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25 16:3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何为“缄默知识”
英国学者波兰尼早在1958年的《人的研究》一书中就提出一个观点: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通常所说的用文字或图案、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是通过正规的形式如学校的教育,大众媒体等进行传播,能够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拥有的,具有公共性的知识,又称显性知识;而另一种则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具有感性、内隐、意向化,零散性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又称“缄默知识”,它是人类非语言能力活动的结晶,是感性的。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我们所认识的这张脸,但是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辨认出这张脸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觉时常在我们的感知世界里出现。单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我们经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声音来确定他是谁,但往往我们说不出根据什么因素判断的。一个作曲家、演员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总是要进行构思,要找艺术感觉、一种风格,如果没有这些活动,创作就没有个性,而这些活动又恰恰是在说不明道不白的个人缄默感觉支配下进行的,这就是缄默知识的力量。无论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不可言说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一样是大量存在的,甚至前者比后者更多,两者共同构成人类知识的总体。对于这种认识,波兰尼用一句精炼的话进行概括,即“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音乐作为艺术学科中的一种,其特殊的学习方式使得在音乐课堂审美教育中感性的缄默知识要比理性的显性知识更重要一些。音乐学科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的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施教方法有所区别,对一首乐曲的理解感受、文字及语言等显性知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重要的是体验者自己对曲子的理解、感受等独具个性化认识即个体的审美经验。而所谓的“乐感”和“审美经验”就是一种对音乐特有的感知能力和个体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感性认识,是一种缄默的音乐知识,
二、缄默知识在音乐学习中的体现
1.缄默知识来自音乐实践活动
缄默知识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具有不明晰性和不可表述性,个体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亲身体验以及同伴间的大量的交流才能把握,是一种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的艺术感觉必须重视音乐实践这一环节,只有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走进音乐,才能获得一些“心照不宣”的艺术感觉,即音乐类型的缄默知识的获得。而在反复的音乐实践中不断地从已有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经验、新的感觉,一种更深层次的领悟能力。具体做法就是观察生活,注意观察记录生活中的音乐素材、音乐特点;讨论反思,在音乐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反思缄默知识,积累缄默知识;合作交流,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音乐学习小组,在音乐学习活动中,通过交流合作倾听他人的音乐见解,借鉴他人的音乐观点以提高自己的音乐认识水平和经验。
2.缄默知识是音乐创作彰显个性的重要元素
《音乐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创作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创造性潜质,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创作一首音乐作品,除了必须具有作曲的基本常识等显性知识外,知识结构当中缄默知识的储备量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和风格。同样,我们去演唱一首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首先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它的思想内涵等,然后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缄默知识),根据自己个性化的创造进行演唱,丰富了歌曲的内涵。这个音乐实践过程中,通过已有的缄默知识或获得缄默知识的途径,发现一个有创意的独具个性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处于隐蔽模糊的状态,而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又获得新的经验,生成新的缄默知识。
3.缄默知识丰满了对音乐作品的认知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高尔基说:“听音乐时要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换句话说,作曲是一度创作,演奏、演唱是二度创作,欣赏同样也是二度创作。
艺术学科中的内容都是形象性、情感性和主观性的。由于个人知识修养(显性知识)、生活经验(缄默知识)、体验的角度不同,对同样的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理解与感悟。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周大风先生说过:“多加会意,少靠言传”,用这句话来作为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恰当的。也就是说依靠感觉而得,教师的言传应该是启迪性的、引诱性的,用旁引侧敲,或用比喻、形容来帮助学生起用已有的潜伏在脑海中的缄默知识来理解具体的音响,使之能得到更多、更快、更具个性的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才能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欣赏效果。比如,对肖邦的24前奏曲中的第15首,由于传说是肖邦在一座海岛修道院时倾听屋檐下的雨滴声时写作的,并且又有类似于雨滴的音型贯穿于全曲,因此,许多人把它叫做“雨滴”。而法国钢琴家柯托有他独树一格的解释,他认为第15首就应理解成“死亡像阴影一样在那里”。又如第24首,柯托的解释是“血、的地狱、死”,但是许多演奏家更倾向于将这首前奏曲解释为肖邦对祖国的沦亡所感到的悲愤和悼念的情绪。
4.缄默知识有助于展开音乐幻想的翅膀
波兰尼指出:缄默知识代表着人类知识总库中那些无法言传的、不能明确地以概念、命题等陈述的知识。这种缄默知识以隐蔽的方式存在于人的认知结构中,“我们的知识多于我们所能讲述的”,说的就是缄默知识的隐蔽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又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在我国,也有这样一句俗语:“只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
三、缄默知识、显性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波兰尼在研究显性知识、缄默知识的时候曾提到它们与教育的关系,他一方面指出显性知识通过教育传播,另一方面也指出缄默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教育活动中只有以这种“潜在的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理智的力量”。对于前一点理论,我们非常熟悉,在传统钓音乐教育中,我们强调的是“双基”,过于强调乐理知识等显性知识的传递,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的标准化、模式化,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所获得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形成缄默知识,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的影响作用以及缄默知识自身的反思结果。这些与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缄默知识与其他活动领域的缄默知识一样,对于教学既可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又可能起到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影响来看,它们可能会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对于具有音乐审美经验和音乐创作训练的学生来说,可以从具体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审美经验;从消极的影响来看,它们则会降低教学活动的效率,甚至会从根本上阻碍某种显性知识的教学。
因此认识和了解缄默知识在教学生活中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要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缄默知识的存在
在传统知识观的支配下,知识简单地等同于显性知识,教师也就成了显性知识的传递者和权威的阐释者,学生则被看作是一个完全“无知”的人,在学习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知识观念的转变则告诉我们,学生来到课堂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生活中获得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的知识,他们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还是已有知识的批判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知识的生产者。
2.充分发挥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教师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借助于学生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来获得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更要借助于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来检验、批判、修正他们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关于方法和资源方面的知识。在传统知识性质观和现代教育观的支配下,教学的核心任务或基本任务就是正确、有效地传递和掌握课程知识,师生关系的基本性质就是知识的传递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学生被允许的活动范围也就限制在这个极其狭小的圈子里而不能越雷池半步。新课程提倡张扬个性,充分发挥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决克服那种“满堂灌”或“一言堂”的习惯,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双方以及同学之间自由的对话,对话的双方都不是固守一种看法,而是努力挖掘自己对教材知识或其所提问题的理解。正是在这种讨论中,每一个人缄默的认识观点、立场、模式才能伴随他从具体的见解中“显现”出来,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整、批判或利用。作为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包括自己对于学生、教学、课堂管理以及一些音乐学科知识的缄默知识,要把自己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审美经验心得和作品本身内隐的审美经验内容植入学生的心灵结构当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缄默知识,使他们学会不断地从自己显性的观点和想法中分析自己所使用的缄默知识,特别是那些缄默的认识模式。同时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递和反思课本上的显性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将那些难以说清的知识即缄默的知识用一些特殊的符号表达出来,从而对他们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检验。例如,有些学生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能够无师自通地表现出一些小技巧,像颤音、花腔等,问他为什么这么处理,说不出来,凭感觉,这个感觉就是缄默知识,教师在这个时候帮他总结什么叫颤音、花枪等等,其实也就是把缄默知识显性化。
新课程强调音乐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审美教育来说,重要的是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潜效应,许多目标就蕴含在学习的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从缄默知识的理论来看,学会学习,不仅包括掌握学习的一些方法,而且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意或无意的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要重新构建备课环节中的“三备”
从实际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来说,都应该考虑到相应的缄默知识。众所周知,教学中的备课一般包括“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传统意义上的“三备”主要考虑的是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基础以及如何围绕教材知识的掌握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学生的缄默知识根本没有考虑。从缄默知识的理论出发,教师在“备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像以往那样理解教材知识及其结构,而且要考虑学生在响应问题上可能存在的缄默知识。比如训练合唱时,我们就要了解一下有多少学生接触过合唱,有没有多声部合唱的经验,和指挥的配合是否默契。当我们在讲解北方戏曲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学生是否听过、唱过或演出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南方的孩子不懂北方的音乐,北方的学生不爱听南方的音乐,特别是在开放的年代。在“备学生”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已经掌握的显性知识,而且要关注到学生已经掌握的那些缄默知识和认识模式。在“备教法”时,不仅要备教材上显性知识的“教法”,而且要备缄默的个体知识的教法;不仅要备如何使学生掌握显性的教材知识,而且要备如何使学生的缄默知识和缄默认识模式显现出来,如何检验、批判、修正和利用它们。由于这种个体的缄默知识来自个体的生活,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校外的社会、家庭生活的背景和文化背景,它们的差异会造成学生所蕴含的缄默知识的不同,从而造成对教材知识理解的不同。对这种不同的认同、尊重和关注可能是真正地实施新课程所提到的“因材施教原则”的思想前提。
知识观的转型就是社会形态的转型,就是教育的转型。恰逢新课程的改革,适时地了解新知识观,建立崭新的知识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诠释音乐新课程的理念,服务于新课程。
参考资料: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2
篇2
关键词:音乐知识;音乐化;西方音乐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6-0065-0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艺术美总是通过“音乐化”的声音来表现。人们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积累各种音乐知识,音乐知识是人们在艺术实践中对“音乐化”的声音进行客观认识的成果。学校音乐教育常常通过传授音乐知识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音乐知识的学习又必须与具体的音乐作品紧密联系。“如果我们在音乐教育中淡化了音乐意识,忽视音乐教育的音乐特点,那么就会把整个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变成死气沉沉的文化课,自然很难完成音乐教育的任务。” [1 ]
西方音乐史是普通高校本科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它是声乐、器乐、理论作曲和音乐师范教育专业的共同课,也是其他文理科学生的一门选修课。与音乐技能课程相比较,西方音乐史属于音乐知识课程。在过去的西方音乐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以梳理音乐史知识为主,学生对书本上的音乐史知识进行记忆。常听到有同学说:“西方音乐史修完就全还给老师了。”也有人批评,音乐史是一门有历史而没音乐的课程。本文将在分析音乐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探讨西方音乐史“音乐化”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音乐化”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感悟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西方音乐历史,扩大艺术视野,增强整体艺术素质,最终实现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音乐作品是音乐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西方音乐史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主要包含音乐作品、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的成因等三个层次。在实际的音乐史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达西方音乐史这三个层次的内容,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音乐作品是音乐史的核心内容,也是了解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成因的前提和基础。刘经树先生在《简明西方音乐史》的前言中指出:“音乐是属于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门艺术,而音乐是什么,只有靠音乐本身才能说清楚。光凭文字记载无法重建起音乐史真正的‘过去’。音乐历史的主体是音乐作品。” [2 ]学生如果没有从音乐作品入手,不去了解音乐历史上伟大作曲家的优秀作品,那么,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也必然缺乏感性的把握,难以真正学好音乐史。同时,对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成因的分析和探究,是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反过来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起促进作用。如对音乐历史的过程和作曲家的生活经历缺乏全面的掌握和深刻的理解,也难以真正在专业领域里讨论西方音乐历史的传统。
音乐化的音乐史教学与一般以音乐史知识为主体的音乐史教学的着眼点不同。一般以音乐史知识为主体的音乐史教学,常借助传记主义史学和历史主义史学的方法,根据历史解释学的原理用音乐作品来诠释作曲家的生平遭遇和精神气质,或根据精神同一性的原则,让人们在音乐作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明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强调的是对音乐史的理性把握和思维训练 [1 ]。“音乐化”的音乐史教学,则突出对具体作品音响的感性把握。课程教学时,把音乐史的知识压缩到最低的限度,音乐创作的背景都只是在与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做简单的介绍,让学习者进行大量音乐作品的欣赏,对音乐历史获得一种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听觉的渠道,接受作品音响的刺激,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体验到音乐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境,获得美感,并为之感动 [3 ]。这种通过音乐体验所获得的直觉和感性的认识,最为真实,超越于所有的语词描述。
要从聆听音乐作品入手,实施“音乐化”的西方音乐史教学,课程音像资料的建设和相应的教学模式探究,是其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二、课程音像资料的建设
要实现“音乐化”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强调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鉴赏,音乐史中的音像资料建设是关键。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作家作品不可胜数,这些都给音乐史的编写工作和音响资料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西方音乐史本科教材的建设,但在教材建设中,作品音像资料的建设仍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个别教材附带了部分音像资料,但在音像资料的选择上,没有太多的针对性。对于西方音乐史音像资料建设,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首先,音像资料建设要讲求音乐史的学术规范。音像资料的建设要抓住音乐作品乃历史性的文化现象这一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音像资料建设时,既要讲究内容的全面性,尽量做到音乐史中的每一个音乐事件,都能拥有相对应的作品音像,又要讲究音像资料的历史代表性,只有准确地选出具有历史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来让学生欣赏,通过音乐的欣赏,传递出音乐史的信息,才能引导学生获得对音乐史最直觉的感性认识,达到真正了解音乐历史的目的。
其次,音像资料的建设过程中,应把资料按照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细致分类。既要根据音乐史教学的内容需要,把音像资料按时代、流派、作曲家等进行分类,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安排,分清哪些作品用于课堂教学,哪些作品要求学生去“精听”,那些作品可以让学生课外“泛听” [4 ]。这些音像资料的收集和分类工作是教材文本建设的重要补充,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同时,这种音像资料的建设,需要我们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来完成,也需要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
其三,音乐史的音像资料建设应该尽量做到还原历史。音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总是要借助乐队、乐器,或者人声,通过音乐表演转化为听觉的声音才能为听众所接受。不同时代的乐队编制、乐器构造和表演风格又都会直接影响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例如,在巴洛克时期以前,乐队编制是浮动的,乐队的组合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与即兴性;从巴洛克时期发展到古典时期,乐队的编制逐渐固定下来;到了浪漫时期,乐队又增加了竖琴,扩大了木管、铜管和打击乐组等等 [5 ],乐队是音乐表现的重要载体,乐队编制的变化影响乐曲风格的变化。再如,由于乐器工艺的不断改进,从19世纪初开,给铜管菲骷由匣钊,使它们演奏起来变得更加灵活,钢琴采用了铸铁结构和更粗的琴弦,使它获得了更加浓厚和更辉煌的音色。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作曲家作品的原貌,近些年,一些艺术家开始用作曲家当时的乐器、乐队编制来诠释音乐历史上的音乐作品。如在钢琴音乐会上用巴赫时代的钢琴演奏巴赫的作品,莫扎特的作品用莫扎特时代的钢琴演奏。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选择这种乐队、乐器和表演风格更能贴近作曲家年代风格的音像资料,更能给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者带来真实的历史感受。
三、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单靠课堂教学而没有课外的实践训练,学习者很难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音乐化”的音乐史教学,要培养音乐风格的感性认识,同样需要一定量的训练。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声音要在时间里展开,一首作品短则几分钟,长的可达一小时。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历史的感性认识,单靠课堂有限的时间而没有课外的实践训练,学习者也很难取得预期的W习效果。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聆听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外,还必须调动人们爱听音乐的天性,引导学生课外聆听音乐,为他们建立起一套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完成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任务。
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聆听音乐作品,传授学习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把音乐史分成若干个专题,如巴洛克、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以及各种现代派等等。教师在梳理专题的音乐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把少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拿来与学生一起精细赏听,把音乐的章节、段落单独提出来细细地品味,边欣赏边分析,分析音乐是如何引入、如何展开、如何结束的,分析音乐各主题的形象特征,以及它们是怎样相互联系、调和与对比的,作曲家是怎样使音乐全篇的组织精密合理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在作曲技法上又有那些区别和突破等等。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的这种聆听和分析,包括一些音乐史知识的引导,更多的是为了传授一种音乐史的学习方法。
课外,布置学生广泛聆听相关的音乐作品。教师要布置学生运用课堂教师传授的音乐史学习方法,在课外聆听更多的音乐作品,并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音乐史问题,让学生在平时欣赏音乐时关注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姐妹艺术来帮助理解音乐,如在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时,读读巴洛克时期的文学作品,翻翻巴洛克时期的画册与建筑图片;欣赏德彪西等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时,可以读一些印象派诗人的诗篇,品味一下印象派画家的绘画等等。另外,很多标题音乐作品取材于诗歌、戏剧或绘画,如能对原作有所了解,进行比较欣赏便可“一箭双雕”,美不胜收。此外,课堂上教师还要检查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问学生听了那些作品,有何感受,可以让学生口头描述,也可以用分组讨论。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又可以组织课堂精读。如此下来,经过几次课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能较好地掌握该专题的音乐史教学内容。
由于听觉艺术的特殊性,音乐欣赏可以伴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一般的衣食住行同步进行。年纪稍大一点的朋友会发现,唱片里播放一段过去的流行音乐,只要音乐一响,我们马上就能判断出这是时期的,那是80年代、90年代的,虽然我们没有见到过这些作品的文字介绍,没有对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进行过归纳总结,但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频繁地接触过那个时代的音乐,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种神奇的能力。对于西方音乐历史的学习,多接触其中的音乐作品,也同样能产生这样的神奇效果。在信息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史中所涉及的众多音乐作品,都可以轻松地从图书馆或网络媒体找到。学生可以把自己能找到的音像资料,按音乐史课堂上讨论的专题进行分类,并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分时段进行播放。比如,这个月听古典乐派的作品,下一个月听浪漫乐派的作品。可以戴耳机听,也可以用音箱听;可以把音量调小当做学习生活的背景音乐,也可以作为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休闲娱乐,如吃饭、散步、坐车时都可以听听音乐。当我们把各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都聆听了一遍之后,就能获得一种特殊的能力,哪怕对一些曾经从没听过的作品,判断它们的风格、流派,也会八九不离十。对作曲家的创作了解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集中时间选自己钟爱的某个作曲家作为主攻对象,如这一段时间集中欣赏莫扎特的音乐,过一段时间集中欣赏贝多芬的音乐。这样对不同作曲家的各类作品进行逐个欣赏,过段时间换一个主攻对象,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对音乐史的感性认识皆会大有裨益。
爱听音乐是人类的天性。如果能在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平时听音乐的好习惯,让这种习惯伴随着他们的大学生活,甚至跟随他们走到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真正感受到西方音乐史学习的乐趣,会更进一步引发他们去思考、探索更多的音乐历史问题。
就高校本科生而言,打好基础,培养对西方音乐历史的感性认识是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音乐化”的西方音乐史教学,从音乐史的学科规律出发,抓住音乐史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音乐作品”,抓住音乐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对西方音乐历史的文明进程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逐渐形成具备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能力,积累西方音乐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最终达到扩大艺术视野、增强整体艺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 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4.
[2]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1.
[3]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58.
篇3
一、巧设情境 激感
在音乐教学中形象思维与情感体验是密切相关的,创设情境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情感处于积极体验和参与状态之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只有沉浸其中、才能在陶冶情操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教《小雨沙沙》时,根据歌曲教学内容需要,结合画、视、听、奏、演等多种手段,利用画面、音响等渲染歌曲的情境、从听觉和视觉上让学生感受到春雨绵绵滋润着大自然,使万物复苏之感,把小朋友们带进美好春天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采用歌舞表演、实物演示(让学生用自制的沙灌模仿创作下雨的声音)等、启发学生自由探索体验小雨滋润着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来表现“小雨沙沙”、“种子说话”的歌曲情境,理解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氛围中,学生兴致勃勃地戴上小雨、种子的头饰,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调动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储存,萌发出自己的想象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在情境交融之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意识,从而激发对歌曲学习的欲望,使课堂上出现“有唱、有跳、你唱我跳”兴趣盎然的氛围。学生乐学、好学,同时也就自然而然把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意境带进歌曲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为学生渲染、营造一个优美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欲望。
二、角色定位 体验情感
音乐教学中喜闻乐见的音乐游戏、律动、表演等形式,是学生直接参与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通过各种体态动作来抒发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教学内容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枯燥的技能训练编成各种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把听、视、动等感觉活动与唱歌、表演、游戏等结合起来,让学生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探索活动中去获取知识、技能。
如:在低年级听音练习中,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七组,戴上七种动物的头饰(小熊、小鸭、小猫、小鸟、公鸡、青蛙、 猴子),分别代表七个唱名,老师在琴上弹奏哪一组的代表音,哪一组的同学站起来按其音高模仿其动物的叫声、模仿其动物的形象动作,这时孩子们都模仿得惟妙惟肖,采用这样有趣的听音游戏,课堂充满乐趣且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对作品抒发出内心的情感,充分地享受到旋律的美感和肢体活动的快乐。
三、师生互动 深化情感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扮演的应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上的心理接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互动共同体验探索。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自己应先投入感情,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非常细微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意、模仿的焦点。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体验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将自己的情态,声态,动态和谐地融入音乐形象中去,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才能有效的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凭借音乐形象给学生以广阔的形象思维空间。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讲究艺术、形象、情绪和感染力,注重以情动人,以情传情,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艺术情感体验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并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总之,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为学生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感和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一起融入到音乐的再度创作过程中。在师生情感交流互动共同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
四、开放学习 表现情感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我情绪的体验,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在他们身上潜在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应注意因势利导,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并发挥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鼓励他们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把探索到的和在探索中萌发出来的想象,通过思维的扩散、以各种方式进行自由即兴的创作、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发展,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篇4
【关键词】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实施途径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关注,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和体系中,中职音乐课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在学生素养培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现。但目前很多中职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思路与方法显得过于传统或陈旧,为充分发挥音乐课程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应有作用,探索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所需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音乐教学是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作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了一定成效, 以下就体验式教学模式如何运用到中职音乐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中职音乐课程现状及特征
1、课程地位欠妥。中职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初中起点的学生为主,正处于身心发展发育阶段,其意识形态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音乐课程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目前很多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教学活动普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教师与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与关注明显不够,使音乐课程发挥不了其应有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效果欠佳。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一般会从介绍作品情况、创作背景等开始,然后教唱歌曲,形成了课堂上语言多、音乐少,教师讲的多、学生参与少,教学内容多、教学场地少,学生被动接受多,主观创作少等现象,最终使整个音乐课程教学陷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如痴如醉,学生听得昏昏沉沉、云里雾里的尴尬局面。
3、教学模式欠新。中职音乐教育不只是一种技能教育,也不是纯粹的审美教育,它是以音乐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情感培养为导向,以审美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形态,从教学模式上应该以艺术体验为核心,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理解与喜欢,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情操;音乐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的感受与感悟,同时通过音乐对学生的感染与感化,形成两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效能的发挥与体现,在中职音乐教育中,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结合音乐教育的自身特征,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音乐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以此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及模式构建
体验式教学是学生通过参与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和情景模拟,通过亲自体验来获得相应感受,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分享个人体验并提升认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因素。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实践,强调学生认知能力和多元潜能的训练与开发,重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具有深厚的内涵与丰富的情感,音乐课程教学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在于理解它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和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生命力,《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的情感。这些音乐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只有让学生在感受当时的情景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体验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音乐所带来的艺术和情感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挖潜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内容体验活动,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精心设计策划相应教学项目与情境,通过任务的布置,学生在以任务为驱动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内容体验,通过教师合理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去感知、领悟,根据自己的体验,理解音乐,展开联想,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实现知识的归纳与提升。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包括:学习项目设计— 教学情景策划— 学习团队组织— 项目任务布置— 项目任务启动— 项目成果检验— 项目成果分享等,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是项目的开发者与成果的检验者,学生是整个项目任务的执行者,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性音乐活动,从而与音乐产生生理、心理的相互作用,激发内在的音乐感受,在讨论中你一言我一语不断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获得成功、愉悦的音乐体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课程内容学习任务,获取了应有的音乐知识。
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从教学形式与方法上实现突破,同时在教学场地和教学考核方式上实现突破,体验教学不仅可以在固定的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利用比赛、文艺晚会、户外等开展体验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采用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保证了每一个学习项目的有效实施,在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项目任务的压力,有效防止了学生漫无目的、自由放任甚至是音乐课堂教学一片混乱现象的发生。
四、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途径
根据音乐课程的学科特性,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的实际,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实施,第一层面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第二层面以音乐比赛为提升,第三层面以文艺汇演为拓展,实现三层面教学互动,让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其应有地位与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美育熏陶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整个体验式教学活动的主体,结合音乐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科学进行教学设计与项目组织,具体可以从以下步骤实施教学活动:
(1)构建项目、创设情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结合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构建一个教学项目,根据教学项目内容构成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如音乐作品环节可以把学生分组,创设“我是大评委”现场点评教学情景,唱歌环节可以创设“KTV”、“非同凡响”音乐会或“歌星演唱会”等场景,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室布置等方式结合课程内容特征和学生喜好、心理特征等有意创设各类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情感,通过可感知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后续的任务承接做好充分准备。
(2)任务驱动、引导体验。体验并非漫无目的、想干吗就干吗,教师根据教学项目内容分配给各组学生或个体学生体验任务,教师通过前期任务分析、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根据教学情景学生接受任务后进行角色转换或扮演,成为任务完成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想象力,打开音乐创作与思考的思维大门,学生在充分把握任务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的想象力享受音乐感觉、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充分领悟音乐的情感因素,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为下一阶段的大讨论准备体验感受的发言素材。
(3)体验讨论、思维碰撞。经充分体验和任务的执行,每个组(或每位学生)已对教学项目体验之旅有一定感受,但由于学生个性特征的不同,在体验中往往会有认识的共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性,在讨论过程中会不断提出新问题、新看法,通过思维碰撞又不断涌现出新的观点与想法,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信、大胆、准确表现音乐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与讨论中触摸知识、获得知识、探究问题,实现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总结评价、画龙点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是整个局面的掌控者,经过学生充分的思维碰撞与讨论,了解了学生对本项目教学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知识反馈与问题探讨,结合体验学习的基本知识要求,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体验活动合理分析并考核,纠正错误认识与知识上的偏差,最终让学生准确掌握项目所要求的音乐知识,同时加深和拓宽学生的思维与音乐情感。
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日益推进,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呈现,体验式教学模式虽在很多课程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各种模式的优缺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应具体结合学科特性与教学特征,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如何真正体现其教学优势还须进一步探讨和改进,让体验教学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程喜乐,李东.中职教学新尝试:体验式学习.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12
[2]徐淑玲,郑丹.初中音乐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学论坛, 2007, 第六期
篇5
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教师这一方,通常听到的是对学生的抱怨,抱怨扩招导致学生素质普遍比较差,没有学习的兴趣,对于素质课或者非专业课毫不重视。抱怨学生把音乐只当作弹琴、唱歌、跳舞,至于文字的东西,他们压根就没有兴趣,认为那和音乐没什么关系。而学生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在考进音乐系之前,我们给他们灌输的音乐概念,就仅是视唱、练耳、乐理、唱歌、弹琴、跳舞而已。因此,对音乐的错误认知,似乎并不在于学生,他们是无辜的。在学生这一方,看到的是旷课、睡觉、说话、发短信。他们认为,就业时单位只要他们弹琴、唱歌、跳舞啊,这些搞不好怎么找工作?这也是事实。那么,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办?如何改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如何解决艺术素质课在就业方面对学生有所帮助?
形成这种局面,首先是学校对音乐概念的理解不全面,影响了学生对于艺术素养课的认识。学校招生考试时,除了专业艺术院校音乐学专业,少有院校设音乐史论常识科目考试。这样,从高中到大学就没有音乐史论知识的过渡,进校后有些知识衔接不上。因此,学生的音乐概念,就是视唱练耳,以及唱、弹、跳。音乐是技术不是学术,这是高师学生甚至很多教师的音乐观念。艺术素质课的教师引导学生树立音乐不仅仅是技术,也是学术,更是人生艺术这种音乐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通过音乐技术训练达到对音乐艺术的人文理解,树立人文关怀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我们即使培养不出艺术家,至少也能培养出具有艺术修养的教师以及听众。一个国家的艺术水准,不仅仅取决于创作者,也决定于高水准的音乐受众。
其次,教学手段的单一也是导致学生厌倦艺术素质课的原因。很多学校的艺术素养课不能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现代及后现代音乐创作领域,音乐已经变成了视听艺术。没有可听可视的教学手段,文字是没有力量的。音乐史,应该是听觉的历史,音乐美学虽然是音乐哲学,是关于音乐的哲学思考,但也是借助于音响的翅膀在思考。没有作品解读,哪有思想迸发?再比如艺术概论,作为各门艺术的综合课程,对于各门艺术要有感官的体验,没有听觉、视觉经验和阅读经验,如何理解艺术?因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音乐素养课能够吸引学生的基本保证。当然,除此之外,还得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教师以及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淡薄,也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大学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担负起自己该担负的那部分责任,给学生以自由、平等的权利,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主流价值观念承认的健康的形象,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流利的普通话,娴熟的专业知识或者专业技能,按时上课,准时下课,在课堂上平视学生,不能以居高临下或者权威者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或者讲课。面对学生的质疑或者诘难要有足够的承受力,要有理有节,不能情绪化地大发雷霆,训斥学生,甚至讽刺挖苦。
大学生是一个成人群体,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有可能超越教师。教师要以相互沟通和分享的姿态站在讲台上,而不是一个权力拥有者和道德说教者的态度面对学生。同时,大学生正处于最富有激情,最容易冲动,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敏捷,求知欲最强,最富有理想情怀,情感最想奔放,情绪最敏感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他们需要的不是婆婆妈妈的关怀,唠唠叨叨的说教,他们需要新的思想、观念与他们对接、碰撞,需要被尊重和平等的交流。如果每一个教师都具有让学生进入思考世界的能力,我想课堂上的风景会美丽很多,师生间的抱怨也会少很多,我们的艺术素质课课堂也会成为艺术与思想的世界,而不是说话、睡觉、发短信、发愣走神的场所。
篇6
[关键词] 高职 音乐专业 视唱练耳 教学
一、高职《视唱练耳》课教学目的
在高职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显著的作用。《视唱练耳》这门课程不仅是乐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是提高和发展各种音乐理论的重要手段。《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音乐素质。提高音乐素质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应该在训练音乐感知力的同时,培养音乐鉴赏力,使之提高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二是发展音乐记忆。发展音乐记忆对于每一个音乐学习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无论学习音乐学科中任何一门课程都是非常困难的。三是培养创造意识。首先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仅要求课下必须独立完成作业,而且在课堂上要善于总结教师所讲内容,能抓住重点,提出疑点,善于分析、反思。《视唱练耳》这门课程主要通过听、唱、说、写、弹等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音乐记忆和培养创造能力。
二、高职《视唱练耳》课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是高职音乐专业两门联系非常紧密的基础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分开上课,甚至出现一门课一位教师教学的状况,虽有其合理一面,但这样教学无形中割裂了它们作为音乐基本乐科的内在联系和教学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融视唱、练耳、乐理三者于一体,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成为高职音乐专业教学的一个难题。再有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并不缺乏唱谱、听辨的能力,但到了实际运用和体现中,如歌曲演唱、钢琴弹奏中学生们对于乐曲的内在情感表现显得空洞无物,这也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理念、方法有一定的关联。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喜欢偏重某一个方面进行教学,或偏重视唱,或偏重练耳,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等等。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对基本乐科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高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方法。
三、高职《视唱练耳》课的教学方法
1.乐理、视唱、练耳三位一体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理论指导实践,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安排一个教师任教,每周安排四个课时。在一节课(或者一次课)中可以先点出理论再结合听辨、视唱等步骤进行;也可以边讲理论边进行视唱和听辨的练习,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讲、练、唱、说、写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的结合使用,让学生树立了音高、音准、节奏、节拍的基本概念,唱起来时就能达到唱的准,唱得好的效果。例如在讲音符的知识时,就可以讲一种音符便进行一种音符的视唱和听辨。再例如在学习音程时,除了讲解音程的名称、构成、识别外,应重点将不同名称音程的性质、表现功能等在钢琴上进行听辨练习。
2.以“听”为先的教学方法
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碰到这样的问题:同样是一个音在前一句(小节)出现时学生能唱准而在其他一句(小节)出现时往往会唱偏;两个相同音程名称的音出现时,如1―6、2―7,都是大六度音程,为什么1―6好唱而2―7难唱或者说唱不准呢?再比如有些同学对于一个节奏能口唱出来但一到了钢琴听辨时就不知所措等等。这些问题看似互不相关,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音高概念的建立和听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人类学习语言上面得到启发,音乐也是一门语言,这门语言要想能够唱好,首先要做的也是最要的事情就是多听。所以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应以音乐听觉训练为主线,视唱和乐理的讲授都要围绕听觉训练中的八个音乐要素(节奏、节拍、旋律、力度、速度、曲式、音色、和声等)进行,让学生在八个反复循环的螺旋式上升中进行学习。这种教法在外国已被充分肯定,广泛使用,因为它符合人脑在学习时要求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巩固、不断提高的客观规律。
3.强调体验和互动的教学模式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模唱法、听写法、听辨法、构唱法、分析法、音程训练法等等。可以说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选择的去使用。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他们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视唱和听辨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除了以上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采用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如即兴唱曲,即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已唱曲谱和节奏即兴编曲,或者教师弹奏上一句,学生即兴唱出下一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反映能力和创造能力;体态律动:即在视唱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跟随优美旋律边唱边跳、翩翩起舞,充分展示和表现音乐的美。
4.重视和体现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视唱练耳》这门课程是音乐艺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同样能体现音乐的美,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和体现审美教育。那么,如何通过《视唱练耳》这门相对枯燥的课程让学生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美的热爱,对音乐情感的充分展现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一是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上课思路,改变单一教学方法和模式。二是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审美教育这条主线展开教学,组织教学活动,将审美教育纳入每一个教学设计环节。三是改变视唱教学时只追求音乐节奏准确而不注重音乐内在情感表现的观念。当然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们从细节出发,从一点一滴出发,循序渐进,这有这样,学生们乘着歌声的翅膀才能越飞越高。
总之,《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耳的实际操作同时,要较好的结合《基础乐理》、《声乐》、《琴法》等课程教学,突出多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处理听和唱的关系上,突出以听带唱教学,即记忆加模唱的形式,强化听觉的主动性及视唱的准确性。当然在具体教学中还会碰到一些具体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们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采取多变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1]孙从音,范建明.《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10.
篇7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音乐教育 课堂教学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有8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智能、肢体运作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测智能。这些智能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它为我们认识和开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我国教育界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广泛开展了开发学生多元潜能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视总结我国已有的经验,特别是在坚持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有力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给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是现代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对音乐课堂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观念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三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音乐教育不应该只是单一的技能学习,更应该重视它的益智性和美育性。培养学生理解、感受、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更注重陶冶和激发,从而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先生曾说过:“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长期注重音乐理解力的培养,必然会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更好地明辨是非、辨别美丑,灵魂得到净化,他们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和完善,使音乐艺术以独特方式渗透干人的健全发展中,给人以美的愉悦和启迪,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音乐教育评价体系的改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教学评价,其本质是一种测量教学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过程。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1.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用“自评”与“反思”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提高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通过“自评”查找问题所在,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经过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与音乐课程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发展教师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建立“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模式,关注个体的差异和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关注教师行为表现转化为关注学生在学习音乐中的行为表现,由关注“教”转向更加关注“学”,教是为了促进学,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3.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构建促进教师与课程管理者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管理部门与领导对音乐教育功能、教师与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课程管理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了解和重视。在民主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原则下管理课程。
三、音乐教学方式的优化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示出其独特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变化。同时,同样的教学内容,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教学,创造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的多元的智能发展。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获得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音乐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热爱、信任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使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展现个性、大胆想象、创造潜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轻松和快乐。
2.让学生参与备课,由教师讲授向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自己设计学习方法,通过交流欣赏、筛选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案。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3.重组教材内容,创设专题性课堂教学形式。教师灵活组合教学内容,以专题性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变枯燥乏味为生动积极,把体裁不同音乐作品进行组合教学,让学生逐一听辨对比,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堂课内感受不同风格作品带给学生不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一会儿进入真挚爱情的故事里。一会儿又加入到斗志昂扬的抗日队伍中,然后走进万象更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种课堂形式,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音乐学习方法的改进
1.培养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音乐殿堂的金钥匙,也是邀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学生能否发展音乐兴趣,往往受到音乐老师的影响颇深,通过创造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作用进行教育,把美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情趣、熏陶学生的性格。因此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美德教育等美育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
篇8
一、多元化视角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是: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
边的音乐音效。这节课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二、多方位教学方式
1、课内音乐和课外音乐相结合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相结合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理所当然地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使音乐更动听,使舞蹈更动人;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美术更具体;音乐与体操相结合,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音乐与语文结合使诗词意境更深远文章更通俗易懂等。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卢梭)。
三、教学重心转移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培养创新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转变教学评价
篇9
论文摘要:本文对中等职业中专学前教育音乐理论课应如何教学,怎样提高学生逻挥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潜力,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超,上好一节音乐理论课进行了阐述。
近几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着。音乐教育应如何改?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加以考虑的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课程的设置,大纲的制定到教材教法都应有所体现。
音乐基本理论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其中许多内容是其他音乐课程所没有的,也是无法代替的。它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基础课。从专业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中师、幼师,到普遍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要讲授有关基本乐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因此,作为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它不仅是学好其它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 “演奏、演唱”的基础,对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音乐学习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是由于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所以说基本乐理课是搞好音乐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怎样才能搞好基本乐理教学,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和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法,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而是包括该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许多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课堂教学的各种具体例证,对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重大作用。
1基本乐理裸的任务
要了解基本乐理教学的目的任务,首先要对基本乐理课的性质,及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有个初步了解。基本乐理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音乐共同基础课,这时所说的基础课,是音乐专业基础课。音乐专业包括作曲、指挥、音乐学、声乐、器乐等许多学科各学科又都有着各自的专业基础课。而基本乐理则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即便是业余学习音乐,也必须认真学习基本乐理,由此可见,基本乐理课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的地位。那么基本乐理课的任务就从三方面着手。
(1)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进行正规的基本乐理教学之前,学生一般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些零星的基本乐理方面的知识,基本乐理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己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系统,使其到一个新高度。
(2)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巩固的理论基础。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相互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作为音乐共同基础课的基本乐理与其它音乐课程的关系。可分为并列课程与后续课程两种,前者如视唱练习课,后者如钢琴,声乐,初级和声课,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并列课程中,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这是由于各种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而造成的,然而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课程之间的配合相得益彰,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可以改变某些教学程序。在后续课程中,虽不存在相互问题,但对未能牢固地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的学生,教师也难以使其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得顺利。如:一个学生对调,调试,音级,拍子,和旋等知识全都没有掌握,又怎么可能学好和声等其它课程呢?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并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是音乐理论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语言表达也缺乏逻辑。
音乐才能包括许多方面,如表演才能,作曲才能,理论才能等,在基本乐理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对象努力促进其音乐才能更好地发展。在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则是通过教学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素质。
2上好一堂音乐理论裸的描施
上课是基本乐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关键环节,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如领会大纲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制定授课计划,编写教案,都是为了把课上好。上课一定要按教案进行。发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不应为教案所束缚,衡量上课的好坏,不只是看教案写的如何,而是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的如何。上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案上写和课堂上做的虽是一回事,但却有着质的不同。就像音乐作品的“乐谱”和现场演出的效果不一定等同一样。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教书育人,不可偏废。上课,是教师接触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大好时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包括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要把思想教育仅限于政治思想,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树立正确的文艺思想也是午分重的。作为学生还有个学习思想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教育。
(2)组织教学,贯彻始终。组织教学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教学不应理解成仅仅是搞好课常秩序,更重要的还是用精彩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使教与学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协调的最佳状态。组织教学,也要注意方法方式,根据情况灵活应用。讲课时,内容充实,富有感情,有声有色,学生就可能听得津津有味,精神集中。各种教学形式交替进行,学生就可能学的比较放松。
(3)明确目的,掌握规律。教学目的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方法、步骤、内容,都要围绕着教学目的来进行。详略,深浅、快慢,都要根据教学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
如在讲节奏,节拍时,用列队行进中的整齐步伐来比喻节拍,用千变万化的鼓点来比喻节奏,突出了强弱和时间的概念。在拍子的分类中,根据“单”、“复”、“混合”、“交错”这些词的含义,来说明各种拍子的不同特点,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这就是明确目的,掌握规律的好处。
篇1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改革也有了较大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音乐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够胜任幼儿音乐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幼教人才。音乐教学具有实践性要求高、教学任务重等特点。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对先进教育技术的需要,必须要彻底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扼杀学生主体性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要充分展现音乐课堂的自身魅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中既要重视音乐表演实践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还要着重加强对音乐教学法的内化掌握。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体验、比较、探究、合作,并且鼓励学生学会主动收集资料进行交流,培养与他人协作的精神,这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字化音乐工具的一点个人体验。
1、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大多思维活跃、喜好模仿,但学习意志薄弱,学习目标茫然,学习兴趣低下。尤其是在音乐课教学中,学生零基础,不识谱,不懂理论,更不愿开口唱歌,并且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惰性,多年的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在教学任务重,学生整体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将数字化音乐工具融入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成为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便会主动地在实践的基础上去探索、求知,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音乐教学的开展也不例外的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多使用一架钢琴、一支粉笔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弹唱,或者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乐谱。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教师多么努力,都无法做到视听的统一,导致学生感到音乐课堂枯燥乏味,注意力分散,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作为一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回忆自己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挥汗如雨,生怕自己讲的学生听不明白。但是看看座位上的学生,有些如尊尊泥塑,没有丝毫反应。使我觉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帮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太重要了!
使用数字化音乐工具教学主要是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集于一体,改变枯燥、生硬的音乐本体知识,使其变得生动、形象,在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同时,使他们自然融入到教学场景中。
在声乐课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音频软件将学生的声音录制下来或者用数字化技术对歌唱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学生能看得见声音,这种将听觉转化为视觉的方法,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的歌唱,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可以用一些学习乐理知识的APP,学生通过闯关游戏进行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字化音乐工具的这些效果是传统音乐教学无法实现的,可很好的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突破条件限制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如果学校没有购买乐器,学生就无法进行乐器演奏学习。教师只能通过在互联网搜索乐器图片和相应代表作品,让学生看到并听到乐器声响。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很难建构起二者之间的联系。音乐欣赏课中如果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数字乐器博物馆,可将全世界的乐器都收入其中,让学生通过3D图观察乐器形制,并能播放乐器音色及代表乐曲。学生可通过最直观的观察对各种乐器的形制和音色进行了解。还有一些模拟各种乐器的数字化音乐工具,例如完美钢琴APP,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这些虚拟乐器进行弹奏教学,學生也可利用虚拟乐器学习。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完美钢琴APP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快速的熟悉歌曲旋律、矫正音准,在没有教师带领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自学方式唱准旋律。
在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无法适应一对多的教学,因为音乐是完全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的特殊学科,与其它学科有一定差别,而音乐完全是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的学科。如果教师想了解学生的声乐学习情况,必须通过学生唱歌来判断。如果是学生一起演唱,教师无法听出每个学生演唱过程中的旋律、音高等是否正确。教师若想了解学生对键盘演奏的掌握程度,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然而在数字化时代,教师通过计算机,在学生合唱时记录下每个学生的歌唱声音,并且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对学生的歌唱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记录、反馈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数字化音乐工具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中的应用可突破传统教学中,在没有实物乐器无法让学生直观观察和弹奏乐器的限制,同时改变传统教学中无法适应一对多的教学局限。
3、拓展学习途径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在数字化音乐工具的帮助下,可实现在课下对音乐的学习。教师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数字化音乐工具自主学习。学生如果想学习弹奏乐器,可借助虚拟的数宇化乐器进行学习,目前已经出现的虚拟乐器产品种类很多。
例如在中职音乐课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课前在班级微信群或学习平台自主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可对教师下发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并完成互动闯关游戏,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通过节拍器APP练习歌曲节奏,准确的拍打节奏。在预习歌曲视唱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完美钢琴APP对音准进行矫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弹唱能力。在课前学习阶段充分利用学生手机控、低头族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能在做中学。通过对各种音乐软件的利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学。在课前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音乐工具进行充分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数字化音乐工具的完美应用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得到拓宽,不再局限于真实的环境中,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使虚拟环境中的自学得到实现。
4、提高教学实效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以完成教学目标。有研究表明利用视觉和听觉同时进行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并且遗忘的速度慢。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使用数字化音乐工具恰巧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听、视觉,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数字化音乐教学的信息承载量大,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乐谱等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多感官接受丰富的知识,提高课堂容量。
在数字化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不再像过去在黑板上书写大量文字,也无须讲述过多语言,而是用课件快速的展示学习内容供学生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准备好要循环播放的片段,在课堂上多次点击反复的进行学习,直到达到教学目标为止,这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更加连贯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