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利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生水利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再生水利用方案

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再生水利用的规划、建设、运营及其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再生水,是指污水经过净化工艺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可以在生活、市政、工业、环境等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第四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本办法,负责本市再生水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再生水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市)水资源管理机构,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再生水利用的日常工作。

市、县(市)发展和改革、财政、城乡规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卫生、城市管理、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公安消防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再生水利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再生水利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第六条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具体鼓励政策,鼓励并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第七条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和改革、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部门编制再生水利用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节约用水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质供水、就近利用的原则,结合市政建设计划,编制辖区内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计划。

第九条再生水供水区域内的下列用水,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

(一)城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城市杂用水;

(二)冷却、洗涤、锅炉、工艺等工业用水;

(三)湿地、景观等环境用水;

(四)地表水、地下水等补充水源水。

第十条再生水不得使用下列污水作为水源:

(一)电镀、化工、印染、冶金等有毒有害行业排放的工业污水;

(二)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排放的污水和放射性废水;

(三)其他有毒有害的污水。

除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外的其他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污水作为再生水水源时,必须经过消毒处理,产出的再生水仅可用于独立的系统,不得与人直接接触。

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污水处理厂,应当配套建设集中型再生水利用系统。

按照再生水利用系统建设计划,在集中型再生水利用系统管网覆盖区域以内,新建、扩建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第十二条在集中型再生水利用系统管网覆盖区域以外,新建、扩建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市节约用水条例》的规定,自建独立的再生水利用系统。

能够利用其他再生水利用系统供水的,可以不建设独立的再生水利用系统,但应当建设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第十三条现有建筑物具备条件的,应当按照市、县(市)再生水利用发展规划和再生水利用系统建设计划,逐步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

第十四条再生水利用系统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并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再生水利用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应当与建筑主体工程的规模、用途等相适应。

第十五条再生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建筑中水设计规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第十六条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按照《市节约用水条例》的规定,提交再生水利用系统设计方案

第十七条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审查制度,按照再生水利用发展规划和再生水利用系统建设计划,对建设单位提报的再生水利用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无再生水利用系统设计方案或者再生水利用系统设计方案不符合要求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八条对应当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再生水利用系统设计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按照本办法规定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市或者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再生水利用系统竣工验收申请。

市或者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再生水利用系统进行竣工验收;未按照规定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市或者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验收,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条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出水水质应当根据不同用途,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水质标准。

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出水有多种用途时,水质标准应当按照最高使用标准确定。

第二十一条自建的独立再生水利用系统由其产权人自行管理和维护,其他再生水利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按照城市供排水设施的有关规定执行。

再生水利用系统的产权人或者再生水供水单位(以下统称再生水利用系统的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再生水利用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保证再生水利用系统正常运行,不得擅自间断或者停止供水。

第二十二条再生水利用系统的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规范,做好再生水水质日常检测工作,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十三条市、县(市)水资源管理机构应当委托有水质监测资质的检验机构定期对再生水水质进行检测;建立再生水水质管理档案和水质信息制度,确保再生水的使用安全。

第二十四条再生水利用系统的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再生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倾倒、堆砌,避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第二十五条再生水的供水系统和饮用水供水系统应当相互独立,再生水设施和管线应当有明显标识,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出水口应当有防护措施,并标有“非饮用水”标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再生水的用途。

第二十六条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需要停止供水的,再生水利用系统的管理单位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用户。

发生再生水水质超标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再生水利用系统的管理单位应当停止供水,及时组织抢修,通知再生水用户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再生水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再生水价格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制定。

第二十八条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生水利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市或者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具有行政处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编制再生水利用系统发展规划或者计划的;

(二)对未按照规定提报再生水利用系统设计方案的建设工程,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

(三)未对再生水利用系统进行竣工验收的或者对未按照规定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的;

篇2

关键词:北京奥运;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再生水安全性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economicaltechnicalfeasibility,theecologyandthehumanbodyhealthysecurity,thewaterqualitysafeguardsecurity,thehygienesecurefourdirectionshascarriedontheanalysisfacingtheresurgentwateruse,makesupthewaterfortheOlympicGamesparktoproposethattheeconomicaltechnologyfeasiblecanguaranteetheenvironmentalsafetythewatersupplyplanhasprovidedthebasis,alsohaslaidthefoundationforthedomesticrelatedresurgentwaterlegislationwork.

keyword:BeijingOlympicGames;OlympicGamespark;Resurgentwateruse;Resurgentwatersecurity

前言

根据北京市奥组委的消息,自2003年7月22日起奥运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将面向全球征集。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是,能够体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主题。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作为奥运公园的景观娱乐用水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将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完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水处理理念将是北京对奥运百年历史的珍贵馈赠。

奥运公园水面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以再生水为唯一水源的人工水景。奥运公园水面规划占地约60公顷,其中奥运公园北区水面约50公顷,日需补充水量为6.5万吨;中心区水面面积约10公顷,日需补充水量为1万吨。总补充水量为每日7.5万吨。

为实现奥运公园的再生水补水目标,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相应的再生水补水方案。奥运公园的再生水补水水源由清河再生水处理厂(8万吨/日)出水和北小河再生水处理厂(6万吨/日)出水联网供应,充分保证奥运公园的补水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奥运公园北区水面补水水质为Ⅳ类水体标准,中心区水面补水水质为Ⅲ类水体标准,排水集团组织科研单位和高校进行了大量研究。

1.再生水利用研究现状

1.1再生水处理技术

水资源的紧缺加快了国际上对再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在国外再生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也有部分城市已经应用,但对再生水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

国际上,水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已经发生转变,关键性的转变在于由单项技术转变为技术集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以除磷脱氮为重点的强化二级生物处理技术,并增加三级处理流程,包括多种类型的过滤技术和现代消毒技术;二是采用当代高新技术如微滤、反渗透、膜生物生物反应器等,使处理后的再生水达到市政杂用、生活杂用、园林绿化、生态景观、工业冷却、回灌地下水、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等多种用途要求。

1.2再生水安全性研究

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具有废水再生回用的悠久历史,但在废水回用的安全方面,仍然很难定义和描述人们争论激烈的可接受的健康危险。当再生废水使用在人类可能接触到的地方时,其主要的健康危险来自生物致病菌,包括致病细菌、寄生虫、原生动物以及肠道病毒。为保护公共卫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再生水安全使用的基本条件和法规。

美国各级政府都十分注重对回用水安全性的评价与科研监测工作。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回灌地下水和补充地表饮用水源的回用水量逐渐增长,美国政府及有关科研机构加强了对间接饮用的回用水卫生安全性的研究评价和跟踪测试。

再生水安全性评价体系总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感观与物理化学评价指标、致病微生物与病原体评价指标、毒理学评价指标。根据污水回用的目的和回用水域的功能,评价采用相应的水质标准与技术规范,因而指标体系也有一定差异。

我国目前城市污水回用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国家统一制定的相关标准,再生水回用大多沿用的是各种景观用水和杂排水的标准,仅包括一些常规指标如氨氮、磷、大肠杆菌等,国内环境标准中尚没有针对大多数微量有毒污染物的环境标准,达不到保障奥运公园回用水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同时,处理过程(如加氯消毒)可能形成毒性更大或毒性特征不同的中间体,传统指标体系不能很好适应微污染等新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再生水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

2.再生水利用研究

2.1典型深度处理工艺经济技术对比研究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单元技术有:混凝沉淀、过滤、生物活性炭、石灰、臭氧、微滤、超滤、反渗透等。针对不同水质情况,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在选择工艺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回用水的用途和目标水质;

2)工艺适用性和稳定性;

3)技术经济性;

4)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和安全保障。

工艺流程的确定最好经过现场试验,借鉴成功运行经验。本部分研究主要介绍了混凝沉淀、高效过滤、生物活性炭、石灰、臭氧、微滤、超滤、反渗透等多种水回用深度处理单元技术,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及稳定性分析。通过大量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膜过滤技术产水浊度低;封闭运行,对周围环境无干扰;只加少量化学药剂,基本上无二次污染;运行稳定,操作简便,易于维护,占地小。因此,与传统的物化处理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微滤、超滤膜过滤技术对有机污染物、氮、磷的去除受进水水质影响比较大,对非溶解态污染物具有极高去除率。

2)降低氮、磷类相关指标应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中解决,这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因此,建议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增加脱氮除磷工艺,这样可使反渗透工艺出水稳定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甚至更严格的标准。

3)超滤膜过滤技术出水水质可基本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可以作为奥运公园补水的优选深度处理工艺。

4)反渗透工艺出水水质最优,可以满足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大部分指标满足饮用水水源标准,可以作为最优质的回用水用于奥运公园中心区,但此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

2.2再生水安全性评价研究

针对奥运公园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再生水回用的示范意义,本研究拟综合化学、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三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处理工艺所能达到的水质处理效果,并以回用奥运公园的长期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为重点,发展适合于北方地区再生水回用补充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技术方法。

研究以深度处理工艺的进出水为对象,从生态安全性和人体健康安全性以及再生水利用对生态绿地的影响两方面出发,对奥运公园补水技术作全面的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应用和发展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建立经济适用、符合奥运公园补水方案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技术规范。

2.2.1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安全

试验在高碑店和北小河污水处理厂进行,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北小河污水厂二沉出水及各种深度处理工艺出水对斑马鱼与大型水蚤未见急性毒性。混凝沉淀出水中营养物质略有减少,对栅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2)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和明确不同工艺再生水的用途,可以有效控制使用再生水的风险,达到安全使用再生水的目的。其中超滤+反渗透和活性炭对慢性有毒物质的去除效果最好。

3)经深度处理(活性炭、絮凝沉淀或反渗透)后的出水,没有致突变现象发生。

4)反渗透工艺及活性炭工艺出水中营养物质明显不足,出水有利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5)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各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有毒有害污染物检出浓度均未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定项目的标准限值,可以安全地回用于景观环境。

2.2.2再生水利用对生态绿地的影响

在再生水浇灌作物研究中,健康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健康安全性是指:灌溉作物时,再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为作物所吸收或在其上累积,进而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品质,被人类食用或为牲畜饲用时,危害健康。

文献中大部分研究是针对农作物的试验或局限于研究灌区土壤生态系统某一方面的试验,而再生水灌溉对某一地区甚至整个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导。本研究主要在北京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内进行,试验分四个部分,即水培、盆栽、实地调查和大田试验。

经过调查和试验得到两方面的结论:

1)用于园林绿化、城市生态绿地浇灌的再生水的最重要指标是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全盐量)、氯化物,而再生水的这三项指标值均大于自来水值,但远小于饮用水标准值。

2)再生水与自来水浇灌的植物中,叶绿素含量未发现明显差异。

2.3再生水水质保障系统研究

研究分小型试验和露天景观水塘的模拟试验两部分。小型试验在试验室中进行,主要是对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混合槽出水、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石灰法出水、自来水配水水样等进行人工光照培养。露天景观水塘在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内,除了模拟将来实际运行再生水质变化情况及水体流动的水力条件等,还进行了人工载体的研究,最终得到如下结论:

1)深度处理后的水中仍有部分氮磷,因此,在夏季应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2)人工载体对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有较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浮游藻类的生长,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3)通过对比分析,藻类数量最大值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磷是水体富营养化中影响显著的因子。当水样中藻生长达到最大值时水中大部分磷已被转化为藻体内的磷,水中溶解磷的浓度一般已低于0.02mg/L.再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优势藻种为栅藻,藻类转化水体中磷浓度的最大限制因素为氮营养。

2.4再生水利用的卫生学研究

根据奥运公园景观补水处理技术方案,对北小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试装置出水进行氯和二氧化氯及紫外消毒试验,比较各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研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选择最佳的经济有效的、适于再生水回用的消毒技术。

1)紫外消毒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对灭活大多数细菌、病毒、孢子均有效。与化学消毒技术相比,紫外消毒少了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运输、储藏和投加过程,占地少,且年总运行成本比加氯消毒法低很多。

2)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不到氯消毒产生的10%,臭氧、紫外消毒则不产生三卤甲烷、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

3)加氯消毒试验中,对于大多数所测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即使在采用远大于常规加氯量(高到20mg/L)的条件下,所生成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浓度也未超过饮用水的标准。这表明再生水消毒的副产物风险较低。

4)对于再生水的消毒,卫生学指标可达到饮用水标准。氨氮是再生水消毒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建议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并综合分析,对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提出如下建议:

1)降低再生水中氮、磷类相关指标应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中解决,这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建议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增加脱氮除磷工艺。

2)再生水作为景观用水和河湖补水时,建议在景观水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水的循环和流态,水体中可适当设置曝气、跌落、旁滤及人工载体等系统,在温度高、光照好的7~9月,加大补水量,减少水力停留时间,以抑制富营养化的发生。

篇3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使用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节约用水应当遵循统一规划、总量控制、计划用水、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大力推行节水措施,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第四条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城市节约用水日常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

第五条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由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并纳入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经批准实施的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未经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

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广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约用水意识。

第七条单位和个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一)非居民用水单位通过采取节水措施,实际用水量明显下降的;

(二)城市再生水利用作出显著成绩的;

(三)研究推广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器具等有突出贡献的;

(四)节约用水宣传教育、管理工作成效明显的;

(五)举报和制止严重浪费用水行为属实的;

(六)其他对城市节约用水作出突出成绩的。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计划用水

第九条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根据水资源和供水状况、用水需求以及用水定额,组织编制非居民用水单位年度计划用水指标,报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非居民用水单位(含生产、经营性的用水个人)实行计划与定额相结合的计划用水管理。具体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非居民用水单位的范围,根据国家节约用水的有关要求及非居民用水单位月用水量确定。

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管理,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应当抄表到居民生活用水户。

第十一条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向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办理计划用水指标,签订计划用水管理责任书,并按照下达的计划用水指标用水。

第十二条需要增加用水量的,应当向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提出增加计划用水指标的申请。

需要临时用水的,应当向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申请临时计划用水指标,并接受使用期内的计划用水指标考核。

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接到非居民用水单位增加计划用水指标的申请,应当受理,并根据计划用水指标管理规范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接到临时计划用水指标的申请,应当受理,并根据计划用水指标管理规范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十三条计划用水指标的核定、下达和调整,应当遵循公开、公正、便民和效率的原则。

计划用水指标应当满足非居民用水单位合理用水的需要。

第十四条水资源紧缺时,在确保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采取限制用水措施。

第十五条对取用地下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并逐步压减地下水井开凿和地下水开采量,提高地下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域内禁止新凿地下水井,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域外严格限制新凿地下水井。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经批准开凿的地下水井,取用地下水应装表计量,缴纳地下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纳入计划用水管理。

第十七条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用水和节约用水统计制度。

供水企业应当在每月10日前向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报送上月非居民用水单位的用水量和相关用水资料。

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做好用水和节约用水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用水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并定期向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报送月(年)统计报表。

第十八条非居民用水单位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超出计划用水指标的用水量,除据实交纳水费外,由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根据该单位实际执行的水价标准收取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

第一个月超计划用水指标用水的,超出部分水量按水价(不含污水处理价格,下同)的0.5倍收取;第二个月仍然超计划用水指标用水的,按水价的1倍收取;第三个月及以上继续超计划用水指标用水的,按水价的1.5倍收取。

第十九条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交同级财政专户储存,专项用于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宣传、奖励,补助城市供节水设施建设,行业管理和城市水资源保护等,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章节约用水

第二十条建设项目实行用水节水评估制度。年设计用水量在3万立方米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用水节水评估报告,其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用水节水评估的内容。

用水节水评估报告编制和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约用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应当经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意见。建设单位在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的审查意见。

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节水标准和规范进行节水设施设计,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当严格审查节水设施相关内容。

第二十三条建设项目竣工后,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应当对节水设施进行验收。未申请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对该非居民用水单位不予下达计划用水指标,所用水量可以按超计划用水收取加价水费。

第二十四条供水企业应当加强对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防止漏水损失。

供水企业管网供水漏失率、供水产销差率以及水厂生产自用水比率应当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第二十五条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规章制度,并指定部门或者专人具体负责节约用水工作。

第二十六条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加强对用水及节水设施、设备、器具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避免漏水损失。

未经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停止使用节水设施。

已安装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用水器具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按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的要求限期更换。

鼓励居民生活用水户使用节水型器具。

第二十七条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节水型用水器具名录”和“明令淘汰用水器具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工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耗水量高的设备、产品。

第二十八条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管线管理单位应当给予配合,避免施工中损坏供水管道,造成漏水损失。

供用水管道、设施、设备、器具漏水的,供水企业、非居民用水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在发现后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在接到漏水报告后应当责令限期修复。

第二十九条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应当采用节水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损耗。

冷却水应当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率应当按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要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第三十条使用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按规定安装计量仪表;自建设施供水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安装计量总表并按规定定期校验。

第三十一条从事洗车、洗浴、游泳、水上娱乐等业务的,应当安装节约用水设施、设备,提高水的利用率。

第三十二条积极采用低洼草坪、渗水地面等雨水收集利用方法节约用水。

第三十三条非居民用水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水量平衡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改正用水浪费问题,提高合理用水水平。

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水量平衡测试的具体规范要求并予以公布。

非居民用水单位的水量平衡测试,可以委托具有相应技术力量的专业单位进行,也可以按照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要求自行测试。

第四章城市再生水利用

第三十四条城市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净化后,水质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再生水利用设施是指再生水的集水、净化处理、供水、计量、检测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

再生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洗、园林绿化、道路清洁、车辆冲洗、基建施工、景观环境、设备冷却、工业生产等可以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

第三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日可回收水量在45立方米以上,日再生水需水量在30立方米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水量平衡计算的基础上同期自建相应规模的再生水利用设施:

(一)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综合楼及高层住宅;

(二)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

(三)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或者其他建筑区等。

第三十六条原已建成使用的工程项目,日可回收水量在75立方米以上,日再生水需水量在50立方米以上,且具备建设场地等条件的,产权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的要求建设相应规模的再生水利用设施。

第三十七条符合第三十五、三十六条规定,但可以使用其他再生水利用设施供水的,经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核实后,可以不单独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但需配套建设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和使用再生水。

第三十八条再生水利用设施的设计、施工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论证后,应当到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办理建设备案。再生水利用设施竣工后,必须经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第三十九条再生水的管道、水箱等外部设施表面应涂成浅绿色,并严禁与自来水、地下水供水管道直接连接,出水口必须标有“非饮用水”字样和其他明显标志。

第四十条鼓励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和从事再生水经营活动。

第四十一条再生水的价格应与自来水价格保持适当差价,按低于自来水价格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的价格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二条再生水运营管理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做到装表计量,按量收费,不得擅自间断供水或者停止供水。因设施检修等原因需要停止供水的,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水户。

第四十三条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再生水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保证再生水利用设施正常运行,同时按规定对出水水质进行日常化验;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定期检测,确保再生水水质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标准。

第四十四条已建、新建、改建、扩建的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建设相应的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

第四十五条园林、绿化、景观、洗车、环卫及建设施工用水,应当首选使用再生水。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视情节轻重,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纳入计划管理的非居民用水单位未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或者拒不签订计划用水管理责任书的,或者供水企业未按要求报送非居民用水单位的用水量和相关用水资料的,处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使用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的非居民用水单位未按规定安装计量仪表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三)建设单位未办理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备案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四)非居民用水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擅自停止使用节水设施,或未按规定进行水量平衡测试的,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再生水利用设施产权单位或者再生水运营管理单位的再生水水质未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标准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六)从事洗车、洗浴、游泳、水上娱乐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未安装节水设施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七)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擅自停止运行或者供水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单位或者个人将再生水管道与自来水、地下水供水管道连接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符合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条件但未按相应规模同期建设,或者可以使用其他再生水利用设施但未配套建设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和使用再生水的,对建设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三)已建成的建设项目符合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条件但未按相应规模组织建设,或者可以使用其它再生水利用设施但未组织安装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和使用再生水的,对物业管理单位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产权单位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并核减计划用水指标;

(四)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竣工后,节水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擅自投入使用的,对建设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修复,逾期不修复的,处损失水量总价20倍以下罚款,罚款总额不超过5万元:

(一)供水企业和非居民用水单位因失修、失养或者人为造成供、用水设施、设备、器具损坏漏水的;

(二)施工单位因施工损坏供水管网造成漏水的。

第四十九条非居民用水单位未按要求更换原已安装的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的,由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按每套(件、只)处3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

第五十条工业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未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由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核减计划用水指标。

第五十一条逾期不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从期限届满之日起,由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除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外,同时核减计划用水指标。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开凿地下水井取用地下水的单位或者个人,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罚,直至封井。

第五十三条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依照管理权限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职责,行政不作为的;

(二)在核定计划用水指标时,故意压低或者增加计划用水指标的;

(三)在国家、省及本条例规定之外乱收费、乱罚款的;

(四)接到供水管道漏水报告后,不及时责令相关责任人修复的。

篇4

消毒设备运行不稳定房山区很多村级供水站的管理不规范,不收水费或定额收费,没有稳定的供水运行管理经费,加之部分村两委班子安全供水的意识淡薄和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不能保证24h供水而采取定时供水,消毒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致使水中菌群数量等数值超标,无法实现安全供水。因此,改造村级供水站,建设集中供水厂或联村供水厂,实施集约化供水迫在眉睫。用水效率普遍偏低房山区水资源利用平均水平与全市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生活用水方面,广大群众还缺乏对水资源紧缺现状的深入了解,节约用水的意识还不强,饮用水管道还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房山区年人均用水323m3,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6倍。在产业方面,由于企业节水意识不强,节水设施不配套,房山区万元GDP用水量高达105m3,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6倍(表略)。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地下水连年超采,磁家务、上万等水源地地下水位下降,水源井出水能力不足,导致水厂供水能力衰减,供水保障能力降低,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供水的需求。此外,由于现状部分城镇集中供水厂水源地水质下降,急需改造处理工艺。“重建轻管”问题突出(1)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水利工程,由于没有后期的维护和养护资金,致使竣工使用的设施不能长期持续发挥效用,人民群众未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2)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尚未真正实施,建设项目缺少前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论证,缺乏对水土保持的重视程度,导致现有的水资源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水利综合执法强制力不足,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执法部门联动机制,造成对水利设施的保护不足,影响《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的执行效果。

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行业用水定额管理,乡镇、街道用水总量控制。制定全区水资源、供水、节水规划,确定各乡镇、各行业用水总量指标,并逐级分解,建立覆盖全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北京市规定的年度用水指标以内,年度用水计划根据当年水资源状况和用水合理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定期进行用水效率评估。实施管理节水和科技节水,拓展节水功能发展。努力培育节水的生产生活方式,把节约用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对用水超定额的生产企业限期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对拒不改造和改造后仍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一律关停。严禁不符合节水标准的工业、设备进入房山区,逐步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和应急调度预案加强涵盖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的水文资源监测网络建设,完善水务运行调度和监测评价体系。建立房山区水资源水环境预警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在供水紧急状态下,采取分区分类、限时限量的措施,有限的水资源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其次保证工业生产用水,合理配置农业用水。严格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对未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不予开工,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各部门在编制各类规划时,必须执行水资源论证。未进行水资源论证的规划,区政府不予审查批准。对新、改、扩建项目在立项阶段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未进行水资源论证的项目不予立项;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直接从河流、湖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取水许可。加强用水计划管理加大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实施力度,对高耗水行业实行更严格的差别水价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调整。指导村级农民用水协会逐步建立农村生活用水收费制度,严格取缔包费制。积极探索农业灌溉用水水权制度建设,与农民增收充分结合,制定奖惩办法,促进农业节水、提高用水效率、保障灌排设施良性运行。农村水费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农村水务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将水资源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负总责。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区有关部门,对乡镇、街道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污水治理、出境断面水质、地下水水质等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加强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的管理做好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工作,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全部用于高标准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源地保护和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与管理。审计部门加强对水资源费使用的监督力度。建立多水联调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集约化供水为重点,建设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地下水、地表水、南水北调水以及张坊应急水源等联合调度,形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新建水厂及对现有水厂进行改、扩建,在条件成熟地区实现主要管网互联互通,重点地区实现双水源供水。改造乡镇集中供水厂,完成联村供水厂建设规划并实施联村供水厂建设,改造提高村级供水站供水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节水工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节水管理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真正让节水者从制度中受益。利用价格杠杆引进市场机制,对高耗水的行业实行阶梯水价,对再生水循环利用给予价格优惠,以促进再生水的广泛利用。对节水改造、改建项目,建立和完善“以奖代补”机制,对节水行为进行奖励。加强宣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节水宣传工作,使节水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市民自觉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大农村节水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节水意识。大力宣传推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倡导节约用水的良好生活方式。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化管理编制“十二五”农田水利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与改造,完善农田灌排系统,扩大再生水灌溉面积。建设精准灌溉示范区,并逐步推广到全区,逐步建成墒情、旱情、水情自动监测网络,建成全区农业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农业抗旱防涝减灾应急体系,提高农业抗旱防涝减灾水平。加大对山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建设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水利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沟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引进并推广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节水手段和节水措施,逐步探索农村及农业有偿用水、以奖代补的新方式。

篇5

【关键字】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措施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国家提倡的环保理念,绿色建筑随之产生。在绿色建筑领域中,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尤为重要的实现方式。对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控制城市水资源消耗,降低水资源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实现高效节水,低耗减排的目的,实现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还要采取节水措施。节约水资源并不是单纯的节约用水和限制用水情况,而是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减少用水过程中的消耗和损失,避免水资源在取用过程中受到污染,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节水情况和效果取决于节水技术和相关制度的编制,需要节水规划、制定合理水价、设立水资源市场等措施的合力实施。节约水资源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绿色建筑,实现节能型社会。在进行绿色建筑过程中,要减少水的使用量,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做好水资源防漏措施。为了节约建筑用水,应强化节水器具的应用,使用再生水和雨水,合理实施污水处理方案,在设计建筑施工时,要按照节水标准,实行节水措施。我国有关节约水资源的规定很多,但无法全面实行,施工质量以及建筑质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不仅是在施工过程中,在人们使用水资源时,会无意识的浪费水资源,超压出流中容易产生无效用水量,破坏水资源的正常分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热水干管循环中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开启水装置后,不能够及时获取热水,人们往往将冷水倒掉,再接取热水,这就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样水管道与水阀门的泄漏现象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水资源是生命的命脉,一切生命的活动都需要水资源的支持,但目前世界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不仅在人们生活中,在建筑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完善绿色建筑体系。在实施绿色建筑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制定节水、节能方案,实现无害化施工,减少污水排放量,循环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能够充分体现其利用价值。为了实现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建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利用节水系统和节水装置,节约建筑过程中水资源用水量;要收集雨水,提升雨水和再生水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要完善水环境系统的功能,制定有效管理措施,加强水环境的稳定性、功能性和可靠性。

二、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一)对雨水利用

为了提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需要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雨水回用是综合水处理集成技术,通过收集地面、屋面等雨水,对其进行适当的水处理,得到满足建筑需求的水资源。

雨水是优质的水资源,将雨水作为再生水对人们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以及公共安全不能造成危害。雨水十分易于收集,而且不需要集水管道,减少了集水管道施工的投资,可利用已存在的雨水排水管道,在管道末端设置雨水储蓄装置即可。对雨水的处理工艺较为简单,雨水水质主要受到地面和屋面材料的污染,也容易受到降雨时节、降水量以及大气质量影响。经过处理的雨水用处较为广泛,可以用于绿化、洗车、观景等方面,实现雨水的可持续利用价值。

(二)优化建筑给排水系统(只提到了热水节能措施,对给排水、卫生器具的节水都没有提到)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任务,水资源的节能措施较为重要。水在提取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量能源消耗,企业应在保持水质的前提下合理、科学的运用水资源。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资源的节能措施是末端限压方法,节约水资源是常用的节能措施。为了避免热水系统的水量无效浪费,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来节约水资源。热水供应系统要根据建筑的标准以及建筑的性质选择水循环方式;尽量缩短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管道的长度,对管道进行保温处理,使热水能够保持其温度;在应用给排水系统时,要观察热水系统运作情况,防止热水系统水压过大;在选择加热设备和储热设备时,应按照建筑工程的要求以及用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等方面。

生活用水占据着城市用水的较多比例,在建设绿色建筑时,应优化配水装置和卫生设备,提升绿色建筑的节水成效。因此,使用节水器具是实现绿色建筑节水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住宅卫生器具用水量的调查,家庭用水中洗浴用水和冲洗便器用水所占比例为55%以上。在建设绿色建筑时,应选用国家提倡的节水设备、器材器具等,不同的用水场合,选用相应的节水龙头、节水淋浴装置、节水便器等,在选用节水龙头时,要选用陶瓷芯节水龙头、光电感应式水龙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在选择卫生器具时,要选择抑菌、抗菌性强的纳米陶瓷材料,能够有效的减少冲洗水量。选用的节水器具一定要符合国家的节水标准,拥有国家颁发的合格证书。

(三)对污水的利用(再生水包括雨水、污废水和施工过程中的降水,文中只提到了污水利用,建议再增加其他两个方面)

对污水进行再生利用能够缓解水资源短缺情况,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再生水的水质较为稳定,水量大,受气候、季节影响较小,是我国十分珍贵的水资源。无论是从节约水资源使用量,还是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都无法降低水资源的消耗程度。对城市污水进行除污处理,既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减轻污水的污染情况,又能够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到节约水资源,由此得知,发展城市再生水是城市的建设目标。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再生水的水质以及水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水资源回用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为了加大再生水的生产量,降低水资源能源的消耗,需要对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技术、再生水应用技术进行研究,提升再生水的利用率,将再生水回用技术变成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程技术。

(四)建筑工程中水

按照有关规定对再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在建筑物中的水资源较为灵活,不需要长距离运输,便于管理。建筑物中系统处理站大都设置在地下室或者裙房,将优质的建筑排水作为原水,对其进行处理,达到水质要求后可以作为冲厕或者洗车等用水进行使用,对于水质较差的原水,可以对其划分为污水,通过污水处理方式,使原水的水质达到正常使用标准。

结束语

绿色建筑理念将建筑与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将节能、节水、减排等作为首要任务。在绿色建筑中水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开发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收集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对其进行处理,水质达标后再投入使用。运用适当的节水措施,优化排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刘邑婷,左亚会. 绿色建筑雨水资源的利用[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05:108-112.

[2]孔丹凤,吕伟娅. 江苏省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及发展趋势[J]. 中国给水排水,2013,24:27-31.

[3]赵华,程小文. 雨水利用与绿色建筑[J]. 建设科技,2008,12:26-29.

[4]魏太兵. 基于LEED的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管理[J]. 武夷学院学报,2010,05:84-87.

姓名:李石磊 出生年月:1975年4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吉林省白山市 职称:讲师 学历:本科

电话:13810232196

邮编:100042

邮箱:

篇6

【关键词】 污水回用 再生水

1 前言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曾被国务院命名为“锦州新兴工业城”。现城区建成面积70.1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8万人。由于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区,水资源比较贫乏。人均淡水资源的拥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现城市供水绝大部分依靠城市下游20千米处的大小凌河冲积扇地所赋存的地下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在增加,经济需发展,城市的用水量也在增加。城市的设计需水量为19750万立方米/年,只及需求量的88.71%。及便如此,大小凌河冲积扇由于年均超采量达2950万立方米/年,已经造成120平方千米的地下漏斗,海水入浸达到800米以上。每到干旱季节日缺水量高达10万立方米。影响到当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为此急需寻找新的水源,而城市污水处理厂所排出的污水经再生处理后,便是其中之一。下面为该市再生水的利用进行剖析。

2 再生水吸纳能力的分析

城市再生水由于其水质的因素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可作为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农林牧用水、环境用水。如果处理深度足够,亦可作为补充水源水。本文就锦州市城市和周边可能利用的途径作一一剖析。

2.1 再生水用于锦州市工业用水

锦州市现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建材、食品、酿造、轻工、纺织、印染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按照经济发展规划今后工业用水量将达到日耗水量17.52万立方米,全年耗水6395万立方米。由于供水紧缺,现已有多个企业内部着手利用厂内污水处理后返回再利用。更有的企业开始着手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再经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目前使用量已近每日2万余立方米。再生水用作工业冷却水可以说是最佳选择。按耗水量的一半计,即有每日8.76万立方米的消耗量。已知发电和冶金企业用水以冷却水为主。而锦州大唐电厂有2×300MW机组,日耗水量可达7.2万立方米,该企业与锦州市污水处理厂相距不足2千米。锦兴钢厂日耗水量1.6万立方米。该厂距城市污水处理厂比大唐电厂稍远,但在同一方位。利用再生水非常方便。仅就上述两家企业便可每年吸纳3168万立方米的再生水。

2.2 再生水用作环境补充水

锦州市主被小凌河和百股河环绕,河床及河道两岸的湿地面积有12平方千米。由于小凌河在锦州市兴建锦凌水库,使得上游来水被水库完全截断。原本在城区段修建的景观河段将干涸。尽管小凌河在水库段至锦州市流出区间会有降水补给,但是由于辽西地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所以为了保住城区中的景观水面和周围的湿地每年需补充水量为350万立方米。

2.3 再生水用于城市杂用水

城市杂用水包括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冲厕用水、消防用水。其中冲厕用水约占居民生活用水的32%,宾馆、饭店等商服业用水的16%,行政办公用水的63%,医疗、教育科研等单位的35%。

城市杂用水完全可以使用再生水。城市杂用水的需水量可以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照锦州市建成区各类用地所占的面积进行推算再生水的使用量即可求出(见下式)。

W=(F×C×H×B)÷100

式中:W——某种用地年内用再生水量;

F——用地面积

C——用水指标

H——该用地年内用水平均日数;

B——再生水可能占总用水量的比例。

现将锦州市各地块城市杂用水量最大使用量列于表1。

车辆清洗用水按锦州市汽车规划拥有量可达16.5万辆,每10天清洗一次,考虑到洗车场洗水均需经沉淀池循环利用,实耗水量为4L/次,则全年本地洗车用水为2.4万立方米。

锦州市市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城区的改造,市内房地产业十分活跃,每年房产投资数亿元。按近几年房屋建设单位申报的临时用水量统计为年耗水量为3.9万立方米。

2.4 再生水用于农业生产

锦州市早在上世纪就建成锦凌灌区,种植水稻和蔬菜、林木、花卉等。仅稻田就有近20万亩依靠小凌河水和地下水浇灌。随着上游锦凌水库的建成截流,地表水的供应必将受到限制。必然会形成工农业、城乡间争夺地下水资源的局面,势必会加剧当地水源的涸竭。所以开发利用再生水灌溉稻田势在必行。通过我们过去的研究,稻田对水质还有净化作用。锦凌灌区系统的稻田回归水再用于苇田,对小凌河下游的湿地保护十分有利。按稻田用水量400立方米/亩计,全年耗水近8000万立方米。以使用50%的再生水计也需要4000万立方米。

综上所述,每年可以吸纳12225.1万立方米的再生水。其中工业利用可达25.91%,环境用水可达2.86%,城市杂用水可达38.51%,农灌利用可达32.72%。

锦州市城市污水处理由三个污水处理厂分担。处理城市污水的能力达到35万立方米/日。其中一厂建成较早,采用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日处理能力10万立方米;二厂采用改良A2/O工艺,并有脱磷、脱氮的能力;三厂位于城市西北小凌河市区段的上游,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它们为再生水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 再生水的水质分析

如前所述锦州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的污水若进行再生处理后完全有利用的场所。但再生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各处用水指标的要求。

锦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其处理后的城市综合污水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已对其排放的污水进行部分处理,而且已有少量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循环冷却水。

锦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其处理后的城市综合污水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已对其排放的污水进行部分处理,而且已有少量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循环冷却水。所采用的处理工艺为城市综合污水经二级生化工艺处理后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反应沉淀+V型滤池工艺。处理后的再生水基本满足GB/T18921、GB20922、GB/T18920、GB/T25499、GB/T19923等各类再生用水的要求。

4 锦州市再生水回用的效益分析

从锦州市目前供应自来水费与再生水价差达到0.95元/m3。每年工业用水成本可以下降3009.6万元,城市居民用水可以下降4471.7万元,城市居民每人可以节省水费57.33元/年。

若按每万元产值用水268m3计,可以使得锦州市年增产值12亿元。由于使用再生水可以减轻目前采地下水的压力,使得大小凌河冲积扇地已形成的漏斗逐步恢复,海水入浸得到遏制。

5 锦州市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锦州市建成区由于历史原因尚无完善的再生水回用系统,所以应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居民区的建设逐步建立完整的再生水回用系统,包括城区再生水管、小区居民点内的单独贮水、供水系统及住户给水管线的完善与改造。

对于原有住房管线系统的改造难度较大,然而新建居民区应建立自成体系的再生水供水系统。对旧居民区的改造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将逐步得到改善。

在城市再生水管线尚未完善之前可建一些再生水贮池,先满足道路广场的清洗、抑尘、降温,绿地浇灌,建筑施工用水等。

另外,还可优先完善污水厂至大唐电厂和锦兴钢厂再生水输水管线,不仅能满足上述两厂的要求,而且可以带动沿线工厂、农场的再生水用水需要。

参考文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4》,1993.

[2]智修德主编.《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韩剑宏主编.《中水回用技术及工程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金传良,郑连生.《水质技术工作手册》.北京:能源出版社,1989.

[5]叶文虎.《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史宝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篇7

1综合节能系统

1.1墙体材料

现代居民的生活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日用电器越来越多。如空调。住宅小区的空调使用率达到85%以上,而我们知道,空调是高耗能的。因此,为了能够减少住宅小区居民对空调的使用率,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墙体的材料使用,因为墙体的材料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墙体的隔热能力,这也是国家重点提倡的。那么,在墙体材料的选择上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步骤。我们可以对墙体材料作如下的选择:无机保温材料比较好,主要成份是无机轻质耐高温骨料,无机胶凝材料,无机植物蛋白纤维柔性材料组成,全部是无机材料,不含任何有机成份,单组份产品,不掺水泥,做内墙省掉打底工序,使用寿命同墙体一致,不存在30年~50年的问题,市场价格比其他材料节省很多,人工费用也比较低,这就能够节省了很多成本。使用了这样的材料,可以提高墙体的隔热系数,以尽量少的使居民使用空调,节省电能,而且还可以减少由空调产生的污染,以达到节能环保之目的。

1.2太阳能的使用

如今人们普遍反映能够接受太阳能,因为它真正的达到了节能的作用,它是利用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供人们的生活生产使用。由于太阳能装置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太阳能量,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在向阳的一面进行设计安装。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在向阳的住宅区统一设置太阳能热水器,或在小区管理用房设太阳能热水器。主干道上设置太阳能路灯,路灯采用双回路控制,自动感光开关控制。然而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遇见很长一段时间见不着太阳的情况,那么也就会影响太阳能装置的使用,也起不到真正的节能之功效,如太阳能路灯一到阴天就会熄灭,太阳能热水器一到阴天就不能用作洗澡。为此,我们可以将太阳能装置上安装一个附加的零件,诸如蓄电池之类的。也就是说,这可以使太阳能装置具有一定的储电能力,那么在遇到阴雨天时也可以进行正常的使用,供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需。

2中水利用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需要水,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转都离不开水这一基本物质。没有水,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无法进行;没有水,我们就不能够生存下去。因此,在设计现代住宅小区时,要将水的利用方面考虑周全。那么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就要设计一个中水利用系统。住宅小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人们生活过程中会在以下过程中使用到水:洗脸、洗手、刷牙、洗衣、淘米、洗浴、洗车等等。我们所说的“中水”就是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绿色环保的角度,都可以看出中水系统具有绿色环保、经济效益高之特点。使用中水处理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再生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再生水的利用能带来可观的效益。“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时期发展的趋势,而通过上面对小区节能环保设计的介绍可知,现代化的小区的设计应该完全满足国家的要求,并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即需要符合“低碳”的要求。通过上述节能环保的设计及其应用,住宅小区必将会达到绿色住区的标准。另一方面,“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若将住宅小区进行节能环保的设计,这就迎合了人们的“口味”,那么楼盘也将会出现“哄抢”的现象,从而为房地产公司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保证了其快速、和谐、健康的发展。

篇8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有效的城市节水管理,加强城市污水治理,促进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加强水资源保护, 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成为保障和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面对资源短缺日益严峻的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环境污染的根本手段。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而目前,在我国由于受传统的节水观念以及粗放式经济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城市污水治理仍然停留在被动治理阶段,这种传统的污水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城市水的可持续利用原则。推动污水资源化, 指导各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探讨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的政策措施、工艺技术路线和标准,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多渠道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城市污水治理也必须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推动我国的城市污水治理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污水再生利用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节水的重要措施。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时,应当首先立足于本地自有水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水的再生利用,借此增加可用水量,提高城市供水的可靠性;应尽可能降低对外部水源的依赖程度,减少或避免远距离调水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成本。我国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进展缓慢,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以循环经济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予以推进。

第一,按照循环经济基本思路加强城市节水管理,抓好城市污水治理系统规划,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关键。我国的城市节水管理,应该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城市节水管理从被动节水转变为提高水利用效率,主动科学管理,降低水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加强水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对城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保护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城市节水的认识从单纯的抑制需求、减少耗用量,发展到用同样的水量消耗来满足人们迅速增加的健康和舒适度的需求;从消极、被动的节水阶段发展到积极、合理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阶段,体现循环经济高效率的基本特征。需要强调的是,在大力推广污水再生利用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强水质监测和设施维护,建立应急预案,保障供水安全。

第二,遵循循环经济的系统工程的理念,抓好城市污水治理设施专项建设,提高区域性和系统性,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核心。城市污水治理系统是由专项硬件设施支撑起来的,为解决好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生活污水大量产生,影响到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和安全供水的问题,必须加大对区域和系统污水治理设施硬件建设的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污水收集管网配套能力,为污水资源化创造必要的条件。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遵循循环经济的系统工程的理念,要以实现污水综合利用为目标,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布局、处理规模和工艺方案,促进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协同发展。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在城市水域的下游,没有考虑日后再生利用的发展需要。许多大型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规模很大,建在城市的下游,污水收集管网较长,造成长距离输送。所以,缺水城市应以再生水利用为目标,优化调整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规划。

第三,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抓好城市建设中污水治理收集系统的配套,采用适宜的技术和工艺,不断完善和提高系统运行能力,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再生水,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有效方法。城市污水治理,是一项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服务区域的设施配套,提高收集能力,强化点源治理,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实施污水资源化,要将城市污水处理的战略目标由传统意义上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以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用”,相应地要调整污水处理技术路线,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尽快提高我国城市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工艺技术水平。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不一样,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再生水利用方案,优先选择水质要求低的再生水使用途径,尽量缩短输水距离,降低再生利用成本。积极开发适应当地条件的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工艺,较好地维护了城市污水治理系统的完整性,加快了城市污水治理的速度。

第四,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城市污水治理工程资金落实和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基本保证,是城市污水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需要有资金作为保证,积极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污水再生利用。在城市污水和资源化的管理方面,政府有主导的义务和职能。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显然动力不足;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也必然难见成效。城市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模式是决定城市污水治理工作能否持久开展的关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路子,是当前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积极探索。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投融资方式和运营管理模式,鼓励并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参与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法律约束,促进污水处理及资源化的市场化运作。努力进行市场化资本运作,推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社会资本买断,不断滚动回笼资金和再融资,促进城市污水治理项目的再建设,必将对实现城市污水治理系统的良性循环,深入、持久开展城市污水治理工作,切实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抓好舆论宣传,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推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利用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引导用水单位积极利用再生水资源,扩大再生水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市政、绿化、环卫和工业用水等方面要率先使用再生水。

篇9

关键词:氧化铝 零排放 资源化 再生水 赤泥回水

1 前言

贵州铝厂氧化铝厂始建于1958年,设计产能每年40万吨,外排含碱废水一直是困扰我厂的一个重大环境污染问题,其对周围3乡12村的农田以及下游麦架河及猫跳河流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碱流失和水资源的浪费,为消除污染,实现国家“一控双达标”(即所有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在2000年底实现达标排放)的目标,根据我厂实际情况,经大量的调查、论证,大胆地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课题---氧化铝废水“零排放”技术开发与研究。 2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氧化铝厂外排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澡堂、厕所、宿舍、办公室排水)、生产废水(冲洗地坪、设备等)、设备冷却水、雨排水、外单位排水(热电厂软水站排水及冲灰渣水、轻研所排水等)、工艺管道及设备的跑、冒、滴、漏等;具有总排水量大、不稳定的特点(见表1);其主要污染因子为悬浮物(200~500mg/l);碱(PH值达8~12)。 表1 1990~1997年氧化铝废水及污染物排放统计 年

度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废水排放量 / 万m3 501.21 433.65 421.65 445.69 316.05 335.58 319.74 247.39 碱流失量 / t 14543 4117 4106 3222 3061 2931 2754 2440 悬浮物排放量 / t 2506 2168 2108 2228 1580 1896 1640 898 3 技术改造方案实施

本课题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开发项目,其设计思路为:(1)治理污染源,对重点车间设备进行防跑碱改造,以降低废水含碱浓度;(2)对水质要求高的设备冷却水,采用自身循环,以减少废水排放量;而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设备冷却水、有条件的生产用水点等,全部使用再生水代替工业新水;(3)充分利用赤泥回水、蒸发坏水代替工业新水,并保证赤泥回水量≥赤泥附液量;(4)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以及《贵州铝厂工业用水标准》,采用经济实用的方法进行废水处理。

3.1抓源治本,降低废水含碱浓度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难免有高浓度的含碱废水进入排水系统,使废水含碱度升高,影响再生水回用。因此,加强和完善管理及设备维护,对重点车间进行防跑碱设施改造,是降低外排废水含碱浓度的关键。首先在工艺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如水泵采用先进的机械密封替代传统的填料密封,用密封性能较好的浆液阀、注塞阀替代传统的闸阀、截止阀等);其次对各生产车间大型槽罐(如沉降槽等)增设防跑碱围子,将泄漏的高浓度含碱污水引入污水槽后再返回工艺流程,有效的防止碱液外泄。具体治理方案见图1。 3.2完善改造部分设备冷却水,减少废水排放量

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回转窑托轮、排风机、煤磨、格子磨、管磨、溶出磨等设备冷却水,原设计均用工业新水冷却后直接排放(排水量100~200 m3/h)。为减少废水排放量,进行相应的改造。

3.2.1窑磨循环水系统的改造

针对烧成车间煤磨、排风机、烧成窑托轮以及熟料溶出磨、配料格子磨、管磨等设备相对集中的特点,将这些设备的冷却水集中回收循环使用,形成独立的窑磨循环水系统,有利于管道铺设和经济运行。

3.2.2焙烧窑托轮、风机冷却水改造

焙烧车间焙烧窑托轮、风机冷却水耗水量约40~80 m3/h,由于采用单一水源——工业新水供水,一旦发生停水事故,焙烧窑就停运。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空压循环水系统的富余能力供水,将焙烧窑托轮、风机冷却水纳入空压循环水系统,不增加水泵开启台数,而且改造时保留原有工业水供水流程,形成双水源供水,不仅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而且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保证了焙烧窑可靠稳定地运行。

3.3污水处理系统完善改造

氧化铝废水“零排放”技术开发与研究中,废水的再生处理、循环利用,是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基础。原污水处理系统将废水处理后作为全厂循环水和烧成循环水的补水,沉淀池底流利用虹吸泥机吸出,但实际排放的废水量远远大于循环水的补水量,加之原设计中只有一个平流沉淀池,当吸泥机出现故障或清理沉淀池时,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就停止工作,大量废水直接排入环境,改造前流程见图2。因此,有针对性的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完善改造。 3.3.1污水处理系统沉淀池改造 据测定统计,现有的一个污水平流沉淀池的处理能力(最大处理能力Q=500 m3/h)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故新建平流沉淀池一个。

新建平流沉淀池核算:有效水深H=3m、池宽B=9.2m、池长L=40m,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沉降时间2.2h(t = H×A/Q,A为沉降面积),其长宽比L/B = 4.35>4 ,能确保污水在池内均匀分布。

平流沉淀池水力条件复核:

水流截面积ω=3×9.2=27.6m2;

水池湿周 x = 9.2+3×2=15.2m;

水力半径R =ω/x=27.6÷15.2=1.82m;

水平流速v =Q/ω=500÷27.6÷3600=5.03×10-3 m/s;

弗劳德数Fr=v 2/R·g =(5.03×10-3)2/1.8×9.18=1.41×10-6 。

由计算结果看出,改造后的沉淀池完全满足普通平流池的设计参数要求。

新建平流沉淀池的底流污泥采用虹吸泥机连续排放,平均污泥流量80 m3/h左右。改造后的两个平流沉淀池,随废水量的变化既可互为备用又可同时运行,其最大处理能力为1000 m3/h。

3.3.2废水总排放口完善改造

原废水总排放口是氧化铝厂所有废水的唯一汇水点,需考虑完善有效的防洪措施,同时也是污水处理系统理想的污水源取水点,为满足废水“零排放”和泄洪要求,在总排口与洗马河的汇合口安装两个闸板对总排截流,又作雨季泄洪用;废水全部引入污水泵房送平流沉淀池。由于生活污水中有大量的漂浮物,在污水泵房集水池前安装1台可升降式人工格栅和2台链式机械格栅,避免了较大的漂浮物进入污水源泵和平流沉淀池,如图3。 3.3.3沉淀池污泥处理流程改造

在污水处理系统的改造中,沉淀池污泥的处置是系统能否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原设计对沉淀池污泥投加聚丙烯酸钠,在浓缩槽中经2h沉淀后,送至二赤泥贮槽与赤泥一起送赤泥堆场。但实际运行受二赤泥外排贮槽控制性较差和输送量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污泥浓缩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另外,受污泥输送流程的影响,虹吸泥机时常间断运行,造成虹吸泥机堵塞,使污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对平流沉淀池污泥处置作了如下改造,见图4。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弃的赤泥,需用热水(300 m3/h)洗涤,原利用全厂循环水在脱硅热水槽中加热后洗涤赤泥,由于该流程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故改用未浓缩的平流沉淀池底流送脱硅热水槽代替部分全厂循环水加热后用于赤泥洗涤。该方法彻底打破传统设计的束缚,充分利用本厂生产工艺特点,创造性的把污泥处置与生产工艺流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运行1年多来,用平流沉淀池的底流代替部分循环水参与洗涤赤泥,并随赤泥一起沉降后送赤泥堆场,对赤泥的输送系统不产生任何波动,同时还解决了虹吸泥机因间断运行造成虹吸管易堵塞的难题.由于简化了流程,节省了对污泥浓缩、絮凝沉降、干化等一系列的设备投资、管理和运行维护费用,达到了污泥处置经济运行的目的,为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同时在国内同行业中开创了先河,摸索出一条经济处置氧化铝废水沉淀污泥的新途径,具有极高的推广运用价值。

3.3.4增设沉砂池及配套设施 氧化铝厂的排水系统为“合流制”,污水中夹带大量砂石,易造成虹吸泥机堵塞或因砂石比重较大无法排出而在平流沉淀池内淤积。所以在平流沉淀池的前端增设了两个沉砂池,投用1年多来虹吸泥机运行正常,沉淀池清池周期明显延长。

3.3.5氧化铝废水的深度净化 要使氧化铝废水达到“零排放”,就意味着所有废水经处理后必须全部回用,而处理后再生水水质的好坏是循环使用的基本前提。根据《贵州铝厂工业用水标准》,以及氧化铝厂各再生水用水点的实际情况,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再生水的悬浮物浓度(≤20mg/l)。经多次考查、论证并结合本厂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增加了四套高效纤维过滤器及配套设施,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扩建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系统流程见图5。 3.4 开发利用再生水,提高循环利用率

从我厂废水的排放特点来看,要使氧化铝废水实现“零排放”,必须消化大量生活污水和外单位排水,因此,大力开发再生水的使用极其关键。 表2 工业新水与再生水水质对比 项目 沉淀池进口 沉淀池溢流 清水池 工业新水 硬度(度) 47.18 18.65 7.74 11.9 PH值 8.299 8.795 9.43 7.0 NT(g/l) 0.113 0.168 0.238 0.07

从表2看出,经沉淀处理后的再生水,除含碱浓度略高外,硬度比工业新水还小,所以在某些对碱度要求不高的场所,完全可用再生水替代工业新水,这不仅可以节约工业新水用量,还能减缓管道和设备的结垢。经大量反复试验,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造。

3.4.1完善再生水输送管道 充分利用原有废弃的工艺物料输送管道,完善再生水输送管网改造,形成全厂范围内的再生水树状输水管网布局。安装2台再生水中间加压管道泵。

3.4.2普通场所的供水改造 厕所、各车间地坪冲洗用水、清理车间洗车场冲洗工艺车用水等,全部改为用再生水代替。

3.4.3再生水用于部分生产设备 泵在氧化铝工艺生产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据统计我厂仅泵的耗水量就达80~100 m3/h,将所有泵的引水全部改用再生水代替工业新水。

3.4.4再生水代替工业新水补水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碱,用含碱的再生水代替工业新水,不但节约工业新水,还可减少碱的损失,逐步降低再生水的含碱浓度(至少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形成平衡点)。再生水代替工业新水补水有5种途径:(1)用于全厂循环水池、烧成循环水池补水;(2)用于4#蒸发循环水补水;(3)各车间清洗槽、罐、刷车、冲洗滤布等均改用再生水;(4)用于石灰炉湿式电除尘清灰、石灰炉循环水池补水;(5)用于过滤真空泵循环水池补水,多品种车间热水槽补水。

3.4.5再生水用于洗涤氢氧化铝 由于洗涤氢氧化铝的热水,通常是用“新水+蒸汽”制作而成。经过试验改用蒸发坏水(因蒸发器串料等影响被污染而含碱的蒸汽冷凝水,水温约为70℃)和真空泵使用后的再生水(水温约为40℃),代替原来的新水,这不仅节约了工业新水,还充分利用了余热。该项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尚属首创。其流程如图6。

此技术开发项目于1999年9月实施并运行,氧化铝厂中心化验室对再生水用于洗涤氢氧化铝后的产品测定结果表明:用再生水洗涤氢氧化铝成品后,氢氧化铝含水率、附碱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规程要求。同年出厂综合氧化铝,二级以上品级率为100%,一级品率为99.13%,一级品率比1998年提高2.81%;2000年出厂综合氧化铝,二级以上品级率继续保持100%,其中一级品率为99.91%,较1999年提高0.78%,且带式洗涤氢氧化铝附碱全年有7个月合格率为100%,年平均合格率为99.83%,创历史最好水平。可见用再生水洗涤氢氧化铝对产品的质量没有任何影响。

3.5充分利用赤泥回水,实现真正意义的“零排放”

由于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出的赤泥带有一定数量的附着液,随赤泥排至赤泥堆场的水量约为140m3/h,只有将赤泥的附着液全部回收利用,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零排放”。经过增设赤泥回水中间加压及大力开发赤泥回水利用等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使赤泥回水用量逐年增加,现回用量已达180~220m3/h,达到了完全回收赤泥附液的目的,不仅节约了大量新水,同时还可回收大量的碱和氧化铝。

4 氧化铝废水“零排放”技术开发与研究项目运行效果

污水处理效果:“氧化铝废水‘零排放’技术开发与研究”项目的实施,使氧化铝厂污水处理系统能稳定、连续、持久运行,经深度净化后,出水水质悬浮物含量≤20mg/l,达到贵州铝厂工业用水标准;废水处理量及再生水回用量大幅增加,由1997年的140.04万m3,增加到2001年的638.54万m3。

节水减污效果明显:2001年全年用工业新水量382.63万m3,较1997年减少264.47万m3,降低幅度为40.87%;1997年外排废水量247.39万m3,降为2000年底外排废水实现“零排放”。

降低缴纳污水排污费:由1997年的69万元,降为2001年的0.0578万元,降幅达99.92%。

降低环境污染赔偿费:由1997年的32.10万元,降为2001年的23.14万元,降幅达27.91%。

各项环境指标大幅改善:污水排放量、单位产品耗水量等环保指标分别创历史最好水平(见表3)。

2000年顺利通过国家“一控双达标”的验收。 表3 氧化铝厂1997-2001年主要环保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新水用量 万m3 647.1 639.07 480.67 384.96 382.63 再生水用量 万m3 140.04 271.34 429.67 520 638.54 赤泥回水用量 万m3 116.8 122.61 140 156.68 171.47 污水排放量 万m3 247.39 183.31 96.54 31.22 1.3 单位产品耗水量 m3/T-AO 17.29 15.18 10.32 8.01 7.5

综合效益分析:“氧化铝废水‘零排放’技术开发与研究”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和真正意义上的废水“零排放”,消除了对周围河流的水体污染与破坏,减少了碱的流失、节约了工业新水用量、降低了氧化铝生产成本,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也产生极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1)减少向猫跳河流域排放含碱污水247万m3/a、悬浮物897t/a、碱(折合Na2CO3)1463t/a;

(2)消除了氧化铝厂含碱废水对河流生态环境、农田和饮用水源的污染和影响,有利于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3)对保护长江上游水系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和示范意义。

社会效益:

(1)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有利于密切厂地关系及污染地域社会的安定团结;

(3)有利于改善周围环境,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4)为其他企业和同行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经济效益:

(1)减少缴纳污水排污费:69万元/年;减少环境污染赔偿费:10万元/年;

(2)回收废水中的碱(折合Na2CO3):1463t/年,节约费用:176万元/年(Na2CO3按1200元/t计);

(3)节约新水量247万t/a,节约费用:126万元/年;

(4)每吨废水处理费用按0.30元计,则增加运行成本74万元/年;

年经济效益为:69+10+176+126-74=307万元/年。

(5)环保治理投资621万元。

项目投资回收期:T=K/H

式中,T—投资回收期;

K—投资额;

H—投资项目年收益

T=621/307=2.02(年)。

项目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307/621×100%=49.44%。 5 结论

氧化铝废水“零排放”项目的实施具有以下特点:

(1)对氧化铝废水实行综合治理,分类处置,有创新地进行“零排放”治理研究,做到了真正意义的废水“零排放”,满足了“零排放”平衡条件:总排口外排废水量≤0;

送赤泥大坝赤泥附液量≤赤泥附液回用量(赤泥回水量)。

(2)把废水治理与氧化铝生产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抓源治本、有的放矢、分类治理、综合处置。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大胆创新,经济合理,流程简单实用。

(3)根据再生水用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沉淀—过滤),实现了废水的经济处理和经济运行。

(4)对重要设备、关键工艺等用水点采用了双水源供水,即再生水与工业新水互为备用,极大的提高了工艺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贵州铝厂氧化铝废水“零排放”项目的成功,使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和制约我厂发展的“氧化铝废水排放”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使我厂在开展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废水“资源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同行业特别是联合法生产氧化铝行业中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废水“零排放”。不仅有着每年3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着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特别是对改善麦架河及猫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和防止长江水系的污染恶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佳的示范作用,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周边社会的稳定也将产生积极作用,对同类企业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截污工程;排涝河;截流系统;建闸挡水;生态补水

1 引言

排涝河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西北部,属沙井片区,与沙井河、茅洲河形成一个环状水系,排涝河干流从潭头水闸开始,由东向西在西历村北汇入茅洲河,河道总长4.3km。排涝河总流域面积为44.98km2,其中岗头调节池以上的流域面积为37.26km2,由新桥河、上寮河、万丰河和潭头河四条支流组成。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及深圳特区一体化推进,片区存在的水安全、水环境等各类涉水问题也已被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常年受涝的问题能够随着沙井片区排涝工程(已开工建设)的实施得到根本解决,但片区主要河道污水横流、水质黑臭、滨水环境恶劣的问题愈加凸显,并严重影响了片区居民生活质量及投资环境。因此,通过工程措施改善片区河流水环境已势在必行。

2 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一系列工程治理后,排涝河仍存在河道水质和滨水空间环境恶劣的问题,这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是由于以下几个客观原因造成的。

(1)治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沙井片区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本片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片区发展了30年,同时也污染了30年,而片区的治污规划直到近几年才开展,因此片区的治污规划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如此,片区建设也严重滞后于规划,截至目前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工程量仅占规划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片区内的治污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

(2)河道感潮,外江污染源回溯

沙井片区位于茅洲河河口位置,靠近珠江口,地势低,地面高程多位于3.5m以下,河口位置地面高程更是位于2.0~2.5m之间。排涝河河底高程为-2.5~0 之间,属于感潮河段,受外江潮位的影响较大。而现状珠江口以及茅洲河干流水体水质差,珠江口、茅洲河干流污染水体随潮位的顶托进入沙井河片区,污染源长期积累,加剧了沙井河片区河道的污染。

(3)水动力差,河道水环境容量不足

沙井片区距茅洲河河口约为5km,河道坡缓,茅洲河口潮汐动力较弱,至沙井片区动力衰减,水体交换能力差;同样由于感潮,河水受潮位顶托,导致河道水动力不足,河水长期处于静止和回荡状态,河道内污水不能及时排出,河道内不溶性污染物质和泥沙容易沉积,导致河道内污染物积累,无法扩散,只能通过河道的自净能力削减污染物。而本区域建成区比例高达77%,开发强度大,雨洪资源利用率低,片区基流匮乏,进入河道天然的天然基流量远远不满足河道水环境容量要求,河道无水环境容量可言,水体自净能力差,入河污染量远远大于削减量。因此,排涝河水体只能处于一种污染物不断积累的恶性循环状况。

3 整治思路

根据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阶段,河流水体水质的改善与保持基本上以“控制入河污染――增加河道水体容量”这一措施为主。而控制入河污染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正本清源,雨污分流逐步推行,最终改善河道水质;二是采取沿河强化截流,提高污水收集率,控制入河污水。从长远来看,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的治理思路是符合当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治污的根本性措施,但就目前条件而言,该思路时效性差,水质改善效果在近期不易达到设计目标,所以在满足现状条件的情况下,工程采取时效性好、截污效果好的沿河强化截流思路,并与已开工的排涝工程可同步建设,在短期内即可实现水质改善目标,满足河道综合治理要求。

排涝河包括排涝河干流及岗头调节池上游四条支流,分别为万丰河、上寮河、新桥河以及潭头河。万丰河、上寮河在进入岗头调节池前已汇流,且大部分已经暗涵化,没有沿河截污的必要性,因此在汇入口利用橡胶坝实施总口截流;新桥河目前也已开展河道整治前期研究,同样采取强化截流思路,因此也只需考虑其雨污混流口接入排涝河截流系统即可;潭头河河道已经渠化且河道狭窄,本工程同样考虑在河口进行总口截污。排涝河截污工程具体实施范围为河口至潭头水闸,长约4.3km。

通过对河道现状问题的分析,本次工程通过强化截流、初(小)雨调蓄并转输处理、建闸调度和补水增容等工程措施分别解决排涝河片区河道市政污水和面源污染入河、外江污染回溯,自身水动力差、水环境容量不足的问题,最终改善河道水质。工程整体布置图见图1。

图1 工程整体布置图(调蓄池为二期工程)

4 工程设计

4.1截流系统

沿河截流系统包括沿河截流箱涵、污水转输系统和初(小)雨调蓄池,其功能包括区域漏排污水和初(小)雨的收集、旱季漏排污水的转输和初(小)雨的转输三部分内容,截流系统平面布置图如下。

图2 截流系统平面布置图

(1)截流箱涵

沿河截流箱涵布设于河道两侧,由于河道两岸建筑物密集,拆迁难度大,箱涵无法布置在河岸上,因此将箱涵布置在河道坡脚位置,结合河道排涝工程一起实施。排涝河截流箱涵:排涝河截流箱涵上游起于潭头河口(宝安大道上游),终点位于拟建排涝河口水闸下游,设计涵底高程-2.5m,箱涵设计纵坡为0.3‰~0.7‰。左右岸箱涵沿河道坡脚敷设,收集万丰河、上寮河、新桥河、潭头河、以及排涝河干流的漏排污水和初(小)雨。

(2)旱季截流污水转输系统

排涝河沿河污水经截流箱涵转输至排涝河口就近接入北环路DN2200污水干管。

(3)初(小)雨调蓄池

(2)污水厂再生水资源

根据片区再生水利用规划,沙井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可用于排涝河补水。沙井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规模30万m3/d,出水深度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可满足工程补水要求。

根据片区补水规模分析,维持排涝河片区河道良好的生态景观水体总量为39万m3,鉴于深圳常年气温偏高,按照3天完成一次水体交换进行设计,补水规模需达到13万m3/d。因此,天然基流难以满足规模需求,需利用沙井污水处理厂二期一级A出水作为河流补水。

根据沙井片区内再生水规划,排涝河、上寮河、万丰河及新桥河采用沙井再生水厂回用水。本工程重点考虑排涝河补水,按四河总体补水量布置补水总管,预留上寮河、万丰河及新桥河补水口,根据具体情况分配好补水量。

4.3.2 补水工程泵站布置

沙井污水厂再生水泵站需考虑整个排涝河片区四条河补水,各补水点由于管道长度,地形高差的原因,补水所需扬程不同。补水泵站的布置方案有以下两种:

方案一:考虑到各补水点扬程差别,采用分级加压,设置中途加压泵站方案;

方案二:沙井污水厂再生水泵站补水扬程按最区域补水最不利点所需扬程设计。

方案一优点是分级加压,能耗较方案二少,缺点是设置中途加压泵站,不便于补水工程统一运行管理,投资较方案一高。而方案二优点是排涝河片区补水统一管理,符合规划要求,运行管理方便,投资较方案一省,缺点是能耗较方案二高。

经方案比较,为便于片区补水工程的统一管理,本工程选择方案二,补水泵站建在沙井污水厂内,补水系统扬程按照区域补水不利点扬程设计,经计算,最不利点新桥河补水点需提供扬程为25m。

4.3.3 补水管线布置

5 结语

本文以深圳市排涝河截污工程为例浅析了城市截污工程的设计思路,简要介绍了截污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截流、建闸挡水和生态补水等提高河道水质的处理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