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范文
时间:2023-04-07 10:3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级中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卢湾高级中学:
1、卢湾中学在市重点中学中排名靠后,一本率在百分之三十,而且能考进一本的凤毛麟角,现在和黄浦合并,大同和格致都要强过向明,向明抢夺优质生源的能力将打折扣。
2、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数量将翻倍,便于卢湾中学从中获得较为优质的生源,学校的好坏就是看生源的,卢湾不是一流的市重点,但总比区重点来得强,生源强则升学强,而升学强则生源会更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凌海市第二高中于1981年在原锦县第二中学的基础上组建。学校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楼;宿舍、餐厅、商店、停车棚等各种服务设施功能齐全;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专用教室、电脑备课室、校园声讯系统等设备先进;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2800人,教职工170人。多年来,第二高中为高等学校和家乡建设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建设者和优秀人才。
凌海市二高中有一个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他们精通业务,善于管理,人心思进,关系和谐。全方位的服务,规范化的引领,使全校上下师生关系融洽,人文环境温馨,精神面貌向上,教职工工作充满激情。
学校以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职工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凌海市二高中教师以高素质、强能力、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赢得了莘莘学子和家乡父老的普遍赞誉。学校现有高级教师28名,中级教师55名,构建了较为合理的教学教研梯队。学校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了周密的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建立了由参加工作十年以上具备高中级职称、学科中有一定知名度的省、市、校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指导教师资源库,优化教师成长环境。
坚持“德育第一”,树立“大教育”思想,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凌海市二高中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学校抓住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这条主线,研究德育方式、内容和特点,注重德育的层次性和实效性。根据德育目标,将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赋予有效载体,使德育充满生机活力。
2007年,凌海市第二高级中学应届毕业生中,本科总上线人数606人(不含体育、艺术类),其中一本上线人数44人,二本上线人数273人。二高中各批次上线人数在锦州地区十余所同类高中中居首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凌海市第二高级中学如同一艘行驶在潮平岸阔江面上的一艘巨帆,昂首挺立,独树一帜。在改革创新的征程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撰文 梁秋利
抚顺市顺城区新华第一小学
抚顺市顺城区新华第一小学是抚顺市顺城区的窗口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437平方米,建筑面积5549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1700名学生,在86位教师中,省、市级骨干教师28名。
2004年,新华第一小学成立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他们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坚持走“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办学之路,逐步构建了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注重师生长远发展需求的“自主教育”校园文化。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兴衰系于教师。学校始终将呵护、服务和引领每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自主成长为教育的目标,精心策划并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自主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的德育工作坚持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宰者。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和个性解读,优化学生的主体人格。一个讲究实效的德育体系初步形成。
执著的探索和励志进取的不懈努力,为新华第一小学迎来了丰硕的教学成果:2004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创新思维活动”三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辽宁省“校公民道德建设示范校”,辽宁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抚顺市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等多项殊荣。
追风赶月向未来,春华秋实在“华一”。在“自主教育”办学特色的指引下,新华第一小学全体师生有决心、有信心谱写学校发展建设的新的历史篇章。
撰文 王 帝
海城市牛庄镇
秦时明月汉时风,拨开历史的迷雾,按照文字记载的线索,我们来探寻牛庄悠远的痕迹。
早在明代牛庄就是重要的码头之一,到了清代已成为东北地区物资贸易集散地。风靡全国的“二人转”和闻名中外的东北高跷,皆发源于牛庄。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现在都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老的牛庄孕育了诸多东北第一,第一个通商口岸,第一个巡检司衙门,第一个英国领事馆,第一个邮便总局,第一个红十字会,第一个水文站,第一座天主教堂,第一座清真寺。东北乃至中国的许多历史篇章须从这里翻开。
改革开放以来,牛庄的农、林、牧、工、商五业兴旺,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牛庄镇应列为辽宁省第一个小城镇样板镇。上世纪90年代,牛庄先后被建设部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先进镇”称号。进入21世纪,牛庄镇被海城市定为西部中心镇,并在2004年编制了牛庄镇滨河公同规划方案。2007年,牛庄镇被正式批准为“辽宁省历史文化名镇”和“辽宁省特色旅游乡镇”。
篇3
关键词:高级中学;汉语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381-01
汉语是各民族人民之间交流的共同语,是主流社会使用的语言,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素质的客观需要,少数民族学生成才,必须要通过“语言关”。
我认为如何学好汉语,主要围绕以下几点:
1、提高汉语教师素质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素质的学生。有人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反映了教师不但有较高的汉语水平,而且要把知识准确,顺利地传授给学生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教师素的本质所在,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素质。
2、多用汉语,组织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新知识应尽使用汉语,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用汉语授课,一定要做到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和他们能听懂的词语来解释。教师运用汉语教学的范围越广,学生听懂汉语的能力越强。在上课时教师要制定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一些学习要求,同时教师课堂用语要风趣、幽默、准确、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如课堂用语:“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注意听讲,请你们打开书第十八页,听录音,听清楚了吗?……”再如学习汉语“眼睛”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它可看周围的人和事物我希望我的眼睛更大,能看清你们每个人的心。”学生们在哄堂大笑中就掌握了这个生词。
3、形式多样地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上,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等三个阶段。只有学生对学习汉语深感兴趣、受好学习,才能学习得好。我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再上升到志趣阶段,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4、吃透教材,精讲多练,培养能力
吃透教材是搞好汉语教学的前提,一名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与他的业务能力、教学经验关系很大。但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认真备课。备好课应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作为教师,备课时应做到“肚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因为教学活动是师生问的双力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备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难度不同的内容,从而面向全体学生。
5、加强听力教学,强化听力训练
中专生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在汉语教学中,要扭转忽视听力训练的偏向,切实加强听力的培养,使其贯穿在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说、读、写等其他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为此,从入学开始,就应不失时机加强听力训练,并注意安排好各年级训练的坡度和层次,拟定具体的训练要求,加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使训练落到实处。
6、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循序地开展口语表达活动
篇4
关键词:高级中学;设计理念;方案设计;节能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status rise ceaselessly, the national stepped up the school all aspects of the investment in hardware,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and adaptation. Campus < lunwen.省略/jiaoyu/ > is a house and emotion in scene, fun place, it should have goo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improve urban ecological should have, remodeling the effect of natural ecological city and role. The school building is the school brand competitio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chool buildings design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nciple to design, to adapt to the need of the time. Combining with the shenzhen xixiang high middle school building design scheme for exampl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Design concept; Design; Energy sav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现代城市校园规划和学校建筑设计的关键
随着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都加大了对教育的软硬件的投入。单就硬件而言,建筑师们接手的学校建筑比以往要多出许多。要想设计好学校建筑,首先必须了解现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方向及趋势。学校自产生2000多年以来,逐渐形成了以“班级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该模式的不足在于学生的立体交往太少,有点“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味道;而现代教育注重交往,出现了以“年级”为中心的新模式。随着现代教育朝着开放、互动,强调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电脑教室”为主的校园局域网逐渐在学校中普及起来。由此可以预测:随着网络的技术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的比重将不断加大。同时校区应尽可能多置绿地,并适当预留可发展的用地。校区内的公共设施(体育馆、图书馆、科学楼等)应与校区外的设施互补,保证校区的开放性及自由度。
二、深圳市西乡高级中学项目概述
2.1该项目为深圳市西乡高级中学,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银田路西侧西乡中心区0016地块,校园总用地面积71198m2,办学规模为全寄宿制60个班,每年级20个班,可提供学位3000个。总建筑面积66333 m2,项目计划总投资16859.1万元。
2.2规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现代化、人本化。着重塑造“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并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校园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图1整体鸟瞰效果图)。
园林化、生态化。以绿色校园为理念,充分考虑环保,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达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经济性、高效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注意土地利用率满足各功能区使用要求和相互关系,塑造一个经济可行、环境优美、高品位的现代中学。
趣味性、精致性。通过建筑与连廊围合出丰富的三维空间,增强趣味性,通过对各个空间的精心营造达到校园空间的丰富、精致、趣味。
图1整体鸟瞰效果图
三、深圳市西乡高级中学的设计理念
设计是基于客观现状条件上主观理念的表达。首先我们思考的是:高中的校园和建筑应该给学生们带来什么?在思考、讨论和总结之后,我们得出本案在设计中扬长避短,从总体布局、单体建筑设计到空间流线组织,都强调 “校园环境的趣味性” 这一设计理念。具体布局中,将学校主入口位置安排在校园西北面铜鼓路,东北面再设一个机动车辅助入口和生活区入口,校园交通子系统通过这三个出入口和外部形成完整的交通体系。用地西南面布置400米标准运动场和篮球、排球场等体育场地。用地东北面安排校园建筑,建筑主体南北朝向。其中北段安排教学共享服务区,中间核心为教学区,南段为生活服务区。
在建筑设计考虑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年级为单元”的教学模式,三个年级组成核心教学区,提供教学综合服务空间,校园功能分布合理完善。
(2)建筑单体体现不同的形态,实现场所育人的目的。个体建筑向人们传递着愉悦的信息,建筑既是使用的,也是具有美感的。建筑中方与圆的结合、高与低的错落,曲与直的辨证;体块的穿插、错动和扭转赋予了建筑的灵性,空间使人们流连忘返。
(3)外部空间点线结合,形成不同地段的趣味中心。在流线设计中考虑师生行为特征,设置穿过性空间和停留空间,为师生提供非正式的交流场所。
四、深圳市西乡高级中学方案设计分析
4.1现状分析
项目周边规划市政道路网格规整方正;西北面为城市次干道铜鼓路及永久绿地,东北面为规划6号路,东南面为区间路,西南面为沿江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控制用地。西南面未来机动车交通流量巨大,从安全及噪声方面将对本项目产生较大的影响,故不适宜设置主入口。
4.2总平面布局分析
行政办公楼面对校前入口广场,共5层,东面为信息艺术楼和图书馆,该组建筑共同围合形成校前区,是校园的标志性地段。
教学楼“以年级为教学单元”,每个年级一栋,高5层,底层架空,普通课室安排在2到5层共20间。实验楼三栋,每栋5层,底层局部架空,安排全校实验室。教学办公、教学辅导室及电教室合班教室等辅助用房围绕教学楼和实验楼布置。该组建筑共同组成核心教学区。
图2教学楼透视图
体育馆在运动场北面,高2层,一层安排跆拳道馆、乒乓球馆、健身房、体育教师办公、体育器材室和游泳池更衣室等,二层为篮排球馆。
四栋学生宿舍6层高,男女生分开管理,每层设有楼层管理室。
教工宿舍一栋, 6层高,一、二层为师生食堂及厨房、教工活动室,3到6层为教工休息室。楼下安排地下车库及设备房。
各建筑单体间以风雨连廊相连,既适合本地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又丰富了建筑空间和建筑外观。
图3夜景透视图
五、深圳市西乡高级中学节能设计分析
由于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湿热型气候)。长年气温高而且湿度大;同时又位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南区,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冬季采暖,只考虑夏季防热。因此,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以及遮阳防晒对于建筑节能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在节能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规划:
根据学校用地地形条件,所采取的总体布局将学校主体建筑全部靠用地北侧布置,且采用正南北朝向;运动场则安排在滨海一侧的西南面,这样主体建筑前可以留出大片空地,使得教学建筑在夏季主导风的一侧没有任何建筑物遮挡,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同时将教学区大部分建筑一层架空处理,增加教学楼院内的空气对流。
(2)单体建筑
各部分建筑采用开敞式外廊连接,门窗均有开启扇,最大可能争取到穿堂风。屋顶作镂镂空处理的构架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太阳直射和屋面吸热量,部分屋顶可作为屋顶花园(带浅种植或盆栽)。同时,大部分外窗设置固定的水平或垂直遮阳板,尤其是外廊设计,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对遮阳防晒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防止室内过热,从而降低能耗。
六、结束语
校园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环境,生态发展是要让现在的资源足够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人们普遍缺乏生态意识,设立生态型校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愉悦身心的学习环境,和体验自然、生态教化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通过对学校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现代中学学校设计时更具人性化的风格,同时还突出了现代中学学校设计时的新需求、新方向以及新特点。校园中良好的教诲情况、自然情况,能满足师生心理及生理上的要求,人与自然相协调,延续生态,也延续了学校“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美国建筑师学会编,周玉鹏译,学校建筑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罗伯特 鲍威尔(Robert Powell)著,翁鸿珍译,学校建筑,新一代校园[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篇5
曾经,自己还睡在襁褓里,如今已然长大成人。
曾经,很害怕长大,希望永远呵护在父母怀里。
曾经,又很希望长大,可长大后烦恼却无穷无尽。
曾经,以为世界是多么的美好,然而事实并非我想的那样。
曾经,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却遭到了生活的背叛和欺骗。
曾经,有多少理想和抱负,到头来还是被现实给扼杀了。
曾经,我很伤心,很伤心,心灵受到了重创,却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倾诉。
曾经,以为朋友都是坦诚相对,知心一辈子的。可涉世越深,越看得真真切切,原来所谓的好朋友都是骗人的。
曾经,我不再相信任何人,因为世人都是丑陋的,无法令人相信。
曾经,我对这个世界再无眷恋,感觉四周一片黑暗。
曾经,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的无奈。
如今,我已经麻木了,那些曾经已在我脑海里深深地烙下。
一切都是浮华,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任何东西都会欺骗你,你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入它们的圈套里。
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剩下的只是一些残羹罢了。
曾经的曾经,都是令人痛苦的回忆,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
曾经,幼儿园里我们得到过数不清的小红花。
曾经,上小学时奖状贴的满墙都是。
曾经,在初中是老师眼中标准的好学生。
曾经,我们并不坏;
篇6
一、田径教学有效教学模式和特征
1 高级中学田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指导预习、讨论交流。课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内容,让学生提前去获取行为、感官等方面的田径基本技能框架,并形成问题,将问题带到田径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共同讨论,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定向思维、实验探究。选择技能内容核心的重点和难点让同学们进行探讨,积极假设和行动,分组模拟不同状态下的完成状态。各小组进行相互指正和讨论,最后教师再对讨论和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筋、敢行动、乐行动,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索的精神。
巩固应用、反思质疑。通过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部分学生田径技能学不好、提高不快等实际问题,从中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和应用。
课外延伸、自主发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外组织的小型田径比赛上,从中获取分析比赛、评价比赛、组织比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高级中学田径“自主学习”的明显特征
自主性特征。学生不是单一地去接受田径教学内容,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去体验和领悟田径内容,并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帮助解决田径技能学习问题和组织田径比赛等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主性特征。在田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的号令实施者,而是帮助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促使学生自我组织和学习田径内容,学生间、师生间可以讨论教学内容,发表各自见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用性特征。新课标把知识的应用提高到了与学习知识同样重要的地位,自主学习就要根据田径教学内容帮助学习去解决教学、比赛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创新性特征。“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每个学生均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田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二、田径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1 教师更新观念,践行“自主学习”课堂
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遵从“素质教育”新理念,成为促进学生田径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主体学生观,帮助学生自主去构建、完成田径教学内容;教师要建立民主的交流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和个体差异,做到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相互探讨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2 加强自主学习实践
田径的自主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在创造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动力,并通过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探知田径知识。教学形式要形成探究式的讨论与实践,促进学生多动手、动脑,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知田径课程到理性掌握田径知识和技能的转变。
3 讨论与质疑
田径理论的发展是迅速的,高级中学学生能够通过物理、生物等知识初步地理解田径技术和知识。教师已不再是权威的发言者,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问题,让师生在讨论中去深刻认知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分析重点和难点,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7
〖=D(〗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要有现实性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思考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一定的思考性.一个成功的化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化学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例如,切开的苹果放一段时间表面会变红,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铜线与铝线连接处特别容易老化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探究亚铁离子、铝、钢的性质和原电池的原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不仅使他们牢固地掌握了化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3.创设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
例如,在讲“原电池的原理”时,首先演示“番茄原电池”(用铜片、锌片、导线、电流表和西红柿组成)趣味实验,学生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就会产生疑问:电流表发生偏转肯定有电流通过,那么电流从何而来?不用西红柿改用别的水果代替行不行?直接用稀酸代替番茄效果是不是更好?是什么原理?学生带着疑问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改用黄瓜、橙子替代西红柿看看有何现象;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在把插入稀硫酸的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又有何现象?让学生讨论铜-锌原电池的缺点,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一个实用电池,从而激励学生在延续探究中创新.
4.创设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
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其探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化学教学情境,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帮助下,使学生直观地获得具体的科学知识,再利用获得的知识进行学习实践活动.
〖=D(〗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1.探究引入,提高化学素养
所谓化学素养,是指通过化学教学以及实践活动, 用良好的思维品质、化学思想,把已获得的化学方法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化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探究意境,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时,我引入了化学史话:1744年舍勒在化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发现了氯气.18世纪的后期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开展了对各种矿石的研究.其中有一种叫做软锰矿的,舍勒在这种软锰矿的研究中发现了氯气.软锰矿不溶于稀硫酸和稀硝酸中,但能溶于盐酸,并立即冒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它和加热王水时所产生的气体相似,使人的肺极为难受.他用这种气体作了种种实验,发现它可溶于水,使水略有酸味;具有漂白作用,能将蓝色的纸条几乎变白,又能漂白有色花朵和绿叶;还能腐蚀金属;在这种气体中的昆虫会立即死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再结合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多样化手段,得出了氯气的有关性质,学生感觉非常新颖,接受效果较好.
2.注重生活和知识的联系,引发探究观念
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才干,学生能想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能做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设计的情境要使学生感到不落俗套,有新奇之感,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使学生听了,由新奇感唤起探究欲.
例如,在讲“海水中的氯——氯气”时,教师将氯气的制取和性质的一系列实验通过编排成课本剧的形式,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中,教师让一个学生上台做助手(帮助完成实验),教师本人则扮成舍勒,认真对软锰矿石(主要成分MnO2)进行研究,然后把软锰矿石放在稀硫酸中,发现不溶解,放入硝酸中,也不溶解.教师自言自语地说“既然都不溶解,那我放入浓一点、热的盐酸中试试吧”,当教师把一小块软锰矿石放入热的浓盐酸中时,一股黄绿色气体升腾起来,此时教师把舍勒的肺部极为难受的痛苦表情表演出来,学生个个神情专注,表情迷惑,之后教师和小助手合作,把氯气通过准备好的“燃烧的铁丝”、“氢氧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和四氯化碳”中,现象各异的各个实验,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大家都专心地观察现象,精心分析原因,课堂上探究氯气的制法和性质的效果非常好.
3.发挥实验的魅力,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且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利用好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各项能力.化学实验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纽带,是学生产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化学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最好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过程.学生可以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动手又动脑,亲临其境,大胆创新,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经验.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改进一些实验的常规教学方法,或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引导实验中,有意识地暴露知识矛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篇8
[关键词]高级中学 体育学科成绩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37-01
1 研究目的
随着高级中学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国普通高级中学推行的学分制,促使高级中学的体育教育组织形式由传统的体育课模式向俱乐部形式转变,课堂的教学手段由“示范性”向“指导性”“知识性”转变。而我国多数高级中学现行的体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着对学生的评价“一刀切”、单一的从某个方面进行评价的诸多弊端。因此,改革现行体育学科考核方法,建立新的体育学科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高级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已是势在必行。只有进一步完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丘北县高级中学学校体育学科成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丘北县高级中学学校体育学科成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和论述
2.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教育学、体育学、学校体育学、教育评价原理等方面的著作、书籍;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相关文章,从而进一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2.3 问卷调查法
采用特尔斐法对丘北县普通高级中学学生体育学科成绩评价指标选取及其权重的分布进行问卷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丘北县高级中学体育课考核的意义及评价现状
3.1.1 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意义
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是指对学生体育课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测验和评定。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的目的主要有:一是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是否合格、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做出判断,并以此决定学生是否能获得相应学分以及能否毕业的因素之一。二是对高级中学教学的整体状况做成诊断,辅助师生进行改进、优选教和学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对高级中学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课程和教材内容提供反馈意见。教学实践证明:高级中学体育学科成绩的评价在整个高级中学教学系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若能对其及时、客观的作出科学的评价,将有助于寻求高级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最佳途径,提高教学质量。相反,不恰当的评价,将会给高级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带来负面影响。
3.1.2 高级中学学校体育学科成绩评价的现状调查
在体育学科学习成绩评价现状的研究中,制定了《高级中学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对丘北县一中、民中、职中三所高级中学的在校高中生进行的调查,其中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3份,回收率93%,有效率98.6%。通过SPSS软件对所有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当前高级中学体育课成绩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2.1 评价内容的片面性
目前高级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大都以学生的主体需要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主体选择。而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的评价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传统的体育课评价只是学期结束,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分,这种一次性的评价方式只重视的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不管学生的体育基础如何,学生锻炼努力与否,只看达标成绩。高中生的体育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思想上没有任何的压力,不需要怎么努力,体能和运动技能都能达到优秀;相反,基础差的学生,就感到压力很大,会无形中产生一种自卑感,无论怎么努力,成绩依然无法提高,甚至不能及格,从而滋生了害怕上体育课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毕不了业。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学科成绩评定的主要弊病的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不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更无从谈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女生的铅球、男生的引体向上,考试及格率很低,不及格的人很多。这说明标准定的过高,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故不能正确的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3.1.2.2 评价方式、方法单一性
长期以来,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形式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中过分依赖运动成绩,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评定中的作用。这就忽视了课程的育人功能,把体育学习评价不是作为手段,而是当成了目的,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有些教学目标未能在评价中体现出来。学生学习评价应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综合评定。过程当中的认知,学习态度和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情感表现等。只有学生本人最了解自己。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实现学习评价主题的多元化。
4 结论与建议
现有的评价体系缺乏系统的体育学科对学生成绩评价方案,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化,自我评价缺乏,反馈信息不及时,结果有失公正等诸多方面。在对体育学科体育成绩进行全程性地评价时,应全方面掌握体育学科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想表现、行为以及能力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全方位发挥评价所具有的导向、激励、反馈和改进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还能改进教学的管理,加强真实信息的反馈,从而全面的提高高级中学学校体育学科成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傅辉沮,张恩光等主编体育与健康[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7.
[2] 裴海泓体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6,41-57.
篇9
根据本人在多年政治课教学上的摸索,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逐渐摸索出了,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就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巧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先导。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就必须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能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出发,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由于乡土材料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时候,他(她)们更是有一中主人公的感觉。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企业与劳动者》这一问题时,学生都事先进行了调查,并在课上进行了相互交流,而且以学生调查的素材导入新课。如:“我们了解到了查干湖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04年末,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收入3亿多元,到2005年,查干湖旅游度假区迎来了几年来的最多游客,仅‘五一’黄金周第一天,来区游客就达到32000多人,是去年同期的10倍,当天景区旅游综合经济收入就达到1000多万元。那么旅游业是属于哪一个产业呢?它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有何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知识。”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乡土材料导入新课,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适时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内容,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材料能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经过学生的探究和内心的体验,才会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因此,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乡土材料,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可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我们用了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串香蕉,演绎了一个“买水果”的小品故事,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梨、苹果、香蕉与水果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梨、苹果、香蕉这些个体无论怎样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为共性的“水果”,也离不开“梨”、“苹果”、“香蕉”等个体。这些乡土实物的运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印象,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乡土的朴素感情。在学习高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时,我们准备了一个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一些细沙、一杯水。先用石头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时,还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还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时,还可以再充进其他气体……看似“满”了不能再装的容器,其容量的潜力原来如此惊人。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力,让石头、砂子、水、空气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也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潜能无限”的观念,树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篇10
关键词:学校体育晨练现状学生昌硕高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84-0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安吉县昌硕高级中学学生晨间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有关学术研究资料的阅读,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查阅了10余篇有关论文,为论文的撰写确立一定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总共发放150份,回收148份,其中高一55人、高二65人、高三28人。回收率为98.7%,其中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3)数理统计法
根据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常规处理,用作分析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晨间体育锻炼现状
(1)参与晨间体育锻炼的学生的基本情况
表1晨间体育锻炼参与者的基本情况(N=133)
调查发现(表1),参与晨间体育锻炼的学生中,男、女生基本一致。从参与者的身体健康自我评价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身体状况都适宜参加体育锻炼。
(2)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希望的项目
表2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希望的项目可多选(N=133)
表2显示,学生参加晨间体育锻炼的活动项目排在前4位的是:(1)篮球(2)跑步、(3)羽毛球、(4)乒乓球,再依次是跑步、足球等。学校可依此来安排晨练活动的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运动项目来进行分组练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晨练的热情。
(3)晨间体育锻炼过程的调查
表3晨间体育锻炼过程(N=133)
调查显示,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强度规划、准备活动方面不够不合理,缺乏科学性(见表3)。学校应该加强晨练活动的宣传,加大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每位同学都能列出计划,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在学生进行运动的时候安排专业的指导老师指导,使得锻炼更加科学。
(4)晨间体育锻炼效果的调查
表4晨间体育锻炼效果(N=133)
据表4所示,对锻炼效果满意的同学仅占22.6%,而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锻炼的效果不明显;有53.3%(经常受伤9.0%,偶尔受伤44.3%)的学生在运动中有过受伤经历。锻炼的效果一方面在于自身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要长期,持续的进行才能看的到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体育锻炼缺乏科学性,使得大多数同学锻炼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2学生晨间体育锻炼意识情况
(1)学生对体育及晨练的认识情况
表5对体育及晨练的认识情况(N=146)
表5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在如何看待晨间体育锻炼这一问题上,反映出虽然学生普遍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是没能够把这种意识和晨间体育锻炼结合。学校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当中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晨间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样才会提高学生参加晨间体育锻炼的热情。
(2)晨间体育锻炼的目的
表6晨间体育锻炼的目的可多选(N=133)
由表6可见,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参加晨间体育锻炼的目的也不同,这说明学生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2.3影响学生晨间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表7影响晨间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可多选(N=146)
通过表7可以看出,天气因素是影响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原因,占61.0%。天气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在组织和指导上,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加强体育指导使晨练活动更加科学。
2.4学生对于晨间体育锻炼的要求
表8晨练的最佳形式(N=146)
表生对晨练的要求可多选(N=146)
通过表8可以看出,学生希望晨间体育锻炼的形式以及内容能有所改进,超过半数(56.8%);也有25.3%的学生希望按运动项目分组。学生方面的要求,在希望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有组织的进行晨练活动,等方面(见表9)提出了要求。学生对于晨间体育锻炼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想主导自己的观念,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晨练活动开展并且切实可行的都应该被支持,学校应该采纳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晨练活动更加科学的开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晨间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晨间体育锻炼参与不积极。
(2)影响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的最大原因是天气和必要的组织保证。
(3)学校在晨间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及内容有待改进,同时在建立制度;教师的指导方面做得不够。
3.2建议
(1)学校要加强对晨间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
(2)学校要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使晨间体育锻炼开展的更加科学化。
(3)学校要改变现有的晨间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把学生喜欢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加入传统的锻炼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