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时间:2023-03-17 07:4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篇1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2000米,位于我国平原向山地高原、沿海向内陆、湿润向干旱、森林向草原、农业向牧业的过渡地带,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极不稳定,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据粗略统计,这里水土流失的面积有40多万平方千米,占其总面积的70%左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有16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土地资源,加剧了生态恶化,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自然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

一、动力因素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提供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动力。黄土高原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700mm左右,每年7、8月份是该地区气温较高、蒸发较大的季节,受地形的影响,极易出现来势猛、历时短的短阵暴雨。据统计,山、陕一带平均每年暴雨有6~7次,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有时一场暴雨的雨量相当于多年平均值的数倍。同时,7、8月也是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至此的季节,可蚀性降雨(指侵蚀模数=1t/km2)强度也占到73%左右。可见这一时期是黄土高原降雨量大、降雨集中且多暴雨的季节,降水是侵蚀发生的条件,也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动力。它直接打击土壤,形成击溅侵蚀,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体成土粒,造成土壤表层空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导致土壤渗透性下降,利于地表径流的形成和流动。同时降雨直接打击地面,产生土粒飞溅和沿坡面迁移,导致侵蚀和输沙能力增大,降雨量越大,可能侵蚀量也越大。可见,降雨量、降雨强度、雨滴大小等都与侵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降水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

二、地面状况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除了降水提供足够的动力外,还与这里的地面条件有关。

1.地质活动

黄土高原新构造运动复杂。陇西、陕北高原都属于盆地高原,山西高原基底是由西台背斜发展起来的准平原,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太行山、吕梁山作地垒式抬升,汾河平原作地堑式下落,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岗沙高原是中生代末期以来间歇上升的高原。总的来说,黄土高原处于不断地上升之中。资料显示,250万年来,约上升400~500m。地壳的升降运动为其严重的水土流失提供了位能条件。

2.地表物质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团,使我国西北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和戈壁。每年冬春季节,强劲的西北风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散落在附近地区聚成沙漠,细小的粉砂和黏土向东南搬运,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阻挡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所以,黄土高原的地表是典型的粉砂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粗粉砂为主,黏粒及细砂较少,按尤尔斯特隆图解,粒径大约为0.08~0.5mm碎屑在水流中极易被起动,而黄土的组成正好在这个范围内,所以黄土的抗冲性很差。其次黄土有机质含量少,对土壤起黏结和胶结的物质少,土壤团粒结构差,抗雨滴的溅蚀能力也差。另外,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特别是内聚C值较低,很容易产生滑坡、泻溜。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堆积物,空隙度虽然大但空隙很小,绝大多数属于毛管空隙,雨滴击溅后极易堵塞,不利于透水下渗,易产生超渗产流,导致水土流失。

3.地貌形态

黄土高原主要由黄土沟谷地貌和黄土沟间地貌组成。黄土沟谷地貌按形态特征可分为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河沟,典型的沟间地貌为塬、梁、峁。冲沟破坏原始地表形成黄土塬,原有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成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丘形黄土峁。沟壑负地形和梁峁正地形表明坡度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水动力条件,从而影响土壤侵蚀。刘善建提出坡度与冲刷指数的关系,并求得农地上冲刷深度d(mm)与坡度S(%)的关系为d=0.12S1.4+0.56,陈永宗利用径流小区域试验资料分析提出25°或28°是一个侵蚀临界坡度。如图所示,黄土高原区大部分是21°~60°之间,侵蚀最强烈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另外,地形起伏与土壤侵蚀在成因上也有必然的联系,它决定了一个地区地表流水的势能,也体现了水土流失的趋势。可见,坡度、坡型、起伏度等地貌形态都与水土流失有密切的关系。

篇2

800多万年之前的黄土高原是一片湖泊,后来自然因素以及人类的涉足导致了黄土高原以黄沙漫漫,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下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其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本文通过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特点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带来的有害影响,来阐述在这种特殊条件下的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现象,并对其以后的文化发展提出合理性构想。

关键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文化发展

偌大的水土流失面积给黄土高原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挑战,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农业发展落后等恶果。在这些制约因素之下的黄土高原,经济快速发展缓慢,但却成就了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柔美,黄土高原的文化一直以来便有着一股豪放、粗犷之气,但随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的逐年改善,其文化环境也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迄今为止,黄土高原仍保持高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其中,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了黄土高原总面积的一半还要多,这无疑给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表破碎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沟壑也成了黄土高原的一大奇观。由于水土流失情况的严重,黄土高原基本上会给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这也是造成黄河淤沙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特点

(一)土壤肥力低下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每公顷控制在2t以下,肥料流失量控制在45kg以内,是土地正常的水平。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土壤养分平衡,最终引起了土地贫瘠,作物减产,植物养分供应不足的后果。此外,严重的水土流失决定着土壤中微量元素配比不正常,这无疑使土壤肥力下降情况更加严重。

(二)土壤结构变化一般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时间的推移,沙子是可以转化为可种植作物的土壤的。然而,水土流失改变了土壤质地,阻碍了沙子中的土壤细颗粒和团粒结构颗粒变为土地的过程,最终导致能够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荒漠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一)恶化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引发了水的利用率低下,土地资源短缺,土地肥力下降,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最后造成了当地气候的不正常等多种非正常的自然现象。

(二)导致贫穷落后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恶劣的环境对植物、动物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当地种植作物以及饲养动物种类的单一性,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

四、黄土高原古老的、特有的文化现象

黄土高原的文化现象又被称为黄土文化。由于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因素造就了独特的经济形式,独特的经济形式成就了当地特殊的文化现象。

(一)窑洞文化黄土高原由于常年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表沟壑纵横交错,土地苍凉而贫瘠,且气候常年炎热,在长时间与大自然的激烈搏斗中,成就了那一批放荡不羁的陕北人民,也诞生了十分具有陕北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黄土高原黄土的特殊特点为窑洞在黄土高原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此外,黄土高原特有的常年干旱、干燥少雨的气候特征以及植被覆盖率低下的生态特征造就了黄土高原窑洞文化源远流长的必然性。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居住形式,是居住在黄土高原地带的农民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二)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向来以粗矿、质朴的形象居于世人眼前。沟壑纵横,连绵黄沙,峁梁起伏的壮观景象为陕北民歌的出现特供了地缘基因。荡气回肠的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的人们表达情感,亲近自然的特有的方式,是陕北人民生活状况的直接反应,充分体现黄土高原人们豪放的性格以及不拘小节、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未来黄土高原的文化发展

随着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如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呈逐年好转的趋势。当黄土高原的土地沙漠化没有那么严重,黄土高原的文化发展也必定会走上新的征程。但是否会对原有的文化传统产生冲击,我们可以根据黄土高原现如今的治理情况做以下合理性猜测:

1、黄土高原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改变水土流失状况,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必然是绿色的。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想从根本上治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就必须加大绿化面积,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一系列操作,还应加强当地植物多样性,以健康的方式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经过治理,黄土高原可以变成“生态”的黄土高原,那么以后再黄土高原上兴起的产业也必定不会违背黄土高原“生态化建设”的目的。

2、黄土高原在发展新兴文化的同时,也必定不会遗忘旧时文化的发展,因此,未来黄土高原文化发展的多样的。随着黄土高原当地地理环境的改善以及新兴文化的发展,黄土高原原有的文化必然会掺杂新文化的元素,这就使得黄土高原未来的文化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六、总结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之间,其所在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由于受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黄土高原的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面特殊的旗帜。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面积、长久以来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的文化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同样,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黄土高原的有效治理会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必定会间接改变其文化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城市内涝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7407

1引言

黄土高原多年来的水土流失和风沙问题,一直困扰着当今中国,这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关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点问题。

1973年我国在陕西省延安市的安塞县建立了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是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终点站,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保护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支持和科学依据。多年来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做出了巨大努力,曾与多国合作共同开展研究。为有效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据《中国科学报》统计,截至2011年,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23万km2,从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流域土地植被覆盖率低于10%增长到约30%。

众所周知,黄土高原是西北地区最为棘手、最难治理的区域,它的困难不仅是由于涉及面积区域之广,更在于气候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我国其他地区有所差异。黄土高原地区的治理关乎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2黄土高原区域地貌分析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区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黄土高原地区的黄河流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横跨山西省、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河南省等黄河中游七省的50个地(市),317个县,全区总面积约64.2万km2,其中水土流失45.4万km2。黄土高原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t,是我国甚至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2.1黄土高原成因与分类

2.1.1黄土高原区域位置

黄土高原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特征。它是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青海日月山以东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面积约40万km2,海拔1000~1500 m。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 m之间,陇东、陕北厚达150 m,最厚的地方达200 m。由于历代战乱、盲目开荒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图1)。

2.1.2黄土高原历史成因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佣喑屎旎蚯澈焐,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早黄土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观颜色。综合黄土高原黄土剖面颜色在垂向上的变化,自下而上大体可以分为4个主要颜色段:第一段,浅红黄色段;第二段,棕黄色段;第三段,灰黄色段;第四段,褐黄色段。黄土颜色自下而上由红黄―棕黄―灰黄―褐黄的变化。

更新世时期,干旱气候开始显著。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有其自然的因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黄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侵蚀,导致高原自然环境恶化。文物工作者和地质科技人员曾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彭阳县等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证实,约在6000万年前,黄土高原被水所覆盖,现在的山峰则是当时水中的孤岛。

在距今6000万年前,地壳发生剧烈断块式上升与下降,到了距今24万年前,六盘山、月亮山等发生剧烈的上升运动。此后,随着山区间歇式继续上升,广大的丘陵区均沉积了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在盆地中心或山麓地带则有冲积砾岩和黏土,大量的黄土堆积,覆盖了山坡丘陵,形成了现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2.1.3黄土高原分类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陇中高原。一称陇西高原,位于六盘山以西,是一个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属盆地型高原,海拔1500~2000 m。地形破碎,多梁、峁、沟谷、垄板地形。

(2)陇东、陕北高原。包括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也是一个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 m。经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梁峁丘陵。其间只有少数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状似孤岛。

(3)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1500 m,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

(4)渭河平原,一称关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与秦岭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

2.2黄土高原地形地貌

2.2.1陕北黄土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黄土高原由黄土丘陵、黄土台塬和石质山组成,地面地形破碎,地形落差普遍,一旦遇上大雨或暴雨,黄土受坡度的影响特别容易坍塌,故不利于水土保持。

从地形上来看,黄土高原北方是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面是华北平原,西边是广大的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大面积地区黄土覆盖,境内形成了黄河中游重要的自西北向东南流向的黄河支流,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汾河。这些河流汇入到黄河,形成一些小平原,平原地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特别是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是黄土高原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2)气候水文。黄土高原的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之间,处在我国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暖湿气流向西北吹送的通道中,故气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为我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向西北内陆干旱气候过渡的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干旱气候。

(3)土壤植被。黄土是第四纪以来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形成的,黄土疏松多孔,粉沙质,质地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因而易被冲刷,加之其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在年内降水高度集中,多暴雨,特别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广大的地面被长期冲刷形成众多的沟谷,沟谷切割地表形成黄土高原特有的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这几种黄土地貌的共同特点是黄土层的边缘被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不同之处在于黄土塬顶部平坦、黄土墚顶部狭窄成长条,而黄土峁是孤立的黄土丘,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黄土高原这种干燥、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这些粉尘相互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所以黄土具有多空隙、结构疏松的特点,并且垂直节理发育明显。

这样的黄土层比较透水,颗粒小又决定了黄土容易溶于水,黄土的这些特性,使黄土高原特别容易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地表光秃,缺少植被的保护。植被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大面积的植被覆盖对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调节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不足1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原绝大部分面积是支离破碎的黄土,风沙漫卷,暴雨来临泥沙俱下,加剧了水土流失。

(4)资源基础。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人类的修路、开矿等工程建设破坏地表。黄土高原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特别丰富,开发煤炭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这些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破坏地表,甚至导致永久性的不可恢复。

2.2.2黄土高原人文地理概况

(1)人类活动。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 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据考证,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延安、绥德、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从这里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

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并且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着显著的人地矛盾,人多地少,生a方式落后。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人类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开发。导致森林日益减少,土壤日渐贫瘠。

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总人口1.08亿人,其中农业人口7333人,占总人口70%以上。据 2008 年统计,国民总产值1.85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96元。人口密度为167人/km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2.9%,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2)河流交通。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大于1000 km2的直接入黄支流有48条,其中水土流失严重、对干流影响较大的支流有洮河、湟水、庄浪河、祖历河、清水河、浑河、杨家川、偏关河、皇甫川、清水川、县川河、孤山川、朱家川、岚漪河、蔚汾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湫水河、三川河、屈产河、无定河、清涧河、昕水河、延河、汾川河、仕望川、汾河、泾河、北洛河、渭河、伊洛河32条支流,以及内蒙“十大孔兑”。

总的来说有的地方交通发展不错(如汾水谷地等),但是大部分地区交通不发达。西安、太原、宝鸡等地是铁路枢纽。

(3)民俗文化。黄土高原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北有横山、北于山,西有子午岭,东南有黄龙山,形成一马蹄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石器时期气候湿润,经考古发掘仰韶文化遗址内容十分丰富。相传少典族居住在陕甘交界处,与有乔氏互通婚姻,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居姬水,为姬姓;炎帝居姜水,为姜姓。他们中许多部落顺着河流移动,发展到黄河中游,后来称华夏族。

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极具个性。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称“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 “ 乐乐 ” 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图2)。

3黄土高原现状分析

3.1山体滑坡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山、塬、丘陵面积分布广泛,滑坡灾害较多。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50万km2,其中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 t/km2的严重土壤流失面积约14.5万km2,是当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滑坡侵蚀发生,必须加强滑坡侵蚀的研究。

3.3.1滑坡形成原因

(1)大气降水、地表水、生产生活用水的入渗,河湖水倒灌,地下水等在山体内,增加了坡体重量,增加了下滑力。同时,浸泡软化易滑地层,使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而产生滑动。

(2)工程活动可以破坏坡体。在坡体上由于建筑、倾倒、填方、筑堤等增加荷载引起边坡超载,增加荷载使坡脚压力增大,使斜坡支撑不了过大的质量而失去平衡,沿软弱面下滑。

(3)地震使斜坡承受的平衡应力发生改变,还会造成地表形变和裂隙增加,降低岩土的力学强度,触发滑坡的滑动和促进滑坡体的形成。

3.1.2滑坡预防措施

滑坡可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其防治原则是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对症下药;综合整治,有主有次;治早治小,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正确施工。

3.2水土流失

《汉书・沟洫志》对黄河水沙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记述。黄河年均输沙量为16亿t。世界上年均输沙量超过1.0亿t的大河中,黄河的年输沙量及平均含沙量均位居首位。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貌以及黄土自身抗侵蚀性弱等特殊因素造成了黄土高原独特的水土流失格局,水土流失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4100 t/km2(图3)。

图3典型泥石流示意

3.2.1水土流失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这种区域分异特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反映。

(1)地质与地貌因素。黄土地貌类型主要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各类沟谷。在以黄土塬为主的地貌类型区,土壤侵蚀方式以沟蚀为主,沟蚀量可占小流域侵蚀总量80%以上。在以黄土梁峁为主的黄土丘陵区中,晋西、陕北等地坡面侵蚀和沟谷侵蚀都很严重,但沟谷地的产沙量仍占主要部分。陇中地区谷间地面积较大,坡度较小,坡长较大,土壤侵蚀方式以坡面侵蚀为主。长城沿线和高原北部地区,间地、丈地、掌地、墒地等地貌类型分布广泛,它们目前正受沟谷溯源侵蚀影响,形成以坡间为主的独特现代侵蚀类型区。无定河上游及其以北的黄土丘陵区,地表有零星沙丘覆盖,沟谷中广泛出露中生代石砂岩和泥页岩,风蚀、水蚀和重力侵蚀很活跃。坡度陡峻是黄土高原地貌的又一重要特点。坡度的陡缓不仅决定土壤侵蚀的强弱,在临界坡度以下土壤侵蚀以面蚀和沟蚀为主,超过此坡度则重力侵蚀活跃,发生滑坡、滑坍、泻溜侵蚀。

(2)气候因素。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变化为200~700 mm,具有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黄土高原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秋季。大部分地区5~9月份的降水量占年总量的70%以上,其中又以7、8月降水量最多,可占年总量一半左右。该地区暴雨历时普遍较短。暴雨多发生在6~8月份,空间分布有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特点。这些特点对土壤侵蚀特征的时空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3)土壤因素。黄土高原地区分布最广的黄绵土,它常与黑垆土呈复式区分布。黄绵土是该区最主要的耕作土。黄绵土的形成过程一方面是黄土耕种熟化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侵蚀为主的地质地貌过程。目前除了少数地势平坦、侵蚀微弱的地点外,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都属于侵蚀性黄绵土。

(4)植被因素。黄土高原的植被种类较多,现有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高原东南和岩石或土石山区,大面积的黄土地丘陵区和黄土塬区仅在村镇附近有零星的树木,非耕地上只有稀疏草灌。子午岭是黄土高原上黄土覆盖区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的唯一地区,近几十年来同样遭到严重破坏。全区森林植被如此匮乏,土壤侵蚀剧烈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除森林植被外,该区的草灌覆盖度不高,天然草场的覆盖度只有25%~65%,其中,山区草地的覆盖率较高,黄土丘陵和黄土塬区较低。由于过度放牧和滥垦、滥伐、滥挖(挖药材)等影响,大部分草场都向沙漠化方向发展。

3.2.2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的人为破坏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陡坡耕垦;二是滥砍、滥伐、滥樵和滥牧;三是乱挖、乱堆、乱放。其结果是破坏植被,破坏土体结构和破坏原有地貌形态。

(1)陡坡开垦。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天然林、次生林的破坏和耕地的扩大。尤其是陡坡地的不断开垦也迅速加剧了该区的水土流失。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对振兴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但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侵蚀和河流泥沙将带来深刻影响。黄河中游大型煤田,地处多沙粗沙产区,又多处于暴雨中心地带,水土流失本来就非常严重,而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铲除地表原有的稀疏植被,占用破坏土地,移动大量岩石土体,造成地表土层松动,地下砂岩性物质堆积地表,这些新翻动的岩土,在风雨作用下极易风化成碎屑,并伴以滑坡、崩坍等重力侵蚀,必将加剧水土流失。

(3)开发项目建设。随着区域工业化发展,人类活动强度增大,人为践踏、施工建设等,再加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管理混乱,使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抗蚀能力减弱以及弃土弃石乱堆乱放,可动沙源增加,所有这些都加剧水土流失。

在道路建O的施工期间,路基填挖方、取弃土、软土路基处理和桥梁建设等是公路建设的关键工程。铁路、公路建设可能损坏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而加剧地区水土流失;开挖坡度大或地质构造不良地段后,开挖面或填方处边坡,在雨水冲刷下易产生崩塌、滑坡而造成水土流失;施工不当或使用大量炸药爆破,造成地层松动,埋下隐患;以及施工过程中大量土、石随意堆放,在暴雨冲蚀下也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开发建设项目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水库,降低了水利设施寿命和防洪效率,加剧洪涝灾害。特别是近数十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旱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人行步道和庭园中更应该增加透水铺面的设计,这样没有高载要求的基面我们可以更加注重美观性,利用许多石块、卵石、木头和许多绿色景观相结合,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水效果,更有优美的庭院意境。

(3)透水管路。在城市中我们往往没有办法单纯利用绿化和透水路面来供雨水入渗,此时就需要人工设施来加速降水渗透地表以下,目前常用的设施可分为两种:①水平式“渗透排水管”;将基地降水集中与渗透排水管中后,再慢慢往土壤内入渗至地表中,达到辅助入渗的效果。透水管的材料大多是蜂巢管、网式渗透管、尼龙纱管、不织布透水管等等,利用毛细现象将土壤中的水引导入管后,再缓缓排出。②垂直式“渗透阴井”。它是垂直式辅助入渗设施,不仅有较佳的储存渗透效果,也可作为“渗透排水管”之间的连接节点,可阻拦排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杂物,定期清除来保持排水通畅。

5.2.2城市水循环间接措施

(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也可称之为景观渗透水池,它兼具庭院景观效果和储集渗透两个优点的措施。做法通常是将水池分为高低水位两部分,低水位部分底层用不透水材料砌成,高水位四周可以用自然渗透土壤设计来做,下暴雨时可暂时储存高低水位间的雨水,然后让雨水慢慢渗透回土壤,水岸四周通常种满水生植物作为庭院景观一部分。当然,这些植物的选择也是有规律可寻,我们可以选择如美人蕉、香蒲等植物,不仅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也同时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使雨水花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很好地将他们应用在净水和水的再循环利用中(图5)。

图5雨水花园做法结构

5.3海绵城市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了解海绵城市的特点和建设方法。海绵城市主要解决保障水体和水质的循环和合理应用。传统市政模式认为,雨水排的越多、越快、越通畅越好,而这样的传统“快排式”模式并没有考虑到水的循环利用。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较之与传统模式有以下4个优点: 排水防涝洪能力建设; 径流污染控制;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水景景观营造。

5.3.1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更是根据城市现状提出的可行性方案。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大大降低城市内涝积水的问题,也改变以往城市“快排式”的水处理方式,增加水的利用循环,保障了水资源的节约与生态平衡。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增加水循环率,更加有效地减缓城市内涝。

5.3.2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

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且人口密集,而对于土地的开发也有些过度,“城市的规模像摊大饼一样的发展”对于自然的破坏强度也更大,因此修复就更难,代价更大。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避免几个误区,如“只重视地下不重视地上”、“只重视灰色不重视绿色”或“只重视绿色不重视灰色”。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应做好全局战略规划,应从法律体系、财税政策、管理机制、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

6结语

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损失。相对新城区,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体”反而更具可行性。

而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问题可以应用海绵城市概念及技术,将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并保持和谐生态环境。可以根据以往建设城市方案进行改进和借鉴,建设独具特色的“海绵”黄土高原。

参考文献:

[1]贾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及雨水资源化的思考[J].大科技,2013,12(2).

[2]周庆华.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张宝庆,吴普特,赵西宁,等.黄土高原水土资源化潜力与时空分布特征[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3,7(15).

[4]韩江,王莉莉,杜婷婷,等.综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雨水资源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6(42).

篇4

例1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图中河流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

C.河流水量丰富,含沙量少

D.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

(2)图示区域地形的典型特征是( )

A.地形平坦 B.山河相间分布

C.沟谷发育 D.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3)该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解析 图中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即500米等高线经过河流,而河流发育在山谷,所以可以确定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东北向西南;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该河流在秦岭以北,所以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位于黄土高原,根据图示等高线的分布状况,可以确定图示区域地形特征是沟谷发育。黄土高原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所以该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是保持水土。

答案 (1)A (2)C (3)A

例2 读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图,回答(1)~(3)题。

(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是指“小流域综合治理”,下列治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③与④相比,③地更适合修筑梯田

B.图中②处地势平坦,适合开垦林草地

C.①处实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

D.④处平整土地,发展畜牧业

(2)下图能够表示黄土高原所在地形区的是( )

[100°][110°][100°][100°][105°][115°][120°][80°][40°][30°][40°][50°][40°][35°][28°][23.5°][A B C D]

(3)图示地区治理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扩大农业用地,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解析 黄土高原沟谷发育,小流域是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原多达百万条,遍及整个黄土高原,图中③与④相比较,③地坡度大,不适合修筑梯田,而④更适合修筑梯田;图中②处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①处为沟谷,实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黄土高原的南界为秦岭,大约在34°N,北以古长城为界,纬度大致是40°N,东部是太行山,大致界线是115°E,西部大约在105°E左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要压缩农业用地,重点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扩大林草种植面积等。

答案 (1)C (2)B (3)A

读“我国黄土地貌形态演化阶段景观图”,回答1、2题。

甲 乙 丙

1.图示地貌形态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力沉积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及其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B.流水侵蚀作用是黄土高原地貌形态演化的主要动力

C.打坝建库是该地区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

D.缺能少水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黄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地形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

① ② ③

A.① B.② C.③ D.②③

4.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6题。

5.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

A.a地――种草护坡 B.b地――沟头防护

C.c地――打坝建库 D.d地――修筑梯田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回答7、8题。

[甲][乙][丙][丁][108°E][37°N][等高线][堤坝][1∶10000][1025][甲][乙][丙][丁]

7.下列各种地形地势的表述中,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表破碎,沟谷发育

8.在甲、乙、丙、丁四堤坝中,不能发挥该地建坝作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打坝淤地是治理图中北部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打坝淤地是指在各级沟谷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工程。

(1)图中山脉是两大流域的分水岭,说出这两个流域在图中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河流对图示地表形态的塑造。

(3)说明打坝淤地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

1~5 CBCAC 6~8 BDD

9.(1)北部地区(黄河流域),分布面积广;南部地区(长江流域),分布面积小。

篇5

关键词:黄土高原 淤地坝建设 施工队伍

一、淤地坝工程建设简况

在黄土高原多年的治理水土流失实践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强沟道工程建设,尤其以治沟骨干工程为支撑,积极探索和开展小流域沟道坝系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治理水平。

治沟骨干工程,即在小流域坝系中起骨干作用的淤地坝,它是在严重水土流失区坡面治理的基础上,为加强综合治理、提高沟道抗洪能力、减少水毁灾害而在支毛沟中兴建的控制性缓洪拦泥淤地工程。工程建设项目于1985年经国家计委计土〔1985〕1225号文批复,列入基建计划,作为小型项目管理,于1986年投入试点建设。截至2000年,15年间共安排兴建骨干坝1436座(其中新建1046座,加固配套390座),1152座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二、淤地坝工程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以其显著的拦蓄、淤地、增产作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尤其是自80年代中期利用国家有限资金兴建骨干淤地坝工程后,提高了建设标准,规范了建设程序,又加强了科学研究,工程发挥了应有的骨干作用,巩固了众多中小型淤地坝建设成果,使治黄成效大大提高。

1.近期实施概况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快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步伐,投资力度增大,建设规模逐年增大。从1998年以来,每年治沟骨干工程建设数量都在100座以上。根据单坝国家补助投资分析,在单坝建设规模不变情况下,国家补助部分由“八五”期间的16.34万元增加到“九五”期间的32.38万元,翻了一番,增长幅度较大。2000年以后,又进行了重点支流项目区及示范区建设,除骨干坝建设外,还增加了中小型淤地坝建设,已安排建设1040座。

2.规划发展建设前景

2002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确定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布局、目标及重点措施等。2003年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坝系建设被水利部列为年内争取启动实施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新近组织编制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到2010年,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淤地坝6万座(骨干坝1万座,中小坝5万座),近期至2005年建设1.84万座(骨干坝4200座,中小坝1.42万座)。

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持续的高投入,必将给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对淤地坝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也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抓好开局,努力工作,迎接新挑战

和过去相比,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不单单是建设任务的增加,建设环境也大不相同,国家已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全面推行“三制”。依据多年来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情况来看,在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应研究对策措施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1.抓住关键,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的标准普遍偏低,按照工程全额需要,各级的投入比例一直是一个困扰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加之多层次行政审批、管理,没有哪个主体对投资风险责任负责,投资控制和项目管理难度很大。尽管在目前条件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困难还很大,但为适应大规模淤地坝建设的需要,必须转变观念,全力创造条件,推动这一核心制度的实施。淤地坝建设是以支流为骨干,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流域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负责组建项目法人,要按照政事或政企分开的原则,彻底摒弃过去那种政事、政企不分,各种职责集于一身的管理模式。应由组建的项目法人对淤地坝工程的建设、管理、经营负全面责任。工程参建各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从事工程建设,全面落实各自的责任与权利,加强质量管理,使淤地坝建设项目的管理逐步走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建设管理的轨道。

2.着力提高淤地坝工程建设监理水平

今后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给水土保持行业监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根据目前情况,监理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一是监理队伍需要扩大和加强。尤其是流域机构所属的监理单位,应利用现有的优势发展壮大,提高竞争力,满足骨干坝建设监理的需要;大量的中小型淤地坝需要地方监理队伍监理,完善和加强地方监理队伍必要而紧迫。二是根据淤地坝工程的特点加强专业人员配置。淤地坝项目不同于其他水土保持措施项目,淤地坝工程对专业的要求较强,尤其是骨干坝,不具备水工专业基础知识是很难完成工程监理任务的。三是规范淤地坝工程监理行为,提高监理质量。根据淤地坝项目面广量大、布局分散的特点,近年来采取的以巡视监理为主的方式,难以保证淤地坝建设质量的要求,影响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因为淤地坝工程投入资金量大、工程等级高、专业技术要求严格,一旦失事后果将非常严重。必须改革原有的监理制度。

3.逐步探索并试行淤地坝工程招标投标制

近期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建设中大规模推行招标投标制的条件还不太成熟。一是过去十几年的淤地坝工程建设中投入资金低而不稳。一方面是国家补助标准低,另一方面是大多水土流失地区地方财政困难,匹配资金不到位。尽管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近几年国家提高了建设补助标准,但与建设的实际需要还有差距,项目招标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资金保障。二是由于投入低而不稳,建设项目时有时无,一方面在基层县(旗)一级,形不成像样的专业化、正规化施工队伍,缺乏适应工程建设施工的建筑市场条件;另一方面,在一些大中城市虽有实力雄厚的专业化、正规化施工队伍,但淤地坝建设项目小型多样、投入资金偏少、利润低,有能力承担的施工队伍又不愿做。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要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应营造适当的外部条件,一方面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在招标的建设资金方面条件会逐步具备。另一方面,在今后建设中要创造条件加强基层专业化、正规化施工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发展壮大招标投标建设市场,根据条件逐步实施。当前应对投资重点项目,如骨干工程积极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行实施。

4.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多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小型淤地坝建设由群众自发兴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也一直是“僧多粥少”,除少数重点县外,大部分市县项目时有时无,加之大都是在山大沟深、地域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许多地方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奇缺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业务管理人员因项目少得不到锻炼,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低下,尤其是具备水工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懂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政策法规的管理人员少之又少,的确难以应对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重点对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人员培训和提高,是淤地坝建设前期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5.抓紧淤地坝项目相关政策和配套法规建设

篇6

上午好!

在中部重镇武汉最美好的季节,历经五年的精心准备,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今天正式启动实施了。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项目的启动实施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本项目的世界银行、欧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项目准备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国际友人、各级领导和专家技术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云贵鄂渝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区涉及37个县,其中22个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全国的一半。项目以防治水土流失和扶贫为宗旨,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据测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增产粮食2000多万公斤,增加果品1.2亿公斤,农民人均产粮稳定在450公斤以上、纯收入可达到2000元以上。因此,云贵鄂渝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必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农民生计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土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同时又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占世界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4.%。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把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是**、**、**和**四省市第一次实施的水土保持外资项目,也是世行和欧盟第一次以联合融资的形式在中国共同投资开展的项目。各级项目管理机构必须充分认识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根据国家、世行及欧盟的要求,借鉴其他外资项目的成功经验,综合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管理,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健全项目规章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指导,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扎扎实实做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中国与世行和欧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年来,水利部在利用国内资金开展建设的同时,积极同世行、欧盟等国际及区域组织合作,引进贷款和赠款,实施了一大批水利外资项目,引进了国外资金、技术和理念,促进了中国水利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年实施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被誉为世行贷款项目的“旗帜工程”,荣膺20*年“世行行长杰出成就奖”,成为中国与世行成功合作的典范。我们希望以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启动为契机,与世行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推进淮河洼地治理、人畜饮水、节水灌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三期等世行贷款项目,争取更多水利世行贷款项目早日启动实施。同时,希望欧盟继续加大对中国水利的支持,为中国水利建设提供更多援助和赠款。在此,我衷心希望水利部与世行和欧盟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多样化,携手共同开创合作新局面。

各位来宾,虽然云、贵、鄂、渝四省市第一次实施世行贷款项目,但我们相信,有中国与世行广泛合作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借鉴,有项目区实施国内项目的技术和管理基础为依托,有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真负责、团结协作、扎实苦干和开拓创新,该项目必将取得新的成就,实现预期效果。

篇7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地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育人为本”的知识观,而区域地理的核心思想是“因地制宜”,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本课程中围绕这个核心思想确定教学内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不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都是先“描述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理解其基本特征”“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作为学习具体分区域地理内容的基础和背景知识,然后“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状况”“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落脚点是比较不同区域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对某些区域的分析,了解那里的人们是如何处理人地关系的、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的、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我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课为例,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课是典型的区域地理内容,它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第一课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第五单元的基础上,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了既能体现区域总体特征又能反映各自独特地理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来展现我国不同区域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课选取了我国北方特殊的地形区――黄土高原展开,课文首先给出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安排活动使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其包括的省区,并且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表景观。由于黄土特殊的性质和黄土高原特定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所以黄土高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在展示黄土高原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特征的基础上,把区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结合起来,展示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民俗等内容。

依据课标的要求,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为:(1)利用地图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3)分析黄土高原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4)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下一步就是如何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策略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情境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技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若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度、恰当,则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问题是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它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所以,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我以音乐渲染情境方法来引出主题。

课间播放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视频陕北地区民间鼓舞――安塞腰鼓的有关录像。(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画面中一群陕北的汉子击打着腰鼓,阵阵黄土随着跳跃飞扬起来,使学生倍感振奋,从感官上对黄土高原有了一些了解。)那请问同学们:“观看了视频,你认为这是哪里的民间舞蹈?”学生大声地说:“黄土高原。”这就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所以,板书:黄土高原。通过一段气势磅礴的腰鼓以及伴随着鼓舞飞扬起来的黄土,创设一种特定情境,能将学生带到黄土高原这块独具特色的地形区,感受与众不同的高原文化。

二、课堂上合作探究,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情境:在第一课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是什么?(与学生一起说):首先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其次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人们是如何进行生产和生活及创造的特色文化。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图册来完成这些问题,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来完成。这是探究式教学的最重要环节,主要通过这样几步来完成:

1.交流自学成果

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相互碰撞,努力撞击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2.合作学习,探究疑难

让学生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同桌互帮、四人小组研讨、全班辩论等,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满意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等,把学生的思维推向。讨论中,教师要做到:(1)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2)要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变教案为学案;(3)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教材39页图6~10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的特征。由此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沟壑纵横的景象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把学生的观点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是自然原因(地形、降雨、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方面分析)和人为原因(毁林、毁草、陡坡开垦破坏了地面植被等)导致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这里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所以有人说:“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还是“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呢?通过分析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了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角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立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教材内容、图片等信息来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全班讨论,使学习成为生生、师生的互动过程。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避免单纯的说教,因此设计图片、资料等素材,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剖析,领悟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感受文化,提升主题

转承:“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除了刚才看到的安塞腰鼓以外,还有哪些?”“窑洞”“信天游”,学生回答道。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建筑――窑洞,民歌――信天游等分析,还可以出示服饰、饮食习惯等和学生一起分析,感受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通过图片感受黄土高原独有的文化是浅层的,是表象的,能够明白这些与众不同的文化背后隐藏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产生新疑

黄土高原曾经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而如今却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同学们出谋划策如何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参照图册上的内容来完成,例如,植树、种草、修建堤坝等。这不是一个难的问题,只是想通过解决黄土高原面临的危机问题,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树立学生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意识。

五、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课外阅读的作业,不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积累词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于是,我让学生在课后充分发挥想象力,从建筑、民族服饰、饮食等多方面来了解黄土高原的文化。

针对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与社会课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课后认为,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本学科的学习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他们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态度与能力。在学习中,学生课前做调查和准备蔚然成风,课上积极思考,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许多实例证明,由于参与收集资料、组织策划活动的机会大为增加,实验综合课程的学生,在经验和能力方面较之分科学生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在课程实施中获得综合视野、综合能力、综合方法,使之表现出更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5

篇8

关键词:黄土高原 滑坡 侵蚀 形成条件 诱发因素 治理

0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2/3的国土为山地,是世界上滑坡侵蚀较发育的国家之一,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山、塬、丘陵面积分布广泛,滑坡侵蚀更为突出。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50万km2,其中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严重土壤流失面积约14.5万km2,是当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滑坡侵蚀发生,必须加强滑坡侵蚀的研究。滑坡侵蚀的研究具有前瞻性,而黄土高原地区滑坡侵蚀的研究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1滑坡侵蚀的形成条件

1.1 地层岩性

滑坡侵蚀的发生与地层岩性关系密切,且主要取决于有易滑岩土层。易滑岩土可通过以下条件辨析:

1.1.1海相含盐黏土层,淡水淋滤使结构破坏、强度丧失而产生滑动。

1.1.2高灵敏性海相黏土,振动破坏该层结构使之产生滑动,并可迅速扩大滑动范围。

1.1.3易滑岩土成层状结构时,顺层滑动容易产生。

1.2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控制滑坡侵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两巨厚坚硬岩层夹软岩,构造作用使上、下坚硬层错动使软岩揉皱褶曲后产生储水的空间,软岩遇水泥化、软化生成滑坡滑动的滑动面。

1.2.2山坡上存在断层破碎带,特别逆断层上盘,次一级构造裂面发育,当裂面向临空倾斜时,容易产生滑坡。

1.2.3黄土构造节理往往严格按一定方向展布,成群的按固定方向延伸很远,控制着沟头的发育,使塌陷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滑坡破裂面往往也沿这些节理面发育。

1.3 坡体结构

坡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着滑坡侵蚀的发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3.1山体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特别是高陡山坡,顺坡便会沿岩层层面临空方向滑动,产生顺层滑坡。山体走向与岩层走向相反,且坡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条件,则易生成切向滑坡。

1.3.2上部为巨厚的硬岩、下部为破碎软岩组成的高陡边坡,下部破碎软岩因承载强度不足变形而引起滑动。

1.3.3多次岩浆岩侵入的地段,坡体结构有利于滑动时,沿侵入岩及其构造面而产生滑动。

1.4水文地质条件

众所周知,水是土壤侵蚀的重要营力,对滑坡侵蚀而言,水的因素是滑坡侵蚀发生的重要条件,主要有构造供水和滑带水两方面。

2滑坡侵蚀的诱发因素

2.1大气降水、地表水、生产生活用水的入渗,河湖水倒灌,地下水等在山体内,增加了坡体重量,增加了下滑力。同时,浸泡软化易滑地层,使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而产生滑动。

2.2 工程活动可以破坏坡体。在坡体上由于建筑、倾倒、填方、筑堤等增加荷载引起边坡超载,增加荷载使坡脚压力增大,使斜坡支撑不了过大的质量而失去平衡,沿软弱面下滑。

2.3 地震使斜坡承受的平衡应力发生改变,还会造成地表形变和裂隙增加,降低岩土的力学强度,触发滑坡的滑动和促进滑坡体的形成。

3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可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其防治原则是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对症下药;综合整治,有主有次;治早治小,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正确施工。

防治滑坡的措施如下:

3.1绕避滑坡

工程建设中,在选择场址时,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查明是否有滑坡存在,并对场址的稳定性作出判断,对大中型滑坡,通过技术经济对比,以绕避为宜,以免对场址造成危害。

3.2削坡减重与反压

对滑床上陡下缓,对推移式滑坡或头重脚轻的滑坡,可在滑坡上部主滑地段减轻荷载,以减小滑体的下滑力,而在滑坡下部抗部分加载压脚,以达到滑体的力学平衡。

3.3排水

排水措施的目的在于减少水体进入滑体内和疏干滑体中的水,以减小滑坡下滑力。对滑坡体外地表水要截流旁引,不使它流入滑坡内。

3.4提高滑动界面的岩土摩擦力

滑坡裂隙岩体,可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有机合成化学材料固结灌浆,以增强坡体岩石或结构面强度,提高抗滑力。

3.5抗滑锚杆加固

这是利用预应力钢索或钢杆锚固不稳定岩体的办法,适用于加固岩体滑坡和不稳定岩块,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大型工程采用。

3.6抗滑桩

抗滑桩是利用周围岩土体对桩的嵌制来稳定岩土体,其断面为方形或圆形的钢筋混凝土桩(向孔内设置型钢后,灌入混凝土),成排状组合,深入滑面以下岩层或稳定土层中,借以锚固滑体,使其稳定。目前抗滑桩已成为治理浅层或中层滑坡的主要措施。其优点是施工方便、进度快、省工省料、不需刷方、不会引起其他危害等优点。

3.7抗滑挡墙

抗滑挡墙由于施工时破坏山体平衡小、稳定滑坡收效较快,是治理滑坡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对于中小型滑坡可单独采用,对于大型复杂滑坡,抗滑挡墙可作为综合措施的一部分,同时还要做好排水等措施。

4 结语

滑坡侵蚀是我国持续农业生产和十几亿人民生存环境的最严重威胁。而黄土高原则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土壤侵蚀速率为世界之最。大量事实证明,黄土高原侵蚀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类陡坡垦荒耕种和人为不合理利用土地所造成的。要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解决好退耕种草养畜与基本农田建设关系问题;对黄土塬区的水土流失采取“固沟、护坡、保塬”的措施;西部部分地区水库库岸和干支流河岸侵蚀较严重,土质库岸受水浸泡倒塌,不仅损失耕地,而且是库区淤积的重要物质来源,所以要注意岸边侵蚀防治;加强保护,防止新的破坏,突出解决燃料问题,建立以户为单位的薪炭林基地势在必行,一定要在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开发植物资源,反对掠夺式生产。尽可能的降低由于滑坡引发的工程事故,最大程度地降低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参考文献:

篇9

二、西部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水土流失加剧西部地区山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占国土面积的3/4、人口1/2左右;因人为破坏,水土流失面积达410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3.1%。西部丘陵山区是我国贫困人口聚集区,也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足区,其中相当部分的丘陵山区则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山坡地面积比例高,约占到总土地面积的80%。山坡地不仅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地表径流产生、汇集以及土壤侵蚀发展的主要区域。由于黄土高原具有侵蚀模数大和输沙量高的特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严重水土流失地段,土壤侵蚀模数达6万t/km[2].a。据江忠善研究,坡度与坡长是影响降雨径流强度的最主要地形因素(见表1),因为降雨对地面的侵蚀力主要取决于水流的动能。黄土高原黄土覆盖广、垦耕指数高,是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在自然环境上表现出地形起伏急剧、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结构复杂、内外营力活跃,在缺乏植被保护的情况下,侵蚀和重力作用强烈为其主要特征;加上水热同季、降雨集中、多暴雨,易发生土体整体滑落,侵蚀相当严重,虽然植被资源比较丰富,但覆盖度低、质量差。水土流失的发生过程与暴雨径流及由此产生的暴雨洪水密切相关,暴雨径流导致高的侵蚀量和产沙量(见表2)。黄土高原暴雨频繁、雨强大,一般一次暴雨是可占全年暴雨量的20%~50%。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水土资源浪费严重,使农、林、牧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低下。“黄委会”西峰试验站通过5年的小区试验可知,水土流失对农产物产量影响十分明显。每年由于径流造成减产的农作物平均为164.4kg/hm[2]、减产率平均为9.5%,土壤养分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量10.98kg/hm[2]、减产率平均为0.63%,同时也给江河治理带来极其严重的困难。

黄土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假如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重新建立起高效能的生态体系,则困难重重。黄土高原土地面积62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万km[2],每年平均注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t,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35kg。孟加拉国、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其年平均输沙量7亿多t,虽不到黄河年输沙量的一半,但因水量是黄河的8倍,因此每m[3]含沙量只及黄河的1/18。黄河中游河口镇至潼关一段,流域面积29万km[2],年输沙量平均为15亿t,占黄河年输沙量的93.6%,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以下几方面危害。(1)山洪危害如1971年7月23~25日,府谷县普降暴雨,暴雨中心24小时降水达400mm,造成山洪暴发、交通中断,冲垮榆府公路71km、摧毁农田2.7万km[2]。(2)淤积危害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降低了行洪能力,使黄河变成“地上悬河”。为了确保安全,解放后已进行4次加固,结果形成“越积越高,越高越险”的局面。(3)破坏土地水土流失吞噬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著名的董志塬,自唐代后期至今,历经1300多年,损失了580km[2]的土地。坡面各种侵蚀沟的发生和发展,是不断蚕食和分割土地的直接原因。(4)干旱加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大而又严重,影响了降雨和土壤含水能力,致使旱灾频繁。例如,神木县1969~1992年24年中,100天以上的旱灾出现了15次、50~100天的14次、30~50天的24次,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表1黄土高原地区坡度、坡长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

附图

此表根据江忠善“黄土高原土壤流失预报方程中降雨侵蚀能力和地形因子的研究”一文整理而成。

表2黄土高原一次特大暴雨的侵蚀量

附图

2.地质灾害频发西部生态脆弱区频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仅云南省就有规模较大的崩塌2714处、滑坡1121处、泥石流沟2382条。目前西部地区存在的地质灾害有以下3种类型。(1)崩塌与塌陷崩塌与塌陷是人类移动土石中常见的诱发灾害类型。一般来说,地表移动土石可引起崩塌,但规模较小,而地下移动土石既可引起崩塌,也可导致塌陷。如城市化引起了昆明市翠湖地段自1976年起相继出现了地面开裂、塌陷及建筑物变形等环境灾害现象;江西山钨矿发生的全矿性大规模塌陷,数小时内373个采矿场岩壁相继倒塌,地表山崩地裂,万余米巷道随之报废,迫使全矿停产;湖北远安盐池河磷矿大规模崩塌,不但使矿山地表设施遭毁,而且导致284名工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2)滑坡西部是世界上滑坡灾害严重的地区,滑坡灾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灾害事件数以万计。尤其是大型高速滑坡给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灾难。如1988年1月,四川巫溪县西宁区中阳村发生一起大型滑坡,体积近1000万m[3],堵断了西溪河,造成一个城镇和小水电站被淹,死亡26人,直接经济损失700万元;1989年7月10日,四川华蓥山溪口镇发生近100万m[3]的滑坡,使汽车队、机修厂、化岩煤矿、粮管所等单位受灾,死亡22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万元;1991年9月23日,云南昭通市盘河乡头寨沟发生深层大滑坡,滑坡土石方量约2000万m[3],造成2.5km的覆盖区(宽100~200m、平均厚度50m),死亡人数216人、死亡大牲畜254头、被毁农田20万hm[2],直接经济损失估计约1200万元。资料表明,滑坡对交通运输也有很大的危害。宝成铁路有101处滑坡、成昆铁路有183处,全国每年用于整治铁路滑坡所需费用在1亿元以上。(3)泥石流泥石流是我国山区环境退化所特有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我国西南、西北诸省中的高山地带以及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多为大的地质构造带,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上游河谷地区,灾害性的水土流失和大面积的砂石化现象尤为突出,加上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泥石流沟多成群、成片分布。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泥石流发生,为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泥石流以其暴发突然、来势迅猛、历时短暂、大冲大淤为特点,一次泥石流从起动、搬迁至堆积的全过程,可在短短的几分钟或1~2小时完成,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如1984年5月30日,云南东川市黑水沟暴发泥石流,成灾仅30多分钟,造成121人死亡、30多人受伤、1000多人受灾,冲毁建筑物50000m[2],致使矿山停产,直接经济损失达1100万元。

3.干旱灾害严重干旱现象从水资源角度表说,是供水不能满足正常需水的一种不平衡缺水情势,这种负的不平衡在超过一定界值后,将对城乡生活和工农(牧)业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形成干旱灾害。我国西部是旱灾的频发区。西部的西北降雨量较少,新疆、内蒙西部少雨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mm,陕、甘、宁3省区也只有300mm,西南地区虽然多山多雨,但雨量分布不均,河谷地区大多干旱少雨。自20世纪以来,西部多次发生特大旱灾,对社会的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历史上发生在我国黄河中上游的大旱灾,范围广、面积大、历时长、损失重,常形成“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悲惨局面。1949~1998年,西部农田年平均受灾面积582.76万km[2](不包括)、成灾面积274.12万hm[2]。西部地区每年都有旱灾,其中黄河流域1982年因旱灾绝收面积70万hm[2],1987年因旱灾受灾人口达2216万人。近几年旱灾仍呈上升趋势,2000年更是形成一片“旱海”。截止2000年5月16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00万hm[2],干枯46万hm[2],白地缺水近530hm[2],水田缺水112万hm[2],因旱有1560万人、131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而60%~70%发生在我国西部。如呼和浩特市炼油厂和内蒙古化肥厂因缺乏引黄供水工程,工厂投产后采用地下水,使水位每年下降3~4m,厂区周围农机电井全部报废,新打的200m以下的深井也出现了供水不足和吊泵现象,迫使该地区60hm[2]的耕地由水浇地变为旱地。西部的干旱影响着全国,致使各地出现高温、蝗虫大量繁殖现象,并诱发各类灾害的发生。持续高温干旱发展成为9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直接造成农业粮食减产200亿kg,工业企业损失2000亿元人民币。亚洲飞蝗发生面积3.3万hm[2]。

4.风沙危害蔓延我国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国家,风蚀荒漠化面积160.7万km[2],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其中,新疆有沙漠43万km[2]、戈壁32.6万km[2];内蒙古有沙漠21.3万km[2]、戈壁18.8万km[2];青海有沙漠3.8万km[2]、戈壁3.7万km[2]。西部是沙尘风暴容易发生的主要地区,进入90年代,沙尘暴的发生有发展的趋势,特点是频率增加、强度增大、范围扩展。贺兰山东部及山前洪积扇、低山和山麓地带植被差、雨量少、土壤干燥疏松、风蚀较明显。在宁夏银川平原及内蒙河套平原地势较高的山前洪积扇上,牧荒地和部分旱耕地及盐碱荒滩有明显的风蚀发生。在阴山南部的大青山、乌拉山及相邻的山前盆地及边缘低丘、鄂尔多斯地区,降水由西向东减少,干燥度为1.6~2.8、平均风速2.0~4.3m/s。由表3可见大部分地区已遭到沙化的影响。据统计,在我国西北发生沙尘暴的次数,50年代为5次、60年代为8次、70年代为13次、80年代为14次、90年代为23次、2000年1~5月高达12次,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以90年代最为突出。如发生于1993年5月5日和1998年4月16日的特强大沙尘暴,是西部近100年来所罕见的,损失极其惨重;又如1993年5月5日沙尘暴锋面前移程度为14~17m/s、最大风速为19.5m/s、瞬间最大风速为34m/s,黑霾墙高度为300~400m、最高为700m,能见度为0~100m,横扫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陕西、内蒙4省区72个县,面积达110km[2]。

表3内蒙古鄂尔多斯不同地区沙化状况

附图

据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0年3月26日,受冷锋云系影响,我国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西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扬沙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发生,此次沙尘暴与扬尘影响范围为17.4万km[2],受影响人口约为2498.31万、耕地约为523万hm[2]、牧草地约为404万hm[2],造成华北地区大范围的环境污染,使农牧业、工交运输业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0.5~1.0亿元人民币。4月6日,北京遇到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黄沙遮日。4月25日,沙尘天气再袭北京,黄土弥漫,行人呼吸困难。截止5月中旬,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竟连续发生了12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影响到我国、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天津、吉林、山东、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风沙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

5.草场严重退化我国草场面积3.53亿hm[2],西部天然草场面积为2.87亿hm[2],草地退化面积达1.1万hm[2],占该地区草场面积的70.7%。在退化草地中,如果按每年鲜草损失750kg/hm[2]折算,每年总计少养活5000多只绵羊。过度放牧和盲目开荒已使草原地区多次出现“黑色风暴”,造成“农田吃草原,风沙吃农田”的恶性循环。目前内蒙古天然草场载畜量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75%、60年代的80%,有的草场由于风蚀沙化完全丧失生产力。50年内全国已有235.3万hm[2]草场变成流沙。

引起草场退化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究其实质,就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掠夺式的利用,使草地长期得不到补偿以致入不敷出,违背了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转应保持平衡的基本原则,因而导致了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衰退,使草原生态与生产能力不断下降。草场退化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荒漠型退化、盐碱型退化、黑土滩型退化、毒杂草型退化、水土流失型退化、鼠灾型退化、石漠型退化等。各种不同类型草场退化的相互影响、迭加和积累,使草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近年来,甘南草场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至1996年的45%、杂毒草由30%上升到55%、牧草产量由5610kg/hm[2]下降到4500kg/hm[2],牧草产量下降了35%,特别严重的地方牧草高度由75cm下降到15cm,植被盖度由95%降至75%,草场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地面积的50%、轻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地面积的70%,严重威胁草场植被的中华鼢鼠、高原鼠兔、草原毛虫等肆虐,鼠虫灾害发生面积达53.5万hm[2],占草场面积的20%,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危害频率加大,草地的超载过牧,更加剧了草场退化。甘南全洲草场理论载畜量为620万个羊单位,实际为910万个羊单位,超载率为47%,草畜矛盾十分突出,草地环境不堪重负。

6.生态环境恶劣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环境。因此,说到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史。我国西部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开采量的扩大,不可避免地造成以下几方面对环境的污染。(1)废水污染黄河目前平均每天要接纳污水500万t,在素有“塞外江南”的宁夏段,氮、氧的平均值和汞的平均值分别超标50%和36%,其中汞的最高值超标1.6倍。重庆市在382.5万t/d的总排水量中,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为187.1万t/d、工艺冷却污水169.3万t/d、居民生活排放污水为2661万t/d。重庆共有64条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次级河流,据对36条进行调查,有8条已变成“臭水沟”、13条属中度污染、15条属轻度污染。(2)废气污染西部油田在开采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各种污染物中烃居首位,总烃污染负荷比最高,达62.36%。在西部各种能源的消耗中,煤的比重占75%。在全球41个城市中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监测中,西部的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进入前10名的行列。(3)酸雨污染我国酸雨的严重程度基本上由北向南逐渐加重,其中尤以西南最为严重。例如,重庆和贵阳两市的雨水月PH平均值几乎全在5以下,重庆周围的永川、南充、宜宾、沪州、万县、涪陵和贵阳周围的遵义、安顺、都均等地,其雨水酸度与重庆、贵阳大致相当。由于酸雨频繁,重庆市的许多耕地的酸性明显增大,每年都有上千hm[2]的小麦死亡,经济损失巨大。有人曾计算,重庆嘉陵江大桥的锈蚀速度为160mm/年,照此速度下去,只用30年,大桥10cm的钢梁就会因锈蚀而毁坏,以致大桥全部报废。(4)固体物污染乱堆乱放的各种垃圾,在降雨和雨流的淋滤冲刷作用下,垃圾中有毒物质就会使地表体在土层和地下水运移而造成严重污染。例如,仅兰州市的工业废渣就达369万m[3]、生活垃圾489万m[3]。(5)化肥污染由于无机化肥长期大量使用,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土壤酸化、板结、不好耕作。据西南农大试验,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为20%~30%,其余70%~80%的化肥都渗透到土壤中并逐渐积累成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据陕西省土肥所对小麦、玉米、大豆进行三氯乙醛危害试验,磷肥中三氯乙醛含量在450mg/kg时,3种作物受害加剧,中毒症状明显,出苗率降低。例如,西安市北郊用含有三氯乙醛污水灌溉,有133hm[2]小麦绝收。(6)农药污染化学农药的生产对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鼠草害发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常常由于其难以分解和余毒残留于农产品而造成对人畜的威胁。据观察,在田间喷粉时只有10%的农药附着在植物上;喷液剂时有20%~30%的农药附在植物上,50%落在土壤上,约20%~30%漂浮于空气中。陕西省粮食研究所1975年对渭南、咸阳、宝鸡、汉中、延安5个地市调查,大荔县棉籽中"1605"农药残留量为0.02~0.06mg/kg、棉油中含量为0.02~0.04mg/kg。羊肉中有机氯农药666检出率为100%,最高含量为31.2mg/kg,市场上出售的鸡肉、猪肝其666检出率为100%,平均含量0.026~0.575mg/kg。(7)地膜污染农膜的使用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但使用后拾捡不完全和其本身难以分解易造成土地污染,使土壤结构破坏,阻碍作物生长发育和根系对水肥的吸收,降低土壤肥力水平,甚至引起地下水难以下渗、土壤次生盐碱化,最终导致作物产量下降。据新疆兵团环保局测定,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5.17%,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棉苗死亡率1.19%、子叶期棉苗死亡率3.08%,现蕾期推迟了3~5天。残膜与牧草收在一块,牛羊误食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篇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

A.地势地形因素 B.气温降水因素

C.经济发展差异 D.地理位置,自 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2. 下列界线与我 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相一致的是( )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③1月份0℃等温线 ④水田与旱地的 分界线 ⑤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⑥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修路、采矿破坏地表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4.造成“南橘北枳”的主要原因是( )

A.栽培技术不同 B.耕作制度不同 C.气候不同 D.地形不同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成说 B.地震说 C.火山堆积说 D.风成说

6.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7.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土地肥沃 ②雨热同期 ③冬季漫长严寒

④地广人稀 ⑤农作物一年三熟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

8. 我国主要牧区分布在(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9. 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 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何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北方地区的主要是水稻

C.青藏地区的气候以“高、寒”为主要特征,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为主

11.以下不属于我国“东北三宝”的是( )

A.枸杞 B.人参 C.貂皮 D.鹿茸

12. 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代表性的农作物是( )

A.水稻、柑橘、油菜 B.小麦、苹果、花生

C.油菜、甜菜、大豆 D.甘蔗、芝麻、苹果

13.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华夏文明的 发祥地

B.是世界的黄土堆积区

C.信天游、二人转、安塞腰鼓是其独特的黄土风情

D.在古代这里林草茂密,环境宜人

14.下列表述与东北平原密切相关的是( )

A.“高”与“寒” B.干旱 C.“渔米之乡” D.肥沃的黑土地

15.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石油 、化工、煤炭、电力等

C.东北三省是我国北方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16.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17.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8.北京民居的代表建筑是( )

A.窑洞 B.竹楼 C.蒙古包 D.四合院

19.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修建梯田 C.植树种草 D.打坝淤地

20.北京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博物馆的数量居全国第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金融中心

二、填空(每空0.5分,共6分)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最寒冷的是 ,跨经度最多的是 。

2. 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是 。

3.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有 、 、 、川。

4.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是 、北方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5.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 的有规律变化上。

三、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4分)

1.读 “中国地理分区图”完成有关问题。(6分)

(1)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中A为 地区,C为 地区。

(2)A区与B区的划分界线是 ,我国的首都位于 区(填字母)。

(3)确定B区与D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C区为一个独立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2.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黄土高原地区处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 级阶梯,包括甘肃省、青海省、宁 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的部分地区以及 和 (填省份名称)的大部分地区。

(2)在A、B景观图 中,表示黄土高 原地区地表特征的是 ;在C、 D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特有人文景观的是 。

3.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从北京市地形图可以看出,北京市地势自 向 倾斜。

(2)从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一年中,北京市月平均气温值出现在 月;最低值出现在 月,北京河流冬季 (有,无)结冰期。

4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山脉① 、② 、③ 分列于西、北、东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