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规程范文

时间:2024-03-23 10:0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工艺规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工工艺规程

篇1

关键字:化工机械 设备 焊接工艺 规程

中图分类号:TQ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201-02

一、化工机械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研究

在化工机械设备中,绝大部分设备金属材料是可以进行焊接作业的,但其设备材料的焊接工艺操作难度差异较大,其金属材料焊接性能存在着较大区别。为此,在进行化工机械设备焊接作业之前,应对其焊接性能进行研究。

(一)焊接性概述。焊接性,指的是金属材料在一定工艺技术的操作下,通过焊接作业获得质量优良的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在进行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时,如采取一般的焊接工艺条件即可获得优质焊接接头,则表明该材料焊接性较好,反之,如采取一般焊接工艺无法保证焊接接头质量,应用复杂的焊接工艺条件方可获得质量优良的焊接接头,则表明该材料焊接性较差。其中,焊接工艺条件,主要指的是进行焊接作业过程中所采取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工艺措施等内容,焊接前预热、焊接后进行热处理、接头形式、环境温度、坡口形式及坡口尺寸等均属于焊接工艺措施的内容。判断金属材料焊接接头质量的标准在于焊接接头承载力、抗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

(二)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性评价。化工机械金属材料焊接性评定主要是通过估算方法来实现,影响钢材焊接性的主要因素在于材料其本身化学成分,在各种元素中,碳含量属于影响焊接性能的最大因素,含碳量越高,其焊接性则越差。为此,在当前钢材焊接中,将各种元素对焊接性影响折合为碳量成分影响。

(三)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性试验。为保证焊接质量,一般在进行正式焊接作业之前,会进行焊接性试验。焊接性试验,是进行鉴定焊接新材料、鉴定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质量的重要措施。焊接性试验主要包括抗裂性试验及焊接接头使用性能试验两个内容。通过抗裂性试验,检验焊接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接头位置焊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具备抗裂性,在提高焊接质量,实现焊接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焊接接头使用性能试验,主要是对焊接接头承载力、耐磨性能及抗腐蚀性进行试验,保证其接头使用性能。

二、化工机械设备焊接工艺规程

(一)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在焊接工程师进行焊接工艺规程编制时,应充分保证焊接工艺规程的正确性。在多数国家中,其焊接规范及标准是通过公认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依据并进行编制的。在焊接工艺规程编制中,不允许使用尚在研究阶段、没有获得权威结构认可的材料、方法及技术。由此可以看出,进行焊接工艺规程编制是有据可依的。在进行化工机械设备焊接工艺规程编制时,应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制,针对焊接设备特殊性,收集相关焊接相关技术资料,从而安排焊接工艺规范编制工作,其收集材料越充分,其焊接工艺规程编制正确性越高。

(二)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规程主要包括焊接结构工艺性分析、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坡口形式的选择、焊接规范、焊接技术要求等内容。通过明确焊接工艺规程中各项内容及标准,保障焊接质量及水平。

1、焊接结构的工艺性。在进行化工机械设备焊接作业时,需要考虑焊接结构工艺性问题。机械设备焊接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焊接作业的操作难度,影响着设备焊接接头质量及焊接效率等。在进行熔焊作业时,以焊缝倾角及转角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等形式。在进行某些化工机械设备中,需要在机械设备加工后其焊接结构方可进行焊接,为避免焊接对设备加工精度造成影响,一般要求其焊缝结构设计应与加工表面保持一定距离。化工机械设备焊缝布置应综合考虑焊接操作空间问题,保证其预留操作空间可以满足焊接作业时其运条角度调整的要求。如化工机械设备其焊缝为点焊或缝焊焊缝,则需要保证其焊缝位置满足滚轮电极及柱状电极的焊接特点等。

2、焊接方法。当前,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方法种类较多,以焊接过程特点作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将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及钎焊。其中熔焊指的是在没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将需要焊接位置的母材金属进行熔化,并形成焊缝的一种焊接方法。熔焊其特点在于应用局部热源,将填充金属在焊件结合处熔化并熔合,在熔合冷却后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电弧焊及电渣焊均属于熔焊方法;压焊指的是在进行焊件焊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焊件施加压力方可完成焊接的一种方法,应用压焊进行机械设备焊接,在焊接之前无论进行加热或不加热,均需要施工一定压力方可保证焊件焊接质量,摩擦焊及接触焊均属于压焊类型;钎焊与熔焊存在着本质区别,其选择较之焊接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为钎料,将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将焊件加热到低于母材熔化温度,应用熔化为液态钎料进行接头间隙填充,并通过扩散连接完成焊接的一种方法,铁钎焊、火焰钎焊均属于钎焊方法。在进行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方法选择时,需要在分析焊件材质、接头厚度、焊缝位置及坡口形式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与确定。

3、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材料指的是在进行焊接作业过程中所应用的为提高焊接质量附加的保护物质及各种填充物质,常见的焊接材料为焊条、焊丝、钎料、保护气体、焊剂及钎剂等。在焊接材料选择时,需要按照焊接材料可以满足焊件母材及焊缝处理强度的要求进行选择,并综合考虑工艺因素及焊接方法的冶金特点对焊接接头可能产生的影响。一般在产品样品性能说明或焊接材料标准中对焊接材料熔敷金属性能进行了说明。在焊接中所采取的焊缝材料及焊接工艺直接影响着焊接接头性能,在选择焊接材料时,应充分考虑焊接接缝金属性能。在我国焊接操作规范中规定,焊接过程中其焊缝金属性能应等于或高于相应母材标准规定值下限,或其焊缝金属性能应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三)焊接接头与焊接坡口形式。焊接接头指的是应用焊接方法后形成的不可拆接头,以焊件结构厚度、焊件结构形状及应用条件为标准,可以将焊接接头形式分为对接接头、搭接接头、角接头、T形接头等多种形式。其中对接接头指的是将同一平面内被焊工件相对焊接所形成的一种接头形式,这种接头受力状况较好,其应力分布集中程度较低,属于化工机械设备焊接作业的理想接头形式。T形接头则是将存在一定角度或保持垂直的被焊工件通过应用角焊缝连接形成的接头形式,其承载力较好,在化工机械设备焊接应用中十分广泛。

为提高焊接质量,按照焊接工艺要求,将被焊工件待焊部位进行加工,形成具有几何形状的沟槽,这种沟槽即坡口。进行坡口加工,其目的在于保证焊接焊缝焊透,并可以进行熔合比调整,以实现焊接质量。在焊接作业中,为可以将焊缝根部焊透,当板厚超过6mm时,应进行坡口加工,坡口多分为V形、X形、U形、K形等形式。在进行焊件开坡口时,应注意留出钝边,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烧穿问题,开坡口应预留出一定间隙,保证焊接可以实现根部焊透。

(四)焊接规范。焊接规范主要为影响焊接质量及焊接效率的所有工艺参数。焊接规范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条与焊丝直径等。焊接规范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焊缝熔深、熔宽、熔高,是决定焊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选择焊接电流时,如化工机械设备为厚板,为提高生产效率加大熔深,可以适当增加焊接电流,但如焊接电流值过大,则容易出现咬边问题,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如焊接电流值过小,则容易造成夹渣或未焊透等缺陷问题。为此,应保证焊接电流适中,保证其焊接质量。电弧电压的大小容易对焊件焊缝形状及尺寸造成影响。如电弧电压过高,则其焊缝较宽较浅,易产生焊透或咬边等缺陷。如电弧电压不足,则其焊缝较窄较高,同样影响焊缝质量。焊接速度过快容易产生咬边、气孔、为焊透等缺陷,焊接速度不足则会引起溢流、焊瘤等缺陷。焊条直径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焊接板厚、接头形式等,充分保证焊接质量。

(五)焊接技术要求。在进行一般焊接作业时,其焊接技术要求主要为: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条、焊缝布置、焊接工艺、检验标准、试验标准等。在进行化工机械设备焊接作业时,应综合考虑化工机械设备的工艺要求,分析其设备结构强度、刚度及尺寸要求,合理编制其工艺规程,保证化工机械设备焊工艺规程可以满足焊接使用性能要求,实现焊接目标及综合效益。

三、结语

在化工机械设备加工中,为保证设备加工质量,需要进行设备焊接作业。为保证焊接质量,保证焊接接头使用性能,需要编制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质量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焊接工艺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焊接工艺规范参数与焊接技术要求等。本文在分析化工机械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的基础上,对当前化工机械设备焊接工艺规程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保证焊接工艺规程质量,在实现焊接接头质量及焊接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晶,李艳,史雪芬等.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评定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J].石油化工设备,2010,39(4):39-45.

[2]郭晶,古敏.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评定和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2010,39(5):76-82.

[3]邢志海,刘相伟.锅炉压力容器中焊接工艺规程辅助系统的研究使用[J].科技视界,2013,(18):189-190.

[4]朱海鹰,辛忠智,辛忠仁等.中外焊接工艺评定方法以及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评定的标准体系[J].中国化工装备,2011,(1):18-23,33.

[5]杨晓丹.谈化工机械设备焊接工艺规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3):59.

[6]张华,魏艳红.钢桥焊接工艺评定软件开发及应用[J].焊接技术,2010,39(3):27-30.

篇2

关键词:城市公交;公交规划;编制方法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urban public transport plann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and city form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Keywords: the city bus; Public transport planning; Establish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U47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交通人与车的关系

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货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评价一个交通体系的优劣,主要看公众的交通利益是否得到保障。道路空间应为整个社会所共享,而不能仅为少数富裕群体使用。因此,交通规划师必须树立公众利益优先的思想,并将社会公平原则体现在构筑交通空间的过程中。

从古到今,随着交通工具的变化,道路的服务对象,在设计者的思想中经历了从为人(统治者)到为车,再到为人的变化过程。“人本位”的思想是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半个世纪小汽车时代的辛酸苦辣之后,认识到以车辆移动为目标的“车本位”带来的种种危害之后不约而同提出来的。许多国家建筑师会议都一直强调城市规划是为人,而不是为车。“我们需要行走,不仅为了生存,而且是为了快乐。”人的活动应优先考虑,要创造一个步行的天堂,不能让汽车到处横行。

2.目前在交通供需关系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表现:

2..1过分强调供应不足。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是:“我国大城市道路设施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

2.2供给方向上的偏差。交通供给过分集中在快速路、主干路、立交桥、地铁、轻轨等高投资的交通设施上,忽略了城市支路网的建设和常规公共汽(电)车的发展,对于停车、加油、步行、换乘等交通设施以及交通管理和服务的供给则一笔带过。这种方向上的偏差直接造成了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低效率。

2.3对部分需求的忽视。交通方式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各有其优缺点,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程度。应该看到自行车在我国城市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适用性,国外的研究表明,摩托车是一种生命力的交通工具。但是目前我们在对待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方式的态度上,往往采取歧视性的限制政策。另外,对于步行交通的忽视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4价格政策不合理。价格是调节供需关系的重要手段。对于高效率的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价格过高会导致使用者减少,城市总体运输效率下降,成本升高;对于低效率的交通方式(如私人小汽车、出租车),价格过低会导致使用者增加,也会使总体效率下降,成本升高。而目前我们制定的很多价格政策则是背道而驰,导致城市运输成本的升高和总体运行效率的下降。

3..公共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为广大市民和外来人员提供多种方式的客运服务,实现人员高效安全和舒适方便的移动。公路交通系统的主题,是公共汽(电)车。

3.1.1公共汽(电)车系统

公共汽(电)车(简称公交车)系统规划,需要着重研究网络、车站、车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及相关联系,使公交车系统充分发挥方便、价廉、安全、舒适的优势。

3.1.2轨道交通系统

3.1.2.1轨道交通网络的编织

与公共汽(电)车不同,轨道交通系统的线路即轨道时全封闭的固定的,一旦建成,很难进行改造和重建,因此做好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布局是十分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编织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城市用地布局相结合;与其他交通方式相配合;与客运需求变化相一致。

3.1.2.2轨道交通的车站设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建设形式可分为地下站、地面站和高架站;按运输组织功能可分为中间站、折反站和终点站;按网络功能分为枢纽站、换乘站和一般车站。轨道交通的地下站位于城市中心区,这里人口密度高,是城市商业办公中心,因此地下站的建设与周围商业开发、周围主要建筑应统一规划建设。

4.快慢道路系统的组成

4.1快速道路系统

城市快速路系统为车辆通行提供的是高速、连续的交通服务,因此,与其他道路相交一般采用全封闭的互通立交形式。在我国一些路网密集度高、用地紧张的特大城市,如上海、广州,采用了高架形式的快速路系统;而在一些路网密集较低的特大城市,如北京则采用了平面道路加立交形式的快速路系统。

4.2道路慢性系统

慢性系统包括自行车系统和步行工具系统。

自行车系统在规划上要求自行车专用路两旁不至于产生和吸引大量的机动车流和货物运输的需求。设计上要求线路通畅、连通、路面平坦、坡度小、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且自行车专用路上宜采取机动车有限驶入的配套管理措施,即允许少量机动车在限定的时间内限速进出。

5.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结构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5.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ATIS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上,交通参与者通过传感器等装备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各地的实时交通信息,出行者根据实时交通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选择路线。

5.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这个系统有一部分与ATIS公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系统,但ATMS主要是给交通管理使用的。它对道路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监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动控制交通信号信息显示技术和图像处理事故等技术以保证交通流畅通。

5.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这个系统的主要亩的是改善公共交通的效率,包括公共汽车、地铁、轻轨交通、城郊铁路和城市间的长途公共汽车等,使公交系统实现安全便捷、经济、运量大的目标。

结语

省级城市交通规划是新时期业面临的一想新的规划工作它极具挑战性,本文对其内涵进行了一些探讨,从规划要求特性、重点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本文所考虑的只是省级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一些宏观问题,在具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还要科学解决综合运输通道及枢纽的客货需求的定量分析、有待继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云庆.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6.

[2]李植斌.长江三角都市圈综合交通协调发展对策[J].综合运输,2005,(12);39-43.

篇3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乡建设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我市城乡规划在提升城市化水平、建设新渔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40号)精神,现就加强我市城乡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化、建设新渔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管,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管治制度,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战略导向、统筹协调和空间资源配置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高城乡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城乡统筹。统筹安排城市和村镇建设,统筹安排人民生活、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布局,努力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坚持集约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通过规划营造更多优质空间,保证各类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各种产业相得益彰,各项功能高效运作。

??坚持依法管治。依法开展城乡规划编制,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各项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透明度,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监管,确保城乡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三)目标任务:争取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规划相协调、市域全覆盖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基本形成层级明确、管治有效的城乡规划决策、实施和监管体系。

二、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一)建立规划决策机制。成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定海、普陀两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委员,规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作为市政府设立的城乡规划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县域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以及上述规划的调整。完善城乡规划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发挥其在规划决策审批中的先期审查和咨询作用,提高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二)健全规划管理机构。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城市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城乡规划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市规划局挂牌运作,并在市辖区设立派出机构。市规划局负责整个市区的规划管理工作,派出机构承担本辖区内的规划管理事务。其余各乡镇配备规划管理员,确保村镇规划工作有部门管、有人抓,努力促进村镇建设水平的提高。规划主管部门要与有关区、镇政府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加强交流,密切配合,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综合协调作用,全面提高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一)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编制县域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规划区扩展到整个行政区域,实现城乡规划的市域全覆盖。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廊道,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岱山县、嵊泗县要编制县域总体规划,在事关全市建设和发展的区域性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二)深化完善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完善分区规划。根据**本岛“南生活、北生产”的格局以及推进**本岛及相连岛屿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要求,编制完善新城、定海城区、普陀城区和六横、金塘等地的分区规划。定海城区要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普陀城区要处理好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开发时序等问题。新城要进一步完善功能,美化环境,集聚人气。强化中心城区组团间的联系,形成同城效应。

(三)抓好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按照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于渔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原则,认真做好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重视建制镇,特别是中心镇、重点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联接城乡中的节点作用。结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中心村和保留村建设规划编制,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村庄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居方案,着力解决村庄布点分散和环境差的问题。渔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要保持海岛渔农村特征特色,尤其要严格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建筑。

(四)切实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专业规划的编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并逐年编制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切实增强城乡建设的计划性和项目安排的系统性。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化城市用地布局,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编制**本岛公交站场和社会停车场规划,加快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城市交通功能。加强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有序地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专业规划编制。抓紧落实大陆连岛工程沿线景观景点设计及规划控制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的编制。加快修编各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及自然保护区等保护规划,进一步明确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强制性规定,对合理利用资源提出引导性和控制性要求,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立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

四、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

(一)完善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科学确定城乡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在城乡规划中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范围。根据保护资源与环境、保障公共安全与基础设施有效运行的要求,分别划定“蓝线”(水系保护范围)、“绿线”(绿地保护范围)、“紫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黄线”(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范围)。将资源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管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等涉及城乡发展长期保障的内容,确定为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二)强化城乡规划的科技和人才支撑。结合实施“阳光规划”,加快建立**市城乡规划信息库,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信息共享。运用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城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及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为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培养和引进城乡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城乡建设和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及对城乡规划持续动态的跟踪研究。

(三)注重各类规划的衔接。加强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港口岸线规划、水利围垦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城乡规划要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空间上的落实;积极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使区域内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形成良好的衔接关系。各类专门性规划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的统一要求,体现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发展改革、城建、国土资源、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建立定期协调制度,确保各类专门性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

五、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管

(一)严格落实城乡规划的空间管治要求。加强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制定严格的空间管治措施。凡是已经纳入城乡规划的“蓝线”、“绿线”、“紫线”、“黄线”管治空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依法加强控制,不得另作他用。确因重大项目实施需要进行调整的,必须按规定程序调整相应的规划,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各类开发区的设立,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近期建设地段以及政府储备的土地和拟向社会供应的土地,必须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土地市场供应的规划管理依据。

(二)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许可管理。严格执行项目选址分级管理制度。各类建设项目报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前,必须按项目建设程序,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项目选址意见。未按规定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论证和评估工作,提高项目选址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加强建设项目许可后规划监管。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施建设,项目竣工后的实测建筑面积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合理误差范围内的超面积应按原出让时楼面地价补交土地出让金,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建筑面积,应按竣工时的楼面市场评估地价加倍补交土地出让金;如超出面积部分严重影响城乡规划实施,要依法予以拆除。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许可的用途使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查处违反规划要求的行为。各类建设项目竣工后,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出具竣工验收规划确认书的,有关部门不得核发房屋产权证明等文件。建设单位或个人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建筑物使用性质等内容,必须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具体办法由规划主管部门协同国土资源部门制定。

(四)健全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城乡规划工作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就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监察部门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开展效能监察,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深入实施“阳光规划”,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建设项目批前公示、批后公告和违法案件查处公布等制度,切实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

六、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 属性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多种利益格局初步形成、社会趋向于高度异质化的背景下,城市迅猛发展,城市日趋复杂化,传统的单一城市规划技术思维已无法应对复杂的城市利益关系。因此,进一步深刻认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理解城市规划,是使城市规划从传统技术导向走向价值导向,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选择。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与特征

一般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为应对公共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而制定的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保护公共利益,对社会价值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是一个保障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行动方案、计划和规划等。尽管当前仍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这些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仍然反映了公共政策的一些共同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基于对其主体公共性的假设,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如政府),现代政府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是公共性。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构成了公共政策的三要素,保护公共利益则是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

(2)政治性。公共政策是政治理性的选择,制定公共政策的全过程表现为一个政治过程,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公共政策由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产生于政治系统,并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涉及各种权力的博弈和利益的博弈。公共政策的结果是多种利益、权力调和的结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

(3)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障其制定和实施的,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权力意志的表现,反映了公共权力机关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为何干和如何干的意志。国家权力的权威性与强制性,是公共政策权威性和强制性的重要来源。

(4)价值相关性。由于政策制定者的价值观不同,他们对于效率与公平、民主与自由、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而即便是针对同一目标和同一问题,尽管价值理想和基础都指向公共利益,但不同的决策者也会制定出不同的政策,采取不同的行动。完全价值中立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5)调节性。公共政策的调节性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与价值分配两方面。一方面,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必须进行投入,包括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与组合,因此资源的配置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之一。另一方面,社会投入所产生的收益,即社会价值,如生产生活资料、权力、财富和空间等,需要在社会群体中进行分配,价值分配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另一个基本内容。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一般而言,规划是公共政策制定活动的一种方法论,它反映了公共政策制定这一过程的重要逻辑特征。当规划和特定的领域相结合时,则形成了一种具有预测特征的特定公共政策(并非所有的公共政策都具有预测特征),城市规划正是这样一类特定的公共政策。

三、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

现代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综合长远目标,通过制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借助合法权威的手段对各种城市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引导、调节和控制。

1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

公共性是现代城市规划的根本特征,是城市规划活动的价值基础,保护公共利益是其核心价值取向。现代城市规划自诞生之初便是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直接目的的,尽管此时公共利益的内涵更多地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现代城市规划对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的关注,使其具有典型的公共性。

2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城市规划是政府的重要行为之一,也是城市政府最为重要的公共政策,由于城市规划与政治运行紧密相关,因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现代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与政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其内容涉及所有人的利益。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有表达自身权利的需要和权力,正是这个因素构成了城市规划广泛的政治基础。利益相关者无不希望被保护乃至获益,而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只有通过相应的政治手段才能实现目标,否则其结果就是改变现有结构。

(2)城市规划活动不仅涉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同时还涉及大量的选择,如目标的选择、备选方案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确定等,即存在大量的价值判断,遵从于价值理性。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只有通过妥协、讨价还价甚至斗争等政治手段才能达到价值取舍,具有明显的政治特征。

(3)城市规划与国家(权力)是一种同盟关系。城市规划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就必须依靠国家权威的支持;而国家在调整与城市土地、空间、发展等相关的利益的时候,其权力和权威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则需要城市规划的支持,因此规划与权力紧密相关,成为了政治活动的一部分。

3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与强制性

城市规划的权威性首先来源于政府的权威性,城市规划是由政府制定的,并由政府的公权力保障实施,人民对政府的认同,构成了对政府行为的认同,进而表现出服从。任何需要改变和调整城市规划的指向都必须通过合法的渠道,进入到相应的政治系统才能进行调整。大多数的现代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城市规划法规,法律代表了国家权力,对相应的规划管理机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行授权,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具有不可挑战的强制性。

4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价值相关性

城市规划的制定具有价值相关性。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充满了价值判断和选择,完全中立的城市规划是不存在的。尽管保护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的根本价值取向,但在现实的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城市规划的主体、参与者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与利益选择,因而对于城市规划问题的选择也就各不相同,不同的决策者由于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导致的城市规划完全不同。

5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调节性

从公共政策调节方式的角度划分,一般可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分配性政策和调节性政策两大类。无论是分配性政策,还是调节性政策,都是对社会资源和利益所进行的权威性的调节。

四、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独特性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政策的一般特征。但同时,城市规划作用于城市中与土地和空间相联系的特定领域,与其他类型的公共政策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的对象是以城市土地为基础的,包含所有与之相关联的人和物,具有与每个人相连的全含性,涉及城市社会的大多数方面。城市规划以调整土地为中心分配城市相关资源,协调不同人和团体在空间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是其重要特征。

结束语

从作为城市政府干预手段的城市规划管理的特征来看, 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主要方面, 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的合理选择是政府有效实现城市规划干预作用的前提; 另一方面, 作为政府干预手段的城市规划与公共行政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规划管理具有公共管理的特征, 应该成为城市公共管理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俊雄. 综述城市规划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 广东科技. 2008(08)

[2] 雷诚,范凌云. 试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与制约[J]. 规划师. 2008(01)

篇5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一)普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查清本区现有地下工程的数量、面积和平时使用情况;建立本区地下工程管理档案;为研究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和规划、制定地下空间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二)普查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状况,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政策;有利于推进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实现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地下空间的管理创新,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

二、普查的对象和范围

这次普查的对象为本区行政区域内已建成,室内地坪位于设计相对标高+0.00以下的所有建(构)筑物(含半地下建(构)筑物,不含地下管线和地下军事设施)。

普查的范围:第一类为生产、工作、生活服务设施,包括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含地下自行车库)、地下餐厅、地下旅馆、地下娱乐场所、地下医院、地下办公室、地下会议室、地下更衣室、地下实验室、地下仓储、地下生产车间等;第二类为地下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地铁、隧道、地下变电站、地下过街道、地下泵站、共同沟等;第三类为其他地下工程。

三、普查的内容和标准时点

(一)本次普查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1、地下工程产权单位和管理单位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工程普查代码、单位统计代码、管理单位负责人、产权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管理单位性质等。

2、地下工程的现状,主要包括:工程地址及位置、工程类别、建筑面积、建成年月、设计用途、实际用途、出入口数量、地下层数、埋置深度等。

3、地下工程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使用方式、使用单位信息、已用面积、车位数等工程使用情况和工商登记、消防许可、治安许可等使用许可情况。

(二)普查的标准时间点为**年6月30日;时期资料为**年6月30日前的累计数。

四、普查的组织领导

建立**区地下工程普查工作推进小组。由副区长陈升平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潘卫国副主任、区民防办陈鹤鸣主任任副组长。区民防办为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建设交通委、区统计局、区规划局、区房地局、区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区公安消防支队、工商**分局和各镇、街道为成员单位,负责这次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区地下工程普查推进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防办。各镇、街道、工业园区要指定分管领导负责,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普查人员,负责本区域内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五、普查的实施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7月下旬—10月上旬)

制定计划、实施方案;抓普查试点;组织普查培训。各镇、街道、工业园区和有关委、办、局于9月10日前上报普查分管领导和普查小组名单、联系电话。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10月中旬—12月中旬)

这次普查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行。镇、街道主要普查地下生产、工作、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地下工程,普查结果于12月10日前报区普查办公室,由区普查办公室统一审核、录入和汇总后,报区政府和市普查推进小组办公室。

区民防办、区建设交通委、区统计局、区规划局、区房地局等单位指导、督促各镇、街道搞好普查工作。同时,按照市政府工作布置搞好第二类地下工程(公共基础设施)的普查工作。

第三阶段:汇总上报阶段(12月下旬—**年1月上旬)

资料汇总上报,总结讲评,接受市普查推进小组的检查验收。

六、普查责任和要求

(一)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切实组织好普查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时完成普查任务,确保普查资料的准确性。

篇6

[关键词]系统工程规划;影视动画设计;有效

一部动画片的播出,是一次成功策划的出台,绝不是灵光一现,而是系统思维下的产物――有系统工程规划的意识,才有完美高效的执行方案和成功的动画设计。

总言:影视动画中的系统工程规划意识

影视动画脱胎于电影艺术,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作为一种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形式出现,随着影视动画事业不断发展,它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设备越来越复杂、人员组成也更加庞大,这一学科集摄影、导演、制片、美术、音乐、雕塑、编剧、灯光、舞台设计等多个学科内容于一体,几乎就是一个艺术工程。在这工程中,需要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团队:动画师负责角色的动作与表演及视觉效果,音乐创作人员负责音效和音乐等听觉效果,技术人员负责技术的整合与创新,营销人员给影片策划广告与拓展市场……一部成功的动画影片,需要人才、资金与营销这三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结,让这个“动画生态系统”运转起来,影视动画不但是技术性工程更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影视动画工程在系统管理上呈现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状,最顶端的是决策人员,负责系统的整体运作,在中间分布着各个项目小组,每个项目小组又有更小的工作组。同时这些小的工作组中的特定成员在管理上又可以属于一个单独的项目组,这样,系统内部构成交叉的网络,实现有效的管理与运作。

影视动画是一个大的系统,里面有很多的子系统。拿二维动画来讲,从二维动画的流程上看就包括剧本、分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原画、动画、后期、剪辑等诸多项目,而且每一个子项目里面又可包含分项目。下面以影视动画流程中的角色设计、原画两个角度,来透视系统工程规划。

角度一: 角色设计中的系统工程规划意识

动漫艺术大都是通过角色的表演进行故事演绎或以角色为代言进行信息传达,所以角色设计在动漫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角色设计都容易被理解为角色造型设计,是美术性质的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角色设计不是一个造型设计的问题。在图形时代,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动画角色形象资料,如果角色的设计没有特定的目标和要求,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和随意抄袭一个形象有什么差异呢?

立足于角色塑造为目的的设计与单纯以造型为目的的设计在思考方式上是截然不同的。角色设计的思考包括以导演的角度、剧作者角度和动漫产业营销者角度的策划,还包括以动画工程技术管理者的可行性论证。最后才是用视觉的方式进行表象和审美上的完善,通过美术工作者或专业的动画角色设计师将用图画的形式呈现,造型设计仅仅是角色设计的一部分工

角色设计在通常的情况下是剧作者的事,当剧作转化为戏剧、电视剧、电影的时候,通常是导演的事或在导演的指导下由演员、化妆师、美术师共同完成。但动画不一样,这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是用绘画的方式获得演员,是由动画艺术家之笔创造的,而许多动画片的导演也经常由动画艺术家担任,甚至剧作都是动画师策划、创意,因为不熟悉动画艺术及技术的人是很难驾驭与运用这种艺术形式的,角色设计的工作内容包括了角色个性呈现方式、表演方式的设计、角色之间的组合关系,牵涉到影视工程规划相关的内容。这给动画设计师的压力极大,要求不仅要懂得动画专业方面的艺术手法和技术,还要求必须懂得许多相关知识;不仅要懂得绘画,还得懂得动画工作流程及相关软件使用及技术,了解动画工程规划和管理,甚至表演。还必须懂得电影视听语言,甚至部分剧作知识。除此之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动画产品营销方面的知识,而动画角色设计是整个动画片或动画产品前期开发的重要环节,并对整个作品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动画角色设计的工作属性既属于策划性工作又属于戏剧美术或视觉设计,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上讲,它需要策划学、营销学、心理学、美学、传播学、设计学等内容作支撑。所以不能轻视角色设计的工作难度。具体教学中,有许多造型能力好一点的同学就自认为已经具备角色设定的能力而轻视相关课程的学习,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她)有可能利用强大的造型能力为一个设计师当好绘制助手,但其自身并未能站在设计的前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许多创作者虽然有很高的绘画才艺但始终未能在行业中获得角色设计这种非常值得荣耀的设计机会的原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设计观念的引导。

要完成上述这些动画角色设计制作必须要有系统工程规划意识,这就要求有计划、有目标、有管理。而当前国内动画教学中还主要是以制作为主的技术教育,对工程概念、规划涉及甚少,这种教育环节上的缺失也在影响着国内的整个影视动画制作。

角度二:原画与系统工程规划

原画创作是展现动画片效果和风格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家看动画片的第一印象就是人物形象完不完美,五官轮廓是否分明,而这些都来自原画工作人员一笔一画的精雕细琢。

原画主要是根据分镜图或脚本画出忠实于人物设计稿的主镜画面,将所有的材料放在一起画出放大的详细分镜图以便后续动作,这项工作直接影响整个动画片的效果。

原画设计往往不是单一的命题作画,而常常是负责根据分镜表或设计稿将设计好的镜头影像绘制成精细的线条稿。原画是动画制作具体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又被称为“关键动画”。原画是控制动作轨迹特征和动态幅度的关键步骤。因此,该工作对画技的要求很高,其动作设计直接关系到未来动画作品的叙事质量和审美功能。这必须强调定位的准确并具备一贯性、系列性,在系列配置上又得考虑动作步骤方略。

人物原画是最浩大的工程,画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导演的分镜头台本,也要按片方提供的人物造型来进行绘画。只有把动画分解得越多,拍出的动作才更流畅,效果才会越好。所以说原画设计者面临的问题不单是一个造型设计问题,而首先是动作的连贯性、动作的幅度,然后才根据这些计划思考动画片的特色(包括个性、设计风格定位、系列配置方式及彼此的映衬关系等等),而且原画师及原画指导多从基层动画师做起。因为作原画之前必须要了解及熟悉动画的制作过程,所以新人一进动画公司就从事原画工作是不可能的。

总之,原画在本质上是强调动画的连接一体、相互关联的环节,需要考虑到整个动画片的效果和后期的操作。动画行业工程规划还存在于其他各种环节,规划的目的在于有效的控制和系统的管理。

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系统规划

引言

十的召开再一次的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模式。以期能对协调城乡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的城乡发展存在很大的分割和不协调性。二元化的发展模式还很严重,城乡一体化不仅要解决的是城乡之间的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很多的其他问题。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是在生产力的发展足够的强大的时候。努力的使得城市和乡村的的建设不断的达到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为达到真实的一体化需要有很多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支撑,研究主要的是从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之一的供排水系统的建设角度出发,探讨了供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规划相关的问题。

1.目前的供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对不同的地区的投资方面,对城市的投资明显的重于乡村的投资。农村地区因为投资的主体和渠道单一以及政策问题而受到冷落。虽然农村的供水系统和设施的建设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和基础,但是发展的还很不平衡,平原和山区的差别很大,山区的供水明显的落后于平原地区的供水。农村地区的排水设施还普遍的缺乏,排水的系统还存在很大问题,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排水管的覆盖范围不广,排水主要的集中在乡镇之间,排水采用的处理方式也是雨水和污水同流的体制。对于污染的治理意识差,时常出现水资源污染的情况。农村建设的供排水系统建设的整体观念不够,出现了各种重复建设的现象。出现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资源的浪费,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之间的的供排水系统相互的分离城市是一个系统,乡村却自行其是[1]。经常造成他们之间的相互污染。目前的许多城镇和乡村采用的还是地表的水,但是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的水体遭受到很严重的污染,很多的水源不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就饮用,造成很多的中毒现象。

2.城乡一体化供排水系统

2.1 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的意义

实现供排水系统的一体化可以有效的发挥资源的各种优化和配置,使得管理和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力量结合,降低花费和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的效益,达到比较高的绩效。规划合理的系统能够使得供水的消耗低、效率高、在最方便的操作以及管理的水平上达到比较小的剩余量和实现处理水的回收率的升高以及开发出各种比较新的处理污水的新工艺和技术。

2.2 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的总要求

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要服从区域整体的一体化原则;要采用可持续的动态的发展方式;要依据城镇经营的方法。供排水的规划和建设要服从区域和整体的综合水资源情况的研究,立足长远的角度规划水资源的体系[2]。供排水系统的建设要立足现状、放眼长远保证规划具有很强的应变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各种弹性目标的影响下适应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可预见性。

3.发展对策和计划

综合的采用一个中心、一个网络和建设两个重点水厂的方法,扩大供水的网络,使水管保证贯通,实现整个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网的供水体系,在排水的体系方面。根据不同的水流和水质现状采取不同的排水处理方式。实现集中式的供水体系和分散式因地制宜的排水网络。推进供排水的体制的改革,将加强管理的方式和覆盖水管的方式结合,加大对各地的水管的问题的监督和防护工作,保证供水的持续性和排水的稳定性[3]。将不同的水厂纳入水务公司的管理范围。在降低管理水资源的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和供水的效益。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一般采用的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的模式如图所示。

所以在整个的供排水系统的规划时,需要综合的考虑各种的水厂和供水网络用户、回收系统以及加压站的要求和现状,在基础的水管和水网覆盖的前提下,不断的对系统进行各种优化和完善的处理。

4.结语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问题关系到整个的社会建设的问题,离不开各种基础设施和制度的的建设。进行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之一。该项目的基本宗旨是本着实现城乡和区域之间整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原则出发,将供排水系统的整体化和区域化建设与分区域的管理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质以及发展现状,统筹各个方面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供排水系统,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的建设。不断的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曹静. 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规划初探[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05(01):45-46

篇8

关键词:宜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新思路

在宜居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很多方面上来讲,我国在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一个城市是否符合人们的生活以及居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质量的好坏,公共空间的设计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精神上交流以及身体上的放松,所以在当前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中,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直接影响着宜居城市的建立,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对空间的舒适度需求,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本文重点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并且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让公共空间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性

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因此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构建宜居城市显得十分必要,这就需要相关城市规划工作者正确对城市公共空间有一个恰当的认识,并且充分的发挥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这样才能让人们过上更加舒适以及令人满意的生活。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宜居城市是一个崭新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建立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现代化的发展脚步相适应,所以必须要正视起当前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构建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新生活。

2 宜居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的问题是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通常情况下,空间体系的建设主要是由区政府负责管理的,由区政府具体的规划空间以及进行维护与管理,但是不同的区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些区政府的发展较好,所以能够提供的可支配资金就多,而有些区政府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能够提供的可支配资金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下,不同区域在建设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情形也就各不相同,这也是造成城市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想要解决公共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就需要处理好这一情况。

其次,从等级分布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空间在分布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即大型、中型以及小型,通常情况下,小型公共空间主要是位于邻里间的,中型公共空间主要是在社区中形成的,而大型的公共空间则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发展而言的,而想要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需要较大的场地空间,这时候公共空间就应该发挥其作用了,如果缺少了大型公共空间的建设,那么城市的形象也就无法进一步的展现出来。另外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也是为了能够让市民所居住的生活环境有进一步的提高,更好的满足服务方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宜居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方面的建设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在传统领域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主要局限在小型的公共空间建设方面,反而忽视了对大型公共空间的建设,或者是过分重视大型的公共空间,在中小型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却不尽人意,这种不均衡的状态势必会对城市的整体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阻碍了城市更为广阔的发展。

3 宜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新思路建议

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应该运用崭新的思路朝着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建设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构建起这样一个舒适、宜居型的公共空间建设体系,不仅要满足区域性的空间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广阔的城市空间需要,保证小型、中型以及大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发展与建设,这是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的,所以需要对传统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的思路进行转变,引入社会资本,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在建设城市公共空间过程中的例子,从空间的不同作用入手,构建出具有不同建设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建设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均由政府统一出面指导,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吸引资金,以便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为人们的宜居生活作出积极的贡献。

对私有公共空间制定公共正常进行引导和规范。在城市公共产品建设中促进社会资本投人公共政策引导是其主要途径。为建设宜居城市和构建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提供保障,就必须建立适应的政策机制来对私有公共空间的建设进行引导。一是要λ接泄共空间制定激励性政策来引导规划建设。市政府可以通过激励性措施鼓励私人资本投人到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变“消极的控制”为“积极的引导”。市政府应该对激励性政策进行完善,使激励性政策的使用对象进一步扩大,对社会资本可以通过转移开发权、奖励容积率等手段引导投人到建设中小型公共空间中,从而对宜居城市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对私有公共空间通过细化激励性政策来规范规划建设。首先对于公平与效率激励性政策必须要兼顾,保证私人开发商通过私有公共空间获得利润是实现激励性政策的前提,但是又要保证公众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市政府要选择合适的奖励额度来实现政府、公众和投资者的利益最优化。再者,激励性政策要细分内容,对不同的私有公共空间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及投资者或者怎样的奖励额度等都要规定明确。同时还要不断的完善和调整激励性政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建设是当前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除了上述的建议以外,还应该重视起对私有空间的管理,使其能够恰当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这样才能更快的实现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重点对城市空间的设计思路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在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推动城市建设的脚步,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重庆市 轨道交通三号线 轨道交通模式 跨座式单轨

1 概 述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的丘陵地区,1997年升格为直辖市,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主城区座落在中梁山和真武山之间,被长江、嘉陵江分隔成三个部分。城市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兼具山城与江城特色。

轨道交通三号线是重庆轨道交通路网中一条南北走向的骨干线路。该工程跨越了长江及嘉陵江,将重庆市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及北部新区串联在一起,沿途经过南坪、菜园坝、观音桥、江北客站等客流集散中心,具有很强的地区服务性和交通联络性,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客运交通干线。它与在建的二号线(较新线)十字交叉,构成重庆快速轨道交通基本骨架。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全长约57km,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二塘至龙头寺;二期工程:龙头寺至江北机场(16.1km);三期工程:二塘至鱼洞(19km)。

2 线路及工程规模

2.1 线路走向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由二塘至龙头寺,途经南岸、渝中、江北、渝北、北部新区等五个行政区。线路走向为:二塘———四公里———南坪———工贸———铜元局———菜元坝———牛角沱———华新街———观音桥———红旗河沟———加州花园———狮子坪———江北客站———龙头寺。

2.2 与其它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线一环”的路网规划呈以渝中半岛为中心,沿城市发展轴线的方向辐射的形态。规划线路总长>300km。三号线与路网中的一号线、二号线、环线(四号线)、六号线相交,换乘与衔接关系分述如下:

①一号线

一号线朝天门至大坪段与本线在菜园坝相交,两线为“T”型换乘关系。

②二号线

二号线是与三号线制式相同的跨坐式单轨线路,目前在建,计划2005年通车。与本线初期在牛角沱“L”型相交,通道换乘,远期两线均延伸至鱼洞可实现衔接。

③环线(四号线)

四号线是重庆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一条环线,钢轮钢轨制式。与本线在四公里和江北客站相交,均为“L”型换乘。

④六号线

六号线的冉家坝至五里店段在红旗河沟与本线“T”型相交,因两线制式不同,形成通道换乘关系。

2.3 工程规模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21km,其中地下线约8.2km,其余均为高架线。共设17座车站,其中高架站11座,地下站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一座,位于童家院子立交桥附近,占地约29ha。

车站规模按6节编组设计,站台有效长为90m,并预留按8节编组扩建的条件。

3 客流预测及行车组织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通车年以及初期、近期、远期的客流量及相关指标见表1。

4 轨道交通模式及车辆选型

4.1轨道交通模式类型及模式分析

4.1.1城市轨道交通类型

篇10

为切实解决目前我县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目标

(一)我县城市发展现状。目前,我县城市正处在加速扩容提质的发展阶段,建设力度在加大,发展速度在加快。但同时,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规划滞后发展需要的问题、建设和管理观念相对落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造成城市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二)建设管理的主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按照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的总体思路,集中精力,下大力气,持之以恒地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国家级卫生县城的目标,使城市功能明显增强、竞争力明显提升、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努力使城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适宜群众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

二、科学制定城市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

(三)制定完善细致的规划体系。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县建设部门要按照南扩、北延、西开发的发展思路,对县城总体规划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科学确定县城规模、定位,合理调整功能分区,尽快拿出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方案;同时要编制县城主、次干道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实现各主要干道格调一致、特色鲜明。

(四)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科学规划。县建设部门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要推行规划阳光操作,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建立专家咨询、社会公开听证制度,采用网络征询意见方式,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化率、公厕设置点位等公共设施及有关强制性标准要严格控制和执行,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同时要做好各类专业配套规划。

三、加大对违法违规建设的查处力度

(五)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规划批准后就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定文件,必须确保规划执行中的严肃性。今后凡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建筑、城市各主要出入口区域的建筑、重要的公共建筑项目及沿街的建筑,建设时必须先报县建设部门初审,通过后附建筑设计效果图一并报县政府审批。凡是县域规划区以内的居民建房,要逐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严格审批,对批准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不得随意更改。凡是因特殊情况须调整的,必须重新进行审批。凡沿街旧房实行改造时,必须按照规定后退道路红线。

(六)强化城市执法监察。县建设、公安、国土、市容等部门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近期内要组织对城区规划内的所有违法建筑专项清理,对无合法手续和未按程序报批的违法建筑要依法处理;对正在建设的违规建筑,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在建设审批过程中,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乱批乱建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已建成的、建设手续不齐全的建筑,相关职能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房产证。

四、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城镇就是提升形象,只有把城镇建设好,才能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长远规划与近期建立相结合”的机制,以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近两年要全力抓好灞河综合治理工程、6个城市出入口改造、南河大桥改造加宽、县城污水处理厂、环东大桥、工业园基础设施、县城排水管道分流改造、县城西区集会休闲广场等城市重点工程。

(八)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抢抓关中百镇建设机遇,积极争取省市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切实加大对汤峪、华胥、玉山、前卫、葛牌、普化、洩湖等区域性小城镇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强道路、供电、供水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多元化开发,搞活商贸流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五、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九)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素质,才能提升城市发展形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市民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破除陈规陋习,努力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十)坚持标本兼治。牢固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思想,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为抓手,针对“一管就好、稍松就乱”的现象,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提高县城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台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容、公安、交通等执法部门的骨干作用,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彻底整治乱停乱行、乱摆乱放、乱搭乱挂、乱涂乱画、乱扔乱倒等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违规现象,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群众管理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落实“门前三包”等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不断增强居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