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理念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指的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技术,借助有效先进的网络技术,将企业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有效联系在一起,成立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从而能够完善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业务与信息化系统,进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完善的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操作方便、功能性全面的石油工程造价的信息化业务管理平台。
二、油田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1.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不统一
当前,信息化建设尚没有形成与石油工程的立项、规划、开发以及维护等不同方面的相应标准体系,管理工作也只有通过开审查会、发文、领导批示等方式处理,这就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没有约束力,使得开展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没有向着积极方向发展,这就是各种问题的原因。
2.造价管理系统软件不统一
我国应用较多的油田造价管理系统主要有中石化的石油地面定额计价、专业工程的定额计算、以及地面统计报表的系统等。油田企业自身的工程造价系统也仅仅是可以处理预结算编制和计算方面的,缺乏管理功能,手工计算和手工建台帐也是油田企业日常造价管理业务的主要手段,也主要是停留在内部系统中,不能将企业内部的资源信息与企业外部的有关信息进行共享,从而造成油田企业的管理信息不能及时与外界发展相适应,制约了油田造价管理的发展。
3.缺乏总体规划、目标不明确
由于技术和实现方面的因素,这些也成为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问题之一,从造价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导致很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不同供应商信息技术的软硬件产品没能在技术方面得到很好的整合。而成功的信息管理系统规划,明细化详细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开始进行总体规划前,首先要明确并规划好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出全面可行的发展计划。
三、基于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1.前期规划、信息化目标清晰准确
信息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好的信息化规划必须要在中石化造价管理部门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与管理要求、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相结合,在目标和内容上进行全面又清晰的前期综合规划,才能更好的建设油田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必须认真了解清楚当前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情况,迎合当前形势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而且能够有效的集成油田企业所已拥有的先进资源并融入外界的先进技术,创造出一个性能全面完善的石油工程造价的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可以涵盖价格管理、定额管理、概预算、资质管理、自动化办公、造价等多个方面,而且该系统需要能够与中石化已有的ERP系统、生产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投资计划等系统进行连接以及资源共享。为完善和规范造价管理业务流程,采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从而达到造价管理业务处理的规范、标准化,达到油田企业内部造价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决策层提供造价信息支持,为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目标。
2.信息化机制的高效完善
首先,建立信息化领导机制,成立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化建设全面领导工作,组织协调、监检查造价管理各部门、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标、验收等项目的决策;负责审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及分阶段实施方案,并负责监督、检查规划和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对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其次,建立信息化组织机制。建立专业化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与其他业务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第三,建立信息化建设人才机制,进一步建立形成包括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薪酬鼓励等在内的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让拥有高技术的管理精英人才真正人尽其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为实施信息化扫平障碍和提供保障。
3.人才队伍建设,人员信息化素质提高
篇2
近年来,学校在各项管理机制上锐意创新,大胆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管理办法,这就是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组织纪律与组织照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民主与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据校长汪伟彪介绍,2008年下半年以来,学校将以往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进行了整理、汇编,形成了系统的细则规定,其中包括《学校管理制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教学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管理办法》等十八项制度,内容涉及到了学校政务财务管理、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等机制,以及学困生、边缘生、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培养及帮扶机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一方面使具体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则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的积极性。
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在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人文关怀的精神注入让依法治校更具人性化。事实证明,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依靠科学的管理。近几年,该校在管理制度上的探索使学校在管理水平上向前迈了一大步。在搞好校园制度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足文章。
如何创造一种环境,营造一种氛围,培育一片土壤,让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呢?汪伟彪校长介绍说,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学校不但消除了校园脏乱差的现象,而且还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绿化建设、植树种花、设置盆景。“这样,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改善,取得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赞扬。”汪伟彪说。
同时,学校制作了一大批富有教育意义的标语牌,悬挂在教学楼墙壁、走廊等处,其内容涉及学生的日常行为、品德修养、文化学习、人文积淀等。学校还组织教师在校墙上画出文化墙,以富含哲理的漫画教育学生应该如何做人;在新旧教学楼的台阶上张贴名言警句及国学经典语句,学生每天在充满文化氛围的台阶上行走,其人格修养每天都能得到陶冶。细节之处,无不体现出学校的良苦用心。
说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校长汪伟彪感到最为满意的是学校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是,通过思考和探索,我们较为理想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汪伟彪说。
由于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地处山区,经济落后,为了生计,每年都有很多家长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子女或由爷爷奶奶照看,或由亲戚看管。这些孩子由于缺少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及家长的爱护,往往性格孤僻,在学习上自律能力较差。为此,学校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和亲情视频聊天室,由高菲菲老师、秦博老师做辅导员,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是留守儿童的家长,还特意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有意义的活动,给他们创造与学生交流和展现自我的平台。
“让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
如何提高普及程度,做到让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依法保障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在控辍保学的过程中,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做出了很多努力,发生过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该校小学部六年级的丁勇是一个性格孤僻的男孩,这与他所成长的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差,常常为了小事吵架,这让本来就内向的丁勇从此有了心理阴影。在学校,为了一些小错误,年少的他慢慢地学会了撒谎,学会了逃课,成了同学们眼中的“问题少年”。
当班里的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经过商量,他们采取家访的形式,和丁勇的父母作了长时间的交谈。起初,孩子的父亲难以启齿,在经过老师的启发后,向老师说明了缘由。原来,他们夫妻俩争吵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缺钱成了导火索。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教师耐心地劝说孩子的父亲,让其保证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影响孩子的发展。父亲听了老师的劝说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渐渐地,丁勇的家人变得和气起来了,而丁勇也从和睦的家庭气氛中找回了自信,开始回归到正常学习、生活的轨道上来。
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汪伟彪校长介绍说,挽回每一个迷失的孩子,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现如今,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引发辍学的原因有很多。其原因可归结为这样几点。首先,由于这几年天旱,农作物收成不好,导致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而学生由于年龄尚小,面对外界的诱惑没有抵抗力,当他们看到别人外出打工回来,穿得好、吃得好时,心里就会产生羡慕,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其次,家长方面施加的压力。孩子学习差,家长也会觉得他们高考无望,这时,由于家长对孩子上学的意识薄弱,他们就劝孩子放弃学业,趁着年轻外出打工。学生有时也只能遵照家长的意愿放弃学业,从此踏上打工之路。”汪伟彪说,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农村学生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针对这种现状,谈及解决办法时,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教导处胡主任说,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家长的观念。很多家长观念落后,意识淡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而学生有时也不能违抗父命,所以家长观念的转变是关键。为此,该校积极开展了很多工作,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家长亲眼看看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亲眼目睹孩子在学校的快乐生活,这样家长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受教育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的学生后,要及时向教导处报告;发现学生第三天仍未上学,班主任应及时向教导处报告;发现第四天仍未上学,班主任应及时到教导处登记。
篇3
(一) 教师必须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建立相应的技能、认知和情感目标来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要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尝到了体育的乐趣才能够自觉、积极、长时间的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兴趣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前提。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到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尽可能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根据这种差异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运用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来保证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 使体育课程真正的反应体育的本质属性
体育老师必须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而不是过分的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运动技能的学习或是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来进行的。
(三)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
使学生既能愉快的参加体育锻炼,从中体验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同时也要体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当是培养刻苦、顽强品质的过程。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安排上都很重视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和运动兴趣,加深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情感和锻炼的效果。但是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兴趣,不能对锻炼价值很大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教。例如耐久跑对运动锻炼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但是有些学生怕苦怕累就不愿意学,有的教师就不教,甚至提出用打篮球或是踢足球来代替耐久跑的教学,打篮球或是踢足球确实也具有发展学生耐力的作用,但是耐久跑除了发展耐力素质外,对培养学生的刻苦、顽强、坚持到底的精神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是打篮球和踢足球所做不到的。
(四)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教师必须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积极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条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和评价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广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改理念下学校体育课程管理的基本方面
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课程管理可以分为运动技能教学的管理、身体锻炼(体能发展)教学的管理、体育学习集体的管理和体育行为教育的管理。
(一)运动技能教学的管理
基于新课改的理念,在进行体育技能传授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等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对运动技能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但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教学能放任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体育课程就成为了一种活动、一种娱乐。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管理方案来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来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身体锻炼(体能发展)教学的管理
在新课改后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用乏味无趣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体能,应该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充满一定的乐趣,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享受到喜悦与成功,才能更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在体育课堂中可以通过安排各种游戏活动、身体素质练习和技能练习等来发展学生的体能。使学生在承受较大运动负荷的基础上,充满乐趣,真正体验到苦与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三)体育行为教育的管理
加强体育课堂行为教育的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于学习的问题行为,而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建立体育课堂常规,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培养课堂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分析学生行为问题的原因,加强行为教育;发挥集体的作用,加强行为教育。
三、结束语
体育课程的改革方案和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要充分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还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切实的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体现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 新课改 农村 小学教育管理 实施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作为学校、老师该怎样去实施、应用成为摆在当下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的课题。因为要想全国都达到新课改的标准绝非易事,全国大中小学校成千上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素质本来就存在着不平衡性。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城市学校实施这样的教育理念尚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更何况是无论教育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尚不完备的农村学校,本文将以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为案例来简析新课改教育理念。希望能够对农村教学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实施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够充分感受到新课改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变化,使他们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一、新课改在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当中如何让实施
农村教育因为受到教育设施,教育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对于实施新课改理念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那么在现实面前,我们该如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对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一次考验。
首先,我们排除困难不谈,单就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现有资源进行分析。农村小学教育管理虽然没有城市教育管理的体制健全,但是农村小学教育却也有着自身的优势条件。农村这个大的环境,为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宝藏。它是孩子们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并从中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农村的世界相对于城市来说,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更宽广。只要教育管理者能够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新课改在农村小学教育的实施也会做得有声有色。其次,小学教育的对象是一个自然人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农村的教育本就比城市教育要宽松的多,孩子本就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成长会更有利于他们去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目前的教育不单单是教育机构,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了家长和家长之间的竞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有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每天都会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补课班,特长课,可以说一个小学生每天课内课外的负担是非常繁重的。这样的高压学习显然与小学孩子的年龄是非常不相符的,实施新课改之后,孩子的学习压力是减轻了,但是也很可能会使孩子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忘了学习的目的。而农村的教育管理本来没有过多的课外压力,孩子们的课外时间要比城市孩子多得多,这对他们新的适应学习理念是有好处的。在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的优势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在此一一举例了。
二、新课改在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将会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新课改理念是近些年才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在面对这样大的一个课题,对于学校、老师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想要将新课改理念很好的实施下去,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在实施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只有做到防微杜渐,将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才能使新课改理念越走越远。
(一) 新课改在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在实施新课改所面临的困难。在此我们就不一一阐述。农村的教育师资力量毕竟有限,能不能做好新课改理念的实施,老师是理念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纽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老师门不仅仅是要考虑怎样利用课堂设计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让学生们在娱乐的过程中学到应该得到的甚至是更多的知识。还要注意学生在适应新课改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二) 新课改在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将会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将会存在。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来解决。首要解决的就是农村师资力量。其次,是学校与教育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再次,家长也要融入到整个过程当中。三方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新课改在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影响
篇5
关键词:档案;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53-02
档案工作是一门科学,有着自身的规律、特点,这就需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档案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具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同时,档案工作是一项事业,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崇高事业,是为建设作贡献、为时历史、为文明传薪火的重要工作,这就需脚踏实地、科学务实、真抓实干。
一、抓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抓好基础制度规范建设,严格做好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首先,我们要完善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根据管理目标作用于管理客体以实现管理职能的方式、原则、工具和手段。同时,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企业管理会更注重于员工的培训和学习,甚至强调自学和集体学习,以确立员工的共同目标和协调员工的整体行动。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生产和服务的要求,由企业信息部门制定企业的档案管理办法,并召集各部门的负责人和资料管理员参加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讨论会,突出工作重点,讲究方式方法,用好责任制,并在会后与企业各事业部进行深入交流和调研,完成管理办法的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后便可颁布相关制度,并开始具体实施。其次,严格做好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这对档案管理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档案管理员要按照“精之又精,慎之又慎”的原则,做好文档整理归档工作。实践证明,如果重视文件资料的平时积累,及时收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妥善管理,既有利于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又能使年终的整理归档工作变得十分轻松。因此,我们要把企业、部门和个人手中分散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的文件材料,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及相关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二)加强重点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准。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突出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严格按照“八防”的要求尽量提供条件,完善档案保管各项设施,并及时更新专用档案柜,尽量拓展档案存储空间,确保档案室建设符合国家标准。二是突出审核审批档案管理。为解决专员办审核审批中产生的档案资料归档问题,应专题议定审核审批档案的归档范围、整理人员、立卷原则、资料排列等具体要求,并动态跟踪新增审核审批事项情况,及时调整归档内容。三是突出财政检查档案管理。重点是对检查档案的齐全性、归档资料的逻辑性进行复核把关,明确具体操作要求。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能力。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的基本思路,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在组织全体干部普遍学习培训的同时,重点组织各处室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多样化、经常化的专题学习培训。一是请进来“讲”。专门邀请档案管理方面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介绍业务档案整理、立卷、归档等方面的做法与体会,积极借鉴先进经验。二是召开现场会“评”。结合对档案检查情况,由检查组对好的做法及时予以肯定推广,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提示,并有针对性议定整改措施。三是召开座谈会“谈”。采取每年召开一到两次座谈会的方式,明确年度档案建设的目标要求,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法规制度,交流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经验,提出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的建议。
二、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是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利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信息存储、检索,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议题。同时,除文书档案外,我们必须要坚持以民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开设多种专题数据库,使档案的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并在规定相应使用权限的情况下,部分信息对部门和个人开放,建立公开、透明的档案管理机制。实现馆藏档案资料信息的一体化管理,而且还拓宽服务功能。这样做能增强全体职工的档案意识,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二)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据专家预计,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三)档案队伍素质对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21世纪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的实现不是档案馆的工作,也不是单靠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所有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因此,档案队伍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是目前档案部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实现档案工作的基础地位,就必须建设一支忠诚事业、机构合理、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档案队伍。另外,由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必须迎头赶上,档案馆(室)只有克服困难,与其他行业同步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由此可见,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摆在档案管理者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档案队伍素质至关重要。
篇6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理念反思
随着管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科技的发展,管理学原理逐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对管理学的发展、演变和现状有一定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管理学打下基础。笔者通过近几年“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发现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如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教师在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淡化教学实效;初学者的学习存在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确、理解比较难度、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有多种途径,本文主要以教师教学理念反思为出发点对该问题进行阐释。
基于过程理念,渗透管理学发展实质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材众多,在现阶段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材中以周三多的《管理学》和罗宾斯的《管理学原理》两个版本的使用居多。无论哪一本都从不同角度阐述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无一例外的都是从管理理论说起,该课程的理论分为管理理论的萌芽、科学管理理论、中期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论的新发展等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都是拆分成章节授课,学生对管理理论的学会出现以下错觉:“这个理论很好”、“那个理论也很好”,似乎每一个新理论都了前人的理论,理论之间都是断裂的。
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发展的过程性理念为导向向学生渗透,任何观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学科的理论都不是静止的,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管理学理论是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后人的理论都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新探索。
基于形象理念,强化管理学案例教学
学生在面对一门新的课程内容时难免产生概念陌生、理论抽象的问题,他们大多希望教师尽可能多地使用案例教学,此类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主要内容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进行教学,而案例大多数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这种方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有效果。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应注意:案例教学法不等同于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是一种方法单一的基本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则是一种方法复杂的高级教学模式,该方法要选取合适恰当的案例,否则会适得其反。
基于行动理念,增强模拟公司实践教学
管理学的课程性质要求不仅重视理论知识,还应当加强实践活动。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对管理类专业而言是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方式。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公司运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包括可能面对的突发事件和风险环境。这种模拟公司教学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模拟公司管理”环节,从学习课程之初,可将班级学生分为几组,要求每组成立模拟公司,设立公司的目标和使命,设置公司框架结构图,对人员进行明确分工等,并要求各“公司”时刻关注现实行业动态,及时进行理念、任务、结构和人员的调整,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感受组织的运作模式和流程、分工协作问题和环境对组织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使之更好地理解“管理”的内涵,为日后真正走向职场打下良好基础。
基于就业理念,强化学生创业就业意识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日益严峻,考研热、考公务员热成为大学生不得已的选择,但考上的人数有限,其余大多数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被挑三拣四。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应不限于这些路径,他们应该有更多的一些选择。反观大学生大学四年受到的高等教育,除了大学生自己就业能力不足之外,学校创业意识教育的缺失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名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除了管理理论学习之外,还应具备创业意识。作为管理类专业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了解国家出台支持创业的政策法规和创业成功案例,把完成教学任务与着眼学生就业相结合,强化学生创业意识。但是在校期间拥有创业意识并不是要学生一定去创业,而是让学生在将来就业选择方面多一条出路。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管理原理课程教学体验和探索中,应当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用理念指导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把完成教学任务和提升学生能力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使命。
参考文献:
[1]田英翠.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
[2]于艳鑫,孙荣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
篇7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必须妥善处理与之相悖的问题
当前检察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与中央要求和社会管理创新不适应之处:一些单位在执法时只顾埋头拉车,不注意抬头看方向,只知道就案办案,不知道办案是为了什么,不考虑涉案单位的感受,一个案件的办理导致一些单位、甚至一个地方经济在一些领域受到不应有的影响,与当地大局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有的地方在执行法律时不能做到自身遵法守法,违宪违法办案,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宪法和法律的信赖与尊重;有的以监督者自居,不注意与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动辄对法律指手画脚,对涉案单位吃拿卡要颐指气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把办案当做完成任务,只顾追究犯罪嫌疑人的责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注意从全局和总体上总结导致每一个犯罪产生的相关社会因素,不注意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如何预防和杜绝,进行调查研究,帮助涉案单位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等等。这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执法理念,与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是有很大差距的,是远远不能适应的,必须切实予以转变。
由于社会分配不公、社会管理包括政府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各种监督制约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原因,导致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党群关系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紧张,一些群众仇官仇富,这些矛盾又具有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涉及面广且容易激化,社会影响很大,反过来直接影响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些都给我们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更高的要求。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所具有的特殊性,中央在确定三项重点工作时,提出的是“化解”社会矛盾,而不是处理社会矛盾。就本质而言,政法机关所面临的是矛盾最集中、最容易激化的状态,所承担的是终极状态下社会矛盾的化解任务。同时,中央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放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向全体政法干警提出此项任务,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政法机关具有独到而不可替代的责任。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必须坚守的五点要求
一是要树立法治观念,全力推进依法治国。良好的社会应该是法治的社会,真正的社会管理就是让一切社会管理活动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坚持依法管理,维护公平正义,实现依法治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要的就是加强法制建设,其中包括立法、执法、司法、遵法守法等,让全社会各种行为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让法律成为全社会的行为标尺,让法律受到全体民众的尊重和敬仰。
二是要树立全局意识,正确把握执法方向。全局意识,就是在执法办案时要注意从党和国家全局去思考问题,准确把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基本的社会矛盾、突出的社会问题及其对司法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要正确定位和充分发挥检察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对检察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对每一起案件及其处理都要尽可能衡量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及其对社会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力争使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到应当发挥的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办案数量、质量、效率、安全以及效果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打击和保护、惩治和预防、实体与程序的关系,确保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是要树立主动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主动意识是因为检察工作是司法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被动的,这是自身特点决定的,而社会管理是积极主动的,二者之间需要很好的衔接。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时必须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用足用活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力,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式方法,使法律监督权发挥到最大限度,在打击惩罚犯罪时更加注重犯罪预防,更加注重权利保护,更加注重服务中心大局,为良好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参与和保障的职能作用。要密切关注办案中发现的当地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党委提供决策信息,严肃社会管理秩序,督促有关机关及时改正错误、完善制度,确保办理一个案件,教育一片群众,净化一个领域,宣传一部法律,形成一项好的制度,而不能案子办完了就完了,对办案时发现的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
四是要树立系统意识,注重加强协调沟通。系统意识就是要将社会管理作为一个大的系统来思考,把检察机关置于这个大体系之中来思考问题,充分考虑与其他国家机关的相互作用,与法院、公安、行政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和区别联系,各自在社会管理中的优劣利弊,清醒认识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与其他机关一道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或潜能,进行优势互补,有效整合资源,在决策时力争实现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挥作用。检察机关要在如何动用司法资源,有效启动各个系统发挥作用,激活各个系统的活力,完善各系统运行程序,正确评价运转效果等方面,充分发挥检察监督作用,并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共同促进社会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转。
五是要树立创新意识,着力激发制度活力。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首位,把群众满意作为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着力促进解决群众关心的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社会治安、文明执法、反对腐败等问题为主线,以着力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为追求目标,严格遵守司法规律,充分发挥检察资源,加强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监督体系,在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中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必须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的应有效能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管理模式
【分类号】G627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时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想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则需要不断加强教育管理队伍的创新意识和素质教育理念。
一、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两大问题
1.教育管理观念与时展相脱节
行为决定思维,思维反过来又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观念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目前为数不少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没有跟随时代变化树立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与时展严重脱节,对教学管理实践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2.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
一支强而有力的教育管理队伍是新课改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后盾和保障。但是当前小学教育管理中用人机制不完善,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淘汰机制为人才队伍的创新做支撑,造成管理者级别与其能力不相符情况比较严重[1]。此外,很多教育管理者仅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上抓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意识非常淡薄。
二、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的策略
1.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目前,对教师管理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而忽视了自下而上的监督管理,也就忽视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管理者往往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评价老师,这种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做法,导致个别责任心差的教师不折手段,追求高分数,对学生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为此,应当强调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可以靠学生评价来实现,评价指标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真实体验,便于学生回答。评价时,几门学科评价表要同时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同时,管理者也应更多地与教师交流、沟通。
2.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2]。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是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作业布置不协调,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随之课外活动的开展也沦为形式主义产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同时还应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3.加强教学教研工作
随着课改制度的实施,一些教师开始不能适应这些制度,他们一时不能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真正在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模式等等,他们一时的难以接受,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有些教师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时候,只追求了表面的形式,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响应新课程的要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创建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提的那些可有可无的问题,表面上给评课教师一种错觉,好像是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这节课,课堂反应不错,教师也懂得活跃气氛,但实质上看似热闹的课堂,其实没有意义,这些问题,根本不能真正地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意识得到提高。所以,学校要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正确、认真地将新课程标准实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直都是教育改革的主旨,高效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目的[3]。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评价学生的标准也不再是仅仅依赖于成绩,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良好的行为道德、独立探究思考的能力等才是学生长久发展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学校要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素质教育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要使得素质教育得到高效的发展,必须要保证拥有先进高效的管理模式,只有运用高效的管理手段,才能够保证素质教育顺利的进行。建立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具有生命发展能力的策略和目标,让教育行为实现理性迅速的发展,完善准确的教学管理理念,为素质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5.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特色并重是关键。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4]。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错失了该读、该看、该做的事情,那将造成学生终身的遗憾,所以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学生学到该学的、做到该做的,更要学会合作、责任和探究,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更应具备优良的人格品質。
只有深入贯彻以“人本思想”为主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重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师生和谐关系等各方面的紧密联系,走出形式主义的束缚,解放学校管理者的思想,才能踏实做好小学教育管理实践工作。
作者:刘俊平
参考文献
[1]董丽梅.小学教育管理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4,21(70):166.
[2]王金峰,王贻慧.人文教育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求知导刊,2014,51(6):33.
篇9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理念 教学行为 教学细节
如果说教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话,那么,教学细节则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教学理念,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事例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细节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帮助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时时心中有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注意评价的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的语气、评价的措辞、评价的时机和评价的方式等教学细节。
例如一位教师让学生比较蒸发和沸腾有什么不同。学生甲回答:“蒸发比较温和,沸腾比较剧烈。”教师道:“回答的很不完整,谁来补充一下?”顿时,学生甲满面羞愧的低下了头。
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学生甲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蒸发和沸腾的一个不同之处,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可教师的否定性的评价,不仅伤害了学生甲的自尊心,而且对其他同学产生了消极性的暗示,挫伤了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换一种说法:“这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已经找到了蒸发与沸腾的一个不同之处,很好。大家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不同之处?”这样的点评对学生甲是一种表扬,也必然能激励其他学生继续思考,踊跃回答,课堂教学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2.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否则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
例如教师提问:“夏天雷雨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学生乙回答:“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在耳朵前面的。”话音未落,学生们哄堂大笑,安静的教室顿时炸开了锅。教师生气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你有没有认真听讲?”学生乙脸绷得紧紧的,一言不发,一脸不服。
其实这个回答不无道理,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两同学骑车回家,离学校近的先到,离学校远的后到。生活经验的简单迁移顺理成章地得到了错误的答案。学生的回答经过了自己的思考,虽然可笑但值得肯定。可是教师一句话就扼杀了他所有的努力。
教师应该抓到学生好胜的学习心理特征,应充分肯定并分析错误回答中合理成分,顺势指出错误的原因。同时渗透物理方法的教学,让学生领会抓住主要矛盾(光速远大于声速),忽略次要因素(眼与耳之间的极小距离)这一重要方法,这对于物理的学习往往比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二、教学细节要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鼓励学生的个性张扬和个性品质的塑造,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很好地体现呢?
例如,教师让学生举例如何让潮湿的衣服干得更快。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晒在阳光下,有的说用电吹风吹……教师均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学生丙高声说道:“放在微波炉里。”全班哄堂大笑。只见教师脸色一沉,狠狠地盯了该学生几眼。该学生满面羞愧,把头深深地埋到了桌下。
其实通过这一事例,反映了该具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敢于发言的勇气和个性表现欲望。教师应正视其个性的张扬,挖掘其亮点和闪光点,并作出积极的评价,势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塑造,同时也应引导了其他学生去积极的思考和想象。
又如课堂上在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拼命引导学生往自己预先设想的答案上靠拢。谁知学生并不领情,费了半天劲儿,还是没能说到教师设定的答案上。于是,教师失望而略显不满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你们是怎么预习的?”说完,自己把答案说了出来。
老师只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同时要看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的意识和方法,逐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创新精神才能够得到加强和提高。
因此,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张扬,努力挖掘他们的亮点,给予他们更多、更广的肯定。这样,学生长大以后,才能具有蓬勃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个性品质。
三、教学细节应落实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的课程实施理念
新课程的实验探究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载体,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从而自主建构知识,形成能力。
例如教师在放手让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后,请学生说说探究后的发现。学生丁说:我发现并联用的导线多,串联用的导线少。听到这个回答,同学们都乐了。出乎意料的直接,出人意料的简单,让所有人都有点难以接受。教师哭笑不得只能让他坐下,不了了之。
其实从电路的连接外观上看导线多少的区别的确很明显。学生的回答表明他还是作出了比较的,只是层次比较浅显而已。可是这不正是初学者的特征吗?这时对学生来讲最需要教师的指导。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管理策略
有效教学和课堂管理,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时所要把握的重要方向。有效教学是指在老师的指挥下,为完成教材分配任务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管理,则是围绕课堂的有效教学而进行的约束手段,目的旨在使教学手段得以顺利实施。两者结合起来,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理性设定有效的课堂管理目标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同,课堂的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也会相应的不同,老师要灵活地寻找出让学生遵循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的环境决定了其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决定学生能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教学课程有清晰的方案,对课堂管理,也要有一番目标的设定,这样既能辅助课堂教学的进行,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在整个课堂管理中让自身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尽管新课改的进程在逐步深入,但是关于课堂管理,老师也不能随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放松下来,反而需要更加合理地将管理的目标设定与课堂教学更加贴切。例如,在六年级的“几何图形探究”教学中,多数老师也采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然后让学生利用剪刀、美工刀等来制作一些几何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肯定会暴露出来,如果老师在事前没有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只是一味地放任学生自主进行,那么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使教学效率大为降低,所以,老师不妨在活动开始前,设定一个小纪律目标:制作交流的过程,只限于在本组,或者有疑问时,只能在书本上寻找答案,当然,在制作完成后,老师可以在全班进行制作总结,以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二、基于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当然,教学是一门艺术,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理念,要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所以,老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下些功夫了。不能仅仅是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来立规矩,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遵守课堂纪律,完善课堂管理。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可以通过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老师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构筑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维护小学数学课堂的管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分数问题”时,老师可以在“认识分数”这一章节中,利用一些简单的小道具,可以是一块饼干,也可以是几个漂亮的玻璃球,同时从下面选出几名同学,来进行分配工作,在活动的进行中,老师可以拿教材上的实例和自己进行的活动来对比,这样就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清晰地认识到分数的概念知识。
三、重视课堂的总结与课后的巩固
一堂高效的教学课,是离不开总结的,在结构上,整堂课必须要首尾呼应,有开头,有结尾。经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老师不重视课堂内容的总结,导致学生虽然听了很多,学了很多,但对内容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导致在课堂后面的“留白”时间,老师感觉轻松了,学生感觉自由了。每堂课的最后,都是纪律涣散的高发期,而一堂课的所有努力,也很有可能在那段短短的时间里,化为泡影,所以,老师要在每堂课的最后,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这不单单是对课堂知识的总结,还是对课堂纪律的约束,通过课尾的讲授,老师也能够更好地将作业任务下达,对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而言之,课堂的管理得当,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授课,但管理方式不能只是盲目地威吓,老师要与学生多多交流,促进课堂环境的和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龙燕.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