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教学法范文

时间:2023-03-24 21:1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格拉底教学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苏格拉底教学法

篇1

一、苏格拉底教学法

作为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不仅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奠基者,而且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均有建树。尤其在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独树一帜,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教学法”,而他则形象地将自己的这套方法称为“产婆术”,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就像是产婆为婴儿接生一样为思想接生,引导人们产生自己的思想。他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由于“苏格拉底教学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如苏格拉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义、非正义;什么是勇敢、怯懦;什么是诚实、虚伪等。一段具体形象的运用苏格拉底法的师生对话可能是这样的:老师问:“什么是革命?”学生答:“用武力政府。”老师又问:“如果这个国家本来由某个国王统治,结果国王的弟弟杀了他篡位为王,这算是革命吗?”学生答:“那应该不是。”老师问:“这么看来,是不是并非所有以武力政府的情况都是革命?”学生答:“是的,不是所有这样的情况都算是革命。”老师接下去问:“那么除了武力之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造成革命呢?”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角色不是制定规则,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清晰地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从问答中获得学习的成果,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管理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法

目前,高校管理类课程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以外,还有翻转课堂教学法(张晓梅等,2014)、案例研究教学法(武艳,2011)和情境模拟教学法(李玮,2008)等主流教学方法。1.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的“翻转教学”模式。2007年,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高中的两名化学老师开始通过录制的视频和PPT上传到网络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由此演化成学生课下通过视频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课上提出问题教师协助解决的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这一教学模式被普遍推广运用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2.案例研究教学法。案例研究教学法始创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1908年开始被哈佛商学院引入到商业教育领域。案例教学通过选取适当的案例,让学生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的同时,不仅将知识理解、内化和吸收,而且通过案例的分析与交流不断的锻炼和增强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应用能力等,从而有利于学生多维视角和综合能力的塑造。目前,在高校的工商管理类课程中,案例研究法已成为公认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被普遍采用。但是,案例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案例教学的具体形式以及案例教学所占的教学比重等,各高校各课程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3.情境模拟教学法。情境模拟法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茨霍恩等首先提出来的,主要用于在职面谈、人才测评、管理培训等领域。所谓情境模拟即指依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好的逼真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护理等专业领域运用广泛,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教师需要选用合适的案例,进行恰当的情境设计,让学生进行角色的实战模拟演练。情境模拟法是案例教学法的有效的延伸和补充。

三、苏格拉底教学法在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苏格拉底教学法对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硬件上的实施条件和限定因素相对较少,因此在高校的各类课程中均有大量的应用范例,比如,法学教育(冉杰,2007)、大学英语(张立梅,2011)、软件工程(王小刚和黎扬,2010)等课程。或许是由于案例教学法等在管理学课程教学领域里的流行与普及,对苏格拉底教学法在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很少有学者提及并进行深入的探究。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问答式教学法,苏格拉底教学法特别适合于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理论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思维获得判断与分析的能力。因此,苏格拉底教学法既可以与传统讲授法结合应用,又可以与翻转课堂教学法和案例研究教学法融为一体。情境模拟教学法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情况下采用的,聚焦于学生的实战演练层面,而且教师并不是参与其中的角色,因此不适合结合苏格拉底教学法。另外,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和教学硬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我校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中并未得到广泛的采用,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有限,有待于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摸索。因此,下面主要分享教学过程中苏格拉底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和案例研究教学法的结合应用。1.苏格拉底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的结合应用。在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传统讲授法主要用于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阐述与讲解。由于大学生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过于抽象和模糊的讲解会让学生似懂非懂,容易感觉枯燥乏味,甚至失去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将苏格拉底教学法糅合在传统讲授法中,一方面,通过不断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维逻辑,逐步完善得到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结合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概念或现象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概念和问题的本质。比如,在讲解“管理”这一基本概念时,如果将书中的下述这些概念直接表述出来讲解给同学听:“管理是指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就是决策。”那么学生就会觉得生涩和难以理解。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法,先让学生发散性的思考:“你觉得什么是管理?哪些行为和活动可以归为管理的范畴?管理跟哪些要素相关呢?管理活动是否也会渗透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呢?”通过总结和归纳学生的回答,再结合具体概念的描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管理这一概念的内涵。运用这种苏格拉底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概念,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式和发散式的思维延展,不拘泥于单纯对知识的被动领受,而是自动自发的探寻与思考。2.苏格拉底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结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将传统的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点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在课下的主动自觉式学习,而在课堂上旨在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及讨论交流的方式巩固内化知识和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法对问题进行设计,保证了问题间的逻辑性,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展开,直到深入问题的实质,有效避免问题设计的表面化和学生回答的一知半解。比如,在学生自学完成关于战略的层次的知识以后,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战略的层次有哪些?”进一步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更进一步的再提出问题:“你觉得是不是每家公司都会有三个层次的战略?请举例说明。”以检验学生对战略层次这个问题是表面上的记忆罗列还是真正实质性的理解。3.苏格拉底教学法与案例研究教学法的结合应用。案例研究教学法在国内外的商学院中被普遍采用,尤其是MBA和EMBA教育。由于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在高校本科生教学中,工商管理类的课程不再是满堂的知识讲授,而是引入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可以是针对一个主要知识点的小案例,组织学生课上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需要综合能力的大案例,学生以小组形成完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小案例环节,如果教师只是直接提出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并且仅限于此,那么学生的回答就容易因迎合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而表面化。因此,结合苏格拉底教学法,在问题之前设计一些与案例的理解相关的问题,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到问题的答案。比如,一个德鲁克经典小案例中,最终的问题是:“如果你是拉瑞,你准备如何与老板一起工作?”事实上,如果直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心中的拉瑞都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学生会像拉瑞一样选择辞职,根本不想跟老板一起好好工作。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可以设置如下一些问题,让学生有更透彻清楚的思考:“你觉得拉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觉得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觉得拉瑞为什么选择辞职?”“请描述下拉瑞辞职前和辞职时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你觉得拉瑞有没有后悔自己辞职的选择?”需要小组汇报的大案例,教师可以结合苏格拉底教学法对学生汇报中逻辑和观点不清楚的地点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既可以根据学生的书面报告进行准备,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即兴发问。比如,学生在汇报索尼公司战略转型的案例中,罗列了索尼公司各项业务的情况和多次并购行为,也指出了高层近几年所做出的行动,但是这些材料散乱,没有内在的逻辑主线。将苏格拉底教学法引入,通过问答引导学生具有清晰的分析思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是如何被推出的?如果战略转型是必须的,那么索尼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型?促使它进行战略转型的动因和要素有哪些?”

四、结语

苏格拉底教学法,一个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教学方法,至今仍在我们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格拉底告诉了我们一个至简的育人智慧:“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随着全球经济的兴起和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需要创意精英来凝聚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也不断的呼吁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苏格拉底教学法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供了一个最便捷且简单易行的方法。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将苏格拉底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和案例研究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而且对于吸引学生课堂注意、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增强学生分析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和良好的效果。《管理百年》一书中写道:“管理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对于管理类课程而言,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不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苏格拉底教学法对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姚明晖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梅,王妍妍,马增林.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探索,2014,(7):60-61.

[2]武艳.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三江学院学报,2011,(1):30-34.

[3]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7):63-64.

[4]冉杰.苏格拉底法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07,(06):132-135.

篇2

【关键词】认识你自己;德行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教育意义

一、“自身”的本质与“德行”的和谐魅力

在柏拉图的《申辩篇》里,苏格拉底讲述了一个他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探寻智慧的故事: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凯勒丰曾到德尔菲神庙去问神,有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传神谕的女祭司回答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以此为基,苏格拉底追问下去,最后他明白了神为什么要说他是最有智慧的,因为只有他“自知其无知”。坦然的承认自己是无知的,这便是苏格拉底最大的智慧,即在德尔斐神庙的墙上刻着的“认识你自己”。在他看来,“认识你自己”就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见,“认识自己”包括认识人类的局限性或有限性。尽管古希腊人的思维发展与今人相比有着实际的差异。但这种谦虚从自身出发,寻找本体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能鼓足勇气说自己“无知”寄予了我们当代人以深远的意义。

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则被认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苏格拉底号召人们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如果说对人的身体的认识导致了神学目的论,那么对人的心灵的认识则导致了道德哲学。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是把真与善统一起来的。这种“德行即知识”的德行教化凸显着其独特的和谐魅力。

首先,凸显出了道德情感与理性知识的和谐。道德上的“善”或被人称之为“美德”的东西往往被人当成是缺乏普遍性和确定性的感性存在,这种道德品质经常是和理性的道德生活相分离的。而对苏格拉底来说,道德就是对幸福、美好、造福人类知识的掌握,从而将“善”和对“善”的追求、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其次,体现出外在美和内在善的和谐。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用音乐和体育来指代人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指出音乐和体育“是为了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并能“最为比例恰当地把二者应用到心灵上”。可见,在古希腊时期,人的身体之美和心灵之美的和谐就已经成为衡量人的道德水平或人性的重要标准了。最后,彰显着教化目的和过程的和谐。“善本身是目的,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而如何在道德生活中为善,如何使灵魂向善则要落实在具体的教育进程中了。他以切实可行的问询、内省、自我教育的手段来实现“善”的终极目的,体现了教育过程的目的和手段的和谐。他让人觉得道德教育的进程就本应如此琴瑟和谐。

二、 启发式教育――“苏格拉底方法”的益弊

苏格拉底方法即“助产术”。他在施行助产术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对方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逐步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已孕育的真理胎儿。苏格拉底的这种启发式教育所体现的有益之处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在于:

(一)是要使得教师要转变观念,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倘若学生能更多的亲自参与某种与学科内容有关的活动,便更容易学到这种内容。因此,教育工作者就要尽快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二)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从 20世纪初我国教育学者就大力提倡实行启发式教学,但至今仍比较欠缺。因此,要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推广启发式教学方法,就必须注意为启发式教学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实施。

当然,我们在充分肯定了“苏格拉底方法”的卓越历史功绩时,还应当同时思考其倡导的启发式教育是有着不足之处的:首先,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不科学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和智慧存在于人的心灵中,是独立地脱离自身而存在的,这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由于苏格拉底的哲学世界观不正确,因而他对他的启发式教学法的解释是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不能从深层次说出启发式教学法的奥妙。其次,苏格拉底认定知识和智慧存在于人的心灵中,人只能认识和研究自己的心灵,在教师的帮助下把自己心灵中所固有的指示引导出来,因而他特别强调思考的作用,但由于学生的思考不是建立在系统观察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因而很难深入下去,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他所倡导的这种方法需要教育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能力,受教育者的强烈探求真理欲。若非,则不然。最后,苏格拉底过分强调谈话法的作用,不问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把谈话法作为教学过程中惟一的教学方法来使用,忽视了练习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等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因而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显得单调呆板,也不易保证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苏格拉底时代,他并未形成自己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文化发展和研究方向以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他的“认识你自己”、“德行即知识”的哲学思想依然绽放着光芒。他所倡导的“苏格拉底方法”仍为现代的教育家所推崇。曾任哈佛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得尔于19世纪末在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法,主要继承了苏格拉底教学法中的这种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精神,使学生能够对各种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得不认可苏格拉底在人类思想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不得不承认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得不赞赏他是卷浩荡的哲学长河中的精彩之笔。

参考文献

[1] 邓晓芒,赵琳.西方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篇3

关键词:情境材料教学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

中D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8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材料教学法也逐渐地应用到教学课堂中。高中历史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材料教学具有较大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历史。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教学法,促进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历史知识。

1.情境材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情境材料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境材料应用不当。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适当地应用情境材料。在一堂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了多种情境教学材料[1]。如:既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又给学生将历史故事,甚者为学生解读史料。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将学习的重心放到了情境教材中,而没有掌握实际的历史知识。(2)教学效果差。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能会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课。但是这角色扮演环节中,学生会因为扮演哪个角色而争吵起来,或者因为掌握的历史知识不够而冷场,这样的方式便没有充分地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没有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不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情境材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2.1利用多媒体情境进行历史教学。就目前而言,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辅助作用,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黑板板书比较,多媒体教学更具直观性,能将教材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媒体情境,以这种情境去感染学生。

例如:在讲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截取《大舜》视频中相应的片段,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观看。当学生看完视频以后,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有目的地提问:大禹建立了夏朝,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不再是一个部落,而可以称为一个国家,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同学们通过思考便能快速地想到,部落是根据血缘形成,而国家可以按照地区进行所属地区管理。夏朝是专门派人管理九州,因此夏朝具有国家的基本职能。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问题,通过直观的画面给学生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最终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2利用对比情境进行历史教学。历史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学习历史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因袭,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要对各国历史进行比对[2]。通过对比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相关知识。所以,在开展历史教学时,教师要偶尔采用对比情境,让学生在比对中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

2.3利用故事情境进行历史教学。历史课本课本上的知识比较枯燥,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历史课堂氛围沉闷。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活跃教学氛围[3]。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历史故事。采用多样的故事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解"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相应的讲解苏格拉底的事迹。如苏格拉底的外貌,苏格拉底喜欢在广场上与人聊天,或者什么也不干,花时间想问题。他著名的名句是: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很无知。教师还可以讲解苏格拉底是怎样死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其对真理的追求的坚定信念。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历史任务的鲜明形象就展现在同学的脑海中,更加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思想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情景教材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应用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它满足高中生学习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情境,展示更加直观地历史形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采用对比情境,让学生将不同国家的历史进行比对,从而加深对相同时间内,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有个更深入的了解。采用故事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78(04):36-40.

篇4

在今日希腊首都雅典有一座被称为“雅典卫城”的高城,1987年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高城建筑在一块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三面都是悬崖峭壁。面向东方,可以俯瞰蔚蓝色的爱琴海,穿越爱琴海就是小亚细亚。南面海域的前方是克利特海,连接着克利特海就是地中海,继续向南穿越地中海就是埃及。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在离雅典城不远的阿洛佩凯。

这座卫城就是雅典最早的城堡。在公元前8世纪,也就是荷马整理出《荷马史诗》的年代,古希腊人开始在这座高城兴建神庙等建筑。在诸多神庙中最壮观的是建于公元前447年―前431年间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的雅典娜神庙,也称帕台农神庙。这段岁月,苏格拉底正处在青年时期。

神庙长69.5米,宽30.88米,有46根大理石圆柱环绕着神庙。整座神庙全部用晶莹洁白的大理石砌成,是希腊最大的神庙,被称为“神庙中的神庙”。无论在雅典卫城的任何地方仰望这座神庙,它的背景都是蓝天白云,就像耸立在天上。近看这座神庙,整座宏伟洁白的大理石建筑看不到一条直线,所有的墙壁都有稍微的弧度,所有的巨大圆柱都微向内弯,这使得整座巨大的建筑非但没有让人感到沉重压抑,反而给人以轻巧之感,仿佛整座神庙要飞腾起来。

顺着雅典娜神庙微微向内耸立的斜度想象,如果它继续向上延伸,可以形成一座约1500米高的金字塔――你只需在正面拍下一张雅典娜神庙的照片,再沿着它向内向上伸展的斜度画出延长线,直至两条线会合的尖顶,然后用比例计算就可以完成这个游戏。

雅典人造雅典娜神庙一定受到了古埃及人造卡纳克神庙和造金字塔的双重影响,但雅典人造这座神庙的精神取向没有造成神对人的统治和压抑,而塑造了神与人的亲切感,在广阔无垠的大海和天空中营造出欲飞的自由精神。

神殿内当年崇奉着12米高的雅典娜智慧女神雕像,全身饰有黄金和象牙(后毁于战争),她是希腊神话传说中雅典的保护神,“雅典”也是由此得名。雅典人造这座神庙的时候,古希腊神话早有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之父”宙斯,但雅典人对神话中宙斯的女儿雅典娜情有独钟,把最高的崇敬献给了这位智慧女神。这似乎让我们遥想到,雅典人的精神将孕育出对西方产生万代影响的理性思维,同雅典人这个时期的尊崇取向是水乳相融的。

在雅典娜神庙的下方,有雅典当年宽阔的市区广场。广场的四周,曾经环绕着壮丽的神殿、商店、音乐厅和政府机构,审讯和判决苏格拉底死刑的法院也在这里。广场的一隅甚至还有一个大型体育场。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巨大神庙是靠农业经济建造的,雅典当年这些巨大而壮丽的建筑靠什么来建筑?看看这片遗址上曾经林立的商店,包括它的音乐厅和大剧场,可以看到雅典这个时期的经济已经不只是农业经济。

世界上的城市都是由于人口汇集,商店、市场等贸易聚集区的出现,有城堡,并有了市场,才叫城市。雅典就是古希腊最发达的城市。贸易的交换有助于培育人的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我们知道苏格拉底一生中的许多时间都在这广场中与人谈话,其实,苏格拉底就是在这广场和市场中打开他的眼界,孕育了他的思想。

西方哲学史上最神秘深奥的人物

苏格拉底生前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却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是柏拉图的老师,那么谁是苏格拉底的老师?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

希腊的哲学并不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西方哲学史认为,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生于爱奥尼亚人在小亚细亚建的殖民地城市米利都。欧洲学者说他到过埃及,是他最早把埃及的几何学带到希腊,还说他可能到过两河流域。不论他是否到过两河流域,地处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城,都受到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希腊吸收了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这是没有疑问的。

少年时期的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习雕刻,据说还阅读了不少史书和著名诗人的诗。那时有一批四处游历见多识广的人从希腊各殖民地来到希腊最著名的城市雅典,他们自称为智者,在雅典的市场和广场上以教导雅典市民为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批评传统的神话,对神的力量持明确的怀疑论述。这些言论能在高高的雅典娜神庙下面的广场上放肆地说出来,说明雅典人有一定的自由精神和对陌生知识的好奇心。但这些与尊神意识不一致的论说,毕竟在雅典会引起了多么激烈的争论。

苏格拉底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曾当过重装步兵,三次参战,也是有些见识和生死体验的人。青年时代的苏格拉底对这些四方游历者的言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整天就在广场上听他们讲四方见闻和令人惊愕的学说,并与他们发生争论。

他们坚定地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那么人到底该不该信神,人该根据什么行事呢?苏格拉底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他曾说过“我只知道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这句话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引用。因为这个自称“一无所知”的人竟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那么深远的影响,这话多么矛盾又多么深奥。我想苏格拉底讲自己“一无所知”,大约就是听了这些四方游历者的言论之后,他原有的知识系统正面对着一个需要重建的时期。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485年―前410年)也在这个时期来到雅典。他说过一句日后影响深远的话:“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这话也是针对“神”而言的,就是说神并不是衡量一切的尺度。那么在如此神圣的雅典娜神庙下,怎么来理解毕达哥拉斯的这句话呢?苏格拉底似乎悟到了,这是说,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是对是错,要根据它对人类是有益还是有害来衡量,而不是用“神”的标准来衡量。苏格拉底开始意识到了四方游历者的“怀疑论”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事物的好坏存在着变化,在辩论中可以产生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索是重要的。那么在看起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的世界观中,还是可以通过思辨,认识出发展变化中的是非,这种思辨的方法对所有人都是有普遍意义的。

苏格拉底吸收四方游历者的思考方法,并进一步产生了他自己的思想,他以一种新的声音在广场、市场等各种场合与不同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同样有过的辩论中,他发展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也使很多人受到启发,其中就包括柏拉图和色诺芬。

很多人从与他的谈话中加深了对四方游历者的认识。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智者”。他纠正说,他不是智者,他只是“爱智者”。苏格拉底此说其实不是谦虚,他说出了智慧的真谛,一个人只有爱智慧,才会成为智者。重要的不是“智”,是“爱”,是对这个世界,对世界上自己所不知的事物充满求知的热爱之心。这是一个哲学家内在的品质,求知的动力,力量的源泉。

苏格拉底扩大了那些自称为“智者”的四方哲士对雅典的影响,他们中不少人用不着自称是“智者”,被视为哲学家了,毕达哥拉斯就是被公认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则成为第一位诞生在雅典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声誉渐起,成了当时闻名全国的人物。

由于苏格拉底的言论与雅典这个时期对神的普遍信仰是不同的,由于苏格拉底把其他一切来自四方的“异端邪说”升华了,并产生了在本土易于传播的影响,他的影响就超过了一切外来“异端邪说”者的影响。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遭到指控, 雅典法庭以其不敬雅典公认的神,败坏青年,给雅典带来巨大灾难的罪名,判处他死刑。

在行刑之前,他的朋友、学生等人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要他逃走,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他如果选择向法庭认错,并答应从此离开雅典,他用不着逃走,也是可以不死的。因为苏格拉底当时的影响很大,法庭更需要的并不是要剥夺他的生命,而是要他向公众宣布他的思想是错的有害的,以维护雅典人对神的信仰。但苏格拉底做不到,他说过他不是智者,他是爱智者。他深信人类是可以有智慧的,他不能放弃他对人类应该有并且可以有智慧的热爱。他曾经向陪审团阐述了他的思想,申辩他过去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类的利益。他深刻的辩诉曾说服了陪审团的很多成员,但最后在500名陪审团员的投票中以微小的票数之差,被判定有罪。他仍然认为这个判决是错误的,但判决合乎国家法律,必须服从。更何况,在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中,生与死也不是衡量生命价值的绝对尺度。为坚持真理而死,正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生命并不是最重要,真理更重要。他不能选择逃走,他还需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他全部的生命告诉公众:他是有信仰的,他信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求,他没有错,他是个爱智者。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按惯例,法庭给他最后的机会,让他选择认错,还是选择死亡。苏格拉底选择了当众喝下毒酒,他的躯体死了,但他的思想从此翱翔在雅典娜神庙的上空,播扬到无数雅典人的精神世界,以致深远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

知识的助产婆

由于苏格拉底的死与耶稣之死相似,苏格拉底被后世誉为希腊的耶酥。由于苏格拉底与中国的孔子都没有留下个人著作,但都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也被誉为西方的孔子。

直到今天,人们对苏格拉底生平活动、思想的了解,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苏格拉底相信自己为一个神圣的声音所引导,深信理智的思想是正确生活的首要条件。他的哲学不是研究自然,而是研究人。在古希腊戴尔菲神庙的入口处刻有一句著名的铭文:“认识自己。”苏格拉底的基本哲学主张也可以用这句铭文来概括,他赋予了这句铭文更丰富更易于被理解的哲学含义。“认识你自己”,成为西方两千多年来人们认识活动源远流长的思想基础。

他并不反对神话和神,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他认为人只有从自己心里认识神才能认识真理。构成苏格拉底哲学的另一个主题即“美德即知识”的伦理观,那也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首先他指出: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从这个观点出发,苏格拉底又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道德即是知识,知识蕴含着善。把美德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肯定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并指出道德的知识基础,使道德成为科学的对象。苏格拉底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他的这种主张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 。

苏格拉底因此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就记述了他的这种教育方法。主要特征是,他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通过讨论问答以及辨认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得到的不只是知识,而是得到知识的思维创造能力。因为知识也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拥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有智慧。

篇5

关键词:古希腊道德教育思想现实价值

一、古希腊时期的著名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思想

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文明史的开端,也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发源地。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前后出现了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著名教育思想家,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这三位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

法国著名思想史家罗斑曾说过:“他(苏格拉底)是希腊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以后哲学上所有的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是从他发展出来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知德统一”理论。他认为人是神的造物,神不仅创造了人的肉体,而且为人安排了灵魂。人的一切知识、道德都存在于人的灵魂中,都是灵魂的属性。因此,知识和道德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的行为的善恶,主要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去恶扬善。从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

在“知德统一”的理论基础上,苏格拉底提出来“德行可教”的道德教育主张。既然知识和道德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那么,只要通过向人们传授道德知识,就能培养道德完善的人。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美德和探求知识。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创制了著名的“苏格拉底法”。

他认为,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教授系统的知识,而是要通过与受教育者平等地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与模糊的认识,通过引导、启发、唤醒学生的意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从而发现真理。这个方法就像助产士帮助别人生产一样,因此,“苏格拉底法”又被称作“助产术”。这种教育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的萌芽。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以“知德统一”为理论基础,认为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助产术”式的教育方法,由内而外地引导出人们内心的德性,从而培养出具有完善道德的人。

2、柏拉图的道德教育思想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曾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之一,因此他的许多哲学和教育观点都源于苏格拉底。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教育与政治结合起来。在《理想国》中,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国家教育体制。他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公民和明智的统治者。因此,国家应当高度重视教育,公民的子女为国家所公有,国家负责这些儿童的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进行不同的教育。

学前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故事的内容要经过认真的筛选,以便在儿童听故事的同时,逐渐形成自我克制和勇敢等美德。儿童的游戏也要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已养成他们服从命令和遵守法律的习惯,“如果游戏中缺乏纪律,儿童与之同化,要求他们长大后成为严肃而守法的人是不可能了。”

7至18岁的少年应当在普通教育阶段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音乐教育,同时接受军事体育训练。他强调,“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我们的年轻人……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能听到的好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在普通教育之后,所有的少年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在这个过程中,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工匠、士兵和统治阶层。然后对这三个等级的人们进行特殊教育。工匠接受职业教育,以成为国家运行的基础;士兵接受军事训练和道德训练,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勇敢的美德,以成为优秀的职业军人;统治阶层则进行知识的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最终成为政府官员。只有在统治阶层中的佼佼者,才能学习辩证法,成为“哲学王”――未来的最高统治着。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教育家,他的《理想国》中所提出的教育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柏拉图的教育理论中,非常重视音乐和艺术课程的隐性德育作用。他把道德教育隐含在各个教育科目中,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这些科目的教育的同时,培养了受教育者的道德信念,锻炼了他们的道德意志。

3、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对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逻辑学、修辞学和美学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也称他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在他的《政治学》和《尼各马科伦理学》中。

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是国家的首要事务,国家应当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对全体公民实行统一的公共教育,使教育成为“法治的工具”。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有认为,教育应当立足于个人的和谐发展,使人的天性得到和谐而自由的发展,从而使人获得幸福。

以灵魂学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和谐教育的理论。他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三部分,据此提出实施与灵魂相对应的教育。与植物灵魂相对应,他主张实施体育;与动物灵魂相对应,他主张实施智育;与理性灵魂相对应,他主张实施道德教育。通过对这三种灵魂的教育,从而能使人们达到身体与精神和谐发展境界。

体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体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勇敢的道德意志。在他看来,体育的目的主要分为实用目的和理智目的两个方面。体育的实用目的是指,通过体育训练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从而使人们能够担负起相应的社会分工的任务。体育的理智目的是指,体育应当能促进人的心智、道德水平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积极地、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亚里士多德也注意到了体育训练必须与儿童的身体发育的年龄特征相结合,过早、过度的体育训练都是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

在智育方面,亚里士多德不但重视理性的作用,更重视感觉和经验的作用。他认为,人要了解事物的本质,首先要从感觉和经验开始,而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亚里士多德指出,智育不是为了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为了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做准备。

以其伦理学为基础,亚里士多德系统讨论了道德教育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有过度、中道和不及这三种状态。所谓的道德,就是“中道”,例如:“在鲁莽和怯懦之间是勇敢,在放纵和冷漠之间是节制。”因而,“勇敢” 这种美德是处于“过度”状态的“鲁莽”和“不足”状态下的“怯懦”的“中道”。

由于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因而,亚里士多德也把德性分为两种,与理性部分相对应的德性是以知识和智慧表现出来的,由教育和训练而来,与非理性部分相对应的德性是以制约情感和欲望的习惯表现出来的,由人的生活习惯而来。因此,亚里士多德既肯定知识和智慧对于人们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在生活实践中经过训练养成的习惯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道德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行为。人们不仅要有知性的道德,更要有实践的道德,这样的人才算是道德完善的人。

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教育思想影响极大的是他第一次提出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自然发育顺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实施不同方式和内容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对后世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人的灵魂由:植物性部分(身体部分)、动物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和理性部分组成。“就创生的顺序而言,躯体先于灵魂,非理性部分先于理性部分。”因此,对人的教育,应当依据身体自然发育的顺序开展。在幼儿阶段,主要以身体发育为主,在恰当的活动和游戏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待到进入少年阶段,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文雅教育,使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直到进入青年阶段,再教于他们最复杂和最系统的哲学。

二、古希腊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1、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启发、引导

在西方,教育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意为“引导”、“引出”,即,教育是通过某种方法,把一种潜在于人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导出来,强调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引导。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苏格拉底说过,知识是灵魂的一种属性,因而不能把灵魂里没有的知识灌输给人,就像“不能把视力灌输给盲人的眼睛里一样”。在“知德统一”的理论基础上,创制了以启发、引导为主要方法的“苏格拉底法”。通过在对话中,质疑、启发、引导这一系列过程,从而得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苏格拉底并不是简单的把道德原则复制到受教育者的脑子里,而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讨,比如“什么是勇敢?”,在双方平等的讨论中,启发人们反思自己的观点,在新的角度上,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的任务。“苏格拉底法”通过后世的教育家们的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启发式教学法。

2、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把道德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教育中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他们不仅仅重视系统的道德教育科目,同时他们还提出从受教育者的童年时开始,受教育者必修科目中加入道德教育的成分。柏拉图认为儿童期所听到的故事是道德的故事,所做的游戏是培养儿童遵纪守法精神的游戏,用体育培养他们勇敢的精神,用音乐熏陶他们的道德情操。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中,包涵了道德教育的内容。用智育培养他们道德认知,用体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用美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通过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在团体体育竞技活动中,如篮球、足球等,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与人分享的精神品质。在道德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和发言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他们在踏入社会时,不会随波逐流。学校也应当重视美术和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疲劳时学会自我放松,闲暇时在优美的音乐与高雅的艺术品的熏陶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3、在道德教育规律上,注重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包涵着道德教育遵循身体发展的思想,他在儿童时期的道德教育内容是讲述道德故事和做游戏,少年时期开展适当的体育和军事训练,以及音乐教育,青年时期才开始哲学教育。这些都是依据人类的身体自然发育的不同阶段展开的。

然而,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实施不同方式和内容的教育。他根据人们的思维发展阶段,在儿童阶段培养他们的良好的生活道德习惯,在少年阶段开展文雅教育,使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直到青年阶段,才开始进行系统的哲学教育。他的这种教育观点也受到后世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家们的拥护和发展。

4、在道德知行关系上,重视道德实践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家非常重视道德实践。他们的教育思想认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对道德知识、道德原则的灌输和理解上,同时更注重通过其他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养成受教育者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生活做准备。

苏格拉底在雅典城中与人谈话,劝人为善,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美德和探求知识,并使人们“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柏拉图认为,“一个儿童从小受到好的教育,他就会变得温文尔雅;如果受到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他认为,从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要通过讲道德故事和做游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游戏的实践使他们意识到纪律和法规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实践性的教育科目中如体育,能够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志。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的德性,是一种实践性的德性,是在生活实践中养成的。因而,在道德教育中他认为,人们不仅要有知性的道德,更要有实践的道德,这样的人才算是道德完善的人。

参考文献:

[1](法)莱昂.罗斑著,陈修斋译,段德智修订.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0.

[2]柏拉图著,郭德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73,107,108 .

篇6

【关键词】 克己复礼;知识即善;人格;道德;自主性

引言:

大部分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以完善内在人格为纲要的一套范畴体系。孔子通过对“仁”这一概念的多重诠释一以贯之,表达了“人能弘道”的观点和“天下归仁”的理想追求。认识何为“克己复礼”是了解其思想的第一步,而对比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善”则是从侧面体会孔子思想的实质内涵。通过对比发现,孔子对理想型人格的认识有其超越时代的价值,也有明显的不足,尤其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上体现出过分的主观先验性,在面对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时也限于眼光狭隘和观念滞后,由此导致了人格的自主性在传统社会长达两千余年的匮乏。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观点:对“克己复礼”的理解和归纳;对“人的本质即人”的认识和评价;对中西方哲学伦理方向分异的比较分析。

一、 对“克己复礼”的理解和归纳

“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是说颜渊向孔子请教“仁”(“问仁”在此理解为“仁”是什么或如何达到“仁”均可),孔子的解释是“克己复礼”,并说有朝一日若人人都做到了“克己复礼”,则可到达理想的境界,随后他阐述了怎样“克己复礼”,即凡是不符合礼仪的事物都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想、不去做。关于这段话的理解,重点在对“克己复礼”的释义上。首先“克”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意思,一为“克制”,一为“战胜”,因此这里的“克己”既可解释为克制自己的欲望,也可以是战胜自己,这两个解释也并没有大的出入。但“复礼”二字则历来有所争议。“礼”作为孔子频频提及且尤其重视的一个概念,包含了丰富的意义。它的本义是法制、制度,但在《论语》中被孔子上升到了人格标尺、道德规范、政治寄望等哲学范畴。林语堂认为“从狭义上看,这个词的意思是‘典礼’,也是‘礼节’,但从广义上看,其含义只是‘礼貌’;在最高的哲学意义上看,则是理想的社会秩序,万事万物各得其宜。” ①由此导致了对“复礼”的不同理解。事实上“克己复礼”之所以在社会变革年代倍受争议,例如在时期、时期遭到过猛烈抨击和彻底批判,也正因为将“复礼”解释成了恢复周礼甚至复辟奴隶制。而若不作此解,则仅仅是指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

将“克己复礼”解释为对西周礼法制度的恢复并非牵强附会,孔子在《论语》多个章节中都曾表达过对西周礼制的肯定、尊崇以至于捍卫。如“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之叹出现在孔子谈论季康子的私家庭院中舞蹈序列破坏了定规时,颇有愤慨和痛惜之情。反对者认为孔子在此所言“复礼”与政治问题毫无关系,不是提倡复辟周礼、制度倒退,而仅仅是对于“颜渊问仁”这一有关道德修养问题的回答。但照此解释,其后所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则得不到合适的解答了,凡“天下归仁”之语一出,必与孔子终身倡导的“道”有关联,而“道”则正是孔子全部政治理想的总结。笔者认为“仁”的核心理念即政治理想,其涵盖的人格修养、社会道德、文化艺术等一切理想,均为最终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因此,即使将“克己复礼”单纯理解为使个人言行符合礼仪,也仍然是为“天下归仁”而服务。在此基础上,其落后性不可避免。由于对西周礼制的过分推崇,对即将被历史洪流冲垮的社会制度的留恋,孔子对正在自发调整的新型社会结构、崭新生产方式和变化中的礼制,选择了单一的抗拒。

但是“克己复礼”的意义,在于对理想人格的形成和确立有了具体的规范,对日后封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克己”的意识从此扎根于读书人的脑海,而如何“克己”更成为读书人修己安人的首要思考内容。《论语・季氏》中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一类对君子言行品性的规定或阐述非常多,而这均可作为孔子对如何“克己”的详细解释。因此一个人要做到“克己”,需要多方面的积累、培养和认知。懂得“克己”并躬身践行,是对“礼”的恢复,对“道”的弘扬,对“知”的诠释,对“义”的体现,一言以蔽之是对“仁”的身体力行。因此,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克己复礼”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对个人修养的促成上。孔子的政治理想停留在了两千年前,而后世却因为根深蒂固的“克己”传统延伸出极具普世意义的道德观。如臣之忠、子之孝、家之和、民之安。

据此,儒家学说在理论上明确了个人意志以集体为重心的原则。因此个人欲望和个体行为必须服从社会规范,这是传统人格缺乏自主精神的根由。

二、 对“人的本质即人”的认识和评价

“人的本质即人”是对儒家思想人性论的精要概括。“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②孔子思想的最终指向虽然是政治抱负,但他选择的理论落脚点却是个体的人。不仅是人自身,从内在自省发展到外在与人相处,包括父子、师生、邻里以至君臣,形成了近乎完备的人际关系论。为什么说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思想,道理正在于此,它是基于人本主义、围绕着人及其周边环境而构建的理论,意在引导人如何去认识并融入社会,通过自我修养的提升对外界产生影响,从而实现齐家、治国以至平天下的宏大理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这句诗是儒家思想重人本价值的体现。然而重人本价值的另一方面,即是对自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漠视,对客观事物实质意义的忽略和逻辑理论的欠缺。它导致的结果是盲目信赖主观道德的力量,对超越自身的一切未知缺乏探索的激情和学以致用的智慧。关于这一点,依然要通过对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和“礼”的解读来探讨。

其一,孔子对“仁”与“礼”的提倡具有对象的选择,他并不认为“仁”与“礼”适用于所有人,因此“仁”与“礼”只能靠社会的上流阶层,即皇族、贵族与士大夫来践行。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再如“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这一典故的由来,无不说明在孔子看来“成仁”是君子的事情,与平民百姓无关,这就使其伦理说遭遇“不平等”的人道主义盲点和“有限制有区分”的求知领域的尴尬。“人道”非所有人之道,“求知”非求所有之知,这种自我定位的局限导致儒家思想受到根本上的束缚,而缺乏道家思想的空灵肆意、深入性灵。

其二,孔子哲学思想的唯心倾向。在人格养成方面,孔子强调了道德的自律,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他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从而没有认识到道德的规律,即受一定的经济关系所规定,从而使他提出的“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均具有主观任意性。③而这种论理方法对中国人认识、归纳问题的思考模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说,及至鲁迅所批判的“阿Q精神”,也根源于这种精神上的。

其三,“人格”概念的世俗化和宽泛化。冯友兰先生指出,“礼”和“仁”的统一才构成完整的人格。儒家对人格的强调,甚至可与西方“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并举为“人格就是力量”。但此处的人格,从来都是指“众人之格”,而非“本人之格”。 依据孔子的设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克己复礼”之意,“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才为君子,“中庸”乃道德的最高层次…等等这些,均是孔子以下定义的方式逐一阐明的,没有任何改动或变通的空间。昔日圣人之言僵化为言行举止的固定法则,正确与否仅仅取决于是否合乎条理教化,这使得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格”渐渐趋同,对立与分化越来越少,约定俗成越来越多,致使儒家的人道主义最终异化为人性的沉重枷锁。

一体化的人格、一成不变的道德标准和知识结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步自封、抗拒变革,习惯于自我审视却从不试图探索新知的症结所在。

三、 对中西方哲学伦理方向分异的比较分析

之前的两点论述,介绍了以“克己复礼”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点剖析了儒家人性论的内部缺陷。下面通过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进行简要阐释,展开中西方哲学伦理方向分异的比较分析。

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世界的本源问题,被后世称为“自然哲学”,而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将研究的目光落于人类的伦理问题,被称为“伦理哲学”。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终身从事教育工作,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被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称其为“助产术”。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伦理的分异主要有:

1、 对人性的认识

⑴ “性恶论”与“性善论”

孔子所以要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要构建包含“孝、恕、恭、宽、信、敏、慧”等丰富内容的伦理体系,是基于对“性本恶”的认识。(其后的荀子发展了这一思想脉络,形成与孟子“性本善”相对而同属于儒家范畴的思想理论。)苏格拉底不然,他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则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由此可知他的理论基石是“性本善”。他是在认可了“绝对的善”存在的前提下,提出追问本体、探究内心的需求。

⑵ 孔子将“恶”归于失礼,苏格拉底将“恶”归于无知

这一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人格建塑方法上的分异。孔子选择了“礼”的约束,而苏格拉底选择向无限的智慧求援。他认为“无知”才是最极端的邪恶。因此在他之后,西方哲学尽管分化出相当繁杂的体系支论,但“绝对的善”所引申出的“绝对道德”、“绝对理念”、“绝对精神”等,始终基于对灵魂本体、对广博知识、对理性自由的不懈追问。而被封建统治阶级大加利用的传统儒学,则致力于规范并普及一套完整的伦理准则,这套规则囊括了中国人全部的思想认识,从而扼杀了怀疑、诘问、反叛等一切自主。

2、 对主客观的认识

苏格拉底试图寻求“善”不同于孔子毕生追求的“道”,“善是原因和目的的统一。”并且在寻求方式上,孔子相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即“道”需要完善的人格来确立和弘扬;而苏格拉底则坚持人先要寻找和坚持一种永恒的、至善的“善”,人格本身也是依赖这种绝对符合真理的“善”来塑成。事实上两人都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只是孔子更偏向于主观唯心主义,坚信内在人格的主导力量,而苏格拉底则近于客观唯心主义,秉信外在精神即“善”对人格的改造和指引。

3、教育方法和思维模式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与孔子相似,都是“问答式”教学,区别在于苏格拉底选择向学生发问,引导对方变换思路,使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新知;而孔子则多是接受学生提问,简要地作答,使学生获得具体问题的答案。由此也可看出两位先哲在思考问题和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苏格拉底以“一无所知”的姿态向他人发问,实际上却在不断阐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并改变他人对世界的认识;而孔子站在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回答学生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将自己的理论建设无形中伸向各个领域,虽未构成严谨的体系但涉猎面比较广博。当然,这里的全知全能不是说孔子自认为知识足够全面,而是孔子在教授别人的过程中习惯以己度人,将个人经验直接灌输给他人。而他自身的诸多言论,无论是表达感慨还是作评论,也都以总结经验式的语气为主。

对此笔者进行了简要概括:孔子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是根据自身经验性的论断或主观化的理解去观察和认识外界,涵盖一切人事物。而苏格拉底相反,他信主导灵魂善恶的精神力量真实存在,所以他的理论建设是由外向内的过程,根据种种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反作用于内在自我,试图用客观原理对自身行为做出合乎理性的解释以及规范,进而挖掘自己内心。由此,孔子的理论向着道德建设而发展,眼观鼻鼻观心,重个人人格养成而忽略科学实践和精神探索,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则引领西方走向了理性与逻辑,始终不忘观察世界、探索未知、开创新学、勇敢尝试。

4、 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孔子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全部集中于人世生活,其一不言鬼神“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其二不涉死亡“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其三免于纯精神性的冥想。而苏格拉底则创造至高的“新神”借以认识自我。“肉体是灵魂的坟墓,是求得知识智慧的障碍,人只有超出现世,只有死后才能彻底摆脱肉体躯壳的限制,获取善的真知。”基于对生命价值完全不同的观点,孔子恪守中庸之道而苏格拉底忠于理性认知。

以上四点关于孔子和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分异的总结,不仅直观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自主意识的轻视,同时也揭示了造成这种轻视的根源。站在当代立场上分析,我们承认自主性人格的缺乏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但我们也肯定传统文化对个人修身和社会关系的注重极大地丰富了道德美学。

结语:

本文通过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归纳、对儒家理想型人格的认识评价以及对中西方哲学伦理方向分异的比较分析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人格自主性的缺失。但这并非否定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思想渊源的分异也意味着全方位的整合趋势,“克己复礼”对人格的养成提出了具体而切实的道德要求; “知识即善”鼓励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一者修己安人,一者开拓创新,个人自觉的克制力与个人积极的原创力无分轩轾,相辅相成。

注释

①②林语堂《孔子的智慧》(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年7月版)

③陶秀《儒家哲学和西方哲学――它们的历史命运和当代相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4月版)

参考文献

[1]刘彦生《论中西哲学论理方向的分异》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哲史教研室《古罗马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蒋沛昌《论语今读》

[4]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

篇7

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ase Teaching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ZENG Wei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Abstract In the case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carefully select typical cases and the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actual cases, case teaching method can promot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legal theory, spirit and principles of the law, enrich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students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case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ethod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思考、分析和讨论案例的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出结论,进而学习和掌握案例中的法律精神和法律规范,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法学教育具有浓厚的“实践性”,没有实践的教学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究其原因,首先,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学生学习法律是为了实践;其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各种形形的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法律的生命就在于实践。总之,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跨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由此而发生的争议不仅数量上非常庞大,而且种类也各异,这一切无疑增加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难度。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将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其实,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源远流长,众所周知,案例法在英美法系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具有优先适用的地位,自然,案例法的学习与研究是这些国家法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德尔早在1870年就已经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并大力推广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教师讲授与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是苏格拉底式讨论问题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去阐述概念或定义的含义,教学的重点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案例,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熟悉和掌握法律的理论与精神,达到提高学生法律理论水平,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预先根据教学计划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案件资料,学生在熟悉案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法律理论知识对该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作出结论。在课堂上,授课教师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针对案件的基本事实,通过变换假设条件,提出一系列与案件有关的问题供学生分析和讨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和理解案例中蕴含的法律理念和法律规范,并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案例教学法成了近代一百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英美法系国家法尽管大陆法系国家以成文法为主,但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多变,以致有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而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现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也日益重视案例的编纂与研究。

案例教学在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教育中也必不可少,因为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法学教育面临了全所未有的新挑战。在这种环境下唯有通过改革法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才可能真正提高我国法学教育质量,培养既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同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

2 国际经济法教学案例甄选的标准

案例是案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素材,可以说案例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的甄选是否恰当。②在挑选国际经济法案例时,一般必须遵循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2.1 结论的不确定性

挑选的案例的结论应具有不确定性,换言之,在案例教学中,如果案例的结论显而易见,那么这样的哪里对于教学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这样的案例无法达到启发学生的教学目的。作为教学的案例,不应该局限于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当然一些经典案例,总会隐含着业界所共同认可的一些行动或对策,但这些行动或对策只对学生起某种提示或引导作用。总之,教师在甄选和制作教学案例时,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意识地修改案件的案情,使得该案例具有可讨论性,避免限制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案情。案例结论的多元化可以让学生根据条件变化的不同情况,探寻解决案件的不同方法,并在比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寻找更佳和更有效的解决手段。③

2.2 案例的典型性

案例的典型性是指在案例教学中的案件事实与拟讨论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较强的对应性,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探讨,能够较清楚的诠释某个或某些法律规则的意涵。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不同,案例教学不仅要达到传授理论知识的目的,还要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目的,在选择案例教学素材的时候,教师必须保证所挑选的案例既具有国际经济法理论价值,同时兼具国际经济法实践意义。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案例,才能够达到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律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才可能会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并举一反三,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论,并能够熟练的使用该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3 案例的针对性

所谓案例的针对性,是指不能脱离当前的教学实际来挑选案例,案例的选择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并为教学的需要服务。因此,针对性要求教师在挑选案例时,必须考虑案例在内容上是否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契合。这样,通过讨论这些案例,学生对于某些抽象的理论的理解就可能更为深入和透彻,也使得教学活动更为生动和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众所周知,国际经济法既包含国际法也包含国内法,其庞杂的体系与繁多的内容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让学生真正掌握国际经济法知识,这要求教师所挑选的案例必须紧密结合拟讲授的理论知识,换言之,教师应该对原始的案件资料进行加工,剔除案情中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信息,不必面面俱到,尽量使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就能掌握案例的基本情况,当然,对于与理论教学紧密相关的信息必须要充分交代清楚。

3 国际经济法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3.1 充分的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了解案例的整个背景及发展情况,这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在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并进行适当加工后,应该把相关资料分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和准备。与此同时,根据案例资料的具体情况,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国际经济法条约、国际惯例、国内法规定以及其他的参考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案例。学生一方面要认真预习课本,另一方面要仔细研读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案例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提炼案例涉及问题的主要观点与依据,为课堂讨论、回答问题或阐述自己的观点、立场作积极准备。这样,学生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就可以了解案例教学的基本理念、目的和步骤,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手段,亦即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教学法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偏重其中某一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首先是采用多媒体工具来进行案例的教学与讲解。在现代化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效率高、形式活泼等优点。④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会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而且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也会更具可操作性,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会更加丰富立体。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在学生已经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适当地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由各个小组的代表做最后的陈述。总之,应该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⑤

3.3 案例实践理论化

案例实践理论化是案例教学法中的最后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经过前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关案例资料的准备与消化,以及充分的课堂讨论之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案例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分析过程和结论,对其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不仅要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而且要分析其发生错误的原因,还要将课堂教学中所讨论的案例内容加以理论化,尤其要注意告知学生通过怎样的理论分析过程得到最终的案件结果,深化学生的理性认识。这一过程,不仅可以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或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升反思能力,而且也是对案例所涉及的国际经济法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化的梳理。对于重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国际经济法教学案例,教师可提供相应格式规范,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或小论文,以书面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能更好地了解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案例教学。⑥

注释

① 祁建平.论法学创新素质教育中的苏格拉底教学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60.

② 肖天乐.《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探析.河南教育,2011(12):24.

③ 党伟.国际贸易法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用.航海教育研究,2008(2):67.

④ 伍艳.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初探.甘肃农业,2011(12):47.

篇8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当前《品德与社会》中,制约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设计教学的内容乏味,没能调动学生兴趣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大多教师按教材照本宣科,是在“教教材”,没有应学生生活的实际去筛选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话题,也没有用心去收集多方资源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感到这学科的课堂枯燥乏味,对学科不感兴趣。

(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呆板

表现为大多教师惯用讲授方法把教材的道德知识、社会知识习惯地按照传授加接受的教学方式灌塞给学生,较少组织思考、体验、交流等活动,难以激发同学间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不注意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和认同观点的情感需要,造成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倾听、等答案的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的习得质量。

(三)教师命令式的教学态度,影响师生关系

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态度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需求,高高在上、一副师道尊严地组织教学。上课惯用祈使句命令式,一味要求学生顺从、倾听,使学生倍感隔阂。谈不上有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的成果分享氛围,打击了学生学习情感的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不足,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建立。

(四)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要求下,很多老师都组织小组学习,但对如何建立学习小组却欠缺研究和指导;在平常的观课中常常发现,教师在小组讨论前没有对小组作具体明确的要求,讨论中没有进行有效指导,讨论后没有必要的评价,这种没有做具体指导的做法难以让小组成长起来。所以,小组活动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五)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有效时间短

课堂上,教师教学随意性大,常常出现讲授时不到位或漫无边际地引发、离题等现象。没有把准教学的观点,没有把握好教学的有效时间,收放无度。

二、运用案例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在探索改进课堂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时,笔者认为以案例教学法为切入口,是个不错的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与《品德与社会》教学

案例教学法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所创造的“问答法”,苏格拉底的教学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的情况,以求教的口吻平等地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找出问题的真正解决办法。

现代的案例教学法,一般认为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形式,再现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方法。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中心任务:

第二,案例教学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她成为哈佛大学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

从苏格拉底的“问答法”的教学可见,此法很适合学生道德的学习;从案例教学的概念、特点可见,此法与我们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培养方法和能力等核心观点是极为一致的。

(二)应用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

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

第一,教师展示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拟定的问题,说明对小组评价的方法。

第二,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小组讨论,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适当引导。

第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同时接受其他组学生的质疑和老师的质疑。老师和学生对汇报的小组进行评价评分。

第四,老师引导学生拓展问题并予以解答。

第五,教师总结

(三)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认为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问题。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

案例教学所展示的案例内容贴近生活,高度认真而又新颖,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讨论,这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根据一定的事件情景进行分析、讨论、辩论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创造环境。学生有较多的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每一个人的观点都被珍视,自由度较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些学习活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件有趣而富有挑战的事情,所以学习的兴趣自然被激发。

2.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的课堂:讲授——倾听、记忆,询问——缄默的课堂文化,形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的形式展开。由于学生直接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使教学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讨论和分析,希望得到的不一定是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这同时也是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习得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情感的过程。

3.促进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学习讨论,思维碰撞、相互取长补短;在这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4.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时间

案例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案例,避开了教材在角色叙述中的繁文缛节,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进入案例的理解和思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接连的讨论、小组辩论以及大组或全班的汇报。这种学习状态,学生是积极主动的,课堂学习的有效时间是充分的。

5.有利于教学贴近现实生活

例如,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案例教学中所编制的案例以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为内容,把各种矛盾聚焦在案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现实生活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相应的政治、道德、经验等原则解决实际问题,拉近了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很容易被吸引到课堂上。

6.有利于改进师生关系

篇9

关键词:应用;高等教育;专业特色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来都是我国文化、教育领域追求的“繁荣”,无论是35所也好,还是100所也罢,要满足这个“繁荣”,我们所期待的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不能是千人一面,差异化、特色化不仅仅只限于校名代码,教育神韵的魅力四射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出类拔萃的法宝。笔者所在的南宁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这颗璞玉如何打磨,焕发魅力?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将其雕凿成以教学方法、专业特色、专业技能特色为三条棱的三棱镜,使应用型教育折射出七彩光线。

一、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是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开办成功的有效教学方法

将案例运用到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就是案例教学的雏形。其教学是围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他们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料,进行公平研讨,引导学生找到答案或是结论。该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分析与讨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后自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他的学生柏拉图将他的“问答法”编辑成书,由一个个故事来说明一个个道理,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案例教学法。19世纪后期,“苏格拉底方法”被引入哈佛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之中,在法学院进行教育改革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德尔认为“律师可以如科学家一样,凭据对原则或原理的深入认知来开展工作,这种认知如果在法院判决的案件教学中学习得来,学习者就可以获得最好的认知效果”,也就是说案例教学并非单纯地讲故事做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对故事的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弄清、学懂人文社科领域的原则或原理,并能掌握其在实践中的运用。随后该教学方法不仅被其他高校效仿,还被成功推广到哈佛医学院,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多数医学院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真正让案例教学法确立并进入辉煌时代的是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于1921年正式推行该教学方法,并因此成立了商业研究处,专门进行案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这恰恰符合了朗德尔提到的案例教学法配套的“实验室”就是“图书馆”的论断:“图书馆是教授和学生们需要的必要场所,它对于我们,就像实验室之于化学和物理学者一样,就像博物馆之于动物学家一样,就像植物园之于植物研究者一样”。这个商业研究处至今仍开展着工作,不断用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案例丰富着哈佛的管理教学,更使案例教学法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案例教学法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也得到深入研究并推行,其工商管理学科整体水平和MBA教育均位居全国前列。后起之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教学也离不开案例教学。其他重点院校在建设工商管理本科的过程中也同样从案例教学法入手,使专业建设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如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全国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在研讨了案例教学法、实践实训法、模拟情境法、行为示范教学等多种方法之后,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更全面、更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由此可见,在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中,选择案例教学法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应该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如何办出与众不同的案例教学,找到属于应用技术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呢?这正是本文接下来要阐述的观点。

(二)结合民族、地域、课程教学特色,赋予案例教学法以生命,使之开花结果

清华大学的案例教学将哈佛案例引入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案例,拥有了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王者身份;东北财经大学的案例教学根据中国人学习习惯和课堂教学安排的国情,选择短小、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一边挖掘晋商历史,特别是乔家字号的研究;一边与东北国家重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帮企业疏导整理企业成功的管理实例,由此充实了其案例教学的资源库。与此同时,引入现代网络教学,使课程常态化,提高教与学的互动,为其全国工商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奠定了成功的基石。以上工商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实践,正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成功例子。作为新成立的应用技术大学,要创出自己的品牌,同样可以结合民族、地域、课程教学特色做文章,重拾桂商、衔接北部湾和东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应该可以成为我校的特色资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学习管理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广西、洞悉广西企业和经济发展态势,这对于学生毕业后服务广西、建设广西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民族、地域、课程教学特色挖掘

案例教学法的建设思路如上所述,要突出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案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挖掘特色:1.民族特色的企业发展。桂商历史悠久,玉林、贵港、梧州历来是商贾重地,广西老字号企业的历史非常值得“古为今用”;柳州、南宁作为新兴工业、商业中心,本土企业案例颇有代表性和时代性,将管理理论与相关案例整理提炼能体现“应用”的本土特色。2.彰显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自贸区的战略发展前景。作为坐落在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自贸区前沿城市的应用技术大学,在案例教学中融入两大经济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既可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社会发展思想,又可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经济区的行业发展现状,为就业作铺垫。3.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能动主体进行教学尝试。将课堂尽最大可能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研讨、自主学习,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脑”、“口”、“手和脚”,助其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到自立自强社会人的修炼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引”和“导”,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未知任务的同时,领悟管理的内涵和管理者生存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进一步深化尝试。

二、以学生素质培养彰显专业特色,保证人才独一无二

(一)同为工商管理专业,但学生因学校出身不同而素质、能力各异有关数据显示,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在管理、交流技巧以及全球经济、市场和金融方面的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极高评价,在以上领域哈佛商学院在全美都名列前三。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也会显示出各自学校特有的校园素质,有较深的校园烙印,究其原因,和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招生要求、培养目标有关系。我国高考招生一考定终生的制度近几年才逐渐变革成高考与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形式,因此,国内院校这方面的甄别并不明显,多是以专业强项示人,而不是毕业生整体素质示人,简而言之,毕业生个人素质的校园特色不明显。这也说明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与国外名校的培养水平差距。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试点,我们应认清差距,在学生素质培养上创立自己的校园特色。

(二)对学生素质彰显校园特色的培养难题及解决路径的思考

1.重视素质缺失的补充教育。众所周知,虽然国家下大力气强调并出台了多项规定,对中小学教育进行改革,就在2013年7月4日,教育部《做好2013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通知中还强调,暑假期间,禁止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有偿补课;紧接着,教育部于2013年8月22日又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实施的各项政策虽有一定成效,但冰冻非一日之寒,中国的素质教育仍落后于国外,从学校到家庭,我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仍是应试教育模式,在如此中国教育大环境下,缺失素质的高中毕业生来到大学进修,要让这些学生烙上校园文化的印迹,对学生进行素质缺失的补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将要入学的本科新生进行调研,发现学生缺失的素质、能力和确定相对应的素质培养目标,是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办出校园特色的关键。2.自主招生,选择符合校园特色的人才。比尔盖茨虽未毕业,但他能被选拔进入哈佛大学,即使没毕业仍做出了商界奇迹,符合哈佛大学的校园特色,本身同样说明了哈佛办学的成功。此类事情并不是特例,因此,国外商校对学生的选拔机制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这就如同企业招聘,如何挑选适合学校文化,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生源,是学校得以做大做强的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难题。一言蔽之,招到优秀的学生很重要,招到适合校园特色的学生更重要。从这方面讲,高校自主招生应该是最终的趋势,因此,作为试点的应用技术大学,率先建立本学科本专业自主招生的选生机制和选拔程序是重要工作;其次,根据当地中小学教育状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本校校园特色,则是为招生选拔设置门槛,同样重要。

三、培养过硬专业技能,打造管理通才

带着校园特色的学生步入社会,如果不能为企业认可,不能为社会带来效益,那么培养也是失败的。“应用”的新义,笔者认为就是“应社会之所需,为企业之所用”,做不到这一点,“应用”就没有了生命。哈佛商学院能培养出懂经济、懂市场、懂金融的总经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被认可,从而使它成为了美国的“常青藤”。作为应用技术试点院校,除了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和定位外,为后继院校总结找寻自身发展道路的途径也是责任之一,其中培养人才专业技能的选择方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拟将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定为“宽基础,有专长”。宽基础容易做到,而“专长”的选择就较难决策了。在众多管理技能中选择出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并适合学生状况的管理技能培养目标,是专长建设的核心问题。下面仍以哈佛商学院的人才培养为例,分析得出解决以上核心问题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根据企业、社会需求定位专业技能培养内容。哈佛商学院认为,一个成功的总经理应该是一个全才,至少应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人事技能和概念技能,这三种技能普适性强,还可以为技能拥有者提供正确看待和处理管理过程的有效方法,因此这也成为哈佛商学院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必修课学习后具备的主要专长,课程教学也围绕这一专长进行建设。另外,哈佛还认为,具有创造力是成为出色总经理的基础,而具有创造力应培养相应的特质,因此专门开设“总经理学”这门第二学年唯一的一门必修课,使学生具备成为能力型高级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可见,哈佛商学院的目标就是培养总经理、经理,这也正是结合了美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运而生的“管理专长”———经理型的综合能力。第二步,因材施教,全方位培养“专长”。在哈佛商学院,学生在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各种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培养决策能力,并且要学会在做出这些决策后对它们的自我反省。换言之,哈佛商学院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案例教学来实现的,因为案例教学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面对没有答案的案例要尽力去思考最佳的解决方案。为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标,哈佛商学院所有的案例在正式列入课程之前,都会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任课教师也会对每一个案例的课堂教学进行特别设计。按照以上两个步骤,同样也可以提炼出我校工商管理专业需要培养的“专长”。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广西也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各地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企业自身的内部条件也随着外部机遇和威胁发生着适应性的变化,如何在市场中抢占先机,如何在变化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者需炼出火眼金睛,清晰预测出未来经济走向是市场效益取胜的至关重要的法宝。因此,可以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相应技能设置为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技能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上,除了满足宽基础的要求外,还需要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全方位重点配套建设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并通过划分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连锁经营管理技能和品质管理技能。综上所述,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不是要办成和现在国内一流大学一样的学校,而是要独辟蹊径,办出自己特色的大学。做不成钻石,就做拥有七彩绚丽的三棱镜,同样创造彩虹的美丽,魅力依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对话教学误区实施原理关系

一,纠正对话教学误区

"对话有什么好研究的!不就是面对面地谈话吗?"

对话有什么新鲜!我们过去的教学就是用的谈话法,老师问,学生答,不就是对话吗?"

其实,这儿所说的"对话",是一种教学对话。这种对话式的教学,与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牵引式"、"灌输式"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建构。打个比方,后者好像是一种工业生产的方式,是按照图纸去生产一模一样的机器。而前者则类似农业生产的方式,农民并不制造禾苗,只是为禾苗的生长提供条件,如按时播种,并适时灌溉、施肥、捉虫等,从而促使禾苗茁壮成长。与此相适应,对话教学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由此看来,所谓对话教学,不是看是否采取了对话的形式,主要是看是否体现了"对话"的精神与原则。

二,实施对话教学遵循的原理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

首先,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学生的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对话与过去的"谈话法"截然不同。过去的谈话法,虽然表面上是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但骨子里教师仍然是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权威。教师的提问是有"底牌"的,学生的回答不过是猜测教师的"底牌"而已,最后还是要由教师一锤定音。

其次,这种对话还应当是互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互动的,是双向的交流。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

第三,这种对话还应具有建构意义的功能。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三,对话教学中应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1.是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理念。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是开放的,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

2.是正确地处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的政治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考试分数的诸多结论,如条条框框、课后习题的答案,等等,如此就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机械记忆。此种教学模式,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把政治教学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要听讲、背诵条文就能获取高分的地步。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与对话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课本,通过对话去理解课本,发展课本。至于结论,最好像苏格拉底那样,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不必包办代替。面对着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老师也不要强行统一,最好是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3.是处理好预设与开放的关系。

老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如认真钻研教材,写备课笔记。然而我们在上课时却不可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式。如果我们一味以完成课时计划为第一要务,急着走过场,则很难在学生中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按照现代教学论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份。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星,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时间,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者最为丰厚的回报。

总之,政治教学不是老师讲学生听,不是单方面的灌输。政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以为教师好像一个"婚姻介绍人",其任务是把课本介绍给学生,要促使学生直接面对课本,跟课本的内容直接对话、交流感情。作为介绍人,应当留出时间让学生与课本对话、交流,该避让的就要避让,不要过多地居间聒噪,喋喋不休。只有当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介绍人才出面帮助疏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与课本:教学规范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