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创建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23 15:5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牌创建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牌创建规划

篇1

太阳石的品牌架构让太阳石药业获得四个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药业的唯一。

第一层次:太阳石的企业标记放于所有产品上。

第二层次:太阳石的产品家族品牌与产品品牌:如太阳石(非妇女儿童类普药)、好娃娃(儿童系列产品)、康妇特(生殖系列产品),女美牌妇科口服药系列,处方药产品品牌。

第三层次:主副品牌,对家族品牌的补充:如如好娃娃-化刻牌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止咳化痰类产品;好娃娃—宝宝盖牌小儿钙制剂;好娃娃-添添香牌健胃消食口服液等。

另外大家还要来看看太阳石药业是如何提炼其三个核心品牌的核心理念的。

1、好娃娃的核心价值理念:1999年到2000年的10月间,好娃娃的理念是“儿童健康专家”的理念,后经多方讨论,定为“帮助孩子成长”,最后定为“帮助孩子健康成长”。2001年起的广告和推广活动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坚持到第六年,成为儿童药品第一,并于当年8月获得第一个儿童文字及图形两个“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亚洲第一大儿童颗粒剂生产基地,有力的推动了品牌的不断成长。

2、康妇特的核心价值理念:全面呵护女性健康,其从1997年上市,到2001年启动这个核心理念,其销售与推广都是围绕其展开,在2003年销售过亿,2009年获得妇科类“中国驰名商标”。

3、太阳石,公司从成立到2001年,一直都没有想透这个其含义,当一群人碰撞到一起时,思想就产生了火花,太阳石是太阳里的石头,相对而言它是永远烧不尽的,并不断散发出热能,让人感觉到温暖,同时,太阳石的使命就是不断关爱妇女儿童的健康事业,让他(她)们感受到温暖。并于2009年获得企业综合品牌类“中国驰名商标”。

就这样,一句以后常用的经典组合就这样定了下来。

好娃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康妇特,全面呵护女性健康,太阳石,永远的温暖。

从此,这个理念跟随太阳石一直做到今天,传播到今天,公司后期的传播、推广、公关的主题都没有离开过它。

到今天为止,作者孟庆亮认为在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取上,太阳石是非常专业,到位的,最重要坚守到今天,10年磨一剑,值得很多企业深思,尤其是那些朝令夕改的企业深思。

因此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取要注意5点:

第一:高度的差异性;不要模仿他人的东西,要想做大品牌,一定要与众不同。就像太阳石的三个核心品牌即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其他企业与品牌是非常难以模仿的。

第二、触动消费者的内心;就像好娃娃的核心价值理念,没有一个父母不深有感触,加上后期的各项活动,如“合理使用抗生素”、“全国儿童书法比赛”,“做个妈妈的好娃娃有奖征文”。

第三、具有广阔的包容力,预埋品牌延伸管线,提伸品牌的延伸力;如好娃娃的产品线的不断延伸,“孩子常见病、信赖好娃娃”,当时我们在很多类别都进行了商标保护,就是想进行品牌延伸的,但是不到一定的规模是不会随便关联延伸品牌的类别。

第四、获得较高溢价能力;好娃娃系列产品最先在全国卖高价,让所有产业链上的人都获得了很好的回报,正因为利益的保护也让更多的人愿意经营,“分好钱”永远是一切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

篇2

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品牌资源、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进一步提升我县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内生增长、率先科学发展,现就加强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品牌兴县”和“科技兴县”战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与服务职能,积极营造有利于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创新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体制机制,培育、保护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明显的品牌产品和企业,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为全县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和创新服务。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到年底,力争全县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000件,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17件、市知名商标24件,地理标志商标1件;新增省名牌产品13个,省长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4个;新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省级49个、市级61个,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三、工作原则

(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全县品牌资源和科技资源现状、特点,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制订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梯队,完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分类施策。

(二)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意识,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通过不断加大投入,走名牌兴企、科技强企的道路。

(三)整合资源,突出共享。集聚优势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依靠机制创新,探索品牌创建和科技平台建设公益性与市场化的结合点,建立体现各方利益、共建共享的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工作重点

(一)做大商标注册总量。增加注册商标总量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引导企业对开发的新产品和起用的新商标进行先行注册,特别是具有经营潜力的产品更要抓紧进行商标注册;引导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积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拓宽国际市场;引导文化、餐饮、旅游、房地产和现代商贸物流等行业企业注册、运用服务商标,创建服务品牌;积极扶持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实施商标兴农战略,走品牌发展之路;加大地理标志注册力度,帮助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培育一批具有原产地人文和自然特征的“名、优、新、特、稀”农产品品牌。同时,发动自然人和其他组织注册商标,储备商标资源,搞好商标注册策划,为品牌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二)积极壮大品牌集群。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做好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培育工作,指导企业以创建品牌促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知名度;引导龙头企业、利税大户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做大做强企业。同时,建立完善商标使用及品牌培育、发展、保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品牌商标的聚集、辐射、引领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品牌商标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和品牌经济模式。

(三)加强品牌保护管理。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加强对品牌建设工作的宣传,引导全社会重视名牌培育,支持品牌经济发展。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宣传策划,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企业加强各类品牌的管理、使用和保护,制定完善品牌管理工作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引导企业积极运用品牌战略开展经营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品牌的有偿许可使用、作价投资、质押融资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实现其最大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全力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推行“卓越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依靠技术创新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争创名牌、搭建平台。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实现由“制造”向“创造”转变。加快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积极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严格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列入名牌培育和平台建设规划的企业,把名牌培育和平台建设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育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政府的规划、协调、指导、服务职能,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依托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引导技术人才、研发机构、社会资金、技术成果等社会资源,逐步向企业聚集,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积极探索多种投资主体、不同运行模式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渠道,组建一批能够为产业集群或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辐射性较强、公共服务特色明显、发展空间较大的公共技术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有关部门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按照责任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大力扶持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经验交流、信息沟通、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加大跑部进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工作。

(二)健全激励机制。县财政设立“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凡企业当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的,分别奖励30万元和10万元;被评为名牌产品的,奖励10万元;被评为省长质量奖和市长质量奖的,分别奖励30万元和10万元;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分别奖励30万元和10万元;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奖励20万元;被评为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基地)的,奖励10万元;领建国家级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分别奖励30万元和20万元;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分别奖励3万元和1万元;列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的,分别奖励10万元和5万元;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励的各类科技成果,分别奖励5万元和2万元;获得地理标志商标的,奖励3万元。所得奖金50%奖励牵头单位,50%奖励企业。同时,将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列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对完成目标任务的牵头单位,在综合考评中给予加分;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除给予加分外,还给予特殊奖励。

篇3

李宁:2002年李宁倡导 “一切皆有可能”的广告传播主题(广告语),彻底丢弃了以往的品牌形象,以“魅力、亲和、时尚”的崭新品牌个性出现在大众面前,满足了目标群体个性需求、建立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纽带,赢得消费者广泛注意,他们也接受并喜爱上了李宁新品牌。李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业绩也节节攀升,2002年突破人民币10亿大关,远远超过来自包括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内的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

耐克: “挑战、热情、信心”的个性更是把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纽带建设推向极至,广告语“Just do it”是对人们和体育运动之间最深层次情感联系的一种反省,这种情感联系存在于那些参与体育运动所有人的内心,取得了他们热力的共鸣,他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运动并且设定个人目标!满足并引导人们个性或精神需求的耐克由此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关系的纽带,自然也比其它体育品牌单一满足消费者理性需求领先一步!

美特斯邦威: 在众多休闲服品牌中脱引而出,2002年15亿以上的销售额其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有“不走寻常路”强有力的品牌个性支持,与无数年轻消费者个性取得共鸣,得到他们的支持。美特斯·邦威的目标受众是以20-25岁为主的年轻人,他们已经开始具有自己的思想、有积极独立的生活主张、生活态度,他们不愿随波逐流,被人云亦云的社会所淹没,渴望真实自我、证明自己。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独特的品牌个性,将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品牌他们能不认同吗;随着市场的不断推广,使美特斯·邦威品牌在真维斯、佐丹奴、班尼路等品牌林立的休闲服中脱颖而出、个性鲜明。品牌知名度、认知度不断上升、销售连创新高,一举打造了美特斯·邦威国内休闲服知名品牌地位。

凡是品牌创建成功的企业,都是品牌个性(包括品牌个性的形象表现广告传播主题)创建成功的企业。

二、品牌缺乏独特个性,广告传播主题(广告语)不具竞争力已成为很多国内企业品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品牌行销具有三重天:基本层次的行销是诉求品牌的功能、中层次的行销是诉求品牌时尚、第三层次的行销是诉求品牌个性(精神)。

在强调个性化生活的今天,消费者选择品牌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主张、生活态度,展现一种自我的个性;人们总喜欢符合自己观念的品牌,他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身相似或与自己崇拜的、认可的人或事或东西相似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品牌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也就难以建立品牌的忠诚。因此,创建具有与目标消费群之相近个性的品牌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略,品牌的个性跟目标消费群的个性越接近(或者跟随他们所崇尚或追求的个性越接近),他们就越愿意购买这种品牌的产品,品牌忠诚度也就越高。

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消费者体验。品牌要真正做到不同凡响,就要建立一种与消费者的联系。建立品牌个性(精神)就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它能代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的个性(想法、追求和精神),取得消费者共鸣,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消费者购买的理由,提升品牌忠诚度、美誉度,从而使得品牌得到发展。

一个品牌进入市场初期阶段的时候,大量的广告投入和宣传会对市场份额有比较大的作用,但是等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大量的广告投入对于一个品牌市场占有率的影响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时候企业更要注重品牌的价值内涵个性的塑造,以此来推动品牌持续地健康地发展。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品牌个性化建设,但很多企业无论是品牌个性还是品牌个性的形象表现即广告传播主题(广告语)都人云亦云,跟随潮流。 品牌缺乏独特个性,广告传播主题(广告语)不具竞争力已成为很多国内企业品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重视品牌个性导入、广告传播主题与要点规划,高效建立具有竞争力品牌

篇4

近年来,作为浙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龙游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旅游名县、开放兴县”三大战略,紧紧围绕打造“浙西中等规模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这一目标,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两大主题,精心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着力打响“龙之游、人之居”这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会经济与人文景观品牌。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打响“龙之游”品牌夯实了人文基础。

龙游独特而深邃的历史文化传统与自然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构成了“龙之游”的坚实基底。

1、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龙游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姑蔑国中心,至今已有2228年的建县历史,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境内有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等时期遗址10多处,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中有石器、陶器出土,为研究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佐证,处处透露出“浙西文明发源地”的气息。从新石器时代遗址到两汉墓群,从龙游地下石窟到鸡鸣山明清古建筑群,从名人辈出的儒雅名城到富甲一方的龙游商帮,构成了独具龙游特色的人文景观。

2、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龙游境内的龙游石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古建筑群,在世界范围都享有极高的吸引力和影响力,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列入浙西地区惟一的4A旅游景区。除此之外,境内的三门源、鸡鸣山明清民居苑、浙西大竹海森林公园等山水、人文旅游资源也极具特色。同时,龙游县凭借成功举办了3届全国汽车接力赛和2届国际龙舟邀请赛的影响力,吸引国内外众多强势媒体关注龙游,提升龙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大做足“游”字文章,营造了旅游兴奋点,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

3、自然天成的地域资源。龙游地处钱塘江源头,生态资源容量大、价值高,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船厂沙洲、江心洲静卧县城东西,鸡呜山、凤凰山盘踞县城南北,“两江交汇、两滩分流、两峰对峙”,为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龙游自古便是浙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要冲,良好的区位优势条件为促进龙游物流业发展,让“龙”真正游起来、活起来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优美的人居环境为打响“人之居”品牌创造了现实条件。

龙游县以创建浙西中等规模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一手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明创建活动,为“人之居”品牌创设良好的软硬环境。

1、坚持高起点规划。坚持“城、景、文、游”一体理念,注重在城建过程中融入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山水特色。注重强化各级干部规划理念入手,开展经常性的干部规划知识培训,2002年起,分期分批组织县、乡、村干部到同济大学参加“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班”,受训人员达400多人次,有效增强了各级干部的规划意识。政府部门加大城市规划投入,委托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一批高资质规划编制单位修编了多项重大规划。

2、坚持高品位建设。近年来,龙游县先后大手笔建起了荣昌广场、江滨公园、龙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高品位、富有现代都市气息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通过实施“拆围透绿”工程,公园小品街头林立;引进一批高品位、高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一批精品楼盘,“锦绣龙城”被评为全国创新示范楼盘。以“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化面积达321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2.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2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35.67平方米,为打造最佳人居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坚持高标准创建。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化先进县、全省最安全县城为载体,引导市民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文明习惯。龙游县每年都要精心设计一至两个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实效。自2003年来,相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树正气、打歪风,创建稳定的绿洲、投资的热土”、“知龙游、爱龙游、建龙游”等主题教育和“塑造龙游人形象,做可爱的龙游人”等大讨论活动,广泛开展“十佳文明市民”等“百佳”评选,着力提升全民素质。2004年底成功跻身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

三、努力打响“龙之游、人之居”城市品牌,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龙之游、人之居”城市品牌的打造,为增强龙游的区域竞争力提供了强劲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1、优化了产业结构。县委、县政府把“旅游名县”确立为全县三大发展战略之一,着力培育以龙游石窟品牌为龙头的旅游经济,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三年来,仅龙游石窟景区接待游客279.1万人次,年均增长36.8%,门票收入年均增长41.8%。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外来人口的集聚,吸引了众多的外地客商来龙游投资发展宾馆餐饮、娱乐、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龙游县城星级酒店从1家发展到10家,旅行社由1家发展到6家,县城住宿类饭店增加到116家,各类歌舞厅、演艺厅发展到38家,大型旅游购物超市增至5家,促进了龙游商业领域的繁荣发展。全县一、二、三产的比例由2000年的23.1∶45.6∶31.3发展到2005年的14.8∶48.2∶37.0。龙游旅游成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篇5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炒地段、炒规划和炒概念等几个阶段后,已跨入品牌竞争阶段,这也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趋势。像“招商”、“金地”等地产企业早已成立品牌部门,国内不少地产企业也已逐渐引入中外著名品牌顾问进行品牌规划和品牌管理。比如万科地产以物业管理卓越而著称;中海地产走大众精品化的品牌路线;金地的地产一向走景观住宅的品牌之路;华侨城地产以注重生态环境设计而闻名;招商地产则以区域标志性住宅为品牌卖点等等。 品牌重新划分地产市场格局

尽管目前我国地产市场上低价位仍能吸引部分消费者,但品牌作为消费者购房决策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为数不多房地产企业已从品牌身上收到了可观的效益,像珠江地产北上进京从“珠江骏景”直至目前在京城东西南北全方位项目“开花”。

房地产业创建品牌的重要性,从某种角度而言更甚于其它行业的品牌:

一是消费的需要。

买房是消费者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投资之一,客户很多情况下购买的是期房。住宅已经从单纯的消费品向投资品转变,特别是现在,住宅已经具有了向资本转化的功能。消费者置业观念的改变除了对产品和服务的基本要求之外,还有诸如对文化、品位、个性等多方面的追求和希冀。而品牌则正是对消费者的品质和其它要求的一种承诺,是消费者对地产产品或服务口碑相传的购买和使用体验。

二是竞争的需要。

先进国家的房地产产业化程度已经达到70%,而我们目前平均还没有达到30%;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每年3~4百万城市新增人口的庞大住房需求的趋势,均表明中国房地产巨大的发展空间。“地产企业不能形成垄断地位,而品牌会形成垄断优势”,品牌作为价值和增值的有力保证和个性展现与身份的象征,对竞争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市场制约。

三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房地产业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个盘的销售由本地向周边地区辐射以及地产品牌连销的出现,使国内房地产已突破了地域界限,发展呈现多层次的差异性。而品牌所能迎合市场的表现便在于其品牌张力、产品更新速度、创新手段的增强以及强势的营销推广。拥有品牌的房地产能有效地消除地域之间的壁垒,轻易横跨多个地域,而没有品牌的房地产将为此付出昂贵的“进场费”,并且在强势品牌的挤压下,面临生死存亡的处境。

国内特别是深圳房地产企业,已有少数初步踏上品牌创建或经营的征程,有意识地进行品牌传播,如中海地产提出的做 “百年老店”的品牌口号,万科“为理想去实现”的品牌理念等,但国内大部分房产企业还不具备品牌的意识。很多房地产企业,充其量只能算是“名”牌,仅仅是广告费堆出的知名度较高而已,并不具备品牌的内涵。如果有人问它们的品牌核心价值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企业都无言以答。

定位并全力维护和宣扬品牌核心价值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即每一个品牌行为都是对品牌建设的长程投资和贡献,都将成为品牌资产的积累和沉淀。 房地产强势品牌创建战略

品牌就其本质而言,是产品或服务的人格化。而房地产品牌的核心是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或服务最大的价值/价格比。

品牌的终极目的不是建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认同,而是要促成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乃至重复购买以及代为传播品牌。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的房地产业,以品牌为核心的资源重组和配置已成为企业重要机制。从企业发展和管理角度来看,品牌一系列资产的构成,包括品牌认同、品牌忠诚、品牌品质、品牌联想等。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品牌是一种超越房屋等所有有形资产的附加价值,实施品牌创建战略以及加强品牌资产管理已经是摆在房地产企业面前的重要且必修的课题。

房地产品牌的创建,应该着力于以下几点:

一、以卓越品质打下品牌基础

产品是品牌的物化表现。

品质是房地产品牌创建的前提基础。现在消费者对房屋产品的认可已经不仅局限于其位置、环境以及广告效应等因素,住宅本身的舒适度也已成为房地产品牌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居住舒适度作为房产品质的核心内涵,除房产所系的功能结构、居住面积之外,还包含文化环境、住户构成、生活方式等多方面。

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面积缩水、合同欺诈、工程质量等纠纷和诉讼,会对品牌的创建造成致命的伤害。

2002年创造了京城西部地区的最高“房价”和最快售房速度的锋尚国际公寓,便是凭其“告别空调暖气时代”、“按套内使用面积售房”以及“让业主入住以后满意”的实实在在的品质承诺,使其一开盘便倍受消费者地热情追捧,同时也在业界荡起锋尚的品牌波澜和营销启迪。

二、以关系营销打造品牌形象

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

许多人不是不想买房,也不是买不起房,而是顾虑买得起房,养不起房,更怕房地产商卖房前后,先是媳妇后是狼。毕竟,近几年没完没了的物业纠纷、“保安打人”等现象出现频繁。“居”都不能安,何谈乐“业”。

随着购房者的成熟,对房产“物有所值”的要求愈加现实和苛刻。而物业的管理和服务正是这一“价值”的重要体现。不少购房者在看好房子后,若没有好的物业管理宁可不买房子,可见物业管理在创建品牌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点,产品服务也是房地产品牌创建的重要因素,这应该贯穿于售前、售中和售后全程,主要体现在以客户为中心,满足需要,增加品牌的高附加值。如珠江推出的 “珠江地产消费教育学校”、“珠江购房者顾问团”、“珠江合生会”等阳光服务。

房地产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利益还可通过建立“会员俱乐部”这一渠道得到体现,通过网络、市场调查、客户资料等手段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对客户信息进行长程跟踪管理。

三、以项目定位支持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对目标以及未来潜在消费者需求心理所下的功夫,发掘或创建品牌在竞争者中的相对优越性。房地产品牌的创建,应该确立每一个项目的定位、开发,都从品牌的整体定位开始,并反过来支持品牌定位的原则。

很多房地产商圈一块地就卖,由于定位模糊,开始想盖住宅,后来又觉得改写字楼更赚钱,再后来觉得不好又去改。项目由此一再延期,浪费的大量资金怎么办,于是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造成房价贵又不容易卖出去。这就是定位的问题,消费群是谁?细分市场在哪?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房地产企业创建品牌的前提,是由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差别性和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是生产和经营走向成功的关键。

房地产业受土地资源、区位及政策等外部制约因素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切记不得使自己开发的项目走入误区。

四、以核心价值创立品牌个性

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

品牌个性是品牌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雷同现象是房地产业的一大通病,规划设计再良好、建筑外形再新颖、结构分隔再合理有序,很快就会被对手“克隆”。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想维持品牌强势,就必须彰显品牌个性,不断创新。广州奥林匹克花园开创了房地产+体育产业的先例,“运动就在家门口”的品牌个性强烈而独特,奥林匹克花园在业界不会被克隆,因为它具备了品牌应有的三个特性,即唯一性、排他性与权威性。

房地产是综合性很强的文化产业,住宅作为一种具有浓烈文化底蕴的特殊商品,是城市文化及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房地产品牌住宅的最高境界,也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房地产创建品牌要求不只是卖房子,更应该卖企业或品牌独特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情感所需。

五、以全员行为强化品牌意识

房地产业创建品牌,很要命的一点就是整个企业的品牌意识问题。创建品牌并非是地产老总私人或董事会几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队的持续不懈的工作,但要充分落实这一点,目前看来,在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身上还存在不小的难度。

但事情难不等于不可为,房地产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品牌在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审时度势,从上到下转变观念,确立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和强化品牌意识,并贯彻到每个员工,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落实在每个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销售和服务之中,把企业的品牌理念转化成消费者认可的品质、赞誉的服务等实实在在的利益。

现在房地产业很流行的CRM管理体系,从企业全员行为的角度来讲,就是对品牌创建的有力的推动,像招商地产的CRM已经上线运行,其它房地产企业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

全员品牌意识的强化是万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其一贯坚持的“全面立体化发展模式、专业化的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优质的设计服务”的经营原则中,万科打造出了精品住宅系列,赢得了消费者,在市场上树立起了响亮的品牌。

六、持续一致的品牌传播

强势品牌不会几个月更改一次策略,稳定持久是一个品牌能否深入并牢固于消费者心中,从而促成品牌地位不断巩固的原则。稳定并不意味着死守不变,而是从所欲传播的品牌核心不断引入、创设新的元素。如招商地产紧紧围绕“家在蛇口”的品牌传播核心,不断拓展、创新、丰富其内涵,从家在蛇口的生活配套、居家模式,到“家在蛇口有何不同”、“家在蛇口意味什么”、“家在蛇口,享受更多”等的理念沟通,不断制造热点,深化品牌与客户的对话。招商地产始终“一个鼻孔出气”,使品牌形象的传播保持高度的统一性,

一些国际品牌雷打不动的品牌法则就是坚持持续一致的品牌传播。像哈雷机车独特的美式品位以及力士一直诠释的“美丽的”承诺等。

篇6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建设“品质”,打造“有礼之城”目标,对标全省著名商业步行街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加强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建设,提升和完善商贸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服务功能,切实把商业步行街打造成促进消费升级和振兴商贸繁荣的重要抓手、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城市繁华的靓丽名片,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工作目标

按照梯度推进、整体提升的目标,利用两年左右时间,把商业步行街建成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数字引领的高品质步行街。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发展。立足现有基础,着眼长远发展,综合考虑发展定位,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形成一个总体规划和街区环境、业态布局、交通网络等多个配套规划的“1+N”规划体系。统筹步行街与周边商业资源,立足主街、拓展辅街,加强与商业设施、旅游景点、文化场所等资源互动,推动步行街从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

(二)注重合理布局,营造步行空间。实行街区与交通干道隔离,营造舒适开阔的步行空间,按照“顺畅高效、规范有序”的原则,优化周边路网和交通设施,提升道路慢行系统,确定街区发展主轴和重要节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拓展步行空间,构建地面与空中、地面与地下一体的立体步行体系,方便客流集聚和疏散。优化停车等配套设施,充分利用现有路网并合理设置交通设施,重点打造纯步行街区,并实现公共交通便利衔接。充分利用周边空间资源规划,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区域,鼓励以共享形式解决停车难问题。

(三)完善服务设施,优化街区环境。按照整体设计、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要求,围绕立面地面、设施设备、绿化亮化等,着力加强步行街环境改造整治,打造舒适、便利、智能的消费场所。注重步行街整体风格的和谐统一,规范店招牌匾、户外广告,形成独具特色、整体协调的街区风貌。增加各种人性化、无障碍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明显的导引标识系统,增加绿地、休闲空间和设施。配置建筑连廊、遮阳、雨棚等防护设施,构建互通互连的建筑群落,避免恶劣天气对消费者的影响,打造美观舒适、富有特色、便利安全的街区风貌和步行环境。

(四)提升商业品质,打造消费地标。根据街区定位,推动业态创新,优化街区业态结构,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消费供给体系,提升传统业态,布局体验业态,发展新兴业态,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达州特色品牌和老字号品牌,紧抓现代消费者个性、时尚、潮流购物心理,积极引进区域首店、品牌店、旗舰店。大力发展特色、颜值小店,优化消费供给,提升“进店率”、“提袋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延长服务时间,借助各类购物节、展览会、品牌会等,结合街区文化、地域民俗、节假日,举办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打造智慧街区,加强5G应用,建设智慧街区运营管理平台,高效连接用户、商户和商场,丰富和完善街区“文—商—旅”系统大数据,通过采集、分析处理数据,信息等功能提高步行街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类自助服务设施,将街区日常管理细化到人、到物、到点,提供交通引导、商品导购、积分促销、移动支付、停车出行、物流等智能服务,建设“数字街区”。

(五)发掘城市底蕴,彰显人文特色。突出文脉传承、风貌保护、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充分挖掘街区历史遗迹和特色文化资源,发挥老字号、地方特产和非遗技艺的带动作用,升级改造三圣宫巷、蒲草田巷、庞家巷、潘家巷等支巷,让“老街巷”成为“新商业”的承载空间,推进商旅文联动,以商承文、以文带旅、以旅兴商,给予消费者在网络上难以满足的幸福感、新奇感、归属感,从而使消费者和游客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六)规范管理运营,激活发展动力。按照规范管理、专业运营的原则,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坚持规范化管理,加强商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管控,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提高应急疏散、紧急救助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建立商户信用评价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导商户诚信经营、合规经营。坚持专业化运营,赋予步行街管理机构更大的自,健全机制、明确职责,适度下放审批、监管权限,实现“街内事街内办”;推动组建商会、联盟等商户自律组织,探索“政府+商会+企业”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四、工作步骤

(一)规划编制阶段(2021年3月至2021年4月)。编制《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总体规划》,编制街区景观提升、业态优化、交通组织专项规划或方案,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措施和责任,切实做好宣传发动,积极营造创建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集中力量按照规划方案开展示范创建,完成商业步行街的改造提升。

(三)总结完善阶段(2021年8月至2021年9月)。邀请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专家来我区莅临指导、技术审查,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对标补短、限期整改。

(四)申请验收阶段(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组织第三方机构对步行街打造进行评估,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落实。按照《步行街改造提升评价指标》,全面查漏补短、整改完善,汇总整理创建工作的全部档案资料,邀请省商务厅专家组来我区组织验收,确保顺利通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区经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规编中心、区融媒体中心、东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区棚改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商务局,由区商务局局长何曙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坚持实行月分析、季总结的调度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区级相关部门要按照目标任务,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抓好落实,每月报送工作推进情况。

篇7

[关键词]品牌建设;少数民族文化;餐饮企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5-0042-02

1 文献综述

1.1 品牌建设理论综述

美国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

国外对于品牌建设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着眼:利用广告、基于营销和基于服务。利用广告进行品牌建设的理论,以罗塞尔·瑞夫斯1961年提出的USP理论为代表,他的核心思想是,在推广产品时,必须要有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个主张要有广泛的吸引力。基于营销的创建理论,如大卫·艾格提出可以通过品牌战略分析、涉及品牌识别系统以及确定品牌给顾客创造的价值目标导向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品牌识别。基于服务的理论如De Chenatony提出,品牌创建要从内部着手,内部管理品牌与外部管理品牌共同进行。

国内关于品牌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策略和步骤上。曾朝晖(2002)提出自己建立品牌的实战方法——打造品牌十五步法。王军(2010)认为要使快速塑造品牌能够成为现实,其主要策略有:以消费者为中心、迅捷反应、高效沟通与合作以及拳头产品的推出。郭汉尧提出,创建品牌要考虑三个前提条件:产品市场的周期、企业进入市场时产品在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产品是否适合用品牌来经营。段晓婧、王才路(2010)则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提出了基本思路和策略,针对中小型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创建策略。

1.2 餐饮企业品牌建设的研究综述

我国对餐饮企业品牌建设的研究比较多,如季明博(2008),杨先红(2010),易银飞、韩颂(2011),郭利娟(2006)等,其成果大多指出当前我国餐饮企业品牌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有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定位不准、品牌文化不鲜明、品牌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并都相应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1.3 少数民族餐饮方面的研究综述

对少数民族餐饮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对民族餐饮功能的分析,如贾萍萍(2010)指出,民族餐饮在都市中具有窗口、桥梁、平台的作用。二是对民族餐饮现状和对策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比较多,大多为针对某一民族地区或某一民族的餐饮业研究,这些研究分别从微观的菜品、烹饪、技术和宏观的政策、管理、文化、历史、特色等角度提出发展各民族或各地区餐饮业的对策。盛唐(2002)则对少数民族餐饮业提出了建议。

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餐饮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2.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餐饮行业调研概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餐饮行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其民族餐饮特色鲜明,品牌数量较多且建设期较长。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高管访谈的方式。我们选取其中在当地知名度较高的三家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情况调查,它们分别为东方烧烤、金达莱冷面及元禾圆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调研为期十天,走访多位企业管理者。访谈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品牌建设较为完善的方面,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

2.2 民族餐饮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品牌策略单一且缺乏民族特色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朝鲜族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饮食文化更是自成体系,以浓郁的民族特色享誉全国。延边饮食文化作为朝鲜族民俗中的一部分,在促进地区企业经济发展当中起着最直接、最普遍的作用。然而,大多数当地企业虽能够运用民族特色创建品牌或形成核心产品,但是其未能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即品牌建设过程与民族文化贴合度较低。

我们走访的三家企业均以销售朝鲜族传统食品为主,并对就餐环境、服务人员着装、品牌图标等加入了朝鲜族民族特色,如服务员衣着均带有朝鲜服饰特有的七彩条等。但是,在品牌后续建设中,它们往往忽略了结合朝鲜族饮食文化内涵,如朝鲜族用餐礼仪。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盲目地采取“快餐式”的品牌扩张策略。在东方烧烤、金达莱冷面及元禾圆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中,金达莱冷面及元禾圆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明确表示接下来将要向快餐店模式发展,向麦当劳等西方品牌学习,迅速扩张品牌规模。

2.2.2 缺乏长期品牌管理规划

根据我们的调查,东方烧烤、金达莱冷面及元禾圆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属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管理上已相对规范,但仍没有一家拥有专门的品牌策划部门,这说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餐饮企业多数没有专门的品牌策划部门,没有做过科学的品牌建设计划。当然,由于公司资金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等问题的存在,民族地区企业没有专业的品牌策划部门是情理之中,但是这些企业也很少具有品牌策划意识,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品牌管理机构,更缺乏专业人员对市场环境变化加以监测,从而导致其在实际的品牌建设过程中盲目跟风,采用不科学、不恰当的做法。

而在企业品牌经营方式上,三家企业也均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这种方式虽是现在餐饮业中最为流行的品牌推广方式,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在实施前并未经过科学系统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建设理论研究,盲目地采取迅速扩张的方式扩大自己的规模。如元禾圆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其“元奶奶”这一品牌在当地已经开办连锁经营店超过20家,但是其销售额及消费者认可度却在逐年下降。且该企业计划近期在北京开设一家店面,但由于之前尚未做出详细规划,现面临店铺管理人员缺乏、资金紧张等问题。

3 少数民族餐饮品牌建设对策及建议

3.1 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

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品牌文化价值才是能够让消费者形成长期的品牌忠诚的关键要素。少数民族特色餐饮品牌文化建设应努力寻找品牌与民族文化的衔接点,增加品牌的附加值,更好地传播品牌与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3.2 从实际出发,树立品牌管理意识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特色品牌建设,其品牌文化既体现当地少数民族的智慧,也体现了企业家的智慧。少数民族餐饮企业应以企业品牌的整体规划为重点,加强对品牌的管理建设。具体应包括设立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或聘请专业人员,发现目前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测品牌发展趋势,并制订详细的品牌规划。具有专业的品牌建设人才,不仅对企业品牌形象的维护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对采用多样化的品牌营销手段及有序的品牌扩张等后续发展也能够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同时,企业家也应与时俱进,加强对品牌的理论认识,将品牌建设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不是仅靠自我感觉、拍板决策等方式经营品牌。

3.3 坚持品牌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口味”是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少数民族餐饮同样也以其独特的传统味道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同样是民族特色品牌所独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许多品牌仅重视对食物口味的发掘和改良,造成品牌核心易被模仿或是超越。大多数少数民族企业忽视了民族文化特色能够带给企业的品牌识别度的提升,若企业加强其品牌创新能力,运用特有的民族文化建立品牌特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其他企业或品牌取而代之的尴尬境地。因此,坚持品牌创新,寻找品牌特色,是少数民族企业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所应加以重视的。

4 结 论

少数民族餐饮企业结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进行品牌建设,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若这些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并对品牌建设加以专业性的研究和规划,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必将对其健康、持续地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少数民族餐饮企业创建自有特色品牌,也能够对促进地区发展作出相应贡献,建设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品牌是一项值得加以重视的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曾朝晖.品牌制胜[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陈令军.基于文化视角的农产品品牌构建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3]David Aaker.创建强势品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王军.企业品牌创建策划[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篇8

一、准确分析现状。

全上下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共培育和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四川名牌9个、名牌产品10个。正在进行的第十届四川名牌产品评选活动中,又有10家企业11个产品入围现场评审。这些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名牌,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和老区“两地两区一中心”建设,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目前为止,共有省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6家。通过创牌,这些企业的场占有率、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如“亦奇”菜籽油,获得四川名牌称号后,产品销售额年递增20%以上。这几家省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去年销售总额为26.6亿元、工业总产值为27.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创造税收1.9亿元,这几项指标,均占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0%左右。加快老区经济发展上:实施名牌战略以来,一批名牌企业快速成长,提升了产业的发展层次。如江口醇、小角楼,做大国内场、远销海外场的同时,带动其它白酒企业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加强营销,使全整个白酒产业规模、效益、场份额和美誉度快速扩张。目前,已形成多个块状特色经济,其中巴山土鸡、通江银耳、通江茶叶、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平昌白酒、川明参等,已经成为地方“名片”

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名牌培育和创建工作,看到成绩的同时。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不说与发达地区相比,就是相较周边地区,都还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名牌,总量太少,无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技术含量低,深加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基本没有,后劲不足;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部分领域甚为滞后;整体水平不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体现。这既有客观方面的制约,更有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企业方面:部分企业对名牌战略认识不足,创建名牌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生存压力大,满足于产品销得出去,满足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职工生活能维持,没有精力注册商标、争创名牌。不少企业对名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喜欢“短、平、快”缺乏长远发展思想,个别企业心甘情愿地为别人定牌加工,很少想办法打自己的品牌。还有些优势龙头企业对创牌有畏难情绪,对创高知名度的大品牌没有信心,舍不得花时间、花财力、花精力。软环境方面:个别部门和部分干部认为受益的主要是企业,与自己关系不大,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认识名牌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积极想办法,不主动做工作。个别干部执行力不强,企业底数不清,工作措施不清,创建目标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名牌战略的实施。

就是产品质量好、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佳、创新能力强,什么是名牌产品?所谓名牌产品。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和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名牌就是质量,就是优质的服务,就是较高的档次和时尚的品位。对生产企业而言:名牌就是场,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文化和形象。对政府而言:名牌就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就是产业发展的层次。可以说,名牌已经成为企业的命牌,成为地方经济实力的体现。只有大力推进名牌战略,才能有效巩固特色产业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才,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名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切实推进名牌战略。作出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今后,要坚持走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三大“引擎”一起动的路子,从三个方面培育、催生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实现企业品牌张力与场拓展有机结合。一是增加数量。力争到2015年,全不同领域的国家级、省级品牌分别达到25个以上。这就要求今后4年,每年都要完成6-7个国家级和省级品牌的创建任务。希望相关部门和各县(区)细化任务,自加压力,争取超额完成。二是梯度创建。不是名牌的要积极创建名牌,名牌要积极创建四川名牌,四川名牌要积极创建中国名牌,进而逐步创建国际名牌。企业要有这个信心和决心。社会各界要全力支持,特别是质监部门要服务好,指导好,扶持一批企业积极创牌的基础上,储备一批创牌企业,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不断创建更高层次的名牌。三是层级发展。要优先发展一至二个优势产品,把优势产品创建成为名牌产品,通过创建多个名牌产品,使企业发展成为名牌企业,进而发展成为名牌产业,形成区域性的名牌群体,提升区域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坚持企业主体。

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名牌产品不是单纯靠评选产生的而是优胜劣汰的场竞争中培育、创造出来的创造名牌产品的基础和关键在企业。广大企业要紧紧抓住政府推进名牌战略的契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突出着力重点,强化推进举措,争创名牌产品上狠下功夫。

名牌更受青睐,一增强名牌战略意识。家宝总理说过: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购物或选择服务时,往往不再“货比三家”而是直接“认牌购物”同时,政府采购、招投标也优先选择名牌产品。企业要充分认识创建名牌工作的重要性,把争创名牌作为大事、要事来抓,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谋划、落实。要通过名牌树立企业形象,弘扬企业精神,传播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企业效益。

首先要把好质量关,二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一个产品要赢得消费者信赖。以质取胜,以质取信,做到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满意。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工艺制造、性能检测、产品包装一直到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都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高、性能优。特别是涉及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要做好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不仅局限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关注更多的往往是企业能否为产品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产品本身的质量再好,如果售后服务跟不上,也会失去信誉,搞不好还有可能砸了牌子。

增加品牌含金量的关键。创新能力不足,三抓好产品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技术层次偏低,企业品牌创建的最大问题。企业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争创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名牌战略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紧密结合起来,增加资金投入,壮大人才队伍,狠抓技术创新,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和水平,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先行优势,为企业的品牌信誉增添活力,推动企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就是强调这项工作要放在更高的层次上加以推进,四深入实施商标战略。企业品牌的培育发展工作之所以称之为战略。围绕培育、注册、使用、管理、保护、宣传商标和争创名牌,做到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略目标,还有一整套策略组合保证战略实施。企业要将名牌战略与其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保证实施名牌战略的内部资源需求,人才、技术、资金、组织、制度等各方面,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要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开拓内外场、国内国际场,提高产品场占有率和覆盖面。

才能使之不断升值,五积极推动品牌扩张。品牌扩张是企业实现场扩张和利润增长的高速公路”企业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成功品牌。产品场份额才能不断扩大。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要在加强营销、开拓场、提高场占有率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改进外观和包装,张扬产品个性,推进形象营销,树立起优质、高档的产品形象和诚信、负责的企业形象;充分利用既有名牌的场拓展力、资产内蓄力、资本扩张力,打造更多的名牌,形成名牌集群,引发聚集效应。

三、注重帮扶引导。

更是一项发展工程,名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各地各有关部门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履职尽责,千方百计做好引导、帮助和服务工作,努力形成“政府重视名牌、企业争创名牌、社会关注名牌”良好氛围。

构建积极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名牌战略推进的前提条件,首先。要进一步放宽政策、用活政策、用好政策,落实各项帮扶激励措施。一是强化组织推动。要把争创名牌、生产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管理名牌、发展名牌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推进机制,做到思想重视、目标明确、工作到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要集中精力抓。要把名牌战略推进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列入对各县(区)相关部门的年度经济工作考核。二是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聚合效应,依靠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加快优势资源、优秀人才、高新技术、民间资本、信贷资金及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龙头企业快速配置。选择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有竞争力的企业,优先列入政府扶持计划,加速品牌成长步伐。对纳入规划的企业,要在信贷上给予重点倾斜,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财政贴息或资金补助,并积极帮助申请项目资金支持。三是兑现奖惩措施。认真落实、严格兑现上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对新获得中国名牌、四川名牌产品的企业,以及承担国家、行业、省级地方标准和级地方标准制订的单位,继续予以奖励。同时,采取“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严进宽出”措施,严把评审关,对不适合继续享有“名牌产品”称号的坚决撤销。

形成优质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要打破旧有条框,其次。解放思想,创新举措,为名牌战略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保姆式”服务。一是改进服务方式。要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开展预约办理服务、网上申报服务、创建事务助导服务、提速办理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扎实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同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分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二是完善培育规划。要依据名牌产品评价体系和要求,结合各地产业结构和产业优势,对名牌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分类指导、逐年推进,加快培育区域名牌。尤其要及早考虑如何做大做强名牌的工作,有意识引导企业“差异化创建”容易创建“大牌”领域和行业培育名牌。三是鼓励中介服务。要引导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和经济发展提供监测和评价。同时,鼓励讲诚信、有实力、有资质的中介机构依法开展体系认证、标准咨询、计量检定、质量检测、商标、专利、人才培训、打假维权等服务活动,品牌申报基础事项。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多渠道、多方式向消费者积极宣传、大力推介名牌产品,进一步扩大地方名牌的知名度、公信力和影响力,倡导社会各界优先选用本地品牌,形成“知名牌、爱名牌、用名牌”消费环境。

篇9

就是为有效实现网络营销任务、发挥网络营销应有的职能,从而最终实现销售增加和持久竞争优势所制订的方针、规划,以及实现这些规划须要采用的方式。

网站建设

企业网站建设与网络营销方式和效果有直接关系,没有专业化的企业网站作为根基,网络营销的方式和效果将受很大限制,因此企业网站建设应以网络营销策略为导向,从网站总体规划、内容、服务和功效设计等方面为有效开展网络营销供应支撑。

网站推广

获得必要的走访量是网络营销取得成效的根基,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资源的限制,新闻、投放广告、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等鼓吹时机对比少,因此通过互联网手法进行网站推广的意义显得更为首要,这也是中小企业对于网络营销更为热衷的首要原因。即使对于大型企业网站推广也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许多大型企业虽然有较高的闻名度,但网站走访量并不高。因此,网站推广是网络营销最根基的职能之一,根基目标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用户对企业网站产生兴致,并通过走访企业网站内容、应用网站的服务来达到提升品牌形象、促进销售、促进顾客关系、降低顾客服务成本等。

网络品牌

与网络品牌建设相关的内容包含:专业性的企业网站、域名、搜索引擎排名、网络广告、电子邮件、会员社区等。网络营销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在互联网上创建并推广企业的品牌,以及让企业的网下品牌在网上得以延伸和拓展。网络营销为企业利用互联网创建品牌形象供应了有利的条件,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可以用适宜自己企业的方式展现品牌形象。网络品牌价值是网络营销效果的表示形式之一,通过网络品牌的价值转化实现持久的顾客关系和更多的直接收益。

信息

信息须要必然的信息渠道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含:企业网站、注册用户电子邮箱等;外部资源则包含:搜索引擎、供求信息平台、网络广告服务资源、合作伙伴的网络营销资源等。节制尽可能多的网络营销资源,并充分理解各种网络营销资源的特征,向潜在用户传递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是网络营销取得良好效果的根基。

网上销售

网上销售是企业销售渠道在网上的延伸。网上销售渠道建设并不限于企业网站本身,还包含创建在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上商店,以及与其它电子商务网站不同形式的合作等。因此网上销售并不仅仅是大型企业能力开展,不同规模的企业都有可能拥有适宜自己须要的在线销售渠道。

顾客服务

互联网供应了更加方便的在线顾客服务手法,包含从形式最简单的常见问题解答,到电子邮件、邮件列表,以及在线论坛和各种即时信息服务等。在线顾客服务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在进步顾客服务水平方面具有首要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网络营销的效果,因此在线顾客服务成为网络营销的根基组成内容。

顾客关系

顾客关系是与顾客服务相伴而产生的一种后果,良好的顾客服务能力带来稳固的顾客关系。顾客关系对于开发顾客的长期价值具有至关首要的作用,以顾客关系为核心的营销方式成为企业创建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首要策略。网络营销为创建顾客关系、进步顾客满意和顾客虔诚供应了更为有效的手法,通过网络营销的交互性和良好的顾客服务手法,促进顾客关系成为网络营销取得长期效果的必要条件。

网上市场调研

首要的实现方式包含:通过企业网站设立的在线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调查问卷,以及与大型网站或专业市场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专项调查等等。网上市场调研具有调查周期短、成本低的特征。网上调研不仅为制订网络营销策略供应支撑,也是整个市场研究活动的辅助手法之一。合理利用网上市场调研手法对于市场营销策略具有首要价值。

篇10

此前,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开幕式暨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授牌仪式”上,成都市已被我部授予了“中国软件名城”称号,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中国软件名城”。杨学山副部长在授牌仪式上对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中国软件名城建设要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下考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汇聚各方面的资源,加大支持力度,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着力培育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品牌和一流的系统,进一步促进产业变大变强。

陈伟司长对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的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希望成都市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将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规划进行安排部署,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在中国软件名城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载体布局、龙头企业培育、产品品牌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扎实工作,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模式参考。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徐小拭介绍了四川省支持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建设的工作举措和规划情况。到2015年,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划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两带多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空间布局。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李长虹汇报了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十二五”建设规划和成都市软件服务业2012年工作重点。成都市将在四川省支持下,继续按照“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质量,培育大企业和知名品牌。

最后,成都市委常委、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超表示,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四川省的指导下,成都市有信心把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将成都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特色鲜明的“中国软件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