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管理制度

篇1

虽然一般认为自闭症是先天性疾病,但自闭症儿童的症状程度与家长及家庭有着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家长的认知、情绪、行为、应对方式等均对教育效果有着重要作用,究其根本,家长的心理控制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心理控制源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知或定向。父母对教育子女成功与否的态度和看法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表现、认知倾向与教育方式等,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   

此外,儿童所在家庭的功能也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功能的重要组成。亲密度指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适应性指家庭系统为了应对外界压力而改变其角色分配、权势结构或联系方式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亲子关系、成员支持、生活习惯、教育风格以及家庭功能等会对儿童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及问题行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成员关系亲密、功能良好的家庭中的儿童,通常会更自律,学习更主动,社会适应性较好,问题行为更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和家长与儿童行为表现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对其深入研究可能会找到更加高效且实用的干预和教育模式,以及缓解自闭症儿童家庭负担及家长压力的方法。因此,本文对自闭症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家长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以及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    

在一次自闭症家长讲座上向包括浙江、江西、河南、福建、河北、黑龙江等23省在内的420名自闭症儿童家长发放问卷(M年龄=35.67岁,SD=4.942岁),其中女性334人,男性86人。共回收问卷412份,其中有效问卷399份,有效率为96.8%

1.2工具

1.2.1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The Parenting Locus of  ControlScale, PLOC)测量自闭症儿童家长对教育子女成功与失败的看法。该量表由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子女的控制、运气或机遇及父母的控制五个分量表组成,包含47个条目,以5级评分,从“1”(很不赞成)到“5”(很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家长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越趋于外控,在子女教育上越容易呈现消极、被动的状态。

1.2.2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Ⅱ -CV ),包括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分量表,共30个条目,以5级评分,从“1”(不是)到“5”(总是)。FACES Ⅱ -CV是邹定辉等人根据Olson等于1982年编制的FACESfl(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SecondEdition)进行第三次修订而成的版本。

1.2.3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的父母问卷测量儿童的问题行为。该量表共48个条目,包括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一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6个因子,采用4级评分法,从“0”(无)到“3”(很多)。量表分半信度0.88, Crobach。系数0.92。由于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主要体现在无法理解社交规则及难以自控等方面,因此本研究只选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品行行为和多动指数两个分量表进行研究。

1.2.4人口学信息

自编问卷,包括家长和儿童的性别、年龄、确诊时间及家长在子女治疗上支出的费用占家庭总支出的年平均比例等基本信息,均由家长填写。

2结果

2.1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量及相关分析结果。教育成效、子女的控制、运气或机遇、父母的控制与自闭症儿童的品行行为和多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亲密度和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品行问题和多动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儿童问题行为三者间相关较高,可能存在中介关系。

2.2儿童问题行为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回归分析结果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儿童问题行为对其性别、年龄、治疗费占家庭总支出比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以及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回归分析。在模型第一层进入儿童的性别、年龄和治疗费占家庭总支出比例,第二层进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第三层进入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由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教育心理控制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对预测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性的诊断。结果表明,预测变量之间的容忍度(Tolerance )均大于0.3,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4,可见预测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不严重。    

自闭症儿童的性别不能显著预测其问题行为,儿童年龄可以正向预测其问题行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分量表得分不能显著预测儿童问题行为。子女的控制和父母的控制可以显著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以及运气或机遇均不能显著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

2.3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中介效应分析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总分、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总分可显著预测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同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显著相关。因此,进一步采用依次检测法(causual steps)检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中介效应。    

对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后发现,亲密度和适应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β=-0.214,t=-4.369, P<0.001),亲密度和适应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β=-0.356, t=-7.588, P<0.001),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能显著正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β=0.330, t=-6.613,P<0.001),亲密度和适应性仍然能显著负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β=-0.097, t=1.944, P<0.001)。以上结果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自闭症儿童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会通过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间接作用。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这与以往研究的结果相一致。亲密度和适应性较好的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系更为紧密,相处时间更多,得到的支持陪伴也更多,当家庭成员面临外界压力时,可以灵活改变其角色分配、权势结构等。这样的家庭往往规则明确,赏罚分明,气氛融洽,儿童会比较容易学会遵守规则,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自闭症等特殊儿童家庭来说,当儿童被确诊时,如果家庭可以迅速调整成员的角色和分工,让孩子受到合适的照料与教育,互相支持使家庭环境和谐稳定,在此环境中儿童的行为也会受到积极影响。    

篇2

一、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欧文姬将学校安全教育概括为:学校管理者与教育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程度、日常生活、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对其在安全意识、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的培养和训练。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基本技能和安全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是指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脱离了安全教育本身的价值目标,成为教育者实现安全教育以外价值目标的工具,或者在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上发生变异而有违与安全教育本身的目的。如此,学校安全教育演变成非真正的安全教育,其“工具化”和“变异化”的异化甚至成了实现真正安全教育应有目的与功能的障碍。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异化

安全教育的本身目的价值是服务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安全的能力。然而,学校安全教育在轰轰烈烈的呼声中,其目的价值却在实际中渐行渐远,安全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在有意或无意中被异化,其表现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学校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与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

(一)学校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

学校安全教育的本身目的价值是服务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安全的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我国中小学虽号称践行“素质教育”,但大多数学校仍然以考试为轴心。教授考试所考的知识,挤占非应试科目教学的时间,安全教育不是应试科目,就难以获得师生像对应试科目那样的厚爱。在应试教育依然强势的教育时空中,安全教育的有无和多少常常让位于应试教育科目的需要。可见,安全教育并非没有自身的目的,而是被应试教育排斥了,只具有实施应试教育的一种开放时空的工具价值。由于学校安全教育被动地具有了工具价值,它的工具性价值是可以“用”,也可以搁置一边“不用”。这直接导致安全教育“量”的不足。即使偶尔“用”,多数时候也只是为了应景、造势、做做花样文章,以逃避监督之眼,或获得检查评估通过之荣。据调查,目前浙江省中小学安全教育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开展过安全教育的中小学虽然达到100%,但安全教育流于表面形式,且仅限于交通规则、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专门开设安全教育的学校只占10%,其中有些学校只有安全教育知识方面的介绍,而且每年仅开展l~2次活动,安全教育内容非常单调,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听了就忘。进行防灾自救等演习的学校只有20%,不过大多是在汶川大地震以后开展的。在目前的教育语境下,安全教育,这个应试教育内容之外的东西,实在难免于例行公事一般轻描淡写而过的下场,抑或昙花一现于纪念日或安全教育日。

(二)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

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六大模块: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每一个模块都需要多途径、多主题、全方位地展开活动,以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但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把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知识教育,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短视性强化了学校教育的统整性和去个性,应试教育讲究知识的灌输与片面强化,一味强调对安全知识的识记,恰恰忽视了学生安全技能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可见,安全知识的灌输式传授,无疑成为了应试教育模式在安全教育过程的脚注。对学生来说,接受安全教育,特别是仅仅限于安全知识的接受,不过是一种强制他们接受的自然成长过程的形式,并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接受安全教育的兴趣,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自我安全的能力。

(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主要指管理方法、措施上的僵死化。工具性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在安全教育被工具性异化后,迫于家长和社会维权意识的高涨,加之问责机制重结果、轻过程的助力,一些学校便悖于教育本意,将安全教育诠释为“安全保证”“逃避危险”,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禁锢学生于一个给定的“安全”时空中。现实中,这种僵死化的管理愈来愈常见。例如,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关起门”办学成为很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一种方式。学生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以“取消活动保安全、降低标准求安全、限制范围为安全”为由,禁止学生的春游、校外课外活动,甚至体育运动等。这种安全教育措施是以牺牲学生身心素质为代价的,追求可视的眼前安全效益。就其本质,还是应试教育的思维与逻辑。应试教育的逻辑是功利性与追求短期可视效益,并不在乎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及其自我安全能力的提高。

三、纠正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对策

通过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和构建安全管理立体化网络来纠正异化现象、改进校园的安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不仅要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而且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落实、学期末有总结考核公布。坚决杜绝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的形式主义。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使安全教育常态化、课程化。学校安全教育应既涵盖知识方面的了解、技能方面的演练,又应有安全学习活动过程和自护自救方法的引导,还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生动形象地进行安全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防患于未然。

(二)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履行对生命负责的承诺,是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

1 管理制度要渗透“柔性”

首先,制度的形成需要发扬民主。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正式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这样才使得这一制度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才易于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使其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其次,制度的内容需要体现人文性。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要与师生的尊严、自由、情感、发展联系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人性化”的制度,而不仅仅是为了束缚师生的言行。再次,制度的操作需要彰显人性。制度管理不是僵化的,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操作。要运用人性化的操作策略,关注师生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取得师生的理解。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事件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等的教育。

2 制度管理要确保“刚性”

首先,要完善督促机制。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得再好,但如果执行过程无人监督,就必然会出现人为偏离制度的约束和要求,不能真正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如果出现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人的情况,制度管理必然会流于形式。其次,要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为了实现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校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应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只有明确了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才能使各项制度做到层层分解,细化分工,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公平、合理的执行,促进全体师生主动按要求执行,并能对现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

篇3

一、完善长效机制,建立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我区不断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逐步形成了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健全领导机制。我区于1998年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并在区妇儿工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20*年又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以妇联、教育、宣传、卫生、司法等部门为成员的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同时,各镇(办事处、经济开发区)也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小组9个,咨询服务点16个。200*年11月,召开了全区家庭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完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下发了《××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区“家庭育人”工程实施计划》、《××区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计划》、《××区家长学校行为规程》、《××区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区合格家长学校达标条件》等文件。同时区家教协会建立了例会、考核、评估和表彰四项制度,对“家庭教育十五计划”实施情况及时考核、评估和表彰。区政府分管区长、区妇联主席与各镇(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家庭教育目标管理责任状,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政府统筹、部门负责的系统工程来把握和运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壮大教育队伍。积极依托有关部门力量,建立了由妇幼医生、优秀教师、离退休干部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理论研究、教育宣讲、教育督导和教育志愿者四支队伍,在全区开展巡回宣讲、理论研讨、爱心援助、论文征集等活动。

二、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未成年人成才的外部环境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打造家庭教育活动品牌。一是围绕和谐家庭目标,打造家庭文化建设品牌。坚持一年一主题、一年一亮点的原则,开展各类家庭文化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家家新,家家美,家家乐”家庭文化建设活动,举办了家庭才艺大赛、手工制作展评、书画大赛、趣味运动会,开展了“家家有藏书,人人读好书”的读书进家庭活动和“千家万户治家格言、座右铭”签字仪式,建立了一批巾帼读书站和亲子读书屋,开展亲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家”字这个中心,突出“教育”这个主题,做好“和谐”这篇文章,在全社会形成了互帮互学,争当“五好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围。

二是结合“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打造儿童成长教育品牌。先后与区教育局、计生局、团区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以“塑造未来,关注成长”为主题的“阳光情”暑期特别行动、少儿艺术节、独生子女才艺大赛、“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示范基地争创等活动。2004年7月20日,围绕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对孩子进行“养”和“育”的问题,举办了“我们共同走过”--××区首届“尧舜杯”家教电视对话活动,特邀徐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梅老师作现场点评。专题片在区电视台连续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

三、发挥家长学校主阵地作用,创建未成年人成长的家庭平台

家长学校是开展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家教水平,树立正确育人观、人才观的主要阵地。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家庭教育的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并切实加强管理,家长学校工作呈现出“五有”(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有督查、有总结)、“三性”(现实性、系列性、创造性)的特色。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建好校。区文教体局承担起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责任,兴办本系统各类家长学校,健全沟通机制。区民政局把指导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倡导社区共建意识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先后在广场社区、民乐苑社区等社区开办0-3岁和3-6岁幼儿园,同时开办幼儿家长学校4所。区卫生、计生、司法等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创造性举办本系统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其中区计生局结合工作实际,开办了11所新婚夫妇和孕妇学校,及时向新婚夫妇传授“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区文化部门积极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清除各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垃圾文化。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家庭教育、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办学理念,办好学。随着家长学校的不断成长,拓宽教学领域,创新办学方式是新形式下办好家长学校的有效途径。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进来”即引进外地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和成功家长到各校开设讲座,进行经验交流;“走出去”即走出校门创办家长学校。首先选择××中学作为试点,协调老矿、夏桥两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在夏桥园东社区、校东社区和老矿徐耐宿舍等社区开办了社区家长学校,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区推开,把家长学校工作的着眼点从为“升学”服务转变到既“成人”,又“成材”上来。在教学中,坚持“四尽”原则,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即尽可能围绕向广大学生家长提供系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的理论知识;尽可能介绍一些国内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方法与进展信息;尽可能系统反映学校对学生心理发展研究的一些成果;尽可能服务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与家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是实施双向交流,上好课。为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家长学校活动,坚持到社区召开居民、家长教育调研会,让家长们放开思想谈意见,真心实意提建议,同时,也深入了解学生家长的思想态度、家庭育人的环境、经济生活等状况。每次上课前提前下发邀请书,确保各家长有足够时间妥善安排好工作、生活等,按时参加校内活动;在课堂上,巧妙安排家长代表发言,增强研讨氛围;学年结束,表彰一批优秀学员,树典型,促提高,真正实现了“推倒院墙办教育”、齐心协力育英才的目标。

四、拓展教育领域,推进特殊家庭子女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大量过剩,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管理出现了一个空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家庭教育领域积极向这部分人群重点拓展。于2005年2月25日在汴塘茸山小学召开了建立“留守儿童”指导服务站现场推动会,下发了活动的具体通知、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和各项具体措施。目前,全区各镇全部建立了“留守儿童”指导站,“留守儿童”达到一定人数的村全部建立了服务站。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省电视台和市、区新闻媒体等分别以不同形式和方法介绍了我区这一做法,并积极向社会广泛宣传呼吁,切实呵护“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

(一)以建立指导服务站为依托,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我们在各镇设立了“留守儿童”指导站,具体指导各村“留守儿童”服务站建设,由服务站对“留守儿童”实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全天候跟踪。建立了联系制度、活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四大制度。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载留守儿童家庭成员情况,在校在家的相关表现,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心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补救。

篇4

【关键词】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激励;身心健康

1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即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结合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坚持民主办学,依法治校,使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在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成功,学校发展。学校要有序、高效地运转,还要有一套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师们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要做到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善用人、培养人、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培养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合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注重管理的人性化,并将原有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整理、完善,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益。尊重教职工的知情权,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

2 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结合,激励、吸引教师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的调查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一般仅需发挥20% 30%的能力,即只保证不被解雇;如果得到充分的激励后,职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 90%。可见强化对教师“情感关怀”的激励功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情感关怀”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会因为情感的相融而引必发交往中的认同,学校领导的意图就易于被教师接受和执行。“情感关怀”能提高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增加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信任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自己有意识的活动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达到预期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①运用成就理论,激发向上意志潜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取得成绩,获得社会的承认或他人的认可。

②运用期望理论,进行目标激励,确立的目标对个体越有意义,越能满足个体需要,实现的可能性也越大,对个人的激励作用也越大。

③运用强化理论,激发活力,强化的办法是通过肯定和奖励,如赞许、奖赏、晋升等刺激行为的重复出现,保持和加强某种有利的行为,其目的是提高效率。

对教师要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扶助,细心体察,全心依靠,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

①人格魅力,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②信任、尊重、理解、激励教师,教师作为特殊的脑力劳动者,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对尊重的需要,高于对物质的需要;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高于对金钱的追求。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精神上的鼓励,事业上的成功;最大的苦恼是精神上的创伤,能力上的受压抑。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过去的德育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德育的效果与德育工作者付出的劳动相比,显得越来越不相称。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从中学生心理教育入手,开展“中学心理教育实验研究”开设初中心理教育必选课、举办专题心理讲座、开展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咨询、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结合德育工作开展心理教育;我们充分发掘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行为,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过重的心理和学习负担,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1 “三理”整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以其教育的针对性、内容的广泛性、方法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学生的主体性、知行的一致性等为特征,具有良好的实效性。

3.2 “三教”整合,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圈。三教“整合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这是“三教”整合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4 正确处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关系

4.1 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就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它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坚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的原则,是一个优秀的学校管理者必须首先重视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

4.2 情感管理促进教师自觉接受制度管理。情感管理是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自觉实施人本化、民主化的制度管理,使制度管理更合理,更有效。情感管理的基本模式就是接触、倾听、尊重、关心。一个好的学校管理者绝不会在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之间划上一道鸿沟。

参考文献

[1] 闫德明《现代学校管理学》2001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5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管理对策;提高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048-01

一、现阶段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

1.学习基础薄弱,文化素质较差。大部分技校生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好,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少。目前,技工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有的是在初中阶段由于被追求升学率、分数第一而被学校或教师而放弃的那部分学生;有的由于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娇纵、失控的学生;有的是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造成精神受挫,心理畸形的学生;有的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在初中就放弃了学习的学生。学习上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成绩较差。

2.处于弱势地位,心理问题较多。首先是家庭处于弱势,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收入水平多处于中低阶层;有些学生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有的家庭是单亲家庭,有的学生家庭遭遇不幸。有的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学生缺少母爱或父爱。加上在初中阶段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对学习没有兴趣,长期遭受老师和学生的歧视,内心极度自卑,自尊心比较强也比较脆弱。

3.学习动力不足,品德素质不高。学生来到技校,从初中阶段的应试教育解放出来,没有了升学应试的压力,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远离父母,脱离了父母的约束,自身自觉性差,已形成的不良行为开始露头,表现在:迟到、早退、旷课、打架骂人、故意损坏公物;怕学习、不动脑筋,不完成作业,厌恶劳动等的懒惰行为;撒谎、欺骗、逃夜、甚至出走等逃避行为等。

二、教育管理对策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以上现状,怎样进行有效教育管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明确办学思想、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在注重学生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重视对技工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要注重改善和提高。教师首先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师德修养的培训,除了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还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还要认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不同企业文化,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要训练教育技巧,提高教育艺术水平,充实教育本领,丰富教育手段。技校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

2.掘弃强制管理,合理设计制度。技工学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人身心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活跃而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不要苛求学生完全按照学校、教师的意愿行事,学生中出现一些违纪现象是正常的,有其客观必然性。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这就要求管理者要讲究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制度做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要层次分明,职责到位;要保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更要努力做好预防工作,充分体现超前意识。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选拔责任心强、有爱心、有情感的人做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班主任要在生活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情感上促进师生的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要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主动了解学生的困难,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帮助和引导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4.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自主管理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调动广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学管工作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由学生自己选干部,学生干部由各班推选产生,既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表现出选拔的学生干部素质普遍较高。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可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推选出了一个有凝聚力的班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

5.多和家长沟通,共同参与管理。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各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学生管理中,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经常与家长联系,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学生管理工作无定法,但需要管理者有耐心,善沟通,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采取柔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高智能、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我国现代广泛采用的班级授课制也是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最大的优点是在有限的时间与经济条件下,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它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是能让孩子们在学校团体生活中接触社会,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学习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道德,完成人的社会化进程。由于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使它自从产生之后就以不可抵挡的力量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广和使用。然而综观各种教育模式,没有一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它也需要其他教育模式的补充与配合。谈论这几年来出现的家庭教育、私塾教育,我们就该理性地比较三者的优劣,然后才能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1班级授课制也有自己的缺点

这点在各类《教育学》书籍中有全面的阐述。在书中,明确地提到现代广泛使用的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局限:无法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一方面是教材的统一规划无法体现孩子的独特性;其次,教师的能力和精力也限制了因材施教的实现。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有种类的差异、发展早晚的差异以及水平的差异。而学校的团体教育使教师们只能尽量完成却无法完全实现个体差异化教育。这不是国家和教师能做到的,单纯责怪教育体制和教师是不足取的。既然班级授课制有这些局限,为什么还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教育模式呢?主要是教育的经费与教师数量问题。只有班级授课制才能用最少的经费和教师满足大部分人的教育需求。因此,国家为国民只能提供基本教育保障,而不能为每个孩子提供完全个性化和差异性教育。而私塾和家庭教育恰恰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这成为不少家长要将孩子送到私塾的理由。

2家庭学校与私塾教育的优劣

2.1私塾教育的优缺点

私塾是由具有教育能力的人来执行为少数人教育行为的,学生的人数比家庭式教育多比班级授课制人数少,因此不仅能满足儿童交往和社会化的需要,还能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它的主要局限在于,教师的教育水平难于保证和收费高昂。从我国当前私塾教育的管理来说,国家只是一味关闭处理,并没有监管和引导。(1)而私塾的教育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体系,有不少不懂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的人混进教育行业,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人也成为教师,使私塾教育质量难于保障。(2)目前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好的教师不愿意放弃铁饭碗,私塾想找好教师难。就算好教师愿意,也是第二职业,而且得高薪聘请。(3)收费高昂。私立学校以盈利为目的,同时学生少,投入的费用也高,所以一般收费都很昂贵,如果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长是做不到的。如,孟母堂的收费是3万元每年。我在博客中查到,有不少人将我国的私塾教育与美国比较,让明私立学校存在的合理性。其实两国国情不同,不具有可比性。最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如认证方面没有法规,管理方面主观性强,人为因素严重,教育主管部门的贪污现象将加剧。私塾教育将来会大行其道,但是就中国目前来说,还是理性些好。

2.2家庭教育的优劣

家庭式教育虽然可以为孩子提供个性化教育,教育的时间不受限制,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全天候服务,依据孩子的生活规律选择教育时间和方法,有助于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其局限性远比私塾来得大。一是无法为孩子提供社会交往条件(外出旅游不是日常交往,不能替代集体生活)。二是家长个人的素质是否足够承担教育。不难发现,现在家庭教育成功的袁鸿林、郑渊洁和张世君这三位家长都是有很高文化素质,并且与教育、孩子有非常密切联系的,而实际情况下,并不是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素质和精力。三是家庭是否有足够经济条件为孩子提供教育材料。四是家长有否足够时间完成教育活动。如郑渊洁,其职业的自由性又为他教育孩子提供时间。这是他教育能执行的基本前提。今年报道的14岁大学生的教育前提其祖母是老教师,父亲有病在家,不承担社会工作,有时间教育陪伴孩子(母亲的工作性质报道中没有提到),既然他父母能为孩子买各种实验用品,相信家庭经济条件应该不差。对比这些条件,想将孩子从学校带回家的家长应该三思而后行了。总而言之,各种教育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能综合各种模式,互相取长补短,教育的效果提高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育行业的一员,我们应该用开放的眼光,接纳各种新生的事物,理性地运用教育理论进行论证和引导,用简单的禁令是不可取的。如果教育部门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处理,综合治理的效果远比简单禁令要有用得多。

1)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不要故步自封。教育是社会的重要部分,根据社会的实际发展,宣传是必须的。适当的必要的教育理念的传播,可以培养家长的教育思想,让无数的孩子获益。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提高家长的辨别能力是教育部门的职责。帮助家长在理解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教育辨别能力。如,区分各种类型非公办学校教育的优劣、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要跟风等。慎重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这才是我们下一代的福分。上海私塾只有12名学员就是例证。如果家长对这类教育机构有辨别能力,就算不取消,它也没有存在的市场。我们目前的教育宣传力度不足,家长教育不到位,是最大的教育问题。教育孩子成为家长自发的探索行为,缺乏科学和理性的支持。对上海孟母堂的关闭不能用单纯地没有合法办学执照作为借口,而是对大众要有全面、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粗糙可见一斑。今天关了孟母堂,明天难免有李母堂、张母堂出现。

2)对自行创办教育的各类培训机构加大监管力度。就目前而言,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系统的配套管理措施。谁想办培训班,都可以办。认证机构管理松散,幕后操作严重。目前整个社会的各类培训处于无监管状态。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鼓励社会办学是种好政策,但是缺乏监管,这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实在无法保证。如教师的认证情况、教育场地是否合理、活动场地大小、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法手段的科学性等都得定期管理。各种教育模式在地方已经自发地产生了,尽快出台文件对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进行认证和透明管理是当务之急。

篇7

家庭教育农村人口留守儿童智育发展就学问题儿童的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在儿童的成长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教育不仅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开发,更是儿童情商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留守儿童”是一个新兴群体,出现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留守儿童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对他们疏于管教,也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给儿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通过共同努力来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1.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新生群体,这一群体的明显特点就是缺少来自完整家庭的关爱。由于父母亲单方或者双方在外务工,不能时常陪在孩子左右,这就导致儿童感受不到传统的父慈母爱的完整家庭氛围,而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和母亲任何一方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他们没有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就不能及时地帮助他们走上成长发展的正轨,严重的还会导致他们误入歧途。

2.家庭亲情缺失导致儿童情感饥渴

家庭的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他们有时会面临严重的情感饥渴。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当中,完整的家庭氛围他们感受不到,也不能跟父母进行正常的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护和关心,也不能及时地向父母亲反映自己的心理想法和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理归属感变淡,容易跟父母产生隔阂,并且形成自卑、封闭的性格,不喜欢与人交流,甚至出现抑郁、暴躁、走极端的性格缺陷。

3.家庭教育滞后影响儿童智育发展

因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存在着较大的生活压力,他们在外务工,将钱寄回家中,每天忙于赚钱糊口,很难再腾出时间来过问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再加上这些务工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儿童的成长教育不够重视,使留守儿童很难在学习当中得到来自家长的帮助,他们的成长无人过问,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起步晚。面对儿童在学业当中取得的进步,监护人无暇给予鼓励,面对儿童犯下的错误,监护人也只能不过问或者采用过激的方式来进行处罚。同时,监护人没有时间与学校和教师沟通,儿童在学校犯下错误之后,教师管理不好,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这个时候,监护人并不能真正地与教师协调互动,一起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与思考

1.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

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经常打电话或者写信给孩子,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及思想动向,也应该经常跟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孩子在学校获得的成绩,需要及时地鼓励。同时,关注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对叛逆期的孩子要小心爱护,多与他们进行沟通。

2.转变“隔代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他们的启蒙老师,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通过交流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当前,我国农村的“隔代教育”可能不能马上解决,还有很多孩子是通过祖父母这一辈带大的,而他们认识世界的眼光多数还比较落后,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这就需要农村基层部门积极想对策,帮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改进教育理念,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定时为他们进行培训,开设一些家长学校,为监护人教育孩子提供帮助,指明道路。

3.鼓励家长就近务工,增强家庭教育效能

在家乡就近务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既不影响家庭收入,还能经常回家看望孩子,照顾孩子。同时,就近务工还能使家长与学校多进行沟通,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

4.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很大程度上需要学校和教师来进行弥补。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解决家庭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方法。针对目前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学校应该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强化对他们的心理教育;最后,定期举行留守监护人与学校教师的见面会,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5.调整政策,妥善解决外地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很多父母是希望将子女带在身边,随着他们一同进入城市的,但是由于我国长久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使得他们的子女在城市读书成了问题。所以,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我们需要调整政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新学堂,招收他们的子女来上学。同时,政府应该尽快修改带有歧视性的户籍政策,减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费用,帮助他们解决异地受教育问题。

6.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需要各级有关部门通过配合来共同解决。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倡导社会各界人士来主动担任起留守儿童的“家长”职务,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早期教育,同时给予孩子在心理上的沟通与爱护,弥补孩子因为家庭教育不足所产生的缺陷。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各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家庭、学校和社会也需要积极配合。

三、结语

构建和谐的城乡环境,维护社会稳定,需要从儿童抓起。为了保障留守儿童可以健康成长,我们需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给他们呵护和鼓励,让他们在充满关爱的社会中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樊军,余雪松.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案例[J].知识经济,2009,(06):61.

[2]周琢虹.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困境与消解――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10).

篇8

【论文摘要】管理虽无定法,但求效法。师范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虽然很多,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以情育人、职业训导”。从“早”抓起,从思想构建入手,从职业规划开始,锁紧发展目标,不断探究和丰富高效管理过程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把学生塑造成有教育抱负、有职业道德、有奉献精神、有社会责任和有能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复合型优秀师资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伟大基石,教师则担负着铺设这块伟大基石的光荣任务。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师范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秀师资,为加速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人力资源。为此,师范学校教育管理,务必紧紧围绕教育目标任务治学施教,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把具有可塑性的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一、深入学生,捕获学生信息是高效管理的良好开端

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学生进步思想、塑造学生完美灵魂、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和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是铸就人才的综合机构,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主要是教育被教育和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要管理好学生,最基本的途径是全面了解学生,积极分析影响教育管理成效的各种因素。做到“知彼知已,教管合一”。

认识了解学生的平台和方式虽然很多,但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间接了解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填写一张基本情况调查表或查阅录取档案资料,收集学生民族、习惯、特长、理想等信息,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直接了解法,管理者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寝室、食堂、操场,与生为伍,与生为伴,择机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了解学生的过去(成长经历)、现在(对学校的感受和意见)和未来(理想和打算);三是活动分类法,就是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如设计布置学习园地(黑板报)、才艺展示、体育运动、野外考察等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力,归纳学生行为特征,竭力搜集学生的个性信息。如果教育管理的对象是老生,一定要仔细比较学生一惯的行为表现,翔实记录学生文明行为和行为不端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然后分析比较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

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对学生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多用鼓励少用限制性语言。对后进生的教育采用“先扬后抑法”收效较好,但要把握好“扬”和“抑”的尺度,即“扬”得及时恰当,“抑”得准确适当;如果再加上教育管理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雨润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再“锋”的学生也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管中有爱,爱中寓严的教育管理方式。

二、健全制度,依法管理是规范学生积极行为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懂得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教育认知规律和行为思想互动规律,懂得依法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有充分利用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经典范文,教育感化学生的人格魅力。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特长、个性、家庭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教育管理才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严肃的人文工作,绝不能随心所欲。教育管理过程必须遵循上级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吃透有关教育法规和规章制度精神,特别是与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行为、表彰处分等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务必熟记,灵活运用;同时要牢记教育管理过程以人为本、以情化人、悔人不倦。管理者不只是为了管而管,更多的是教育和服务;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子女、亲人,管理手段自然是感化心灵的教育行为。

三、理想教育,耕植学生教育抱负的种子

师范院校的学生已经拥有当教师思想的种子,但这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学校进一步的细心耕植和浇灌,耕植和浇灌的内容与方法犹如种子成长的土壤,决定种子萌芽生根、开花结果。科任教师、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是刺激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春风细雨。

要使学生自律自奋,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设计人生规划。最有效的方法是狠抓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信念教育,最关键的是在“早”字上下功夫,早规划、早安排、早部署。尤其对刚进入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又正处于身心第二次发育期或刚达成熟期,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情绪极不稳定;好高鹜远、理想漂浮、信念游离;凭兴趣办事,是一个危险期,亟需加强青春期理想教育。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务必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重点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历史经典教育范例,唤醒学生立志成才意识,播下学生担负起振兴教育的种子;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进步、专业知识宽泛、教育技能娴熟、社会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四、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无私的敬业精神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岗位遍及城乡,工作条件千差万别,职业待遇十分悬殊。尤其在条件和待遇都不好的地方,亟需教师。到艰苦的地方工作需要信仰的支撑和无私奉献精神。奉献原本就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是教师道德规范的灵魂和统帅。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把有限的身心和热血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托起明天的朝阳。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报家乡,甘愿当蜡烛,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把光留给父老乡亲;甘愿当露珠,滋润着家乡弟妹发展成长;甘愿当春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吐尽最后一口纤丝;更甘愿当人梯,让金凤凰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学生拥有了奉献精神,他才下得去、留得住,并自觉产生教育敬业行为,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作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才有希望,国民素质才能公平、稳步提升。

五、平等教育,培养学生“教管无类,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

“公平公正是人类的基本追求,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好学生是自然,不爱不好学生是偏见。教育要平等,管理要无类,因材施教,成人成才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

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引路人,更是问题学生“十字路口”的灯塔。教师良好的素质教育是造就学生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一辈子骄傲的回忆。一位老科学家撰文写道:“在所有经历过求学生活的人中,他的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是对教师的,而这种感情不以时间的流逝而淡薄,不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几十年前的往事都模糊了,唯有教师的指点和教诲,记忆犹新,如在眼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长久的、持续的和终身的。

教师的教育是学生砺志之石,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基础。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弘扬“穷源寻本教无类”和“人人成才”的育人思想。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时间,世界上任何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掌握。”只有平等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公正的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的发展,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阳光教育,培育学生博爱师魂

教育如阳光,无私地写照大地,哺育万物茁壮生长。阳光教育,平等、公开,培育人性的健康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是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教育管理是以灵魂去塑造灵魂、用爱心塑造爱心、用责任塑造生命的活动。爱在教育管理中的行为是一种信任、理解、支持,更是一种希望,爱在学生心理是一种关心、温暖、启迪、感动。为此,我们在教育工作者中必须注入爱,用爱振撼成长的心灵,用爱唤醒彷徨的心情,让爱来滋润教育、传递教育。

七、合力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单位所能完成的工作,他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

列宁说:“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由良好的地方组织来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因为学校教育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个体独立完成的,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常常受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协调起来,教师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形成合力,各司其责,才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达到综合教育管理目的。于是,教育管理者只有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换学生信息,及时与政府反映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全面掌握学生行为,把握学生心理,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总之,师范学校是培育教师的摇篮,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母机,教育管理工作一定要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抓好学生心志管理和行为习惯教育,既要无微不至,又要把握方向。经常反省和改进工作方法;勤奋学习,构建科学人本主义理念;深化改革,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的身心充分得到健康发挥、成人成才,使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途径与方法得到更加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彭诗琅.《人民教师素质教育全书》[A],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5.16.

篇9

〔关键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 ; 化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6-0004-04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因此,心理发展问题的出现本质上就是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失衡。据此,所谓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因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造成的。要从根本上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就必须确保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维持在一种平衡状态之中。因此,我们只有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视角探求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才能促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达成。换言之,要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不仅仅要提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个人心理素质与能力,促进他们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还要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化解“排斥性”和“边缘化”的环境气氛,进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转变观念,深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陆续建立了户籍制度、务工制度、劳动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制度、粮食供给制度等14项制度,把城乡社会分开,固化和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户籍制度为中心,包括教育、住房、务工、养老、医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城市居民身份与权利制度,只有获得城市居民身份,才可以在城市中获得相应的教育、住房、务工、养老、医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利。因而,在我国,农民不仅仅具有一种职业的涵义,也是一种社会等级和身份,是与城市居民相对应的另一类社会成员。在此制度背后,隐含的是城乡居民对国民财富的分配不均,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因其身份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所以,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是解决引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诸多因素的一大关键。它不仅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父母在城市里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诸如平等务工、平等地参加城市社会保障等,从而有助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而且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与城市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为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还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心理上消除身份认同的困惑,增强其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顺利实现再社会化,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然而,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然要牵涉到政府系统的诸多政策和社会系统的诸多规范,从我国城乡差别大、流动人口数量惊人和社会治安管理任务艰巨等现实来看,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此情况下,城市政府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进城务工农民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子女的健康成长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全局”意识和“大教育”理念,深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富有弹性和面对现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虽然我国政府为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的权益,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尚未出现根本性的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政府“公民权利”和“国民待遇”观念的缺失,对待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存在明显的“经济接纳、社会拒入”的取向。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城市政府对他们采取的主要是管治、限制、防范为主的政策,始终都是注重如何管理和控制他们,使之所谓“有序化”,避免对城市造成大的“冲击”,带来城市的不安定,而很少意识到他们也是我国社会中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一员,同样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城市政府这种限制和防范的消极态度,使得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同时,也进而加剧了他们的弱势地位。而通过改革与完善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不但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境况,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还可以使他们产生向城市靠拢的心态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淡化或消除他们的“过客”心理。因为,“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的同时,还能增进社会成员的生活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被认同感和对社会的归属感。”[1]

(二)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适应城乡关系在改革中急剧变化、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现实。实行属地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使得许多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丧失教育机会或只能在一些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由此造成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儿童的教育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影响比物质生活的差别更深刻,更能触及人的思想和灵魂,影响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我国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从政策方案合法化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还有待于各地城市政府的具体落实,切实负起在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获得受教育权中的主要职责。具体而言,城市政府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公立学校的资源,真正降低或消除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各种经济与心理“门槛”,使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够与本地城市儿童一样享有优质教育,从长远来看,应尽早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逐渐纳入城市主流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鉴于当前城市公立学校在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方面存在的种种主观和客观困难,当务之急是出台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专门法律法规,将其纳入政府教育部门的管理之中,改变原来对此类学校不管则已、一管就关的管理状态,加强对其办学的监督与管理,包括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经营行为和办学条件,加强打工子弟学校开办者及教师的资格认定及培训,加强对办学过程及办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等,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不仅能接受教育,而且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形成共识,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影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中,除了二元经济社会制度这一关键性因素外,还有其他诸多的主客观因素,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身的再社会化、家庭人际关系、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态度等,因而,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虽然在根本上依赖于我国政策与制度环境的改革与完善,但在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家庭、社区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

(一)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不仅是“儿童生命的摇篮”,也是塑造儿童人格最重要的早期场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采取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来说:(1)夫妻之间要做到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在营造家庭经济共同体的同时,要重视家庭精神共同体的建设。(2)要关心子女的学习与生活,妥善处理好务工经商与教育子女的关系,要保证有必要的时间与他们相处、交流和沟通,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对他们要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淡,多一分理解,少一些专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3)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千万不要仅仅考虑房租的低廉或自身务工的方便,而应尽可能选择对子女成长有利的社区环境,同时要慎重对待搬家,因为每一次搬家都使得他们要面临新环境的适应问题;(4)通过与邻里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引导和鼓励子女多与他人尤其是同龄伙伴交往,不要过分限制他们外出及接触社区生活,增进他们在新环境中的人际交往;(5)结合家庭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子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动员他们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对父母的职业持正确的看法,明白父母务工过程中的艰辛。[2]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子女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之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社区是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在城市居住和生活的基本载体,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状况、社区文化及社区教育环境状况以及社区的救助与服务体系等,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社区及城市、缓解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减轻心理上的失衡与危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作为城市政府的基层部门,社区组织要顺应人口流动的现实,淡化流动人口的概念,树立社区人口的观念,通过完善社区的各项工作机制,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网络之中,使他们融入社区整体,增强他们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3]具体而言,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努力做好以下一些具体工作:(1)通过舆论、媒体等手段,大力宣传进城务工农民对城市和社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倡导正确的“公民”意识与“权利平等”的观念,改变一些城市居民对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的偏见和歧视,使他们真正在心理上认同、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2)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举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系统,构建社区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社区家庭教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正式组织形式,有助于改善当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盲点和缺陷,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家庭教育素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应该重点抓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方法与技能的培训,改变在家庭教育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3)结合本社区青少年活动设施的条件,组织、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儿童的联谊活动,拓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交往空间,增进他们与城市儿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协助他们走出相对狭小的生活圈子,培养他们与人相处和适应城市生活的社会能力。(4)大力改善社区的青少年活动设施条件,包括投资建立社区图书馆和活动室等,优化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环境,拓展教育的渠道,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置于更为广阔的教育背景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增进其集体意识和凝聚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等。概言之,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依托社区生活中的共同地理空间、社会空间,通过营造良好的社区规范和文化环境,增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与融入。[4]

(三)加强学校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的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打工子弟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在化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学校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习心理的指导之外,还应努力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应在观察、研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心理辅导目标,组织一些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健康问题,克服发展中的障碍,如,通过开展“个人成长小组”“小组‘历奇’活动”等,可以协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确认识和发展自我,纠正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自卑倾向;通过“我爱某某城市一日游”“我和某某城市齐成长”“我是某某城市的小公民”“我为某某城市作贡献”等活动,可以协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走出自我封闭的环境,树立城市公民的意识,提升对所在城市的全面认识和归属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融入社会和面对生活。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辅导活动,应该着重抓好帮助他们适应当前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能够掌握及运用一定的心理调适技术两个方面。做好第一项工作,有利于预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为“社会适应性问题是目前我国进城流动人口问题的核心,他们在生活、交往、心理、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和问题,大都是由不适应城市生活所引起的。”[5]做好第二项工作,有利于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做好自我心理保健,自我化解各种心理困惑与烦恼,保持心理健康。

2.建立心理档案,强化心理咨询工作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在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及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如果我们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科学、详细地用心理档案记录下学生每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就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对策,使学生健康成长。记载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也将对学生的后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完善的材料。如学生因升学或转学而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要全面地了解他(她)常常需要相当的时间,又会因为教育者的经验和能力不同,可能会产生以偏概全、盲目武断的看法,此时的个人心理档案将帮助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迅速了解学生,及时制定并实施转换期的心理教育措施,使学生顺利地度过这个学习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来看,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因父母工作不稳定而经常居无定所,被迫转学,加之生活经历较为曲折等原因,建立心理档案对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途径相比,心理咨询是化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途径,也是不可替代的途径。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促进其深化对自我的认识、纠正某些错误的观念,使其有效地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化解心理困惑,增进心理健康。因而,学校应尽可能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咨询、团体咨询、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热线等,以便于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此外,由于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尤其缺乏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因此尽量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长心理咨询也纳入到学校心理咨询的范围之中,通过在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为其家长提供信息、意见、指导,甚至是训练,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可以使心理咨询的效果得以充分显现和扩展。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其实质是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生活空间”或“心理场”,[6]通过个体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观察学习,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身心和谐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可包括学校物理环境的建设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这两类环境的积极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缺一不可(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一一赘述)。而从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着重营造平等、和谐、富有人文情怀的人际环境。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美国学者福尔通和凡斯本德曾经指出:“6到17岁的大部分学生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比与其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和情绪调整有明显的影响作用。”[7]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有机会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为此,学校应努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在做到公平对待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同时,还要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深度的研究,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关注者与促进者。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8]心理学家沙利文认为,同伴关系不同于其他社会经验,这是个体第一次“通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以及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了基本框架。[9]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学校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努力搭建良好的平台,倡导和推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之间以及与城市儿童之间平等与友好的交往,使他们在学校中不会感到被排挤或被歧视,从而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与学习。

4.建立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

在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中,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它们也各自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目的的,甚至会出现一边在化解心理健康问题、一边在制造心理健康问题的困境,因此,全社会应该凝聚力量,完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发挥家庭、社区、学校各自的教育优势,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向上的环境,引导他们合理调适自我,顺利转化人格发展中的统合危机,走出相对隔离的生活空间,融入城市,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8.

[2]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2.

[3]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4]蔡小慎,王天崇.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J].前沿,2005,(1).

[5]马德峰,雷洪.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浙江学刊,2000,(5).

[6][德]库尔特・勒温著.竺培梁译.拓朴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7.

[7]Fulton,G.B. & Fassbender, W.V., Healt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p.56, 1972.

篇10

关键词:班级管理;正向德育;缺陷;实现路径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群体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无故旷课逃学、不尊重师长、自私冷漠现象比比皆是,这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诚然,学校教育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进来,提倡“管理育人”等德育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班级管理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通过管理制度培养有道德的人的重要目标。

一、现阶段我国高中班级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确保班级管理活动顺利开展。但从我国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情况可以看出,班级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1.缺乏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班级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但当下高中班级基本采用统一的班级管理制度,其制度规范并没有针对性,使得班级管理过程频繁出现问题,给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德育功能的渗透班级管理的目的,一方面是维护班级秩序,为开展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则是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级管理制度的内涵充分体现出了德育功能。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但具体实践过程中,班级管理制度德育未能与德育功能进行渗透,对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二、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的内在逻辑关系

班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调整师生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秩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各种制度,二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校内规则,三是依据班级实情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功能上相辅相成。一方面,班级管理制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班级管理制度体现的是社会生活的价值追求,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平等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品德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打造高质量班级,推动教学改革,必然要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存在密切的关系。

三、高中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加强班级管理,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关键。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优化班级管理制度中渗透正向德育功能,以德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从而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1.以团结合作切入,体现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功能一个班集体的教学整体水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班级凝聚力是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以往高中教育教学中,教师围绕提高升学率展开教学活动,在班级管理中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纪律性。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会更加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漠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忽视了团队整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班级像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要促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从优化班级管理制度切入。因此,教师应将增强班级凝聚力作为出发点,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为了获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比赛的结果是输是赢,都会让学生对“团队”“团结”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学生的这种认识也充分体现出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功能作用。2.以生为本,实现班级管理的德育功能作用新课程标准下,倡导构建生本课堂,即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往高中班级管理与教学都围绕应试教育展开,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得教育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为此,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品德素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但号召力比较强。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兼职班长等岗位,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班级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身价值,也可以为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而对于学习好、乐于助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兼任学习委员的岗位,与班长、各科课代表协调配合,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围绕“以生为本”基本原则展开班级管理活动,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更能体现出德育的重要意义,对发挥班级管理制度中的德育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实现高中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必须遵循以生为本基本原则,在班级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体现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作用,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班级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现阶段班级管理中,必须充分体现出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镜全.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论德育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5(2):204.

[2]张波.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功效之研究——诗文育人与德育管理的巧妙结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版),2015(5):102.

[3]刘文权.狠抓班级管理培养学生品德——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教师,2012(6):23.

[4]郭颖.引经典之源润德育之株——浅谈《弟子规》在小学低段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小作家选刊,2016(34):220.

[5]许建松.饱蘸人文之墨呼唤真情回归——小学中高段班级管理中学生责任感培育策略的实践[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