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执行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执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鉴证;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05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责任的实践情况以及对社会的回报。然而,社会责任报告的不规范问题导致其可信度差、使用性不高,使用者无法准确地判断每个企业关于社会责任的践行情况,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执行机制。
1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机制的相关概念
机制是指机器构成的各部件及其运转时的相互作用,引申为系统内各要素发挥效力时相互联系、保障系统发挥作用的运行方式。
执行机制是指为保证规则的执行从而达到既定目标所形成的制度安排,通过执行者的主观意念与客观执行的互动来实现。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载体,它与财务报告相对应,是指企业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出发披露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行动、业绩和未来目标等情况。
社会责任报告书的执行机制则是为了社会责任报告书有效准确披露所形成的维系体系,它是根据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性质、目标所形成的。
2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机制运行现状
2.1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执行机制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
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历史较短,社会责任意识启蒙较晚。1999年,壳牌(中国)了第一份中文的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才逐渐被企业所知。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了我国中央企业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正式拉开序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是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文件,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6)、《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2008)等。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在逐年递增,且2009年的报告数相较于2008年有了大幅度增加,之后各年稳步增加。2013年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数共计686份。虽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在不断加强,但是我国相关部门对于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机制的管理仍处于相当不成熟的阶段。我国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采取自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责任报告缺乏连续性,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报告的形式及结构未形成一定的模式,报告间缺乏可比性,披露的信息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报告总体上存在较多的问题。
2.2 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评价较少且第三方评价标准不一,质量不高
我国的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出现在2006年,是由挪威船级社(DNV)和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共同为中远集团《200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出具的鉴证报告。因为目前我国并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做出强制性规定,所以社会责任报告拥有第三方审验的较少。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整体水平较差。从数量上看,由《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3》的报告主要参数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几年的经第三方审验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占总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比例。2010―2013年分别为6.1%、6.7%、5.7%、7.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第三方审验的数量是很少的。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可以为社会责任报告提供第三方评价的机构较少,主要是一些咨询机构、注册会计师以及一些行业协会和专家,其中以行业协会和专家为主体,咨询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所占比例较少,第三方审验机构比例严重失衡。从质量上分析,这些机构在提供第三方评价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对于的审计声明内容,往往包括管理、业绩和进展的意见和建议,也可能包括他们对报告完整性的看法,但通常不对报告的信息的质量等问题发表正式结论。在审计声明中,审验者很少强调自身的独立性,这样的审验声明不能起到真正的应有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审验质量不高,不能提高预期使用者对报告的信任度。
2.3 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由于我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行自愿原则,所以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性质及作用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大部分企业把社会责任报告书当作是一份企业的宣传册,所以有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书的编制部门是公关宣传等部门,编制人员具备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无法有效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缺乏相关的准则和管理办法,同时出于成本和效益的考虑,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部门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通常是管理层随意将该任务分配给某些暂时清闲的部门。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和结构散乱,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报告信息质量较差,缺乏定量披露,同时定性披露存在内容散乱、逻辑混乱、语言修饰等严重问题。
3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机制的一些建议
3.1 合理制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
目前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6)、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2007)、上交所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2008)、中国社科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CASS-CSR1.0)》(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201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3.0》(2014),这些指引对我国社会责任报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仍未对社会责任报告制定类似会计准则的具体标准。现阶段的指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相应地也给企业带来了编制上的困惑和偏差,所以我国相关部门以及专家团队应该合理地制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以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更加规范化,更加具备可比性。
3.2 合理制定第三方审验标准,明确审验单位与被审验单位责任
社会责任报告是为预期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相关信息,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鉴证即为独立的第三方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提供审验,增强预期使用者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信息的信任程度。目前我国提供第三方审验的主体失衡,提供的审验业务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相关部门及专家团队应继合理制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后恰当地制定第三方审验标准,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审验单位和被审验单位的责任,以使预期使用者提高对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审验结果的信任度,有效保障预期使用者的自身权益。
3.3 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制度监管,设立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上述建议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同时设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对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同时对社会责任践行不好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监督机制,我国政府应当对执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标准和第三方审验的制度规范设置相应的部门进行监督。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保证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加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道德规范。
3.4 加强第三方审验机构专业素质,提高审验质量
在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第三方审验标准后,第三方审验机构应当对第三方审验标准认真研读,不断加深对其的认识与理解,以便更好地实施审验工作,同时审验人员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审验质量,降低自身的审验风险。审验人员在接受审验业务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了解被审验单位环境及其他因素,有效保证自身权益。
3.5 加强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管理,重视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及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对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因此企业有必要组织员工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学习,或将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合理渗入企业文化之中。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或部门到相关的咨询培训机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企业内部可以在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均衡上合理地设置单独的社会责任评估小组或部门,专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以便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激励企业自身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4 结 论
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执行机制的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应该加强相关方面的投入,同时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订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机制的建设计划,逐步推进、分层落实,最终确立适合我国的特色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杨海燕,许家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主要标准述评[J].证券市场导报,2009(12):60-65.
[2]沈洪涛,万拓,杨思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现状及评价[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6):68-74.
[3]宋献中,李诗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统计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6):24-28.
篇2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新闻业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互联网的冲击,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报纸如何在这场竞争中稳住自己的位置,得到社会和受众的认可和满意,笔者认为,报纸更应该利用好自身特有的优势特别是版面设计来取胜。
关键词 报纸 可读性 版面设计
通常把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称为“平面媒体”。如今,以纸张为载体新闻或者资讯的平面媒体正面临着来自网络媒体的强大挑战。从全球范围看,报纸受互联网媒体的冲击程度虽然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进入21 世纪以来,网络媒介飞速发展已使报纸等传统媒体相形见绌,报纸的影响力大不如前。那么做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又如何在众多的新媒体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呢?
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报纸的版面设计。报纸的幅面相当大,大量的新闻集中于一张纸上,读者往往习惯于统览整个版面,以便迅速从中选定进一步阅读的图文。因此,一个优秀的版面相当重要,再加上报纸的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读者透视报纸的第一扇窗户。版面设计的好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版面设计得可读性强,报纸就会受欢迎。否则,再新颖优秀的文章如果放在一个杂乱无意不具任何美感可言的版面上,也会让读者索然无味,提不起阅读兴趣。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叶有声有色版面设计革新运动以来,至今仍吸引着众多眼球和关注。新的版面元素被各地报纸广泛采用,例如“瘦报”“有声阅读”“模块”、大图片、厚题薄文等。总之,报纸也开始争奇斗艳,在版面形式上大做文章。但笔者认为,无论版面设计的形式如何变化,版面设计整体上应遵循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比例协调、整洁大方、便于阅读;利用好点、线、面,黑、白、灰,空间、色彩、图片等版面语言满足读者生理、心理、精神需求;要学会把繁杂的平面梳理成有序的、逻辑性很强的平面,把乏味的平面变成相对有趣的平面。笔者认为能让报纸具有可读性有这样几件法宝。
第一件法宝——善用比例法则
分割与比例是以纯粹的数理性作基础的,通过对面的渐次分割和随意分割展现出富有逻辑的节奏。在平面设计中,面的分割被广泛运用于书籍杂志DM 手册、报纸、招贴、包装等的版面设计中。
在报纸的版面设计中,合理的比例分割可以使空间表现得更加明快、直率、清晰;能使人感到在井然有序的空间里,形象更集中,更有条理;有条不紊的画面分割,具有较强的秩序性,可以给人冷静和理智的印象;渐次的变化过程,可以形成富有韵律的秩序美感。
众所周知,版面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优秀的版面设计,都表现出其各构成因素间和谐的比例关系。达·芬奇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可见,比例法则是实现形式美感的重要基础。要想让报纸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就要有效利用比例法则。
在报纸中,最常使用的算是黄金分割比例。因为它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得最好。因此,作为报纸编辑,在日常版面设计中,要吸取黄金分割比例的做法,将版面进行黄金分割,设计出更具美感的版面来。
第二件法宝——精心制作标题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打开一张报纸,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个个长短不一、浓淡交错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带给读者的第一视觉冲击力,就像人的眼睛一样,既能传神又富有魅力,能达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效果。“标题是新闻的包装”。制作标题是每个编辑的必修课。寡淡无味、冗长沉闷及饶舌生涩的标题会令读者昏昏然。一份好的报纸之所以吸引读者,编辑精心制作的标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标题的制作,首当其冲的就是标题的内容要有吸引力,让标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充满阅读兴趣。在厚题薄文的时代里,标题制作过程中,口语化已成为流行趋势,长标题也大行其道,通俗化特色则更加明显。因此,制作标题的最主要目的演变成了吸睛大战,一张报纸的受众众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标题的制作。
制作标题,不仅要在标题的内容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在标题的大小,字体的形式上想办法。比如,重要的文章,一般都会往上放,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都会使用肩题、主题、副题,这样会使标题更加厚实,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制作标题时,往往还会横竖上有变化,这会使版面看起来错落有致,节奏感强,不至于太单调乏味,同时,还能避免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避免碰题、对题、堆题等问题。
第三件法宝——慧眼巧选图片
报纸对大小不同照片的安排恰当与否,与版面的美观程度有直接影响。照片为一天的新闻制造气氛,它诱使我们去读一条本来可能会被忽视的报道,或者刺激我们的视觉吸引我们去买一张报纸。在报纸上,照片已成为打破单调版面的手段,是帮助读者从一条报道转向另一条报道的版面上的阶石。报纸图片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新,包括内容新鲜、形式新颖两个方面;真,新闻照片应该而且只能是对客观的事实情境的写真;活,生动有趣的图片更能成为吸引读者的有效武器;情,新闻照片能给人传递情感力量;意,强调有意义、有味道,能引人思索,是要求图片能反映事实的本质。
那么如何进行新闻照片的筛选呢?首先要选择鲜明主题的图片,要选择能表现新闻意义的人或物,事件和情节。其次要有吸引注意力的主体,能让主题第一时间显现出来。再次画面要简洁,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
选择照片是有规律可寻的。在技术层面上,好照片必须具备能够被相应媒体所接受的技术质量,曝光、清晰度、色彩等都要准确传达信息并具有视觉感染力。在功能层面上,新闻照片要具有真实性、时效性、故事性或人情味,要捕捉到典型情节和典型细节。在美学层面上,照片要具有视觉冲击力、新颖有趣、创造性地安排构图。
编辑新闻图片要注意几个原则:要禁发过于刺激读者大脑神经的图片;禁发不尊重个人隐私类的图片;禁发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没有人文关怀的图片等。
第四件法宝——运用好对比
对比是由具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是在统一中趋向差异。色彩的对比主要是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在版面设计中明度对比鲜明与否,决定着整个版面的光鲜感、明、清晰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和情感感觉。在版面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色相对比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人们识别不同色相的差异,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色相感的不同需求。使用色相对比时,必须充分注意整体版面的和谐,避免大量使用高强度的对比,以免引起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劳。在版面设计中,纯度对比强烈时,版面整体色调艳丽、生动、活泼,其情感语言越发鲜明。要使版面对比和谐,就必须准确掌握各种色彩面积搭配的比例。一般而言,色彩面积对比和谐的比例是:黄:橙:红:紫:蓝:绿=3:4:6:9:8:6。如黄色与紫色的面积搭配,由于黄色的亮度是紫色亮度的3 倍,因而当一个版面上紫色的面积是黄色的3倍时,整个版面是和谐的。尤其是当版面上正文大量使用色块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比例的搭配,一旦不当,会使版面失衡。
第五件法宝——使用线条化手法
“线条化”手法,是指将非线条的景、物或其它元素以线条的形态在版面上呈现出来,在实现传统的版面线条强势作用、或区分作用、或结合作用、或表情作用、或美化作用的同时,还增加信息传递的功能,从而引导读者从“感知效应”进入到“觉知效应”。线条化手法的使用既可以实现版面设计的创新,还能够突出报纸的个性,使版面在灵活的变化中不失秩序之美。作为版面策划的手段之一,版面中的字体、线条、刊头、题花、空白等是版面设计的无声语言,编辑借助它们来美化版面,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实现编辑思想。
归纳起来,版面设计中常用的“线条化”手法有以下几种:
情景线条,就是将客观情景线条化作用于版面,从而起到美化版面、渲染版面氛围的作用,并成为受众内容接受的助推力。这种手法适合的选题往往是自然环境因素在其中占较重的报道,如气候问题报道、关涉宇宙空间的选题等,这对于读者阅读时探索欲望的激发是很有作用的。
实意线条,就是将客观对应物件线条化作用于版面,并表达一定的含义。这样的设计常用于社会现象类的选题报道,而客观对应物件本身又具有线性特征。
笔画线条,是将版面中某一字母、文字、数字等进行线条化使用,或以其笔画的延伸作为线条用于版面表达。“笔画线条”作为线条化的对象,其含义往往比较直观,一般不会有什么引申义。使用这种手法策划的版面,可以称之为“经济型”版面。
线条化手法的版组设计需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版组内各版的报道对象或报道对象类型明确、或话题设置层次分明、或报道切入点鲜明统一、或报道内容分类界限清晰等,在理清内容的原则下使用线条化手法结构版组,更能实现版际和谐,引起受众更多的信息消费欲望,从而使受众感受到更强的信息冲击力。
篇3
1.1项目名称:**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
1.2项目申报单位:**区财政局、扶贫办
1.3项目承担单位:**区农牧局
1.4项目类型:新建
1.5项目地点范围:**区7个乡镇20个行政村4594户。
1.6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夏季优质蔬菜基地10个,面积12600亩,调运蔬菜良种10个。甜椒、西芹、大白菜育苗1900万株,育苗移栽面积5600亩,直播蔬菜7000亩;建工厂化育苗温室20栋;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
1.7建设期限:20**年3月-10月
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0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50.8万元,地方配套及农民自筹451.2万元。
2项目背景
2.1项目由来
**区露地蔬菜面积年稳定在3万亩以上,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甜椒、西芹、南瓜、大白菜、葱头等,年产各种蔬菜1亿公斤,产值4300万元左右;其中已建成日光温室2580栋,1240余亩,年产反季节蔬菜997.6万公斤,产值890.7万元。蔬菜种植业逐步成为**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与国内同类地区甘肃榆中县比较,我区蔬菜产业水平差距甚远,榆中县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与我区相当,1997年榆中县蔬菜面积仅有4500亩,采取多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发展种植蔬菜。抓基地建设,建立营销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目前榆中县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值2.2亿元,占农业收入的45%,占人均纯收入的32%,借鉴榆中蔬菜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在**区现有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向前推进,故申请**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生物、微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蔬菜示范基地生产水平,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打通市场渠道,利用蔬菜示范基地的带动功能,逐步向规模、品种规模、优势品种规模化发展,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促进项目区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2.1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固原市**区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耕地面积减少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需要,是巩固**区生态建设成果措施之一。加之**区粮食生产没明显的优势,虽然土地面积大,但粮食生产水平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微薄。所以以蔬菜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2.2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
项目区现有中小型水库7座,因水土流失严重,多年淤积造成库容不足设计贮水能力的三分之一,项目区以机井水来发展灌溉,由于打井缺乏统一规划,机井布局不合理,致使灌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水位明显下降,“1236”扬黄扩灌成本高;另一方面,种植粮食或胡麻、葵花等经济作物,大田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而种植蔬菜,实施保护地栽培和小畦灌溉技术,合理利用灌水资源,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水生产效益。
2.2.3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培育品牌产品,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区蔬菜产业虽有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温棚总量已发展到2580栋,年产各种蔬菜近1亿公斤,产值约4300万元。但本区蔬菜以初级产品上市,大部分销售在本地市场,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差,很难占领区外市场。另外,我国加入WTO后,特别是大中城市对农产品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后,给**区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强烈的挑战。因此,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培育我区蔬菜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2.2.4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通过设施提前育苗,在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提前上市,也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达到一年两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根据20**年、20**年我区对脱水甜椒、西芹的试验,分别可提前采收上市27天、17天,育苗移栽麦后复种大白菜获得双重效益。
2.2.5自然条件优越
**区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45—160天,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较好,果菜类作物能通过越夏延至深秋,叶菜类作物7—8月上市,加之我区属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工业化程度低,化肥施用量相对较少,无土壤污染和灌水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1.3%左右,矿化度1.18g/kg,PH值7.6—8.3,地下水矿化度0.9—1.1g/L,PH值7.5,符合优质蔬菜生产的要求,具备发展优质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
2.2.6生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
由于当地土地面积较多,农民多年来广种薄收,靠天而种的习惯,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较低。随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肥源充足,农家肥投入较高,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严格轮作倒茬制度,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符合部颁标准的无公害蔬菜产品。
2.2.7技术成熟有保障
**区农业技术部门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参照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规范化管理与生产标准》,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总结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并且根据区内外市场需要,筛选出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新品种,运用育苗、节灌、微生物等技术,试验成功了西芹、绿菜花、甜椒等无公害化栽培。
**区农技推广中心现有技术干部4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7人、农艺师14人、助理农艺师17人,技术员5人,技术力量雄厚,先后承担过头营马园园区,杨郎蒋河园区,城郊北塬、东红“四位一体”生态项目等较大项目的建设,积累了成功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另外,聘请自治区蔬菜产业化协会姜黛珠农技推广研究员、兰州大学干旱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静教授作高级技术顾问,从技术服务功能、技术先进性上能确保较大规模农业项目的完成。
2.2.8市场前景广阔
固原撤地设市,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总量将不断增加。依托城市,服务市民,主动抢占本地市场,满足市民对各种新鲜蔬菜的需求,就可销售我区蔬菜产量的50%以上。
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鼓励粮食主产区省市加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压缩了蔬菜种植面积,这样为我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加之**区地处六盘山东麓,气候相对冷凉,大部分蔬菜在本地能越夏种植,并于7、8、9、10月份成熟上市,此时正值华北、华南高温、梅雨季节,蔬菜生产处于淡季。近年来,外地菜商在此期纷纷来**区调运蔬菜,本区的部分蔬菜已进入了大的流通领域,若在蔬菜产品上,进一步抓好品质,做好产地包装和预冷处理,钻市场空档,打蔬菜销售时间差,组织营销人员和农产品经纪人,以高品位优质蔬菜占领外地市场是完全可行的。
2.2.9运输条件方便,区位优势明显
**区是宁南山区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银平公路、兰宜公路、宝中铁路、银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十分方便,有利于蔬菜产品快速度流通和外销,有利于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
2.2.10固原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对蔬菜产业发展特别重视,**区区委20**年初出台了“关于扩大蔬菜产业基地的意见”,要求各涉农部门和蔬菜种植乡(镇)在组织协调、资金配套方面给蔬菜生产给予大力支持。加之项目区农民有多年蔬菜种植管理经验,有优质蔬菜生产的投资能力,建设优质蔬菜基地的困难和阻力较小,也是顺利实施本项目的有利条件之一。
3项目区的选择
3.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在清河镇、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黑城镇、寨科乡、河川乡,涉及7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4594户,人口22970人。区域内总耕地面积62.7万亩,其中水浇地21.6万亩(详见表1)。
3.2基本概况
3.2.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区北部清水河河谷平川区及东部丘陵区。
3.2.2气候、土壤条件
项目区属清水河谷平川区,海拔1518—1530m,气候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以西北风为主,夏季干燥温凉,以东南风为主,春季气候多变,秋季降温迅速,年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28℃,项目区年平均气温6.8℃,大于等于0℃积温2750℃,年平均日照时数252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为127.6千卡/cm2?年,生理辐射67.78千卡/cm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380mm,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2%,多年平均土壤蒸发量1316mm,干旱指数2.0,无霜期145—160天,土壤为淡黑垆土及轻度侵蚀缃黄土,有机质含量1.3—1.6%,PH值7.6—8.3,最大冻土层深度1.2m,地下水深度50—130m,地下水量较丰富,以旱灾、雹灾、沙尘暴、冻害等为主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2.3灌水条件
项目区为**区的老灌区,区内有中、小型水库7座,灌溉用机井263眼,单井出水量50—80m3/h,地势平坦,配套有支、斗、毛渠灌溉系统,“1236”引黄扩灌渠穿境而过,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农民有多年灌溉种植的经验,灌溉条件方便,适宜发展蔬菜种植业。但灌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水生产效益不高。
整理3.2.4运输、电力、通讯条件
项目区在银平公路两侧,宝中铁路、银武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加之每个乡村全部通等级公路,已形成以银平、宝中、银武三条国省道为主干线,10多条县、乡公路为分支的运输网络,运输条件非常优越。电力形成了以330KV输变电工程为中心,连接紧密的5座110KV和15座35KV送变电网络,电力供应充沛。程控电话、长途数字传输、移动电话覆盖全境,可视图像、远程教育、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和信息设施得到了普遍应用,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条件比较发达。
3.2.5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包括清河镇、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黑城镇、寨科乡、河川乡共20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62.7万亩,其中水浇地21.6万亩,总人口17.3万人,人均耕地面积3.8亩,有大家畜4.36万头,羊11.2万只。2003年,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1.58亿元,人均有粮380公斤,人均纯收入970元。项目区种植业以粮食(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其次为经济作物(胡麻、西瓜、葵花、蔬菜),再次为林草类。粮:经:饲比例为5:3:2,项目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种植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蔬菜、瓜果产业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4项目产品市场供需预测及销售策略
4.1**区的自然条件适合夏季反季节露地蔬菜生产,7—9月份是我国华北、华中及东南沿海地区蔬菜生产的淡季,市场大量需求甘蓝、菜花、白菜、萝卜、西芹等蔬菜,而相喜凉蔬菜能够夏季正常生产,茄果蔬菜能够越夏生产。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优势,形成了夏季反季节露地蔬菜基地,加之运用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适期播种、育苗移栽,可以错开上市,7、8、9、10四个月的蔬菜可源源不断的补给华北、华南等地,可稳定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区夏季瓜果菜面积达到3万亩左右,年总产量8750万公斤,部分瓜果菜如南瓜、西芹、夏季大白菜、胡萝卜、番茄、辣椒等外销陕西、甘肃、武汉、河南等省市,市场前景看好。
4.2宁夏的脱水菜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国内外,近几年出口量平均以30%的速度递增,出品量占世界总量的2/3。目前宁夏脱水蔬菜企业有百余家,年销售脱水蔬菜9800吨,年种植面积约11.5万亩,银南、银北等老种植区因病害严重已无法规模化生产,致使生产原料不足,企业严重受损。20**年宁夏蔬菜产业化协会、宁夏农技推广总站计划将脱水菜基地南移,在我区推广种植脱水甜椒18**亩,其经济效益是其它经济作物收入的1倍以上,而且有利于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4.3无公害化生产是蔬菜产业发展必然趋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国内外市场对蔬菜无公害化严格要求,无公害化将成为蔬菜准入市场的首要条件。**区是传统的农业区,绝大部分地区不存在“三废”污染,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施用化肥、农药的水平较低,完全适合从事有机、绿色及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根据区内外市场需求,筛选出具有一定区域优势,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品种,组织无公害化生产,尽快培育出自已的蔬菜品牌,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技术路线
5.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5.1.1建设时间:20**年3—10月。
5.1.2建设地点:**区清河镇什里、郑磨村、头营镇二营、徐河、马店、马园村,三营镇马路、孙家河村,黑城镇黑城村,彭堡镇里沟、姚磨、闫堡、吴磨、河东村,河川乡康沟、寨洼、明川、骆驼河、黄河村,寨科乡蔡川等20个行政村。
5.1.3建设内容
5.1.3.1品种:示范品种有甜椒、西芹、辣椒、大白菜、西红柿、保健南瓜、葱头、夏季萝卜、菊芋、无籽西瓜。
5.1.3.2基地面积:建设夏季优质蔬菜基地12600亩,主要为甜椒1000亩,西芹1000亩、辣椒4500亩、大白菜2500亩(春夏大白菜1000亩,麦后复种1500亩)、西红柿1000亩、南瓜500亩、南韩萝卜300亩、葱头1000亩、菊芋300亩、无籽西瓜400亩。
5.1.3.3育苗温室建造:建设日光温室育苗中心,占地面积60亩,建温室20栋,每栋占地2亩,温室净面积0.8亩。温室育苗设备、育苗穴盘、喷灌、基质;甜椒、西芹、大白菜总育苗是1900万株,其它蔬菜采取直播。
5.1.3.4科技培训: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
5.1.4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20**年3月-10月。
5.2项目技术路线
突出抓好蔬菜产前环境质量控制、产中物质投入和栽培关键技术管理,推广育苗移栽,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平衡施肥,以有机肥源为主,应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等多项综合农艺技术体系。以优质蔬菜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行无公害生产,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规范无公害化生产技术规程,扩大社会性宣传,推动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发展。
6管理机构及运行方式
6.1组织管理
项目监督单位:**区财政局、扶贫办
项目管理单位:**区农牧局
项目实施单位:**区农技推广中心
项目协作单位:有关乡(镇)政府
技术依托单位:宁夏蔬菜产业化协会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实验室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区长任组长。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督促、检查、协调项目实施;项目监督单位负责资金的拨入,并对实施单位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验收;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内容建设及技术指导;项目协作单位组织协调所属农户,解决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
6.2资金管理
资金设专帐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按实施方案进行资金使用,实行财务报帐制度,按进度定期在**区扶贫办报帐,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6.3运行机制
实行“三位一体”,一步到位的技术推广机制,即由乡镇政府、推广机构与基地农户共同发展。乡镇政府负责基地面积的落实,使任务落实到实处。技术部门结合**区“科特派“创业行动,技术人员与农户签订优质蔬菜生产技术承包合同,建立利益共同体,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实施。政府支持基地农户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化组织和蔬菜产业化协会组织,负责执行蔬菜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联系技术人员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营销窗口,联络农村经济人,真正担负起基地牵动两头的运行机制,即示范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的义务。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1投资估算
项目总需投资602万元,其中: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包括蔬菜种子、育苗、生物肥料、生物制剂、高效低毒农药应用等)费用514.2万元;育苗温室建造及育苗设备配套费用74.3万元;技术培训费11.5万元,不可预见费2.0万元。
7.2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总投资602万元,申请国家投资150.8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引种、育苗、化肥、地膜等补贴及培训费、服务费投资;地方配套及农民自筹451.2万元,主要用于蔬菜基地建设中的化肥、农药、水费等投入(详见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表2)。
7.3主要支持环节
财政扶贫资金主要支持蔬菜种子补贴34.0万元、育苗补助35.5万元、育苗温室建造费38.1万元、育苗设备(穴盘、喷灌、基质)配套费36.2万元、科技培训5万元、不可预见费2.0万元,总计150.8万元。
8项目效益评价
8.1经济效益
20**年建设1.26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可向市场提供各类鲜菜45**万公斤,平均亩产3575.4公斤,平均亩产值1595.3元,总产值达2010.1万元,扣除各类直接生产费用投入602万元,增加纯收入达1408.1万元,投产比为1∶3,一年内可收回全部投入成本,项目区种植蔬菜的农户人均新增纯收入613元,从而达到人均纯收入1583元,较项目实施前经济收入提高63.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详见投资效益表3)
8.1.1公斤成本核算
总成本=800元/栋×20栋+260元/亩×1.26万亩(人工)+592.5万元=921.7万元
单位产品成本0.19元
投资估算78.3+514.2=592.5(万元)
产品利润0.26元
投资回收期=592.5/1191.3=0.5(年),即6个月可收回投资
投资利润率=1191.3/921.7×100%=129.3%
财务净现值=(1191.3-592.5)/(1+3.2%)=580.2(万元)
财务内部报酬率=3.2%+580.2/(580.2-568.1)×2.2%=108.7%
8.1.2亩成本核算
(亩)总成本=921.7万元/1.26万亩=731.5元/亩
(亩)总投资=592.5万元/1.26万亩=470.2元/亩
亩销售费=1595.3元×5%=79.8元
亩锐金=(1595.3-79.8)×5%=75.8元
亩年纯收入=1595.3-79.8-731.5-75.8=708.2元
整理BEP=731.5/(1595.3-75.8)×100%=48%
EBP=(1595.3-731.5)/1595.3×100%=54%
8.2社会效益
建设蔬菜基地12600亩,进一步推动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同时也为**区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另外,秋季复种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3000人,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3生态效益
**区蔬菜生产均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规模小,随意性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使用过量农药、化肥来获得高产,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减退。项目建成后以示范区作为样板,总结完善无公害蔬菜栽培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可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9结论与建议
项目立项依据充分,技术路线科学,目标明确,完全符合国家发展农业生产政策和区域经济特色,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实施措施有力,项目实施有基础、有原料,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实施后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所以,实施该项目是可行必要的。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农民收入增加,项目区菜农良种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明显增强,栽培管理技术明显提高。实施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加速项目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全面发展。
附:1、**区20**年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落实表1
2、优质蔬菜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表2
3、优质蔬菜基地建设投资效益表3
4、**区马园育苗温室建设内容及资金计划表4
5、日光温室切面图
6、日光温室立体结构图
篇4
关键词:岗位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告知艺术设计教育使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与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领域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现阶段艺术设计岗位对技能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并且出现了一些新型岗位。笔者从岗位群的角度对浙江地区出现的一些新型岗位的职业能力状况作了简要的分析。
一、浙江地区艺术设计专业岗位群背景分析
浙江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程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艺术设计专业岗位群在浙江可以被认同为以下类:产品造型设计(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广告设计(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人物形象设计(一个是化妆发型服装上面的人物形象设计,另一个是动画类的人物形象设计)、新媒介艺术设计(多是二维静帧艺术作品)、装饰艺术设计(decoration art;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摄影艺术专业(具备电影、电视、广告、图片摄影摄像能力.能在电影厂、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摄影艺术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设计学(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服装设计(顾名思义是设计服装款式的一种行业)等八个岗位分支群体。以上群体出现的各种岗位依然占据了各市区线下招聘、各大招聘网站、政府省人才网等等岗位群需求的80%以上,依然是主流岗位。
依笔者看来,岗位群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容积不断扩大,在上述八个岗位群体系之内或相关区域渐渐出现了一些新型岗位,诸如:品牌渠道设计师、效果图专绘员、时尚买手、口碑设计专员、外语海报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UI设计师、网络工程师、手偶设计、场景地编、软件照明调节师、绿化营养员、箱包图案、设计部资料收集员、设计评估鉴定师、色彩搭配师、审美调和师、个人品牌设计师、插画设计师、关卡设计师等等。从岗位招聘方的角度来看,这些岗位大体走向两个趋势,一是要求各设计师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另是要求职业能力的专业素养与岗位匹配的精确化。
二、现阶段浙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情况及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现状
(一)浙江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调查表明,愈是发达的地区,艺术设计毕业生愈容易就业,薪酬也愈高。浙江地处发达地区,就业情况相对较好,艺术设计高职毕业生就业方向一般为广告公司、装饰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软件公司、设计院、电子媒体等从事广告设计或相关业务,因此,广告市场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最大需求地。据统计,中国于2013年已经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广告市场,并且近十年的广告经营额年均递增30%左右。[1]浙江地区广告业起步早,营业额长期位于中国前3位,但繁荣的表象无法掩盖问题的存在。虽然浙江省广告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小,操作方式“小而全”、“小而散”、“小而差”;资源分配不均、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可操作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缺乏有效的行业指导。浙江又处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而4A等高端广告公司却很少,这是因为浙江企业有一大特色,民营中小企业众多,他们往往无法承受高端广告公司的巨额宣传支出。因此浙江本土的广告企业利用地域市场优势,开拓中小型企业的广告业务,使之一直位于主体地位。在这种前提下,本地出现了该专业对口率排他性强、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匹配度高等特征。
1、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排他性强
根据智联招聘网络提供数据,艺术类岗位排他性强,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53.3%。艺术设计专业的职场人士从事的前5大岗位是美术/设计/创意、建筑装修/市政建设、销售业务、行政/后勤/文秘、广告/会展。其中,美术/设计/创意、建筑装修/市政建设和广告/会展岗位均与艺术设计专业对口,从事这三大岗位的艺术设计专业职场人士的比例分别为29.87%、17.61%、5.82%。其中,美术/设计/创意岗位从专业上来说最对口,从事这一岗位的艺术设计专业人士的比例也最高。
艺术设计专业与其它专业差异性较大,相关工作岗位对非本专业求职者有较强的排他性,高职毕业生向来讲究“专”,非专业人士基本没有可能从事此类岗位。因此,具有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职场人士适宜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专业对口性的要求相对较高。
2、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潜力大
市场需求指数在薪酬中有所体现,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越是紧缺的设计师岗位,薪水越高,需求也越紧迫,反之越低。针对艺术设计大专学历毕业生的薪酬问题,浙江省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87%;剩余13%(98份有效样本)企业所给出的工资情况如下图:
关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方面:应届及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50%;大专及以下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75%。
就此看来,相对于其他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薪水属于中等偏上位置,随着工作年限不断增长,月薪也在不断增长。对学历、经验的偏好并不严重,并且薪酬和岗位的优势,就业潜力巨大。
(二)现阶段浙江高职艺术设计市场人才需求
1、就业市场的岗位逐步细分
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根据毕业生的能力他们就业的方向主要包括:室内外设计类、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应用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广告与会展、木材加工技术、美术、舞台艺术设计、商务形象传播、钟表设计、书画鉴定、首饰设计、皮具设计、网页设计类、企业驻店设计师、服装设计等等。基于岗位群体系的开放性,为方便我们进行研究,先列取部分处于艺术设计边缘的热门岗位:UI设计、美工、效果图专绘等进行分析。
以上三个关键词的就业需求量曲线图对比浙江省大专学历艺术设计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变化曲线。[2]如下:
通过四个曲线图的对比,在近半年的监测中,关于艺术设计的直接岗位需求量基本维持在万分之七左右,而若将岗位细分,各企业的岗位需求量都远超于艺术设计岗位。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细分愈来愈精细化与多样化,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一专多能。
2、就业指数以市场为导向
在近半年内城市就业指数表明,针对大专或以下学历的艺术设计就业生,前程无忧、58同城等网站提供相关岗位最多的地区是杭州,有1866个,而薪酬最高的地区是舟山,高达12499元,类似于传统岗位――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环艺设计这三个专业,岗位并不多,并且薪酬较低,现在市场都很饱和,而类似于岗位群边缘岗位人才比较紧缺,如专业修图师、网页设计、渠道设计师、UI设计师、品牌设计师等高薪岗位。这给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专”、“精”、“一专多能”的做法提供了数据支持。
据统计,浙江省2013年本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28000多人,其中男41%、女59%,企业招聘中只有1.6%的岗位有性别限制,因此性别并不是就业障碍。2013年本专业高校招生文理比例为文科84%、理科15%、文理综合1%,近几年来根据麦可思调查的浙江省2010-2012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为88%。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浙江省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为0.7%、1.5%。浙江省本科毕业生平均自主创业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自主创业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麦可思研究表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是大城市,越是好大学,因其就业相对较好,自主创业比例也就越低。
三、基于岗位群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3]这表明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人才培养也带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今天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型岗位,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艺术设计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和专业素养的高匹配度。
(一)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知识结构的体系化
我们根据邹广严主编的《大学生就业岗位调查报告――艺术卷》关于艺术设计新型热门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出现最多的语汇排行:1、熟悉专业设计相关软件;2、对设计、艺术、审美等有较深的认识;3、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4、设计理念有独到见解但也要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5、同时处理多重事物;6、具有独特的创意思维等。
通过以上排序我们可以看得出,平时我们所认为的熟悉各类软件仍是设计实施的基本,手绘并无多少要求,而更重要的创意之类排在了第六位,而市场、审美等已经是岗位的重要要求。这表明在现代的艺术设计领域里,需要大量知识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综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过去以美术、手绘为主的时代现在已经逐步被电脑、手绘板、多媒体等新技术取代。新的设计市场对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求能够将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结构系统化整合的复合型人才,艺术设计是系统工程也是社会工程,跨学科、综合化、科技化是它的主要特征,它广泛涉及人、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对设计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体系化的要求。很“同一位设计师既能设计一幢宏伟的建筑大厦,也能设计建筑空间中的一把椅子。‘从一座城市到一把勺子’,‘从法拉利跑车到通心粉式样’,设计在意大利设计师心目中成为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生活的方式”。[4]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关于专业的掌握并不要求当做一个社会工程来学习,而是将学科范围内的知识能够梳理成一个体系进行立体化运用,而不是一味的运用软件生搬硬套。在人才的知识结构上,突破了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单一,只了解一个专业的技术工匠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为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精通本专业且成体系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专业素养与市场的高匹配度
新型岗位的出现往往会出现一些就业缺口,随之水涨船高,薪水也会不断增加。对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就业生来说,其技能要求往往是最重要的一点。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了这些岗位的“另类”需求。诸如时尚设计师:岗位要求经常购买时尚产品,具有时尚洞察力;口碑设计专员:要求定期设计制作百度问答、微信活动、新闻、博客推广等活动;形象渠道设计师: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行业市场、竞争对手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客户各种状况,设计策划与异业联盟的合作、活动开展,与合作商或自身进行各种品牌维护活动,负责维护企业形象,妥善处理和解决客户有关对于公司的负面问题等;关卡设计师:职业要求有三年以上的网络游戏经验,熟悉天文地理、宇宙、科幻知识,了解中国以及世界的军事历史等;等等。这些新型岗位往往出现在设计的边缘,与设计相关,其他专业素养也要很强,看其要求,要么新鲜时尚,要么前沿偏激。总之,这些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专业素养的紧随市场需求,而人才培养往往慢市场一拍,如一个关卡设计师,要求去熟悉天文地理、军事历史这样的资源积累,所以专业素养与岗位的匹配要精确化。
总之,从岗位群的角度出发,艺术设计专业新型岗位是迎合社会需求出现的一座座金矿,所以吸引了大量设计师、教育者的目光,让一批批淘金者趋之如骛,但是这座金矿蕴含了多少能量还需要市场的长久考验。作为教育者,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到底能否在岗位群的基础上适应于这种岗位?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2014年5月9日,以“创意点亮世界”为主题的第43届世界广告大会.
[2]四个图表反应近一年市场招聘量变化。曲线越向上代表该段时间招聘量越大,就业情况越好.该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可能因抓取系统稳定性等因素而致使数据偏离客观实情,仅供参考.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彭亮.家具与室内装饰[EB/OL].http://,2003-06-05
篇5
为了有利于发展城镇集体经济,解除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根据国务院《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即国发[1983]67号文件)的精神,结合南充、内江等地的试点情况,经过各市、地、州劳动局长会议讨论研究,并与省税务局、省分行、省编委等有关部门商量,现对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试行老年社会保险的几个主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关于试行老年社会保险的步骤问题。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建立老年社会保险制度,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鉴于我省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条件,在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差异悬殊,建立老年社会保险,应当先选择少数集体所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县、市先行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今年下半年的安排意见是:南充、内江两市可在原部分集体企业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全市范围内的比较成型,比较稳定的各类集体企业(包括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等举办的大集体企业)中进行统筹试点;宜宾市、重庆江北区和个别有条件的县、市可在全市、县范围内的上述集体企业中进行统筹试点;其余市、县可先按行业、系统进行统筹,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全市、县范围的统筹过渡。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经济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单靠一厂一社解决老年社会保险经费,有不少困难,建立老年社会保险制度,其《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应当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筹的办法。统筹的范围越大、越广泛,老年社会保险就越能巩固和发展。因此,凡是目前 按行业、系统进行统筹的市、县,所采取的措施、办法,要有利于今后全市、县范围的统筹,不要设置障碍。
(二)关于老年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问题。
老年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国发[1983]67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在征收所得税前提取。这是国家对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老年社会保险的一个很大资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保险基金”的提取比例,鉴于当前我省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建立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工作刚刚开始,试点面也很小,对一些问题还在研究之中,加之,各地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也难以统一,因此暂不确定全省统一的提取比例,待通过扩大试点进一步摸清情况,总结试点经验以后再定。为有利于试点工作的进行,各地可从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的原则,按照职工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口径,以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为准),暂定一个提取“保险基金”的比例。在定比例时,应在稳妥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当年实际开支退休费的需要,也要考虑必要的后备金,以免保险基金统筹后,有的企业出现亏损,或者因保险基金的不足,导致整个老年保险金支付困难的被动局面。
对于职工个人是否交纳保险金问题,南充、内江两市试点经验证明,职工少出一点钱作“保险基金”,体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助于“保险基金”的筹集,也有利于职工监督“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关心老年社会保险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同时职工个人交纳部分,所占个人收入比例很小,比如每月交一、二元钱,对生活也无大的影响。因此,个人少交一点保险金仍然是必要的。
“保险基金”筹集以后,要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保险基金的银行存款利率,应当给以优惠待遇。原则上要略高于集体存款略低于个人存款的利率,以利于扶持老年社会保险的发展。银行要发挥监督作用。职工社会保险机构要与参加保险的单位签订合同,委托银行办理同城托收无承付结算,由银行按照合同,按期在单位存款帐上扣缴。凡不属退休费用的提款,银行有权拒付。
为有利于“保险基金”的筹集,支持和促进基层企业创造条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南充、内江等地试点经验,企业主管部门在利润分成、管理费、公益金等提取比例和使用上,作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各地区、部门都应这样办。
(三)关于制定适合集体经济特点的老年社会保险办法问题。
集体企业职工老年社会保险办法,一定要适应集体经济的特点。保险项目,可由少到多,目前应先搞老年社会保险制度,使职工在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时,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待遇水平,可由低到高,开始试点时,退休费标准可以略低一些,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可以逐步提高。对个人退休费标准,应按照职工本人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和本人缴纳“保险基金”的时间长短,适当确定,工作年限长,缴纳“保险基金”时间长的,可高一点,反之应低一点。
为了适应集体经济条件差异较大的特点,退休待遇可采取南充试行的“基本”加“补充”的办法,除由年老社会保险基金中发给退休职工保证最低基本生活的“基本”的退休费外,原企业单位,还可视其经济能力,发给适当的、可上下浮动的“退休养老补助金”,经济条件好的企业,可多补助,经济条件一般的,可少补助,经济条件差的,可以不补助。也可以采取内江市试行的办法,按照企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缴纳保险基金的多少,分别确定退休待遇的高低,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上下浮动,既能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也允许条件好的和比较好的企业的待遇略高一点。
(四)关于建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老年社会保险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问题。
建立老年社会保险制度,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老年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以后,没有一个专门的保险机构进行管理,社会保险工作也无法开展。因此,凡是在全县(市)范围内进行集体企业老年社会保险制度试点的市、县,都应建立老年职工社会保险公司,由劳动人事部门领导。根据退休职工的多少配备适当的专职干部(目前可暂配五人左右),纳入国家事业编制,由地方财政预算开支。职工社会保险公司的主要任务是:(1)贯彻执行有关职工社会保险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险的各项制度;(2)研究职工老年社会保险的发展,审批职工老年社会保险方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3)负责本市、县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保管、使用;(4)做好退休职工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
在“保险基金”统筹以后,还可以相应成立保险基金理事会或保险基金财务监督委员会,协调和监督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审核保险基金会计帐目和统计报表。理事会或监督委员会均为兼职,由劳动人事、财税、工会、主管部门和退休职代表组成。
(五)关于加强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工作的领导问题。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并组织各有关方面的力量,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切实解决有关的具体问题。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研究试行。
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unny笑心”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六盘水市财政局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研的通知》(六盘水财监〔2020〕27号)文件精神,盘州市财政局在全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自查的基础上,组成调研组,对部分乡(镇、街道)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开展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盘州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在机构建设、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乡镇财政总体公共服务水平、资金监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了乡镇财政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直接服务于乡(镇、街道)政府,为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乡镇财政机构基本情况
1.机构情况:各乡(镇、街道)财政机构按照机构独立,编制单列原则设置,为全额财政预算管理副科级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实行乡镇政府直接管理,我局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实施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2.人员情况:盘州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机构在职人数203人,其中:行政编 0人,事业编200人,其他3人。按学历划分:大专及以以上人数197人,高中及以下6人;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22人,35-49岁130人,50岁以上51人。
3.关键岗位管理情况:盘州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机构,财政机构全部具备法人资格,其中:已在岗5年(含5年)以上法人21人,在岗5年以下法人6人。
4.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盘州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供养人员5049人,辖区内有530个行政村(居),财政补助村干部人数9229人(其中:网格员人数6062人),年人均补助金额28977元;
5.公共预算收入情况:盘州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均在百万元以上,其中:500万(含500万)――1000万元乡镇4个,1000万(含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23个。
(二)乡镇财政机构内部管理方面
1.会计核算情况:盘州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设置了行政帐套、财政扶贫资金账套、村帐乡代管账套、一事一议资金账套进行会计核算,已全部实现电算化,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做到了账证、账表、账账、账实一致。设立专柜专室保管会计资料,确保会计资料不毁损、不灭失。
2.印鉴管理情况:盘州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根据账户开设预留银行印鉴,实行单位负责人印鉴、会计印鉴、出纳印鉴分人分开保管,从而保证印章的安全,规范使用。
3.涉农资金管理情况:盘州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有24个乡镇财政项目资金按规定进行公示,25个乡(镇、街道)财政补贴资金按规定进行公示,26个乡(镇、街道)财政资金拨付落实三方对账制度,25个乡(镇、街道)财政建立资金监管台账。
4.村账乡代管情况:盘州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所按照村账乡代管管理办法,在乡(镇、街道)财政所设立村账乡代管账户,明确专人,对各个行政村(居)村级财务实行分村核算。
(三)机构建设方面
盘州市乡镇财政所在我局的业务指导下,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所长、副所长、会计、出纳、稽核、财政资金监督员等岗位,制定了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职责;在会计人员配备上,所设立的会计岗位结合各所实际,采取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的形式。但明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所设置的岗位报我局备查;近年来,我市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和办公设施得到大大加强,人员配置也有很大的提高,每个乡镇财政所人员实际在岗达3人以上,基本满足财政工作需要,保证了财政机构业务的正常运行,各乡(镇、街道)财政积极履行财政职能,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四)制度建设方面
盘州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根据《预算法》、《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乡镇财政所所长离任审计制度》、《乡镇财政所档案管理制度》、《乡镇财政票据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度及项目资金监管流程、财务报账流程等业务操作规范流程。
(五)业务运行方面
1.资产管理情况:全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所按照盘州市财政局的要求,对资产的配置执行政府采购。资产的管理要求建立资产台账,规范管理,做到固定资产账面数据与固定资产监管系统数据相符。
2.会计核算情况:全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所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采用u8系统实行会计电算化核算,设置了行政帐套、财政扶贫资金账套、村帐乡代管账套、一事一议资金账套,依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每期业务终结,会计与出纳对各账户核算资金实行定期核对,做到账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我局加强会计核算监管,对未按时完成账务核算的乡镇财政所,督促及时进行账务核算记账;印鉴管理方面,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根据账户开设预留银行印鉴,实行印鉴分开保管,确保了资金安全。
3.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财政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我局在督促各乡(镇、街道)财政所加大对财政资金资金监管力度的同时,每年度从各股室抽取部分人员对乡(镇、街道)财政财务进行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市27个乡(镇、街道)财政财务检查已达到全覆盖;财政扶贫资金检查也达到全覆盖。通过检查,对强化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增加乡镇防控管理风险意识,大力推进乡镇财政廉政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六)村级财务管理方面
我市村级账务实行村账乡代管,全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设立村账乡代管账户,制定了村账乡代管财务管理制度及业务报账工作流程,对村委会财务收支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会计核算。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乡镇财政所内部岗位设置不规范。存在部分乡镇财政所负责人兼任会计、出纳的现象。虽建立了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轮岗范围、轮岗周期,但定期轮岗工作执行不到位。
(二)部分乡镇财政所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制定的制度部分内容不可操作性不强,执行控制不严,不能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三)财政业务处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乡(镇、街道)财政所未建立资产台账,资产清查毁损未按规定程序报批处置;
2.存在少数乡(镇、街道)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如未以审核后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会计核算要素不全,未安排专人定期与银行核对账户金额;
3.项目资金监管未建立项目资金台账,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情况不清晰,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剂、挤占,对项目资金支出跟踪管理不到位,资金效益未能体现,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内容要素不全,要素简单,公开公示情况未记录保存,未立档保管备查,有的项目工程预决算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益;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长期挂账;
4.政府采购不进行采购内容公开公示,有的未及时进行公开公示采购内容;
5.村级财务管理:部份乡(镇、街道)财政所对村账乡代管认识不高,只履行核算程序,未按程序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公示。部分乡(镇、街道)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名义上虽建立,但未切实履行职责。部分乡(镇、街道)财政所由于业务人员少,对指导成立村级民主理财小组缺乏实质性意义。部份乡(镇、街道)财政村级财务未按程序实行公开公示,部分乡镇财政所对村级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缺乏指导。
三、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督促整改。针对部分乡镇财政所内控制度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督促涉及的财政所整改到位,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的运行。
篇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附睾穿刺取术(pesa)结合单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icsi) 治疗 梗阻性无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 根据来源和质量参数分为3组.梗阻性无症患者44个周期采用pesa获得,女方进行常规促排卵并获得成熟卵细胞后,用icsi技术进行受精(a组);同期严重少弱畸精症患者75个周期(b组); 少弱精症患者45个周期(c组). 比较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结果: 3组比较5项统计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附睾穿刺取到的和体外排出的具有相同的受精和获得优质胚胎的能力,采用pesa结合icsi技术是治疗梗阻性无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关键词】 经皮附睾穿刺吸取精术;注射,细胞质内;少症;不育,男(雄)性
0引言
梗阻性无症占男性不育的5%~15%,是男科领域的一个难题. 以前这类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直到近十余年来icsi技术的出现和 发展 ,才使梗阻性无症患者有机会生育自己的后代. 对于严重男性因素的不育患者,通过icsi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技术获得后代的机会,要远大于除供精人工受精以外的其他治疗措施[1]. 我们采用pesa(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取精方法结合icsi技术治疗梗阻性无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4?05/2007?07在我中心接受icsi技术助孕治疗的164个周期,根据来源和质量参数分为3组: 男方采用经皮附睾穿刺吸取少量的无症患者44个周期作为a组(pesa组),同期严重少弱畸精症患者75个周期作为b组,轻度少弱畸精症患者45个周期作为c组. 入选pesa组的患者符合如下条件: ① 至少2次射出经离心后未见;② 双侧总体积>30 ml;③ 血清fsh值在正常范围;④ 活检结果提示曲细精管内可见各级生精细胞及成熟;⑤ 染色体核型 分析 及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结果均正常.3组的女方均为原发性不孕症,辅助生殖前相关检查未见异常.
1.2方法
1.2.1促超排卵及卵母细胞收集及处理按 文献 [2]的方法进行.
1.2.2获取和处理pesa组常规消毒外生殖器,20 g/l盐酸利多卡因封闭精索及局部麻醉阴囊皮肤,将附睾固定于阴囊皮下,用1 ml注射器接16 g套管针并吸取0.2 ml处理液,经皮刺进附睾头部,持续低负压抽吸附睾液,直至取得略浑浊的附睾液为止. 将吸出的液体滴入培养皿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见活动后停止取精,将收集到的经微isolate梯度法处理或直接洗涤后备用.冷冻保存时将取到的附睾液和等量的冷冻保护剂充分混匀,将混合液分装入冻存管中. 程序冷冻后置于液氮罐保存.解冻时先置于37℃水浴,完全解冻后再行处理. b组和c组取精,采用上游法或isolate梯度法处理.
1.2.3显微操作显微操作在nikon te300配hoffman调制反差光学系统、eppendorff显微操作系统下放大200倍条件下进行. 选择活动力强、形态正常的用注射针按压尾部直至其失去活动力,将1条制动后的吸入注射针. 选择mⅱ期卵母细胞用固定针固定在第一极于12点钟或6点钟位置上,将吸入制动的注射针从卵母细胞3点钟方向刺入,回吸少量卵浆,卵膜破裂后,将注入卵浆内.
1.2.4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注射后16~20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受精情况. 有雌、雄原核和第一、第二极体者为正常受精的合子,正常受精的合子继续置于37℃,50 ml/l co2培养箱培养. 取卵后48~72 h,选择质量优良的2~3个胚胎移植入子宫腔. 其余符合冷冻条件的胚胎冷冻保存.
1.2.5黄体支持和监测胚胎移植后,用hcg或黄体酮维持黄体功能,于移植后15 d查尿或血hcg,若阳性则于停经7 wk行b超检查,见孕囊及原始心管搏动诊断为临床妊娠,继续随访至妊娠结束.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
2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共 治疗 164个周期,取到1835个卵子,平均每周期取卵数为11.2个. 在pesa组37个周期患者采用附睾穿刺吸取的新鲜,7个周期采用经冻融的附睾;严重少弱畸精症患者和轻度少弱畸精症患者均采用取到的新鲜. 3组患者在女方年龄、不孕时间、促超排卵(coh)天数、gn用量、注射hcg日e2值、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mⅱ卵数、平均受精数、平均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平均移植胚胎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在平均取卵数上pesa组和其他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表1一般情况比较
2.2患者临床结局共对164个取卵周期的1559个成熟卵子进行icsi显微操作,有1288个卵子受精,平均受精率为82.6%,结果68例临床妊娠,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1.46%. 由表2可见,3组患者在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临床结局比较
3讨论
1992年世界首例icsi“试管婴儿”诞生,自此彻底改变了男性不育症的治疗策略,成为治疗多种男性不育症的主要手段,是男性不育治疗新的里程碑[3]. icsi技术使精卵细胞无需经历复杂的受精过程,直接将注入卵细胞内,形成受精胚胎. 该技术对数量、活力、受精能力的要求极低,是治疗包括梗阻性无症在内的男性因素所致配子传递障碍的有效手段. 此外,对于部分非梗阻性无症患者,可以先通过mesa或tese手术获得;部分重度畸形症的患者,可以在显微镜下选择形态活力正常的,最后通过icsi技术达到受精的目的.
不同来源和参数的对icsi结局是否产生 影响 目前 尚无定论. 多数的 文献 报道[4-5]显示,只要有活的,icsi技术就可以克服与受精失败相关的形态的、活动力的和其他方面的缺陷,使 自然 情况下不能穿过透明带的、活动力差的获得受精、卵裂及妊娠[6]. 我们的 研究 结果显示: 附睾与轻度少弱畸精和严重少弱相比,3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在中产生,在附睾中贮存并进一步成熟,获得运动能力、识别卵子透明带的能力以及与卵子结合的能力. 在某些先天性或者获得性因素作用下,引起精道梗阻,导致男性配子传递障碍,即梗阻性无症. 通过pesa技术可以获得成熟的,是解决梗阻性无症患者来源 问题 的重要 方法 . 我中心采用18 g套管针穿刺附睾,针尖所在位置手指可触及,穿刺位置及深度明确可靠,刺破的附睾小管数量较多,获取的数量相对较多,避免了反复穿刺所造成的过度损伤,操作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可以获得足量高质量的. 另外,由于pesa有一定的创伤性,并且再次穿刺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在行icsi操作之前,常规进行诊断性附睾穿刺取术,在事先明确患者有并予以冷冻保存的情况下,才安排女方进入促排卵周期,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再次附睾穿刺失败的风险.
icsi在临床上的成功 应用 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大约10%~13%的无症是由于染色体或基因的异常引起的[7]. icsi技术在使这些患者实现当父亲的愿望的同时,也增加了将异常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风险. 因而在行icsi助孕治疗之前对男性患者进行遗传学筛查和咨询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对pesa组患者在行icsi之前均进行了染色体核型 分析 以及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结果无异常发现.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esa结合icsi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梗阻性无症获得临床妊娠. 但就其远期影响,特别是对通过此方式出生的个体的远期影响,仍需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样本数予以说明.
【 参考 文献】
[1] eshre capri workshop group.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in 2006: evidence and evolution[j]. hum reprod update, 2007, 13(6):515-526.
[2] 王晓红,罗亚宁,姚元庆. 卵母细胞浆内单显微注射技术的临床应用[j]. 陕西医学杂志, 2005, 33(11): 977.
[3] palermo g, joris h, devroey p, et al. pregnancy after intracytoplasmic injection of a single spermatozoon into an oocyte[j]. lancet, 1992, 340(8810):17-18.
[4] 李满,庄广伦,李蓉,等. 用射出、附睾、显徽授精治疗男性不育[j]. 中华外科杂志, 2000, 38(4): 280-282.
[5] sukcharoen n, sithipravej t, promviengchai s,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fertilization rate afte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using ejaculated sperms, epididymal sperms and testicular sperms[j]. j med assoc thai, 1998, 81(8):565-571.
篇8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上半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扎实推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全省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步回升、稳中有进”态势,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从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看,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与预期目标尚有一定差距(见表一)
(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以来,我省经济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3%,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比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8、0.9个百分点;网络消费快速增长,网络零售和居民网购分别增长80.2%、56.1%。出口增长11%,同比加快5.8个百分点,其中对中东、金砖国家、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33%、17.3%、22.1%;服务贸易出口较快增长,增速达27.1%。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改善。从财政收入看,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5%,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从企业效益看,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7%,比一季度回升3.1个百分点。
(二)产业升级力度加大。在稳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取得新的进展。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春粮种植面积、亩产、总产实现“三增”,分别增长1.5%、0.9%和2.3%。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1%和9.2%,均快于规上工业增速。“腾笼换鸟”扎实推进,坚决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项指标减排任务进展顺利。“机器换人”成效初显,1-5月规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减少1.4%,劳动生产率提高10.3%。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限额以上交通、信息、商务、科技等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8%,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长3.4%和12.9%,同比分别加快1.2和8个百分点。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71亿元、997亿元,分别增长26%、33%。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实施“411”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坚持不懈抓项目推进,抓要素保障。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全国同期1.9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广东、江苏、山东5、1.9和2个百分点。实体经济投资增势良好,工业投资增长19.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5.7%,同比提高18.6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外的三产投资增长29.5%,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投资提质增效,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汽车制造等投资增速均在30%以上,明显高于面上投资增速;生产业投资增长37.1%,占服务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势头良好,增长19.3%,比“十一五”时期高7.1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为62.2%,比去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893.6亿元,增长26.1%,完成年度目标的59.6%。引进外资量质并举,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17家,实际外资77亿美元,增长22.3%,完成全年目标的56.8%。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0.7%;“411”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9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9%,其中127个20亿以上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9.6%,宁波南车超级电容器产业化一期、杭甬客专、宁杭客专、杭州东站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用。
(四)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投入不断加大,上半年财政对科学技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分别增长15.1%、20.2%,均大幅高于面上支出增幅;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20.7%,高出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2.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出持续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新产品总产值增长22.1%,增速快于规上工业总产值13.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4.1%,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也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2.8%和30.2%。创新型企业发展走在前列,我省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44家,居全国第三;新建中控智慧城市大型专用软件研究院等19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总数达74家;新增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4家省级高新园区,总数达23家。
(五)区域发展趋于协调。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政策落实,衢州、丽水等市发展提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上半年衢州、丽水GDP增速快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等增速也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加快培育,上半年完成海洋经济有效投资1022亿元。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步伐加快,6月底举办的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会签约33个项目,签约额达1670.8亿元;上半年投资增长22.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8.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就业和社会保障继续加强,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51.7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2.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8万人,均完成年度目标的70%以上,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4%;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20461元和10878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6.7%和8%,均比一季度增速有所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财政对民生支出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达72.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保障房建设加快推进,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14.6万套、竣工7.3万套,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94.4%和78.5%。“三改一拆”顺利推进,拆除违法建筑5665万平方米,实施“三改”建筑面积4081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88.8%和81.6%。物价涨幅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与一季度持平,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
(七)体制改革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省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基本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制度建立实施,绍兴县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试点、开发区园区化零为整前置审批试点、审批服务中介机构配套改革等扎实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成效继续显现,在创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检验监管模式、便利化通关机制和企业商事登记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在做大做强地方金融组织、拓宽民资投资渠道、创新中小企业抵质押贷款方式、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绍兴、嘉兴和舟山等市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嘉善县域科学发展改革示范点等3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加快推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挑战,具体概括为“三减缓、三加大”。
1.“三减缓”:出口、消费和居民收入增长减缓。
——出口增长趋势减缓。上半年我省外贸出口增长1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月度出口同比增速波动较大,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仅增长4.2%和1.9%;出货值增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表明出口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分析原因:一是外部需求持续低迷。全球经济进入相对稳定但增速缓慢的阶段,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量继续低速增长,最近世界银行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2.4%下调至2.2%,加上国际贸易摩擦频发且多样化,抑制了我省出口的进一步扩大。二是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分别比去年年底升值1.7%、3.3%和16.7%,这不仅加大了企业出口的难度,还进一步挤压企业的生存空间。据省发改委千家工业企业监测显示,从影响出口制约因素看,二季度认为“汇率风险加大”是制约出口增长的企业占比跃居第一,为58.5%,比一季度上升10.4个百分点。三是出口订单的不确定性较大。据省商务厅监测,今年以来我省出口订单景气指数一直在100点荣枯线附近盘整,出口订单处于微弱景气至微弱不景气区间。企业反映,“有单不敢接”、订单转移及短期化情形更为明显。四是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减少。上半年全省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企业4.45万家,比去年同期减少0.2万家;其中年进出口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减少7家。上述情况表明,受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下阶段我省出口基础仍较为脆弱,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考虑到去年我省外贸出口依存度为40.9%,出口增速放缓对经济稳定增长影响较大。
——消费增速总体减缓。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增幅低于去年全年0.9个百分点,也低于近7年我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主要表现:一是国家前期刺激消费的政策逐步退出。家电类、汽车类等传统消费热点逐步降温,上半年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7%,自去年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二是餐饮业、住宿业转型压力加大。上半年限额以上餐饮业、住宿业零售额分别下降4.4%和13.3%,同比分别回落14.9和20.4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股市持续低迷等影响财产性收入增加,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所下降。四是新型消费方式对传统零售业的分流影响加大。近年来网络购物、服务消费等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但目前没有全部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内,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消费增速。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缓。虽然上半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总量均居省区市前列,但增幅有所放缓,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仅为6.7%和8%,其中城镇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个百分点,农村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均低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速,也低于年初预期目标。从收入来源看,上半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6.9%,财产性收入仅增长2.4%,导致总体增速逐步趋缓。农村居民增收压力持续增大,主要是化肥、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普遍上涨,土地流转费和农业用工成本涨幅较大,加上部分高档农产品价跌销缓、H7N9禽流感等影响,增收任务十分艰巨。
2.“三加大”:中小企业困难、财政平衡压力和部分领域潜在金融风险加大。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持续加大。中小企业普遍反映产品价格下降、综合成本上涨、盈利水平偏低,经营环境进一步趋紧。一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广大中小企业受市场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严重的“双重冲击”,产品售价持续下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上半年我省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2.3%,已连续18个月负增长。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如化纤、光伏产品价格下跌加剧。二是综合成本仍在上涨。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2元,比一季度提高0.3元。特别是企业应收账款增长较快,小微型制造业企业资金面偏紧,短期融资成本上升。人工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涨10-15%,且一线员工流失率较高、中高端人才招聘难的问题突出。三是盈利水平偏低。在价格下降、成本上升、企业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增产不增收、增产不增效”现象突出,行业和企业分化加剧,中小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尽管1-5月我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7%,但这是在去年同期下降19%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与2011年同期相比仍下降8.7%。
——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逐步加大。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5%,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支撑。下阶段,财政减收的结构性因素较多。特别是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呈明显回落态势,二季度各月的增速分别为79%、55.4%和17.9%;制造业税收低位增长,企业利润状况难有大的改善;金融业税收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仅增长1.2%,同比回落40.3个百分点;“营改增”8月1日全面扩围的减收影响将逐步显现,都将对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进入还贷高峰期,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日益加大。
——部分领域金融潜在风险有所加大。当前我省金融运行总体稳健,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行业和地区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一是不良贷款仍存在较大上升压力。尽管6月份我省加大处置力度,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货款率均比5月末有所下降,但6月末全省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94.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5%,比年初提高0.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的持续上升,对于银行信贷正常投放和我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带来一定压力。二是部分地区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事件仍时有发生。个别地区部分行业出现了风险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的趋势,尤其是我省造船、光伏、钢贸等行业的企业偿债风险有所增大。加上担保链关系错综复杂,资金链断裂往往引发连锁反应,需高度关注和积极稳妥应对。
二、下半年经济走势判断与工作重点
从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深刻调整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内下行压力加大。我省正面临复杂严峻外部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考虑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长期性、经济转型升级的艰巨性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严峻性,考虑到去年我省经济增长前低后高的基数效应,预计下半年全省经济仍将以平稳增长为主基调,但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主要经济指标或将呈现稳中趋缓的走势,完成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作风、提振精神,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不失时机加快改革步伐,毫不松懈改善社会民生,确保完成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各项目标任务。当前,要按照“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坚持稳中有为、稳中提质,打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组合拳”,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为着力点,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以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更加注重深化改革;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和谐稳定,着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
具体而言,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要把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一是大力促进民间投资。采取更多有效措施落实国家鼓励民间投资42项实施细则,抓紧推出第二批面向民间资本招商推介重大项目,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为民间投资进入交通、社会事业等涉及公共资源利用的行业创造条件。以确保全年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500亿为目标,梳理100个左右“实、大、新、高”项目开展对接洽商,推进48个省级年度浙商回归重大项目落地。10月组织召开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二是努力推动消费提速。筹备召开全省流通工作会议,出台实施我省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出台我省鼓励消费的政策意见,完善促消费的工作机制。积极扩大信息消费等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杭州、宁波、温州无线城市(TD-LTE)国家试点建设,着力发展医疗保健、休闲养老等服务消费。积极开展老字号振兴工程等消费促进活动。抓好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提升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在加快都市区和城市群建设的同时,着力提高27个小城市试点镇、200个左右中心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商贸服务功能。三是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继续发挥展会的主渠道作用,扶持企业参展抢抓订单。积极推动企业创新拓展市场方式,加快推进“电商换市”,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相关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建设国际商务中心,推进电子商务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强“浙江出口名牌”培育,推动进入国外主流消费市场。
(二)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根本问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企业现代化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率、装备智能化率、产品优等品率等重点目标,全面启动现代化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实施“百企装备优化提升示范工程”,重点支持100家左右企业开展存量装备优化试点,促进“机器换人”。二是全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平台。加快省级产业集聚区创建高新区工作,抓紧制定集聚区产业指导目录,突出各地技术创新特色和新兴产业特色。进一步发挥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在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嘉兴科技城等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完善吸引人才等高端创新要素的体制机制。三是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组织实施新兴产业“百项工程”项目计划,重点推进10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力争在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制定实施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培育发展政策,力争年内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达到100家左右。完善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抓好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和工业强县(市、区)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同时,争取今年再新建30家左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三)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全面实施扩大有效投资“411”行动计划、年度计划、省重点项目形象进度计划,力争三季度明显提速、四季度如期完成,力争完成全年增长20%、投资总量2万亿元的目标任务。一是抓开工,确保全年开工“411”重大项目250个以上、新增省重点项目开工率70%以上,力争31个省领导联系省重点项目全部开工。二是抓续建,重点加快建设长安福特杭州乘用车、大榭石化馏分油综合利用、华为二期研发基地、甬台温和金丽温天然气管道、音乐学院等一批续建项目。三是抓竣工,重点推进上海大众宁波乘用车、南车轨道交通装备一期、省儿童医院滨江院区等重大项目建成发挥效益。四是抓前期,做好衔接和催批工作,加快43个左右“国批”前期工作,争取浙江LNG接收站二期工程、吉利罗佑汽车发动机生产项目等重大项目前期有实质性进展。五是抓储备,超前谋划生成一批新兴产业、海洋经济、创新载体等标杆式重大产业项目,谋划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六是抓落实,组织开展全省扩大有效投资现场推进会、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企业债券融资对接等活动,重点加强要素保障,帮助好项目、大项目尽快落地。
(四)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牢牢把握产业升级这一主攻方向,努力在“提速”上下功夫、在“提质”上求实效。一是加快实施“三名”工程。加快制定建名企创名品育名家“三名”工程实施方案,确定综合评价标准体系,着力增强浙江制造的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家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制定实施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和产业联盟主导型等“五型企业”创建政策,实施小微企业“扶优助长”上规模培育计划。加快制定“浙江制造精品”重点领域、指导目录和扶持政策。二是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海洋经济“822”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年度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和两届海洽会签约项目,力争全年海洋经济项目投资超过2000亿元。全面实施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及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建立新区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舟山自由贸易园区方案研究并申报设立等工作,争取新区陆海统筹试点方案、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方案尽早获批。三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实施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加大协调推进力度,确保今年264个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453亿元的年度计划投资顺利完成。加大对108家省服务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创建第三批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四是加强农业“两区”建设。坚持把农业“两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平台,在各市县的“两区”中推进一个以上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开展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着力将现代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到“两区”建设平台中来。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大力培育发展现代种业、农业生物、农业机械、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高科技农业企业。
(五)着力抓好重点领域改革。要坚持先行先试,积极释放改革红利,大力破解体制障碍和政策制约。一是争取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早见成效。着力巩固前一阶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对取消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后续监管,启动第二批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梳理工作。加快实施企业投资便捷高效审批改革试点方案和开发区园区创新前置审批试点。全面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制度,抓紧制订出台省级联审平台的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二是加快推进要素配置改革。针对我省土地要素制约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空间换地”,建立“亩产论英雄”评价体系,加快实施“亩产倍增”计划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案,抓好海宁等地的要素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三是加大对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的支持。深化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争取在地方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以点带面,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四是加快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30多项国家级试点。尽快出台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税务、工商、检验检疫、外汇等配套政策和监管措施。完善综合交通物流平台,争取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加快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五是扎实推进医改工作。抓好温州市社会办医试点以及嘉兴市等地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六)着力帮扶企业。要高度重视、努力破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尽心尽力帮扶企业。一是提振企业家信心。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强化对我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的正面宣传,积极鼓励扶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技改投入,支持企业投资发展节能环保等新产业。二是努力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落实国家从8月起再取消和免征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前置的强制性专业服务收费,严查各行业主管部门将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交由事业单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和其他机构办理并收费的行为。深化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回头看”活动,完善问责机制。三是帮扶企业拓展市场。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加快构建营销网络体系。推进浙江名品中心、省外营销中心建设,引导更多浙货进入省外销售渠道;强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拓展市场的支持,鼓励省内企业、支持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浙江制造重点装备目录中的产品。四是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推进“年审制”等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模式创新。强化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的增信、分险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帮助企业批量化融资。五是积极化解担保互保风险。进一步落实加强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指导意见,加强对全省资金链、担保链变化趋势的跟踪,特别要对银行贷款依存度高、民间融资依存度高、生产经营不正常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七)着力加快“美丽浙江”建设。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快“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认真实施能源消费“双控”,制定实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预算管理办法,开展新增用能量以及现有用能存量有偿转让和交易试点。严格贯彻执行淘汰落后产能指导目录和认定标准,在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切实抓好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二是切实抓好水环境和大气治理各项工作。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浦阳江流域、平原河网整治,统筹实施饮用水源保障、工业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面源防治、河道内源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六方面重点工程。加快编制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规划,强化对杭州湾、乐清湾、三门湾等重点海湾污染防治。以PM2.5防治为重点,落实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加快推进烟尘控制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黄标车限行区的建设,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三是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大力推进“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立行动项目台账,强化对各地实施情况的督查和通报。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四边”区域率先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加强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篇9
公司全程策划工作程序
[初步接洽阶段]
1、项目资源条件整合及判断
负责部门:策划部、部、研究部
报告名称:《**项目策划大纲》
中心内容:
宏观资料:市场整体、片区趋势、基本行情。
地段资料:规划要点、坐标。
周边资料:交通、配套、楼盘的规划、设计、包装、销售。
发展商资料:背景、关系、资金、技术等的实力情况。
判断内容:优势、难点、突破口、把握度。
2、多方案初步规划、设计或调整建议
负责部门:策划部
报告名称:《会议纪要汇总》
《**项目概念设计提示》
或《项目调整建议》
中心内容:草图、立意、说明、交流记录
[前期策划阶段]
3、地块内在条件整合及价值分析
负责部门:策划部、投资部
报告名称:《**项目土地价值与分析报告》
中心内容:适合的规则布局和建筑类型及其投入和产出价值比较
4、资源综合及定位
负责部门:策划部
报告名称:《**项目综合定位报告》
中心内容:上述各内容汇总,初步定位或创意
5、依据定位针对性的市场调查
负责部门:策划部、研究部
报告名称:《**项目市场调查报告》
中心内容:客户群、消费观念、价格水平、推广渠道和方式、市场缺口等,或根据创意寻找市场依据
6、经济可行性分析
负责部门:投资部、策划部
报告名称:《**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报告》
中心内容:静态的综合成本(地价、造价、管理、财务、资金、推广、销售、税金)收益率与销售价格的分析。
7、初步营销框架
负责部门:策划部
报告名称:《**项目初步营销报告》
中心内容:推广主题、通道、销售策略及产品设计立意和要求相互关系
8、规划、设计方案及跟踪
负责部门:策划部
报告名称:《**项目初步营销报告》《**项目建筑概念设计》《**项目环艺概念设计》或《**项目设计修改意见》《**项目设计要点》
中心内容:草图,设计创意、任务书、设计交底、指导
[营销策划阶段]
9、营销整体规划
负责部门:策划部、部
报告名称:《**项目营销整体规划》
中心内容:VI,推广的主题。方式、渠道、策略、步骤,包装的类型、风格和销售的入市时机、节奏、付款、策略、附加促销手段,如装修套餐等与施工进度相结合的创意及其相互协调关系部署。
10、经济敏感分性
负责部门:投资部
报告名称:《**项目经济敏感性分析报告》
中心内容:造价、进度、售价、回报率间的变量关系图表。
11、价格策略执行计划
负责部门:投资部、部
报告名称:《**项目价格策略报告》
中心内容:依据经济敏感性分析结合对市场走势的判断,进行价格的高低、提升、折率的编排和修整。
12、物业准备工作计划
负责部门:投资部
报告名称:《**项目的物业模型》
中心内容:配合营销推广而设立的新型物业管理概念和"标准"物业管理模式的融合。
13、销售准备工作计划
负责部门:部、策划部
报告名称:《**项目前期工作计划表》
中心内容:文件、合同、票证、礼品、用品等催办、设计和制作计划安排及费用预算
14、项目包装执行计划
负责部门:策划部
报告名称:《**项目包装概念设计》
中心内容:VI设计、导视系统、销售中心、楼书、展板、模型、示范单位(装修套餐)等的设计和制作计划安排及费用预算。
15、广告宣传炒作计划
负责部门:策划部、部
报告名称:《**项目新闻炒作提纲和广告计划》
中心内容:户外广告、报刊广告、新闻炒作、网上广告和炒作的计划安排及费用预算。
16、销售活动规划及策划
负责部门:策划部、部
报告名称:《**项目公关活动计划报告》∑《**项目**活动报告策划书》
中心内容:开工、开盘、封顶、竣式、入伙等的仪式,新闻会,展销会的其他公关活动的计划安排及费用预算。
17、装修套餐
负责部门:策划部、部
报告名称:《装修套餐服务计划报告》
中心内容:售后装修和装修按揭服务。
[销售实施阶段]
18、销售培训
负责部门:部、策划部、投资部
教材名称:《销售基础知识》《**项目销售相关内容》
中心内容:建筑知识、楼盘背景、项目优胜、对手比较、付款方式、法律手续、销售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
19、执行修正
负责部门:部、策划部
往来文件:《**项目销售情况总结》《**项目策划执行修正安案》
中心内容:根据销售状况和市场动向的反馈,适时调营整营销计划。
20、置业锦囊
负责部门:策划部投资部
报告总称:《置业锦囊》
篇10
第一条为规范水利基本建设行为,加强国家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质量,保证稽察工作客观、公正、高效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稽察的基本任务是对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对国家出资为主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稽察,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水利部所属流域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稽察工作给予协助和支持。项目法人及所有参建单位都应配合水利基本建设稽察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二章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五条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稽察办公室(以下简称“稽察办”)负责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稽察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开展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稽察;
(二)对水利建设项目建规违纪事件进行调查;
(三)负责稽察特派员的日常管理;
(四)配合国家计委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工作;
(五)承担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六条稽察工作实行稽察特派员负责制。稽察特派员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负责稽察项目的稽察工作;
(二)迅速、真实、准确、公正地评价被稽察项目情况,并提出建议和整改意见,以书面形式及时向稽察办提交稽察报告;
(三)督促有关整改意见的落实;
(四)完成稽察办交办的其他任务。
(五)根据需要,一名稽察特派员可配若干名专家或工作人员协助其工作。
第七条稽察特派员由水利部聘任。聘期一般为一年,可以连聘。稽察特派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二)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具有较丰富的水利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投资计划、财会、审计等方案的综合管理知识和经验;
(四)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忠实履行职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六)身份健康,年龄在65岁以下。
第八条稽察人员执行稽察任务时遵循回避原则,不得稽察曾直接管辖区域内的建设项目,也不得稽察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人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建设项目。稽察人员不得在被稽察项目及其相关单位兼职。
第三章稽察工作内容
第九条稽察人员与被稽察项目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稽察人员不参与、不干预被稽察项目的建设活动。
第十条稽察人员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等,对项目基本建设活动进行稽察。
第十一条对建设项目的稽察,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工作与设计工作、项目建设管理、项目计划下达与执行、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二条对项目前期工作、设计的稽察,包括项目报建,初步设计审批,可研报告审批,前期施工准备,总概算批复,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勘测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设计深度和质量,设计变更、现场设计服务,供图进度与质量等情况。
第十三条对项目建设管理的稽察,包括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实施情况,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材料供应等有关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等情况。
第十四条对建设项目计划下达与执行的稽察,包括计划管理和年度计划下达与执行,投资控制与概预算执行,工程投资完成情况、工程进度、形象面貌和实物工程量完成情况,汛前施工安排和安全度汛措施等方面情况。
第十五条对资金使用的稽察,包括资金来源,到位和使用,合同执行和费用结算,各项费用支出,财务制度执行等情况。
第十六条对工程质量的稽察,包括参建各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检测,质量评定,原材料、中间产品和设备质量检验数据和资料情况,工程质量现状和质量事故处理情况,工程验收等情况。
第十七条稽察工作结束后,稽察特派员须对项目建设活动进行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或处理建议。
第十八条根据工作需要,稽察特派员可以就第十一条所述部分内容或其他事项组织专项稽察。
第四章稽察程序和方式
第十九条稽察办根据年度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安排,结合工程规模、工程投资结构、工程重要性和工程建设情况等因素,选定稽察项目,下达稽察通知书。
第二十条在某一时段内,为了保证稽察工作的连贯性,每个稽察特派员可负责相对固定区域内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稽察工作。
第二十一条被稽察项目的项目法人向有关主管部门报送建设管理、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文件,报表及有关资料时,应同时抄送稽察办。
第二十二条稽察特派员根据稽察办部署和稽察项目有关情况,制订项目稽察工作提纲,深入项目现场进行稽察。
第二十三条现场稽察结束,稽察特派员应就稽察情况与项目法人或现场管理机构交换意见,通报稽察情况。
第二十四条稽察特派员应及时向稽察办提交事实清楚、客观公正的稽察报告。
第二十五条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稽察,可以采取事先通知与不通知两种方式。
第二十六条稽察人员执行稽察任务时应出示证明其身份的有效证件或文件。
第二十七条稽察人员开展稽察工作,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和手段:
(一)听取建设项目法人就有关建设管理、前期工作、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工程施工和工程质量等情况的汇报,并可以提出质询;
(二)查阅建设项目有关文件、合同、记录报表、帐簿及其他资料,并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作出必要的说明,可以合法取得或复制有关的文件、资料;
(三)查勘工程施工现场、检查工程质量,必要时,可以责令有关方面进行质量检测;
(四)在任何时间进入施工、仓储、办公、检测、试验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场所或地点,向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进行查验、取证、质询;
(五)对发现问题进行延伸调查、取证、核实。
第二十八条稽察特派员在稽察工作中发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向稽察办专项报告。
第五章稽察报告及整改
第二十九条稽察报告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前期工作、设计工作情况及分析评价;
(二)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及分析评价;
(三)项目计划下达与执行情况及分析评价;
(四)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分析评价;
(五)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质量现状等情况及分析评价;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
(七)稽察办要求报告的或者稽察特派员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内容。
专项稽察报告的内容根据专项稽察基作具体任务和要求确定。
第三十条稽察报告由稽察特派员签署,经由稽察办分别报送部有关司局征求意见。根据稽察报告和有关司局意见,稽察办依照规定程序下发整改意见通知书,并向有关单位提出处理建议。
第三十一条项目法人及有关单位必须按整改意见通知书要求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整改情况向稽察办报告。
第三十二条对严重违反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的项目,根据情节轻重提出以下单项或多项处理建议:
(一)通报批评;
(二)建议有关部门降低设计、监理、施工、咨询、设备材料供应等有关单位的资质,吊销其资质证书;
(三)建设有关部门暂停拨付项目建设资金
(四)建议有关部门批准暂停施工;
(五)建议有关部门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对项目的整改情况,稽察特派员应适时跟踪落实,必要进可进行再次稽察。
第六章稽察人员、被稽察单位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四条稽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稽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不得打击报复稽察人员。
第三十五条稽察人员开展稽察工作有以下权利:
(一)向项目法人及参建单位、相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和取证;
(二)要求被稽察项目的项目法人及参建单位提供并查阅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文件、资料、合同、数据、帐簿、凭证、报表,依法复制、录音、拍照或摄像有关的证词、证据;
(三)在任何时间进入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场所或地点,进行查验、取证、质询等工作。
第三十六条稽察人员开展稽察工作,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依法行使职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深入项目现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建设的情况和问题,认真完成稽察任务;
(三)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
(四)保守国家秘密和被稽察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三十七条稽察人员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避免重大质量事故做出重要贡献的,给予表彰。
第三十八条稽察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解除聘任;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对被稽察项目的重大问题隐匿不报,严重失职的;
(二)与被稽察项目有关的单位串通,编造虚假稽察报告的;
(三)干预被稽察项目的建设管理活动,致使被稽察项目的正常工作受到损害的;
(四)接受与被稽察项目有关单位的馈赠、报酬等费用,参加有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宴请、娱乐、旅游等违纪活动,或者通过稽察工作为自己、亲友及他人谋取私利的。
第三十九条被稽察单位应自觉按照稽察办的要求及时提供或报送有关文件、资料。
第四十条被稽察单位应积极协助稽察人员的工作,如实提供稽察工作需要的文件、资料、数据、合同、帐簿、凭证和报表,不得拒绝、隐匿和弄虚作假。
第四十一条对稽察提出的问题,被稽察单位可以向稽察人员进行申辩;对整改或处理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向稽察办或水利部提出申诉。申诉期间,仍执行原整改或处理意见。
第四十二条被稽察项目的项目法人及有关单位发现稽察人员有本办法第三十八条所列行为时,有权向稽查办报告。
第四十三条被稽案项目有关单位和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稽察办建议有关方面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拒绝、阻碍稽察人员依法执行稽察任务或者打击报复稽察人员的;
(二)拒不提供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文件、资料、合同、协议、财务状况和建设管理情况的资料或者隐匿、伪报资料,或提供假情况、假证词的;
(三)可能影响稽察人员公正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已按本办法规定进行稽察的基本建设项目,水利部一般不再组织内容重复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