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范文

时间:2023-04-11 23:5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学习

篇1

关键词:小学生;奥数;必要性

近几年来关于小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奥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众说纷纭。有人说,学习奥数的好处多,通过奥数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拿到相应的奥赛奖励还能成为孩子上好中学的敲门砖……有人说,学习奥数没必要,学习奥数是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题目过难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认为,探讨小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奥数,作为小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先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小学奥数学习

人们经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数学思维的参与,就没有进行真正的数学学习,而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在思维和情感品质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奥数升华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这一职能,因为奥数培训常常是通过解决一些有趣的、结合实际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所以奥数活动是一项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数学兴趣的活动。

二、让孩子学习奥数的动机是什么,这样的动机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学习动机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向:为什么学(目的)以及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是否持之以恒;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不良的学习动机会影响到整个学习过程,不仅会导致学习态度差,而且对学生的自信心的保持也不利。

若孩子学习奥数的动机是认为自己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佼佼者,数学成绩不差,奥数也一定能学好。或是若是奥数获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家长或是学校就会有很高的奖睿我一定要获得这个奖励。在这样的动机下学习,学生的心理总处于焦虑中,对一道题,学不会就恐慌不已,学会就感觉终于松了一大口气。心情总处于高度紧张当中,无法体会到奥数学习中的乐趣和奥妙,奥数中的思想就难以得到沉淀和融合。

但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正确引导,让孩子先明确学习奥数的目的,鼓励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研究的活动中来,不一味追求结果,体会奥数学习当中思考的快乐,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会慢慢地喜欢上奥数,越学越有信心,进而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三、您的孩子是否学有余力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习奥数,如果不尊重学生的自身条件和教育规律,不仅不会得到预想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学习奥数的前提之一是占用很多的课余时间,现在社会辅导班一次奥数辅导时间在1~2小时。若是放到周一到周五晚,会占用孩子一个晚上的时间;若是放到周末,则是半天。由此可见,奥数学习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如果您的孩子对学校日常教学任务感觉刚合适,或还稍有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还坚持让孩子拿大部分时间参加奥数学习,对仍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摧残。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对学校的学习感到非常轻松,有空闲时间,想尝试探索奥数的学习,那是需要支持的。

四、您的孩子是否有兴趣学习奥数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您的孩子对学习奥数充满兴趣,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毕竟奥数的学习是个持续枯燥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大多是高于正常教学的内容,其中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方法都是较为深奥的。而且学习的时间是在正常教学之外,可以说奥数的学习会占据很多学生的娱乐时间。如果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没有兴趣作为基石就很难坚持学习,甚至因为长时间高难问题的训练产生消极作用,导致厌学。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知道,小学生可以学奥数,但并不是每个小学生都适合学奥数。同时,小学生学习奥数要在各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奥数教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对小学奥数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所以要选择有专业素养的奥数教师。他们宽阔的视野,较强数学教学能力,不仅在教学伊始能尽快带领学生感受到奥数的精神;同时教师在奥数教学过程中,也会注意联系小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能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而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真正领悟到奥数精神的真谛,并通过不断地训练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

以上论述表明了笔者对小学生学习奥数的基本观点:适当、适度的奥数学习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帮助。但要在一个长时期里通过奥数的学习达到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达到开发小学生的智力的目的。这就需要家长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教学,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而不是只看分数结果,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本之外获得更大的思维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学习方法; 从指明到尝试; 从示范到模仿; 从回顾到概括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法与学法只有同步研究、同步发展、互相协调和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什么是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可以把学习方法组成一个体系,正确的学习方法其基本特征应由科学性、目的性、程序性、功效性、实践性、独立性等六个方面组成互相联系的整体。学习方法从高到低可分为适合于各科的普通学习法、特定课程的分课学习法及分课学习法中的单项学习法等。

二、小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小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模仿性学习方法、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和总结提高的学习方法。

1.摹仿性学习方法。摹仿学习是学习技能的捷径,人们学习技能特别是各种基本技能一般都是首先通过摹仿来进行的。摹仿学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有的不可能用其他的学习方法来代替。有的模仿学习是具有强制性的,比如社会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对学生是具有强制性的。虽然摹仿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它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和保守性,这种学习方法往往只注意按照学习对象进行摹仿,而不大注意创新。

2.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思维活动产生于问题,不注意发现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主动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解决问题就是要在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产生联系,使已知知识成为理解未知知识的基础,未知知识成为已知知识引申、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就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使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结构予以扩大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3.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础,向未知领域进行延伸的重要途径就是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其推理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是符合学生理解知识和发展智能的需要的。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的本质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它是对已知知识的引申和发展而获得新知识,它的思维过程是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也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活动。

4.总结提高的学习方法。总结提高的学习方法大体有三个途径:第一是应用知识,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就需要应用知识来解决各种作业和实际问题,使初步理解的知识不断扩大加深,使掌握不好技能趋于熟练;第二总结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其形成结构化;第三是回顾学习的方法,学习了一个阶段之后,总结回顾一下是怎样开展学习活动的,取得了哪些经验,作了哪些无用之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方面,在发展智能方面有什么心得体会,今后应该怎样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途径

要使小学生取得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佳效果,必须找到符合儿童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知识内容的学习途径。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十余年,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摸索和总结出,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从指明到尝试、从示范到模仿、从回顾到概括等三个层次。

1.从指明到尝试。从指明到尝试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指明”是指教师的主动指点、提示和说明;“尝试”是学生依照教师指明的方法去试着做。学习方法的掌握如同知识的获得一样,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的指明,没有学生的尝试和运用也是不行的。学生只有结合学习实践,运用老师指明的学习方法,进行反复多次的尝试练习,才能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从示范到模仿。从示范到模仿是学习的第二阶段。“示范”是老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做示范演示;“摹仿”是学生领悟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它学习新的同类知识。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应依据儿童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入学初期还是进入中高年级学生,都需要教师有意的、准确而明晰的给学生做出示范。把理解某类知识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展现给学生,进而引导其进行分析推理。学生能从教师的教法中产生摹仿的心理,从而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去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真正做到“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作用。从“示范到模仿”和从“指明到尝试”不同,它是一种无形的指导,是学生心理内部从感知到理解的活动过程,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属于更高一层次的学习过程。

3.从回顾到概括。从回顾到概括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回顾”是通过对自己过去学习方法的回顾,是进行概括的前提;“概括”是在回顾的基础上,对学习同类知识所运用过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和概括,总结出科学的合理的学法体系结构。

每一个学生其知识基础和个性发展不尽相同,因此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不同方法。“学有规律而无定法”就是要选择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创造和发现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的学习方法管用得多。不少学生确实创造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应当选择时机,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运用过的学习方法,逐一分析、比较,剔除已经证实无效的学习方法,概括出符合学习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经过整理使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正确方法能够肯定下来。在回顾的基础上必须及时概括,只“回顾”不“概括”,不能逐步形成结构严谨的学法体系,零散的方法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回顾-概括”在教学中一般安排一个环节进行,比如可在学期中或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方法交流”活动,通过同学间的横向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在概括自身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其他同学的方法,从而深入地探索和总结出更加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从“指明到尝试”、到“示范到摹仿”再到“回顾到概括”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掌握学习方法的发展过程,它们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是三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途径,是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过程。要依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选用。有时还可以相互渗透,交叉配合。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自制力不强,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让小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教育向主动学习转变。

一、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因素

通过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小学生学习因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另一个方面是外界因素。内部因素多是自身的原因,外界因素多是外部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扰,这些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

(一)内部因素

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内部因素的影响是主要原因。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证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主要是自身的天性所致,由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对玩比较感兴趣,特别是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对电脑的沉迷。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没有目标和方向,甚至认为学习只是完成家长和学校布置的任务即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理解知识的深层意义,知识量和学习量的与日俱增,在这些压力下,学生不愿意去学习,学习兴趣就越来越低。

(二)外部因素

提起小学教育,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外部因素有许多,比如同学之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甚至是社会环境,这些外界因素的压力,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牵制。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对同学成绩之间的比较,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互联网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诱惑孩子的游戏多种多样,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校的教育方法,针对六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可能就会为了学习而学习,对知识根本没有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调动老师的主体地位,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不再是传统的教育,更不是应试教育的教学,而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根据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提出以下的几个方法,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打下基础。通过这些方法,让小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学习的体系。老师通过对相关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的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学生的身心。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教学

针对小学生的教育,老师多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知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老师在进行枯燥无味的语言式灌输,一味地“填鸭式”教学,根本没有调动学生的兴趣。小学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单一且枯燥,打破这种单一式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发现学习的转变。

情景教学法就是创设学习的场景,老师运用具体的情景作为参考媒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学习的环境中。例如,对小学生古诗的讲授,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古诗的朗诵视频,调动学生的“五感”,让学生参与到朗诵的环境中,学生从中感受古诗的语气,接着,老师通过朗诵,学生进行第二次的阅读,这种方法明显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加强师生沟通,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努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缓解学生面对老师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学生只要喜欢老师,学习兴趣就有了前提。师生之间的沟通,老师在生活里面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来源,从而帮助和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提高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自信心,对知识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对于那些学习兴趣低的学生我们要发现问题的所在,给学生合理的建议,以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产生行之有效的学习结果。

(三)老师及时反,激发学习动力

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这就需要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针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和作业来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学生改正不足之处,强化他们正确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对正确的进行表扬,对于错误的答案,老师要耐心地引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之外,对作业的及时反馈和评价,进而使学生受到鼓舞,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只要了解了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因素就有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老师起到关键性的地位,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冯荣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提高[J].高考,2015,(2):92-92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学习心理压力 解决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但小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的现象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就需要学校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的行政部门需增加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与氛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的有活力和积极性。

1.造成小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几个方面

1.1 家长与老师对小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或老师带有功利色彩看待孩子的学习,并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平时孩子的状态和态度家长或老师很少会记得,对于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时,家长或老师不能及时的有效的予以表扬鼓励;孩子成绩一旦不能达到家长或老师的要求与目标时,就会对孩子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学习就会丧失兴趣。

1.2 家长与老师满足不了小学生的需求。学习的兴趣对于孩子来说属于较高层次的认知需要。现在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安全的需求有保障。如果家长过于严厉,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他们往往会缺乏归属和爱的需要;老师讲授的课程内容孩子不喜欢,成绩不好,孩子就会遭遇挫折,缺乏自尊自信;内向的,不善于沟通交流的,很难融入到班集体的小学生,会缺乏归属感。

1.3 传统文化的影响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教育模式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它造成了教育中的“分数至上”、“考核领导、教师的标准”等弊端,导致学生学习死记硬背,出现了考试与升学竞争的白热化的现象,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这是学生课业负担原因之一。

1.4 片面追求成绩。热爱关心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这里的关心热爱应该是全方面的,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关心,也包括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但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只停留在对学生的学习关心上,认为只要自己教出的学生比别人强,自己就尽了教师之责。因此,不顾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如何,也不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过度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竞争,目前小学竞争也很激烈。这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学校考核教师的方法,主要是教师所带班的成绩,这也促使教师片面强调成绩而丢失了教师的初衷。

1.5 家庭因素。由于祖祖辈辈务农,既没有读过书,又没有偿到过知识的甜头,即使极个别读过书的,反倒起着反面例子的作用,所以仍然是务农。因为没技术没资金,没有胆量,没有开拓创新意识,经若干次的幻想落空,若干次的碰壁,若干次的失败,仅有的一点积极性经衰减再衰减,不得不演变成封闭保守,带有浓厚“乡土特色”惰性。

1.6 家庭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来源。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愿更加强烈,有些家长为了购买辅导资料,省吃俭用,不遗余力的强迫孩子博取高分,孩子成为家庭的学习机器。也有些家长不惜重金选择重点中学,为了考取高分,要求孩子不断机械重复那些单调的基础练习。随着社会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提出更高的要求,家长依照个人主观意愿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必然给孩子造成较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

1.7 自身因素。模糊的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活动的内部动力,许多孩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学习缺少必要的压力,上课不专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态度不积极,不会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灵活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为了“奉父母之命”,实现家长的愿望,应付老师的“差事”,完全在家长和老师的检查督促下被动学习。孩子的精神压力、学业负担过重。家庭、社会、学校的压力这“三座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须“小学力争上游,初、高中争取重点,大学要上名牌”,把孩子学习的那根弦绷得太紧,把孩子逼得很累,孩子深受应试教育的高压,片面升学率的威逼,心理负担的困扰,根本享受不到任何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苦“差事”,并由对学习的不满转变为对学习的厌倦。

1.8 教育教学方法不当。现在枯燥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山区教师,漠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

1.9 师生关系不融洽。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时,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干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反正老师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转化为对学习的厌烦。

2.解决小学生压力的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农村的社会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一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就会侵袭校园。由于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的影响,加之家长没有及时、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那么,要解决小学生的压力,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学校、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要求他们一下子改变这种制度是不切合实际的,可以从教育方面来寻找突破,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与学习有关的意志品质主要是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坚强意志。因此,学校教育应在提倡愉快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使之克服厌学。

2.2 树立教学新观念,调动学生主动性。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教会学生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的新型教学体系,更好地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

2.3 减轻学生负担。要使学生从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只能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社会、学校及家庭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理论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2.4 学校、社会、家庭齐努力。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社会,家庭要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来解决厌学。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表率,多为孩子着想,使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切忌急躁,教师和家长不能对学生随意迁就,也不能严厉粗暴,要多和孩子交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就社会而言,通过教育体制、就业体制改革给学生制造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利条件,使广大学生在升学、就业方面少一点思想压力,多一点进取精神,在公平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农村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我们要结合特殊的实情寻找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方案。比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往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单向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广大教师应当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们个个都是好孩子,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和复制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一切教育教学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独特而全面的发展。教师的作用应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潜力,使之乐学、会学,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赋予学生应有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探索新问题,并能主动的寻求答案。教师要学会重新审视和定位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也要重新思考自己是否处在“平等”中的首席,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过渡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意识,化被动为主动。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为实现自我生动、活泼的发展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要发展学生的这种主动性,就要与学生多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把握的问题视角和学习生活的处事原则,从而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来说,新奇的事物很多,大千世界中有太多的事物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感与探索欲望,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从而来精心设计课堂实施的手段和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游戏等直观和生活化的场景来吸引学生注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真正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就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最终,学生成为在生活世界中生成的人,是具有完全人格意义的人,是得到充分发展、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是具有怀疑品质、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而不是在理论的科学世界中得到成长的单向度的人。

加大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我国投在教育中的经费总额一直不足,并且其中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向了大城市的重点小学,留给农村学校的经费就严重短缺,造成农村与城市的学校之间产生巨大的剪刀差。要改善农村的教育现状,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教育投入,使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水平有所提高,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穷了谁也不能穷了教育”,国家应给予落后农村学校以经济上的帮助与支持,完善对于自主学习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农村有再好的教师、再努力的学生,但没有提供学生学习的物质前提与基础,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难开展。所以,改善农村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经济上的投入,提高现有的办学条件,从而对农村学生学习的教育资源有所保障。

总而言之,无论是城里小学生,还是农村的小学生,我们都应该要合理的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他们,让他们在快乐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让他们有个美好的童年。同时也要不断进行自我的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喜好,使他们不断地发展它、实现它,最终使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既是作为老师们的期待,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郭黎岩.《小学生学习压力与辅导》.

[2] 王一军.《创建语言文化环境,树尚德博学师风》.

[3] 伍新春.《儿童学习与教育心理学》.

篇5

【关键词】小学生;艺术素养;国粹传承;吕剧;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39-01

一直以来,学校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都会在校内进行多种多样的音乐教学课程,音乐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而这样的音乐教学环境可以辅助吕剧在校园内的发展。但目前学校开展吕剧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还需要学校以及教师在学生吕剧学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证他们在校内学习到纯粹的吕剧文化。

一、吕剧的形成

吕剧的形成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其先后经历了山东琴书、化妆扬琴,最终形成了吕剧。最早出现的山东琴书,起于鲁西南一带,以民间小曲连唱的形式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坐唱扬琴的表演形式已经不能让观众尽兴,自1900年前后,我国许多民间艺人将坐唱扬琴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创新,在演出过程中使用驴作为道具来丰富戏剧表演,获得了很大反响,从此人们戏称其为“驴戏”。1950年开始,山东省文联着手挖掘地方戏曲,正式将化妆扬琴定名为“吕剧”,并流传至今。

二、正确认识吕剧

吕剧属于山东特色文化,属于当地的一种娱乐方式,政府责无旁贷要对其进行保护,推动其发展。但吕剧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舞台演出。如今电视、电脑、手机等都可以让人们方便地观看各种视频,吕剧应与时俱进,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开辟市场。

三、我校开展吕剧进课堂后的学习建议

我校小学部自2013年就将吕剧引进课堂,有不少小学生都对吕剧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学校的教育和指导下,我校的小吕剧团在县里演出,多次获得好评,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在今后的小学生吕剧学习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校整体对吕剧传承的意识。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各种新媒体的诞生带来了许多流行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人们不可避免对流行音乐、流行文化兴趣增多,包括学生在内,很少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认真品味,我校想要将吕剧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首先要加强我校教师与学生对吕剧的认识,开展更多关于吕剧文化的鉴赏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吕剧题材,激发小学生对吕剧的兴趣,为今后开展的吕剧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发系统性教材体系。我校学生一般都是通过纸质教材来进行吕剧的学习,小学生思维开阔,并且生性活泼,如果学习吕剧还使用死板的教学模式,必然无法激起学生们的兴趣。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通过视频以及图像对学生进行辅助教学,还可以在学生中进行“我最喜爱的吕剧剧目”投票,将票数最高的吕剧剧目录制成音频,来增加学生对吕剧学习的热情。

(三)注重吕剧的教学改革。吕剧教学不能使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按照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吕剧课程的学习。比如在课后,教师以同一剧本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吕剧表演比赛,学生可以分组参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单独片段参与其中。比赛最终选出“吕剧小行家”,并给予奖励,从而加强学生学习吕剧的自主性,增加吕剧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加吕剧的传承力度。

(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吕剧创作。小学生虽然生活阅历不多,但观察力非常强,并且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学生在课上学习的吕剧,大多都是传承已久的剧目,时间长了自然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吕剧教学中增加学生自主创作环节,不要求有严谨的逻辑性,只需要学生在吕剧的基本形式与风格上进行内容的编写,鼓励学生从身边发生的事中寻找灵感,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创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激起学习吕剧的热情。

四、结语

吕剧根植于齐鲁大地并世代流传,凝聚着民间戏曲艺术的精华,是齐鲁文明的生动体现,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小学阶段进行吕剧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并促进吕剧的发展,使其逐步成为一项被社会积极传承的文化产业,促使我国的文化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筱筱.吕剧发展规划探微[J].通俗歌曲,2016(7).

[2]张玉梅.浅析吕剧的传承、发展与未来[J].戏剧之家,2015(1).

篇6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兴趣;师生关系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学习不同于汉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有广阔的环境,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上学前就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英语则没有这些优势,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接触的就更少了,几乎是从零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那么,如何培养和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利用策略性的评价,(以鼓励为主,评价有针对性、要具体化,同时注意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在辅以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和蔼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即使学生说错了,教师也不能简单直接地说No,而是要微笑着说一些 “Please think it over”“Try again ”之类鼓励的话语。尤其是面对那些胆小、基础差的学生时,更不要吝啬亲切的微笑和鼓励性的语言。换句话说,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都要予以表扬。而活泼多样、层次分明的评价手段,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更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点滴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就是说,一次成功将促起第二次成功乃至多次成功,多次的成功能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认为英语是他能学好的课程,从而坚定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

学生喜欢教师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教师“会说话”,能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而是教师那生动有趣、精彩无比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悉心钻研教材,在对学生已学的和要学的内容做到了然于胸的基础上,大胆地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可能地把这些语言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景中去,生动灵活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觉得一节英语课上学到的不仅有少量单词或一小段对话,还有一些能在许多场合用得上的富有生气的语言材料。此外,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串联,做到以旧引新,以新温旧。这样,复习旧课时就能为新课埋下伏笔,教授新课时能很好地复习已学知识。于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就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滚雪球似地累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强。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好胜的特点和思维的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来为教学增加色彩,提高学习质量。如做游戏,讲故事,绕口令,谜语,唱歌,跳舞等,让学生在视、听、闻、触、摸、动等感知活动中积累与学习内容紧紧相关的丰富表象,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请一学生模仿cat、dog、bird、panda、monkey等动物的动作,其他学生猜,谁猜对了就请他来做动作。巩固时,又播放bird、cat、dog、elephant等动物的声音,请学生听音辨物,说出对应的动物,并做相应的动作。因为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记忆,所以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又如,在练习I’d like…句型中,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哪个组说得多。学生就争抢地说:I’d like some eggs. I’d like some milk?…这样,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集体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学习好,必须学会学习的方法,具备学习的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事半功倍,学生会越学越爱学,信心会越来越强。反之,方法不对头,学习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学生会越学越厌学,甚至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学习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教师可以将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都遵循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但是除此之外,具体到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帮助学生找到和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避免一味“抄袭”好学生的方法。通过运用适合自身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地取得较大的进步,进而提高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如在学生记忆单词方面,我们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好的记忆方法:(1)读音记忆法:Santa;(2)联想记忆法:book—cook—look(拼写记忆法) \\ship—car—bus—bike(意义联想)\\cold--hot--hungry--jump(感觉动作联想);(3)编顺口溜:apple,一个A放两个P后面跟着LE,等等。又如,不少学生朗读特别好,可听力水平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当拿到听力材料后,要在录音播放之前尽可能地把各个小题都详细地看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听的过程中可以整句听整句理解,也可以抓住关键的单词,有时间的可以速记下来,可以写的不规范,只要自己认得就行。如果有的地方没听懂或没听见,千万别停下来或焦躁不安,要心平气和地往后接着听,待听完后再综合考虑,进行逻辑推理。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激发

众所周知,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想尽办法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影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

1.英语本身的特点

由于英语不是母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今天学的单词明天就忘了,课后没有说英语的语言环境,怕说得不好被教师、同学笑话。这会使许多学生产生胆怯心理和畏难情绪。如果学生对学好英语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难就逃避,问题就会越积越多,问题越多就越害怕,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2.学校教育方面

虽然我国在教育上早已高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实际上,衡量学生与教师成功的标尺还是分数。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当然会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3.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懒惰等方面。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学习被动,上课时不专心,不积极配合教师,甚至捣乱,课后不巩固复习,不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认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外语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外语。现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鲜艳色彩的对象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引人入胜,无疑是吸引学生注意力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拓宽他们的思路,促进其组织语言能力的发展。

2.利用英语游戏、英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1)学唱英文歌曲。我发现学生很喜欢唱歌,于是就利用英文歌曲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学Turn right/left时,为了避免学生混淆和感觉枯燥,就可借助歌曲Follow me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学,以唱促学,并在唱的同时辅以手势,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增强了记忆力。

(2)做英语游戏。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游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穿插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起到“剂”的作用,能够调整情绪、活跃气氛、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教Give me…句型时,我先让学生带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如pen,pancil,ruler,eraser等,上课时先出示有关的单词卡片,让学生逐一读出有关学习用品的单词,然后让学生举起自己的学习用品,用Give me…的句型说出来,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实物游戏,音乐停时,实物在谁手中,谁就要说出实物名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3.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随机安排一些小故事,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其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4.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总之,能够为儿童的多种感官所接受,这时,我们就使自己所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

语言是迫于交际而产生的,此时设置情境尤为重要,让每一种语言形式均呈现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情景交融,能拥有一种良好的周围环境和条件,是难能可贵的。例如:在学动物名词时,把教室布置成学生喜欢的动物园;在学水果时,将教室变成果园;在上Shopping一课时,教室又成了一个商店。在这样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下,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习兴趣。

5.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篇8

一、善用资源,让英语教学成为充满乐趣

课程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新课程特别强调社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一事一物都可以为教育利用和借鉴。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与生活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合理地利用生活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是有益的。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自主识单词。先让学生自己收集英语的单词,如:路边的邮局、中国银行等,再到班级里来交流。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认识了“post”,“bank”等单词,还能写出来。学生们争相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单词的热情。我认为这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英语。绝不仅仅停留在一节课、一个单词上,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英语学习充满情趣。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服务课堂教学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性地制作教具(如图片、实物或实物模型),创造性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如投影仪、幻灯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fruits”一课时,我买了各种水果,孩子们一下兴趣高涨。上课时,我说:“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水果,你们想不想要?”学生们都说:“想。”我说:“只要你们能够说出他们的英语名称,我就把它奖给你们。”这时,每位学生都情绪高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结果,所有学生都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有关水果的单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这样就可以使课程内容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让英语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贴近生活。

三、鼓励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新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安排一些竞赛活动,以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竞赛方式可以按性别角色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也可以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奖励品以小红花、小五星、小红旗为主。通过课堂上的竞赛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全班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配合教师的教学,使紧张、愉快的学习气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英语实践成为一种需要。每个小组都组成一个讲英语的小社会:学生要使所在小组获得成功,就必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讨论学习中的问题,积极主动投入语言交流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语言材料,结合原有的语言知识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听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情景中强化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达到熟练正确使用语言的效果。

3.有利于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和团体竞争的精神。小组成员要取得成功,就要培养于小组成员的互相协助精神和其他团队竞争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优化教学,让课堂成为智慧的土壤

1.培养感情,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挚友。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与学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语言要准确、优美、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听了是种享受。老师还要注意态度的和蔼亲切,有亲和力,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篇9

一、用英文歌曲激情

儿歌的形式短小、活泼、语言简明,音韵优美和谐、节奏轻快鲜明,并且孩子们较为熟悉甚至都会吟唱。如果儿歌作为引人入胜的开头,不但能唤起孩子们的注意,而且能营造英语氛围,将孩子们带入神秘的英语王国。所以,每次上课前三分钟我都要为孩子们播放旋律优美的、不同的英文歌,最好是与本节课的内容相符或相近。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时我紧紧地抓住孩子们对英语的新奇感,一上课我就给孩子们播放Hello song:Hello John,do oh do.Hello Amy,do oh do.Hello Lily,do oh do. Hello Hello Hello.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接着我就问:“孩子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讲英语国家的问候语,你们想学吗?”孩子们大声回答“想”,“那今天老师就教你们”,然后趁热打铁转入英语第一课的学习;在本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我把歌曲中的名字换成我们班孩子们的名字唱,孩子们的歌声把课堂再次推向,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用故事激情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最爱听故事了,根据孩子们这一特点,我常常把每一课内容都编成具体、生动、形象、活泼、富有感情的小故事,这样孩子们每次上英语课,都能听到新故事。在表演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英语,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英语课。如我在讲三年级下册Lesson 21时,说:孩子们,从前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女孩叫白雪公主,她虽然住在皇宫,但她的妈妈死了,她继母经常虐待他,并派猎人来追杀她,白雪公主逃进了原始森林,她又累又饿遇见了谁?谁收留了美丽的白雪公主?他们成为好朋友了吗?下面请翻到21页,来看看吧!这样一步步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三、用游戏激情

精心设计富有儿童趣味、直观形象的游戏,不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和重要的教学环节,还能达到让学生乐学英语的目的。如在讲三年级上册Unit 3时,在学了How are you时,我设计了一个问答游戏。几个学生围坐一圈,学生甲站在圈中,学生甲随时快速向周围坐的任一学生提问。被提问的学生要快速正确地做出回答。如果答错了或不能马上回答,只要替代甲,站到圈中问其他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问候语。

四、用多媒体激情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较快地接受所学的英语,并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最深刻、持久的印象。例如,我在教what are you doing?这一课时,以I’m drawing pictures /doing dish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books /answering the phone,为主要句型自制了一组形象逼真的动画幻灯片,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用TPR激情

TPR全身活动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让英语课堂动起来,尽可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三年级Unit 3 One two three go!时,根据学生已经学习了身体部位eye,nose,ear,mouth 等英语单词的情况,我采用了TPR教学法,听指令、做动作,看谁反应快,孩子在做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英语。

篇10

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始至终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这种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谁也不能代替。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将教科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圆面积公式时,引导学生将自己准备的圆对折3次之后展开,这时的圆已被平均分成了8份。请学生沿其中的任意一条折痕剪开,这时的圆已被平均分成了2份,再选取其中的任意一份涂上颜色,之后再把这个涂色的半圆沿折痕平均分成4份并将它们4个扇形像摆西瓜一样圆心角向上整齐摆好;然后请学生将另一个半圆沿折痕平均分成4份,再将它们4个扇形圆心角向下摆在刚才摆的图形间。引导学生观察摆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它与刚才的圆有什么关系——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看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等于平行四边的底,圆的半径等于的高;平行四边的面积=底×高。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进而理解圆面积S圆=πr2的道理。通过直观教学,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数学知识。练习部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所设计的自学习题,不只是让学生计算出正确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使学生领悟新知识,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进提高其学习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从小抓起,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整体发展,互相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