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践教学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可选择的学习空间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创造空间,使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一些基本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形式和主要措施:
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社会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生活技能的操作性学习等。在每一项活动中,学生要自主设计活动内容,勤于搜集资料、整理笔记,乐于调查考察、参观访问、观察实验,善于表演交流、社会宣传、反思答辩,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主要措施:
1、选定主题。 根据本校实际,可参照以下主题选定: 劳技教育、学科整合、网络环境、社会生活、班队会、文体科技等活动,然后有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教研指导。健全组织,学习理论;明确任务,制定计划;编写实施指导方案的框架;检查实施情况,总结评比。
四、具体工作:
1、 开发资源:一是开发学校资源,如开放图书室、阅览室;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二是开发社区资源,定期组织学生社会中进行采访、调查,聘请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设计教案。根据教研室实践活动方案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拟订实施教案。
教学进度如下:
三年级:主题活动有.....
四年级:主题活动有.....
五年级:主题活动有....
六年级:主题活动有....
三年级,四年级本学期各8个主题,全乡统一五个主题活动,其他的三个由学生自己确定.
篇2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做好本职工作,本学期我拟定了如下计划:
一、抓好常规教学。
1,认真备课,做到重难点突出,简明条理,课后分析评价恰当。
2,充实课堂容纳量,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
二、加强自身建设。
从目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出发,认真开展"两学"(学习业务和政治),进一步提高师表形象。具体做法是:
1,坚持参加集体学习,并与自学相结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新课程改革指导》,及各类业务书籍为主,借鉴先进经验,树立创新意识。
2,在学习中学会反思,改进自我。进一步规范教育言行,不迟到,不早退,维护集体利益,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
三,关注学优生,进行培优训练
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及个性特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比赛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总之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在科学课方面为了能尽快熟练本学科的,我也做了如下的计划:
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篇3
石油化工产业是国家、广东省的支柱产业,根据《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继续维持较快增长态势,产值年均增长9%,2015年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万亿元。计划“十三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决定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将是人才的质量和行业的人力资源队伍素质”。截至2013年底,我国石化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72万家,从业人员707.5万人。近年来,来自各类院校的毕业生约占行业新增从业人员总量的77%。“十二五”期间,石化行业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全行业技能劳动者每年需要增加27.4万人,高技能人才每年需要增加10.4万人。广东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技能人才需求紧缺更加突出。为服务地区经济、培养符合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我院联合企业对化工装备技术专业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以“教学做”一体化理念的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我院通过校企合作、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以石化行业职业标准为参考,分析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员核心岗位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根据石化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依据“技能达到化工检修钳工高级工水平、理论达到技师水平”的标准,确定了“重安全、守规程、会操作、善沟通、能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育人目标。
本专业就业主要在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化工装置建设企业、化工设备制造企业和其它机械类制造企业工作,可从事设备维护、检修、制造、安装及设备管理、销售岗位,考取化工检修钳工中(高)级证(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必考);电工上岗资格证(安监局,选考)。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置
依据本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专家、有关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根据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培养需求,以典型化工机械设备为载体,构建、实施基于“化工机械设备安装检修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与技能、专业课与基础课、课程与技能鉴定、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的高度融合,遵循“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的理念,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如图1所示。
本专业根据工作岗位流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将国家、石化行业主要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化工检修钳工职业资格标准等融入课程体系中,并开发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工学结合院本教材。单门课程结构图如下图2,其中《离心泵维护检修技术》课程内容编排和教学设计如图3。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改革
1.实践教学体系要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内单元实训、综合实训、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课内单元实训主要是强化基本操作,综合实训是安排学生在实训室和仿真工厂中进行某一完整项目实训,以实际生产的过程作为驱动,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是学生在企业进行的实践学习,社会实践是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锻炼。本着“精讲多练,边学边练,学练结合”的原则,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60%,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校内实践以生产性实训为主,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
建成钳工实训室、焊工实训室、化工设备检修实训室、机泵拆装实训室、管道拆装运行实训室、常减压蒸馏实训室、化工装备安装与检修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项目教学内容全部采用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学生通过项目课程的学习,真正学到了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真正感受到生产岗位的工作状态,为社会实践以及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机泵拆装与运行实训项目中,校内实训项目完成按照化工企业工作要求为模拟,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完成工作任务,老师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在实操训练中必须做到企业生产工作过程中对系统使用、维护、拆卸、安装和故障处理的要求,做到按规范施工、按技术要求完成任务。
3.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参与生产工作,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发挥背靠石油化工行业优势,我校与中国石化集团、南方石化集团、珠海宝塔石化集团、中冠安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广东金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第三学年根据企业人才质量需求,制订适合的顶岗实习方案,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共育的‘2+1’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工作、同考核。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为每位同学配备1名指导教师,并签订了师徒协议,约束双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配备1名校内指导教师,双师实施对学生顶岗过程的指导,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做中学”、企业师傅和老师在“做中教”,践行“教学做“”一体,弥补了学校如汽轮机等大型设备不足和化工装置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特点真实任务场景的不足,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实现“零距离”的上岗。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高超的技能水平,使学生信服,实现“做中教”,教?W团队需要提高“ 双师型” 教师的综合能力。具体措施有:
1.请进来:加大外聘教师的引进力度,请企业第一线的能工巧匠担任校内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和前沿技术,为今后走上岗位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2.走出去:通过选送教师到国内外职教先进学校进行培训进修、赴企业顶岗工作、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参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五、创新评价模式,加强行程性综合考核
融合了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教学过程、环节的考核与控制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如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知识涵养、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价。我们主要从理论知识环节、专业技能环节、综合素质环节的考核三方面入手。通过每一个环节的考核,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信息。
篇4
[关键词]工作室化 教学模式 关键问题
[作者简介]冯明兵(1975- ),男,重庆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创作与研究。(江苏 南京 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资助项目和2011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基于大学生创业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转型与构建”(项目编号:Y11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60-02
在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各种教学模式中,“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以其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现实语境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工作室化”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各自院校办学条件也存在差异,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进面临诸多困扰。为此,理清“工作室化”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一、从工作室教学到“工作室化”教学
20世纪初,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德国的包豪斯学院(Bauhaus,1919~1933)建立了用于教学的众多实习工场(Workstation,也称“工作坊”)。工场里不分教师和学生,只有“师傅、技工和徒工”,工场中的教学由工艺师傅和造型师傅共同承担。包豪斯的“工场”开创了现代工作室教学的雏形,为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受包豪斯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在高等美术教育中试行工作室教学。如60年代初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油画工作室。1962年,中央工艺美院郑可先生主持创建了陶瓷雕塑工作室。工作室教学将理论课与美术创作辩证衔接,重视艺术实践为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工作室教学因“”而中断。20世纪8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术学院又重启工作室教学。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快速发展,工作室教学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期”。“设计艺术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要求,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是设计实践中产品流向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设计艺术的基本属性。”①工作室教学改变了传统美术教育“重研究、轻实践”的教学思路,大力推行实践教学,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随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诞生于本科教育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也逐渐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作为一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手段,许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积极尝试。然而,由于在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本科教育的工作室教学并不能完全适应今天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主要表现为:第一,本科教育的工作室教学尽管将实践教学搬进了工作室,但工作室是根据在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来划分的,这一做法无意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学模式的壁垒;第二,本科教育的工作室教学主要以工作室主持人和教师团队的学术结构作为教学依据,仍然注重教师的研究成果,忽视市场需求;第三,本科教育的工作室仍然保留了部分的“精英式”教育,工作室只能容纳少量学生和实践课程进入,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因此,上述的工作室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高职教育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既能发挥出工作室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又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理念和特色。这便有了“工作室化(也有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提出。
二、高职“工作室化”教学的含义
“工作室”与“工作室化”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本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将艺术设计职业领域中“工作室”这一典型工作模式及其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在具体实施上,即学生通过0.5~1.5年的基础技能学习后,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经双向选择后全部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工作室在教学上采用开放式,在师资上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为核心,组成一支具备教学、研究、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在硬件设备和环境上符合生产需求和企业岗位环境;教学内容上以社会真实项目为驱动;将工作室作为依托参与社会服务和竞争;以完全职业化的形式在工作室中完成专业课程学习。
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该院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通过对该院“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实地调研、学习和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1)工作室覆盖了所有专业和学生,由工作室变成了“工作室化”;(2)工作室根据艺术设计职业领域典型工作室而建立,符合职业化要求和岗位发展需要;(3)工作室依托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以真实项目为引领;(4)工作室教学团队突破了原教研室的边界,跨系内外、校内外,聘请国际著名大师担任团队首席;(5)教学组织上可以跨班级、年级甚至跨专业,学生根据项目需要组建团队;(6)工作室开放式教学,参与社会实际项目的设计竞标,项目成果面向社会化。这一“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它打破了原来的学科壁垒,突出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了素质与能力的协同推进,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做中学、做中教”。②是真正体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
如何推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其内涵,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策略?这是“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得以落实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从教学内容、学习情境和学习评价等几个方面来阐释。
(一)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工作室化”教学突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将典型工作任务转为学习内容的时候,应当把握好工作室“工作”的实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深入分析艺术设计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能力进行逐项分析,明确其必需的工作职责要求和所需的支撑知识技能,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③再精心设计出易于“工作室化”教学实施的项目化课程,这即是教学内容的“项目化”。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化课程设计应明确若干的约束条件,具有清晰的实现目标和具体的检测标准;嵌入其中的理论知识需深入浅出,够用且适宜。而在项目的选择上则既要兼顾行业发展和学生职业成长的需要,又具有典型性、适宜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等特点;项目类别上应侧重真实项目(社会化项目)的真题仿作、真题真做,以自主研发虚拟性项目为辅;项目设计上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循环式+分段式”④的方法。总之,“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必须依托“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工作室里边学习、边工作,凸显出高职教育在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优势。
(二)学习情境的“职业化”
在艺术设计职业领域中,工作室作为一种典型工作模式十分常见。如“首饰设计工作室”“影视制作工作室”等。相对其他专业而言,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学习情境与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差异不大,因此,采用“工作室化”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这里学习情境的“职业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工作室硬件环境的“职业化”。即应当按照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设计职业领域工作室进行硬件环境的布置、改造和建设,配备必要的工作室设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室”“公司”或“工场”等工作环境中学习工作;第二,工作室中岗位的“职业化”。即工作室岗位按照真实的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教师与学生担任各自岗位角色,如老师充当“老板”“设计总监”,学生则扮演“项目经理”“员工”角色等。第三,工作室管理的“职业化”。即工作室还依据真实岗位要求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如工作行为规范、奖惩及考核制度等,实行职业化的管理。学习情境的“职业化”能够使学生进入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和工作,预演职业化角色,训练工作状态、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等。使毕业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岗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三)学习成果的“社会化”
学习成果是衡量“工作室化”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工作室化教学的学习成果形式一般为各种项目设计成果:如产品、商品或外观专利、竞赛获奖作品等。这些艺术设计成果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所以“设计为人民服务”⑤并不空泛。它不应该是简单的、虚拟化的几张设计图纸,或是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闭门造车”式作业和“自我欣赏”式作品,而是基于社会生产实际,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因此,“工作室化”教学必须以开放的理念面向社会,要面对真实客户的需求,通过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寻找有市场价值的选题;还要跟踪各种先进的设计理念,获取最新的设计信息和市场资讯等。在学习成果的评价中,应主要采取社会化评价,特别是要提高行业企业专家评价所占的比例;还要通过参与社会真实项目的设计竞标、答辩和项目施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说,学习成果的“社会化”既是“目标”也是“根本”,它是艺术设计这一职业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它使工作室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将教师与学生置于更加开放性的互动平台,主动建构学习,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证。
四、结束语
今天,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已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探索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契合了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理念和特色。为学生、教师、社会的学习实践和互动交流搭建起良好的操作平台,也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最大的可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并不是什么药到病除的“灵丹妙方”。它的推进与实施会面临诸多难题,关系着众多利益攸关方的切身利益,也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和决心。因此,我们需要激活每一位参与者的主体意识,汇聚各方面的广泛共识和力量支持。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在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校院实际,扬长避短、科学规划,发挥出更大的智慧和创造力,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这将是这项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注释]
①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43.
②张玉文.大连中职“做中学、做中教”五方满意[N].中国教育报,2008-11-04.
③冯明兵.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70.
篇5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29-02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教学研究不仅强调单门课程要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更注重整个教学体系要系统化,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是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模式,横向综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笔者拟以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体系设置,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使学校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轨。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般来讲,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一般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关键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从事嵌入式技术产品的软硬件系统基本开发、调测、维护及技术支持等工作,更能够在此过程中逐步具备社会交流、组织管理、自我学习等能力,最终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设计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根据我校1~5学期每学期都有为期4周实践教学的特色,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分阶段系统化设计。我校1~6学期各阶段培养目标设计如表1所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充分注重学生的社会能力及人格的培养。实训强调的是以“做学”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每项活动都需要学生自主地组织实施,教师的作用是帮助、指导和引导。因此,要求学生明确任务,积极参与,相互讨论,主动提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生间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另外,要求学生同企业员工一样必须严格遵守校内、校外(企业)实训守则。
为实现各阶段目标,每个学期从实训目的出发,对实训模式、实训组织、实训内容、实训软硬件条件、实训师资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和演绎,最后与合作企业讨论后共同实施。在此,以第一学期的实训教学为例,将该设计详细展开,如表2所示。
以《数模电路基础》课程为例的实践教学设计
由于国家高职录取政策等原因,现阶段进入高职学习的大部分学生与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具体实践课程设计中,要求专业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多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以《数模电路基础》课程实训为例,本实训课程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入门级基础实践课程,以数字电路为主,涵盖电路分析、模拟电路等内容。根据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硬件电路组装、调试和检测的职业能力,较高的要求则是硬件电路的分析、综合与设计能力。为此,本门实践课程设计了趣味性较强的实训——拔河游戏机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首先教师给出参考电路,学生通过数字电路实验箱进行原理验证,基础好的学生可进行分析综合并提出自己的方案。这样,可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由学生本人上台讲解自己的方案,当持不同方案的学生人数多时,还可进行分组辩论。教师仅起组织、引导作用,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无论结论是否正确,都要鼓励学生动手验证。
原理验证完成后就可以实物电路设计与制作。本专业尽管以软件开发与应用为主,但还是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实物电路设计、焊接等技能。发给学生大小相同的敷铜电路板,学生各自为战,设计出自己的布局图。在焊接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发现设计缺陷,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焊接是否成功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这时教师的鼓励与耐心起很大作用。教师传授基本方法与技巧后学生就自己练习了。此时,教师可挖掘若干焊接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助手,指点焊接。在焊接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调试自己的产品,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从讲授者的角色转化成工作情境的设计、组织、引导、监督及挖掘学生潜能的工程师的角色,该过程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以“沟通、理解、体验和感悟”为理念的实践教学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课程的考核评估具有评价、反馈和导向功能,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指导教法、学法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中要努力寻求职业工作要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质量评价建立在学生已学到的技能和以工作为基础获得的职业能力上。整个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学生按照项目分工及指引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情况、学生实训表现、实训小组提交实训报告质量,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1)实训单位评价方法。由顶岗单位根据学生的出勤、表现及完成分配的任务情况为依据进行评价和鉴定,占总成绩的50%(即50分)。(2)学生实训表现评价方法。该部分成绩由学生自评互评两部分组成,具体评定标准如下:学生小组成员互评在实训结束后进行,采用不记名评分方式。学生小组成员互评占70%,学生自评占30%,此项共占总成绩的30%(即30分)。评定标准与实训单位评价方法相同。(3)实训总结报告质量评价方法。由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训总结报告质量评分,此项共占总成绩的20%(即20分)。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更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即学生获得为完成今后工作而应获取的能力和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满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
[3]赵昕.工作过程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7).
[4]姜大源,等.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陈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0(7).
篇6
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在全市树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典型,推动广大中小学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各项要求,明确学校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争取到2020年,在全市创建2—3所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0所左右的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50所左右的__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一)创建阶段。各中小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对照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见附件)认真开展创建工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所属中小学创建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认定阶段。__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认定从2015年开始,隔年进行。各县区每批推荐3-5所工作突出的学校,参加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选。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公布市级特色学校名单,并从中择优推荐3—5所学校参加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审。
(三)推广阶段。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和建立工作交流平台等形式,及时宣传推广各县区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经验,引领和带动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要按照“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原则,将争创工作作为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争创工作顺利开展。
(二)完善工作制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建立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制度,推动学校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开发贴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计入教学工作量。
(三)注重专业指导。市教育局将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工作给予指导,帮助学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主管教育部门要充分协调区域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实际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定期组织开展专题性培训、观摩研讨和经验交流等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活动。
篇7
【关键词】工作工程;一体化教学;单片机课程
1.引言
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嵌入式微控器,由其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电子电气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在高等学校中,单片机课程是应用电子、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单片机应用以及嵌入式技术的重点课程,也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课程。对于想从事电子信息类专业工作的学生,学习单片机是学习ARM、DSP等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必经阶段,学好单片机既能为低端微控器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又将为学好高端微处理器做好准备。
同时,现代企业与电子电气信息类相关的岗位招聘,大都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单片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软件编程、硬件设计以及综合调试等能力。并且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从事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应聘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单片机课程教学应适应企业人才发展要求。在高校中,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和研究单片机课程新型教学模式是适应我国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对单片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要求。
2.单片机教学现状
单片机课程教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复杂过程,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术创新和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为目标的[1]。目前,单片机课程教学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单片机技术人才的要求,突显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1)理论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分离。跟据笔者调研,当前大多数高校单片机教学采取的模式为按照知识体系讲解。此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了解单片机内部结构,理解指令执行过程,建立知识体系,但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枯燥无味,知识点难以理解,缺乏具体实践锻炼,导致多数学生失去兴趣。在实践教学上,通常大都采取课先理论后实践,理论多实践少,理论和实践分别由不同教师教授,实践和理论脱离。
(2)实践内容、方法滞后企业生产需求。大多数的单片机教学仍以汇编语言为核心进行讲授,实践手段以试验箱、集成学习板为平台进行。以汇编语言为核心的程序设计早已不适应现代产单片机开发设计高效率的要求。教学实验设备的集成化,使学生忽视了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要求的硬件设计。实践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差较大,学生面临学无所用的境地。
(3)学生学习方式不当。知识点死记硬背,缺乏灵活应用。软硬件设计照猫画虎,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
(4)课程考查评价方式落后。单片机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主要以卷面成绩为主,严重忽视了单片机课程的应用性,也使学生在思想中形成只要掌握知识点就掌握了单片机技术的错误观念。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普遍反映单片机知识点琐碎,概念抽象、编程难,硬件设计无从着手等。教师感到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研究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3.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在企业生产中,工作过程是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2]。
为适应企业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就是构建一种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深度吻合的教学效果,是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体化,是教学方法与工作方法一体化,是教学场景与工作场景一体化,是“教、学、做、研”的融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学计划为先导,以项目教学[3]为载体,以教学方法为途径,“教、学、做、研”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综合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单片机课程教学环境和模式。
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制定计划时要围绕单片机课程目标,又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将单片机课程知识体系划分为多个工作项目,知识点以项目作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项目制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相关理论知识讲解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原则,并在满足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深化扩展。项目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阶段:以单片机内部资源为核心的验证性项目。重点掌握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等重要知识点。
(2)研究型阶段:通过相关项目任务,重点掌握1602、12864液晶显示、AD/DA转换、RAM/ROM扩展、8255A扩展、TWI/SPI总线等单片机接口技术,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潜能。
(3)创新型阶段:该类阶段通常为简单的综合项目,重点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实现创新。
表1
项目任务 使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设计温度采集系统
项目目标 通过本项目,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和1600LCD完成一个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已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芯片手册使用方法。
(2)巩固1602液晶显示编程方法。
(3)掌握“1-Wire”C语言程序实现方法。
(4)实现综合调试。
教学设备 硬件:电脑,自制形式主义式单片机实验平台,温度传感器DS18B20等。
软件:Keil uVision4,Proteus以及AltiumDesigner软件。
完成结果 形成报告文档,包括:原理图,PCB图,C51程序文档,设计流程图。仿真演示以及实物演示等。
项目拓展 声光报警,多路温度采集,串口通讯。
知识讲解采取行至有效的教学方法。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实物演示相结合;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表达形式;将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丰富了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突出学生学习、探究自主性,在“教、做、学、研”中提高能力。
4.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一体化教学实践
下面以单片机课程教学中研究型阶段的一个项目为例,如表1所示,来介绍下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
整个教学流程如下:
课前任务:布置资料查找任务。让学生利用现有网络查找BS18B20芯片手册,以及相关的编程实例,并圈定预习的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与演示和学生的学与做。
(1)教师工作:
①项目介绍。将整个项目的任务、目标以及完成结果做详细地介绍,使学生明白项目的要求。
②结果演示。教师利用Proteus仿真或开发平台综合演示项目结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③相关知识讲解。对于程序设计,结合芯片手册,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重点讲解“1-Wire”的编程方法,并在keil软件用C语言实现。对于硬件设计,结合芯片手册,可以利用Proteus仿真搭建,也可以在自制的单片机实验平台上快速搭建,并讲解硬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④教师进行完成项目方案指导。
(2)学生工作:教师完成工作之后,学生按已定分组开始项目的实践。学生组内自定分工,确定方案,制定单片机设计流程,依次完成原理图、PCB设计、硬件搭建和软件编程以及综合调试。教师则巡回检视,对于共性问题及时讲解,对于个性问题分别指导。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对于完成好的,教师鼓励其设计进行深化和扩展。
(3)考核评价:项目的考核和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小组内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以项目成果展示,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
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高度吻合,“教、学、做、研”深度融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工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5.结语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院单片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学生改变以往的对单片机课程的厌学状态,课内外积极投入,很多学生设计出功能实用、思想新颖的单片机产品。培养的毕业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表现也得到认可。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明确了学生学习任务的现实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了学生职业能力,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葛广军,王羲,董燕飞.强化三个能力培养的《单片机》[M].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广场,2011,1:231-233.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篇8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MTI翻译工作坊; 信息化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吕文澎(1966—),女,甘肃天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E-mail:。
一、 引 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需求,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以下简称MTI),截止2013年1月全国共有159所院校招收MTI研究生。为此类研究生开设的“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课程,真实而有效地让翻译实践走进课堂。[1]信息化翻译教学“指在现代翻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地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开放性地优化和活化教育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目标的教育过程”。[2]信息化社会在MTI研究生的培养中,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必不可少。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从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师生角色等方面探讨了信息化翻译教学问题。然而,此类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3]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为,目前科学界定的人类智能有8种,即语言文字、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我内省和自然观察智能。[4]依据传统智力理论,智能是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智能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能力,上述8种智能同等重要,应给予同等重视,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取决于教育者的开发和训练。该理论注重整体性、强调差异性、突出实践性并重视开发性,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语教学。如,Berman首次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系统相结合,教师在教授语法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智能;[5]Shore将该理论用于大学外语课程,探讨多元智能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6]裴正薇考察了将其应用于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7]周雪婷探讨了将该理论结合网络资源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方法。[8]
综上所述,目前鲜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探讨MTI翻译工作坊信息化教学问题的研究。信息技术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提供了实施的技术保障和促进条件,[9]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是信息化翻译教学方法之一。[10]为此,笔者利用西北师大MTI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课程,受青岛出版社委托,承接了The Book of Magic [11]一书的翻译项目(约15万字,2个月内交稿),以考察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校MTI翻译工作坊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 具体实施
该项目于2011~2012学年第2学期3~4月在西北师大MTI“笔译工作坊”课程的教学中进行,该校2011级10名笔译方向MTI研究生(即学生译者)在2位译审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此项目。10位学生译者(3男、7女)平均年龄29.8岁;2位译审教师(1位为西北师大翻译教师,另1位为山东省某公司译员)施教4周,每周4学时。为避免霍桑效应(Hawthorn Effect),即研究条件对受试行为的影响,受试学生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参与了本项研究。
(一)多元智能问卷调查
笔者通过“多元智能问卷”(Likert五级量表)了解受试的智能结构。用于前后测的智能问卷内容相同,由笔者改编自裴正薇编制的“多元智能调查问卷”。[12]问卷以简单的英语进行制作,包括个人简况与多元智能两部分。前一部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背景和入学成绩。后一部分调查上述8类智能,由120个题项构成,每类智能包含15个题项;题项具体描述各种智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受试联系自身实际从5个选项中选择对该描述的认同度;信度分析显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Cronbach’s alpha = 0.918)。
“多元智能问卷”前测于“译前准备”前2天进行。受试填写之后,所有问卷当场收回,确认有效。随后将所得到的问卷数据输入电脑,利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以便根据学生的强势智能和智能结构相似性进行分组教学。后测在“译后总结”后2天进行,受试再次填写该智能问卷。
(二)教学特点
教学中研究者采用多元智能型信息化翻译教学模式。在参考相关文献[13][14][15][16]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
教学活动。该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 翻译项目进课堂
我们摒弃惯常为练习而练习的做法,化纸上谈兵为真刀实枪,通过有效地将翻译项目引进课堂,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完成学校与市场需求的直接对接,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的教学目标。笔者的主导思想是一切按市场项目实施的流程运作,从接单、签订合同、分析项目、提供样稿、分配任务、建立质量监控小组,到搭建术语库、翻译、检查质量、交稿等全部为真实环境,使学生经历了一次心理素质和信息素养提升的真实过程。
2. 信息化翻译教学
该“翻译工作坊”课程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的,而The Book of Magic的翻译却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其过程分译前准备、译中实践与译后总结等三个阶段,注重发展学生智能,整个过程呈信息化教学形态,详见表1。“译中实践”阶段分初译和复译2个步骤。学生初译后,教师评价并评分,指出优缺点,强调翻译标准(即“能否教会读者成功变出魔术”)、魔术文本的专业性、读者中心意识等;之后学生复译,教师再次评价并评分。
表1 信息化翻译教学活动与对应发展的智能类型
3. 多元化翻译方法
魔术依靠灵活运用光、声、电等物理和化学的多种科学原理,用奇特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离奇巧妙的表演形象。魔术文本专业性很强,经深入研读原著及魔术专业文献,我们以西方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17]为指导,认为魔术文本属于“信息型”功能文本,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采用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方法。教学中笔者在注重发展传统智能活动类型(如讨论、辩论等)的同时,还设计了发展非传统智能的教学活动,如观看魔术表演录像、请教身边的魔术师或魔术爱好者、带魔术道具进课堂、模拟表演、阅读并分析汉语魔术文本(即平行文本)等。例如,The Book of Magic第一编“纸牌魔术”中的魔术“Scarlet Pimpernel”(红花侠),[18]翻译过程中主要拓展的智能类型如下:学生译者转换角色,扮演魔术师(身体运动);准备3张数字牌和1张人头牌;观察原文第26页的图1(视觉空间和自然观察),先将这张人头牌横向剪成两半,然后将一半贴在一张数字牌的背面,另一半放在一边;按“做法”中介绍的6个步骤(包括图2~7)仔细琢磨,表演并翻译该魔术(身体运动、视觉空间、自然观察、逻辑数理和语言文字);此外,该魔术行文伊始,有一首小诗,提醒学生翻译时要注意音韵问题(音乐节奏)。译后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人际交往),总结反思(自我反省)。The Book of Magic的翻译方法呈多元化,笔者在《魔术揭秘》“译后记”中写道:“我们译中做、做中译,动手动脑,以‘能否教会读者成功变出魔术’为标准,使用相应的道具,对每一个魔术进行了实际操作,反复推敲琢磨,终成译文”。[19]
4. 合作式翻译活动
The Book of Magic由4编(纸牌魔术、钱币魔术、手帕魔术及绳索与环类魔术)67个魔术组成。笔者以“魔术”为单位给学生分工,每人翻译6~7个魔术,强调“分工是相对的,合作是绝对的”。结合“译前”智能问卷调查结果,遵循“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则,10位学生被分为2组5对(见表2)。第1组,语言文字对和数理逻辑对;第2组,音乐节奏对、人际交往对和自我内省对。具有相近智能倾向的学生被分为一对,这样既便于他们采用符合自身智能特点的方式合作完成翻译任务,又创造对与对之间的竞争环境与多元化的翻译实践氛围。
5. 专业性译审模式
我们将翻译公司常用的“译审模式”用于实践教学,进行了课堂交互、课外交互、传统交互和网络交互,较好地实现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人际交互,[20]发展了人际交往智能。表2的每对学生中,一位负责主译,另一位负责一审,组长负责二审,两位译审教师负责三审。师生借助手机、互联网等实时交流,主译的学生分别根据一、二、三审的意见对自己的译文进行修改。每次译稿和审稿均在课堂上进行师生讨论。每位成员轮流作主译和一审。“审稿的依据包括三方面:一是忠实原文,二是译文通顺,三是原创翻译”。[21]组长和译审教师修改、定稿后,总结本次各组翻译的亮点,归纳本次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词汇、句子结构、语境、魔术术语的理解和表达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要求学生把小组网络讨论无法解决的争议问题带到课堂,供全班讨论解决;将翻译亮点也带进课堂,让大家分享,从中获益。每次上课师生通过PPT课件展示、讨论和评析译文,师生们一致认为翻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每次上课学生都经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日积月累,逐渐提高翻译转换能力。
6. 多元化评价体系
“译后总结”阶段,笔者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22]对学生译者的表现进行评估。自我评价用来发展学生的自我内省智能,要求他们从理解(50%)和表达(50%)两方面对自己的译文进行评价。教师评价(由2名译审教师完成)包括译文质量(80%)、情感态度(10%)和时间进度(10%)。学生译者的最终得分为2名译审教师(评分者)评分的均值。评分结束后,经计算2位教师评分者之间的等距数据信度为0.82(p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这次有益尝试,学员的翻译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课程结束时,笔者在10名学生译者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翻译水平提高 “很大”、“较大”、“一般”和“没有”4个选项中,选择“很大”和“较大”的百分比分别达到50%和40%;课程满意度一栏里,满意率达到90%。所译图书《魔术揭秘》于2012年5月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得到了读者的认可。笔者于2012年6~8月就读者对译作《魔术揭秘》的翻译质量满意度进行了网上调查,购买并阅读了此书的218名读者中,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选项中,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百分比分别达到78%和14%。本研究更重要的教学效果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从初译到复译,学生译者进步明显
经整理笔者将10位学生的初译和复译成绩以及多元智能问卷前后测值输入电脑,利用SPSS 13.0进行了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见表2。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初译和复译2个步骤中,学生在译文质量、情感态度和时间进度方面,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译文质量稳定(均值68.6、71.2),绝大部分学生翻译态度积极、认真(情感态度均值都为9.6),能够按时完成翻译任务(时间进度均值都为9.7);可喜的是,从初译到复译其总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p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不同智能倾向的5对学生之间的初译和复译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这5对学生的翻译水平相当。
2. 学生的语言文字、视觉空间和身体运动智能有所增强
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3)表明,10位学生译者“多元智能问卷”前后测中的得分,在语言文字和视觉空间智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表3 10位学生译者多元智能情况统计
注:*表示p
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活动,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有所增强,令人欣慰。视觉空间智能之所以有所提高,可能与原文插图较多(几乎每页书都有插图)有关,加之笔者反复强调一定要仔细观察图示辅助翻译。值得表扬的是,9号学生甚至发现了原文第117页的一处错误:文字表达与图示不一致。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明显增强,可能与魔术文本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笔者“译前”提出的翻译方法有关。教学中笔者一再提醒学生:“拿出相关道具,实际操作、表演,动手动脑,试想:读者看着你的译文能成功地变出这个魔术吗?”译后总结时一位女生说:“在我不多的翻译实践中,这一次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不仅由于老师精心的译前培训、译中短信指导、魔术网站资料的提供以及魔术翻译方法的讲解,而且还由于译后的分析对比与反馈评析,使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体验到了将抽象、枯燥的语言文字活动转化为成功变出魔术的快乐,我像个孩子似地乐不可支。每次收到老师的短信或电子邮件,总是倍感亲切和温馨,这样的教学富有时代气息。翻译时,我仔细揣摩原文隐含的交际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并从读者的角度去看待译文。翻译过程中我变过的魔术有‘穿透术’、‘空中飞帕’等,而且还教女儿学会了‘单手打结’、‘快速打结’等。真是其乐无穷!有了这种心境,翻译过程中的纠结和辛苦都算不了什么。”学生在其他5类智能方面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原因有三:本次训练时间较短,不足2个月;数理逻辑和音乐节奏智能既涉及天赋,又与后天训练紧密相关,据笔者观察与了解,这些笔译方向的学生中擅长数理逻辑和音乐节奏的学生甚少;人际交往、自我内省和自然观察智能涉及个人一生的学习与修养,非短期训练所能见效。
三、结 语
我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南国农先生指出:“要十分重视做好西方有关理论中国化、本土化工作。要学习、借鉴,还要超越、创新”。[23]此处,“西方有关理论”指西方学与教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等。笔者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我国高校MTI翻译工作坊信息化教学之中,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探讨是有效的、可行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信息化翻译教学有助于提高MTI研究生的翻译能力,并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发展。“译后总结”表明,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富有新鲜感、趣味性和挑战性,对提高翻译能力和信息素养帮助较大,并且发展了他们表演、合作、想象、信息检索、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本研究的翻译项目历时2个月,虽然初步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但笔者认为整个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不够周全、前期工作欠细致等问题。本文仅为引玉之砖,望此类研究得以深化,期待更多的新成果问世。
[参考文献]
[1] 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32~36.
[2] 杨柳.信息化翻译教学的图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58~60.
[3] 蔡静.新世纪以来国内信息化翻译教学研究述评[J].外语界,2010,(2):8~18.
[4] Gardner, H..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M].New York: Basic Books,1999:27,47.
[5] Berman, M..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Road to an ELT Classroom[M].Wales, UK: Crown House Publishing Limited,1998.
[6] Shore, J. R.. Teacher Education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 Case Stud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Teacher Efficacy in Two Teacher Preparation Courses[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4,106(1):112~139.
[7] [12] [15] 裴正薇. 多元智能发展观与综合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8,(6):57~63.
[8] 周雪婷.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8,(4):41~43.
[9] 樊晓红.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8):15~18.
[10] 师新民,肖维青.信息化翻译教学的新视野[J].外语界,2006,(5):48~51,74.
[11] [18] Smith, B.. The Book of Magic[M].London: Arcturus Publishing Limited,2008:26.
[13] Armstrong, T..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M].Alexandria, Virginia: ASCD,1994.
[14]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6.
[16] 张政,张少哲.真项目 真实践 真环境 真体验 ——基于北京师范大学MTI CAT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翻译,2012, (2):43~46.
[17] Nord,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7.
[19] [英]布鲁斯·史密斯.魔术揭秘[M].吕文澎,吕晓澎等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12:255.
[20] [21] 段自力.基于网络“译审模式”的交互式翻译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翻译,2009,(3):44~49.
篇9
摘 要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本身的规律性、科学性。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各项体育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能够客观地检查和总结教学经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为体育教师提供科学的体育教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工作计划 编写要点和应用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设计和编写出一份详略得当的教学工作计划文件,是集体育教师教育思想、智慧、经验、个性、动机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下,体育工作教学计划的编写应用、改革与创新,将成为一线体育教师关注的研究课题。
-、体育课程体系设置基本思想
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首先要从体育课设计理念和思想入手,确立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是制订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前提条件。设计体育课程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思想如下:
(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体育产生科学的认识,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三)加强体育实践教学,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其进行锻炼、健身和娱乐,使其具有走向社会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健康体魄。
(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把教材要求、练习内容和身心活动和谐统一起来,接受意志考验和情感激励,增强竞争意识。
二、制订和编写体育教学计划文件的性质和要求
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包括:(1)年度教学工作计划,(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3)单元教学计划,(4)课时计划。在安排全年、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教案)时,教材内容要考虑全面搭配,全身锻炼,如上、下肢和各种素质教材的搭配,主干教材与次要教材的搭配等。制定计划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选择内容、运动量要照顾到学生实际情况和季节气候,同时还要考虑到动作的难易程度、运动量大小和时间安排等。
(一)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安排要点及应用
1.首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将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和时数合理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制定考核项目标准及要求。明确了制订计划的指导思想,分析所选教材的特点及教材之间的纵横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纵的关系:是指每一类教材的每一个动作本身的联系,如:体操教材的前滚翻、后滚翻、鱼跃前滚翻之间的联系。
横的关系:是指一类教材和其它教材之间的联系。如:跑、跳、投、球类、游戏、体操等之间的关系。
2.了解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场地器材和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等实际状况,是有针对性安排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要点。
3.制订全年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确定两学期各项教材的时数,任务要简单,重点要突出。(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编写要点及应用(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一般按学期制定,但也可以按学期分教学阶段来制定,它是体育教师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依据,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为保证教学重点,先要安排主要项目和主要教材,再搭配其它项目的教材,要注意教材排列的系统和连贯性,处理好教材之间的先后顺序。教材的排列方式可采用连续、间隔排法,也可两种结合运用。但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季节气候、教材难度、负荷量大小等。
2.注意不同性质的教材的搭配、新授课和复习课教材的搭配。一般在基本部分安排两个教材,也可安排三或四个教材,使教材多样化。
3.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一般安排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队列、队形练习和基本体操练习等。也可根据体育课任务和发展学生身体需要安排其它内容。
(三)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编排要点及应用(单项教学进度)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是保证各项主要教材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进行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备课的依据,是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单元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单元的大小即是教学过程的长短。它是按照课次顺序,制定出教材每次课的任务、要求和教学手段的一种进度。它能使体育教师在备课时更具有科学性、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编写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步骤和方法要点:
1.确定各项教材总的任务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2.根据课的任务和课次,制定出每次课教材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3.确定每次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每次课教材主要的组织教法和措施。
4.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具体情况,定出学生的考核标准和方案。
三、结语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应用的比较好,能使体育教师教学思路清晰,避免盲目性,能更科学地指导教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更好地为体育课教学服务,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篇10
一、身正为范,给校长当好助手
俗话说:在其位、务其职、思其政。作为教务主任,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正确定位,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努力做好校长的助手。
1、重视合作意识。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必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晓”,起桥梁沟通作用。在工作中,我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在校长的指导下,制订好学校工作计划及教研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学校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并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作正常。
2、突出服务意识。教学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教务处的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我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加固精神防线,弘扬正气;二是乐于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做到“三不”,即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叫苦,做的事情多不厌烦。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对工作尽一份责任,献一份力量。我不断告诫自己,要以身作则,赢得教师们的信任与支持。正所谓:“海纳百川”,在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做到,对待同志态度谦和,和教师建立起平等的合作关系,不勾心斗角,注重团结,容人容言,荣辱不惊,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求真务实,努力工作
一年来,紧紧围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这个中心,积极探索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形式,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展开教务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齐了课程,合理分解教学工作任务,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主持中心教研组会议,指导开展教研工作,协调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跟踪检查考核教学全过程,做到考核公正、公平,奖罚分明;协调和指导毕业班教学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团结协作,服务教学
- 上一篇:初中学校国防教育总结
- 下一篇:文旅品牌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