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运行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单位运行情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单位运行情况报告

篇1

现场核查资料编写大纲

1、会议资料目录

2、管理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名称(批复项目名称)

(二)工程地点(批复项目地点)

(三)建设规模(初设批复)

(四)建设依据:(工程工可、初设、施工图批复名称及文号)

(五)投资计划:(历年投资计划下达文件)

(六)主要建设内容(根据项目实际完成工作写)

(七)开、完工时间(从开下发开工令至最后一个单位工程交工验收的时间)

(八)工程参建单位:(建设、设计、主要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

(九)质监单位:(长江航务管理局及地方质量监督机构)

二、工程建设管理

(一)项目单位组织机构及工作情况(关于成立的项目各管理小组及职责)

(二)招投标管理:(招投标管理工作及结果,可列表。)

(三)设计变更管理:(设计变更流程,设计变更具体内容等,一般设计变更可简叙;如有重大或较大设计变更,需详细描叙上级同意变更的批复内容。)

三、质量、进度安全管理(可以从制度和措施上阐述)

四、环保、安全管理(可以从制度和措施上阐述)

五、投资管理

(一)投资来源

(二)批复概算及实际执行情况

(三)投资控制措施

六、合同管理:(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

七、廉政建设:(廉政合同签订情况及执行情况)

八、历次验收情况:(单位工程交工验收、规划、消防、环保、水利、档案、质监、海事等验收情况)

九、竣工决算审计(根据审计报告简要说明审计情况)

十、工程建设管理体会(可提供以后工程实施可借鉴的经验及教训)

3、设计工作报告

一、设计范围和内容

(一)设计范围

(二)设计内容

二、设计组织与服务

(一)设计组织

(二)设计服务

三、设计变更

(一)设计变更处理原则

(二)主要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可简叙;如有重大或较大设计变更,需详细描叙上级同意变更的批复内容)

四、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

五、技术创新与关键技术的处理:有则写,无则不写

六、设计符合性评价意见:是否完成设计内容及符合竣工验收条件

七、合同职责履约、廉政合同执行情况:履约及廉政执行情况,可加入单位信用评价情况等

八、总结设计经验

九、主要问题与建议(可提供以后工程实施可借鉴的设计经验及教训)

4、施工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介绍所对应的施工范围及内容

(二)工程设计

(三)工程特点

(四)合同履行情况:可加入单位信用评价情况

二、项目管理:人员组织机构、设备配置、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

三、施工简述:施工思路、施工过程、主要工程量、施工现场难点处理等

四、施工工艺

五、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依据、目标、过程、接受上级单位检查及整改情况、与质监、监理等单位的配合情况、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评定情况、资料管理等

六、环保、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七、工程廉政建设

八、工程款支付与结算

九、工程施工体会(可提供以后工程实施可借鉴的经验及教训)

5、监理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监理单位及监理履约情况,可加入单位信用评价情况

三、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廉政管理执行情况

四、工程质量评价

五、工程费用分析

六、经验和建议

6、试运行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述

二、工程试运行情况:介绍相较于工程未建之前的工作效率、本工程实施后效果的提升情况,最好有亮化数字

三、试运行期间新建的制度、规定及流程等

四、问题及建议(提供以后工程实施可借鉴的建议)

7、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报告

8、附件:

工可、初设、施工图等批复文件

交工验收证书

各类专项验收证明文件

土地证、建设规划许可证等相关文件

篇2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

1、消防控制室必须严格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每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值班人员应通过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并能熟练操作消防设施。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对火灾报警器进行日检查和交接班时,应当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值班期间每2小时记录一次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记录消防设施的火警及故障情况。正常情况下,不应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

3、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单位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应当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火灾,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同时拨打119报警,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并应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篇3

一、监控中心运行情况

2012年4月份我们认真落实污染源在线监控机房管理制度,切实履行职责,坚持每日巡检,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整体运行良好。市级污染源监控机房设备运行正常。中心机房正常运行率和联网率均为100%。

二、自动监控现场端运行情况

1、废气国控重点监控单位现场端运维情况

我市废气国控污染源单位7家,共安装在线监控设施27台(套),4月份除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期生产线、华能发电公司4号机组因仪器故障检修,海螺水泥有限公司2期生产线、中水集团崇信发电公司1号机组停产外,其余各单位污染源监控设施均运行正常,监控设施运行率、数据传输率分别达到92%和96.2%。

2、废水国控重点监控单位现场端运维情况

我市废水国控污染源单位共9家,除崇信县百贯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改扩建项目及配套环保设施正在建设、华亭煤业集团大柳煤矿有限公司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正在安装调试外,其余污染源监控设施均运行正常,监控设施运行率、数据传输率分别达到100%和94.5%

3、城市污水处理厂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共1家,分别安装了COD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流量计和PH计等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稳定,设施运行率和数据传输率均达到100%,污染物排放达标。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早在西方18世纪产业革命后期就产生了,经过西方企业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1992年,美国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组织内部所采取的所有相应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实现管理目标。可见,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逐渐膨胀,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许多企业因内部失控而导致企业倒闭,如巨人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去年我国加入WTO,政府和各界人士渐渐意识到增强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畅通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高等院校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潮中,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

2、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已经脱离了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办学状况,步入了多渠道筹资的办学模式。高校自主权逐步扩大,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同时,高校还开展对外投资、合资、租赁、创办校办企业等经济活动。资金使用已经涉及到教学科研、物资采购、基本建设、后勤保障、产品生产等方方面面。要使大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活动健康和有序的进行,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现在还不够健全,一些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损失浪费等问题,事实上都可以在内部控制方面找到原因。因此,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二、内部审计部门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评审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贯穿整个经济实体管理的系统,所有部门、岗位都在其中充当着角色,内部审计也不例外。而且,内部审计在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中充当着重要的监控角色,既要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又要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督促执行内部控制。各高等院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担当起这个重任,使整个学校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另外,学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引起的控制风险的变化,内部控制也应该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机制来监测环境条件变化,并指明内部控制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监督机制就是内部控制审计,发挥着一种使内部控制不断发展完善的功能。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控制运行体制和运行信息的纠偏和反馈,最终帮助学校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它是学校内部控制中很重要的一环。

内审人员进行内部控制评审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

(一)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控制评审初期,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和计算机控制环境进行调查了解,记录了解到的内部控制和对了解到的内部控制做出初步评价。在了解内部控制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的内部控制文件。

2、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包括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职务说明书、程序手册、工资记录、内部审计报告及工作底稿等。

3、观察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运行情况,以便了解和确定业务授权、文件记录、程序和步骤是否与内部控制的规定相一致。

4、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二)记录内部控制如果审计准备阶段准备确定信赖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则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详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流程图法、调查表法、文字描述法。

(三)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初步评价记录内部控制以后,审计人员应该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管理方面的控制进行评价,得出总体控制是否可靠的结论。

(四)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测试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①按照经济业务循环来综合测评内部控制;②按照会计报表项目来分别实施内控测试。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以业务循环为基础,来设计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试的内容。审计人员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就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以获取控制有效的证据的过程。在测试的过程中,如果特定的控制环节失效,还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有恰当的替代程序或高层控制来弥补控制程序上的缺陷。

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的具体方法有:①相互印证式的询问。即对同一内部控制,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不同层次、不同职责的人员,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②实地观察。即审计人员到业务处理的现场进行观察,考核控制执行情况。③审查书面资料。即通过对有关凭证、账本、报表和各种文件资料的抽样检查,来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④重做或重新执行某些控制程序。即审计人员在测试某项控制时,可以选择一项经济业务,按照被审单位的业务处理程序从头到尾做一遍,以验证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评价内部控制并与管理层交换意见提出改进的建议。

篇5

一、建立健全资金运作的管理和监管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资金运作管理体系和制度

建设管理单位应按照监管职责,对资金运作实施科学决策、规范运作、有效监督,形成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的资金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管理单位负责人应是资金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建设管理单位及计划、财务、工程等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职责明确的资金运作责任制度,资金运作业务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和审批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建立体现互相牵制程序的资金收、支业务制度;结合实际建立资金运作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建立现代化的资金运作监管体系,通过计算机网络化和财务控制软件,对资金运作进行实时监管。

(二)完善内部监管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根据全面性、审慎性、有效性的原则,建设管理单位要制定并形成包括货币资金、预付款项、管理费用、征迁费用、变更设计、计量支付、概算控制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内部资金监管和风险管理制度。一是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岗位互相分离的制约机制,在资金运作流程的制度设计中,对分级审批制度、权限划分规定、联签手续、原始凭证管理、计量验收等环节实施互相牵制;二是对各类有价凭证、票据建立登记、领用、签发和保管制度,银行的印鉴和票据应实行分开管理;三是严格实行概(预)算控制,及时分析和监督概(预)算与执行的差异,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概(预)算的执行;四是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控制制度、风险管理机制,对重要或大额度的资金运作形成事前的风险防范、事中的风险监管和事后的风险评估工作制度。

(三)形成资金运行情况的分析制度

建设管理单位财务部门要按照会计监督职责,对建设资金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报告,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建设资金运行分析报告制度。一是定期对资金运作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把资金运作情况、概(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对概(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异常情况和风险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二是建立资金旬报制度,严格各子系统的资金余额控制。

二、实施对建设资金运作重点环节的监管

(一)建设项目各阶段资金监管的重点环节

1.前期工作资金监管。建设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前期工作费预算、分月用款计划、前期工作进度、基本建设程序、合同等要求拨付资金;应加强对投标保证金及投标保函的管理,投标保证金应及时入账,不得挪用;对收取的招标收入,应及时纳入单位财务核算,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批复、征地拆迁协议和完整、准确、有效的支付资料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2.建设期间资金监管。建设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工程进度和合同条款进行计量支付,工程价款支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施;应审核资金支付是否控制在合同总价以内,单价的套用是否准确,有关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需要在工程进度款中抵扣的预付工程款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扣除;因工程变更等原因造成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发生变动的,应提供完整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发生的工程设计变更涉及工程价款调整时,应按照合同规定或有关规章制度确定;应根据当年预算及时办理资金的申请、审核、上报手续,确保建设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应根据每月工程实际需要量安排贷款,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对超出概算控制数的建设项目,拨款要报上级审定。

3.竣工决算资金监管。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确认的竣工结算报告办理向承包商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的有关手续,并保留质量保证金,在缺陷责任期结束后,应根据合同约定支付质量保证金;对项目竣工转入运营后不需用的库存设备、材料、自用固定资产的公开变价处理的,将收到的变价收入及时入账;做好结余资金的清理工作,并按照《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建设资金财务监管的重点环节

1.资金来源的监管。建设管理单位收到的所有资金,包括上级拨入资金、各项业务收入、佣金以及各种手续费收入等应及时、全部纳入财务账内核算,防止“体外循环”和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出现。

2.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监管。建设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管理控制,应在单位、业务部门内部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按照合同条款约定的限额和用款进度支付与收取,明确管理责任,定期清理应收及预付款项,及时结清资金。业务主办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审核材料预付款是否随工程计量扣回,并及时入账;预付单位工程款和应收个人款项是否随事务完成已经结清。

3.资金使用的监管。建设管理单位要严格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各项支出要控制在投资概算之中,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合理,促进资金安全、高效运作。

4.建安投资监管。建设管理单位要加强对建安投资的管理,完善建设项目的合同签订审核,严格建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程序,加强对工程资金支付、工程变更计量支付以及往来资金的管理,规范建设成本核算行为,有效控制和降低建设成本,加强对建设期间形成资产的管理。

5.设备投资的监管。建设管理单位要按项目概预算控制使用。对直接交付使用的设备,要按照建设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对需要安装的设备,要按照合同约定分期支付设备款,在设备达到运行条件并有相应的验收证明后支付尾款。

6.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的监管。建设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建设管理费用预算和单位有关规定执行,各项工资、补贴、奖金等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降低各类费用开支,从严控制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支出,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必须控制在制度规定的10%范围之内。 特别是在日常工资管理中,各类工资、奖金发放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发放。各类奖金发放表后需附奖励文件。不得任意扩大发放范围、发放标准或巧设名目滥发财物。

7.个人支出的监管。建设管理单位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下列支出: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等支出;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等支出及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三、规范建设资金运作管理和监督工作

(一)实行动态报告制度,形成有效监管机制

建设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一套系统、规范、有效的资金运作体系和决策、执行、监督制度,并将制度制定、执行情况向上级资金监管部门报告;要严格按照资金运作权限和决策程序科学决策,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资金运作制度,财务、纪检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制度规范性、有效性以及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资金运作出现重大风险和造成的重大损失,应及时向资金监管部门报告。

(二)围绕重点抓住关键,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建设管理单位要加强对重点方面、关键环节资金运作的监管,同时要重点监督检查各项资金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合规、健全;设计变更审批是否存在越权;在工程计量支付外是否支付了非合同约定工程借款;有无隐匿收入、设立账外账和私设“小金库”;有无以私人名义存储公款;有无擅自拆借资金;有无擅自增加预算外投资以及对外捐赠等。通过重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和解决资金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形成协同监管模式

建设管理单位业务部门在建设项目日常业务监督检查的同时,也要对相关业务的资金运行履行监督职责,及时、如实地报告有关业务资金运作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财务、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部门应监督检查内部与建设资金运作有关的重点环节和重要事项,对于违反制度、擅自运作资金等问题,应及时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建设管理单位要形成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制衡的协同监管模式。在资金监管工作中,如发现违规情况,责令及时纠正,发现严重违法违纪情况,要及时向同级纪检监察部门汇报或移交查处,对监管失察、不察或瞒报、漏报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健全资金安全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篇6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政府会计准则;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一、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

政府会计准则的推行是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出台的,政府会计改革是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号召,建立符合现行部门预算管理的政府会计体系。2014年底,财政部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开启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第78号文《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称《基本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7月6日财政部印发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四项具体准则和2016年8月份发出《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政府会计改革的推进对我国的财政体系和行政事业单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其前提和基础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包括制定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

二、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中统驭性的法规是《会计法》和《预算法》,具体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以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科学事业单位等特殊行业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有关基金会计制度等。自2012年起,财政部相继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在某些方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办法,为进一步推行财政体制改革打好了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核算体系是我国政府会计工作领域的基本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在我国财务管理体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了财政体系的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能够完整反映政府部门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能够为决算报告提供数据支持,为政府的财政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和政府职能的有效运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部门职能的改变和政府部门机构改革的需求下,仅仅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核算制度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日渐繁杂的政府会计经济事务。例如,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但是计提折旧、摊销后都是“虚提”,折旧费、摊销费用都是计入基金项目并不直接计入成本,所以不能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的实际状况,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中的收入与成本匹配的原则。成本费用核算的不准确就会影响政府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的披露,也会影响政府的实际运行成本情况、科学评价政府绩效等方面的反映,难以满足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信息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现行政府会计规则和会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当旧的制度和准则不能适应层出不穷的新需求新问题的时候,《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制定及成为政府会计体系变革必然要求,这也会是政府会计工作准则的一个新突破和新发展。“一石激起千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政府会计基本准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调研。而四项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为具体落实实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行动的指南。

三、对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创新性解读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统一性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打破了政府部门的性质差异,一般情况下,不再区分行政和事业单位。将行政事业财务规则以及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统一,基本实现了会计科目统一、核算内容和报表统一,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各部门、各单位编制财务报告及进行成本核算打好了坚实的会计核算基础,有利于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政府部门之间的对比。

(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二元化”

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中二元化特征最为鲜明,为了满足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核算的双重功能,在核算基础上,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也体现了“二元结构”,创新性的引入了“8要素”的会计核算思路,将会计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预算收支表会计要素,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核算基础的会计科目,应准确完整反映政府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结转结余等预算执行信息;另一类是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核算基础的,应全面准确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政府主体的财务信息。

(三)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具有互补性

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是此次政府会计准则的突出特点。所谓适度分离是指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双重功能,同时提供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能够全面反映政府部门的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所谓相互衔接是指在同一会计核算体系中,预算会计要素和财务要素相互协调,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相互补充,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同时提供政府部门的真实情况。二者既各司其职又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不同的核算方向提供完整的政府主体的财务信息和报告。

四、政府会计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

(一)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通过推行政府会计改革,在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下,能够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真实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由此会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自身的制度管理,严格落实有关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加强资产管理基础,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果,实现资产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二)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政府会计准则要求政府主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按照“实提”的原则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等,应按照要求编制收入费用表,由此,才能合理反映单位运行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建立并有效实施预算绩效考评制度,提升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

(三)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杜绝腐败

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不仅仅提供决算报告,还要提供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在内的财务报告,全面反映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政府部门的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对象,不仅仅是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还有广大的民众。政府财务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尤其是对政府资金的使用和“三公经费”的公开,有利于民众的了解政府的运行情况和运行效率,加强了民众对政府部门的监督,由此保证了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减少腐败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晨明.《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坐标,新起点[J].财务与会计,2016(04).

[2]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夯实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有关问题答记者问[J].财务与会计,2015(23).

[3]《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2015(10).

[4]张月玲,刘艺明.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构建研究[J].财政监督,2014(17).

篇7

一、健全组织

加强对审计机关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责任追究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杨志臣为组长,各位副局长、助理调研员为副组长,各处长、主任、专职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局在推进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责任追究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监察室负责责任追究的日常工作。

要坚持党组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各处室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要把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局工作人员的目标责任管理,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责任追究

对违反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程序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有意或过失造成负面影响的,严重影响审计形象的,依照本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一)突出抓好审计程序的落实。重点追究审计通知书是否按规定时间送达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是否经过三级复核,是否按规定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审计报告,审计定性是否准确,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审计依据是否合法,审计决定是否全部落实到位。对于检查发现或接受举报违反程序或其他违反规定的审计执法行为,造成一定影响的,经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处理。

(二)突出抓好审计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落实。重点追究审计项目是否经过审前调查,是否严格执行审理会报告制度,重点审计项目是否由局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一般审计项目是否由局主管领导主持召开,上审理会的资料是否准备齐全、完整,有没有应该上审理会的审计项目未向审理会报告。对不按规定执行,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处长的责任,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调换岗位处理。

(三)突出抓好审计现场纪律的落实。各项廉政纪律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没有接受被审计单位宴请、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等活动,直接影响公正执法的现象,对于检查发现或接受举报违反审计纪律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经调查核实,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党纪处分等。

(四)突出抓好审计执法工作中的不正当交易行为。重点追究审计项目审的不深不透,隐瞒问题不报,搞不正当交易,影响审计形象,形成审计风险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经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调换岗位、党纪处分等。

三、考核和监督

局责任追究领导小组对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工作要与年度公务员考核结合,必要时也可以组织专门考核。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

局机关各处室在总结、考核中,要把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对干部的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拨任用的重要依据。凡对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不重视,发生违反审计程序等问题的处室,不得评为先进,处室的主要领导、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局分管处室的领导要承担领导责任。

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思考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对建设项目建设期、试生产期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验收监测,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环保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建设项目对环评报告书(表)中环境保护要求执行和落实程度决定着环保验收的能否通过。因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要求进行,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工作。

一、建设项目现场勘查及注意问题

(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工作是在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由受委托单位监测技术人员对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立项、环评、初设等技术性文件,项目各生产设施、环保设施建设和试运行情况,清洁生产工艺、生态恢复治理情况以及项目是否有变更等其他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在整个查看过程中应做到全面、细致、认真,不放过任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环保敏感目标的保护要多看、多问,严格按照环评要求核对并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向建设单位直接提出,并上报站内项目验收监测负责人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相关的整改要求和意见,待建设单位整改完善后再行开展验收监测工作。现场勘查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验收监测工作的能否顺利开展和完成。(2)注意问题。一是对环评批复、工程初步设计及建设情况的核对,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和整改要求,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二是建设项目生产设施与配套的环保设施是否一致,是否正常运行,避免监测的盲目性;三是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和措施是否有重大变更,是否有相应的变更批复;四是综合现场勘查各类情况判断该建设项目是否具备验收监测条件。

二、验收监测方案的编制及需注意的问题

(1)验收监测方案的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方案是对在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环评报告书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以及环保设施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和监测的计划,同时也是进行验收监测和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的主要依据,合理、全面的验收监测方案为现场监测工作和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制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前言部分。前言部分是简述建设项目和验收监测工作的由来,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投资情况,试生产时间以及委托单位、负责验收监测工作的环境监测站,现场勘查时间。二是验收监测的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规;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项目有关的批复意见;建设项目单位委托验收监测的委托书。三是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包括建设项目的工程基本情况(位置、建设内容、规模、占地面积、总投资、环保投资试生产日期等);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生产单元的简述(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各主要生产单元污染物产生情况;主要污染物处理工艺流程和排放情况。四是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主要意见及批复要求。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评单位对该建设项目的主要结论和意见;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核的批复要求。五是验收监测评价标准。应列出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时的国家或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名称、标准号。(2)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需注意的问题。一是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环评报告书(表)及其批复和的设计要求是否一致,如有差异情况,均须予以列表对照说明。二是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一定要要选择正确、适当。三是验收监测因子的选择和频次的确定必须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要求执行,充分做到全面、合理。四是要针对项目的特性对环境管理检查内容做出合理选择,特别是针对项目中具有潜在的或实际危险、可能对周围环境及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的设备和设施,必须做出相关的警示或提示标志牌设置。

三、现场监测及注意的问题

(1)现场监测要求。一是竣工验收现场监测工作进行前开相关职能监测科室项目负责人会议,明确本次竣工验收监测的目的、监测内容、监测频次及其他相关要求;二是在验收现场监测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及验收监测方案内容要求执行各项监测活动;三是对所有与验收监测工作的有关现场监测活动均应当予以记录,确保所有工作环节处于规范要求之内;四是对所有与验收监测工作有关的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2)现场监测时需注意的问题。一是现场采样期间应经常查看验收项目生产工况,生产是否正常,工况有效负荷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同时不间断的查看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设备污的运行记录,收集所需的各种数据、制度等,并按照环评中环保竣工验收清单,逐一落实。二是要本着对环保事业和建设项目单位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好每一项现场监测工作内容。三是监测负责科室在现场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

四、报告编写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验收监测报告包括:前言部分、验收监测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环评报告书(表)意见及其批复要求、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现场验收环境监测结果等。除此之外,还应加入以下补充内容:(1)监测期间工况分析。主要说明在验收监测期间该项目的生产是否正常运行,生产负荷有否达到竣工验收监测要求负荷以上;同时根据各类设备运行负荷的数据计算实际运行负荷出。(2)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主要介验收绍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执行情况和结果。(3)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验收监测结果包括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污染源监测结果、无组织排放监测值、噪声监测结果、污染物日排放量及年排放量。以上验收监测结果及分析要充分反映验收监测检查中和现场监测的实际情况,并能根据验收监测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效地分析评价。(4)现场监测报告。在现场监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对各监测内容进行实验室内测试分析、数据整理上报、三级审核以及现场监测报告的编制和出具。(5)环境管理检查。对环境管理的检查结果根据验收监测方案检查内容,逐条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不符合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以及结论。(6)编写监测报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初步设计、环评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异均应在验收监测报告中详尽说明。二是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及其应用指标要合理。三是监测数据的报告一定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对未检出监测数据应按照规范书写“ND+最低检出限”;所有监测项目均应用汉字表述,不得用符号或分子式代替。四是验收监测结果的评价和结论要准确、精炼、完整。五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核算。

五、报告报出与审核

实验室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依照环境监测工作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监测有效的校准数据和监测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客观、真实。在监测项目报告完成后应及时完成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报告,并准备好验收相关材料,上报该建设项目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核,确定验收监测报告的主要结论是否合适,决定该建设项目是否具备现场检查验收条件。在建设项目验收完成后,所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验收监测资料要及时整理、建档,移交档案室归档保存,以备后查。随着环境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加强,在建设项目环保验收中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研究建设项目环境污染状况,严格“三同时”制度的执行,严格控制污染,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确保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按要求正常运行。

参 考 文 献

篇9

(一)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变分散监管为集中监管。过去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是各自为政的,例如:人社局负责事业单位的人员调动、招考;编办负责事业单位的用编计划审批及实名制管理;财政局负责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审批等。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要求,成立事业单位理事会和监事会后,理事会是事业单位的决策机构,负责确定单位的发展规划,行使单位重大事项决策权。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分管领导是理事会理事。这样,各职能部门的分散监管就可以通过理事会这一平台实现集中监管。监事会的职责主要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的业务运行、财务、资产以及理事、管理层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纪委(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为监事会成员。通过理事会、监事会这两个机构,人社、编制、财政、审计和卫生等行政部门强化人事编制、资格准入、规范标准制定、服务监管、绩效评估、财务运作、信息等监督管理职能,着力加强对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收费的监管力度。

(二)实行管理层负责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来事业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常常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政事很难分开,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行政主管部门强化监管职责,弱化并逐步剥离具体运行职责,从而逐步探索完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让事业单位法人充分行使自,优化单位内部日常运行的管理,健全单位内部决策的执行机制,强化公益属性,扩大公众参与,调动事业人员积极性,确保公众对服务满意。

(三)扩大社会参与面,事业单位法人监管增添新视角。在对事业单位的监管中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公众参与,扩大了监管的视角。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时,必须明确1-2名会员为本单位服务对象的代表。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对该单位的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及日常管理优劣有切身感受,通过服务对象给事业单位打分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二、探索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监督管理机制

(一)年度工作报告制度。事业单位要对年度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编制年度报告。年度报告主要包括本年度发生的重要决策、重要活动、预算执行情况;计划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财务状况、运作中出现的问题;社会公众对本单位服务工作的反馈意见和其他应报告的重大事项。年度报告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如社会公众对本单位年度报告内容有异议、认为需要进一步澄清的,该单位应做出解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应主动收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并对该单位年度报告内容做出质询,该单位应根据其要求作出相应的改进。

(二)重要信息公开制度。为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提高事业单位社会效益,事业单位应通过单位网站、政务网等多种渠道各类信息,对社会公众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信息还应在新闻媒体。事业单位应当公开的信息包括:年度工作报告、绩效评估报告、财务审计报告;重大决策和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理事会的组成和理事任免、理事会决议;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及本单位向社会的服务承诺;为民服务的内容、服务价格、服务标准、政策依据、运作状况、发展规划等内容及变化调整情况;其他应公开的信息。信息公开应做到完整、及时、准确、真实,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举措应通过听证会等形式进行论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法人绩效评估制度。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质量和效率并重原则,以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结合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的特点和职责运行情况,登记局制定出台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和质量评估标准。依据绩效评估标准和要求,事业单位应于次年年初做好自评工作,并连同各项佐证材料以及应由第三方评估或审计的报告报理事会,由理事会对年度工作绩效进行初评,形成绩效评估报告提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和举办单位。然后登记局会同举办单位对下属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实施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本单位理事选聘、管理人员任免、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与收入分配和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等的重要依据。

(四)决策失误追究制度。为确保理事会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坚持“谁决策,谁负责”为原则,保证理事会权力与责任相一致。对事业单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章程规定导致决策失误,致使单位遭受严重损失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参与决策的理事应承担相应责任,但经证实在表决时曾表示异议并记录在案的,可免除责任。

(五)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接受审计机关对法人实施审计监督,年度财务审计原则上每年一次,由理事会委托审计部门并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于第二年1月底前完成。拿启东市中医院来说,其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经理事会审议批准后报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和有关部门备案,并于次年2月底前通过医院网站向社会公布。经审计发现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由理事会责成行政执行人整改,行政执行人应于30天内提出整改方案,报理事会审议。

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推广监管经验

(一)注重吸收外地先进做法。目前,启东市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架构就是吸取了镇江市的经验。启东市所有医疗机构建立一个管委会,由分管副市长任管委会主任,负责对财政、人事改革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各医疗机构再建立理事会,具体负责日常运行事务决策权及监督权。

(二)区别不同类别明确不同的监管重心。县(市)级事业单位多达数百家,分为不同的类别,隶属于教育、卫生、交通等不同系统。为使监管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区分不同的事业单位,确定不同的监管重心。例如对于学校,监督的重心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医疗卫生单位,主要看医疗技术的高低、收费的合理性、患者的满意度;对于一些业务关联性大、规模小的事业单位可以采用联合组建理事会的方式进行集中监管。总之,针对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多样化监管,促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continuous audit,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ontinuous audit model,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BRL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building continuous auditing under XBRL environment, builds a new type of continuous audit model based on XBRL environment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continuous audit function of financial reporting. On this basi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w type of continuous audit model based on XBRL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关键词:XBRL;连续审计;审计模式;构建要素

Key words: XBRL;continuous audit;audit mode;building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152-02

0 引言

随着XBRL的发展以及一系列XBRL技术标准的,XBRL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结合日渐紧密,基于该环境,本文将连续审计定义为:审计人员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与被审客户之间的实时有效连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系统生成的基于XBRL的数据信息以及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连续监控,随时对企业异常情况进行检测,获取实时审计证据,对审计报告随时更新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实时的审计报告的一种审计模式。

1 连续审计的概念框架

连续审计概念框架是连续审计模式的基础,只有在明确连续审计概念框架的前提下,才能成功分析连续审计模式所需要的构建要素,才能实现新型连续审计模式的构建。连续审计的概念框架分以下七个组成部分。

1.1 网络服务器 专用网络服务器安装配置被审计单位的实时报告系统。对接特殊服务器使得内部审计师和审计单位连接起来,使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核查相关的数据库就可以监视和控制被审计单位专用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审计后产生的报告置于单位内部审计师的特殊服务器里,为被授权的第三方提供审核的数据材料。

1.2 审计环境 被审计单位的实时会计报告系统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监控设备持续不断的运作产生的信息流组成连续审计环境。这些信息流将会被会计系统进行具备时效性的,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人员的服务也是随着时间的更近进行更新的。

1.3 审计业务约定 连续审计业务约定是连续审计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业务约定的相关条件和款项主要取决于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包括传统审计部分和连续审计技术两个方面。

1.4 审计信息系统 连续审计的实际采用完全取决于相互连接的信息系统是否可靠,也就是说审计系统是否是完整的,安全的,有效的,以及可维修护理的。

1.5 安全信息传输 得到授权特定信息传输具有身份识别功能,能够保证私密信息不外漏并保持其完整性。确保服务认定水平的图章或标签可通过内部审计人员整理随时更新的审计报告电子版来生成。

1.6 长青报告 长青报告是指只要特定的第三方有需要,连续审计环境殊服务器可随时生成审计报告供其使用。访问服务器的时间内审计报告完全是开放的,动态更新的。连续审计报告提供三个层次的保证类型,根据重要性程度和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特定要求而定。

2 传统连续审计模式比较分析

连续审计模式是连续审计系统整体实现的理论模式,以技术实现为外在逻辑形式,内含审计各要素排列以及审计契约各方关系而形成的抽象逻辑框架。至今为止学术界提出过不少连续审计模式,目前,国际上应用连续审计的模式有以下四种:①Woodroof—SearCy模式;②Rezaee模式;③Onions模式;④ABCAM模式。每一种连续审计模式在精确性、报告方法和实时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具体差别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四种模式通过采用数字、嵌入技术等不同的审计技术实现了连续审计,但是这些模式大多数所采用的审计技术,不可避免的存在不支持XBRL,占用大量系统资源等缺陷,而随着XBRL财务报告被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这一变化,就需要一个适应XBRL环境的连续审计模式,基于已有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将尝试构建一个新型连续审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