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情监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主流媒体为主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是我国目前最成熟的监测机构,也是最主要的监测方式。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等,一些地方主流媒体所属的监测机构也是区域网络舆情监测的主力军,如大众网大众舆情、大江网大江舆情等。这类监测机构依托媒介资源,聚合软件开发、统计学、传播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符合舆情监测需要多学科融合的特点。这些监测机构开展网络舆情监测理论研究,点评网络热点舆情,总结其中得失,提升公众舆情素养,并通过这些开展公共网络舆情服务;同时应用其开展公共网络舆情服务的影响及成果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有偿服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类监测机构最具代表的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该监测室成立于2008年7月,在网络信息搜集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重视搜索技术的应用,依托人民网舆情监测平台、中文报刊监测系统,辅以公众搜索引擎,在搜索引擎解决不了的区域补充人工监测,形成了网络信息收集的有效模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率先开通了舆情频道,设立舆情会商室,刊登热点舆情报告,各种舆情排行榜。通过这些方式,就网络舆论情况、网络热点事件的成因及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些公共舆情服务,提升了公众的舆情素养,增加了自身的影响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不同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舆情监测服务,推广其舆情监测平台,提供舆情分析报告和突发事件咨询顾问服务,指导舆情应对,还编辑发行《网络舆情》杂志,发行价为每年3000多元,被称为史上最贵杂志,目前已发行近20000份。此外还开展培训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以研究部门为主的监测机构
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主的监测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这些机构兼顾学术研究与舆情监测服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学理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等从网络舆情的角度注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态势,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高校、研究部门为主的服务机构较为专业,但也不是万能的,其中很多机构存在覆盖面广、针对性不强或者实践经验欠缺等问题,难以就部门、单位做详细的跟踪、监测分析,往往只有在出现了重大网络舆情时才能提供帮助和参考。
三、以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主的舆情监测机构
随着网络舆论的加强,引起了社会各方对网络舆论的重视。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成立舆情监测机构以期通过网络加强了解公众对本部门、本行业的意见建议,减少网络负面舆论对自身的影响。这部分监测机构个体规模不大,数量多,专业性比较欠缺。目前这类监测机构大都由部门及单位所属的宣传等部门代为管理,少有独立的监测机构。监测的方法主要有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监测范围涵盖新闻网站、社交网站、论坛、微博等。日常监测用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等形式,应急监测就某一舆情事件进行专题监测,以快报、专报等形式呈现。监测手段主要以人工监测为主,也有辅以监测系统监测或购买舆情监测机构的服务等。人工监测无法顾及海量的网络信息,很难对网络舆情作较为全面的梳理、统计、分析,只能就一件事、对一个点作报告。相比之下监测系统、监测信息更有针对性一些,但因目前市场上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本身存在缺陷,所以监测的准确性还有待加强。
篇2
[关键词]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监测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2-0111-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2.021
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校园网中网站、论坛、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上信息资源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校园网对校园中的某些现象,以及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观点。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由此引发对校园网络舆情这种校园信息传播方式的关注,实施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测与管理,维护校园网络舆情信息健康传播,已经成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重点工作。
一、网络舆情概述
1.网络舆情的概念、要素与发展过程
所谓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反映舆情的重要载体。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信息”则是民众在互联网上和传播的能够反映民众舆情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往往是以文字形式为主。网络舆情反映和表达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为社会舆情的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对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社会焦点问题、时政问题以及有关校园事务和学校管理等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它不仅包括其对国家、社会的政治态度,也有对自身利益需求的诉求和表达,是要求国家、学校不断改善其现状、情况的诉求和意愿的集合。
从网络舆情的定义可知,高校网络舆情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本体和舆情空间四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其中以学生为主。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各种事件、热点现象、行为和政策等等。高校网络舆情的本体是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空间是指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对中介性社会事项的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情境,通常指学生社会政治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环境。网络舆情空间是多层的、结构化的和复杂多变的,是主客体和空间中具有的其他基本因素之间的多维或多元的互动。舆情空间包括硬空间和软空间。硬空间是指存在于互联网中的各种虚拟空间,如校园BBS、论坛、微博等。软空间是指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角色认知、价值观以及网络文化等。
网络舆情一般都要经历产生、形成、发展、消亡四个过程。首先是社会或校园中某个话题或现象引发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关注。在得到网民的关注后,借助网络的传播和放大作用,更多的网民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一种或数种舆论观点。当参与人数和舆情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程度后,网络的声音开始在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引起现实社会的共鸣,促成网络舆情的到来。而一旦热点转移或消失,该舆情热点话题随之退化或转入下一热点。
2.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从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可以得知,网络舆情信息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所谓网络舆情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决策工作产生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开始,到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结果被决策者利用的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和利用分别是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的起始和终结,中间还要经历一系列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包括: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划、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和评价、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报送和反馈、网络舆情信息预警等,它们共同构成整个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的主体部分。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的构建
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准确把握教育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导向、发展趋势,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决策数据链,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结合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分析与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提取(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信息萃取)、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网络舆情决策管理和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环境。
网络舆情信息提取是利用网络抓取技术,包括网络雷达技术、元搜索技术、网页内容智能提取技术等;多文档自动摘要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包括全文检索技术、基于图片内容检索、数据挖掘技术、自动分类与自动聚类、相似搜索与消重等技术,对校园网(新闻、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等)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对转载频率高和访问次数多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和专题聚焦等。
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是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的核心功能。是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者在对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把握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本质,并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的目的是提供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需要将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的结果,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输出给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将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模式及特征输出为舆情监测图谱。在相关数据挖掘、监测分析算法的支持下,形成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报告。同时将生成的舆情信息存储于舆情信息数据库中,以便今后舆情信息研究的需要。
整个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环境中,监测环境的建立有助于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处理、决策方针的制定、对舆情的监控和管理。
三、主要功能分析和实现
1.网络舆情信息采集与处理
高校利用对校园网络的控制与管理,校园网内的舆情信息数据可通过对各种信息平台的访问权限来获取。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对校园网内多种异构数据源的信息采集,具体为:利用网络爬虫模块实现对校园网内网页文件的信息采集;利用Lucene数据库接口实现与各种异构数据库的连接;利用Nutch的插件机制,实现对文档文件的解析与读取。
Nutch是一个开源的Java实现的Web搜索引擎,在Lucene基础上通过添加网页数据抓取功能构建而成,提供了构建搜索引擎所需的基本工具模块,包括网络爬虫、文本分析、分词工具、建立索引、搜索功能和结果过滤等。Lucene是一个高性能、可伸缩的信息搜索库。可为Nutch提供文本索引和搜索的API,也可为应用程序添加索引和搜索功能。通过Lucene的数据库接口直接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用API建立索引并提供搜索接口。
互联网的舆情数据信息可利用元搜索引擎技术从网页数据和异构文档中获取。元搜索引擎将检索条件转换为各独立成员搜索引擎(例如百度、谷歌等)能够接受的格式,并通过各自的查询接口提交,然后对获得的HTML格式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之相对应的链接地址、网页标题以及部分说明文字,将上述信息处理为结构化数据后存放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最后通过对不同独立成员搜索引擎所获取的舆情信息的链接地址和网页标题等信息的对比和有效性检测,实现结果的筛选和去重,然后将结果提交给Nutch插件,与校园网舆情信息统一建立索引。
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包含分词与建立索引。主要对信息采集过程采集到的文本数据库进行读取,逐条进行数据清理,去除文本中的脚本等无用信息,提取出文本的标题、内容,并利用对文本进行分词索引,创建文本模型并提供数据资源。
2.网络舆情信息分析
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是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的核心。学者们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虽然总结了许多应用模型,但不能较全面地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分析,在继承学者们的研究实践(如指标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网络舆情信息,结合内容分析法,选取趋势分析、指标分析、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方法,以达到较为全面地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内容的目的。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隐性信息,对事物发展做出预测。内容分析法用于网络信息的分析,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的内容挖掘、对网络的结构挖掘和对网络的使用记录挖掘方面。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内容分析法可以在自动处理环境中深入揭示文本的隐性内容。
趋势分析通过对某一舆情话题,在不同时期内所显示的舆情信息资料进行函数模式的转化,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某一特征的信息的数量、重要性、强度等发生变化和差异的因素,从而可以判断这一舆情话题的趋势倾向。
指标分析用于内容分析中可以测量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热点或重点,检测偏见存在的趋势,推断信仰、信心和动机的水平等。网络舆情信息研究模型里常用的指标有热度指标、倾向性指标、预警指标。
绝大多数的网络舆情信息是以文本形式出现的,文本分析是对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项的选取,它以特征词作为分析要素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统计其出现的频次,分析和推断网络传播的内容,以及言论的倾向性。
特征分析把从文本中抽取出的特征词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通过对某一对象的特征词,在不同问题上,或在不同场合上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判定这一对象的特征。
比较分析是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来自不同对象的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对比,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研究对象的不同,找出本质上的异同。例如:比较同一舆情信息在不同地域的传播特点、反应热度等;比较不同媒体载体报道风格的异同等。
四、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的实践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分析、决策和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得到重视,它的应用促进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供技术保障,使高校教育管理适应网络时代的形势发展需要。利用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以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为中心要素,构建互动的反馈响应体系,主体要素为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媒介要素为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如图3所示。
网络舆情信息互动反馈响应体系中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直接面向教育工作者和网络环境,利用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将校园网络环境中的舆情信息采集并挖掘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舆情信息情报以及决策支持。在舆情分析及管。理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现实环境中的情报信息;舆情管理通过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中的决策反馈行为,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作用。另外,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将自己的思想、需求及建议等反映给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建立交流机制。这样,在教育实践中受到阻隔的两大主体要素(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效地建立互动关联机制,一方面,让教育工作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受教育者的真实想法及行为;另一方面,让受教育者的意见可以畅通地传递给教育工作者。
篇3
[关键词]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因素
[DOI]10.13939/ki.zgsc.2015.11.203
1 引 言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4G数字通信技术掀起了新一波的网上信息传播速度。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衍生了许多新兴媒介,例如微博、微信等信息分享平台。它们在最大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也更受广大高校大学生的青睐,迅速成为他们、获得、分享以及传播舆情信息的使用平台。这种具有实时交互性、广泛传播性以及个性化的媒体特点,也促使其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起源与舆论场,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提供了平台。因此,分析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已成为各高校亟须解决的新课题。
2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2.1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
由舆情的广义内涵,本文类推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其指存在于高等院校内的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内,出于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抑或是社会政治原因而引发的突然发生的事件,而且此类事件并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伴随而来的结果同时会波及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学生生活秩序以及校园稳定性,引发学生对校园或社会的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反应,表达自身看法或态度,并在网络平台上加以扩散,形成一定强度的网络舆情。
2.2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2.2.1 传播速度迅速
根据官方的数据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中心统计的微博用户规模在2012年年底达到 3.0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占65%,学生群体占比为25.1%。在如今人人都能发表自己观点和态度的微博时代,任何信息都能依托人的网络人际关系网,在短时间内迅速加以传播,高校突发性事件在传播中尤为凸显。
2.2.2 传播内容易产生偏差
微博不同于博客,可以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任意挥洒,淋漓尽致地表达自我观点,而微博相对来说受限很多,只能在短短的140个字数之间用言简意赅的言语表达丰富的内涵,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在微博上大多数的信息带有明显的不完整性,也容易使本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掺杂各种情绪而产生偏差。
2.2.3 传播内容的突发性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促使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快捷。一个热点事件、焦点问题的存在伴随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可以成为点燃社会热点舆论的导火线。一方面,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学生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评论的过程中,常常伴随众多响应者、共鸣者参与讨论,学生之间可以多向交流、相互声援,从而形成强大而迅速的舆论声势。
3 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引导的影响因素
3.1 智力因素
3.1.1 高校领导的重视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知识、进行思想交流、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往往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关于学生自身生活、学习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倘若学生关心的话题不能及时得到学校的解决,将可能在网上形成炒作,学校问题将演变成社会问题,从而激化矛盾。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带来的恶性影响,高校领导应给予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高度重视,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尽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3.1.2 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引导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主要管理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对其思想动态进行掌握并对出现的负面的以及不良的情绪、态度进行监督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与此同时,也存在缺乏一定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应集中体现在引导大学生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点和端正社会政治态度。
3.1.3 高校领导与辅导员的协作
正确把握和引导高校校园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而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是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重要采集者。专业信息分析人员结合辅导员在线上、线下收集到的有用信息进行研究和判断,形成结论性报告并向学校主观部门领导汇报,形成“收集―汇报―再收集―再汇报”的信息研判流程。根据收集信息的集中性问题,由校领导作出重要指示,制定解决的策略,辅导员积极实施,将网络舆情及时控制在最初阶段。
3.2 非智力因素
3.2.1 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
校园的BBS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是学生各种思想、意见,以及观点集合的主阵地,很多高校突发性事件就是从校园BBS平台上初露端倪的矛盾激化演变而来。因此,高校应引进专门的设备、指定专管的校领导聘请专门管理维护人员,对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网络互交平台应进行联动监督管理大学生网络舆情,建立积极、正确、客观、严谨的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充分显示高校对学生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正确引导的态度和决心。
3.2.2 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加强
高校负责网络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舆情信息的监控工作,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相关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关注到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状态和对舆情的理解,从而产生网络舆情预警,及时纠正和应对网络上关于突发性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
3.2.3 做好网络舆情应急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监控是全面做好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要前提。尽早发现、收集反映当下大学生思想动态、对某件事情关注度颇高的舆情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收集、及时报告,着重注意收集到的舆情信息的准确性,促使其能真实地反映高校师生的主流意见以及思想动态。
4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测
从目前的网络平台发展趋势来看,网络的舆论功能显得尤为突出,且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关键的舆论场所。因此,高校应注重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为确保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高校应在网络信息中心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设置个人专属IP地址,对作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晴雨表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时刻关注。
4.2 重视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研判
高校应重视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研判,根据通过网络舆情监测收集到的信息,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性质与程度作出准确判断,明确引起突发性事件的责任主体。找到源头,能够更好地使突发性事件得到及时控制。高校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清楚了解学生网民的真实愿望及诉求,了解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特点、原因、表现形态以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做好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工作做好准备。
4.3 强化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平台范围的不断扩大,互联网更容易被高校大学生所青睐,成为大学生网民了解社会新闻、获取社会信息、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途径。当高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一些不真实的信息或谣言就会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容易引起学生的猜测和好奇而引发网络舆论,为此重视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抵御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核心力量仍然是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应加大力度强化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来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培养大学生理论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成为具备理性分析问题、表达正向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
5 结 论
总之,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使高校能够重视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文章通过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内涵的阐述,总结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并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厘清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因素,从而提出正确引导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和建议,为高校能够从容应对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社会舆论交锋的主要阵地,高校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1].针对这一点,对高校网络舆情加以有效引导,不仅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信息判断、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而且还为校园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更好地维护校园秩序.
1高校网络舆情现状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特定群体,具有文化水平高、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等特点.笔者采用发放问卷和BBS网站跟踪,两种调查方式相结合,从以下3点内容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首先是高校大学生对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其次是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看法;最后是高校网络舆情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际调查,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的分析如下:
1.1大学生对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
问卷调查显示,网络已经与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75%的学生每天上网平均时间超过了2小时,上网的内容除了查找学习资料和浏览新闻,更多的是购物、刷朋友圈、更新微博、玩游戏等.BBS网站跟踪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集中在学习交流、了解资讯、网购团购、休闲娱乐、竞技比赛、情感倾诉等方面.
1.2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看法
对于国内外热点、焦点话题,或者网络突发事件的看法,参与调查的高校大学生表示非常关心并且会积极评论的占45.8%;表示关注但不评论的占43.8%;表示从不关注的仅占总比例的10.4%.因此,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对于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人生观念以及行为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1.3大学生思想及行为受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阶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他们的思想及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对网络舆情信息的辨别力和对事物客观认知的判断力.网络传递的错误信息容易对高校大学生造成误导,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价值的原本认知和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进而产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缺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2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2.1重视力度差,资源投入少
随着高校BBS网站的建立及完善,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与网络紧密相连[2].一些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食堂餐饮卫生、超市的价格垄断、后勤服务的不满,却很难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信息反馈,这就激化了学生与学校的矛盾,引起了学生对学校的不满,容易产生校园网络舆情热点.另外,高校的舆情信息还停留在信息管理员人工监测的阶段,对监测的人员配备上,多采取学生兼职,很少配有专职人员,资金和技术投入很少.
2.2引导缺乏时效性,处理方式被动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方法单一,反馈形式过于简单.采用普通的垂直管理方式,在高校网络舆情爆发时很难迅速有效地应对,仅适合处理部分突发事件.在这种单一的管理渠道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反应迟缓,效率低下,起到的作用甚小.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途径,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融入到当前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3].高校通常采取回避、封堵等被动保守方式来处理校园热点、焦点和新闻事件,这使得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激化矛盾,问题更加严重.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处理方式过于被动、一成不变,使得引导的工作收效甚微.
2.3缺乏制度保障,预警机制不完善
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中没有完善的预警及监督机制[4].只有在事件发生后才能进行处理,不能将学生意见在尚未发酵时就进行合理的、及时的疏导,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网络舆情的传播方面来看,互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所以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设中,预警机制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目前,高校监督的主要精力是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管理方面,对学生的网络舆情预警不到位,很难及时地发现学生对事件的观点、看法和意见,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或心理动态,其导致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在舆情尚未发生前就进行及时的控制与疏导,将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是保障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的重要手段.
3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基本原则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也要坚持此项原则.首先,要尊重学生;其次,要关注学生,并且要尊重学生的正当权益及要求;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
3.2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使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处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相互多沟通、多了解.讲求实效性是舆情引导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同时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主要的特征.高校要切实关注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采取最佳的教育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取得理想的舆情疏导效果.
3.3网络舆情疏导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要想大学生网络舆情疏导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就必须将科学的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5].将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涵养充分融入到学校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达到了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的统一,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与此同时,还应将学校的思想教育和网络的管理工作相融合,将舆情疏导工作贯穿始终,扩大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范围.将科学的管理融入到舆情疏导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保障疏导工作有序地进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
4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特点是长期性、综合性、艰难性.要对网络及网络主体加以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多角度做好高校网络安全,为校园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4.1加强对网络舆情引导重视,强化舆情的监测
高校加大对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视,才能解决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高校应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还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网络管理技术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另外,高校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聘用专职的网络舆情监测员,同时各个部门及分院要认真的分析网络舆情所表达的信息,加强捕捉信息的能力,做好网络舆情应对的基础工作.
4.2畅通网络舆情引导的表达渠道,建设专门舆情平台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一些网络渠道,实时关注并追踪学生的信息和诉求,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广泛收集他们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对于一些敏感信息,需要在认真核实后,与网络舆情引导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另外,高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建立专项的网络舆情通道,学生可以用学号或者一卡通号进行匿名注册,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其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以尽情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动态,对舆情进行精准、合理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4.3健全舆情引导预警和应急机制,促进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高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具体情况与相关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互相配合,全面控制舆情危机的爆发,在舆情爆发初期将影响降至最低[6].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舆情监管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预警的培训,定期的进行预警演练和汇报,提高预警反应速度,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预警演练中还应注意对引导教师及学生的通知,防止学生在演练结束后还继续沉溺于舆情危机当中,给舆情引导工作增加难度.高校需根据学校、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出明确的、具体的、详细的应急预案,对舆情的相关工作人员、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个人.这样,在突发性紧急事件发生时,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开展工作,从不同方面降低学生所产生的恐惧感并解除其心中的疑惑,控制发展态势,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高校需要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将舆情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处理办法、处理机制向学校汇报,并将舆情突发性紧急事件的结果告知学生,并在这些过程中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积累应急处理工作的经验,线上线下同时从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次处理突发性事件奠定基础,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
5结论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时刻关注.由于具有长期性,所以其成效性并不会在引导工作初期立刻显现,这就需要网络舆情引导的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重视,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相关的经验,及时吸取教训,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做好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瑛.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43-46.
[2]曹银忠.高校BBS建设的新拓展:大学生网民热点话题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1(2):57-60.
[3]马晓明,张冲.新媒体传播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32(1):100-103.
[4]史伟,姜丹,单中元.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社科纵横,2014(7):53-57.
[5]彭湘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演变规律[J].当代传播,2013(5):49-56.
篇5
(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度企业家网络声誉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2012年全年的监测数据,《报告》从企业家行业分布、企业家舆情话题分布、企业家舆情话题正负面情况、企业家所在企业属性分布等角度进行了总结归纳。梳理了2012年度382个企业家相关热点事件,并根据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四个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热度排名前20位的企业家及其热点事件。如李开复微博倡议抵制《非你莫属》、刘强东挑起的“电商大战”、张兰改国籍事件、归真堂因言不当引发社会抵制等舆情热度事件,这些事件由于牵扯公众利益、道德争议引发广泛的社会参与讨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该《报告》对2012年度企业家言论、事件做了相关总结,企业家因卷入热点事件舆论风波而“名声大噪”的事例比比皆是:刘自力回应三公消费禁喝茅台、张志鋆回应“活熊取胆”等事件曾引发舆论热议。企业家在应对企业舆情危机时言行稍有不慎,很容易使舆论压力转向企业家自身,上述事件中,企业家的回应更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时间,企业家个人行为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公众在事件之外的又一看点。
《报告》认为,企业家建言社会民生、提出贴近主流民意的观点,容易获得来自网民舆论场的感性支持,有利于企业家美誉度的提升。2012年宗庆后等企业家均在社会热点问题上有所建树,宗庆后在两会期间的11份议案,内容涉及房地产调控、食品安全、城市发展、商超零售乱收费等民生问题,每项提议都从民本出发,得到舆论高度赞扬。(来源:人民网 编选:)
《2012年度企业家网络声誉报告》摘要下载
篇6
善待网络舆论,及时回馈信息
伴随着中国社会复杂而艰巨的转型,随着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存在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网民群体和网络意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股强大的力量。[1]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各地政府能够善待并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置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必将有效维护政府形象、提升对外信息的能力,而一旦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措施失当,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和破坏就会很大。
因此,作为新闻机构,首先要转变观念,善待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政府官员的言行举止,往往要接受最广泛的监督,对于网络这样一种全新的公众民主表达方式,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敢于面对,勇于并善于倾听网络声音,正确看待网络上的被监管和网络批评,更要能以更宽容平和的心态、更机敏的舆情反应程度,逐渐适应网络时代新的舆情和信息挑战。
从近几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网络舆论的公共话题来看,虽然内容五花八门,但受年轻网民追逐个性、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话题往往会聚焦在一些危机事件的负面效应和负面信息上。
这是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震撼性会引发公众多疑、焦虑等不稳定情绪的扩散,增加负面信息发生的源头。倘若此时网民意见和网络留言不被相关部门重视、正面反馈,而是敷衍塞责,那么危机事件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只能使信息传递的次数更为频繁,从而为负面信息的流动提供更为多样的载体。
其次,要想使网络真正成为新时期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部门更要发挥网络优势,真诚回答,及时反馈,要能使官方的信息和网络舆论的关注迅速对接,进而消除疑虑,建立诚信。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不仅为网民提供了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发言机会,从最根本的意义来看,它也体现在媒介形态与社会结构变迁和政治参与方式变化的对应关系上。各新闻机构不仅要认识到这种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更要多方开拓完善网络沟通及反馈形式,“问计于网”,“问政于民”,真正实现与媒体公众的网络沟通。
一些部门虽然已经搭建了“网络问政”平台,但由于对于网络意见和网民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不及时不认真,不仅造成网民的不信任,而且更容易造成信息误读和错解现象的蔓延滋长,强化了负面信息带来的社会效应,或是因处置失当造成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
因此,面对网络舆论,无论是网络批评还是网络监督,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正确对待网络民意,都应持欢迎和提倡的心态。正如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所说:“在网民的骂声中听取诤言,在咒语中体察民情,在板砖中提高公信力,在网民监督下做好工作。”
做好舆情分析,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的新闻如果要符合受众需要,有针对性和新意,那么预先充分的国内外舆情调研必不可少,而网络舆情分析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更新,中国的网络舆论空间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各种价值观的网络群落和社交网站相安并存,这也使得网络舆情分析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就新闻的工作流程来看,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主要分两个步骤:
新闻会前。收集各网站、主要社交媒体,网群、论坛及微博相关方面的言论、评论,有针对性地获悉网络舆论对所在部门的看法,对即将信息的关注度和关注点,正面舆论和评论有哪些,负面的有哪些,网民关注的信息集中在哪些方面。其中,哪些信息需要澄清、哪些有利的信息被忽视了。
新闻会后。跟踪了解各网站对于新闻会的报道;收集网民反映,分析舆论走向;从中对新闻议题作出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比如反响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这样的舆情分析,新闻部门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及时确立新闻的主题和重点,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舆情跟踪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促使下次的信息在确保职能部门的政策立场传播出去的同时,更能针对一些网民问题以及敏感话题作出呼应。
要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新闻,新闻前的预先策划会也是舆情分析的重要一环。
这需要新闻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对新闻主题明确的过程中,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整理分析,从“民情需要”入手,从“民情利益”考虑,清楚公众和媒体最可能关心的问题会是什么,哪些话题最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哪些因素可以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把既有的损失降到最低,并结合预先掌握的政府相关政策,达到信息有的放矢。由此看来,新闻前的网络舆情分析不仅能协助新闻人员尽早明确新闻的主题和目的,而且还会使之有备而来,进而从容应对。
从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来看,尽管网络所提供的匿名可能性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但这种言论自由、开放和匿名的传播特质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网络信息的监管难题,尤其是危机事件爆发时,处于危机情境下的公众由于各种好奇、焦虑、恐惧心理便会在网上传播各类小道消息。这类非正式信息对于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会更大也会更迅速。
因此,在对网络舆情整理分析进而确立主题的同时,确保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监管也要加强。
篇7
【关键词】网络传播 移动化 视听化 数据化 网络舆论
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1、移动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通道
首先,从通信技术来看,移动网络从3G向4G升级将真正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3G技术的出现及使用,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良好的承载,但由于通信技术不够成熟、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原因,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并未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爆发。但4G网络获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未来4G网络将对下一代互联网形态产生深刻影响。4G网络最典型的特征是网络速度大幅度提高,能够以高达100Mbps的速度下载,在有高速传输网络的保障下,过去一直受到网速困扰的视频电话、手机电视等应用将获得解放,所有能够上网的业务,都将摆脱网速的限制,实现无线上网。
其次,从用户规模及用户习惯上看,用户逐渐向移动互联网迁移。首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明显,根据CNNIC的数据,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保持较快增速,从69.3%上升至74.5%。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终端价格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通信交流。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在整体网民中所占比例增长至74.5%,第一上网终端的比例更加稳固。智能手机上良好的视频、阅读体验,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从PC端向手机端转移,挤占电脑上网时间和传统媒体时间,互联网移动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2、视频分享日益流行,移动视频将成为主要的传播内容
目前,手机视频和社交网站、微博和门户网站等其他网站的互动分享及应用合作极大推动了手机视频服务的发展。在美国,随着4G网络正式商用并积累了巨大的用户规模,手机视频分享APP随之崛起。成立于2010年的手机视频分享应用Viddy,用了18个月左右的时间便积累了4000万用户,公司市场估值10亿美元。在以Instagram为代表的图片社交取得巨大成功后,视频社交开始崭露头角。
其次,智能手机朝大屏幕高性能方向发展,提高了手机视频观看体验,促进了手机网民的使用。在三星公司Galaxy系列手机的引领下,大屏、多核及高分辨率逐渐成为手机的标配。笔者在中关村在线手机频道中搜索,手机屏幕在5.0寸及以上的手机,共有292款产品;屏幕分辨率在1280*720像素及以上的手机,共有237款;四核及以上手机,共有342款。2013年1月,华为在美国举办的电子消费展上推出了目前为止全球最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华为Ascend Mate配备6.1英寸高清大屏、四核1.5GHz处理器、4050mAh(典型值)超大容量电池。手机性能的高速发展,迅速缩小与台式电脑的差距,在未来甚至具备取代后者的可能。
最后,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公司的预测数据也支持未来的移动世界,视频将成为主流的观点。思科在《视觉网络指数(VNI)》报告中预测,到2014年,移动视频数据流量将比2012年增长22倍,占所有移动数据流量的66%,而在2012年年底,这一数字仅为52%。可见,手机视频服务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迎来春天。
3、网络传播数据化,移动互联网成为大数据的主战场
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今天,全球互联网正以庞大的规模和数据流,昂首迈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随着移动智能设备日趋普及,Android和iOS成为主流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4G网络解决移动信息传输的带宽束缚,移动互联网将成为大数据应用的主战场。而移动化和社交服务的结合,将带来更多的用户数据,能更完整和更生动的去描绘了一个互联网用户的生活轨迹。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不仅可以知道人们在过去干什么,现在正在干什么,还可以预测趋势,判断人们的喜好。
二、4G时代网络移动化、视频化、数据化对于网络舆情带来的深层影响
1、传播渠道移动化,信息从即时传播演变为实时传播,从大众传播发展为个人化传播
首先,信息传播发展成为实时化传播。移动化实现了信息对用户的全面包围,线上线下的概念开始变得模糊。在信息传播实时化的趋势下,随时随地的“公民报道”成为可能,正在深刻改变社会舆论的生成机制。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信息者。而移动传播同时融合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以及群体传播三种特点,在一个社会议题引起关注后,信息迅速借助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多级传播的模式扩散,导致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加入对议题的讨论,引发大规模的群体互动。现阶段,种种社会问题使网络言论常显得十分尖锐,加之移动互联网让信息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因此网络舆情监管的难度便大大增加了。
其次,信息传播从大众传播发展到个人化传播阶段,舆论非中心化特征更为明显。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鸿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消弭,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门槛不断降低。以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的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账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从用户的角度上来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关注相关的微信公号,随后既可以被动地接受所关注公共账号的信息,也可以主动发出指令索取信息。同时,用户还可以自己创建微信公共账号,经营自己的媒体平台,在进行信息的采编后,推送给订阅用户。
2、视频化:视频更具冲击性,在社会化分享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动员式传播,形成大规模群体互动
视频本身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冲击性以及现场感,更容易点燃社会情绪。美国教授山德尔(S.Shyam Sundar)实验也证实,视频同时使用声音和图像两个通道进行传播,同时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因而有可能得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相比于文字或图片,视频的背景信息更为完整和立体,网民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事件,导致大众对于议题的卷入程度更高,增加了议题的传播效果。在高速移动互联网传播下,视频可以像文字、图片一样快速传播,对政府的舆情控制将带来巨大挑战。借助影像的力量进行的视听传播,这种穿透力是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等叠加起来也无法达到的。2011年的佛山“小悦悦事件”,视频中18个路人的冷漠刺激着公众神经,引发媒体的持续关注和社会各层面的强烈反应。
3、网络传播数据化,让网络行为管理和网络舆论管理结合,网络舆情具备更强的可预测性
目前的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监测,主要是对一些显著性事件的舆情动态,包括传播范围、影响力等进行监测和研判,只知道事件发展的过去,不知道事件发展的未来。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可以通过分析处理整群数据,而不再大量依赖随机采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以及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人工经验,未来实验舆情的预警,研判未来舆情发展的态势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出人类经验范畴之外的精准化预测。
三、网络传播新形势下的网络舆情应对建议
1、实时化传播导致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时间大大缩短,政府针对事件的表态要迅速,但调查过程更要慎重。政府应保持一种开放态度,回应各种质疑。
2、视频化传播导致舆论监控难度加大,可以利用关键帧提取技术来抽取网络视频中的关键帧,建立相应的垃圾视频关键帧匹配库,通过视频关键帧匹配算法和模式,从高速的视频流中监测出不良信息。另外,在视频化传播时代,政府应主动融入这一潮流,转变思路。过去的“广播式新闻播送”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政府要学会站在受众的角度,了解受众在互联网移动化、视频化下的信息消费习惯,主动抢占视频舆论阵地。
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舆情监测将不再仅限于网民话语表达的表层,而是转向更为深入的社会话语表达、社会关系呈现、社会心理描绘、社会诉求预测等。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总结,了解舆情现状,并预测趋势。
参考文献
①《CNNIC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1
②喻国明、王斌、李彪等,《传播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范式》[J].《新闻记者》,2013(6):22-27
③马兵,《大数据时代舆情服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记者》,2013(6):116-116
篇8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多中心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97-0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承载言论与思想的网络载体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年来“自媒体”(We Media)不断更新,出现了如人人、网络博客、播客、微博等各种新型媒体。作为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从传统的“论坛”逐渐转移到各种新型网络媒体中来,从而进一步成为自媒体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自媒体”逐渐发展并成为高校主流传播网络媒体的趋势下,大学生利用“自媒体”网络发表言论、表达意愿的情况日益增多,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遇到了巨大挑战。
一、相关名词的界定
(一)高校自媒体
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最早对自媒体(We Media)作了权威的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的本质就是为普通大众提供一个对信息的自主提供与个性分享的网络平台,其以数字科技为支撑、主体去中心化(平民化、个性化),因此传播方式交互性强、传播迅速。
高校自媒体,即在高校中广泛应用的自媒体网络平台,在中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校可以直接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如BBS、校园贴吧、论坛等;另一类是学校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如微博、人人等。
(二)高校网络舆情
曾润喜(2009)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文章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师生由于互联网传播的各种事件的刺激而对该事件产生的言论、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上实行“谁建网站谁管理、谁负责”。高校网络管理者对新闻及言论信息通过筛选和“过滤”进行取舍,把握和引导校园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和传播内容,但对正面导向型信息的和传播工作尚有欠缺,而且停留在“把关人”层次。通过分析与总结,文章认为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角色转变不成功,存在管理鸿沟
我国的高校舆情管理者出于某些原因将自身定位在“引导者”及“服务者”的角色上,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支撑,因而这种角色定位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此外,由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积极的沟通与意见分享,高校舆情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管理鸿沟”,使得管理者更有可能被看作成一种“控制者”与“把关者”,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陷入了困境之中。
(二)舆情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联动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监控、引导、预警、反馈及联动应急机制,在网络舆情的控制和疏导方面存在很大漏洞,使得学校在出现网络舆情紧急情况时会应对不及时、采取措施不恰当。此外,我国的高校舆情管理主体较为单一,主要单纯地依靠校方部门进行管理,与校外其他相关网络管理部门缺乏协调。并且,由于国家在立法方面的缺失以及相关网络文件内容模糊性较强、缺乏执行力,基层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没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自由裁量权相对较大。
(三)舆情管理手段单一,方式落后
校园新媒体的出现吸引了众多师生,网络言论随之增多,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随之也凸显出来。但是,网络舆情的安全管理手段却远远滞后于其恶化的速度。其中,机械地屏蔽敏感词汇导致了管理方式过于僵化,人为删帖与操作控制也参杂着过重的主观色彩,严重影响了舆情管理的公平公正性。而近几年校园网络暴力事件、紧急突发案件频发,管理方式与技术手段的单一与落后性势必给网络舆情的安全管理与危机管理造成很大阻碍,更新先进的技术设备、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培养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成为学校改善舆情管理现状的迫切要求。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多中心治理理论由奥斯特罗姆。提出,其核心是,在私有化和国有化两个极端之间,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治理方式,并且能有效率的运行。这意味着政府、市场的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与任务。
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文章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构建起一个以高校管理为核心、国家立法为保障、受众参与为基础、第三方支持为辅助的多中心管理模式(如图1-1)。通过这一模式的有效运行,最终建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特别是“学习型”网络文化,引导舆论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使广大师生在自媒体这一平台上,交流观点、共享信息,提高自身素质。
(一)国家层面
在网络舆情的管理中,政府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合理要求,但是,相对地,也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政府应该且有能力做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国家立法,对需要网络立法且尚未立法的方面及时立法,对不合理或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改或删除,对于法律中模糊的规定进行明确地定义或规范,使网络舆情管理有法可依。
第二,执法部门(如公安局等)、监管部门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运用行政命令、行政强制等手段,一方面,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另一方面,对相关的运营商进行处罚或警告,双管齐下,切实维护好网络秩序。
(二)学校层面
进行角色转变,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实现向“引导者”和“服务者”角色的转变。高校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要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同时更应该从行动上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校园网络平台和参与管理的机会。
第一,高校大学生在日益追求网络民利,各高校在进行网络管理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重要作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发适合本校的网络参与方式,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和表达意见的途径,如建立“学生参议制”、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参政议政等,转变管理角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了解学生的需求,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将其作为学校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从而实现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体制,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各高校应当建立一套信息监测、分析、判断、上报、反应机制以及应急联动机制。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小组,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判断,及时处理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并且定期进行统计,形成汇总文件进行上报。应急联动机制在出现紧急事件时,迅速启动,将危害降到最低。按照分工,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轮流值班,对特殊网络舆情实行重点监控,并且由学校网络管理者在校园重要媒体上及时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积极应对危机事件,通过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有效防止谣言的传播。
第三,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各高校应该在新生入学之初,对其进行一个学时的网络教育,介绍网络法律和法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使用规范及保密的重要性等知识,让学生对网络有正确的理解,树立责任意识,维护校园网络安全,使校园网络健康有序运行。
(三)第三方层面
由于各高校科研资金有限且研究时间较长,难以在短时期内研究出适合本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因此,各高校与社会第三方组织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软件公司向各高校出售自媒体软件,其中包括用于网络舆情管理的技术软件,因此,在纯技术手段方面,软件设计公司要做到合理设计自媒体版块,向学生提供便利服务与参与管理的渠道。
第二,尽管自媒体公司(如腾讯公司等)的受众是广大网民,但是高校大学生仍是其中的“主力军”。因此,这些公司要参与到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中来。一方面,通过敏感词过滤,公司发现不当言论后可以屏蔽或删除;另一方面,正面信息,公司可以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高校学生的思想与言论进行引导。
(四)受众层面
篇9
一、PC门户何时成了“传统媒体”?
1.网络媒体顺势整合改版。
今年6月,新华社推出新版客户端,其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移动传播特性,经过重新设计的界面,操作便捷、运行流畅。其中,客户端的苹果手表版,成为其改版的一大亮点。随后,新华网全新改版的消息再次引发新闻界的讨论,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新华网从传统网络媒体走向移动新媒体的新历程。无论是PC门户还是手机界面,信息传播从“桌面”移到“指尖”的趋势逐渐清晰。与此同时,地方媒体闻风而动,广西新闻网借力微信、微博、微视频三微平台,力推新闻的私人定制功能,成为地方新闻媒体改版趋势的代表。
2.“今日头条”的定向推送。
2014年11月,由腾讯科技与人民大学共同的移动媒体趋势报告中提到,近半数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每天超过3小时。近七成用户更多使用移动终端阅读新闻资讯,而依赖电脑看新闻的用户不到一成,近八成用户会在社交平台分享新闻。以“今日头条”为例,这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正是利用了网民的社交化阅读习惯,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精准判断每个用户的兴趣、位置等,从而进行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其运营团队正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充分迎合信息传播特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3.几大商业门户的移动战略。
与传统新闻门户网站相比,商业网站向移动端布局的脚步要早得多。从2012年开始,新浪便提出了布局移动互联网的路线图――内容+社交。同年,搜狐也提出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构想――利用自身在媒体领域的竞争力,以 B2B2C 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为发力点,间接带动手机搜狐、微视频、搜狐微博等无线产品的普及。2013年开年,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网络巨头,通过兼并、开发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加快在移动端的跑马圈地。
4.专业媒体人转战自媒体。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自媒体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一批专业的传统媒体人争相投身于自媒体的浪潮中。以当下知名的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为例,创始人罗振宇曾经担任央视《经济与法》、《对话》等栏目制片人,后做过多年的自由媒体人,公众号“罗辑思维”以典型的“罗氏”脱口秀风格,以微传播形式,深受80、90后群体欢迎。与罗振宇的经历相仿,曾就职于FT中文网专栏作家程苓峰、《中国企业家》杂志的申音、新浪地方站的朱晓鸣等一批优秀媒体人,已经成为自媒体领域的佼佼者。
二、传统PC势头持续走低的因素探析
1.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从几处典型的信息传播新变化来看:通讯技术由1G提升至4G、个人空间由博客发展至微博、网络交流工具由QQ发展到微信……网络信息传播逐渐呈现“微”渗透,但各平台的综合社交能力却得到了很大提升。种种表现均预示着,传统PC的信息传播式微,移动互联时代来临。据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中国网民总数的88.9%。另一项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2015年前3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超8.99亿。而从市场直观表现来看,传统PC(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讯设备的出货率不断提升。
2.上网人群特征驱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网民获取信息的时间及方式趋于零散化,移动终端恰好为网民的碎片化阅读提供了条件。同时,网民的年轻化特征,使新的传播技术及形式的普及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据第35次CNNIC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主要集中于10-39岁这一年龄段。该群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传播技术及设备属于“技术控”,然而对于传播内容又属于“速食主义”,因此,移动设备与移动技术契合了他们随时随地阅读及社交的网络习惯。
3.自由表达的新诉求。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网络已经成了民众宣泄情绪的主要阵地,也为舆论乱象提供了土壤。由于网络乱象的不断滋生,国家开始集中精力整顿规范当前的网络环境。但由于个别地区矫枉过正,或打着“清网行动”的旗号打压对自己不利的声音,传统的意见表达平台(如QQ群、贴吧、论坛等)逐渐被边缘化,网民只能将诉求表达寄希望于新的传播载体(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同时,对于一些社会事件或现象的解读,往往大V的评论要比媒体的评论更具影响力,草根化的网络表达更符合自媒体传播的新特征。
4.传统网媒信息滞后。
从之前的传统媒体往往落后于网络媒体一步,到现在网络媒体常常落后于自媒体一步,信息传播的格局不断被打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公民记者”的概念不断强化,网民随时播报的热情不断上扬,在实际的信息播报中,网络媒体跟着自媒体跑的情况频频上演。对于突发的社会事件,自媒体为身处现场的网民提供了多种报道方式,网民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全程直播。特别是一大批具有媒体经验的媒体人转战自媒体后,使自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播报更具专业水准。同时,网络媒体也会常常关注自媒体动态,从中寻找线索。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网络媒体的自媒体倾向愈发明显。
5.传统PC自身局限。
网民阅读习惯的改变,使传统PC的发展困难重重。从现实应用来看,网民可以轻松地通过手机实现信息获取及社交,而传统PC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工作及数据处理。另外,PC互联网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及使用成本的要求,在许多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的青少年未能达到要求,PC端接入率极低。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有9%的人群手机是他们上网的唯一工具,而另有35%的人群手机是他们上网的主要工具。同时,三线及以下和农村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有力增长点,PC互联网由此损失一大批潜在市场。
三、后PC时代舆情工作该如何应变
1.培养“移动互联网+舆情”思维。
后PC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特征,面对自媒体“场境”下的舆情裂变,各级政府在舆情处置上更需要与时俱进。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舆情”思维,不仅表现在集中关注舆情在自媒体中发酵及演化表象,更应体现在运用移动互联网思维进行形象维护及舆情处置上。首先,要学会运用各类移动互联平台与网民交流,实现信息上的平衡;其次,及时从碎片化的网言网语中体察民情,洞悉民意,提前发现潜在舆情危机;再次,要学会利用自媒体的传播优势与社会发动功能,积极打造正面舆论形象。眼下,各地政府对“三微”(微博、微信、微视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实际上正是主动拥抱移动互联时代的最好体现。
2.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决策。
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区域舆情预测、预防及预警。后PC时代下海量信息的时时生成,使用户数据更加具有可追溯性、把握性和分析性。通过对历史及现实数据的科学建模,从中总结舆情发生、发酵及演化规律,可以有效预防常规舆情的爆发。而对于突发性舆情事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其走向,有效化解次生舆情危机。同时,应树立数据就是民意的意识,通过对网民随时随地所的网络言论进行监测,可以及时的把握民众诉求、观点意见甚至是舆情的扩散范围,掌握这些维度,舆情处置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加强智库建设做好处置保障。
舆情智库好比是舆情处置的后勤保障,是保证舆情处置机动性、灵活性、实效性的基础,也是对舆情大数据应用的有效补充。智库建设应本着立体构建思路,既要满足全面性原则,又要充分照顾到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积累舆情事件的相关数据及处置经验,形成专业智库供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分析。与智库相匹配的,是对智库团队的建设。各地可以在舆情队伍基础上,建立一支专业智库维护、分析、研判的智囊团队,从而达到智库建设与实际舆情处置的有机结合。
4.建立多层次舆情处置体系。
篇10
平台特性融合成为研究网络舆情出现的新规律,无论是议题设置,还是舆论生成及扩散都绝非单孤立事件,必须从整体上考察其机制。从整体上看,网络舆情呈现出三位体的传播特点:舆论事件议题设置的聚类行为、舆论参与主体的虚拟结网、舆论跨平台的仝网扩散。这三个环节紧密相扣且互相影响。
舆论事件的聚类特点
网络舆论事件从议程设置、舆论基调形成和舆论扩散呈现出高度聚类的规律性。
传统议题设置依赖于“门户网站议题设置”+“搜索引擎外拉”模式,而随着SNS社区交互式信息传递越来越深度介入,网络议题舆论的把关环节逐渐消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议题无规律可循。例如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的统计,民生问题是舆论事件关注的热点,从案例数量来看占到19%的比例。
网络议题设置出现高度聚类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同性质事件的集中爆发,特别是针对当前某些行业不合理的体制进行的反思讨论。比如在2007年底曾经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丈夫拒绝签字致妻子死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只有病人家属签字才能动手术”的制度的反思,这个特例的事件迅速蔓延到对整个医疗系统体制的反思,彼时其他行业一些体制性事件也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有研究者观察到:网民将此次事件与结束21年收容遣送制度的“孙志刚事件”相提并论。由一个舆论事件个案引发同性质内的其他新事件,从而设置出新的舆论话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了积聚型特点。年内针对红十字会的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对献血机构、救助机构、教育机构等一系列信誉缺失的讨论便是同性质事件积聚的最明显案例。
第二是“同一标签”舆论事件的关联。网络热点事件往往会被参与者贴上知名度较高的标签,比如“我爸是李刚”、“张显案”等。网民往往会借力热门标签,提高自己设置议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由“我爸是李刚”引发了“我爸是纪委”、“我爸是局长”等一系列事件,由“郭美美”诱发出来“卢美美”等。这些同类标签现象虽然是网民陈述的一种策略,但是其所产生的舆论影响不可小觑。同一标签易在短时问内形成舆论场,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三是相异事件的逆反反弹。现实社会积聚的某些情绪,在虚拟空间很可能借助某些事件引发逆反心理式的舆论事件。2011年10月6日,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因在微博上说“大量生产1000元人民币以下部的iPhone和iPad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从而引发网友对潘石屹推出“一千一平米的房子”的围观,甚至出现了“一潘币”的调侃。这是公众对房价高问题不满的一个集中体现和宣泄。逆反心理机制下的网络舆论事件议程设置往往是情绪宣泄,但其产生的影响力不亚于现实舆论事件。
舆论参与主体的虚拟结网
新媒体“交互式”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线性单向传播路径,网民的虚拟关系网络成为信息流动重要通道。在没有嵌入任何虚拟网络情况下,散点式的网民很难进行有效地议题设置及信息传递。具体到舆论事件主体的虚拟关系,根据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类。
首先具体事件态度形成的态度网络。在某个具体舆论事件中,网民形成观点各异的派别。各派别通过观点回复、争论甚至谩骂,成为舆论形成的机制之 ,最明显的体现无过于“挺虎派和打虎派”的争论。2007年10月13日“yixians”率先在论坛上对虎照的真伪提出质疑,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甄别,质疑声浪不断,并逐渐形成“挺虎派”和“打虎派”两大阵营。此后在“药家鑫案件”中,网民就是否应该判处死刑引发了又一轮新的争论。虚拟空问的事件表态和讨论,是网络舆论生成的重要过程,网民在具体事件上的态度争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论基调的走向。
其次是以网民为中心形成的个体网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指出:“由SNS、即时通信、博客等应用构建的新型社区的影响正在上升,这些新的应用也促进了人们的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拓展”。以社交网络为例,国内社交网站多以强关系为主,也可以说是现实在虚拟网络的投射,好友信息转载、分享限制于其所嵌入的网络内。除了现实投射于虚拟的强关系外,网民根据自我兴趣、爱好等发展的关系网络逐渐与现实融合。融合后的关系网络构成了个体在虚拟空问的全部社会网络,国外研究表明:现实与虚拟关系网络的不断融合使得个体的社会网络逐渐扩大,同时也更凸显了虚拟世界“关系传播”的特点。最近热议的“微博被垄断”事件,更多体现了研究者对虚拟关系结构的重视。
舆论扩散的“全网传播”
根据DCCI的调查显示:目前网站外部流量来源中,搜索引擎以84.7%的占比远超35.8%的微博和SNS社区;但从流量增长速度来看,两者的差距已缩小到22.3%;未来最看好的渠道占比中,差距进一步缩小到13.5%。这些数据背后透视了社交型平台的崛起对舆论传播渠道具有的深刻影响。国内的舆论生成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微博、即时通讯等率先报道,迅速扩大事件传播范围,SNS网站大量转载、讨论,形成舆论基调,被加工、评论过的舆情得到二次转发,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升级、深入的循环。
2007年底,北京白领姜岩在其博客中透漏了自己因丈夫外遇而想自杀的“死亡日记”。在当事人自杀后,2008年初各个平台深度介入此事并对其丈夫展开人肉搜索和道德谴责。首先是门户通过制作专题介入,完成议题设置,论坛迅速跟进刊登并转载网民的评论,展开了相应的讨论,与此同时即时通讯工具迅速将此事扩大。三类平台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呈现高度互动的现象。
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简洁化、一键完成,这更为消弭平台界限提供了可能性。在“仝网络”格局下,加上网民的“去中心化”意识和个体表达欲望增强,社交网络的自媒体传播模式可以引发学界所观察的“网络蝴蝶效应”,在这个过程中,平台问互动、印证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参照近年来发生的比较关注的网络事件即可看出端倪。2010年撞船事件中,若干具有标志性的图片在QQ、MSN等即时通讯平台和微博上迅速流传开来;随后是门户网站的深度介入继续推动了这讨论深入;而在论坛和SNS社区,网民互动从未停止,从另侧面又增加了信息量的传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