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疗护理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医疗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医疗护理

篇1

【关键词】 社区护理;老年患者;现状;展望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10-02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据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5%。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对护理需求量很大。为了实现健康老年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必须尽快发展和健全社区医疗护理,社区护理已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1]。

1 老年患者现状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京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中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到2020年预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5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2]。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2 我国社区医疗护理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载体,它是非盈利性、公益性的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组成,负责社区范围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治疗等。卫生部妇社司社区卫生处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已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市辖区829个,占全国市辖区总数的97%;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县级市328个,占县级市总数的89%。全国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两万余个。但是我国社区医疗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政府投入不足,增加医疗收入作为补偿机制;农村卫生机构与计生服务机构分设,资源浪费严重;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发挥不充分,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社区老年护理人员短缺,待遇偏低,工作量大,专业能力参差不齐[3];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通过护理学会的短期培训和大学成人教育形式来进行[4]。

3 展 望

社区护理是由受过特别训练及经验丰富的专业护士,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医院外,深入到社区、家庭中,通过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康咨询与宣教等服务,来满足人们各种卫生保健要求,维护人民健康的护理形式。近年来,健康老龄化的观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加强城乡卫生医疗事业的统筹发展,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问题,应加快构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结合我国老年患者社区医疗护理现状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3.2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

3.3 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3.4 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养老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3.5 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冯翠荣.家庭护理现状与进展[J].现代护理,2003,9(8):649-650.

[2] 王燕.人口老龄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J].理论与现代化,2005,4:55-57.

篇2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疾病;医学伦理道德

1 老年疾病的医疗护理特点

老年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与其他患者群体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充分了解、认识这些特点,对我们的老年病治疗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老年病的治疗和护理有以下特点。

1.1艰巨性 老年患者患病的时间久、种类繁多,由于自身情况或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各种急慢性病的反复发作,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也比我们预期中快。这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老年患者身体指标及生理机能的下降,甚至是不能自理的患者,就进一步增加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难度。

1.2福利性 由于新医改的进一步推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对于每一位老年人来说都是一项社会福利。

1.3康复性 为了能让老年患者能更好的在生理上或是心理康复上,医护人员必须尽到责任和义务来帮助老年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1.4政策性 尊敬和爱护老人是我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党和政府也提出将老年人划入弱势群体加以关怀和照顾,特别是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医疗护理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重要工作。

2 老年疾病治疗护理的医学伦理道德

医学伦理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学这个职业中的具体体现,是在医学领域内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和社会的联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医护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不牟取私利、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研究创新、以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能力的信赖。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患者的医护工作更要遵守严格的道德伦理学标准。

我们从事老年人疾病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备"四心"。

2.1爱心 现代护理伦理学不仅强调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而且强调对患者人格的尊重,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医护道德的标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新的医学模式,让医疗护理人员的言行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把"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作为出发点,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让医护工作变得人性化。老年患者几乎都是长期或多次反复住院,各种疾病对他们的折磨以及对自己病情的过分担忧,让他们对枯燥乏味的病房生活产生了恐惧。因此,对患者的情绪变化的了解和掌握比对他们的身体变化要更加及时和准确。适时的做出积极、有效的安慰和劝导,就能进一步防止或减轻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发生。

2.2专心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身体机能下降,导致对各种疾病的反应性降低,自己不能感觉到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疾病,即使病情危重,也有很多临床症状表现不出来;而且老年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极易被延误。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在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的业务能力和自身医护道德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的掌握,密切观察并及时的处理老年病的前驱症状及并发症,高度重视一切可能发生或发展的疾病病情。

2.3恒心 老年人身患多种疾病,病情也由于是多个系统齐发而变得更加复杂。患者出现行动不便、长期卧床、丧失生活能力的较多;因为病程、恢复情况、治疗效果等导致的问题,让他们焦虑,甚至丧失信心。所以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给予开导,要给予人道的关怀和照顾,不急躁、厌烦、粗疏;要多接近、安慰和鼓励。要更加有毅力和恒心。在悉心为患者调理生活的同时,让他们心情愉悦的配合我们的工作、接受治疗。

2.4虚心 老年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评价中,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干部,是非常严格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热爱医学事业的同时,要有高度的义务感、责任感来做老干部医保事业。加强自我道德培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素质,虚心学习,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掌握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要加深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一种亲切友好、合作性的医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使老年人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李义庭,付丽,刘芳,等.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社会关怀政策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6,27(1):57-59.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2月收治老年(≥60岁)涂阳肺结核患者91例。

护理干预措施:

⑴一般干预措施:①为每一位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且向患者发放联系卡,开通热线电话,及时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②向患者发放有关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折页,小册子等宣传材料,利用展板影视等传统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科学普及教育,使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向患者宣传政府对结核病防治的政策,如有关结核病的减免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相关检查以及如何办理具体的减免程序,可以减免的药物的名称等,使患者感受到政府对结核病患者的关心和重视。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结核病患者化疗的疗程较长,在整个患病期间患者的心理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处在治疗初始1个月与>6个月疗程时心理压力较重。针对不同时期患者不同的困惑,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疑虑,改变患者认识上的误区和治疗中急于求成的心理。建立乐观向上的心态,树立治愈结核病的信心。

⑵特殊干预措施:①老年患者常规服药常常耐受不了药物对胃部的刺激,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情况,指导患者采用睡前顿服法[2],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②老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悲观、抑郁、麻痹、侥幸、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碍[3],需要积极与其沟通,耐心讲解结核病的可防可治,深入浅出地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排解心理问题,使患者具有战胜疾病的信心。③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分辨力差[4],加上行动不便,易致漏服。我们增加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大家庭支持力度,采用家庭亲情监督服药,提高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④老年患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事物缓慢[4],对自身疾病知识不了解,对医生的治疗措施等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对他们的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实施个体化教育,使他们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⑤老年患者常合并糖尿病、肺心病、冠心病等疾病,用药难度大,易导致病情难以控制。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结核病与其它疾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同时,引导患者用科学态度对待饮食起居,改正不良习惯,减少治疗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结果

治愈84例,死亡3例,治疗失败2例,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停止治疗2例,治愈率92.31%。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化疗期间的复诊率和依从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实现了从知识到态度再到行为的改变。治愈率比2009年的84.09%提高了8.22%。P

讨论

肺结核病疫情在我国呈“三高一低”,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性高,年递减率低[5]。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直接影响到肺结核病患者的预后和转归。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及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老年肺结核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医务人员应加强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指导,针对不同个体,制定出系统的、科学的、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干预。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增强患者规律服药的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门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使患者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坤云.342例老年肺结核治疗依从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143.

2肖东楼,赵明刚,王宇,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6—70.

3姜涛,宋继武.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5):192—193.

篇4

脑卒中又名“中风”一般以大脑局部输送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一种神经功能损害的急性疾病[1]。该病可以使脑组织突发坏死导致补给脑氧和其他营养的血管爆裂,形成凝块或细微颗粒堵塞正常血管,导致脑组织部分坏死。脑卒中多好发于老年人,其中并发症较高的为吞咽困难。患者常以吞咽困难导致饮水呛咳、营养失衡、便秘等现象发生[2]。常规临床护理均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本文通过应用吞咽理疗仪合并常规使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让患者身体精神等方面得到恢复。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3月收治患脑卒中老年患者7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该78名患者分为一般组和理疗组,每组均39名患者。其中一般组,男患者23名,年龄在(78.3±12.3)岁,女患者16名,年龄在(81.5±11.1)岁;理疗组,男患者20名,年龄在(76.9±13.5)岁,女患者19名,年龄在(67.5±13.8)岁。78例患者中脑梗死患者36例、脑栓塞患者24例、颅内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本研究所以患者均由CT或MRI检查诊断为脑卒中,临床检查吞咽功能评估均≥3级,且排除心、肝、肾等严重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吞咽功能障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组护理[3]

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针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不同开展咽部肌群训练,如面部舌体肌群运动、下颌骨张合运动、咽部的吞咽训练及呼吸功能运动训练,在同时进行摄食和训练,方法为辅助患者取进食方便如半卧位或坐位,进一看量食;食物上以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食为主,且食物能够刺激吞咽反射,加强意识运动训练等。

1.2.2、理疗组护理

常规护理同一般组相同,在其基础山增加吞咽理疗仪辅助护理。

1.2.2.1、吞咽理疗仪治疗原理[4]

理疗仪是通过低颅脉冲电流刺激,使神经肌肉经电刺激吞咽相关肌群,肌肉群受刺激后产生收缩,对肌肉肌力再次教育和重新建立吞咽反射的大脑皮层控制功能,并促进血液循环以此使吞咽功能增强,改善咽部功能。

1.2.2.2、方法[5]

将患者头部位于正中立位,在患者舌骨上方水平放置电极通道和在甲状上切迹上方到甲状上切迹下方沿正中线水平排列电极,,为防止电极脱落,用医用绷带固定。指定参数后开机刺激患者咽喉部位肌群,以患者刺激肌群出现抓握、拽、电极被剥去等杆菌为宜。理疗30分钟,次数为5~15次。

1.2.3、心理干预护理(两组)

老年患者在脑卒中后,出现多种并发症,使得肢体和言语上出现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至此在心理上发生焦虑、自责、抑郁等不良情绪,再者患病后考虑预后不好,经济上连累晚辈所产生的愧疚心理。这给康复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干预,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特点,使患者对脑卒中治疗有所认识,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并且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加依从性。

1.3护理后评定

两组患者采用洼田吞咽功能评定标准,方法为要求患者端坐,并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再根据检查评定标准分数测量护理疗效。该评估标准中,分数越大表示,吞咽功能越好。

1.3.1、分数评定和疗效判定

分数评定:(满分20分)

8分1次水咽下能顺利地; 6分2次以上不呛咳咽下; 3分1次咽下有呛咳; 2分2次咽下有呛咳;1分频繁呛咳不能咽下。

疗效判定:根据吞咽能力得分判断疗效: >14分为基本痊愈; 8~14分为基本好转; 5~7 分为好转; 1~ 3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并进行统计处理研究,其中计量资料采取均数(X±S)标准差表示且采用 t 检验,发现P

2、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中吞咽功能评定测量效果。结果发现理疗组护理后的患者较一般组患者测量效果较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一般组和理疗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定

篇5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70-02

脑梗死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疾病,可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性坏死[1]。现代医学认为,脑梗死是由于血管痉挛、血栓栓塞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后者是最常见的病因。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1/5,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约占4/5[2]。救治及时的存活患者中,有60%~80%留下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15%患者无法生活自理[3]。其康复工作在老年科任务繁重,笔者总结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患者住院环境、心理干预、语言锻炼、肢体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研究,观察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75例住院患者,均经头颅CT明确有脑梗死病史,且处于脑梗死后遗症期。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1±9.7)岁。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1±10.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肌力分级、合并症、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脑梗死诊断并处于后遗症期。(2)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入组研究,取得患者配合,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3)有自主意识,能配合康复治疗及护理工作。

1.3 排除标准

(1)病情危重,生命征不稳定的患者。(2)合并严重心、肺、肾疾病。(3)急性期患者。(4)精神病或老年痴呆患者。(5)中途自动退出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包括基本生命征的观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瞳孔、体温等。低盐低脂饮食,肢体功能锻炼。对于卧床患者翻身防褥疮,防滑,防跌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下康复护理。

1.4.1 饮食干预 所有患者给予饮食指导,首先是低盐低脂饮食,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则糖尿病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晚餐不宜过饱。忌烟酒,适当喝茶,但不能喝浓茶和咖啡。豆类和富含氨基酸的蛋白为主要营养成分,同时多吃蔬菜水果[4]。

1.4.2 创造良好环境 创造干净、整洁的病房。不少患者脑梗死后,出现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造成房间环境不干净,容易滋生细菌,发生院内感染。保持病房窗口通风,空气流通,温度适宜[5]。病房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吵闹。摆放一些绿色植物,让环境充满生气和活力。

1.4.3 心理干预 患者由脑梗死急性期到后遗症期,经历了多次的身心打击[6]。部分患者看到自己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走功能不能恢复,语言仍存在障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心情焦虑[7]。同时,面对陌生环境,缺乏子女关爱等因素都造成心理问题。首先,护理上要先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8],与患者真诚地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9]。其次,在患者取得一点点锻炼成绩时,多鼓励他们,进行后续的心理干预,给他们列举不同成功的例子,让他们看到希望,由被动、强迫去肢体功能锻炼到主动锻??。

1.4.4 吞咽功能锻炼 喂食前先摆好,取舒服的坐位,尽量不要躺着或半坐位,如果无法坐立,则床头抬高45°。使用金属勺子喂食,喂食时,让患者想像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鼓励患者吞咽。多给予半流质饮食,避免直接饮水,多混于半流质物质中进食,减少误吸。帮助患者做张口、闭口、鼓腮动作,锻炼口腔的肌群[10]。

1.4.5 语言锻炼 语言障碍是很大一部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面临的困难。首先,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锻炼时,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气氛在和谐状态下进行。其次,与患者交谈时,护理人员控制好语速、发音,尽量缓慢,吐字清晰,随时纠正患者错误。最后,让患者多练习,读报纸,跟随收音机练习等[11]。

1.4.6 被动与主动的肢体功能锻炼 初始时部分患者仍处于卧床状态,无法坐位及行走,此时的护理相当重要。要给患者多行翻身,可指导家属进行,每小时1次,左右轮换。翻身时,注意患者的肢体功能位:肩外展50°,内旋50°,屈50°。当患者肌力检查达到Ⅱ级时,则可以进行坐位锻炼,先把床摇起,患者靠床坐立,适应以后,再渐渐改为下地坐轮椅。时间逐步增加,每天约1 h。肌力达到Ⅲ时,开始锻炼站立,由护理人员搀扶下进行站立,先从1 min开始,逐步增加,并且逐渐减少其支撑力。肌力达Ⅳ级时,开始行走,由借助工具行走,搀扶行走到自己步行[12]。其余贯穿于整个康复阶段的锻炼包括:床上进行被动训练,由大关节到小关节,肩关节的曲屈、内伸、外展,肘关节的曲伸,到腕关节、踝关节的活动,手指精细运动训练。分次进行,每天共计时间不少于40 min[13]。主动训练先在床上进行躯干肌恢复训练,如摆肩、摆腿、翻身、双桥运动等,随后加强手部负重训练[14]。每天共计时间不少于60 min。逐步过渡到床下运动,扶拐行走,搀扶行走,一直到可以独立行走,甚至步行上楼梯。

1.5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测量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对比疗效。

1.6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肌力恢复达Ⅳ~Ⅴ级,意识清晰,吐字清晰,可以参加一般的活动或工作;有效:肌力提高Ⅱ级以上,能独自行走,生活基本自理;无效:治疗后肌力无改变,甚至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显效+有效。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ADL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6

【关键词】药物铺灸;膝骨关节病;护理

膝骨关节病(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以膝骨性关节炎为主,其主要特征症状表现为慢性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据WHO的统计,OA在女性患病率中居第4位,男性患病率中居第8位,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人口中25%都有OA的不同程度表如疼痛,功能受限等〔1、2〕。传统治疗主要使用贴膏药、膝周阻滞、电针、关节腔注射药物、理疗及消炎镇痛等方法。我科自2012年4月采用中药铺灸配合治疗膝骨关节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0例,男45例,女65例,年龄47-70岁,平均54岁;病程3个月-15年。均不同程度出现关节疼痛,局部肿胀,膝关节变形,活动困难。

1.2 治疗方法

准备用物;将鲜生姜榨汁后姜汁与姜渣分盒放置,干燥艾绒捏置成艾柱数个,根据患者病症分型以《风湿痹痛散》方加味每日一剂制成散剂。

取穴: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施灸的穴区多为---膝前穴区、膝外穴区。膝前穴区由内外膝眼、鹤定穴组成,膝外穴区由膝阳关、阳陵泉、梁丘穴组成。

操作方法:1患者采取屈膝位或仰位,遵循施灸的顺序上、下、后,选定施灸部位,将散剂药物用姜汁和成糊状,按患者膝度制作合适药饼铺敷于施灸部位,使隔物灸覆盖约15CM、宽6CM的区域。并将姜渣铺置于药饼之上,再在其上铺设不同规格的艾柱。2用酒精点燃艾柱进行施灸,30min,留意患者不热、过热疼痛主,随时调节艾柱燃烧点。每天1次,7天1程,共2程。

2 护理措施

2.1治疗前评估 详细询问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活动性肺结核、高热、晚期高血压 、抽风、有出血倾向等。排除本治疗方法的禁忌症(1)施灸部位皮肤有无破溃、感染。(2)过饥、过饱、过劳、醉酒、大怒、大恐、大汗、大渴时不宜施灸。

2.2认真耐心向患者解释本病的治疗方法,配合要点,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消除病人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3 中药铺灸过程中护士应注意的护理问题:

2.3.1 施灸室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为避免艾烟过浓,安装排烟设备,室内温度保持18--22度,防止病人受风受凉。

2.3.2 施灸时根据病人的病情与体质,选用适合的灸法,做到专心致志,手眼并用,勤问病人的感觉。对初次施灸者,或体质虚弱的病人,艾柱应先小后大,壮数先少后多,逐渐增加,以防止晕灸。施灸时若发现病人有不适的现象,要立即停止施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3.3 施灸过程中,对施灸部位周围铺设防护物品,以防艾柱脱落烧伤皮肤及被褥、衣物。灸疗完毕后,将艾灸彻底熄灭,以防止发生火灾。铺灸后如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用消毒针穿刺,放出水液。轻者用0.5%碘伏外擦,数日可愈;重者用三黄膏(黄连、黄柏、大黄)外敷。以防感染。

2.3.4 施灸后一般无不适症状,注意调养,12小时内禁止洗澡,多喝温开水,保持情绪乐观,但少数病人有低热、疲倦、孔口干等不适状,逐渐会自行消失,不需要做处理。如出现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者,为灸疗伤阴之象,可配梨汁、藕汁服之;亦可用生地、麦冬、玄参、沙参等煎汤内服,以滋阴清热,其症自除。

2.3.5 施灸后指导患者自我按摩,点揉痛点由轻至重,再从重至轻点揉约1分钟,拿捏股四头肌、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大腿前面丰厚的肌肉)约3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擦膝部 在膝关节两侧用掌根从股四头肌至小腿中下部肌肉作直线擦动,保持一定压力,以深层组织有热感为宜,每次约3分钟。

2.4 健康宣教

使患者充分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发展及预后,让患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尽量避免加重本病的诱发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背(或提)负重物,减少上下楼梯次数,避免爬坡、反复下蹲等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与蔬菜。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锻炼衰弱的膝部肌肉,完全可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消除或减轻症状,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另外,指导病人改善生活情趣,增加社会交往能力,克服抑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 讨论

膝关节在人体中负重大,随年龄增大膝关节囊萎缩、变性和纤维化,关节变得僵硬而不灵活,滑液分泌异常,引起软骨细胞营养不足,软骨内水分的含量下降,软骨的主要成分黏多糖也减少,关节软骨缺乏弹性,则容易受到磨损而破碎。为了适应膝关节承受力的需要,关节软骨边缘有骨质增生,即老年人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早期表现为行走久了关节处酸痛不适,休息后会减轻。逐渐发展到疼痛、行走困难或跛行。传统治疗方法可以使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但是药物治疗在全身药的过程中,到达关节的药量很少,且全身组织、器官均受药物的副作用影响,长期反复用药使患者较难坚持,而关节注射用药可增加关节感染的机会,给机体造成新的损害。

艾灸疗法是中国传统治疗手段之一,具有集热疗、光疗、药物刺激与特定腧穴刺激于一体的作用,中药铺灸疗法是将灸法与药物相合发挥药物与灸疗的双重疗效作用,是物理与药物作用相辅相成,现代研究认为;1艾草本身燃烧生成的挥发油可附于皮肤上,通过灸热药物由皮肤渗透入机体,起到治疗作用;2艾灸燃烧时释放大量热能,并产生光热辐射,热效应及红外共振辐射效应可促进疗效;3生姜中含有挥发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很好的发散作用;4姜汁是一种很好的透皮剂,使药物渗透入里,增强治疗作用。再者中药铺灸以其“以点带面” 疗效面积大、覆盖广的特点,使药物经皮肤吸收与渗透较一般的外洗、外敷等法药效更为充分,对局部和整体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且通过药物的归经和引进,增强灸疗的经络传感作用。中药铺灸是通过灸疗给药,减少了口服中药时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等付作用,并通过局部渗透,直达病所,增加局部治疗作用,使灸疗与药物的双重治疗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脏腑阴阳平衡,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药物铺灸配合传统治方法,确能使疗效明显提高,关节屈伸度及爬楼梯功能明显改善,其效果是因为中药铺灸治疗具有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改善膝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介质吸收,能消除或缓解膝OA疼痛等临床症,加速损伤的良性修复。

4 体会

本组病例中,经中医药物铺灸配合传统治疗膝骨关节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后,使患者疼痛减轻,全身及局部状况改善,从而使患者能够配合进行正确的肌肉功能锻炼,提高了肌力,改善了关节的功能,治疗效果明显。且未出现过敏及不良反应,另外,本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和科学的护理方式也是中药铺灸治疗膝骨关节病过程中的关键,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①格执行操作规程。②格把握患者病症分型,准确选穴、定穴。③时注意观察艾柱燃烧点,严防烫伤患者或热力不足影响疗效。④灸后指导患者及时自我按摩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 华西医学,2011年12期

篇7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依从性;血压控制

高血压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老年时期由于各器官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心脑血管等慢性病高发,且在一个老年朋友身上常合并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慢性病,所需服用药物种类较多,服药时间较长,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或行动不便,忘服、漏服、错服现象时有发生,服药依从性较差,使血压控制不理想,导致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不仅降低了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更加重了子女的负担,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1]。本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服药依从性,患者血压控制较为理想。现将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3年12月,来我院门诊救治的2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均超过65岁。采用数字表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各108例。常规护理组:男76例,女32例;年龄67~80岁,平均年龄(71.9±7.68)岁;病程8~14年,平均病程(10.6±2.59)年。综合护理干预组:男68例,女40例;年龄68~81岁,平均年龄(73.1±7.45)岁;病程7~16年,平均病程(11.4±2.6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病史长,且合并其他慢性病,疾病困扰加上对预后的担心,常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疾病恢复,还极易导致血压波动,引发不良后果[2]。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精神情绪变化,用积极的语言安慰患者,用身边血压控制理想的事例鼓励患者,为患者提供正能量,帮助患者树立血压必控的信心。并请家属配合治疗。②用药干预:正常人的血压会在一定水平波动,一天内血压会在上午6点~10点、下午16点~20点2个时间段处在波动高峰。因此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应具备科学性。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按时、准确、足量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必要性,并指导患者在血压波动高峰的前30min服药,以达到最佳降压效果[3]。严肃告诉老年患者不可为了图省事而在睡前服用降压药,以免造成严重低血压反应。③行为干预:烟酒刺激可加重血压升高,因此应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少吃肥肉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饮食宜清淡,限制盐的摄入,减少菜肴中烹调油的用量。多食芹菜、香蕉等,保证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加重心脏负担引发脑出血。运动可改善心血管功能,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④出院干预:高血压是慢性病,患者症状控制后大多居家休养。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干预,告诉患者按时服药,定时测量血压,定期复诊,并养成将平时测量血压做好记录的习惯,以便医生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1.3效果评价 参照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4]标准,评价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行为依从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行为依从性观比较 见表1。

干预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90.74%)、戒烟戒酒(77.78%)、适当运动(72.22%)、合理饮食(73.15%)等行为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2.2两组血压控制情况 护理前两组血压无显著差异性;护理后两组血压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我国正快步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高血压容易导致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高,因此,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患者情绪激动时可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如果本身血压较高,但没有按要求服用降压药物,可导致血压不稳定,二者是高血压脑出血的诱发因素[5]。因此,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从稳定患者情绪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着手。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压在一天中会有小幅的波动,日间血压一般135/85mmHg,夜间血压相对较低(120/75mmHg),根据这个血压波动规律,应指导患者在白天服用降压药物,以免夜晚血压降幅过大,重要脏器供血障碍。徐娟[6]指出,老年时期各器官功能衰退,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且常合并糖尿病、慢阻肺等其他疾病,服用药物种类较多,造成降压药物忘服、漏服甚至错服,服药依从性较差,使血压控制不达标,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致残、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本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首先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对患者服药进行正确的指导,告知患者不按时、准确服用降压药的危害,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并对居家修养的患者进行指导和跟踪随访,将血压控制效果扩大化。结果显示,干预组用药依从性高达90.74%,随访6个月血压控制理想程度较高。

高血压病史长,终身服用降压药物是一个治疗方面,另外患者的日常行为也对血压产生极大的影响。烟酒刺激、高盐、高脂食物、缺乏运动可升高患者血压。杨伟民[7]认为,干预患者血压,改进患者日常行为是一个关键的辅助治疗。同时,在行为干预过程中发挥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通过家属提醒和督促,让患者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行为依从性,主动帮助并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本研究结果中,干预组日常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因而血压控制更为理想。

综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服药、行为依从性,对控制血压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婧,何非,王丽姿,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达标率与知识、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17-120.

[2]黄冬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3):155-156.

[3]袁向芳.护理干预对高龄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07:221-222.

[4]Guidelines Subcommitte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 1999,17(2):151-183.

[5]赵学军,高俊岭,傅华,等.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1181-1184.

篇8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2型糖尿病;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b)-000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compliance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The data of 104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M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7 cases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57 case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od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the blood sugar control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HbA1c, 2hPG and FBG level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eni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pliance

糖尿病(DM)属于临床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其病程较长,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免疫力弱,常出现神经、肾、眼的功能衰竭、长期损伤等并发症[1]。对DM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具重要作用,该研究对选定的104例老年2型DM患者资料,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104例老年2型DM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式设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57例),前者男女比例24:23,年龄64~87岁,平均(69.63±9.80)岁,病程2~15年,平均(6.27±1.35)年;后者男女比例29:28,年龄65~89岁,平均(69.78±9.94)岁,病程1~14年,平均(6.19±1.40)年;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一般护理、健康教育及针对性护理等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①认知行为干预,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差、认知功能弱、文化水平低,护士需耐心、反复讲解相关知识,根据患者兴趣爱好进行健康教育;播放健康教育视频,由护士陪同观看,耐心解答患者疑虑。②心理干预,积极与患者交流,注意观察其心理变化,采取疏导、支持安慰等心理疏导,引导树立战胜疾病信心。③运动指导,建议患者以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运动量小的运动为主,运动时注意低血糖情况,可携带糖、饼干等。④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各类降糖药物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物,讲解坚持服药必要性。

1.3 统计方法

数据均选择统计软件SPSS 15.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

研究组HbA1c、2hPG及FBG水平分别为:(6.87±1.88)%、(7.63±3.21)mmol/L、(6.09±2.22)mmol/L;对照组分别为:(10.51±4.26)%、(10.05±3.72)mmol/L、(8.64±2.79)mmol/L;研究组血糖水平比对照组低(P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

研究组药物、运动及饮食方面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6.49%(55/57)、98.25%(56/57)、94.74%(54/57);对照组分别为:76.60%(36/47)、72.34%(34/37)、74.47%(35/47);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

3 讨论

DM属于终生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高血糖,近年来,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DM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2型DM患者免疫力差,合并并发症较多,致使治疗依从性差[2-3]。为此,临床除给予积极治疗外,还需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该研究对选定的104例老年2型DM患者资料,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疗效及依从性影响,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该次研究显示,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HbA1c、2hPG及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药物、运动及饮食方面治疗依从性96.49%、98.25%、94.74%高于对照组,表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该研究结果与范伟华等人文献报道一致[4],认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重要意义。分析原因如下:通过将饮食治疗贯穿治疗过程中,可降低高血糖状态、减少胰岛负担,经合理计划控制饮食,控制与缓解DM引发的不良症状;运动指导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摄取充足葡萄糖以降低血糖;用药指导通过向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作用,嘱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换药、停药[5]。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经调整患者饮食习惯、结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并且为患者制定合理运动计划,同时疏导患者心理,积极主动沟通,反复、耐心向患者介绍DM相关知识,讲解正确用药方法及健康教育等;治疗过程中按照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治疗依从性提高,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月新.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0-221.

[2] 戴晓岚,温文华.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 19(2):309-312.

[3] 李樱.护理路径表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0):1870-1872.

[4] 范伟华,张剑萍,潘荣梅,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32): 2998-3000.

篇9

【关键词】护理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

Nursing intervenes to the community old age hypertension patient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compliance influence

ZHENG Yong-l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610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y drug treatment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care compliance effect, summarize nursing experience,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Methods: 9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is commun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of care, integrated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interventions, more care of both effects. Results: The ca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munity; hypertensive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也相继增多,经人群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达57%,8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达65.6%。发病率高,控制率低,并发症重,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长期合理地药物治疗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但许多老年人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是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社区管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地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建立健康档案且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65~79岁,平均71.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中轻、中度高血压诊断标准[1],年龄>60岁的患者,于安静休息20 min后,采取坐位或平卧位,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右臂肱动脉血压。每位患者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若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根据其病情的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用药的原则为:重视靶器官心、脑、肾的保护;提倡单一药物治疗,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提倡个体化,治疗因人而异;缓慢降压,严密观察疗效和副反应。常用药物有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利尿剂等。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及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篇10

[关键词] 老年;下肢骨折;早期康复护理;治疗依从性;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1)32-126-02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ZHANG Xiaoxiao ZHAN Huanle

Surgical Department, Wen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Wenzhou 32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Methods Five hundred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and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applied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s,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i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on the basis with 2 weeks of intervention tim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χ2 = 13.68, P<0.01) after 2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rehabilitation care group such as urinary reten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constipation, pressure sores,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P<0.01) . Conclusio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Key words] Elderly;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Treatment compliance;Complications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和髋部肌群退变,如受到轻微的外力、跌倒或下肢急速扭转时,易引起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后,需长期卧床静养,易导致便秘、腹胀、褥疮、尿潴留、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骨折后并发症,不利于骨折的治疗与恢复。因此如何通过加强预防和临床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1]。现对我院近年收治的500例老年下肢骨折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和并发症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500例,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骨折、股骨髁及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干骨折及踝关节骨折;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常规护理组240例,其中男139例,女101例,年龄60~95岁,平均(73.2±6.8)岁;开放性骨折118例,闭合性骨折122例。护理干预组260例,其中男152例,女108例,年龄61~96岁,平均(74.8±7.2)岁。开放性骨折134例,闭合性骨折12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等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下肢骨折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 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稳定情绪,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保持乐观健康的情绪。(2)口腔、肺部及泌尿道护理 嘱患者每次进食后应漱口或饮水,以清洁口腔食物残渣;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定时协助患者拍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在肺内淤积,特别是冬天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会清洁干燥,不憋尿,多饮水,嘱患者每天清洁会1~ 2次。(3)皮肤护理与压疮预防:对牵引手术后及高危压疮患者予以睡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1次,对骨隆突部位予以50%红花乙醇涂擦并按摩,避免大小便对会刺激,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4)功能康复锻炼 对牵引手术及小夹板外固定后的患者,第1天即可被动活动患肢足趾,第2天起即可自主活动患肢足趾或被动活动患侧踝关节;2d以后即可逐渐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同时抬高患肢15°~ 30°,使其处在功能位。待骨痂生成后或术后内固定坚固后加大关节活动,以促进患肢功能康复。两组患者的干预时间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治疗依从性评价标准:完全依从是指治疗中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坚持规范治疗者;不完全依从是指治疗过程中基本按照医嘱执行,偶尔不规范治疗者;不能依从是指治疗过程中时常按照医嘱执行,不能坚持或中断治疗者。总依从=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褥疮、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2周后,康复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13.68,P<0.01)。康复护理组干预2周内的并发症如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褥疮、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1)。见表1和表2。

3 讨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肢体需要牵引,又多为平卧,不能翻身。由于卧床和受伤后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呼吸道炎症,甚至引起肺炎和肺不张[2]。骨科患者伤部肿胀,造成循环障碍,加之长期卧床,静脉回流缓慢,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动力和弹性的改变 ,更易发生下肢深静脉的栓塞。下肢骨折患者由于牵引和外固定,常无法自行翻身,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压迫,易发生褥疮。老年人因动静脉管硬化,肾滤过率下降而致肾功能减退,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神经功能老化,膀胱逼尿肌松弛,易引发尿潴留及尿路感染[3]。老年人胃肠运动减慢,胃肠液分泌减少,长期卧床、环境突然变化等生理因素的影响可引起便秘[4]。

近年来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其死亡率[5,6]。罗俊霞等[7]研究发现,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骨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闫云霞等[8]研究发现,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疗效。本研究结果发现,康复护理组干预2周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如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褥疮、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通过全面科学评估患者制定出系统的、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采用循序渐进的护理措施,对重点问题反复讲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叩背、口腔、肺部及泌尿道护理、功能锻炼等,增加了护患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及时发现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及时正确处理,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9],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颖儿,崔秀梅.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康复干预[J]. 现代护理,2005,11(6):461 -462.

[2] 门宏伟.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0):164 -165.

[3] 刘素莲,王凤芹. 老年下肢骨折相关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要点[J]. 山东医药,2007, 47 (26):135.

[4] 沈承红,殷葵. 骨折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J]. 河北医学,2007,13(8):996-998.

[5] 吴继云.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 职业与健康,2003,19(4): 158.

[6] 侯小琴.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10,16(26):130-131.

[7] 罗俊霞. 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221 -222.

[8] 闫云霞,郝晓霞.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