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学校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3 16:4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教育学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教育学校总结

篇1

一、成立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搞好管理工作。

1、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教导主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及班主任组成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2、组织开展了校务会、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及时通过“三会”向全体教师传达了团支部工作计划,让每一位团员明确了自己的分工、任务、职责,为开展各项活动做好全面准备。

二、精心设计主题,使活动有效开展。

篇2

2016年学校寒假工作总结

2016年寒假已顺利结束了,在寒假期间我们学校以校长为负责人,明确分工,做好多项的的准备工作,确保无不良事故发生。

1、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寒假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了学校领导寒假值日制度。

3、认真制定了工作计划,做好时间、内容、人员、场所、经费五个落实。

4、依托社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5、1月12日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告知寒假工作安排,提出学生安全、健康度假的要求和家庭教育建议等。

6、指导学生填写好寒假活动记录卡,记录卡要求由社区根据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情况如实填写并盖章,由学生带回学校,以便学校以此评定学生的假期活动情况。今年学校将根据记录卡评选出社区活动积极分子。

7、1月12日上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假期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假期。

8、学校委托朱晓飞老师担任寒假工作通讯员,畅通工作信息,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假期工作的宣传报道,推动假期工作取得新水平。

寒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1、安全和法制教育。

各中队在假前要对队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每个队员制订一张合理的生活时间表,使队员在家庭休闲中达到自我教育。教育队员积极参与社区内文化活动,有选择地看电视;与好书交朋友,多读书、读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假前辅导员老师指导好队员的假日休闲活动,让队员玩有内容、玩有场所、玩有新意、玩有趣味,从而不沉溺于网吧,游戏机房,远离不健康书籍、场所。

教育队员注意旅游安全,还要加强对队员防火、防盗、防电等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继续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远离;

2、建立假期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帮教、慰问活动

在假期中,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进行有重点的家访,真正做到放假不放教。寒假期间特别要关心慰问特困、离异家庭的学生,同时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做好疏导工作。为学生的思想、心理成长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3、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2016年学校寒假工作总结

在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的精心安排下,同学们的寒假是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寒假作业是轻松而有趣的。同学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学校融入自然,在充分体验一个月寒假带给他们的乐趣的同时也收获着寒假生活的成果,现将我校学生的寒假生活进行如下总结:

一、精心设计寒假综合实践作业,高质、高量地完成作业。

我校除安上级要求,把寒假八个一活动融入到各班实际中。假前,组织了班主任进行讨论和敲定,各班精心设计和制定了学生寒假作业。开学第一天,全班均收集了学生寒假作业。从孩子们上交的作业和家长的反馈回条上看,此项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的赞许。各个年级摒弃了以往的机械的抄写、计算,更多的是联系生活,紧扣春节主题进行。学生们在享受寒假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作业的轻松和我国传统春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上交的作业有:手抄报、科技小制作、环保小制作、调查报告、活动征文等。学校将分项评选出优秀作品(作业),并进行展示。虽然他们的调查过于简单,他们报告的语言还很稚气,但看得出,这是他们愿意且乐意去做的事情。家长和孩子不再为繁多的寒假作业而发愁,老师也少了些许为孩子寒假作业没完成而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这个寒假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着成功,享受着快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德育工作没有假期。

(一)落实生命教育,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放假前对全校师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包括活动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燃气使用安全以及自护自救技能的教育。教育学生不去危险的场所玩耍,不玩水、电、气,使用煤气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暴饮暴食,不进游戏机房、网吧。教育学生一旦发生危情,要冷静沉着,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拨打110等急救电话。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走路,文明乘车,文明骑车。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严禁骑车上道,外出要有家长陪同。我校还要求各班要细心地做好后进生、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预防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由于组织周密、教育到位,寒假中无一伤亡、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二)寓民族精神教育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我为社区做好事和为民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得 到社区居民的肯定与赞扬。

2、用好每一分钱,关心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全面开展手拉手送温暖活动, 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向班中需要帮助的同学送去了精神和物质的关怀,向身边的孤寡老人送上了新春的问候。

3、劳动教育。利用寒假,每位同学学会了一项劳动技能,为父母减了一分辛劳,添了一分惬意,送了一分亲情。

4、感恩教育。学生们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省下零花钱,向祖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新春小礼物,表达了自己的孝心;亲手制作了新年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5、队员们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体育健身活动,强健了体魄。如参加镇举行的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和我村举行的篮球比赛、醒狮活动等。

篇3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教育;弱势群体;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60-02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发展状况

人类社区教育一般以1849年创办于北欧的“民众中学”为始端,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社区教育已成为与正规学校教育并重共存的现代文明的主要传播渠道,并已构成现代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成功的社区教育一般都伴随着比较完整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如美国类似于社会学院的社区学院,加拿大通称的社区学院和日本的公民馆,三个国家社区教育的共同特点是国家的大力支持。

随着经济危机和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等一些问题出现,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为应对新状况做出了一些新的调整:如通过立法继续增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影响力,通过政府积极有效的干预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总之,国外社区教育运行体系不断变化和拓展,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实用性、适应性、灵活性等特点和为社区服务的宗旨,在社区教育方面严格注意“全员性”理念的保障,而保障“全员性”的重点和难点也就在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方面。

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明显滞后,起步于80年代初期,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已经有一定规模,并呈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成果较多,为进一步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国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刘奉良等在《关于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中总结提出建立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广泛宣传,提高民众对社区教育认识的整体水平;规范管理,发挥政府在社区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完善法规、整合资源、资金保障等;建设基地,构筑社区教育平台,如农科教结合、劳动就业培训、“夕阳红”、卫生保健、体育训练等基地;组建队伍,培养社区教育的骨干教师;构建网络,突显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如开设应用性课程、人文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等。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李平在《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综述》中提出我国社区教育和社区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理论性研究不够充分,实证性研究不够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总结而言,我国社区教育和社区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可以归结为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

1.理论研究方面。相对于国外社区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国内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理论性研究不够充分,对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缺乏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意识,对国外的社区教育理论,介绍引进较多,吸收转化较少,对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较好地利用国外社区教育理论指导国内改革实践,办出自己的特色,研究较少”。

2.社区教育实践方面。当前社区教育实践中缺乏先进理论指导,基本理论引用方面也较差,很多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社区教育的内容干瘪,教育时间过短、具有临时性等不足,各参与主体要么同时到场,要么集体退场的现象严重。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在前人学者的艰苦努力下,实现了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远,当前相关研究和实践仍然处于探讨阶段,理论过于空和大,实践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于零碎。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全员、全程、全面”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主要理念,也是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宗旨。社区教育没有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和层次的区别和限制,对社区内所有居民一视同仁;社区教育更多关注底层群体、弱势群体,满足他们受教育的愿望和需求,并且帮助这些人群提高文化、科学和综合素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既有别于一般社区教育,又是社区教育框架内的一部分,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是完成我国社区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在社区教育基础上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的部分,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作用不够明确

构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构建中主要有如下七个主体:政府、学校、社区组织、社区弱势群体学员、媒体、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弱势群体家庭。

政府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承担着多个角色,比如政策法规制定者、社会资源整合者、倡导者、支持者和监督者等一系列角色,政府作为主体的参与量大小决定着社区教育的成败;学校主要承担着师资力量提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社区组织承担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除了配合和落实政府政策法规,还要组织和协调社区内资源,协调各主体间关系,承担的角色最多,如协调者、倡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实际资料的调查者等等;社区弱势群体学员是教育行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有受教育渴望的需求者和自身受教育权的争取者;媒体作为社会重要的宣传机构,承担着宣传者的角色,并对提高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支持者和管理者,对于教育保障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社区教育学历的授予者;弱势群体家庭是在一般社区教育研究中被忽视的重要支持者,经常决定着弱势群体学员参与教育的机会多寡,也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提供者。由于个参与主体的目前配合不足,尤其是除政府外的其他主体,没能够对自己的作用明确定位,导致在社区教育中,主体角色混乱、定位不准,从而影响了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

当前造成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资源过于分散,这种分散将本来就不足的资源浪费或者重复利用了,主要体现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构建设中。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构建设主要包括社区教育实体建设和教育体系建构两个方面。首先,社区教育实体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场所、师资以及教学配套设施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政府介入,包括资金提供、场地划批等,社区组织要充分挖掘社区内可利用资源,两者互相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建设任务。目前政府提供的一些包括资金等资源由于过于分散而没有起到预想效果。

其次,社区教育教育体系的建构包括社区教育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网络和外部教育管理网络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网络包括行政、教学及教辅等管理网络的建设;社区教育学校外部教育管理网络建设主要考虑建立怎样的层级管理关系最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刘凡在《构建城市社区教育体系》中设想了构建社区教育体系的多种途径,很值得借鉴。但是除政府外的其他社区教育主体也没有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群策群力,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导致管理、师资等力量的分散,影响了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

另外,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单一,社区教育文化品位的不高,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投入不足等也造成当前弱势群体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差。

三、保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长效性的途径

(一)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各主体间配合的长效机制

鉴于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的状况,社区教育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政府应继续积极发挥主导者的角色,引导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但是在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建立各主体间配合的长效机制。能否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长效性,是衡量我国社区教育开展成败的关键。

1.政府应在维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制长效性中起到关键作用,为维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制长效性提供充分资金保障和管理保障。

首先,资金保障关乎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存亡,因此,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供给是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前提。其次,管理是社区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管理得当才能有效运用资金、吸引师资力量和保障学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保障。

2.学校、社区组织和媒体等主体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为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尤其是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保障学员的教育质量,提高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开发新课程,吸引更多的弱势群体学员参与学习,并能够满足他们受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保障。

(二)丰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

1.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内容的设定是实现社区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这个问题还关乎到弱势群体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采取怎样课程设置、教育期的长短等问题。因此,社区教育需采取因人、因时而异灵活设置与弱势群体需求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并合理规划学习期限。

2.采取何种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根据社区的实际状况与其他单位或者学校联合办学等形式,同时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根据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等,采取与之相应的教育手段满足弱势群体受教育需求是比较可行的教育方式。比如针对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学员,可以采取家教方式,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录像和网络学习等方式。

(三)充分调动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的主动性,保障社区教育学员的数量

学员的数量可以显示学员参与度和社会认可度;保证学员的学习质量是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根本目标,保障学员数量和学习质量是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重中之重。

弱势群体通常社会地位较低、生存状况较差,经济上存在困难或处于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他们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作为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收益者,也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弱势群体学员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应充分调动。尤其是弱势群体家庭的支持力度,直接关系到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的可能性。因而,充分调动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重在帮助弱势群体学员和弱势群体学员家庭排除认识上的障碍和实际面临的经济等障碍。

四、结语

我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异,内地城市的社区教育研究和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一些发达城市,走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发展地方特色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研究的难点主要在宏观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一方面国内在社区教育宏观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在基础理论薄弱的情况下研究城市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比较困难。另外城市社区的分布状况稍显复杂,受经济发展、民族文化风俗影响,弱势群体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复杂性。

参考文献:

[1]李平.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

[2]梁艳萍,黄大乾.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3]陈永华.试论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7,2.

篇4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 社区大学 电大系统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陕西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SGH0902303)阶段性成果之一。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现代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覆盖面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

陕西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

1.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的初步建立

陕西省社区教育工作起步于2003年,先后有2个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3个单位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有16个单位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创建社区教育实验区为重点,建章立制,陕西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初具雏形。例如,西安依托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了西安社区大学;宝鸡金台区依托金台区职教中心,建成了社区教育学院。各街道根据实际成立了社区教育学校,各社区成立了社区教育分校,使其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基地。这样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

2.社区教育的三种发展模式

目前,陕西社区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由社区或行政区政府牵头,利用所辖区域内各教育资源和公共设施的“松散型”运作模式。第二种是由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或成人学校承办的社区教育机构,如西安阎良区职教中心社区教育学校就是以阎良职教中心牵头建立的,我省在榆林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府就设有社区教育培训基地。第三种是依托电大系统建立的社区教育实体,西安社区大学就是依托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建立起来的。

3.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作为我省首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碑林区,成立了陕西省第一所社区教育学校,创办了《社区教育报》,利用社区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了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老年人社会文化教育和活动,针对在职人员、下岗职工、弱势人群、外来人群开展了各类技能培训,并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

西安社区大学下设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社区学习中心,主要利用西安社区教育网站,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各界委托项目教育与居民自治教育于一体的“大教育”。

总体上讲,我省各地社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在经济发达的试点地区开展得好一些,其他地区尚未启动,就是试点地区的某些地方,也由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等方方面面原因,工作已经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的状态。

陕西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发展省份和西部其他省份重要的人才培养及输出基地,大力发展陕西社区教育必将成为其今后教育发展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然而,陕西经济相对落后,社区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区与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实验区和非试验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这种差距,应该说其反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社区教育、社区学院的认识理念的差距,又有社区教育工作力度的差距;既有社区教育广度的差距,更有社区教育深度、高度的差距;既有社区教育工作的差距,更有社区教育效果的差距。

1.居民认识上的不足

在对陕西部分社区居民所做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我省居民对社区教育认识仍较模糊。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居民认为社区教育就是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而街道社区干部对于社区教育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也有所欠缺。目前,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主要为老年人和青少年,在职在岗成年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社区教育的热度不足,社区教育存在着断层现象。很少有居民想要通过社区教育这种方式获得学历教育文凭,这说明目前人们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并不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正规教育,而是只将其看作是满足居民生活休闲需要的一种手段。

2.社区教育投入的不足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陕政发〔2006〕13号)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是没有建立起必要的保障体制。地方财政投入仍是我省社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陕西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级财政投入社区教育的专项经费有限。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经费不能及时到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陕西经济较好的市县,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社区学院(学校)经费和场地均有一定的保证。例如宝鸡金台区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2元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培训经费,投入近2000多万元加强社区硬件建设。对于经济较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经费都难以保障,社区教育经费就更谈不上了。

3.社区教育组织管理的不足

陕西社区教育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和统筹协调,各部门各社区各自为是。目前,社区建设主要是由陕西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建设,教育部门负责社区教育,但两个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往往是各自为政,缺少总体规划。同时,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的管理运作机制没有形成。包括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建设等的不规范,影响其发展。另外,目前我省社区学院在数量、层次、布局结构等方面都缺乏规划、比较混乱。

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基础教育

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教育工作讲求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现实举措。教育标准的制定源于人们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综合发展水平的高度关注。基础教育是极其规范的事务,制定和实施标准有助于基础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①2014年8月,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学校管理标准》)是我国教育管理领域第一个关于学校管理的标准。其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②,也是学生发展的必要前提。下面,笔者将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项管理职责出发,以课程改革为立足点,从课程与教学两方面解读学校管理标准中涉及的内容并提出与之相契合的改革方案。

1 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何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首先,课程设置的前提是要对学生的目标发展水平和需要培养的能力有着清楚的认识。为此,严格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尤为重要,应确保国家课程的全面实施,把储备足够的基础知识看作发挥教育前瞻性与外延性的前提,脚踏实地的跟进教学进度。

其次,实践活动课程也应当被重视。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实践活动课程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落实过程中,要以提升教育质量的内涵性为基点,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今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也助力实践课的进行,它们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沟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公民责任感等。

最后,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组织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正是一个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所在,在台湾有很多小学都有这类课程。比如:台中市太平区中华小学依靠其师资优势设置了国学、乐器、涂鸦等校本选修课,学校的墙壁上留下了孩子们成长的画作,一届届的学生连续几次在市朗诵比赛和乐器比赛中拔得头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带动了社区中身有所长的居民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给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展示平台。③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 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有着各自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作为一个学校来说,有升学率等指标来衡量其办学水平;然而就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也许是一个家庭唯一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已经由强制实施时期迈进避免学业失败的时期。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个别化学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深入分析受教育者的特点,了解其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这就要求在现有条件下,学校保证一定的师生比,使教师拥有足够的精力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主体改进自己的教学。加强同一学科不同教师、及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成立教学质量分析工作坊,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寻找途径,并在教学进程中不断调整,选择适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二)建立基于过程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主动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分享个人的信息,增进师生感情,形成师生与家长的联动纽带,增强辅导的针对性,体现学校普遍性与订制性相结合的服务理念。学校应设置相应的教评机制,不只从学业水平、而且从方方面面来考察学生的受益程度和满意程度,提升教育的服务性,关注教育改革的效益和效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

(三)合理控制作业量,布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方式。相对于“减负令”对于课业负担数量上的详细要求,《学校管理标准》主要侧重于作业结构和方式的转变,这需要学校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普遍性的作业标准,融合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作业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能力,逐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作业应当朝着“少而精、兼具基础性和思想性、追求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以作为课程的补充,对课程效果进行强化,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四)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完成课程的情况及时反馈。教育标准须转换为具体学习任务和评价尺度,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目前广为认可的综合素质评价摒弃了以成绩为全部、忽视完整人格养成的弊端,更加强调学生的纵向比较、自我培养,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历程。在落实过程中,应当配备足够的师资指导学生建立个人的成长档案,教师和学生建立起公正、公平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开展学生互评和教师反馈等活动,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并将其作为改进教育教学、选择教学侧重点的必要参考。

3 总结

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确立有助于促进学校教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助于促进学校“育人”价值目标的实现,助于划清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基线”。学校根据发展状况进行课程改革,能够督促学生循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身潜能,获得坚实的知识基础,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领,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一定的公民道德责任感,更好地实现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朝向内涵式的转变。

注释

①钱家荣.基于课程视角深化学校管理标准的落实[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02).

②徐洪权.从国家标准到学校手册:基于规范管理的内涵发展[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5,(12).

③台中市太平区中华国小 “校本课程”的设置为笔者交换至台湾期间校园参访时所见。

参考文献

篇6

德育创新是指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德育内容的创新,以及手段、途径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学生的思想敏锐地反应了市场经济的各种信息和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可以说,我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学生问题。另一方面,相对于迅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来说,学生的信息吞吐量不可低估,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处于滞后的状态,相对固定的教育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所以,德育必须要创新。

二、德育创新的实践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规范管理为根本,以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重点,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增强德育创新的自觉性

近年来,学校遇到了生源素质参差、学生难教的问题,为此,校长为全校教职工作了题为《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讲座,要求教师增强德育创新的自觉性,树立“三个观念”,做到“四个坚持”。一是树立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学校的各项工作构成一条服务链,最终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老师努力研究学生的个性特长,实践因材施教方案。二是树立新的人才观,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控能力等,有强烈的学业进取心,参与竞争,能关心他人、与人共事。三是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教育质量不单是指学生成绩,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看其是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做到“四个坚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以规范管理为根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德育工作队伍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德育统领全局,构建了一个思想正、善思考、懂管理、爱科研、讲团结的德育工作班子,有一支奋发进取、敬业奉献、配合默契的德育工作队伍;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民主决策,建立健全的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学习,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德育教育,在开展创优活动中强化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

1.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功能互补、业务精湛、服务到位的学生工作队伍。

(1)实行校内聘用专职班主任制度

(2)加强班主任业务指导和培训学习

(3)制定并落实班主任工作岗位职责

(4)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

(5)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2.建立一支精明能干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机会,一种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开拓创新、获得实践的机会。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把学生志愿者到社区健康援助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开展十多年来的社区定点机构和为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健康服务和家居清洁等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赋予新的目标、内容、方式。(1)把社区服务活动纳入选修课,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可以获得学分。(2)尝试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开展社区与健康教育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选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及实践动手的综合能力。学生之所以自愿自主地坚持参加这项活动,一是他们关心他人、了解社会;二是亲身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可以通过活动去实现,学以致用;三是参加活动是一种成功与挫折的尝试,对自身能力的挑战。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服务、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篇7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96年11月,曾几经变迁,现已由先前只招收听障儿童的单一特殊教育学校演变成一所招收多种残障儿童,集文化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在管理上既遵循一般意义上的学校管理的原则、方法、规律,又有必要对管理的特殊性做深入思考,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应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尊重并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为宗旨,以教师、教材、教法、课程设置、教学仪器设备、校园文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为着眼点进行思考,办出特色。

一、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确立了以“以人为本、有爱无碍、因材施教、共融社会”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彰显了平等、关爱、参与、共享的理念,尊重差异,维护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努力构建平等、博爱、接纳、和谐、自强、自立的校园文化。

二、为教师与学生寻找精神的家园

特殊学校的教师不能像普通学校的教师一样享受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其职业成就感不强,加之整天面对各类残障学生,难免产生职业倦怠;而残障学生要获得一次他们自己所认为的成功更加艰难。为此,学校寄语“让每一名教师享受辛勤耕耘后静待花开的幸福,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奋力拼搏后迈向成功的喜悦!”积极创造机会,为教师和学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让他们享受幸福和喜悦。

三、构建“以人为本、博爱接纳、和谐共融、自强感恩”的无障碍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仅构建了适合特殊学生成长发展的无障碍校园物理环境,更构建了平等、接纳、尊重、参与等有利于特殊学生健康、自由成长的支持性心理环境。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一起参与大课间、升旗仪式、六一儿童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使得特殊学生有机会平等参与各种活动,正常学生有机会接纳与尊重特殊学生。学校从教师的身心出发,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全员共识,形成一种博爱奉献、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教学计划、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实行全员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现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实现助人自助,有效管理。

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补偿缺陷,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一)重视文化学习、挖掘学生潜能

学校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学校按照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方案设置安排学生的教育、教学、康复课程。学校针对聋生的身心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开设课程,除开设普通学校的文理课程外,还开设沟通与交流、律动、手工、语训等课程,全面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以尊重学生的教育需求为主导,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其多方面发展。学校开设了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等课程。

(二)重视职业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培训,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在社会的关心下,学校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精心开展了按摩、美容、剪纸、刻纸、硬笔、软笔、缝纫、丝网花、棕编、动漫等活动。未来,学校还会探索适合学生发展和终身受益的生活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培养学生特长

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特长。对于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重点拓展其学习范围,加深学习难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对于具有艺术、体育潜力的学生,重点培养其舞蹈、手工、美术方面的能力。学校曾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学生先后在成都市残疾人文娱汇演、成都市残疾人运动会、全国双龙杯书画大赛等活动中获得多个奖项。在教师们的悉心教育下,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四)重视送教上门,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个别辅导、送教上门对于特殊学生,特别是重度残疾的学生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教2017年3月育形式。特殊学校的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对片区内几十名极重度不能到校学习的残疾学生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进行个别辅导,践行了有爱无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个别辅导、送教上门这条不寻常、不平坦的路上,教师们用自己的爱,改变特殊学生的学习生存状况,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残而不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五、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一,强化师德。学校建章立制,积极探索规范师德师风管理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关材料,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重抓常规。在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着力抓好教学“六认真”。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的相关要求,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第三,专业提升。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教师们参加各级听评课活动、赛课活动、三笔两话比赛、手语达标测试,聆听专家培训,与同类兄弟学校学习交流,不断历练、提升。

六、家校携手共育,促进学生和谐共融

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的责任。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责任,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特殊需求,为了协同家长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学习、康复工作,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联系活动。家校联系卡、家长学校培训、家长会、家访活动等都是家校共育的形式;手语培训、助听器的使用、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资助政策的宣传都是家长培训的内容。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和家长用鼓励扬起孩子们学习的风帆,用爱心唤起孩子们求知的热情,用沟通架起家校共育的桥梁,只要家校携手,特殊学校的学生就会共融社会、同享蓝天。

七、牵手社区、公益团体,促进学生共融社会

特殊学校的学生考入大学的几率较小,更多学生经过义务教育学习后,直接进入社会。因此,学校应在学生在校时就为其提供接触、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也要接受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为了让学生参与社会,共融社会,学校与社区、公益团体牵手,先后与音乐学院、医学院、石油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新都小草公益、新都区红十字会、新都区妇联、新都区团委等合作,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八、做好教育资助,关爱学生成长

学校竭力做好资助工作,积极为家长和孩子争取各级各类支持和资助。为确保资助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学校对家长进行资助培训,让家长了解资助政策。蛋奶工程、专项资助、爱心捐赠、领导慰问等活动涉及的物品,学校都及时发放到家长和学生手中。除此之外,学校积极与社会团体、志愿者协会开展各类资助活动,让学生在关爱中茁壮成长。

篇8

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

(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

(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

(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

(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

(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

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

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调整和充实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我们必须要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突出创新教育。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教育。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军训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等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使他们亲身体验,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要特别重视加强我国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以及传统美德教育,以期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和公正纯洁的灵魂。要通过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打下基础。要发扬优良校风,加强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得在“教化、养成、示范”诸方面,以强大的人文精神去有力地规范与熏陶学生,使之能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4)关注环境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保扩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美化绿化活动,自觉承担植树义务,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美化成果。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使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具备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具有独立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与环境协调一致,关心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四、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评价体系,保证学校德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有利于以课程改革促进德育评价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学校的德育领域,优化学校的德育效果,有利于调动教师实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工作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发扬个性特点,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家庭调动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良好局面。

(1)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就评价的学段而言,要构建小学各年级、初中各年级、高中(中职)各年级的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就评价范围而言,要构建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等方面相互联系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就评价内容而言,要构建评价德育条件、评价德育过程、评价德育效果等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评价主体而言,要构建学生自评、学生群体互评、家长助评、教师导评、学校领导审核考评等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篇9

今天,市教育局与环保局联合召开全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推进会,会议很重要。刚才,我们观摩了一堂很好的主题班会课。市环保局陆周健副局长总结了2007年我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就2008年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提出了意见。会议还进行了表彰、授牌和颁奖。最后,江苏省、南通市环保局的领导和专家还将作指示和辅导。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系统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跃上崭新台阶。现在,我就今年全市教育系统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提三点意见:

一、认清目的意义,切实加强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领导。

创建绿色学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是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是深化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各校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提高组织程度,筹措创建经费,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开展环境教育,健全创建绿色学校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创建绿色学校水平,扩大创建绿色学校成果。

二、明确目标措施,切实全面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要实施“135”工程,即学校明确创成绿色学校的一个目标,做到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发展目标、环保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创建创建绿色学校纳入相关考核的“三个纳入”,确保环境教育内容、课时、师资、考核、效果的“五个落实”。通过努力,使全市所有学校都创建为*市级以上绿色学校。

1、绿色学校创建纳入学校发展目标。

要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在发展规划中充分体现绿色学校创建理念合行为。在工作落实时要对照相关标准全面贯彻。要将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纳入学校整体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2、环保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我们要认真按照《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等文件精神,开展好环境教育活动。

(1)着力注重学科教育的渗透。在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语文、科学、地理、化学等等课程的教材中,有很多与环境教育相关内容,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充分挖掘、渗透融合,有机将环境教育体现于课堂教学的应有时空。

(2)全力挖掘环境育人的功能。外部环境建设的投入必不可少。要将创建绿色学校的环境布置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布置的必备内容,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教育学生养成节俭等良好行为习惯。

(3)努力发挥教育活动的作用。要通过综合实践、班团队、社区服务等活动加强环境教育。可以根据学校周边或学生生活的环境质量状况,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实现析事明理。要结合学校的常规管理,开展“绿化、美化、净化”活动,教育学生热爱校园,美化校园。要利用学校板报、墙报、广播、校园网等平台,宣传环保知识,营造良好氛围。要善于利用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的节日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4)有力培育校本课程的亮点。校本课程具有灵活性和本土化的优势,各校应将环境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提高绿色学校创建的品位,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水平,彰显校本课程建设的魅力。

3、绿色学校创建纳入相关考核。近几年,我们教育局已经将开展绿色学校创建作为“三创一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之一。并在评选特色学校时,予以充分考虑。今后,我们在与环保局开展绿色学校创建的同时,依然坚持将此项工作纳入相关考核之中,以此推进创建工作。各基层学校要努力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情况作为对内部处室、班主任、团队干部和有关学科老师的考核内容之一,将学生参与创建活动和提升环境理念等内容引入有关评比项目,或作为单项加以考核表彰。

三、处理五个关系,努力放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效应。

一是处理好绿色学校创建与争创学校办学特色的关系。学校的特色是学校的真正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也是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如果把绿色学校创建作为学校的特色打造也是一个极佳的抓手。汇龙中学的特色之一就是全国绿色学校,为学校添色不少。

二是处理好绿色学校单项创建与其他多项创建的关系。要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三创一迎”、“创建节约型校园”“创建平安学校”“创建花园式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是处理好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并不是为了获取某个称号或摘取某种牌子后一劳永逸,而是为了改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所以,创建的过程主要是为了育人,我们要重创建过程的优化,重规定指标的全面达标,重创建层次保持和升级。

四是处理好绿色学校创建与绿色社区创建的关系。学校应当是社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要注重学校与社区的联动,相互提供服务,实现双向共赢。长江小学与社区共建双赢是很好的榜样。

篇10

关键词:社区;社区教育;本质

作者简介:邵晓枫(1967-),女,重庆永川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成人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6-0065-07

社区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代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方三十年,还是一种年轻的教育形式,对于社区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学者们众说纷纭。而社区教育本质问题乃是研究一切社区教育问题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本文拟在对近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的探讨作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思考社区教育的本质问题。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结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的各种相关研究,发现人们的理解并不统一,有的观点甚至相左,这些争议主要有:1.社区教育本质是影响社区成员身心发展还是促进社区发展之争。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社区教育的目的是要影响社区成员身心发展,是“指政府对社区居民实施的一种文化服务,以及居民个人需求与发展的一种学习型活动。”[1]但也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侧重于满足社区发展需要、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总和[2];2.社区教育是否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的统称之争。厉以贤把社区教育视为是一种大教育,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的统称[3],黄焕山等也认为,“社区教育是对社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组合所进行的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组成的‘大教育’。”[4]但一些人认为社区教育并不是社区与教育的简单相加[5]。还有人提出社区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的社会教育”[6];3.社区教育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育活动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活动之争。吴遵民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特点应是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7]。与之相反的观点是认为社区教育是由政府引导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内容广泛的全民性教育活动[8];4.社区教育的本质是否是社区性之争。有人认为,社区教育在实质上“是把地缘环境以及环境中的具体社会关系结构当作影响和教化个体的主体。”[9]强调了社区性因素。有人则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社区生活、社会发展与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社区性。社区教育的社区性仅仅是外延上的空间范围规定性,而非内涵本质的规定性,如果把社区性当成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则容易造成社区教育工作的模糊泛化[10]。

除了以上有争议的观点外,还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有关社区教育本质的观点,主要有:1.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统一,或称教育社会一体化[11];2.认为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利用社区内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风貌等一切因素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的教育影响活动[12]。即强调了社区教育本质上是在社区范围内的一种教育活动;3.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以社区发展为本和以社区人力开发为本,二者的辩证统一是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13];4.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社区学习化[14];5.认为社区教育把教育与生活需要结为一体,生活性是其本质特性[15];6.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多层面的: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内的全民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发展的集合体,是大教育大文化的融合[16]。

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虽然人们对社区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还存在着不少有争议的观点,但这种争论本身是有益的,有利于促进对社区教育本质进行多维的、辩证的、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同时,在对社区教育本质的探讨中,人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如提出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观点,使人们从80年代中期的把社区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的观点转向把社区教育视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成人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统一的观点;提出社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促进社区成员发展的教育活动的观点符合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的本质属性;提出社区教育本质特点应是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的观点,揭示了社区教育最深刻的本质,也代表着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认为社区教育具有社区性的观点,有利于区分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多层面的观点有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社区教育的本质。当然,在对社区教育本质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不少研究停留在只是提出观点但缺乏深入思考和论述的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同时,所提的一些观点也值得商榷。如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满足社区需要的观点是比较典型的社会本位论;认为社区教育本质特点是自上而下的观点虽然反映了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但却并未揭示社区教育的本质;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点忽略了地域性,把社区教育等同于社会教育;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社区学习化的观点把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相混淆了;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特性是生活性的观点则也只看到了所有教育都具有的这一特点,却并不能把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