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回收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池回收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池回收方案

篇1

【关键词】制动能量回收 电子机械制动

1 传统的能量回收方式

目前状况下,车辆制动能量回收装置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飞轮储能装置、液压储能装置以及蓄电储能装置。

对轮储能装置而言,它所采用的储能方式是机械式的,当制动系统进行运转时,飞轮也随着系统的运行进行高速的运转,并在这一过程中对能量进行存储,并在一定条件之下进行释放从而对系统运转的稳定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证。但是飞轮储能方式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它在节油的效果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之处。

液压储能装置的运作原理是对液压能量与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行利用,当制动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之中,汽车的动能促使液压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运行,并在此时进行储压。然后当后车辆启动或者进行加速时,高压油就会对液压马达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驱动,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液压能进行相应的转化,使其成为供车辆运行所需要的动能。这种储能装置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系统的结构相对复杂。

而对于蓄电储能装置而言,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对具有一定可逆作用的发电机以及电动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使用,由此来对电能与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行实现,目前状况下,这种储能方式常用在电动或者混合动力的汽车之中。

2 EMB与能量回收的有效结合

在上文中我们所提到的三种能量储能装置,都存在着一定的因素限制其发展,纵观这三种储能装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这三种能量回收方式之中,其能量回收与制动过程保持彼此的相互独立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EMB系统的能量回收方式。对于EMB而言,它是一种纯电子制动系统,因此这一制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电能进行提供的。

2.1 系统结构

系统的结构原理图见图1所示:

从上面的系统结构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当车辆处于制动的过程之中,动能会经过发电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换,转换成相应的电能,转换之后的电能并不是送往蓄电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储存,而是直接将电能输送到EMB之中。在这一环境之下,车轮与发电机是直接连接的,这样一来,在制动的过程之中,车轮就会带动发电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发电,然后再将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直接向EMB进行输送。除此之外,为了对EMB具备较为充足的能量供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证,应该将其与蓄电池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回收电流与电压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据此来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定。将EMB与能量回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对系统控制过程中的一系列算法进行了简化,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能量流动的路径,最终促进了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动的过程之中,制动能量的储存并不是唯一的,它既可以存储到蓄电池之中,同时也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将能量直接输送到EMB之中。

2.2 效率以及功率的分析

对于传统车辆的能量回收而言,它是按照车辆动能到发电机,发电机到蓄电池,蓄电池到电动机,电动机到车轮,最后车轮再到车辆动能的流程进行转化的。这种传统的能量回收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蓄电池在能量回收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功率相对较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对超级电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使用,虽然满足了功率方面的要求,但它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难以对大规模的制动点亮进行存储。

而对于EMB制动系统而言,它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发电机,目前状况下发电机的效率大约在90%左右。而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其能量的消耗主要表现为机械损耗,来源于EMB电机以及执行机构等。因此,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在整个制动过程当中其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至于剩余的能量,可以将之储存入蓄电池之中一遍下次使用。因此,对于这一系统而言,它具有较强的效率与功率。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中制动能量回收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三种传统的能量回收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并说明了它们的不足。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从系统结构以及效率功率两个角度分析了EMB与能量回收的有效结合.。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银彩,苑士华,魏超,等.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车辆制动工况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8):156—158.

[2]张猛,宋健.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发展现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208—211.

[3]张雷,薛小军,张桢奇等.一种新型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方针研究[J].2007(2):23-25.

[4]叶明。秦大同。刘振军.基于AMT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再生制动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6(10):156—160.

作者简介

张轲(1970.5-),女,汉族,山东省曹县人。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高级讲师,大学学历。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篇2

关键词:动力锂电池,自动拆解设备,工业化绿色回收,切割粉尘处理,废气处理

0 引言

基于节能、环保、能源安全战略优势,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紧随新能源汽车整体走势,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也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14年的3.7Gwh攀升至2015年的15.7Gwh。2016年上半年出货量继续保持强劲增势,1-6月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67Gwh,与2015年上半年2.72Gwh相比,同比增幅达1.45倍。预计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报废量将达到32.2Gwh,约50万吨;到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吨。因此,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研究势在必行,从电池制造到报废处理以及材料循环利用出发,真正使得整个产业链实现绿色、环保、循环可持续发展。

对报废的车用动力锂电池进行回收十分必要和重要,必要在于其环境危害性,重要在于其经济价值性。动力锂电池所含成分比较复杂,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铜、钴、镍、锰等)、六氟磷酸锂(LiPF6)、有机碳酸酯、难降解有机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LiPF6稳定性较差,易热分解、水解出产物PF5、HF等剧毒气体。钴、镍、铜等重金属在环境中具有累积效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并通过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同时,废旧电池中的塑料或金属外壳、电解液、电解质盐以及电极废料均具有回收价值。锂电池正极钴、锂材料资源稀少具有很高回收价值,正负极集流体铝箔、铜箔也具有回收价值。对于动力电池进行资源化回收,不但可以减少废旧电池对于环境的污染,带来显著环境效益,还能实现电池中资源组分的充分回收利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拆解,自动化拆解程度很低,而动力电池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对环境、工人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迫切需要自动化全封闭拆解设备,才能真正实现动力电池节能环保、安全可靠、高效率地拆解回收。本文针对国内传统报废电池拆解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企业的自动化拆解设备需求,进行废旧动力锂电池自动拆解试验研究,探索开发出动力锂电池自动拆解生产工业化设备,推动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业发展。

1 动力电池回收流程

在电动汽车工况下,动力电池放电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80%时即无法满足车用要求,必须更换新电池以维持电动汽车性能。实际上容量衰减至80%的动力电池仍然有较好的性能和较长的寿命,可以满足一些对性能要求不苛刻的领域,例如电网储能、削峰填谷、低速电动车、场地车等使用环境。为了充分利用动力电池资源,节约动力电池的使用成本,目前对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主要是先进行余能梯次利用,最终再进行彻底拆解回收利用。动力锂电池彻底拆解回收流程图如图1所示。

本文M行废旧动力锂电池自动拆解试验研究,主要针对动力电池彻底拆解回收流程中的电池单体拆解试验。目前大部分厂家生产的动力电池单体外壳主要为不锈钢、镀镍钢、铝壳等。据行业调研了解,国内目前还没有电池单体自动化拆解设备。

2 动力电池自动拆解试验

2.1 拆解设备及试验参数

本文进行废旧动力锂电池自动拆解试验研究,主要采用了自行研制的电池单体自动拆解试验设备,如图2所示。自动拆解试验设备主要完成电池电极头切割、电芯与外壳分离、材料分类收集等,包括切割工位、取芯工位、封闭外罩、粉尘废气抽取等机构装置。

在拆解过程中由人工进行上料,可以通过透明封闭外罩观察切割、取芯过程效果,自动拆解试验设备动作流程如图3所示。

在拆解试验中,动力电池输送平台、夹爪取芯机构的运动由伺服电机、减速机、滚珠丝杠驱动。拆解试验参数如表1所示。

2.2 拆解废气

动力锂电池单体自动拆解的粉尘、混合废气主要产生于电极头切割工序。切割粉尘沿砂轮切线方向飞出,主要通过防护罩连接工业吸尘器利用布袋过滤收集。经试验初步检测,动力电池拆解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有氟化物(HF、PF5)、挥发性有机物(VOCs)、非甲烷总烃等,如表2所示。切割废气浓度较低、成分复杂、呈刺激性恶臭味,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及周边环境。

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氟化物1小时平均浓度(通量)限值为20μg/m3。拆解试验中产生的废气成分氟化物浓度已超过国家标准,须采用有效净化工艺对拆解废气进行处理。试验中先过滤切割粉尘,抽取废气通入装有碱液(质量分数10%的NaOH溶液)的大桶中,对试验废气成分进行吸收再排放。

2.3 拆解结果分析

动力电池采用砂轮片切割方式,能够顺利完成切割,切割出来的电池头存在一些切割废料毛刺,切割完成后效果如图4所示。

动力电池拆解试验设计夹爪挤入电池内部,夹爪外侧斜面撑开电池外壳,夹爪内侧倒齿夹紧电芯材料后再拉出,从而分离电芯材料与外壳。取芯过程如图5所示。

对于没有鼓胀的废旧电池,夹爪挤入电池后撑开外壳,可以完成取芯。对于已经鼓胀的废旧电池,夹爪挤入电池撑开外壳,但无法取出电芯。动力电池取芯失败如图6所示。经试验分析发现,鼓胀电池内部没有间隙,电芯材料与外壳紧密贴合在一起,采用夹爪夹取电芯后拉出的过程中,电池内部存在空气负压力和摩擦力,并且夹爪夹紧力过大,拉出过程中电芯薄极片材料、隔膜容易被撕裂,从而导致取芯失败。废旧电池中已发生鼓胀的电池数量比较多,因此采用夹爪取芯方式对于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批量生产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2.4 改进试验

经分析试验中动力电池取芯失败的原因后,设计多道缝环切电池外壳的方式进行人工试验。试验发现,电池经外壳多道缝环切、电池头切割后,实现电芯材料与外壳顺利分离,如图7所示。

根据人工拆解试验结果,后续方案设计采用电池外壳多道缝环切方式进行切割,有利于电芯材料与外壳顺利分离,实现动力电池单体的自动化拆解。

3 小结与展望

本文进行了动力锂电池拆解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及分析有以下结论:(1)动力锂电池彻底拆解回收方式,必须利用全自动化拆解设备进行封闭拆解,不能采用人工拆解,避免对操作工人造成身体伤害。(2)可以采用砂轮片切割方式对动力电池切割,切割工位产生较多的粉尘并排放含氟废气,必需配备粉尘过滤设备、含氟废气处理设备对粉尘、废气进行净化,防止环境污染。(3)夹爪取芯方式对分离电芯可靠性不稳定,原因是电池使用过程中电芯材料与电解液相互作用膨胀涨紧电池外壳,夹取过程中空气负压以及粘附摩擦作用阻碍电芯分离,并且电芯材料铜箔铝箔薄极片、隔膜在夹取过程中易撕裂破碎,从而造成夹爪取芯无法完成。

篇3

【关键词】南昌;节能灯;回收处理;环境保护

1.引言

据中国照明协会统计,我国每年荧光灯的产量约为8亿多支,报废的节能灯约为4亿多支,含汞量约为8t,汞是一种有毒物质,若一只节能灯被随意丢弃,其所含有的汞浸入地下,就会造成90~180吨水的污染。但是每年产生的数量庞大的废旧节能灯管,建立完善的先进的回收、运输、处理、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为切入点,通过对200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并通过模拟实验和实地调研,探讨南昌地区节能灯的普及情况和常见种类、存在问题,提出回收利用的相关对策。

2.南昌市节能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及分析

居民普遍对节能灯表现出认识程度不够,回收收意识不强的特点,节能灯数量日益增加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

2.1 工艺水平不高,仍需克服技术难题

时下的节能照明产品,因为受到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节能灯灯管里含有一定量的对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的甲基汞。在节能灯具生产工艺上还无法改进之前,以汞为其构成元素还会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从调研的数据来看,40%的受访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技术受到限制,并表示随着技术的革新,废旧节能灯的处理会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2.2 回收体系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健全

30%的受访者表示对目前废旧节能灯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规范的担心。随着节能灯数量日益增加,其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就目前掌握的信息而言,节能灯只停在推广的层面上,对于回收国家还没有相关具体的政策法规,老百姓不知道往哪送,回收点不是很完备,如只有少数品牌的节能灯终身包换,会将弃用的节能灯进行回收。政策法规方面得加强,社会回收体系的建立健全亟待解决。

2.3 回收意识不强,回收无市场需求

调查显示,人们对节能产品回收处理表现出意识不强的特点,其中有64%的受访者表示当节能产品遭到损坏时一般当做普通垃圾处理;26%的受访者则表示有回收利用的想法;10%的受访者则当做危险垃圾来处理。市面上多数节能灯并未开展终身包换的售后服务,而多数节能灯销售场所也没有设定专门的回收部门或者回收设施,多数市民只能一扔了事。而且受到回收点数量少的限制,消费者也不知道节能产品到达使用年限后应当送到哪里回收。

2.4 缺乏完善的废品回收机制

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当前的回收状况,希望进一步建立健全回收机制;只有30%的受访者表示对现在的回收状况感到满意;30%的受访者则持无所谓的态度。企业与政府没有形成废旧节能灯具回收的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对于节能产品污染还缺乏足够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家在这方面对企业还没有强制的政策规定,企业方面有很大难度,致使回收体系还处于空缺状态。

2.5 回收过程艰难,回收成本较高

有些节能产品回收成本太高使企业沉默,没有相应补贴,超市、小区也不愿回收。因此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相应的回收设备,很多节能产品集中回收后仍然命运未卜,废旧节能产品的回收成了一个空白。回收体系没有建立好或者没有跟上,回收点不是很完备,国家虽有几个点作为国家授权的处理,但有能力进行回收处理的机构并不多。节能产品在回收和运输过程中更加复杂,如类似于节能灯的产品比较易碎,不太适合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破碎,一旦破碎便失去了回收的意义。因此,在回收过程中需要对节能灯加设保护设施,也无形中增加了回收成本。

3.农村废旧节能灯回收可行性策略的分析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制法规

节能工作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培育科学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必须以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制法规为主要切入点,以法律明文的形式规定社会成员的环保义务与责任,规范其日常行为,从而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平稳的向节能型发展。

3.2 增加科研投入,加快技术革新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2009年10月27日正式成立以来,在内部资源整合和优化、制造、废有色金属、电子废弃物、废旧高分子材料等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增加在该领域的科研投入,加快节能产品技术革新的进程,研制低污染、回收代价低廉的“环境友好型”节能产品,显得意义重大。这既满足了我国继续加快推广节能产品进程的要求,又使后续回收与环保问题得到根源性的解决。

3.3 创建网上废品回收网络

随着我国网络营销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成熟,人们逐步学会应用网络这一时代的“宠儿”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网上预约,上门服务”是全新的节能灯回收模式,且此方案在全国某些区域已经成熟。据悉,2008年上海市政府在长宁区规划建立了10个废品回收交投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中心,可以在15分钟到2小时内完成长宁区内任何地点的收废工作。信息时代的今天,废品回收的网络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实践证明,通过网络回收废品完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3.4 多方协力,共建废品回收社区

为结束再生资源的回收处于“自发状态”的局面,建立起再生资源社区回收连锁经营模式显得越发重要,投入资金将回收产业链整合起来。将大大提高废旧物资的利用率,因此,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社区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政府可与一些下岗工人或从事废品回收的工作者签订承包协议,建立健全回收网体系。此举不仅解决了节能产品的回收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社会低收人群的生活现状。

3.5 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回收方式

联合邮政采取”以物易物“的回收方式,对节能产品采取相同的“以物易物”的办法,这样不仅促进邮政等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培养了人们环保意识,也合理的解决了社会关于节能废品的回收难题。学校积极参与、全民动员,加大节能灯环保知识普及力度,让中小学参与进来的目的在于从小培养其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同时一个学生可以影响以其为中心的周边人们的环保意识,将普及范围无形中最大化。充分发挥相关社会组织的能量,全民参与共建和谐新社会,我们可以借鉴这方面成功的先例,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性活动,为构建和谐新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4.结束语

节能灯虽小,但是意义巨大。随着节能产品的进一步普及,节能灯的回收与处理直接反映到了民生问题,作为一种发展态势良好的新型产业,它科学环保的回收处理方式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也是从“节能减排”政策全面健康推广的前提条件。在节能灯的处理回收的问题上要秉承科学的态度,不断完善,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人们真正享受到低碳节能型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经贸导报.节能产品选登,2001(3).

[2]叶晓江.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良方[J].环境导报,1997(4).

[3]李金惠.废电池管理与回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李莉,张给志.废旧电脑污染问题及其管理对策[J].再生资源研究,2002(6).

[5]王敏.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及管理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4).

[6]吴峰.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与处置处理技术初探[J].中国环保产业,2001(1).

篇4

关键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 A

所谓生活垃圾,就是人们生活中产生的综合废弃物。

按其回收类型分为:

可回收利用:是指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衣服、鞋类、袜子、窗帘、桌布、围裙等。同时也包含有害垃圾回收,主要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如废药品、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废油漆和溶剂、废矿物油(废化妆品等)、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充电电池、废扣子电池等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这类是生活垃圾管理的重点。

不可回收利用:是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包括制作过程废弃的和剩余废弃的食物,如剩饭、剩菜、肉类鱼虾(可含壳)类、骨头、蔬菜、水果皮、茶叶渣等。

按照回收方式不同,设立了不同的回收标识,可回收物利用为蓝色,不可回厨余垃圾为绿色,有害垃圾回收为红色,其他垃圾为灰色。

一、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

(一)占用耕地。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据相关资料介绍,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是很长的: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目前,我国已超过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三)污染水体。垃圾长期堆放,产生渗滤液以及垃圾中的有害成份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流入河流、湖泊、海洋,引起水体严重污染。

(四)滋生细菌病毒。垃圾堆放不仅污染环境,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会加速细菌、病毒的传播,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生活在环境中的人,通过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

(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生活垃圾长期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有害成分要经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随着渗滤水的迁移,有害成分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并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进而对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产生污染,污染严重的土地甚至无法耕种。

(六)其他方面。大量垃圾长期堆放,容易发生自燃、爆炸,影响城市形象等。

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综合利用等,下面主要介绍这四种常见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一)垃圾填埋(目前我国城市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根据工程措施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

1、简易填埋场(IV级填埋场)

这是我国传统沿用的填埋方式,其特征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工程措施,或仅有部分工程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目前我国约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IV级填埋场,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受控填埋场(III级填埋场)

III级填埋场为半封闭型填埋场,其特征是:虽有部分工程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有比较齐全的工程措施,但不能满足环保标准或技术规范。目前,III级填埋场目前在我国约占30%,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场底防渗、渗滤液处理、日常覆盖等不达标,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现有的III、IV级填埋场,应尽快列入隔离、封场、搬迁或改造计划。

3、卫生填埋场(I、II级填埋场)

这是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其特征是:既有比较完善的环保措施,又能满足或大部分满足环保标准,I、II级填埋场为封闭型或生态型填埋场。其中II 级填埋场(基本无害化)目前在我国约占15%,I级填埋场(无害化)目前在我国约占5%,深圳下坪、广州兴丰、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其代表。

其优点:卫生填埋由于具有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等优点,操作简单,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置的主要方式。投资稍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并较好地实现了地表的无害化。建设卫生填埋场,要达到以下控制要求:

(1)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

(2)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填埋气体严禁自然聚集、迁移等,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采用水炬法集中燃烧处理。未达到安全稳定的旧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

(3)

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2)洪泛区和泄洪道;

(3)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

(4)填埋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

(5)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

(6)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

(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8)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9)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其缺点也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占地面积大,选址比较困难,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是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三是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所以,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我国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对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有了认识,填埋法也无法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垃圾处理需求。

(二)垃圾堆肥

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垃圾堆肥技术在中国农是从事活动中早有应用,而作为科学进行研究探讨此法则始于1920年。

其优点为:堆肥技术的工艺也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的垃圾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

其缺点为: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因此仅仅依靠堆肥处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垃圾问题。

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就我国垃圾的具体情况来看,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较高,采用堆肥技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简单的垃圾“堆肥”已经在一些填埋场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但是这与我们所讲的垃圾堆肥技术相去甚远,因为在这些地方仅仅是将生活垃圾填埋,靠自然发酵,若干年后再挖掘出来,筛去其中的塑料等不腐烂的物质后就当作肥料出售,实际上用这种肥料种植果树、蔬菜及粮食是危险的,原因是由于垃圾中不易腐有机组分(纸、塑料、布、橡胶等)的重金属(Pb,Cd,Hg)含量很高,占垃圾中重金属总量的85%以上,如果这类物质与易腐有机物长期共埋于地下,加上雨水的作用,重金属必然会渗入最终的有机肥产品中,用这种肥种出来的食品重金属含量必然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堆肥技术必须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三)垃圾焚烧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一般炉内温度控制在980℃左右,焚烧后体积比原来可缩小50-80%,分类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经焚烧处理后甚至可缩小90%。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优点: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垃圾能减量化,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现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近年来,将焚烧处理与高温(1650-1800℃)热分解、融熔处理结合,以进一步减小体积。它比起填埋法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曾一度被视为一种“减量快”的好方法,吸引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在日本一哄而起地建起了6000多座垃圾焚烧炉,占据世界垃圾焚烧炉数量的首位,其垃圾焚烧企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效仿,就这样把垃圾焚烧推向了。

其缺点:焚烧处理的前期投入较大,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收设备,大约需要7-8亿元人民币;建成投产后的环保的处理成本高,大约需300元/吨,目前国内一些城市那种几十元焚烧处置一吨生活垃圾的操作方法,是否真是按环保程序处理其本身都是值得怀疑的,环保的焚烧处理方法一般城市是难以承受的,其运行中需要频繁更换过滤吸附材料,也花费大量开支,往往会造成操作随意简化的漏洞;焚烧炉尾气中排放的上百种主要污染物,组成极其复杂,其中含有许多温室气体和有毒物,尤其是二恶英类污染物,属于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即使很微量也能致人死亡。

(四)垃圾综合利用

垃圾其实是一种资源,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型再生资源。其中食品垃圾可经过发酵等方法处理生成可燃气与肥料;普通垃圾中,纸张和木材可再生纸品;玻璃、金属可以熔化后制成新产品;塑料、橡胶也可以熔化后投如再生产;危险垃圾则通过特殊处理而去除其毒害性。垃圾的综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垃圾资源不被浪费。而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中,掩埋无疑不能回收垃圾资源;焚烧还处在一个资源回收较低的水平;只有综合利用,数管齐下,才能实现垃圾资源的最大回收。垃圾要做到综合利用,第一步就要进行分类收集,而后采用矿物加工技术和设备回收再生大部分有用的物质(占 50%~80%),再将剩余部分不能回收的物质(占 50%~20%)分别送去填埋、焚烧或堆肥等。

近年来,发达国家把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提高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垃圾资源化已经成为各国谋求的垃圾治理目标。发达国家在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进程中,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各种标准规范。如德国制定了《关于容器包装废弃物的政府令》;法国制定了《容器包装政府令》;丹麦制定了《再循环法》;日本制定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和《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奥地利制定了《包装条例》等等。除法规保障外,发达国家还对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遵循“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借助经济手段来保证有关举措的实施,如采取课税制度等。如美国纽约州对使用50%以上再生原料的企业实行减税制度。加拿大的部分州实行在销售过程中对易于再循环的产品课以小额度税金,对不易再循环的产品课以大额度税金。

四、我县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我县垃圾处置工作相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已滞后,突出表现在:

1、处置工艺单一、处置能力不足。目前我县生活垃圾处理基本上全部依靠我县的垃圾堆放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我县垃圾填埋场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步伐。

3、垃圾收集、处置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我县垃圾收集过程中不符合准运规范,垃圾堆放属于简易堆放,没有环保措施,运输过程和处置过程中渗滤液造成的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填埋过程中垃圾挥发出的气体造成的恶臭和空气污染。

4、垃圾综合利用率低。我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主要依靠“捡荒大军”和废品回收站进行回收,居民整体环境意识不强。目前,我县垃圾分类尚未提上工作日程,生活垃圾基本上都是混合收集,给后续分类、分质处理带来困难,造成垃圾综合利用率低。

5、垃圾处理产业还相当匮乏。沭阳县乐福橡塑有限公司、万成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江昊橡胶有限公司等企业回收废旧轮胎进行再生产,江苏天天铜业有限公司、顶峰铜业有限公司等回收废铜进行再生产,四海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回收废铝、废铁进行再生产,新概念木业、大江木业、京沪木业等利用木材进行生产,以及在建的利用建筑垃圾的进行再生产的沭阳沂淮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化工程,利用生物秸秆进行发电的光大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和处理生活垃圾的沭阳县生活垃圾发电项目。

(二)建议

1、加快我县卫生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规划、建设,尽早投入使用,解决我县当前垃圾卫生处理问题。用发展眼光来看,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是生活垃圾的最终的解决方案。

2、政府应尽早把垃圾综合利用提上日程。

一是尽早制定垃圾分类实施计划。教育城市居民提高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要求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送、分类处理利用。

篇5

【关键词】环境税;法律制度;困境;改革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各个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生态脆弱。除了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进行管制之外,环境税的征收也成为了为环保筹集资金的方法之一,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在践行环境税法律制度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开征环境税势在必行。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初步提出了“环境税”的概念和雏形。2008年3月,“独立型环境税征收方案”被提出,引发了相关部门对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大讨论。2009年新年伊始,“燃油税”改革方案的实施更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在此期间要努力构建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目标,并且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2014年5月,《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将采取经济手段治理雾霾,并且适时开征环境税。种种行动表明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税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正在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外国环境税法律制度之经验,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做一提示和探析。

一、我国现行环境税法律制度及其困境

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以来,目前开证的与环境有关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耕地占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等。如资源税,它是为了保护和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调节自然资源极差收入,而对规定的自然资源征收的一种税,目前它的征收范围仅限于矿产资源和盐。消费税,目的在于调节产品结构,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向,转变人们传统的粗放型消费方式,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税目主要有汽油、柴油、机动车、木质一次性筷子等等。除此之外,我国利用税收手段进行环境的管理和维护还体现在如下方面:比如某企业利用废弃、废水、废渣等进行二次生产或回收改造,就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减税或者免税数额。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样能够激励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进行清洁生产,从而实现我国的环境目标,使可持续发展稳步进行。

由此可见,环境税的实施确实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一臂之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由于起步晚、发展不充分,所以从整体来说还很不完善,面临重重困境。

1.资源税在征税条件、范围等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资源税的纳税人缴纳税款仅取决于矿产资源自身的开采条件,对于资源开采过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却并不考虑,这样从根本上来说,长远来看并不能正确引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谓是“治标不治本”,有本末倒置之嫌。同时,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仅限于矿产资源(原油,天然气,煤炭、其它非金属矿产资源、黑色和有色金属矿)和盐,范围仅及于部分不可再生资源,而对于可再生资源的水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等却都被排斥在了税收调节的杠杆之外,致使这些重要的生物资源得不到合适的利用和管理。再者就是现征的税额过低,并且征收标准不够明晰,不同地区之间也没有体现出地区差异,纳税人便有了钻空子的便利。

2.消费税的税目不够齐全并且环境保护的目标不够突出

其实,我国消费税的税目还是蛮多的,但是与环境相关的或者有环境影响的税目主要集中在烟花鞭炮、成品油、机动车、木质一次性筷子等,而像电池、一次性饭盒、包装袋、保鲜膜等这些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却尚未被纳入消费税的范畴。导致这些产品无节制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另外,消费税征收的目的过多地强调经济目标,缺乏对环境目标的直接引导。

3.各个领域的排污税缺失

2003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的《排污税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一直是以“排污费”为名义进行征收的,因此,直至现在也没有“排污税”或者“污染税”的说法。虽然排污收费并未被看作是排污税的征收,但从根本上来说,“污染者付费”这项原则的确是排污税的原始渊源之一。不可否认,排污收费制度作为企业排污的最后环节,对污染物的排放和管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项制度仍存在不小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征收的,而已达排污标准或者低于排污标准的,则无需征收排污费。而事实却是,即使达到或者低于排污标准而排放的污染物,也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那么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又由谁来负责呢?再如,现有的排污费征收的范围大大小小计算之后也有百余类,但仍然有所缺漏,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这样的污染物并没有相关的收费标准。

4.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税体系并未建立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日本经验 厦门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30年的经济特区建设使厦门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厦门能源、水和土地价资源十分稀缺,99%以上的能源从外地调入;矿产资源稀少,环境容量有限。2008年,厦门人均(常住)水资源占有量仅547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口的25.44%;人均(常住)耕地面积0.0098公顷,远低于全国人均0(198公顷的水平。日本的能源处境与厦门类似,自然禀赋不足,使得日本较早地意识到能源与发展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致力于节能降耗,依靠创新提升发展质量。

下面通过对日本实施低碳经济战略的分析并与厦门低碳经济的实践作比较,希望能对厦门发展低碳经济有所启示。

一、战略先行。法规保障

日本早在1979年就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自颁布实施以来,日本对其进行了多次修改。从1991年到2001年,还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2006年,日本政府首次制定了国家能源战略——《新国家能源战略》。2008年,日本福田首相提出了“福田蓝图”,目标是将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20(19年,日本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在税收方面,为了鼓励企业和社会节能,实施了多项财税政策。一是补助金制度,对于企业引进节能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给予总投资额的1/3到1/2的补助,对于企业和家庭引进高效热水器给予固定金额的补助,对于住宅、建筑物引进高效能源系统给予其总投资113的补助。二是税制改革,使用指定节能设备,可选择设备标准进价30%的特别折旧或者7%的税额减免。三是特别会计制度,即在国家预算中安排专门的节能资金,由经济产业省实施支援企业节能和促进节能的技术研发等活动,该预算纳入“能源供需结科目”,主要来源于国家征收的石油煤炭税。

厦门市出台低碳法规上也比较早,也较早设立了具体的执行部门。先后出台了《厦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实施办法》(2002年)、《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推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若干意见》(2003年)、《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I作的通知》(2004年)、《厦门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2006年)、《厦门市节约能源条例》(2008年)厦《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08年)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从制度层面上规范政府、企业及公众的行为。

厦门市于1985年成立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1990年成立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现为厦门市节能监测中心),2002年成立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2007年成立厦门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2008年1月成立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和协调小组。形成政府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全市上下共同推进的有效工作机制。

但是,在财政和税收支持上,并没有像日本那么大的力度。由于厦门没有财税自主权,厦门只有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对低碳发展的重炙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扶持;但是目前并没有具有代表性的低碳重大项目。

二、创新的激励制度与经济手法

1.为发展低碳经济,日本计划从五个方面进行激励制度与经济手法的创新。(1)家电领域的“领跑者计划”。为在日本社会全面推进温室气体的减排,日本正在设法采取有效的手段促进家庭生活领域的温室气体的减排。据日本节能专家分析,如果在家电领域应用日本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以使得日本的家庭生活领域的:氧化碳排放量削减35%,(2)实现住宅和办公大楼的低碳化。日本的住宅、办公大楼以及超市的商业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7年比1990年增加了大约50%。为了大幅度削减这些领域的:氧化碳的排放量,日本一方面加强管制,另一方面对减排计划提供财政支援。(3)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化。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核心产业,目前,日本加快低碳汽车的技术开发,促进传统汽车向低碳汽车的转换,在促进低碳汽车的技术开发方面。采取领跑者计划的制度,对开发成功者提供补助金。日本要修改与汽车相关的税制。根据排放责任者自担的原则,对汽车税制提供新的课税依据。(4)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普及。资源缺乏的日本要结合温室气体的减排,发展风力、水力、太阳能、潮力、低热、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此取代大量排放=氧化碳的化学燃料,为此日本将进行相关制度的设计并且对现有的社会基础设施进行根本的改造。(5)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日本国民的金融资产高达1500万亿日元,日本社会整体的资产更加雄厚庞大,日本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将这些雄厚而庞大的资金运用到低碳技术的创新投资中去,使资金用于构建日本的低碳社会。

2.在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上,厦门也像日本一样做到了先行先试。首先节能方面。全面范围启动百家节能工程,年节能折合标煤10万吨。实施绿色照明工程。目前,厦门市夜景工程、交通信号灯全面使用LED产品。小区照明、路灯等逐步推广使用太阳能及LED产品。2008~2009年实施“国家绿色照明推广计划”,完成210万支节能灯的推广任务。年可节电近4亿度。厦门市以示范项目为切入点,稳步推进全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2004年被建设部定为“推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城市”,并获得美国能源基金会的支持。2005年1月起,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专项审查,针时厦门气候特点,重点控制门窗、遮阳及建筑通风采光等节能措施的落实。20(17年,被列为国家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建筑能耗统计示范城市。1996年厦门率先试行阶梯式水价收费,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收费政策进行调整。推行工业废水零排放。鼓励工业企业采用种水回收技术。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其次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厦门市从2000年起推行垃圾分类,从源头对有机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同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2008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4.97万吨,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24.2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储存量1.27万吨,当年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1.12%。三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化方面。厦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公交线路布局。建设BPT快速公交系统,方便民众出行,减少小汽车的出行量。推广使用天然气公交车及出租车,减少汽车尾气碳的排放量。推进步行区建设。商业密集区禁止车辆通行,有效减少拥堵产生的碳排放。开展无车日活动。2005年起,厦门在每年的9月22日开展无车日活动。并于2007年与国家建设部签署“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承诺书。

三、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

日本是新能源开发最领先的国家,不仅太阳能发电世界第一。在风能、海洋能、地热、垃圾发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也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为实现低碳社会的目标,日本将在中短期内改进现有技术并在全社会推广,在中长期内发展创新枝术。为此,日本政府已经设计出一套低碳技术的路线图。在强调政府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和责任的同时。鼓励私有资本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保证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同时。建立官产学密切合作的国家研发体系,以便充分发挥各部门科研机构的合力,集中管理,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和效率。日本还将制订《能源环境技术革新方案》,在全球推广其能源和环境领域最为尖端的技术,加速研发节能技术,推广生物燃料的生产技术以及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运用,并长期探索温室气体零排放的划时代技术。

在中国,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厦门市生产领域2008年的碳排破量为987.91万吨,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要实现2020年碳排放量控制在3020.32万吨的目标,必须朝着“产业结构调优,能源利用高效”的方向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厦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通过老企业搬迁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低能耗的产业。关闭一批高耗能企业,将全市46个工业园整合为14个。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间的资源综合利用,打造产业生态链。

厦门还在积极推行低碳技术。把节能减排作为技术改造项目审核的先决条件,对技改项目提出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大力开展减碳技术创新,拥有含银固体废物综合开发技术、PTA氧化残渣资源化、钨废料回收利用等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

篇7

关键词:节能降耗;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使得整体模式下的工民建施工有着一定的技术支持,面对施工质量和具体规模的不断延伸,需要满足人们日益严格的质量要求的同时,还需根据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格局进行必要的节能技术维护,确保整体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水平得以维持,以满足无限壮大的建设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先进的技术知识普及以及本土建设的适应状况进行细致的研究,针对内部节能结构进行妥善的安排,确保整体作用下的社会稳定趋势得以维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现代建设事业 的不断壮大。

一、工民建施工节能降耗的特点

在进行工民建设施工过程中,专业的施工团队需要对该项目进行施工策划,并对相关的施工地点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施工计划的安排设定,并分派专人进行施工管理,确保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工民建施工节能降耗原则的有效利用。

通常情况下,在工民建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地制定避免环境污染及能源损耗过度的计划。从工程施工前的材料采集、运输、项目选址、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施工以及工程完成后的垃圾回收方面,避免工民建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影响,所以,要积极地将节能降耗技术运用到工民建施工中。工民建施工节能降耗是指在保证工民建使用者正常居住生活及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关于节能建筑的强制性条文及硬性标准,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水能源、太阳能、建筑材料等能源,避免资源浪费及能源过度消耗。同时,应积极的发展各项施工建设中的新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工民建施工节能降耗的工作中。基于节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对建筑行业积极、健康的发展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节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

1、墙体节能施工技术

从墙体施工的角度上来说,作为工民建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施工环节之一,墙体施工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能耗问题。为了能够体现本环节施工作业的节能型,要求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要求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方综合对设计方案的考量,在评估施工条件以及项目施工要求的基础之上,安排专人对工程进行砌块排列图的绘制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作业开展过程当中,对于空心砖承重墙而言,多建议通过整砖平砌的方式进行作业,且需要按照墙长延伸方向,设置长圆孔,同步按照墙垂直延伸方向设置孔洞。期间,需要尽量避免对空心砖结构造成破坏。在整砖不够用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实心砖进行外砌,达到满意的施工效果。而针对墙体基层施工而言,对于当前技术条件下常见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一类以及保温涂料一类材料而言,建议通过喷涂的方式进行施工。通过应用干挂工艺的方式,确保外保温效果,同时还能够借助于空气层提高工民建建筑工程整体的防水性能以及隔热性能。

2、门窗施工节能技术

对于工民建建筑工程外墙系统而言,在施工实践当中发现:玻璃扇以及门窗框结构的密闭性性能以及其所对应的传热系数水平将对整个工民建建筑工程外墙节能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不同的材质影响下,门窗的传热系数有所不同。针对现阶段行业市场内常见的塑料材质门窗、木材材质门窗、铝钢材质门窗而言,传热系数存在的差异明显(通常情况下,铝钢材质的门窗传热系数明显高于塑料材质以及木材材质的门窗传热系数水平),且单层玻璃的传热系数较双层玻璃传热系数更高。故而,从门窗施工节能的角度上来说,技术性的要点有以下方面:第一,在选择工民建建筑工程门窗材料的过程当中,需要特别重视对所选择门窗雨水渗漏性水平、抗风压性能水平、以及空气渗透性水平的考察工作。安装期间,需要确保门窗框角的角度垂直,确保密封条密封性能良好,缝隙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内,且最大限度的避免门窗扇出现变形问题;第二,工民建建筑工程中可以加大对于低辐射型玻璃材料的推广与应用力度。这种全新的玻璃材料在普通玻璃材料的表层镀有一层半导体类的氧化物薄膜,能够有效降低整体反射率水平。将这种玻璃材料安装于工民建建筑工程当中,能够使光线反射作用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建筑物能够更加有效的获取太阳光辐射能,以此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三,需要在门窗扇安装完成后,于玻璃与所安装门窗扇的间隔缝隙内设置压条,利用压条的弹性优势对缝隙进行密封处理,使所安装的门窗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优势,发挥节能功效。

3、屋面施工的节能技术

当前的工民建建筑工程实践中,建议可以通过于屋面上下部区域设置反射层、隔热层,或通过覆盖通风蓄水制备的方式,对屋面进行系统化的节能。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部第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严格地规定了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未执行节能标准和设计规范的经济处罚办法,有力地推动了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屋面施工节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还要求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于:屋面节能施工中对于节能材料的选择需要与保温层所使用的节能材料橡皮和,通过设置厚度控制点的方式,确保保温层的保温性能充分发挥。同时,考虑到大面积的屋面受到环境温度差异的影响,在热胀冷缩反应下可能诱发局部的裂缝问题,故而需要在屋面保温层内设置合理的伸缩分隔缝,使伸缩分隔缝能够与工程通风项目相互配合,巩固节能效果。

4、采光技术

采光技术可分为间接利用和直接利用两种方式。采光技术的应用在工民建施工中是指运用有效措施提高对自然光线的利用率。传统采光技术注重直接利用光线。在先前的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工人对光线的直接利用主要表现侧面采光概念,这种侧面采光的方式对空间局限性比较大,为了避免这种弊端、加强节能技术、提高采光率,现代的工民建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光线的直接利用转变为对光线的间接的利用。间接利用光线一方面提高了视觉舒适度和光线质量,另一方面在一个更加宽广的区域范围内为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自然光线,并且提高了建筑物间供热能源的利用率,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能耗。

5、太阳能技术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一种可循环使用、无污染、来源广的天然能源,现已被大量应用于各种功能型现代建筑物以及工农业生产中。太阳能是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的最丰富、最洁净的能源,建筑过程中节能的重要措施就是太阳能的应用,尤其是在北方,新近太阳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项目的施工中。太阳能使用过程中不消耗燃料、无污染、安全可靠、方便安装、维护简单、不受环境束缚,是未来节能建筑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是建筑施工技术与现代节能科技的一个完美炫丽的结合。将太阳能收集与散热、遮阳于一体化,并逐渐发展混合型太阳能应用技术,是现代工民建过程中应用太阳能技术的大趋势。具体的实施过程就是安装一个大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在建筑楼顶,这个发电系统将通过太阳辐射得到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再通过蓄电池组将电能储存到相应的供电设备上,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整个建筑物楼内的照明系统和动力的用电需求,例如:北方城市利用太阳能技术完成冬季采暖和和夏季热水供应;对于一些南方城市的建筑物,可以通过太阳能改善建筑物遮阳技术和自然通风技术,从而减少空调能耗,达到环保节能功效。北方城市的一些建筑,一般是为建筑物提供热量和光照利用阳光的反射装置,充分十足利用太阳能来提升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充分发挥建筑的热源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要求。

结束语

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好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问题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进行节能降耗,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获得长远发展。在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促进人、建筑物以及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喜库.工民建施工节能的现实意义及具体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刘永杰.浅探建筑施工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3]张宝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5):168.

篇8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硬件;软硬件组成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6-3807-02

Compose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HUANG Li, ZHANG Jin

(SCU, Chengdu 610207, China)

Abtract: In the new era of 21st centry,the convenience of WSN has already permeated each aspect of our life,people can extend the existing network and the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with WSN,then directly sense the objective world.With the width spread of this applicatioin, today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need to kown the whole model of bining with the new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ses and describes the common compose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r WSN,to establish a integraded idea of micro WSN.

Key words: WSN; software; hardware; compose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微电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无线通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多功能、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快速发展。一般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在一定网络模型规划下的一组传感器节点的集合。它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的无线自组网系统,以将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信息发送给观察者。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它已在军事、环境监测和预报、医疗系统和健康护理、信息家电设备、建筑物状态监控、物联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3种节点组成,即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管理节点,这些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因此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技术是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

因此,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节点是为传感器网络特别设计的。可以说,传感器网络是在特定应用背景下,以一定的网络模型规划的一组传感器节点集合。因此传感器网络在不同应用要求下需配套不同的软、硬件系统。但是在设计传感器节点时,不管基于哪一类型的特定应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微型化:无线传感器节点应在体积上足够小,在某些特殊应用中甚至要求要小到人眼无法察觉。同时,在软件方面要求所有软件模块尽量精简。而这些限制是由有限硬件资源决定的。

2)灵活可扩展:无线传感器节点需定义统一、完整的外部接口,在需要添加新硬件部件时可在现有节点上直接添加。同时,软件不需要额外设备即可升级,体现了它的可扩展性。对于软、硬件整体而言,节点可按功能拆成多个组件,组件之间通过标准接口自由组合。软件模块同样做到组件化和可配置,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接口。

3)稳定和安全:硬件的稳定性要求节点的各个部件能在给定的外部环境变化范围内正常工作。另外,节点硬件能在特殊环境里不会损坏。软件的稳定性还需要在软件上获得保证。当硬件出问题时节点能及时感知并采取积极措施,如重启系统等。另外,对敏感数据需有完整性保护,防止外界因素造成的数据修改。

4)低成本:这是传感器节点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低成本,才有大量布置在目标区域的可能。

1硬件组成

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组成,主要研究其节点的硬件组成上。节点在硬件设计上一般由传感器模块(感知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能量模块、外部存储器模块五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主要用于监控区域内的信息采集和数据交换。处理器模块:处理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存储和处理传感器采集、其他节点传送的数据。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节点进行无线通信,包括接收与发送收集信息等。能量模块:主要为传感器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外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和程序运行所需的数据。这与具体的应用相挂钩。

目前,根据具体应用,由以上五个模块组成的产品在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硬件产品家族主要有四类:

H1:轻量级的小型传感器(具有硬币大小),具体代表是ATMEL(爱特梅尔 ,一家位于美国的世界高级半导体产品设计公司)设计出的8位ATMER传感器,具有本地电池供应能量,应用ZigBee作为通信协议,实现同步定位,但它不包括本地数据存储。

H2:除了具有H1的功能外,它还应用闪存实现本地数据存储,是字长为16位的微控制器。

H3:除了具有H2的功能外,它是32位系统级微控制处理器芯片(如ARM芯片),可实现高级感应和电源线供电,带有便宜的显示器,并利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允许利用802.11b作为无线传输协议。

H4:除大部分功能与H3类似,它带有昂贵的显示器,一般用在像机顶盒或家里服务器、网关之类的设备上。

因此,可以看出这些硬件产品按照不同应用领域设计出的不同等级,可以方便挑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产品。

2 软件组成

能量永远是传感器节点的最稀缺资源,它决定了整个传感器节点的生存时间。由于传感器节点遍布在各个不同的区域环境,因此必须设计良好的算法和协议来解决这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最大化、数据容错能力和健壮性、自我配置能力。而这些必须依赖于一个适合于微型传感器节点的操作系统,能在节点的有限内存、低速功耗处理器、低速通信设备、有限能量的条件下高效地对特定的应用,提供最大支持,解决针对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多应用多任务并发使用资源的情况。

当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部分研究除了其节点的操作系统外,还有面向具体应用而设计的应用程序,它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可使用性:

安全性:要求数据以密文形式传输,保证数据完整性,并安全到达接收方。

可靠性:要求软件部分能在正常情况下稳定工作。体现在通信协议、测距和定位等方面。

可使用性:主要针对建立供人们调度、管理、调试和终端控制节点的接口。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程序产品有针对智能数字家庭、军事侦察和监控系统、灾害管理、无处不在的村落、工业园管理等应用而设计的软件。针对A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操作系统有用nesC编写的TinyOS,它是第一个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操作系统,其良好的电源管理和源于事件驱动的程序执行模式,允许时序安排具有灵活性。另外,提供面向传感器网络的最新操作系统有LiteOS,LiteOS是支持用C编写的提供类似于UNIX抽象模型的操作系统。

3 软、硬件组成的体系架构

根据上述软、硬件的初步分析和近些年来新技术的特点,我们结合近些年来初步应用的ANTS无线传感器解决方案(ANT是一种为小范围点对点、更加复杂网络拓扑的无线通信提供简单、低成本和低功耗的解决方案),总结构建出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软硬件的组成,如图1。

硬件平台是根据不同具体应用,选择不同产品功能的硬件组成。具体可参见硬件组成部分。

网络通信协议栈包括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一般说来,若参考模型中的各层接口一致定义后,每一层可独立设计。但为了建立一个可靠并具有严格功耗预算的传感器网络,协议栈中的所有层都应满足同样的系统级要求,如功耗约束、带宽效率、适应性及健壮性。

中间件主要提供低通信开销、低成本、动态可扩展的核心服务,它的功能包括事件同步、定位、系统管理和抽象的通信模型。

应用框架实现了某具体应用领域通用完备功能的底层服务。使用这种框架的编程人员可以在一个通用功能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开始具体的系统开发。

时间同步和定位在协议栈中的位置比较特殊,它们既要依赖于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协作定位和时间同步协商,同时又要为网络协议各层提供信息支持,如基于时分复用的MAC协议,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等,很多传感器网络需要定位和同步信息。

安全是为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如数据传输、采集等)的机密布置和任务执行结果的安全传递和融合而实现的一些基本的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机密性、点到点的消息认证、完整性鉴别、新鲜性、认证广播和安全管理。

应用层由各种面向应用的软件系统组成,部署的传感器网络往往执行多种任务。应用层的研究主要是各种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多任务之间的协调。具体应用软件可参见软件组成部分。

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前景

现有的软硬件体系架构虽然在具体应用里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为硬件设计已形成了一些典型的传感器节点平台,软件设计依具体应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产品,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它还有众多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有待突破和解决。随着更低功耗、体积更小的处理器、更有效的传感器系统、更有效的通信技术和更好的集成技术的进步,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和软件会不断发展。按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传感器网络随着技术的进步,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实现微型化、网络化、能量可持续、材料可回收、价格低廉是传感器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拓展,传感器网络必定会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 /ww/en/mcu/ant/index.shtml?DCMP=TI_ANT&HQS=Other+OT+ant.Texas Instruments.

[2] 孙利民,李建中,陈渝,等.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批 准 人:

审 核 人:

编 写 人:

江苏恒久钢构有限公司秦电项目部

2019年12月

目   录

1.1甲方提供资料

1.2规程、规范类

1.3安全施工规范

二、工程概况

2.1基本情况

2.2桩基设计参数及工作量

2.3工程施工目标

三、施工总体布置

3.1项目组织机构图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3材料计划

3.4工程物资试验计划

3.5材料供应计划保证措施

3.6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3.7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职能

四、施工技术措施

4.1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4.2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4.3成品保护

4.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五、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5.1工期目标

5.2施工进度计划

5.3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六、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七、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8.2质量保证机构及各部门职责

8.3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9.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9.2安全生产目标

9.3安全、保卫技术组织措施

十、环境保护措施

十一、季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甲方提供资料

秦皇岛电厂煤场封闭改造桩基工程设计图纸

1.2规程、规范类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BJ01-200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J18-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1.3安全施工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建筑安全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201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秦皇岛电厂院内,原有煤场改造。本工程为厂房的桩基础施工,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粗砂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5m。±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10m,桩顶相对标高-2.7米,现场地标高-0.6m左右。现场地标高具体情况见设计图。

2.1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秦皇岛电厂煤场封闭改造桩基工程

(2)工程地址:秦皇岛市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储煤场

(3)建设单位: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4)设计单位: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秦能齐源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江苏恒久钢构有限公司

2.2桩基设计参数及工作量

根据甲方提供的设计图,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粗砂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5m,采用长螺旋中心压灌反插钢筋笼施工工艺,本工程设计工作量如下表:

序号

桩径(mm)

桩数(根)

桩顶标高

桩长(m)

砼灌注量(m3)

混凝土强度

钢筋笼长度

(m)

1

600

624

-2.7

有效桩长17

3000

C35

17.72m

(配筋见设计图)

2.3工程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2)工期目标: 按合同规定日期完成全部施工内容

(3)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目标:施工期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杜绝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4)环境保护目标:遵守国家和地方法规,保护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三、施工总体布置

3.1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主要为生产施工区。施工工地重点考虑砼泵站、原材料堆放、钢筋笼制作与成品堆放等,施工现场布置见后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在厂区东北侧搭建临时设施,安排施工人员住宿。

临时设施用地见下表。

临时设施用地表

设施名称

使用面积

说明

砼泵

300m2

提供混凝土

钢筋加工堆放场

400m2

钢筋加工及钢筋笼制作

临时设施

180m2

合计

880m2

3.3材料计划

本工程施工根据施工进度,钢筋分批次进场、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根据施工进度随时进场。

材料供需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  格

数 量

备     注

1

商品混凝土

C35

3000m3

充盈系数1.1

2

钢  筋

HRB400   18

176.5t

损耗率2.5%

3

4

5

3.4工程物资试验计划

1.技术部根据质量部的有关要求和现行规范规定,对进场材料取样送检和进行试验,此工作委托业主指定实验室完成。 

2.技术部负责检验试验结果的审定,对其提出评定和处理意见,并报项目部批准实施。 

3.对甲方要求认可的检验、试验结果,由质量部负责,会同物资部选样、报验或实地检查。 

4.物资部按规格、批量记录试验结果并保存有关资料。 

3.5材料供应计划保证措施

1.材料采购是根据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采购物资的范围以及相应的供应商的范围选择物价、确认、验收、保管、结算等。 

2.项目经理部的物资部根据质量标准和公司《采购手册》,对所需采购和分供方应供应的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材料的及时供应是确保施工工期和建立正常施工秩序的重要因素。 

3.项目技术部须随时掌握工程进度情况,由项目总工负责编制材料使用计划。 

4.项目物资部根据物资采购计划选择多家合格分供方,并通过对其材料规格、性质、服务及价格等多方面考察或试验后报业主和监理审批择优选择。 

5.除特殊注明外,本工程所用材料、材质、规格、施工及验收等按国家批准的现行规范、规程办理,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 

3.6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统计,施工用水、用电计划见下表:

水电使用计划表

施工期(月)

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

容量(吨/天)

容量(kW)

2019年12月

2

600

2020年1月

2

600

3.7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职能

1.技术质量部

编制和贯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序,组织技术培训,材料检验、试验和施工试验,办理工程变更,调整工序设计,汇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档案,试验、检验、和测量设备计量,负责组织检查监督工序质量,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和技术问题。

由部门主任、施工监督员、质检员、技术管理员、试验员、资料员、计量员组成。

2.物资部

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材料和机械、工具的购置、运输,编制并实施材料使用计划,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的使用情况。

由部门经理、材料计划员、材料采购员、材料保管员组成。

3.综合办公室

负责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对外关系、后勤供应、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工作。

由部门主任、后勤管理人员组成。

四、施工技术措施

4.1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本桩基工程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泵送混凝土压灌成桩,然后插入钢筋笼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由于本工程场地标高为-0.6m,桩顶标高为-2.7m。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泵送混凝土压灌成桩,空孔部分需采用素砼填充。不仅造成材料浪费且桩头过长影响挖槽速度,挖槽过程还可能造成桩身损坏。因此开工前将地面标高降低1m后再进行桩基施工,减少材料损耗、提高工程质量。

4.1.1施放桩位

1.施工放线必须采用经过定期检验的全站仪进行施放,测量精度必须满足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要求。 

2.桩位可采用钢尺拉距法,按照轴线进行施放。 

3.桩位放线自检合格后,立即请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进行施工验线,并及时填写施工放线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施工。 

4.1.2 长螺旋灌注桩施工

1. 成孔

施工放线定位经监理、业主验收合格后,移动钻机至施工孔位,调节钻机使底座水平,钻塔垂直。下放动力头钻具,使钻头对准施工桩位,如对位超过允许偏差,重新调整,使钻具、钻头与施工桩位保持在同一线上。

对位后启动动力,待电流平稳后开启卷扬下放动力头,靠动力头回转带动钻具,钻头回转。靠动力头、钻具自重切削土体,钻入土中至设计深度成孔。

2. 混凝土泵送压灌

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开启混凝土泵,放入混凝土,开始泵送,为了保证泵送压灌顺利,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之间,当混凝土充满钻具后开始提钻,随着混凝土不断泵入,提钻至设计标高,完成混凝土泵送压灌。

3. 钢筋笼制作

由于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桩采用插入式下笼工艺,要求钢筋笼顺直,具有较好的刚度。本工程桩径600mm,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的钢筋笼直径为500mm,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钢筋笼现场制作,主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加强筋与主筋点焊牢固。在钢筋笼吊立处补强 ,避免在起吊时出现开焊,箍筋与主筋采用绑扎,每个绑点绑扎牢固。

4. 钢筋笼下放

钢筋笼采用插入式下笼。用吊车将钢筋笼吊起,人工扶稳、扶正,调整好方向,慢慢下放钢筋笼,插入混凝土中,采用振动式送笼器将钢筋笼下至设计位置。

4.2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4.2.1测放桩位

根据业主提供的桩位布置图及有关控制点,全站仪测放轴线,钢尺测放桩位。桩位误差不大于2cm。在测量放线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开钻。

4.2.2长螺旋钻机就位

找出施工桩位,移动钻机,使钻头对准桩位,钻机底座水平,调节钻机支撑杆,用钎坠校正钻具垂直。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2cm,桩垂直度偏差小于1%。

4.2.3钻进成孔

开钻前量好钻具长度,并在机架上划上明显的进尺深度标志,保证成孔深度和有效桩长。同时必须测量钻头直径,以保证设计桩径。

启动动力头,待电流稳定后,开动主卷扬,下放锤头,在钻具自重和钻头旋转切削作用下钻入土中至设计深度。同时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与桩底标高。

4.2.4泵送混凝土压灌成桩

1.混凝土采用超流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坍落度为180~200mm。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cm,砂料为中、粗砂,含泥量<5%,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及钢筋笼顺利插入。 

2.开钻前调整提钻速度和泵送混凝土量之间的关系,使提钻速度和泵送混凝土速度相匹配。 

3.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混凝土泵开始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充入钻具2~3m后提升钻具开始灌桩。随混凝土不断泵入,提升钻具至地表成桩。 

4.桩头需灌至地面以上,以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5.如遇堵管或其它故障,应及时处理,若钻头提出原灌入混凝土面,应将钻头插入混凝土面下1.0~2.0m深度后再灌桩。 

6.提钻时注意灌入量及灌入高度。 

7.每个灌注台班制作一组试块,送业主指定检测单位标养,以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 

4.2.5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制作质量要求为:

1.主筋间距偏差:±10mm; 

2.钢筋笼直径偏差:±10mm; 

3.钢筋笼长度偏差: ±100mm; 

4.螺旋箍筋间距偏差:±20mm。 

4.2.6 插入钢筋笼

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垂直下置桩体内。如人工压入困难,可用振动器振入。用水准仪测定笼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4.2.7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指标如下:

1.轴线点定位偏差≤2cm,桩尖对位偏差≤2cm, 

2.成桩后桩位偏差≤5cm; 

3.成孔垂直度偏差≤1%,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桩尖进入强风化花岗岩层符合设计要求; 

4.灌注充盈系数K=1.10; 

5.混凝土坍落度180~200mm; 

4.3成品保护  

1.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2.钢筋笼在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固定其位置。 

3.安装钻孔机、运输钢筋笼以及浇筑混凝土时,均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 

4.桩头外留的主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 

5.桩头混凝土强度,在没有达到1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 

4.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塌孔、缩孔:注意土质变化,遇有砂卵石或流塑淤泥、上层滞水层渗漏等情况,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有缩颈、空洞、夹土等,要严格按操作工艺边浇筑混凝土边振捣的规定执行。严禁把土和杂物混入混凝土中一起浇筑。 

3.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操作规定执行。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质量措施。 

4.当出现钻杆跳动、机架晃摇、钻不进尺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 

5.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应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和补桩。 

6.桩基施工时,如遇到上部填土中的大块石而不能在设计桩位上施工时,应立即停钻,采取开挖清除或请示设计人员及监理工程师,进行移位,如桩位偏移过大,不能满足结构要求时,可先跳过该桩,待补桩设计变更图纸出来后,再按照变更图纸进行补桩施工。 

五、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5.1工期目标

按合同工期完成全部施工内容计划开工日期2019年12月14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20年1月18日。

5.2施工进度计划

序号

项目

工期

1

人员、钢筋、设备进场

2天

2

设备组装、调试、施放桩位

2天

3

钢筋笼制作

25天

4

灌注桩施工

30天

5.3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按照“快速度、高效益、高质量、有秩序”的原则进行均衡施工,按照工期和质量要求,合理安排,精心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如下措施:

1.为保证本工程总工期的顺利实现,项目经理部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编制实施性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此组织施工,制订单项作业计划。 

2.每天召开生产调度例会,由项目经理负责,召集各职能部门人员和专业施工负责人检查当日完成情况,对第二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采取对策,对物资供应和劳动力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3.科学组织施工,提高时空利用率,推行多种工序相互穿插,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 

4.合理安排劳动力,执行日夜轮流作业,假日不休息,积极关注并搜集气象资料,对天气情况提前考虑,早做安排。 

5.积极采用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施工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 

6.各种材料保证及时充足供应,各种周转材料储备充足,各类型机械设备保养运转良好,保证施工在最优状态下进行。 

7.加强同甲方驻地代表及监理联系,对变更图纸疑问、社会因素等问题提前考虑,积极协商解决。 

8.加强结构施工与预制件安装施工的协调,从总体布置上合理安排,保证工期。 

9.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进行严密的科学化、程序化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杜绝工程缺陷,减少浪费,使原材料进场,材料投入使用,工序检查,质量评定和检验等环节有序无误。 

10.安全是施工生产的主题,必须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保证体系,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思想深入到各员工的心理,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11.狠抓重点控制工程和关键工序,对于控制工期的工程和工序,应组织精锐队伍,增加资源投入,组织先期施工,保证工程衔接有序,接口顺畅。 

12.合理计划施工段,注意减少不同单位的交叉施工,给施工单位统筹安排施工作业,优化资源利用,组织规模生产,创造最佳的施工条件。 

13.项目经理部工程控制的主要措施。 

(1)全面编制各项总工期、阶段工期和工序作业工期三级网络计划,并向所设计工期的直接、间接施工队伍分解落实。

(2)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供应等资源平衡协调、监督指导。

(3)预先制订进度计划,制订如不能按计划实施时的调整和补救措施。

(4)不断优化、调整项目技术方案,促进工期提前。

(5)充分利用进度计划的自由时差,均衡资源利用,实现最优生产。

(6)建立工期控制的各项资料收集、记录制度,并严格实行。

(7)提前编制报送周转材料、施工材料及半成品计划,提前联系材料的进场供应情况,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六、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为高质量、按计划完成本次施工任务,拟投入如下表机械设备: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数 量

额定功率(KW)

目前工作状况

1

长螺旋钻机

JZB60

1

110KW

状况良好

2

砼输送泵

HBTD40-07-75

1

90KW

状况良好

3

电焊机

BX1-500-3 BX1-315A

4

30KW

状况良好

4

钢筋弯曲机

GW40—1/2

1

2.2KW

状况良好

5

砼试模

100×100×100

6

符合要求

6

水准仪

DZS3-1

1

符合要求

7

全站仪

RT3-882R3

1

符合要求

8

钢卷尺

50m

3

符合要求

七、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

本工程施工阶段拟投入的劳动力情况见下表:

序号

工      种

人数

进场时间

1

项目管理人员

1

开工前

2

技术管理人员

1

开工前

3

后勤安全管理人员

1

开工前

4

电工

1

开工前

5

钻机机组人员

10

开工前

6

钢筋笼制作人员

4

开工前

7

合计

18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8.2质量保证机构及各部门职责

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系统是保证质量措施的核心所在。本工程建立项目经理部,作为本工程管理系统的指挥机构,下设两个施工队,负责各自的具体施工部署,施工队下设若干作业班组,负责具体的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工作,本工程专门组织一个质量、安全检查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各工种的施工检查,做到分工合作,各负其责,使施工全过程始终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8.2.1项目经理部的质量职责

1.基本职责:分解指标,落实定包,强化管理,宏观控制,服务现场,搞好协调。 

2.实施项目法施工管理。对本工程实行动态管理,按项目的实际要求,组织资源,保证项目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以项目为单位对工程成本进行总体控制。 

3.加强对施工队监督检查,保证各单位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4.编制和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选聘合格的操作人员上岗。 

5.重合同,守信誉,认真履行合同负责对各项目提供物资保障和技术支持。 

6.负责工程结算,搞好资金管理和成本核算。考核项目成本,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及时掌握经营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7.编制和实施项目的总体管理方案和施工计划,制定和落实技术、质量、工期、降低成本、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和调度进入现场的生产要素,保证项目质量、工期、效益、安全等目标的实施。 

8.及时办理、收集变更签证、材料代用等各种工程结算资料和工程各项竣工资料。 

9.认真执行国家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质量和管理,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管理。 

10.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针对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项目质量目标。 

(2)编制以质量为第一要素的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3)正确设立质量管理点。 

(4)明确项目内部质量职能分配,建立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制度。 

(5)严格执行各工序操作的工艺标准。 

(6)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对各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控制。 

(7)对外加工、外协作单位的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延伸管理。 

(8)完成质量记录,建立质量档案,做到可靠追踪。 

(9)制定落实质量奖惩办法,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10)对进场的设备、材料质量和数量进行严格验收,妥善保管,合理利用。 

(11)建立质量成本制度,提高产品工序一次合格率和一次成优率。 

8.2.2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职责

1.对本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督促各级人员行使质量责任。 

2.组织贯彻技术规程、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负责组织分级编制审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3.组织科技规划和新材、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本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确保工期、进度、质量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5.对检测、试验机构设置,人员技能配备,设备、仪器、仪表的配置、测试手段、管理制度,承担技术指导和领导责任。 

6.重视用户意见和投诉处理,负责组织不合格工程的原因分析、评定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主持重大质量事故和重要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与改进。 

8.2.3安检工程师质量职责

1.负责项目施工的安全检查记录 

2.经常分析安全状况,掌握工程的安全动态。 

3.负责本单位检验器具的建档、定期校准、标识工作。 

4.负责施工项目上的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工作。 

5.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通过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协调指挥,经理部的实施动作,严格按质量体系要求进行质量管理。这是质量保证措施的关键所在。

必须坚持施工设备安全生产的原则,严格把住设备技术、安全交底(并有书面资料),不能违反安全施工的规定。

8.3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8.3.1明确质量奋斗目标,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1.保证质量的原则: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质量具有否决权。 

2.质量方针:满足业主要求为宗旨,实现质量承诺为准则,以行业标准为目标。 

3.质量目标:本工程各类原料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达100%,为确保工程的优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8.3.2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从管理上确保计划质量目标的落实

为了实现质量目标,队伍进场后,本单位将认真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做到人人明白质量要求,个个清楚质量标准和目标。实施领导把关,文明施工,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在人员、机械、技术力量配备和物资保障上满足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

8.3.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本单位将在开工之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制度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质量管理需要,针对某些施工环节和问题直接建立管理制度;另一类是由于某些施工和工作程序对保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必须将它们“制度化”。这两类制度的具体内容为:

1.各分项工程开工前,除了对该分项的工艺流程,质量要求等作详细交底外,还必须强度对重点、难点部位,须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点,定期作施工质量分析,实施工程质量动态管理。 

2.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不合格不施工;工程环境污染未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不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并逐级填写自检记录。 

4.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签证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部门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并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证明书。 

5.建立严格的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验收制度:对所有入场材料,必须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查,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保存备查。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成品、半成品不得用于本工程中。 

6.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本工程中各部分分项工程必须由专职质检人员作好质量检测记录,工程结束时交档案资料员负责整理装订成册归档。 

7.建立质量保证奖惩制度,奖励先进,督促后进,直至处罚。 

总之,我单位将严把工程质量关,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8.3.4施工进程的质量控制

1.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2.搞好图纸会审和技术培训工作,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 

3.按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总平面图布置进行场地布置。项目经理部全部管理人员配齐并履行自己的质量职责。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总的施工控制,各分项、分部工程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5.对于钢筋焊接等特殊工程,制定好《作业指导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分别建立QC小组,各小组均制定自己的管理目标,以便遵照执行和检查,开展群众性的攻关活动。 

6.材料采购力求货比三家择优选用,并建立合格分供方档案备查,对不合格品杜绝使用。进场材料不仅要有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并要有专人、专帐、专库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7.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用施工机械,搞好维护检修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本工程所选机械设备的均为性能优良、运转良好的设备。 

8.做好各工种、各工序的接口工作,根据施组总进度计划,明确控制工程的开工时间和要求完成时间,并明确其质量要求和施工技术要领。 

8.3.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采用、Ⅲ级钢,供应商提供具有出厂证书的合格钢材,按规定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鉴定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绑扎与安装 

主筋与螺旋箍筋的交叉点采用22#铅丝绑扎。

2、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1) 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砂石除符合现行的《普通砼和砂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法》和《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的规定外,石子粒径最大不超过25mm,所含泥土符合规范要求并不得呈现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不大于1.5%。

使用洁净水搅拌。

(2) 混凝土搅拌质量保证措施

要求搅拌混凝土时,配合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计量准确,其允许偏差水泥、水均为1%,砂石为2%。

为加强对到场砼的质量控制,现场安排试验人员抽样,测定塌落度,观察其外观,检查其资料,保证到场砼质量合格。

3、施工期间对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检查及验收制度 

隐蔽工程检查采用班组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及施工班组在每道工序完工之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予以纠正,然后再由专业检查人员进行检查。

各工序完成后,有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各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于以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

工序中间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合格交接意见,每个工班在进行工序施工时,都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定,即检查上工序,作为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隐蔽工程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有现场监理工工程师检查验收,我方作好验收记录,签证及资料整理工作;检查未获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的,必须返工重做,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隐蔽工程必须有严格的施工记录,将检查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及检查部位等填写清楚,记录上必须有技术负责人、质检检查人签字。

(2) 岗位责任制为保证隐蔽工程质量,必须对上述检查验收制度予以贯彻落实,对有关人员定岗定责制定措施如下:

各主管工程师须详细审查施工图纸,熟悉设计意图、技术要求等,对图纸中标识不清或有误之处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院进行修改或变更。

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必须实行复核制,交底资料上须有主管部工程师及时复核签字。

对各分项工程,设一名主管工程师及一名施工员专职负责。发现问题共同及时处理。

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9.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针对该工程的规模和特点,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副经理、专职安全员、专业工程师,各项工程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经常性的施工安全教育、检查及监督指导。保证体系框图如下:

9.1.1安全教育程序

9.1.2组织安全活动               9.1.3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

检查形式

参加人员

考  核

备  注

分层安全管理

定  期

项目副经理

考核记录

检查各作业队

自检记录

分项工程

定  期

项目副经理会同责任工程师

周考核记录

周检

施工用电

定  期

项目副经理会同各作业队责任人

周考核记录

日检

作业人员的行为和施工作业层

日  检

责任工程师会同各作业队专职责任人

日检查记录

现场指令

期限整改

施工机具

日  检

各作业队自检

日检查记录

责任工程师检查作业队检查记录

9.2安全生产目标

1.安全目标:施工期内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灾害工地,轻伤频率控制在8‰之内。 

2.消防目标:杜绝火灾发生,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保卫目标:严防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项目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以上三大目标:

4、召开一次安全、文明、消防、保卫等工作布置、总结会,总结上月情况,布置下步工作重点、难点及预防措施。

(1)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文明、消防、保卫大检查和隐患整改。 

(2)施工队伍进场由经理部组织进行入场教育,签订安全文明施工协议。 

(3)专业工长必须进行分项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在日常施工中时时提醒,经常强调,以提高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自我防护意识。 

1.专职安全员、消防保卫人员必须坚持每天巡视施工现场情况,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制定安全值班制度,坚持工程进度安全碰头会,掌握实际情况,实施安全预控。 

9.3安全、保卫技术组织措施

9.3.1安全措施

2.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施工人员要配戴胸卡。 

3.电工、电焊工等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配带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4.现场所有机电设备设专人操作维修、保管,其他人不得随意操作,经常检查机电设备,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5.施工场区及附近道路竖立安全标识,危险区挂设警示标牌,并派专人阻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及危险区域。 

6.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现场所有机械棚要搭设严密,防止漏雨;机电设备要采取防雨措施;漏电接地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定期、定人检查临电设施的绝缘状况,电源线是否有破损现象,发现问题做到及时处理。配电箱内必须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随时关好电箱门。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做好零线及漏电断电包换装置。施工临电所用电缆和电线要架空敷设,其绝缘保护层经常检查是否破损漏电。 

9.3.2保卫措施

1.现场成立治安委员会,负责现场治安工作。 

2.建立保卫制度,加强夜间巡逻保卫工作,同时对在施人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并与其签订治安协议。 

3.专职保卫人员要每天巡视保卫工作情况,做好治安记录。 

9.3.3消防措施

1.治安消防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本工程建设过程和安全。 

2.施工现场成立消防委员会、义务消防队,负责日常消防工作。 

3.对进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教育,并充分利用板报和醒目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火知识,签订防火协议,从思想上使每个职工重视安全防火工作,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4.施工现场应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消防物品周围不得堆放其它材料,以保持消防道路畅通。在附近要写上119火警电话醒目标志。  

5.专职消防员要每天巡视现场情况,做好消防记录,经常检查消防器材,以保证其使用时的灵敏有效。 

6.施工中的电气设施的安装、维修,均由正式电工负责。严禁私自拉照明线、点电炉,避免电气引起火灾事故。 

7.材料库房内易燃、易爆物品与料具不能混放,完善领料手续,经常查看库房。 

8.施工现场严禁私点明火,如确因工程需要,则必须报安全员备案,领取用火证,并经安全系数员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用火。 

9.严格控制施工区及附近生活区的吸烟等易引起火灾的行为,在安全地带设置吸烟专区。 

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乱吹哨,杜绝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2.本工程施工时间定为全天施工,施工现场噪音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控制。 

3.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尽可能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替代噪音设备与加工工艺。对不可避免的噪声实施消声及隔音的保护措施。 

4.施工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按照ISO14001体系运行文件进行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定期清运至环保部门指定清回收点,减少污染。清理施工垃圾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十一、冬季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方案

⑴ 保证冬期连续施工,完成生产计划,确保工程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⑵ 确保冬期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保证施工成品不受损坏,保证混凝土、砂浆不出现冻害等质量事故。

⑶ 保证冬期施工期间的施工和消防安全,杜绝重大隐患,不发生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

⑷ 搞好职工生活设施和办公用房设施,做到不漏雪,不进风,不断热,不结冰,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9.2.1冬期施工准备措施

⑴ 认真编制冬施方案。施工前在技术交底时,向全体人员讲明冬季施工的特殊性,不能因冬施而降低工程质量,延长工期;项目经理部要为冬施人员创造一定的条件。

⑵ 各参施单位在进入冬施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冬期施工知识教育,搞好冬期施工特殊工种的培训交底工作,尤其应重视对测温、覆盖保温人员的培训,搞好冬施方案的贯彻交底工作。

⑶ 成立冬施领导小组,保证冬施正常进行各分包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各自分工,抓好冬施各项工作的落实。

⑷ 各参施单位应按计划在冬施前准备好保温覆盖材料,如(塑料布、草帘)等。

⑸ 严格冬施的安全,包括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严防煤气中毒、电器着火,禁止现场随意燃火。

⑹ 准备机械设备的防冻措施,以备在低温气候下,各种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9.2.2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1)材料保护措施

在料场储满所需合格砂石料,对所用原材料采取相应保温措施,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满足冬季施工需求。

1)砂石料

:冬期施工时,由于气温比较低加上砂石料本身就有一定的含水量以及雨雪等原因,砂石很容易结成冰块。因此粗细骨料必须保证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并用草帘等全部覆盖。使用时,随用随揭开覆盖物,使用完成后及时进行覆盖。

2)外加剂、水泥:外加剂、水泥储存量满足冬季施工需求。外加剂、水泥存放于室外,表面需采用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 ,防止水泥、外加剂结冰。

3)拌合用水: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5℃,水温80℃,出炉25℃。

4)钢筋:进场钢筋应采取覆盖措施,防止凝结水珠及雨雪等落在上面。

(2)混凝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期间,由于环境温度较低,配合比坍落度尽量采用低值,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适当增加水泥的用量。

2)泵管采用草帘外裹包扎进行保温

3)砼入模前测定砼的温度、坍落度等工作性能,符合要求的砼方可入模浇注,砼拌和物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水温80℃,出炉25℃。

4)桩施工时商品砼浇筑前应测量入模温度,每个班次测量不少于2次。

5)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有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出罐温度。

(3)防冻剂的使用

1)外加剂掺量要严格按大气最低温度掺加,应充分考虑到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气温变化。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得小于4N/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得小于5N/mm2。必须使用低碱外加剂,每立方米混凝土因掺用外加剂加入的碱量不得超过1千克,不得使用含有尿素的外加剂,掺外加剂的计量要准确。

2)初冬及冬末阶段一般可采用掺3-5%的早强防冻外加剂,覆盖草帘保温。

3)严冬阶段平均温度-5℃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10℃左右,一般可采用掺高效抗冻复合外加剂,砼表面采用覆盖、挡风等项保温措施。

(4)桩基施工措施

1)在冬期施工的桩基预留50~80cm保护桩长;钻机在钻进冻土时应加大钻杆对土层的压力,并防止摆动和偏位;

2)本工程由于护坡桩桩身混凝土在地下,不存在受冻的问题,但桩头部分由于距地面较进,为确保桩头不受冻,在成桩的同时及时用土(成桩时带出的孔内土)覆盖桩头。

3)不得将带有冻块的石料投入孔内,不得向石料堆上洒水,雪天用塑料布等物品及时覆盖石料。

(5)钢筋加工

1)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要防止撞击和刻痕。

2)对负温下使用的钢筋,需加强管理和质量检验。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产生刻痕和碰伤等缺陷。

3)在负温条件下进行电弧焊时,作业环境温度不得低于-20℃。

4)在负温条件下焊接时,需采取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的热影响区得到缓冷却,可设防风、挡雪等措施,接头焊接完毕避免立即碰到冰雪。

5)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突然增大,进行帮条电弧焊或搭接电弧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坡口焊的加强焊缝的焊接,也应分两层控温施焊。

6)钢筋、钢筋笼的加工场地和堆放在场地应平整密实,防止因冻融产生地面下沉,造成钢筋笼弯曲。

9.2.3冬期施工管理措施

冬季施工应遵守安全法规和规程,并结合如下内容进行安全管理。

(1)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1)须对全体职工定期进行技术安全教育,结合工程任务在冬施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2)对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对变换工种及临时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也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3)特殊工种(包括:电气、起重、焊接、机械、车辆等工种)须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核发证后方可操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 

4)采用新设备、新机具。新工艺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机械性能、操作方法等安全技术交底。

5)所有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并详细交底。 

6)对护坡桩施工作业人员加强教育,正确使用防护和防冻用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施工区域加大检查力度,有冰冻现象的及时清扫,注意机械设备和人员的防冻。 

(2) 冬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 现场基坑加强安全防护工作,做好防滑措施,对设备覆盖要及时,施工区域及孔口周边要及时清扫,以免人员滑倒。

2)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工作。冬期要做好防滑、防冻、防中毒工作。人行便道和基坑周边要做好防滑措施。霜雪天后要及时清扫。大风雪后及时检查各个施工区域以免事故发生。  

(3)冬季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1)在冬季施工期间,应定期对现场所有动力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检查,对存在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绝缘降低以及漏电等问题,必须及时更换处理。 

2)配电箱、电闸箱等,外壳要做接地保护。冬施期间要经常对各种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电气器材要有漏电保护装置,不合格严禁使用,配电盘、闸箱要防水防潮,指定专人每天检查保管。 

3)大风降雪降雨天气,认真检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检查电路、电闸箱、变压器等是否安全可靠,如有变形漏电等不安全隐患时,做到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隐患时应立即停止生产,马上安排解决,确保安全用电。

4)加强冬季施工的用电管理,设专人每天进行检查,清扫积雪和积冰,并每天检查电箱内的方漏电开关的性能,有异常时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 

5)现场电路电缆铺设在地面的电缆构槽内。

6)工地必须遵照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施工现场必须做到采用TN-S供电系统供电,夜间施工应有良好的照明。 

7)凡属电气方面的机械设备。包括移动电源线或拆卸用电设备,必须由电工进行操作。各类用电人员所使用的设备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箱内的开关分闸断电,并将开关箱锁好。

8)现场因大风降雪降雨天气停止施工的,应由专职电工负责对现场用电进行检查,切断电源。 

9)电工应认真做好日巡视并记录在册。

(4)冬季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1)进入冬季施工前应对机械设备全面进行一次检查,机械车辆防止受冻。对机械传动部位应及时检查,如有缺陷,及时维修、调整。 

2)用电动机械设备要按照规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经常检查和测试可靠性。 

3)现场机械操作棚(如搅拌机、水泵、电焊机、钢筋加工机等),必须搭设牢固,防止雨雪影响。 

4)现场物料提升机、空压机的电机设备要及时检修,加强覆盖。 

(5)冬季施工消防措施

1)工地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按规定设专职防火领导小组和专职消防员。严格动火审批制度,制定防火措施,配备消防器材。 

2)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有专人负责,订出管理办法。 

3)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按规定分级别,明确审批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4)重点仓库及宿舍,明确明火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5)灭火器由项目部安保部指定专人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如发现压力不足或损坏时要及时维护更换,确保灭火器效能正常。 

6)施工场地布置时明确留出消防通道,配齐现场消防器材,并有专人监督检查。

7)宿舍和办公室内已配备空调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

(6)冬季施工防火措施

1)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应对作业人员加强禁止烟火的教育,各工区要加强动火管理,建立各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度。

2)消防设施及器材应做到齐全、完好和能用 。在入冬前进 行一次全面检查。

(7)冬季施工防冻、防滑措施

1)防止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积水和结冰,造成安全隐患;场地有冰雪积留时,施工前应清除干净。

2)工地临时水管应埋入冻土层以下或用保温棉等材料保温。水箱存水,下班前应放尽。

3)应由专业电工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严禁其它人员随意拆、改装电气线路。 

4)严禁使用裸线,电缆线破皮三处以上不得投入使用,电缆线破皮处必须用防水绝缘胶布处理,电缆线铺设要防砸、防碾压、防止电线冻结在冰雪之中,大风雪后应对用电气线路进行检查,防止电缆线断线和破损造成触电事故。

5)霜、雪过后要及时清扫作业面,对使用的临时操作架和临边防护设施必须由安全管理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6)重视施工机械设备的防冻防凝安全工作,所有在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结合例行保养进行一次换季保养,换用适合寒冷季节气温的燃油、油、液压油、防冻液和蓄电池液等。对于长期停用的机械设备,应放净设备和容器内的存水,并逐台检查做好记录;对于正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工作结束停机后要求将设备内存水放净。  

(8)冬季施工防交通事故措施

1)广泛开展冬季行车安全教育,落实防冻、防滑、防雾和防火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冬季行车安全意识。 

2)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杜绝由于车辆故障而引发事故。按照规定及时安排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做到定期检查、计划维修、合理使用,使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状况。

3)认真贯彻落实车辆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车辆的换季保养工作,要采用符合冬季使用的防冻液、油和制动液、发动机和散热器外壳要安装防寒保温罩,尤其是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必须完好可靠,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4)教育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和职业道德,严禁酒后开车、无照驾驶、疲劳驾驶、不强超抢会,做到礼让“三先”确保行车安全。   

5)遇严重冰雪路面要求加装防滑链、车辆行进中应保持行车距离,并适当拉长车距降低车速,防止尾追事故的发生。  

(9)冬季施工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结合本标段工程实际情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冬季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对项目经理部及各作业队伍负责人进行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 

2)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