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教学范文

时间:2024-03-25 11:0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危机管理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危机管理教学

篇1

工商管理教学里,危机管理处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过去,尽管很多院校的危机管理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不管是实践上还是教学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而在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必须加大对于危机管理处理的重视力度,不管是理论高度上还是实践的层次上,都要加大优化力度,在这一基础上推动危机管理处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工商管理;教学;危机管理处理;实践模式优化

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尽管现在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依然局限于理论学习层次上,没有重视实践教学,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因此,要从现在的工商管理实际状况出发,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教学的实践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工商管理教学的水平。

1工商管理教学中危机管理处理的存在的问题

1.1过分重视理论培养,忽视了实践的引导

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还配有相应的课程教学,从现在的工商管理教学来看,其依然停留在理论角度上,对于对不同情况下产生危机的原因、危机的主要表现以及危机处理方式上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种分析重点依靠课本案例实现的。这样一来,学生难以把握危机管理处理的理论体系,难以在工作里进行危机的监控和管理。对于危机管理处理工作来说,其实践性比较强,所以学生也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然而现在的危机管理处理上使用的是学生形成课题小组进行分析,容易出现学生仅仅是采用案例分析的套路解决危机管理处理相关案例问题,从实质看,学生仍然没有掌握危机管理处理的实践能力。

1.2危机管理处理的培养思路不清晰

对于现在很多高校来说,其危机管理处理已经初步具有思路,但是这些思路还存在不清晰的问题,没有明确学生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也没有进一步明确学生要把握什么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其难以自己列举危机管理处理的关键,缺乏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导致学生自身难以应对工商管理中的危机管理处理。由于缺乏清晰的培养思路,学生的危机管理处理能力难以提高。

2工商管理教学当中危机管理处理的改革措施分析

2.1明确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内容

要想提高工商管理教学里危机管理处理的水平就要明确教学内容,完善自身的教学结构,从实际的教学来看,要体现对于公共危机的处理,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公共危机越来越频繁,其影响之大也不言而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需要具有解决危机的团队,所以在高校的危机管理处理教学里,要培养学生辨识危机和掌握危机的能力,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解决危机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要明确自身的教学思路,按照当前组织运营和管理过程当中的普遍案例进行提炼,结合中外有关企业组织危机分类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

2.2优化危机管理处理教学方式

要想提高危机管理处理教学水平就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事实上,理论教学也不是单纯的知识讲述,也要强调让学生参与进来,举例来看,在学习危机的分类内容时学生要按照课本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这一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类观点。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潜在危机因素也越来越多,所以这就对于工商管理教学的危机管理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也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讲述,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危机管理处理教学质量。

2.3改良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实践模式

要想提高危机管理处理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改良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实践模式,事实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高,所以即使是进入到企业里学生们也难以直接处理危机,他们的学习只是理论上的,实践能力并不足以应对企业的危机管理处理,因此就算具有足够的到社会上实践的机会,学生也不一定会表现很多。所以,要不断优化危机管理处理教学实践模式,使学生可以加入到社团或学生会当中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假设一个危机让学生自主处理,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加有效。

3结语

工商管理教学过程里,危机管理处理学习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学生来说,要在学习的过程里不断提高自己的危机管理处理能力就要具有一定的教学体系,因此,在实际的工商管理教学实践里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不断优化危机管理处理的教学方法,改良危机管理处理实践教学模式,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准备好相关的素材,不断优化自身知识体系,在这一基础上完善危机管理处理教学结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文章通过分析工商管理教学中危机管理处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危机管理处理教学效果的措施,为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提供借鉴。

作者:王义龙 单位: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解丽颖,苏永志.地方高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5(17).

篇2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研讨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102-07

一、 国际化背景下的国际工程管理课程要求

中国2001年加入WTO,成为经济全球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发展主流,走向全方位、多领域、自主式、全景式开放,这种理想愿景的实现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加入WTO也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好的契机。2001年之后,中国工程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营业额连续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践行了“走出去”战略,如图1所示。

近年来,国际工程市场出现了诸多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承包商在海外工程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端人才的主要基地,理应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规则、标准、规范,适应国际化环境,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成为当前工程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具备处理国际化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从外语能力、专业技能、思维习惯、文化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二、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探索路径

(一) 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在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定位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由老一辈工程管理专家钱昆润和杜训等教授于20世纪70、80年代开创设立,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目前,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国际工程管理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着力打造的重要方向,形成了以合同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工程经济(东南大学校级双语实验课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三大核心课程为依托,以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为辅助,以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为核心的国际工程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工程市场分析能力、掌握国际工程法律和合同体系、熟悉国际工程法律法规、熟悉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了解国际工程惯例和文化、了解国际工程研究最新动向为宗旨。

(二)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在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发展过程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一直以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为核心,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国际工程市场的拓展,国际工程管理教学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如图3所示。

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的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李启明教授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课程,主要介绍国际工程招投标体系、FIDIC合同体系和关键合同条款。这一时期,对外工程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未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承包商承接的国际工程以劳务分包、分包和少量的总承包为主,市场范围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因而,课程教学偏重合同拟定和管理过程,对市场分析、承发包模式、风险管理等问题关注较少。

2001年之后,中国加入WTO,开始推行“走出去”战略,国内承包商实力不断壮大,但是国际市场的承发包模式多样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市场争夺激烈。这段时期,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本科课程主要由邓小鹏博士讲授,课程内容逐步扩展到国际工程市场分析、风险管理、承发包模式、现场管理、文化管理等。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加强,一些国际工程内容被转移到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课程中,如FIDIC合同、国际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国际工程造价与投融资等。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教学由注重知识讲解转向注重能力培养。

2010年之后,中国国际工程市场发展良好,进入ENR225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国际工程业务遍及全球主要地区。同时受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非洲多国发生与战乱、中东地区不稳定因素等影响,国际工程市场风云变化,业主对工程的需求趋向总承包、EPC、PPP等模式,金融和政治风险加大,市场波动较大。这段时期,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本科课程主要由袁竞峰博士讲授,课程教学在继承以往精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并开始实施双语教学。为加强学生对国际工程的实际感受,增设了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由毕业于台湾大学的林艺馨博士主讲,主要介绍国际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案例,并采用了全英文的教学环境。

三、双语教学模式在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实施

为顺应国际工程市场变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在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中,不仅应强调基本的专业技能,更应让学生具备国际环境下的市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2011年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开始探索双语教学环境下的开放型和研讨型教学模式。

(一) 教学目标的设定

高校双语教学定位于“学科教学”,旨在将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相结合,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因此,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通过中英文双语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搜集和获取相关国际工程信息、学习相关知识和方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设置及教材选用

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关系到双语教学的质量。在选用教材时应关注4个问题:(1)教材必须反映国内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既具备本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又不缺乏前沿理论与发展的介绍;(2)教材必须与国际相关专业接轨,符合全球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3)教材应充分考虑国内双语教学的具体情况;(4)教材还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协调。

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引进国外高校原版教材,另一种是学校或地方自己编写教材。原版教材用语地道,但与国内的教学体系相符度较低,而学校或地方自编教材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往往与地道的英语表达脱节,不利于师生交流。因而,应尽量选择内容体系相对完整、兼容中西方特点的教材,并能在条件具备时自编讲义或教材。

国际工程管理双语课程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直接可用的双语教材,也缺乏符合东南大学教学大纲的原版教材。鉴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教学难度、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因素,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中采用了国外、国内教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双语教学。最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了由李启明教授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程管理》为中文教材,Murphy O. J.主编、THOMSON出版的“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为英文教材。选用的中文教材集中反映了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十多年来在国际工程教学中的积累,并体现了国内外国际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选用的英文教材在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新加坡、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出版,能够反映国际工程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惯例、方法和理论。这两本教材的结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既反映了国际工程管理的国际化,又坚持了本土化原则,并能体现最新研究进展,实现“洋为中用”。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授课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实践的需要,编写了适用的双语教学讲义和幻灯片,编写了词汇手册、注释手册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授课教师也向学生提供了大量外文参考书目、文献,将其中的精华部分以补充性资料的方式介绍给学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了国内外教材结合的最佳途径。

(三) 混合型教学模式的采用

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过渡型、保持型、沉浸型。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适用于缺乏外语环境,语言能力以母语为主的群体;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科语言,目标是使学生同时运用两种语言交流;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以英语为主,对目标群体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针对国际工程管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中进行了混合型的教学模式。

在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实践中,首先对2008级和2009级两届学生(共计72名)进行了英语能力调查,调查显示全部学生通过了CET-4,超过60%的学生通过了CET-6,英语能力较好;同时,由于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均较高,因此,采用了以保持型为主,沉浸型和过渡型为辅的教学模式。

(1)教学的初始阶段和一些教学的难点(如国际工程市场的准入制度、国际工程投标和标价计算、国际工程保险制度等),主要使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讲解以中文为主,仅对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用英语讲解,鼓励学生查阅专业外文词典,积累和整理有关词义的信息,以扩大学生专业词汇量和培养学生专业术语语感为主,强化英语的渗透力度,英语使用比例为15%~20%。

(2)教学的中间阶段和教学内容中的易理解部分(如国际工程市场分析、国际工程惯例/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国际工程承发包模式、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等),主要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了一定专业词汇量。在此基础上,以中、英文交叉渗透教学为主,对教学中简单的内容以英语讲解并采用全英文幻灯片,增加英语的使用频率,在教学中融入国际最新的工程管理理念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堂英语使用比例达到40%~50%。

(3)教学讨论环节和一些与国际接轨较多的教学内容(如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招标),主要采用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课堂讨论环节中,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发言,并指导学生就选定的课题(2011—2012学年的课题有中国承包商在特定地区的市场拓展分析、国际工程EPC或PPP项目的分析等)准备课堂研讨和汇报,在课堂上主要使用英语报告和交流。在授课环节,由于特定的授课内容(如合同和招标),学生的专业储备较好,能够对其中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术语词汇量也有了提高,接近全英语的授课水平,英语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

(四)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内容广泛,知识点众多,在32个课时内很难全部完成,势必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数据库搜索、教师咨询等途径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应作为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工具,引导学生学会从数据库中搜索资料、整理资料,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课程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1.互动式双语教学法

互动式双语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主要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学生间的横向互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传统课堂教学变成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互动式双语教学法包括:(1)课堂互动,如英文提问(让学生英文回答问题)、英文讨论等;(2)课下互动,学生在预习、完成作业、完成课程论文过程中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方法。

2. 研讨式双语教学法

研讨式双语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先向学生命题,学生根据命题分组拟定方向进行资料搜索、分析,形成英文报告、课堂英文汇报,通过双语研讨完成对特定选题的分析和论证。2010—2011学年中,第三次研讨的内容是“国际工程中的文化沟通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了教材中不曾提及的一些文化分层现象,并结合国际工程环境对中国承包商在海外工程中雇佣外国工人和管理人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2011—2012学年中,第二次研讨内容是“新兴国家国际工程市场准入机制的分析”,学生通过自学、分析数据库等不仅研究了南非、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更通过研讨和团队合作,完成了“金砖国家”建筑市场的分析报告,效果良好。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与讨论的方式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案例式双语教学法

案例式双语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介绍案例、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撰写书面报告完成国际工程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实例导出主题,使学生身临其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案例讲解能够降低内容难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授课内容。教师通过设定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之后,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寻找规律、解决问题。例如,通过介绍利比亚战乱和中铁的沙特麦加铁路项目,解释国际工程的风险问题,向学生提出“造成这些风险的管理问题是什么”“在投标和项目决策时如何预测和降低这些风险”等问题。学生通过课后分析,提出融资、设计、合同拟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实地考察,尽快实现设计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世界银行或中非基金政治风险担保降低风险等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给学生指导,引导学生向正确、合理的方向努力,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多种考核方式激励学生

双语教学环境中增加了较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单一的期末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并不全面,因此,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形式应该多样化,灵活应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考试形式。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考核等都计入成绩总评中,以此来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的设置包括:

(1)平时成绩10%,主要考核出勤率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2)课堂研讨30%,以小组成绩作为组员成绩(主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包括课堂英文汇报、书面英文汇报、汇报改进情况;(3)个人论文30%,考核科技论文撰写的规范性、严谨程度、专业技能的应用(如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国际工程知识的应用等)和创新性(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4)期末考核30%,考核采用开卷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试卷由案例题、论述题和分析题构成,中英文各占50%,学生需要阅读英文资料分析问题,也需要用英文论述观点。

四、 开放式和研讨式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评价

2010—2011,2011—2012两个学年国际工程管理开放式和研讨式双语教学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每学年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调查(2010—2011学年35名学生,2011—2012学年37名学生),结果如表1所示。

(一)教学的整体满意度

整体满意度反映了学生整体上对课程的认可度,涵盖了双语课堂教学、研讨、作业、考核等环节。比较分析两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稳中有升,说明课程获得了学生的认可。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发现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个人的语言能力、专业技术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均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改革过程中有较大提高。

(二)双语教学的满意度

双语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满意度直接说明了教学的成败。两年的数据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非常支持,超过90%的学生欢迎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学给予了较大的肯定。通过课堂授课、课堂互动、作业完成、课堂研讨、个人论文等多种方式构建的课程英文小环境保证了教学效果。

(三)研讨环节的满意度

研讨环节是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改革的重点,其满意度说明了学生对研讨环节的认可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研讨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此项得分直接说明了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研讨环节连续两年得到高分,充分说明研讨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通过研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学生提交的论文质量均较高,教学效果显著。

五、 问题与建议

通过2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使双语教学的效果未能充分体现,也制约了未来由双语教学向全英文教学转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一)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

尽管在双语教学实施之前已经充分分析过教材问题,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发现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国内的国际工程管理教学立足点是中国承包商开拓国际市场,而国外原版教材均没有类似的内容;因此,目前急需既能反映国际市场变化和国际工程惯例,又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已将这样的教材列入议事日程,并准备联合海外的华裔教授和熟悉国际工程的外国教授共同编写,希望保证语言的纯正。

(二)学生接受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由于近年来国内英语教育的加强,学生英语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展开双语教学有较大帮助,但是,学生的差异仍然存在,对英语部分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供专业词汇手册等工具书,也需要教师通过情景式教学使学生尽快融入教学环境。另一方面,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提出了挑战。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第三学年开设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就是考虑到课程的综合性,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还有待加强。

(三)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影响双语教学效果

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内容难度不一,对专业相关性较低(如国际工程市场准入制度)和技术性较强(如国际工程标价计算)的内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存在困难,在双语环境中更加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查阅资料等工作。

(四)语言学习可能影响到专业学习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以外语为工具学习非语言类学科知识。双语教学中,外语只是一个教学语言,是一种教师传播知识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进行语言教学。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交互。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外语的工具作用,而不是一味学习外语,否则将会对专业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六、 结语

双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适应能力的一种有益实践。随着中国国际工程的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英语的应用和英文环境中的沟通能力在未来国际工程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与步骤,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双语教学的同时,尝试结合开放型和研讨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学习、研讨与报告、互动学习、案例学习等方式,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建设一本适用性较好的双语教材;二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三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四是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外语和专业知识。

开展国际工程管理双语课程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国际化展开工程教育的新尝试,由于教师能力和经验有限,教学模式、方法和考核仍在不断摸索中,教学效果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需要继续探索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强调工程管理专业双语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闭应洲, 陶一凤. 《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5(1): 109-112.

[2] 沈学东, 王淮亭, 吉顺如.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 33(A1): 45-48.

[3] 宣永梅. 暖通空调双语教学实践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6): 81-84.

[4] 白雪莲, 刘猛, 罗庆. 建筑节能导论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 105-108.

[5] 向小林, 罗云明.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外语能力培养[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2): 25-28.

[6] 吴凤平, 王辉, 王文萱,等. 国际工程承包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3): 72-74.

[7] 李启明, 邓小鹏, 吴伟巍, 袁竞峰. 国际工程管理[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Capability-based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YUAN Jing-feng, LI Qi-ming, DENG Xiao-peng, LIN Yi-xin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P. R. China)

篇3

一、职业为本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从字面意思上看,职业为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职业”与“根本”。所谓职业,从广义上来理解,是社会上所有的职业类别,但是从狭义来看,职业包括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操守等。因此,就职业为本这一视角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以职业教育为根本以及以职业技能、素养及水准培养为根本。 

从现阶段市场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要求来看,除了应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外,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及水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职教育受近年来教育扩招的影响,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整个教学管理的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在市场要求不断上升的同时,人才供方的质量却出现问题,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就是,需求方需要人,学校需要把人送出去,但是人却漂在市场中。职业为本视角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改善中职教育现状,提升中职管理的质量,同时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实现,以及供需矛盾的顺利解决,都能起到推动作用。 

二、职业为本视角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职业为本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中职教学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基于这一认知,从现阶段中职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落实职业为本的理念。 

1.打造精品专业 

职业为本视角在中职教学管理中应用的第一步,应该是精品专业的打造。专业直接决定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专业的开发会对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市场需求的动向,综合考虑自身软、硬件设施进行,对专业发展前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秉承对学生负责的专业开办宗旨,充分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精品专业的打造,为职业为本理念的落实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2.技能与配套素养并重 

传统中职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职业素养及水准的重要性。因此,职业为本视角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还应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和革新。市场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提高的同时,供给方的培养质量却在出现下滑,结果可想而知。针对这一现状,建议中职学校应对学生技能外的其他职业素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职业素养发展成为技能培养的配套课程,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落实职业为本的理念。 

3.职业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 

篇4

首先,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早在2005年,总理就曾经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谈到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而且在党的十七大报道中,总书记首先提出了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也能够看出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此外,国家教育部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规模上应该持平,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继续的发展。所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技工院校的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卫生条件不再像以前一样杂乱无章,室内环境变得整洁、明亮,能够给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而且政府每年都会向技工院校拨出资金,帮助其引进多媒体设备,这为技工院校的多媒体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技工院校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许多技工院校都具有了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而且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技工院校的教育将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得到社会和民众的高度重视。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也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所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技工院校的办学条件将会越来越好,且相应的制度和管理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这给技工院校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技工院校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与维护方面的不足之处

首先,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这是导致设备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节约时间,许多老师都把课前的多媒体设备准备环节交给课代表或班委来完成,这些学生缺乏多媒体方面的常识,不懂得如何对多媒体进行正常使用,所以,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不按规范章程操作的现象。此外,许多技工学校缺乏老师,为了节省老师资源,许多老师身兼数职,整天处于忙碌状态,所以许多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多媒体方面知识的学习,导致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操作步骤,在关机时,许多老师没有良好的习惯,正常的操作是要等到主机散热5-10分钟后再关掉电源,但是许多老师缺乏良好的习惯,他们通常会在上课结束后直接切断电源;最后,在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检查方面,这些工作通常由中心机房的技术老师来完成,这些老师往往还是授课老师,无法投入太多的精力,所以在进行多媒体设备的检修时难免会出现漏洞,由此,便导致了维护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发生。以上不规范的操作都会导致设备故障的产生。

三、技工院校加强多媒体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大量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为了解决老师操作技术缺乏、对计算机设备知识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大对授课老师的培训力度,技工院校应该在每学期定期的对老师开展培训工作,尤其是对其操作技术的培训,而且,学校的领导应该把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都划分到年度计划内。其次,学校在进行招聘时提高入职门槛,多招收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

2、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来保证设备维护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首先,投影仪是多媒体教学设备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所以做好投影仪的维护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投影仪进行专业化的除尘工作,并且定期的对各种部件进行检测,保证其正常工作。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提高对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并且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井然有序的进行。

3、为保证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做好计算机设备的硬件保护和系统备份。计算机管理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中最为复杂的环节,而且多媒体设备是公共性的设备,许多老师都要应用;不同的老师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会对计算机设备安装多种多样的软件和程序,这难免会导致系统紊乱和系统崩溃现象的发生,所以,做好系统硬盘的备份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护计算机的有效方式。结语: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技工院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多媒体设备的正常使用,就应该保证多媒体设备科学管理,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作,如此,才能发挥出多媒体设备的教学优势,进而提升整个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峰 单位:山东省泰安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鲜敏,郑翔,黄景广.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2]从云飞.从国外职教模式看当前我国职教发展的瓶颈突破——兼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篇5

关键词 学与教;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的现代专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学科,一直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然而,中职的计算机教学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比如计算机教材的内容落后于当前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师采用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法,还有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不能紧跟时展的需要等等。因此,本文就笔者的实践经验出发,对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一、加强中职教师储备,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物质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学校的发展而言,人才战略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大约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发展时间比较短,这导致了学校内的计算机教师人才匮乏。学校里的计算机教师,一部分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转变过来的。这部分教师起初对计算机比较陌生,但是为了教授计算机课程,不得不现学现卖,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再加上其中一部分教师的进取心不足,不积极地进行计算机课程进修,只能靠计算机的教材照本宣科,根本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发展。还有一部分是后进来的比较年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他们虽然受到过比较专业的计算机训练,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他们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很快就被淘汰,并且由于自身毕业不久,教学实践经验也比较欠缺。这就需要学校重视对于一流人才的引进,加强教师的培训机制,只有拥有了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二、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为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迅速普及,用人单位与企业,都对应聘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具备计算机能力,也成为了应聘者必备的一项基础技能。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把大块的、枯燥的理论知识,直接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被动接受状态,很容易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且,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使很多学生产生一种误区,认为平时经常上网、打游戏和聊天的学生,个个都是电脑高手。实际上,对于那些天天上网的学生,只是把计算机当作娱乐的工具,他们并不具备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而改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能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把枯燥、抽象的计算机知识讲解给学生,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能够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动力。

三、促进实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许多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更新换代也很快,所以,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在计算机的教学中,要把那些落后过时的、未来不会再应用的教学内容过滤掉。教师同时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掌握较为先进的新的教学内容,以便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先进的新的教学内容,同时保证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对于计算机的教学而言,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知识点之间逻辑性强、知识的更新换代快等等。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先让学生掌握所讲章节之间的脉络关系,从整体先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基础教学的阶段,应该先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几个部分,像硬件的组成、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网络等等。通过让学生先从整体上对知识章节的进行清晰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的效率。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理论知识水平比较低,而且存在着教育经历不同、个体差异等等,为了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先易后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水平统一起来,再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相接近,不致于两极分化严重。在课堂上教学,多是集体教学的形式,而且由于时间的限制,所以,课堂上,教师多以讲解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操作为主。这样,课堂上,便不可能交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也能触类旁通,掌握其他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的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实践性。教师可以在课外的时间,组织一些学生喜欢的计算机实践类活动。通过参与计算机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锻炼实践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沙云.虚拟项目:构建中职项目教学新载体一以苏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4.09.

[2]韩宇春.“做学教合一”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18.

[3]石成诚.先学后教教后再学一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之我见[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0.01.

[4]张银菊.“以学定教”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河南农业.2007.12.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无机化学 微观理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83-01

对于无机化学中的微观理论来说,由于其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看不到、摸不着,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其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学习方法不够完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难度。如何把如此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对于宏观世界来说,由于物质的结构和构成不同,所以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丰富的客观世界。大部分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而分子又可能有成千上万的原子构成。如果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就要对其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也就是对其微观理论进行认真的研究。因此,无机化学中的微观理论知识是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想方设法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无机化学中的微观理论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知识起到了铺垫作用,要在教学和学习中给予特别的重视。为了有效的提高中职院校无机化学微观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重视微观理论科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

对于无机化学中微观理论部分,由于新概念比较多,而且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原子、分子等的认识和模型建立的过程的学习,通过对微观知识和理论研究发现的过程[1]。从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类如何是发现和研究自然的,从而能够从更深的层次来领悟微观原子的结构知识在自然科学研究发现中的重要性。原子的结构模型是科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认识,从自己的推测和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不同的微观结构模型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原子结构的不同认识,人类对原子的结构认识经历漫长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在近代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这种过程使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战胜自我方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因为每种理论的和建立都体现了人类的努力。在微观理论中的每个发现都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向学生强调不怕困难,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向前辈科学家学习,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信心。通过在课堂中讲述科学家研究发现微观世界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鼓励学生战胜困难,对无机化学中的微观理论的学习充满信心[2]。在科学家研究发现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和对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从思想上让学生对微观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立足够的信心,使学生能够相信可以学习好这部分知识。

2.重视多媒体工具在无机化学微观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中职院校传统的教学中,常常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这种方式往往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特别是在作图的过程中,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图形占用的时间更多,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够好,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这部分知识来说,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在中职院校得到了普及。多媒体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形象而真实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展现出真实的微观环境和图像,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微观粒子产生立体感,能够认真的学习到物体中的原子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微观知识产生形象和直观的印象,而且通过声觉和视觉的刺激作用,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4]。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微观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课堂变的活泼有趣,而且也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在教学中重视类别的方法。

类别作为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无机化学描述微观世界时也可以使用。例如为了让学生对原子结构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可以把原子结构中原子核比喻为放在一个足球场中的苹果,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明白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其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大小比例。又如在讲解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对器壁所产生压力的知识时,学生往往对这一结论很难理解和接受。老师可以举例就像大量比较密集的雨滴不断的落在的伞面上时对雨伞所产生的压力,这些压力就比较形象直观了[5]。这种现象可以和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很容易过渡和迁移到分子运动的知识上。在微观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要使用一些恰当的类别方法,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无机化学作为中职院校化学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其学习结果对于后续的化学课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微观理论知识作为无机化学中承上启下,和现实宏观世界紧密联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正确的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化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的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化学知识,对化学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陈春霞,彭进松,曹晶晶等.无机化学中微观理论的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91-92.

[2]文君.无机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5):453-454.

[3]吕继红.中职《无机化学》教学有效策略刍议[J].家教世界,2013,(04):228-229.

篇7

1、经济学的假设:空间是光滑的

占主流的正统经济学理论通过一系列假设把经济世界均质化了,没有把空间因素考虑到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经济运行是有序的、合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动是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行动汇集起来,宏观上就表现出一定的基本规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供求定律,在市场自发调节下,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最终买卖双方之间实现平衡。尤为重要的是这些过程在所有地理情境之下都将以同样的方式运行,不存在空间差异。其次,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是“自在”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其他维度之外。经济过程自有其独立的运行逻辑,文化过程、社会关系、政治过程、环境过程虽然与经济相联系,但仅仅是经济过程的外部“插件”,而不是基本的内部机制。通过这些假设,经济过程就成为一个“机械装置”,只要把价格、供求、投资等内部关系处理好了,经济就健康增长,与其他的外部世界无关,与空间无关。

2、经济地理学:空间具有粘性

空间不是光滑的,是带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就来自于地方的特性,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基于此,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过程不是一个自在之物,经济和自认、文化、政治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要理解经济过程必须将其置于更广泛的情境之中,将其视为广泛情境的一部分,而不是无视外部世界而独立运行的“机械装置”。首先,经济过程总是和特定的地方联系在一起,具有空间差异性。在考虑具体空间时,我们会发现一些依据经济“定律”预测的经济过程总是不一定发生。可以让学生们思考这些问题:价格上升是否能引起供给增加?投资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吗?增长能解决贫困问题吗?很显然,按照经济学理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些机制发展的具体空间,就会发现答案是不确定的。以粮食需求与供给关系为例。按照市场供求机制,一般来讲,粮食需求增加促使价格上升,这样农民或者农场主会增加播种面积,雇佣更多的工人或者购买设备,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很显然,这个过程要完成,一些前提条件需要满足———诸如土地、工人、设备的可获得性。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农民或者农场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粮食价格上升而无能为力。那么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这些资源、设备的可获得性往往与地理空间相关。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家、地区农民面临的市场是不一样的。如中国的农民在经营农业时候,面临土地的约束,不能及时扩大种植面积。同样,投资要有一定的投资环境才变得可行并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合理的分配制度共同起作用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其次,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往往被非经济理性的因素多影响,并不全是基于效用或者利益最大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消费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基于产品的象征性或文化价值。如消费者对汽车品牌和型号的选择,是基于价格、使用成本、品牌价值甚至是社会地位展示等多种因素考虑的结果,是一个文化过程。又如劳动力市场上,有些工作高度男性化或者女性化了,经济与社会特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现实中,经济与政治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机构,就不可能建立起大规模经济联系所必须的前提条件,如货币、法律、交通、教育、卫生等。国家参与经济,不仅仅要考虑效率和经济增长问题,还要考虑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区域平衡、收入差距等非经济因素。通过结合现实,通过对经济学和地理学视角的对比,让学生理解任何经济活动和过程都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比如一个国家、一个诸如欧盟的国家联盟,以及一个流域等。经济过程是与这些地理空间中的政治、文化、环境等要素联系在一起的,受到这些要素的调节和规制。因此,经济地理学是要理解为什么在特定地方发生特定的经济活动,它要分析研究的对象不是抽象的,而是经济过程真实、鲜活的实地体验。

二、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空间思维

经济地理学注重对经济活动特定空间过程的识别和解释。在此过程中,应该有基本的概念和分析框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从而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习惯。这样一个分析框架由地点、区位和尺度基本概念构成。

1、地点

地点是和一个具体地域相联系的,可以指任何地方,如一个工业区、地区、国家,甚至是超国家空间。地点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一系列要素的独特组合,而经济地理学首先强调以经济为中心对这种独特组合所形成的特定情境进行综合考察和解释。传统经济地理学主要从“物质”层面考察这种“情境”,如考察资源、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以及区位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而新近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则更强调地方人文特征对经济活动的“粘性”,认为经济过程深深根治于地方制度结构之中。以贫困问题为例来说明经济地理学的“地点”概念。按照经济学观点,大规模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的有效手段。但经济地理学在解释贫困问题时候要从地点的特征开始,贫困发生在哪里?贫困在人口的不同年龄、性别、社会身份等群体中是如何分布的?采取大规模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对贫困群体是否有帮助?他们更需要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首先需要从地点内部的结构中寻找答案。

2、区位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的联系。农业工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也离不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经济地理学在不同空间层面上贯彻区位分析思想,微观方面考察企业区位,古典区位理论考察市场、原料、劳动力分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中观层面上考察一个地点、地方与经济中心等空间经济体的邻近关系对其发展的影响。如在谈到区域优势时一方面会强调该区域的在自然、社会方面的禀赋,同时也会考察与经济中心的时间、空间距离是否足够短。在宏观层面上,经济地理学会考察一个国家(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地缘政治格局的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分别以美国、原苏联为核心的两大阵营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很大关系。

3、尺度

如同前文所述,无论是地点还是区位的分析,都可以在不同空间范围的地理空间上发生,并且不同地理尺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尺度一方面是指经济地理学研究空间单元的“粒度”。经济空间格局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大“粒度”研究,可以较好地展示了区域经济大格局的变化,有利于宏观过程和规律的发现。如基于省级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研究,可以揭示中国经济的地带性差异。而小“粒度”研究有利于研究的精细化,甚至可以解释宏观过程。基于省份数据的研究,虽然较好地展示了区域经济大格局的变化,却忽略了省内区域经济的非均质性,尤其是一些跨越省级的经济地域特征,很难展现出来。而基于县域尺度的研究,却发现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逐步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而这些增长轴的形成是跨省级行政区的,因此只有在小尺度研究才能观察到这一经济地理过程。经济地理学尺度转向的另一原因是经济活动、过程受到多个空间尺度的调节和规制,因此对经济地理现象的解释需要从不同尺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浙江温州被称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较快。可以从不同尺度来解释温州现象,从温州层面上,较差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经商文化是发展的内力,从国家层面,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地理区位使得温州称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国际层面上,中国与国际经济联系的密切、基于成本和资源的出口优势、跨国公司投资等是温州发展的国际因素。

三、不均衡:经济地理研究主题

1、经济地理的动态不均衡

关注经济的空间格局,而空间格局更多的表现为不平衡。因此,经济地理学一方面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更加技术、制度变化对经济格局的影响。如果我们放眼全球尺度,会观察到地方之间始终处于贫困与繁荣,增长与衰退此起披伏的变化过程中。“集聚———扩散———再集聚———再扩散”过程如同波浪一样在空间不断的展开,永不停歇,使经济空间处于动态的不均衡状态。在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平行发展的历史开始大范围相互交融,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演进更替,500年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9个国家相继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中心。在一国范围内,经济呈现出区域经济的增长与繁荣,如在不同的国内内部出现的铁锈地带,从前工业繁盛如今已衰落的地域,美国五大湖地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德国鲁尔区、伦敦工业区等。与之相应的是新兴地区的出现,美国南部阳光地带、中国东南沿海、德国南部的新兴工业区、英国苏格兰地区等。

2、不平衡的动力:技术与制度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使人们克服空间的限制,人员、信息和货物在全球范围内方便及时的流动,人们用“地球村”来形象的刻画空间被压缩的程度。空间压缩技术促使经济活动的不同环节分离,分别分布在最佳区位,如公司总部、研发、品牌、设计集中在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而生产等低附加值环节分散到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尺度上的经济地理格局不断变化,全球分工与合作成为其主要特征。同样,新的生产技术不断出现和采用,灵活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小企业获得较快发展,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导致了集群的出现,与大型企业主导时代的经济景观和格局有所不同。地方或者区域在全球经济格局的地位,不仅取决于技术状况,也取决于调节和规制经济活动的各项制度。简单来讲,制度就是经济活动中涉及得到各类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个体以及其他组织)所结成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规则,具体包括在全球尺度上以及特定地区实行的各种规则、政策和措施,如贸易政策、税收政策、安全和环境法规、劳动保障等。制度决定了哪些地方可以获得资源、技术,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价值的权力和能力。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家性金融组织,构建了全球金融和贸易关系的游戏规则。虽然这些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发展中地区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往往通过附加一些条件使得援助地区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国家经济体系而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不平衡格局得到加强,而不是减弱。当然,制度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具有空间尺度性,空间尺度不同,发挥重要作用的制度不同,如前面提到的温州的发展。

篇8

情感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调动作用,除了制度的规范管理外,非常重要的是情感驱动力春风送暖,拨云驱雾,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使师生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把情感作为管理手段,一方面巧妙地调动别人的情感,另一方恰当地运用自己的情感,从而把人格力和管理效能提高到理想的高度。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乐此不倦;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而不厌。唯情感投入,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

二、构建有效的导向机制,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思想体系

面对知识经济济时代的到来,教学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这就需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统一认识,通过调查各学科“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弊端,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座谈会、讨论等形式,让老师们认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理解素质教育的要素组成,明白素质教育的特征把握新时代的突出,认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成共识,知识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发展知识经济,从而确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使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思想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并创造性地渗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三、构建课堂实施策略机制,建立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学、讲、练相结合模式体系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学、讲、练相结合”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一个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也只有充分地先让学生自己去学,才可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念头,别出心裁的答案,大千世界,日新月异,要引导学生在发展的事物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勤于思考,积极尝试,遇事好问,勇于探索。也只有对学生好奇心倍加呵护,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四、构建有力的约束机制,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规范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师。在全体教师实际逐步形成现代教育思想的共识后,还必须建立有力的约束机制,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第一:制定《素质教学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先练后讲为宗旨,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学生差异为突破口,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教师成为教“学习的促进者,组织和管理者。”第二:制定《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反馈表》这一反馈表由学生做为记录员,认真及时记录,每周教导处检查,以此来形成有力的约束机制,强化教学按照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组织教学。第三:制定《素质教育科研奖励条例》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走科研兴校之路。

五、构建有序的培训机制,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

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故而,一方面要抓好师德建设,另一方面要狠抓业务素质培训,实行“一、二、三、四、五”工程。“一”指青年教师人才工程,通过在职进修,岗位练兵,承担课题,名师指点等促使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二”就是两种机制,即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三”是三道关口,学历达标关、教学入门关、教学研究关;“四”指四个层次,即分为骨干教师、胜任教师、基本胜任教师、不太胜任教师,制定培训方案,实行分关指导,层层推进。“五”即五项基本功,将口语表达、三笔字、简笔画、教具制表与使用,教材教法过关列为教师基本功,并定期组织考核比赛。通过一系列有序培训,使教师不盲从,不迷信、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向科研型、专家型努力奋进。

六、构建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柔性管理。

篇9

关键词:教学机房;管理;维护;硬件;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实践教学在高校中日益得到重视。各院校都在加大对教学机房的投入,教学机房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设备不断得到更新,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管理和维护好教学机房,不仅对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质量有重要作用,也是一所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对教学机房的管理和维护,能够使机房的相关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保障计算机实践教学顺利进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一、教学机房的环境管理

教学机房环境包括光线、湿度、卫生、供电、温度等多个方面,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有着很大影响,所以教学机房的环境管理是机房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时间, 在环境管理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避免光照,保持干燥。机房应安装遮光窗帘,避免计算机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直射使其老化。平时还要注意多开窗通风,特别是大量学生刚上机离开后,机房空气浑浊,有异味,需要开窗进行空气流通,保持机房内的空气质量。机房做完卫生后,尤其是拖地后,机房内湿度增加,容易造成计算机设备的腐蚀,也要通风吹干,保持机房内的干燥。

(二)保持机房清洁。学生自由上机时喜欢喝饮料吃零食,随意丢弃的饮料瓶、包装袋以及食物残渣都对设备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注意这方面的卫生,计算机内部积聚过多的灰尘,容易导致计算机电路板发生短路,损毁部分元器件,发生故障。要定期对机箱内部进行清洁工作,避免因灰尘导致硬件故障。平时还要规定进机房穿鞋套,减少将外部灰尘带入到机房的几率,保证学生能够健康上机操作。

(三)保证稳定的供电。不稳定的电源对机房内的计算机危害很大,所以机房内的主要设备必须要采用UPS或专用电源,UPS要使用双电源供电,保证对机房供电的电压、电流平稳,避免机房突然断电或电压不稳,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有电压发生偏差,要及时检查供电情况,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四)保持合适的温度。机房内的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损害计算机的CPU、显卡、稳压电源等硬件设备。夏天一定要开启空调设备,保持机房内的温度;冬天检查关闭暖气设备,防止漏水。

二、硬件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教学机房的硬件设备一般包括计算机、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等,这些硬件设备是机房正常运行的基础,如果发生故障,必然会对计算机实践教学产生不利影响。采取适当措施对这些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保持它们的正常运行状态,对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一)坚持日常检查和维护。制定检查值班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巡视,捕捉异常现象,从设备的启动、停止、正常运行的噪音,设备指示灯的状态以及设备发热程度等捕捉可能故障预发现象和维护。还要熟悉硬件设备的工作规律,提前制定各种可能发生故障的处理方案。建立设备的维护登记表,对每次的设备维护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

(二)掌握排除硬件故障的技能。对于发生故障的计算机,应根据其故障表现,进行准确判断,找出故障原因,及时处理。如计算机开机时发出持续的“滴”声,一般判断为内存条故障,可打开机箱取出内存条,用橡皮擦拭金手指,在安装回主板的内存槽内,若内存条损坏严重,则要进行更换。对于不太容易判断的硬件故障,可采用替换法进行解决。将怀疑出现故障的计算机部件,用另一台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部件替换,逐个替换,直到找到故障原因为止。

三、计算机软件的管理和维护

为保持计算机的良好运行状态,同时保证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效地保障在机房内进行得教学活动。平时在工作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一)利用还原卡保护和维护系统。为了方便管理教学机房,计算机基本上都安装了还原卡。还原技术实现了单机保护、实时监控、随时或定时还原系统、及网络控制和系统分区保护功能。在日常维护中,可根据需要设置还原方式,如每次还原,学生每次开机,计算机都回到同一个正常的运行状态,这样可有效的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病毒的侵害,也避免了学生上机时修改计算机设置对计算机的影响。

为了保护计算机的同时展现使用计算机的灵活性,可以对计算机硬盘进行分区管理,将计算机的硬盘分为多个区,每个区分别赋予不同的功能,一般可将硬盘分为系统盘、程序盘和数据盘三个分区,系统盘和程序盘两个分区设置为每次还原,只有管理员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更改,避免其他上机人员的不当操作对计算机造成影响。数据盘设置为不还原,每次对数据盘的操作能够得到保存,方便教师保存上课资料,也有利于学生上课过程中作业的保存,下次课能够继续完成。

篇10

关键词: 教学档案 计算机管理 分类方法 方案

一、教学档案的作用及微机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方法的更新,有关教改文献资料及教学管理文件、教师业务档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成绩单等文件管理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利用是否妥善直接影响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主要有:一是有助于教学规律的研究;二是有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改革;三是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四是有助于学校工作的发展;五是有助于教育的发展。微机应用,网络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标志。原来那种手工管理教学档案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各高校校园网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在校园网的环境下,开发教学档案管理软件,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组织管理、检索教学档案已成为现实,采用微机管理、查询检索,对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档案微机管理的范围及分类方法

教学档案内容繁杂,它包括国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教育的条例法规和文件,学校的各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期授课计划、图纸、挂图和教学工作总结、学生成绩和各班成绩统计、教师业务档案与有关教学材料。采用微机管理必须对教学档案进行合理地分类,确定微机管理的范围。本人就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从教学档案构成的方式看可分为:文书文件和非文书文件两大类。其中文书文件包括:教育、教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和学生学籍、学生成绩等有关文献资料。非文书文件是指除文书文件以外的资料。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特殊性,我们探讨的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教学档案的范围限于文书文件。

1.教育、教改,包括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资料,可以按文件形成的年份、文号、性质进行分类编号。

2.教学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综合性材料,包括上级下达的教学工作方面的规划、指示等;学校制订的教学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有关教学方面的制度、规定、办法、教学检查、评估和各级优秀教师质量评奖材料、学生运动会材料等。

3.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上级有关学科、专业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文件材料;学校有关学科、专业、实验室评估、申报、审批材料;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材料;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计划、总结材料等。

4.招生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上级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材料,学校的招生计划、规定、生源计划、新生录取材料及新生名单。

5.学籍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总册,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及学生奖惩材料等。

6.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实践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要求及安排,校历表、课程表,各系、部专业课程试题库,优秀教案、重要备课记录、教师情况登记表。

7.教材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自编、主编教材,自编、主编教学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和习题集等。

8.教师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教师教学情况、教师工作量的规定及执行情况,教师业务考核材料,教师进修培训的计划、总结、学习成绩等文件材料。

三、教学档案微机管理方案

以上所述的教学档案资料大多是以文书文件的形式存在,只有部分资料如学生成绩单和学生基本情况以电子文书形式存在。这就要求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收集到的有关文件资料输入到计算机内,使其成为电子产品,方案如图1:将文书文件以A4纸张大小,通过扫描仪扫描成电子图片,然后再根据其内容加以分类、编号,存入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库内,以便进行检索利用。

1.教学档案的检索利用

教学档案的检索需要一个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库的客户端管理程序,通过校园网或Intenet询问信息库,并可以通过终端打印机打印出源文件,该程序应具有如下功能:

A、按年份查找:输入年份可查找到该年份的所有教学档案资料;

B、按分类查找:输入某类文件信息,可找到与该类文件有关的所有资料;

C、按关键字查找:输入某个关键字可找到与关键字有关部门的所有资料;

D、糊查找:通过输入不同关键字进行组合查找。

2.网络连接方案

3.可能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