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的主要工艺范文
时间:2024-03-25 11:0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工艺的主要工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园林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园林环境的活动,园林绿化作为园林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 园林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园林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园林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园林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对园林绿化生态环境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园林绿化生态环境使园林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能够改善园林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一重要性质。
目前园林设计中的生态设计中有一个可供我们绿化参考的原则,那就是:在房前屋后,要多栽落叶型树木。因为在夏季,树荫能够遮挡阳光,使室内凉爽,少开空调,因而减少园林的热岛效应。而在冬季,树叶掉光了,太阳光能够照射入室,为室内增加温暖,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在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前,要想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成立绿化项目施工管理机构
组建项目经理部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前提。园林绿化工程涉及面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工程。工程施工方法不一,质量要求不一,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搞好施工之前的组织设计是搞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
1、组建项目经理部,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在接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任务后,要及时成立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由政治素质强、施工经验丰富、具有一定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选担任。
2、建立规划施工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经理部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施工图进行汇审,确定图纸的正确性与适用性。项目经理要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线、施工条件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益目标做出规划。目标规划工作从根本上决定了项目经理的管理效能,因此要及时组织项目经理班子成员对目标系统做出详细规划,进行目标管理。结合工程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的全局和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的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
3、制定制度和规范,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经理部要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园林绿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时制定重要规章制度和规范,从而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要对规章制度和规范进行审批、督促和效果考核。
4、选用专业园林人才,项目经理在人选上要选择精通园林绿化专业、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人才进入项目经理部,要选择那些选得其才,用得其能,置得其所的优秀人才进入项目经理班子。项目经理必须做好施工项目组织设计工作。
二、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重点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
1、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建部分投入了一定的各种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绿化部分投入了大量的土方、苗木、支架等工程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掌握苗木栽植时间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园林绿化工程中投入的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绿化植物,不同的绿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此,必须遵循苗木生长规律,在苗木最适宜时间内栽植,确保苗木成活,提高工程质量。
3、全面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都是由若干个分项、分部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由此可见,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对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三、严把园林绿化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园林绿化工程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是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基础,分项工程质量等级不符合标准,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也不可能评为合格,而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正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此,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时,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判断错误,每一分项工程检查验收时不可降低标准。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目前,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之间既存在着相互对立,又存在着相互统一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做到工程质量合格,进度符合合同要求,投资成本合理,安全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字:石油化工 管道安装 工程管理 问题 对策
一、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石油化工管道的安装施工过程,涉及的领域众多,工艺较为复杂,难度系数高,对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石油化工管道安装的顺利进行,确保,管道的高质量,要仔细的做好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单位
石油管道的施工是一个大型的工程,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先进的技术和制造工艺,所以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要慎重,不能“任人唯亲”,要通过招标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选定专业技术强,科技力量雄厚、有高素质人才的施工单位,为工程的高质量做好人才和技术的准备。
2.图纸的审核
在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图纸后,还要召集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对图纸进行审核,必要时到实际的施工地点进行考察,及时的发现图纸中不合理的部分,及时的解决,避免在以后的施工中由于出现的问题而影响工程的进度或是工程的质量。
3.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对石油化工管道施工前,对工程所需要的管道、设备、阀门、各种配件等基础材料设施要准备齐全,工作人员、监理人员等就位,此外,对基本材料和设计要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石油管道安装所需要的材料标准,做好施工前的照明设施、排水设施、出现问题的抢修工作等一切准备。
二、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焊接中的主要问题
焊接工作是石油化工管道施工中一项重要的措施,焊接的成果是否符合标准,关系到管道质量的好坏。而在管道的焊接工作中,由于技术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焊接的密实度不过关;焊接工人对工作的不认真,弄混焊口编号,出现焊接错误;此外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无损检测的合格率,对施工的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人员,制定的抽检焊接弄虚作假,使其最后的检测结果无法真实的反应现场焊接的质量,为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因为石油化工管道的生产是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情况下,所以管道的焊接质量对于石油化工的安全生产有重要的作用。
2.管道防腐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大多分布在油田的附近,而在油田附近的土壤中,大多是含有各种碱、酸、盐物质,很容易对管道造成腐蚀,造成腐蚀的管道不断质量没有了保证,而且给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害,不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所以在石油化工管道的安装中,要在埋地铺设的金属管道外面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来提高管道的寿命和质量,保证使用中的安全。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在石油化工管道上的应用防腐材料是石油沥青防腐涂层,这种沥青涂层因为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石油沥青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十分的严重,所以在石油化工管道的防腐中亟待发现新的防腐材料。
三、做好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策略
以上对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管道一旦投入生产,产生的大问题将是难以估量的。
1.做好焊接工作,实现“无缝”生产
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道的质量,所以在焊接的过程中应当雇佣拥有专业知识和过硬技能的焊接人员从事工作,焊接的顺序和质量标准要严格的按照焊接的规程进行,管理人员在管段安装焊接之后,要对焊缝的表现进行检查,然后对管段的焊接进行确认后,再由相关的部门采用抽样的方式,对质量进行验收,确保焊接的高质量。此外针对需要进行热处理的焊缝,一定要在无损探伤合格以后才能进行,并且是在工程的监理人员对无损探伤的等级进行确认记录以后,才能进行。
2.采用新工艺,有效解决管道的防腐问题
我国传统上采用的石油沥青防腐涂层,尽管价格低廉,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石油沥青是一种污染严重的化学物,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所以石油沥青防腐涂层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石油化工管道的防腐需求了,相比之下,环氧煤沥青涂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被应用到管道的防腐中,该工艺更为先进,施工简单,无污染,因此逐渐的代替了沥青防腐材料。一般在使用环氧煤沥青涂料之前,管道要通过喷砂除锈处理,将管道表面的粗糙程度控制在40到80微米之间,为了防止管道的二次生锈,在除锈的24小时之内,在管道的表面涂一层底漆,待表面的底漆干燥后,在均匀的涂面漆,面漆涂好后,在管道上缠绕0.1毫米厚的玻璃布,此后在涂一层面漆,最后在涂抹环氧煤沥青涂料,切实的做好管道防腐的工作,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3.正确的安装阀门,确保工程的安全
对于阀门的设置尽量放在方便操作和维修的位置,一般手轮间的距离要大于100毫米,在安装较大的阀门时,为了方便,应该采用起吊工具协助完成;在施工中,阀门应该错开安装,已达到缩小管道之间间距的目的;对于存在高危险、高毒性、强腐蚀性的设备之间相连的管道,阀门的安装不可采用链纵的形式,应该采用和设备的谷口之间连接的形式。施工单位要把每一个阀门的型号大小在管段图上标注出来,并且做好编号,为了防止把单向阀门装反的情况出现,在管段图上要标出单向阀门的方向,以保证每一个阀门的正确安装。
四、总结
石油化工管道的安装涉及的工艺较多,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也较多,出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很有可能引起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在石油化工管道的安装中要从施工单位的选择、图纸的审核、材料设备的准备等入手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要出现的问题,采用有效的措施及时的防范和解决,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传统的绿化施工在春秋季进行苗木种植,而随着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单一的季节绿化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是现代城市绿地施工建设中一项被广泛利用的技术,这项技术迎合了市政工程建筑中配套绿化工作,满足了在特定时间进行植被栽种的要求,反季节施工,往往自然条件恶劣,需要在施工中应用科学的苗株栽培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苗株成活力,实现绿化效果。然而,非反季节施工,苗木移栽成活率很低,严重影响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与形势发展及特殊要求相矛盾。为解决非正常季节绿化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可以从种植材料的选择、种植土壤的处理、苗木的运输、种植穴和土球直径、种植前的修剪及种植等方面严格把关,从而尽可能提高种植成活率。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株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植物成活率与移植期、植物再生能力、树体储存物质多寡、是否断根、移植技术措施及植后管理密切相关。
二、反季节绿化的必要性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比较明显。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影响,使大部分城市的植树时间受到局限性,一般而言,落叶乔木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发芽前和落叶后土壤冰冻前,常绿树木的最佳种植时间则是要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发芽前和秋季新梢停止生长后,土壤冰冻前,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的步伐也必须及时跟上,传统的绿化思维和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树木生长期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促使我们产生了反季节施工的想法。通过近几年的苗木反季节栽种情况来看,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城市绿化中的反季节施工注意事项,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释。但由于反季节绿化的特点,在园林施工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三、反季节绿化应注意的要点
(一)种植材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反季节绿化成功的关键。在确定反季节绿化树种时,要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抗污染等抗性强的绿化树种。
由于非种植季节气候环境相对恶劣,对种植植物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在选材时要尽可能的挑选长势旺盛、植株健壮的苗。种植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汁要求;大苗应做好断根、移栽措施;水生植物,根、茎发育应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草块土层厚度宜为 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 1~3cm;植生带,厚度不宜超过lmm,种子分布应均匀,种子饱满,发芽率应大于95%。
(二)苗木运输。装、运、卸和假植苗木的各环节均应保护好苗木,轻拿、轻放,必须保证根系和土球的完好,严禁摔坨。长途运输应特别注意保持根部湿润,一般可采取沾泥浆、喷保湿剂和用苫布遮盖等方法。
(三)土壤的处理
土壤的好坏对植物成活和以后的生长发育很关键,非正常季节的苗木种植土壤要求相对更高,必须要有足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厚度,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和排水好。通常我们会在种植前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根据化验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客良、培土与掺沙和施有机肥等措施,达到栽植土的要求,同时进行深翻,人工平整处理。
(四)种植穴和土球直径
在非正常季节种植苗木时,土球大小以及种植穴尺寸必须要达到并尽可能超过标准的要求。对含有建筑垃圾,有害物质均必须放大树穴,清除废土换上种植土,并及时填好回填土。在土层干燥地区应于种植前浸穴。挖穴、槽后,应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五)苗木修剪
非正常季节的苗木种植前应加大修剪量,减少叶面呼吸和蒸腾作用。具体应根据情况,对不同部分进行轻重结合修剪。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宜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量疏剪。另外,对于苗木修剪的质量也应做到剪口平滑,不得劈裂。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口应距留芽位置以上 0.5cm;修剪直径 2cm以上大枝及粗根时,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
(六)养护
种植后要对苗木进行浇水,但要掌握浇水量,浇水不要太勤,叶面喷水要有保障;种植后要设保护架进行支撑固定,用绕草绳、绑扎麻袋片等,以免擦伤树皮;也可进行叶面喷胶,避免水分过度蒸发,保持水分平衡;也可将树木全部摘叶或部分摘叶,保持树木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四、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绿是生命之本”。园林绿化中反季节施工违反了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但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一些绿化工程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段完工,因此不得不考虑和研究如何提高苗木在非正常季节种植的成活率。本文所列举的一些方法和措施都是在施工经验中总结提炼、创新出来的。为适应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切实有效,成本增加的限制因素的要求,所用材料都较简单、常用。所以这些施工方法在现阶段条件下能很好地解决了非正常季节施工遇到的困难。随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施工技术将会得到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张洵力. 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J].上海农业科技,2008,(6);
[2]王峰. 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色职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7);
[3]胡 松. 浅谈非常规季节的绿化施工[J].现代园艺,2011,(9);
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设计;问题分析;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和产业,同时,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这就对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北方,水利工程往往是中小型居多,设计部门开展项目的规划、可行性分析及设计时,可能因为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人员的水平等因素制约,难免出现一些问题[1]。本文就以中、小型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工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希望引起设计人员重视,吸收借鉴、完善设计,确保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更加全面系统、合理科学。
一、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薄弱
由于水利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和领域,需要由不同专业的人员或者不同的小组来共同完成工程的设计工作,特别是中、小型水电站设计工作的组成人员可能来自多个单位,之前缺少交流,彼此之间宏观整体观念不强,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沟通和协调不及时。比如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机电安装、结构安装和水电建筑等,需要独自进行专业的工程设计,如果沟通协调不到位,会导致设计的不配套,不能很好地互相衔接,可能出现前期工程和后期工程脱节的严重后果,造成施工受阻,或者重复施工,影响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不必要损失。
(二)前期规划笼统粗糙
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对工程施工地点的地质、水文以及气象条件依赖度比较高[2]。为避免受这些资料影响,设计工作者必须要掌握尽可能详细的资料。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的项目设计人员为了赶进度、出成果、降成本,有时会忽略对施工地的实际勘探,而是借鉴类似项目的考察资料或者临近工程的资料开展设计工作。导致引入的计算公式,一些具体参数的参考出现和实际不符以及不相称的情况,有的设计单位即使开展实地勘察,但是出于节约开支考虑,工作程序大大简化。以此为基础做出的成果方案,无论是结构形式,还是选址和发电机组容量设计,都会脱离实际,导致设计偏差较大,影响实际施工。
(三)规划设计不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主要表现在施工图跟不上进度,细部施工图不完整,标注不完整或者标注出现错误等。对施工指导性差、可操作性差,严重影响计算和施工正常进行。有的工程实际设计中,过于应用新技术,硬性添加入复杂、技术要求高的新工艺,使设计突破了原有的标准,导致投资增加,周期延长,同时增加了工程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另外,有些设计人员在计算时数据以及公式选择较为轻率,计算结果和实际存在较大偏差,造成实际施工时出现大坝基础处理薄弱,造成安全威胁。
(四)概算编制流于形式
对于工程设计而言,概算的编制是工程概况的体现,是投资指标和设计的依据[3]。但是实际设计中,对于工程的概算编制往往过于简单,给审查和评估工程造成一定的困难。概算编制存在工程量的计算不准确问题,土和石方偏差量最大,有时甚至相差几倍,给工程的承建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造成资金、招投标以及结算等工作的不便。甚至,有的单价分析按照水平年进行分析,导致工程单价出现较大的偏差,对工程的投资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水利工程设计中重要问题对策及优化方案
(一)注重设计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
人是工作的主体,设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素养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所以,要求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经常性的提高专业素质,更新思想理念[4]。作为设计部门有责任强化设计人员培训,开展理论学习和集中实践活动,同时,注意新的技术、工艺、材料的引进和运用,并确保设计人员自觉的将新理念合理运用到设计中。设计部门培养人才的同时,要做好极引人才的工作,确保设计单位完成一些复杂的项目设计,解决技术难题,进而带动整个团队设计水平的提升。
(二)注重做细做实前期准备工作
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前期的勘察准备工作,各级设计部门都不应该忽视这一方面,要注重勘查质量和准确度,借助先进勘查技术和设备,选配优秀专业人员,确保前期勘察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制定出科学的工程设计,保证各项工程符合设计规范,进而实现发挥工程效益的目的。
(三)对设计质量进行科学管理
设计中、小型水利工程时,要强化质量意识。有效控制设计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顾客的要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原则,对设计的过程、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根据实际的需要,提供合理的图纸以及技术报告[5]。要主动接受管理部门对设计成果的技术审查,开展自身监管,多角度的综合考察设计成果,并提出修改的意见建议,促进设计的完善提升,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
结语:
总之,工程设计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而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的设计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中小水利工程的设计,影响质量因素更多,难免出现问题。本文对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应对的措施和策略。希望引起设计部门和工程设计人员重视,尽量在今后水利设计中避免问题出现,保证工程的质量、满足实际的需要,尽可能的做出完整全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技术报告。
参考文献:
[1]孙志红,刘江良.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3,15(06):29-33.
[2]陈爱民.如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23(09):188-189.
[3]王长金.刍议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1(13):210.
篇5
一、加强教育、学习,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意识
首先要从员工的思想意识抓起,解决员工安全管理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全体员工真正从思想深处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变“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促进员工做出安全决定意识的有效提升。
安全生产教育应注重结合本企业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生产阶段,采取读书看报、学文件、学制度、学讲话、学事故案例、安全宣传栏、集中授课、张贴安全标语、开办安全讲座、宣传画等等不同的宣传教育形式,及时更新宣传教育的内容,把一些常用的贴近工作的安全知识传授给职工,让职工在接受安全教育中保持新鲜感,并对安全生产工作具有紧迫性,从而引起职工在工作中对安全生产足够的重视,做到时刻想到安全。
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员工行为意识的提高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挖掘安全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就是将视觉、听觉、感觉手段导入在其中,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创造出更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求促进员工安全自觉意识与行为的形成,促使员工能够做出正确的安全决定。
第一是确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是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对安全的总的价值选择,决定和影响着人的想法、做法及决策。确立正确的安全理念非常重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企业树立“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效益”的安全效益理念;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安全发展理念;促使从业人员树立“爱家就是爱生命,重情更应重安全”的安全爱护理念。
第二是培育良好的安全心态。人的心态和情绪是影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安全事故并非由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够,而是因为人的过度情绪化所致。不正常的心态和不稳定的情绪,有时将冲破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防线,表现为安全行为的失控和失误,导致无意或故意违章,最终由于错误的安全决定导致事故。
第三是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将人本管理贯穿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健全制度,靠制度的强制约束逐渐养成职工安全行为习惯,最终上升为安全文化理念,使安全制度更好地延续和落实,杜绝习惯性违章。
第四是采取新的技术措施,推动安全管理手段的升级。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以改造企业传统的、陈旧的管理手段,从设计、工艺、技术装备上保障安全生产,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突出领导带头作用,培养安全生产超前意识,促进员工的安全行为意识的提升
第一是突出领导带头作用。通过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让员工真正看到、听到和感受到领导在关心员工的安全,在高标准地践行安全,感受到各级领导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决心和毅力,体会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转变为具体的行动,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第二是培养安全生产超前意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长期坚持的安全指导方针。“安全第一”说明了安全工作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预防为主”强调了抓安全工作中要预先发现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把事故消除在初始状态。
第一步“防在前”。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通过现场检查、评价、和分析判断,准确查找出威胁安全生产的苗头和事故隐患,切实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在事故发生之前,将事故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才能使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点。
第二步“想在前”。每天工作前,要坚持岗前安全生产教育,思考应该怎样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想到通过什么方法、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不断强化和提高全员素质,查找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要做到这些,每一位员工、每一位管理人员,就必须时时处处“想在前”,就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工作抓细、抓好、抓出成效,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切实有效。
篇6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认真总结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2011年项目申报工作,对今后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出意见。
1.正确评价五年来新农村专项资金投入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五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成立了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过去五年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突出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协调推进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全面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概括五年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带动了各级财政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据统计,五年时间市(州)和长白山工委会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46亿元,县(市、区)投入达到10.77亿元,乡镇投入达到4.09亿元,加上省级投入,各级财政投入总计达到25.3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35.5%,市(州)级财政投入占5.8%,县级财政投入占42.5%,乡级财政投入占16.2%。到目前,全省有近1/3的市(州)、1/2的县(市、区)、3/4的乡镇都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二是有效捆绑了各类资金项目和集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专项资金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在省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下,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农村泥草房、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商贸网点、市场流通、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在整合项目的基础上,在全省进一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机制,有效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力量,创新建立了村企共建、军民共建、部门帮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方式。同时,积极调动发挥了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227.06亿元,其中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43亿元,占20.4%;各级各部门单位帮扶投入14.74亿元,占6.5%;发动社会能人和有关团体、企业捐助投入3.9亿元,占1.7%;乡村集体投入51.55亿元,占22.7%;农民自主投入94.12亿元,占41.5%。省级专项资金辐射带动效应达到1∶25.23,起到了“四两拨千斤”和杠杆撬动作用。
三是有力地支持了项目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村屯改造。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补贴是省级专项投入的重点。五年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了试点阶段“百镇千村”和深入实施阶段1000个示范村建设,支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538个,支持建设农村社会事业项目609个,支持建设农村环境改造项目437个,支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24个,支持改造农村泥草房50110户,支持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13个。省级专项资金投入促进形成了新的农村投入机制,构建了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渠道,推动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实现了市带县、城帮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全省共同努力下,有6类项目建设呈现了快速推进的大好局面:第一类是在产业发展上,全省新农村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屯4205个,工业集中区72个,各类专业合作社978个,实现产业立村230个,市场活村75个,人才强村36个,旅游兴村58个,城镇带村63个,第二类是在农村道路建设上,全省1000个示范村,累计修水泥路11132公里,柏油路47公里,巷道铺砖466公里,修边沟1251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和户户通达到70%以上,第三类是在农村房屋改造上,新建砖瓦房16.4万户,改造旧砖瓦房15.4万户,新建和改造面积2449万平方米,户均面积达到80平方米,重点推广了新式农居和暖房子,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第四类是在农村环境整治上,改围墙8.3万延长米,修铁大门21.6万个,建公共厕所14443个,建室内水冲厕所32151个,建户外卫生厕所33.9万个,建垃圾站18180个,建垃圾填埋点15117个,栽树15098万株,安装路灯50547盏,第五类是在办公健身活动场所上,新建和改造村部2240个、卫生所2342个、农民夜校1213个,建乡村文化站599个、村图书室2150个,建文体健身广场1093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600套,第六类是在便民服务上,新建农村超市3056个、幼儿园746个、网吧293个、洗浴点602个、老人托养所161个。通过新农村建设,全省打造了一大批产业发达、环境整洁、院落整齐、设施完备、美化绿化的魅力村庄。
四是强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切实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到科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上来。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加大规划编制的资金支持,是启动规划、做好规划的重要保证。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和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累计投入规划编制资金5500万元,其中投入省级专项资金2220万元,地方配套3280万元。开展并完成了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自然概况、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数据普查,支持完成了28个县(市、区)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和1361个试点(推进、示范)村、51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促进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五是支持启动了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能力和工作信心。五年来,在省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地厅级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了全省60个县(市、区)县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到中央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省新农村办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对全省624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从2009年开始,由省纪检委、省委组织部、省农委和省民政厅共同组织实施了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利用5年时间,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进行系统培训,实施两年已完成培训任务4000名。省里还组织3期90人的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5期近200人到长三角、珠三角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
总之,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一成绩的取得与省和各级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专项资金的设立已经成为凝聚各级各方面力量,合力建设新农村的原动力和活化剂。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规范,积累了一定经验。一是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扭住关键,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两项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强化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抓纲带目、纲举目张,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才能加快农村面貌的改变。二是尊重民愿,切实发挥农民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还权于民,建什么、怎么建都由农民自主决策,不包办代替,不行政命令,不搞暗箱操作,实行公开公示,接受农民群众监督,这是搞好新农村项目建设、加强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的有效办法和重要保障。三是激励约束,注重发挥专项资金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充分体现专项资金的补、引领性和带动性,对于项目捆绑多、自主投入大、干的效果好的,坚持多补助、多奖励,调动积极性;对于具有创新的、方向性强、起点高的项目,比如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这类项目等,给于重点倾斜和大力支持;对于那些无所作为、工作推进慢、建设效果不明显的,适当削减支持规模。四是立制规范,把各项制度建设贯穿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注重项目审批程序,坚持村申报,乡镇、县、市和省逐级审核审定的办法;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公示制、建设合同制、工程招标制、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等,严格履行各种手续;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检查,每年春秋各集中检查一次,既检查项目,又检查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扎扎实实,资金使用管理安全规范。五是协调配合,努力做到部门之间工作衔接有序、上下工作拧成一股绳。多年来,与省财政、省发改部门工作协调顺畅,保障了专项资金的规模和及时审批下拨;加强了与市(州)、县(市、区)和村镇工作的有序衔接,确保了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可行性,保证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地发挥了专项资金的支持作用。可以说,这些工作经验是上下共同努力、共同实践的结果,要倍加珍惜,积极运用,以利工作,切实把今后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做的更加扎实、更富有成效。
2.全力做好今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申报工作
2011年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第二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省里继续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1000个示范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补助。前段时间,经过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省农委党组研究确定,省新农村办公室和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吉林省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以吉农综字[2011]56号文件下发到各地组织实施。2011年项目申报工作与历年比较,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一是时间紧。按照计划,在2月底前完成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下发工作,3月15日前完成项目申报,3月31日前完成项目考核,4月15日前完成项目调整,4月30日前审定项目上报省专项资金委员会,争取5月份第一次例会审核通过,6月底前将资金拨付到市、县。从整个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上看,可以说是步步紧逼、环环紧扣,时效性很强,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二是任务重。1000个示范村项目申报和审核审定工作,无论是从示范村数量来说,还是从工作环节来讲,都存在着点多面广、程序多项目多、数据量大工作量大、检查任务重和复核任务重的特点,需要我们上下共同努力、合力攻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三是责任大。项目建设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示范村建设水平,而且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项目资金的后续管理和使用是否科学和规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工作上要细上加细,做到申报无纰漏、无遗落,一次申报、一次成功。四是关注程度高。尽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新农村办公室以及各个示范村对此非常重视,不仅关注能批多少资金,还关注今年干什么项目,我们一定要引导好,把好事办好,切实让各个方面和各个层级满意高兴。
根据2011年面临的新形势,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文件精神要求,今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一)申报范围、补助原则和支持重点项目。项目申报范围主要是被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1000个示范村。补助原则主要有5条:上限控制,对示范村上报的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上限控制,并根据示范村大小、建设成效和原有条件等情况,适当确定补助额度;重点支持,主要是支持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相对集中,申报项目要具备一定规模,避免出现项目投资过小、数量过多。每个村申报项目1个,最多不超过2个,排好顺序;尊重民意,按照基层和农民群众意见和要求确定建设项目;奖优罚懒,对于地方投入大、乡村集体和农民主动投入、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的,给予适当倾斜。相反,则适当削减支持规模。
2011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共10类,分别是: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铺砖建设。二是桥涵建设。三是自来水工程建设。包括水源、泵房、管线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包括路边排水沟、屯内小河流两岸整治。五是清洁能源建设。兴建集中供气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省支持最高额度不超过70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和村集体、农民自行筹措。六是休闲文化广场。包括场地整治、设施配备、宣传栏建设等。七是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包括垃圾堆放场所、垃圾处理场、垃圾转动车等。八是有线电视建设。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或建设卫星接收装置。九是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支持示范村改造农户围墙,统一格式,美观实用。十是太阳能路灯。这10类项目是省里综合考虑全省情况确定的,既照顾了建设好的地区,又考虑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项目申报不得超出这个范围。对于省里没有支持的项目,各地可通过本级专项资金、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社会帮扶资金予以扶持。
(二)申报程序及时间要求。申报程序基本是与往年一致。各示范村要按照规划建设的要求,提出本年度具体建设项目,编制《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书》,经市(州)、县两级农业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局签属意见后,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财政厅。按照早申报、早批复、早实施的要求,省里已将《项目申报管理指南》通过网络进行了转发。要求各地在3月15日前将申报项目上报到省里,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省里还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考查、集中审核、专家论证,上报省专项资金审核委员会审批。这样,2011年的项目申报审批和资金拨付工作最晚不迟于6月底前完成。因为,省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规定,2011年同2010年一样,凡是6月底前没有下拨专项资金的,每逾期1个月削减10%,并在第二年预算安排时扣减。11月份起不再下达专项补助资金,结转下年使用。这次会议结束后,大家就要立即着手组织抓好本地项目申报工作,尤其是部分县(市、区)示范村数量较多,市县两级要加快项目审核进度,在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出现贻误时间,影响省里项目批复,责任自负。
(三)项目核查。为确保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省里要对各地的申报项目进行检查。3月15日以后,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将会同财政部门组成9个组,对全省1000个示范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实地考核,对所有示范村2010年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是查阅账目,对2011年申报项目进行逐村现场对接,根据实地与可能确定建设项目,同时对部分示范村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考核和检查。要坚决杜绝和防止利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偿还历史积累的债务。发现哪个地方出现这类问题,不仅要追缴今年的专项资金,以后也不再支持安排。
(四)专项资金分配办法。在申请补助额度上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申请额度要实事求是。一般来说,每个村申报资金规模在20万元左右,工作开展好的村可以多报一些。另一个是注意项目捆绑。省专项资金委员会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要相对集中,不撒‘芝麻盐’,单个项目在40万元以下的原则上不再安排”,这是硬性要求。各县(市、区)要继续按照2010年的做法,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捆绑立项,以申报指南的10类项目进行捆绑整合,如,道路建设项目就是将各个示范村申报的道路建设项目捆绑为一个以县(市)为单位的项目,一般一类项目申报示范村个数要在3个村以上,申报补助资金超过50万元。各(县、市)在申报时一定注意,没有达到这个规模就协调各村进行项目调整。
(五)需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坚持以规划为指导进行项目申报。做好规划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特别是这1000个示范村,要进行连续三年的投入建设,必须要制定科学建设指导规划。去年,在省里的要求和督促下,各地、各示范村都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一些县(市、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本级拿出很大一块资金,推进省级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已有近70%示范村规划编制任务已经完成。2011年还没有完成的,要抓紧完成,避免盲目建设和无序建设。在项目核查中,是否是按照规划进行申报将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面貌。经过省里积极协调,农户的院墙、大门建设和安装太阳能路灯纳入了2011年省里支持项目,这是一个突破。同时,市县两级也要把环境整治作为主要投入方向,建立起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切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引导、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2011年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全面铺开的有利时机,把省里专项资金支持和积极争取其它政策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省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立项和批复会充分考虑对其它方面投入带动情况,凡是有其它投入的就优先立项,凡是其它投入较大的就给予多一些的支持。几年来,省里一直督促市、县两级要设立本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践看,凡是设立的,工作就主动,工作成果就大,就能形成多渠道投入、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广泛关注支持的良好氛围。这次会议后,还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的市(州)、县(市、区)还要继续积极争取,这不仅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要求,也是强化单位职能、树立部门形象的重要方面。四是切实尊重农民群众建设意愿。项目申报要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重点解决好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路、水、气、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要坚持民主程序,项目申报要进行民主决策,申报项目要在村里公示7天。五是做好大型秸秆气化站项目申报。2011年继续以试点性质安排一部分秸秆气化站建设项目,总体考虑数量控制在15个以内,力求做到当年投入、当年建设、当年运营。由于秸秆气化项目投入较大,省里只解决项目投入的一半多一些,所以要求申报兴建大型秸秆气化站的示范村要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所在的县(市、区)财政投入要达到30万元以上。同时考虑项目长久运营,在项目检查中,凡是申报大型秸秆气化站的,省里将对村班子组织能力、集体经济实力、农民自筹能力和县级财政匹配资金情况也要进行考核。对于不具备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不得申报秸秆气化站项目。
3.切实抓好省级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近几年,从全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看,各县(市、区)都能够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统筹安排,科学使用,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和完善。但个别县(市、区)仍然存在着缓拨、滞拨、串项使用等倾向性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切实加强管理,就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所以,我们要从切实保障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出发,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一)严格按照批复项目使用专项资金。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1000个省级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补助范围严格按照当年省里批复的建设项目使用,不得截留、挪用、串项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及补助的额度使用,严禁用于补充工作经费、发放奖金等,杜绝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及时拨付和使用省级专项。按照省财政厅和省农委联合印发的《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吉财乡指[2008]797号)文件的规定,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在接到省财政厅指标文件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建设单位,并通知当地乡镇财政所(分局)。各地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及时拔付专项资金,不准缓拨和滞拨,务必将专项补助资金在规定时限兑现到村,用到项目建设上。各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协调当地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特别是市所辖的区,资金必须及时由市拨付到区,由区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发现缓拨和滞拨的,省里要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省财政部门收回资金,另行安排。
(三)建立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一是坚持实行报账制度。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在乡镇财政所(分局)实行报账制,严格防止白条入账。二是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和手续。主要是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项目合同、工程监理、法人负责、竣工验收等相关制度,严格程序,完备手续,经得起检查和审查。三是及时公开。项目建设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都要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透明度,不准暗箱操作。四是建档立卷。对于开展各类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情况,都要及时备存相关的文件、资料和图片。县(市、区)和各村都要建立相关档案,以备查询和检查。
(四)加强存在问题的整改。从前段时间省里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调度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县(市、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是严肃规范的,专项资金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效能,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但也存在着有的地方资金挂帐、项目无法实施问题。对于过去擅自串项的要妥善处理,抓紧解决。对于去年和今后批复的项目,无论是因灾还是其他原因,省里要求一律不准串项。各地要坚决杜绝这类问题,哪个地方再出现这样问题,就取消哪个示范村资格,同时对县(市、区)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提出批评,并取消年终省级先进的资格。
篇7
[关键词]化学工程 绿色化学 节能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032-01
近些年来,我国的总体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现在人们也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现在人们更加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绿色化学工程主要是以化学工程工艺为基础,然后在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使用一些相应的技术来加入绿色环保的理念,最终达到节能环保、绿色生产的目标,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目的。
一、化学工程中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开发的分析
1.1 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开发的意义
相对于之前传统的化学工艺而言,绿色化工工艺更加注重低碳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在使用传统化工工艺的过程中,对大对数有毒污染物的处理并不够彻底,还具有非常明显的滞后性。而且,很多化学工艺都是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污染物进行处理,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处理的成本,但是也会导致一些污染物的处理不够彻底,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根本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处理的效果。例如:对于一些化工厂对烟尘的处理,看起来是采用了一定的措施对烟尘进行净化,但实际上所处理得并不够彻底,一些类似于一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其它的一些污染物,如果再使用一道相应的程序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处理的成本。在进行化工艺生产的过程中,对化学原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原料是整个化工工程生产的基础,从原材料出发进行加工再结合绿色化学工艺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不仅仅可以降低污染,还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2 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开发的重要性
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使用选择性相对比较高的的试剂来进行相关的一些工作,以促进绿色工艺的合理利用。例如石油化工,在进行相关化工品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氢化物,这类化学产物的生成物质相对而言比较活跃,可能会与其它对的一些物质相结合,产生一定地化学反应,这类反应大多都为放热反应,而且整个反应的过程是非常不稳定的,不仅仅需要使用一些相应的技术作为基础,还需要使用更多的程序对这些污染物进行一些相应的处理。那么这个时候,绿色化学工程的使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就当前的化工工程工艺的就是来看,无公害、无污染始终都是放在整个生产领域的第一位,推行绿色化工工程工艺也是当前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化学工程节能中绿色化学工程工艺的促进作用
2.1 绿色化学工程工艺的应用
就当前社会而言,节能、绿色、环保是当前社会发展建设的一个特色,绿色化学工艺的使用对实现节能减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化工工艺的使用不仅仅能够体现出全国乃至全社会对于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这也是全世界一直在努力的一个目标。在过去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论是经济、科技、工艺、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进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最终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还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枯竭,最终导致生态失衡,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现在,人们面临着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人口加剧等一系列的问题,人们也深刻意识到节能环保、绿色生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化工生产所造成的污染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但是在进行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化工工艺生产优势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产业。由此而建,在进行化学工程生产的过程中,对绿色化工工艺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
2.2 绿色化学工程工艺的促进作用
就当前的环境而言,我们虽然在提倡也在实行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但是环境仍然处理一个正在恶化的状态。目前我们所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主要是从以下的几点来进行的:(1)要开发新的技术。现在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为了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化学工艺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开发一些新的技术,来提高化工工艺的生产效率;(2)从源头上来对污染进行一定的控制。这也是控制污染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由此可见,对材料的选择就显得十分关键了;(3)打造可循环的绿色生态产业链。为了能够顺应现在绿色生活的理念,化工工艺生产也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发展循环经济。从绿色化工工艺的角度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节能减排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绿色化学工程不仅仅能够在化工生产领域中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在其他的一些生产领域中得到非常有效的应用,从而创造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例如:清洁生产技术、生物技术、创造环境友好型这三个方面的技术,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应用到其他的一些生产领域当中,这样不仅仅可以促进化学工程工艺生产领域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
三、结语:
就目前我国的化工工艺生产的状况来看,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以及相对技术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绿色化学工程工艺的开发和促进作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化工工艺生产的领域,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是必然的一个选择,这不仅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有助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绿色化工工艺的应用和发展使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蔡永宏,浅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创建高效、节能、清洁的未来化工厂[J],化工管理,2013,14(24):142-143.
篇8
【关键词】化工工艺;风险辨识;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化工生产事故时常发生,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本质来讲,这就是化工工艺风险没有得到有效识别和控制的具体表现。化工生产涉及到很多危险化学品、化学反应条件以及化学反应,因此化工生产具有很大的风险。如何能够有效识别和控制化工工艺中存在的风险,已成为保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一、化工工艺的概述
1、化工工艺概念
化工工艺即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是利用化学原理,经过化学反应将化工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在生产中用到的所有措施即称为化工工艺。化学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3个主要步骤:
1.1 原料处理。根据不同的化工生产情况、不同的化工原料,经过净化、提浓、乳化、混合或粉碎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使原材料符合化工生产的具体要求。
1.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让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合理控制反应速率,得到所需要的化工产品。化学反应的类型多样,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反应条件也不同,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可以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1.3 产品精制。化工工艺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化学或物理转变来完成,再运用分离的方法,除去化学反应中得到的副产物和杂质,获得符合成分规格的产物。
2、危险化工工艺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以引起火灾、中毒、爆炸等事故的工艺就被称为危险化工工艺。电解、合成氨、氯化、硝化、加氢、氧化、裂解等15类工艺都属于危险化工工艺的范畴。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在《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中规定了所有典型的危险化工工艺[1]。
二、化工企业危险化工工艺风险分析
1、化工工艺的危险性
通俗来讲,工艺即生产方式,化工工艺即利用原料处理、产品精制、化学反应等多元方式开展的生产手段,来达成既有材料转化为目标化工产品的过程。具体的化工工艺流程作业中,每个环节、每个流程的的每个细节均需按规定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唯有如此,才能使材料经过专业设备、仪器的作用,最终表现出预期的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而危险化工工艺则指:在具体化工工艺作业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诸类风险,或者可能发生相关事故的化工工艺。在某种程度上将,化工企业在工艺开展过程中,本身危险有害物质大有存在,加之包括化工原料、设备因素、作业不当等因素,隐患之钟时刻长鸣,一旦缺乏科学而严谨的相关化工工艺考察,没能进行良好的工艺保护措施,就很可能引发隐患,使整个化工企业处于危险状态。
2、化工工艺风险识别标准与内容
2.1 化工工艺风险识别主要参数标准
根据国外较好的风险识别机制经验,我国制定了一套适合在中国发展的化工工艺风险识别标准。化工生产主要存在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三种危险因素。化工生产每一部分的风险值范围在0-10,通过评估化工工艺每部分的风险值来最终评定事故的风险值。因为风险识别工作是在科学准确的参数标准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所以特别针对事故隐患中的严重程度制定标准参数。我国根据总成绩将风险价值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部分,以便能够简洁地表达事故严重程度的概率。重度危险一般在七大部分的风险参数总分达到5分或5分以上。遇到重度危险时,要避免出现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需要对当前化工工艺进行彻底的风险防范和工艺流程的改造。
2.2 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
2.2.1 危险化学品
目前,我国已有相对完善的危险物品名单统计,并对相关的化学物质收录在案,给相关化工企业工艺安全风险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名录中,国务院以不同危险化学物品的性质为基础,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大体涵盖: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爆炸物、液化气体、压缩物等。毋庸置疑的现实情况是,在当前几乎所有化工企业的工艺生产也环节上,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以上几种危险物质的应用和处理,更有部分危险化工物品是化工企业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主打原料。
2.2.2 反应装置的危险性
除了危险化学品外,化工工艺的安全隐患还来源于另外一大因子,即化工工艺进行所需的反应装置与设备。化工企业的运行,化工工艺的开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设备,各材料在设备内发生相关物理、化学反应。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反应设备出现故障、设备参数设置不当等可导致设备内环境发生变化,其内的化工原料、化工半成品、以及正常化工工艺的进行受到影响,不能朝预期方向进展,很可能伴生有毒气体、易燃、易爆等物质,这些物质在突发故障的设备环境下,因不明情况多、发处理复杂,极有可能引发规模较大的化工工艺安全事故[2]。
三、危险化工工艺风险辨识方法探究
安全重于泰山,全面预防化工企业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的发生,就必须搭建科学严谨的危险化工工艺评估体系,辨识危险源、开展安全评价、优化安全设计等工作,消减和清除工艺风险因子,形成安全生产数据库进行监督和管理。
1、危险源辨识
不同的化工企业其工艺风险源也不尽相同,各企业应以自身既有工艺为基础,深挖各工艺具体开展中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可能面临的设备、装置风险。并对工艺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温度、压力、容量临界、操作方式、触媒、腐蚀性和反应放热等多个因子进行分析,对危险物质各风险因子的危险系数进行等级划分,同时进行因子赋值并将所有因子进行累计计算,累计计算所得结果反映了该危险物质的风险程度。再将该类危险物质纳入风险数据库时,应对应增加其风险指标、危害程度及后果、控制方案等内容。
2、从化工生产设备的角度
在化工工艺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生产设备的安全风险,生产设备是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重要检测项目。在化工过程中,只有保持生产设备工作的连续性,才能保证生产设备的高效率生产和良好的安全性能,更好地降低化工过程的风险性。
3、从化学反应过程的角度
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要严格进行风险识别检测,尽量不要使用反应剧烈、易中毒、易爆等反应材料。如果使用较为危险的原材料,最好选择在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下进行反应,避免外界受到反应物的破坏。
4、从安全防护系统的角度
在任何化工工艺的流程中,都会有其相应的安全防护系统,用于预防一些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化工生产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系数主要通过政府、经营者和企业三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加强化工工艺风险识别。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和指导力度,一经发现事故隐患,需责令相关企业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事故发生未采取相关防护措施的企业给予严厉的警告,甚至可以依法处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每个经营者必须坚持的最低原则。在生产过程中,无论生产任务有多么重要,都要在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不要盲目只追求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经营效益得到最大化。
在企业的管理中,要建立安全的管理责任系统,系统化地管理企业,让企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发展,时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寻找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好地完善系统的薄弱环节,制定安全管理责任系统的制度,更好地杜绝事故的发生。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保证,特别是要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定期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各种安全操作练习,让员工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认识发生事故的严重性,更好地让员工以安全第一的思想完成每一步生产工作[3]。
5、其他管理内容
其他管理内容包括方案设计与评估、数据管理、预算管理等。要确保安全辨识与评价的可靠、实用,必须对包括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容在内的危险辨识及控制、工艺路线的科学性、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工程进度计划等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而针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数据库应具有运行稳定、更新快、可扩充的性能,预算管理则应根据实际风险特点,合理配置安防费用,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了解化工过程的工业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生产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估。在明确化工安全生产的形势下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在化工过程中要加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工作,并及时采取措施,营造一个化工生产和安全的技术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仲园,陶刚,张礼敬,张良,潘毅伟.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评估研究方法综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02):87-89.
篇9
关键词:催化裂化轻汽油 醚化工艺 技术研究
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领域的研究越发深入,研究成果都为实践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有利于产业效益的提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种类繁多,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生产环节的实际效能,提出了组合工艺的技术策略,降低产业发展的成本,这也是为何石油化工行业看重此类工艺技术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原因所在。
一、催化裂化技术概要
在石油化工领域,催化裂化技术是维系石油加工环节有序进行的关键技术手段。通常情况下,要在催化裂化(缩写为FCC)催化剂的作用下,完成石油的二次加工等工艺过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催化裂化技术支撑下的催化裂化设备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一是“反应――再生系统”;其二是“分馏系统”、其三是“吸收――稳定系统”[1]。对于轻汽油醚化工艺过程而言,催化裂化技术是推进整个工艺演进的核心技术。
二、浅析催化裂化技术手段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流程
从整个石油产业的运行过程来看,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物质发生裂化反应,通过技术手段及相关工艺的融合,使其转变为裂化气、汽油等过程[2]。基于此,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流程也遵循其原理而展开。在催化裂化技术手段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流程较为简单,通过分馏、水洗、选择性加氢、醚化反应等环节的运作,将工艺效能提升上来,而且,各环节的联系十分紧密。相对来讲,国内催化裂化技术手段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的发展弱于国外相关产业环节,而且,很多工艺技术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之中,技术的成熟度也较低。即便如此,也没能影响该项产业在国内市场环境中的供给水平,基本维系供求相当。但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石油化工单位要积极改换相关产业技术,深入探究有关催化裂化技术影响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改善策略,突出其催化效能,促进各产业环节走向现代化发展轨道中,节约生产所需资源,从而提升产业效益。
从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看到,利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具备强烈的活性,由于催化剂的此项特性,被相关产业频繁使用。实践表明,该类催化物质能够提升工艺反应的效能。另外,在实践中,石油化工领域还多采用分子筛催化剂来改善产业工艺水平。与此同时,也有相关产业环节中的轻汽油醚化工艺采用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来提升生产能效,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化学材料,而且该材料在催化生产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软强度高和无腐蚀性的特征,这也是其应用在实际轻汽油醚化工艺生产技术环节中的突出优势[3]。总之,在各类催化裂化催化剂特性的促使下,轻汽油醚化工艺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等几项催化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增强了我国石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探究基于催化裂化技术的轻汽油醚化工艺演进及其实践意义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技术对于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及蒸汽压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与此同时,还能够提升成品油类性质的稳定效能。可见,FCC技术支撑下的轻汽油醚化工艺流程更为完善,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为产业的进步发展贡献较大的力量。
总而言之,对于轻汽油醚化工艺流程的技术应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工艺生产环节的安全及其效能,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来应对生产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实际问题,以此来强化轻汽油醚化工艺设计的周密性与安全性。
结束语:
长期以来,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在迅猛的发展,在各项工艺技术升级及演变的过程之中,各类新兴产业技术及研究项目的实现,为产业低成本运营提供了切实的帮助。通过对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及其在近年来的进展状况的深入了解可知,工艺技术的升级有赖于科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实质上,相对于国外的石油化工项目的研究成果而言,国内科研机构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尤其是要找到切实有效的催化剂再生方式,以此来提高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而支撑国内产业赶超行业领先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琰,李东风.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2010,05(05):529-530.
[2]孙世林,李金阳,张松显,任海欧,樊英杰,李长明.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中试研究[J].当代化工,2012,02(02):143-145.
[3]朱厚兴,宋爱萍.轻汽油醚化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分析[J].石油规划设计,2012,04(04):13-15.
篇10
关键词:聚丙烯化工;化工工艺;工艺效率;探析
一、提升聚丙烯化工工艺效率的重要意义
(一)降低对于丙烯原材料的消耗。通过对于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的研究,可以有效地降低在进行聚丙烯生产过程,造丙烯原材料消耗过多的问题。具体的来说,在使用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进行聚丙烯生产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现有的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进行二次优化,可以有效地控制好丙烯原材料的消耗数量相对较高的情况,提升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生产聚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因此,进行对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优化聚丙烯生产条件。在进行聚丙烯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大部分集中在对于聚丙烯的反应温度和反应链式条件的探索上。如果不注重对于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的优化研究,很有可能导致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制备聚丙烯过程并没有处于最适宜的温度条件和压力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进行的聚丙烯工艺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到对于聚丙烯合成过程的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充分的完善聚丙烯合成的链式反应条件,促进聚丙烯生产效率的提升。
(三)创造更多经济效益。通过开展聚丙烯的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研究,采用诸如正交试验表等研究方法,可降低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的实验数量,采用最合理的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制备条件,进而有效的提升聚丙烯的生产效率。
二、提升聚丙烯化工工艺效率探析
(一)分析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应用过程。在进行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应用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应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丙烯的聚合过程。在进行聚丙烯生产的聚合环节的过程中,通过采用适当的丙烯酶物质和选择合适的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工艺参数,有助于提升聚丙烯的转换率和收率,并帮助聚丙烯的聚合速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生产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反应温度和丙烯浓度、反应链式条件对于聚丙烯生产过程的影响,并通过优化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反应器的传热性能的优化,促进聚丙烯生产效率的提升,保证聚丙烯生产过程有着足够的效益。
(二)优化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参数。在进行聚丙烯的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现有的聚丙烯的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生产参数进行探析。截至目前为止,使用最广泛的聚丙烯的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的具体参数如下:合成聚丙烯的反应器总体传热系数高达1600W/(m2.℃),温度在400摄氏度到430摄氏度之间,所最终完成的聚丙烯反应器时―空产率可达400kgPP/h.m3。与此同时,在进行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的总结过程中,按照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的聚合机理进行探究。具体的来说,在进行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参数的确定过程中,要充分的依据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的聚合过程的机理来进行确定,并根据聚丙烯合成过程所使用的丙烯使用量和最终的聚丙烯收率来进行确定,保证最终所得到的数据可以满足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聚丙烯生产过程有效的提升反应速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可以有效的促进转化率和生产过程产率的提升。在进行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优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结合特定的聚丙烯合成过程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应的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促进聚丙烯生产效率的提升。
(三)优化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化工生产单元条件。首
先,在进行聚丙烯聚合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要采用温度控制的方法,来实现对于合成温度的优化。并在进行聚丙烯合成的过程中,杜绝温度出现大范围的波动情况,有效的保证聚丙烯的聚合过程处于相应的操作域范围;其次,要尽量实现聚丙烯聚合系统的升级改造,并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按照不同链式反应条件参数,进行生产设备的改造,提升聚丙烯的生产效率;最后,在进行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总结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进行反应工艺条件的完善和优化设计,保证经过相应的优化设计之中,可以有效的促进聚丙烯生产效率的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在进行聚丙烯工艺优化的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聚丙烯生产的高效完成,有效的降低聚丙烯的生产成本。在进行聚丙烯生产的过程中,企业应加大对于聚丙烯生产工艺的研究力度,从聚丙烯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优化聚丙烯本体法-气相法的各项工艺参数,促进聚丙烯生产效率的提升,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 上一篇: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
- 下一篇: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