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意义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垃圾分类的意义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垃圾分类的意义总结

篇1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面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一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_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根据彭州市《关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一年来,_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精心组织,落实投入,成效显著。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镇重点工作。镇各办所目标工作季度推进专题会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分类工作由开展此项工作的村支部书记亲自负责,落实相关设施设备的修建安装,宣传氛围的营造和分类有偿回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召开镇、村(社区)、农户三级动员会、交心谈心会等,宣传动员,讲解、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意义、目的,安排各村(社区)、各办所(中心)相关工作。二是结合我镇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如广播、宣传车、宣传栏、“快乐星期六”等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搭建宣传平台,生动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相关内容。三是镇城管办牵头,各村(社区)协作,定期进行入户宣传,为全镇村(社区)人员发放《实施垃圾分类创建绿色家园》等宣传单及宣传手册_余份,并认真做好解释、宣传教育工作。

三、整治有力,措施得当

今年8月,组织镇村干部、保洁公司、小区业委会、点位居民召开农垃前端分类工作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引导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此外,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使环卫人员懂得如何对不同垃圾进行收集、回收和处理。尤其是在集中处理的地方,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严防“分散污染”变成“集中污染”。在废旧电池和医疗垃圾的回收处理方面,坚决杜绝擅自处理、随意处理和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的现象。

今年我镇垃圾分类在_社区__等_个点位开展,按照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并收运垃圾。全镇20__年建成垃圾分类房_座,新配置分类果屑箱_个,前端回收分类垃圾桶_个,制作宣传展板_个,小插板_个,分发宣传资料_份,清理各类垃圾_吨。通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农村环境卫生已大为改观,实现了全镇环境卫生大变化,使全镇展现新面貌。

通过一年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整治,改善了我镇农村生活环境。我们深信,有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我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工作一定会常抓不懈,建成环境优美、安全文明的_小镇。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二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近十几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全球气温升高,白色垃圾,水资源被污染……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还是我们人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而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__吨,目前面积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我校在20__年11月20__年12月份,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1、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

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3、开展垃圾分类班队主题活动。

我校各班和少先队部共同配合,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班队主题教育活动。全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向大家展示垃圾分类的日常常识。例如班队的题目新颖独特,如“举手之劳,改变世界”,“小小环保袋,还我美好心愿”等。主题的班队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还做了幻灯片,配了音乐,十分精彩。通过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成立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

学校成立25人的教师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及40人的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师生志愿队在师生团队中加强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常识,并时刻督促师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学校对表现好的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员进行评奖,并在全校校会上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以此鼓励同学们都来了解垃圾分类,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变得更加洁净。

5、制定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6、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通过在我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是同学们明白了: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弃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减少危害性。

(3)变废为宝: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30亿个,方便面碗5—6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快,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4)坚持不懈: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系统工作,同学们不仅在学校要做到将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要告诉自己的家人及其身边人做到垃圾分类,使我们生存的空间真正变得洁净、明亮!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三

20__年__区教育系统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公室的指导下,按照区的统一部署,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宣传教育和实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保工作,普及程度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教育局为抓好孩子的垃圾分类常识教育,要求各校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常识纳入专题教育内容,在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启蒙教育,在中小学实施垃圾分类常识教育。利用教工大会和学生班会课时间,广泛进行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和垃圾分类概念界定的介绍。结合地球日、环境宣传日等环保特定日,外请专家举行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二、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落实垃圾分类实施的主体责任,明确分管领导、管理部门及内部管理岗位职责,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培训、督促、检查、纠正工作。与具备相关资质的垃圾收运单位签订协议或合同,按时分类收运。在做好分类收运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做法,定期分析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有效落实。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品社、语文、自然、探究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中高年级班级进行环境教育主题会,开展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立环保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中心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对话问答形式,讲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分类要求。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垃圾的理念。指导他们把到处丢弃的树叶、果皮、剩菜剩饭变成人见人爱的环保酵素。有的可以喷,用于施肥;有的可以喝,可以帮助消化、降血脂。

四、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各学校组织实施特色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市区级环保杯赛,培养青少年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意识和责任,展示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实践活动成果。

通过亲子活动影响学生家庭投身到垃圾分类行动之中。同时通过社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当中,与社区居一起共同行动,提升社区的整体文明水平。

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通过观察发现,学校每天丢弃的垃圾中,厨余和绿植产生的垃圾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能够将这些垃圾有效的利用起来,将它们制成植物生长的有机肥料。既减少了学校丢弃的垃圾总量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减缓了对土壤的污染,使植物能够更“绿色”地生长。

于是,学校开展了“厨余绿植再利用制造‘营养’有机肥”项目活动,学生们从中学会了将厨余和绿植垃圾制造有机肥的方法,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一次次绿色实践,传达着孩子们对环境的热爱、对环保的关注,也引起了家庭的关注,将此方法在家庭中推广使用,从而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应。

篇2

一、教学课题:垃圾分类,生活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

2.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3.让学生学会并在今后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好画笔和纸;

2.准备好绘有纸盒、塑料瓶、香蕉(皮)、废弃电池、树叶、旧报的卡纸,同时准备好“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卡片;(如上次环教一样)3.准备必须的视频录像。

四、教学方法:

1.首先,是让学生动手绘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标志的大体模板,有认真画的并且画得比较像的有奖励哦。

2.其次,通过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们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学习到更多东西。

五、教学重点:

垃圾分类是怎么一回事以及要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垃圾;不可回收就是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的垃圾(用过的面巾纸和卫生纸已经被污染了是不可回收的,厨房里的剩菜剩饭、菜叶、骨头,瓜皮果壳,树叶等);

认识有毒垃圾;垃圾分类的益处。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首先,我们会问,我们的学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啊?有没有学会垃圾分类呢?

2.我们对垃圾分类以一个小故事进行风趣的讲解;3.让学生们绘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标志的图案,并请三个学生上台进行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讲讲自己对这两种标志的理解,踊跃的学生当然会得到我们的奖励。

4.请两位工作人员头戴“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卡片条,我们的工作人员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举例解释说明。请以三个为一组的学生们上台对我们的卡片进行“垃圾分类”(一共四组)每一组分类完之后,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对分类的正误进行说明评论哦。踊跃的学生会得到我们的奖励。

老师说说:大家从这个视频中学到了哪些东西呢?

5.朗诵《不乱扔垃圾顺口溜》

好学生,讲卫生,垃圾扔进垃圾桶。校内校外一个样,环境卫士人人争。

扔张纸,吐口痰,人的生命要玩完。可怕!

塑料袋,满天飞,市容面貌在抹黑。可恶!

塑料袋,竹木筷,城市污染真厉害。害怕!

天变黄,水变黑,白色垃圾满天飞。真脏!

天变灰,河变脏,生态环境在受伤。咋办?

学生讲卫生,果皮纸屑不乱扔。校内校外一个样,环境卫士人人争。

一二三四五六七,绝对不乱扔垃圾。七六五四三二一,绝不随地吐痰。

布置作业:

让学生们回到家里后向自己的家人讲讲自己今天学到的内容;同时每个人准备好一个塑料瓶里面装点沙粒明天上课哦。

《垃圾分类教案》

一、教学课题:保护环境垃圾分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复习前面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让学生知道,保护地球母亲需要我们的垃圾分类哦,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

3.了解垃圾回收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1.用废泡沫、积木等材料布置成“沧州市”还有“保定市”,其中,“沧州市”里散放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包括香蕉皮、废纸盒、矿泉水瓶、空易拉罐、酒瓶等等;3.一次性手套若干;有关回收垃圾的录像带;以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这首歌曲。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回收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1.回忆什么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

2.全体学生练习唱《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这首歌曲3.评选“卫生城市”:

①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沧州市和保定市周围的环境,启发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个城市?这为什么?如果让你生活在沧州你会怎么样?

②请学生们用贴纸条的方式投票评选出“卫生城市”;③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不选沧州市呢?如果你住在那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④工作人员总结:沧州市周围尽是垃圾,垃圾都是很丑很脏的,大家都是不喜欢的;而保定市周围都没有垃圾哦,环境很好,大家都很喜欢住在这里;那这座城市的垃圾都去哪里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个录像吧。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爸爸妈妈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7.课外学习引导和布置作业:回家多观察我们周围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哪些又是不可回收;根据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把垃圾分类

《城市人类垃圾的分类及循环利用》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必要性

2、2、使学生了解垃圾的经济价值、垃圾回收的意义、回收的必要性;

3、3、使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垃圾循环利用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4、4、联系实际,结合我市的垃圾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四、教学方法:讲解讲授法、例证分析法、思考讨论法等方法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准备:认真备课、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例作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垃圾的分类1、垃圾的分类方法:(1)德国:纸、金属、玻璃、塑料等(2)日本: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3澳大利亚: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堆肥垃圾;(4)我国把垃圾分为六类:可回收物、厨氽垃圾、电池、纸类、瓶离、其它垃2、垃圾分类,环保潮流[讲述]:为什么说垃圾分类是环保潮流?(1)。可避免生活垃圾中有害成分污染环境。(2)。充分利用现有物资和资源。(3)。可以创造优美的社区环境。(4)。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共同措施,已经成为环保潮流3、垃圾分类投放的作用如果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循环利用(二)、垃圾分类回收后的经济价值例如:(1)、每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50千克,相当于节约木材3立方米或少砍伐树龄为30年的树木20棵;(2)、每利用1吨废钢铁,可提炼钢0.9吨,相当于节约矿石3吨:(③3)、1吨废塑料再生利用约制造0.7吨塑料原料;(4)、1吨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200克瓶子2万只:(5)、用45000吨废食物加工饲料,可节约36万吨饲料用谷物,可产生100万吨以上猪肉。(6)、据北京市环保基金会统计,北京市年产垃圾中有废电池2.37亿支,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但是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学习垃圾分类

活动内容:《垃圾分类》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三,活动准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

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泛、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毛巾架一个、毛巾若干四、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

小兔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激发幼几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师介绍垃圾箱,学生清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师观察学生分类投放情况。在操作中学习正确分类

3.根据学生投放垃圾的情况,提问

(1)你为什么要将这个垃圾放在绿(红)色的垃圾箱里?

2)什么叫可回收?

(3)为什么不可回收?

4.升华学生经验,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不仅不乱扔垃圾,还要少制造垃圾。树立初步的坏保意识

5.教师小结。

6.延伸:介绍垃圾分类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外连线《垃圾入桶》教学设计

实物展示,引入话题

1.讲桌上摆放着用各种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如玻璃制品小花猫、铁器花架、塑料文具盒、布娃娃、笔记本等),初步感知垃圾经过回收加工生产还能再利用。

师:你们看看讲桌上摆放的这些工艺品和学习用品漂亮不漂亮?想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它们是用各种回收的垃圾生产制作出来的(通过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实物展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出示食品袋和饮料罐,引导学生认识食品袋、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

师:大家再看看,我们用过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都印有一个明显的图案,知道它是什么标志吗?

(引导观察平时生活中忽视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学会关注生活细节。)

3.认识“环保标志”和设立“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师:对了,你们知道食品袋和饮料罐上印的是“环保标志”,为什么要印“环保标志”呢?

质量的不断提高,环保工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普通关注。为了让全世界人民都来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美丽家园,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4.引入话题

师: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与环保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做好环保工作,就应该从垃圾入桶开始。

二:情境戚知,认识垃圾

1.说一说——让说说家里需要处理的垃圾。

师:你们家里平常扔掉的有哪些垃圾呢?

引导说说自己家里要处理的生活垃圾——茶渣、煤渣、废纸、香蕉皮、塑料瓶、啤酒瓶、易拉罐、旧衣服、牙膏皮

2.看一看——观看废品回收站的阿姨收购废品的实况录像,认识垃圾分类。

师:平时家里要扔掉的垃圾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这些垃圾有的可以回收利用,有的却没有回收的价值,必须直接处理掉。那怎样来分类处理呢?

(播放收废品阿姨收购废品的实况录像,引导学生鳯察哪些垃圾要收购,哪些不收购。)

师:刚才观看了录像,看到了她都收购了哪些废品。课前,老师请查资料,了解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看了录像又作了调查,下面来说说有哪几类垃圾可回收

(结合汇报交流,课件分别展示五大类可回收垃圾废纸类:旧报纸、纸盒、旧练习本…

塑料类:矿泉水瓶、塑料玩具、塑料脸盆、塑料桶……玻璃类:啤酒瓶、玻璃杯

金属类:锅、易拉罐、盖子……

布料类:旧书包、旧毛巾、旧衣服

认识五大类可回收垃圾,初步学会分类,并了解哪些垃圾不可回收。)3.展一展一课件展示一些废品回收再生产利用的片断资料,认识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

4.师小结:现在你们已经知道垃圾回收后有什么用处了吧!看来,垃圾并不都是废品,请不要随便乱扔!要变废为宝,重要的是将垃圾分类处理。

三:游戏体验,学会分类

1.游戏内容: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2.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首先请同学们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给垃圾分类,然后派出代表来介绍小组分类的结果。哪一个小组能帮垃圾找对家就获胜,每人获得张小图;如果找错了家,其他组的同学能帮垃圾找到合适的家,也可获得一张小3.小组合作给垃圾分类,并派代表介绍垃圾分类的结果。(每组都有两个桶个桶装可回收的垃圾,另一个装不可回收的垃圾。)4.共同评议

(对获胜的小组每人送一张“中国环境保护标志”的小贴图。)5.齐读儿歌《垃圾也能变成宝》

“我是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并不难,

碎玻璃、烂金属,废纸、塑料和布块,

可回收,再利用,垃圾也能变成宝

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6.师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希望我们都能从正确投放垃圾开始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送垃圾回家》教案

活动内容:社会活动垃圾“回家”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3、愿意为维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四、教学难点:为环保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录像短片两段(整洁和脏乱的小区环境录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科技短片)

知识准备——请学生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劳动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六、活动过程:

环节一:了解垃圾的来源

放录像(整洁和脏乱的小区)提问:“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垃圾从哪儿来?”“垃圾有何危害?”

环节二: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播放科教短片(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提问:“垃圾可以分成几类?”“那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环节三:游戏——送垃圾“回家”

亲身尝试将实物垃圾送到垃圾桶内。

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垃圾桶吗?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颜色?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

环节四:设计环保标志

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出设计标志导入: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设计“环保警示标志”,张贴“我们只有个地球”等宣传画

活动延伸: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在活动区

《垃圾分类》

教学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继红小学!(校园关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师:说的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生看扔垃圾录象)生谈此时的感受

3、师出示一箱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引入垃圾雷要分类

(二)、说一说,分一分

分一分1、听清活动要求:小组合作论讨,大胆猜测,这些垃圾可以怎样分类?

把同类的垃圾放在一个筐内,看看那一组分得最快2、学生活动交流。(相机贴学生作品)(1)我们小组是按照材料不同来分的(2)我们小组是按照形状不同来分的。(3)我们小组是按照用途不动来分的3、小结: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真活跃,分别从垃圾的材料、形状、用途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哪一种方法更合理、更科学呢?我们一起来看小巧手娃娃怎么说想一想1、现在,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合理呢?说说理由。

2、(1)对于可回收废弃物国际通用的标识是这样的。(展示图标)。我国还用这两种标识表示不可回收和有毒物品。(2)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标识。(可乐雪碧的易拉罐上,超市贩卖的塑料袋上…)我们可以通过标识帮助分类3、究竟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1)废塑料瓶、塑料饮料瓶、牙刷、牙膏皮……是的,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都属于塑料类物品,可回收的。(2)不要的衣服,裤子……对,这属于布料类垃圾,也是可回收的。这些布料类垃圾还有哪些?(桌布、洗脸巾、书包、鞋)(3)玻璃瓶、碎玻片……嗯,玻璃瓶、碎玻片、镜子、灯泡、暖瓶等也是可回收的。(4)易拉罐是可回收的。没错,如易拉罐股金属类的垃圾还有哪些?(罐头盒,奶粉盒)(5)废报纸可以送到回收站。这类垃圾还有哪些?但注意对于厕所纸、纸巾由于水溶性强是不可回收的。(点出幻灯

4、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呢?

5、还有一种垃圾特别需要注意?(1)电泡是的,一块电泡会污染6000吨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你还知道哪些垃圾是有害垃圾?(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筒、药品、化妆品)(点击幻灯)小结:同学们说得可真好。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探讨,结合大家的生活实践,我们初步了解了废弃物的分类及分类的意义。

(三)送宝宝回家

活动一:考一考1.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1)展示游戏规则:以下废弃物,是可收垃圾用勾的手势表示,是不可回收垃圾,就做“X”的手势。如果是有毒废弃物,你们就拍手一次表示。(2)学生游戏,交流活动二;练一练1,导入:同学们,有个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他身边的有很多垃圾不知道如何处理,你们能帮帮他吗?

(四)、拓展

1、同学们,将废弃物合理分类,科学的处置已成为世界的一大生活主题,它对维护环境,提侣低碳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篇3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市**区教育局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指引,为了加快**中心小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度,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夯实主体责任,围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推动学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营造节约型校园创建氛围,促进学校、城市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

我校共有四十六个班级,近1900名师生员工,每天都要产生一些垃圾,如废纸、旧书报、食品包装、厨余物品等,其中以废纸为最多。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在依法治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师生环保素养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能力,以学生影响家庭、社区,为我校实施垃圾分类打好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略

副组长:略

组员:

三、工作目标

(一)责任分工明确

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2、校长室、工会负责对教师的宣传教育,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推进情况,负责教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工会负责垃圾分类先进办公室评比活动。

3、德育处、大队部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并组织学生志愿者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切实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4、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集中棚,做好学校、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垃圾桶准备工作,督促垃圾回收部门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布置学校垃圾分类氛围宣传工作。

5、教导处开展多学科教学渗透,做好垃圾分类“进课堂”的活动,结合学科特点,把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的知识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组织宣传动员

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学校通过校园电子屏幕和宣传板块,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语和知识的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专题升旗仪式、校会广播和全教大会,进行有关政策宣传学习,提出师生垃圾分类倡议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倡并鼓励师生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处理,让全校师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三)参与社区共建

与社区、家庭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开展亲子活动,共同提升环保意识,低年级制作电子亲子宣传小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三、四、五年级撰写《垃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征文,向父母进行宣传;走进社区,参与曹杨村史馆关于垃圾分类宣传展示活动;结合假日小队活动,在社区开展或参与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

(四)设置分类设施

学校走廊和垃圾安放处按照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餐厨垃圾收集设施,主要集中于学校食堂。后勤部门在各教学大楼、校园操场等地,配置装设分类垃圾桶,张贴分类名称,建立和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帐制度,引导学生将垃圾分类付之于行动创设硬件设施环境。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为宣传、启动阶段

主要内容:

以宣传普及垃圾分类意义和方法为重点,提倡、鼓励师生实行垃圾分类投放,让全校师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二)第二阶段为实施、推广阶段

主要内容: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各种渠道、全方位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活动。

2、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与依法治校,与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管理过程的监督、整改。

3、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亲子活动,做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效果,带动家庭和社会参与,形成从校园到社区、从行为到文化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

(三)第三阶段为展示、总结阶段

主要内容:

做好垃圾分类的总结工作,积累经验,加以推广,做好“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施情况自查表”,积极申报该项活动的创建达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到人。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负责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方案及日常具体工作。落实专门人员;学校要建立德育、少先队、工会、后勤部门等多方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全校师生积极配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篇4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多个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00年中国有8个城市成为原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0多年之后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在10多年的实践中,既有不成功的尝试,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还须以政府为引导,制定简便、易行的分类标准,尽快制定垃圾处理循环利用的产业激励政策,完善垃圾的末端处置途径,增强垃圾的末端处置能力,加大公益宣传的力度,扎实、细致地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依托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我们经过一系列调研、跟踪调查和面向公众的问卷调查,对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规则的可执行性不足与应对策略

古人云: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矩能够实行,必须简单。英国的户外垃圾箱总是并列三个,箱体外没有文字说明,只有图案标识:一个是玻璃瓶,一个纸袋,一个屑屑粒粒的点,掷弃者一目了然,知道归类抛物,哪怕不识字的,都会各得其所。在上海,垃圾箱上写着“有机”“无机”的化学名词,表示出科技含量。一个垃圾箱,老人、小孩自然不知所云,外来农民工也不知所措,像我这样也算读过些书的“知道分子”,只能像下注彩票似地抛掷垃圾,这样标识的垃圾桶,应该放在化学系、科技馆门口。”

另外,一些城市普遍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甚至写上外语,让人感觉“先进”,但实际上多数只是摆设。很多人对“可回收”、“不可回收”视而不见;一些守规则的人想“科学”分类,结果左右为难,因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模棱两可;少数认真的人,发现分类后的垃圾普遍被混合起来收集,因此,积极性备受打击。以至于市民难免会“腹诽”,生活垃圾分类在当下中国的很多城市,几乎成了一个噱头。

规则简单、明晰,执行才容易。规则不是做给内行看的,而是做给外行看的,让全社会的相关者都能一目了然,哪怕有些弱智,这是智慧。这样的管理方式也许会认为是粗线条的,但容易管理,而且为未来的规则扩充、细化提供了空间和基础。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生活小区户外垃圾箱可设置厨余垃圾、塑料垃圾、纸类垃圾、废弃电池、其它垃圾五种。根据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考察,厨余垃圾与普通家庭厨房必备垃圾桶的习惯一致,因而方便分类投放。塑料垃圾是重要的污染源,而回收废品的人员经常只收饮料瓶、洗发水瓶等较大的、便于回收的塑料垃圾,而大量的小塑料瓶、超市售菜用的塑料盒、塑料托盘、小食品的包装盒、包装袋等都没有得以回收,设立专门的塑料垃圾回收箱,一方面可以让“拾荒者”自然拾走一部分,剩下的则可以集中处理、回收利用。纸类垃圾许多居民已有单独收集的习惯,与塑料垃圾一样,单独设立垃圾箱既方便了“拾荒者”的自然分拣,也避免了混装带来的污染,也便于集中处理、回收。废电池已单独收集多年,居民对其污染性已有认识,所以延续此做法。

在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听取家庭主妇们的意见,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例如现有的玻璃品垃圾箱其实不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毕竟对于家庭来说玻璃类的垃圾并不多,过去很多包装用的玻璃瓶也被塑料等其它包装材料所取代。

在公共场所的垃圾箱,设置“塑料”、“纸类”、“其它”,方便路人掷弃。一方面与生活小区的垃圾箱设置相对应,另一方面也符合人们的掷弃习惯,并且方便分类回收利用。

“简便、易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推广垃圾分类来说,在初期显得尤为重要。

二、政府参与的典范与启发

近期,广州市政府正在有意把广州打造成中国大陆第一个市民自觉自愿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并宣称要打一场生活垃圾分类的“人民战争”,这个姿态在当下中国十分重要。

“从现代城市治理、公共生活的角度来看,要引导市民在短时间内接纳一种先进、环保、可持续的生活理念,促成个人生活习惯、城市风尚的全面进步,没有谁能比政府在其中发挥出的作用更大。”

日本推广垃圾分类最早始于1970年代。1970年,日本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但由于早期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政府并未积极参与,民间抵触也比较大。直到1990年代,在证明焚烧处理方式的危害之后,许多政府全面参与了强制生活垃圾分类运动。

韩国开始生活垃圾分类大约是在1990年代初,政府参与更早,行动更加干脆。由于政府果断介入使得1995年成为分水岭,大约两三年时间,生活垃圾分类便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习惯了。

习惯先天具有顽固性,能够和它有效对抗的只能是坚持不懈以及全面细致的工作。但由于习惯和个人的自由直接相关,这使得政府在最初发挥引导作用的时候往往只能是鼓励、循循善诱为主,惩戒为辅。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可以用“事无巨细”一词来形容:除了制定相对完备法律、定制垃圾箱、垃圾袋等等,各种传媒上几年如一日的公益广告,从幼儿、小学开始的基本教育,给临时租客、游客房间钥匙的时候同时附带的一本垃圾分类指南,按时上门的垃圾分类收集车,一旦发现有人乱丢垃圾就会上门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等……而所有这些工作,都要求政府必须有长期性,能坚持下来,本着务实的态度,把工作做细、做好。

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方面,显得表面化、不实际,在网上并不能轻松找到垃圾分类对照表,给市民看的垃圾类别与给环卫部门执行的混杂在一起,不明晰。在日本,除了简略的垃圾分类表,还有供人们查询的日常生活用品属于哪个分类的表格。

此外,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用废旧塑料做材料的服装表演秀、或用废旧物品做装饰品之类的展览,其实这些并非垃圾分类工作的常态和工作重点,这些活动只能是作为垃圾分类主导宣传的补充。随着这些年环保、低碳生活观念宣传的广泛深入开展,广大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是有积极性的,政府应该尽快抓住契机,有所作为。

三、垃圾分类方法的导向:适民、利民与可持续

“未受工业化影响时的中国农村,废弃物的分类、资源化利用非常有效,可称之为‘有垃圾无废物’的社会。由于社会变迁、观念更新,城市垃圾处理较少汲取传统社会的生态遗产,而一味学习工业化国家做法。事实上,真正可以操作的垃圾分类方法,一定是‘此地’的办法,无论是传统农村还是国外成功的垃圾分类,都是建立在当地具体情况基础上。”

日本是将垃圾粗略地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型垃圾、资源物品、塑料垃圾以及废弃食用油、废弃电池、有水银的体温计、灯、废弃灯管等几种特殊类别的垃圾。在日本的家庭里,一般有分好类的几个垃圾桶,同一类的垃圾扔进同一个袋子里,方便扔掉。垃圾分类对于日本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很多家庭都会在冰箱上贴一个垃圾分类表或者查询表方便查询,不同的垃圾,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扔掉。同样,人们的冰箱上会贴上这样的扔垃圾日历,这个月的几号扔可燃垃圾,几号扔不可燃垃圾等等,人们在指定的时间把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

这样细致的垃圾分类做法,效果自然很明显,但由于国民性格的差异,我国居民随意性较强、个性相对懒散自由,因而参照其实施的难度较大,也不太现实。

上海探索垃圾分类投放已有10多年,但进展并不大。复杂多变的分类标准让很多市民感到无所适从,十年中生活垃圾分类变化了4次,平均两年多变一次,原有分类标准还未形成习惯,又出台新的分类标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同时,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垃圾分类投放属于前端环节,处置属于末端环节。从经济角度看,如果没有适宜的垃圾处置设施,就不需要进行前端分类,否则劳民伤财。从社会动员角度看,做一件费时费力却没有意义的事,很容易增加居民的不信任感。因此必须重视前端分类与末端处置的系统整合。

四、垃圾分类的可持续性

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关于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指出,上海垃圾“三化”处置存在“垃圾全程分类系统未建立”、“垃圾减量缺乏配套机制”、“资源化利用处于初级无序状态”、“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市民观念习惯有待转变”六大问题。报告指出,“与源头分类相匹配的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设施尚不到位,全程分类的收运系统始终未形成。分类垃圾重新混装、有毒有害垃圾未单独收处、装修垃圾与日常生活垃圾混放等现象仍很普遍。”

上海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垃圾处置非常急迫,但城市管理层级多,社区内部差异性较大,从当下来看,要达成理想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厨余垃圾、塑料制品和废电池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从技术角度看,分离厨余垃圾是推进垃圾分类的突破点,分类收集后通过生物工艺处理,生产出生态、高效肥料,再施用于农作物,实现循环利用。从以上几个突破口出发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日后垃圾分类进一步细化打下群众基础。

如果垃圾处置末端能打通,即使分类有困难,也能逐渐有效推进,且末端的信息反馈会强化前端分类工作。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从末端处置反映出来,再反馈到前端分类,由问题来推动分类正确率,更可使居民充分理解分类的意义。可见,垃圾分类的实践逻辑是以末端可行的垃圾处置办法推动前端垃圾分类,而不是目前所通行的由政府或某个机构按照某种意愿,从前端进行宣传推动。

因此,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应与资源循环利用紧密结合,尽快制定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形成气候,从而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处置流程。

五、总结

总而言之,垃圾处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其社会动员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笔者认为垃圾的分类和减量工作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操作的难度太大、过于理想化,想起哪个做哪个,势必“按下葫芦起来瓢”最终一项也没做好,分头来操作容易见成效,而且最终的综合效果是一样的。

在宣传方面,电视、地铁等强势媒体上很少看到关于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实际上,不仅要大力宣传分类标准,还应该让市民实实在在地了解垃圾的去向,垃圾回收利用的结果等,这样才能激发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动力,同时又将这种动力持续地保持下去,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大伟.英国,傻瓜式的智慧.新民晚报,2012年2月26日.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环境和工具管理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废物管理经费的投入,增设专用通道和暂存间,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与转运,要求两人以上的专职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步骤,按规定的流程、线路、时间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和转运;设置专用密闭车由上到下每日到各科室收集转运医疗废物,收集前检查包装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杜绝垃圾在运送过程中发生抛撒、渗漏;专职人员必须严格从收集箱拎起医疗废物直接到专用车或暂存间暂存,不得带往其他科室及其他清洁区域,更不能通过其他通道或者电梯进行转运,同时对暂存间的医疗废物要做到日产日清,保证本院医疗环境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或院内感染的出现。专职人员在每日结束转运工作后,需对密闭车、专用通道、暂存间等进行彻底消毒并详细记录。

1.2分类管理和标识管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起着关键的作用[5]。目前许多医院医疗废物中混有相当数量的可回收的非医疗废物,据报道焚烧的医疗废物中非感染性医疗废物占的比例平均为37.8%[6],不但增加了医疗废物的处理费用,而且还污染了环境。本院将医疗工作中的可回收非医疗废物与医疗废物在初始处理时严格分开并统一回收。可回收非医疗废物统一存放在绿色包装袋内,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根据用量大小分别放置在不同规格的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塑料袋中,袋外有醒目的医疗废物警示标志,损伤性废物按医院感染规范要求放置在特制的利器盒内(黄色投放口,设计成只进不出)。同时在每个医疗废物收集桶上方贴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表和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起到时刻警醒的效果,工作人员执行时也能一目了然,确保分类的正确率。

1.3做好交接登记交接是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7],各科室均建立医疗废物登记本,内附详细的医疗废物收集与院内转运登记状况,专职人员在每日到各科室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与转运的过程中,都会对科室医疗废物种类、重量、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科室相关负责人员核对无误后再签名确认,确保了医疗废物从产生的原始记录到终末回收处置,都有可追溯的记录,杜绝医疗废物回流社会[8]。

1.4定期组织联合稽查(1)每天上午科室护士长检查医疗废物处置分类是否正确,盛装垃圾袋是否标准,并登记检查结果;下午科室专人检查废物回收时袋口是否封扎紧密,标签是否齐全,数量登记是否正确,回收人员着装是否规范,回收路径是否正确,查看生活垃圾是否混有一次性医疗垃圾,并记录检查结果。(2)行政科全面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规范管理中后勤保障及医疗废物转运的监督检查。感染管理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每周随机到各科室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贮存、规范运送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记录检查结果。(3)感染管理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行政科每季对全院医疗废物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联合督查考核汇总评分,并详细记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主要问题并及时制订整改措施,做到奖惩分明,促进和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后医疗废物处理成本为38200元,与实施前46810元比较,处理成本降低了18.39%,节省了医疗废物处理成本的支出。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前医务人员医疗废物刺伤发生率为20.22%(18/89),实施后为5.62%(5/89),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8,P=0.004)。实施前保洁人员医疗废物刺伤发生率为34.78%(8/23),实施后为8.70%(2/23),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实施细节管理前后全院医疗废物执行管理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实施细节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全院医疗废物执行管理效果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在实施细节管理前,医疗废物的管理采用科室护士长或责任人负责制,虽有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和督查,但在整个工作的流程中仍存在缺陷,实施细节管理后,通过各部门沟通协调、履行相应的职责、规范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流程,从而使每个细节成为日常工作规范的一部分,实现了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院内感染[9-10]。

3.2实施细节管理有利于培养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创建节约型医院国际上视医疗废物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其处理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11],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难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不仅是医疗机构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医疗废物焚烧产生的废气不但会污染环境,影响空气质量,而且也是对能源和资源的极大浪费[12-14]。在联合督查中,笔者发现部分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和非医疗废物的分类混淆不清,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较差,因此,本院提供了相应的可回收资源的设备,制作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表和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并将目录表和流程图上悬挂于医疗废物垃圾桶上方,起到了时刻警醒的效果,护理人员的参与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源头的关键。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收集大多由护理人员来完成,可回收非医疗废物与医疗废物分类的正确性,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医疗废物的数量[15]。结果表明,实施细节管理后医疗废物处理成本为38200元,与实施前46810元比较,成本降低了18.39%,这对建立节约型医院,培养医务人员节约意识,减少环境污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6

1月26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召开201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回顾2013年的环保工作,部署安排2014年的重点任务。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李清指出,刚刚过去的2013年,广东超额完成了年度污染减排任务,率先公布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及排名情况,妥善处置了贺江跨界水污染事件,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有地级以上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达标,主要江河水质总体稳定,珠三角空气质量稳步改善,灰霾天气明显减少,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2014年,广东环保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二要优化环保服务,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三要强化污染减排,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四要建设民生环保,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五要加强作风建设,保障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粤港议定2014年合作计划

1月13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李清与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在香港共同主持召开了“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合作小组)第十三次会议。

会议回顾2013年粤港双方在环保方面的合作,认为双方在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推动清洁生产、水环境保护以及林业和海洋资源保护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会议亦讨论了2014年的工作计划,包括加强粤港两地就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合作,于2014年共同完成优化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安排,开展区域大气微细悬浮粒子的研究合作,并探讨共同开展空气污染预警合作等。

寒冬佳节送问候,情满金光暖人心

1月21日,在传统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陈光荣受厅党组及厅长李清的委托,在环评处、水处、人事处、党办、固废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及揭西当地县、镇、村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口帮扶的金和镇金光村,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举行座谈,向金光村的父老乡亲们带去一份浓浓的节日问候。

走访时,陈光荣代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党组,向80多户贫困户代表送上了节日的慰问品及慰问金,并向村委会捐赠了1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向村两委干部送上了节日慰问金。

广州: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月9~15日,广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分别与广州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十七中学、十七中学开展了“千师万苗工程”的环保教育基地参观活动,活动参观了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厂。

活动中,环保工作人员向学生们介绍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废气处理工艺、防渗工艺以及垃圾焚烧厂处理垃圾的操作流程。工作人员向学生们展示了垃圾填埋的压力,呼吁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地减少垃圾,并引导大家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这次环境教育基地行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垃圾收集后的处理方式,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大家在参观之后都表示以后垃圾要分类处理,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美化环境。

深圳:首个自然学校正式落地

近日,深圳首个自然学校――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在深圳湾华侨城湿地举行授牌仪式。

自然学校创建是探索建立全民参与环保社会化行动体系,巩固和深化市民环境意识的重要公益平台,它让市民置身大自然中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内质感受,把目光从对自然生态景观的观赏和游览转化为对自然生态的学习认知,是全方位实施公众环境教育的创新之举,是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实践,对推动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认为,深圳设立自然学校在全国是一个创举。

中山:冬日暖阳,激情飞扬

篇7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防治;对策;安吉县

基金项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C110001);2015年度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工程项目(第二层次)、宁波大学SRIP项目(2015年)的资助

当前,我国城乡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来源多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14年统计数据,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公斤,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达1.5亿吨,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70亿吨。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垃圾,我国目前大多仍采用 “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方式,这不仅使得垃圾中可利用部分白白浪费,垃圾处理耗费更多能源与人力,而且会对大气、土壤、水源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此,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书秦认为,虽然和城市垃圾进行对比,农村垃圾的形态相对简单,减量化更容易,同时在小范围内循环利用的可能性也越大,就地资源化更易实现,比如秸秆还田等;但因为农村村民对垃圾处理的认知相对短浅,一些硬件设备设施没有配套齐全以及资金短缺造成的人力、物力、管理的缺失致使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事务,更无法找到具体的人去监督、追责。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如果不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有效回收利用,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为此,笔者拟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初步实践情况,进行较深入调查分析,以期准确把握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危害及其分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促进生活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

1. 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危害

总的来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十几年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为主,大部分厨余垃圾也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变得更为复杂,塑料、玻璃、金属、纸类、布类等生活垃圾比例上升,导致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变得更困难。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有机成分含量高,若不及时、合理处理,将会侵占大量土地和污染附近水体与环境,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大量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露天堆放,也会造成疾病的传播率增高,同时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土壤、空气和居民生活环境。

1.1 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污染与破坏

1.2 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危害

1.3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1.4 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常见问题

2.1 处理设施沦为摆设,投入大收效微

以笔者调查的浙江省安吉县为例,当地在2014年7月就实施了垃圾分类,并尝试通过垃圾袋编码追责机制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民众的配合与村政府的深入宣传,这些机制最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据调查小组的研究,不仅安吉县如此,垃圾处理机制在全国各乡村推行中都遭遇了此种问题。缺乏监管与配合不H会导致垃圾处理的无疾而终与财政的巨大浪费,更会成为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一道“过不去的坎儿”。据有关数据显示,2008-2014年间,贵州累计在640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各类资金4.4亿元,但受益人口仅占全省农村人口的5.7%,垃圾和污水处置率极低。同时,垃圾处理设施的利用也十分低下,即使在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造价近100万元一个的污水处理厂只能使不到500人受益,成本巨大却收益甚微。

2.2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观念与知识缺乏

长期采用传统的“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垃圾处理模式,村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极度缺乏。大部分村民错误地认为废品等同于可回收垃圾。许多村庄投资设立了专门的垃圾收集点,但大多数的收集点没有专门分类垃圾箱,只是一个大垃圾池或大垃圾桶。公共道路上设有分类垃圾桶,但缺少专门的分类指导,村民不知道如何分类,甚至大部分环卫工人也不清楚分类标准,处理时完全混合。这些情况都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当人们有了全面的垃圾分类知识,他们在进行垃圾处理时才能有效运用。

尽管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已处于我国环境保护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垃圾处理机制在村民中推行仍有难度,难以得到持久有效的实施。“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如何矫正村民观念,让大家积极参与环保,主动履行责任与义务成为建设新农村与美丽中国的关键问题。安吉县通过近一年的探索,根据7个试点村的自身实际,在厨余垃圾处理上形成了四种模式。成功的试点调动起各个村镇的积极性,随后就有50多个村申报参与垃圾分类。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在农村垃圾处理的道路上,还应不断加强创新探索,因地制宜,发掘一条长期有效的垃圾处理道路。

2.3 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处理机制待创新

垃圾分类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村民有较全面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并且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更需要有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出台并对村民的行为进行合理地约束。如果将合理的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写进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里,将会使垃圾投放制度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个人分类投放的意识也会增强。198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我国有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此后,我国陆续颁布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但是这些规定都没能对垃圾分类做出真正有意义的指导,形成法律上的监管,更多在于约束地方市政与相关部门.。

3.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践调查

作为“美丽乡村”的发祥地,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引领着全国,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一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随着安吉改革开放的推进,也有一些问题频繁地暴露,比如由于持续关注生态问题导致GDP下降,出于提升GDP考虑而引进的一些工业项目再次导致了水源环境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如何在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贯彻污染防治,并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不仅考验着群众,也考验着相关政府部门。

3.1 分类处理的提出与实施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其区位条件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交汇的紧密型城市,是L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县市之一。作为生态大县,垃圾集中处理办法曾经一度让安吉人引以为傲。但随着每年垃圾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能源过多的浪费,集中处理已经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安吉人民开始寻求新思路,同时垃圾分类这一国内较为新颖的方式逐渐走进安吉人的视野。

2013年安吉县有7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在体制机制,分类的方法和管理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按照计划,之后安吉县将对187个行政村(社区)垃圾分类处置统一规划,分三年铺开,并实行百分制考核。2016年安吉县将有50个村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从实施情况看,到今年年底,全县C类乡镇垃圾分类将实现全覆盖, A类、D类乡镇部分覆盖。

3.2 初步实践调查与分析

此次调查采用了以实地调查走访为主,文献报告查阅为辅的方式。对于安吉县往年的环境保护情况和垃圾产生、分类等信息,通过访问相关的网站与翻阅相应的文献获取。2016年4月,两名小组成员就安吉县报福镇进行了主要街道的走访和生态办的调查。两人随机调查了20户居民,询问其垃圾桶被分配和使用情况;将报福镇主要村庄以及彭湖村各个街道的垃圾桶类型、垃圾桶外标、内部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拍照留存信息;在政府工作日上报福镇生态办和负责人了解当地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情况以及生态办提出的相应政策措施。另两名成员来到安吉县鄣吴镇来调查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系统。通过与村民交谈、政府部门、考察当地环境来综合得出结论。

调查结果,以安吉县报福镇为例,该村目前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改善垃圾分类与处理:一是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即每家都需认领印有自家编码的垃圾袋,如若出现垃圾丢放不合理的现象,则需本人负责到底。二是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县内每个村都会设有宣传垃圾分类的标牌,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村民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且,将垃圾桶的颜色区分开来,使之有较大差异,能让人轻而易举地观察到这是放置哪种垃圾的垃圾桶。三是设立奖惩机制。在宣传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报福镇通过全村家庭户评星定级和优秀家庭户推荐表彰来引导广大家庭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风尚,进一步完善美丽家庭示范村落建设,助推精品示范村建设。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诸多问题,比如:实名制成本投入大。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报福镇景溪村委会依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定制了三款不同颜色可降解的垃圾袋。首批给每户发放了90只垃圾袋,每只成本0.38元,总共花了1万多元,估计一年要花5万多元;长期坚持性不强,许多村民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便不再使用该类垃圾分类法,因为垃圾分类太过繁琐,并且市面上仍有其他垃圾袋流通;缺乏一套完善并强制的垃圾袋使用和奖惩制度,制度的约束力不够大;人口迁入或迁出导致“垃圾袋户户有”未能圆满实现。

在安吉县鄣吴镇,农村垃圾分类实施收集转运系统,即“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2014年3月,鄣吴镇开始在下辖的6个行政村推广垃圾分类,采用“户分、村收、镇集中处理”的模式。鄣吴镇配有专职保洁员,每天清晨,挨家挨户地去收垃圾,然后运至村口的放置点。之后由镇里的垃圾清运收集员负责将各村收集好的垃圾,统一运至镇上的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进行处理。

4.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建议

4.1创新处理机制,因地制宜实施

4.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4.3多方宣传引导,加强示范推广

4.4落实以奖代补,增进以补促投

结束语

在G20峰会主旨演讲中强调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其危害问题,认为大量垃圾的堆积将严重破坏与污染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垃圾治理中法律体制不完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普遍缺少资金投入等,都要求我们对于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做出进一步调整。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关键。放眼未来,脚踏实地,做好规划,做出成果,做到长效,才能长久化解垃圾围村的尴尬,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真正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付建丽,李炳俊.优化垃圾处理技术加强环卫循环经济发[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4):37-29.

[2]孙洁.向农村垃圾宣战让村庄重归乐山乐水[J].中国农村科技,2016,02:28-31.

[3]北极星.垃圾围村“死局”难解[OL].环保节能网,2016.8.11.

篇8

[关键词]日本人 垃圾处理 生活 节约意识 启示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16-02

一、日本垃圾处理的现状

自古以来,日本的资源就很贫乏,因此,日本人一直具有高度的节约意识,并且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来节约能源。在日本,从政府的政策到国民的生活各方面都反映出了良好的节约意识。与此同时,这样做不但能节约能源,而且,可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至今为止,他们已经达到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尤其是对垃圾的高度详细的分类和有效利用。

日本的垃圾分类根据地区不同开始的时间也不同,大约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当时只分为报纸、杂志、瓶、罐等7类,现在则细分为17类,比如说瓶类还可以分为无色瓶、茶色瓶、其他瓶等等。不仅如此,由于瓶子的盖子和标签以及瓶子本身的燃烧率不同,在扔瓶子的时候需要把盖子,标签和瓶子分开扔。并且这些被细分的垃圾,一般在处理的时候又被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报纸和纸箱、杂志和废纸、旧衣物、有害垃圾等。另外,一些可以回收的垃圾还需要处理一下才能送走,例如,旧报纸要放整齐并捆好,一些瓶瓶罐罐要清洗干净,一些白色餐盒也需要洗干净。有的地区还需要把洗干净的饭盒送回超市。并且城市和地区的不同,扔这几种垃圾的时间也不同。比如说,东京都八王子市扔垃圾的时间。周一,不可燃垃圾和有害垃圾。周二可燃垃圾和瓶罐。周三,报纸和纸箱。周四,杂志和废纸。周五,可燃垃圾和塑料瓶。周六,旧衣服。周日休息。并且,不同垃圾也需要装进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子,还以东京都八王子为例,在八王子市,放不可燃垃圾要用黄色的塑料袋子,装可燃垃圾要用蓝色的塑料袋子。

在完成垃圾分类这一工作之后,市民还需要把垃圾送到小区指定的垃圾点去。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将垃圾放在各自小区指定的回收点里,再由相关部门统一来回收。在垃圾回收点可以看到每位来扔垃圾的人都遵守着同样的垃圾分装规则。并且,在日本的垃圾回收点也非常干净,更不会出现臭气熏天的现象。在这里垃圾袋的上面一般都蒙上了一个网罩,以尽量保持垃圾回收点的清洁,而收放网罩等工作就是由当地的家庭来轮流负责的。

每天八点半之前,居民们会把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在这之后的一个多小时中,垃圾车会分别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取走,并送到相关的地点去处理。在这天上午的九点到十点之间,一般能看到十几辆运送不同垃圾的垃圾车。

二、特殊的垃圾处理中心

位于大阪舞洲岛上的舞洲垃圾处理厂,外表极像安徒生童话里的美丽庄园,但内部却是从事城市垃圾处理工作的。

初次来到舞洲垃圾处理厂的外国人,都会对面前色彩斑斓的建筑发出巨大的疑问,它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个地方的口号定为科技和艺术的高度结合,当初建这个垃圾处理中心的时候大阪市民也是议论纷纷,怎么能把垃圾处理中心建成这样呢?这个垃圾处理中心是用增值盈利的部分来建成的,因此很多市民说一个垃圾处理厂干吗请澳大利亚设计师把它设计得那么漂亮。但是走进去就会发现,它不仅外表华丽,里头的内容也是实实在在的。

舞洲工场虽然是一个垃圾收集厂和大型垃圾处理厂,但工场的二楼和三楼都对外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自由地进入参观,因而也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走在这个工场的走廊里,你会发现像进入了森林一样,而且要特别注意的是,里面有很多专门为儿童设计,介绍环保知识的大屏幕,从这些独特的设计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良苦用心。据该工场负责人介绍: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小学四年级的课程就有垃圾环保的内容,为了教育小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在设计上特别重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舞洲垃圾处理中心既是一个印钞机,又是一个儿童科技馆。首先,之所以说它是印钞机是因为它现在发电达到了21990千瓦,也就是说它现在的发电量能供家庭用的吸尘器―一个大约500瓦,共44000多部同时使用。他不仅提供自己用电,而且还能卖出去很多电,每年可以卖出6亿日元,相当于1000多万人民币。所以,它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像一个印钞机。

它同时又被称为儿童科技馆。它将所有垃圾处理环节进行了透明化的密封,然后在建起了一个系统的科普观摩走廊,不仅美观清洁,而且各种关于环保的科普动漫琳琅满目,很受儿童和家长的欢迎。针对儿童心理进行的研究和设计,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垃圾处理的流程,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儿童自己学会垃圾分类处理,还会督促自己的父母做好垃圾分类。

总之,这家垃圾处理中心,可以将所有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百分之百的无害化处理,最后各种各样的再生产品,或者干脆变成了无害的灰土回归大地。舞洲垃圾处理中心可以看出日本对垃圾处理的高度重视和技术水准之高。

三、日本垃圾分类的原因与垃圾分类意识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37.78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的东亚岛国,然而,日本却是世界经济大国。日本是世界贸易大国,也是极度依赖进口的国家。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日本的资源却极其匮乏,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需依赖进口。同时,日本在粮食、矿产品等资源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的补给。由于自给率极低,资源安全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强烈的资源危机意识驱使历届日本政府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资源短缺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资源政策和措施。

并且在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时期,日本也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悲惨经历,因此,近年来,日本政府致力于垃圾处理,通过废品回收再利用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并且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本身就环保的话,就更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了,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纷纷研发绿色节能产品。企业的发展必须与环保同行,这是时代对国家和企业提出的要求。垃圾处理同样也是日本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时展的需要。

1974年在整个东京市开始实施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的分类收集。在这场垃圾战中,分类收集可以看做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垃圾加以关注的开始。当时,正好伴随着放弃经济高速增长期出现的物质追求,开展了废纸回收等种种废纸再生利用运动,闲置品交换运动。与这些运动一起,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在社区的合作关系中依然占据重要位置。

垃圾处理问题对于自治团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行政项目。同时对于居民自身来说,在与邻里交往过程中虽然无大妨碍,却又是不可忽视的事情。在公共住宅、公寓中虽然居民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得到了合理设计,以便能够以家庭为单位相互独立发挥作用,但惟有垃圾处理的问题如果没有共同意识就难以解决,从而遗留下来。

四、参考与启示

当今社会,困扰人类的问题越来越多,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也成为了困扰许多环保家的棘手问题。要知道,现在地球有将近六十一亿的人口,每天就算每个人只产生一克的垃圾,这个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是异常严峻的。可是每个人不可能每天只产生一克的垃圾,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垃圾的处理也成为一个“烫手山芋”,大家都在为这个问题想对策。在垃圾处理方面,科学家们一边致力于开发新的环保商品,另一边在努力解决垃圾排放问题。

在垃圾处理方面,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分类处理垃圾。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我们更应该发挥本国在国际上的作用,去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更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在节能的同时也应该从各方面回收利用资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我们随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例如我们可以用废弃过期的报纸来做铅笔的制作材料,这样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量;我们还可以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提倡鼓励他们使用环保节能的材料来代替原本要大量消耗能源的材料。其实还有更多平常我们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即使我们每天只做一件小事,13亿人每天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号称“不产生肥料垃圾的国家”的日本对垃圾进行了高度详细的分类和有效的利用,不仅可以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来应用,也体现出了日本人的节约意识。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习惯都以节约各种资源为出发点,很好地践行了“从点滴做起”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效仿。本文就以上良好的节约行为进行分析和论述,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而且,为了节约各种资源,我国必须构建节约型的社会,这就有必要向日本的先进经验学习。

【参考文献】

[1]武德庆.日本国情概观[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9.

[2]孙秀萍.日本人为何这么节约[N].环球时报,2005.

[3]息文.日本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J].世界知识,1997(23).

[4]徐庆华,武书芳,于知的.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J].世界环境,1999.

[5]范雅忆.为垃圾分类而呼[N].中国环境报,2000.

[6]王颖颖.日本节能全民上阵[N].世界新闻报,2005-11-05(4).

篇9

关键词: 固废;物流系统;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German domestic waste logistics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domestic waste logistics industry; analyzed the German experience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China, pointed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domestic waste logistics system.

Key words:Solid waste; logistics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生活垃圾的处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土地等资源,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对与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技术工艺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这些工艺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广,并为环境治理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仅关注生活废弃物进行末端治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人们开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生活废弃物的管理,从源头及物流组织上解决生活垃圾带来的问题。

生活垃圾物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的物质、设备、设施、人员等若干相互制约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根据城市管理的需要,完成生活垃圾从产生源头向专门处理场所转移”功能的有机整体[1]。

本文首先介绍了德国生活垃圾物流系统在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运用的先进经验,并对中国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总结;通过两者对比,分析了德国的经验对中国生活固废物流系统在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运用中的启示及其发展思路。

1、德国固废物流系统在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1.1 发展历史和现状

德国是世界上在环境保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之一,在固体废弃物管理方面坚持预防为主、产品责任制和合作原则,着眼于避免不必要的废弃物产生。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鼓励来自工商企业界的自愿承诺,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富有特色的固体废弃物物流系统,并为许多周边国家所借鉴。

德国采用基于封闭物质循环思想的废弃物物流系统,于1972 年颁布了《废弃物管理法》,从而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废弃物处理进行统一规范。这一法律规定了各类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的国家标准。它在随后的10 年里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修正。1986 年颁布《废弃物处理及处理办法》,从法律上确定了废弃物管理的优先顺序:避免、再循环、处置。这要求各部门在生产和消费中把避免废弃物产生放在首位。如果废弃物无法避免,则要考虑将其再循环。只有实在无法进行再循环的部分,才做焚烧或填埋处置。

德国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废弃物双元回收体系(DSD) 是其典型代表。DSD 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1995 年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目前共有116万家企业加入。这些企业组织成网络, 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 然后由DSD 委托回收企业进行处理。政府只规定回收利用的任务指标,其他一切均按市场机制运行,如果盈利,DSD会返还给企业或相应减少第二年的收费[5]。

德国大部分城市设置了被称为黄桶绿点系统的废品回收系统。城市居民住宅中配置可回收有用物质的黄色垃圾桶,凡是商品包装上印有绿点的包装物,均要求投入黄色垃圾桶内,而普通生活垃圾则另行装入黑色垃圾桶内。近年来,在黄色垃圾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用于收集纸张的蓝色垃圾桶和收集绿色有机垃圾的绿色垃圾桶。绿色垃圾桶用以收集餐厨垃圾和绿化庭园垃圾。另外,为了满足垃圾分类收集的需要,还在住宅小区公共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点,许多城市建有垃圾分类回收中心,对分类收集后的垃圾进行分类打包,运往废物回收企业回收处理。

1.2 特点

1)绿色物流

德国在规划物流园区建设时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优先采用环保型方案,提倡公路、铁路、内河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联合运输,以提高运载工具使用率,减少交通量,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压力。并通过税收、立法等方式优化运输结构。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德国政府逐步加大了以税收为杠杆的调整力度,以限制公路卡车运输,实现部分货运从公路向铁路运输和内河水运转移的目标,并鼓励使用清洁柴油汽车和控制排放标准[4]。

2) 逆向物流

在逆向物流方面,德国立法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它最早于 1972年制定了以强调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为主要观点的《废弃物管理法》。1986年将该法修正为废弃物限制处理法,其主要观点也从怎样处理废弃物提高到了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

3)技术先进、管理科学

近年来,通过技术集成,应用多种技术综合解决固体废弃物物流系统难题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其中将RFID 技术与GIS、GPS等信息化技术综合运用到传统的城市垃圾收运与管理领域,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作业、管理效率 [2]。

通过GIS地理信息、RFID 电子识别标签应用和GPS全球定位三个系统的有机结合将不同的业务形式和内容,以及作业流程进行综合应用管理,系统的优势最大化后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协调,形成信息化管理系统。

4)法律政策制度健全

1975年,德国政府与工业界就节约资源,增加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达成协议;1986年,德国政府颁布《废弃物处理及处理办法》;1991年,又正式颁布包装废弃物法令,以立法的方式明令产品生产及销售者负责回收包装废弃物,即《包装废弃物处理法》;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另外,1996年,德国又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和《包装废弃物处理法》,以法律形式保证“绿色包装”的实施。德国通过这一系列法律规章和法令的颁布,促进各行业制定各自的法规,比如《饮料包装押金规定》、《废旧汽车处理规定》、《废旧电池处理规定》、《废木料处理办法》等。这些立法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德国固体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发展。

二、中国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固体废弃物收运方式逐步从简陋、粗放、混装向系统、分类的方向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城市加大了对环卫领域的资金投入,在投资方式上,也从单纯依赖财政资金向多元投资、融资还贷、多方参与、国际合作等方式转变,促使环卫基础设施和环卫装备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环卫部门在更新机械设备时开始注重质量和性能,这段时期有大量国外先进的环卫技术和设备被引进。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国内也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力度,一些企业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国情开发出了新型的环卫设备,并且形成了产品系列化。一些产品经过多年的改进,技术基本成熟,不少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这些产品的开发对完善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收运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我国固体废弃物的收集有多种形式,如散装定点收集、垃圾箱(桶)收集、袋装化收集、重力垃圾管道收集、气力输送系统收集等。运输形式可以分为陆上直接运输、陆上中转运输、水上运输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大多数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都是由居民直接投入固体废弃物桶或固体废弃物堆放点,然后由固体废弃物车混合收集运至固体废弃物转运站,在转运站进行分类,一部分可回收物转运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厂,另一部分直接转运至不可再生资源最终处理厂进行处理。尽管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人们的观念,垃圾制造者的责任感及目前国内落后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和尚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固体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层层障碍。

三、德国经验的启示及中国废弃物物流的发展思路

通过前文关于德国和中国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的介绍和对比;德国先进的经验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并对中国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发展思路提供借鉴。

3.1 关于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启示

1)循环经济

德国采取先在个别领域逐步建立一些相关法规,随后才出台整体性循环经济法律的立法步骤, 有关法律法规经过不断实践、修订, 现已形成条款日益严密、结构不断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 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从单一个体到整个社会, 这些详尽的法律法规使循环经济发展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德国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处理, 然后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扩展与转移, 因此又被称为“垃圾经济”[5]。1996年生效的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对待废物问题的优先顺序为避免产生,反复利用和最终处置。这一框架被提炼为清洁生产的3R 原则,即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 ,并进一步被循环经济所采用[3]。并且《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是德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该法把循环经济定义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明确了企业生产者和产品交易者担负着维护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责任。规定了废弃物管理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做法: 首先, 通过源头防控, 避免和减少废物的产生; 其次, 对垃圾进行最大限度的再利用,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 不得威胁到人类健康、动植物、水源、土壤等; 其三, 官民合作, 即政府、企业、公民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解决环境问题。2004年以来, 德国正在试验采取整体性物流管理战略, 推进不同层次特别是区域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

2)节能减排

德国固体废弃物物流节能减排措施的发展经验可为制定适合我国生活废弃物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借鉴。我国生活废弃物流业在注重某个作业环节上节能减排技术的同时,应加强对整个物流系统节能减排方法的探讨。依托本土优势,创新体制,改变经营方式,更新技术,促进我国高效、循环、环保型物流服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提高物流竞争力[4]。

3.2发展思路

通过德国的经验针对中国生活废弃物物流存在的不足并结合中国国情现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国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发展的思路有以下几点:

1)立法先行、政策引导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政策上给予支持。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废弃物物流法律体系; 出台相关法规及废旧汽车、电子电器、农用拖拉机资源化等的单项法规。可以利用各种政策, 包括征收环境税费、补贴政策、财政信贷鼓励等等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加强相关科研投入和人才的培养

科学技术是生活废弃物物流行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最难突破的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鼓励生活废弃物物流行业的技术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生活废弃物处理方法、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并积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研究。

物流人才一直是制约物流发展的瓶颈。 废弃物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较高,这方面人才少之又少。各相关院校、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开展生活废弃物流人才的培养计划。企业可提供相关的实际操作机会,实现生活废弃物物流人员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能力。

3)加强相关理念的宣传和普及

我国生活废弃物物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 更需要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加强相关理念的宣传和普及:一是注意基础性,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纳入各级学校教育; 二是注意针对性, 为适应不同阶层的人员, 采取多种形式制作不同文字的宣传材料; 三是注意趣味性, 使宣传品寓教于乐、老少皆宜; 四是注意持久性, 宣传品的载体形式多样,利用电视、网站、广告衫、日历卡、公交车甚至垃圾箱等, 使人们随处看得见也记得住。

4)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明确责任

动员全民参与减少浪费、物尽其用、回收利用的行动,把生活废弃物的产量减下来。生产制造者应做到:①以再生产利用为前提进行生产。②对产品信息进行公开。③再生利用及处理成本的责任。④消费者对于生活垃圾应自觉分类。

5)加强三化建设水平[1]

①提高信息化水平是我国城市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挑战和机遇,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发展。

②技术集成化: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的流程主要包括对生活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包装;搬运、(储存)、转运;运输等基本作业,每种基本作业的实施都是由一定的技术——即由工艺、作业流程以及配以相应的设备、设施来完成的。每种基本作业技术保证了该作业的实施,系统中各种基本作业的技术应相互协调、匹配,各种基本作业技术通过集成、整合成为系统的技术支撑,确保实施系统得到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③社会化:政府职能改革为我国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的社会化提供了机会和动力;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为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借鉴;社会化将对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的管理机制带来深层次影响。

6)积极推进对生活废弃物容器进行分类。

我国固体废弃物一直是定期收集和随时收集两种,但收集方式大多是混合收集的。为了固体废弃物的顺利流动,应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将可回收废弃物、不可回收物和危险物进行分类收集管理,并迅速送往不同的处理场地。实行垃圾分类和科学管理,可使我国生活废物的鉴别、分类和收集体系更加标准化和专业化。但应注意,在设计生活废弃物的容器上要考虑到,生活废弃物的渗漏性、腐蚀性的特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借鉴德国固体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并能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兴华,邱 江.固体废弃物收运物流系统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邱 江,赵 静,周倚天. RFID技术在固废收运管理中的应用[J].环境卫生工程,2009,(6):1-2

[3] 金 涌,冯之浚,陈定江.循环经济:理念与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10,(1):4-11

[4] 叶 蕾,麦 强,王晓宁,安 实.国外物流节能减排措施综述 [J]. 城市交通,2009,(5):27-31

[5] 吴大华.国外循环经济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法学)版,2007,(7):1-5

[6] 李宏岳.国内外绿色物流现状和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170-174

篇10

关键词:生活垃圾 综合处理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技术储备的增强,各种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在我国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研究和应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建立了现代化填埋场、机械化堆肥厂和焚烧厂等多种处理设施。但对于某一地区来说,不同处理设施往往处理同样的混合生活垃圾。由于每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从技术本身、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均只适宜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组分,因此这种单一处理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数量日益增长、成分日益复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要求,而且使得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差,前处理和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复杂,处理费用高。

为了解决这种单一处理方式的不足,生活垃圾需要采取综合处理方式。所谓综合处理,就是将多种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以适当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处理系统,每种处理技术或设施仅处理适宜的生活垃圾组分,从而改善生活垃圾处理的效果,降低生活垃圾处理的费用,在生活垃圾无害化的基础上,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

1 单一处理与综合处理的比较

1.1 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法由于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处理量大,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是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填埋混合垃圾有以下缺点:(1)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可焚烧组分或可堆肥组分等可以实现资源回收的部分被一并填埋,即使考虑填埋气的回收利用,混合垃圾填埋的资源化水平仍很低。(2)我国混合垃圾含水率和有机物含量都很高,因此渗滤液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沼气产生量大,控制其排放也增加了处理成本。因此限制进入填埋场的有机物含量是填埋法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有关政策,都提出了进一步限制进入填埋场垃圾有机物含量的规定[1]。(3)在场址选择日益困难,填埋费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混合垃圾会大量占用填埋场的空间资源。

1.2 堆 肥

高温堆肥可以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成为可供施用的农田肥料,同时消除其环境污染,杀灭垃圾中的病菌,具有无害化和资源化特征。但我国的堆肥厂主要处理混合生活垃圾,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展普遍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因此入厂垃圾中含有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多种不可降解组分,这些废弃物必须分拣出来,另行处理,分选工艺复杂,费用很高。(2)即使采用了分选工艺,生活垃圾中的不利于堆肥处理的组分也不能完全剔除,许多有毒、有害物质会进入堆肥,如农田长期大量使用堆肥,可能会造成潜在污染,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将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受到堆肥产品成本和质量的约束,堆肥产品存在销路不畅的问题。

1.3 焚 烧

焚烧法具有减量化程度高,处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燃烧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等优点。近年来焚烧法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焚烧混合垃圾有以下缺陷:(1)我国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需要更多的辅助燃料,此外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多也会影响焚烧效果,最终导致焚烧成本上升。我国目前除少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外,其它城市的混合生活垃圾热值低,含渣量高,不适宜焚烧。(2)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混合垃圾中厨余垃圾较多,含盐量较高,对烟气中氯化物贡献较大,HCl会腐蚀焚烧炉,也增加了烟气处理的难度和污染控制成本。

1.4 综合处理

综合处理方式可以解决混合处理方式出现的问题。采用综合处理方式后,易腐物和可燃物都得到了利用,故填埋物的量很小,只占总体积的15%~20%,填埋物主要为砖头、瓦砾等无机垃圾,不会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节省了填埋空间;综合处理中仅可燃垃圾进行焚烧,焚烧物易燃,产生的烟气少,二次污染小;采用综合处理方式后,堆肥法只处理易腐有机物,成分单一,容易堆腐,而且处理费用低,产品质量好。

2 综合处理的不同概念及研究内容

由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诸多优势,国内很多研究者和管理人员对综合处理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对综合处理概念理解的不同,其研究方向存在很大区别。

2.1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在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MSW integrated processing system)的概念是多种处理设施(收运车辆、转运站、分选中心、回收站、焚烧厂、堆肥厂、填埋场)构成的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对应于这一概念,研究者希望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工具的应用,提高综合处理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系统运行的费用,减少系统运行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2-4]。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处理方式的优化选择。在对不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及其组合。实践中常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对多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其组合进行分析。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本身也是一个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因此一些研究者在实践中也引入系统决策方法,如层次分析法[5]、模糊数学决策方法[6]、多目标动态模型[7,8]等,其中多目标动态模型选取的目标是综合效益最高,费用最小,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出每年各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处理量和比例。

处理设施的优化设置,包括确定其位置、数量及规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一般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现有处理设施等情况综合考虑得到,没有固定的技术路线。处理设施的优化设置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优选结合紧密,在确定了可能的选址后,依据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当地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组分可以确定各个处理设施的类型和规模,尤其是采用多目标动态模型后可以确定不同处理方式的最佳处理量,从而为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设置处理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提供了依据。

垃圾物流的优化分配。垃圾物流优化分配是综合处理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优化手段包括多种规划方法和数学模型[3]。最常用的垃圾物流优化模型为最小费用模型。模型目标为总费用最小,总费用为运输费用、填埋费用、堆肥费用、焚烧费用、回收费用之和减去回收材料收入、堆肥肥料收入、焚烧能量收入。在实践中,陈炳禄等[9]对广州市的生活垃圾物流利用最小费用模型进行了优化分配。

由于我国生活垃圾的特点以及混合收集的影响,目前从国外借鉴的一些模型和规划成果难以在实践中应用。如在选择处理方式及其比例时常用的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由于是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模型仅按生活垃圾中厨余物的数量设计可堆腐参数,按可燃物的数量设计可焚烧参数,但实际中混合垃圾一般不进行分选,或者仅进行简单分选,得出的结果实际意义不大。此外由于模型中存在很多主观参数,对市场等因素缺乏考虑,模型结论也难以在规划中实施。

2.2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艺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研究者为解决单一处理方式的不足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构想,但是这种构想区别于国外广泛应用的综合处理系统概念,而是指通过分选等预处理技术把不同垃圾组分进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处理单元,这些处理单元集合在一个厂内甚至一条生产线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不同垃圾分别采用适宜的处理方式的目的,为了便于区分,本文称其为综合处理工艺(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根据综合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预分选合处理工艺、预堆肥综合处理工艺、预消解综合处理工艺等,其中前者一般采用物理分选技术,经过多次分选将垃圾分为几类,其分类类别根据后续处理工艺确定,而后两者虽然也有一些分选步骤,但是其预处理技术核心为堆肥或消解。此外,综合处理工艺的能量回用和自给也是其研究方向之一,为了便于说明,本文称其为能量自给综合处理工艺。

预分选综合处理工艺是指利用物理分选技术把混合垃圾中的不同组分按处理目的进行分离,使不同组分分别进行处理,这也是应用最多的综合处理工艺,研究重点集中在分选系统[10]。它面临的问题有:一是我国生活垃圾实行混合收集,在发达国家由产生者进行的分类工作不得不由厂内的分选系统完成,分选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很大;二是目前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处理规模均较小,焚烧量和填埋量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单一焚烧或填埋,综合处理如何实现经济上的比较优势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预堆肥综合处理工艺。堆肥过程可以降低生活垃圾的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因此可以把堆肥过程作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步骤。对焚烧而言,经堆肥处理后垃圾易于燃烧,热效率高,产生的有害气体量较小;对填埋而言,经堆肥处理后减少了填埋量,降低了渗滤液的产量和处理难度,减少了填埋气的排放[11]。虽然堆肥预处理对于综合处理工艺具有明显的益处,但是尚未有深入研究,更没有投入运行的工程项目,此外,堆肥预处理工艺还存在成本高、堆肥时间长、周边环境差等缺点。预消解综合处理工艺与预堆肥综合处理工艺类似,相对于堆肥预处理,消解预处理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减少堆肥的时间,其环境影响也较小,但是成本更高。

能量自给综合处理工艺也是一种结合多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工艺,它以系统能量的完全自给为目标[12],因此与垃圾焚烧厂的余热利用系统不同。系统中的能量一般来自焚烧系统产生的热能或电能,也可以利用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产热发电。国内一些研究者已经提出了一些设想,但是缺乏对系统能量流的深入研究和经济性分析,而且由于现有技术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尚不能利用垃圾自身的能量解决工艺过程的高能耗问题,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

总的说来,十多年来大多数这类综合处理研究还停留于简单的构想阶段,缺乏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对综合处理工艺的组织特性、环境特性、经济特性等内容基本没有涉及,对于分选垃圾区别于混合垃圾进行焚烧、填埋的特性也没有研究。工程实践中,我国目前运行的综合处理厂很少,规模也不大(处理量一般小于300 t/d),而且限于分选工艺与填埋、焚烧和堆肥的结合,吨投资一般在20万元/t以下。由于这种综合处理厂整体规模不大,其中的焚烧量、填埋量都很少,焚烧工艺效果较难控制,二次污染控制较差。其次,这些综合处理厂大多以堆肥或其它制肥工艺为核心,但由于我国堆肥质量和市场的原因,堆肥处理在很多地区面临困境,这也影响到综合处理厂的运行效益。另外不同区域在自然条件、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适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也有所不同,而目前有些地区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和其它地区的经验,使得部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由于这些原因,这类综合处理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3 综合处理的发展趋势

对于国内提出的综合处理工艺(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虽然现有项目的投资成本较低,但其处理规模小,运行费用高,二次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虽然垃圾处理的能量回用是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系统的能量自给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来难以实现。从生活垃圾处理的经济性分析,这种“小而全”的综合处理工艺难以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推广。

发达国家生活垃圾处理的历史和经验说明,源头分类(产生者分类)是最经济有效的垃圾分类手段,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并通过数学模型优化设置各种收运处理设施、分配车辆和垃圾物流,可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低成本、高效率管理,并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虽然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模式,但分类收集对于垃圾处理、资源回收等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认知,全国很多大中城市开展了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并制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完善,分类收集和综合处理系统将互相促进,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

在这一前提下,深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的系统特性、运行规律,提炼总结适应我国现阶段及发展需要的系统模型和优化方法,将大大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水平。我国目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基于这一前提,利用数学方法优化不同处理设施的数量和选址,优化生活垃圾物流在不同处理设施之间的分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 益.国外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见:张 益,陶 华主编. 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6~114

2 Barlishen K D, Baetz B W.Development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1996,14(1):71~86

3 Everett J W.Optimal regional scheduling or solid waste systemsⅠ:mode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996,122(9):785~792

4 Modak A R,Everett J W.Optimal regional scheduling of solid waste systems Ⅱ:model solu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SCE,1996,122(9):793~799

5 郭广寨,陆正明,石 峰.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系统的选择.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37~40

6 陈绍伟,郭广寨,陆正明.模糊数学决策法的改进及在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评价中的应用.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26~428

7 陈炳禄,王志刚,陈新庚.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优化.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511~515

8 刘常青,陈健飞.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优化设计及规划.资源科学,2003,25(4):68~72

9 陈炳禄,王志刚,陈新庚.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优化.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511~515

10 刘克鑫.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的实践与探讨.见:张 益,陶 华主编.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北京:化工出版社,2002.253~258

11 陈朱蕾,黎小保,周 磊,等.堆肥化技术对生活垃圾预处理效果的研究.环境卫生工程,2004,1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