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学目标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心理健康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心理健康教学目标

篇1

【关键词】初中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关系

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对于初中教学探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都是教育体系下两个不可或缺的构成条件,并且二者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目标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能正确的认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也是眼下我们需要真正去了解、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当下的初中生面临的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各个程度上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在这种压力下初中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如果任由这些情绪发展很容易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有必要通过一些心理上的疏导来处理这类情绪,而传统的单单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德育教育如今已经明显的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化,忽视了平时对于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故而需要对初中生开展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对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更为显著的帮助。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从整体内涵上就体现了一定的差别性。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依托心理学的知识理论来帮助初中生更好的认清自我、认清世界、认清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心理健康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教会初中生处理各项人际交往关系,使初中生积极乐观的面对当前的学习与人际交往,以便初中生面对未来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过程和规划过程。本质上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而德育则是一种要求初中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理念形成一种良好的规范,这种规范使得初中生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多的关注初中生的个人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但忽视了初中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情况,也产生许多弊端。

二者的具体区别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首先是二者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哲学等理论为依托,而德育则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德育工作开展的重心。再者二者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原则也有差别,德育本身有着强烈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主要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最后,二者的教育后果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失败可能使得初中生产生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重者可能使初中生产生轻生或自杀的念头。德育工作开展失败有可能导致初中生在日后走向歧途。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

虽然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相同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是以初中生为中心,其本质上也是为了初中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思想道德政治规范上都是为了培养、健全初中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初衷都是不尽相同的。

2、教育途径相同

二者都是通过教育者开展相关课程来进行相关的渗透,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从具体的教育方式上看具有一致性。可以说,从本质上讲二者互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前提保障,而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一定程度上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

3、教学内容有交叉性

二者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内容的开展也是具有关联性的,比如对于某些心理问题的处理上,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初中生一步步解决心理上的困扰;反之在德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中初中生面对一些思想问题也是需要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解决。初中生的个人思想上出现问题,也许归根结底在于其心理上的困扰;中初中生的心理上出现一些消极清雪,也许是与其个人思想的偏离有关。二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也是需要二者一起考虑的。

4、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

由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联系,并且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单一的实行德育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能完全满足时展的需求,那么由此可见二者的有效结合是完全有必要的。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是相互的,二者的教育理念应该相互融合,相互吸取对方有益的一面来运用。比如,通过心理学的原理更准确的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以此来判断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可以依托于教师在课上给同学进行心理测试的方式来完成。或者通过心理学中常用的辅导方法来辅助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如在课上进行角色扮演、开展模拟辩论赛等等方式。这样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德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的同时,也进一步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将德育教学中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来传授给初中生,促使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结语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二者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不可或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妥善的处理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次红.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04)

[2]詹伟鸿.浅谈德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嘉应学院学报.2004(04)

[3]甘昭良.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结合[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06)

篇2

一、理论背景: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内容与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2000年,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理论的创始人塞里格曼(Seligman)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一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和完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心理学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认为心理学研究是为了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加充实有意义。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第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能决定自我的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动机、能力和潜能等。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应该致力于培养可以抵御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力量,而不是仅仅修正心理缺陷或治疗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情绪与健康等多个方面。从个体层面而言,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塞里格曼和彼得森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分类,将人类的性格力量划分为6种核心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6种核心美德是智慧和知识的力量(包括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和洞察力)、性格力量(包括诚实、勇敢、坚持和热情)、人道主义的力量(包括善良、爱和社交智慧)、公正的力量(包括正直、领导力和忠实)、节制的力量(包括原谅、谦虚、审慎和自制)以及卓越的力量(对美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和虔诚)。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并非全盘否定传统心理学,关注积极人格也不是完全回避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更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功能,主张发挥学生优势、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诉求。首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青春期心理问题、危机进行干预,它也应对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强化。其次,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心理缺陷、伤害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学生自身所拥有的力量、能力和潜能的发掘,要相信学生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再次,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关于学生心理问题或疾病的研究,也是关于学生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和爱的研究。

二、实践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优化

心理课是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是心理课的主要阵地。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对心理课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优化,从而提高心理课教学的有效性,让心理课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发挥积极优势和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幸福课”,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笔者从事过三年初中心理课教学和四年高中心理课教学实践,一直立足课堂,思考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和实践中。四年来,笔者边教学、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逐步探索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质,最终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和优秀品质。

(一)建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框架

目前上海高中心理课程没有完全统一的教材,大部分教材的内容结构主要是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架构,具体涉及认识自我、学习辅导、情绪辅导、人际交往辅导和职业生涯辅导等单元内容。借鉴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品质的研究,结合高一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现有心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重组与更新。按照“主题单元学习专题课时”的逻辑层级架构,初步将心理课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主题单元。具体包括积极的个人优势(发现并利用个人特长)、积极的情绪体验(打开快乐之门)、积极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生命成长(激发内在动机,锲而不舍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主题单元,形成若干学习专题,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1.积极的个人优势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发现及利用个人优势。专题1为“培育发挥个人优势”,其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和欣赏24种性格优势,认识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并具有潜能;积极参与个人优势实践的活动,有意识地尝试积极自我认同的方法。专题2为“开发创造力”,其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创新特质,掌握发散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在创新思维训练活动中体验到愉悦感和成就感。专题3为“聪明学习”,主要目标及内容是认识自己的学习习惯与风格,尝试时间管理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2.积极的情绪体验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更快乐,满意地体会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和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从而帮助自己更加幸福地生活。专题1为“主观幸福感”,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自己的幸福感受,学会适当表达个人情绪;分享积极情绪,提升情绪洞察和调节能力,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保持愉悦心境。专题2为“学习乐观”,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乐观的含义、主要特征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意义,体验积极归因的方法;使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转向乐观,从而激发成功的动力和行为。专题3为“希望和梦想”,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希望的涵义和意义,体验个体对未来预期的积极情感;学会运用梦想分类和转换期待对象的方法,促进自己行为的积极改变。专题4为“探索人生意义”,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和分享心流体验,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美好;善于发掘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3.积极的社会关系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习者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主观幸福感。专题1为“改善亲子关系”,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父母的爱,表达对父母的爱,激发家庭责任感;学习运用积极对话的双赢技巧,与父母协商解决问题。专题2为“发展和谐的伙伴交往”,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体验和谐的同伴交往氛围;学会沟通与合作。专题3为“感恩与宽容”,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体验感恩与宽容,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和宽容之心;学会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待误解,发展宽容有度的交往能力。专题4为“青春期情感”,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两性差异,认识异往应遵循的原则;感受纯真的“青春情感”,学习适当地表达情感和学会等待,尝试应对情感困扰。4.积极的生命成长本主题单元关注个人内心成长,帮助学习者激发内在动机、掌握目标的抉择和执行以及在逆境中反弹。专题1为“在逆境中反弹”,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面对逆境时,永远不放弃希望的态度。尝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为去面对逆境、心向未来。专题2为“提高自决能力”,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心理需要获得满足的积极情绪体验;学会遵从内心,面对人生做出积极的选择和改变,从而提高自决能力。专题3为“促进行动能力”,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目标承诺的积极体验,愿意为目标付诸努力与行动;尝试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制定合适的目标和可行的行动计划。

(二)形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课的专题教学案例设计

在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一心理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实践进行反思。根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一心理课“主题单元学习专题课时”的内容框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教学内容优化后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一心理课专题教学案例》。在主题单元和专题的框架下细化专题,每个专题根据教师和学生需要灵活设计课时,具体课时内容示例见表2。课堂上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团体游戏和活动、心理测验、情景剧、影视欣赏、拓展阅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思考和分享,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积极优势和力量,不断发挥这些优势和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进一步的实践方向和思考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快乐体育;师生和谐

快乐体育以情感教学为导向,注重对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更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渗透的不仅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是以人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真正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传统体育忽视了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培养,而是以中考项目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中是强加式的训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效率也不高。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体育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兴趣来组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在篮球教学中,可通过游戏教学、对抗教学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注重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体育教学中师生的交流并不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接受关系,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快乐体育提倡的就是以情感为教学的导向,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尊重是基础,如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差异而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其次,则要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如学生取得进步后一起分析进步的原因,同样,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困难。

三、注重对技能和人格的培养

快乐体育在提倡学生快乐参与的同时,还注重通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化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同时,在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体育技能的培养中,还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如:在长跑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技巧外,还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生体育,初中体育教学只有以快乐体育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的出发点,围绕学生的身体、心理和人格的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体育、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卫红.浅谈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C,2012(4).

篇4

一、心理教育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应注重几个转变

1.教学目标的转变。

传统教学观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知识、智力和道德方面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心理、人格的整体发展,认为只要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得好,智力水平较高,品德表现较好,其心理、人格自然就健康发展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长期以来,学生的心理教育变得无足轻重,许多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只靠学生自己去摸索,许多潜在心理障碍靠自己去克服。然而,学生的心理、人格的发展是内隐缓慢的的过程,这是造成部分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教育不积极、不大胆、不主动的主要原因。

现代教学观和实践已经证明,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完善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目标才会更加有效,才能培养更加健全的人才。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心理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2.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其社会角色,把自己当作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各种表现和行为,努力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这不仅是教师角色转变的表现形式,也是提高心理教育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教师的角色转变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是以爱心为基础的情感联系。对学生的爱与尊重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给愚钝的学生以爱的滋养,可以使其智慧得到开发;给顽皮的学生以爱的感化,可以使其行得到改善;给自卑的学生以爱的抚慰,可以使其信心得到恢复;给畏缩的学生以爱的鼓励,可以使其活力得到激发。爱与平等是教师转变角色的关键,也是心理教育的立足点。

3.教学活动的转变。

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和培养的,教学活动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是封闭性的,它重教轻学,片面强调学生的被动继承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创造,片面关注学生的外显性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把心理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改变这种呆板地、缺乏生机活力的传统教学活动。

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行为,以及自尊、自信、善于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是在自己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中产生和培养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各种帮助学生锻炼的情境,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激发其创造性;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促使其自我实现;给学生提纲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让他们能够自我调节心态和行为,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教学过程应以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尽可能提供多方面的锻炼机会。

二、心理教育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条件

1.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需要专门的心理辅导,更要依赖整个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中学习、生活、成长。从学校内部环境看,应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从学校外部看,教师应协调和优化学生的家庭与社区环境,消除家庭与社区的不良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2.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

对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教育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接受一定的心理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心理教育能力。教师心理教育能力提高可通过管理等加以改善,如加强业务培训,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等,但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三、心理教育与教学过程渗透的策略

1.要讲究有机渗透。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其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不能为渗透而渗透。虽然思想品德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并非任何内容、任何时候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内部渗透贵在自然、贴切,它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紧扣的,是有机融合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就是“顺其自然”,应尽量避免生硬渗透。

2.要讲究适度渗透。

具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度”。所谓“适时”,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花在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不能把思想品德课简单地当作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谓“有度”,即在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及渗透的循序渐进;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把握渗透的最佳时机。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目标;概念;划分;编写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96-06

Study on the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O Wei-de1,LIU Zhong-wu2,LI Qi-di1

(1.School Sports Institut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Zhejiang China;2.1nst.of P.E.,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00,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 The P.E. teaching goal is an intermediary element between the goal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P.E. class teaching goal. Discussing the question of the P.E. teaching goal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and specific formulation will be helpful to deepe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mprove the level goal convergence and rationality of formulating the specific goals.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s,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goals, extension, division and formulation. This paper has concluded that: (1) P.E. teaching objectives include two goals, namely “default goal” of sports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achieved goal” of teaching results; (2) The target levels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re teaching section objectives-paralleled teaching goals-academic teaching objectives-semester teaching objectives-unit teaching objectives (or module teaching objectives)-class teaching objectives; (3) Sports skill-based objective is the basic objective; (4) ABCCD formulation model of P.E. classroom teaching goals shall be applied: A-teaching object; B-behavior , C-conditions, C-class, D-standard.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concept; division; formulation

学校体育学科中包含了以下几个不同层面的目标: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目标、课外体育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体育课目标等。这些目标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具有教强的关联性,但这些目标有的是同一个层面的,有的是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可被理解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上接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下承水平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等,构成一个较为连贯的目标体系,而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由于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晰,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混淆,特别是在制定各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由于认知上的偏差,造成了体育教学目标的泛化和淡化现象,因此,探讨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内涵、划分与编写等问题将有助于深化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提高各层次目标制定的科学性。

1 体育教学目标内涵与外延

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在教育大辞典和体育科学词典上均未查到,只有查到百度百科和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中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1]还有其它的解释:“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2]

以上概念与教育学中的概念基本类似,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体育教学的预期目标,也就是在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预设目标;其二是体育教学的结果目标或达成的标准,也就是实施体育教学之后的评价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的概念表述,体育教学目标可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2)作为预设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作为结果的体育教学目标必须具有一致性,才能实现两者的对接,并确保体育教学的实效性。3)体育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教学目标既是预设的标准,也是验证体育教学效果的指标,应具有可测量、可评价的性质。4)体育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学习者在学习基础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可将教学目标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合格层次(符合课标的最低要求),中等以上层次(基本符合课标的标准要求),优秀层次(符合或超出课标的最高要求)。

在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特征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外延。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由于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因此,本文在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划分时暂不考虑在内。

由于本文所指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指中小学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可分解为图1所示:

在以上各教学目标的外延中,有关学期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水平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较为清晰:两个学期教学目标之和等于一个学年教学目标、几个学年教学目标之和等于一个水平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每二个学年为一个水平,初高中阶段三学年为一个水平)。较为复杂的是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学期教学计划是由每一个具体的课时所组成的,每一相邻的课时之间基本没有直接的关系(课时之间有各种编排方式:间隔排列、连续排列、综合排列),因此,在学期教学计划中,我们很难看出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要表明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是单元教学,单元教学计划若作为独立的一个内容,它是可以呈现的,但它只是一个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内容,虽然在学期教学计划中无法呈现单元教学,但它却是各课组成的基础与依据,缺失这个基础与依据,那么学期教学计划中的各课就无法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进行编排了。

2 体育教学目标划分及其关系

2.1 体育教学目标的划分 对于教学目标的划分,存在较多的理论,如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3]、加涅五类目标理论[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目标理论[5]等等。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划分,没有专门的论述。在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阐述与写法上,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承袭布卢姆三维模式(认知、技能与情感目标),二是套用体育课程目标(四大目标)。我们认为这两种划分的本质是一致的,应加以统一,不要各自为阵,相互混淆。本文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和体育课程标准中目标的种类,

把体育教学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心理与社会适应+体能。具体关系见图2。

2.2 体育教学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2.2.1 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体能发展目标是体育教学核心目标 首先,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包含了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有关运动的理论知识和身体的知识(身体知),对应于布卢姆的认知目标;二是运动技能,对应于布卢姆的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因为有关运动理论方面的知识是一种外部认知知识,是依赖于学生外部感官来认知的,如可以通过视觉感知教师身体运动影像,通过听觉感知教师讲解运动的原理与方法等,这种认知方式与其他学科具有共性,但是运动技术传习过程并不能仅停留于此,必须通过身体的实践操作将运动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具有切身体验的身体知与可观测的运动技术,才能算得上掌握运动技能。因此,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主体还是运动技能目标,运动理论知识与身体知则为运动技能目标服务,运动理论知识与身体知的获得也是通过运动技能教学过程得以实现的,不必专设室内的理论课进行教学。

其次,“体能”目标既是体育教学的特殊目标,也是核心目标。与布卢姆三维分类教学目标不同,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要的体现形式就是身体健康目标。由于身体健康或增强体质与体育活动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目前较为准确的说法是发展学生的体能,[6]这也与新修订的体育课程标准是相一致的。而体能目标的实现可以分为两个路径:其一是通过运动技术教学的路径。身体练习与增强体质虽不是因果关系,但也具有指向性关系;其二是通过体育课中的“课课练”路径。当教材内容的运动负荷不足时,可安排5 min左右的身体素质,以发展学生相应的身体素质或体能。

2.2.2 运动技术具有“手段”与“目标”的双重性,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术主要承担“目标”角色 要正确理解运动技术既是“手段”、又是“目标”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我们应从不同的领域来分析:从体育教学这个微观视角分析,运动技术是“目的”,因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不会”运动技术到“学会”运动技能,因此,“学会运动技能”就是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从学校体育的宏观视角分析,运动技能则是“手段”,因为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已基本掌握运动技能,此时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经常运用运动技能,并养成习惯,从而实现锻炼身体、达成身心健康发展之目标。因此,此处所涉及的运动技能应作为体育教学中的“目标”功用。

2.2.3 情感目标包含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从心理学理论分析,情感可拆分为二个具体的内容:心理与社会适应,而心理又可分为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包含注意、记忆、意志、情绪、态度、兴趣等,这部分内容可与课程标准的“运动参与”相对应。而个性心理与社会适应可合为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2.2.4 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直指运动技能目标 由于运动技能目标是本位目标,其他几个目标就应围绕运动技能目标来展开:运动参与目标应结合体育课程的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所参与的运动技能的态度与积极性;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也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性来体现心理与社会所发展的内容。以大家所熟知的排球为例,它是一项集体性的项目,对于促进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表述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和体能目标时,要结合排球的特性,不要造成目标与运动项目之间相互剥离的现象,这也正是目前学校体育基层教学中所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

2.2.5 体能、心理和社会适应目标协调统一,贯彻“身心和谐发展”的一元论教学理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运动技术的传习,达成掌握运动技能的目标,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但仅仅达成传统观念中的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是不够的,因为这是“身心分离”的二元论观点。体育教学必须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实施品德与品行的教育,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就是体育教学中的“身体与品行并重发展”的一元论教育观。[7]

3 体育教学目标编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体育教学目标重要性是无容置疑的,但这仅仅为理性层面,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的教学目标却远不如理论阐述的那么理想,人们经常会看到体育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倾向;很多教学目标相互雷同、大同小异,去掉运动项目之后则可相互替代;有的教学目标说些大道理,根本看不出体育教学所想要达成的结果等等。造成体育教学目标混乱的主要原因是:首先,课程标准中有关四大目标的具体含义、要求等不够明确,导致体育教师无从着手;其次,从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到单元目标再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几个层次的演变,比较繁琐;第三,体育教师的惯性所致。传统的做法比较简单,如填充有关“身体健康”、“掌握技能”、“合作意识”、“心理健康”等词语即可。因此,有的体育教师为了省时省力,就学会了套用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用词或沿袭原先的做法,至于能不能实现这些目标却很少考虑,从而出现了形式主义倾向。[8]

4 编制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与方法

4.1 编制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4.1.1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新修订的体育课程标准内含四个目标:运动参与、体能、运动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在制定各个层面的体育教学目标时应与体育课程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保持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单元教学、课堂教学的衔接性与一致性,否则会破坏体育教学目标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4.1.2 依据体育教学目标的不同性质 体育教学目标可划分为行为性与非行为性目标。行为性目标表述法是指需要精确陈述学习者学习结束后的结果,如学生在学过篮球投篮这个单元后,需要进行投篮准确性的测试,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10次投篮投中5次以上。而非行为性的一般具体目标则是指态度或情感等一些无法运用量化表述的内容,如学生学完篮球这个单元,学生将理解篮球的含义、篮球技术的种类、篮球明星、篮球比赛规则;表现打篮球的能力,喜欢篮球运动等。因此,体育教学目标可分解为行为性目标和非行为性目标,行为性目标必须表述具体、准确、可测;非行为性目标则不需量化。

4.1.3 依据行为性体育教学目标表述规则 表述恰当的行为性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包含要求达到的具体内容的明细规格;(2)能用规范的术语描述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明细规格。[9]

我们通常运用的是ABCD法来表现行为性教学目标:A(学生),B(行为),C(条件),D(标准)。专家西登拓朴的“条件、标准、课题”三点论模式[10]与ABCD模式是一致的,只是省略了A(学生)。按ABCD法,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教学对象),能在2 min内(条件),完成篮球运球上篮来回2次(行为),投篮准确率达100%(标准)。”

但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若以班级授课制为基准,我们认为在ABCD法基础上,增加一个C(Collective)。为什么要增加一个Collective?因为ABCD法中所述的A(学生)虽然表明了教学对象,但没有具体说明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状况,因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更为普遍;其次,就班级群体教学视角来看,全体学生(100%)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既是一个理想中的目标,也是一个贯彻教学理念的要求,但实际上,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习的基础与层次不同,达到100%掌握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一个现实的目标,而这个现实目标的标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与要求来定。如定位与使90%的学生熟练掌握技能,10%的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技能,那么这个单元教学的现实目标是递进的。如单元教学共3次课,第一次课40%的学生熟练、40%的学生较为熟练、20%的学生基本掌握;第二次课60%的学生熟练、30%的学生较为熟练、10%的学生基本掌握;第三次课就达成了90%的学生熟练、10%的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因此,在阐述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说明教学对象,而应更明确地表明班级教学中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不同程度的数量等状态。

4.2 体育教学各类具体目标的编制方法

4.2.1 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编制方法 运动知识主要包含运动技术的原理、线路、环节、次序与要求和有关身体知,没有这些内容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运动知识目标虽不是体育教学的重点,但也是必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需单独理论授课来达成,因此,运动知识目标可放置运动技能目标中阐述,测量时则可集中统一进行理论考核与测试。

在编制运动技能目标时,我们需要考虑ABCCD的同时,还要关注其它两个层面的标准:一是定量化标准,如投篮“几投几中”,100 m几秒、跳远跳几米等。但仅仅于此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运动成绩的评价标准,如果仅用运动成绩评定方法来评价学生学习,那一定的不合适的,因为跳远远度与跳远技术之间没有因果的关联,相反,现实情况是:学生所取得的跳远成绩往往都不是跳远技术学习的成果,只有少数人是运用良好的跳远技术来获得成绩的,但他们是少数运动尖子;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运动技能另外一个评定标准,那就是运动技术掌握程度的评价标准:很熟练、熟练、比较熟练与不熟练。总之,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描述运动技能目标既要有运动成绩定量标准,又要有运动技术定性标准。以“挺身式跳远”(共8课时的第2课时)为例,运动技能目标阐述见表1。

4.2.2 运动参与目标编制方法 编制运动参与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基本属于非行为性目标。严格地说,“参与”要体现以下几个指标:1)参与的行为状态:分为自主参与、动员式参与和消极参与三种。2)参与数量:个体参与与集体参与。3)参与的持续性:间断参与和持续参与。

根据以上思路,以排球传球为例,编制情况可参考表2。[11]

4.2.3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编制方法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属于情感方面的非行为性目标,因此,该方面的目标以定性描述为主,编写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基本策略是:1)应与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应。要深入了解运动项目的特征(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项目有无危险性?有无挑战性?有无趣味性?有无对抗性项目?有无合作性?等等);2)找出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结合点;3)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还应与单元教学中的某一次课相对应、与具体运动技术要求相对应;4)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应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具体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以教学内容“排球双手上手传球技术”(共2次课中的第2次课)为例,结合上述编写目标的方法,把该课次的心理健康目标编写如下:使90%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传球方向、力度,体验传球带来的与良好的情绪。

该课次的社会适应目标为:使90%以上的学生乐于与不同水平学生进行传接球练习,明确位置与责任,发展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精神。

4.2.4 体能目标的编制方法 体能目标是一个生理学方面的内容,难以测量与评价,因此,既不是非行为目标,也难归属行为目标。编写体能目标的基本策略是:1)明确教学内容的基本特性;2)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与四肢或躯干活动的关系来确定体能目标,做到具体、明确并具有针对性;3)在发展大多数学生体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身体差异性,并照顾好体弱学生(表3)。

以快速跑为例,体能目标为:促进学生无氧代谢能力(或速度素质)的发展;若以投掷为例,体能目标则为:促进学生肌肉力量、爆发力(或力量素质)的发展;若以球类活动内容为例,体能目标可编为:促进学生灵敏、协调、肌肉耐力等发展。

5 结 论

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包含了体育教学设计的“预设目标”与体育教学结果的“达成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层次分为:学段教学目标——水平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或模块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学布卢姆分类目标和体育课程标准目标,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了划分:运动知识与技能目标、体能目标、运动参与、心理与社会适应目标。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编制的难点,构建了编写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ABCCD模式:A——教学对象(audience);B——行为(behavior);C——条件(condition);C——集体(Collective);D标准(degree),并例举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能等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3] 洛林·W.安德森等,罗星凯、蒋小平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修订版)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1.

[4] (美)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5] 奥苏伯尔,佘星南译[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

[6] 邵伟德,李启迪,胡建华.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目标再认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98-100.

[7] 邵伟德,胡建华,沈旭东.体育课程“身心教育一元论”原理构想[J] .体育与科学,2010(2):85-89.

[8] 邵伟德,邹旭铝,金翀.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有效性与例析[J] .体育教学,2010(7):22-24.

[9]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717;717;718.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学校 实效性

职业学校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应对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其不良的心理素质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心理问题

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因而学习心理问题是他们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够认真,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只求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究其原因,有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对专业知识因不懂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学,最后发展到厌学。从而使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使学习无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自卑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中、“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理想和追求,认为自己将来事业上难有作为,因而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再加上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所有这些,得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3、自我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中部分人由于长期处在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同时,受家庭生活影响,独生子女长期形成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现象严重,到学校后被打破,心理上难以承受,往往通过逆反言行来满足自我,却很少去考虑别人,最终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4、青春期心理问题

伴随着男女两性身体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他们渴望多了解性知识,但又怕别人发现或讥笑。对于遗精、月经等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他们缺乏科学的认识,产生惊恐、疑惑、羞涩、精神恍惚、焦虑不安等心理反应。同时他们对性生理上的变化,又存在着“青春期骚动”,从而产生早恋现象。这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发生早恋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他们性心理问题还反映在对自己性征体相上的烦恼,不少男生常反问自己:我的长相怎样,是否具有成熟男子汉气质;而女生则反问自己:我的外貌如何,有没有青春女性的现代风度。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就会兴高采烈、兴奋无比;一旦获得别人的否定性评价,就可能伤心烦恼不已,甚至茶饭不思。

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1、认识相关理论,增加思想认识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并重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心理方面的距离。

2、发挥政治课的作用

应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提高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以故事的形式,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设置教学悬念,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对故事情节进行体验、联想和预测,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有效地整合了思想政治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3、加强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选择一定数量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对非心理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聆听、是引导、是参与、是疏导,从而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变得更加自觉深入。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功能。自我教育的特点在于自醒自悟,自控自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要按照它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作为设计者、引导者、鼓励者。在培养情操方面,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在增强信念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巩固;在转变行为方面,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方法,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而是它的拓展,两者可有机结合,即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目的,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

[2]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教育;方式途径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效着眼于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充实和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注重创新,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一、立足学生发展,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对于个体而言是全面的,既有体育知识方面,又有运动技能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欲望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调整,以制定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符合学生实际基础的教学目标来引领整个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第一学期的体育达标测试中,发现有百分之十二的学生未能达标,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身体偏胖、体质较差、运动感弱等因素是造成这些学生体育测试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笔者针对这百分之十二的学生专门设计了教学目标,训练量、训练难度、考核难度均作了相应调整,通过这样的优化措施,之后百分之十二的学生在调整后的目标考核中全部过关,实际训练成绩比“一刀切”式测试要高得多,由此可见,分层设计目标对于激发学生潜能与内在动力作用明显。

二、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习内在动力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目标群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需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内在动力是学生提高体育学习成效的基础与根本,也是重要的源动力,教师应当利用教学之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谈心分析,一方面了解学生对于体育教师、体育学科以及体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什么样的建议,另一方面也能够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学生存在厌倦情绪,认为体育训练体能消耗较大,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体育健儿的精神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在学生体育学习方面取得进步或者表现比较优异的时候,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与训练给予充分的肯定,通过这样的肯定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学成效

体育教学方式的优化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个别教师不注重教学改革,以陈旧的“教师示范—学生锻炼”模式组织体育教学,无法有效发挥对学生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更大限度地吸纳进来,如在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应当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在保证主体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兼顾学生的需求,如增加一些体育趣味知识、健身操、武术等方面的技能动作,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活化了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将传统的训练模式设计成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竞争欲望的比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之内开展竞赛,也可以让学生分组推选代表展示训练成效,通过这样的竞争手段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例如在教学前滚交叉转体一百八十度挺身跳这一动作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往往难以为学生所完全领悟并掌握要点,涉及到这样难度大的动作还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成效,学生难以迅速有效地抓住要点,此时教师如果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模拟演示的方式,可以对学生进行前置性教学,让学生反复观看模拟动作要点,在室外课结合教学训练动作进行消化吸收,这样的成效要比教师单纯示范好得多。

四、开展特长培养,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在每一个班级群体中,都有一些身体素质较好,运动感强烈具有较大体育发展空间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有的对于自身潜能没有充分的认识,也有的学生缺乏进一步锻炼提升的机会。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当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入手,日常教学训练中注意观察分析,寻找具有较好基础的苗子,进行针对性特长训练。首先,教师应当征得学生自身与家长的同意,在此基础上与学校进行协调,努力错开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的交叉时间,做到两促进两不误。其次,要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按照上一级体育院校招生考试科目成绩标准等方面内容,制定学生阶段性锻炼计划,并定期开展测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育特长得到发挥。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教师还应当与上一级院校建立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及时获取各种招生信息,及时调整学生的培养模式与方向,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良的条件。

五、组织丰富活动,搭建发展良好载体

体育学科是一门拓展较强的学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也是促进体育教学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兴趣活动。这样的兴趣活动既可以是体育知识分析研究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技巧训练掌握方面的,如许多教师针对社会治安形势恶化,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自卫技术的传授,提高初中生尤其是女学生在应对不法侵害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向学生渗透和灌输体育健康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饮食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完善和提高自我。

篇8

关键词: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责认定

一、前言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历经了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几代热衷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与探索,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学校的自发实践研究、理论工作者的个别探索,到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互合作的研究;从单一的心理咨询到多方位的心理服务;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形成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构架。

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和扶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对于在这一新兴岗位的特殊教师群体,他们的现状如何?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又应该做些什么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如何?基于上述思考,课题组面向上海全市各区县的中小学和职校,随机选择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并统计分析。此次调查样本基于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基本覆盖整个上海市,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结果与分析

1.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数认定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的安排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比较大,从1至15节不等。43.2%的小学,其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为1~2节,而实际情况也是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大多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学阶段倾向于每周6课时,教师自己认同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以每周应为6课时和8~10课时的居多。

2.个别辅导每周折合多少课时工作量

个别辅导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主要的工作之一,而如何折算工作量,由于学校类型不一样,需要进行个别辅导的学生不一样,个别辅导的问题不一样,问题程度不一样,干预所用时间不一样等,目前还缺少可操作性的文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此项工作的工作量没有进行认定或者说缺乏明确的认定。教师对此项工作所折合的课时量的期望值随着不同学段的学生有所升高,这个现象可能与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问题变得复杂化有关。

3.参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量认定

从数据表上我们发现,71%的小学、92%的初中、78%的高中和63%的职校都没有对教育科研进行工作量的认定,这一情况的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心理辅导教师没有参与学校有关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或者学校领导不知道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参与学校有关的课题研究。就现有的调查情况而言,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得比中学好。

4.是否享受班主任津贴

大多数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学校内担任一定的行政工作,他们或多或少都享受行政津贴;也有的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或者班主任津贴的80%;但还是有43%的小学心理教师未享受任何津贴。在初中,有的心理教师享受副教研组长津贴,有的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的一部分(10%到70%不等),但也有54%的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没有享受任何专职津贴。高中有7%的心理教师享受全额班主任津贴,3%的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的50%;90%不享受班主任津贴。职校的情况与中小学有所不同,有的职校心理辅导教师属于行政教务工作人员的编制,有的是属于某个教研组(如政治组),按照基础学科的岗位计算工作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辅导专职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其工作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和班主任相似,其专业程度有时要远高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当然,学校在给予心理专职教师的津贴时到底是以个别辅导进行工作量的认定,还是参照班主任工作去认定,这可以根据学校对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的了解视具体情况而定。

5.心理社团活动的工作量

小学有64%的学校没有安排心理社团活动,或者未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有少部分学校进行了认定而未进行定量;也有一些学校或者按一个系数来计算工作量,或者按实际活动课时数来计算等。初中有54%的学校没有将心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8%的学校计入工作量;有的按拓展课计算。高中有59%的学校没有将心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有27%的学校以周课时量计算社团活动的工作量;6%的学校作适当的金额补贴,具体金额为15元/课或50元/小时不等。62%的职校把心理社团活动折算成工作量。

在这个问题上心理辅导教师的意见也不一致:比较多的教师认为心理社团活动应计入工作量,可按每周1至2节或每周4节课时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折合。

6.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课(包括讲座)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36%的小学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课;43%的学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但并未计入工作量;14%的学校按实际课时量计算工作量;7%的学校将此类拓展课计入社团活动的工作量之内。在初中,23%的学校未开设心理拓展课程;未计入或不明确的占39%,1~2课时的占31%,0.4课时的占8%。72%的高中学校是计算工作量的,或单独以每节课10元~50元不等计算,或按常规课计算给予津贴。51%的职校开设了心理拓展课,其中25%的学校按大课计算工作量,13%的学校每次折合1课时,13%的学校给予一定津贴,按50元/节计算。

7.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大多数教师认为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应属于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之内,认为工作量的认定可以结合各学校实际以及工作开展程度而定,补贴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按课时费计算工作量,或不定期地培训,可按次数进行补贴,或纳入年终考评,也可与班主任津贴挂钩等,让心理辅导教师工作的职责范围更规范、更明确。

8.对家长进行指导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大部分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认为,对家长指导应算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应该给予一定的报酬,其工作量认定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指导情况(时间)按每月1~4课时计算工作量,或单独计算工作量,或纳入年终考评,或按50元/次等给予津贴;也有的教师提出,此项工作量的补贴应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可省去很多复杂的工作量计算以及认定,把这些工作都纳入到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内,以明确条文的形式给出。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64%的小学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绝大多数的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参与了此项工作,但他们一般只提供上传网站所需的资料,并不参与网页的支持、服务与维护。各个学校对这块工作量的认定也各不相同,29%的小学按课时费补贴,14%的小学在学期末会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但大部分小学没有明确认定这方面的工作量。

75%的初中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工作量未算或不明确。69%的高中学校建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只有3%的学校给予了津贴,66%的学校心理教师都是尽义务。38%的职校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其中13%的学校不计入工作量,25%的学校0.6课时/次。

10.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收入情况

在各类学校中,小学和职校的整体收入比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好,而在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整体收入是逐渐减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除了自己的心理教师岗位之外,或多或少还担任着学校里的一些其他工作,所以他们的收入相对而言还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正反映了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其工作性质也不突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职责范围的认定还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学尤其是高中,主次学科、高考与非高考学科界限分明,再加上高中心理辅导教师的课时量往往不足,这是高中心理教师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而职校的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主次学科的位置不如中学那样明显;另外,一些职校把心理教师归于学生处,处理一般常规工作即算满工作量,课时另算工作量。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心理辅导工作私密性很强,费时多,涉及面广,需要心理辅导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这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往往评价和分配上的差异,造成心理教师的待遇没有得到相应的计量,使教师的积极性受挫。另外,因为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通常都是一至两个,没有专门的教研组,学校往往让心理辅导教师参加“政治组”教研活动,但因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使心理辅导教师无归属感、安全感。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除极个别的学校外,完中和高中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范围比较广,一般涉及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家长、教师的专业指导、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相关讲座,心理工作室的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心理拓展课,学生心理社团,教育科研及心理网站等。

三、问题与讨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责任心强、学习热情高是这个特殊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学生,关注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个人的专业发展。很多学校也为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与培训的机会。

不过我们也发现,目前上海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上海市教委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工作,虽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很多文件和条例,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性质、职责没有作明确详细的规范,尤其是“二期课改”以后对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只是放在专题教育中,没有作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各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不一;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一,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定位

从调查中发现,学校领导或心理辅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性质、职责、内容由于理解不一,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安排,造成各种问题。其原因在于我们没能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统一的模式和要求。随着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是以承担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还是以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工作为主,还是应该参与和规划学校教育教学的所有工作,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论。

2.关于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享有班主任津贴问题

调查发现,有一半学校没有给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班主任津贴,给津贴的学校也是参照一定比例,能全额享受班主任津贴的专职教师很少。其实就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职责范围来说,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是每个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承担的主要工作,且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技术性比班主任工作要求更高,他们的辅导工作每年必须接受专家的督导,所以,认同心理辅导教师与班主任工作相同量是完全可以的。

3.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时量计算

1998年上海市教委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二期课改”后对学校课程设置重新进行规定,为此各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开设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明确要求,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学校,在计算课时量时也无固定的参照标准,大都参照非考试学科来定课时量,这也是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4.目前很多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不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比如一般学校可能只有一位心理辅导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们可以在一起备课、讨论问题,而心理辅导教师在校内却是“孤家寡人”,只能到校外去找同行研讨。其他学科每学期都有一定的教学进度,教师定期参加培训,而心理辅导活动课虽然有参考教材,但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或自编教材,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和工作量。

第二,心理辅导教师在学校缺少归属感,身份尴尬,因为他们不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有的是“政治教师”,有的是“德育教师”,还有的教师资格证上“科目”一栏里填写的是“其他”。加上心理辅导教师岗位培训不正常,从而令大多数心理教师缺少认同感。在计算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量时,由于缺少详细的、可操作的“红头文件”,同时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也不够明确,所以在工作量的认定上各学校就有很大差异。多数学校按实际上课数来计算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由于心理辅导教师的课时较少,收入就比同级教师少一大截。这种收入和待遇方面的差别,难免会影响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导致心理教师队伍不稳定。

四、我们的建议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心理辅导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开发学生潜能,健全学生人格”的重任。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尽快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培训以及学校对心理辅导教师工作考核认定,作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规定,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成长,规范他们的工作职责,提供保障和支持。

1.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据最近资料可知,俄罗斯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校中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医生的模式”(相当于上海的心理辅导模式),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改变学生心理发展上的偏差;二是“教育者的模式”,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群体的成员,要直接参与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主要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的有效性。目前俄罗斯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强调教育者模式的地位,创导者弗里德曼明确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只有作为教育群体的一员,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仅直接面对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班主任,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实现我们的专业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现实策略,应当是在与各科教师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不取代教师,与教师一起从分析他们的教育实践开始,到给予他们心理学上的解释,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并重新运用于实践”。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过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辅导模式:邀请模式、心理辅导综合模式及顾问教师计划模式。

邀请模式强调尊重人的潜能和价值,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邀请模式的出现表明学校心理辅导正在由辅工作转变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简称综合模式)由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诺曼・盖思博斯(Norman C.Gysbers)及其同事于l988年提出。在传统心理辅导模式中,咨询教师仅仅被动地扮演治疗者的角色,他们的教育辅导职责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服务的对象也仅限定在少数特殊学生。随着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教育者和心理学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必须强化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规定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

l987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罗伯特・马利克(Robert D.Myrick)首次提出顾问教师计划(简称TAP)。TAP模式的出发点就是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种支持性环境。在TAP 模式中,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是学校成功实施发展性辅导的关键。学校中的普通科任教师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学生信赖的指导者,可以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根据以上资料,虽然我们至今没有刻意地去确定学校心理辅导的模式,但上海很多学校心理辅导专家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都自发地接受了世界心理辅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尤其是当我们的“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将发展性心理辅导推进到学校中,促使一部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创造性地结合中国学校文化和学生特点,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学校、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辅导模式,即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实际上是融合了俄罗斯和美国提出的所有最新的模式理念)。这个模式的理念是:我们面对的是全体正常的学生,学校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指导下,心理辅导教师不仅仅是被动地扮演心理治疗、干预和矫治的角色,心理服务的对象也绝不仅限定在少数特殊的学生身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十分重视对心理有问题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尽快地使他们人格得到健康发展,行为得到矫正;让有问题的学生获得健康,让健康的学生获得发展,让健康发展的学生获得幸福。因此,激发学生的潜能,建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并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这个“模式”的宗旨。

随着心理辅导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成为真正的学校心理工作者,他们既要服务于师生的心理健康,还要调动所有教师参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心理辅导教师应参与学校规划、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施、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并在学习和辅导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逐步提升自己在教师、学生、家长中的权威和信任,成为中国新一代学校专家型心理工作者。

2.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职责认定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要求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以及教师具有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真诚地服务。他在学校所承担的心理辅导工作和服务的内容,不再是以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作为自己惟一的工作。为了达到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综合模式”目标,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以健全的人格、优异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仔细地了解和熟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的能力;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者、教育管理、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组织和调动全体教师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品牌,树立自己心理辅导的权威。

为此,我们觉得,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下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是:

(1)全面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高级参谋。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提供指导、参谋、咨询和决策服务,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体包括:制定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评估体系;参与学校规划决策和政策制订,防范有损学生心理健康的规章制度及行政措施的出台;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理论,帮助学校科学地设置课程,制订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等内容。从而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为全体师生服务,是师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知音。这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职责。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学服务。包括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生心理讲座、学生生涯规划、学生志愿者和社团活动等内容。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对个别学生或部分心理问题类似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咨询与辅导,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服务干预,使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为教师们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业务培训,通过教师生涯发展指导,促进教师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指导教师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学科教学辅导等,通过改变或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优化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从而间接帮助学生,最终为学生服务。

开设学校心理辅导网站,使网站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交流信息、提高认识、抒感、解决困惑的主要途径。

(3)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成为教师的好朋友。学校的办学目标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因此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全面地熟悉和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并能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有效地使用心理辅导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学校德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对学校课堂教学的目标、方法、过程、考核、评价等进行建议、协调和服务,保证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4)为家庭教育服务,是家庭教育的高级顾问。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建设和谐的家庭、提高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相适应的家庭教育内容出谋划策;通过对家长开设专题心理讲座或者运用团体辅导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氛围、人际氛围,有的放矢地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家长指导、教育孩子的能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参与学校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发展规划,参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相关课题,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为课题研究及实施提供指导和服务,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和培训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越来越关注人才的培养,社会需要学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尽快地培养出身心健康、道德高尚、遵纪守法、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新一代公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供越来越重要的支持,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也一定会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相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职业,他们能够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表现去获得学校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关注,获得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与爱戴。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作用会得到社会真正的认可,他们的权威也会在工作的成效中不断提升。

篇9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前言

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使人们体力活动减少。生活压力的增大,对人的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体育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然而,我国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由于受到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制约,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提出,标志着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正朝着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方向迈进,它致力于塑造学习者的理想人格,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人的困难和痛苦,发展人的独立自主意识等,培养人的创造才能。开发利用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体育有机融合,在高校体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性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具有平稳的,良好的状态,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身体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良好的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己和管理自己;认识和了解自身周围的环境,积极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危机和困难,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选择、决策能力;使学生摈弃不良习惯、改善个体行为、培育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探索能力,认清自身的潜力,积极调动个人内在的潜能,享受幸福的、健康的生活。

心理教育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通过培育学生成熟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向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心理教育也要求学生作为普通的社会成员,从心理上同环境与他人相互适应。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体育教学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特殊作用并加以拓展,协作学生开发心理潜能,渗透以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指导与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决人格问题,而学校体育主要是解决体质问题。两者都致力于解决人体的全面发展,是人体身上的两个侧面。现代社会对人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人格方面和体质方面的高度综合与完美结合。现代体育强调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同步健康发展,人体身体素质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桑新民的《教学哲学的对话》一书中对现代体育问题有这样的阐述:现代教育迫切需要一些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积极因素,即强调身体训练,强化身心磨炼……只有让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运动中不断体验成功带来的欢乐与失败带来的痛苦,才能养成坚忍不拔的信念和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从而承担起未来社会的重任。因此,人体在体质和人格方面的发展都是各种心理因素积极作用的结果。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体育相互渗透和融合,对贯彻和达到心理教育理念和心理健康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心理发展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特征及其关系

1.心理健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特征

1.1直接体验性。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渠道主要是听觉和视觉,学生无法直接地去体验。但体育课就不一样,身体练习中的乐与累,苦与甜,成功与失败,学生是可以直接体验到的,这种变化多端的直接体验都是实现学生心理发展的温床,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不可替代的。

1.2表现性。体育课,学生通过情景变化来表现出感情变化,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情节表现出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显示他们的个性特征。这种角色变化就是未来生活的演习,更是在高校体育课堂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佳时机。

2.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1体育教学可以调节和调控学生的情绪。在竞争极为激烈的时代,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较好的教学内容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

2.2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许多研究者认为,自我概念的形成与体育教学具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体育课中做游戏、参加竞赛、扮演角色,可以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也能提高。

2.3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体育教学中,长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游戏和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球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交际能力;形体、舞蹈、瑜伽等可以增加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不同的运动专项锻炼的具体部位不尽相同,但对培养学生意志力、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三.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存在着一致性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一致,都是通过专门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促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得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心理状态,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高校体育通过组织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章制度、竞赛规则;通过体育活动展现个性,模拟社会要求,考察和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角色去行动,规范个人行为、激励个性发展。体育对发展人的合作能力和培养人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是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途径,为学生实践社会规范提供模拟机会,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把体育运动作为对学生进行合作和团队精神教育的重要手段。

针对学生上述的不良心理表现及影响因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运用体育活动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直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可采取以下措施:

1.1加强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在室内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科学心理保健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常识,使其能够在必要时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体育教师还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通过讲授、学生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新观念,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预防心理疾病。

1.2了解学生现状,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教师平时应对学生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现状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逐一进行认真的分析,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

1.3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必须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来促进身体器官、机能的发展。体育课又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广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学生有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课的教学特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其消除封闭心理,克服恐惧、紧张心理,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2.高校体育中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富含许多可以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些宝贵资源的充分利用,势必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的各类活动均蕴涵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它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同时更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其中,竞争意识、团队精神、意志品质是最重要的体现。体育是培养竞争精神的良好境地。竞争是体育的灵魂,没有竞争就没有超越、创新和发展。体育竞争激励人们拿出最大体能、勇气、智慧去奋勇拼搏、积极进取、勇于为集体和个人争取荣誉。同时,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会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要使学生战胜自我、培养自信心,让学生明白竞争在当代社会无处不在,缺乏竞争精神和能力就难以立足于社会,只有不断战胜自我的人才能够承受各种竞争。

体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团队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体育团队是营造“竞争”的文化、追求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关注如何挖掘集体的最大潜力去实现目标。在团队活动中使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比书本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而团队精神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具有这种品质,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助的工作、学习关系,同时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体育运动能够丰富人的情感生活,能够给人们带来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更能展现人们的意志品质和精神面貌。鲁迅先生曾经在《最先与最后》一文中这样写到:“我们观看运动会时,经常这样想:胜利者固然可敬,而那些即使落后仍坚持跑到终点的竞技者,此乃中国将来的脊梁。”坚忍不拔意志品质正是这种竞技者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品质。这表明,体育会对个体意志品质的培养起到独特的作用。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充分利用体育活动中的困难因素是意志品质培养的良好契机。因此,高校体育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关键是高校体育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

3.学校体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要途径,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3.1教学内容的渗透。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尽管体育课程富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内容,但并不是任何内容和时机均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教师为了渗透而渗透,这就走进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体育教学的内部渗透应讲究自然、贴切,渗透应与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相扣、有机融合。为此,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首要策略就是“润物细无声”,应极力避免渗透时手段生硬、机械。

3.2教学目标的渗透。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其辅目标而非主目标,体育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才是其主目标。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讲究“适时有度”。“适时”,就是有限教学时间内,专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所谓“有度”,首先是渗透目标高度要适宜;其次是渗透梯度要合适,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及个体差异,考虑不同学生的可接受度,渗透时要讲究循序渐进、快慢结合;三是渗透效度适宜,教师要应根据学生的相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选准渗透的最佳时机。

3.3教学方法的渗透。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灵活。在教学设计取向上,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点,着重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紧密围绕着教学实践,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自己解决不良心理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优势,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塑造其优秀的心理品质;各种渗透形式应灵活运用,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场景具体采用分散式或者集中式、集体式或者个别式等;根据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渗透方法,如情感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的场景下,各种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

四.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和心理教育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不仅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而且为高校体育提供了变革的空间,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育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它不是对学生的某一种心理缺失来针对性地咨询、辅导或训练,它是针对学生的整个体育学习心理世界而言的,既有兴趣、情感因素,也有意志、个性成分。从功能上讲,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总之,体育课堂教学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特别是体育教师应该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意识,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求珍.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2期.

[2] 张春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曾雨聪.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解读[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7期.

篇10

1初中体育相关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1.1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信任

拓展训练主体体现为集体训练,因此具有一定风险性,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信任,人们建立心理依赖时,需要先建立身体上的依赖,例如在做毕业墙时,要求所有人之间通力合作,不管是作为人梯的学生还是在上面拉人的学生都要尽力而为,而中间的学生主要起到建立彼此之间信任的作用。实践研究证实利用这种活动可以构建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对于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团结协作都非常有利。

1.2有利于形成自我挑战的能力

拓展训练中很多项目都是非常危险、刺激的,这些项目通常都是精心安排的,具有团队目标、个人目标的双重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更好的处理问题,同时实现越来越多的目标,将这些项目压力转变成成就感。这些经历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同时还能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勇于面对以后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从而克服心理防线,在困难面前也可以勇往无前。

1.3有利于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拓展训练中很多项项目和任务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些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去处理和面对,或者一些任务需要学生与队友一同讨论,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一过程是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过程。

2心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心理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利用课程激发出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同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出坚强的、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供重要保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锻炼之中,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及受挫折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2.2实验设计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之间6个学期某中学不同年级8个初中教学班的学生426人。每学期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针对实验组班级中的20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按照体育教学及拓展训练实践经验,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编制而成,题目共计5道,将半开放式问题与封闭问题相结合,利用问卷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之后学生的主观感受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7%的学生希望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超过94%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到心理拓展训练之中,超过98%的学生表示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有97%以上的学生表示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超过96%的学生觉得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感受到了平等、有爱与和谐。

2.3心理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心理拓展训练中确保学生安全是首要前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应注意严密组织、因材施教,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创新,同时应针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及培训,确保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有效性;其次,该心理拓展训练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的项目不同,应注意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为其专门设计出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准备与结束阶段展开有趣的、健康的心理拓展訓练;第三,在心理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应为学生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要踊跃的发表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教学双方的互评,这样才能使素质体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