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学范文
时间:2023-04-11 11:5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科大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在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它是科学的灵魂,是科学活动的理想原则,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思想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科学精神反映了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培育民族“科学精神”,可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群众基础,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却普遍缺失。五四时期,“科学”和“民主”是革命的旗帜和口号,迄今为止,并没有彻底完成。也就是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并未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并未深入人心;科学理性的决策机制,社会体制并未完善。
基于历史的思考和现实的发展,深刻指出:“‘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在科学技术的物质成就充分彰显的今天,科学精神作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已渐成社会风尚。但是,这并不代表科学精神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了社会大众之中,很多领域令人堪忧。相较之下,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精神的缺失问题突出。
二、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
现阶段的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并不乐观,出现了譬如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人云亦云、缺乏探索精神等等的现象。
1.现状概述:现阶段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几个显著表现:
(1) 实践型的科学精神缺失:文科大学生基于自身专业性质的影响,一般都以死记硬背、浮于理论的方式去“获取“科学知识,只会“纸上谈兵”、“嘴上功夫”,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并不能准确而深刻地将科学融入自己的脑海,所获得的只是知识的表面而不是实质。
(2) 创新型的科学精神缺失:高校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身学校实际与现实条件采取各种形式的举措,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容乐观。可能由于文科生自身专业的特性限制,没有积极的独立思考,更不会标新立异,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创新是天才才能创造的奇迹,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创新。缺乏创新欲望是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
(3) 协作型的科学精神缺失:文科大学生大多采取以个人为单位的学习方式,独自“钻研”、“啃咬”书本,没有强烈的协作探究意识,而事实上,科学不是独立的,它是各类知识、各门学科、各种思想的交汇融合,只凭一己之力,很难有更大的突破与收获。
(4) 求实型的科学精神缺失:当前高校中,很多学生“拿来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客观求实的精神。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平时不认真听讲,弄虚作假、篡改数据、伪造事实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抄袭剽窃,掠人之美占为己有;有的投机取巧,自我吹嘘肆意夸张。当今大学生浮躁心理严重,与科学精神的求真务实相背离。
2.原因分析:
(1)首先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滞后,没有适应时代需要而适时改进教育材料、方式及内容以达到有效培育并提高高校生的进取精神、消弱甚至消除自我主义的效果。
(2)其次,教学模式落后,仍然是传统的说教式的,填鸭式的,这种单一模式长期不变。课堂上教师讨论问题经常是全称式的判断,或举一些特例来说明问题,缺乏普遍的人文关怀和科学论证,无法很好的促进合作精神的培育。
(3)再来当然还是学生自身问题,很多高校生都属于高分低能型,不能确立自己的立场,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声音或是现象的干扰和影响。
(4)最后,社会原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很大一部分文科生也只是带着急功近利的盲目去追逐更高学历或证书而并非是对科学文化本身的执着。
三、 针对现状提出对策
鉴于上述现状与原因的分析,我们则要立足于现实的问题,结合实际的需要,思考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改变我国现阶段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
1.学生自身
(1)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包括科学能力,科学品质。要求高校文科生培养获取有效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自身创新的能力,在获取已有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进行自我激励与暗示。
(2)培养自身科学创造能力。积极参加动手操作和科技创造活动,让自己感受实践所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提高自己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
2.教师团队
(1)改变说教式教学模式。课堂本就可以在轻松自在的情境下进行教学,更加可以将实践操作结合到课堂之中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设备、场所,让学生主动动手探索科学的奥秘,并予以细心指导。
(2)加强思想政治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科学精神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蕴含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之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怀疑批判、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环境
(1)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校内外舆论的正面导向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培育起着强化作用。在校园中,应选取知识渊博、作风严谨、执着追求、成果卓著的大学者作为楷模、典范,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学术气氛,着力体现重理性、重实证、重客观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理念,让学生从效仿到内化。
(2)学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展学科学的团体活动,举办科技节、科普讲座、科学知识竞赛、科学知识辩论赛、科技周、科技月等多种科学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其受到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的陶冶,从而培养自己的科学意识和精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参考文献:
期刊类:
[1] 秦静良 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机制浅探 《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4)
[2] 李峰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2002(6).
篇2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科学素养;科技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59-02
科学素养,主要指熟知科学本质,掌握科学规范和科学方法,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全面认识科技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即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模式也在不断改进,整个社会认识到培养一个能够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重要性。一个合格人才的培养,最为关键的是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的形成,这不仅是理工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也是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培养的目的。针对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科学技术史的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他们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
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和大学不同专业的学习,学生从高中阶段开始便进行文理分科教学。文理分科的方法,解决了大学分专业学习的问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于主攻理工农医专业的大学生未来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大部分高中生基本会选择理科专业。进入大学后,由于文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专业课学习的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弥补自然知识的不足,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有人对文理科毕业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理科生的科学素养远远高于文科生。此次调查是从三个维度进行的,分别为: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对科学态度和精神以及在就业中的表现。[1]此外,也有人专门对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理性认识上,大约有43%的学生存在着盲目怀疑或者盲目信任专家和他人的观点的问题,他们对事物没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大约62%的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的精神,偏重于抽象思维,不愿意亲自动手实践。[2]这些充分反映了文科大学生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有助于他们以科学的思想和观念去认识世界,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易于突破思维定式,质疑权威,敢于实践和创新。所以,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科学技术史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哲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文理特征,在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应该是其重要的课程之一。[3]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技史教学已经引入到高等教育中,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得到普及,这种情况无疑影响到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科技史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科技史是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的历史,也是以科学思维方式取代愚昧思维方式的历史。萨顿对此深有认识:“客观真理发现的历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历史;它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4]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真理的不断发现、人类思维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史作为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萨顿把科学技术史等同于人类文明的历史:“按照我的理解,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全部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其中,科学的进步是关注的中心,而一般历史经常作为背景而存在。”[5]科学技术史把自然与人文结合在一起,兼具文理特征,探讨了历史时期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科学技术史对科学精神的塑造十分重要。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思维观念认识世界。而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是人类的思维观念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历史。“科学史研究的深入和科学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将有助于我们发展一种新的人文主义。
基于以上的认识,科学技术史教育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在美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科学技术史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大学就已经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编写了相关的教科书。哈佛大学从1920年起,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科学技术史课程。1946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出版了《关于科学的理解》专著,他在书中极力提倡科学史教育,并强调科学史的教育,能使文科大学生受益无穷。1952年,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霍尔顿专门编写了面向文科学生的物理学教材《物理科学的概论和理论导向》,并通过此书向文科大学生阐释了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部分高中也开设了科技史课程。199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将“科学的历史与本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规定了科学技术史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7]
三、科技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结合科学技术史的特征和文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技术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首先应该做到以通为主。内史与外史是科技史研究的主要方向,内史研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外史从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史研究的深入,学术界的研究旨趣从内史转向为外史。以通为主的科技史教学,主要是从外史的角度进行,讲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特点,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等。由于文科学生以人文社科专业为主,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认识较深,以外史的角度讲解科学技术史,容易使他们接受。在以通为主的科技史教学的基础上,坚持通与专的结合,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科技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外,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这就要求在专的方面,结合社会现实情况,选取与现实相密切的科技史史料进行教学,如选取疾病的认识与预防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史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科技史教学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全面阐述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适当采取一些教学技巧,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科技史的实践教学,对文科大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在为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中,有一门课程为《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与生态环境知识,提高他们认知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能力,了解秦岭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课程的内容包括秦岭起源与环境、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地区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研究等。课程的形式是以实际调查为主,利用学校在秦岭中的实验教学点――火地塘林场进行课程学习,即把实际调研与科技史知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虽然这门课所面对的是全校本科生,其中也不乏文科大学生,但是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即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际调查与研究。这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科学技术史兼具文理特征,文科大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赖莉飞.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及能力调查――基于就业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2]钟添生,甘桂蓉,邓彦.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与培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3][美]乔治・萨顿.科学和传统[J].陈恒六,译.科学与哲学,1984,(4).
[4]霍华德・加德纳.再建多元智慧[M].李心萤,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2000:207.
[5][美]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文明史论集[M].刘BB,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9-30.
篇3
[关键词] 科技教育 教育 创新 实践模式
1.引言
文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然而,就目前普通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却明显不足[1]。为了弥补不足,高校提出在相关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或在选修课中开设科技教育课程,或在活动课中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科技实践活动等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来说,远远达不到要求。如何对高等综合院校的文科学生进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学生又乐于接受的科技教育?笔者认为,可以创建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
2.文科大学生中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界定
2.1 基于STS的“三位一体”科技教育学习环境构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STS教育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改革方向和一种模式提出。这一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以对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出发点,安排现代社会的科技教育[2]。STS课程设计思想强调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的相互联系,强调对个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相关科学和技术,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并采取行动措施的有手段。在大学文科生中开展科技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现代科技素养的内涵包含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知识、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与社会责任、科技文化的塑造等多方面的思考[3]。
结合STS教育实践和科技素养的认识,在大学文科生中加强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模式,构建出适合学生学习环境是根本,其中,包括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构建环境。自然环境,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物质和资源的总和;社会环境,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人工构建环境,指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多媒体学习系统、校园网络环境、教育网站、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等。如图(1)所示,自然环境是学生直接接触自然科学的环境,通过自然环境,培养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素养;学生通过社会环境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平台提高文科学生社会科学技术素养;人工构建环境主要以学生的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出符合文科学生科技教育发展潜能的环境,通过人工构建环境的摔打和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科学技术能力。在这三类环境中,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体现出STS教育的群体没有改变,三类环境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及能力各有侧重,但是三者却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和社会一脉相承,相互促进。(如图中的双向箭头)。图(1)表示的是基于STS的“三位一体”科技教育学习环境构建图。
2.2 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界定
科技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和传统的科技课程开发过程中,人们将主要的目光都集中在教材的编写,再围绕教材来设计教学资料和教具,这种状况属于一种封闭式的课程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基于STS的科技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笔者通过多年担任文科《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开放式课程开发模式:课程主题课程资源课程活动。如图(2)所示,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中心问题构建课程资源,从而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该开发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中,课程主题是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关键部分,科技活动是课程开发的基本成分,三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需要其他部分的支撑才能够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是一个开放和动态的生成过程,随着活动过程的实施,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活动设计,同时需要相应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主题、课程资源、课程活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和教师应注意恰当处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关系,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从点到面,开发和利用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实验操作、网上搜索、网站建设等),了解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以及其对科学研究领域、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乃至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课程的设计,将科技知识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各领域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本论文所说的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具体界定如下:
大学文科生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主要是以STS课程设计思想为基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某一科技主题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
对文科生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界定,如下面图(3)示意图所示。
3.文科大学生中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实施
实施模式的构建将有助于改进文科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应该紧紧抓住其“实践性”特征,以实践活动的创造性为横坐标,以实践的目的为纵坐标。
3.1 科技主题的选择体现创新性
科技主题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体现创新性:
其一,科技主题的选择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将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其二,要研究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实际条件选择科技主题。其三,选择某一科技主题,从点到面的展开,从而动态的生成教学资源。
3.2 课程资源的教学体现合作性
课程资源的教学合作性,体现在对教师教学表现形式的转变。在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视角下,传统课程实施和综合实践模式课程实施在表现方式上要实现转变。具体如下表1所示。
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逐步生成动态课程。以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原因在于课程内容不是预先规定的,而是以某一科技主题为出发点,由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共同搜集、筛选、整理相关内容,对该主题的内容不断地扩充而生成的。
实践活动方式是结合具体的科技内容和现有的课程资源而设计的。结合课题内容,适当介绍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研究方向,有计划地设计探究活动的具体方案,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不断生成的实践活动。比如,设计了一种由某一科技主题为出发点,从科技内容和活动方法两方面展开的坐标模式。科技主题是根据“三个面向”的原则,在充分挖掘周边环境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选定的(定原点);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展开是教师和学生不断交流中,共同创生的(建立坐标轴);学生自主地选择活动方式和研究内容,自主决定研究课题(选定自己的坐标位置),然后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探究活动。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模式动态课程生成如图(4)所示。
3.3 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现多元性
文科大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应突出体现全程性、多元性、多样性。
全程性是指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多元性是指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者可以是指导教师,或是教师小组,或是学生本人,或是学生小组,甚至是与实践活动相关的校外人员等;多样性表现在评价的手段和方法上,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4.总结
文章对文科大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进行探讨,主要以STS理论为依据,从模式的界定、科技教育主题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来探讨,与此同时,尝试在本校展开实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文科大学生中实施科技教育综合模式,需要精心选择科技主题,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以科技创新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以课程科技活动的搭建为平台,走出了一条有学校特色的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之路[4]。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杨宏霞,张玉琦,霍涌前.以化学为主题的对文科大学生科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广州化工,2011,(14):159.
[2]亓殿强.中小学现代科技教育导论热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163.
[3]孙可平.STS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9,131.
[4]薛振田,陈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广州:中国冶金教育,2011,(5):1.
作者简介:
钟友坤(1977年-),男,汉族,广西岑溪人,广西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
何丹康(1977年-),男,汉族,广西马山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助教,研究方向:电子通信技术。
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 文科大三 现状 学生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134-02
大三是大学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期,乃大学生活总结收获,弥补不足,分析未来,把握目标的决定阶段。目前普通高校大三文科学生普遍存在迷茫、焦虑、浮躁等心理状态,想努力做事却又不知如何面对,不理解“工作”的含义,不明确专业知识储备的专业,甚至不理解考研的目的,对大学生活和未来充满恐惧。
本文针对南昌某二本高校大三年级文科300位同学进行调查,以谈话谈心交流方式,围绕大学收获、不足及短长期目标等方面,了解学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文科大三年级学生现状
(一)大学三年收获较少,内容宽泛不具体,缺少自我总结
在涉及大学收获问题时,75%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在为人处事、社会阅历等方面成熟进步不少,但仅有不到20%同学能够列举出切实案例说明进步情况,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完善。调查中发现,学生收获侧重点在为人处事和阅历两点上,在谈论专业学习、结交朋友、学生会工作等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明确细节,谈话空洞。
■
南昌某高校文科大三学生收获统计表
(二)迷茫、急躁、对未来充满未知
迷茫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其表现为长时间没有目标,有不知所措之感,虽试图改变而又感到无奈、无力。进入大三,部分同学开始意识到要为毕业做打算,在考研、就业和出国留学等方面做选择。在问到“理想工作”、“男女朋友关系”、“考研的优势”、“专业前景”等问题时,57%以上无法准确回答,只知道自己想工作,却不知道能做什么。学业上也仅局限于考证,包括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驾照等,均是随波逐流,盲目选择。38%的同学有考研意向,其中12%的同学因担心就业难而选择考研。相对于学业、爱情、人际关系等方面,就业迷茫较为严重。
(三)阅读书籍少,知识储备欠缺
文科学生相比工科学生优势在于书籍阅读广、知识储备多、思想活跃等方面,可目前学生往往两年时间内阅读书籍少于6本,谈话中发现54%的同学每学期读书少于3本。有86%的同学表示大学每天平均有3小时以上空闲时间,但用于阅读的时间有64%在1小时以内,阅读内容有90%的同学选择了小说和经管类书目,如《人脉基金》等,学生读书的功利性强且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60%的人表示时间主要用于上网,20%表示参与其他各类活动。
(四)有目标,执行力不足
谈话中发现,75%同学进入大学都有各种明确理想,特别是在修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之后,但对大三学年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很多事情没做,像英语、看书、交朋友、实习等都无法坚持。“光说不练”现象屡见不鲜,如拿奖学金、培养特长、参加实习等,仅仅停留在理想空间,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坚持个人目标,敢想不敢做,大学生活没有画上满意的句号。
(五)同学之间交流减少,关注个体发展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心理上已趋近独立。遇事向父母和老师求教被认为无能,所以他们在遭受挫折时来自家庭和老师的支持变少了。大学生活多半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集体生活,舍友一起上课、一起吃饭,形影不离,大部分学生除了宿舍同学外,接触的人很少。朋友圈小了,满足情感的方式和途径也少了,孤独感随之增加。
相比大一大二学年,大三学生表现明显,同学之间不像之前一样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班会团会等活动不积极。大一年级每学期至少两次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如中秋晚会、春游等,大二年级也至少有一次集体活动。76%以上的同学表示进入大三以来,班级还未组织过大型集体活动,且56%以上的同学不看好此现象。目前,大三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事情就漠不关心,从而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淡漠,集体荣誉感不足。
(六)就业准备不足,能力欠缺
调查发现,大三学生逐渐成为就业压力大户,其中87%以上同学认为就业难。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对就业信息掌握不全面,如从学长那里获得就业受挫折的信息,使得就业预期比较消极,担心找不到好工作,就业薪资低等,处于干着急的状态。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准备不足,学生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自我了解不够。如涉及“你认为自己和单位需求有哪些差距,你就业优势在哪里”等问题时,有72%以上同学回答不清楚,高达23%同学还未考虑过类似问题,这些足以让人担心。
二、如何摆脱现状,致力于实现学生梦
针对以上问题,文科大三学生现状不尽如人意,如大学三年收获较少,内容宽泛不具体,缺少自我总结,同学之间交流减少,执行力欠缺,阅读书籍少,知识储备欠缺,迷茫、急躁等,这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宗旨相违背,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关系着小康社会的伟大民族目标的实现。为实现学生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谈心方式,积极关注交流反馈
辅导员教师根据所带年级专业的特殊性,针对毕业意向及大三下学期分目标、如何实施、目前面临的疑惑及需要教师哪些方面的帮助、学生本人对班级的理解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信息,跟进督促学生实现目标,让学生感觉到被关注,才能更好地坚持目标,实现目标。
具体实施方法,每天上下午分别找一位学生谈话,每周共10人次。次月第一周随机抽查上月谈话学生4人在校状况。每周对十位同学的聊天进行总结,并将学生信息记录在学生信息系统;根据信息调整汇总学生就业意向信息(如考研、就业);掌握信息,及时监督帮助;及时处理学生棘手问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推后至二年级学习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在大一上学期,可是这时期的学生对大学、专业的理解几乎为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前提是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这时候做出规划往往缺少相应支持系统,大学阶段无法坚持。建议将此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大学及知己知彼前提下,才能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才能使学生有梦想,能修正并且坚持梦想,才能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三)加强教师引导,克服功利被动性读书
针对学生读书少,知识储备不足问题,文科教师教学中要对学生课外读书加以考核,而不是仅限于课本教导,可以在自己对学生的评分表上留出一定的比例分来考核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包括课外读书笔记的状况、课上老师对指定专业书内容的考核。另外应该增设学习方法的选修课,通过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文科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内涵,才能出类拔萃。
(四)提前体验就业,就业指导覆盖高校教育全过程
大三学生就业可细分为:了解社会众多职业、了解自己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了解职业所对应的岗位;紧接着,在实际体验中来了解职业和检验自己的职业选择。最后还需一个体验、调整的过程。现实中,大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往往忽视了第二第三阶段。
就业指导课程亟需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覆盖,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应该覆盖专业知识技能指导,如学习方法、新思想新方法、个人知识结构完善等;健康成才指导,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难;思想品德指导,引导诚信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等至关重要。具体可分别针对大一、大二年级逐步实施分层引导,大一普及就业形势,大二拓宽专业知识教育。亦可对文科理科学生分开教育,邀请应届毕业学长学姐进行师范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班兰美,黎志健,张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
篇5
论文摘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美国大学通过通识教育模式,使理工类学生兼具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通过探讨美国理工科大学MIT(麻省理工学院)和CIT(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可以给我国高校理工科的发展带来启示:应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相适应的文科;坚持一流标准,提高师资层次;重视基础文科建设同时培植特色文科;加强师资阵容,引进学术大师等。
论文关键词: 工科大学; 通识教育; 文科建设; 人文教育
理工科大学有无必要重视发展人文学科?文、史、哲等学科在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中占有何种地位?这应是我们国内大学一直思考的基本问题。而在美国MIT和CIT这两所世界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文社科学科的教育与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为大学培养高素质杰出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成功经验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MIT与CIT 的办学理念
MIT与CIT的成功经验表明,任何一所理工科大学要真正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知名大学,重视并协调发展人文社会学科乃是必经之路。人文学科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对象的人生境界、人格特征、思维模式等等。理工科大学要培养学生成为科学工作者,更要培养学生的哲学理念、社会信仰和独立的人格精神。因而,具有发展良好的人文学科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将成为衡量一所理工科大学的重要指标。
从MIT与CIT的人才培养完整性看,理工科大学的人文学科应该与其他学科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理工科大学注重巩固和发展强势学科,突出学校办学特点,这无疑是正确的,MIT和CIT即是最好的例证。无数的事实证明,真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学科的融入。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文、史、哲等学科与理工科似乎只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之别,而无高下、优劣之分。因为这些学科均以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共同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智力成长的环境。何况,人文学科对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发展也并非全无影响,如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就曾将其在物理学上的巨大成就归因于国学大师。
在教学方法上,MIT与CIT的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而且更为注重向学生展示怎样学习这一学科,怎样阅读资料以及如何通过写作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在人文学科课程中,特别要提到的是CIT的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这一课程,它可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和研究生的辅修科目,其内容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为主,但实际上是多学科交叉的合成,吸引了众多师生。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打好物理学和生物学学习的哲学基础。HPS为学生解决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历史、哲学问题提供了广泛的教育,为学生探究法律、商业、医学、公共事务做了良好的准备,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学习和训练,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从中受到了良好的人文教育,其社会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研究仅靠单一学科难以解决,多学科协同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MIT与CIT学院对跨学科的研究方式非常重视。学校坚决反对以邻为壑的传统系科阻隔,支持和鼓励学科间的交流和沟通。学校的人文和社会学科系仅是按照核心课程的不同大致分为人文和社科两部分,没有行政上的系科严格分制。在课程设置上,依托学校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上的强大优势,两校的社科课程则颇具特色和前沿性。
二、 MIT与CIT的办学模式
这两所大学是办学模式的共同点就是理工科与文科的相互融合。MIT理工学院非常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罗杰斯院长在1865年建校之初为学院规定的宗旨之一便是“提供一般的教育,使其在数学、物理、自然科学、英语和其他现代语言及心理学和政治学基础上,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适应任何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因此,学校为学生开设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MIT的本科生一年级不分专业、系科,实行通才教育。二年级时才分到各学院,确定是学工程、建筑还是管理。但无论主修什么,所有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修满8门人文、艺术和社科课程,要求拿到72学分才能毕业,占总学分的20%。这8门课程中有3门必须选自以下5大类:文学类,语言、思想和社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与社会研究类,历史类。另外5门属于任意选修课,可在人文社科学院的15个系或教研室所开设的360门课程中选择。涉及人类学、种族研究、艺术与建筑史、心理学、电影和传播媒介、音乐、舞台艺术等26个学科。
CIT理工学院校长谢米尔博士谈及该校学生“接受的是均衡的教育”,认为该校人文和社会科学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了高质量的课程。什么是“均衡的教育”?即在校学生不论其专业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均需接受完备的人文教育,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既是CIT人才培养的写照,也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办学理念的深刻反映。CIT规定,所有进入该校学习的学生均需在艺术史、基础人文课程、历史、语言文学、音乐、哲学以及科学史和科学哲学(HPS) 等学科专业范围内修满必修的核心人文课程。要顺利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学生必须修完并通过36学分的人文学科课程、36学分的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另外36学分的人文学科课程或者社会科学课程。按每门课程9学分计,那么学生在4年中必须修满12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课程才能达到要求。
CIT理工学院为满足学生需要,文、史、哲3个学科的教授开设了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课程,其中有些课程以中文、法语、德语、日语、拉丁语以及西班牙语讲授。基础人文学科课程(Freshman humanities) 是指包括历史、文学和哲学3个学科在内的核心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学外语之外的高级人文学科课程做准备。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教师的渊博知识和认真负责的从业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CIT开设的人文课程均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和专业水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MIT 最负盛名的工程学院在其教学目标中指出:“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工程类的职业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令人兴奋和紧急的挑战和机遇。”学院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发展个人的自信和思维的多面性,以为将来知识和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学校很多本科生取得了本学位之外的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学位。从1970年起,工程学院与自然科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作,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综合课程,该课程目标是为新生提供完整的学习背景,强调不同学科的融合,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它是由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类必修核心课程组成。
这两所理工科大学之所以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一流人才,之所以能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之所以能创造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与建校宗旨、理念和不断完善的模式密切相关。 三、 MIT与CIT 给予我们的启示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历史任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市场对理工科大学的人才规格和人才内涵标准在不断提升,受过良好教育的文理相通的复合型人才将要在未来的社会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2]。中国理工科大学要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境界、内涵和层次,MIT和CIT 的教育实践及其成功经验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相适应的文科。由于MIT与CIT发展目标各有千秋,MIT的文科求全求强,这与其学校大规模的特点相适应,并与其理科、工科的数量、类别形成一种三阶的旋转对称的格局。而CIT则力求小而精,秉承质量和控制规模而成为这所学院的发展原则,学院认为这种个性化的取向同样可以保持其优势。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其为数不多的文科专业同样是全美高等教育的精品。因此,我国理工科高校创办文科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构建自己的文理相通课程体系,以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出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使得人才不仅适应社会,而且能形成一种积极的力量推动社会科学发展,造福于人类。
坚持一流标准提高师资层次。在MIT发展的历史上坚持一流标准是其始终如一的办学宗旨,其文科如经济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就以一流标准进行严格要求,因此,在50年代末就成为了美国大学最好的经济系之一。CIT 也曾培养了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国理工科大学也应本着创办一流的标准建设文科,从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到教学科研等都应如此要求。这需要自由、平等的科研精神,需要营造开放、活跃的学术研究气氛。
重视基础文科建设同时培植特色文科。由于历史与政治因素,致使我国大学长期以来分科形态存在,文科在文科大学,理工科高校建文科并不是与文科大学、综合性大学一较高下,而应有其自己的特点与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培植与工程、理学直接相关的特色文科并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MIT的文科就是在理工科的方法和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理工院校要培植特色文科,要尊重科学,要将单一的专业技术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加强师资阵容,引进学术大师。衡量一所大学的水平并不是完全看外部设施有多完备,而取决于是否有高水平的教授和大师。同样,一门学科的成就也取决于师资的水平。MIT与CIT的文科创建无一不是先有大师后有学科。资料表明,MIT与CIT的文科教员更是人才济济。可以说正是强大的师资阵容成就了MIT与CIT的文科建设。因此,我们的大学也应视吸收和引进“大师”级师资,同时抓好现有师资队伍建设,孕育和培养自己的“大师”级人物。这些大师可以是学有所成的优秀海外留学人员、留学深造的成功人士、本校及兄弟院校的知名教授。
篇6
【关键词】民族高校 文科 大学物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N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13-03
如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科学是探索宇宙和微观世界及人类自身的前沿研究。现代科学技术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强大手段,它也是改善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工具,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思想方法、各种观念和思潮、立法和决策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物理学是探索物质世界中最基本、最普遍运动规律的学科,是最成熟的自然科学之一。既涉及自然客体,又涉及哲学思辨,其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典型代表。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在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都会接受系统的科学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训练。而非理工科专业学生(通称为文科生)如经济、金融、管理、法律和商学等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及艺术、语言、文学、哲学等人文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则一般很少有与科学相关的必修课程。文科生作为国家的重要人才,他们是教育、经济、管理、文学等社会领域的核心力量,是社会管理高效运转的保障。在当今的科技时代,如果他们不了解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没有必要的科学素养,他们就无法胜任现代社会决策和管理的职责,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也不能够展现时代的风貌……
因此,对文科学生开展必要的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陆续开展科学通识教育,开设文科物理课程就是重要举措之一。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国内物理教育工作者从学习参考国外优秀文科物理教材到自己开发文科物理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 国内外文科物理教材概况
1.国内外文科物理教材
在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就开展了文科的大学物理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比较成熟,出现了很多专用的优秀教材,比较著名的有美国A.Hobson教授编写的教科书Physics:Concepts and Connections(《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A. Hobson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开设了一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文科物理课程,并编写了这部教材。这本书极有特色,是一本充满人文色彩的物理书,现在已出了很多版,在130多所美国大学中使用,目前我国也有译本,并逐步推广使用。由于这本书和他提倡在物理教学中联系社会问题,2006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授予他密立根奖(AAPT的最高奖之一)。加拿大Paul G.Hewitt编写的Conceptual Physics(《概念物理》),作为高校文科物理的经典教材,也被许多知名大学使用,普遍为美国大学文科学生所钟爱。近年来也被中国一些高校,譬如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选为文科物理教材。风靡一时的《费曼讲物理》虽然内容较多,但也很适用于文科学生学习,在中国有较多译本。
在我国文科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探索中,已先后出现不少文科用的大学物理教材,如复旦大学倪光炯等编著的《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同济大学吴翔等编著的《文明之源――物理学》、南开大学宋峰主编的《文科物理――生活中的物理学》、东南大学吴宗汉编著的《文科物理十
五讲》、西南大学谢东等编著的《人文物理》、西安交通大学张淳民主编的《文科大学物理》等等。这些教材既借鉴了国外优秀教材的优点,也各有特色。
2.文科物理教材的特点
国外优秀文科物理教材有其重要特点:强调科学的认知过程,注重介绍知识来自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检验;讲究文字描述和图表直观展现,尽量避免数学公式;重视近现代物理学知识的介绍;关注与物理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我国物理教育工作者吸取了国外文科物理教育的优秀经验,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国情的文科物理教育乃至科学普及工作的一些理论构想和指导原则。赵凯华先生指出,文科的物理课不应是理工科物理课的压缩或稀释,而应当有自己的特色。文科物理教材的内容大体上可以着重于三个方面:一是物理学基本概念的人文含义,如物理学发展史和物理学中蕴涵的世界观、方法论,物理理论的哲学意义等问题;二是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军备等;三是高科技和现代化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
国内不少学者针对文科物理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注重生活实例,从生活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物理学现象出发;重在讲述概念,用生动的语言揭示自然现象背后隐含的物理学规律,最大限度地避免用方程式等物理、数学语言来表达;增加实例插图等等。梁志国先生直接提出了编写大学文科物理教材的四条原则:(1)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呈现方式;(2)精选内容,以点代面;(3)注重思想性和科学精神教育;(4)注意渗透STS教育。
二 关于民族高校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建设的设想
文科学生加强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前已述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也决定了必须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科技素养,促进少数民族的科学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迫在眉睫。
民族高校承担着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责任。但是在众多的关于文科物理教材的文献中,很少提到民族高校文科学生科学教育的话题,也很少提到民族高校文科物理课程及文科物理教材的适应性问题。少数民族学生有其特殊的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及由此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征,因此民族高校文科学生的科学教育和普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有的文科物理教材在民族高校文科物理课程中的实用性亦有研究的必要。
1.民族高校学生的特点
民族高校学生以少数民族为主。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非常浓厚,学生自小沉浸在寺院教育、宗教思想及宗教仪式的氛围之中,受宗教的文化影响而轻视科学或用宗教思考方式对待科学;语言障碍又造成了课外阅读范围狭窄,限制了对主流文化的接受;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域大多是边远落后地区,没有受到现代科技社会环境的熏陶,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中学学习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更缺乏对科学发展历史的了解。调查表明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普遍重文轻理,理科学生人数太少、理科学习资料短缺、学生缺少练习、实验教学严重不足、理科成绩差。在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理工科“民考民”学生高考理科综合卷的成绩平均为93.4分(满分为300分),仅占总分的31.1%,有85.5%的同学觉得自己在中学时物理学习成绩不好或成绩一般,文科学生的成绩更是可想而知。中央民族大学杨清霞教授2010年的调查也表明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考数学平均成绩偏低。
2.民族高校文科物理教材应有的特点
适用于民族高校学生的文科物理教材首先遵从大学文科物理教材的一般特点,在此基础上应该做适当的处理以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第一,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直观呈现,用通俗语言描述。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于边远农牧区或靠近农牧地区,虽然从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中能够了解到现代主流的社会生活方式。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现象有其浓郁的农牧区特色。更加贴近生活是指尽可能贴近他们的生活。数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弱,要求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和通俗。更多地采用卡通式插图示例,减少物理数学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物理思想。特别是应使用大量插图。张立彬、李广平在《美国一流大学文科物理经典教材的特色与启示》中谈到生动的插图在展示物理状态、呈现物理过程、表达物理规律、解释物理原理、说明物理条件、化解物理难点等物理内容的展示、降低物理难度及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本质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物理知识点要精选。应当以点带面,不要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拘泥于传统的力、热、光、电、近代物理的体系和顺序。应当先选取重要的知识点,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解释物理原理,再提出其他相关实例。掌握系统的物理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通过重要物理原理的阐释,让学生了解物理文化,加深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阐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深受宗教的思想和文化影响。宗教经典中对于物理世界和自然规律也有自己的解释,形成一套自圆其说的思想和方法。自小接受这些思想对学生接受科学思想方法必然有影响。因此,对于自然规律的宗教解释和科学思想方法解释之间的区别和类似之处,应当给予阐明。不要让学生抵触科学或轻视科学,也可避免用宗教的思想方法理解科学。让学生在的前提下,愉快地接受科学思想方法。
第四,解释科学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地区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对少数民族学生影响很深,主要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医、藏医、苗医等医学,中国的传统数术学,在农牧区根深蒂固的民间巫术等等。这些文化的存在虽然是非科学的,但在广大的农牧区广泛流行、深受信赖。如果不阐明这些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必将影响学生对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接受。
第五,揭示科学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单纯、朴实,热爱自己的民族,讲义气。如果对他们深刻揭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介绍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了解科学技术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必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技术的极大热情。现代科技应用于农牧区的实例很多。简单的如联合收割机、剪羊毛机等,先进的如农作物、草场的红外遥感和畜群的远程监控等非常丰富。
第六,重视物理实验。目前流行的文科物理教材中一般没有或较少有实验的内容。但也有一些学校比如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给文科生开设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写民族高校文科物理教材时,不应该忘记实验的内容,一些最基本的实验应该写清楚,实验的篇幅可以不多。可设计定性或半定量的实验,以提高学生兴趣;加入演示实验,可以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体现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并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其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少数民族科技教育的急切需求呼唤着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民族高校文科学生的科技教育正是努力的方向之一。民族高校文科物理教材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关心民族教育的专家学者继续关注并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谢东、王祖源编著.人文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宗汉编著.文科物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赵凯华、秦克诚.一本人文的而非技术性的物理教材――评介A.Hobson著《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J].大学物理,2002(8):44
[4]张立彬、王娟萍、韩志龙.《文科物理――生活中的物理学》教材的特色与启示[J].大学物理,2014(7):56~59
[5]梁志国.关于大学文科物理课程和教材的思考[J].大学物理,2010(8):47~49
[6]呼吉图、刘敏.加强和改革理科教学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科技素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7]黎义和、格玛初.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现状――藏区中学文理科学生比例失衡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6)
[8]毛多鹭、马元良等.“民考民”师范生物理学习状况调查及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8)
[9]杨清霞.语言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数学学习刍议――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新疆民考民学生为例的分析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10]章羽、钱锋、戴玉蓉.文科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144~146
[11]陈新莲、袁敏、李淑娟等.文科物理课程整合建设的实践[J].大学物理,2013(12):55~57
[12]阿特・霍布森.Hobson文科物理教材选载导读――怎样才能提高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科学素质[J].大学物理,2008(3):61~63
[13]蒋逢春、艾宝勤.浅谈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实践及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3):127~128
[14]卢佃清、王莉、王勇等.适合文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6):179~181
[15]韦韧、兰民.论文科物理和科学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8(1):32~33
[16]姜广军、向安润、罗树范等.深化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项措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8(1):62~63
[17]高志华.农业院校开设物理选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18]王勇、卢佃清、王莉等.开设文科物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42~144
篇7
一、人文学科教育――人文教育的直接载体
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的直接载体。中国古代六艺中的“礼”、“乐”,古希腊“七艺”中的“哲学”、“文法”、“修辞”、“音乐”等,可谓今日人文学科教育的历史渊源。文学之典雅瑰丽、史学之博大浩瀚、哲学之深刻睿智、艺术之美仑美奂……所有这些,无一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大学讲坛上,其通过知识教育的方式,履行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之使命。麻省理工学院(MIT) 和加州理工学院(CIT) 作为全美乃至全球最负盛誉的理工科大学,以其门类齐全、水平高超的人文学科,对学生施行人文教育,培育其人文精神。
享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美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 不仅在自然及工程科学方面极具造诣,亦在人文科学领域有所建树。该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以其深厚的学养传统,为学生提供卓越的人文学科教育。其中,历史学科开设了70余种课程,其涉及领域之广阔精深,令人叹为观止。MIT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完、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8门课程,每门9个学分,共计72学分,课程包括基础性的人文教育课程和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交流等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与此同时,MIT自2000年起,每年选派约30名品学兼优的大三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交流,以便于学生通过在异域接受人文学科教育,进一步感受欧洲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并内化为人文精神与素养,这也彰显了麻省理工学院人文教育的国际化特征。
美国另一所重量级的理工科大学――加州理工学院(CIT) 虽以“小而精,小而美”为办学宗旨,却坚持在仅有的六个系中为人文学科留有一席之地。其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常年设置人类学、历史、语言与文学等专业,并安排历史学博士后名额,学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另外,CIT要求学生只有修读完必修的核心人文课程后方可毕业,以此保证每名毕业生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
淡化专业界限,开阔学科视野,开展跨学科综合人文研究,乃是当今高等院校人文学科教育的一大趋势。对于理工科大学的人文学科教育而言,更不必囿于系统知识的讲授与承传,而可将其它形式如人文讲座、经典导读等作为重要方式,坐落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喻家山麓的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可谓创造并应用此种形式之先驱和典范。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举起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1997年,学校又成功创办了全国首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其开创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举办人文讲座、力倡中国经典诵读、出版“文科学术丛书”等做法,均使学生受益无穷。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文史哲艺的分科教学,抑或是人文综合的跨学科教育,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学生领会人文学科所体现的思维、方法,体悟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而不单单是对人文学科的智识。
二、文化氛围培育――人文教育的环境依托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起着统领的作用、规范的作用、激励的作用、熔炉的作用,能够凝聚师生的意志、规范师生的行为、激励师生追求卓越、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涵盖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体现人文属性、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将为一所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提供可靠的环境依托。
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这所原本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演变成为一所以“土水建机动电”等工程学科占主导地位并具有绝对优势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挖掘人文传统、昂扬文化自信,无疑是清华大学在当前建设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全局战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现谨以清华大学为例,透视文化建设在理工科大学文化氛围培育和人文教育实施中的意义与作用。
1.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即学校实体文化,既包括校园环境、设备设施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者、研究人员等人才资源,其共同为学校进行人文教育提供物质基础、生态背景和人才支持。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指出,“校园环境的设计和气氛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无形的潜在课程”。每当在清华园中徘徊徜徉,总有处处人文景致值得我们驻足赏鉴,凝神索思,感悟人文。“园中园”让我们忆起“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之名句;“荷塘月色”让我们领悟自由、细腻、超脱之心境;“校园第一碑”让我们铭记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说”;学校中央所立日晷上的铿锵话语“行胜于言”,激励莘莘学子砥志砺行,不辱使命。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充溢的校园环境,使清华人于无形之中接受了最为珍贵的人文教育。
在教师遴选上,清华一向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并特别注重延聘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可谓代表清华大学人文传统的一枝独秀,其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均为中国近代人文学者之典范。除却学术造诣和建树,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笃实的处世精神与广博的胸怀境界对清华学子的影响深厚绵长、跨越百年。时至今日,学子每每慨叹清华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无不感念先师,并于清华园内濡染观摩,不断汲取融民族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人文养料。
2.制度文化建设
民主自由,既是大学的文化追求,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而自由之于大学,除教学自由、科研自由和学习自由外,以大学自治作为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不可或缺。在清华百年的发展史上,既有师生为实现“专辖废董”而不懈努力之史实佳话,更有历来注重以制度建设保障大学自由自治之传统。素有“低调寡言、宽容民主”之称的梅贻琦校长大力提倡“教授治校”,并建立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和学术休假制度等,使学者既有机会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又享有进行学术探究的充足时间与广阔空间,在教学、科研和行政诸方面施展才华。制度文化建设对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而制度建设并非局限于规章条文,它也是一种努力付诸实践的行动,更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约束,是一种能够内化于心的精神和信念。在梅校长的带领下,清华大学“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使今日清华可延续其传统,民主自由之风盛行:设立学术委员会,恪守学术自由与学术道德;鼓励中西方学术交流,拓展学生人文视野;规定学生入学后有四次选择专业的自由,为学校自由学风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等等。
3.精神文化建设
篇8
可供选择的学校如下所示:
1、重庆邮电大学: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崇文路2号,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在信息产业领域、适合文科生就读;
2、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部市共建,交通特色与优势明显,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757名,在职教职工2023人,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18个学院,适合文科生就读;
3、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2008年教育部、重庆市《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为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适合文科生就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mathematic teachingfor students of Liberal Arts, this paper states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mathematics for the students of Liberal Art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teaching in Ank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大学文科数学;基础课程
Key words: mathematics in Liberal Arts;basic cours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78-01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工作者已深深地意识到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并应用该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指导所从事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许多高校相继在文科专业中开设了高等数学,并且作为一门必修的通识课程。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开设文科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献([1]~[3])进行了分析。本文谈论了大学文科数学课程简介以及我校文科数学开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文科数学课程简介
我院是一所新升本科院校,高等数学系列课程是我院理科及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具体设置有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学科。《微积分》是我院一门重要基础课,它的教学主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着眼于数学思想、概念和数学应用,主要讲授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技巧。实践证明,该课程学习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后继课程的学习,它是后继课程最关键的基础课程之一。《线性代数》也是高等院校财经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它讲授后继专业课程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之达到新的高度,从而提高创新意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客观世界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为学生提供必不可少的数据处理方法,而且是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同时也是高素质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工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由概率论、数理统计两部分构成。其中,概率论包括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内容;数理统计包括它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为了配套学习,我院还开设了统计的选修课,在学习数理统计基本知识的同时,介绍一些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加强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此外,考虑到当今数学建模不仅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且在经济管理乃至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数学建模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方法的无穷魅力,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我院适时开设了数学建模选修课,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讲授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数学方法,比如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解决,鼓励并具体安排组织学生参加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过概率统计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随机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认识到概率统计理论与方法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学会运用概率统计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客观世界中随机现象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我院现状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我们这些刚刚升入本科院校的文科生来说,继续求学深造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作为研究生选拔考试必需的一门功课就尤为重要。而现阶段我院的大学文科数学教学水平较国内知名大学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现阶段加大我院的大学文科数学的教学质量,缩短我院与国内知名大学的大学数学的教学的水平的差距,首先应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我院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和授课学时方案就显得尤其重要,从而能够提高我院文科学生学学文科数学的兴趣,引领他们向更高一级的学府迈进。现阶段已进入我院本科教学已快四年时间,在2010年的1月份我院将有部分同学参加研究生入学选拔考试,这就对我院的本科生提出更大的挑战。而且从2009年起我国将举办每年一次《高等数学》竞赛。如果我们学院的学生能够在以上的两种考试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这对提高我们学院的社会声誉,扩大我们学院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院已进入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现状,而且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院的《高等数学》教学已在赵临龙教授等人的带领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院在我省《高等数学》教学方面已取得了“省级重点教学团队”的称号。这就为我们继续加强我院的《高等数学》教学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而且随着我院本科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院在2010年1月份起将有部分学生参加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在今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我院刚刚入学的本科生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强,而且好多学生考研的志向也比较强烈。在这几种条件下,加大我院文科学生大学文科数学的学习就显得的尤为重要,其意义尤为突出。
大学文科数学作为大学文科生的公共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性显得特别的突出。我们都知道全国多所大学对刚刚入学的文科学生都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大学文科数学》的学习,而且每个院系的课时也大不相同。又由于的我们学院的文科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而且部分系的课时相对较少,大部分同学很难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结构。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学量的知识、掌握大量的知识,已成为以后个人谋生和发展的必须储备。如何让我院的大学文科数学教学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为学生的以后求学深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院从2007年以来每年开设大学文科数学公共选修课,满足文科生学习高等数学的需求,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开设范围还是相对较小。近几年来安康学院在市场营销、政治历史等几个文科专业开设了大学文科数学,由于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认真研究,针对不同专业制订了教学大纲,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紧紧围绕“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这两个中心进行教学,针对不同专业选择对应的实例说明高等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得《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得到文科学生的认可,受到文科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学实践表明,文科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早起步,早受益。总而言之,文科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意义重大,时间紧迫,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顾沛.文科数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数学,2004,(8).
篇10
大学生是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在大学校园中不仅需要积累基础知识和理论,更需要大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尝试,才能在毕业后迅速得适应社会需求,投入到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来。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在阅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搜集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得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结撰成文,是一个常用的科研锻炼方式。本文就文科大学生进行论文研究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能够给予诸多学子些许启示和帮助。
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有很多,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需要互相结合使用。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难免会在研究中“误入歧途”。所以,从事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科学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基本的逻辑方法
人们的理性思维有共通性,做任何研究,总离不开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思维活动的基本环节和方法,它可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体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科学研究更加符合实际。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突出出来,即把复杂事物的整体分为若干简单的要素进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把握其本质规律,须将其暂时分解开来,对各个要素进行研究,找到其中一般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握其基本特征,进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可以是在思想上把属于整体的组成部分或组成方面分离出来,就像人们把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把一个活动分解为个别动作等等。分析也可以是在思想上把属于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同性分离出来。例如,把花的色、香、味分出来;把音乐的个别旋律分出来等都属于分析的方法。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思维方法,把具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把事物的各方面联系起来。例如:把把各个情节连成完整的故事;把各种线条色彩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综合是把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规律与外部形态相结合,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从思维事物的内部本质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外部表现及其整体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的过程,彼此孤立地存在,但又是彼此联系着不可分割的一组思维方法。如果只着眼于对事物的部分分析,会出现以偏慨全、以点概面的错误做法,从而割裂事物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如果没有对事物的个别和部分的准确分析,综合又无从谈起,没有依据。
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性在于分析是从整体开始的(最初的综合),分析(对它部分、方面、特征、过程的分解)又是达到认识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进而对整体认识得更深入和充分(再次的综合)。
归纳和演绎是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也是两种基本方法,在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归纳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原则、原理、结论)的思维方法。即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的方法。分类的过程可以促成观点的形成,例如:对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区的作者进行分类,像研究北宋江西文人群体的创作,进而发现与地域性有关的一些特征或规律,用的就是归纳的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知识、原则出发,引起个别性、特殊性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即从一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的属性、本质来推断该类个别事物中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方法。《论语·述而》中所提倡的“举一反三”就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演绎的前提是一般知识和个别结论的凝聚。演绎的结论蕴含在前提之中,不能超出前提的范围。演绎的思维方向是从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象。演绎的结论正确与否,既决定于作为出发点的一般性知识和结论是否正确,又取决于所选择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否正确。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王力先生在《谈谈写论文》这篇文章中说:“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反过来就坏了。比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凡人皆有死,你是人,你也有死。’这是演绎法,从大前提推出结论。结论对不对,关键在于大前提对不对,主要是‘凡’字。‘凡’是归纳出来的,我们做研究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个‘凡’。怎么研究呢?就是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所谓分析,是要以归纳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归纳就做分析,那么结论常常是错误的。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归纳的重要也就证明充分占有材料的重要。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越能证明你的结论是可靠的。也会有例外,例外少倒不怕,多了就不行。例外多了,你的结论就得推翻。”[1]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归纳必须有一个原则作为依据,那么这个原则就是已经被演绎出来的结论。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二、文科论文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对于基本的逻辑方法,在进行研究时还有一些适用于不同学科的具体的研究方法。下面就适用于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做以介绍。
(一)考证法
考证是中国传统学术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根据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经过分析材料,得出一定的结论的方法。当代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像我们中国这样长,由古至今五千年一脉相承、延绵不绝。其他国家不是这样,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曾经是中心,那些地方的国家却是有古无今。唯有黄河和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没有中断过。”[2]我国历代学者十分懂得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遗产,撰写了大量鸿文巨制,2001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收缪荃孙、孙治让、章炳麟、王国维等160多家的考证文章,共350万字。考证就是求是,就是辨别真伪,追求真理,千百年来的考证成果其作用都使我们趋向真理,逼近真理。考证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例如,语言学研究中对于某一个字词的读音、语义的产生、发展、流变的研究也是用的考证法;文学、文献学研究中对于某一个作家生平经历、某一部作品版本流传等的整理求证也是用的考证法。考证是为了辨明真伪,最大程度得还原历史真实。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许多研究得以进展的基础和保证。
(二)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在一定的分类基础上,根据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相同、相异而得出结论。比较和分类互为前提,互相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可广泛采取比较的方法。只要是在某个方面或某种程度上的多个事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就都可以进行比较。国与国、人与人、作品与作品、形象与形象,甚至方法与方法、特点与特点……
选择比较法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对象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有比较的必要,是否会显得牵强。我国两千年前的周代有了《易经》。《易经》不仅推动了德国莱布尼兹发明二进位制,还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某些相近的观念,例如:万事万物都有相对的特性。
比较法按照方式的分类,可以分为横向的同时比较和纵向的历时比较。横向的同时比较是指选择某一特定时期,选取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具有一定相同特征的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的研究方法。例如“关于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对比研究”,就是选取盛唐这一特定时期中的两位诗人,以他们的边塞题材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位诗人的共性与个性。纵向的历时比较则是选取某一个或某一类事物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以期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方法。例如,选题“从‘为艺术而艺术’到‘革命’论述——论创造社文学观的变迁”就是以创造社这一文学团体文学观的前后变化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观念变迁的文学史意义。
(三)量化分析法
王兆鹏先生的《唐宋词史论》中对唐宋时期的词人、词作进行了数字统计、量化分析的内容。他通过对这些词人存世作品的数量、被后人引用评价的次数、词作被收录刊行的次数等方面,对唐宋词人做了一番数字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与人们千百年来从词作内容和艺术成就角度对前代词人的评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种通过计量的方法来辅助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就是量化分析法。量化分析可以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但是量化分析也必须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才最有说服力。量化分析多用图标来进行标示,数学是研究事物量的科学,历史由无数复杂的数量关系组成,量化分析的方法也必然可以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但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量化分析不宜过分强调精确,过分强调量得精确,会导致混乱。例如对文学作品分期的研究,把某一个时间作为阶段性的分界点是可以的,但并不绝对。在这个时间前后的作者、作品的具体情况都应做具体分析。不能过分强调泾渭分明。承认量化分析中的模糊性,就是要承认人文科学的复杂性、多元性、过渡性,可以避免机械化、绝对化。
文科论文研究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研究课题,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更多的需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对前期搜集到的诸多材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进而得出相对准确合理的结论。掌握文科论文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对于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进一步深入专业知识,进行具有创新意义及社会价值的科学研究有着很大的意义。
注释:
[1]王力,朱光潜,周一良等著,怎样写学术论文[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