环境下开始控释肥产业化开发,而这一举措也让金正大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昂首迈入上市公司的门槛。

第二个办法是顺应改革进入下一个政策性行业;我们来分享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分享:山东某企业由于通过初期的港口贸易业务而掌握港口贸易资源,当时正值全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浪潮,该企业利用贸易获得的进口大颗粒钾肥打造出自主品牌的掺混肥投入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农业部全国百家测土配方施肥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案例分享:2006年,进口水溶肥在中国兴起,国家也大力推广水溶肥项目,南方农资制造企业抓住时机成立了特种肥料公司专门开拓这个细分市场,而现在企业该项目年营业额已经过亿,平均毛利在30%左右。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顺应改革进入下一个政策性行业的成功案例,所以作为一个企业主要时刻关注政策的转变,顺应改革,进入新领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

篇8

目前中国的企业快速发展但面临着发展和转折的瓶颈,特别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一方面,经过第一次创业,目前他们已经在原有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很多已经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然而,面临新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他们对未来却很迷茫,找不到产业的方向,找不到继续突破的瓶颈?

另一方面,他们想突破,然而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却从背后扯住了后腿,甚至为表面的变革带来深层次的发展隐患。对中国这个自古讲究“人制”和“人情”的国家来说,这种管理制度化的不健全才是最深层和最致命的制约中国企业突破的原因。

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再从深层次上讲就是企业“文化和精神”经营机制的缺乏,这从最深层次上阻碍了中国企业内部持续的管理变革创新和对外的营销创新和品牌可持续拓展。

所以,中国才有科龙的突然倒塌,TCL的国际化挫折。

所以,才有中国咨询业企业诊断的特色——“只能动表面――如营销和品牌战略的问题,深层的管理机制不能动——如内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营企业很多在反反复复的挫折中,难以长大。

2.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咨询公司?

因此,从表面上来说,中国的企业面临的是产业转型的迷茫、产业扩展的迷茫、国际营销的迷茫和品牌可持续经营的迷茫。而从深层次上来说,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部管理驱动力的阻碍,再深层次上是企业精神驱动力的不足。

而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

营销层面的竞争通常都是本土化的,而管理层面的竞争通常都是国际化的,精神层次的竞争是既本土化又国际化的。

因此,中国的民营企业内在需要很明显,他们需要营销、管理和文化咨询一体化的公司, 他们需要既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产业方向的战略营销咨询,而且是符合本土情况的咨询,同时又能够帮助他们变革内部管理,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制造永续的内部驱动力和持续的学习机制,还有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变革过程,找到驱动企业永续前进的精神驱动——即企业的核心精神。

没有这种由表及里的变革,任何表面的变革可能都是短命的,不会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而且可能会在短暂的繁荣后,带来深层次的危机。比如,前面的方向在失败后,被继任者否定。

以本土化的营销咨询和策划服务对症下药,先解决表面问题,再用国际化的管理制度去驱动企业新的战略方向,最后把这种变革的动力定位成企业的精神固定下来,以给企业以自学习自变革的永久驱动力。这才是中国的企业在二次创业时真正需要的咨询。

3.目前中国咨询业的现状?

然而,分析中国的目前的咨询业,又有哪一股势力可以做到这些呢?

从整体来看,从战略到营销到管理,从战略营销到战略管理每一块都有人在做,然而,深入分析,似乎每一块都只是解决了某些问题:

·国际化的咨询公司——战略咨询,包括管理和营销战略。

优势在于国际化视野和对制度化的把握,弱势是对中国企业的深层痼疾了解不够,所提咨询很难执行;

·本土的管理咨询——内部管理导向方向的,内部营销导向方向的。

了解中国企业,但能力只足够解决一些表面问题,要么是解决营销问题,要么是解决表明的管理问题,很难做到深入的营销管理一体化的咨询;

·本土的营销策划公司——偏重营销的执行层面。

·国际4A公司——偏重品牌和营销的传播层面。

·国内的广告公司——偏重基础的执行层面。

篇9

1.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现代化企业对自身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管理体系的完善不够重视。尽管很多企业已经着手建立了一定的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但漏洞百出、出现明显的误区。企业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到位,在实际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度,导致经济管理制度的实施性不足。2.人力资源管理有漏洞。由于企业没有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没有鼓励与约束的环境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信赖感大大降低,积极性普遍流失。长此以往,企业人员出现大幅度的调动和变换,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任务受到影响。员工工作热情、工作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对企业的外在形象和文化品牌的建设带来不好的影响。3.空缺的管理部门。我国的经济管理还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很多原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经济管理的滞后,特别是企业对危机处理意识和对机遇的把握上没有一个系统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管理部门的结构不够完善,很多的管理工作都是企业决策者直接进行的,导致了管理过于集中,无法发挥群众的作用,导致管理工程主观性强,失去了客观性。监督管理部门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部门,那么企业的发展过程将会受到很多的问题的制约。因此,管理控制权的下放对于企业的监督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该加强完善管理部门。

二、创新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案

1.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的管理理念。企业要在社会发展观的角度上看问题,把以人为本的这一概念引入到企业管理当中,才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只有把员工的利益重视起来,才能促进员工的职能发挥,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管理人员要对每一位员工进行深度的了解,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了解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公司管理的看法,让他们有一种主人翁的心态。但是企业还必须重视在对其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要明确公司的规范制度,不能一味的感情管理,也要进行理性的分析。除此之外,企业在管理中要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文化水平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员工具有统一的企业精神,用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打动员工,提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性的工作团队,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所以,企业在管理中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2.制定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在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制度的创新是基础。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才是新时展的要求。针对社会的市场体系,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经济团体。从制度上创新,改革各项管理体系,满足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创新的经济制度调整企业内部所有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使企业产品得到优化。另外,不难发现,制定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市场内部的组织结构,同时有利于产品的开发利用。所谓的创新策略是以全体成员参与的全面监督体制为基础,不断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当然,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其适应性,只有制度得到广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快速适应,才产生其所存在的经济效益。3.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工作。(1)加强对企业各部门的调控。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经济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以财务为依靠的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相应地,需要对财务部门做出改变,使财务管理向着全面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下去。(2)完善企业监督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一定的财务内部监控工作,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建立对财会控制为核心,实行内控机制,提高财务等各部门的认真、负责的态度,避免各种不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发生。4.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通过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其所有环节都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不断来提高生产管理与经营服务的高效和发展,以此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化技术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保证,是当代社会化生产高速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建设能有效降低成本和加快技术的革新,帮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以及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来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企业信息化实现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是企业检验整个企业工率和其产业链在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浮标。实现企业信息化,既是社会改革的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企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改革不断地深入,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范式正在向创新管理方面迈进。为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站稳脚步,企业必须变革管理方式,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是未来必然的选择和出路。

三、总结

篇10

(一)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企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经济管理效果,二者密不可分。而个别的现代企业经常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与时代脱节等问题,没有重视管理观念的重要性。而在当前的迅猛发展的经济条件下,如果依然守着陈旧的管理观念不放,不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就无法培养危机管理,领导者也就不存在战略管理意识,从而也就阻碍了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管理制度决定着这个企业的成败,然而,目前在现代企业当中,仍存在着个别经济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企业虽然设立了管理制度和执行者,但在具体执行制度时由于监管不到位使制度成了形式,真正按照制度要求自己的员工少之又少。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这种制度不适合本企业的发展,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管理制度落后于企业发展速度的现象。因此,当经济管理制度的进度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时,制度的存在反击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另外有个别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虽然比较先进,但它的进度过于快,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这种进度使企业某些资源闲置出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现代企业在制定经济管理制度时必须考虑企业的经济发展,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制度,从而促进本企业快速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落后

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甚至取决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失去了有利的地位,势必会被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所淘汰。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中,由于思想观念滞后、政府的扶持不力、企业重视度不高、投资力度不大、人才供给不足等等问题导致占全国99%以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拥有台式电脑办公、打印机、投影仪等基础的IT终端与外设设备,但网络设备的拥有率普遍很低,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LP(数据泄露防护)、SCM(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应用软件拥有率很低,绝大多数的公司电脑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基本信息与数据处理上,已拥有局域网或使用互联网的公司,公司间的业务联系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电话、传真和邮件,效率低且成本高。能利用供应链集成和网上支付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现状需要大大改进,有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只占企业总资产的0.21%(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的1/50,我们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只占21.6%,从事网上采购的只占4.1%,网上销售的企业只占3.4%,订单、合同签订、支付等业务活动基本都没在网络上进行,而发达国家已基本进入全面的电子商务时代。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理念创新,营造经济管理创新氛围

要使企业有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首先就是要有创新的理念作保证。理念创新不只是企业个别领导创新自己的思想,而是领导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员工的创新性,使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包括每个人都要开拓思维,摒弃自己原有的旧理念,为营造企业真正的价值而放弃原有落后的经营模式和思想,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面对当前电子信息极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企业都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弱点,并积极改进思维和观念,才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从而才更有希望赶超同类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获得一席之位。

(二)体制创新,完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

制度创新是用一种更有效率的新制度代替原有的旧制度,但制度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当中较难突破的一项,因为要创新体制,需要做到政企分开,改革产权制度,而改革产权制度要改革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分配制度、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等,同时制度创新主要从强化市场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也就是说制度创新是现代企业掘起的根本。企业在创新制度时要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力入手,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同时使新的经济管理目标能够在企业中得以实现,这样的制度创新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

信息化在现代企业运营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信息的广泛应用和整合,提高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学习世界领先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学习先进企业的技术来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企业自动化管理,以此增加企业综合竞争力。所以信息化技术是现代企业获得先进经验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保证。在当前信息迅猛的时代,企业能否对信息产生快速反应,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率的重要标志。同时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也为企业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打下基础,也是社会改革的需求。现代企业要想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立足,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

三、结语

新经济形势下随着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日新月异,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显现出多方面的不足,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信息化都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所以现代企业要想迅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当然,这不是盲目的创新,要立足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营造创新氛围,研究创新策略,相信这样能够让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作者:于颖 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