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25 11:3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团活动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团活动建议

篇1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应用能力 开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张亚娟(2009)把学生社团定义为学生在同样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结合在一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孙其战(2009)则认为英语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愿望自发组成的非赢利性的群体性组织,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拓展综合素质。

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仅创造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将口语技能训练融入到多个任务中,而且创造更多的平台和锻炼机会给学生锻炼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目前国内针对英语社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作用研究,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开展的理论基础研究,高校英语社团发展的研究,英语社团活动类型的研究。

1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作用研究

(1) 英语社团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严青云(2006)将英语综合素质定义为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包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科技、人物、风俗习惯等。他强调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必须重视英语社团作用、举办英语竞赛、重视和关注英语角活动、组织英语晚会等。

(2)英语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研究。袁媛(2008)在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做事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个人气质这六个方面肯定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严青云等学者(2006)认为我国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高校英语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差,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知识面太窄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英语教学理念的局限和缺少培养校园英语文化语境的组织所致。英语社团对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特别能为每个学生在课外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展现每个人的英语水平和个人风采,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开拓学生视野。

(3)英语社团在营造校园文化方面的研究。何新敏等人(2011)提出校园英语文化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学生社团是校园英语文化活动重要的组织机构。同时也指出学生社团活动往往忽视学术性和科研性。

总之,大部分的文章都是从心理、学习兴趣和人际交往方面来谈高校英语社团对学生的影响。有的文章提出了对高校、对教学的影响。但针对社团活动本身或口语应用能力提高方面的文章很少。

2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理论研究

关于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 “输出假说”等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社团活动中应用的研究,以及英语社团活动中非语言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的研究。

孙其战、黄辉等学者分别基于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 “输出假说”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如何运用理论指导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同时指出英语社团活动在既可以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又为学习者提供了语言输出的环境和机会,促进了学习者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众多学者都对于这些理论的指导作用予以了肯定。不过绝大部分谈的都是理论意义,并没有上升到实践层面。

孙中华等人从“非语言因素”角度切入,分析了学习动机、性格倾向、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等因素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干扰,并制定了一些策略。可以作为设计英语社团活动重要参考依据。

3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发展现状的研究

近几年来,大学生英语社团随着各所高校对于英语的重视度提升而发展迅速。陈建平(2008)对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十四所高校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监督和指导下,许多大学生英语社团运作逐步向“规范化、有序化和科学化”发展,并且渐渐地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爱好者活动的主要阵地;同时,这些英语社团所举办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成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锻炼英语口语的重要阵地。

笔者也抽样调查了上海市的10所高校。其中9所高校均拥有英语社团,仅上海音乐学院1所高校没有英语类社团。英语社团在高校中的覆盖率达到了90%。

从表1和表2的调查数据来看,就上海、浙江两地大多数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拥有至少一个英语社团,有些学校甚至几乎每个二级学院都有英语社团,英语社团在高校蓬勃发展。

4 我国高校英语社团活动类型的研究

一些高校通过英语社团举办的核心活动有英语角、挑战英文主持人大赛,英语电影赏析。有些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得到学生的认可。陈建平(2008)将高校英语社团活动归纳为六个类型,即主题(非主题)英语角活动,英语专题知识讲座,英语能力竞赛,英语文化晚会,英语原声电影展播,英语刊物的编辑与发行。这六种类型基本涵盖了大部分高校开展的活动。但笔者在从事多年英语社团活动指导中也发现,大部分活动还是“被动”地让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如讲座、观看原声电影。还有部分活动的参与面相对局限,如英语能力竞赛、各类英语晚会。而真正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的活动并不多。

5 完善高校英语社团建设和丰富活动开展模式的建议

篇2

关键词 共青团 团日活动 团干队伍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团日活动就是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的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效果良好的团的基本活动,主要任务是加强团的基层建设、强化团员的政治意识和组织观念,提升青年团员的政治文化修养,培养其健康身心。作为团组织的传统活动,团日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主题团员大会、模拟招聘、志愿服务活动、联谊联欢、校园现象调查、重要节日与纪念日专题活动等。

1 高职院校班级团日活动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团日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有关时事政治、德育教育等综合方面的知识,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意识,使他们自己从身边做起,带头践行。在通过一系列团日活动的开展之后,一方面,同学们对团日活动开展的目的和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学院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深入,高职院校班级团日活动质量将会以更好的状态、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2 积极组织团日活动,推进班级团支部建设

2.1 明确团日活动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团日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主题鲜明、立足青年、形式新颖、与时俱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有形的活动为载体,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拓展、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工作形式,增强团员意识,不断增进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2 确定切实可行的活动主题

高职院校主题团日活动是增强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团员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在确定活动主题内容方面可以结合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件、学院党政的中心工作、部门的工作等确定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学习活动,也可以结合团员的组织生活以及组织团员面向校园、社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2.3 明确团日活动的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职院校团日活动开展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调动广大班级团员的积极性,同时开展会议对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深层内涵,从而使主题团日活动成为教育团员青年的重要载体。

(2)突出主题,注重实效。本着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创新能力、贴近学习生活的原则,确定适合的团日活动主题,同时主题团日活动要有明确的意义和目的,充分体现思想性、教育性、针对性、时代性。

(3)立足基层,全员参与。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要深入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和考虑各方面实际情况,例如我们开展主题为“同学,你别掉队,让我们帮助你”、“青春同路人”、“撑起一片天,当好一座山”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广大青年团员的素质培养需求和自身成才愿望。

(4)及时总结,树立典型。团日活动结束后,在团学工作例会上要以此为例鼓励大家在今后多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同时,院团委和系部团总支要将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及时总结、树立典型来提高各团支部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2.4 制定详细的团日活动方案

(1)活动计划阶段。在团日活动计划阶段,团支书可以先组织班委召开班委会,由班委讨论并制定团日活动的主题、背景、目的、形式、时间、地点等。接下来根据班级会议的讨论结果,团支书做好团支部内部分配工作,并拟定本次活动的策划书,注意策划书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预测活动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好预防工作,确保活动圆满成功。在团日活动计划阶段班级团支部宣传委员加大宣传本次活动,传达本次团日活动的开展形式及重要意义,提高同学们参与兴趣,积极鼓励让同学们参与本次活动。

(2)活动开展阶段。高职院校基层团支部团日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上级团委或者系部团总支要进行及时跟踪与指导,以确保主题团日活动的质量。在认真组织具体实施过程中,团日活动能否成功,在具体的组织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可以把团支部成员分成相应的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安排相应的负责人,以便在具体活动的展开中始终保持信息畅通,将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②正式活动,全程跟踪。团支书要亲自主持活动,或者也可由专业主持人来主持;活动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记录活动经历和保存材料以及照片资料制作保存工作;并且正式活动中,一定要全程跟踪,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3)活动总结阶段。团日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可以交流活动心得,团支书书写本次活动的工作总结,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只有精确细致的总结和认真深刻的反思,才有利于在下一步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只有以“出精品、出成果”为指导思想,才能真正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推陈出新、达到教育人的作用。

2.5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为更好的开展好高职院校团日活动,促进班级团日活动不断充实和完善,需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活动结束后,对在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表现优秀、积极的同学予以表彰,对不积极甚至起到反作用的同学予以批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层层管理,步步落实,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在当今渐趋开放的社会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高职院校团学工作者应正视开展团日活动的育人功能,广大团学干部应群策群力,积极调研,在实践中学习、总结,努力组织青年学生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班级特色团日活动,力争将团日活动建设成为基层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阵地,从而不断推进班级团支部建设。

参考文献

[1] 巴佳慧.高校团日活动育人功能及组织模式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53-56.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团;现状;问题;对策

学校社团是指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由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群总性团体,可以以研究会、协会、兴趣小组等形式组成。学生社团是以共同目标爱好为特征的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院校社团的建设现状

1.对河南省8所高职院校(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45个社团的走访和调查,发现不管是院校还是系部级,比如体育社团:大多数体育社团基本都有固定的名称,名称多为XX俱乐部,XX协会,XX社,会员人数不等,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但社团种类较少,类型单一,而且趋向于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个性比较强的运动和对场地没有过高要求的运动,如足球球社、篮球社团、武术协会等。

2.社团成员的学生身份决定了他们没有很多的资金组建所需要场地、器材、经费要求较高的社团。体育社团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场地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校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社团来说,没有场地就像鱼没有水一样,学校应保证学生有场所和充足的时间进行活动,以进一步促进高校群体活动的发展,满足社团发展的硬件需求。

3.指导教师是确保社团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开展的重要保障。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有个别指导教师无偿指导时间久了,会有流失现象。经费得不到保障。

二、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经费设备不足。社团建设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建设经费、场地、设备投入不足,前期基础工作做不到位,导致社团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没有能够展现自己的特色。虽然学院有学生活动场地,但专门用于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非常有限,而且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更谈不上办公设施,使得活动难以开展。

2.专业指导老师缺乏。一些技术强的项目,由于没有经费或经费不到位而找不来指导老师,使得社团成员盲目乱玩一气,单纯的为了娱乐而活动,无法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社团成员和氛围不旺。

3.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学生自发社团属于校团委管理,在校团委直接领导下,有组织者全面负责工作。部分社团组建程序不规范,没有健全的工作制度。社团发展重视短期效应,较少长远规划。社团建设缺乏连续性,管理层缺乏管理理论和经验。

4.学生对社团活动的满意程度。随机抽取十个社团的多名学生对社团满意程度进行测评,档次为很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很满以为8.1%,较满意为29.7%,基本满意为46.8%,不满意10.8%,很不满意4.6%。

5.学生参与社团动因。学生参与社团主要生理性动机如缓解学习压力,交流动机如扩大交际面,多认识朋友。也有一部分学生尤其为新生参与社团动机带有一些功利性,如为了考核加分,评先评优时有优先权等,当没有达到即定目标,在活动中没有处理好同学关系,在遇到挫折时,就容易打退堂鼓。

三、对策与建议

1.规范管理程序,活动确保质量。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建立协会、社团、学生会或学生社团联合会,院团委、院党委的逐级管理制度,活动要有计划,有请示,有落实,有总结,定期开展社团事务民主生活会,面对不足,及时整改。

2.加大物质保障。社团要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建议把教师指导社团活动工作纳入教师上课课时量,避免人员流失。经费缺乏是制约同等高校社团活动开展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院要对社团活动经费有所倾斜,对重点社团要重点扶持,如加强外界交流合作,提高社团宣传力度。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应给与高度重视。

3.建立激励机制。建议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情况及效果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之一考核登记。团委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社团活动认证证书,可把学生参加重要活动和取得成绩写在证书上。

4.加强校际交流,打造精品社团。一是社团之间开展交流活动,院校之间开展交流,开展各类座谈会,交流心得,促进提高。二是学习借鉴其他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经验,取长补短。三是把有限的经费和师资放在学院传统优势社团上,形成合力,打造精品社团,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石茗茗.关于江苏省高职院校社团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徐其虎,王淑君.论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作用及建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0):49-51.

[3]张建新,章正波.我院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4):118-120.

篇4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杨林校区的其中10个体育社团,每个社团20个人,共计200人,随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我校各体育社团的相关认识及看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了解体育社团的总体情况,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在中国维普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10个体育社团发放问卷,每个社团随机发放20份,共计200份问卷,篮球社团19份,足球社团20份,网球社团20份,街舞社团19份,羽毛球社团20份,跆拳道社团20份,轮滑社团19份,肚皮舞社团20份,瑜伽社团20份,武术社团20份。收回了197份问卷调查表,未收回3份,回收率98.5%。

3.访谈法

调查前后与学校团委老师、各社团负责人及其成员进行面对面交谈 ,一方面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对调查结果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验证,补充,并查找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4.数理统计法

用spss16.0、excel等软件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所调查的10个体育社团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针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机抽出来的四个年级中的人数比例中,大四人数较少,调查的197个人中大四的只有7人参加,占总人数的4%,其余96%的同学都是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参加社团活动。其他几个年级大二占的人数最多,占39%,其次是大一,占31%,大三人?嫡?26%。

(二)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基本情况及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的情况

1.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基本情况

由表2得出,社团活动每周的次数在两次和两次以上所占比例为84%,从中可看出每周社团活动的次数较多,这个开展社团活动的频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合理的,因为次数较多的话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参与,较少的话没有达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机会。社团在一定的时间开展,对于社团的发展和学生的锻炼机会是有帮助的,让学生的课余活动更加丰富,也让社团的发展不断的完善。

2.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的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据统计学生很少参加的情况所占的比例为15%,85%的同学还是多少来说都参与了活动,其中28%的同学每次都参加,说明这部分同学对社团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从总体情况来看,同学们的参与度还是很高,因为同学们刚开始接触社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性。

3.体育社团的满意度调查

由表4可以看出,对于满意度来说,学生对10个社团中总体的满意度为基本满意和十分满意的人数达到了69%,31%的同学处于一般和不太满意的态度。体现出大多数学生对社团的活动还是比较满意的,说明多数社团在活动开展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的,至于学生对社团存在不满意的情况,原因可能有社团活动不丰富,无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社团组织管理有所欠缺;经费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调查的197个人中大四的只有7人参加,占总人数的4%,其余96%的同学都是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参加社团活动。其他几个年级大二占的人数最多,占39%,其次是大一,占31%,大三人数占26%。说明大一大二的同学参加社团活动比较多,临近毕业,由于工作和压力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较少。

2.社团活动每周的次数在两次和两次以上所占比例为84%,从中可看出每周社团活动的次数较多,这个开展社团活动的频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合理的。

3.学生很少参加的情况所占的比例为15%,85%的同学还是多少来说都参与了活动,其中28%的同学每次都参加,说明这部分同学对社团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从总体情况来看,同学们的参与度还是很高。

4.学生对10个社团中总体的满意度为基本满意和十分满意的人数达到了69%,31%的同学处于一般和不太满意的态度。体现出大多数学生对社团的活动还是比较满意的,说明多数社团在活动开展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二)建议

1.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对其配备专业指导人员,指导学生的工作,对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健康观。

2.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应该加强自身组织与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满足社团成员的活动要求。

3.各个社团之间安排好活动的时间与地点,以提高场地的利用率。

篇5

首先要明确,社团不附属于社联部,社联部不会控制社团。社联部的主要职能应该局限于“管理”。目前最受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应该是如何管理社团的场地申请、活动经费审批等事务。在现阶段,我认为社团可以直接向OSA申请活动经费和场地使用,我们社联需要在事先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尤其现阶段面临着社团换届、新社团成立,明确告诉社长各项申请事宜的主要负责老师分别是谁,规范发送邮件的格式,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OSA的工作负担,减少一些由于第三方传达带来的沟通不畅而浪费的时间。

那么,随着社团数量的增加,学校对社团活动经费的审批越发严格(这也是现有的一个趋势)那如何能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举办呢?我希望我们能成立一个“社长大会”,最主要是希望能让社联部和社团们提前互相了解年度计划,避免准备性质相似的活动,又能让社联部更好的了解社团活动的具体需求,及早为社团准备合适的赞助等,来满足社团活动物资上的需求。

我还建议社联部应该完善一个活动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活动预期规模和活动实际达到效果进行一个评估。这份评估还可以给OSA在今后的活动场地和经费审批提供一些借鉴,尽可能的去促进学校资源在社团间的合理分配。

我觉得,想要真正去维系社团与社联之间的关系,社联需要为社团提供一系列的福利。这就要求外联工作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利用香港学校内地生联合会以及国内中外合办大学(含港澳台)资源,进行互相的交流合作。也需要开展一系列工作坊,主要是邀请有活动经验的社团去帮助新建社团更好的运行。

篇6

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社团不仅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教育模式,同时也更是培养大学人才的主要阵地。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还彼此增加了团队合作精神。可以说,大学生社团组织中的学生不再是一群普通的大学生,他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意义。首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他们是一群最具有活力、最具有精力充沛的一支主力军。同时,学生社团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更是校园文化开展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校园文化组织的社团活动中,这些学生通过精心策划和编排,不仅思想素质得到了提升,还陶冶了精神情操,从而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其次,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很多学生在没有参加学生社团组织之前,不经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爱好,而且性格还很孤僻。但是自从加入到这个组织之后,不仅性格开朗,兴趣爱好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这个活动组织中,他们可以展示自我,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参加到活动组织中,心理素质不断得到了提高,从而也养成了良好的性格。总之,整体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再次,社团对校园文化的承载功能。社团作为承载校园文化的独特载体,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使校园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生生不息、传承不衰。总之,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对校园文化繁荣,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正引领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向系列化、多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二、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在学生社团组织运营中,有一些因素制约了其健康发展,阻碍了其自身的作用

发挥,下面就是对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一方面,社团自身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各部门的设置也不科学、不规范;社团组织结构松散,成员流动性大,缺乏组织纪律约束,随意性较强;无正规的会议制度,临时有事儿临时通知,随意性强,导致管理的无序性,使社团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大为降低;有些社团缺乏骨干,成员仅凭兴趣凑集,活动往往没有计划;社团成员的基本信息、注册、奖惩,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等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另一方面,很多学生意志力不坚强,缺少信心。在社团活动中,对于接到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挫折就打退堂鼓,还有的学生只有三分钟热度,喜欢就干不信换就不敢等等。还有就是社团活动缺乏创新,易于落入俗套。有些社团组织的活动没有新意,没有能够真正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然后集思广益,多出好的思路,总是沿着陈旧套路交出的“应景文章”难免缺乏吸引力。社团骨干的素质达不到高标准,有的负责人能力达不到要求,有的负责人任人唯亲,搞小团体,有的负责人收了会费之后也不精心筹划活动,平时难得露面。

三、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改进建议

1、要加强对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社团活动

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学院学生社团归口院团委管理,也制订了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学生社团是自愿形成的群众性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是自发的,学校对其监管往往不力,导致一些社团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效果不明显。如果遇上社团负责人能力不够,功利思想严重,他组织的活动可能会给其他学生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学校要加强对社团成员尤其是社团负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加大关注和投入的力度。

2、健全规章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对社团成员进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在对其进行考核,才能解决社团组织松散、活动无序的根本现象。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学生社团问题管理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1]。学生社团活动将锻炼能力和巩固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学生社团因其群众性、自主性、开放性等自身性质的影响, 具体活动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只有在管理社团工作中作出正确和合理的引导,才能确保其健康地运行和发展。在新形势下,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学生社团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限制了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2] 。由于我院社团相关管理工作正在进一步地探索之中,针对在社团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问题[3, 4]

(一)对社团认识不足

许多学生加入社团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兴趣爱好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但时间一长,或社团活动开展不连续,导致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下降,有些社员的动机发生改变,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交朋友才参加社团活动, 这样使社团组织如同一盘散沙, 缺乏必要的凝聚力。我院学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社团招新时非常积极,活动开展较好的社团,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到了后期,由于活动不连续,社员各自忙自己的事,社团的活动也不感兴趣了。此外,学校在有限的资源在配置上更倾向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致使社团工作在资金、人员、物资、管理等方面严重匮乏,从而制约了社团作用的有效发挥。社团指导教师对于社团的发展也尤为作用,但是由于我院教师精力有限,再加上资金的缺乏,使得社团相关培训不能请到专业的指导教师,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专业性降低。

(二)学生社团制度不完善

目前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都不设卡”,面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表面工作,同学们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甚至不用交会员费就可以成为自然会员,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社团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一般的普通会员甚至退出都不宣布就销声匿迹了。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我院学生社团也出现这样的情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社团相关制度不完善,社员管理不受任何约束, 没有组织纪律性, 想来就来, 想走就走。这样的恶性循环, 不利于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

现在各高校的社团大都是挂靠在校团委,由校团委负责全部社团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团委代表学校全面了解全校社团整体的发展情况,同时学生社团具有较大的自由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组织的目的,但是弊端也是显然的。如果仅仅是把社团活动看做学生自娱自乐的节目,这样的管理没有问题,但要把社团活动看作重要的育人手段的话,就捉襟见肘了。一方面,团委本身承担着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放到学生社团建设上的精力、物力只能是一部分,而社团建设又是一项纷繁复杂、耗资巨大的工作,投入的精力、物力少了,出不了大成绩,甚至连小成绩都出不了,投入大了,团委不堪重负,甚至会影响本身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许多上层次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型活动,需要学校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光靠团委是根本不够的,不是做不了,就是做不好。就我院而言,目前社团共有30个,但是团委负责社团的老师就一个,虽然目前也制定了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制度, 但有的制度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和执行。部分学生社团由于成立仓促, 加上自身制度建设没有跟上, 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 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社团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许多学生社团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 没有老师的指导, 尽管大部分社团已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 但因为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 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团工作之中, 使得一些社团活动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 我院专业性的社团指导老师也较少,活动开展水平不高,因此, 需要加大对社团的专业指导力度, 使社团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针对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相关对策

(一) 提高学生对社团的认识,重视社团教育

在给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应让学生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由学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并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它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宗旨,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目的,是紧密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也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育资源。社团开展的各种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成长的空间,对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完善各项社团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 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增强他们的自律能力。

篇8

【关键词】高校 艺术社团 建设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48-02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不仅是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和提升艺术修养的窗口,更是展示自我技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由具有共同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既受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青睐,又进一步扩建了校园文化。

一 艺术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05年,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凝聚学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它具有如下几方面作用:

1.高校艺术社团对大学生个体成长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

艺术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音乐、舞蹈、美术或其他艺术创作过程,来表达学生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各种艺术形式成为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艺术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社团的地位,这就激发了社团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在课余时间,学生们还要自觉地查资料和总结经验,以此来提升自己在社团的能力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2.高校艺术社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地去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要让他们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的能力,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做理论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个体服从大局的意识淡薄。通过在团队的磨炼,会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了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并会让他们意识到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社团每一位成员辛勤付出的回报,也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高校艺术社团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技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社团作为自发的学生组织,其内部就好似一个小型社会,在平等、合作、自由的氛围里,每个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为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平台。高校艺术社团也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起来的,他们能互相取长补短,使不同专业之间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4.高校艺术社团在引导学生思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具有媒介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和监督功能,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中间层次和衔接点,可以发挥其双向服务作用。学生社团活动已成为高校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窗口,这有利于真实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让教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让工作更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二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大高校对艺术社团的发展与建设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步提高,艺术类社团名目众多,如动漫协会、舞蹈协会、摄影协会等等,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这些艺术社团不仅能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还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也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加强自身责任感。

对于高校艺术社团来讲,它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校园文化的进步。艺术社团的创建体现了时代性、参与性、表演性、竞争性,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与社团成员一起学习、培养兴趣、展示技能、完善知识结构,还可以锻炼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目前高校艺术社团仍存在以下问题:

1.艺术社团缺乏新颖、独特的创新活动,看似青春具有活力的社团背后呈现出萧条沉闷的气息

在社团成立之初,学生们都秉承着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兴致极高地一起创建了社团,并形成了社团成立的宗旨和格言。但一些陈旧、传统性的活动方式让社团成员兴趣剧减,没有了积极性,参与活动次数减少,经常有迟到、缺席或请假等现象,社团成员就以“为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理念,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动力。这些现象的出现源自社团活动的单调、枯燥、乏味,加上社团干部缺乏威信或是工作进度缓慢等问题,从而失去了对社团成员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对艺术社团丧失信心,认为自己无法从社团中学到知识,导致退出社团的现象。

2.艺术社团活动缺乏经费支持

一般的群众性社团,如摄影协会、COSPLAY协会等,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社团,但由于没有活动经费,没有展示场所,导致这些群众性社团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让学生无心经营社团,导致失去人气,也就没有了活动质量,更达不到当初学生加入的目的。

3.艺术社团缺乏优秀的指导教师,社团管理制度混乱

一位优秀的艺术指导教师对一个艺术社团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大部分的学生加入艺术社团的目的是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能学到一技之长,若是指导教师不指导学生、不鼓励学生、不管理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学生学不到知识,失去信心,这个艺术社团就是一盘散沙,社团的管理、发展也就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指导,这样就无法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机制。

三 对高校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高校艺术社团的建立,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学生展示才艺的梦想舞台。为使高校艺术社团在校园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下面从建设和管理机制上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1.艺术社团活动应与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相结合

艺术课程的学习和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要求艺术教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在艺术公共选修课上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课后学生才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准确地运用到社团活动中去。进一步说,也就提升了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准。社团的良性发展也要求艺术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这种艺术社团与艺术公共选修课有效结合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艺术课程对艺术社团的指导作用。

2.艺术社团要注重引导与指导相结合

现代大学生都爱好自由,不喜欢受家长和老师的束缚,他们都爱好新鲜的事物,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就在充满好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重正确的引导,也应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指导,既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也不能抹杀他们的创新思想。要注重引导与指导相结合,只要方式和方法是正确的,不管用哪种形式展示出来,都应是合理的。

3.学校应为社团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场所

篇9

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建设者。我们一直说,大学是个锻炼人的地方,是个小社会,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才相对过剩的就业现状下,高素质的人才标准,已经不但是高学历,高能力就可以概括的了。对人才的要求,更多的看中其组织、创新、独立、协调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学甚至小学开始,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培养,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人才打好基础。据此,在中学时期开展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校的教育内涵,培养中学生成为德能双全并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最终适应社会的需求。

个性品质培养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爱好、性格、旗帜、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持久稳定而又迥异于他人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心理宿主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体现,是心理健康及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因此本课题设想通过开展多种学校社团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自我,健康成长。

通过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当今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创设文学、书画、摄影、音乐舞蹈、武术、剪纸、心连心(主要是志愿者)等多个社团,健全校园素质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师生参与素质教育活动,形成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优化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丰富中学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主动关爱别人、彰显自我价值的生活价值观,培养其健全人格并最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用到: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实验法、比较法、文献资料法等等。

通过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在紧张、单调的学习之余,能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创造力、丰富了校园生活。同时多参加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培养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效的提高了思想品质认识;从另一方面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减少青少年打架斗殴等违法不良事件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生活氛围中自觉地认识自己,完善自我,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今后升入大学深造乃至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打好了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我校社团活动的开展主要以课程开展为主,时间为每周一至两个下午。在职教师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方面的特长,每门课程由两个教师担任,有助于共同研究、彼此协调。每门社团课程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教室、或活动场所,方面社团课程的开展,受到中学生的普遍欢迎。

在上课的方式上,充分吸收新课改对中学课堂上课方式的要求,以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我创新为主导,教师提供技巧方法和初步的创意。为提高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对活动的热情,社团每隔一段时间会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或比赛活动,来检验各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本着人人参与的精神,欢迎广大师生随时对社团活动的开设提供建议,几年来,采纳了不少优秀的点子,大大完善了整个社团体系。

同时,由于社团涉及的领域广泛,实用性强,社团成员个个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习不到的本事,在学校乃至县里的不少大型活动中,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屡屡为班级、为学校争得荣誉。

目前,学校社团活动还存在某些问题,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认为每周都有的社团活动占用了学习、休息时间,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对社团活动的开展不太支持。另一方面,社团活动未来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在学校具备更成熟的条件时,可以增设新的课程科目、某些课程也可以更多的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开展。再就是可以建立独立的校园社团活动网站,将每期的活动内容同步上传,向更多的师生、家长宣传我们的社团建设,呼吁全社会都关注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让中学生在协调、健康、开放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

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社团作用;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41

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各大高校也纷纷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开展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独立学院的学生,在面对就业竞争中,有更大的挑战,很多学生转型投入到创业就业方向。在大学生阶段,培养创新能力对未来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创业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依托学生社团,组建社团创业部,建立定期开展创业聚集、创业交流、创业项目实践的组织制度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一定推动作用。

1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项目组首先在校内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的调查。调查采取的是重点调查和随机问卷调查。前一百份主要针对文华学院的社团内部人员进行发放填写,其中包括霍桑管理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心、“挑战杯”比赛团队。后一百份是在文华学院随机选择同学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86分,有效率达93%。

1.1 大学生创业兴趣较高

大多数人是“有想法并打算创业”的,已经创业的人则占少数。所有调查者中,“有想法并打算创业”的学生占82%,“已经在创业中”的学生占9%,可见文华学院学生对创业兴趣颇高。

1.2 大学生加入创业社团意向较高

在有创业打算的学生中,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加入创业社团,所以学院有必要筹备针对社团的创建,为同学们指导相关知识。

前一百份:66.13%参加过相关类似社团的同学都会选择加入,说明类似社团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帮助使他们希望加入针对性更强的社团。

后一百份:虽然62%同学选择加入,但是同意的人数和比例略少于前一百份中加入过社团的同学,说明有必要对这些同学进行一定的普及增强他们加入社团的信心。

1.3 有意向创业的人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没人脉”和“资金不足”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但是家庭和学校都比较支持学生创业行为。

前一百份:“缺乏经验”和“资金不足”是放弃创业的两大原因,紧接着是“人脉不足”。

后一百份:虽然“缺乏经验”和“资金不足”也是主要因素但是调查发现后一百份中选择“失败的后果难以承受”这一原因的人数明显多余前一百份。

1.4 大学生对于创业类型和创业形式的选择

在创业类型上,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注册公司”和“个体零售”的方式创业。在创业形式上,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以合伙企业的形式进行创业,紧接着是独自创业。

前一百份:大多数学生选择注册公司和个体零售,网店和加盟店紧随其后。

后一百份:接受随机调查的同学更倾向于“加盟店”和“个体零售”的方式,之后是注册公司。

1.5 他人对创业的影响较大

大多数有创业打算的人都受到了他人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来自于身边朋友、亲人的成功或者经历、电视,广告以及成功的学长学姐们。

前一百份:有想法并打算创业的人大多数都受到了影响,从性别角度看,男生受到的影响大于女生。

后一百份:虽然很多人受到了他人的影响,但是仍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并没有受到影响,这其中以女生为主。

2 大学生社团对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2.1 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独立院校的学生社团作为一种学生组织,一般是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段组成。而社团的日常活动一般是在相应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组织、自我管理,相对较为自由而又能在活动中进行思维碰撞。社团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社团成员需要集思广益,创造具有特色的社团活动。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2.2 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创业相关知识是有意愿创业的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所应该具有的创业素质。创业者的知识储备需要包括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行业的法律常识。社团成员分布广泛,来自不同学部,专业背景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等等,这些特点有利于发散大学生知识网,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3 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社团的运营方式、内部活动可类比现今社会部分公司的状况。同时社团活动的策划制作、组织结构、活动经费预支以及内部管理方式与企业具有很多相似性。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成员能够学习如何制作活动策划、如何进行内部成员分工管理、如何掌控活动现场、如何让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等方面的全方位锻炼。

2.4 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独立院校的社团是由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自发组成的群体,受外界环境限制较小。社团活动从策划制作到筹备组织以及最后的活动总结,每个活动环节需要社团成员独立自主的完成。活动的顺利展开依托于社团成员之间的配合,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心、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这都对学生未来开展创业活动的心理品质要求做了一定的铺垫。

3 依托独立院校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结论和建议

3.1 对独立院校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结论

本次通过对文华学院学生大学生自主创业问卷调查,基本上对学生的创业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文华学院学生大多数都抱有创业想法。不仅仅是因为创业成功的金钱社会地位诱惑,更多的在于如今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的贬值速率、就业压力的与日渐增以及本身三本的不占优势。但是在此基础上,真正准备付出行动的却只是少数的一部分人。大多数人选择放弃首先是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创业方向以及在创业过程中不知道该怎么做,其次是因为学生们对资金不足的忧虑和难以去承受失败所带来的后果。故此为有打算创业的学生们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例如建立学生创业社团,组建社团创业部,建立定期开展创业聚集、创业交流、创业项目实践的组织制度等等,将为创业团队积累更多的储备。

在当今社会中,没有一个良好的团队合作和足够多的经验是难以完成好的创业模式的。所以学生们都希望拥有一个全新的有关创业的经验平台,并且能够模拟创业过程或者进行创业比赛。其别需要注意的是被迫创业的学生,他们往往能吃苦,但是因为家庭的因素,资金、自信、方向都会成为很大的困扰。创业不应该仅仅是注册公司、个体经营等。良好的公关能力也是创业的一种。

3.2 关于独立院校更好开展社团创业教育的建议

3.2.1 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养和基本理论知识

独立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要逐步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养,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创业风险判断的意识,培养创业技能。如应开设如何发现创业创意的课程,开设团队建设与管理的课程,开设商业计划书撰写、路演与融资的课程,开设初创企业财务课程、开设初创企业营销的课程等等。学生只有有了较为全面的创业知识储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进行创业实践。

3.2.2 提供实战演练平台,模拟创业过程

本课题研究发现,高校社团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很好的形式。学校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形势,委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创业实践指导。

在社团活动中提供实战演练平台如ERP实验或者更与代表性的模拟创业活动,组织学生亲身实践。同时可以形成“经验交流平台”和“行业选择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发展道路上的引导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规则,不盲目创业。学校也可以多加组建适合的平台供有想法的大学生交流从而认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初步的解决人脉问题。在组建社团创业过程中,希望学校能为大学生提供技术性专利性大学生安排专项资金或研究经费。

3.2.3 组织创业活动,营造创业氛围

基于学生社团的特性,建议学校提供相应场地作为临时办公场所,在社团创业活动中提供创业模拟实战演练;组织讲座等活动对创业形势分析、国家政策等相关培训;对于较好的创业项目提供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

开展相关法律知识课程,有专业的相关老师普及法律知识,同时有创业教师开展创业实践指导,利用社团开展创业知识培训,丰富同学们的经营管理相关知识包括创业活动开展过程中专业老师对创业前景的分析、国家政策的分析、就业前景的推导等方向性的问题。

通过社团活动,搭建创业者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他们互相了解,互相启发,共建创业团队,提升创业能力。

4 展望

独立院校创业教育才刚刚开始起步,成熟的课程与实践体系尚未形成,典型的模式往往又难以复制,各高校将根据自己的条件与特色,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将会有更多经验分享,项目组将持续跟进研究。

参考文献

[1]陆蓉蓉,王蓉,张文君.基-T-gU业团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4):128.130.

[2]方正.借助大学生社团开辟大学生创业实践新路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