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实习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实习教学计划

篇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144-03

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畏难情绪较重,在通用英语能力较弱的前提下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往往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突出的外语教学难题,可以构建基于“互联网+”立体化特色教材的“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实时性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互联网融入外语教学中,也就是依托电脑、手机APP开展外语教学,同时设法将外语教学内容鲜活化,立体化课本内容的取材源于身边,来自校园。由于立足校园,学生学了就会看到身边同样的情境,学了就能用,下课后就能回归到真正的情境学习中,同时利用互联网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和语言使用面。

一、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概述

(一)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的构成。混合式英语教学(Blending English Learning),就是将现代化的网络学习模式及传统的面对面的教授模式相结合的新型教学体系。网络教学的内容在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中所要求占的比例为30%-50%,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引导、掌控和监察整个教学过程,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的优势。传统英语教学体系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往往将英语教学偏道为“满堂灌”,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满堂灌”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实用性收效甚微。而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则通过视频、音频、PPT课件等内容最大化地丰富教学内容,教师由主导者转为引导者,学生由聆听者转为参与者,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留出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和课后检测的时间,很好地规避了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导致的部分学生课堂上跟不上进度、部分学生又认为教授内容过于简单的弊端;教学评价上,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从繁复而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变为网络化的自动计算模式,也利于学生随时查看自己的成绩,有目标性计划性地提高最终成绩,摆脱期考成绩一言堂的传统评价弊端。

(三)混合式教学体系的基础。混合式教学体系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一般而言,需要首先将因特网、校园网、移动平台等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作为教学体系实施的平台,再相应地配套立体化的教材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结合网上自学与面对面授课两种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教学手段全面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在解决技术支持平台这一基础之上,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立体化教材是否可以依托互联网的使用从而鲜活起来,也就是将“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框架确立起来。这两部分内容的结合,需要以下五个步骤逐一配合,缺一不可。

(一)重组教学内容。立足校园,从身边取材,秉承一个原则,即教材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处处能学”?@一学习目标。确保教学资源的时效性,现实性及可用性。基于此,高职院校确定采用混合式英语教学体系后,采用自编教材是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行之路。通过广泛调研及深入实践,确定教材的可选择教学资源、教学图片,即取材方向及具体教学内容,配套跟上微课、视频、PPT课件等,相关材料必须考虑到信息化的技术含量。

(二)形成立体化教材。架构立体化教材的框架,基于立体化教材框架,形成系列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进而形成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立体化教材。

(三)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教学实践检验。有了鲜活的立体化教材框架,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立体化教材的深入融合,是为了实现“时时可学”这一学习目标。确保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形成可用的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只要有互联网接入,就能实时学习课本上的鲜活知识。

(四)架构科学合理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评价方法。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中,通常采用“期考成绩”一言堂的评价模式,无法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效果,而期考成绩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语言实际掌握能力和使用能力。而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获得平时考核分,结合期考的在线模拟,可以很好地实现“过程+期末”的双考核模式,又由于采用了信息化平台,所有的考核成绩都能系统自动生成,规避了教师工作量大增的弊端,这也更利于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推广。

(五)形成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的无缝衔接。在通用英语教学形成特定模式,并且形成符合职业化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及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专业英语课程的框架。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一味追求专业英语教学,只能导致无趣的课堂,师生彼此都找不到教与学的乐趣与意义。因此,在稳固通用英语教学之后,再采用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无缝衔接,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选择上的冲突。

经过以上五个步骤,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框架才能逐步搭建起来。

三、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实施条件

第一,在主打基于“职业化”特色教学的高职院校,通过立足身边,以校内皆课堂为出发点,打造“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的立体化高职英语特色教材,进一步促进通用英语课程设置与专业知识学习之间的有效互补,形成高职院校特色鲜活的立体化教材,之后形成系列评价体系及新颖可用的教学模式。

第二,切实提高学生实用英语能力,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摆脱“学了没处用”的尴尬,实现边学边操练、边学边用、边学边记;真正将课本所学融于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外语词汇的积累,英语能力的提升。

第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环境困境还在于很多的学校无法实现高速网络全面覆盖。而“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校全面覆盖高速无线WiFi,便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点击学习平台进行提前预复习。其次,学校需要有一定量的云教室,可以保证没有手机或电脑的学生,有电脑可用有网络可辅助。以上教学条件看似复杂,但建构起来之后将使学生永久受益,且才能真正符合课程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要求。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要推广“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教学队伍建设的推进无疑成为重中之重。大部分的高职英语教师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工作者,本身就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操作水平。要实现教师团队的角色转换,必须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弥补信息技术知识。教学平台的编辑、教学视频的导入、微课的制作等各方面的内容,都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及相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从教学体系设置的推进方式而言,开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式,多渠道多次数多方面地提升教师技术能力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有利于混合式教学体系初期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是教学管理层的鼓励机制。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在岗再培训的过程,因此这一教学体系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且不能一劳永逸,因为世界是变化的,内容是变化的,互联网的更新之快也要求混合式高职英语体系的不断更新。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初期,应适当减免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工作量,同时提高混合式课程教学的薪酬。多途径多管道地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加上自身语言教学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的整合,进而最终实现混合式教学队伍的角色确定。

三是更新教师队伍的创新理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独自承担自己负责课程的设计和教授,而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则要求教师本身也混合式,不能再独自设计,必须建立起“教师+教师”及“教师+学生”的混合式教学组合,明白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喜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力所能及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效果。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中依赖于教师队伍的理念创新。

四、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课堂实践

在把握了以上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及实施条件之后,笔者选取一个教学对象为在校大学一年级的教学实例,探索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英语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的线上学习。第一单元为“我们的大学”,教师提前把教学单元中介绍自己大学的文化背景视频、课文中涉及的单词、对话段落及精读段落的相关音频均放在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点击网站的形式,登录本学习平台,通过看视频了解单元的文化背景(每段视频的长度不超过3分钟,且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目的在于学生不看课文即可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听音频在课前完成听力作业(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听5-8遍,直到完成作业;基础好的学生1次就能完成作业,这在无形中实现了分层教学,规避了课堂上每段听力放3遍的规律,最大限度上照顾了大部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需求)。学生的登录在平台中均由后台数据记录,因此如果有学生完全不点击平台,最后的分数统计上将一定会显示出来,这在客观上,“无形”的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课前预习。

(二)课堂教学(线下教学)。学生在完成教师的线上作业后,带着立体化教材来到课堂,教师面对面地介绍课文内容,第一次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梳理平台内容,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平台涉及的单词。将传统教学中安排的播放视频、音频的时间,转化成混合式教学中面对面带着读、面对面带着练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挑战感,而不是单纯被动地听。在保证了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将外语课程转变为“操练课”,既符合外语教学规律,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三)课后学习。课后,学生将在平台上看到本单元授课涉及的所有教学PPT,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学生可以自行下载对照课文进行翻译练习。仍有困惑的地方,学生可以登录平台中的答疑板块发帖子,教师轮番在线答疑,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受到重视。网络答疑的模式也是现代学生比较青睐的学习方式,当然被评为精华帖的学生,还将获得额外的加分,这些工作量也都由后台数据全程掌控,不会大量的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立体化教材是围绕着身边的校园情形编写的,学生在课后目所及之处都能看到课文的教学影子,遇到不明白之处,又能及时地通过手机点击平台,即刻获得答疑。

通过以上一个单元的实际教学展示,可见,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材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也能最大限度上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操练化和职业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语言的操练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校园意识和人文意识,真正多方位地实现高职外语教学的定位。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54名参加外科的实习护生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路径组的学生27名中男学生3名,女学生24名。常规组27名学生中男学生5名,女学生22名。两组学生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护生入科时,先对护生详细介绍环境、带教老师等等。之后护生由带教老师带教学习,在带教结束后进行考核。1.2.2路径组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⑴由科室的带教老师、护士长等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制定外科护理实践教学计划,安排科室实习4周内的教学任务,具体到每周要教学的内容。将临床路径教学计划打印并发放到每个教师和护生手中。在开展教学前,组织学生开会,讲解临床路径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实施方法等。使学生与教师能够共同把握教学进度,保证教学圆满完成。⑵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实施:教师按照制定的教学计划带教,在完成单个教学任务和每个阶段性的带教时要进行记录,如果有变动也要将变动情况做好记录。在该次的教学实验中,教学主要分成4个阶段,每1周为个阶段。具体如下。第1周:①详细介绍外科的环境、设施等基本情况;②学习外科护理相关制度,必须要熟悉三查七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③讲解各个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④指导护理职业的安全与防护,指导消毒方法、隔离方法、感染控制等;⑤讲解外科中的基础护理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疾病护理。第2周:①指导护生熟悉医院的就诊流程。②结合病例指导住院患者的入院评估、健康教育、出院、转院指导。③指导医嘱的处理方法、要点。④指导护理文书的书写方法、要点、规范。⑤示范注射、雾化吸入、心电监护等基础护理操作,并督促护生独立完成。⑥进行外科常见疾病的分级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等进行讲解。第3周:①示范专科护理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独立完成各项操作。②讲解各种外科仪器如心电监护仪、注射泵等的布置位点,示范操作仪器的使用方法。结合病例进行治疗护理示范。③注射、给药等环节中,讲解外科中常用药物、给药途径、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对症处理的具体方法等。第4周:①开展业务讲座,讲解护理查房方法、护理记录方法。带领护生进行查房。②示范血液、痰液等标本的采集过程、储存方法、注意事项、操作要点。指导护生独立完成标本采集。③结合病例,负责对该病例的入院到出院过程的护理任务,独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包括入院指导、遵医嘱给药、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④结合病例,完成护理实践的同时,书写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⑶总结经验:每个阶段性的教学任务完成时,开个小短会,由教师和护生一起总结带教情况,不足的地方、下一阶段的改进方法等等。对于护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记录和及时解决,保证教学进度。在完成阶段性的教学任务、总结后,学生、带教老师、护士长进行签名,以表示阶段性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的理论、操作考核结果、教学满意评价结果。教学评价:总分100分,①非常满意90分以上;②比较满意80分以上;③一般60-79分;④不满意60分以下。总体满意度为(①+②)/27×100%。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对两组护生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用[n(%)]和(x±s)统计。数据分析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成绩考核结果

路径组的学生理论考核平均分为(53.6±2.8)分,操作技能平均分为(36.4±3.2)分。常规组的学生理论考核平均分为(42.5±4.1)分,操作技能平均分为(30.8±4.5)分。路径组的学生理论考核分数、操作技能分数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教学满意调查

路径组对教学十分满意13名(48.2%),比较满意11名(40.7%),一般2名(7.4%),不满意1名(3.7%),总满意度88.9%。常规组对教学十分满意5名(18.5%),比较满意12名(44.5%),一般8名(29.6%),不满意2名(7.4%),总满意度63.0%。路径组的学生对教学总满意度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外科护理教学中,护生要掌握一个整体的护理流程,就需要学习各个环节中的护理操作、要点。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做什么,就教什么。在基层医院的护理教学中,虽然有一个总体的教学目标,但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计划并没有制定。因此,教师在带教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很多时候并不合理。带教老师每天要面对各种患者,在接触各种病例时学生有很多的学习机会,但因教学内容零散,很多时候会重复学习,而有的知识操作会漏掉。而且学生多,每个学生学习到什么进度,也没有一个量化的依据。学生在跟随老师学习时,也缺乏规划,一般是教师叫做什么,学什么,学生按部就班。因此,传统护理的教学方法很难完成一个整体的、连贯、系统性的教学。学生在外科护理的实习中也比较被动,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在外科护理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时常困扰着带教老师[2]。临床路径教学法主要是将教学任务制定成一个临床路径教学计划。计划中的教学内容覆盖外科中的每个具体教学要点。因此,临床路径教学计划中,包含了总体的教学目标,并详细到每个时间段的教学任务、内容。这样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带教的老师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教学,可以防止出现知识点遗漏的情况。而且有带教老师、护士长签字确认这些环节,可以避免出现带教老师教学随意的情况。在带教老师中,由于个人沟通、指导方面能力的差异,容易出现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3]。而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减少教师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加上学生可以在实习前,预先了解自己在外科护理实习中各个阶段将会学习什么内容,能够主动性地进行适当安排,增加实习主动性。对路径组的学生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按照表格中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安排开展教学活动。而常规组的学生则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由带教老师自主安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在科室实习结束时的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中,路径组的学生平均分数比常规组高。这说明了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后,学生的能力比采用传统教学法要高。两组学生的教学评价中,路径组的学生教学总满意度比常规组高。由此可见,临床路径教学法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综上所述,外科护理教学中,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实习能力,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王菁 单位:遂宁市富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楼晓玲.提高外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50-151.

篇3

摘要:目的:为规范临床教学,设计并实施科学的产科护生训练计划书,以有效提高产科教学质量。方法:对205名护生采用阶段式学习任务及考核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计划书内容实施带教。结果:通过实施产科护生训练计划书,提高了产科护生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为护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结论: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护生训练计划书,能够有效提高产科护生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 :护生;训练计划书;带教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69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lan of obstetric nursing students

JI Xiu-ming,FENG Shi-ping,XIA Shan-min

(The Medical Center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of Suzhou Municiple Hospital,Suzhou215002)

AbstractObjective:For standardizing clinical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obstetric nursing students training plan,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obstetric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205 nursing students used a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stage learning tasks and assessment content,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content with religion.

Result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stetric nursing students training plan to improve the obstetric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nursing abilit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of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care.

Conclusion: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nursing students training plan to obstetric nursing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ractical training nursing talent services.

Key wordsNursing students;Training plan;Teaching

临床实习既是高等护理教育的最后环节,也是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阶段[1]。实习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的培养,是影响护生未来职业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素[2]。实习带教计划是护生临床实习的主要依据,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具体指导[3]。带教老师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计划的关键[4]。针对这些问题,为此,我院产科自2010年10月起对护生带教计划进行了改革,根据产科临床护理特点及各院校护生教学大纲自行设计了产科护生训练计划书,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0年10月~2013年2月经本院产科实习护生205名,实习时间6周,年龄20~24岁。学历:大专126名,本科79名。

1.2方法从2010年10月开始使用,采用阶段式学习任务及考核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内容涵盖产前、母婴同室、家庭化产科病房(产房除外)。带教老师根据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传授相关知识,护生也能根据学习任务来检查自己哪方面知识欠缺,同时主动向老师询问。分阶段的教学计划使护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保证高效有序完成教学任务。

训练计划书的主要使用者是护生,每人一本,具体内容由护生和带教老师共同完成,护生一入科就给予训练计划书,本科室实习结束后收回计划书。该手册为表格式,护生学前自评只需填写3,2,1数字,“3”代表熟悉,“2”代表不熟悉,“1”代表没经验,产科6周(1周在待产室,内容省略)学习内容详见表1。

2结果

通过实施护生训练计划书,不仅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而且注重护生沟通、协作及服务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了护生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阶段式学习任务及考核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带教任务做到周周清,周周有提高,保证了高效有序地完成带教计划;同时训练计划书内容贴近临床,为护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iket 5级评分量表,编制成“产科护生训练计划书问卷调查表”,将本院产科临床实习的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要求调查对象独立完成并当场回收。调查问卷由17个条目组成,其中16个为封闭式问题,分为5个纬度,包括计划书的目标和内容2个条目,计划书的作用8个条目,计划书提高护生的能力6个条目;另外1个为开放式问题,主要调查护生对于教学提出自己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将此作为计划书使用效果的主观评价指标,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发放调查问卷205份,收回有效问卷205份,回收率100%,对回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结果显示,护生反馈教学目标具体,计划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护生对专科理论、疾病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专科操作技能明显提高;护生对带教计划执行满意率100%;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达98分以上。

带教老师反馈:新教师以此为蓝本,边学边干,具有指导意义;资深教师以此为督导,避免盲目;了解自己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带教能力。

3讨论

3.1内容全面,切实可行护生训练计划书是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结合临床教学实际制定,教学内容全面,学习目标明确,表格化的形式清晰简明,方便实用。护生本科室实习结束后收回手册放科室存档,为今后书写教学方面的科研论文提供真实数据。

3.2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使用护生训练计划书后,带教老师只需面对一份教学计划表,实习周期和相应带教内容一目了然。根据计划书内容实施带教,规范、全面地指导护生,避免盲目和遗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护生根据计划书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认真运用该手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3.3评价护生全面、客观、具体对护生的实习评价采用护生实习期评价表,评价项目包括护理学识技能占60%、学习态度占10%、协调沟通占10%、人际合作占10%、适应能力占5%、发展潜力占5%。比如护理学识技能评价内容包括:能运用专业知识判断患者健康问题,制定具体护理目标,拟定个性化及可行性的护理措施,执行正确的护理等。协调沟通评价内容包括:情绪稳定,能理性沟通处理问题,善用有效沟通技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可见评价内容全面、客观、具体且贴近临床,不仅仅是理论或操作的评价。

对每位护生的评价由护生本人、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等共同填写。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评价项目、内容等全面学习、提高自己,增强了护生的自我约束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其专科理论、操作和沟通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

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护生,有利于带教老师对不同时期护生的思想、生活和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和管理,按照训练进度和训练主题逐层深入、有针对性地进行带教,在有限的临床实习时间内使护生得到正确的指点和全面的关心,保证了教学质量[5]。

产科护生训练计划书使用两年多,护生方面反馈实习目标细化,学习任务加重;带教老师反馈产科工作繁忙,带教任务重,压力较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不断改进以求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套能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科学、有效并适合临床护理教学的计划。

参考文献

[1]杜建娜,刘彦慧,曹晓媛,等.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1-4.

[2]许蓉.护理临床实习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8):578-579.

[3]黄菊,王芳.制定合理实习带教计划对护生带教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9:168-169.

[4]沈燕,潘萼芬,徐晓娟,等.分层次临床护理目标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12):73-74.

[5]廖淑梅.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915-916.

篇4

【关键词】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167-03

国家教育部2009年1月8日印发《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下简称《原则意见》),从2009年1月6日起执行,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现行教育计划如有不符合新《原则意见》要求的,以新《原则意见》为准,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计划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作者已就“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产生的背景、新计划新大纲颁布实施的意义、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特点、认真开展贯彻执行《新计划、大纲》大讨论的建议、贯彻执行新计划、大纲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过论述,(发表于《卫生职业教育》2008第24期)。本文着重于新计划大纲与原计划大纲的比较性研究,从培养目标的更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时间安排、学科时间分配及课时分配结果分析、校内授课时数比较等六个方面,论证新计划和大纲修订原则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一、培养目标的更改

以护理专业为例。2001年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中、初级医药卫生专门人才。新计划大纲更改为: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由“高素质中、初级医药卫生专门人才”更改为“高素质劳动者”,更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具体培养目标的定位更为明确。

课程目标方面,2001年计划大纲知识内容的要求为“了解、理解、掌握”,技能能力内容的要求为“能(会)、掌握、熟练掌握”。新计划大纲更改为知识目标,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三者比例原则划分为6∶3∶1;实践目标,分为“熟练掌握、学会”二个层次,二者比例原则分为7∶3;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要求分为“学习、具有”两个层次。解决了原大纲中用行为动词作为目标要求不易操作实施和不具体的状况。

二、课程结构

原课程结构:理论课、实践实习课、生产实习。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4∶6,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占50%,总学时的10%用于开设选修课程或举办专题讲座。

新计划大纲为五个模块:

护理、药剂专业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毕业实习;

其它专业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毕业实习。

新计划大纲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75,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占总时数的66.6%。通过强化学生临床岗位能力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就业。

三、课程设置

原课程设置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

新计划大纲课程更改为两大类:

必修课和选修课:

1.必修课程

文化基础课

2.选修课程――均为自定选修课,各校可根据学校实际、师资状况和学生的需求选定。

四、课程时间安排(见表1)

由表1可见,新计划大纲减少了校内学习时间。增加了实习实践环节的时间,充分体现了以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为标准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

五、学科时间分配

新计划和大纲围绕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课时的重新分配。以护理、药剂专业为例,比较课时分配结果并加以分析。(见表2~表5。)

六、校内授课时数比较(见表6、表7)

七、讨 论

1.新计划及大纲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时间安排、学科时间分配”方面进行的更改,体现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体现科学发展观,在推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新一轮探索。

2.新计划及大纲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减少了校内学习时间,增加了实习实践环节的时间,充分体现了以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为标准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符合中等卫生教育的实际状况及发展需要。

3.新计划大纲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75,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占总时数的66.6%。增强实践环节及能力培养,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通过强化学生临床岗位能力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能力的训练,符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

4.新计划及大纲扩展了选修课程模块的范围,并指出各地区单位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以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开设相应课程,充分体现当前职业教育特色。

5.新计划及大纲在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教学原则、结构和要求基本一致,强调各地在保证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课程设置、模块可根据各专业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体现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更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

6.新计划及大纲调整了教学时间,每节课从原来的50分钟减为40分钟,使得总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如护理专业减少32.1%、药剂专业减少35.4%,这对校内授课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老师要为每一节课做充分的准备,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才能完成课时目标的要求。

7.笔者认为,新计划和大纲对专业基础课和重视程度有所减弱,如《病原生物及免疫学基础》课程,1994年计划为76学时,1997年及2001年的计划为57学时,2008年的计划仅为36学时,该门学科涵盖三门课程,当前的课时量不能达到适用、够用、会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09]2号,2009.1.8

篇5

关键词:新形势 临床护理 教学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9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98-02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单纯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必须结合实践培训。而临床护理教学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1]。但基于目前形势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阻力。基于此,笔者开展本次研究,以期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解决问题。

1 研究对象

参与本次研究实习护生共39名,其中男2名,女37名;本科学历15名、专科学历10名、中专学历14名。年龄17~24岁,均是直接由学校进入本院实习。

2 现存问题

①带教教师教学能力高低不一,积极性较差。在正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增加带教工作,工作量大,甚至有些存在敷衍。没有有效的激励制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②未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过于盲目性。带教工作的开展过于随性,计划性不强从而限制教学效果;③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对学生自身素质培养不够重视[2]。开展临床护理教学时教师引导不足,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不具备评判性思维;④沟通性不强。无论是管理部门与教师学生、还是带教老师与学生,甚至是学生之间,都没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导致了问题出现时不能及时纠正或解决,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⑤教学中缺乏有效的以人为本的意识,大多将学生定位于“劳动力”,对其心理想法关注度不高,容易使护生产生自身不受重视的感受,对职业感的树立有负面作用。

3 改进措施

3.1 带教老师选择。带教老师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6年以上临床经验,理论知识扎实,护理实践到位;乐于奉献,工作严谨,热爱教学事业;自身职业素质过硬,表达、沟通能力达标[3]。凡是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带教教师。带教教师的选拔需要经过科室考核、竞选,还要由护理部实施整体竞聘。竞聘时应侧重竞选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两方面。对选聘上的带教老师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由护理部和人事部编制相应的激励制度,并通过考核检查带教质量。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绩效有关,且关系到奖金问题。考核不合格教师需进一步督促,使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除此外,教师还需不断补充自身知识技术,跟上护理发展步伐。有关带教老师的继续教育,增加培养投入、组织学术探讨、外出参观学习等。教师自身的水平高低对学生将来的技能水平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3.2 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有明确和详细的目标[4]。教学计划是在既定的教学目的上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学内容大致方向和总体构架都是基于教学计划上展开;教学计划的制定科学合理,有重点有难点。教学计划必须是基于实践设计和制定,合理的结合实践与理论,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实现学以致用,遵循当下责任制整体护理方式,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重视学生临床综合水平,使其更好的理解全新的护理理念,保证日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计划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有针对性的排班次,遵循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合理安排学生对哪些患者进行管理。使其能够切实体会新形势下临床护理的意义和工作条件,感受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还需遵循培训-实践-培训的模式。要有针对性,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做的教学方法,短期计划或目标完成后进行评价。从而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对于没能达到目标的学生重点培训和督促,对于教学方法不适应的学生即使调节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在实践结束后都能达到教学要求,通过考核。

3.3 教学方法改进。传统的流程操作对于学生临床操作实际帮助并不大,为其设置操作“障碍”,更能保证其临床操作水平的提高。教学中流程操作与实际工作中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通过“障碍”的设置能够提高学生应变能力,良好处理实际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另外还应根据成人教学原则,设计个案学习[5]。教师为学生提供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联系临床案例,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树立书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在日志记录中,还要对一日工作进行整体反思,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带教老师批改日志时,也能够更直观的发现学生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弊端,更有利于教学方式选择,因人施教。

4 结束语

基于新形势下,有效的改进临床教学管理方法,满足教学理念进步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人性化管理,尊重、关爱、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准确的变化角色,帮助其释放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带教老师不断补充自身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进步的良机。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自主学习理论知识,优化自身带教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水平,重视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升,确保其全面发展。实习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深刻内容,工作主动性提高,为患者提供更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凸显了自身价值,强化了职业荣誉感;通过对临床实习环节的有效管理,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促使教学目标的圆满达成。同时也使学生对教学、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 王帆,童爱民.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的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768-769

[2] 聂维娟,谢晓芬.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9):1807-1808

[3] 胡春玲,张建军,刘慧琴.“双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3(12):70-72

篇6

【关键词】路径式教学法;满意率;合格率;糖尿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Diabetes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1],提倡将护士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实践相结合。与传统的带教模式不同,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日程表[2],跟踪护理对象从进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系统、连续性的培养目的。我院安排这两种教学模式对护士生进行糖尿病护理的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临床实习的大专护士生6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1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水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护士生的带教老师均为在我院从事内分泌专科5年的护士担任,教学能力无差别。

1.2方法

1.2.1两组护士生在糖尿病护理的教学中安排的实习时间均为5周,出科前进行统一的理论和技能考核,并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结果。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习期间由带教老师跟班带领,严格按照实纲的要求,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集中讲解,然后安排跟班实习,只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

1.2.2实验组的护士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先期进行理论和技能的摸底考试,根据摸底结果制定分阶段的实习目标和完成时间,按要求随时进行知识和技能抽查,及时反馈抽查结果,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安排,具体如下:由路径式教学小组根据实纲关于糖尿病护理教学的内容,结合该组学生的摸底情况制定培养意见。先安排护士生了解实习环境,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单,并将教学计划单发给每位学生,使其能够提前熟悉自己的实习计划和流程,便于提前准备。带教老师按照计划单结合护士生的实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和讲解,并及时进行操作实习和指导。每周对上周的学习情况进行复习,对重难点知识点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定期进行师生互动,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实施双向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3评价标准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以综合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60分为合格线[3]。合格率=(优秀人数+合格人数)/总数×100%;对教学的满意率=(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总数×100%。

篇7

1.1完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学校社区护理老师共同担任组长的社区护理实践小组,小组成员由技术业务娴熟、大专以上并具有丰富社区护理和全科医学经验的护士和医生组成。带教人员定期接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组织的教学能力与技巧方面的指导和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并接受教学小组组长的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督导,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1.2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前提。护理系根据教学大纲的原则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社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习作息时间、带教工作计划和实行进度安排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护理系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计划,必要时进行调整。

1.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计划

社区护理本科生实习的时间共3周,分为两步进行:①进社区实习前一周在学校进行,由护理系社区护理教学老师完成,为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前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指导;②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医院后,由带教老师完成的医院环境、实习内容、社区临床操作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安排于各科室对护理本科生的理论讲课和技术操作带教,尽量安排于实习第一周完成。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后,实行分组、交叉轮转各科,并在实习第二周末进行集中交流,提出实习意见,第三周进行强化和巩固。第三周末全部实习完成后进行社区实习小结。

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

2.1全科护理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参照袁莉[2]的研究,包括全科护理、居家护理等。其中全科护理教学主要是进行基础护理技术的巩固,学习和实施换药操作,掌握犬伤的处置方法和相关知识。学习全科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尝试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2居家护理

跟随社区带教老师到社区居民家中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护理本科生要求掌握出诊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每一组护理本科生选取一位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病历的收集,提出护理措施,进入患者家中进行健康指导,后期进行护理评价,并将病案、护理措施等内容总结,以书面形式上交带教老师。

2.3健康教育

每组护理本科生须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健康教育由带教老师联系时间、地点和人员,每组护理本科生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可为饮食、运动、疾病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实施方法可为制作幻灯片现场授课、现场演示、现场咨询等。另外,由医院提供宣传展版,每组制作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内容和形式由护理本科生自由发挥。

2.4社区中医康复

通过听取中医医生的示范讲解,观察中医医生的实例操作,了解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2.5产后访视

访视人员在区妇幼保健院领取访视卡,在访视护士带领下,到产妇家中进行新生儿和产妇的访视。主要掌握访视的流程、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学习产妇和婴幼儿的营养指导和注意事项等。

2.6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

护理本科生须掌握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的相关知识。了解儿童保健的程序和内容,掌握婴幼儿头围、身高等测量方法并进行实践,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营养指导方法。通过免疫接种护士的讲解和示范掌握计划免疫程序以及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熟悉和了解儿童预防免疫的预约登记。

2.7妇女保健

了解社区妇科手术(安环、取环、人流等)常规器械的名称、用法、手术流程、配合做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并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

2.8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档案的建立的方法和访视的安排。在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访视,掌握访视的方式、技巧和访视内容;同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流程。

3授课形式

3.1传统教学中应用人本原理

以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实现最佳效果的有利保证[3]。在社区实践教学中,社区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将与患者及家属交谈的方式、内容以及观察病情的要点教给护理本科生。护理本科生每完成一个指定的事件后,社区带教老师将应用赏识教育肯定其做得好的部分,并共同找出需改正和需提高的地方。当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以后,在适当范围内让学生单独操作。

3.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首创,采用“先问题后学习”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4]。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将老师根据社区护理特点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各自分析、收集资料后再与带教老师进行探讨和学习。从问题出发寻找原因的思路,既有利于评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4持续改进的教学方法

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社区带教老师一直坚持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小组于社区护理实践结束时,由护理系老师和主带教老师共同组织护理本科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总结在实践中取得的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上交一份实习小结。每位护理本科生填写一份由护理系设计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实习内容量化表、实习的收获与不足、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对护理系的评价以及实习的建议等条目。护理系老师对护理本科生意见反馈表进行分析和总结,于每学期实习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

5结果分析

历届护理本科生共560人填写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对社区护理实习整体的满意度为65%以上,70%以上的护理本科生认为在社区实习有各种收获并对社区护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在社区实习中有一定的收获;还有部分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的实习,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实人生经历和社会工作能力,增加职业自豪感。然而,也有同学认为社区社区带教老师总体存在理论知识欠缺、带教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学校应通过加强社区带教师资培训来解决。

6讨论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社区护理实践能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社会实践能力,激发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愿望,为他们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6.1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的影响

社区-学校合作性的社区护理实践教育模式是对护理本科生有利的合作方式。社区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护理本科生参与社区服务,能早期接触社会,并深刻体会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护理并取得成效的前提,从而使护理本科生自觉地加强沟通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社区护理与护理教学相结合,护理本科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中医针灸和换药技术的观摩、实践,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工作,提高了护理本科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通过入户家访让护理本科生积累了更多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经验;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让护理本科生明确了服务态度,增强了服务意识,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疑问,对社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并与国外的护理方法比较,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护理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加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本科生的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7,8]。社区护理实践还培养了护理本科生应用整体护理观念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提高与患者、家属、居委会等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各种工作场合的无菌观念,增加了对社区护理的认识。

6.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也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许多正面影响,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偏低,本科护理实习生来到社区,为社区带来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护理注入了新生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实习生给社区带教老师的信息反馈可促进老师自身的进步,由此教学相长,从而把社区护理人员锻炼成为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以及灵活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②实践教学过程中,社区和学校带教老师间有很多机会进行沟通交流,这将有利于老师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以更好指导护理本科生社区实践学习;③护理本科生在社区的实践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带教老师的护理工作负担。最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学校带教老师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便于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从而提高学校老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6.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社区护理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①社区护士人数少、从业时间短、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教学经验,且流动性较大,带教内容为日常工作内容,社区护理工作繁重,使得教师对护理本科生的指导不到位,护理本科生通常只能被动地跟老师做事,其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足够的发挥,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9];②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多,范围广,但实习时间短,护理本科生在很多方面只有表浅的了解;③学校社区护理理论教学内容与社区实习内容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护理本科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社区实践。

6.4小结

篇8

1.1建立并严格执行带教资质准入制度,积极培养“边缘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高素质的带教老师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关键,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带老师的准入制度,对于提高本科室的教学质量有不可估量的效果[3]。对于一个带教老师的准入必须经过1~2年的教学培养和考察并通过严格考核合格才可录用。同时大胆培养并任用本科室具有教学热诚和爱好的年轻带教老师也是一种特殊的准入方式。对带教老师准入的总体要求是:六分专业、八分用心、十分投入。对于不愿意付出、没有教学热情的高年资护士和高龄带教老师,可以考虑不继续任用或换选。对于尚未符合带教资质但具有培养潜质的带教老师,可理解为“边缘带教老师”,对于这部分群体,应积极的培养和鼓励,在培养和考察期间可以适当安排少量教学任务,或进行一对一帮扶带教。

1.2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急诊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并强化“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床边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以提出问题为切入点,对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引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从而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4]。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将临床现实病例与理论相结合,在床边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主要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以问题为基础和导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护理问题和学生疑惑在病床旁进行详细剖析。同时每天对所接诊过的病例布置相关的护理问题,次日与老师一同探讨,以到达教学相长的目的。

1.3做到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对于无故迟到、早退、旷工,无视科室纪律的学生给予严重批评警告。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护理操作,遵守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原则,并且要求带教老师严格做到放手不放眼,把教学和护理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做到人性化管理,作为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负责和管理,包括学习、生活、心理活动、身体健康等方面进行关心照顾。严格训练他们从小事做起,将小事做好,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1.4详细制定并严格落实符合科室特点的教学计划根据急诊特点为学生精心制定一份具有严谨的、专科特色的和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涵盖本科室常见特色病种、常用护理操作和基本急救技能的学习内容。该计划应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评价性,同时教学计划应条目清晰、一目了然,宜精不宜多。每位带教老师必须熟知每周计划内容,在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每周应严格按照带教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如有特殊情况无法完成的应顺延到下周继续完成。教学管理者应不定时抽查老师对带教计划的熟知情况,并从学生角度抽查老师对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提高带教计划的执行力,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对于不能够按时完成的老师应对其进行督导和督促。

1.5合理、有效安排学生的入科宣教工作学生入科前,教学组长提前告知相关的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做好迎接和入科宣教准备。护士长、主管教学的副护士长以及教学组长共同参与护生的入科迎接并进行全面、系统的入科宣教工作,以便使学生的教学工作全面铺开。此措施使学生快速的适应科室的工作特点及流程,大大的降低了可预见性护理差错和职业暴露的发生几率。入科时由老师示教1~2个本科室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或急救技术,要求他们反复练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同时安排学生一定量的、具有专科特色的学生作业,并要求学生在科室轮转前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带教老师应认真批改和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同时对作业中出现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1.6落实每周一次老师和学生的教学讲课在学生实习的1个月内每周安排一次小讲课,要求有一定资质和讲课经验的老师来担任此项任务,同时要求每个老师必须使用PPT课件进行授课,以提高授课质量。教学组长应定时对讲课老师进行督导听课,课后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授课效果和质量。在急诊实习期间,同时要求每位同学认真完成一次15~30min的幻灯片小讲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课件的制作等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对于学生在小讲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纠正。

1.7落实中、末期教学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者在每批同学的实习中期和末期各召开一次教学反馈会议,采用问卷调查和会议交流形式了解本科室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改进。对于学生提出的本科室优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足的地方应积极寻找原因并改进。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应及时和老师进行反馈,不断的促进老师的教学水平。每年所有学生实习结束之前,由本科室教学管理人员组织轮转过本科室的学生召开一次年终交流会,进一步了解本科室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年教学活动中进行改进。

1.8丰富学生业余活动,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学组长积极组织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参与各种院外活动,通过院外业余活动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沟通,不但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还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医院和院外其他组织机构开办的各种学术会议、文娱活动、竞技比赛等活动,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丰富和活跃学生在科室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2结果

通过实施以上教学管理措施,建立了一支团结协作、优质高效的急诊科护理教学团队,提升了急诊科教学管理水平和临床护士带教能力,活跃了急诊科临床教学氛围,增强了科室带教的凝聚力,培养了多名急诊教学骨干力量和年轻带教老师。获得了实习学生广泛好评和医院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在笔者所在医院教学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得“先进护理教学组”的荣誉称号。大大的降低了临床带教过程中可预见性护理问题的发生,有效的防范了护理实习差错的发生,确保了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患者的护理安全。

3讨论

篇9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在本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男性为5例,女性为95例,年龄为21~23岁,平均年龄为(22.5±1.5)岁,均为高护专业学生。

1.2方法

1.2.1建立。建立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是由护理部主任、护理教学专干、各教学病区护士长和教师老手组成。并设立学生的考核组、病区考核组专门对学生的出科操作进行考核并对实习的综合治疗进行评价。设立教学治疗和考核组,对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授课质量和科室带教质量进行评价,在实习期结束在进行先进带教科室,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实习生的评比。完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表:设计各类评价表实习综合质量评价表。学生评价表包括学习态度、能力、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带教老师评价表包括: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讲课质量等。科室带教质量评价表里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意识等。以及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带教科室、优秀实习生的评比条件。1.2.2应用。对护理实习生的评价:包括护理部评价和科室评价,护理部评价是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进行三次理论考核,在实习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科室评价主要包括了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实习表现综合评价三类,理论考核采用试题笔试形式;在每次学生实习结束时,让科室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让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将学生的成绩透明化,公开化。护生实习成绩总评=护理部评价成绩×40%+各科室出科成绩平均分×60%。对教师的评价:包括了教师综合能力评价和讲课质量评价两部分,每月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在课后填写教师综合能力评价表和讲课质量评价表,由各个科室的护士长负责进行总结。带教老师成绩等于=综合测评×70%+讲课质量×30%。对科室的评价: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组对科室的质量进行评价,在每一届学生实习结束时对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带教科室、优秀实习生进行评选。

1.3评价指标

让患者通过填写满意度测评量表来评估临床护理教学的满意度:非常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1.4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后,对比应用前后的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教学工作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应用前临床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45名(45.00%),一般满意26名(26.00%),不满意29(29.00%)名,满意度为71.00%;在应用后的临床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61名(61.00%),一般满意34名(34.00%),不满意5名(5.00%),达到了95.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前后,指导老师的教学意识也得到了增强明显增强,在2013~2014年间成功评选年度先进带教科室3个,优秀带教老师15名,优秀实习生20名,在应用前评选年度先进带教科室1个,优秀带教老师8名,优秀实习生10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提高竞争意识。教学评价中均采用百分制二级量化指标,有效提高了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能够让评价体系变得有可比性、客观性和竞争性[4]。每次的评价结果都是透明化的,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护理实习生的成绩和教学水平的情况,这就对教师和实习学生造成了压力,让指导教师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和创新,来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也带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反馈和调节的作用。通过教学评价对实习学生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评价,并能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及时查找出问题能进行反馈。通过反馈实习生可以进行自我的完善,教师也能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5]。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护理实习生提升自我的方向和教师开展临床护理教育的旗帜,能够将整个临床护理教学有效地控制在目标的范围内,避免了以往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随意行和盲目性。通过严格的评价制度来体现实习生的自我价值。增加了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根据不断的评价和反馈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善,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培养优质的护理人才。

篇10

【关键词】

教学;管理;质量

作者单位: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护理部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的阶段,也是护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起点,临床带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实习阶段的效果[1]。江西省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收省内各医学院校共200余名护理学生,为了加强和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近来年我院在总结原有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变革求新,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进行不断规范完善,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1 健全教学组织

本院成立了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体系-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教学干事-护士长-教学组长-带教老师。由护理部主任担任总带教,负责制定带教方案,落实带教计划,定期征求意见,及时解决带教中的困难,各科室成立了由护士长、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带教领导小组,负责带教工作的管理、实施。使临床教学层层有人管,确保实习计划的落实

2 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

2.1 实行教学组长竞聘上岗制 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我院护理部于2007年实行带教组长竞聘上岗制,选拔热爱教学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娴熟的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师担任教学组长,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2.2 抓好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层出不穷,作为临床带教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掌握护理的新技术、新动态,并传授给学生。因此,我院切实狠抓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一是每年在护生来院前,举办师资培训班,学习带教老师职责及管理条例、实习生管理条例、带教工作的检控方法等,并聘请外院有经验的教授上课,请优秀带教老师介绍带教的做法与体会,通过学习与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二是要求教学组长按护理部安排完成二十项护理技术示范,组织护理教学查房,参与全院性护理多媒体教学讲课,每周为护生举办1~2次科内小讲课;三是选派优秀教学组长和教学骨干参加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类短期培训班及院内外新业务、新技术的讲座,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3 完善各项护理教学制度

近年来我们根据各院校实习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了护理教学管理制度、实习生教学计划、带教组长职责、导师职责、临床带教老师职责等各项制度。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我院护理部克服以往只重视对“学”的评价,而忽视对“教”的反馈分析的质量评价缺陷,开展了教学双向评价活动。一是学生出科时对老师要进行评价,护士长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带教调整,对不合格的老师取消其带教资格。二是定期召开座谈会,在实习期间和实习结束后,我们召开护生和教学组长座谈会及教学小结会,广泛征求护生和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教学。三是护理部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落实情况,了解护生的学习需求和工作表现等,并利用每月上大课、护理查房进行反馈,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四是各科教学组长在护生出科前召开总结会,收集学生对科室带教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指出护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努力方向,有效促进了教与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4 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针对各院校学生的学历、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从院情、法律、法规,学生的行为规范、职业安全、职业道德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岗前培训,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使学生能稳步走向临床。

5 合理安排实习

护理部根据各学校实纲的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实习计划,学生不能随意延长、缩短实习时间或调换科室,结合科室特点安排固定的操作考核内容。带教组长进行辅导,当实习结束时对其进行操作考核和专科理论考试,并根据学院要求完成1~2篇护理病历。护理部制定统一的实习带教本,内容有入科教育、周安排、工作表现及考试成绩等,其目的是促进带教组长全面掌握实习情况。

6 严抓劳动纪律,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为培养出优秀学生,我们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严格组织纪律性,学生请假要履行请假手续,3 d以内须护理部批准,3 d以上须学校批准。为了规范同学们的仪表,来院实习生统一着装,实行挂牌上岗服务。

7 认真抓好教学工作,落实教学计划

每月安排学生上大课和护理查房。根据学生学历层次不同,安排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给学生上课,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培养学生逐步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安排护理本科生护理查房,通过教学查房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加强实习生实际操作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所有学生到示教室练习临床常用操作,并在最后一天进行考核检查练习情况。为了让学生了解社区服务工作,帮助弱势群体,安排学生们进社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年底举办师生联谊会,提供一个让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8 贯彻本科生 “导师制”

为有效地提高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等护理人才,我院护理部自2003年起对护理本科护生实施“导师制”临床带教模式,召开了导师和学生见面会,一名本科生安排一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护师对其思想、学业、科研、生活、就业等到方面进行系统性和个性化指导。

在临床实习管理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困惑,如随着《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和《侵权法》出台,对学生护理病历书写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约束,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我们以后要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