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运行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格运行情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格运行情况报告

篇1

黄山市按照“条块结合、块为主体、重心下沉、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全市环保监管网格划分为市、区县、乡镇三级网格。黄山市行政区域建立一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市政府分管领导为一级“网格长”。辖区内以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黄山风景区和黄山经济开发区为单元建立9个二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区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黄山风景区、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县政府及管委会分管负责人为二级“网格长”。二级网格内以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及国家自然保护区为单元建立132个三级网格(屯溪区11个网格、黄山区15个网格、徽州区11个网格、歙县32个网格、休宁县23个网格、黟县8个网格、祁门县20个网格、黄山风景区10个网格、黄山经济开发区2个网格),责任主体为乡镇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乡镇政府及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三级“网格长”。

2环境监管网格化现状

2.1网格化监管制度情况

(1)建立网格责任机制。网格内所有污染源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相关内容依法向社会公开。(2)建立督导检查机制。上级网格对下级网格的运行和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网格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督导落实。根据落实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网格的监管范围、监管内容和监管责任人。(3)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环保举报热线12369、政府网站的作用,畅通举报平台。完善举报办法,多渠道掌握违法排污信息,对反映属实的环境违法案件要严肃查处,并追究责任。(4)建立污染源数据库机制。建立并完善涵盖网格内所有污染源的一厂一档制度,运用新建成的移动执法系统,建立污染源清单和信息数据库,完善各级网格内污染源档案,并保持动态更新。(5)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各级环境监管网格对本级网格运行情况进行自评,上级网格根据督查情况对下级网格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环境监管网格体系。

2.2网格化监管运行情况

(1)巡查监管。三级网格已按照网格职责开展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生态环境、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环境隐患专项执法检查、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及秋季秸秆禁烧等定期巡查和监督工作。徽州区和歙县循环经济园区管委会三级网格已按照职责要求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及整改后督察工作,及时发现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并向上一级网格报告。同时,协助区县环保局开展一般程序的执法处罚,形成配合密切、关系顺畅的执法局面。(2)联合执法。上下级网格责任主体加强信息沟通,建立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制度,结合徽州区、歙县循环经济园区废气污染案件办理,2016年10月20日到21日,黄山市通过采用区县异地互查方式开展二级网格执法人员现场大练兵活动,进一步促进区县之间的执法经验交流,为大练兵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黄山市结合新建成的移动执法系统,开展了移动执法系统适用性验证,进一步提高了移动执法系统的可操作性。(3)办理。黄山市一、二级网格将有关环境投诉件通过《网格化环境监管任务交办单》转发至二级或三级网格进行查处,提高办理效率,及时解决群众环境问题。(4)信息反馈。上下级网格主体加强信息沟通,上级网格适时对下级监管网格化和监管人员信息变更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发生重大调整及时上报。同时,根据自身网格职责建立了日常巡查制度,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立即制止,及时上报处理,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环境违法行为证据,有利于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并追究责任。(5)年度考核。部分区县已将环境监管网格化运行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报上一级网格长和各监管部门,有效推动网格化的运行。

2.3存在的问题

(1)网格化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涉及面广,仅靠环保部门单一执法还存在缺陷。虽然目前已与公安部门、商务部门等联动执法、上下级联动执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有效协调,没有充分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进而形成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影响网格化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开展。(2)基层人员不足。部分乡镇或街道未专门设置环境监管专岗人员,且无编制和预算经费,均为乡镇或街道内其他工作人员兼任。(3)基层保障不足,车辆、技术设备等无法保障,很难及时、可靠地取得现场证据。(4)三级网格环境监管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环境监察水平不高,影响网格化运行效果。

3环境监管网格化运行建议

(1)强化督查指导。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各部门监督责任。督促各网格责任人员在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掌握分管网格内排污单位具体情况,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将辖区内环境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做好。(2)落实协调责任。根据各地成立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对照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职责,积极推进辖区内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相关运行工作的落实。各有关单位切实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认真履行好职责,做好网格区域内环保工作,确保取得实效。(3)健全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运行中的巡查机制、报告机制、处置机制、沟通机制、督查机制、信息报告和信息公开机制,制定工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在网格化环境监管中的职能,保障各级网格的高效运转。针对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开展随机抽查和监察稽查,确保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高效运行,全面提升环境执法效能。(4)落实责任追究。强化网格责任人和监管人员的监管责任。按照权责一致、能力与责任相匹配等原则,健全网格监管责任追究机制,保护和调动网格执法主体积极性,确保网格监管持续规范、有效、到位。对失职渎职、未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环境监管职责,不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或对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推诿扯皮的,依法依纪实施问责。(5)保障经费投入。将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下级经费保障不足的,上级要予以支持,延伸环境监管触角,在乡镇、循环经济园区设立专职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监管人员与环境监管相适应的执法设备,提高网格环境监管效能。同时,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开展网格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4结语

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形成了面上查、点上防、线上治的工作态势,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实现对各自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达到确保区域环境安全的目的,有效维护了环境安全。

作者:叶玉婷 单位:黄山市环境监察支队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皖政办[2015]19号)[Z],2015.

篇2

2014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一手抓指导服务,大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推动“两网化”管理发展升级,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效能,有效维护和促进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联动举报投诉平台运行。全市举报投诉录入数全年不低于2600件,年内举报投诉动态录入率100%,案件按期运行率98%,年内咨询信息录入数不少于1.4万件,一级网格平台运行率100%。

(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均主动监察用人单位不少于80户,全市年内书面审查用人单位不少于1.2万户,书面审查率不低于80%,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纳入信息系统管理。

(三)劳动保障监察网格业务。全市年内新增或更新信息的用人单位不少于1.5万户,入库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不低于90%,每一网格简单劳资矛盾纠纷全年调处数20件以上,调处成功率不低于60%,全市网格年内指导服务用人单位不少于1万户,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关系预警与应急信息全部录入。

(四)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全市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持证在岗率不低于95%,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持证在岗率不低于90%,全市劳动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率不低于50%。

(五)12333政策咨询服务。年内人工接通率不低于70%,咨询服务满意度不低于80%,年内全省12333服务质量测评市本级在90分以上、各市(区)在80分以上。

三、重点工作举措

(一)强化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设,切实提升维权效能

1.推进联动平台平稳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工作理念,深入推进联动平台建设和运行,提升工作人员对联动平台的熟悉程度和使用频率,着力在提高录入率、按期运行率、办案质量三个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联动平台运行的常态化、精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平台在一级网格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向二级网格延伸,二级网格运行率不低于50%。

2.提升联动平台案件运行质量。以平台运行监控为抓手,全面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突出案件全过程质量管理,强化对案件全流程的监测及办案人员履职情况的督查,坚持案件审批网审与书审同步,推进和保障平台中的所有案件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时限规范运行。健全监察机构内部以及层级之间的监督,加强对平台运行情况的日常监测和结果考核,组织实施案卷抽查活动,确保所有案件在平台规范运行和顺畅流转,促进平台运行质量不断提升。

3.开展联动平台标准化建设。按照省厅联动平台建设规范要求,组织实施联动平台标准化建设和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实现统一对外标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标准。着力提升平台基础建设、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工作作风,促进人员、经费、硬件设备配备等难点问题的解决,推进平台高效规范有序运行。

(二)突出重点监察和联动执法,进一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1.组织实施专项执法检查。针对不同时段违法行为的特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一季度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各类欺诈行为;二季度开展劳务派遣职工权益维护专项整治;三季度组织开展高温期间专项检查,落实高温季节劳动保护措施和待遇;四季度组织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劳务派遣等重点领域专题调研和日常巡查工作,切实保障劳动保障新法新规的全面实施。依托联动举报投诉平台案件信息,结合各地、各行业劳动用工特点,组织实施建筑、造船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专项整治,切实解决若干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劳动维权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完善社会保险稽核查处机制,逐步实行委托中介机构实地稽核办法,建立与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移送联系制度,加强对各市(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指导与督促。

3.强化联动执法机制建设。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建立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大要案联合挂牌督办制度,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组织劳动法律监督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坚持多管齐下和正面引领,大力开展维权宣传、用工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活动

1.开展维权执法重点宣传。坚持开展送法送政策、在线访谈、广场咨询等形式的宣传活动,创新宣传载体,将宣传工作做到劳动者身边。对劳动者重点宣传联动举报投诉平台所提供的高效维权渠道,加大对典型违法侵权行为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组织开展订单式、主题式培训研讨活动,对用人单位重点宣传劳动保障新法新规、用工风险隐患和防范措施,不断提升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水平。

2.推进劳动保障诚信建设。强化守信激励机制,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制度,组织开展对已有诚信示范企业的回头看活动,积极培育省级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建立健全覆盖面大、征信渠道广的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档案。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实行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建立“欠薪黑名单”和“劳务派遣黑名单”制度,根据企业诚信等级和失信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实现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信息与社会信用监管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切实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3.深入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将行政指导贯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全过程,在案件查处过程中针对用人单位违法原因,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方式给予指导,力争所有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案件全部下发建议书。建立监察员挂钩联系企业和定点帮扶制度,组织开展经营困难及关停并转企业调研走访活动,加强对使用劳务派遣工、农民工较多企业的指导力度,发现用工风险隐患的,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函,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大力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坚持自愿调解、全程调解的原则,推动和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达成调解协议,促进劳资矛盾快速化解、劳动者权益及时兑现。

4.提高12333政策咨询服务水平。进一步改进12333政策咨询服务质量,着力在服务态度、服务规范、沟通技巧、政策业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咨询员的服务水平,促进人工接通率和咨询服务满意度的两个提升。

(四)加大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和网格业务开展,推进“两网化”管理提档升级

1.进一步夯实“两网化”管理基础。以基层平台建设薄弱地区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网格管理工作职责,改善“两网化”管理工作条件,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在联动平台举报投诉案件全面运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诚信管理、书面审查等各项监察业务工作的网上运行,实现监察业务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2.加快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按照“专职机构标准化,监察中队实体化,协理员队伍专职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标准,组织开展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达标活动,推动各地进一步充实人员、加大经费投入,有效解决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相对薄弱的问题。继续加大示范网格创建力度,结合“两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坚持重点突破、难点攻坚、以点带面的工作原则,年内再创建一批省级示范网格。

3.全面落实六项网格业务。依托联动平台,全面开展网格内举报投诉接待和矛盾纠纷排调处工作,进一步提高调处效率效能,促进调处成功率不断提升。针对劳务派遣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以及船舶修造、小微型加工制造、租赁型等重点企业,组织开展网格内法规宣传、监测排查等活动,重点帮助规模较小、未配备专职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及时报告劳动关系运行情况和各类预警信息,促进网格内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五)提升执法能力和作风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1.着力提升监察员执法能力。适时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员、协理员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在监察员、协理员队伍中大力营造“重业务、比能力、求进取”的良好氛围。继续抓好监察员、协理员资格培训,加强监察业务工作指导,围绕新法新规实施、案件事务办理、联动平台操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办理等内容,组织开展研讨交流,评选优秀案卷,促进监察员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的提升。

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系列部署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实现环境监管执法规范化、全面化、效能化、智慧化为准则,促进区域环境安全,为建设生态提供坚实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全面覆盖,明确职责、责任到岗”的网格化监管原则,将环境监管触角向下延伸,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没有盲区、消除隐患,确保排污单位得到有效监管、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稳妥解决、环境秩序得到有力维护,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三、网格划分及职责

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将全镇划分为镇级、村(居)级和镇区网格。根据党政同责原则,镇党委政府为责任主体,按照镇级负责监管,巡查小组负责巡查的原则,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环境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一)镇级网格

全镇辖区范围为省定三级网格,镇长为网格长。设立7个监管工作组,分别由镇园区办牵头工业污染监管、能源总量监管、企业节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监管;镇公安派出所牵头机动车污染监管;镇村建办牵头建筑扬尘监管、乡镇环境卫生监管;镇水利站牵头水资源监管;镇农技中心牵头农业污染监管;镇城管队牵头城区环境卫生监管;镇环保办牵头畜禽养殖污染监管。由各分管领导牵头分管单分别担任各监管组组长。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负责本级网格运行管理,构建职权清晰、分工协作、运转高效的环境监管机制;指导、监督村(居)和镇区网格的建立、运行情况和责任人的履职情况。

2.负责对本网格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质量有效监管,严防较大以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事件的发生。

3.本级网格重点监管对象名单,负责其日常监管,督促其依法公开环境信息、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4.负责调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环境与污染纠纷等,及时调查核实乡镇和特殊网格上报的环境违法线索,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5.负责整合负有环境监管职能的部门监管力量,定期召开环境监管专题会议,分析环境监管执法形势,确定、下达阶段性环境监管重点任务。

6.为村(居)网格和特殊网格(镇工业园区)提供环境监测等技术支持。及时将建设项目审批等环境管理信息下发到相关属地。

(二)乡镇级网格

我镇为单元划分为省定三级网格区域,网格长由镇长担任。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巡查工作组,配备4人以上的专门巡查人员。工作职责:

1.负责本级网格运行管理。

2.确定重点巡查对象,对网格内有环境影响的各类建设项目和污染物排放、生态红线区域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燃煤锅炉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工地道路扬尘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焚烧垃圾和秸秆烟尘污染,以及其他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等,开展日常巡查和现场监管,及时制止、处置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涉嫌环境违法的,及时向镇级网格报告。

3.调处各类环境初信初访和矛盾纠纷。

4.督促落实镇级网格下达的环境问题整改要求。

(三)特殊网格

镇工业园区为特殊功能区域,单独设置网格,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为网格负责人,配备4人以上的专门巡查人员。工作职责:

1.负责本网格运行管理。

2.负责对重点监管对象的日常监管工作,调查处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

3.调处网格内的环境与污染纠纷。

4.接受镇级网格的指导、督查、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单位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要将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做好网格管理人员的选择使用,明确相关工作要求,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位,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部门职责

镇环保办

1.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信息工作。

2.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排污权交易、排污收费、总量控制、企业环境行为监管等环境保护制度,并组织和监督实施。

3.负责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和编制本行政区域内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等专项规划。

4.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

5.负责本区域内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6.负责本区域内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7.负责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并报政府批准后实施。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本区域环境污染事故,协调处理污染纠纷。

8.参与制订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经济、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组织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建立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制度。

9.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指导和推动本区域环境科技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开展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与管理。

10.协调建立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对环境违法问题进行联合监管,落实污染源监管责任。

11.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2.负责落实产业政策,严格限制类、禁止类、淘汰类项目审批。

13.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

14.组织拟订全镇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

15.负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16.组织实施煤炭总量控制工作。

镇园区办

1.负责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与升级,严格技改项目备案,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2.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

3.参与编制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

4.推进全镇新型工业化和工业产业转型与升级。

5.指导督促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相关制度。

6.加强煤炭经营监管,推广使用经过洗选的优质煤炭。

7.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作为企业负面信息纳入镇信用信息目录。

镇公安派出所

1.依法侦查污染环境刑事案件,办理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2.负责机动车环境准入管理,执行禁鸣区规定,查处驶入限行范围、时段的黄色环保标志机动车。

3.负责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的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剧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丢失、被抢、被盗,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4.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交通、火灾、爆炸和泄漏等各类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5.负责对比邻居民住宅商业店铺、家庭住户、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以及移动污染源的防治,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责。

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

1.负责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回收过期失效药品的监督管理。

2.负责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打击购买使用餐厨废弃油脂等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行为。

3.负责对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被责令停业、关闭的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根据环保部门的抄告意见,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注销登记手续,拒不办理的,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4.加强对市场车用燃油质量监管。

5.对擅自从事小餐饮经营服务的,或在规划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底层和内部设立产生油烟、噪声、异味污染以及安全隐患的餐饮、加工、娱乐、宾馆等经营场所,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令第370号)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6.负责组织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减少因产品质量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

7.负责对环境监测机构和排污单位环境监测计量器具配置、周期检定、使用情况的计量监督管理。

8.负责有机溶剂产品监管,执行国家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

9.负责燃煤锅炉、容器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参与因锅炉等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调查处理。

镇水利站

1.组织划定河湖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加强分区管控。

2.组织实施水产养殖业和渔业船舶节能减排项目。

3.指导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依法处理在河、湖泊、水库违法围栏围网养殖等行为,负责依法查处渔业水域内非法养殖和非法捕捞行为,加强对境内水域渔船拆解的管理,防止出现环境污染。

4.负责依法对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镇国土所

1.负责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和监管,做好生态用地供给等工作。

2.配合环保、农业等部门开展受污染土地修复工作。

3.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编制各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等,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镇财政所

1.负责编制政府年度环境保护预算,将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优先纳入财政预算计划,统筹安排环境保护资金。

2.根据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逐年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组织研究和实施相关财政政策,将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有关财政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镇公路站

1.负责公路、水路行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组织实施码头、船舶及交通干线污染治理。

2.对职责范围内船舶的环境污染实施监督管理,推进船舶油气动力改造。

3.负责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开展交通专项规划、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4.负责治理船舶污染。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编制实施码头、装卸站污染防治方案,加快垃圾接收、转运及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

5.负责对机动车维修单位使机动车达到排放标准的维修工作进行监管,开展汽修行业污染整治。

6.负责与水源保护区相邻属于交通管养的事故多发公路路段防撞措施的环境保护监督落实。

7.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

8.负责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

9.会同和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公路、水路交通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对机动车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

镇水利站

1.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包括收集管网、处理厂、污泥)、湖泊保护、水资源保护等水务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开展相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负责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执行河湖泊排污口设置许可、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等制度,合理调度水资源,保证水源水量要求和下游生态用水需要,组织实施河道清淤。

3.组织开展地下水保护和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负责全县排水管理和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行业管理,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4.监督、检查、考核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维护,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或污泥处理处置单位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的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监管。

5.负责湖泊的保护、管理、监督,依法查处违法填占湖泊等违法行为。

6.负责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实施截污工程,管理截污设施。

7.做好全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开展饮用水源地巡查和监管。

8.参与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镇农技中心、兽医站

1.依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负责制订农业、畜牧业专项规划及农业生态建设规划,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2.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建设;依法对农药、化肥、农膜和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及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监测。

3.负责指导农作物秸秆及其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4.组织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加强分区管控。

5.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组织实施畜禽及其他农业节能减排项目,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减少畜禽养殖污染;负责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督工作。

6.负责依法对农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编制、实施林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及全县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等工作。

8.负责监督落实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

镇安监所

1.负责监督检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参与因安全生产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镇村建办

1.负责督促建设单位完成城市道路、桥梁、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负责编制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加强绿化保护和公园噪声监管。

3.参与指导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规划、建设。

4.负责实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收集小区污水接入城区污水管网。

5.负责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6.负责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场粉尘整治工作。

7.负责把环境保护列为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城乡规划重要内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8.在编制规划过程中,严格执行基本生态红线管控要求。

9.负责调处因规划引发的各类环境纠纷和。

镇城管队

1.负责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垃圾、皮革,建成区露天焚烧落叶、露天烧烤的指导、督促、监管工作。

2.负责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收集、处置等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负责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管理,生活、餐厨、建筑垃圾处理场(厂)及飞灰暂存和处理场规划、建设、特许经营。

3.负责城区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对运输垃圾、渣土、土方和工程渣土运输车辆的监督管理。

4.负责禁止小区住户私自将污水接入雨水管网。

镇村建办

1.牵头组织好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环保设施规划到位、建设到位。

2.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完成环境整治任务的自然村庄达到省市规定要求。

镇园区办

1.负责招商引资的产业引导。

2.负责督促加油站、油库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稳定运行。

3.促进绿色流通发展,推进再生资源回收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防止产生污染。

镇文广中心

1.负责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场所,不予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

2.协助环境保护部门督促广播电台、电视台落实电磁辐射设施的申报登记及污染防治工作。

镇卫计中心

1.负责饮用水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饮用水水源污染突发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2.负责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处置过程中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实施监督管理,对医疗废水处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3.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核与辐射装置环境管理工作;负责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的准入管理;参与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医疗应急。

4.会同相关部门就环境污染事故对公民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调查,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对患者进行诊疗。

镇供电所

1.负责执行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出的对淘汰、关停企业和环境违法企业依法采取停、限电措施的决定。

2.负责督促输变电企业落实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

3.负责执行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差别电价等节能减排电价政策。

镇园区办、农商行

1.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银行的授信管理,严格依法依规管控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贷款,严格执行企业环境信息行为等级信贷政策。

2.实施绿色信贷,支持企业污染治理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

镇中、小学

1.负责普及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

2.负责组织实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3.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

镇园区办

1.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力度。

2.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推动水环境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3.开展产学研活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广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镇监察室

负责对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实行再监督,对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到位、环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镇司法所

1.负责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纳入公民普法的重要内容,推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全民教育。

2.指导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领域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3.加强对环境保护纠纷的人民调解工作,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镇党政办

1.指导、协调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2.研究提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职能配置和调整意见,并协助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

3.加强镇环保监管能力建设,配齐配全各网格监管人员。

镇纪委

1.负责对环境保护财政预算和支出情况的审计监督,监督有关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开展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离任审计。

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各村(居)及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绩效考评;开展政府环境履责合规性审计、政府环境履责绩效审计以及政府环境履责财务审计。

镇统计站

1.负责将环境保护有关数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2.依照统计法律、法规,及时提供数据支持有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减排统计核算、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经济责任审计和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

3.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统计,严厉查处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三)规范运行机制

1.建立督导检查机制。镇级网格要对镇和特殊网格的运行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网格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督导落实。

2.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平台等媒体的作用,畅通举报平台。完善举报办法,多渠道掌握违法排污信息,对反映的环境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并追究责任。定期邀请镇人大代表,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向镇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政府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要积极宣传网格化监管体系的成效和典型经验,及时公开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镇级环境监管网格每半年对本级网格运行情况进行自评,对下级网格进行评价,研究改进措施,评价结果逐级上报。镇政府将对镇和特殊网格的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兑现奖惩。

(四)强化保障措施

1.提升监管能力。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的原则,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各村(居)要重点做实本级网格,加强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增设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办公室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两个机构,要利用现有资源和购买服务等方式,为本级网格配备不低于4人的专门巡查队伍。组织开展网格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和履职能力。支持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保障网格监管所需的车辆和装备,保证网格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2.夯实监管基础。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监管机制,突出加强基层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环境监管信息平台,着力提高整体监管效能和水平。结合环保大检查,整合现有污染源数据库和移动执法系统,完善“一企一档”环境管理基础台帐,逐步建立要素齐全、数据准确、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数字化监管信息平台,提高网格化监管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篇4

2018年以来,xxxXXX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各级政府的相关要求,完善组织机构,充实工作人员,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落实相关责任,制定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在环境保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严格落实环保责任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决策部署。

1.成立了xxxXXX(工业园区)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XXXXX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负有环保职责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调整充实了环境保护办公室,设专职工作人员X名,负责环境保护日常工作。

2.及时传达落实环保工作精神。2018年以来,召开职工会议XX次,传达贯彻上级环保工作会议及工作要求;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XX次,专题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组织各企业负责人、各村社区干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XX次会议,学习环保法、环保工作要求等;分解落实了环保办、林业、畜牧、农业、村建、规划建设、水利及各村社区等单位、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能责任。

(二)切实落实环保责任。

制定实施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印发了《xxxXXX关于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的通知》,将环保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个职工;严格实施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进一步明确了各村(社区)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河长制,辖区每一条河流均有环保责任人员。

(三)强化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XXX地球日、XXX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发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相关知识读本XXXX余册、环保宣传明白纸XXXX余份,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保政策、知识;并按上级的相关要求,及时报送了相关信息。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建设项目清理整治

由于历史原因,辖区多数企业环保手续不完善:为此,XXX街道及XXXXX多次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会议,督促完善手续,并组织人员多次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并与XXXXX工作对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衔接相关单位和部门,书面通知企业,完善环保手续。到目前,除个别企业因特殊情况外,大多数企业均已完善环评手续。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制定秸秆禁烧方案,落实相关措施、职责、人员,由各村(社区)加强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求辖区建筑工地按照六有六必须的要求,封闭施工,进出工地车辆必须冲洗轮胎,安装喷淋、雾炮等治污设施,防止扬尘产生;督促XXXX、XXXXX、XXXX等企业完善治污设施、在线监控数据系统,确保废气达标排放。督促xxxxx、xxx等企业加快煤改气工程,淘汰燃煤锅炉,减少废气排放;治理小餐饮店油烟污染xx起,整改餐饮业油烟排气管道,督促企业食堂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做到立正立改;严禁私自熏制腊肉,在辖区设置腊肉熏制的两处,减少了环境污染;会同区环保督察组、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对xxx、xxx、xxx、xxx等建材企业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完善治污设施,达标排放,减少扬尘排放;开展烟花爆竹燃放宣传、巡查,严禁在禁放区域燃放。

(三)水污染治理工作

对xxxXXX支流进行了清淤、城区雨污管网实行分流,对xxxXXX2个排污口、xxxXXX门口2个排污口、24米大道特种水泥后面1处排污口进行了治理,接入排污管网。投入了资金5.4万元,对xxxXXX排污口及xxxXXX背后排污口,进行综合整治;取缔堆煤场7个,减少了污染源。严查涉水企业(XXXXX、XXXX)污水处理站治污设施运行情况,严禁企业工业废水未处理直排入污水管网及xxxXXX流域,督促5家企业(XXXX、XXX、XXXX、XXX、XXXXX)修建污水处理池,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治污管理台账;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关停辖区内养殖场10个,对其余1户养殖场督促实施干湿分离、修建沼气池等措施,实行标准化改造,确保排放达标。将利民屠宰场污水经处理后接入污水管网,减少了对周边的污染。严格落实河长制,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各村(社区)、各河流责任人定期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四)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各村(社区)主要路口、人口集中区域均修建了垃圾池,各村(社区)聘请了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期清理白色垃圾,推行“户集、村收、街道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开展日常保洁,由街道督促,村(社区)组织实施,对各自辖区的河流、房前屋后、生活死角的白色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保持了整洁的环境卫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滥施化肥、农药的危害性,积极推广高效、低残留有机化肥、农药的使用;在xxxXXX,建立企业临时垃圾中转站,规范企业工业垃圾集中处置问题,严防乱倾乱倒;督促存有危废、医疗废弃物、废渣产生的企业和单位,修建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废渣储存室,建立了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废渣企业日常监管台账及去向台账,对转运处置的企业和单位,监督企业与有资质的处置公司签订转运协议,并保存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废渣转运联单。投入资金4.9万余元对XXXXX、XXXXX的面源污染进行了整治,实施推平、覆盖泥土、修建沉淀池、种草绿化、修建围栏等措施。

(五)强力整治散乱污企业

对辖区内的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XXX户,并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按照“入园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原则,进行了集中整治,目前已全部整治到位,其中关停XX户,整治XX户,入园XX户。同时,XXXX年对XXXXX内未列入散乱污的XXXX、XXX个堆煤场责令搬离。2020年起对该园内的其余企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责令搬离,预计5月底内整治到位。

(六)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环保检查,实地查看企业有无偷排、漏排行为,是否达标排放。治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等,督促企业严格达标排放。严格实施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落实村(社区)属地监管责任。

四、存在问题

(一)XXXX片区污水问题:由于建设方面的原因,该片区生产生活污水不能有效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XXXXX:生活污水管网破损堵塞,污水直排,不能进入截污干管。

五、以后工作打算

(一)转变思想,提高准入门槛,禁止高能源、高污染企业入驻辖区,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工业,从源头上控制住环境污染。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三)强力整治环境问题。一是对照XXXXX办【2020】X号、X号文件相关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全面整改到位。二是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时整改,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

篇5

[关键词]网格技术 数字图书馆 网格平台 网格层次体系

[分类号]G250.76

1 数字图书馆与网格技术上的关联性

数字图书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兴起的,最初并不是图书情报界人士首倡,但因为图书馆是社会信息资源无可替代的集散地,因此最终被应用到了图书馆领域,形成现在的数字图书馆理念。而网格(Grid)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前沿信息技术,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它的思想来源于电力网格,目的是将计算能力和信息资源像电力网一样通过网络形式方便地传送到用户手中。网格技术目前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因而尚未有精确的定义和内容定位。

数字图书馆是“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资源的基本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满足了分布式面向对象的信息查询需要”。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中强调了“分布式”和“面向对象”两个概念。“分布式”是指图书馆能够跨越地理位置和跨越物理形式,而后者指的是不仅要找到“线索”(比如在本杂志、哪一期、哪个图书馆),还要直接获得要查询的东西(对象)。网格技术则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终端等整合成为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能存储更多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交互,从而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全面共享。网格的技术特点大大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存储、管理、共享等功能和应用,是图书馆服务“无处不在”理念在数字图书馆技术领域的一次大飞跃。

2 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必要性分析

2.1 网格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结合的必然性

数字图书馆是综合运用多方面高新技术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互相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前景包括充分互联的环境即网格技术。协作是图书馆在目前困境下的唯一选择,而共享和协作正是网格技术的优势。从社会学角度,图书馆员面临新陈代谢,图书馆面对的信息对象更加复杂;从技术的角度上说,硬件、软件和信息技术结构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数字图书馆如果想要生存发展必须与新技术相结合,就是与网格技术相结合。

2.2 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

2.2.1 强大的整合功能 网格技术可以整合和管理分散在图书馆各部门的信息化资源,实现各个图书馆及图书馆各部门之间数据的无缝交换,消除“信息孤岛”,打破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瓶颈。

2.2.2 协同工作能力 网格技术的分布式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协同办公,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增强为公众服务的能力。

2.2.3 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利用网格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把全国乃至全球的图书馆及信息资源联结在一起,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各地不必建设那么多那么大的服务器机房,更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建设那么多传统的图书馆。

2.2.4 无缝信息服务能力 所有的信息资源均来自网格存储系统,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建设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只要配备个人电脑,接入数据网格的标准接口,就可以获得与全国一样的信息处理网格服务,不需要知道哪台计算机在处理,不需要知道数据存储在哪里,网格的传输系统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经济的方式返回处理结果。网格将带来永不停顿的服务。

2.3 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现状分析

基于网格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从理论上完全可行而且“看起来很美”,但要想落地到实际应用还有一定难度。据《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综合研究报告(2004)》显示,我国有统计的图书馆数量共有15437家,其中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697家、高校图书馆1700家、科研院所图书馆4100家、党校系统图书馆1600家、医院系统图书馆1200家、中等专科学校图书馆3800家,其他类型图书馆340家。

如果这些图书馆按照rr技术分级,刚刚配置了计算机设备、IT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的图书馆数量占整体的76%;已经部分实施了网络集成、计算机处理的中级层次的图书馆数量占整体的18%;而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可以提供资源信息加工检索服务的仅占了6%。从资金层面看,只有4%的大型图书馆对于IT应用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但IT投入占总投入的25%。…。而其他图书馆因为缺乏人才和经费,短时间内在rr投入方面不会有很大的突破。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要想让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投人到网格技术改造难度很大,也不现实。除非有国家扶持或者商业公司的加入,否则基本上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那么对于94%的图书馆是不是只能“望格”生叹呢,也不尽然。本文主要针对已经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的6%的实力大馆,探讨如何利用网格技术思想实现更高层次的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及时调整设计思路。那么,真正能够从网格中受益的恰恰正是这94%的中小图书馆。

3 基于网格思想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层次体系构建

3.1 数字图书馆平台层次体系结构框架

Ian Foster于2001年提出了网格计算协议体系结构包括控制局部资源的构造层(Fabic)、支持便利安全通信的连接层(Connectivity)、共享单一资源的资源层(Resource)、协调各种资源的汇集层(Collective)和网格用户的应用层(Application)5个层次”’。他认为网格建设的核心是标准化的协议与服务。根据IanFoster提出的网格计算协议体系结构,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网格思想的数字图书馆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数字图书馆平台层次体系结构共分为5层:

第一层:数字资源集中系统。其功能是向上提供可供系统共享的物理或逻辑实体资源。常用的资源包括:馆藏资源、网络资源、异构资源以及其他途径获取的资源等。

第二层:数据核心协议层。这一层负责数字图书馆中网络事务的处理,通信与授权控制的核心协议和关键技术。第一层提交的各种资源的数据交换都在这一层下实现。另外,这一层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中间件技术(middleware)。因为建设数字图书馆将不可避免的具有广泛分布、组成异构和各种关系复杂的特点。所以,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必须在各个不同团体开发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上设计能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协议,使包括各种搜索服务、分散的地方数字图书馆在内的各种信息服务在该层次上达到统一,实现宏观数字图书馆的统一服务。中间

件技术可以解决数字图书馆中多种操作系统、不同硬件平台、不同协议、不同数据库、异构的网络环境等结合成一个有机的协同工作整体,真正实现了数字图书馆跨平台分布式异构资源的应用解决之道,它用自己的复杂换取了数字图书馆应用的便捷。在进行数字图书馆高层协议中间件设计时,必须遵守如下原则:

中间件层所提供的接口应该包含合适数量的功能。如果重要的功能未被包含进来,应用开发人员将不得不超出协议的范围进行设计,而使协议的标准性大大削弱。如果包含进太多的功能,对该标准的实现就会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行,从而减少了标准被采纳的可能性。只有通过中间件加速开发提供统一的接口,加速和方便对数字图书馆上层应用的开发,从而才能达到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

中间件协议的设计应该具有充分的兼容性,使其能够兼容各种现有的底层平台和协议。这种充分的兼容性是高层应用与底层基础设施之间、基层基础设施各个构件之间实现充分交互的基本条件。同时,这种充分的兼容性也是任何中间件协议设计的基本要求。

要充分考虑到对新技术、新协议、新平台的扩展性。数字图书馆高层协议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数字图书馆的长期行为。当新的技术、协议或者平台出现时,应该能够方便地融入原有系统中,使系统进化的代价最小化。

第三层:资源监测控制系统。这层的主要功能是对可用资源进行初始化,监测资源运行情况,统计资源使用情况,对资源进行控制。

第四层:数字资源管理系统。这层的系统模块最多,该层将第三层的受控资源汇集在一起,供虚拟组织的应用程序共享,调用。依据网络节点的服务范围对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的选择、整理、关联、维护、存储、备份等。

第五层:用户应用管理及安全认证系统。这一层与用户联系最紧密,故其用户管理功能及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用户应用及管理来说,要建立面向用户的wEB服务系统,提供独立的用户权限管理和多种权限级别的用户管理,支持用户组的概念,适应复杂的系统管理和应用。对不同的注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开放不同的资源,并采取不同的收费策略,实行灵活可扩展的访问控制;对任何资源的访问,除了用户验证以外,系统还提供IP验证的方式,或者两者同时满足,或者满足其一即可等模式。提供完备的二次开发接口,提供用户访问的完整日志以及基于日志上的统计计费功能,提供完整的访问日志记录,个性化的统计方式,多种方式的内容定价策略。

对于安全方面,由于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大众的开放系统,对于信息的保密和系统的安全考虑得并不完备;同时数字化信息有共享和易于扩散等特性,它在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上十分脆弱,很容易扰、滥用、遗漏和丢失,甚至被泄露、窃取、篡改、冒充和破坏,还有可能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感染。这就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严峻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从法律法规的规范、授权使用、加密、审计和监控等手段方面加以控制。

第六层:整体管理控制系统。它是数字图书馆的中央控制单元,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通过该系统的集中统一控制,使得数字图书馆平台中的数字资源集中系统、数据核心协议层、资源监测控制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及用户管理安全认证系统符合统一的规范,利于实现系统间的互通、互联和互操作,进而在整体管理控制系统的统一控制、协调下发挥出数字图书馆平台的最优化效用。

3.2 数字图书馆平台层次体系工作流程

由这6层所构成的数字图书馆平台体系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层的“数字资源集中系统”将多种异构的、网络的、分布的数据源(如大学图书馆,各种书目数据库等)进行集成,而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是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延伸,通过高速网络、集群技术将多个单位的资源集中、融合,最后将处理后的资源提供给第二层。

在第一层将各类资源收集并集中后,就要在第二层解决数据交换的问题。由于第一层所集中的资源是由不同协议,不同数据库,异构网络环境中的资源所组成的,所以在数据交换处理时必须有标准的协议和接口,而这些只能在数字图书馆高层核心协议和中间件技术的作用下得以实现,第二层在交换处理数据完毕后,将其提供给第三层。

在第二层进行资源数据的交换处理后,要在第三层进行资源的初始化,并对初始化后的资源进行监测,统计资源使用的情况,并依情况对其进行控制。

在对可用资源进行初始化之后,进入第四层,即对可用资源的整理、选择、关联、维护、备份等工作。这一层的工作直接影响用户利用信息的效率及利用的最终效果,因此必须更加精密、谨慎。

第五层直接构建在第四层的基础上,该层将实现用户的交互界面,是信息服务平台通用性、交互性、实时性的重要表现部分。在用户权限管理及安全认证的基础上,针对读者的不同应用需求,通过系统接口与层次化数字图书馆平台进行交互,进而获得“量身订制”的个性化服务。

这五层的协同工作都必须在层次化数字图书馆系统的CPU――“整体管理控制系统”的集中统一控制及调度下才能完成,它实现了整个平台的互通、互联、互操作。层次化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这6个子系统,是自底向上,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在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理念及要求下才能达到最终的信息共享及用户获取信息的便利。

基于网格技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层次体系的构建,目前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设想阶段,具体的实施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财力和人才支持,经过科学的考察与论证,才能将网格技术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利推进不同地区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共建的步伐。

4 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思考

4.1 网格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1 安全性问题 数字图书馆发展必然会带来分享服务器的问题,而分享服务器则会带来数据安全问题;当然,还有些非技术问题。网格将彼此毫不相关的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联系起来,既要确保他们之间的信赖关系,保证关键性应用在网格环境中的安全,又要在促进共享的同时保护用户的机密和商业利益。这需要一种成熟的网格计算安全模型和体系结构。

4.1.2 标准化问题标准是网格应用的成功关键。如图书馆之间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并非所有的软件都支持等。网格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标准支撑。比如说,不同电压、频率、甚至插座造成不同国家电器设备不通用,这必须依赖制订标准来保证应用层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另外,建立面向领域应用的规范以及协调和现有标准的关系,也是网格发展中的当务之急。

4.1.3 认知问题人们对新技术成熟与否、共享资源会不会丧失对资源控制权的担忧,也成为图书馆中网格技术进一步普及的障碍。

4.1.4 版权问题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极大提高,知识产权问题相当突出。它需要利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数字化的内容信息进行一定的权益保护,从而维护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鼓励数字化作

品的创新,促进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4.1.5 信息服务问题如果网格与数字图书馆的结合不完善,应用者(读者)将很难理解网格服务的语义,也难以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与其应用目标相匹配。而动态地部署信息服务、定位信息服务以及使用信息服务,也将无法实现。

4.1.6 基础设施问题 网格的应用对带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我们所拥有的网络带宽还远不能达到应用网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国家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只有这样信息基础设施才能跟的上网格技术发展的步伐。

4.2 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展望

篇6

关键词: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

1引 言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为技术标准,以现势性的航空或航天遥感资料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采用国家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通过实地调查,查清当前土地利用的类型、面积、分布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其中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基本农田、基础地理、影像、等信息。其对数据的可靠和实用性要求较高,而如果解决不好土地的权属问题、地类问题和面积问题等即数据质量问题,就会对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和建设成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达到真实、高效建库的目的,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1)地籍测量

目前地籍测量中获取界址点坐标普遍采用全站仪测量, 采用极坐标法, 由于定向误差, 仪器对中误差, 观测者读数误差、仪器误差以及外界天气因素的影响产生测量偏差, 导致界址点的坐标、界址线的长度、宗地的面积等数据不准确。

2)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需要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 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而如果外业调查不细致, 会导致界址不清、权属不明、地类面积误差较大等数据信息损失。

3)图形数据采集

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行业软件如或等矢量化调查底图遥感正射影象图仁的权属界线、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等。其中的矢量化过程尤其重要,它可能会产生缺失地物的界线、地类码、图斑号或遗漏零星地物、线状地物等错误, 进而给属性录入、数据检核与入库工作带来大量的麻烦。

4)属性数据采集

按规定的数据结构输入属性数据。这部分工作除了图形数据的采集所带来的遗误外, 主要是人为因素产生的失误。属性录人工作量大, 通常是由多人合作完成。不同的操作习惯和理解能力, 使得操作的自由度很大, 因此地籍属性表中可能出现遗漏或内容错误。

5)分幅数据接边

分幅采集的矢量数据在接边时, 若属性数据不统一或接边误差较大, 则会给最后的检查和人库工作带来不便。

3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3.1内业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1)精度检查

利用全站仪对测绘作业组所布设的控制点、图根点、碎部点、界址点等分别进行实测,对外业调绘成果进行精度评价

2)面积计算检查

一般以宗地为单位,利用界址点坐标计算面积。共用宗地内,各自使用的土地有明显范围的,先划分各自使用界线,并计算其面积,剩余部分按建筑面积分摊。

3)图形数据采集检查

参照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检查矢量化调查底图上的权属界线、地类图斑线和线状地物等。对于线状地物的基本要求有不能有悬挂节点、不能自重叠、不能重叠、不能自相交、必须为单部分。对于面状图层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首先要检查的就是统计面积是否满足面积逻辑一致性。因此面状图层拓扑规则就需要满足图斑之间不能互相重叠并且面要素之间没有缝隙从图形上看, 面状对象的边界线就是构面线状对象的图形,例如地类图斑的边界和地类界线,行政区的边界和行政区界线,二者之间存在着全覆盖关系困。

4)属性数据采集检查

主要是进行属性数据的校验和逻辑错误检查。若出现权属性质或零星地物遗漏, 线状地物或地类图斑数据缺失等错误, 应对照数字影像底图和土地调查记录手簿进行更正。

5)分幅数据接边检查

接边检查时, 对于分幅采集的矢量数据可按照影像图直接接边否则应实地核实后再进行接边。接边后图廓线两侧相同要素的图形或属性数据等应保持一致性。

6)人库后的错误检查

数据人库完成后, 需进行相关的错误检查①检查矢量数据是否全部入库②检查所有图层的属性结构是否正确③以数据字典为依据, 进行逻辑错误检查④面积检查, 查找是否存在净面积小于或等于零的图斑。

3.2外业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外业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如下①要充分利用已有土地调查成果, 避免重复调查和调查结果与已有资料差离较大情况②外业调查时应实地逐图斑调查③权属界线应认定合法、位置准确、表示规范④图、数、实地三者应一致。

3.3数据质量检查验收

1)程序

分自检、预检、验收和核查确认等步骤, 分别由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县级负责自检,省级负责预检和验收,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核查确认。

2)检查

调查成果检查包括以下内容①调查底图制作方法、纹理特征、光谱特征和精度等②权源材料、手续、界址点位置、界线走向、权属界线协议书,以及调查表等③地类划分、图斑界线、线状地物及其宽度、田坎系数,以及外业调查记录手簿等④地籍测量控制网、权属界址点, 以及其他地籍要素精度等⑤基本农田地块的位置及范围等⑥土地调查数据库结构、内容、精度、逻辑关系、功能及运行情况等⑦统计汇总数据、各种图件及文字报告等。

3)基本要求

①自检内外业全面检查,编写内业建库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自检报告②预检与验收内业应全面检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图斑、线状地物与的一致性。外业抽查不少于的不一致图斑和线状地物、全部补测地物,以及不少于个行政村的权属界线③核查确认内业全面核查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图斑、线状地物与的一致性。外业抽查不少于的不一致图斑和线状地物、全部补测地物。

4)汇总成果检查验收

汇总成果的检查内容包括接边、数据汇总,以及数据库结构、内容、功能和运行情况等。并从整体上核对人库的相关属性数据。

4数据质量控制应用实例

上述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在广东省的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建库工作中得到了应用,该区在二次土地调查中进行的农村土地调查工作中,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00的标准分幅卫星正射影像图(1954北京坐标系)及1999年10月制作的1:50000数字高程模型(1980西安坐标系、国家高程基准)调查底图。影像质量层次尚可、反差适中,经与原详查底图套合,公里网点中误差、图廓边长、对角线及公里网格连线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间误差均符合规范要求。内业则由软件进行成图与人库工作。

5结束语

随着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全面展开,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这一数据量最大的工作既推进又影响着国土资源信息化进程。本文介绍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工作中数据质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并从内外业两方面采取了数据质量的控制措施。实践表明,按照上述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能较好的控制内外业的数据误差,提高建库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一、规范化建设内容

(一)健全监管网络

1、建立安全生产协调机构。乡镇、街道要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非常设议事协调机构,负责指导协调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安委会主任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各村(居)主要负责人组成(也可吸纳辖区内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办公室设在安监站(所),承担安委会的日常工作。

2、设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乡镇、街道要设立安全生产监管专门机构,并按照2+X的模式(即2名以上具备安全生产执法资格的专职监管人员+若干名兼职或聘用人员)配齐安全监管执法和工作人员。县区属工业园区或开发区要设立安全生产监管专门机构,配备5名以上安全监管执法和工作人员。开发区的社区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安全生产监管专门机构或明确相关部门承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并按照1+1+X的模式(即1名部门负责人+1名具备安全生产执法资格的专职监管人员+若干名兼职或聘用人员)配齐安全监管执法和工作人员。

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要做到“八有”,即:有编制、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印章、有工作经费、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牌子。有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的乡镇、街道和县区属工业园区或开发区要安排不少于15万元的安全生产经费;其他乡镇、街道和开发区的社区安全生产经费应满足工作需要,最低不少于5万元。安全生产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形成逐步增长机制。对辖区内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要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安排专项引导资金。

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要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办公、交通、通讯、事故应急救援、安全监管等装备和设施,并且安全监管装备须在5年内达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定的标准要求。

3、完善村(居)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辖区内村(居)民委员会要设立安全生产信息员。企业要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依法配齐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专、兼职安全员,并切实保障其工作开展。从业人员在30-100人的企业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和运输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其他企业,应设立安全总监并行使企业副职职权。

(二)推进责任落实

1、明确各级职责。乡镇、街道要制订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对安监机构、其他职能部门和村(居)委会及其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作出详细规定。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行政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对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对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负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责任。相关职能部门对其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2、加强考核和奖惩。乡镇、街道每年应与各村(居)委会、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上级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乡镇、街道对各单位的目标执行情况要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对获得优秀等次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并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突破事故控制指标或重大事故隐患未能按期整改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3、严格安全生产问责。对不履行或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到位的,要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实行严格问责。认真落实事故处理决定,依照规定权限对本级负有相应责任的有关人员及时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意见抄告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

1、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县区(开发区)安监部门要根据辖区工矿商贸企业性质和规模大小,明确乡镇、街道安全监管的范围和具体对象。乡镇、街道要编制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方案,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安全管理网格,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联系点制度,明确网格安全生产责任人,规范安全生产巡查检查工作。

2、实施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县区(开发区)安监部门要制定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实施办法,与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开发区)签订委托执法协议,将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冶金、机械等行业和领域,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督检查权、现场处理权、强制措施权、调查取证权、提请移送权、简易程序处罚权委托由乡镇、街道行使。

三大开发区要创新工作机制,研究破解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推进安全生产执法向基层延伸。

(四)完善基本制度

1、安全生产会议制度。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听取两次安全生产工作专题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行政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通报季度安全生产情况,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对研究和决定的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明确专人督促落实。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根据需要,适时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检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协调安委会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措施。

2、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乡镇、街道要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建立常态的检查督促工作机制。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1次安全生产工作;乡镇、街道安委会在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要组织开展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乡镇、街道要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辖区内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以及公众聚集场所等高危、重点行业(领域),每月至少检查1次;对规模以上其他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对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每半年至少检查1次。

检查要有方案、有记录。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并实行跟踪督办,期满复查验收。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责令有关单位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及时书面报告县区(开发区)安全监管部门。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乡镇、街道要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督促辖区内高危及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日查制度,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周查制度。乡镇、街道要于每月30日前,将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汇总后,报县区(开发区)安全监管部门。

乡镇、街道要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进行分类分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产生、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隐患整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整改进展情况实行动态监控。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验收销号,确保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到位”。

4、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乡镇、街道要对本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挡,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重大危险源单位落实监控责任,完善实时监控设施,执行定期检测、评估制度,规范运行台账和档案;指导、督促重大危险源单位及时报送变更事项。

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乡镇、街道应加强对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三同时”管理,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履行“三同时”审批手续。对建设项目违反“三同时”规定的,要立即报告县区(开发区)安全监管部门。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乡镇、街道对辖区内发生的死亡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下的一般交通事故除外)或3人及其以上重伤事故或较大涉险事故,接报后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主要负责人要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市区半小时内,县域内一小时),并在事故处置过程中,每小时不少于1次续报。需要开展应急救援的要立即启动本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及相关处置工作。

7、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乡镇、街道要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五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有方案、有部署、有内容、有总结。

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要在办公楼前、公众聚集场所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在主要道路、街区等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性宣传标牌不少于3处。规模以上企业要在办公楼前、生产车间出入口等处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或安全警示标牌,在生产经营场所设置危险、危害因素告知栏,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乡镇、街道要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有关职能部门、村(居)委安全生产信息员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班,培训覆盖面要达到90%以上;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按要求参加培训,持证上岗率要达到95%以上;指导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三级培训”制度,积极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8、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联系点制度。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要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生产联系点制度,原则上每月至少检查1次安全生产工作。

9、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乡镇、街道应公开设立举报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受理有关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生产安全事故的举报和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要在辖区内公共场所公布。乡镇、街道对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分管领导签字并督促落实。乡镇、街道应当对举报有功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10、安全生产值班制度。乡镇、街道应建立24小时安全生产值班制度,有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监管人员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在重要时段、节假日、汛期和易发自然灾害的季节,应坚持每天24小时坐班值班。

(五)建立基本台帐

1、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台帐。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来文发文、会议材料、电话记录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以及本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建设情况等资料。

2、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台帐。包括安全生产巡查、日常检查、各类专项检查行动的方案、计划和在检查中形成的现场检查记录、责令改正指令书、整改复查意见书等资料。

3、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件、表格,隐患举报受理和查处情况,重大隐患报告、挂牌督办、治理方案、验收销案记录等资料。

4、宣传教育培训台帐。包括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方案、计划、总结、图片和各类人员培训情况档案资料。

5、事故处理和应急管理台帐。包括事故信息快报、续报,事故统计报表,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对事故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应急救援预案、评审、备案资料,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照片等资料。

6、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台帐。包括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名单、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从业人员体检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情况,职业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号。

7、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台帐。包括重大危险源单位名称、危险源类别、名称、等级、地点、介质,安全监控设施,定期检测检验时间、定期安全评价时间,现场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8、特种设备管理台帐。包括使用单位名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商、出厂编号、制造日期、投入使用日期、限用年限、使用证号、自行检验记录、监督检验记录,下次检验日期,安全负责人,联系电话。

9、工矿商贸企业台帐。包括企业类别、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安全管理机构名称、安全管理人员姓名及电话、特种作业人员的类别、数量及取证情况,值班电话,从业人员数量、主要产品、年产值(营业额)、开办时间、行业许可证号、安全许可证号、营业执照及注册时间、地址、安全生产等级等资料。工矿商贸企业应按照行业和领域进行分类,并建立“一企一档”。

10、中小学校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基础台账。包括单位类别、名称、班级数量、学生数量、应急设施和器材数量;从业人员数量、证照办理时间及证号、场地面积、经营项目、容纳人员、法定代表人、地址、安全管理人员、联系电话。

11、在建工程项目安全监管基础台账。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地址、工期、建设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监理单位名称,项目审批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主要安全设备、安全负责人、联系电话。

12、危险(民爆)物品及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台账。包括单位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数量,生产、储存、使用的危险(民爆)物品种类及数量,危险源分布及监控情况,预案及演练情况,联系电话。

乡镇、街道在建立安全生产基本台帐的基础上,要建立安全生产电子台帐。市安监局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开发成功后,要积极推广使用,切实摸清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底数,适时更新完善,推进全市安全管理数据库建设。乡镇、街道应根据监管对象实际情况,标绘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分布图。

二、规范化建设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划准备阶段(6月5日)。成立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和验收评定实施细则。

各县、区(开发区)要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和计划,并于6月15日前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6月6日至9月30日)。各县、区(开发区)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对照实施意见和验收评定实施细则,规范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基本制度和台帐,建立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将同步开展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第三季度组织召开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观摩试点单位规范化建设成果,总结经验,部署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验收评定阶段(10月1日至11月30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乡镇、街道组织自评。10月上旬前,各乡镇、街道对照验收评定实施细则进行自评,在自评达标的基础上,申请县(区、开发区)进行验收评定。

第二步,县区(开发区)组织验收。10月下旬前,各县区(开发区)对所属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验收,确定达标乡镇(街道),申报市级示范乡镇(街道)。

第三步,市评定示范乡镇(街道)。11月底前,市安委办组成验收评定小组,对申报市级示范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验收评定。对经评定确定的市级示范乡镇(街道),由市政府授牌并通报。

三、几点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开展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有利于健全基层安全监管网格,打牢安全监管基础;有利于完善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规范安全监管秩序;有利于落实基层安全监管责任,促进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各级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摆上重要日程,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要落实责任。县区(开发区)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的组织指导。乡镇、街道行政主要负责人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把规范化建设作为今年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确保实施方案、指导意见中明确的内容都能落实到位。

篇8

深入贯彻落实年全国、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证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五创一建”战略布置为总要求,以“环境执法监管责任强化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着力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推进河污染整治工作,全力开创“十二五”环保工作新局面。

结合我市实际,为深入开展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证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环保专项行动”根据国家九部委和省、市政府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加大执法力度,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金属污染整治。

1.坚持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有色金属及相关行业调整振兴规划,进一步完善重金属行业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污染项目。坚决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国家明令淘汰的小化工、小电镀、小制革、小冶炼等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严厉打击已被取缔关闭后死灰复燃的企业。

2.突出整治重点。在历年重金属行业整治特别是年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排查整治的基础上,按照省、市有关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落实整治措施,切实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在年专项行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筛选一批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企业,明确特征污染物,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加强督促指导,落实整改责任,分阶段、有步骤地解决重金属污染隐患;同时建立健全应对重金属污染事故快速反应机制,确保环境安全。年,要将电镀园区建设作为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快建设进度,抓紧落实电镀企业入园生产。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今年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要求,倒排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十分重视铅酸蓄电池、制革等行业的整治,对全市铅酸蓄电池企业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按国家九部委的要求,坚决做到“六个一律”: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无危险废物资质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一律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对不能依法达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责任。同时,要在媒体上公开所有铅酸蓄电池企业(加工、组装和回收)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3.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管理。督促企业建立特征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和日常监测制度,进一步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定期报告监测结果,并向社会公布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督促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规范原料、产品、废弃物堆放场和排放口。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重点防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者虽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责令限期改正。

4.认真开展后督查行动。全面梳理近年来涉及重金属污染的重点案件,确定一批重点督办、重点监管企业,开展一次“回头看”专项后督查行动。对屡查屡犯、明知故犯、偷排偷放和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停产整顿;对超标排放的,依法高限处罚,责令限期治理;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对污染严重并造成重、特大环境事件的企业,依法关停;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重金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企业,一律取缔。严禁向城镇下水道排放重金属超标的废水,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危害的,取消排水许可;严禁将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处理场。

.严厉打击非法窝点。联合各相关部门对非法电镀、小褪色、小制革、废塑料洗涤业等“十五小”实施集中联动、精确打击,采取断电、停水、查封生产设备等措施对非法生产窝点予以有效取缔。同时,各地要加大随机回访频次,防止“十五小”反弹回潮,遏制污染转移。

(二)强化污染减排重点企业监管,积极巩固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

1.结合污染减排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重点企业监管。突出江北片、江南片污水处理厂和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善工作。继续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重点监控设施运行是否正常运行、进水浓度是否异常、废水排放是否超标厂,严厉查处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对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处理处置的监管力度,严禁擅自堆放、随意丢弃、倾倒、直接排放,严厉查处非法倾倒和违法处置污泥行为。

2.继续加强用煤企业监管工作。加强对脱硫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烟气脱硫脱硝设施运行、旁路铅封和连续监测设备运行情况。依法从重从严处罚偷排、超标排放、无故擅自停运脱硫设施、无故开启烟气旁路、连续监测设备数据弄虚作假的环境违法行为。对擅自停运脱硫设施和在线监测的单位,除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应依法追缴排污费,取消脱硫优惠电价。

3.对年环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重点检查铅酸蓄电池、制革、化工、造纸、印染、电镀等重污染行业落后产能、设备的淘汰关闭情况,超标、超总量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完成情况,未批先建项目停止建设、停止生产情况,防止反弹。

(三)加强综合治理,继续扎实推进河整治步伐。

1.进一步加快基础工程建设,加大河片区排污管网改造力度,加强工业、餐饮业污水纳管工作,逐步推进涉河农业、畜禽业、生活污染面源治理。综合运用清脏治乱、工业污染整治等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好河道黑臭、垃圾入河等塘河水环境热点问题,切实改善塘河环境面貌。

2.积极开展“保护母亲河”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河涉河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一月一行动工作机制,对涉河重污染企业推行网格化管理,对屡查屡犯的企业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对长期超标排污、私设暗管偷排、污染物直排、超标排入下水道危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和存在重大污染隐患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对治理无望的企业一律关闭取缔;对违法排污造成严重损失,涉嫌犯罪的相关人员,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月至月)。各镇(街道)根据本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本地区整治重点,全面做好环保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年月至月)。各镇(街道)按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减排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案件。

(三)督查阶段(年月至月)。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对各地专项行动工作开展督查。同时,切实做好迎接国家九部委、省十厅局对我市行动情况进行督查的准备工作。

(四)总结阶段(年月)。各镇(街道)要认真总结环保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年度工作总结于年月日前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虚拟网:38773)。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政府牵头、部门参加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移办制度,强化联合执法,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问题。发改部门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经贸部门要监督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并依法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取缔、关闭。监察部门要加强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依法依纪追究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司法部门要有序推进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及时排查调处环境纠纷。市政园林部门要加大对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地区的督查督办力度,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的管理。工商部门要严肃查处企业违反注册登记法规的行为,打击取缔各类环境污染严重的无证无照生产点。安监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防范生产事故的发生,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尾矿库要责令停产整改。供电部门要监督供电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节能环保电价政策,对依法关闭的企业私自搭电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市塘河办要负责河整治和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

(二)加强检查督办,强化案件管理。各镇(街道)要围绕阶段工作重点,分期挂牌督办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环境违法案件和突出环境问题。对往年挂牌督办的环境问题加强督查,限期整治落实。建立重点案件管理档案,完善挂牌督办案件的管理、督查和公示制度,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篇9

关键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B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立足于预防,防范于未然,是构建惩防体系网格化的重要环节。江苏省徐州市邮政局以规范权力运行为主线,借鉴风险管理系统控制的科学理念,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管控和监督,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廉政风险的防控能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朝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系统化、公开化的方向发展,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切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1完善理论,确立目标,创新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自2009年初江苏省邮政公司开始部署查找“廉政风险点”活动以来,徐州市邮政局立即组织全局相关人员开展“以廉政风险点查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创新”的调研活动,并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解决了廉政风险防控理论的完善、风险识别的方法、措施制订的途径、监督监控的方法、考核评估的内容和工作的组织实施等问题。明确廉政风险点查找的范围为各县、市局单位,重点围绕决策审批,组织人事,资金使用和管理,物资设备的采购、管理、分配、使用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确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目标:一是找全廉政风险点。通过对全局员工担任的工作职责逐一排查,对权力运行每个环节逐一分析,对每条制度执行情况逐一检查,找出所有廉政风险点。二是订准防范措施。通过深入分析每个廉政风险点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廉政风险点实施有效防控。三是健全规章制度。根据查找到的廉政风险点,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作为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惩防体系进行补充完善,以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规范性。四是使基层员工满意。通过开展廉政风险点查找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进一步提高基层员工对全市邮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满意度。

2明确流程,稳步实施,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管理机制

为切实做好“廉政风险点”的查找工作并推进“廉政风险点”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中发挥作用,徐州市邮政局将此项工作分为六个步骤,即宣传发动、初查公示、梳理定位、评估分级、签字承诺、长效防控。通过有力执行,徐州市邮政局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2012个。分为103种,9大类,涉及风险岗位426个,涉及风险岗位人员389人。

2.1宣传发动

坚持教育为先,广泛宣传发动,树立风险理念,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召开动员会、专题培训、重点辅导、交流研讨等方式,加强对廉政风险点查找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开展廉政风险点查找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水平。通过警示教育、专题党课、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党纪、法规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岗位有风险,用权须谨慎”的意识,自觉养成“工作要有原则、做人要有人格、行为不能出格”的职业操守,增强做好廉政风险点查找工作的自觉性。让大家理解查找风险点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发生腐败的可能性,防微杜渐,从根本上保护领导干部和每一位员工。

2.2初查公示

按照“对照岗位——梳理岗位职责——查找廉政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公示接受建议”的流程,全面排查岗位风险。徐州市邮政局组织全体员工依据各人的岗位职责,从决策审批,组织人事,资金使用和管理,物资设备的采购、管理、分配、使用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分析并查找可能引发不廉洁行为甚至违纪违法问题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控制风险点的管理措施,填写《徐州邮政局廉政风险点自查、分析、防范承诺表》,做到每查找到一个廉政风险点就填一张表,通过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公示,并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对廉政风险点的防控措施进行修订、完善。

2.3梳理定位

在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查找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廉政风险点查找活动领导小组对各单位上报的自查情况进行严格的梳理审查,查不准的坚决不放过。对自我查找不到位、风险点定位不准确、预防控制不适用以及应付了事的人员,责令其重新分析查找,确保廉政风险点准确定位。

2.4评估分级

将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明确责任追究的规定。根据廉政风险可能对邮政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廉政风险等级分为三级:一级为最高,风险造成后果最为严重,由纪检监察重点监控;二级是可能出现廉政风险苗头的,由分管领导重点监控;三级为最低,即可能转变为风险苗头的,由部门领导监控。对应的责任追究规定是:一级廉政风险对应的责任追究为停职检查和通报批评,二级廉政风险对应的责任追究为诫免谈话或通报批评,三级廉政风险对应的责任追究为批评教育。

2.5签字承诺

查找到的风险点经领导小组确认并评级后,所涉及风险岗位的风险防范承诺人(即各单位廉政风险岗位人员)分别签订《徐州邮政局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书》,并由廉政风险防范监督人(即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廉政风险监控岗位人员)和纪检监察部门签字确认。同时,要求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人熟知本岗位的廉政风险、责任和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工作制度和流程,积极参加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做到廉洁奉公、遵章守纪,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廉政风险防范监督人对监控范围内的廉政风险岗位人员负有教育、检查、监督的责任,要切实做到对廉政风险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廉政风险岗位人员少犯或不犯错误,让国家和企业利益少受或不受损失。要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必须做到责任到人、监控到位、防范有力,最终达到风险点无风险的目的。

篇10

关键词:校园网;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4908-02

The Research of Network in College Campus

WU Yan-shui1, WANG Jing2

(1.Huaihua University Network Center of Hunan,Huaihua 418000, China; put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engdu Aviation Vacation Technology Colledge,Chengdu 610021,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directly affects the management of campus network, It should focus on practical and advanced, openness and standardization,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Campus network so that better serv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build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of the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some technical problems and reasonable solutions,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ampus network system ,this paper put forward own views.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 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我国各类院校的校园网络系统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校园网络系统的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以及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数13700万人,上网计算机5940万台,域名总数4109020个,网站总数843000个,网页44.7亿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256696M。这些数据表明,通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同时,随着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教育系统信息化水平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而校园网建设,尤其是高校校园网建设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校园网是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能提高师生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水平。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工具、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为此,加强校园网建设刻不容缓,如何组建具有合理高效的网络系统就成为当前各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 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科学规划,造成资源浪费。由于有的学校建网目标不明确,投资缺乏科学规划,论证考察工作不够细致,盲目攀比,求新求全,过分追求硬件高档化,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2) 忽视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由于师生对校园网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认识不足,不懂得如何应用网络为教和学服务,学校花巨资建成的校园网仅仅用来做一些简单的信息服务或管理工作。

3) 忽视优秀软件的支持平台。校园网建设多重视硬件的配备而忽视软件的开发,使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相对落后于校园网基础建设。软件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硬件的有效应用,限制了资源优势的有效发挥。

4) 重建设,轻管理 有的学校校园网应用只局限于一些常规工作,很少投入人力、物力去开发创新,阻碍了校园网为现代教育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花巨资建设的校园网成了摆设,难以实现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2 校园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结构

校园网建设的原则。骨干网络和网络结构是整个校园网的基础,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和建设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校园网的整体水平。所以,在网络建设中应考虑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标准化。方案要按照国际和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来设计。校园网中异构网络的现实也要求通信底层协议、网络系统平台、服务器、数据库等具有开放性和标准化的特点,并且应在校园内采用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围绕其确定网络互连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校园网的整个系统采用TCP/IP协议,系统中选用的所有产品都应遵循相应的国际标准。

第二,实用性。为确保数据、话音、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高速传输能力,应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如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主干万兆光纤、支干千兆光纤、百兆交换到桌面”的三层设计思路和架构,主要骨干网络采用IO000M光纤,楼栋问采用IO00M光纤,系统能够适应未来一个时期的技术发展,实现话音、高速数据通信、高显像度图像传输,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和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三,安全性。稳定、可靠是校园网正常运行的基础保证。由于高职院校校园网连接园区内部所有用户以及Internet,内部和外部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网络系统应支持VLAN的划分,并能在VLAN之间进行第三层交换时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原则上网络主干应采用可靠性高的冗余设计,服务器、网络设备采用高可用性技术,力求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并要求提供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和相关技术培训。

第四,控制性。要求系统能够实现桌面化、图形化、中文接口化的管理,能够通过监控软件监控整个校园网从接入层到核心层的设备运行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能够对端口进行有效的控制。

第五,扩展性。随着应用要求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大大增加,这就需要网络有很好的扩展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易扩展不仅指设备埠的扩展,还指网络结构的易扩展。同时,由于网络系统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因此应选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的产品。

第六,可管理性。网络系统平台设计必须考虑到管理方便的特性。网络结构层次要清晰、设备管理/配置管理需要简便。强有力的网管软件是有效地进行网络管理的助手,网管软件应能够支持对网络进行设备级和系统级的管理,并能支持通用浏览器进行网络设备的管理及配置。灵活设置每个用户对各级网络和各类应用的访问功能,能够对每个用户实行管理; 并且能够实现复杂的计费管理。

第七,对多媒体应用的支持。校园网要求具有数据、图像、视频、语音等多媒体实时通讯能力;并在主干网上提供足够的带宽和可保证的服务质量,满足大量用户对带宽的基本需要,并保留一定的余量供突发的数据传输使用,最大可能地降低网络传输的延迟。整个网络在服务质量(QOS)、预留带宽设置、合理进行带宽管理方面应提供优良的品质。

3 校园网的分支系统

1) 建立校园辅助教学系统

要逐步建立校内电子教学素材库、电子课件库、专用电子设备室成为课件和教学素材的制作中心。利用那个各种先进的输入设备将学校现有的大量教学素材(如录音带、录像带、图书、挂图、胶片等)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数字化的教学素材用于课件制作。各校创作的优秀课件、资料、将通过学校网络控制中心统一组织上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共享丰富的电子素材,方便地制作出各种电子课件。

2) 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学校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信息,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建立学籍管理,财务管理系统,为将来提供决策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和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进行交流。

3) 建立Internet应用系统

通过建立校园网Internet应用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块广阔的信息园地。学校可以通过主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联系各层校友,扩大学校的影响。教师可以自己上网收集素材或通过教育和科研网交流教研信息。行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内校园信息,学生将成情况,通过远程拨号服务,还可以实现校领导和各级行政人员的远程办公。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利用校园网在校内组织网络兴趣小组,建立学生网站、主页、校园电子刊物,网络讨论区等活动,利用校园组织跨学校的信息交流及联谊活动。

4 结束语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集合,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硬件系统为物质基础,通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实现整体的管理与应用。本文以校园网络系统建设中的实际情况以及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和探讨。希望能给同类兄弟院校数字校园网络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积累一些经验,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爽.网络教育系统在大学中的发展前程[J].计算机教育,2007(2):63-66.

[2] 殷峰.网格关键技术及校园网格应用研究[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

[3] 郭广丽.校园网的改造设计方案实例分析[J].广东电力,2006(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