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培训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心理健康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心理健康培训

篇1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课程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58-01

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心理健康,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那么对初中生来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什么?初中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成因有哪些?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出现又有什么新的意义?下面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 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初中生是所有青少年中最为特殊的群体。因为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处于少年和成年人的交界处。刚从父母的宠爱中挣脱出的初中生还未处于思想的独立期,有着叛逆的想法却缺少可以支撑的能力和思维,这样很多初中生走上了歧路。这些问题乍看可能是叛逆的表现,但深层次的是心理问题出现的征兆,严重了会导致初中生自残、自杀,甚至伤害别人,走上不良的道路,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所以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引导不仅对社会、对家长、对教师、对初中生自己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初中生人群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 成绩的压力

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初中生的期望过高,而且初中生教师往往将成绩作为评价初中生的唯一标准,偏爱一些学习好、在班里担任一定职务、性格讨喜的初中生,使一些成绩较差的初中生变得非常不自信。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往往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进行对比,过分夸大其他孩子的优秀,打击自己孩子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使初中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对心理产生了影响。

(二)升学的心理压力

是服从父母的期望还是完成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方向又在哪里?作为即将升学的各阶段的学生,这些问号每天都充斥着自己的大脑。而以成绩论人的学校制度又在另一方面压制着学生的自我思想。自从成为升学一族,辛苦的学习和自我的兴趣培养产生着严重的冲突。学业的压力,易产生心理问题,轻者产生抑郁症,严重的甚至有自虐、自杀倾向。

(三)爱情萌芽的疑惑

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成长的同时,也开始有了爱情的烦恼。学校对校园爱情的打压和反对制度,往往对学生没有进行健康的引导,使得学生出现爱情心理畸形,往往不能正确面对求爱失败等类似的问题,使初中生走向极端的爱情道路中。

(四)攀比心理的影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成年人也难免互相攀比,更不用说心理还未成熟的初中生了。成绩、家庭水平、服装鞋帽、长相身材,一切可以拿来攀比的事物,初中生都会拿来进行比较。在这样的攀比气氛中,一些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相对不是很好的初中生会产生自卑心理,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怕遭到别人的嘲笑。这样的长期压抑会使初中生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疾病,对初中生的发展有着极为消极的影响。

3 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经过了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对各个初中生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也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应该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初中生教育中,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针对初中生积极进行心理方面的治疗和课程学习。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及初中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由于心理教育教育的缺失,一部分人还没有完全认识心理健康,认为心理有病、精神病的人才需要心理治疗,并对接受心理治疗的人产生消极的看法,使得人们忽视和轻视自己的病情,造成其他方面的悲剧。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助于初中生和初中教师加强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了解,增进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正视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可以得到良好的引导和疏通,帮助初中生健康发展。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能帮助初中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整。

在正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疾病的普遍性以后,初中生往往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课程来给自己完整的、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学专家根据初中生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实践制定出来的针对初中生的、切实可行的心理重建、心理建设和心理创伤治疗计划,会帮助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初中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难题,使有抑郁倾向的初中生患者重新面对生活的难题,具有勇于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微笑面对人生的苦难,勇往直前的去奋斗。

参考文献

[1] 袁鹏辉.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21-22

[2] 妮乐.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63—65。

[3] 王义.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09(22)。

篇2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引言

目前,中学生的健康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正值青春期,随着生理和心理不断成熟,他们被各种问题所困扰,例如,人际关系方面,身体方面,学习方面,因此,让我们都来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已经提上了重要日程。作为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变化特征,要开展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适时适地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尽快使其摆脱心理阴影与障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使之顺利度过青春期,健康成长。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变“灌输式”教育方法

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应该注重更新,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这一主体角色,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当遇到一件事情时,教师不应该只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应该听听学生怎么想和怎么说,引导学生思考出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学会理解和关心学生,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绪等问题,要与学生交朋友,真正站在与学生同等地位上进行引导教育。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来自我完善各种心理素质。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如: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智力游戏、竞赛,长期举办各种兴趣小组等等,发展学生的爱好和个性特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感受和体验努力和成功、失败与挫折。

三、学校应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辅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也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有说教,就绝对不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也不仅仅是进行逻辑分析,给予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因素。其次,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

四、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网络,抵制网络游戏的危害

在这个阶段,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初中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无疑,网络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危害。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面,缺乏锻炼,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发育,造成视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等后果,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人际交往;同时,专注于虚拟世界的初中生,往往会忽略现实生活中与老师、家L、同学的沟通交流,造成人际关系淡漠,进而会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除此之外,网络中的大型电子游戏,可能会使学生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故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同学沟通网络的使用方法,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使互联网成 为学生学习的有力的辅助工具,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五、引导学生自觉努力地培养健康性格

自我教育对健康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好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区别在于,好学生的性格基本上从被控制变成了自我控制,因而产生了“自我锻炼”的独特动机。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好学生会主动寻找楷模、确定理想,经常自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会自觉拟定自我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掌握自我忍耐、自我转移、自我安慰和自我暗示等自我调节手段,发展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改变消极性格,培养良好性格。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室和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加强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的良好教育,促进初中生能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钟川.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

篇3

心理学教育论文2300字(一):浅析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实施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也突飞猛进。为了确保教育的高效性,教育心理学越来越多的在各高校范围内实施,根据这些实践的总结,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的深化与发展。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提升高校学生对自身心理情况的认知,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促进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目的达成,为社会输送人才,能够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学管理;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6-377

首先教育心理学包含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学生的心理特征、老师的心理特征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得其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反馈才能得到发展,只有经过反复实践,综合实践表明其应用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改善、老师的综合教育能力得到提升,能够使得学生与教师步伐一致,才能进一步的对该应用进行深入挖掘与发展。

一、高校教学管理中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1.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

现代社会中,由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普职分流愈近等原因,高校学校在招生时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招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校的教育质量。现代高校学校中,高校学生大部分年轻处于16-18岁之间,思想、心理、身体都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不能有效对所接触到的外界信息進行辨别,容易被各种不良的信息误导,从而产生思想、心理等方面发育的偏差。高校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城市或者农村中的独生子女,大部分高校学生均属于留守儿童,或者家庭方面存在缺陷。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与年龄较小,其专业也刚刚处于初中毕业阶段,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没有得到很好养成,自觉性也相对较弱。在高校学校广撒网的过程中,招收到的学生的个性差异会非常大,部分的学生性格特别任性,部分学生比较自卑,心理上较为脆弱,二者在生活与学习上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并不相同,很容易产生冲突,激化矛盾。大部分的高校生都会存在自己是被淘汰的思想,认为自己很差劲,因此,对待学习时,他们更多是的一种缺乏自信的、消极的态度,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不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学校中得过且过的生活,只希望能拿到毕业证。因此,高校学校的教师需要更为强大的心理素质与教育综合素养,在面对性格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习兴趣差异较大等学生时,能够对其有更好的教育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

2.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进行多方的实践与研究后,本人发现现目前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综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对高校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进行引导解决,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心理与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与帮助。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高校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与生活的主动性,也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好的适应高校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还能使高校学校的教学管理顺利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现代高校在教育心理学工作方面的问题

1.高校对教育心理学工作重视度

针对高校学校的管理层及老师而言,高校学校的管理层及老师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部分管理层及老师认为高校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而不是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引导,这些管理层及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作用,只有学生在心理方面健康,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才能更加顺利[2]。

2.高校在教育心理学工作开展中资金投入及师资力量

针对高校学校而言,部分高校学校没有资本对教育心理学进行建设,这里的资本包括资金成本以及师资力量,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本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也没有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的团队。如果心理教育老师专业素质不足,也不能对高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

三、推进高校学校教育心理学工作流程

1.重视教育心理学工作开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校学校需要进一步重视教育心理学工作,推动学校教育心理学工作的进行。在教育心理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高校学生大多数心理比较敏感,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其生活与心理的健康,并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的为学生负责。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学生才会更加信任教师,师生沟通才能更加深入与有效。例如:某性格较为自卑的学生考试成绩差,在与其进行沟通时,需要语气更为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他能够有进步。

2.组建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

高校应该组织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引进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设置心理咨询室等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隐私,心理咨询室的位置可稍僻静,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应该进行保密[4]。

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校应该加强其在教学理念方面的重视,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际的应用。高校学校应该对心理教学有更为专业、更为正规的实践行投入,培养更多专业素质能力高、心理素质强大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心理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从心理学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论文

摘要:当前中学生压力不断增大,有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等等。由于压力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他们的正常生活都有影响。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多多注意初中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保证学生们的健康心理。本文以此为探究内容,探究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是学业转向繁忙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心智开始成熟,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的心理变化是很敏感的。而家长、教师看到了当前的社会压力,所以将孩子从小培养成才的心情十分强烈,但是这样无形之中容易给初中生们造成负担,往往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没办法与教师或家长好好沟通。因此,教师应该多注意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心理学科学、及时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1]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教育观念落后

当前的初中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中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升入一个好高中,最后在高考中大放异彩。这样以成绩为标尺的状况已经屡见不爽。在这种思想下,学校将初中生们的大部分非统考科目课程全部压缩用来学习统考科,非考试科目遭到挤压。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大部分学校是不会拿出时间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而且根据调查显示,有很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这门课。因此,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2]

2.教师能力不够专业

心理健康疏导可以是班主任或者是其他老师来进行,但是这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不强,正相反,它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学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质以及优秀的理论知识,并且从事过相关训练。尽管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就实际从教人员来看,很多往往是杂拼的教师,并不具备专业水平。也就是说,在不懂心理辅导策略和技巧的情况下,效果往往不明显。很多地区为此开展了心理教师培训班,但是由于教师们的不重视,再加上人数限制等次要因素,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3.教育的模式化

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教师大多在课程设计上照本宣科,没有对学生们的具体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无序化十分严重。不仅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化还表现在:很多教师名义上是开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但是往往草草讲几句就将时间划为自习或是统考科授课;虽然很多班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大多是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深入到个体,教师只是将可能的情况告诫学生,但是没有对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导致学生们只能自己胡乱分析自己的心理問题,毕竟初中生思维能力有限,很容易自己走入误区,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3]

二、从心理学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1.提高心理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其实践能力

上面提到,师资力量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学校要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慎重对待,采用专业的人才来进行授课。对于心理教师,教师还可以采用统一培训的方式,让他们达到既能提高初中生对自身的认知了解,使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又能进行合理的团体和个人辅导,在两种维度下自由切换的能力。当然,非本节课目的老师也可以进行培训,防止有学生找其倾诉时不能给出正确的建议,要及时疏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心理学教师还应该具备实践能力。教师要实际地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做出及时疏导,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教师要多与学生们交流,要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观察他们,深入了解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应该敞开心扉,争取达到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加方便地看到学生们内心的问题,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接受心理学的知识。

2.更新对学生的教育观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虽然教育部号召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和错误认知下,开展过程并不顺利。很多学校认为,只要抓好应试教育下的初中生成绩发展,管理好学生的纪律和升学率就好,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根本不在学校负责的范围内,而且教师与学校也没有专业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但是,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们大多数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其根源就是学校过分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天性发展的结果。要想让孩子将更多的精力与能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就要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精神上的痛苦,而后调动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地发展。因此,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3.号召家长的共同参与,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篇4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6-0004-06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有关我国流动儿童受教育这一问题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现有研究从流动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业成绩、城市融入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当然,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从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出发,从不同角度探讨和分析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周浩通过比较公办学校和打工者子弟学校城市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差异,建议了更适合流动儿童的就学途径[1];梁晓燕、章竞思从人格健康发展的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流动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再如,其他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社交焦虑”;“有两成学生存在与孤独有关的事实,有一成多的学生有孤独的体验”;学生在“幸福与满足感”与“躯体外貌与属性”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消极的自我评价[3]。如果从孤独感来看,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得分远高于本地儿童;而且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所体会到的孤独感更为强烈[4]。虽然已有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过研究,但是由于流动儿童群体与其他流动群体一样,群体成员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迁入地居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内部替换性。因此,我们还需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给予持续的关注。

因此,本文将利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数据,描述性分析本次调查中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分析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本次调查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比较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对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建议。

(二)研究意义

通过该研究,掌握了解流动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为进一步解决流动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无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还是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调查中用到的与本研究相关的量表包括两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5]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6]。这两个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5,分半信度为0.88,CFI=0.97;《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007,分半信度为0.91,CFI=0.928。

(二)数据采集

自2011年7月以来,作者在甘肃省开展了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调查涉及流动儿童集中的初中、小学;城乡接合部初中、小学;城区初中、小学;民办中小学等四类学校。

1. 抽样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流动儿童就学的整体状况,在甘肃省14个市州的87个市县区根据流动儿童的分布,确定了抽样学校和抽样数量。

2. 调查过程

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主要是中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量表的填答。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学生问卷的小学部分年龄范围为四至六年级,研究人员在问卷发完后,给小学生们念题,但不作任何解释和暗示,以避免学生被诱导而无法表达他们的真实意愿;初中问卷由班主任在班会时间统一发放,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要求填答问卷。

3. 问卷发放和回收统计

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850份,回收有效量表817份,有效率为96.12%;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量表681份,有效率为97.29%。为了比较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在向流动儿童发放评定量表的同时,又在同一城区向数量基本相等的非流动人口小学生,发放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7份,有效率为89.57%;向非流动人口初中生发放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8份,有效率为89.71%,作为对照组。

三、调查结果

由于省内义务教育学校大多是初中和小W分开的,因此为方便起见,调查结果将按小学和初中两个方面分别呈现,最后对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

(一)小学流动儿童调查结果

1. 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被试在自信水平上的得分最高,依次是情感状态、人格特质、认知水平、社交方式、外在表现、习惯表现和应付方式。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越不好,在这几个维度中,被试的自信水平最低。

2. 小学流动人口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性别、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性别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5.30,p

(2)年级差异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6.31,p

3. 小学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和非流动儿童小学生有显著差异,从均值和标准差比较看,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的均值高于非流动儿童小学生,说明流动儿童小学生的情感状态问题比非流动儿童较为严重。

从流动儿童小学生在情感状态维度中的10个题项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他们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占47.0%;其次是“不敢独自出家门 ”,占27.4%;第三是“遇到一点小事也担忧”,占24.1%;第四是“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占22.03%。而“害怕上学,多方逃避”的流动儿童小学生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从这点看,流动儿童小学生从其内心讲还是想上学的并非从小就厌学。

(二)初中流动儿童调查结果统计

1.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4可以看出,被试在10个维度上得分的高低依次为:强迫因子、情绪不稳定因子、学习压力感因子、焦虑因子、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因子、适应不良因子、偏执因子、敌对因子、抑郁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从每个因子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被试的心理比较健康,但存在着一定的强迫倾向和情绪不稳定倾向。

2.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同样,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学校类型、性别以及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不同类型学校在整个量表以及每个因子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8.12,p

首先,在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学习适应不良、抑郁、焦虑、学习压力等因子上,民办中小学(既有小学部分又有中学部分)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高的得分,且有显著差异(p

其次,从强迫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强迫因子上的差异显著,F=2.66,p

再次,从情绪不稳定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情绪不稳定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p

最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适应不良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2,p

(2)不同年级学生在整个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7.46,p

3. 初中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初中生和非流动儿童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学习压力维度有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均值和标准差都低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说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大。那么,具体是哪几个方面造成了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呢?为了进一步寻找差异,对学习压力维度的各题项再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流动儿童在“我讨厌做作业”“我讨厌上学”和“我讨厌考试”三个方面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为突出,流动儿童在学习方面没有非流动儿童压力大。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非流动儿童更加期望在学业成绩上有很大进步,以便将来上好大学,而流动儿童的这种愿望则弱一些,换句话说,“只想学点知识,有一口饭吃”的学生多一些。

四、结论及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对于小学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状态维度,同时小学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情感状态和人格特质这三个维度得分要比其他维度更高。这说明,小学流动儿童表现出自信不足、情绪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较多。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男生;六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年级。

对于初中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同样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强迫因子和情绪不稳定因子。这说明,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强迫倾向以及情绪不稳定问题。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办学校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问题;初中一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二、三年级。

(二)分析与讨论

对于上述结果,由于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与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身心状况以及学业压力有关,此处不再赘述。笔者主要就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与情绪不稳定、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民办学校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流动儿童自信与情绪不稳定

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自己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有钱、好看;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学习好;他们低人一等,这些负面评价同时也会引发更多的情绪问题。尽管这一问题也与亲子互动、教养方式等也有很重要的关系[7],但对于流动儿童来讲,其根源更多地要归结为社会不公的影响。流动儿童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父母在城里所受的不公待遇,能够感受到部分同学、教师对他们的歧视,甚至于同为流动儿童的孩子的歧视[8]。因此,父母的关怀在此不足以改善孩子们的自卑与消极情绪,更需要的是全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尤其是作为直接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如何公平对待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如何引导其他儿童平等对待流动儿童,如何针对流动儿童进行引导,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问题。

2. 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差异

在此次调查中,很不幸但也可以预料地还是看到了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近年来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公平,国家做了很多努力:从户籍制度的改革到入学和升学制度方面各种身份限制[9]以及不合理收费[10]的取消,实现了儿童受教育权的平等;再进一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机制上,从流动儿童和城市学生的混合编班[11]到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的制定、从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到各种帮扶救助的开展,增强了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城市融合[12]。然而,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孩子们身在城市,心却很难融入。“三位一体”[13]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操作、城市教师观念如何转变、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如何开展[14-15]、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如何改善?这些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 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外,还发现了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很值得重视,本次调查的学校类型包括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城区学校、民办学校,差异却显示在民办学校上。假如差异显示在城区学校或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我们很容易理解为流动儿童感受到更多或较少的不平等对待,但民办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一个方面体现出许多民办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薄弱和忽视,没有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多数民办学校也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整体上低于公办学校的问题,特别是对流动儿童的辅导和管理显得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低于公办类型的学校。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投入、营造环境,科学建立流动儿童就学和生活的救助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政策,不再收取借读费,学校的教育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经费支出压力增大,特别是城市学校外来流动儿童逐年增加,筹措办学经费的困难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研究人员在走访每所学校时都有似的反映,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和省级政府应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专项资金,对接受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其结构应考虑征地费、建设费、教材费、课桌费、电教费、教师人员经费等总和所需;

(2)地(市)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改善接收流动儿童入学数较多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3)在确保办学经费落实的前提下,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扶持贫困流动儿童就学的“绿色通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机制保障上切实减轻流动儿童就学负担。

2. 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流动儿童的经济条件、住房条件较差,因此他们的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特别是流动儿童在语言、生活习惯、日常消费、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与城区学生有较大的差别,有的甚至被城里学生讥笑和孤立。为了使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学习,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全体学科教师要更加认真负责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活动,帮助流动儿童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并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城市新环境,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

3. 强化培训、整合资源,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目前,在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专业化程度比较低,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背景千差万别,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这些学校的校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辅导(咨询)人员、班主任(共青团和少先队辅导员)、骨干教师和全体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各种心理辅导和咨询技巧的专门培训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当务之急。从长远来说,这些培训必须纳入当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专门化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并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将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流动儿童常规管理和教学当中。

4. 积极动员、形成合力,协调统筹家校两大衔接互通资源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美国学者詹母斯・科尔曼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比学校环境更为重要。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与流动儿童家长的沟通,各学校应把开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作为一项长远计划,形成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和家校联系制度,切实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家庭辅导和教育能力,做到家校互通信息、无缝对接,切实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和指导,让广大家长和监护人切实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流动儿童身心发展建立坚实的教育资源保障。

[基金项目]甘肃省2011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1);48-54.

[2]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58-59.

[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 52-53.

[4]肖娟.武汉市洪山区民工子女自卑心理调查报告[R].中国乡村研究,2006.

[5]张雅明,王永丽,曾盼盼等.《小学心理健康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78-280

[6]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15-20.

[7]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8]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34(2):66-75.

[9]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 ,17(1):4-6.

[10]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 ,44(3):2-11.

[11]贺慧.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受损问题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11):1-4.

[12]沈百福.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 (9):14-16.

[13]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 ,6:27-31.

[14]周皓,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1(3):94-103.

篇5

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期间其生理和心理都刚刚开始发育成长,因此很多时候他们的心理都呈现出过渡性的特点,时而理智,时而任性,时而坚强,时而脆弱。只有正确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够科学地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对策。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多方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制能力较差,容易意气用事

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稚气未脱,又已开始步入成熟,常常出现生理和心理的发育不能同步的现象,面对很多以往没有面对过的问题,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意气用事。往往在其情绪好热情高时,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攀升,而在其情绪不好时,不仅学习成绩出现下降,人际关系、平时表现都会出现下滑。

2.学习压力往往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初中生由小学进入初中,无论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平时的学习内容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学习压力。如果学习压力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和解决,很容易产生焦虑、厌学心理,进而使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越来越低,随着自信的丧失、自卑的滋生,就会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表现出畏惧考试、不愿完成课下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参加班级活动不积极等反应。

3.对自身能力估计不科学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开始有意无意地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他们往往会对自身能力产生错误地估计,并且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暗示。一方面,他们容易产生如前所述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比较聪明外向的孩子,也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一旦产生自负心理,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也往往会出现成绩退步和人际关系紧张的情况。而来自外界的暗示也会给这部分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初中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偶像和目标,这一偶像的确立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很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缺乏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如果确立了好的榜样,他们就会沿着积极向上的道路发展,而一旦确立了不好的偶像,往往就会一蹶不振,很多本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为社会上低俗电影的影响而走上邪路的例子比比皆是。

4.青春期综合症影响较为普遍

青春期综合症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生理与心理发育失衡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理症状。表现为浮躁不安、夜晚难以入睡、情绪暴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忧伤、恐惧、自暴自弃甚至厌学、离家出走等。青春期综合症在大多数初中生身上表现并不太严重,但是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青春期综合症的症状,如果不能得以良好的调节,青春期综合症非常容易引发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们又往往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

5.性意识开始萌芽,容易发生早恋

初中生的性意识开始萌芽,由小学时的男女生之间相互排斥到开始相互吸引,他们依靠自身并不能较好地处理这种变化,往往将自己对他人的好感认为是爱情,由此引发早恋。应该意识到,对异性的倾慕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必然会有的一个现象,但是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他们很可能会走上早恋的误区,这对他们的人生、学业、前途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二、针对初中生心理现象的教育对策

通过对初中生所存在的心理现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特征的特殊性,根据这些心理特征,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帮助初中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帮助孩子们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氛围。

1.加强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辅导能力培训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具有可塑性,这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他们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将他们带上健康成长的道路。而班主任要想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辅导,就要掌握科学的心理咨询方法,这一点尤为重要。此外,各科任课教师完全可以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融入到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政治、语文、历史、体育、音乐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往往比直接对其进行教育和灌输要有效。

初中阶段的孩子们往往以教师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而教师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他们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因此教师的人格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积极的情绪往往会让学生的情绪也高涨起来,教师如果将工作中的焦虑、不满等状态带到教育活动中,也往往会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同时,教师良好的品行、生活习惯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经常在班内活动,对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集体荣誉感的班级,往往会形成互帮互助的班风,处在这个班内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在班集体中找到家的感觉,这种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负担。

可以在班内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春游、劳动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班级里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感化。

3.引导学生疏通不良情绪,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就是沟通的艺术,这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的妙语成珠,而且也表现在课下与学生的沟通技术。教师应当把每一个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之沟通,对之倾诉。对于性格比较内向,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同学,可以采取写信的方式进行交流,事实证明,相对来说采用笔谈的方式学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很多初中生不能够对自己产生的消极情绪进行自我疏导,但是人生经验更为丰富的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人生的指导,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这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和解除学生中间存在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处理学习和休息的关系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平时学业的压力,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且会对自身的精神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焦虑、忧郁等情绪。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教育他们懂得劳逸结合,更重视学习效率而不是学习时间,由此使他们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减轻学习压力带来的困扰。

5.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交往

初中生已经步入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兴趣和好感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应当正确看待这种现象,不能粗暴地进行处理。应当鼓励男女生之间大方、恰当地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理解爱与好感的区别,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陷入感情误区的学生,应当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劝导,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当前所处的阶段,在班级活动中鼓励他们的参与,转移其注意力,帮助其尽快从错误的情感观念中走出来。

6.注意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

后进生是班级中的特殊群体,在以学习成绩作为优秀与否的标准的学生群体中,这个群体的成员往往被忽视,而这个群体的学生又是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因此,对于后进生,尤其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重视。

篇6

【关键词】 适应,心理学;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城市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6-0512-03

应对方式是指人们为了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和策略[1]。一般认为,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积极或成熟型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而消极或不成熟应对方式作用则相反[2-4]。中学生应对方式倾向总体上是积极的[5-6],但心理健康水平不及成人[7-8],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可高达20%以上[9-10]。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1]。由于初中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当面对应激源时,虽然应对方式倾向积极,但应对的具体行为措施有时不 一定恰当,从而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笔者从行为角度分析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依据太原市城市中学2004年归口管理方式进行分层,结合调查时各层初中生人口构成,随机抽取3所直属中学、2所厂办中学及1所民办中学,每所中学3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个班,以抽取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859人,获得有效问卷807份,有效应答率为93.9%。其中男生381名,女生426名;初一年级279名,初二年级273名,初三年级255名。平均年龄(14.53±0.98)岁。

1.2 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一般项目:包括学校、年级、班级、性别等项目;(2)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主要用于调查研究对象在某段时间内是否存在某种心理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从“1=没有”到“5=严重”进行5级评分,以此计算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12]:用于调查研究对象遇到挫折、打击及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与做法(积极应对行为:Cop01 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他活动解脱;Cop02 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Cop03 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Cop04 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Cop05 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Cop06 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Cop07 找出几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Cop08 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Cop09 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Cop10 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办法;Cop11 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Cop12 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消极应对行为:Cop13 试图休息或休假,暂时把问题(烦恼)抛开;Cop14 通过吸烟、喝酒、服药或吃东西来解除烦恼;Cop15 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待;Cop16 试图忘记整个事情;Cop17 依靠别人解决问题;Cop18 接受现实,因为没有其他办法;Cop19 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Cop20 自己安慰自己),从“不采取”到“经常采取”共4个选项,依次赋值“0”至“3”分。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员由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某校本科生担任。调查员事先经过培训,统一指导语、不同等级的界定方法以及各条目的答疑方法,经考核合格。在调研学校教师的配合下,利用自习课时间,由调查员组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

1.2.3 统计方法 资料的录入与分析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与积极应对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由表1可见,Cop03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呈负相关;Cop07及Cop11与SCL-90除躯体化以外的各因子及总均分呈负相关,Cop12与SCL-90除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以外的各因子及总均分呈负相关;Cop01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因子呈负相关,Cop05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及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Cop09与偏执因子分呈负相关;Cop02,Cop04,Cop08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无相关关系;Cop06与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呈正相关,Cop10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呈正相关。Cop14,Cop15,Cop16,Cop17,Cop18,Cop19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正相关,Cop13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无相关关系,Cop20与躯体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呈负相关。

2.2 初中生应对行为对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影响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为应变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各项目中与之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项目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引入变量的α=0.05,剔除变量的α=0.10),结果见表2。各回归方程的调整决定系数介于0.100~0.172之间。

3 讨论

当面对应激事件时,人的活动除了防御和应激反应外,还包括有目的、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努力[13]。只有在对应激事件作出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作出反应,即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与行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危机导致个体情绪紊乱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危机的知觉与评价[14]。初中生在其成长及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应激事件,如需面对学习压力、处理师生关系、遭遇挫折等,更多地采取“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Cop03)”、“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Cop05)”等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缩小对现实的评价与自我理想之间的差距,从而降低内心冲突的程度,有利于心理健康。

当面对负性的应激事件时,会产生消极情绪反应。消极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中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困扰。杜继淑等[15]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情绪管理能力对维护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也显示,采纳“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Cop12)”、“自己安慰自己(Cop20)”等应对行为方式,合理地控制情绪,有效地宣泄情绪,可以对保护中学生心理健康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Cop11) ”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洪忻等[16]研究发现,中学生参加体力活动者患抑郁症状的风险低于未参加体力活动者,且活动时间与抑郁症状罹患风险之间存在负向的剂量―反应关系。蔡赓等[17]的研究显示,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是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17]。文体活动对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可能由于其能够调节内啡肽、单胺等物质的分泌,升高脑部一些特殊结构的温度,从而释放压力,降低消极情绪;还可能通过文体活动,使参与者体会到心情的愉悦、竞争的刺激、合作的快乐,从而正确认识自我价值[16,18]。

中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其局限性,同时随着形态机能的迅速发育,成人感增强,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面对应激事件,当自己的原则与客观现实存在矛盾时,“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Cop06)”,容易与客观现实产生激烈的冲突,导致敌对倾向;“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办法(Cop10)”时,由于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中学生可能不能有效地将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导致主体我与客体我出现落差,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发生混乱,影响心理健康。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利用所有技能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人们对心理事件的诱因是自己行为,还是外在力量的一般性看法,认为事情的结果与其付出的努力相关的为内控者,认为结局不由个人所控制的为外控者。自我效能感低、外控者缺乏对处理生活事件能力的自信,易于发生逃避心理,采用消极应对行为;自我效能感高、内控者则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行为[19-20]。中学生越多地采用“通过吸烟、喝酒、服药或吃东西来解除烦恼(Cop14);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待(Cop15);试图忘记整个事情(Cop16);依靠别人解决问题(Cop17);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Cop19)”等行为,越反映出其自我效能感及控制能力低下。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和内控性的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越差[21]。

本研究发现,就初中学生而言,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属于积极应对的行为,并非都对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有些甚至不利于心理健康;某些属于消极应对的行为对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将应对行为按该量表的归类方式归为积极与消极2个纬度,作为自变量,就SCL-90各因子分及总均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二者被引入了各回归方程,且调整决定系数均小于以具体应对行为分值为自变量时各自的调整决定系数。可见从行为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策略。

4参考文献

[1] 梁宝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分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3):161-167.

[2] 杨海荣,石国兴,崔春华.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16-117.

[3] 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378-380.

[4] 刘学敏,米建蓉,李希亮,等.军队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预防医学杂志,2008,26(4):109-111.

[5] 王仕芬,李.上海市青少年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3,4):241-244.

[6] 薛朝霞,梁执群,卢莉,等.太原市中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 :604-605.

[7] 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8] 顾建华,陆惠琴.张家港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职业与健康,2006,22(1):52-53.

[9] 赵娟,宋淑萍,王倩青.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350-351.

[10]王丽娟,罗雪莲,严成华,等.江苏省南通中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4):521-522.

[11]姬成伟,王芳芳,孙志华,等. 初中生人格、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 143-145.

[1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122-124.

[13]丁凤琴.国内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 046-1 049.

[14]SWINSON RP, SOULIOS C, COX BJ, et al.Brief treatment of emergency room patients with panic attacks. Am J Psychiatry, 1992,149(7):944-946.

[15]杜继淑,王飞飞,冯维.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7,(9):75-80.

[16]洪忻,梁亚琼,王志勇,等.南京中学生体力活动现况及其与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 059-1 061.

[17]蔡赓,季浏,苏坚贞.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844-846.

[18]韩印华,邱晓桦,蔡卫清.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文献综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96-99.

[19]庄娜,孙宏伟,边俊士,等.卫校毕业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控制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医学与社会,2008,21(1):39-40.

[20]姚梅玲,刘丽.中学生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感研究.医药论坛杂志,2007,28(7):40-41.

篇7

关键词:初中生;手机依赖症心理分析;干预模式

鲤鱼江中学地处湖南省资兴市工业重镇――鲤鱼江镇,拥有1689人的寄宿制全封闭学校,经调查我校留守儿童占15.6%,外来务工子弟占24.8%,省皮划艇、赛艇后备人才基地运动员占4.6%。他们较其他学生与父母见面机会更少,手机便成了他们与父母、同学交流的常用工具之一。

手机给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然而随着初中生大量使用手机,一些初中生患上了被心理专家定义为“手机依赖症”的心理疾病,并且影响到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许多新问题,属于学生不良习惯的一种顽症,亟须研究解决对策。

一、初中生手机依赖症危害

据对我校初中生手机使用者调查发现,有24.2%的学生曾因为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差时产生焦虑感,有高达80%的学生表示出现过“觉得手机铃声响了或手机在震动,但是拿出来看看又没有”的情况,有32.5%的学生曾因为手机而影响睡眠。

1.不利于初中生的身体健康

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2.不利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初中生过分依赖手机,深陷其中,如果一旦离开手机,或手机没电、信号减弱,或短信、来电太少时等,情绪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低落、焦虑、失落等。

3.不利于初中生的正常学习

对手机过分依赖,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

二、初中生手机依赖症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在手机依赖症状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设计了10个相关问题,选项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在受调查者中,有16.67%的人在被问及在什么时候上网时选择了“随时随地”,80%的学生因为感到课程无聊或听不懂而选择玩手机;有76.7%的学生表示使用手机频繁,当被问到是否手机没带在身上是否会出现焦虑情绪时,有6.67%的学生甚至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2.访谈法

以我校20名手机依赖者进行个别深度访谈,被访者男女各半,平均使用手机年限2~3年。访谈内容包括被访者的现实状况、人生目标、手机使用状况、手机与受访者心理需求及其满足情况等。访谈由3位教师共同进行,其中一位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根据访谈笔录归纳提炼初中生手机依赖主要的心理需求类别,分别是逃避现实的需求、亲情不足的弥补、减压放松的误导和情感宣泄的满足。

三、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分析

1.逃避现实的需求

在学习和未来的规划上,手机依赖者相比正常组的初中生较为茫然。学困生占初中生手机依赖者比例高达75%。他们由于缺乏较为实际的目标和生涯计划,不知道该做什么,转而到拥有最便携、快捷、多功能的娱乐、放松方式的手机上游荡,消磨时光,在潜意识中忘记或者根本不会思考现实和未来,只是麻木地在手机上耗费时间。

2.亲情不足的弥补

经调查我校留守儿童占15.6%,外来进城务工子弟占24.8%,省皮划艇赛艇后备基地运动员占4.6%。这些孩子都是寄宿生,他们一般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运动员一个学期才回家几次。他们缺少家庭温暖,手机成了他们与同学交流的工具和与父母联系的纽带。

3.减压放松的误导

100%的被访者均认为手机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能有效减压放松。如,有人认为:“玩农场、牧场、偷菜什么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种乐趣!”又有人说:“我们父辈的手机基本上是拿来工作用的,我们这些人用来打发时间,可以说是拿来玩的。这显然与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差、易受歪曲认识误导有关。

4.情感宣泄的满足

心情不好、无人倾诉是初中生手机依赖的主要动机之一,手机依赖者大多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支持,不能主动与老师、同学、朋友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只有求助手机“第五媒介”。如果多次从手机中获得满足,他们会把手机当成最有力的情感支持。

四、初中生手机依赖积极干预模式构建

本文从社会支持、成长规划、情感疏导和自我管理四个层面,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形成合力,尝试构建一个多维系统干预模式。如图所示:

五、初中生手机依赖积极干预的对策建议

手机依赖是一个由轻到重逐步形成的过程,是信息社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它并非严重病症,只要我们及早干预,就完全可以控制、缓解、解除这种过分依赖的症状。

1.加强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初中生制订合理的人生目标规划

励志教育。发挥典范、模范等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介绍学校名人、周围知名人物成功事迹来激励学生。创新评选评优体系,不仅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彰、鼓励,而且对其他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也进行表彰、鼓励。

2.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完善初中生社会支持体系

丰富的校园生活。开设各种校园社团,成立多种校园俱乐部,创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以活动为载体,切实开展初中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满足学生对信息和知识的渴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吸引手机依赖者对手机的嗜好转移到其他兴趣上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应搭建一个“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政务处、团委要切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工作,学困生“一帮一”帮扶工作,家长培训工作,让每个学生感到温暖。建议由政务处主持设立初中生成长支持计划,成立由著名专家、任课教师、辅导员、行政领导共同组成的咨询团队,针对初中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问题,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进行动态干预,使初中生能够随时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适当的帮助,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3.采用科学的方法,鼓励初中生自我管理

(1)自主管理。引导初中生学会有效管理自己,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为正视手机在生活中正确位置,摆脱盲目依赖,提高自主管理的实效性。

(2)兴趣转移。磨砺意志、融入集体,丰富生活、培养兴趣,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自己也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成因对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国内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学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形势比较严峻。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发展,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情况了解,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不当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不协调。

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促进剂,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就可能带来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老师间的关系、与同学间的关系和家长间的关系。只要其中一个方面人际关系紧张,他们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

(三)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以致逐渐失去自信心。

(四)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身体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渴望和需求,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特点,在教育中就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为“差”的做法。个别教师在教育后进或“双差”学生时方法欠佳,常用简单、生硬的办法压服、排斥他们,或者孤立、歧视,或者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向家长、学校告状,如此,导致学生形成逆反心理。另外,教师为了处理问题,有时会把家长叫来,当着家长的面用过激的言辞批评学生,这些做法必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学生“反抗”的萌芽,接下来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

(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否端正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些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求、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重视不够,如此导致学生心灵情感方面不健康。

(三)不良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社会环境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由于现在社会公德风气低落,社会价值观念扭曲,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少人轻视知识,崇拜金钱、权威,一些学生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心灵受到玷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是诱导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和重要原因。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不稳定,常常被其他诱因左右;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迎难而上;学习兴趣不持久,特别是缺乏对学习的潜在兴趣;易受情感迁移;自制力不强,依赖性较强;学习无进取心,甘居下游;道德认识模糊,分不清是非,等等。这些“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果”。

三、对初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面对中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良倾向,作为一名近20年教龄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开展好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心理健康课程。

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层面来说可从以下三点出发。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心理调节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让学生在学习中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从教水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就要先有一桶水。”就是说教师应该有较高的素养,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正所谓“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践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专业水平决定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对从教人员的素质要有明确规定。学校应选择具备一定心理学理论的从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如外出进修、校本培训、远程教育等,提高从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使其做到持证上岗,从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高的问题。

3.分阶段、针对性地落实心理健康课程。对照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在初中不同年级中,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初一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初二阶段:教育学生立志进取、乐观豁达,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之能正确处理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初三阶段:培养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初中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有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自强自立、积极向上、趋向成熟的人。

(二)加强家庭教育,改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没有二者的密切配合,没有教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就很难实现。

1.家长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要想教育好子女,家长就应多了解和学习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多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使孩子把家长当做朋友,当做可以相信、可以倾诉的朋友。

2.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

孩子的行为能够折射出父母的行为,因此,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尊重孩子,增强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懂得怎样爱别人,尊重别人,帮助别人。

4.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引导和解决。

(三)学校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

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趋势。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信任、理解学生,让学生放心地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二是间接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方式传达给老师,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等方式解决典型问题。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保密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2)交友性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在讲述心理困惑时没有顾忌;(3)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教育活动,仅仅靠几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班主任是联系班级最紧密的纽带,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势在必行。班主任要把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培养他们自我排除烦恼、保持健康情绪、避免消极心理、保持积极心理等能力,从而积极主动地维护心理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相互渗透,但绝不能混为一谈。一些行为表现差的“差生”并不一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往往不是“差生”、“后进生”和“学困生”。

(五)学校应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当前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1)作业布置量过多;(2)学生学习时间长;(3)一些教师提高教学深度,加快教学进度;(4)考试频繁。

2.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1)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2)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3)使学生成为“书呆子”,丧失创新能力;(4)造成更多的“后进生”、“学困生”;(5)造成更多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因此,我们呼吁,中小学应减少作业量,降低教学深度和考试难度,减少考试次数,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还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成长空间。

(六)为学生营造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必须加强措施,避免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事件的发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育工作者入情、入理,善于引导,巧用方法,并持之以恒,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会取得理想效果,就一定能够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

[2]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 行为;情绪;日常生活活动;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4-0315-03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 and Affect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AN Qin, JIA Xiao-ming, LI Bo.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10008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havior and affects among different sex and ag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behavior and affects,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improving their mental health. Methods By using Achenbach's Children's Behavior Scale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2 87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questionnaired. Results The mal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female students, and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prosocial behavior, the results was reverse in problem behavior. The femal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ale students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positive emo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negative affe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higher school students. Attention was good predictor towards positive affection, destroying their own things was good predictor towards negative affect lie was good predictor towards life satisfaction.Conclusion The behavior and affection are related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it is worthy to concern.

【Key words】 Behavior;Emotions;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Regression analysis;Students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儿童创伤与家庭研究项目(编号:05JAXL001)。

【作者简介】 安芹(1970- ),女,天津市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伴随着社会变革,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生观、家庭观和教育观等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使中学生承载了更多、更重的心理负荷。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既是中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素质要求的需要[1-2]。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一方面身体加速发育,无论是身体形态还是功能都出现急剧变化;另一方面心理发展相对迟缓,无论是行为表现还是情绪反应常常出现波动,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研究旨在通过了解中学生行为表现和情绪反应的特点,试图发现对情绪反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的行为变量,为探索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提供实证性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北京市6所中学,对每所学校初一至高二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3 119份,回收有效问卷2 873份,问卷回收率为92.11%。其中男生1 415名,占49.3%;女生1 453名,占50.6%;另有5人性别不详。其中初一年级学生549名,初二年级学生513名,初三年级215人,初中生占44.5%;高一年级学生585名,高二年级学生1 003名,高中生占55.3%;另有8人年级不详。82.5%的学生为独生子女,90.6%的学生为完整家庭(父母健在且生活在一起,未离婚),56.8%的学生认为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一般。

1.2 研究工具

1.2.1 行为量表 采用儿童行为核查表(青少年)(Achenbach & Edelbrock, 1987)中的部分项目和方晓义等[3]1996年修订的问题行为量表中的部分项目进行测查。该量表包括亲社会行为和行为2个维度,要求被试做没有、很少有、有时有和经常有4级评定。亲社会行为分量表和行为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0和0.84。

1.2.2 积极消极情绪量表 采用由Bradburn编制、陈文锋等修订的积极消极情绪量表。该量表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2个维度,要求被试做没有、很少有、有时有和经常有4级评定。积极情绪分量表和消极情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和0.77。

1.2.3 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Huebner编制的量表测查中学生对目前生活的总体评价。该量表要求被试做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不能确定、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5级评定。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

1.2.4 基本信息调查表 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级、家中排行、父母婚姻状况以及家庭每月平均收入等基本情况,目的是了解被试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1.3 施测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要求学生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匿名填写。由研究者对主试进行培训后按标准程序实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行为与情绪反应各分量表得分及相关性分析 由表1可见,亲社会行为与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而问题行为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与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

2.2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行为与情绪反应得分比较 从性别来看,男生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而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但男生与女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从学段来看,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而问题行为得分显著低于高中生。初中生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高中生,但消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高中生。见表2。

2.3 一般资料及行为条目预测情绪反应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和行为量表各条目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变量。

2.3.1 一般资料及行为条目预测积极情绪的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预测效标变量积极情绪的显著变量共有11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499,能联合预测积极情绪24.9%的变异量(表3)。其中,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而言,关心、体贴别人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14.8%;其次为与别人合作,其解释量为4.5%。这2个变量的联合预测力达19.3%。

2.3.2 一般资料及行为条目预测消极情绪的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预测效标变量消极情绪的显著变量共有10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479,能联合预测消极情绪23.0%的变异量(表4)。其中,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而言,破坏自己的东西、撒谎或骗人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分别为9.6%和5.6%,这2个变量的联合预测力达15.1%。另外,年级、性别也是重要的预测变量,联合预测力达4.6%。

2.3.3 一般资料及行为条目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预测效标变量生活满意度的显著变量共有11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400,能联合预测生活满意度16.0%的变异量(表5)。其中,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而言,撒谎或骗人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5.5%;其余依次为关心、体贴别人和破坏自己的东西,其解释量分别为3.6%和2.7%;这3个变量的联合预测力为11.8%。另外,年级和父母婚姻状况也是重要的预测变量,联合预测力为2.7%。

3 讨论

3.1 行为与情绪反应各分量表间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与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而问题行为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个体的情绪感受与其行为表现密切相关,很多正向行为例如关心体贴别人、与他人合作以及帮助别人等都会导致个体产生积极情绪;相反,撒谎或骗人、破坏自己的东西等负向行为直接引发个体的消极情绪。越是感受积极情绪的个体,越容易对生活总体形成正面评价。

3.2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学生的行为与情绪反应 研究发现,男生亲社会行为显著低于女生,而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肖晓玲[3]的研究也发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男生。这可能与2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是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反叛性更强、更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更倾向于向权威和社会规范挑战,相比较而言女生顺从性更强,更多表现出合作行为;另一方面是家庭及社会常常赋予男生更多的责任与期望,给予更多约束、更强管制,因而承受压力相对较大。研究还发现,女生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均显著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情感细腻、观察力敏锐以及具有较高的情绪敏感性有关。

从年龄来看,高中生不仅问题行为和消极情绪显著高于初中生,而且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均显著低于初中生,这些都表明高中生更多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与邓树嵩等[4]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中生由于临近高考,学习压力更大,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比较多,生活经历也更加复杂,更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3.3 预测情绪反应的行为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预测力较强的是几种共同的行为,包括关心体贴别人、与别人合作、破坏自己的东西、撒谎或骗人等。其中关心、体贴别人最能预测积极情绪,破坏自己的东西最能预测消极情绪,撒谎或骗人最能预测生活满意度。关心、体贴他人能够带给中学生最强的积极情绪体验,反映出中学生群体有较强的亲和需要。破坏自己的东西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负性情感的一种宣泄方式,表现出这个年龄群体既冲动失控又指向自身的反应模式。撒谎或骗人是不诚实的体现,与中学生所重视的真诚、尊重价值观念相冲突,当自己违背时也会导致对生活的总体评价大打折扣。

相比家庭平均每月收入而言,父母婚姻状况更能预测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这与王金霞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特别是在目前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个体的主观感受经验更为重要。例如父母婚姻状况良好的家庭,气氛更温馨、和睦,亲子之间能更多沟通,孩子较多地体验到积极情感,对生活也会有更多的积极评价。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学生行为和情绪反应的特点,探讨了行为与情绪反应的关系。中学生的人格特点、家庭系统的功能以及同伴关系等因素在其中都是重要的影响变量,如果引入这些变量同时加以研究可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也能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支持,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祁全新.“中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调查与思考.科学教育,2006,12(6):16-18.

[2] 孙莹莹,刘春蕾.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统计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83-84,88.

[3] 肖晓玲.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状况的关系.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28):154-155.

[4] 邓树嵩,郭蕊,马迎教.百色市1799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2):157-159.

篇10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人格健康教育;三位一体

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为主导的城镇化快速进程,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谋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减少,今天的农村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持续十年之久的“撤点并校”政策,致使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大量增加的农村留守儿童无疑成为新的边缘化群体。

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因素以及文化生活单一的制约,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把健全人格培养与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需要、心理诉求、个性发展和道德内化相结合,使其自信、博爱,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勇敢坚强的个性心理品质已至衍生为有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适应社会和新环境的能力;使其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坚定信念、内心驱动和行为品质,避免德育中“双重人格”现象的形成呢?

一、学校管教是关键――细

一是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学生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文化,奠定人生航标,健康成长、修身养性。二是特色和机制相结合。强化农村初中生健康人格工作的针对性:重视家访、来访工作。以纳入班主任德育工作考核为抓手,以学生成长记录为载体,实行动态监管,形成有效管理机制。三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强化内容和授课方式改革,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外要加强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校园文化建设。四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运用好网络和信息化手段,线下根据制度安排和关爱活动载体,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五是贴心知暖,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家庭、师生、同学等人际关系。

二、家庭教育是核心――活

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日益凸显其特殊地位、功能和价值。当前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类型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而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父母学历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失当、教育影响不一致等诸多问题亟须化解。

1.提倡农村初中开办家长学校,在农闲时间成立文化补习班和教育专业培训,学习教子理论,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具体辅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引导家长身教重于言教,想方设法营造家庭学习的氛围,经常保持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2.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亲子观和教养观是农村初中生家长必备的新理念。一是当今社会要求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因此,家长要树立使孩子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二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应树立“为国教子”而不是“为己教子”的亲子观。三是树大并非自然直,孩子要成为栋梁之材,家长必须随时关注成长中的问题,合理地教育和引导。要树立教养结合、自觉承担起教育责任的教养观。

3.注意教育方式的科学与灵活。每一位农村初中生的家长都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实践中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理解、尊重并善于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引导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其合理需要,同时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从而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在求知方面,要鼓励孩子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不断探求新知;在品德修养方面,应要求孩子自觉按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慎独的境界。

三、社会支持是保障――准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未成年人人格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机会,切实起到政策扶持、经济支柱、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

2.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贯彻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向乡村倾斜等举措全方位、多角度,着力解决乡村教师师资短缺、专业结构失衡甚至职业倦怠等突出问题。

3.借乘教育扶贫契机精准发力。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各级各类部门要从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和实施这一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民生工程。通过贯彻教育脱贫十三五规划,从单纯扶贫转向综合扶志,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等举措切实解决辍学失学过多问题;解决读书无用问题;解决贫困农民和普通农民在教育上差距拉大的趋势问题。

4.整合德育力量,凝聚德育智慧,优化德育资源,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德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